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医药文化概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医药文化概论范文1
【摘要】
在分析西医院校的《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寻找出《中医药学概论》教学与当前药学发展不相适应之处,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对药学专业《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中医药学概论》 课程 教学改革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existing questions of teach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utline in Western medicine academy and searches the inadaptation for current pharmacy development. The writ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bout course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utline; Course; Teaching reform
按我国现行药学教育的划分,主要来源于西方现代医学的药学教育有一门药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中医药学概论》,它是介绍中医学、中药学以及方剂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其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与基本诊断方法、中药学基础理论与常用中药以及方剂学基础理论与常用代表方剂[1~5]。
西医院校开设中医课程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点。根据西医院校学生的特点,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我们在教学方法改革中,做了大胆的尝试和研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影响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效果的三点不足
1.1 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内容较为广泛,教学时数明显不足中医药学概论的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和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内容安排通常已占去50%左右,留给中药学和方剂学的时间甚至只有24~26学时。要在这短时间内介绍清楚中药学(介绍常用中药180种)和方剂学(介绍常用方98首)的最基本内容都是很困难的,更谈不上通过实例讲授有关研究方法和引起学生对本学科的关注。
1.2 兴趣淡薄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有关调查表明,西医高等院校学生学习中医药课程的兴趣淡薄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它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并由此面临日益严重的困难,日益严重的困难对自信心的打击,反过来又进一步抑制了兴趣,这样,形成恶性循环,随之而来的便是知识结构残缺,视野狭窄,创造力低下等等。可见,不解决兴趣问题,素质教育则无异于画饼充饥。导致兴趣淡薄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思维方法在过渡环节上出现障碍,这是药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二,“衰落”的现实在心理上的投射。勿庸讳言,步履蹒跚的中医药学和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现代科技之间有着强烈的反差,兴趣的缺乏无疑也来自这一反差在学生心理上的投射。第三,封闭而又细腻的教学风格。这样的做法使受教育者处于被动的地位,而“兴趣”则让受教育者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可见,这一教学风格与“兴趣培养”是背道而驰的。
1.3 中医药学概论在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方面投入不足如中药学需要大量的中药样品实物做教学演示,然而,在课堂上不可能把某种中药所有的不同品种、不同产地和不同规格的样品都展示给学生,但使用多媒体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这方面的软件应加紧开发,硬件也应适当配备。
2 我们对提高中医药学概论教学质量的四点做法
2.1 提高对中医药学概论的重要性的认识,增加必要的教学时数由于现代中药符合世界发展,现转向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潮流,消费观向重视生活质量方向发展的潮流,医疗保健观转向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整体医疗保健的潮流,体现为崇尚自然。因此,我国已从国家角度提出发展战略支持该产业发展,以回应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在传统药物(天然药物)对我国提出的挑战。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医药是极具高科技含量和巨大增长潜力的产业。中医药是最具我国民族特色和独特优势的领域,最有希望取得国际竞争优势,在我国21世纪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西药的研发难度将更大,而以中药为基础的天然药物研究必将成为研究对象的中医药学概论在药学中的重要地位将更加凸显出来。
我省是中药的资源大省,居全国首位,中药材的品种和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古往今来,云南享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药物宝库”的美誉,而且许多地道名贵中药材云南比较具有优势。民族医药是云南的一朵奇葩。1998年,云南拥有药品生产企业109家,生产中药材及中成药的企业数为36家,而云南医药工业总产值中56%是中药(包括中成药和植物提取物),大大高于全国20%的平均水平,而且逐年有所提高。
中医药学概论是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中成药学等相关课程的重要基础,同时肩负着为中药产业培养科技人才的直接责任。要完成这个任务,最基本条件就是要有足够的学时。没有足够的学时,不可能掌握中医药学概论的主要内容,也不可能深入了解中医药的前沿研究内容。
我校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已将中医药学概论由原来的选修课改为必修课,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重视度;同时教学时数增加为64学时,并且增加了后续分化课程——中成药学。
