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粮食安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粮食安全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施工管理
前言
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是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意义重大。目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我们既要设置完备的监管机构,落实质量目标责任制,加强对一线工人的培训,也要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管理、规范施工流程,积极采用新工艺、加强施工环境的管理以保证施工质量,打造出更多高质量的建筑工程项目。
一、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领导重视不足,机构设置不全。当前,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领导对施工质量安全重视不足,对质量安全的管理过分依赖于政府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和社会监理单位,而忽视了自身质量管理机构的构建和人员安排,企业内部质量、安全管理队伍不断萎缩、大量流失,导致施工企业内部质量、安全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验收、自我保证、自我管理出现大幅度滑坡,如施工项目质量、安全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下降,大部分是项目经理追求低成本;无明确企业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的质量、安全职责;没有加强对现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培训和执行力度等,从而致使工程质量安全无法保障。
2、建筑材料不符合规格。建筑工程材料是构成工程实体的最基本单元,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其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及材料标准的要求,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质量等级、结构安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轻者导致工程项目返工,重者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现象时有发生。建筑材料常出现的问题有:检查抽取的建筑材料达不到标准要求;对工程项目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质量把关不严,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未检查其出厂合格证等,导致部分不合格的产品使用到建筑实体中;一些过期建筑材料使用于建筑施工中等均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安全。
3、施工一线劳务队伍作业水平不高,操作不规范随着建筑企业改制和用工制度的改革,目前建筑施工队伍主要是由农民工组成的一线劳务队伍,其缺乏培训,质量安全意识淡薄,技术能力、整体素质水平不高,对施工中被用于规范的“操作规程”不予重视,施工操作方法仅凭师傅口头传教,全无“操作规程”作指南或约束,施工操作不规范,这些因素均有可能造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隐患。
二、加强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的策略
1、企业领导重视施工质量,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管体系为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企业领导重视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管体系,为每项工程施工现场配备固定的质量、安全人员,落实责任制严格考核,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执法能力。明确规定企业专职质检安全管理人员数量,提高对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加大开展联合大检查力度,工程实体质量、安全是否符合国家质量验收规范标准,保证质量安全检查工作;对逃避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对未严格按照质量安全施工规范施工等违法行为,要加大查处力度,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有关机构和个人的责任。
2、严格市场安全准入,从源头上遏止重大事故的发生要加大建筑市场安全准入力度,将保证工程质量安全作为市场准入的一个重要方面。严格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做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和管理工作,规范程序,依法行政,确保真正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队伍进入建筑市场,将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施工企业清出建筑市场,从源头上遏止重大事故的发生。
3、加强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管理。原材料是形成工程实体的要素,其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形成的一个重要基本因素。工程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构配件等,这些均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加强材料的质量管理,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①工程项目部须把好采购关,对无出厂合格证、无试验报告证明的工程材料,坚决不能验收入库,杜绝不合格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②应对提供原材料的厂家进行调查,掌握其质量、价格、供货能力信息,选择国家认证许可证、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货商或厂家,选购材料时,应选有产品合格证、有厂址、有社会信誉的产品;③从材料计划的编制、采购到进场后的验收、复检等,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规定和控制,并做好进货检验记录,除了对进场材料除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测外,对质保书项目不全的产品,应进行分析、检测、鉴定;企业所采购的建筑材料、设备、构配件,须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凡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和材料决不得使用,破损材料不用,超期失效材料不用,超过误差范围材料不用,假冒伪劣产品不用;要严格执行建材检测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以确保检测报告的真实性。
