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养老的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庭养老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庭养老的特点

家庭养老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养老服务模式;家庭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

我国从1999年开始进入老年型社会,自此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具有老龄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快速化,高龄化,空巢化等特点。养老服务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难题。

一、三种养老服务方式分析

目前我国养老服务方式主要有家庭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三种。家庭养老是我国主要的养老服务方式。家庭养老是指由家庭承担养老责任的文化模式和运行方式的总称。家庭养老即自家养老,子女养老。家庭养老具有在熟悉地养老,享受天伦之乐,生活体面等特点。机构养老服务主要是指由专门服务人员在固定的养老服务机构(如福利院、养老院、疗养院等)为居住在养老服务机构的老年人提供的各种服务。机构养老可以集中资源,针对性的提供专业,老年人集体居住,消除孤独寂寞以及异代人沟通障碍。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为手段,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的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为主要内容的各种服务。居家养老是一种创新性的养老服务方式,是一种介于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养老方式。居家养老既可以集中资源,提供专业化服务,又可以在老人熟悉的地方养老,享受天伦之乐。居家养老即不同与家庭养老也不同于机构养老。居家养老与家庭养老的区别在于居家养老可以在老人熟悉的地方进行养老,但是生活照料主要依靠社区而不是子女。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的区别是可以进行专业性的养老服务,但是居住自己家里而不是机构。

虽然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各有优点,但是我国现在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上存在很多问题。

二、家庭养老模式现存问题

虽然家庭养老依然是我国目前的主要养老方式,这种养老方式在我国的历史更加悠久,更加贴近我国的传承文化,但是目前我国家庭养老却遭遇着危机。1.由于计划生育和生育理念上的变化导致家庭规模小型化,核心化。小型化使子女无力承担老人的养老。如4-2-1 家庭中的中年人是很难兼顾4位老人的老年生活的。家庭结构的核心化造成分居家庭,子女在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功能减弱。2.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使女性和男性一样在事业上有所追求,从而导致原本主要负责老人照顾的女性无暇照顾老人。与此同时,由于竞争性,很多年轻人选择异地工作,只能逢年过节才能陪同老人,照顾时间上的缩短也弱化了家庭养老的生活照料及精神慰藉功能。3.由于经济,健康条件的发展,我国老年人平均寿命延长,从而导致半自理,不能自理老人增多,带病时间延长,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增多。这也增加了家庭的照顾和经济负担,势必会弱化家庭养老功能。家庭养老亟需扶持。4.由于4-2-1家庭结构,造成父母对独生子女的养育更加用心,对于老人的照顾却相应减少,代际倾斜十分严重。中年人把精力过多投入到子女的身上很容易忽略老人。经济上在发展,但是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在家庭养老的得不到满足。5.孝文化的缺失也是家庭养老的问题所在。孝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但是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过重的看重物质的增加,忽视了伦理道德,从而导致不孝事件的频繁发生。

三、机构养老现存问题

1.机构养老供需不对称,主要表现在养老机构总量不足和养老机构结构不合理。在机构养老发展较好的上海,截至 2011 年年底,该市共有养老机构 631 家,养老床位 101896 张,占 60 岁以上户籍人口(347.76 万人)的 2.93%,每百位老人拥有的养老床位不到 3 张。养老机构结构不合理表现在公办养老机构不够住,社会办养老机构由于费用和服务质量等问题空置率高。2.护理服务提供上不合理。比如很多养老机构在护理服务专业性上不足,专业护工少。养老机构对于老年的精神供养很缺失,甚至没有精神供养观念。在护工人员的发展制度,工资制度,晋升制度上也没有很好的完善。社会对于护工也持有偏见,认为护工就是一件伺候人的事情,往往受到歧视。3.老人养老观念很传统,在心理上也比较排斥机构养老,认为进入机构养老是子女的遗弃,自尊上也接受不了。很多老人宁愿自己在家养老也不愿意入住养老机构。

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意义

既然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都存在那么多问题,那么居家养老服务就要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本身也有其发展意义。1.居家养老服务是自家养老为基础的,有利于利用家庭养老的资源。由于我国传统家庭养老观念,自家养老,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养老,有儿孙相伴的养老才是老人想要的养老方式。但是家庭养老的功能在弱化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能够让老人即能体面的享受天伦之乐,又能有人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得到社区的专业化服务,那么老年人也会欣然接受的。这对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身心健康都是很有益处的。2.居家养老服务能够合理的配置养老服务资源。现在我国的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供需结构不合理,更新周期慢。但是我国建设养老机构经费投入又很高。对于发展中国家,大量增加公办养老机构也不现实。社会办养老机构又空置率很高,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却没有实现收益,对于资源也是一种浪费。居家养老可以将有限的资源,配套设施以最低的资源消耗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3.居家养老也有助于发挥社区的作用。居家养老是以社区为依托的养老服务方式。依托社区,社区行政人员可以整合来自上级部门,企业,社工,社会组织,志愿者,市场等不同的资源为社区内老年人提供服务。4.居家养老也可以实现老人对于健康医疗的专业性要求。很多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都配备有专业的医护人员,使老人在享受家庭的温暖同时也接受专业的服务。