2.2 课程体系内容的调整如中药学与方剂学是较为成熟的中医基础学科,彼此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分别进行授课,既过多占用学时,又显啰嗦重复,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度。对此,我们根据中药、方剂讲解的基本结构(如都讲功效与应用)相似、分类基本相同的特点(如都有解表类、清热类、泻下类……)把同一类药、剂归为一个章节进行讲解。在每个章节讲完药物后,跟着讲本类中具有代表性的方剂(如讲完辛凉解表药后再讲银翘散等方剂),然后演示自制课件——《生药学》中的中成药照片,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使其及早了解医药市场情况,打破了两门课程间的界限,使之系统条理化。这种调整减少了篇幅,精练了内容,较好地解决了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
2.3 精选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药学专业的培养对象是从事一般药物制剂、鉴定和临床合理用药等工作的执业药师,教学内容应侧重在药而不在医。例如,中药学部分很多内容(如药物的来源、产地、采制等)将要在药用植物学、生药学中系统学习[6],中药学中可不讲或少讲,中药的理论、功效与应用是教学的重点而重点讲授。因而课程内容及课时均可相应减少。
2.4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在沿海及京、津、沪等发达地区,中医药学概论大量使用了多种教学媒体,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突出直观性、生动性和应用性,以达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明显提高了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近年来,我们注意广泛收集适于中医药的影像资料,并把它们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采用了多种教学媒体在教学中应用。其结果,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总之,教学改革是时代前进的需要,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改革更势在必行。在中医药学概论教学中,应不断探索与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以致用,更能胜任今后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 建.中医药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 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3] 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4]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5] 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中医药文化概论范文2
1调查对象与方法
采用学生自填的方式对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2006~2009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一年级(2009级)、二年级(2008级)、三年级(2007级)以及四年级(2006级)全日制在校学生。发放问卷份379份,收回379份,回收率100%,其中一年级问卷109份(包括中药学专业29份、中药资源专业30份、生物制药专业28份、中药制药专业22份),二年级问卷111份(包括中药学专业29份、中药资源专业29份、生物制药专业24份、中药制药专业29份),三年级问卷108份(包括中药学专业24份、中药资源专业27份、中药制药专业57份),四年级问卷51份(中药学专业25份、中药资源专业26份)。使用EpiData3.02软件对相关信息进行录入,所有数据采用专人“双份”录入及核查,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调查内容与设计
本次问卷涉及中药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设计了以下4个问题:①您想要成为哪方面的中药学专业人才?选项包括中药生产、中药研究、中药流通以及中药临床应用;②您觉得理想的中药学专业人才应是什么?选项包括精通中药的人才、精通中医的人才以及中医药兼通的人才;③您认为目前的就业状况最急需哪方面的中药学人才?选项包括中药调剂、中药销售、中药检验、中药研发以及中医药兼通;④您认为有必要培养中医药兼通的中药学人才吗?此外,针对是否有必要加强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以及如何进行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教育设计了2个问题:①您觉得作为创新型中药学专业学生,我们需要学习中医药传统文化知识吗?②您觉得比较喜欢学习哪些中医药传统文化知识?选项包括大学语文、医古文、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医学伦理学、金匮要略、本草纲目、本草学简史、周易、中国文化史概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中医与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哲学概论、中国医学史、四书五经,等。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各年级学生自我定位分布情况
根据学生未来从事行业,包括中药生产、中药研究、中药流通以及中药临床应用,分析各年级学生未来自我定位情况,结果见表1。表1显示,低年级同学大多自我定位于中药研究和中药临床应用,如一年级学生定位倾向频率最高的是中药临床应用,占41.07%,而39.64%的二年级学生倾向于中药研究。高年级同学在肯定中药研究的同时,比低年级学生更加关注中药流通,其中三年级学生中倾向中药流通的比例升高至27.78%,四年级的学生中药流通增至29.31%,各年级之间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3.2理想中药学人才的分布情况
在各年级学生心目中,理想的中药学人才包括精通中药的人才、精通中医的人才以及中医药兼通的人才,结果见表2。表2显示,各年级学生中超过75%的人认为中医药兼通是理想的中药学人才,其中一年级为89.0%、二年级88.4%、三年级78.7%、四年级78.8%。同时,认为精通中药的专才是理想中药学人才的比例也随着年级的增长呈现增长的趋势,各年级之间的数据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3.3目前社会急需中药学人才的调查情况
针对四年级毕业班学生,调研目前社会急需的中药学人才,结果见表3。表3显示,对大学四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46.5%的学生认为目前最急需的是中医药兼通型人才,18.9%的学生认为是中药研发型人才,17.2%学生认为是销售人才,三者占所有比例的79.3%。数据说明,学生认为的最急需的人才类型与理想的中药学人才、学生自我定位的人才类型相一致。
3.4培养中医药兼通型人才必要性的调查情况
由于毕业班学生(四年级)认为目前最急需的是中医药兼通型人才,调研学校开展培养中医药兼通型人才的必要性,结果见表4。表4显示,对大四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经过3年的专业学习后,82.4%的四年级学生认为有必要培养中医药兼通的中药人才。
