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趋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碳中和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碳中和趋势范文1

[关键词]折减系数 降雨历时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中图分类号:S6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6-0014-01

0 引言

我国从《室外排水设计规范》TJ14-74(试行)、第一本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在雨水管渠降雨历时计算时都引入了折减系数m,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3年版)中取消了折减系数m,这其间经历了4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其间也反应了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适应经济和社会环境条件影响的发展历程。

1 各版本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折减系数m的采用情况及取值

⑴第一本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第2.2.5条:雨水管渠的设计降雨历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⑵《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

第2.2.5条:雨水管渠的设计降雨历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⑶《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3.2.5雨水管渠的降雨历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⑷《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

3.2.5雨水管渠的降雨历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以上各版规范中:从《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在雨水管渠降雨历时计算时都引入了折减系数m,并规定暗管折减系数m=2,明渠折减系数m=1.2,在陡坡地区,暗管折减系数m=1.2~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3年版)取消了折减系数。

2 折减系数m的引用及可能性

我国雨水管渠流量计算采用极限强度理论的推理公式,但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3年版)以前,没有对使用推理公式法的条件进行任何限制,而是沿袭原苏联1954年排水设计规范,将雨水管渠流量折减系数m的相关计算方法引入了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所以折减系数m,又称为“苏林系数”,采用折减系数m增大雨水在管渠内的流行时间,从而减小暴雨强度q,减小雨水管渠设计流量Q,从而减少雨水管渠管径,来降低雨水道的工程造价。

我国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但计算雨水量的极限强度理论假定:当降雨历时等于集水时间时,设计断面的雨水量达到最大值。所以雨水管渠中的水流并非一开始就达到设计流量的满流状态,而是随着降雨历时增长逐渐形成满流,雨水在管渠内的流速也是渐形增大到设计流速的。这样就出现了按满流时的设计流速所计算出来的雨水流行时间小于其实际的流行时间。通过对雨水管道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雨水管渠中雨水流行时间比按最大流量计算的流行时间大20%。故采用大于1.2的系数来计算雨水在管道内的流行时间。

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3年版)取消折减系数的理由

我国雨水量计算公式采用的是极限强度理论推导出来的推理公式,推理公式是个半理论半经验的公式。公式推导的基础是作了以下假定:①降雨强度在集流时间内均匀不变,即降雨为等强度降雨过程,(实际上是降雨强度在集流时间内不可能是等强度降雨过程);②假定汇水面积按线性增大,即汇水面积随集流时间增大的速度为常数(事实上汇水面积随时间的增大是非线性的)③参数选用比较粗糙,如径流系数取值仅考虑了地表的性质,地面集水时间的取值也是经验值。以上这几点假定条件导致雨水管道设计流量会产生很大误差。

另外根据北京市城市暴雨强度公式分析发现,采用折减系数m后可使设计流量缩小20%~50%。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发生严重内涝,给人民生活和生产造成了极不利影响。为防止或减少类似事件,有必要提高城镇排水管渠设计标准,而采用降雨历时计算公式中的折减系数m,降低了设计标准。发达国家美、日和欧盟不采用折减系数。为有效应对日益频发的城镇暴雨内涝灾害,提高我国城镇排水安全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3年版)在修订时取消了折减系数m。

4 结论

折减系数的应用在一定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具用应用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硬化路面的增多,导致城镇内地面雨水下渗量急减,地表径流大幅增加,加重了雨水管渠雨水收集量,但我国雨水量计算公式中重现期的选取和发展国家相比偏小,径流系数的取值粗糙,尤其降雨历时折减系数的采用导致暴雨强度减小,对雨水系统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这几项因素的综合导致雨水量计算偏小,最终引发一些大城市的内涝的发生,为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取消折减系数m是必要的,折减系数的取消对提高雨水设计标准作用即简便,效果也非常明显,故在《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3年版)中取消了使用近半个世纪的折减系数m。

参考文献

[1]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碳中和趋势范文2

教育体制的改革,注重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美术专业的考试越来越注重考生的知识面。画面能否打动评卷老师,能否取得高分不仅仅是考生基础造型能力的体现,还取决于考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考生的考试技巧等各方面的因素。

