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通货膨胀的起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通货膨胀的起因范文1
其实在一般的通货膨胀条件(价格增长在20%)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和生存手段与正常状态时没有质的区别。通货膨胀会为企业创造了一些投机的机会,某些企业抓住这些机会可能会改变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而在价格增长超过20%的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的所有经营目的可能是生存,而这个时候的经营一定是趋于保守的。
要想度过通货膨胀期,企业应做好以下几件工作:
1、减少对长期投资项目的建设。
长期投资项目占用资金大,建设周期长 ,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十年。在通货膨胀时期,将加大投资费用的货币名义值,直接影响到项目资金筹措。在通货膨胀率不高的情况下,一般是在投资估算中增加不可预见费用。但是在通货膨胀率较高的情况下,除增加一般的不可预见费用 (基本预备费 )外 ,还要增加一项考虑通货膨胀影响的价差预备费。通货膨胀率越高,建设年限越长,则建设费用上涨愈多,项目建设费用也就越来越大。这又可能会使原来项目的资金预算失去控制,花费企业大量的资金,甚至可能将企业拖往死亡的边沿。
2、适量提前购买、囤积生产必需的原材料。
通货膨胀期,产品的原材料价格会不断上涨,为了避免承担价格上涨带来的损失,企业可以在现金流量许可的条件下,适当提前购买囤积一定量生产必需的原材料。因为通货膨胀期间,库存带来的费用有可能要远低于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成本。如果在通货膨胀期,企业仍然坚持零库存,可能反而会极大地增加产品的成本,从而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获利能力。
3、加大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
对于跨国运作的公司来说,海外市场的运作将为企业降低运作风险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条件。一方面,海外市场销售带来的收益,相对是比较稳定可靠的,不会随着国内的通货膨胀而贬值,另一方面,在通货膨胀情况下,部分原材料在海外市场的采购成本会更低,这样,企业通过海外市场销售带来的收益在海外进行采购会缓解国内生产和采购的压力,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
4、清理应收账款和存货,确保企业现金流的健康。
通货膨胀带给企业最大的压力莫过于随着货币贬值导致的对货币面值需求的大幅增加。企业在正常运营的条件下,原有的流动资金无法适应通货膨胀后企业对流动资金的需求,加之银行对资金借贷的收缩,从而使企业陷入资金短缺的状况。情况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导致企业破产,这也就是通货膨胀时期,企业大量倒闭的原因所在。在通货膨胀来临之前或初期,对企业的应收账款的追缴和对一些产成品存货进行处理,尽可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现金流量,将能够为企业抵御寒冬创造多一些棉衣。
5、抓住机会,进行购并重组。
通货膨胀的起因范文2
动性偏好纳入了宏观经济分析模型,由此产生的现代金融学开始研究货币流动性的过剩和不足,这才把流动性提升为一个重要的金融学概念。
把流动性限定为金融概念,接下来就要区分货币的流动性和资产的流动性。货币的流动性用金融统计上M1和M2来分析,简而言之就是基础货币投放的多少。但把本币和外汇分开,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因为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决定了外币的单边结汇,以保证国家的金融安全。从这个意义上说,是放弃流动性来换取安全性,结果必然是外币的流动性不足。为了弥补外币的流动性不足,必须增加本币的基础货币投放,这就可能导致本币投放过多而产生流动性过剩。外汇的流动性不足表现为国家外汇储备的增长,本币的流动性过多则来源于基础货币的投放,但是过多未必是过剩,如果外汇储备的增长和基础货币的投放之间能够动态平衡,国际收支的失衡就不会转变为通货膨胀的加速器,也就不会因此形成流动性过剩了。
与货币的流动性不同,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也就是可交易市场的效率。流动性金融资产的构成是衡量一国居民的投资偏好和储蓄偏好的客观标准,也是衡量一国金融市场成长水平的标准。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可以从供求双方考评,供方看市场上的投资品及其流通性,求方看家庭中的金融资产结构,于是资产的流动性过剩就可能起因于三个因素:一是投资品不足;二是储蓄率过高;三是货币的流动性偏好突然上升。从宏观经济循环的角度看,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经济循环的速度就越快,经济总量和就业的增长就越高。换句话说,一国的投资偏好越高,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国民经济就越是充满活力。所以,我们在研究分析中国金融的流动性问题之时,必须区分货币的流动性和资产的流动性。
货币的流动性一旦达到过剩,即通货膨胀的威胁来临,国家的货币政策工具开始动作,一是公开市场交易,买进市场流通的债券以减少可以自由变现的资产;二是提高银行的准备金比率,减少银行贷款的规模以降低企业投资的冲动;三是提高央行的基准利率,通过抬高资金成本来抑制投资过热和消费冲动。这三大政策工具的目标都是直接针对货币的流动性过剩可能引发的恶性通货膨胀,间接波及资产的流动性,所以不是调控资产价格的工具。
国家有没有调控资产价格的货币政策工具呢?瑞银集团的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Anderson说的很干脆:没有!格林斯潘在美联储主政多年,从来也没有承担过调控股市房市的责任。这不是美联储的无知或者不负责任,而是确实没有这个授权和责任。因为,货币的流动性过剩不等于资产的流动性过剩,前者的源头是基础货币的投放,所以在货币政策的授权范围之内,而后者的源头是投资信心的动摇,政策调控其实无能无力。
通货膨胀的起因范文3
一.背景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较高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2011年7月9日,国家统计局,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4%,涨幅创下2008年7月以来的新高。在构成6月份CPI的类价格中,按同比涨幅高低排序分别为:食品类涨14.4%,居住类涨6.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涨3.4%,烟酒及用品类涨2.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涨2.5%,衣着类涨2.1%,交通和通信类涨0.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涨0.6%。从2010年7月份开始的这一轮物价较快上涨已经1年,CPI从2010年7月的3.3%到2011年6月的6.4%,同比涨幅一路攀升,居民消费价格不断攀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治理通货膨胀已成为我国经济稳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二.基本定义
1.什么是货币?