4、加强政策引导,认真做好建筑工程一线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要把加强一线施工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将必要的安全培训考核作为进入工地务工的前提条件。一般,对一线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应按两个层面进行:①强制性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建筑工程基础知识、质量安全基本要求;②自愿性培训,即技术工人等级培训(恢复建筑工人技术等级制,即施工技术人员 1~8 级)。同时,应严格实行建筑施工企业关键岗位和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未持证者不得上岗,严禁私招滥雇和违法分包现象。另外,还应大力组建多工种、多专业劳务分包企业,使建筑企业结构分类更趋合理,真正形成总承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三级正三角形分布。
5、按规范和规程施工,积极采用新工艺。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是进行施工操作的依据和法规,有其自身的科学性、规律性、合理性,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任何人都必须严格执行。在施工过程中,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各分部分项工程均应严格按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并严格按照施工顺序,出现问题及时纠正,以消除事故隐患,避免不必要的返工,节约成本。同时,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可在工程中有针对性的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改进和提高工艺技术水平,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和工艺的更新换代,努力提高质量控制水平,满足工程建设现代化的需要。
6、加强施工环境的管理影响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环境因素很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如气候条件的变化,温度、湿度、风速、暴雨等)、工程管理环境、作业劳动环境等。为保证施工质量,则需加强环境管理,把握技术环境,协调周边环境,改进作业条件等,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场地实际条件,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各项环境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格加以控制。特别是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水下工程、高空作业等,都要制定相应的季节性质量保证措施,避免冻害、干裂、冲刷等危害。
三、结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众多方面中,质量安全管理是关键和核心,其不仅关系到项目投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今天,建筑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建筑工程质量稳中有升,但建筑市场仍不规范,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影响因素多,尤其是不可控因素多,所以容易产生质量安全问题。例如,施工材料的微小差异、施工环境的微小变化、施工机械的正常磨损等,都有可能产生施工质量事故。这样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希望同行业工作人员参考。
参考文献:
关于粮食安全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电梯;自动扶梯;工程质量;安全控制;事故预防
1.引言
电梯的应用无处不在,它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梯安装过程中,抑或是后期有隐患,可以说使用电梯的密切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国务院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国务院第549号令)对电梯并提出明确的规定,表现出在国家发展中的电梯安装工程安全质量的重要作用的其他高风险的项目。所以我们要理顺建设的工作态度,给电梯安装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高度重视,以确保良好的质量控制电梯的安全工程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2.电梯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体系探索
电梯是当今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也是高层建筑的交通的核心部分,在电梯安装工程主要是指电梯成品的质量两个实体和服务。电梯安装工程的基础是电梯系统的形成,同时也保证了其他产品的质量的最关键时期。有相关的子系统受各种因素影响,可能会导致在质量控制体系未能预见的问题很多整个电梯安装工程是一个过程。图1所示是电梯安装质量控制系统:
3.电梯安装工程分析
3.1 高空坠落事故
电梯安装过程属于高空作业的高风险,因此,事故发生坠落占所有事故的比例非常高。究其原因通常是由坠落事故造成的有以下几点:第一,不稳定的脚手架,施工工人不慎坠落事故发生;随后在铁路建设过程中,不正确的适合坠落事故发生工人之间;再次在施工过程中,有一个在电梯护栏及其他防护措施不到位,导致坠落事故;终于打开门,并检查凸轮锁过程中,由于信封不与铅坠落事故的位置对齐。看到在电梯安装施工,操作工人建立一个积极的工作态度,而不是一些普通的过失准备,保护措施,严格按照施工,以减少跌倒的发生的唯一办法有关规定的合理选择事故,提供保护生命安全。
3.2 机械性损伤
机械伤害事故坠落事故背后的发病率,施工人员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机械事故是接触的机械设备的操作中,操作人员和设备在电梯安装过程中可引起对人员的机械损伤瞬间释放。通常包括在安装过程中,电梯设备,包括电动工具,运输,绞车和滑轮等,这些都是可能的意外的机械原因的来源。因此,电梯安装施工,操作人员应严格检查可能存在的机械危险,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最大程度上避免机械事故。
3.3 电气受伤
