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身体素质的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身体素质的定义范文1
关键词:高中 体育特长生 身体素质
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既要考虑巨大的升学压力,又要考虑他们进入高校之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针对他们制定的训练计划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既保证他们的升学任务,又确保他们在进入高校之后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机能能力的统称1。高考体育加试及进入高校后技术课程的学习都对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身体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高中体育特长生身体素质训练的意义
1.1高中体育特长生身体素质训练的升学意义
从互联网上搜集的数据可以看出除了部分不设专项考试的省份之外,大部分设置专项考试的省份的体育加试中素质测试成绩占加试总成绩的百分之六十,能不能在体育加试中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很大程度上要看素质测试成绩如何。
此外,身体素质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专项成绩的走势,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辅相承的关系,这又从整体上说明了身体素质训练在体育加试中的作用。
高中体育特长生普遍存在文化课成绩较差的现象,这就对他们的体育成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成绩过线之后,体育成绩越高意味着被录取的可能性就越大。身体素质之于高中体育特长生升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1.2身体素质训练对高中体育特长生后续发展的意义
院校名称 体育系开设必修技术课程
北京体育大学 田径 球类 武术 体操
上海体育学院 田径 球类 武术 体操
武汉体育学院 田径 体操 篮球 排球 足球 乒乓球 游泳 武术 健美操
成都体育学院 田径 体操 篮球 排球 足球 乒乓球 游泳 武术 健美操
华东师范大学 田径 球类 游泳与救护 武术 体操
华中师范大学 田径 球类 武术 游泳 健美操 体操
高中体育特长生通过高考后大部分进入体育院校和普通高校的体育院系学习,其身体素质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以后的学习与发展。
从上表统计可以看出,根据体育系部制定的培养计划,大量的运动技术课程被设置为必修课程,与高中时应对高考体育加试进行的运动训练相比较,进入高校后的学习对体育特长生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身体素质已经成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和深造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证。
由此可见,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尽关系着考生能否升入高校进行学习和进入高校后的发展,还关系着体育院校的生源质量与教学质量,进而会影响全社会学校体育质量。
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身体素质训练不可轻视。
2.高中体育特长生身体素质的训练
省份 加试项目
素质测试(60分) 专项(40分)
四川 100米 立定三级跳远 原地推铅球 800米
山东 100米 立定跳远 原地推铅球
新疆 100米 立定跳远 原地推铅球 800米
黑龙江 100米 二级蛙跳 原地推铅球
山西 100米 立定跳远 原地推铅球 800米
从上表的部分省份高考体育加试设定的项目可以看出,考试科目的设置重点在于考察考生的速度、力量、耐力,而且耐力的考察有减小趋势,对身体柔韧和灵敏素质的考查体现在素质与专项测试中,除武术、体操等项目外无明确考察要求,这为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指明了方向。
2.1.高中体育特长生力量素质的训练
2.1.1.力量素质的定义与分类
力量素质指人体-肌肉系统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肌肉力量是人们完成各种动作的动力来源2。
力量素质训练水平情况,对运动员的速度、耐力等素质水平训练和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对运动技术动作的学习、训练、掌握、发挥有重要影响。
依据不同的运动项目中力量的不同表现,力量素质表现为最大力量、弹性力量与力量耐力等形式。
最大力量是指肌肉在随意一次性最大程度收缩中,神经系统所能够产生的最大的力2。其中,抛开体重因素,运动员所能发回的最大力量为绝对力量,运动员相对于体重能发挥出的最大力量称为相对力量。
弹性力量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通过快速的收缩来克服阻力的能力2。
力量耐力是指有机体耐受疲劳的能力,它以持续表现力的较高能力为特征2。
2.1.2.高中体育特长生力量素质训练的重点及方法
根据高考体育加试的素质测试项目及专项的设置特点,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力量素质发展重点应该放在相对力量、弹性力量的训练上。
针对相对力量、弹性力量训练主要方法有:
克服自身体重的跳跃练习,如:单足跳、单足快速跳、多级跨步跳、立定跳远、立定三级(五级)跳远、两级(多级)蛙跳、跳深等,要求跳跃动作快速连贯3。
负重力量练习,注意杠铃的重量应以体重的40%-60%为宜,要求动作快速,发展肌肉在收缩时的速度力量;以体重的80%的重量的杠铃提高肌肉最大力量;负重跳跃练习,发展学生的爆发力。
抗阻力练习,如:拖轮胎跑等,注意快速用力。
2.2.高中体育特长生速度素质的训练
2.2.1.速度素质的定义及分类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包括人体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对外界信号刺激快速反应的能力以及快速位移的能力1。
2.2.2. 高中体育特长生速度素质训练的重点及方法
高考体育加试的素质测试项目中,重点考察的是考生的反应速度与位移速度。
反应速度的训练主要通过信号刺激及游戏等方法贯穿于平时的训练中
2.3高中体育特长生耐力素质训练
速度素质指有机体坚持长时间运动的能力。高考体育加试素质测试项目中考察的主要是考生的无氧耐力,即速度耐力。
速度耐力与糖酵解无氧代谢供能能力有密切关系,通常通过控制负荷强度的400米跑进行训练,既能有效地提高考生的速度耐力,又防止方法不当的有氧耐力训练过多而影响考生速度素质的提高。
2.4. 高中体育特长生柔韧与灵敏素质训练
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柔韧与灵敏素质的训练应该贯穿在日常的训练当中,对专项考试中涉及柔韧与灵敏素质考试的考生因该单独安排相关的练习。
柔韧素质的训练主要通过平时训练中的拉伸来进行,注意多采用动态拉伸训练方式,少安排静力性拉伸练习,最大保持训练队员韧带的弹性。
灵敏素质的训练则应通过游戏的方式安排练习,采用快速运动中的突然变向等方式进行灵敏素质的训练。
3.结论
