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减排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碳减排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碳减排现状范文1

关键词:给排水; 发展;现状 ; 建设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 A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给水排水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现今,我国城市的给水排水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从各个城市的供水现状来看,关于城市给排水的问题依然不少,基本上可以这么说,给水不足、排水不畅的问题仍然存在于大多数的城市之中,也已经成为困扰市民的一件头等大事之一。而要解决这一现状,就要立足于根本,解决给水问题要着眼于“开源节流”,而要解决排水问题则要注重于“积极治理减轻污染”。今年的五月十三日至十九日是全国第十九个节约用水宣传周,更是提醒我们要注意节约用水,做好给排水工作,我现在就宁夏省石嘴山市的给排水情况对城市给排水发展的现状与建设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我市地处宁夏省北部,贺兰山东麓,属于内陆中温带干旱气候,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年平均降雨量极少,属严重缺水地区,但就其降雨量而言,已经不能满足天然植被的生存需要,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这一问题更是使得我市的给水排水工程的发展与进步受到限制,经常会出现给水不畅的问题,为此,我市相关部门便展开了调研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并具体分析了我市在给排水方面出现的问题。现就以龙湖小区的给水排水工程为例,对我市的给排水工程进行研究。

该小区位于我市山水大道以北,星海湖东侧,龙湖公园以西,小区内有四百余户居民住宅楼若干,自助洗车站一处,占地面积约两万平方米,小区内地面以下两百米处地下水水质良好,水量丰富,给水方式采用自建井抽水。

1、给水管网

该小区的给水管道采用的是DN150mm的以硬聚氯乙烯为主要材质管道,管道在地下埋的深度约为1.5米,管道基础铺设两百毫米的中砂并夯实,管道的下管方法采用的是一般的人工绳下管法。

2、排水管网

该小区的排水管道采用的是DN300mm的钢筋混凝土管,由于考虑到该小区的排水通畅这一问题,所以气候管道的坡度为0.005,管道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的是承插连接的方法。

3、半地下式深井泵房和加压泵房

该工程采用了两个泵房,一个用于送水,另一个用于排水,这两个泵房都是用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半地下式深井泵房选用的泵和电机的型号分别是:AT150QJ20-282/30和YQS150-30。加压泵房采用单级双吸式离心泵,其中,离心泵和电机是一体的,泵型号为6Sh-9A,泵房的尺寸采用的都是一样的,都为长5.1米,宽4.8米,高5.2米。

从龙湖小区的给排水工程配置中便可以以小见大地看出我市的给排水工程现状,首先,我市的给排水技术有限,由于水资源的严重缺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市的给水排水技术的发展,其中给水与排水的方式都是采用的传统的方法,并没有一定程度上的创新。再者,在深井泵房和加压泵房的具体配置中可看出我市的给排水技术还是较为成熟的,这样的给排水工程与建造方法是比较保守与传统的,也是我国大多数地区普遍采用的给水排水技术,现就从我市的给排水情况中谈谈城市给排水发展的现状与建设情况。

一、城市给水工程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给水排水建设的,城市水厂大量建设改建,乡镇供水大面积普及。然而,由于目前我国城市的环保措施还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就导致一部分的水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正是由于出现了这种状况,所以我国广大的给水工作者不断探索有关技术,不断发展新的水处理技术,这就使得我国的给水工程建设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1、也正是由于地面水厂的不断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而导致地下水源的供水量逐渐减少,水质也难以满足城市的供水要求,因此便出现了不少像南水北调等的长距离又耗费巨大的引水工程

2、提到水,就不得不说水污染的这个老话题,现在大部分的城市用水都会多多少少受到污染,由于受到城市污水的影响,导致部分水源也受到污染,给排水工作者为了解决无水可饮用的地区的用水难题,就对许多城市展开了水处理工艺的研究,以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对策,并且在对一些特殊水的处理技术、被污染水的处理工艺的研究、以及对高浓度水和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果。

3、就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城市地面水厂处理工艺仍然以常规的传统处理方法为主即采用先混合、絮凝、然后再沉淀、过滤最后进行过滤和消毒,但是也有少数的城市,在当水源受到污染影响时,采用了比较高端的深度处理的方法。

二、城市排水工程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给水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也使得我国的排水工程技术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特别是在排水工程建设技术上和污水的处理工艺上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给排水工程的建设工程中,我国的排水工作者博采众长,中西合璧,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及水资源的现实状况,探索了大量的工艺和技术。进而在排水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尤其是在排水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质量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1、在排水体制上,原来建有的合流制的管道系统的区域或城市都被保留,但进行了部分改造,其中,在对污水、污泥的处理上多采用机械脱水,脱水的机械一般都为带式压滤机,而在新建的一些规模较大的污水厂中,则一般倾向于建立污泥消化池,用其产生的沼气发电或者解决场内供热问题。

2、在污水的处理上,当前普遍比较重视城市污水厂出水的利用,特别是在北方缺水问题比较明显的城市,污水厂的出水进入中水厂,中水厂的出水用于灌溉,例如进行农田灌溉、城市景观或河沟补充水、市政杂用水、工业冷却水等,这就使得我国污水处理的流程上有了较大的提高。近年来污水厂的大量增加以及城市对污水处理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都促使了我国排水工程的进步。