3.5学习中医药传统文化必要性调查
传统文化贯穿于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针对低年级学生(包括1~3年级),调研学习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结果见表5。表5显示,调查1~3年级各专业学生,各年级学生中超过90%的人认为需要学习中医药传统文化,其中一年级为94.50%、二年级93.69%、三年级96.61%,随着年级的增长呈现增长的趋势。各年级之间的数据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3.6各年级学生喜欢学习的中医药传统文化课程分布情况
由于大多数学生认为需要学习中医药传统文化,进一步调查学生对哪些中医药传统文化知识感兴趣,结果见表6。表6显示,调查各年级学生平时喜爱的中医药传统文化课程,发现20%以上学生认为比较喜欢学习本草纲目、黄帝内经、伤寒论、周易、中医与传统文化、医古文等课程。
中医药文化概论范文3
壮医学是传统的民族医学,但由于历史上社会生产实践背景,也没有形成规范的文字,而使壮医没有象其他传统民族医学一样的历史典籍、没有医疗经验和理论升华的典籍文献记录资料,这是这门课的产生的一个背景基础和背景缺陷原由。
二、把握壮医药学“口传心授”的主要传承方式
壮医药学是传统民族医学,必须具备一定符合其规律的传承性方式,由于壮医药学没有形成规范的文字记录,决定了其以“口传心授”为主要传承方式。这些传承内容主要体现在壮医药主要的医疗理论、药物功用认识、各科疾病诊断经验、治疗经验,壮医药各种特色疗法的经验传承上,是通过一代代人传承下来的;壮族自治羁縻及土司制度州县和一般州县(中央)并存,决定壮医药也不是正统的官方中医记录,因而壮医药主要流传在壮族聚居地区讲壮族语言的民间。“口传心授”方式决定了其不可能为繁杂的体系,而多为简洁、实用及经得起考验,这些知识内容是客观的传统壮医药,但多散播在民间,须采集挖掘整理,这是目前壮医药的重要工作。
三、壮医药学没有形成规范文字记录的原由
使壮医药的基础医药知识不系统、直观,而必须借助于壮医药的壮族文化背景进行内容支助、理解、说明;如社会生产水平较低实际和对鬼神信仰的精神实际是壮医“巫医同源、巫医并存”,即是壮医的深远文化背景;如一些画符、念咒、驱鬼、三道公庙等形式中寓含许多壮医药知识内核,如果舍弃了“巫”的形式,那么壮医就怕一无所在了,就否认其历史价值了。又如壮民族特色的干栏式建筑文化反映着壮医药对流行病预防的重要成就。
四、壮医药社会历史的民俗、民族文化是壮医药经验和成就保留和保存的重要形式
并且这些反映着壮族人民以普及化形式或民俗形式或民族特质文化形式对实践认识到的最重要的壮医药知识、成就的记录和经历代相传的活生生的客观记录;尤其反映了壮医药的保健和预防医药的历史成就。如三月三的五色糯米饭、歌海节、赶圩文化、赶药市习俗,又如抛绣球、点天灯、花山石刻等体育锻炼预防保健形式;这些是壮医普及的预防医学的重要成就。另外,如壮药祛瘴法、群防隔离习俗等壮医药对流行病群防的重要普及知识成就。这些是壮医药传承不依赖文字记录外的较“口传心授”主要传授方式更高形式的开放传承形式,对壮医药很重要的知识尤其适合。
五、一个重要的实际是从壮民族的岭南地域和气候变化实际研究壮医药
这些地域和气候必然影响壮医的生活方式和影响决定着壮民族医药的历史医疗实践活动形式,是形成壮医药的基础。这一方面形成壮医药的生产毒药的基础、使用毒药的本能和历史上培育壮医药的解毒本能;这是壮医药的重要特色之一。故壮药多毒药、壮医善于使用毒药和解毒药,是壮医药的丰富医疗事实和实践经验基础;毒是壮医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最多的疾病,毒也是壮医外科学的实质纲领。由于壮族的地域、气候特色,使壮医“痧”、“瘴”、“毒”、“盅”、“风”、“湿”等地方病突出,并形成壮医疾病谱的基本纲领,且决定壮民外在活动频繁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壮医防治学重要的特色,即较注重外治方法,而内治方法较弱,即以外治为特色,并形成一系列的重要外治的特种技术;如壮医针法、壮医灸法,也催生了优秀的壮医挑治法、壮医刺血疗法和壮医佩药疗法等非常丰富的壮医外治疗法内容。壮医的地域环境特色和气候特点的影响,决定了壮医的发病观。中医的发病是正邪观,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较具普遍的指导意义;而壮医更具体的实践环境是地域特点和气候特色,即南疆之域;邪气炽盛,阳气开泻,正气更易耗损,既表现壮地突出的“痧”、“瘴”、“毒”、“盅”、“风”、“湿”等地方病发病特色,也表现出明显的因虚致病特色,明显正气虚的特色,故壮医发病观表现更为明确病因的即明确而广泛的壮地毒虚病因的“毒虚致病观”。而这一具体的致病观从而决定了壮医治病的最基本原则是“调气”、“解毒”、“补虚”观。以这些治则为基础,去掌握壮医多种治疗方法的实质所在,如壮医针法更重在调气,壮医善用动物药以补虚,壮医更善用解毒药等。
六、壮医药知识保部分存在在中医典籍、地方志等记录当中
中医传统典籍中记录一些壮医药学成功典案或有巫文化特色的案例,壮族地域的地方志记录的壮医药成就、壮医药历史活动,以及诸多中药药典对壮药的记录,就是当今较直接的壮医药知识成就记录。但这些内容较少,不代表壮医药学主体。另外,壮医药学的文献考古工作对壮医药知识的佐证,故文献考证是壮医成就的重要佐证形式,以证明壮医的历史真实性、存在性和历史技术水平,也佐证一些目前中医药技术的起源。诸上所论壮医药各方面的特色提示在壮医药概论教学中,除按现在教材内容分类章节讲授主体形式基础上,在合适的地方也宜穿插一些知识要点的如壮民族文化、民俗、地域特色、民族特异性、自治政府卫生政策、口传心授等主题的专题讲授,以丰富知识背景。
七、在历史的、文化的、民俗的诸方面的佐证壮医药的存在形式和客观事实后
结合壮族地域气候特点的发病观和疾病谱基础;并在中医药文化渗透基础上和无文字记录便于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上;可以理解壮医理论体系的历史概况,至少应该简捷、易理解、易解释,故形成“三气同步观”、“壮医生理病理观”、“壮医的三道两路观”,以及壮医理论基础上的客观指征如目诊、甲诊、腹诊等壮医的诊断学基础。这些理论隐约可见于壮医的传统历史中,但较多具体成形的壮医理论也只有30年以内,如何理解其历史必然性是一个艰难的问题。但至少相较于中医的观点,其肯定有特异性、民族性和传统性;如“三气同步观”形似中医的“天人相应”观,但在具体的解释病情和说明治疗时使用得更广泛和具体。壮医的“巧坞主神”理论较中医五脏主神更具有壮医特色,也更符合“脑主神明”现代简明之说。“三道二路说”更符合壮族的历史传统,远较中医经络腧穴容易记录,易于口传心授等。了解这些概念的壮族历史地域特色是增加肯定壮医理论的基础,达到本课程教育目的。如上,壮医药医疗实践的地域特点决定的“毒病说”,就说明了壮医基于外邪所致的地方病“痧”、“瘴”、“毒”、“盅”、“风”、“湿”等主要疾病谱,而当今壮医基本理论的建立,如三道两路理论,就补充了壮医基于外邪所致的传统地方病外的壮医杂病辨证体系,即三道病、二路病,也补充了可适用于壮医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儿科等各科杂症辨证。另外,壮医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壮医基本属性,决定着壮医的地位和水平,又决定了其发展状态,如历史上民族区域自治政府的政策既是促进壮医发展因素又是阻碍壮医发展的因素,决定壮医的总体水平不及中医,但又保持了壮医药特殊方面的先进性,以及壮医药的民族特异性,因而决定了壮医在历史上作用、水平和地位。
八、注重中医药、壮医药的比较研究,肯定壮医药的民族性、特色性和传统性