综合以上论述,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居家服务。但是发展居家服务应该认识到任何一种养老模式的发展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加以完善。所以在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同时,要强调我国要依然是家庭养老为主要模式。机构养老也不能缺失,因为机构养老更加注重养老服务的多样性,层次不同的养老机构为不同经济实力,不同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更多的选择。在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同时,要注重居家养老服务的宣传,让更多老年人更加了解这种养老服务方式。要加强其专业化程度,不仅仅管理要专业化,社工也要专业化。与此同时不能厚此薄彼,大力发展居家养老却忽视了家庭,市场,社会的作用。要想完善我国养老服务质量就要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机构养老服务供需及对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张子珍 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4月15

[2]论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完善 龙方 《专家视点》 2007年第5期

家庭养老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彝村;养老模式;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054-02

彝村,顾名思义是指彝族村落,本文主要是指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彝族村落,以楚雄于栖么村及附近村落为例进行分析研究,由它们代表性的显示楚雄彝族地区养老模式的选择与发展。

一、我国养老模式简析

养老尽孝自古以来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在传统的家庭婚育中有“养子防老”等观念。养老的主要内容是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及精神慰藉,这是为大多学者所认同的,养老的对象是老年人(在中国是指60岁及以上人口)也是一致的[1]。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老龄化进入了急速发展期,201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了1.85亿。所以对于养老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各学者对养老模式的分类各持其说,但是“考虑到来自家庭、社会和个人‘养老力’的互相渗透问题,我们可以将养老划分成6种:即完整的家庭养老模式;不完整的家庭养老模式(以家庭养老为主,以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为辅);完整的社会养老;不完整的社会养老(以社会养老为主,以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为辅);完整的自我养老;不完整的自我养老(以自我养老为主,以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为辅)。”[1]

二、彝村养老模式的特点及发展现状

彝村大多处在相对比较严峻的高寒深山环境里,大部分地区资源贫乏、环境恶劣。在这样的环境下,彝村总体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思想相对保守,再加上彝族自身传统文化的影响,所以彝村的养老模式有自己的独特模式。其独特在于,随着年龄、所处环境的不同等因素变更下,彝村的养老模式也随之在发生阶段性变更,而且在彝村养老模式中,自我养老的模式及其精神始终贯穿在所有的养老模式及其发展阶段中。

(一)彝村养老模式的特点

1.阶段性变更

这是指随着彝村老年人口年龄、所处环境的变化,养老模式也跟着变化,主要是以年龄的变更为因素出现阶段性的养老模式变化。到一定的年龄阶段,老年人口体质的改变引起劳动力的下降,从而引起养老模式的变化。另外发生疾病、意外事故等也会发生养老模式的变更。

2.自我养老模式及其精神贯穿始终

在彝村所以养老模式中,始终都有自我养老的模式和精神穿插在所有的养老模式中,都是以自我养老为前提,除了一些特殊情况(自己已经没有任何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疾病及残疾等情况)。

3.老年人有自身的养老场所“家庭”

这里的“家庭”是指彝村的老人始终有自己独立的房产、家庭。在彝村,老年人是独立生活的,自始至终都有自己的生活场所,不和自己的子女生活在一起,有自己独立的私人养老空间,当然这不代表老人与子女之间不存在关怀与帮助,只是说,有自己的“家”,这个“家”是大家庭里的小家(自己或自己及配偶),一般与子女是“邻居”,从而起到相互照应的作用,但生活起居、劳动是独立存在的。就算自己没有了劳动能力,但只要还有生活自理能力,自己都会生活在自己的“家庭”里,子女定期的给予物质和精神关怀,与邻里来往密切。

(二)彝村养老模式及发展现状

彝村老年人口养老一般经过了如下的几个阶段。

1.自我养老模式阶段

彝村大都处在相对落后,相对封闭的环境里,生产方式落后,主要以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为主,社会保障不健全。彝村的收入主要靠土地,从而对土地的依赖性很强,生活贫困,这样的经济基础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彝村的养老模式,在生产过程中,自我养老的精神得以加强。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这些独特的文化习俗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彝村的养老模式。自我养老模式是彝村的主要养老模式,原因有。

首先,彝村是一个主要以“感情”维系着的社会群体,自古以来,彝族很注重“情”,邻里之间感情浓厚,交往密切,有事相互帮忙、团结等淳朴的邻里之情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彝村的养老模式,在这样的群体的里,形成了邻里之间相互帮忙的自我养老模式;其次,彝族的丧葬习俗很大程度影响了彝村的养老模式,在彝村,举办丧事是一件很庞大的事情,首先亲朋好友必须每一家至少有一个人参加丧礼,付出自己的帮助,然后整个村子的人也会参加丧礼,并给予帮忙,邻近的村落也会赶来参加。这种“群体”参加丧礼的习俗,很大程度地解决了丧葬中带来的问题,打破了“养子女防老、养子女送终”的格局,推动了自我养老模式的形成;最后,彝族崇拜强者,一定程度的遵循着“长者”统治,从而长者扮演着领导者和强者的角色,这在无形中间接的要求了长者的独立性,推动了彝村自我养老模式的发展。