3、由于城市内建设资源较紧以及水体环境容量的有限,许多沿海沿江城市都将污水收集了起来,铺设起来专门用的管道,将污水进行了远距离的输送并做了一些深水稀释的新技术,一般情况下,新建的污水厂都会采用分散控制集中显示的系统,而为了节约用电,根据曝气池溶解的水平来控制鼓风机组的运行,也已经在一些污水厂中凸现出来。

三、加快给排水工程建设,改善城市投资环境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解决对水重要性的认识,要坚持一如既往地推动并加深节约用水的观念,形成珍惜每一滴水的社会风气,全社会都要进行不懈的宣传工作。再者要提高供水系统和排水网络的质量,当前,解决给排水问题的困难就在于水源污染的越来越严重,因此,在城市给水提倡节约用水和扩建新建水厂的同时,必须注意提高供水系统的质量,不仅如此,还要提高排水网络的质量,并且以用后排放出来的水不污染环境为原则,保证排水质量。要真正把自来水当做商品。在保证水质的前提下,分步适当调整和提高水价以利于城市供水事业的发展,最后,就要求增加排水工程投资,加快排水和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并且在排水工程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中要重视合理规划、分期实施、降低造价和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我国城市投资环境的彻底改善。

结语

从我国的给排水工程现状来看,我国已经逐步改变了过去传统的生产观念,即重生产建设,轻基础建设的观念,在短时间内我国的城市给排水工程就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投资环境逐步改善,面对未来,我国的给水排水工程将会出现一个新的,而其相应的设计也会以合理规划、提高水质、降低能耗和成本为目标,为我国的城市建设事业创造新的奇迹。

参考文献

碳减排现状范文2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 S2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类型及数量逐年增加,随之建筑给排水专业的发展也日渐飞快,然而目前,我国给排水系统中存在许多漏洞。我们需要寻求新的建筑给排水技术以及施工技术,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给排水系统,保障生活、工作等社会活动正常进行。本文分析了当前建筑给排水的现状,也阐明了未来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发展方向。

一、建筑给排水现状 新世纪伊始,我国给水排水的标准和规范有了很大的进步,从2004年,国家要求发展节能型建筑,自然在给水排水方面也要推行节能、节源的举措,严格按照中央的指导方针,开展节能、节水的活动。为使节省型战略深入人心,在人民群众中得到全面、迅速的认识和发展,建设部修改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并将其向相关部门报批。 关于建筑给水排水的建筑标准,这些年来在积极的发展同时,许多问题也应运而生。例如管材的选用、供水设备、上水设备等,大多是由于产品的标准问题。有的是由于管道太细,有一点堵塞后,水流不畅通,就会引起给水排水系统出现问题。在这些管材的标准上,可以分为搭接焊、对接焊、铝箔是否受力等,在其它种类的管材上,有的甚至分出二十多种标准。管材管径的不统一,标准没有规范,就不能发挥制定标准的作用,施工人员无从下手,为建筑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所以要对产品的标准进行统一,规范每一种原材料的资料。首先要从大局出发,全面的了解市场中的产品和各类标准,按照现代建筑的给水排水要求,制定出一套能够统一的设备标准。其次,在规章制度上规范给水排水标准,加强质检部门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审批条件,不能因为地域等各种原因执行两套标准。

二、建筑给排水技术发展方向

1、建筑给水

对于学校、酒店、办公楼等公共建筑,均应设置带有延时自闭阀的蹲式大便器。为便于检修给水管道,每个单体建筑都需要设置户外控制阀门。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底层住户发现下水管发生堵塞冒水现象时,可及时关闭给水总阀,将排污量降至最低,将事态控制在有效范围内。在安装室外阀门时,要注意安装型式。目前我国室外安装阀门一般都是法兰安装。我们可以在阀门施工设计时,在法兰连接阀处设置伸缩器,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室外阀门常见问题。做好给水管道的一切保护措施,例如遮光措施、保温措施。保证给水管道的正常运行。我们可以研发新型给水管道,解决常用给水管道存在的易受外界环境改变而破裂或爆破的现象。新型管道应该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伸缩能力与柔韧性等特性。

2、建筑消防

建筑消防是建筑给排水技术人员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建筑消防要以消火栓给水系统为主向。在以前的老式建筑物中,很多消防栓都是采用手动阀门进行控制的,这种老式的灭火方式经常会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长时间不用,遇到突发状况,因为阀门老化而无法对其进行打开,而且使用起来也很不方便等诸多原因,在现代的建筑物中,很多都是采用自动喷水系统进行灭火的,这种方式,不但方便,而且遇到突发火灾,也能尽快的对火情进行控制。对那些存放可燃物体的仓库,在采用自动喷水系统的同时可加入泡沫进行联合使用。在自动喷水系统中,喷头作为其中的一个组件是非常重要的,在选材上一定要选好一点的喷头,如不锈钢喷头等。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要比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更可靠的一种消防给水系统,目前稳高压消防水系统可用于建筑物的室内。