一、强调整体,突出画面效果

美术专业加试是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画面的整体感便显得尤为重要,整体感的好坏是决定试卷能否得高分的关键,因此考生要始终加强整体感、把握整体感。所谓整体感包括:构图、比例、结构、明暗、强弱、透视、疏密、穿插、对比、节奏、质感、空间、形式等。整体是由局部构成的,它们是辩证统一的,整体不能没有局部,局部不能脱离整体,这就要求考生整体对比画面,注意画面的主次关系、前后空间关系,服从整体的安排。而有的考生在考试中急于求成,急于出效果,眼光死盯一块,经常某个物体、某个部分已完成,其他部分却还是空白,就是到了交卷的时候还有的物体没有画或有的地方还是一片空白,这种试卷给评委老师的第一感觉就是不完整。如画一个浅色瓷瓶,因没和整个画面对比,而一味强调这一个物体的体积、强调暗部,结果就容易把物体画得很黑,再要画其他物体时,明暗层次就不容易拉开,那么整个画面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在考试中一定留有时间进行整体的调整,在整体调整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画面灰,画面琐碎、乱,主体不突出等情况,这些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1.画面灰。画面灰有很多客观原因,如光线的强弱,光线越弱物体呈现的对比就相对灰些,物体之间组合、摆放明暗差异不大,也容易造成画面灰,这就要求考生要有主观的处理。因为艺术并不是再现客观,不是照片似的“真”,而更注重它本身的视觉功能,相对美术专业考试来说,每场考试的试卷少的有几百张,多的有几千张,甚至更多,在通常情况下黑、白、灰对比相对强的画面更能让评卷老师注意到,这就要求考生在尊重客观物象的前提下,进行主观的加工调整,黑的可以加黑些,亮的可以留亮些,加强黑白灰的对比,增强画面效果,避免灰的现象。

2.画面琐碎、乱。物体在光线的作用下,空间、明暗、强弱、虚实对比,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这些对比要服从整体,否则画面容易显得“乱”“花”而影响画面。在色彩里,环境色固然重要,但更应注重的是整体色调的把握,如处理白衬布时过分强调物体旁边的环境色影响,到处是红一块、黄一块,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画面就可能会画得琐碎、乱等。

3.主体不突出。有的考生基础不错,在刻画上可以说每个细节、每个局部都非常的精彩、无懈可击,如有的考生的头像试卷中把五官作得非常精彩,同时脸部、颈部、衣领也做得很到位,结果画面没有视觉中心,平平淡淡,没能得到高分。主要原因是整体概念意识不够,没有主次,虚实、强弱,空间前后、左右的对比。

二、充分准备,灵活考试

得高分不仅考生基础造型能力要好,还要有正确的考试方法、灵活的考试技巧等临场因素。所谓考试技巧就是把握最佳的环境和自身的各方面因素,发挥最佳水平、取得最佳成绩的所有主观、客观方面的综合。一个聪明的考生能运用考试技巧取得满意的成绩,但有不少考生考试在即,犹豫不决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其成绩肯定大打折扣,考试技巧主要包括院校、专业选择,考场发挥、心理准备等。

(一)了解信息,充分准备

考生报名前应了解要考的学校,如学校的地理位置、学校的层次、学校的性质等;专业种类,了解这个专业是否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乃至以后的发展前景;考试科目是否和其他院校一样,如有的院校要求加考设计和创作的,没有经过训练的考生肯定有一定的难度;录取原则等信息,有的院校录取时是按专业排名,有的是按专业和文化综合分,有些院校对单科成绩也有限定,所以考生报名前一定要对报考的院校有一定的了解。

(二)放松心态,轻装上阵

考试心理因素贯穿考前、考中、考后三个方面。考前要放松,不要忧虑,不要猜题,充满自信,以平常心态准备。考试时认真审题、思考,碰到不熟悉的题目,不急于动手,仔细回忆老师教过的内容,或者回忆以前碰到、看到和接触过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后动笔,以轻松的心态对待。考后,也应放松,不管考得如何,不去计较考试成绩,以免影响下一科目、下一个学校的考试。

(三)胸有成竹,善于调整

有不少考生在考场上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影响到考试的发挥,一下考场或成绩一出来的时候,便自怨自艾。因此,考场发挥对考生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考场中发挥好,如何把握好时间呢?考生应对考试时间有个整体的安排,有个大致的预算,如以三小时的考试时间计,约20-40分钟审题和构图,约40-60分钟区分大体明暗或色调,约50-80分钟深入刻画,交卷前10-20分钟一定要做画面整体的调整;专业考试时间较长,眼睛长时间盯住画面,感觉容易迟钝,这时不能一味苦画,应有适当的休息时间,调整自己的感觉。