2.自我养老前提下,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发生在彝村老年人养老的晚期,因为这个时候老年人的劳动力下降或无法劳动。但是并没有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老年人依旧独立生活,但是因为劳动能力下降或者失去了劳动能力,从而依靠子女的经济物质帮助来维持生活,进行养老。在这个阶段中,有时候社会养老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当子女家庭的承载能力足以承担老人养老经济物质基础的时候,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在其中不起作用。但是这个模式与完整的家庭的养老模式是有区别的,虽然承担者都是子女家庭,但是这个模式中老人与子女的日常生活是分开的,老人有自己的养老场所——“自己的家庭”,有自我养老的模式和精神在里面起着指导性作用,但是完整的家庭养老模式里,老人完全依赖子女或者配偶,失去了日常自理的能力、没有自己独立的养老空间;当子女家庭的承载能力相对比较弱的时候,社会养老就起到了辅助作用,政府或者福利机构会定期的支付一小部分资金(如老人最低生活保障等),提供养老,但是不提供场所和其他养老设施,子女家庭支付大部分资金,并提供一定的精神慰藉,这个时候主要还是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只起到辅助作用,但是在整个阶段中都是以自我养老为前提而展开。这个模式是彝村现在的主要养老模式。

3.自我养老前提下,以社会养老为主,家庭养老为辅的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与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发展阶段是同一个阶段,只是在养老过程中,主要的承载主体和承载力不一样。在这个模式中,因为子女家庭的承载力弱,从而主要由政府和社会福利机构承担养老的资金(如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而子女承担的养老资金相对比较小,但是在精神养老方面是主要的承担者;另外当子女的家庭直接无力承担养老资金的时候,就直接由社会福利机构和政府来承担,主要以社会养老为主,但是这个时候的养老模式也和完整的社会养老模式是有区别的,社会福利机构和政府等只提供老人的养老资金,不提供养老场所,不提供精神上的慰藉,老人还是有自己的养老场所,然后由子女给予精神上的抚慰。

(三)彝村特殊情况下的养老模式及发展

彝村在特殊的情况下会出现以下的养老模式,这些模式在彝村的养老模式中很少出现。

1.完整的家庭养老

这个模式主要是在家庭完全有承载能力,而老人又没有了任何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没法独立生活的情况下发生的,例如:老年人得了疾病、残疾等生活无法自理,而家庭又有能力完全承担老人养老的情况下,主要就是完整的家庭养老模式。1996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0条明确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年人。”[2]彝村也常常采用家庭养老模式,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才是完整的养老模式,其他情况下总是有自我养老模式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2.完整的社会养老

当家庭没有任何能力养老或者无子女的老人、单一的残疾老人、五保户老人就完全由政府或者福利机构(养老院等)来承担养老,这种养老模式在彝村比较少。完整的社会养老模式在彝村发展的相对比较缓慢。这和彝村的文化有着一定联系,在长者指导的群体的里,长者受到很高的尊崇,从而不会出现子女把老人送到养老院养老的情况,除非特殊情况。

三、彝村养老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彝村自身经济基础薄弱,没法建立基本的养老场所及基础设施。彝村经济发展缓慢,所以在彝村没有一个公共的老年健身场所和健身设备,没有一个老年心理咨询场所、体检场所等等,基础设施相当落后,老年人无论是物质的帮助或精神上的慰藉都无法得到满足,从而彝村的老年人生活在一个比较压抑的环境里。

第二,彝村没有相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没有相对健全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制度,从而彝村的养老问题相当堪忧,虽然彝村的自我养老模式及其自我养老的精神浓厚,但是随着老人劳动力的丧失给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而彝村的经济又相对落后,所以彝村养老道路艰难。

第三,社会养老薄弱,政府投入力度不够,经过走访,发现楚雄天申堂一个乡只有一个养老院,而且设施相对简陋,彝村自身经济薄弱,只有在政府和社会福利机构的指导下才有可能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社会养老模式。

第四,彝村只有物质及养老资金的提供,缺乏精神慰藉,在彝村的整个养老过程中大多都是提供资金和物质,没有开展精神层面的养老,从而影响到老年人的心理及生活。

四、完善彝村养老模式对策

首先,加强社会养老模式的发展,政府和福利机构应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相对完善的彝村养老机构,促进彝村养老基础设施的建设;其次,在政府的指导下,大力发展彝村经济,加强彝村经济发展,从而使彝村自己来完善彝村的养老机构,增加彝村收入,提高老年人养老的生活水平。在开发彝村经济过程中,可以发展一些劳动力程度比较小的副业,供给老年人劳作,从而减轻家庭、政府和社会福利机构的养老压力;建立彝村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相对健全的彝村养老保险管理制度,服务于彝村老年人养老;最后,在加大提供物质和养老资金的同时,注重老年人精神层面的养老,了解老人心理并给予精神上的慰藉等。

参考文献:

家庭养老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养老;互联网+;Zigbee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17-0264-02