3、建筑热水供应 在建筑物内,如果设置了热水系统的话,一定要对其建筑内的热水系统设置干管循环水系统,这样也能保障其建筑物内水的水温。这样的设置在使用热水时,只需放掉支管内的部分冷水,就可得到所需要的热水了。这样的设计也能起到节约用水的作用,如果是高层建筑的话,由于干管循环水系统需要的支管较多,所以浪费的水量和电量也是很大的,所以在设计时,尽量采用支管循环的回水系统,这样不但能节约用水也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如果建筑物内没有热水系统的话,这就需要建筑物内的居民自行安装热水器。近几年,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率非常的高,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光热转换的原理,把太阳光作为能量把冷水转化为热水。同时太阳能热水器的运行费用较低,而且使用的时间比较长,且不具有危险也没有污染,是一个既节能又无污染的光热转换装置。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能大大的降低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是一种再生能源的利用。4、中水回用

目前,缺水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中国也不例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水资源的供应也逐步激增。而中水回用是一条有效的节水途径。中水是指各种排水经过物理处理、物理化学处理或生物处理,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如果来冲洗厕所、汽车、绿化和浇洒道路等。因其标准低于饮用水标准,所以称为中水。中水水源可取自生活污水和冷却水,一般按下列顺序取舍:冷却水一沐浴排水一盥洗排水一洗衣排水一厨房排水一厕所排水。医院污水不宜用作中水水源。 中水回收即采用建筑中水道系统,使污水处理后回用,即将有着双重意义。

三、需要重视的问题

1、观念的转变

“以人为中心”这个观念还未在我国建立。如果不能以人为中心,那么在技术发展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盲目追求产值和利润,就会生产不对路的产品,就会不顾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就会不断破坏生态平衡和生存空间。这样,说严重些人类最后会毁灭自己,反之则情况就会有根本的变化。

2、产品标准

产品标准的制订是指导产品生产的重要技术资料和基础工作。建筑给排水和卫生设备方面的产品标准在建设部起步较晚,而且尚未制订体系表,也远未形成产品标准的完整体系,缺项甚多,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而在另一方面,轻工、化工、冶金、建材制订了为数众多的建筑给排水和卫生设备方面的产品标准,这些标准在填补空缺、指导生产、统一技术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产品标准的另一个问题是标准水平的提高和与国际标准的接轨,以此可提高我国产品的整体水平。

3、科研机构

科研是技术发展的基础,科学史第一生产力,因此科研机构的设置必不可少。科研机构应重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产品的更新换代、研讨会对课题的深化、工程实践等问题,这些科研工作如果得一定的成绩。将会给建筑给排水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发展。

4、国家政策扶植

社会主义的中国,政府机构的作用是决定性的,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杠杆,扶植建筑业发展;组织力量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淘汰、废止不节能、不节水的产品;积极引进国外已有,国内急需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建筑给排水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建筑给排水将担负新的历史重任,重视我国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建筑行业的新生力量,我们有责任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充分发挥人类的智慧,将建筑科技与技术推向一个新的巅峰,坚持建筑给排水的健康、稳定、创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智国,陈俐俐.浅谈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1,10(37):193~194.

[2]高春宇,等.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及应注意的事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4) :99~101.

碳减排现状范文3

伴随我国国民经济日益发展,环境保护、能源消耗、水土流失、大气变暖等问题日益重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到环保话题不能不说到碳排放问题。据统计,从1990年到2003年的14年间,我国的能源消耗增长占世界的25%,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占世界的比重为34%。预计到2015年,我国CO2 排放量将占世界总排放量的20%,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温室气体大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

目前低碳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抉择。国家“十二五”规划已经把大幅降低单位GDP能耗、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这对中国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已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污染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研究低碳发展,必须要摸清碳排放的底数。

二、我国碳排放量

碳排放量是指燃烧化石能源释放出的热量所对应的碳量。其中,电力、 热能等二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均来自于其生产过程中化石能源的能量转换与能量损失。因此,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即为各类化石能源的终端消费(不包括作为原料的化石能源)、能源转换及能源损失所产生的相应碳排放量。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中国碳排放量总体呈上升的趋势[3]。1994—2002 年期间,碳排放量以 1.6%的速度呈缓

慢上升趋势,年均碳排放量 7.9 亿吨。2003 年以来,碳排放量增加迅速,年均碳排放量 13.9 亿吨,平均增长率为 11.1%。造成中国碳排放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中国经济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1994—2002 年 GDP 的年均增长率为 8.9%,2003—2009 年GDP 的年均增长率上升为 11.1%。1994—2009 年间,我国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 71%,石油消费占 19%。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离不开能源的支持,而能源消费的增长也得益于经济增长,最终导致近几年我国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加。