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身体素质训练事关考生的升学深造与可持续性发展,与体育院校生源质量密切相关,更与体育院校的毕业生质量有直接关系,科学的身体素质训练能够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帮助他们顺利地通过体育加试,而不影响他们进入高校之后的后续学习。如何更科学、合理、有效地训练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身体素质值得每一位体育教育工作者思考。
参考文献:
1.《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身体素质的定义范文2
关键字:人口素质;产业结构;因子分析;K值;相关性
一、研究意义
当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决定竞争的实力,人口素质的高低将影响和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竞争实力。为此我国一直实行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随着经济的发展,杭州市在基本国策的指导下人口素质是否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人口素质和产业结构变动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本文以杭州市人口普查的资料为例,研究杭州市人口素质的发展情况,并进一步研究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
二、人口素质定义及评价指标描述
中国对人口素质内涵基础理论问题研究较早的是北京大学的张纯元教授,在《人口理论教程》一书中,把人口素质定义为"人本身具有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下,人口在质的规定性方面的发展水平,总是体现为人口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人口具有多方面的质的规定性,一般认为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三方面的内容"。
从人口素质的外延来看,主要是"三要素"和"二要素"之争。本文作者认为,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三要素"论比较全面, 思想道德素质有很大的作用,不能忽视;但是如果要从统计研究的角度看,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研究适宜采用"二要素"论的思想对评价人口素质的各个指标变量进行定量的研究,因为思想道德素质的研究缺乏必要的量化指标,给分析研究带来一定的不便。所以, 在以下的研究中将采用"二要素"的思想。通过人口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同时加入劳动技能素质这个指标,来分析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发展的关系。
根据人口素质的构成,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完备性和可比性的原则,建立人口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在身体素质方面,选取以下三个指标:(1)人口平均预期命,(2)出生婴儿死亡率,(3)全市卫生技术人员数。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选取三个指标:(1)高校在校生人数,(2)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3)教职员工数量。最后在劳动技能素质方面,选取了三个指标:(1)全市专业技术干部,(2)劳动生产率,(3)第三产业人口比重(第三产业人口在从业总人口中占的比重)。
三、实证检验与分析
(一)综合人口素质评价
本文研究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杭州市人口素质进行评价。首先对评价人口身体素质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出生婴儿死亡率、全市卫生技术人员数,三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可以提取一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7.167%,这表明,用提取的这一个公因子就可以解释原有三个指标的97%以上的信息,即信息的损失量非常低,足以用该指标表示人口的身体素质。
其次对评价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校在校生人数、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教职员工数量,三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可以提取一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4.03%,这表明,用提取的这一个公因子就可以解释原有三个指标的94%以上的信息,即信息的损失量非常低,足以用该指标表示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
再次对评价人口劳动技能素质的全市专业技术干部、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三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可以提取一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3.449%,这表明,用提取的这一个公因子就可以解释原有三个指标的93%以上的信息,即信息的损失量非常低,足以用该指标表示人口的劳动技能素质。
最后将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的三个公因子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的结果显示,可以提取一个公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7.949%,这表明因子分析结果能很好的得出综合人口素质的评价。人口素质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杭州市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都在不断的提高,从而综合素质也才不断的上升。
从数据调查中显示,杭州市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综合素质都从1986的负值,一直平稳的上升为正值,达到现在的2左右。其中在1986年到2000年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相对来说是最慢的,而劳动技能素质的提高是最明显的,这说明这段时间杭州市在培养劳动力技、职业教育方面做出来比较大的举措,而在2000年到2010年时劳动技能素质的发展比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稍弱,这说明我们现在的劳动素质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身体素质在1986年到1999年的时间里是在平稳上升的,但在1999年到2001年身体素质出现了一个较大的波动,在2000年降到了0.19左右,可能的原因是在这段时间里杭州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压力不断增加,生态环境加剧恶化,医疗卫生条件却没有与经济同步。同时1999年到2000年出现的传染病比率上升,导致出生婴儿的死亡率提高,而全市的医疗卫生条件还停留在前期的状态没有相应的提高,因此身体素质在1999年急剧下降。浙江省新生儿疾病筛选查是从2000年开始启动,医疗卫生条件也在不断的改进,所以在2000年以后身体素质就快速的回升。最终使得综合素质也在这段时间里出现了起伏比较大的状态。