最本质最科学的定义是:货币是用来替代实物进行交换流通的替代物。金银是替代物,纸币也是替代物,纸币与金银一样代替的是实物本身,而非纸币代替金银。一个物品被赋予了支付信用,并保证这种支付信用,它就成为了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信用,是购买力。正在出现的虚拟数字化货币,如银行卡,消费卡,游戏币,虚拟币等等都是货币。
2.什么是通货膨胀?
最本质最科学的定义是: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就叫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时单位货币的信用降低。通货膨胀三个关键要素:1 单位货币购买力 2整体购买力 3 购买力平衡分布。通货膨胀从对社会的作用而言分为1 恶性通货膨胀 2良性通货膨胀。从通货膨胀的起因又分为1供给不足型通货膨胀 2需求增加型通货膨胀3货币总量增加型通货膨胀 4投机推动型通货膨胀。5复合型通货膨胀。
3.什么是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用以达到特定或维持政策目标——比如,抑制通胀、实现完全就业或经济增长。直接地或间接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设置银行最低准备金(最低储备金)。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是同一事物的两面,一个是从经济理论角度讲,一个是从政策措施讲。
三.我国通货膨胀原因和特点
关于通货膨胀的成因,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主要有四种类型: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混合推动型和结构性通货膨胀。另外,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 通货膨胀的国际间传递也是一国(地区) 出现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而从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的现状分析,出现通货膨胀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农产品供不应求。目前农产品和石油涨价较多,而国内石油涨价是国际石油涨价所致,而农产品涨价有部分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因素,但是从蔬菜、养猪业、食用油赚取暴利的事实看,农产品涨价后期主要是短缺所致。当产品供不应求时,物价就会上涨,这是很显浅的经济学中供求关系引起价格波动的道理。
第二,流动性过剩。因为通货膨胀说到底是一个货币现象。从表面上看通货膨胀是粮食价格上涨等因素推动的,但从深层次看之所以存在通货膨胀,根源还是在一个经济体内部流转中的货币太多,也就是说,目前中国社会内部的“钱”太多。钱太多,用目前媒体中时尚话语讲,就叫“流动性过剩”。由于中国多年的资本项目和经常性项目顺差,每一块进入中国结汇的美元,都换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去,造成了高额的外汇储备。而政府投资以及与各级和各地政府所“发动”和“促动”的公共设施建设项目,也造成了投资过热。这些都对流动性过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四.治理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对策
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是在对国际市场高度依赖的全方位开放系统中发生的,是供给、需求和成本等因素复合推动的结果,因此对当前的通货膨胀应统筹考虑、全局谋划、综合治理。
1.增强对全球资源性产品生产与供给的参与力度
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性产品的需求规模持续扩大,但国内储量有限,国内需求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持续提高。再加上其他新兴国家对资源性产品的需求也将不断扩大,全球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是长期趋势。因此必须增强我国对全球资源性产品生产与供给的参与力度,确保满足我国经济能够可持续快速增长的战略需要。要利用我国在国际大宗资源性产品的主要买主地位,提高我国在国际资源性产品市场的定价能力;扩大石油、钢铁等基础产品的进口地区范围,以便更有效的利用国外资源和摆脱对个别国家和地区的过度依赖。可以变部分外汇储备为股权储备,投资参股世界上大能源公司与钢铁等大原材料公司,通过与国外企业合资、参股、控股等形式,进一步完善我国大宗资源性产品的供给结构。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和增加各种半成品的进口,对国内基础工业进行技术改造,使产业结构逐步向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结构转变;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原材料类产品的利用率,努力寻求和制造替代产品,以降低此类产品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减少国际价格对我国价格的影响。建立石油、钢铁等重要基础产品的战略储备制度,以便在市场出现供求失衡的情况下能够及时调节物价,控制物价的上涨。
2.调整经济增长结构,使消费需求成为第一推动力
从根源上来讲,我国通货膨胀仍然是由货币和信贷的过量投放造成的,而信贷和货币的过度投放主要来自于地方政府和民间的旺盛投资需求,以及政府政策总是在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胀之间摇摆,并且在很多时候经济增长是政策的重点。当前投资扩张冲动难以抑制正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因,“投资驱动、出口拉动”的出口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导向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投资扩张冲动难以抑制的根源。而在这样经济发展方式下,经济增长率可能因此较高,但是居民的收入和消费需求却难以扩大,总需求结构难以发生根本性转变。因此,化解通货膨胀的根本之道在于调整经济增长结构.降低经济对于投资和出口的依赖,使国内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量。一旦国内形成了可持续的消费需求,“出口依赖”自然会降低,外部压力也自然会消除。为此,应着力采取扩大就业的政策,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要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使其有能力、也有信心消费,从而将居民的潜在消费能力转化为现实的需求,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现实支撑。
3.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给膨胀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证币值稳定的基础上,按照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状况,适度从紧,控制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总量;制定差别贷款利率政策,按照“有保有压”的结构性调整方针,进一步优化进出口商品的信贷结构,调整贷款投向等;灵活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如存款准备金率、贴现和再贴现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和各种直接、间接的信用工具等,适时适度的调控货币供应量。在汇率政策方面,其主要措施是进一步完善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适时实现人民币币值的适度升值,以切实减少国际游资的积聚。
4.发展资本市场,利用充足的流动性促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