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着巨大的资源环境约束和压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环境污染问题日趋恶化。在众多的污染问题中,空气质量问题尤为突出:工厂生产废气、人们日常生活排放废气、汽车尾气的无限制排放,都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带来了沉重的负荷。另一方面,城市绿化面积不断减少,而玻璃建筑、空调等的增加,都使得我们生活环境的气温逐年升高,空气中有毒成分的含量明显超标。随着政府对环境问题认识程度的不断深入,逐渐加大了环境规制的强度,但由于环境规制与经济、技术、政治、文化等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关联关系,各年环境规制力度的强弱往往是政府在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做出的决策[4]。

四、制约推进低碳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是一次能源消耗总量及其结构。深究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居高不下的原因,核心在于临港重化工业、能源基地特色定位等导致能源消耗总量过大和能源结构、发电结构比例失调问题,碳排放强度高的能源主要是原煤和石油产品,高排放领域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中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业、大型公共建筑能源消耗;居民生活中私家车出行的能源消耗所占比例呈现逐年增大趋势。

(一)工业能源消耗总量与碳排放结构比例。工业增加值能耗强度是衡量工业企业创造价值过程中能耗水平和碳排放强度的主要考量指标。

(二)交通运输能源消耗总量与碳排放结构比例。

(三)建筑能源消耗总量与碳排放结构比例。调研显示现有建筑节能改造滞后,建筑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差,空调夏季制冷、冬季制热能耗大,成为电力负荷高峰的主要因素,也是夏季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居民建筑能耗相对较低,但宾馆、商场、医院、政府及大型企事业单位办公楼、写字楼等公共建筑能耗巨大,能耗水平大约是居民建筑的10—20倍。

(四)电力、热力行业燃料消耗总量与碳排放结构比例。要推进低碳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电行业的总量控制和发电结构的调整优化是一道绕不过去的槛,必须下大力予以化解。与先进发达国家相比,日本每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418克;德国每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497克;美国每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625克。根本原因是电力生产使用的一次能源化石燃料比例较高。

(五)居民生活能源消耗总量与碳排放结构比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居民生活用能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居民生活用能消费总量持续增长,私家车增加导致的成品油增长幅度最大,电力、成品油消费在居民生活碳排放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

五、实现低碳发展的路径与对策建议

(一)突出以第二产业结构优化为重点,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双重控制。

(二)狠抓节能降耗,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调整优化能源结构,降低单位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强度。

(四)纵深推进环境整治,以大气污染减排带动低碳发展。

(五)发展生态种植业,着力增加农林碳汇

(六)加强政策创新,引导绿色低碳消费。

(七)培育低碳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六、结论和建议

鉴于此[6],我国在制定碳排放增长控制政策时应注重以下几点:第一,把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 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 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的经济增长方式。 第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技术创新和引进,更新、 改造落后生产工具,提高能源密集部门的能源效率。大力发展节能环保、 新能源、 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三,通过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两大类规制政策,有效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机制,推进环保收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资源环境产权交易机制,对低碳经济复杂系统中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进行调节,以达到保持环境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目标。参考文献

[1]宋杰鲲,张宇.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我国碳排放情景预测

[2]王国印.环境规制与企业科技创新—— —低碳视角下波特假说在东部地区的检验性研究[J] . 科技与经济, 2010,(137): 70-74.

[3]刘晓,熊文,朱永彬等.经济平稳增长下的湖南省能源消费量及碳排放量预测[J] .热带地理, 2011,(3): 310-314.

[4]李程.环境管制: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J] .经济与管理,2011,(3) .

碳减排现状范文4

【关键词】兰溪地区;传统小吃;自主品牌;建立

建立传统小吃品牌有利于传统小吃及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品牌意味着产品的品质,企业的信誉以及企业对社会的责任等诸多信息。我们以兰溪传统小吃为例,进行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此次实践活动为兰溪传统小吃品牌建立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建议,为兰溪当地政府与企业对于传统小吃品牌建立提供有利的发展思路。

一、调查方法及内容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方法主要采取不记名形式的问卷调查,队员们不定期的到兰溪人口流量较大的地方,随机发放问卷,同时在问卷发放回收的过程中针对一些问题进行口头采访。总发放问卷1050份,回收了1050份,其中有效问卷102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7.14%,其中男性占44.61%,女性占55.39%;年龄在20岁以下占34.80%,20-30占42.16%,30-40占13.24%,40-50占5.89%,50以上占3.92%。

(二)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问卷设计合理,调查内容丰富详实。问卷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城乡居民对传统小吃的了解程度及态度的调查。(2)传统小吃传承方法的调查。(3)当前兰溪传统小吃品牌建立的现状及其局限性,并从中分析解决办法。(4)居民对目前传统小吃品牌建立的满意程度调查。(5)居民对于传统小吃品牌建立对当地小吃产业发展意义认识的调查。(6)样本的构成调查。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兰溪居民对传统小吃的了解以及对待小吃的态度