三、深入理解,个性鲜明

缺乏理解对象、缺少观察,也是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通病。考试一般是写生、写生与添加、默写三种情况,但有不少考生却不管题目如何,角度如何,只顾埋头苦画,到头来一切都概念化,无个性、特征差异。写生时一定要尊重客观对象,认真观察,在头像考试中,要能抓住人物特征,理解结构,死记硬背的考卷评委老师一看就知道,想要得高分那是不可能的;在默写中其实也能考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就一个简单的陶罐,在造型上、颜色上就可看出考生的审美能力。只有仔细观察,仔细分析,捕捉物体的微妙差异和独具特点的特征,把自己真实情感体现出来。在我们专业考试中,考生在考场上甚至能看到相互之间的试卷,这时候不能孤芳自赏,不妨利用这种环境,把自己的画与其他考生的作个对比,然后自己另辟蹊径,取得与别人不同的效果。

碳中和趋势范文3

关键词:中小河流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TV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b)-0147-01

1 中小河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河流总数约为5万余条,多数为中小河流,其中,平原地区的河流占1/4,山区的河流约占3/4。可见,中小河流是我国水利资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由于中小河流地域特点形式多样,所以,其治理是一项较复杂的工程。当前,我国的中小河流所造成的水灾占全国水灾的80%,中小河流引发的山洪灾害千万的死亡人数占全水灾死亡人数的2/3。如:以蓟县为例。蓟县属于天津市管辖,地处京、津、唐、承四市的中心地带,蓟县境内的地表河流分别有州河、句河、蓟运河、漳河以及兰泉河等一、二级河道。蓟县山区平均径流深241 mm,汇水面积为2461 km2,径流量将近6亿立方米,其中,蓟县境内的产水量近1.3亿立方米;蓟县境内的丘陵区径流深为230 mm,再如:句河流域的丘陵区面积近1762 km2,州河流域丘陵区面积近2000 km2。全县的丘陵区径流量4.6亿立方米,本县产水量为0.55亿立方米。从上述数字可看出,中小河流的地形主要以山区和丘陵为主[1]。

近年来,国家提出了力争在近10年内完成对重点中小河流流域的主要河段的综合治理,河流流域面积为200~3000 km2。治理过程中,遵循“轻重缓急”的原则,以耕地较多、洪涝灾害发生频繁的河流流域为重点。目前,我国的中小河流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缺乏有效治理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河流都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治理,防洪标准过低,抵御灾害能力严重不足,多数河流的防洪标准仅为5年一遇,有相当一部分中小河流完全不设防,遇到洪水抵御能力非常脆弱,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形成了严重威胁。如蓟县下辖的26个乡镇多数河流都没设防,已经设防的乡镇河流防洪也多数在5年一遇的标准上。

1.2 河流泥沙淤积现象严重

导致我国中小河流防洪能力差的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多数中小河流泥沙淤积现象非常严重,由于多数中小河流流域的绿化水平较低,水土流失严重,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中小河流的年土壤侵蚀量达到了4000~6000 t/km2,中小河流河道有着“洪峰量大、汇流时间短”的特点[2],如果降雨量集中在汛期,所形成的降水径流进入河道后,就会造成河流河床内的泥沙淤积不断增高,成为水灾发生的主要原因。

1.3 环境污染恶化

中小河流附近的工厂、居民较多,河流的河道成为日常生活、生产垃圾的主要排放场所,这不仅对河道的造成了环境污染还形成了大量的垃圾淤积。所以,由于中小河流沿岸的垃圾污染以及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很多地区的中小河流都存在着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现象,长期下去,就会导致河流基本功能的退化,影响中小河流流域的生态平衡。

1.4 资金投入不够

由于长期的投入不足,我国的中小河流治理没有健全的投资机制,缺乏有效的渠道,资金存在很大的缺口。近年来,由于农田水利的人员组织和投入机制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人民群众对于河流的投资积极性普遍不高,当地政府根本就组织不起来有效的河流治理工作,使我国的中小河流综合治理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2 中小河流的治理措施

我国的中小河流治理是一项长期、复杂、艰苦的系统工程,它关系河流以及沿岸的生态、水资源利用、防洪安全、人员财产保护等多方面,所以,中小河流的综合治理工作要必须有序、有理、有节的推进,合理规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充分发挥中小河流理的综合效益。