随着市场化和制度改革的推进,目前一大部分尚未进入市场交易的产品和劳务将逐步变成可交易的商品,特别是与土地、劳动等资源相关的要素将日益加入市场化与商品化的领域,这意味着这部分潜在的商品需要被货币所吸收。
从货币构成来看,我国M2的总量虽然已经十分庞大,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金融资产结构相比,我国M3、M4的总量依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金融市场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机遇就是在货币供应量增速继续保持平稳增长速度的情况下,通过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产品的多样化,M2的增长将被转换成M3、M4的增长,金融资产规模和种类的扩张也可以吸收部分货币增量。
通货膨胀的起因范文4
关键词:货币;流动性;通货膨胀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10-0015-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10.04
一、货币内生性与外生性
一般认为,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货币供应过度才使得流动性过剩,导致过多的流动性追逐定量商品推动商品的价格不断上涨。但在有些情况下却并不适用。据许雄奇和张宗益(2004)统计显示,1978―2002年,我国三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口径(M0、M1、M2)分别存在6.06%、4.15%、8.59%的超额货币供应,尤其是1997年以后,在M1、M2基数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货币供应年均增长率接近20%,然而这部分超额货币并未引发通货膨胀,反而在1998―2002年间出现了通货紧缩[1]。在我国出现的这种货币供给与物价之间的关系完全背离了主流货币理论的经典公式,“超额货币”似乎不知所处的现象,被国际经济学界称之为“中国之谜”[2]。
(一)货币外生性
所谓货币外生性就是指货币供给作为经济运行过程的一个外生变量,由中央银行独立自主地加以决定,其对经济运行和其它经济变量的影响通过凯恩斯效应或实际余额效应实现[3]。在现代经济学中,主流货币理论主要是指主流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货币理论,二者虽然相互对立,但却在基本理论假设方面是完全一致的,即都主张货币外生性假设。中央银行只要确定了经济发展所需的合理货币需求量,然后供给适量货币,货币供需就能实现均衡。因此当货币失衡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政策手段的实施加以矫正。
根据主流外生货币供给理论,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受制度、偏好等长期因素影响的变量,货币供给的变动必然会通过产出与价格的变动加以反映,从数量上看,一国货币数量的增长率应该等于价格水平上涨率与产出增长率之和,即等于物价CPI上涨率与国民收入GDP增长率。由于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货币供应量过多必然推动物价上升,但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时间中却长期存在着超额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反常关系。因此,基于货币供给外生性假定的现代主流货币理论似乎难以解释我国出现的“货币迷失”和“流动性过剩”这两种货币现象。但货币内生性却较好地解释了这个问题。
(二)货币内生性
所谓货币内生性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是由经济运行本身的内在要求决定的,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并不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行为,而是一种被动的适应,因此,货币供给量是经济体系中的内生变量,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只能是相对的[4]。较早提出货币内生性的是,1959年英国拉德克利夫委员会发表的《货币体系之运转报告》:“对经济真正产生影响的是包括货币供给在内的整个社会的流动性,试图控制货币的努力会促使经济主体用其他流动性的资产来代替货币,以至于货币政策无法实施,只有对经济中的一般流动性加以控制才是一种有效的货币政策”。托宾认为人们会根据成本和收益,在货币与其他金融资产之间做出选择,货币同其他金融资产一样,其供给和需求取决于持有该种资产的成本和收益。货币供给受到货币需求以及公众资产组合的优势等因素制约,因而整个金融系统和公众共同决定了货币供给[5]。格利和肖指出,由于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具有货币创造作用,并且这种非货币金融是在货币当局控制之外。
后凯恩斯货币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温特劳布、卡多、拉沃伊、莫尔、明斯基、罗西斯和埃尔利等人在上世纪70和80年代陆续提出了“适应性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和“结构性内生货币供给理论”。他们有的认为货币供给与实际产出水平以及就业有直接关系,而与物价水平只存在间接关系,为了防止信贷紧缩导致灾难性的债务紧缩,中央银行除了满足“交易需求”外别无选择;有的则强调当银行和其它金融中介机构的准备金不足时,主要是通过创新性资产负债管理,即银行贷款创造银行存款,商业银行再根据存款来寻找储备,而贷款又是由具有信用的企业或个人决定的,中央银行无法控制经济中的贷款量,因此也就无法控制货币存量。内生性货币理论的提出和发展重新诠释了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行为。
二、货币供给与流动性过剩
2010年,我国官方开始适用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站在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角度,随着金融创新和发展,履行货币职能的金融资产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传统的金融业统计范畴已经不能涵盖整个社会资金的流动和变化,货币供应量指标与产出和物价变动间的相关性越来越弱。与此同时,社会公众、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政府等货币创造能力越来越强,各种新型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和新型融资方式、渠道的诞生大大降低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控制能力。因此,货币供给“过剩”,主因不是由供给方决定,而是由需求方决定。
(一)货币需求倒逼货币供应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货币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执行交易媒介职能的货币占比逐年下降,执行资产职能的准货币成为主体,这种货币结构导致货币供求均衡的主导力量由供给转向需求方面,而在需求结构中居民又占绝对主体[6]。从中央银行角度看,这种超额货币供给具有很大的被动性,由于其转化为其他金融资产形式,所以并未对物价造成压力。许多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如伍志文(2003)通过对货币形态的扩展,认为大量货币在资本市场的集聚是导致我国货币超额供应,进而出现“中国之谜”的重要原因[7];王一萱、屈文洲(2005)认为,我国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上存在信贷资金套利的行为,大量货币通过灰色渠道流入股票市场的可能性是产生“迷失”货币的重要原因[8];易纲和王召(2002)基于所建立的货币政策传导模型,认为在股市存在时,货币供给的增加并不会完全转化为商品价格的上升,而会有相当一部分在股票市场上溢出,而我国股市的投机性质所带来的价格“超调”现象加剧了这一不对称性,即使考虑股票价格上升所产生的财富效应和产量扩张,货币供给也不可能完全反映到价格和产出的变化上来,因此股市溢出和超调是我国货币“迷失”的重要途径[9]。张杰(2006)则认为,中国的高货币化和货币“迷失”现象具有深刻的政府行为内涵,政府部门对银行体系的运转进行了过多干涉,提供了大量显性补贴和隐性担保,经济中的货币供给将高于市场化条件下的最优水平,由此出现在货币数量论框架下的货币“迷失”[10]。审计署的2010年审计公告中显示,我国地方政府融资负债约10万亿元,占2010年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47.92万亿元的20.9%。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还存在大量的银行外其他信用融资,不但数额较大,而且隐蔽性强,难以统计。地方政府融资相较于银行贷款,具有软约束性,容易游离于宏观调控之外。