当今的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据统计,2020年预计将有4亿人进入老龄群体。面对这一庞大的群体,目前整个社会对如何更好地进行老年群体的养老并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发展规划,各种理念层出不穷。本文试图将互联网+中相关Zigbee技术引入到养老产业中,并通过与智慧家居的相互配合,提出一种适合互联网+时代下智慧养老的技术框架。

1传统养老模式的特点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养子防老的观念依旧根深蒂固,居家养老仍是养老的主流方式。在传统中国社会中,老年人在家中发挥余热,在照顾孙辈人的同时,接受家庭成员的照顾。长久以来,这一传统养老形式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但是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一传统形式和现在社会的业态存在越来越多的冲突。当今的中国社会,社会节奏日益加快,工作压力急剧增加,人们留在家中的时间也越来越少,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精力上,家庭生活的投入越来越少,因此,居家养老的难度越来越大。在这一问题日益突出的同时,各种新型养老模式也就与此同时提出来了,比如社区养老,集中养老等。新的养老形式在便利养老的同时,也存在对老年人情感诉求等方面往往有所欠缺,同时也需要家庭的大额资金投入等缺点。综合来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环境不一致。以社区养老为例,部分新建小区的医疗等设备和人员较为科学和完备,通过物业或者先进的联系方式,当老年人产生医疗,家庭保洁等需要时,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帮助。但是在广大的老旧社区里,尤其是城市里的老厂矿等家属院,小区设备非常破旧,卫生条件差,健身器材破损严重,物业服务不规范,在安全和卫生方面都有严重的缺失,因此社区养老在这样的小区中并不能有效地开展,其服务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2)资源投入不一致。这一点和老年人的数量紧密相关,对于老年人数量多的小区,社区养老或者住家养老可以方便地开展,便于重点资源的集中,避免了资源的过于分散。并且可以开展老年人之间的互帮互助,促进养老服务的有效开展和质量的提高。

3)服务能力不一致。现阶段国家对于养老相关的法律还不健全,相关资质还不完善。因此从业人员培训的标准和获取培训的机会都存在较大地随机性,其业务能力并不一致,对于养老过程中突况的处理以及潜在风险的预测判断等都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对于养老服务过程中老年人信息的反馈不一定及时,所能提供的养老服务质量也不一致,因此从业人员在服务能力上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

因此,目前养老服务存在较多的问题,按照目前的发展的情况,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从法律制定,标准制定,服务环境更新等方面进行推进,才有可能传统养老服务的质量。

2互联网+介绍

在互联网+时代下,各种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在短短的几年中,各种先进的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落地,与传统行业进行结合,产生了众多足以改变人们生活的产品,比如:互联网+打车,产生了滴滴打车,大大缓解了打车难的问题;互联网+网上医院预约,产生了众多挂号APP,有效缓解了挂号难的问题;互联网+骑车,产生了摩拜等共享单车服务,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堵塞问题和“最后一公里”问题。那么,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养老行业中,同样在找准契合点的同时,也能在服务内容、信息反馈以及服务质量标准提高等方面,有效帮助养老产业的发展。

从技术角度上考虑,目前流行的物联网技术中的Zigbee技g可有效运用在养老服务中,Zigbee技术作为互联网中发展而来的物联网基础技术之一,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物联网产业以及工业基础设施的各个方面。

3系统框架

ZigBee是互联网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技术,广泛应用到物联网的方方面面。ZigBee在无线频率上有严格的要求,不同地区的频率要求并不相同,比如欧洲的频率要求为868MHz、而北美的频率要求为915MHz。ZigBee的特点如下:

1)功耗较低:由于ZigBee技术的传输速率较低,并且在不工作的时候能自动进入休眠模式,因此采用ZigBee技术的设备可以依靠很少的电量维持较长时间,也较为适合作为养老设备的开发使用;

2)成本低廉:经过长时间的技术开发和ZigBee模块组的持续改进,ZigBee模块的价格已经可以大范围适用。最重要的一点是:ZigBee是免专利费的,因此就避免了高额的专利费用。

3)容量大:一个Zigbee网络中,最高可以使用一个主设备和254个子设备。

4)安全性:ZigBee技术提供CRC循环冗余校验,支持鉴权、认证等功能,对于网络攻击和入侵拥有一定的验证和防御能力。

5)传输距离:ZigBee技术的传输距离可达10―75米,对于养老服务来说,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集中养老,ZigBee有效作用半径都能覆盖养老服务所需的范围。图1是ZigBee技术与目前主流的短距离通信技术的传输距离之间的比较。通过图1可以看出,ZigBee技术的传输距离要大于BlueTooth技术,小于技术难度更高、功率更大的802.11来说。

根据ZigBee技术使用场景――养老服务,将基于ZigBee技术的养老设备系统从功能上划分成三个模块:传感器模块、协调器模块和通信模块-引。其中通信模块负责业务数据的传输;传感器模块负责终端数据的输入,如温度、湿度以及红外等;协调器模块作为系统中最重要的模块,负责传感器模块与通信模块之间的协调控制和复杂数据的处理。系统划分如图2所示。