“壮医药学概论”是壮医药学的入门教程,也是壮医药学各论中引用较多或占较大份量的素材,其份量远较“中医学导论”之于中医学各论中素材多,故其在壮医药学中的地位不光是一门专业思想启蒙教程,更是一门壮医药学知识简编读本,也是其他专业壮医药学的普及读本,在壮医学药专业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深入了解该课程地域、历史、文化、民俗、民族背景和基础知识,就基本上算得上较具素养的壮医师了,各个方面内容自然延伸、丰满为现在壮医药学各门具体的专业课程,因而,也就很利于更深入的壮医学专业各门课程的学习,更有利于树立稳固的壮医学专业思想。如注意以上诸方面线索的知识组合,并注意丰富、丰满医药背景知识,寻找更多的可视教材的支持,注意讲授的技术、艺术,仍不失为内容性、系统性和趣味性的一门课程。
九、学习掌握的壮医药学概论壮医基本理论的科学性、客观性和传统性
最终要从各方面理解、说明并落实现在已成型的壮医学的成就和形成基础的理解、认识,坚定对目前成形状态的壮医基本理论的科学性、客观性的认同,更坚定壮医药学专业的专业思想基础。同时为找到壮医药理论和学科建设进一步系统挖掘整理的科学方法,这也是“壮医药学概论”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之一,以达到更好地完成普及壮医药学知识、巩固专业思想、坚定发展壮医药学的教育基础任务,达到科学整理挖掘多门壮医学新的科学教材和更系统的壮医学科学理论。
十、结语
中医药文化概论范文4
关键词:MOOCs;中医药;远程教育;适应性
0引言
MOOCs(MassiveOpenOnlineCourse)从2007年出现以来,呈井喷态势普及,自2013年进入中国以来,国内很多大学已经或正在与edX、CourSera、UdaCity三大平台展开合作。2013年5月21日,edX(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发起的在线教育平台)宣布新增15所高校的在线课程项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已经与之签订合作协议。国内多数985大学紧随其后宣布携手打造“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以期推进大规模在线教育,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并联手服务于中国高等教育和社会,引领中国的MOOCs发展。如此迅猛的发展自然也波及到了中医。
上海交通大学的核心通识课程“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2013年12月2日在CourSera,成为上海高校首批亮相于全球的MOOC之一,该课程内容是中国传统医药特色理论、思想及其产生、发展的自然和社会文化背景。此课程仅一期课程选课人数就高达15399人,其中活跃的学习者11000人,视频下载及浏览超过14万人次,由此可见中医药的受欢迎程度和MOOC的巨大能量[1]。其他中医药课程包括“走近经络”、“杏林探宝――带你走进中药”、“中国功夫与经络”等也陆续的上线,均受到了好评。
1中医药对MOOCs基本特征的适用性
通过中医药类线上课程受欢迎程度可以看出,借助于远程教育平台我国传统医学得到了很好的传播。中医药能否更好的扎根于这片土壤,下面从MOOCs的大规模、开放性、在线性三个方面对中医的适用性进行分析。
1.1规模性分析
MOOCs中的M(Massive)表示大规模。中医课程学习人数的规模是巨大的。①目前全国有32所中医药和民族医药高等院校,52所综合大学设有中医药院系或专业。其中,2010年,仅高等中医药院校招生数就为100687人,毕业生数为81094人,在校生数为353963人[2]。②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显示,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亿人[3]。中医在保健养生上的独特优势,使得中老年人对其关注度较高。另外,亚健康的庞大人群,也是中医施展拳脚的土壤。③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开设,也使中医文化更多的被认识和关注。这位中医课程的海外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开放性分析
MOOCs中的第一个O(Open)表示开放。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要求度较低,不必要求学生必须参加课程考核,学生来去自由。作为中医课程来说,面向的既可以是青少年,也可以是中老年。既可以是国内的,也可以是国际的。其部分的课程不限年龄层次,知识层次,地域环境,受众人群广泛。而且大部分来学习中医的人,并不是为了成为医生,只是为了了解中医相关知识,因此MOOCs的开放性十分的适合中医。
1.3在线性分析
MOOCs中的第二个O(Online)表示在线性。发达的网络以及电子产品的普及为网络课程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计算机或手机已成为家庭必须品,普通人掌握移动设备已无障碍。因此通过在线观看的方式学习中医知识是可行的。
2中医课程对MOOCs等远程教育的适用性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历经了千年的发展,浓缩了先辈们的智慧精华。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人已经很难通过现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去理解、认识中医的价值。中医其特殊的文化背景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其包含哲学、养生学、天文学、地理学、医学伦理学,以及各种传统学术相互融会而构成的其他理论,构成了中医学的文化背景和知识基础。另外中医临床医学以个体或群体的经验,在实现医学现实价值的同时,补充和强化着中医文化体系;而文化背景和现实临床的结合,便产生出独特的中医学基础理论。由此,文化价值、基础理论、临床实践是组成中医学体系的三大板块[4]。下面从中医文化、基础理论、临床实践、养生保健这几类课程出发,分析MOOCs与中医各类课程的适用性。
2.1中医文化类课程
中医文化类课程是目前开设的比较多,也是十分受欢迎的。比如:前文提到的上海交通大学的核心通识课程“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和清华大学在edX平台上推出的课程“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其中介绍了针灸铜人、经络学说等内容。这类课程借助MOOCs平台有三个优势:其一,大部分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感兴趣;其二,课程学习基本上没有门槛,专业性不强,十分适合MOOCs这种受众人群多样化的情况;其三,授课内容比较灵活,通过引经据典,采用丰富的事例,边听故事边学习,能吸引人,不会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具有良好的效应。这类课程以讲为主,从传统的教学方式转换为MOOCs的教学方式比较的方便,对于远程教育的适应性较好。
2.2中医基础理论课程
中医基础概论、中医诊断学、医古文、方剂学、中药学、伤寒论、温病学等课程都是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需要学习者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及中医药基础概念,学习这些课需要一定的循序渐进过程。这些课程授课内容大多比较抽象难懂,也相对枯燥一些,适合于中医药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或者参加成人考试获取学历/学位的人,而对于社会大众来说,接受的难度相对比较大。因此理论性强的课程对于远程教育适应的人群较少。
2.3临床实践类课程