(二)产业结构变动研究
首先本文采用K值来描述产业结构的变化。K值指标是用来动态考察某一时期内一国三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K= │qi,t┈qi,0│
其中qi,t表示第i产业在即期的GDP比率或者就业比率。qi,0表示第i产业在期的GDP比率或者就业比率。K值越大表示产业变动幅度越大, 反之则越小。本文收集了1978年-2010年以来各年的三产业的生产总值,采用K值的计算公式得到了产业结构变动的结果如下图:
图1 K值变动图
从图1中显示,杭州市产业结构的变动幅度总体上比较平稳。1979年到1982年间,三产业的结构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从1982年开始产业结构可是不断的变化。其中变化最明显的时间段是1989年到1994年,以后呈缓慢上升状态。对呈现此种趋势状态的解释是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技术、需求、收入、贸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整个中国的产业结构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动。当走过这种转型期,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动幅度会逐年下降,最后趋于平稳状态。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东南部沿海经济迅速发展,外界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冲击较大,产业结构变动的幅度也相应较大,而杭州就在其中,所以杭州的产业结构变动幅度会出现这样的趋势。
(三)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发展关系研究
本研究应用相关分析法对1978-2010年杭州市人口身体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与产业结构变动进行分析。其中人口身体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劳动素质指标值采用因子分析法所获得的因子得分来衡量。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在0.01水平上,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综合素质四个方面都与产业结构变动达到显著正相关,其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0.967、0.897、0.965,而人口综合素质的相关系数为0.941。这表明,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产业结构变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身体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的提高,对产业结构变动会产生更加显著的作用。
表1 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变动K值之间关系
最后以综合素质为自变量,产业结构变动K值为因变量,对人口素质和产业结构变动之间进行回归分析,以确定人口素质和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
经过分析得到的拟合方程为y=0.125x+0.419,判定系数R2=0.885;方差分析F=177.864,Sig=0.000;回归系数检验:常数项t=45.708,Sig=0.000,参数项t=13.337,Sig=0.000。回归方程总体达到显著程度,即回归方程有效。
四、结论与探讨
1.杭州市人口总体素质在不断提升,且人口总体素质与三产业发展都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提升人口总体素质,对实现杭州市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2.虽然杭州市的人口素质总体在不断的提高,但劳动技能的提高比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低。可是劳动技能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是非常显著的,是产业结构变动与优化的极大推动力,因此杭州人口的劳动技能还没有完全达到产业结构的需求,杭州市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劳动力的劳动技能。
3.杭州市的产业结构在稳步的变动发展,并在逐渐趋于平稳,产业结构升级也趋于缓慢,杭州的产业结构优化也有可能停滞不前。所以杭州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还需借助外部因素的推动。
综上所述为了在提高人口素质的前提下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杭州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高校教育,使高校学生素质与市场需求接轨,为劳动力市场提供高素质人才,推进产业结构向上的不断升级;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改进基础公共服务设施,为整体人口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快城市化进程,以城市化的外力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动。再次在确立"就业优先"经济增长模式的前提下,应实施劳动力技能教育与培训的系统工程,从系统的角度加强对劳动力的技能教育与培训,让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适应经济结构变化,与市场需求相匹配,提高劳动技能和素质,为产业结构的升级注入新鲜血液。最后加强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三大产业对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各不相同,按强弱顺序排列依次为第三、第二、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不仅是目前吸纳劳动力就业最重要的部门,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还将提高。因此,杭州市应当加强目前第二产业的发展,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金融、房地产等服务业的发展,这是增加劳动力需求,实现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的十分重要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杭州统计局.杭州市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0
[3]杭州统计信息网.http:///web/.
[4]屈云龙;徐燕.人口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J].人口与发展,2011(1).
[5]尹希果;李后建.经济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2010(9).