2.1 做好河道清淤和环保工作

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先开展好地质勘查工作,做好每条河流防洪标准的预算工作,对于影响河流防洪的建筑、树木以及其它设施,必须责令责任单位和个人限期进清除或整改,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依法追究当事人或单位的责任。对造成污染严重的生产企业,如果短时间内无法治理需强令其停产,以减少对河流及地下水的污染。同时,做好工业“三废”(废渣、废料、废水)的二次利用[3]。

2.2 建立健全机制,加大投资力度

应加大投资力度,建立健全资金投入机制,结合本地实际引导群众、企业、个体经济积极投入到水利工程建设当中,使建设资金来源多元化,政府相关部门做好政策扶持、技术服务和质量督查等工作。同时按照地区规划,遵循“集中资金支持、区域整体推进,干一批、完一批、发挥效益一批”的原则,开展规划内治理项目建设,切实提高防洪标准。

2.3 加强建设管理,提高防洪标准

要在水利工程综合治理过程中,应加强建设管理,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各项缺席,如招标制、合同管理制、建设监理制等,严把质量关。要统筹考虑防洪除涝、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科学设防、因势利导,因地制宜采取加高加固和新建堤防、河道疏浚、河势控制、护岸护坡等措施推进工程建设。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兼顾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需要,最终实现防洪、除涝、抗旱、生态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等多种效益。

2.4 加强宣传,提高治理和保护意识

当地政府应把有关河流治理的水利知识宣传工作做精、做细、做实、做到位,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宣传平台将水利普法宣传、水利知识教育进行大力宣传,做好深入人心,确实提高群众中小河流现状的认识,激发起人们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引导全社会来共同爱护和保护水利工程。

3 结语

总之,我国的中小河流治理是一项长期、复杂、艰苦的系统工程,它关系河流以及沿岸的生态、水资源利用、防洪安全、人员财产保护等多方面,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对中小河流的综合治理不仅可以抵御自然灾害,还可保护生态生态环境,可见,它是一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 全力做好水利项目前期工作 加快中小河流治理步伐 水利部在京召开推进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会议.浙江水利科技,201l.

碳中和趋势范文4

在世界戏剧舞台上,是独树一帜的,角色手里拿着一条木浆,舞蹈起来,人们就感觉他是在波涛起伏的河里行船,角色手里拿着一条马鞭,配上身段舞蹈动作,人们就知道他是骑在马上奔驰。这里,船是虚的,浆是虚的,马是虚的,鞭是虚的,这种靠人物的联想产生艺术效果的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有两个前提:一是虚的部分必须以实的为依据,船可虚浆不可虚,马可虚鞭不可虚,如果全部虚掉,人们就无从产生联想了。而且实的部分必须是人们熟悉的,具有特征性的,与虚的部分有密切联系的东西。陌生的东西人们难以产生联想。比如:演员手里拿着一条圆头金属棒,你说那是飞机的操纵杆,观众不熟悉,就难以从这根杆子联想到飞机。二是必须与演员的表演结合起来。没有演员的表演,一只浆放在那里就是一只浆,人们不会认为它下面有船,更不会认为它是在水里行进中的船上。

戏曲表演中的虚与实,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比起省略掉的部分来,不省略的部分是实,省略部分是虚。如上面所说的船和浆,马和鞭,比起离生活真实较远的事物来,较接近生活真实的是真,离生活较远的是虚。比如:戏曲表演中歌唱与道白相比,道白比较接近生活真实,是实的,歌唱离生活较远,是虚的,道理很明显,日常生活中有谁用歌唱来代替说话呢?有如形体动作中,倒茶、敬酒、磨墨、扫地都和生活中的动作比较接近,是实的,而小翻、吊毛之类的程式化动作离生活就比较远,就比较虚。戏曲舞台上用“吊毛”表示跌跤,生活中有哪些跌跤会向前凌空一翻的呢?它不过是一种虚拟、夸张的动作,表现生活中跌跤的急速和迅猛。它不求形似而求神似,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舞蹈美。