使用ZigBee技术实现养老服务中的房间温度监测设备,湿度监测设备,以及紧急呼叫设备,这三个设备是养老服务中最基本的养老设备,可以对房间中的温度、湿度环境参数等监测,为老年人的健康护理工作提供重要支持;紧急呼叫设备则是老年人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一种设备。传统的紧急呼叫设备多是采用无线电话等设备,存在在极紧急情况下处理不及时等缺点,而ZigBee技术设备可以利用RS232接口的传感设备,对声音或者图像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判断房间内老年人的状态是否达到紧急临界值。当传感器采取出的值经过协调器判断,达到了紧急临界值的话,则紧急呼叫设备自动响应,通知通信模块所连接的医疗资源,对老年人进行救护。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阈值的选取,如果阈值选取不恰当,会造成紧急情况的误判,反而影响工作效率,影响养老服务的开展。

家庭养老的特点范文4

【关 键 词】农村养老危机;家庭养老 ;社会养老;家庭—社会合作养老。

【作者简介】周伟文,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社会学研究。

一、研究背景

1.农村养老模式变革的“外生”动力:城市化背景下中国农村养老危机。作为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农村人口的外流速度加快,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村庄老人空巢家庭增加成为一个普遍性问题。“六普”数据显示,中国大陆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6亿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亿人,占50.32%,同“五普”人口数据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亿人,比例提高13.46个百分点,这种增长的态势还在加速。“六普”数据还显示,中国总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3.26%,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人,占总人口的8.87%,这两个指标都超过国际老龄社会的标准(10%和7%)。在农村人口依然占多数的中国,农村的人口老龄化意味这更为严重的挑战。另据中国老年学学会的保守统计,我国目前农村留守老人达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其中65岁以上农村留守老人达2000万[1]。根据预算,这种城乡倒置的养老危机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是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城乡的老龄化却具有不同的内涵。

自古以来,农民的养老是在传统养老文化支撑下的代际交换式养老,然而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养老方式在急速现代化城市化条件下,已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青壮年的外流使“空巢家庭”越来越多,成为普遍现实,目前推行的新农合制度也只是杯水车薪,社会养老只占10%,家庭养老仍占90%,家庭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养老主体。但事实是,在老人空巢家庭增多的同时,养老主体却出现了空缺,农村家庭养老的壳还在,但养老的主体却都离开了村庄,根据我们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90%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都表示不愿意回到村庄生活[2]。

农村家庭养老制度面临严重的危机表现为家庭养老与现代生活的种种冲突。从大的背景看,一是城市化与农村人口老龄化叠加在一起,农村轻壮年人口城市化与农村人口老龄化同时快速发展,农村家庭供养资源减少,家庭供养力下降,加剧了农村养老问题的尖锐性。二是贫困地区家庭养老雪上加霜。贫困地区的农民会更多的选择进入城镇打工,而他们的父母则是最缺少养老资源的人群。从家庭层面,第一是养老主体与被养主体的空间距离冲突。养老主体愿意在城市工作和生活,而老人只能在农村养老。第二是养老意识与养老行为的冲突,家庭养老不仅是一种行为模式,也是一种文化模式,家庭养老危机首先是文化与行为割裂,从文化上,这代子女的思想上还有很深的传统养老观念,但生存理性却使得他们实际上无法尽孝,谋生与尽孝无法两全。第三是从养老形式上,是经济支持与情感支持的割裂,他们可以为老人提供经济和物质的支持,却无法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和情感的满足。

2.理论界:关于农村养老方式的讨论。近十多年来,理论界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农村养老方式的讨论。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国家政策导向方面,有学者认为“在党和政府纲领性文件中提“农村以家庭养老为主”,在以下三个方面不利于我国人口治理与社会发展。一是不利于尽快扭转农村生育率偏高、重男轻女及出生男婴数与女婴数之比(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不良倾向。二是不利于应对下世纪农村人口老化程度高于城镇的局面。经济发展将导致大量农村年轻人迁移流动到城镇,下世纪农村65岁及65岁以上老人比例将大幅度上升,全国2040年以后将达到22%-26%,有的省可能高于30%,明显高于城镇人口老化水平。“农村以家庭养老为主”事实上将难以实行。三是不利于调动广大农民与民政、计生干部建立农村储备积累式养老保险制度的积极性[3]。“中国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终究要被适应中国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模式所取代,虽然这种取代需要极大的经济成本,但这种取代其本身也将极大地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起飞。故此,在完成这种转变时我们应注意自己的国情,但是也不能受国情的拘束以致趑趄不前、坐失良机。另外,还要充分注意好农村社会养老的地区性养别,促进农村社会养老的“梯度”推进。这样,在下一世纪中叶初步实现农村养老的社会化,是极为可能的[4]。“孝”文化在我国根深蒂固,养儿防老依然是当前大多数农民的期盼。家庭养老成本较低、比较方便且能满足老年人对亲情的需要,也是适应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发展滞后,确保“老有所养”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优势决定了在我国农村地区传统家庭养老的基石地位短期内难以改变。从当前我国农村养老的现实看,社会养老、集体养老和农民自我储蓄养老等养老方式都不具备对传统家庭养老的有效替代性[5]。