[6]浙江省统计局.新浙江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身体素质的定义范文3
一、人口素质的涵义
关于人口素质涵义的讨论,学术界有许多观点,但本文同意1991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人口素质(生活质量)问题科学研讨会”中把人口质量和人口素质看成是同一个概念的观点[1],不再做专门的区分。
1.对人口素质内涵的认识
我国对人口素质内涵基础理论问题研究较早的是北京大学的张纯元教授,他在《人口理论教程》一书中,把人口素质定义为“人本身具有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这与《人口学词典》中的定义:“人口学所讲的人口质量,一般指的是人口总体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思想素质,它反映了人口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2]是一致的。而梁中堂教授在《人口素质论》一书中认为“人口质量是人口所具有的各种构成的总和”;穆光宗则定义:“所谓的人口素质或者说人口质量,就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口的结构和组合状态所展现的各种社会功能和影响力”;还有吴忠观在《人口科学辞典》中指出:“人口质量,亦称人口素质。人口总体的质的规定性,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下,人口在质的规定性方面的发展水平,总是体现为人口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人口具有多方面的质的规定性,一般认为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三方面的内容”[3]。
以上关于人口素质内涵的不同观点,笔者认为每一种观点都是局限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提出的,因而没有全面的、准确的概括出人口素质的真正涵义。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根据本文的研究视角,将人口素质定义为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是用于描述先天自然因素和后天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具有生理和心理基本特征的状态的范畴。
2.对人口素质外延的认识
关于人口素质的外延,一直以来都有“三要素”和“二要素”两种观点之争。
传统的“三要素论”认为,人口素质包括了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这三个方面;并认为身体素质是人口素质的自然条件和基础,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人口素质的中心[4]。
而“二要素”论则认为:“人口素质”只能由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组成。理由是因为:如果把思想道德素质包括进去,就会因为缺乏统一的衡量尺度,难以进行人口素质的比较;即便是把人类所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进行指标分类和量化,这也是很难解决的问题[5]。
无论是“三要素”观点,还是“二要素”的观点,都反映了人是由生理和心理等组成的复杂的统一体。但是在综合评价人口素质时,道德问题的分析是很困难的,因此,国内外的许多人口研究学者也都回避这一问题.本文在对人口素质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时,也仅选取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的相关指标,不再考虑思想道德素质对人口素质的影响。
二、人口素质的指数描述
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国内外学者对人口素质的定量描述进行了不同的尝试,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衡量人口素质的模型主要有PQLI、ASHA、HDI等三种指数形式:
1.人口素质指数PQLI[6、7]
人口素质指数(ThePhysicalQualityofLifeIndex,缩写为PQLI)是莫里斯.戴维.莫里斯(M.D.Morris)在1975年提出,用以综合测度一个国家人民的营养、卫生保健、国民教育等物质福利领域进步状况的综合指标,其主要目的在于反映一个国家满足其人民基本需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定义变量:KWTBXIMI表示为婴儿死亡率指数、LEI表示为预期寿命指数、LII表示为识字率指数,PSBD表示为每千名婴儿实际死亡数,PLM表示为15岁以上人口中识字人数,TM表示为15岁以上总人数③。
从上面的指标选取和计算方式知道,PQLI指数选取的三个指标主要涉及的是身体素质方面,在工业化程度比较低的社会中,能比较好的反映人口素质状况,而且指标选取简单,也便于操作。但PQLI指数在反映人口素质上的缺陷也是明显的,首先,指标涉及面很窄,只有身体和智力两大领域,对于全面分析了解人口素质是不够的;其次,仅用成人识字率作为文化素质指标,并没有体现人口文化教育水平;再次,PQLI指数主要适合与那些发展中国家居民的生活质量的评定,其适用的国家受到了较大限制;另外,在指数的合成过程中采用的是简均方法,该方法采用了各指标在模型中的等权重法,而事实上各指标在模型中的重要性不仅是不同的,因此,PQLI模型方法具有实用中的局限性。
2.ASHA指标法[8、9]
指数是美国社会卫生组织(AmericanSocialHealthAssociation,缩写为ASHA)提出的,主要用来反映一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在满足人民基本需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定义变量:ER表示为就业率、LI表示为识字率、AALI表示为平均预期寿命指数、PGNPID表示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PB表示为人口出生、BMR表示为婴儿死亡率、AAL表示为平均预期寿命。
该指数在具体计算之前,先将平均预期寿命指标转为指数形式,其公式为:
在此基础上采用乘除合成法,即将正指标置于分子连乘,逆指标放在分母连乘即可计算得到ASHA指数。具体表现为:
ASHA指数选取的指标有较大代表性,使用的乘除合成法也比较科学合理,但使用在人口素质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指标选取多偏向于社会指标,而经济指标及其两者相交叉指标考虑较少;(2)没有对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3)认为各个指标对整体的影响程度相同,没有加权平均,没有区分各指标的不同权重,而且乘除合成法使得指数值的变动对每个指标过于敏感,尤其是较小的指标值变动对指数的影响作用过于突出。
3.人类发展指数[10]
人类发展指数(HumanDevelopmentIndex,缩写为HDI)系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出版的《1990年人类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的。该指数主要讨论了人类发展的定义与测量、经济增长与人类发展的关系以及90年代人类发展战略等问题。它主要是用来测定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状态程度的一个综合指标。
该指数选择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实际人均GDP三个指标来评价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其计算公式:
即将各国的三个指标指数化(无量纲化),每个指数均以该国家该项指标的极差为分母,以该项指标的最大值与某国该项指标的实际值之差为分子。
将HDI作为全面评价人类发展水平的测度指标,这无疑为人们评价社会发展程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但仅选择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实际人均GDP三个指标来评价一个国家的人口素质情况是不全面的,而且这三个指标仅与健康、教育和生活水平有关,也不能综合全面反映人口素质的发展状况。其次,据有关研究表明,HDI与其各个构成指标之间都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再次,在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选取上也缺少相应的理论依据。
4.我国人口素质的指数改进——综合指数计量
针对本文的研究视角,认为人口素质指数PQLI要优于其他人口素质的指标体系。首先它的研究对象就是工业化程度比较低的国家,这与我国的目前情况具有相似性;其次PQLI指数选取的指标比较简单,也比较利于研究者进行数据的分析。由于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更好更全面的评价我国人口素质的发展状况,本文将对人口素质指数PQLI进行修正。
(1)指标的选择
(2)模型的建立
在PQLI指数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加权线性和法⑧,对人口素质指数进行测算,建立以下模型来反映人口素质指数F:
ZX[,i]为各指标标准化后的数值,P[,i]为各指标标准化后的分量系数,且各个分量ZX[,i]是相互独立的,即cov(ZX[,i],ZX[,i+1])。
三、实证分析
1.数据的采集及处理
据选取的指标,本文采集了1990-2004年上述各指标的数据⑨(对部分缺损的数据在分析时做了相应的技术处理)。在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前,考虑到各指标数据的差异以及为所得的分析结果更加有效,利用EXCEL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⑩,其计算公式为:
2.数据相关性检验
使用SPSS12.0对经过处理的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建立各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表略)。该矩阵用于表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这是做主成分分析的前提条件。经分析,选取的指标两两间的相关性都比较高,因此,是适合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问题进行分析的。
3.主成分的分析