通常电能直接进入事故伤害,附带损伤和触电能源三大类。电击时最常见的事故的结构可以分为两种电击和损伤。基于电击伤发现的案例研究主要包括三个,在手持式电动工具产品质量首先使用达到标准要求;其次操作电动工具产品不符合规格;最后是不严格按照电动工具接电源的要求。
4.电梯安装工程质量和安全控制
4.1 完善的电梯管理系统
目前,很多电梯使用单位的电梯安全隐患的风险足够高的关注度,解除整个管理体系暴露出许多不足之处,甚至制定了相关的管理规定并没有真正实施。电梯安装前,有的单位没有建立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小组,对电梯的后期维护不是一个普通的,当有问题时,有没有专业的,及时解决,相关人员和缺乏专业技能和道德安全管理素质不强,导致电梯安装过程中无法预测的电梯安装可能出现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对这些规则和条例实际上是一种表面形式。
4.2 施工电梯的安装
安装施工过程中确定电梯运行的可靠性,所以进行了严格按照电梯安装施工标准的规定安装过程中的关键元素,以确保施工质量。国家建筑标准所规定的电梯安装施工的检验的唯一标准,但必须强调的是,规范施工质量的过程,这是开展电梯质量控制的最佳方法。
4.3 加强自我控制的质量和性能优化过程
当电梯应在电梯系统自检工作,写的根据实际测试结果的质量检测部门前完成“电梯安装自检报告。”应该强调以下质量控制点:一,电梯安装完成后,程序必须有一个测试运行;其次是实地考察的业主,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调整升降电梯运行的舒适感;终于到了所有的安全设备,以解除试错法来排除所有可能的安全隐患。个体的一小部分没有任何问题,以确保电梯的安全稳定运行。
4.4 施工以及之前的电梯安装质量控制
控制是指施工前电梯电梯开始采取了安装质量审计主管措施之前。在这项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是要把握的电梯制造商,民用建筑的设计是在严格遵守图纸,以确保所有的进程都符合技术要求的施工图纸和基本条件的程度;随后与业主电梯安装施工合同签订,避免后期施工带来的业主和企业之间的矛盾。除了建立部门集技术人员谁负责电梯安装工程单位,如谁负责,要向他们明确指出电梯安装工程过程质量控制,如施工单位将工作和如何有效监管当局指明方向;再次监督部门应当解除施工单位的严格要求,不符合的安装技术位置的要求不安装电梯,并经监管部门审核的书面报告的编写工作,以知道建设达到标准才;终于进入当电梯设备,建立检验部门应严格根据实际标准,包括的方面具体型号,实际尺寸,产地,数量的材料现场。
5.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梯的应用程序有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人们会使用电梯的需求多,质量好电梯安全过程控制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电梯事故的发生。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电梯安全的质量控制流程,从事电梯的安装人员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只有他们不断学习新电梯安装技术,以对人民群体的生命和财产提供保护。
参考文献
[1]蔡永忠.浅谈电梯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4).
关于粮食安全的问题范文3
>> 城镇化对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影响机制研究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对粮食安全影响研究 城镇化对粮食安全提出新挑战 我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测定与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人口城镇化质量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 浅议我国城市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人口红利及城镇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论城镇化中粮食安全与粮食物流体系的关系 关于人口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 新型城镇化与粮食安全 论粮食安全与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与粮食安全并不矛盾 基于城镇化背景下土地流转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基于城镇化战略视角下土地流转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论城镇化中粮食安全与物流体系的关系 国际贸易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极端气候对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农业水资源紧缺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 转基因粮食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之我见 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徐滇庆,贾帅帅.问粮――详解18亿亩耕地红线[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63-78.
[3]薛君.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与对策[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0(2):123-128.
[4]蔡晓黎.河南省城镇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J].河南农业,2015((11):8-9.
[5]张占仓,于英超.城镇化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基于31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5,40(2):12-15.
[6]David Satterthwaite,Gordon McGranahan,Cecilia Tacoli.(2010). Urbaniz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ood and farming[J].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365,2809C2820.
[7]Sylvia Szabo.(2016).Urbanisation and Food Insecurity Risks:Assessing the Role of Human Development[J].Oxford Development Studies,44(1):28-48.
[8]Northam, RM. Urban Geography. 2nd edn.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1979. 65-67.