货币乘数是连接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之间的纽带,主流货币理论主张货币乘数是基础货币扩张的倍数。一般来说,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控制基础货币,但对货币乘数的控制能力有限。原因在于中央银行虽然可以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来影响货币乘数,但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则主要取决于银行和居民的行为选择,中央银行不能随意控制。2011上半年,央行连续六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接近历史最高水平,理论上货币乘数相应下降,但实际结果确是货币乘数仍在不断扩大,看起来是信贷投放逐步受到限制,但存款增长率出现持续下降甚至负增长,表现为企业存款大幅下降,直接转向投资或经营领域,居民储蓄存款通过民间借贷途径投向企业或经济实体,形成罕见的“全民借贷”现象,直接抵消了央行的调控效果。另外,我国货币乘数的变动具有明显的顺经济周期的特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货币供给内生于经济的周期波动[11]。还有许多学者的实证研究也支持了我国货币乘数呈现出内生特性的结论。
(二)基础货币内生性的表现形式
基础货币的内生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再贷款与再贴现的“倒逼机制”上,由于经济转轨时期预算软约束的特征,财政和企业往往患有投资饥渴症并转化为银行信贷的软约束,形成适应性内生货币供给式的“倒逼机制”;二是在债券公开市场操作上,中央银行主动性匮乏,由于适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债券资产短缺,而中央银行本身债券也不足,难以通过逆回购业务收回基础货币,只能通过投放短期资金的单向操作,同时中央银行还要受到其他银行机构有无反向交易意愿的影响,灵活性和主动权受到一定的束缚;三是在外汇公开市场操作上,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渐进性的汇率改革条件下,央行通过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具有很大的被动性,这意味着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基础货币数量成为依赖于外汇市场状况的内生变量。总之,货币供应的内生性会扩大货币乘数并使市场流动性膨胀。
三、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
(一)国际金融危机是本次流动性过剩的起因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管理通胀预期”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6月15日,央行一直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加息4次至3.25%,1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最高达21.5%,但是,通货膨胀依然居高不下。统计数据显示,5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5%,PPI上涨6.8%,5月份CPI的同比增幅已经处于2008年7月以来的最高位,创下34个月来新高。从表面来看,流动性过剩成为本次通货膨胀的主因,但通过实施严厉的调控流动性政策后,通货膨胀趋势并没有减弱趋势。2009年,我国曾一度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4万亿投资等一系列的应对措施,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货币政策逐步向稳健转变。纵观这一过程,央行向市场释放流动性是迫于经济发展的压力,而收回流动性则是迫于市场价格的压力。近期我国江浙广东一带中小企业经营形势一度下滑,破产公司数量甚至超过金融危机以前,这是在当前流动性依然过剩的情况下发生的。
(二)我国通货膨胀的复杂性
从中国本轮经济通货膨胀的发生原因看,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自2009年来的货币超发。二是在全球货币量化宽松大背景下,国际贸易收支和汇率等因素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国际商品价格;通胀将通过农产品和工业品链条分别传导到国内;通过贸易和非贸易部门的比价效应,通货膨胀进一步由贸易部门向非贸易部门扩散,最后引起价格的全面上涨。三是国际铁矿石、有色金融、原油等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大幅上涨所引发的成本推动。当前中国经济正在走过“刘易斯拐点”。从实证研究来看,一个经济体在走过“刘易斯拐点”之后,往往伴随着较长时间低端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快速上涨。由于工业品的价格传导存在着明显的价格黏性,成本压力主要表现在低端劳动力密集程度较高的农产品上,容易引起农产品价格的波动。随后,劳动成本会通过向终端产品转移而引发整体物价与工资水平的螺旋式上升,最终促使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在整个居民消费领域和工业制成品领域体现出来。
当前,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据全国工商联的调查显示,九成以上中小企业无法从银行贷款,当前中小企业生存难度超过2008年。鉴于通货膨胀的严重危害,央行必须做出收缩流动性的宏观决策。首当其中的影响是最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如果中小企业出现大面积经营问题甚至破产,势必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为此,央行必须在收缩流动性、抑制通货膨胀和扶持中小企业之间做出妥协,但只要流动性依然旺盛,就必然会加重通货膨胀治理的负担。这实际上体现的是,资金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分配的不合理性以及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大量的信贷资金流入了大型国企和垄断性行业,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本来就举步维艰,抗风险能力差,资金紧张不过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