对检验后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计算出主成分旋转前后的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表1)和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2)。
(1)因子提取:在主成分分析中,由表1可见,前2个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而且累计贡献率也达到了92.641%,即这两成分所包括的信息占原始变量所包含总信息的92.641%,而其余10个因子对方差影响很小。因此可以提取前两个因子作为主成分进行分析。
(2)因子分析:表2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是因子F[,1]、F[,2]与ZX[,1]、ZX[,2]…X[,12]的相关系数,它表明每个因子包含原始指标信息量的比重。由表3可见,第一个因子F[,1]在学龄儿童入学率X[,2]、人口自然增长率X[,6]、科技活动人员数X[,8]、诊疗人次X[,9]、群众体育达标人数X[,11]和粗文盲率X[,12]上具有绝对值较大的载荷系数,这些指标反映了我国在自90年代开始的在卫生、计划生育、基础教育和科技普及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已经取得一定的回报,尤其是在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全民健身上取得了较好的收效。这表明第一个因子F[,1]反映的是我国人口素质在政策影响下的综合因素。
第二个因子F[,2]在平均每万人口中大学生数X[,1]、婴儿死亡率X[,3]、平均每万人口中中学生数X[,4]、婴儿出生时预期寿命X[,5]、城镇化率X[,7]和入院人数X[,10]上具有绝对值较大的载荷系数,其中入院人数X[,10]和平均每万人口中大学生数X[,1]在F[,2]中的载荷相对更大,分别为0.973和0.900,这是个体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重要表现。在考虑F[,2]中的其他因素,本文认为F[,2]因子反映的是人口素质的单个个体因素。
(3)标准化处理:利用相关系数矩阵中的数据,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值开平方根以后,便得到两个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根据这个系数给出如下的线性组合,即主成分表达式:(ZX[,i]是X[,i]在去量纲后的标准化变量):
利用各主成分构造综合评价模型,在各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λ占所提取主成分总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再将F[,1]和F[,2]代入到F中,即可得到主成分综合模型:
从综合模型中可以知道,平均每万人口中大学生数ZX[,1]、学龄儿童入学率ZX[,2]、平均每万人口中中学生数ZX[,4]、婴儿出生时预期寿命ZX[,5]、城镇人口比重ZX[,7]、科技活动人员数ZX[,8]、入院人数ZX[,10]和群众体育达标人数ZX[,11]对人口素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影响作用相对较大的是平均每万人口中中学生数ZX[,1]、城镇人口比重ZX[,7],影响程度都接近0.3。而阻碍人口素质提高的因素主要是婴儿死亡率ZX[,3]、人口自然增长率ZX[,6]、诊疗人次ZX[,9]和粗文盲率ZX[,12],其中,抑制程度较大的是人口自然增长率ZX[,6]和粗文盲率ZX[,12],抑制程度分别达到了0.294和0.289。
(4)综合得分:最后将原始数据处理过的标准值分别代入F[,1]、F[,2]和F,得到各年份人口素质的主成分得分、综合评价得分及其排名,见表3。
从表3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主成分F[,1]的得分排名自90年代以来其增长趋势都是比较稳定的,只有到了2000年以后F[,1]才有细微变化;主成分F[,2]的得分排名则一直比较稳定,与综合得分F排名也保持较好的一致性,除了1991年的得分排名下降外,其他年份的得分排名都是在不断增加。从整体上看,因为主成分F[,1]、F[,2]在人口素质中的影响比重大致相当,所以国家政策影响下的综合因素以及个人因素两者的互动对于我国的人口素质的快速提高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从图3样本综合得分示意图也可以观察到我国人口素质近年的发展总体趋势,这与实际情况非常一致。
四、结论
通过对人口素质指数PQLI模型的改进,使其更适应于我国目前人口素质的评价,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结论一、基础教育的投入对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作用明显。
从人口文化教育素质水平来看,学龄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粗文盲率也在逐年下降,这些都与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分不开的,但每万人中大学生数的比重却比较低,这也显示了我国中高级的人力资本比较低,突现了人力资本比例的不协调。因此,在普及基础教育的同时,要增加高等教育的投资,大力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和创新人才,落实国家“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
结论二、有效控制人口数量是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的保证。
从人口增长率来看,近些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由于人口惯性的作用,人口规模仍然在扩大。过多的人口总量将带来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根本转变,劳动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等,这些都不利于人口素质的再提高。因此,稳定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法制建设,把工作重点放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有效的控制人口数量,是对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论三、促进全民健身氛围的形成,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
身体素质的定义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劳动准备素质;重要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2
一、前言
众所周知,21世纪企业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劳动力的竞争,即在单位时间内劳动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故而“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成为企业招聘人才之首选。那么以就业为导向高职院校将如何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是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体育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教育重要内容。体育课程肩负着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培养吃苦耐劳和团队精神的职责。从体育课程出发,实现高职院校学生锻炼好身体的同时更好更快的掌握专门技能是体育课程的终极任务;同时实现发展中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对接是奠定学生快速掌握专门技能的基础,体育课程与学生专业劳动准备素质对接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掌握专门技术的进度。因此,体育课程的学习是高职院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是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较高专业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基础课程;它能有效促进体育教学与专业劳动准备素质的融合,实现体育教学课程与学生专业的“零距离”对接,从而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核心概念的定义
(一)劳动准备素质
劳动准备素质:简单的说就是劳动时应具备的身体条件、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身体条件是指在劳动时应具备的身体素质、基本活动能力和应变能力;心理素质是指在任何劳动环境中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状态;道德品质是指在劳动时应有的敢于吃苦耐劳和团队的团结协作与敬业精神。
(二)零距离
所谓“零距离”,即培养的人才与企业要求完全吻合,这个吻合,不仅吻合在专业对接上,而且是不论任何岗位所需要劳动准备素质,就是学校要培养的。从而,达到毕业生就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顶岗,顶岗就能顶用,顶用就能创造财富的目的。
(三)课程
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为广义课程,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和目标的手段或工具,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课程四大要素包括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