1、兰溪居民对11种传统小吃的了解调查

由图5可知,共有940位居民对传统小吃自主品牌建立现状较为满意。通过进一步的访谈,得知现在的一些商家在自主品牌建立过程中加入了当地的文化因素,并更注重食品安全。

(四)传统小吃品牌建立的意义

由表3可知加强传统小吃自主品牌的建立具有极大的意义。包括继承了传统小吃文化,推进了兰溪当地饮食文化的发展,甚至带动兰溪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目前传统小吃品牌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商家在传统小吃品牌建立中所存在的问题

如今一些商家对传统小吃进行盲目的创新,传统小吃的原始风味走样。由于资金短缺,经营规模小,导致一些商家忽略了食品安全与卫生。同时一些商家对品牌的理解存在着极大的误区。品牌不是一个商标或包装,也不是一个产品的普通概念,品牌带给消费者的是一种心灵需求的情感价值,这个价值也是利益。[3]

(二)政府在传统小吃的品牌建立过程中存在缺陷

政府缺少对传统小吃品牌建立这一方面的投入。并且在对于自主品牌的建立过程中,对一些名不副实的品牌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也就不能很好的维护其它商家的自主品牌建立的合法权益。

四、对兰溪传统小吃品牌建立的建议

商家不能忽视食品安全问题。同时宣传促销也是必要的手段。“品牌集聚”是中小企业可选择的经营模式,通过品牌营销以获取集聚规模和经济效益。[1]在品牌建设中不仅要审时度势,更要准确找出缝隙点,这样,既不向市场挑战,也不白费精力追随其后,而是选择能引起大企业兴趣的市场空白点发展自己。[2]

政府可以对各传统小吃进行一定的资金扶助。此外,政府应制定严格的管理机制,进行统一管理,每年由行业协会专家进行数次考评,对不达标者有机制的退市。

五、总结

本文就当前兰溪传统小吃的品牌建立状况进行采写,所有数据是由实践队成员共同收集整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尽管当前传统小吃的发展情况不尽人意,但目前仍存可以借鉴的自主品牌。我们相信,只要在品牌建立的过程中,各方各界能够共同努力,那么传统小吃行业的复兴就指日可待了。

参考文献

[1]刘梅康.中小企业经营模式创新: 品牌集聚经营――"沙县小吃"例证[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7).

[2]作者不详.品牌建设:中小企业难解的情结中国新技术新产品[J].2008(07).

[3]林阳.将中小企业品牌建设落实到实处[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6(03).

作者简介:

张(1990―),女,四川巴中人,现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2009级科学教育专业。

碳减排现状范文5

关键词 全健排舞 湘潭市岳塘区 分析

一、前言  

排舞的英文为“Line-dance”,排舞是指跳舞的人群一起围成一个圈或者站成一排排在音乐伴奏下通过自由的表现形式和不断重复规定的舞步组合来愉悦身心的一项健身运动。排舞在中国的全称为全健排舞,它以其简单易学、形式多样、风格迥异、内容丰富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排舞最早起源于美国西部乡村民间交际舞,交际舞在美国又称为交谊舞、舞会舞和舞厅舞,它来自于各个不同国家的民间舞蹈,它是以古老的民间舞蹈为基础,添加新的元素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交际舞。在20世纪初期的美国,流行一种必须要男女双方互相配合才能翩翩起舞的交际舞,这种交际舞存在着局限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没有舞伴但却喜欢跳舞的人群学习舞蹈。在那时候的美国在一些社交舞俱乐部中,老师开始指导大家进行站成一排一排的团体舞蹈,不再是按固定的男女结伴站位形式开始一场舞蹈。排舞产生的最初的萌芽形式由此形成。在上世纪70年代排舞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开始有人关注排舞运动,排舞在90年代后期开始向世界各地传播。排舞自2000年传入亚洲,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全健排舞作为一种新兴的全民健身项目在北京、广州、杭州、上海、成都等城市悄然推广开来。

随着排舞项目的快速发展,在2013年4月12日至14日湘潭市第一期排舞培训班在岳塘区文化活动中心开班授课,这次培训班的主办方是由湘潭市体育局、岳塘区文体局、岳塘区健身辅导站一起举办的,来自湘潭市各企事业单位、各行业体协等单位的文体骨干和广场舞爱好者近百人参加了这次培训,促进湘潭地区全健排舞运动的发展。紧接着岳塘区代表队在“舞动中国”全国排舞联赛总决赛中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带动更多的排舞爱好者加入的全健排舞运动中来,2014年6月举行的“放飞梦想,舞动莲城”湘潭市职工全健排舞大赛是由湘潭市总工会和湘潭市工会女职工委员会联合办理的,该大赛引起更多市民的关注,全健排舞运动在湘潭市掀起一阵热潮。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湘潭市岳塘区开展全健排舞运动的44个社区的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水平的参与者及旁观者600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各文献对2008年到2013年中的相关资料进行查阅、综述、总结。为本论文的研究调查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2.专家访谈法

通过各方力量联系全健排舞专家和社会学专家进行当面访问,对全健排舞的发展进行深层次的了解,收集并记录论文所要信息与数据。

3.问卷调查法

参阅大量文献,通过面访许多专家和社会学专家来指导设计问卷调查表,本问卷各问题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通过问卷调查表为本论文提供信息与数据。