乡村“草根”型养老模式,以弥补正规制度的缺位,走出农村养老困境。农村“草根”型养老模式主要类型有“宗族型”“华侨型”“先富型”“村集体型”“喜事型”“互助型”“自助型”等。该制度的成功运作需要乡村政府、乡村有识之士、村民等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再辅以配套的管理办法。家庭养老制度、社会养老制度以及“草根”型养老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农村当前及较长时间内走出养老困境的理性选择[6]。“在农村,家庭还是基本的生产单位或消费单位,家庭养老有助于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终,满足每个家庭成员生活各个方面的需要,促进家庭的和谐与安定。在农村积极倡导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充分发挥孝道文化在农民养老保障中的作用是客观现实的必然选择,家庭养老必然是我国农村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的主要养老方式,一定会在农村取得良好的成效[7]。

更多的学者持这样的观点,在很长的时间内,家庭作为养老的主体是不争的事实,所以需要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强化家庭养老能力,还有的学者还提出要制定鼓励农民工回到乡村创业就业的政策,让他们能够尽养老责任。

一些学者认为,孝道文化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在农村养老危机的情况下,最好的方式是强化孝道文化教育,为家庭养老提供更好的文化支撑;另外一些学者认为,解决农村家庭养老的方式是由社会养老替代家庭养老,主张政府出资建设养老机构,把农村老人像城市那样集中起来养老,资金由家庭和政府共同承担;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农村的老人由于一生没有自己的积蓄,所以只能依靠子女养老,所以建议农村老人要有积蓄养老金的意识,为自己的养老做准备,这一观点对今后农村老人是一个好的建议,但对现在已经进入老年的农民却不是解决良策。当然,也有的学者提出让政府和社会全部承担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

3.基于农村养老现实的选择。一是农村老人对子女的依赖性比城市强,但他们依赖的子女却都离开他们去了城市,唯一性资源的丧失对于农村老人来说等于是釜底抽薪。二是越是贫穷的地方,农村外流人口越多,回到村庄的可能性就越小,而他们的父母的自身养老资源就越是匮乏。三是大多数外出打工的农村子女在养老意识和养老行为上是矛盾的,一方面他们还有孝顺老人的心思,也愿意承担抚养老人的责任,但在具体行为上,他们却无法牺牲去城里工作的机会,回到农村和老人一起生活,很多人处于“有心无力”的状态。他们中很多人表示,愿意给老人提供经济上的支持,但却提供不了生活照顾和情感上的慰藉。可以在节假日看望老人,但不能日日陪伴在老人身边。也就是说,农村社会中孝道文化还在,但尽孝主体无法尽孝和谋生两全了。四是很多村庄的集体经济薄弱,无法为村庄社会公共事业提供经济基础,政府给予的支持十分有限,由集体提供养老的说法无法实现。

按照上述学者的观点,如果继续让农村家庭还成为唯一养老提供者,显然不现实,如果完全依靠孝道文化来解决家庭养老问题,也显然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

如果选择让政府和社会来养老,目前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即使是完全由政府来解决,把农村老人集中起来,但满足不了农村老人对亲情和乡情的需要。很显然,无论是学术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还没有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

二、前屯村创新性养老方式的意义

1.前屯村的探索。肥乡县前屯村地处冀南平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共有300户1500口人。村里共有70岁以上老人75人,其中没有老伴的35人;子女外出打工成为留守老人的25人,两项合计占全村老人总数的80%。这些老人大都处于孤单寂寞、无奈的状态中,生活不舒畅、精神不快乐。从2009年开始,村干部开始兴办幸福养老院,这种“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农村社会互助养老新模式,较好地解决了老人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文化活动等需求问题,既体现了传统居家养老习俗,又促进了家庭和睦。这一模式得到民政部的充分肯定,“村级主办”就是由村委会利用集体资金、闲置房产或租用农户闲置房产设施,村集体量力而行地承担水、电、暖等日常运转费用。“互助服务”就是由子女申请、老人自愿入住,衣、食、医由本人和子女保障。院内老人年轻的照顾年老的,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弱的,互相帮助、互相服务,共同生活。“群众参与”就是由村集体组织、动员和鼓励村民、社会力量与志愿者,特别是外出经商“成功人士”回报乡亲,为互助幸福院提供经济支持或服务。“政府支持”就是由各级政府从政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管理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指导。

前屯村面临的困难是,由于集体经济太薄弱,幸福养老院由集体承担的公共开支如电费、水费等都无法支付,目前仅仅靠村干部自己的人脉关系求各方面支持一些,但难以为继,解决可持续集体资金来源是他们面临的主要挑战。