三、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现在人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找人难”和“找活难”并存的矛盾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错位.尽管我们可以归纳出诸多原因,但是从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诸如“要有几年实践经验”、“要有敬业精神”等并不太高的要求看,无疑是针对当前毕业的大学生一般存在的“爱岗敬业不足”、“动手能力不强”、“职业意识不深”、“忠诚企业不够”等现象(在企业里常用“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学生味儿”、 “脚不生根”等通俗的语言来形容此类现象),而随着企业间竞争的日益加剧,“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成为各企业竞争的人才焦点,而后相继出现的抬高就业的门槛,实际上是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零距离”对接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不应该简单地停留在“同一性”水平上,因为不同的专业需要不同的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体育课程的设置必须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和工作性质、工作条件紧密联系。在发展学生一般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培养兴趣的同时,根据目前所学专业的特点传授与其未来第一职业所需的特殊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以及应有具备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对体育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发展和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对接的价值
随着生产劳动的进一步分工和技术形式的日益复杂,社会对人才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技术的进步丝毫没有降低对劳动者体力方面的要求,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身体能力和技能训练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故而高职院校实现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零距离”对接的价值显露无疑:1、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运动参与目标看其主要任务是学生形成自觉锻炼习惯,编制锻炼计划;它的特色是根据劳动者的职业劳动特点选择运动项目,编制个人锻炼计划;2、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运动技能目标看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它的特色是提高劳动者从事未来职业相关技能能力;3、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身体健康目标看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础保健知识及运动技能知识;它的特色是劳动者学会与未来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基础保健知识和运动知识;4、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心理健康目标看主要是改善学生身体机能、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它的特色是劳动者改善身体机能,促进与职业相关的心理调解能力;5、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社会适应目标看主要是提高学生体育适应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它的特色是提高劳动者社会职业适应能力。
(二)从宏观层面上实现了专业与就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众所皆知,随着生产劳动的进一步分工和技术形式的日益复杂,社会对人才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技术的进步丝毫没有降低对劳动者体力方面的要求,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身体素质和技能训练,以及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专业劳动准备素质 “零距离” 对接,既适应了社会发展,也要满足了学生对专业体育能力的提高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对接实现了学生专业与就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三)从中观层面上实现了体育课程设置与学生专业“零距离”对接
从表1可知,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不同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以接轨企业相应的工作岗位,因此实现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的“零距离”对接,各高职业院校即可依据各院校的结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等实际情况去选择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体育课程。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未来社会需求和学生生存发展的需要安排合理的体育课程,如资源系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国土资源开发以及土地测量方面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而且所要的身体素质以耐力素质为主,在设置体育课程方面可以长跑、登山和定向越野等有利于发展耐力素质的体育项目为主;旅游学院的学生需要一定的气质、形象和体力服务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导游等工作,体育课程可设置礼仪、形体、登山、户外拓展等内外兼修的体育项目为主。从而以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顶岗,顶岗就能顶用,顶用就能创造财富的终极培养目标。
故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的“零距离”对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体育课程设置与学生专业“零距离”对接。
(四)从微观层面上满足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迫切诉求
本课题组成员对九江市某高职院校300名学生进行了题为“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对接的必要性”的随机性调查,回收问卷280份,有效问卷275份,其中选择“非常必要”的19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70.18%,选择“没必要”的5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8.91%,觉得“无所谓”的3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0.91%,具体数据如表2:
依据表2 从可以看出,赞成体育课程与学生专业劳动准备素质“零距离”对接的占到调查总人数的70.18%,这说明二者的对接满足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迫切诉求,即从学生个人愿望出发,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对接不仅满足了学生锻炼身体,促进其身体健康;同时满足了体育课程与专业对口发展的社会需要。因此,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的对接不仅仅实现了学生掌握一至两门运动技能的终身体育目标,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爱好,达到与专业对口的身体素质要求,为学生学习扎实的专项技能奠定较充分的身体条件,从而为将学生培养成为企业热捧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学生专业劳动准备素质“零距离”对接是非常重要的,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体现了体育课程对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潜在价值,实现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运动参与目标(学生形成自觉锻炼习惯,编制锻炼计划)、运动技能目标(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技能水平)、身体健康目标(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础保健知识及运动技能知识)、心理健康目标(改善学生身体机能、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社会适应目标(提高学生体育适应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它的特色是提高劳动者社会职业适应能力);(二)从宏观层面上实现了专业与就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三)从中观层面上实现了体育课程设置与学生专业“零距离”对接;(四)从微观层面上满足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迫切诉求。
因此,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学生专业劳动准备素质的“零距离” 对接,是必要的、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满足了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个人愿望,也实现了专业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现实需求,为高职院校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207.