四、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内生性是当前我国货币供应增长的主导性因素,而货币超发造就了本轮通胀的流动性基础。由于我国当前通货膨胀形成的因素较多,传导机制较为复杂,因此,单纯的抑制流动性并不能从根本上抑制通货膨胀的蔓延,过于严厉的调控反而会伤及经济的发展,近期大量中小企业的破产甚于金融危机就是例证。治理通货膨胀应当立足于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制定协调、有序的长期治理措施,并容忍通货膨胀在一定幅度内存在。一是在控制信贷总量的同时,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制定银行业信贷投放监管比例,引导更多的贷款投向中小企业;二是切实提高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最大限度的削减市场垄断和行业垄断,除了影响国计民生、危及国家安全的行业之外,鼓励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参与和竞争,在税收、信贷等诸多方面保证中小企业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三是进一步加大社会信用融资统计和监管力度,尤其要防止银行外信用和融资膨胀,从而实现对整个社会资金流动性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许雄奇,张宗益.财政赤字、金融深化与通货膨胀――理论分析和中国经验的实证检验(1978―2002)[J].管理世界,2004(9):24-32.
[2]李健.结构变化:“中国货币之谜”的一种新解[J].金融研究,2007(1):41-52.
[3]王腾.论货币宏观调控权的实现与货币传导机制的建立[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38-41.
[4]谢罗奇,胡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分析[J].求索,2005(1):26-28.
[5]黄齐朴.浅析货币供给内生性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J].金融经济,2006(2):127-128.
[6]伍志文.“中国之谜”――文献综述和一个假说[J].经济学,2003(1):39-70.
[7]王一萱,屈文洲.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连通问题研究[J]深交所,2005(6):37.
[8]易纲,王召.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J].经济研究2002(3):13-20.
[9]魏杰,王韧.货币“迷失”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进展与现实抉择[J].经济学动态,2007(1):22-28.
[10]王杰,谢明.中国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吗――基于VAR
通货膨胀的起因范文5
关键词: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协调
Abstract:Domestic and foreign monetary policies coordin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dition to internal and external equilibrium,and it is also a research focus to many countries including China. Based on our current monetary policy and exchange rate policy inconsistence,this paper proposes recommendations on how to advance the reform of RMB exchange rate and strengthen policies coordination with in current situation.
Key Words:monetary policy,exchange rate,coordination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1)11-0021-04
一、引言
本外币的协调是一国实现经济平稳均衡发展的重要条件。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的外向程度和对外依存度大大提高,本外币协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近期我国面临着人民币升值压力和国内通货膨胀的矛盾,进一步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因此,研究本外币政策的协调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剖析了本外币政策协调的深层次机理,并从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和实施效果角度提出如何加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进而实现宏观经济内外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二、我国本外币政策不协调的表现
1994年以来,随着经济开放度和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本外币之间的协调问题逐步显现。
1994年汇改后,我国确立了强制结售汇体制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的激励下,外贸顺差快速增长,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外汇储备余额由1994年的516.2亿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1050.5亿美元。这段时期,国内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1994年通货膨胀率高达24.1%。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央行采取了提高利率、回收商业银行贷款等措施,中美利差高达6个百分点。利率的上调又刺激了国外资本流入,从而导致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上涨。与此同时,大量的基础货币通过外汇占款的形式投放,使得原本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东南亚各国货币相继贬值,而我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减弱,贸易差额连年下降,2000年的外汇储备增加额仅为105.5亿美元,较1998年少增243亿美元,人民币贬值压力攀升。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原来的通货膨胀转变为通货紧缩,消费和批发物价指数甚至出现负增长,1999年的通货膨胀率仅为-1.3%,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势在必行。从1996年开始,央行连续7次下调利率,人民币利率低于美元利率的差额不断增大,最高达3.2%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境内资金流出意愿增强,资本外逃现象增多,尽管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与再贴现的方式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但还是难以抵销外汇占款迅速减少对基础货币增长的不利影响,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通货紧缩。
加入WTO后,我国对外贸易环境得到改善,出口不断增加,外贸及国际收支顺差持续扩大,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同时,我国对汇率管理方式也进行了改革,自2005年7月21日起,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此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始终保持小幅、渐进升值态势,截至2011年上半年累计升值超过20%。另一方面,2004年以来开始出现经济过热的倾向,通货膨胀重新抬头,货币政策导向开始向紧缩性方向转变,中美利差重新呈现正利差,外资加速流入,进一步强化了人民币升值压力。通过外汇占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居高不下,与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向产生矛盾。
三、对本外币政策协调机制的思考