[9]林倩茹,罗芳.我国城镇化区域发展差异的聚类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4(19):52-53.
关于粮食安全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粮食 数量 质量 卫生 安全 措施
中图分类号:S1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266-03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meaning of "food security",Emphatically from the two aspects discuss the number of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and safety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safety of food.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food quantity measures include :Food crops production, food storage, food consumption, grain supply emergency security system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food market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arket order, etc ;Ensure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measures include: cultivation of grain production, management of after harvest of grain, grain purchase inventory, food storage, food sales, dispatch, food processing, food consumption of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Key words]Food The number of The quality of Health Security Measures
前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说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对粮食生产和供给始终是党和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十余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汽车尾气、工业废气污染等导致的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已使我国的粮食安全面临最大挑战,因此如何确保粮食安全,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大问题。
粮食安全事关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社会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和保障【1】。《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若干意见》等法规和相关文件,明确了中央和地方政府要积极采取必要措施,保障粮食安全。
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定义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未来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其包括三个具体内容:一是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二是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三是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都能获得粮食。
通俗理解粮食安全包括两层涵义,即粮食数量安全和粮食质量安全。在我国,粮食数量安全可理解为:一是要保证粮食产量满足食用、饲用等需要,二是确保粮食市场供应平稳,三是消费者能够买到自己所需的粮食品种;粮食质量安全可理解为:粮食质量符合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储存品质标准和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及有关规定等,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1 保障粮食数量安全的措施
2016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背景下,如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论述,明确提出了今后如何确保粮食数量安全。
1.1 粮食种植生产环节措施
一要加强耕地保护,保证我市要足够的耕地面积,保住基本农田不被侵占,确保耕地这条红线不被突破,确保粮食稳产增产,这是保障粮食数量安全的根本;二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地区要多打深井、兴修水库,实现农田灌溉,解决农民靠天吃饭的问题,尽量减少我市因干旱造成的粮食减产;三是认真调查统计我市主要粮食品种的需求量,指导农民调整种植机构,以便使主要粮食品种的产量满足需求;四是大力支持我市农科院和种子公司等单位积极研发、培育和推广“高产、优质、高抗”的粮油种子品种,大力推广农民种植,达到粮食高产稳产的目的;五是积极提倡粮食作物科学间种和轮作,尽量提高我市粮食总产量;六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山坡地要修梯田,防治水土流失,低洼地要修排水沟,防治洪涝,降低我市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产量的减产;七是研发推广高效的化学肥料,积极推广使用高效无害的农家肥,促进粮食增产;八是对种粮者实行经济补偿,做到补贴到位、多种多补、多种多收,这样有利提高农民及其他种粮者种粮的积极性。
1.2 粮食储存环节措施
一是适度增加地方粮食储备数量;二是调整地方储备粮的品种及数量结构;三是辖区内各类性质的粮食经营企业,要积极采用科学储粮新技术,减少粮食保管损耗,防止粮食质量劣变造成数量损失;四是粮食科技工作者,要经常深入农户指导农民采取有利于粮食干燥降水、减少老鼠为害、减少粮食霉变、减少储粮害虫为害的科学保粮方式,以降低农户储粮损失;四是实行粮食经营者保证粮食最低库存制度,确保粮食库存充足。
1.3 粮食加工环节的保障措施
政府要在大力扶持粮食加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同时,积极引导中小型粮食加工企业通过改造设备、改进工艺等措施来提高产量,确保企业生产出质量合格、数量足的成品粮油。
1.4 粮食消费入口环节措施