戏曲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常见的有以虚拟实,以简带繁,以少寓多,以部分见整体等。所谓以虚拟实,就是把舞台上本来没有的东西,通过演员的表演,使观众感觉到它的存在。比如,梅兰芳在《贵妃醉酒》里表现杨贵妃闻花,其实舞台上并没有花,但是他通过卧鱼儿、掐花儿,放到鼻子下闻等一连串优美细腻的身段动作,结合面部特别是眼神中流露出来的闻到花香的喜悦之情,使观众感觉到了花香的存在。

所谓以简代繁,就是把生活中某件事情本来很繁杂的过程,用简单的动作交代过去。因为这些地方没有戏,不必要在这些地方浪费时间和精力。在戏曲舞台上,什么地方实,什么地方虚,完全服从表现内容的需要。比如传统戏曲里喝酒。只要酒壶酒杯,没有碗筷,没有饭菜。在生活中的繁杂盛大的宴会,舞台上主人说声:“请!”众人把一杯酒一饮而尽,用个曲牌或者锣鼓牌吹奏一下就过去了。此外,写封信草草几下,吹一下牌子就算写完了。看信也和写信一样,还有绑人,不必要真的五花大绑,用一条红带子往脖子上一挂,就算绑起来了。堂上打人,四十大板一十二十的数四下就够了。表现睡觉就更简单了,上不用脱帽,下不用脱鞋,也不用脱衣躺下,靠在椅背上用手撑住头。场面上打一通更鼓,就算睡了一觉。在这种交代性的地方,简略的一笔带过,就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来渲染有戏的地方。

所谓以少寓多,就是在舞台上用少量的人表示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最突出的是行军打仗。舞台上四兵四将就可以表示千军万马,相互厮杀,世界上大概也只有中国戏曲能做得到,其它如金銮殿上四个朝臣就可以代表文武百官,大官外出,四衙役就可以代表一大群前呼后拥的随从。科场上四个考生,代表了成千上万应试的举子。

碳中和趋势范文5

[关键词] 影视翻译;关联性;趋同性

人们由于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影视翻译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大众传播媒体的影视作品,它面向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的广大观众。因此,如何满足所有观众的要求,这就对中国的影视翻译者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影视翻译的语言特点

影视语言具有其独特的规律和鲜明的特点,它不同于其他文学类作品的语言,如小说和散文。笔者认为,影视语言主要具有连贯性、通俗性、简洁性和准确性四个特点。

(一)影视语言的连贯性

影视语言单独来看好像没有连贯性,语言断断续续,跳跃性很大,但只要把语言和画面结合起来,我们不难看出其连贯性和逻辑性。如影片The Lion King(《狮子王》)中的一段台词:

沙祖:想想吧!无论何时他变脏了,你都可以痛打他一顿。

拉飞奇:嗯嗯嗯嗯嗯…呵呵呵呵呵…辛巴。

辛巴:爸爸!爸爸!快!爸爸!我们得走了!快醒醒!

某母狮:哦!

辛巴:对不起!……哦!

这部分语言分解来看时,感觉毫无联系。但结合画面,结合那些鲜活的人物,观众能够识别这些语言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从而跟得上剧情的发展并且清楚地了解各人物的内心活动。

(二)影视语言的通俗性

影视作品具有广大的观众群,观众也是来自于各行各业,各种社会阶层。因此为了满足所有的观众,大多数影视语言必须要使用通俗易懂的口语化语言。如果影视语言晦涩难懂,太过书面化和正式,观众在观看时就不能取得良好的视听觉效果。如影片Forrest Gump(《阿甘正传》)中的一些台词:“Stupid is as stupid does. 蠢人做蠢事。”和“Miracles happen every day. 奇迹每天都在发生。”这些语言通俗易懂,易于被观众所接受。

(三)影视语言的简洁性

作为独特的艺术作品,影视语言必须简明扼要,让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到最重要的信息。而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空间都要用影视画面和音效来表达,让观众在有限的时间里回味情节和展开想象。如电影《泰坦尼克号》中Jack对Rose说的一句经典台词:“You jump! I jump!”译为“你跳!我也跳!”不仅直截了当,并且有力地表达男主角的决心和浪漫,亦能让观众深刻地记住这一台词并广为流传,使之成为经典。

(四)影视语言的准确性

影视作品是为观众服务的,而其中每句台词都必须经得起观众的考验。这就对影视语言的精确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电影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中的一句台词“I think its hard winning a war with words. 我认为纸上谈兵没什么作用。”这句台词中的“winning a war with words纸上谈兵”用法必须准确无误,从而使影片的严谨性被观众所认可。