针灸推拿、护理类课程等实践性强的课程,由于需要学生动手操作,远程教育中无法保证学生动作的标准、规范。临床中各种病症的医治的演示,也无法直接通过远程教育展现。这类课程的考核也不能仅靠做题完成。如果是为培养相关专业合格医生为目的的话,这类课程不适合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进行,如果仅是大概了解,简单尝试的话,剔除考核部分,进行远程教育也是可行的。
2.4养生保健类课程
养生保健类课程也是能较成功的移植到MOOCs平台的课程,其优势有以下几点。一些受众人群基数大。养生保健一直是热门话题,另外“亚健康”、疾病低龄化、“治未病”等名词被熟知,使得各年龄段人群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中医药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自然而然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二是互动性强。和电视讲座、网上公开课相比,MOOC更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这也让由自身病症与中医名师的讲述产生共鸣的人们,有了一个交流的渠道。三是考核要求低,不苛求学生必须参加及通过课程考核。
从MOOCs角度来说,中医文化类、养生保健类课程较适合现在的模式。而中医理论、中医实践类课程相对来说不太适合,一个是表现较抽象、理解难度大,可能会导致规模较小;一个是考核难度大、无法保证操作规范。
3中医远程教学表现形式的思考
对于前面分析的适应性较差的课程我们可以探讨其他途径,下面就中医远程教学的表现形式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思考。
⑴真人讲授。MOOCs为扩大影响力,利用名校名师效应,吸引更多人关注。中医不缺乏大师级人物,除了一些高校、医院的著名专家教授,更有享誉盛名的国医大师。他们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可以把枯燥的理论化为生动的语言,吸引更多人来学习。
⑵动漫形式。远程教学的受众人群良莠不齐,知识基础程度不一,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课程中的文字部分理解能力较差。这时候可以使用动漫的形式,方便人们理解和接受中医知识。
⑶新技术应用。各类新技术及其衍生产品有可能弥补中医远程教育课程中测试、交流互动的不足。比如:通过虚拟人技术、触摸屏技术的结合可以进行认穴、点穴的操作;虚拟人技术、遥感技术、远程控制等技术的结合也许可以解决针灸推拿课程中的操作问题;更有通过全息影像、三维成像等技术让学员置身于虚拟环境,当一回医生的创意。当然这都需要软硬件等条件更加成熟才能实现。
中医药文化概论范文5
(1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2 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专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学历的执业中医师,每年职业技能考试通过率仅为70%左右[1]。即使是通过技能考试和理论考试,取得了执业资格,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中医师不能很好地运用中医理论知识从事临床工作,不能成为好的中医师。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在学习阶段,尤其是后期临床实习阶段没有养成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不健全或缺失,直接导致走向临床的中医师不能把握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特点,不能经过望、闻、问、切四诊方法收集病历资料,更不能通过收集来的资料进行辨病和辨证。因此,学生后期临床教学至关重要,是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过渡的关键环节。所以,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是提高中医内科临床带教质量的关键。笔者结合多年的后期临床带教经验,谈谈如何帮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培养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中医内科临床带教质量。
一临床教学要注重中医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中医观
思维方式的形成必须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中医临床思维的形成同样需要以相当丰富的中医文化知识储备为基础。中医学蕴含着厚重的中国古代文化底蕴。它融汇了秦汉以前的天文、气象、哲学、数学、农学等多学科的成果,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指导下, 通过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并经过归纳总结和推理演绎,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形成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医学的人文特征要求中医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修养,才能掌握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法。南京中医药大学王旭东教授曾有关于中医体系中“中医文献”和“中医学体系”的比喻,如果中医学体系是一棵大树,那么中医文献就是这棵大树的根,而中医药文化则是这棵大树周围的空气、水和土壤,是滋润、养育、装扮这棵大树的,中医药文化要靠中医药人才吸收和输送营养,中医药文化的环境、氛围反过来可以影响整个大树的成长和壮大[2]。传统文化知识教育不足,直接弱化了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广博的人文知识做基础,建立直觉思维之上的“悟性”非常重要。而现在的学生由于教育体制原因,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很少接触和系统学习中国传统的“国学”知识,受数、理、化的长期训练,形成了逻辑化、概念化的思维习惯。在中医院校课程安排上除医古文外,基本没有开设其他人文知识课程,使学生对中医的取象比类思维存在先天排斥心理。在临床实习阶段,我们的老师和同学组成传统文化兴趣学习小组,医院图书馆专设有中国哲学史、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古代汉语等书籍,给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和平台,帮助学生了解中医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统一性, 理顺其思维模式及其与中医发展的关系, 为中医思维模式的建立打下基础。
二坚持中医临床教学中医化,避免中医西化