[2]曲宗湖,顾渊彦.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56.
[3]周敏,周国海.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实用性设置分析——以扬州高职院校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8(15):126.
身体素质的定义范文5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 特点 建议
素质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而提出的极具远见的战略性决策。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锻炼学生的体能外,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方面也有其特殊的功能。体育教学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采取符合体育教学任务的方法,指导、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和锻炼方法,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体育教学自身所具备的特点使其在素质教育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一、相关概念
1、素质教育。从不同角度出发,我国教育界目前对素质教育的定义大致可分为9类15种。这9类定义,有的属于词语定义,有的属于哲学定义,有的强调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有的同时强调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的强调公民素质,有的强调先天与后天相结合,有的把各种素质平列,有的试图划分素质层次,还有的强调通过科学途径充分发挥天赋。综观这些定义,虽然表述不一,但有着共同的特点。第一,认为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第二,认为素质教育要依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有的定义虽然只提到人的发展,但并非没有考虑社会需要,而是针对“应试教育”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偏向而突出强调人的发展。第三,在某种意义上,素质使人联想到潜能。这些定义都主张充分开发智慧潜能。第四,不仅主张智慧潜能的充分开发,而且主张个性的全面发展,重视心素质的培养。
素质教育作为定义,既要简洁,又要能涵盖其要领的本质特征。依据这一要求和以上的分析,可以试将素质教育定义为: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体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体育教育。体育教育是身体素质的教育。学校实施体育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目标并不局限于学生在校期间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同时还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学会锻炼,充分体会到体育活动是一种身体、精神两方面的娱乐享受,从而对他们一生的体育活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增强体质,还要教他们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掌握自我评价的能力,让学生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对个体的健康水平、体育活动能力状况等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并能调整和改进体育锻炼的方法,从而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
二、大学体育教学的特点
与一般课程的教学一样,体育教学也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体育知识,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并在此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体育教学与一般课程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一般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来达到其教育的目的,而体育教学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来促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体育技能,锻炼其身体,增强其体质。与一般课程相比,体育教学有着其鲜明的教学特点。
1、体育教学以传授体育技术、技能为主要内容,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学习体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学生们必须要掌握各种运动项目的技巧,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这就决定了体育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反复实践和练习,将体育技术转换成技能,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当然,学生们还要学习一些基础体育科学知识来指导其身体锻炼。
2、体育教学以机体参与活动为特征。除了思维活动外,体育课更强调学生的机体活动。学生们主要是在机体活动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感觉和体会来学习和掌握体育技术和技能。没有机体的参与,是不可能掌握体育技术教学内容的。机体参与是体育教学有别于一般课程教学的一大重要特征。
三、大学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体育教育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身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智育水平的发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增强人的体-能。使人在长时间的工作状态下保持精力充沛,不易疲劳,对时间、空间和的判断能力也会增强。体育对学生智力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按照自己特有的方式激发出大脑的潜能,发展人的智力。
2、体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体育的教学过程以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为主。在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中,学生的知、情、意、行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教师也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行为、具体问题给予指导和教育。这种教育是直接的、具体的,也就具有更强的说服力。此外,整个体育教学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比如说,通过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通过高强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顽强的拼搏精神;通过各种体育竞赛和游戏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协作互助及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等等。
3、体育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体育运动作为社会的存在物,人的运动实践行为不仅始终影响、改变着自身机体,而且随时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各种心理感受。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和舆论环境中,通过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学生会感受到友谊、赞扬、批评、激励等,并产生各种复杂的情感体验。体育运动过程是不断面对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反复体验挫折和困难,从而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超越昨天、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学生会体验到进步或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客观评价自我的习惯和能力,增强自尊和自信心,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体育运动要求学生刻苦锻炼,努力克服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各种困难和障碍,锻炼了学生的受挫力、意志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体育竞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另外,赛场上的瞬息万变还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参加体育锻炼能使大学生变得勇敢、顽强、自尊、自律、自信、沉着、果断,学校体育教育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4、体育教育有利于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现代社会的发展扩大了人们社会交往的范围,使人们的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是否具备与社会、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由于与他人和群体的联系是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体育也就成了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体育运动可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习惯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中生活,并