市农委、教育局、科技局、市广播电台电视台等部门要积极开展“爱粮节粮,健康消费”为主题的爱粮节粮宣传活动,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文件精神,围绕消费环节促进节粮减损,深入推进粮食科普宣传活动,以提高人民群众节粮减损的自觉性,同时普及膳食平衡、合理营养、科学消费等理念和知识,引导消费者树立节俭养德意识、营养健康意识,真正做到不浪费一粒粮食【2】。
1.5 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的建立
根据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若干意见》要求,为确保我市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或紧急状态时的粮食供应,应建立和完善粮食供应应急保障体系。
为满足粮食应急供应保障工作的需要,我市要建立以市县(区)所在地为重点、网点遍布全市乡(镇)布局合理的粮食应急供应保障网络体系,真正做到粮食应急供应网点无盲区全覆盖,确保严重自然灾害或紧急状态时的粮食供应,国有粮食企业应在粮食流通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带头执行国家粮食政策【3】。
1.6 粮食市场经营体系的完善与市场新秩序的的建立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明确指出,要鼓励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从事粮食经营活动,因此应积极培育种粮农民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粮食经纪人等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市县农委(粮食局)、工商局等部门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规范经营的粮食市场经营体系,坚决打击无证经营、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一切扰乱粮食市场经营秩序的行为,努力建立繁荣有序的粮食市场新秩序【4】。
1.7 建立粮食监测预警系统
在深入认真调查分析我市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现状的基础上,建立我市粮食安全预警系统,责任单位和部门要及时监测并上报我市粮食产供销各环节的粮食安全状况,让政府及时准确掌握粮食安全现状和动态,当我市粮食生产、流通【5】、消费等环节存在粮食不安全隐患时,为市政府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信息。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
1.7.1确定重点监测的粮食种类
在我市,主要种植粮食作物有玉米、水稻、花生、大豆等;消费环节主要有玉米及其制品、大米、小麦粉、花生、大豆、大豆油等粮油品种。综合考虑,我市应将玉米、稻谷、大米、小麦粉、大豆油等粮油品种做为重点监测对象。
1.7.2 确定粮食安全监测预警指标
从确保粮食数量安全的角度讲,监测预警指标应包括能够反映粮食生产安全的数量指标(全市平年粮食总产量)、能够反映粮食流通安全的数量指标(全市平年粮食商品流通总量)、能够反映粮食消费安全的数量指标(本地区社会粮食总需求量)。
1.7.3 确定可靠的信息来源
我市粮食安全监测预警信息主要来源不外乎这几方面:一是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粮食局、商务部等国家层面的信息,二是来源省农委、省统计局等省级层面的信息,三是来源市县农委(粮食局)、统计局等的信息,四是来源国际粮食市场的信息,有关责任单位和部门部门要及时准确收集并上报这些信息。
2 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措施
201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到2020年农兽药残留限量指标基本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实行严格的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加快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信息平台,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健全风险监测评估和检验检测体系;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严惩各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强化食品安全责任制,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作为衡量党政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考核指标,这些充分说明了粮食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2.1 粮食种植生产环节措施
一是市环保局要加强对辖区内的“工业三废”治理工作,杜绝或减少“工业三废”对耕地、水资源、空气的污染,降低粮食作物在田间生长过程中受污染程度,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要会同环境保护监测部门,根据环保部门的监测结果结合每年秋季国家粮食局组织开展的国家级粮食质量卫生安全监测结果,确定本辖区内的污染地域;二是市农科院和种子管理公司要积极培育和引进推广种植对田间真菌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等)具有较高抗性的粮食品种,以减少粮食作物在田间生长过程中遭受田间真菌毒素的污染【6】;三是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和监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慎重推广转基因粮油品种;四是有关部门培育推广种植对农作物病虫害有较高抗性的品种,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五是大力开发推广使用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减少农药残留对粮食的污染;六是推广使用高效农家肥、高效低毒的复合肥,降低粮食田间污染。
2.2 粮食收获后待售环节措施
粮食成熟收获后,一要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干燥降水措施,尽快将粮食水分降到安全水分,以减少真菌毒素的感染【7】;二在进行粮食脱粒时,要尽量采取选棒(穗)脱粒,即将生霉粒含量较多的粮食棒(穗)挑选出来,然后单独脱粒,单独存放;三是有条件的种粮户要采用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仪对脱粒后的粮食进行检测,经检测真菌毒素超标的粮食单独储存,定向销售。
2.3 粮食收购入库环节措施
粮食企业要对收购入库的粮食的质量卫生安全指标进行批次检验(重金属、真菌毒素、农药残留等可采用相应的快速检测仪进行检测),经检验合格才能入库;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要对企业收购入库的粮食卫生安全指标进行监测,对监测结果不合格的粮食批次要责令企业单独保存、督促企业积极整理,经整理合格方可入库,否则要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指导督促企业改变该批次的粮食用途。