二、影视翻译中的关联性

Dan Sperber和Deidre 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关联理论。根据关联理论原则,影视翻译工作者应致力于从影视作品的源语言中寻找出最佳关联,再把这种关联用准确的译语传递给影视观众,让观众流畅地观赏电影。

影视翻译从本质上来看包含两种交际活动:一方面是影视翻译工作者与影视作品源语言的作者之间的交际活动,而另一方面是影视翻译工作者与影视观众之间的交际活动。而交际活动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准确传达交际双方的意思,并且交际活动中使用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因此影视翻译者应该在全面理解影视作品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各方面的知识来推断出源语言的最佳关联性,准确无误地理解原作,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把原作的意思翻译出来传达给观众,让观众在电影院中用最短的时间接受到最有效并且最准确的信息,充分享受不同电影文化带来的乐趣。

比如电影《功夫熊猫》中的一句台词:“One often meets his destiny on the road he takes to avoid it.”译者翻译为:“子欲避之,反促遇之。”此翻译借鉴于一句古语,言简意赅,贴切于说话的语境,也符合整部电影中功夫熊猫学艺地点古色古香的场景。并且观众也易于接受此简短的翻译,在理解台词的同时还能够学习一句有用的古语,一举两得。而对于电影中的另外一句台词:“Enough talk. Lets fight!”译者翻译为:“少废话,决斗吧。”此句翻译把当时的气氛烘托得非常恰当,让观众如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迫不及待地想要化身为主角酣战一番。根据关联翻译理论,简缩或省略是必须的,并且这也符合影视语言的简洁性的特点,能够让观众轻松地欣赏电影。而且事实证明,越简短的台词越能被观众所记住并流传。

再如电影Sleepless in Seattle《西雅图不眠夜》中的一句台词:“Your destiny can be your doom.”这句话中的两个单词“destiny”和“doom”都有“命运”的意思,如果直接翻译为“你的命运将是你的命运。”,观众会觉得难以理解。这时,译者应该从源语言上下文中去寻找正确的关联性,正确理解说话者的意图,从而用合适的译语来表达:“命运也许会成为厄运。”此翻译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说话者在当时语境中的真实意图,从而让观众能够清楚地了解影片内容。

又如有些英语单词有很多种意思,译者所看到的字面意思未必是正确的解释。甚至有些很简单的单词,单凭译者所知道的解释去翻译,常常会出错。如影片《阿甘正传》中的一句台词:“It made me look like a duck in water.”如果译者只是简单地翻译为“它让我像一只水中的鸭子”,观众会有可能花时间去想水中的鸭子是什么样子的,这句话在原作中是什么意思,从而心存疑惑,影响电影的观看。这时,影视翻译者需要做的就是借助源语言上下文的关联找出最合理的联系并挑出最正确的解释。通过对该词组“a duck in water”的深入分析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该句最佳翻译应为:“它让我如鱼得水”。这样一来,观众会直截了当地理解说话者的意图,从而流畅地观赏电影。

由此可见,影视翻译者对源语言的翻译是以最佳关联性为原则的,以交际活动为依据,以观众的接受为目标,试图用最简洁的语言把原作真实的意图正确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三、影视翻译中的趋同性

翻译的趋同性可以划分为语义趋同和语用趋同。笔者认为,影视译者应尽量做到语用趋同。其原因在于影视翻译的目的是让影视观众理解原作的意思,从而轻松地欣赏电影。而由于文化的差异,源语言和译语不可能完全地相同,因此译者只能是在最大程度上使得译语趋同于原文。

如第80届奥斯卡获奖影片No Country for Old Men,对于影片名字的翻译,如果影视翻译者只是为了满足语义趋同,将其翻译为“没有专门的老人国度”,不仅观众会感到无法理解,而且也与影片内容不相符合。在此情况下,译者应该在全面了解电影剧情的基础上尽量选择合适的译语来表达出源语言的意思。通过对电影内容的了解,译者知道了它主要是关于一个老兵和一个老警察的故事,他们本来是维护社会治安的执法者,但却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变得束手无策,完全失去了作用,一面惊异于社会的变化、人性和法制观念的没落,一面感叹世界已超出他们的控制之外,怀念那曾有的公正和人性的温暖。因此,最佳翻译应为《老无所依》,此翻译不仅贴近影片内容,准确表达出影片主角的辛酸和无奈,而且很容易被中国观众所接受。