4.数据统计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对回收的问卷调查内容进行整理归类,通过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5.逻辑归纳法

运用逻辑归纳方法对得到的理论数据和资料进行归纳和逻辑推理,得出论文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三、结果与分析

根据国家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办法的要求和全健排舞开展的基本情况制定了调查问卷,其内容为:参与人员的基本情况,最初接触排舞的时间,每天练习排舞的时间、场所及锻炼的目的与影响锻炼的因素,人们对排舞运动的喜爱及了解程度,获取排舞运动信息的方式,学习排舞的价值取向,以及如何更好的开展全健排舞,如何更好的带动更多的人群学习全健排舞等。

(一)参与人员的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学习排舞的人群中97%为女性,男性只占总人数的3%,说明男性人群学习排舞的意识有待提高。其中30岁以下的人群占7%,该数据表明年轻人群学习排舞积极性不高。30至40岁的人群占总人数的32%,该年龄阶段的人群学习排舞意识较强。40至55岁的人群占44%,该年龄阶段人群有很强的学习排舞的意识。55至65岁年龄阶段的人群占总人数的10%,65岁以上的占7%。表明年龄在40至55阶段的人群进行排舞运动的较多。

他们当中有的是政府机关干部、工人、企业人员、普通市民等,其中政府机关人员占总人数的8.2%,工人占总人数的19.1%,企业人员占总人数的30.5%,普通市民占总人数的42.4%,该数据说明企业人员及普通市民参加排舞运动的积极性较高。

(二)市民进行全健排舞锻炼的目的

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运转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不再局限于吃饱穿暖的生活,开始注重身心健康的发展,体育锻炼已从最初的强生健体为目的的健身发展到集休闲娱乐、强身健体、社会交往为一体的体育锻炼,从调查结果来看,参加全健排舞运动的青少年大部分都是以休闲娱乐为目的。中青年人参加全健排舞运动大多数是为了社会交往,加强人际交流,增进感情。老年人参加全健排舞运动大多数是为了增强体质、活筋健骨、锻炼身心。男性参加全健排舞运动主要是为了加强人际交往和增强体质,而女性参加全健排舞运动大多数是为了塑身减肥等。

(三)市民选择进行全健排舞的场地特点为:以家居地点为中心,以就近锻炼为基本选择

大部分市民受工作时间和个人收人的制约,在选择锻炼的场地上基本选择不需要任何费用的公园大多数市民选择不需要任何费用的公园、绿地、休闲广场及街边空地等场所。

(四)市民对排舞运动的喜爱及了解程度

调查结果表明,70%的被调查者非常喜爱全健排舞运动,他们认为全健排舞运动可以健美塑形、陶冶情操还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达到身心合一的完美感受。同时由于音乐素材较为丰富,动作简单易学,舞 曲风格多样,适应人群广泛。十只称为人们参加健身运动的首选项目。30%的被调查者对全健排舞不是很了解,只是觉得和大家一起跳好玩,目的性不明确。

(五)市民获取排舞运动信息的方式

在当今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传递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人们获取排舞的信息也就多种多样了,通过传统方式亲人朋友之间介绍的占总调查人数的43%,其次是通过电视网络知道全健排舞运动的占39%,还有就是在公园、广场、社区看到其他人进行全健排舞运动而逐渐加入其中的占18%。

(六)影响全健排舞开展及推广的因素

锻炼意识不强烈,认为自身身体健康,无疾病,锻炼与否不重要。投入时间太少,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参加全健排舞运动的人们坚持时间不长,也没有每天进行锻炼。社区工作人员对体育工作不够重视,缺少推广。同时缺乏严格的组织与管理;社区中还存在不利于健康的娱乐意识,不少市民还沉迷于打牌、下棋等娱乐活动,将闲暇时间白白浪费,致使很多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机会减少。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湘潭市岳塘区参加全健排舞运动的人群年龄阶段主要集中在40-55岁的中年女性,且自发组织排舞队并参加国家级赛事取得很好的成绩。

2.通过调  查研究表明影响全健排舞开展与推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1)自身因素,包括经济收入、时间、对全健排舞的了解程度与喜爱等因素;(3)环境因素,场地问题、设施要求等;(3)指导因素,社区体育的组织、协调、指导等。

(二)建议

1.大力加强全健排舞运动的宣传普及力度,由于目前有些市民对全健排舞认识模糊不清,对其健身效果及其他特点不够了解,影响市民参加全健排舞运动的积极性。

2.国家政府增加对全健排舞运动的投入,重视体育场地的建设,建设全健排舞的运动场地与设备等,以适应市民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需要。

3.加大社区与社区之间的交往与沟通,达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4.开展多种形式的全健排舞的竞赛活动,让广大市民踊跃参加,吸引更多的市民参加全健排舞。

参考文献:

碳减排现状范文6

内容摘要:随着未来低碳革命和清洁能源技术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以碳交易为核心的新能源组合和新能源利用模式的协同崛起,碳排放权成为世界最大宗商品势不可当,而碳交易标的标价货币绑定权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货币职能将对全球货币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碳交易 货币体系 京都议定书