2.4 粮食储存环节措施
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要经常派人深入粮食企业,监测企业库存粮食质量变化情况,指导企业科学保粮,尤其是对经过熏蒸或已知污染的粮食要做相应卫生安全指标的监测,确保粮食储存安全。
2.5 粮食销售出库环节措施
粮食销售出库前,企业应对出库的粮食质量指标实行批次检验,出具质量检验报告单(包括质量指标、卫生安全指标),企业不具备卫生安全指标检测能力的要经过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对出库粮食的卫生安全指标进行监测,并出具合格的检验报告单后,粮食方可销售出库[8],严禁卫生安全指标不合格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
2.6 粮食加工环节措施
粮食加工前,首先要对原料粮进行认真清理筛选,加工环节的卫生条件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成品粮出库时,加工企业要出具合格成品粮的质量检验报告(内容包括质量指标和卫生安全指标),企业不具备卫生安全指标检验能力的,要经过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进行批次检验并出具合格的检验报告单【9】。
2.7 粮食消费入口环节措施
粮食科技工作者要积极向城乡居民宣传如何选购优质的粮油及其制品知识,积极宣传推广普及及家庭科学储粮方法[10],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市场成品粮油的质量卫生安全监管,确保入口的粮油质量完好、卫生安全。
粮食科技工作者要积极向城乡居民宣传如何选购优质的粮油及其制品知识,积极宣传推广普及及家庭科学储粮方法,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市场成品粮油的质量卫生安全监管,确保入口的粮油质量完好、卫生安全。
2.8 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提升粮食企业及市县级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监测机构的检验监测能力,是确保有效实施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的必要手段。《辽宁省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中关于“加强耕地污染防治,提高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和超标粮食处置能力,禁止不合格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的考核内容,将“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作为重点考核事项,将“粮食质量监测机构建设,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业务经费保障,库存粮食质量监管”等作为重点考核指标。为完成“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这一工作目标,应做好以下工作。
2.8.1确定市县级粮食质量安全检验检查机构的性质
在事业单位进行机构改革的过程中,我市应该将市县级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全部认定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本级财政全额拨款、财务独立的事业单位。
2.8.2 保证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的业务经费来源
目前我市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的经费来源基本情况是:性质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本级财政只拨付“人头费”及少量的办公经费,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将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的业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2.8.3提升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的监测能力
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的监测能力,直接决定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成果,建议政府有关部门为检验监测机构做好这些事情:一是质量监测机构拥有满足工作需要的实验环境,需要财政投入资金;二是实验室要配齐配好监测用仪器设备,需要财政投入专项资金支持;三是配奇满足工作需要的检验人员。
2.8.4对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工作实行目标管理
为做好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与监管工作,最大限度调动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的工作积极性,建议对其工作情况实行目标管理,即年初由其行政主管部门与其签订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年终对其完成的粮食质量检验监测工作情况,按照目标管理责任状的内容进行认真考核,对经考核达标机构的领导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考核不达标的机构领导给予相应的行政和经济处罚。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若干意见[Z].2014-12-31.
[2]国家粮食局 教育部 .关于举办2014年粮食科技活动周的通知[Z].2014-04-24.
[3]国务院.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Z].2004-05-26.
[4]国务院.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Z].2004-05-26.
[5]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若干意见[Z].2014-12-31.
[6]美国谷物协会.谷物储藏[M].2011-11:236-237.
[7]预防与降低谷物中真菌毒素污染操作规程[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1-3.
[8]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Z].2004-05-26.
[9]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Z].2004-05-26.
[10]国家粮食局 教育部 .关于举办2015年粮食科技活动周的通知[Z].2015-04-24.