根据社会规范约束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体育活动主要是以学生参与为主,教师只是起到一个指导和督导的作用。通过组织多种形式、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竞赛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和管理才能。组织体育活动需要学生们广泛地、频繁地与他人沟通,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另外,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也具有显著的作用。总之,由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增强学生某些重要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四、在大学体育教育中渗透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1、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终身体育就是要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不仅是要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还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终身受益,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健康水平。因此,教师也就应该树立以终身体育教育为目标的教学指导思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现代体育发展的特色。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注重加强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体育实践,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在活动中产生兴趣,达到体育教育的真正目的。另外,教师们还要意识到体育教学不应该仅仅是停留在课堂内,而要把学生课余自我锻炼的习惯当作―个重要课题来开展。
2、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体育教学中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这样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育教学要改革那些压抑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思想、内容和方法,因材施教,借助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置学生于情感交流的情境之中,反复感受成功与愉悦,在不断完善自我和鉴赏他人效能的过程中,使个人的气质、智能、能力、需求和自我意识等具有社会意义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发展。
身体素质的定义范文6
关键词:体育课程教学;体能恢复训练;当代大学生
G643
即将踏入大学校门的高中毕业生,普遍面临着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指标普遍较低的问题。随着时代不断发展,通讯网络的日益发达,手机、电脑等多种网络工具的普及,更使得许多大学新生精神状态不佳,缺乏和同学有效的沟通与交流,环境适应过程也会变慢。而处于学期中间的在校大学生,由于课业负担、大学社团等其他活动,往往会占用系统锻炼时间,导致身体机能较差。因此,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能训练,使之通过大学体育课堂的课程掌握一定机能恢复训练的方法与技巧,从而达到掌握方法,实际运用的目的十分必要。
一、实施体能恢复训练的必要
1.学生体能的定义
体能是人们在生活、工作、体育运动和适应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生物学和心理学综合能力。 而学生体能,指的是在小学、中学、大学直至研究生成长期间,学生在生活、学习、工作、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适应自然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生物学和心理学的综合能力。
学生体能是学校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的具体体现,由学生的身 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运动)素质、心理素质和环境适应能力构成 的;是学生适应学习与生活的身体机能能力、体育运动(活动)能力、抵抗疾病和其他自然环境变化的身体和心理适应能力的客观反应;是可以通过学校体育教学、课余体育锻炼、社会体育和运动训练来获得。
2.体育课程教学的设置
在《大学体育》课程标准中提到,大学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公共课程,是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在课程理念中,我们可以看到多次强调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关注到学生的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对于学校体育的对象而言,无论是基于促进学生锻炼身体还是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体能都是一个 十分重要的 概念,应该引起学校体育管理、教学人员以及广大学生的重视。学生体能锻炼是学校体育的主要内容 。
3.从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谈体能恢复训练的必要
影响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当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普遍淡薄。据对在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的调查显示,近五成的大学生没有自己的体育锻炼计划。第二个是信息网络发展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大学生上网的时间越来越多,用于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因为上网,很多学生的生物钟颠倒。三是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存在不合理的部分,一周一次的体育课程使得客观上强制锻炼的时间少,另外很多体育课程都采取选修制,学生参与很多时候依靠的兴趣,身体全面得到锻炼的机会少。
综合考虑,应当看到体能恢复训练课程对于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当代大学生的必要性。
二、体能恢复训练的可操作性
体能是先天遗传和后天训练共同获得的,先天遗传固然是体能基础,但如果没有后天的持之以恒的训练,是可能降低身体素质水平的。要想充分挖掘一个人的体能水平,就应当进行系统的训练。我们应当将着力点放在体能的可塑造性上。此外,体能训练也不是一个固化的状态,存在可变性,已经获得的体能也可能因为停止训练而消退,而已经获得的体能可以通过持续锻炼而稳固。
所以,我们应当看到,无论是高中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的准大学生,还是在校因为相对轻松的管理环境导致没有很好地进行体育锻炼的在校大学生,都可以通过学校体育教学进行体能的提升。我们有必要应当适当提高体育课在大学学时中的比例,同时在课程设置中,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可以通过体育课和课堂教学教授的体能恢复方法,让学生课余时间也充分利用,达到持续提升学生体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效果。
三、关于好的体能恢复训练课程设置建议
针对目前大学生的体能水平,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加入以下几个方面的体能恢复训练。
1.耐力训练
耐力训练能够有效锻炼人体心肺功能,对恢复体能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体育课堂中可以开展的活动有长跑、负重训练。为了使学生适应体能恢复训练,可以循序渐进,在400米标准跑道上进行女生5圈,男生8圈起的耐力训练。逐步增加训练量,达到增进学生耐力目的。
2.力量训练
锻炼学生肌肉力量,对恢复体能有显著的帮助。可以通过跳跃练习、仰卧起坐、卷腹等\动训练学生肌肉力量。
3.柔韧性训练
柔韧性训练能够有效防止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受到运动伤害,同时对整体身体协调也有帮助。可以利用体育场馆器械做一些单杠悬垂等运动拉伸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