再如另外一部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经典影片Ghost,如果直接翻译为“鬼”,那观众则会以为这是一部鬼片或恐怖片,很显然,这一翻译与影片故事所讲述的浪漫的爱情故事大相径庭。此时,影视翻译者不应该只考虑语义趋同,而应该在了解影片内容(未婚妻莫莉与遭歹徒枪击不幸去世的未婚夫山姆的未了情缘)的基础上认真选取合适的译语并将片名的内涵准确地传达给观众,因此,最佳的翻译应为《人鬼情未了》。此翻译不仅反映出了电影浪漫的情节和感人的基调,让观众一目了然地知道电影的类型,而且很容易被观众所认可和广为流传。

又如影片《阿甘正传》中的一句台词:“Jenny and I was like peas and carrots.”如果按照字面意思来翻译,译者可以将其译为“豌豆和胡萝卜丁”,此翻译能够达到语义趋同,但由于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中国观众会误解为两个主人公看起来都个子很小,像豌豆和胡萝卜丁那么小。很显然,此翻译不能达到语用趋同,源语言意思完全被歪曲。此时,译者应该认真查阅相关资料,找出“peas and carrots”的真实含义。因此,最佳翻译为“珍妮和我形影不离”。此翻译能够让观众准确快速地进入到男主人公阿甘的内心世界,与之产生共鸣。

由此可见,最佳的影视翻译必须同时兼有语义趋同和语用趋同。当然,由于影视语言的独特性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影视翻译者在无法同时兼顾语义趋同和语用趋同的时候,就应该想方设法做到译文的语用趋同,以传达出原作作者的意图,让影视观众准确无误地了解电影所要传达的东西,充分享受电影带来的乐趣。

四、结 语

影视翻译作为中西方电影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翻译的独特的语言特点,因此,在进行影视翻译时,译者们应该全面了解影视翻译的独特性,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根据不同的语境和不同的语义,结合关联性和趋同性,尽量传递出影视作品中源语言的最佳关联性,选择适当并且简洁的译语,努力使原作作者的意图与观众的期待和理解相吻合,让观众更好地欣赏影视作品,从不同的电影中体会不同的民俗文化,从而推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Sperber D,D Wilson.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 Basil Blackwell,1986.

[2] 蔡东东.当代英美电影鉴赏[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193.

[3] 何自然,冉永平.关联性:交际与认知(导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4] 林克难.关联翻译理论简介[J].中国翻译,1994 (04).

[5] 钱绍昌. 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2001(01).

碳中和趋势范文6

关键词:绿叶;色素;实验;方法;改进

一、本实验的地位和作用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而光合作用又是高中生物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因此做好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光合作用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加强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2、探究绿叶中含有几种色素。

三、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1、原实验选材用菠菜,但菠菜有很强的季节性,难于取材。

2、进行色素分离时要用层析液含有苯,苯有毒且挥发性很强,易对学生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3、分离色素研磨液用漏斗过滤较慢,并且需要的仪器多,较复杂。

4、画滤液细线工具用毛细吸管易断,画出的线不均匀。

四、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一)实验材料的改进:

对校园多种常绿植物进行实验比较,选用小叶女贞、迎春叶代替菠菜叶,所得到的实验效果较好,又可以克服菠菜的季节性,便于取材。

(二)提取液的改进

用无水乙醇代替有毒易挥发的苯来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易取材、安全、环保。

(三)色素提取的改进

课本中是将色素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中进行过滤。改进为取尼龙布折叠2层盖在研钵上,直接用吸管吸取研磨液,简化步骤,节省了仪器。

(四)划滤液细线的改进

用干净的盖玻片,在滴有研磨液的载玻片沾取,再印在滤纸条上,色素液晾干后再重复4-5次,印出的色素滤液线又细又齐又匀,比用毛细吸管省时省力。

(五)层析液的改进

方案一、石油醚:丙酮(10∶1)配制而成的层析液代替有石油醚:丙酮:苯(20:2:1)配置的层析液,分离色素需要的时间缩短,同时也省去了有毒的苯试剂,分离效果明显。

方案二、用93号汽油代替有石油醚、丙酮和苯配置成的层析液,避免学生接触有毒物质,且易取材、安全、及环保。

(六)层析方法的改进:

方案一、将干燥的条形定性滤纸的一端剪去两角,并在距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用干净的盖玻片划滤液细线后放到由石油醚:丙酮(10∶1)配制而成的层析液中层析,能清楚看到四条色素带分离开来,分离效果非常明显。

方案二、取平面培养皿1只,将一干燥的圆形定性滤纸盖在培养皿中,用吸管在圆形滤纸(直径为9cm)中央滴一滴色素提取液,晾干后重复2-3次,滤纸中央形成小圆形的色素斑。再用吸管缓慢在色素斑上滴93号汽油,会观察到渐渐分离开的三个色素环,由内而外分别是黄绿色、蓝绿色、黄色,现象明显、美观、操作易掌握。

实验原型与实验改进对比图表

项目实验原型实验改进

实验选材菠菜小叶女贞、迎春叶

提取液丙酮无水乙醇

色素提取研磨液玻璃漏斗过滤尼龙布盖在研钵上,直接用吸管吸取

划滤液细线毛细吸管盖玻片

层析液石油醚:丙酮:苯(20∶2∶1)方案一、石油醚:丙酮(10∶1)

方案二、用93号汽油

层析方法条形定性滤纸放入石油醚:丙酮:苯(20∶2:1)层析液方案一、条形定性滤纸放到由石油醚:丙酮(10∶1)层析

方案二、圆形定性滤纸中央滴一滴色素提取液,再用93号汽油推开

五、实验器材

新鲜的绿色叶片(小叶女贞、迎春花叶、菠菜叶等)

干燥的定性滤纸(圆形定性滤纸、条形定性滤纸)、烧杯、研钵、尼龙布、培养皿盖、药勺、量筒(10ml)、剪刀、吸管、载玻片、盖玻片

无水乙醇、层析液(石油醚:丙酮=10:1)、汽油、二氧化硅、碳酸钙

六、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

绿叶中的色素溶于有机溶剂、故可用无水乙醇将色素提取出来。利用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可以将四种色素分离。

装置如下:

七、实验过程

(一)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取适量(5g)小叶女贞叶片、迎春花叶、菠菜叶等剪碎后,放入研钵中。向研钵中放入少量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加入10mL无水乙醇,迅速、充分地研磨。等待色素充分溶解后,在研钵口部放折叠2层尼龙布,直接用吸管隔着纱布吸取研磨液。

(二)制备滤纸条

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长6cm、宽1cm的滤纸条,将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在此端距顶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横线。

(三)画滤液细线

滴2-3滴于载玻片上,手拿另一盖玻片,将色素刮抹均匀。净值半分钟,此时酒精大部分会挥发,接用盖玻片蘸取色素提取液在滤纸条铅笔画细线处盖印划线,重复3-4次。

(四)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方案一:

将滤纸条画线一端朝下,轻轻插入由石油醚:丙酮(10∶1)配制而成的层析液层析,盖上培养皿盖。(注意:不要让层析液触及滤液线。)

方案二:

取平面培养皿1只,将一干燥的圆形定性滤纸盖在培养皿中,用滴管在圆形滤纸(直径为9cm)中央滴一滴色素提取液,晾干后重复2-3次,滤纸中央形成小圆形的色素斑,再用滴管缓慢在色素斑上滴93号汽油推开。

(五)观察与记录:

待色素分离开来时,将滤纸条取出,风干。观察滤纸条上所出现的几条色素带及其颜色,并做好记录,将结果展示出来。

八、实验效果

放在石油醚:丙酮(10∶1)配制而成的层析液中的条形滤纸条上呈现有四条色素带,特别是胡萝卜素与叶黄素分离明显。

用93号汽油层析出的圆形定性滤纸有四个同心圆,很清楚观察到叶黄素、叶绿素a与叶绿素b分离开来。

九、自我评价

本实验在材料选择上结合我校实际,来源广泛,容易取材;用93号汽油代替有石油醚、丙酮和苯配置成的层析液,避免学生接触有毒物质,达到安全、降低成本及环保。把层析液的配制改为石油醚:丙酮=10:1的比例后耗时短、毒性小。两种层析液分离色素优势各不相同;用直接蘸取法画滤液细线,能满足“细、直、齐”的要求,但等酒精挥发到什么程度在画不好把握,时间太短则画出的线很粗,挥发时间太长了再画则滤液已干,难以吸附到滤纸上。

参考文献:

[1]左开俊.“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些实验步骤的改进,现代阅读[J],2010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