2.前屯村养老方式的价值。一是最大限度地动员了乡村的养老资源。当今的乡村养老,无论是家庭、集体、政府,其能力都是有限的,但在这个模式中,家庭、社会、政府的资源进行整合,体现出比单纯依靠家庭养老的资源优势。二是通过变通的方式既保持了乡村养老传统,又满足了老人离家不离村的养老问题,能够继续感受家庭亲情和子女照顾的需要。这一做法改变了以往对家庭养老的刻板理解,改变了家庭养老就是在家里养老的做法,也改变了子女赡养就是要每天和老人在一起的做法。三是作为赡养提供者的子女,既减少了老人需要日常生活照顾的担忧,又能通过经济物质提供及节假日看望老人等方式,承担抚养老人的责任和尽孝道的心愿。在这个意义上,孝道文化在乡村得以传承,乡村老人希望儿女孝顺和儿女希望自己是孝顺的脸面得到保护。家庭养老的内涵继续保留,但表现形式有了变化,子女通过购买部分社会服务来尽孝道,而村庄则为他们提供一个好的平台,这样一个村庄的养老实验,不仅体现了农民的理性选择,也是村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要素与现代方式结合解决困难的尝试。

我们可以把前屯村的养老探索,看成是一种家庭与合作的社会养老方式,是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一种过渡性方式,作为一种过渡形态,符合城市化背景下乡村养老实际的需要。

当然,未来农村的养老方式还将会发生变化,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传统村落逐步向现代乡村社区转型,农民居住逐渐出现相对集中的趋势,下一代农村老人的养老观念也将发生变化,现代的养老观念和养老方式也将逐步取代传统养老观念和方式,农村社会将逐步从单纯的家庭养老,走向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这个过渡阶段大约需要二十年左右,在这个时期,家庭与社会相结合的方式将会是一种好的选择。

三、讨论:家庭—社会合作养老的

社会支持环境需求

1.从村庄到社区:乡村公共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农村人口减少是必然趋势,很多地方成为空心村,特别是一些贫困地方,很多村庄都走向凋敝和衰落。实现村庄向社区的转移,通过推进生产要素和生活主体向中心村社区的融合聚集,可以有效整合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资源,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效益,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改善农民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乡村文明程度。家庭资源、社会资源和政府公共服务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增加社会服务机构,改善乡村社会服务功能。养老机构将成为乡村社区服务机构中的重要机构,为乡村社会养老提供实体支持。

2.农村公共品供给:乡村养老提供主体多元化。很多农村存在着福利设施残缺、公共福利空白,人员流失、房舍荒弃、生产条件吃老本、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等不同程度的凋敝景象,尽管在2004年以后政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来解决村庄“零财政”的问题,但是,村庄的凋敝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逆转。“一事一议”作为农村税费改革后组织农民投入农村小型公益事业建设的重要形式,对加快农村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实际上,这个政策的影响十分有限,一些边远农村基本没有从这一政策中受益,同时村庄公共品的供给完全依靠中央财政是不够的。一方面要重新探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径。让集体经济,或农村合作经济成为遏制村庄凋敝、促进村庄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让集体经济成为村庄财政的重要资金来源,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农村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经济基础和组织机构方面为农民的养老社会化提供必要的条件。

3.传统养老文化的现代性:乡村养老形式的多样性。中国农村家庭养老选择还有着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原因,即中国传统封建“孝”文化的影响。奉先思孝,敬养老人,“父母在,不远游”等为“孝”道的主要内容之一。数千年封建文化的影响,使人们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根深蒂固的家庭养老观念。在精神层面,它是中华民族重亲情重伦理的具体体现;在功利层面,也是中国人代际交换的具体形式,千百年来,中国人认为,养儿防老是天经地义,儿女为老人提供经济赡养、精神慰藉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现代社会,这种文化传统依然是我们应当发扬光大的。但在具体方法上,需要结合现代社会生活特点进行现代性转变,比如,在为老人提供赡养的方式上,作为子女由于求学、就业、发展等原因,客观上做不到每天和老人生活在一起,但他们可以通过为老人提供资金物质、购买日常料理服务等来尽孝尽责;在精神慰藉方面,他们可以利用节假日看望老人、通过网络聊天视频来进行弥补。特别是只有一两个子女的家庭,他们更需要的是通过现代的灵活方式来赡养老人尽孝道,虽然他们不能每时每刻不能守护在老人身边,但不能因此就说明这些子女不尽孝道,这是现代社会生活特点所决定的,养老的文化正在经历着自身的现代性过程,更加灵活、宽容和多样将成为现代养老文化的基本特征。

注释:

[1]赵宝华:《我国老龄化城乡倒置 农村人口老龄化高于

城市》,据 http:///politics/2011-10/04/c_122118818.htm。

[2]周伟文、侯建华:《“新生代农民工阶层:城市化与婚姻的双重困境”》,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8期。

[3]曾 毅:《退休金缺口与农村基本社会养老保障》,据中国养老金网,2005年8月26日。

[4]樊海林:《中国农村养老模式变迁前景展望》,载《人口研究》1997年第6期。

[5]张素琴:《农民家庭式养老的困境与出路》,载《湖湘论坛》2008年第1期。

家庭养老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老年人养老 ;农村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2

本文认为,尽管农村老年人都是生活在乡土社会和拥有相近社会地位的群体,但它并非是一个同质的群体,在面对养老模式的抉择,人们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不同养老方式的选择都受到不同决策因子的影响。因此,本文将通过实地调研,考察他们养老模式的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