目前中医院校在课程设计上,中医、西医并行并重, 对学生中医思维方式的建立产生了不利影响。众所周知,目前很多中医医院西化明显,在进入临床实习阶段,临床带教老师在病房里传授的不是中医临床思维,而是彻头彻尾的西医思想。比如,一个肺炎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咳黄痰,老师首先想到的是呼吸道细菌感染,在治疗时首先想到的是各种抗菌药物,而忽略了中医的“望、闻、问、切”,不去思考患者是哪种中医的病和哪种中医证型,不去想采用哪种中医治法和方药。即使想到使用中药或中成药,也是在想哪种中药或中成药有抗菌和抑菌的作用,而不是在想中药的性味、归经和主要功效以及诸药的配伍规律,更想不到中医各大经典里有何种论述。老师不想中医或不用中医思维方式去想,又如何能带出一个合格的中医学生?还有诸如片面追求专方专药、单纯仅以辨病使用中成药、根据西医理论使用中药、根据西医病位确定中医脏腑病位等违背中医基础理论的临床行为固然与当事者中医基础不扎实有关,但主要是西医理论干扰了中医临床思维[3]。中医类别的临床带教老师在门诊或查房过程中要坚持中医思想的传授,注重采用纯正的中医理论诊断和处理疾病,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看到中医治病的优势,才能提高学习中医的兴趣,形成良好的中医思维模式。
三在临床中学医典,在医典中学习中医临床思维
中医经典是指《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四门中医经典学科,俗称“中医四大经典”,是中医学的根源与精髓, 是中医精华所在,是继承和发展中医的主要内容, 亦是中医教育的核心和主要内涵,它是衡量中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中医四大经典是奠定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古典著作,经典理论课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和建立良好的中医思维模式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中医经典课理论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客观上给经典课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这一直是困扰经典教学的主要问题, 原有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可以尝试在临床中学习中医经典,比如在一次门诊中,一位患者诉“口苦、咽干”,脉象为弦脉,处方为“小柴胡汤”,学生问为什么开这个方子,我反问他《伤寒论》中“小柴胡汤”证条文的内容,学生不知道,我就让他下去自己翻书查,明天来告诉我,并告诉我他对这一条文是如何理解的。通过在临床中学经典,学生就不再觉得那些经典只是一些没有实用价值“老古董”,增加了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的兴趣和主动性。坚持不懈的这样做,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是可以建立起来的。
因此在后期临床实习过程中,仍需加强中医经典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和建立良好的中医临床思维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中医经典理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繁荣发展[4]。
四经常开展教学病例讨论,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
病例讨论是通过对典型病例诊治过程的系统回顾、分析和讨论,培养实习生临床诊断、治疗、预后估计等决策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活动。开展教学病例讨论,不但教给学生相关的理论、具体的方法, 更能培养他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每次病例讨论前, 应要求学生认真准备, 查阅资料, 归纳总结出自己的诊治意见,提出自己的临床思路, 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增强临床思维水平,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病例讨论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书本上是先讲什么病,再讲它有什么临床表现。而临床上却要透过临床表现,甚至是错综复杂的表现。再追朔诊断是什么疾病。这就要求学生通过采集病史、体格检查等方法收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逻辑思维活动来实现。因此,我们精心挑选病例,让所管学生汇报病例,由学生们先分析病例,提出中西医诊断及治疗方案。再由带教老师通过提问、文献复习, 进行讲述与讨论,而后对学生们在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教师要积极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思考发言, 并尽量引导学生中医思维, 深入争论,以促进学生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和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案例教学, 使学生能强化和巩固已学过的基本知识, 有利于课堂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也就是临床思维能力。
五定期进行中医小讲课,扩展学生的中医临床知识
中医小讲课是中医内科临床教学过程中常采用的教学形式。这种小讲课不同于院校大课,注重理论教授,而是要紧贴临床实际,内容可以是临床中一个小的知识点,也可以是对一种疾病的病因、病机、转归及理、法、方药的全面阐述。通过小讲课,及时解答学生们的疑点困惑,纠正错误,扩展他们的临床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及时纠正实习医师在逐步形成中医临床思维过程中走的弯路。带教老师不仅要指导实习医师学习中医内科疾病的发展历史及基础理论,还要结合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等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将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相结合,使学生对疾病有更加全面地了解,增强感性认识,拓宽知识面。
讲课教师以临床经验相对丰富的主治及以上医师担任,备课应有教案或较详细的书面提纲。新担任此项工作的教师,教研室应以集体备课形式给予指导,并安排有关教师听课。课后对讲课情况作出评价,需改进之处应及时向讲课老师反馈。在小讲课中,教师应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提问,提倡师生互动,不能束缚学生思想,培养主动探索、自由思考的精神,改善教学效果。
中医振兴,首先中医人要坚守中医的世界观,坚守中医临床思维,并做好中医学思想观念的传承工作。在临床实习阶段,注重中医文化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医临床教学活动,坚持中医经典理论学习和提高中青年临床教师的中医理论水平是培养中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临床带教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史伟,谢丽萍,唐佳星,等.中医本科医学生定向实习优势初探[J].中医教育, 2010,29(1):62-65.
[2]张宗明.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访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带头人王旭东教授[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2):63-69.