关于粮食安全的问题范文5
1974年,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做出的粮食安全的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与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其基本内容是保证全世界的人都能得到最起码的营养。1983年,粮农组织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对“粮食安全”概念作了新的定义:“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它包括三项具体目标:1.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食品;2.最大限度地稳定食品供应;3.确保所有需要食品的人都能获得食品。
二、入世后中国粮食安全分析
(一) 斯韦德伯格波动系数
经济学家斯韦德伯格提出,一国的粮食总产量决定了本国的粮食供给能力,粮食产量波动系数反映了粮食数量的稳定状况。可以用简化了的斯韦德伯格波动系数来表示粮食产量的波动程度,其表达公式为:VI=(Yt-Yi)÷Yi(其中VI为粮食产量波动系数,Yt为t年的平均趋势粮食产量,Yi为t年的实际粮食产量)。VI在0和1之间,波动系数越小说明生产的稳定性越强;反之则稳定性越弱。
数据来源:实际粮食产量由中国统计年鉴查得,平均趋势粮食产量是利用1949-2001年53年的历史资料。以时间序列作为自变量(t),粮食总产量(y)作因变量进行预测。结果如下:相关系数r=0.973为显著相关,所得直线回归方程为:y=9021.164+771.66t。式中,y为预测产量,t为预测年度。
从表1可以看出,2002-2008年的实际粮食产量整体上是逐年提高的,但2003年的产量降幅较大,降幅为-5.77%。这主要和一些自然灾害有关系,毕竟粮食是比较依赖自然环境的。中国2002-2008年的斯韦德伯格波动系数均接近于零,充分说明中国的粮食状况是比较安全的。这主要与中央减免农业税有关,农业税费的减免,种粮的积极性提高,粮食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提高,整体上提高了中国的粮食安全。同时,粮食安全存在波动,我们需要提高警惕。
表1斯韦德伯格波动系数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并计算得出。
(二) 人均粮食占有量
人均粮食占有量是在一国粮食总产量Q一定的情况下,平均每个国民的粮食占有量q,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的粮食安全水平。显然,q值越大,表示粮食安全水平越高;反之,q值越小,表示粮食安全水平越低。我们可以假设D*为社会所能够允许的最低人均粮食占有量,当q<D*时,该国陷入严重的粮食不安全状况,可能会出现严重通货膨胀,饿死人,发生社会骚乱,贫民涌入城镇等,我们称D*为人均粮食占有量警戒线。
加入WTO后,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除2003年外,2002―2008年人均粮食占有量逐年增加,由2002年的357公斤/人增长到2008年的399公斤/人。人均粮食占有量越多,粮食安全的程度就越高。按国际现行的标准370公斤/人来讲,我国已逐步实现了粮食安全,如表2所示。
表2人均粮食占有量(单位:公斤/人)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三)粮食贸易依存度
假如一国粮食供需缺口全部由进口来弥补,那么粮食缺口占总需求量的百分比即是一国的粮食贸易依从度a。我们用S表示一定时期一国的粮食总供给量,D表示粮食总需求量,则该国粮食贸易依从度a可表示为:a=(D-S)/ D*100%。
对国际市场依赖度的提高,意味着风险性因素增多和不安全程度提高,因为国际市场受自然、经济、政治因素影响,往往处于变化之中,而这种变化又会通过贸易渠道波及到各国粮食经济之中。一般来讲,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可以接受的a值的大小远低于一个小国,多数经济学家认为a≤5%表明一国已经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或者说达到足够高的粮食安全水平,只要a≤10%,即达到了可以接受的粮食安全水平。
从表3可以看出,中国2002-2008年的粮食贸易依存度分别为:7.3%,12.9%,5.2%,2.7%,0.6%,4.9%,2.6%,2002年和2004年属于达到了可以接受的粮食安全水平,2003年达到12.9%,粮食不安全程度提高。从2005年开始,粮食贸易依存度都≤5%,说明中国已经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已经达到足够高的粮食安全水平。
表3粮食贸易依存度
数据来源:2003-200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及经《中国粮食安全的预警系统及长效机制研究》计算得出。
三、 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建议
通过以上关于粮食安全的研究,不难发现我国粮食基本安全,但存在波动,为此我们应该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来提高中国的粮食安全,以防粮食处于非安全状态。
(一) 扩大粮食生产,增强粮食生产安全
1.合理布局,调整结构,形成粮食的质量竞争优势