能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能源危机等问题,不仅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了损失,也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影响。《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标志着国际碳排放权经济时代的到来。

碳交易市场现状分析

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生效至今,全球碳市场的发展突飞猛进,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09年全球碳交易金额超过1400亿美元,较2005年增加了12倍。更有预测认为,到2020年,全球碳交易规模会接近3万亿美元,远远超过石油市场。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以碳减排为商品的新兴的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 减排额成为投资界的热门商品。欧洲气候交易预计, 一旦碳排放配额交易在期货期权市场展开, 仅欧洲市场每年的规模就将达到580亿美元。随着世界碳交易量的增加, 主要交易国家将陆续建立排放贸易体系, 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已提出了近期开设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计划。

为达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全球温室气体减量的最终目的,前述的法律架构约定了三种排减机制:一是清洁发展机制(CDM),二是联合履行(JI),三是排放交易(ET) 这三种机制都允许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国与国之间,进行减排单位的转让或获得,但具体的规则与作用有所不同。

根据以上的三种机制,碳交易被区分为两种型态:一是配额型交易,指总量管制下所产生的排减单位的交易,如欧盟的欧盟排放权交易制的“欧盟排放配额”(EUAs)交易,主要是被《京都议定书》排减的国家之间超额排减量的交易,通常是现货交易。二是项目型交易:指因进行减排项目所产生的减排单位的交易,如清洁发展机制下的“排放减量权证”、联合履行机制下的“排放减量单位”,主要是透过国与国合作的排减计划产生的减排量交易,通常以期货方式预先买卖。

总体而言,碳交易市场可以简单地分为配额交易市场和自愿交易市场。配额交易市场为那些有温室气体排放上限的国家或企业提供碳交易平台以满足减排目标;自愿交易市场则是从其他目标出发如企业社会责任、品牌建设、社会效益等自愿进行碳交易以实现其目标。

配额碳交易可以分成两大类,其一是基于配额的交易,买家在“总量管制与交易制度”的体制下购买由管理者制定、分配或拍卖的减排配额,譬如《京都议定书》下的分配数量单位(AAUs)和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下的欧盟配额(EUAs),通常是现货交易;其二是基于项目的交易。买主向可证实减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购买减排额,通常是期货交易。最典型的此类交易为清洁发展机制CDM以及联合履行机制JI下分别产生核证减排量CERs 和减排单位ERUs。自愿市场分为碳汇标准与无碳标准交易两种。自愿市场碳汇交易的配额部分,主要的产品有CCX开发的CFI碳金融工具。自愿市场碳汇交易基于项目部分,内容比较丰富,近年来不断有新的计划和系统出现,主要包括自愿减排量VER 的交易;同时很多非政府组织从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的角度出发,开发了很多自愿减排碳交易。

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中,以是否受京都议定书辖定为标准,将国际碳交易市场分为京都市场和非京都市场。其中,京都市场主要由欧盟排放贸易体系(EU ETS)、清洁发展机制(CDM)市场和联合履约(JI)市场组成,非京都市场包括自愿实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强制实施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温室气体减排体系(GGAS)和零售市场等。其中,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是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2008年占全球碳交易总量的近60%。而英国的伦敦金融城和美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已经成为全球碳交易的两大中心。

成立于2005年的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对欧盟27国实行“总量控制和碳排放交易”制度,是一个欧盟内部的强制减排配额市场。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成立于2003年,是全球第一家自愿减排碳交易市场,也是碳排放权额期货交易模式的开创者。

目前,全球范围内共有20多个碳交易平台,交易标的主要有两种,一是二氧化碳排放配额,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类似期权与期货的金融衍生品,二是相对复杂的减排项目。按照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碳交易计价货币现状分析

从“煤炭―英镑”和“石油―美元”的崛起之路看到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甚至关键货币,往往从计价和结算货币开始。在低碳经济即将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目标模式的前提下,单一能源主导的旧模式将被取代,而一系列以低碳为特征的新能源组合和新能源利用模式将协同崛起。新的能源贸易―碳信用交易,正是连结新能源组合和新能源利用模式的核心。

目前,欧盟排放贸易体系( EU ETS)在全球碳交易市场中占有最大的比重。2007年交易量达1615亿吨,成交额达280亿欧元,分别占全球碳交易量62%和交易额70%。CDM(包括一级CDM 和二级CDM)市场位居第二,2007年交易量为9147亿吨,交易额为120亿欧元,占总交易量35%和总交易额29%。2008年,EU ETS的交易量和交易金额分别达到30.9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和920亿美元,这已占全球碳交易市场交易量的三分之二,交易额的四分之三。欧元也因此成为全球碳金融市场上,碳现货和碳衍生交易产品的主要计价结算货币。在项目市场,欧盟买家是清洁发展机制(CDM)及联合履约机制(JI)市场的主体,拥有绝对影响力。2007年末欧盟买家的买方市场份额扩大到90%。项目市场中,发达国家之间JI项目的交易量还很小,绝大多数都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CDM项目,2008年CDM占全部项目市场的69.8%。而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大多使用发达国家货币结算。这样,欧盟买家在项目市场的主导地位决定了这个市场多以欧元计价结算。表1说明了目前碳交易市场中不同货币的计价方式。