中医药文化概论范文6
关键词:岁时节日民俗;中医药文化;天人合一;治未病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7-0081-04
所谓医俗同源,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医药学一样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人们在与自然界相互适应和抗争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生、老、病、死的自然现象,于是产生了和养生保健息息相关的民俗活动,积累了丰富的中医药知识和防病治病的方法。可以说,中医药学的产生、发展与民俗的形成和传承密不可分。其中岁时节日民俗是在具有特殊社会文化意义的日子形成的风俗习惯,包括文体娱乐活动、药物防病活动、除虫除害活动等,这些民俗是人们顺应自然规律而生息的行为,与自然界的阴阳四时,生长收藏的变化相对应,充分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和“治未病”的思想。
1春季岁时节日民俗活动及其中医药文化内涵
春季包括农历的正月、二月、三月。《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1]。”春季气温回升,人体阳气开始上升,万物开始萌生,养生应该助长这种“萌生”的气息,应该晚睡早起,多去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使肢体放松、心情畅达,从而增强身体活力,以适应春季生机勃勃的特点。
1.1春节春节是我国农历的年节。节期一般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到正月十五。云南各地春节的过年习俗不一,但燃放鞭炮却是必不可少的习俗之一,通常从除夕下午开始就要燃放鞭炮,寓意为辞旧迎新。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鞭炮声能振奋人的精神,激荡机体的阳气。而正月十五元宵节举办的元宵灯会,猜灯谜等节庆活动,除了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外,更能愉悦人们的心情,具有良好的调养身心的作用。云南大理地区在春节期间还有舞龙舞狮的娱乐表演,龙为四大灵兽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舞龙过程中要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以大幅度的舞动来表现龙翻腾之美。因此舞龙运动可以改善人的心肺功能,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狮子在中国古代是吉祥辟邪的神兽,舞狮也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体育活动,糅合了传统武术、简易体操等运动项目的内容,舞狮的两个人需要默契配合来模仿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在舞狮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舒展人的筋骨、锻炼人的身体,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1.2上巳节三月有上巳、寒食、清明三节,这三节在时间上相近,又都有踏青的习俗。农历三月初三叫“上巳节”,有的地方又叫“踏青节”,在宜良,男男女女在这一天要携酒煮豆,外出踏青。踏青有助于阳气的生发,可以调和气血、舒经活络,改善机体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防止关节老化。在少数民族地区“三月三”也是普遍流行的节日。剑川白族在三月三举办梨花会。当地白族结伴到梨园进行野餐,弹起三弦,唱起山歌。壮族“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家家户户这一天做五色糯米饭,染彩色蛋。歌节一般持续两三天,对歌以未婚青年男女为主,但小孩、老人可来旁观助兴[2]。云南罗平一带布依族在三月三也有类似的娱乐活动,老人在家宴请宾客,年轻人比赛对歌、游泳,小孩则在河边划竹筏、打水枪等。
民间俗语说:“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上巳节是各种昆虫比较活跃的时候,所以驱虫也是很多地方要进行的民俗活动。通常人们会用荠菜、柳枝或者枫叶等驱避虫蚁。如在浪穹,人们就用荠菜遍插甑釜厨灶,用来制服黄蚁。从中医角度来说,荠菜性味甘、凉,无毒,入肝、脾、肺经,可以清热解毒、养肝明目、治疗腹痛,它的茎加热后可以驱虫,因此也叫“护生草”。在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人们意识到许多疾病的流行与某些害虫有关,如苍蝇、蚊子、虱子、跳蚤等,这些害虫会叮咬人体,还可以传播传染病,因此岁时驱虫的民俗活动是人们在除害灭害的实践中积累下来的有效措施和宝贵经验。
1.3春季特殊节日民俗花朝节,俗称花神生日,是民间祭花神的日子,时间大概在农历二月份,但各个地方叫法不一,时间也不太固定。云南大姚县昙华山彝族的花朝节在农历二月初八,当地称为“插花节”。人们穿上民族的节日盛装,在村前、寨口、路边搭起花牌坊,把鲜艳的马缨花插满房屋,然后一起唱歌跳舞。大理白族的“花朝节”在农历二月十四,节日期间,人们在大理古城的入口,用鲜花扎好牌坊,里面用精美的花盆和名贵花卉垒成花山、花亭和花台,人们在各条花街上观赏和嬉戏。农历三月十五是怒族的“鲜花节”,人们聚集在贡山丙中洛附近的仙女洞,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焚香行礼,向仙女献鲜花。祭拜结束后,人们围坐在山坡上,将食物摆在铺有松针的地上,边吃边喝边唱。《素问・举痛论篇》提到“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中医认为一个人精神愉悦,就会阴阳平和,气血通畅,五脏六腑协调,机体自然处于健康状态[3]。花朝节人们约上亲朋好友一起赏花、唱歌、跳舞,尽情欢笑,这种乐观的情绪对于预防疾病是有积极的作用的。
大理白族的“三月街”是云南最有特色的民俗节日,时间从农历三月十日开始为期一周,赛马、射弩、赛龙舟是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云南通海在清明节时还会举行荡秋千、放风筝、斗鸡、拔河、踢球、赛龙舟等娱乐活动。赛龙舟是我国传统的体育活动,比赛时,炮声响起,各水手要按锣鼓节拍划桨前进,不仅可以舒展筋骨,调和气血,而且还可以促进代谢,排除毒素。中医认为放风筝能“疏泄内热,舒经活络”[4],在春天放风筝能舒展四肢,疏通经络,增进食欲,改善消化功能,此外,还能开阔视野,使人心旷神怡。春季的这些体育活动习俗都是有益身心的运动,可以强身健体,起到祛病养生的作用。
2夏季岁时节日民俗活动及其中医药文化内涵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夏三月指的是农历的四、五、六月。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气候最为炎热,此时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中医学认为“心主夏”,即人体五脏之一的心脏是与夏季相应的。夏季属于五行中的火,而人体五脏的“心、肝、脾、肺、肾”对应五行,心也属火,心脏与火的物性是一致的[5]。随着天气逐渐转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脾气暴躁,这就是因为心火过旺。因此,夏季要精神愉悦,情志平和,不要躁动,使体内的阳气自然向外宣泄。
2.1立夏立夏是夏天的开始,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至,此时毒虫易于滋生,是各种疫病易犯之时。为了抗拒毒气的侵袭,在云南昆明、景东等地方这一天会有驱虫的习俗活动,人们用灶灰围墙以避蛇虫。清代《浪穹县略志》记载,在大理浪穹(今云南洱源县)一带,人们还会在门上插白杨,用灶灰撒房屋周围,名曰“灰城”,以避虺毒[6]。