(一)我国本外币政策不协调的原因
1. 外汇占款导致货币政策效果受影响。国内信贷与外汇占款是我国货币供应的两条重要渠道。国内信贷可以通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松紧来加以控制,但外汇占款却是中央银行难以控制的,它主要取决于同期的国际收支状况及央行为维持汇率稳定的干预程度。一般来说,世界上主要国家货币当局大多不会完全听任市场汇率的自由涨落,而会适时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使汇率朝有利于己方的方向浮动。为维护汇率稳定而进行干预的手段主要有:进入即期市场买卖外汇、通过公开市场增减外币有价证券,或二者的搭配。上述干预手段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货币政策效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贸进出口及利用外资的快速发展,我国国际收支呈现大额顺差趋势,外汇储备不断增长,其中2010年国际收支顺差额达到5374亿美元,是1994年的17.6倍;截至2011年6月末,外汇储备余额达到3.2万亿美元,是1994年末的62倍,人民币单边升值趋势明显,且升值压力较大。为维护汇率水平的稳定,央行不得不被动大量购入外汇,由此产生基础货币投放,形成外汇占款,对央行货币政策实施目标带来冲击。1994年至亚洲金融危机前,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比重稳步上升,到1997年时我国外汇占款存量占基础货币存量的比重高达49.7%。基础货币的扩张和当时为抑制国内高通胀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产生了矛盾。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8―2000年,外汇占款增量与基础货币增量之比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尽管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与再贴现的方式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但还是无法抵销外汇占款迅速减少对基础货币增长的不利影响,这与当时为抑制国内通货紧缩而采取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也构成了矛盾。2002年后,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国际收支的迅速好转,宏观经济层面又重现了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顺差并存的局面,外汇占款占央行主动投放的基础货币的比重迅速上升,2007―2009年这一比例达到140%的历史高位,尽管此后有所回落,但截至2011年6月末仍高达120%。这使得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又一次陷入两难:为了维持汇率水平的稳定,央行不得不通过买入外汇的方式投放人民币,但由此导致的外汇占款的大幅增加却冲销了治理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效果。
2. 利率对汇率的传导机制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根据利率平价等理论,在货币完全可兑换和均衡的市场利率两个前提条件下,利率的变动能导致汇率出现变动,进而实现利率与汇率的本外币协调。如果利率不完全放开,则资本流入所引起的货币供应量的上升和通货膨胀压力增大,无法通过利率的变动得以缓解;同样,资本外流引起货币供应量下降和通货紧缩压力加大时,也无法借助于利率上升的作用阻止资本外逃。由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程度较低,利率与汇率间的传导机制失灵,导致本外币的内外协调发生矛盾。从近期的实际情况来看,自2007年开始由于国内经济过热,政府连续加息,同时美国联邦政府通过降息的方式刺激经济增长,中美利率出现倒挂。根据利率平价理论,人民币本应近期升水、远期贴水,但实际上人民币汇率处于持续的升值状态,自2007年至2011年上半年累计升值20.5%,远大于同期的利差水平(2%左右)。利率对汇率传导机制的失灵,导致利差与汇率升值压力的长期存在,客观上推动了跨境资金尤其是套利资金的流入。这一方面造成资本管制的效果大打折扣,进而导致力图控制资本流动、保证本外币协调的政策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造成本币在短时间内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外汇占款增加及影响货币政策效果,导致本外币失衡的局面。
在完善的市场环境下,利率与汇率主要根据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市场之间的关联性决定了两者之间的联动机制。由于我国的金融市场仍不发达,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三者之间缺乏紧密联系,利率的变动无法影响汇率变动。利率变化对汇率的作用更多是通过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及对投资者心理预期的影响来间接实现的。在这种情形下,本外币政策的不协调就在所难免了。另外在汇率政策和利率政策相互配合过程中,利率市场化也是一个重要前提。目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还处于起步阶段,资本流入所引起的货币供应量的上升和通货膨胀压力增大无法通过利率的变动得以缓解;同样也无法借助于利率上升的作用阻止资本外逃。因此,只有合理确定资金使用价格―利率,使其能充分反映市场供求状况,才能在汇率政策和利率政策配合中建立起灵活的反应机制。
(二)我国应对本外币政策不协调的主要措施及不足之处
本外币政策的不协调,对国民经济各方面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央行也适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冲突,具体措施包括:应用冲销干预措施、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管制、频繁干预外汇市场、合理调整外币存款利率等。
1. 通过回收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等进行冲销干预。面对1994―1996年抑制人民币升值的汇率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之间的矛盾,央行采取了包括回收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开办人民币特种存款、办理国债回购、发行央行融资券等一系列冲销措施。1998―2000年,针对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增速迅速下滑,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2004年以来,为应对本外币政策的矛盾,央行通过大量发行央行票据、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及利率等方式来回笼过多的流动性,截至2010年末央行票据余额达到4万亿元。
2. 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管制。1994年以来,政府多次组织大规模的打击逃汇、骗汇行动,达到了从源头上遏制逃骗汇的目的。近年来,针对外汇净流入及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形势,加大了对热钱等违法违规资金流入的打击力度。重点对金融机构、大型企业等市场主体和资本金结汇、短期外债等项目开展专项检查,查办重大违规案件,严厉打击地下钱庄、网络炒汇等外汇违法犯罪活动。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政策,实施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贸易信贷登记、调减短期外债指标等,抑制热钱流入。
3. 加强外汇市场管理力度。在国内外市场利率走向相悖的情况下,央行对境内金融机构美元存款利率坚持了略有调整、基本稳定的政策,即坚持根据本国经济形势需要,努力协调国内本外币利率关系,取得了既保持国内本币利率政策独立性、又防止资本外逃的双赢。