碳货币不同于粮食原油等商品,不需要政府背书就拥有天然的价值基础,但是世界各国将如何拥有碳货币的发行权呢?根据《京都议定书》和后京都的各阶段全球减排协议确定的排放总量、减排目标和交易规则,已承担减排目标国家的实际减排量超过其承诺减排量的超额碳减排量,或者尚未承担减排义务的发展中国家通过CDM等方式已经消减的碳排放量,为该国赢得碳货币发行权,并构成碳货币供给能力。碳货币的发行权不仅取决于碳减排能力的大小,还在于受减排约束的程度和承诺减排数量的多少。

超碳货币的可行性分析

如前所述,碳交易的逐渐成熟以及其结算货币竞争的日趋激烈已成为国际货币多元化的强大推动力,加上《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碳交易机制相当于在世界有形商品贸易体系之外确立了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的一种极为特殊的无形商品贸易体系,而这张联结世界新型贸易版图的核心正是基于现代国际规则而产生的一种前所未有的有价商品―碳信用。

在全球各种碳市场中,各国实际排放额低于碳排放指标分配的“节约量”,就是该时期碳货币的总量,即这个节约量相当于该国的一笔额外财富,即发行了一种碳货币。这个总量取决于人类实施碳减排的力度,同时还取决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惯性。不同于纸币发行是依据国家和政府信用强制执行,碳排放权是基于国际协定与规则的。例如,如果发达国家不再接受来自发展中国家的CERs用来满足其履行义务,CERs的价值将不复存在。这充分说明,不同种类碳信用的内涵价值基于《京都议定书》、后京都的各阶段全球碳减排协议以及各个强制型市场的内部减排规则而产生和变动。

随着建立国际货币新秩序的呼声越来越高,重建的各种假设也渐渐浮出水面,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一是重归金本位或商品本位,二是将SDR特别提款权发展成超货币。但是由于此两种假设颇具争议并且可行性不大,又有人提出将碳信用作为各国货币之锚,即将各国碳货币将与一个标准品质的碳货币挂钩。可以预见,按照各自品质规定含碳量,由此可以确定两国碳货币的兑换基准。由此可见,碳货币本位的设想也不同于金本位或其他一篮子商品本位等纯粹商品本位的货币体系改革方案,而近似于一种全新的“商品信用本位”。

首先,通过货币的相关理论,本文认为碳排放权是有可能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碳信用具有稀缺性、可计量性以及普遍接受性。其次,国际社会已深刻认识到了美元本位带来全球失衡的根本缺陷,希望改革国际货币体系,但因欧债危机肆虐,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角色迄今仍无提升迹象,所以SDR被重新提出来“备考”,在当前碳交易日趋发展迅速的背景下,碳货币具备了充当与各国货币挂钩的可能性。第三,与石油一样,碳排放权交易既有商品属性,又有金融属性;既有经济价值,又是国际政治搏弈的产物。碳市场自产生后,国际金融资本就迅速的介入其中。碳信用虽然历史很短,已经迅速成为一种新兴的衍生金融商品,并成为继石油等大宗商品之后又一新的价值符号。全球各大碳交易所陆续推出与EUA、CER 等挂钩的期货、期权交易,使二氧化碳排放权如同大豆、石油等商品一样可自由流通。

当然,相比于发行世界货币单位等其他相似改革方案来说,碳货币本位可能要更加遥远。本质上来说货币体系的改革仍然是大国角力的结果。碳货币的发行权还受各国制造业发达程度的制约,制造业越发达该国的碳货币发行能力就越强。但在碳货币实施的过程中,将有两大因素影响其顺利发行:一是各国设定的减排目标,二是在既定减排目标之上超额减排潜力。由此看出减排目标的高低将影响到一国碳货币的发行。在这种情况下,减排目标的承诺将成为各国争夺国际竞争主导力的最大博弈。

“碳货币”的思路与超货币的要求,也多少存在契合并为我们开阔了发展的思路。今后,在低碳经济大有发展和各国共识增强的前提下,碳货币将很有可能成为“超货币”的一个选择。

结论

中国作为碳资产大国,应该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竞争的市场机制平台,为本国碳资源在世界范围赢得更大的话语权。虽然中国现在是世界工厂、制造中心,但在很多领域无论是初级品还是终端品都不具备定价权。中国应该加快在环境金融创新上的发展,建立碳金融平台,加快形成价格发现的多层次碳交易体系,并开发相应的衍生环境金融工具,积极寻求定价权,从而避免重蹈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进口无定价权的历史覆辙。

参考文献:

1.任卫峰.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J].上海经济研究,2008(3)

2.杨佳琛.国际碳交易市场及其衍生金融产品分析[J].金融财经,2009(2)

3.王颖.碳货币本位将重建国际经济格局[N].上海证券报,200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