2.2端午节夏季的五月是仲夏之月,天气炎热,毒虫滋生,古人认为此时邪毒最盛,为了抗拒毒气的侵袭,古代在五月五日这天举行各种活动以祛除恶气,避免疫病的发生。民间在端午节这一天有采集艾蒿、菖蒲、淡竹叶、金银花、土茯苓、甘草等中草药熬水洗澡的习俗。如镇雄的“游百病”的习俗,人们在外出游玩的过程中采摘野草,回来以后用野草煎水沐浴。相传,五月五日是药王的生日,壮族在这一天会举行热闹非凡的药市,上市的生鲜药物有数百种,会有上万人聚集到此来赶药市,因此端午节在有的地方又被称为“药王节”或“沐浴兰汤节”。端午节前后,由于时令气温湿热,正适合各类病虫害滋生,是传染病多发的时候,而此时也正处于阴阳际会,人的免疫力相对降低。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门口都会悬蒲挂艾,其实这就是一种季节性预防疫病的行为。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艾是一种草本药物,味苦、辛,性偏温,入肝、脾、肾三经,本身带有香气,可以解毒气,中医常用来灸治百病。菖蒲是一种水草,与兰花、水仙、并称为“花草四雅”,其带有特殊的辛香味,可以解毒杀虫,有开窍醒神、化痰健胃的功效。
2.3夏季特殊节日民俗云南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历法,也有地方性和族群性的年节仪式。在云南德宏州傈僳族的传统火把节中,除杀猪宰羊、唱歌跳舞等活动外,傍晚时分便要点起火把,从屋内到屋外、从院内到院外熏烧灾虫。老年人边舞动火把边喃喃自语:“烧死跳蚤,烧死老鼠,烧死一切害人虫!”熏灭毒气,是为了驱避蛇蝎之毒,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彝族在火把节时还会举行篝火晚会,有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跳舞等社交游艺活动。从中医学角度看,这些活动可以舒展筋骨、畅通血脉、促进代谢、排除毒素,达到振奋阳气的作用。由于人体疾病的形成与季节气候的变化息息相关,因此中医在预防疾病发生时会考虑到不同节气的致病特点,顺时、顺人而治。傣族最重大的传统年节时间在傣历六月,大约在农历清明节后的第七天,俗称泼水节。泼水节的寓意是表示洗去一年的污垢,消除灾病。中医讲究未病养生、防病于先,这些防病消灾的习俗和中医的“治未病”思想是相通的。
3秋季岁时节日民俗活动及其中医药文化内涵
《内经》有“秋冬养阴”之说,人体经过春生夏长之后,进入秋收之时,随着天气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阳盛转为阴盛的关键时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道:“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秋季人们应该早睡早起,精神必须安静,不急不躁,使秋天肃杀之气得以平和。不使意志外驰,使肺气清和均匀[7]。
秋季最重要的节日是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云南很多地方少数民族都有中秋节,如壮族的“拜请月神节”、拉祜族的“月亮节”等,其中赏月是中秋节的重要习俗。拉祜族的“月亮节”和中秋节相似,全家人会聚在室外一边吃菠萝、芭蕉等果品,一边赏月、祭拜月亮,老人们还会到亲友或者熟人家里火塘边唱古歌。布依族在中秋节这一天,有一项娱乐活动“偷南瓜”,晚上月圆之时,村子里的小孩相约去偷地里的南瓜、葵花、花生等,无论偷到谁家的,主人都不会责怪,孩子们把偷到的南瓜等拿回去炒熟食用。在九月九重阳节时,民间还有登高的习俗,人们会利用秋高气爽的日子,进行爬山或攀登高峰的活动。中医认为秋应于肺,在志为忧,再加上秋天草木凋零,这种萧条的景象容易使人产生抑郁、凄凉、悲愁等伤感的情绪,这时候应该多和朋友、家人结伴去户外游玩、畅谈,使情绪安逸、宁静,神气收敛。对少数民族而言,秋季举行的节日活动大多数以收获和感恩为主,其中新米节是最流行的节日,佤族、拉祜族、布朗族新米节是为了庆贺稻谷丰收的节日,除了割新谷、煮新米、吃新米外,还会举行一系列游艺活动,如拉祜族会邀请亲朋好友来共度佳节,新米节全用新鲜的食品,席间,老人咏祝词。宾主围坐在火塘边咏唱古诗歌,青年男女在外吹笙、弹弦、跳笙舞。这些节日活动能愉悦心情,陶冶情操,让人肝气舒畅,心平气和,为进入冬季而保养节气,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秋冬养阴”的意思。
4冬季岁时节日民俗活动及其中医药文化内涵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平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所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冬三月指的是农历十、十一、十二月,中医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认为冬季自然界都潜藏阳气,要注意多晒太阳保暖,以补充阳气。
冬至俗称“冬节”、“亚岁”等,表示严冬就要到来,此时阴极之至,阳气始生。云南的富源、宣威等很多地区在这一天会宰猪腌肉,以备过年时享用,据说这天腌制的肉不流油、不腐坏,可长期保存,又特别香嫩,具有很好的补养精血的功效,是很好的冬令滋补品。
农历十二月又叫腊月,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主要活动是为过年做准备,家家户户要择日打扫卫生,一般选在祭灶日,即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进行年终大扫除,拆洗被褥窗帘,清洗家居用具,将家里上上下下每一个角落的灰尘污垢彻底打扫干净,俗称“除尘”或“掸尘”。由于“尘”与“陈”谐音,所以除尘有除旧迎新的意思,把一年积累下来的灰尘污垢清除干净,是为了干干净净过新年,这种卫生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洱源凤羽白族除了把房屋内外打扫干净外,还要把大街小巷都要打扫干净。在腊月进行扫尘,既可以消灭害虫,又可以预防春季传染病的传播,这种习俗对于环境卫生的改善,保持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
5小结
中医认为自然界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一天昼夜晨昏的变化及地理环境的差异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岁时节日民俗活动就是按照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而形成的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而健身防病的风俗习惯。按季节气候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顺应四时节气讲究卫生、除害防害可以保持环境卫生,预防疾病,减少传染病的发生。这些岁时节日民俗渗透着中医药文化的气息,经过不断发展、补充、完善,至今仍然被沿袭和推崇,并成为引导当地健康文化的有利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黄帝内经・素问注评[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0.
[2]毛艳,洪颖,黄静华.西南少数民族民俗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115.
[3]王蕊芳,于恒,曹瑛.论中国民俗文化的中医预防思想[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9):20-21.
[4]陈仁寿.民俗中的保健方法与治未病思想[J].中医药文化,2008,(4):50-52.
[5]郭军华,何清湖.谈四时养生之夏季养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9):2731-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