任何粮食品种都有其最适宜生长的生态环境,我们应做到适地适时种植,提高粮食品质;进行生产结构调整,增加粮食的竞争优势。要根据资源禀赋条件和市场需求状况,根据消费者的偏好和认同安排粮食的品种品质结构比例,增加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进行整体优化,提高粮食的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外观质量的提高主要通过品种、生产技术、包装贮运和加工、分级来进行。内在质量的提高主要通过营养成分改进、安全标准提高等来进行。
2.节约用水,保护耕地
就我国的现状而言,水与土地资源的问题已成为制约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核心因素。我国淡水资源量本来就不多,且分布不均,加上利用率低下和水环境污染,导致水资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能再开垦的土地已屈指可数,而毁田占地却逐年上升,此危机已到了急需解决的程度。我们应该兴修水利,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严格保护耕地。在耕地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问题短期内难以扭转的情况下,应树立保护耕地资源就是保护粮食发展的观念,采取严格的规定和措施保护耕地,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以增加粮食产量。
(二)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
农产品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如粮食,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如蔬菜、水果等。在土地密集型的农产品方面中国是缺少比较优势的,如果没有贸易障碍,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增长,中国会进口越来越多的土地密集型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但是,加入WTO以后,贸易关系比较正常,出口的渠道比较畅通,中国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如蔬菜、水果等的出口也会增加,这会有利于中国的农业发展。加入WTO对我国粮食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我国要按比较优势调整粮食生产结构,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以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加大技术含量,提高产品质量。
(三) 认真管理,使粮食的进出口贸易有序进行
组织建立诸如日本农协、澳大利亚小麦局、美国农业合作社等组织,形成一种能进行公平交易和谈判的力量。一方面在粮食进出口贸易中发挥交易、谈判等作用;另一方面在粮食生产和流通中发挥协调、沟通等作用,做到统一对外和有效地避免“自杀性”过度竞争。同时,组织建立国家级的应对加入WTO以后的粮食进出口管理机构,统一安排粮食的进出口贸易活动。对于从境外进口的粮食,可以通过区域指向和时间指向来进行数量和质量调控,以保证国内粮食生产安全和粮农利益。
(四) 将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视作一个系统工程
关于粮食安全的问题范文6
一、 基本情况
我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县,全县有16.8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14.3人,耕地面积2630公顷,粮食总产量近几年都徘徊在5万吨,全县粮食总需求7.1万吨,是一个销粮县,全县县级储备粮0.32万吨,粮食市场运行在安全的界限上。最近几年,由于我县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三农”政策,粮食产量保持稳中有增,我县粮食安全得到基本保障,粮食应急保障和放心粮油店建设工程的推行,确保了我县的粮食保供安全。但我县粮食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我县是全区移民大县,全县移民人口29409人,水稻种植面积较大的向阳、下老等乡镇良田成为库区,影响了粮食的种植和产量的提升,降低了粮食生产的自给率。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和非粮食生产的转移,也造成本县粮食从外调入量的增加,粮食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增加。二是我县储粮仓房容量严重不足,陈仓老库比例大,储粮安全受影响。
一是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确保为民务实清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在工作中得到践行。
二是全面落实县委下达的中心工作任务,确保挂点村、移民联系点、扶贫帮扶点的开发扶贫、基层组织建设“五抓”各项指标的全部实现。
三是全面落实“六定”要求,围绕年度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方案,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见成效。
一强化:强化责任追究。实行重要项目工作责任班子分工负责制,每季度通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对工作不到位的人员给予单位会议通报批评,并列为年度考核备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