上述措施在有效缓和本外币政策矛盾的同时,也付出了较大成本:一方面,央票的发行短期冲销了流动性,但是当央票到期时却又会使得金融系统的流动性被动增加;同时央票需付息,这无疑将增加央行的压力。另一方面,资本管制效果受到影响。2011年上半年全国外贸顺差为1449亿美元,但同期贸易结售汇顺差达到2144亿美元,二者差距较上年同期扩大68%,外资净流入压力加大。
四、相关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应进一步增加外汇市场交易主体及交易品种,充分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以提高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中期目标可实行汇率目标区制度,增加中央银行相机抉择的自由性。同时,在汇率目标区下,由于市场参与者心理预期的作用,使最终汇率波动的幅度小于钉住汇率制下的波动幅度,即使中央银行进行市场干预时,被动增加的货币投放量将有所减少,可保障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及有效性。
(二)加快国内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
首先,在建立统一的货币市场的基础上,形成完善的货币市场利率机制。同时,开发短期国债市场,加快证券发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市场利率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加强价格型调控与数量型调控的协调配合,提高利率政策的自主性和有效性。其次,加快推进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改革,调整金融机构、企业、居民个人的资产结构,培育真正的市场主体,提高经济活动的利率弹性。最后,尽量减少利率确定中非货币政策方面的因素,逐步扩大金融机构利率浮动权。
(三)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管理措施
应加快整合现有跨境资金统计监测系统,利用各业务系统之间数据的逻辑匹配关系,设置相应的预警参数,构建完善的跨境资金监测预警系统,全面掌握跨境资金流量、流向,提早预见跨境资金流入变化趋势。同时,应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和风险控制能力,积极稳妥地开放我国的资本账户,对国际资本流动实施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确保外汇资金平稳流动。另外,在当前的形势下,应进一步完善贸易收结汇和贸易信贷管理,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真实性及其与交易活动一致性的审核,防范异常跨境资金通过贸易、商业信用等渠道进行转移,严厉打击热钱流入,以促进我国经济金融平稳发展。
(四)强化汇率因素在货币政策决策考量中的地位
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国际经济因素对本国调控的制约和本国的政策措施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充分关注汇率、外汇储备等外向型经济变量,注重不同国家货币政策的差异以及可能产生的溢出效应。另外,应调整贸易政策与引进外资政策,注重进出口结构的优化,扩大对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不断提高引资质量,以缓解国际收支双顺差对内外部经济的冲击。
参考文献:
[1]谢平,张晓朴.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三次冲突―1994―2000年中国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1999,(5).
[2] 邓乐平,冯用富.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J].金融研究,2002,(3)
[3].再论中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冲突[J].国际经济评论,2005,(1).
[4]谢罗奇,田园.中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冲突的起因及协调管理探析 [J].济南金融,2005,(10).
通货膨胀的起因范文6
关键词: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F8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1-0055-04收稿日期:2007-10-20
一、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选择的理论基础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取的操作对象。在我国央行和理论界都推崇的是利率和货币供应量,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为什么要选货币供应量而不选利率呢?这要从选择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3个标准来判断,首先解释一下3个判断标准的概念:(1)可测性,即中央银行能够迅速和准确地获得它所选定的中介指标的各种资料,并且能被社会各方面理解、判断与预测;(2)可控性,即中央银行能够有效地控制,并且不会遇到太多的麻烦和障碍;(3)相关性,即中介指标应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有高度的相关性。再来看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原因:(1)我国利率种类多种多样而且还经常变化,对央行来说利率的可测性不如货币供应量,而且对于再贷款利率,央行只能影响而不能强行干预,只有货币供应量央行可以直接操纵。所以从可控性上看,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变量的作用更为直接。从相关性上看,我国经济与货币供应量相关性较强;(2)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有一定的优越性: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与货币政策意图联系紧密;可以明确的区分政策性效果和非政策性效果;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较强。当然选择货币供应量也有其缺点:中央银行对其控制不是绝对的;中央银行应用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有一定的时滞。
二、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有效性的分析
现在我们来分析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否有效,这要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3个标准来判断。
1.可测性
可测性就是央行根据货币供给函数预测未来短期内货币的需求量,这种预测只是名义货币,而不是实际货币需求量,再加上这种预测函数是建立在对过去货币需求量进行回归分析的基础上的,其函数本身就有一定的缺陷:(1)对未来货币需求量有一定的时滞性。货币供应量是在经济发展表现出紧与松后才实施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2)目前国内有一些巨型超市自己发行优惠卡,其实质已执行着货币的支付手段和价值尺度职能,还有一些电子货币的“流通”如校园卡、大型单位的电子卡、地下金融活动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央行对货币统计的难度;(3)从货币供应函数中求得的货币量与实际货币需求量肯定存在差距,未来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货币的流通速度很难掌握;(4)随着我国货币市场的不断发展,各种金融创新及金融融资渠道增多,一些流动性非常强的货币工具的使用,使得货币当局对货币统计的准确性存在偏差。
2.可控性
理论上货币供给量是可以控制的,这是因为:
其中,C/D:通货―存款比率;R/D:准备―存款比率。总体来看,在决定货币供给的3个基本因素即C/D:通货-存款比率;R/D:准备-存款比率和基础货币B中,通货-存款比率的大小特别是超额准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存款货币银行的行为,但中央银行对此有很大的影响。基础货币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行为,央行根据货币供给意向,应用政策工具直接影响基础货币的数量。如果对上面的货币供给公式作更细致的划分,结果也是如此。由于存款准备金率是由法定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率构成,所以有:R=(r+e)D其中,r=法定准备金率;e=超额准备金率。
全部存款D是由活期存款F、定期存款T和储蓄存款S构成,所以有:
这样,现金比率C(C=C/D)、活期存款比率f(f=F/D)、定期存款比率t(t=T/D)、储蓄存款比率s(s=S/D)、法定准备率r、超额准备率e等6个因素,再加上基础货币B,这7个因素决定货币供给总量。其中r由央行决定,央行对B控制也很强;e由存款货币银行控制。但央行对其有很大影响力,c、f、t、s这4个因素取决于公众,但受央行各种政策特别是利率政策的影响。从公式上看,央行对货币的供给基本上是可以控制的。(以上公式和主要解释来自王广谦主编《中央银行学》)。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请看表一。
从1996年中国正式确定M1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M0和M2为观测目标开始,货币供应量的目标值就几乎没有实现过。在M1上,1998年,实际值比目标值低5.1个百分点(约差1776亿元);1999年,实际值比目标值高3.7个百分点(约差1441亿元)。在M2上,1997年实际值比目标值低5.7个百分点(约差4166亿元),后目标值改为区间值,1998年实际值比区间值上限低2.7个百分点(约差2457亿元),2000年实际值比目标值低1.7个百分点(约差2038亿元)。从1994年到2000年7年间,仅1996年实际值与目标值相差不到1个百分点。从2002年到2006年间M1和M2的目标值与实际值之间差距最大的达到将近4个百分点,在这5年间仅M2在2005年相差不到1个百分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主要有两个:
1、货币供应量本身不好控制。(1)基础货币投放难以控制和货币乘数不稳定,中国货币投放忽快忽慢,很不稳定,如1997年基础货币比1996年增长14%,到1998年增长率急剧下降为2.3%,而1999年又升到7.3%。其中2002年至2003年表现最明显。这一现象是由中国汇率决定的。中国名义上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因“管制有余而浮动不足”,实质上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2)中国的邮政储蓄全额转存制度。其起因是20世纪80年代高通货膨胀的压力环境下,为央行向财政融资提供资金来源。时至今日,一方面货币当局意图增加基础货币以扩张货币供应,另一方面不断增长的邮政储蓄存款却不断的从商业银行分流存款,间接导致基础货币减少;(3)货币政策的实施带有一定的时滞性,是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内部时滞包括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外部时滞包括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
2、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是导致中国货币供应量目标效果不佳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中国的货币供应量指标之所以与物价、就业增长等宏观目标相关性不强,甚至出现货币供应量增长和物价下跌并存的局面,除经济自身积累的结构性问题外,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是导致这种背离,尤其是与物价走势背离的重要原因。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货币持有成本的变化,持币成本不仅影响通货比率,而且也影响到居民的消费意愿。1996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率急剧下降,甚至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持有货币资产的机会成本随之迅速下降。2003年后又出现了一定的通胀,给居民的预期造成了不确定的影响。受其影响,居民持币待购的心理不断增强,货币流通速度难免下降。二是受社会福利体制改革和就业压力加大的双重影响,居民普遍感到未来经济走势和个人经济状况的不确定性增加。出于预防性动机,居民的货币需求函数向右移动,使得实现同样的GDP规模需要更多的货币存量,表现为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三是由于我国的货币进程尚未结束,大量货币作为给不断扩张的市场领域提供的必要的交易媒介而被经济所吸收。关于改革以来出现的货币高速增长,一般认同所谓的经济货币化进程的解释。实际上受1998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影响,我国的经济货币化进程不但没有停滞反而加快,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近年来的货币扩张效应。
综上分析,决定基础货币、货币乘数效应以及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众多又不易预测与控制,决定货币供应量与物价、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
3、相关性
在计量经济学中我们把R-squared称为可决系数,用它可以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的,也就是说被解释变量中有多少是解释变量解释的。它的取值范围是0到1之间,越靠近1说明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解释的程度越高,越靠近0说明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解释的程度越低。把被解释变量设为GDP;以M0、M1、M2、CPI的增长率为解释变量。利用Eviews5.0系统对1985-200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R-squared=0.379,即在此区间GDP中37.9%的变化是由M0、M1、M2的变化引起的。可知货币供应量与GDP的相关性非常低。货币供应量已不适应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因此,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中介目标的作用不仅是充当货币政策操作的信息提供者,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名义锚的作用。在没有找到非常适合我国国情的中介目标时应采用多个指标同时监测,如同时将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物价指数、经济景气度等多个可行的重要经济指标共同监测,其中通货膨胀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更好一些。通货膨胀率的优点在于:其可测性和相关性非常出色,便于公众准确理解和形成稳定合理的预期,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再次要努力实现利率的市场化,加强对股市的监管力度,使得中央银行能更准确高效地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黄达.中国货币政策有效问题的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郑建明.中国转轨时期货币政策有效性[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5] 王广谦.中央银行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