一、研究假设及变量选取

农村老年人养老模式的选择行为实质上就是个体的经济选择行为,是“合乎理性的行为”。农村老年人进行养老方式选择排序时需要考量自身利益或者达到养老效用的最大化,并力图以自身的最小的经济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从个人选择的经济学理论出发,我们可以逻辑演绎出以下命题:农村老年人对不同养老方式的选择与其对养老效用的评价认知相关。

依照这个基本假设,结合实际,解释变量包括五大类:

一是农村居民的个体特征变量,即性别、婚姻、生活自理能力等;

二是家庭状况变量,即家庭居住人数和子女数量;

三是经济收入状况变量,即经济来源和收入评价;

四是社会保障覆盖度变量,即社会保障是否健全。

根据研究目标,本文设定的因变量包括:自我养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

二、数据的处理和筛选

1.数据来源

数据来自于笔者参与的暑期大学生社会调研实践。该项调查以农村养老模式为研究主题,对广东农村老年人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分别在汕头潮南、惠州博罗、梅州五华、肇庆下帅和汕头金山派发了500份问卷,最终收回了有效问卷476份,问卷回收率达到95.2%。调查以农村老年人为调查对象,主要采用了非概率抽样的方式,具体运用了“立意抽样”、“偶遇抽样”等方法。

2.样本数据基本特征

数据显示,抽样效果较好,样本分布较均衡。被调查对象的性别比例适中,接近1:1的比例,年龄集中分布在[60,69]区间之上,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的占有88.8%的比例,婚姻状况为有配偶的比重为81.4%,丧偶的比例为16.9%,身体状况一般以上的总共有92.2%,人际关系一般以上的占有98.1%。调查数据基本与农村老年人实际情况契合,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的情况。

三、农村老年人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建构了两个模型的养老模式比较,其中模型1为自我养老和家庭养老的比较,模型2为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比较。模型通过了Wald统计量效性检验(X2=214.184,Sig=0.000),这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比较好,而且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一)个体特征层面

在模型1中,文化程度未表现出显著性,而性别、婚姻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等变量有显著性。模型1的数据显示,女性比男性更加倾向于选择家庭养老。可能的原因是,从封建社会以来,农村妇女在家庭中一直处于附属地位,长期从事家务劳动,对家庭形成了较强的依赖性。此外,在模型1中,生活自理高的老年人更加倾向于选择自我养老,渴望从家庭养老中脱离出来,减轻子女养老的负担。

在模型2中,幂值显示无配偶的农村老年人选择社会养老模式的可能性是有配偶的农村老年人的4.256倍。无配偶的农村老年人会对社会养老模式表现出强烈的意愿。可能的原因是,一是该类老年人的家庭意识比较薄弱;二是,由于家庭的破碎,迫使农村老年人选择更有保障性的社会养老模式。

(二)家庭状况层面

模型1中,随着家庭居住人数的增加,农村的老年人会倾向于选择家庭养老方式。可能的原因是,受家庭养老传统与心理情感需要的影响。而在模型2中,农村老年人会更加倾向于选择社会养老模式。初看上去,与模型1的结论相悖,但本文认为这是由于参照对比的模式不同导致的。模型2中,在进行家庭养老模式与社会养老模式的比较选择时,老年人为了避免家中成员太多发生冲突矛盾而更加倾向于选择社会养老模式。

另外,家庭的子女数量与农村老年人对家庭养老模式的选择呈正相关。一般来说,子女数量多的家庭可以给老年人提供日常照料与情感慰藉,因而家庭养老成为了优先选择。

(三)经济收入状况层面

在模型1中,主要依靠自身劳动收入作为经济来源并持较高评价的农村老年人会更加倾向于选择自我养老。而在模型2中,主要依靠政府和社区的农村老年人会对社会养老的模式表现出强烈的意愿。这说明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农村居民对自我养老的选择意愿开始提高。稳定的经济来源是选择自我养老的重要保障。同时,这也从侧面上反映了这样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农村老年人都不愿过多地依赖其子女,增加子女的经济上的负担。

但是,这种现象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呢?为此,本文在此以“性别”为控制变量,同时以2013年广东省农村地区居民月平均收入1500元为界限,划分为“低于月平均收入群体”与“高于月平均收入群体”来检验“经济收入状况与农村养老模式选择的相关性”是否存在性别的差异。

结论是性别的确影响了二者的相关性。对于男性来说,经济收入对养老方式具有显著性影响(X2=49.403,Sig=0.00),而对于女性则不然(X2=19.796,Sig=0.137)。长期以来,生活在男权中心主义的社会,女性处于男性的从属地位,并不能依靠自身的经济提升来自由地选择养老方式,而往往只能屈从依托于家庭养老模式,由此可见我国的女性地位亟需提高。

(四)社会保障覆盖程度

家庭养老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自愿服务;居家养老

中国分类号:G455

一、前言

老龄问题是公认的世界性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迁,传统家庭养老面临一定困境,而我国机构养老设施又严重不足,远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求。单纯的家庭养老如今已经不能适应更多老人的需求,更多的老人已经开始逐步向外发展,寻求更多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家庭养老在现阶段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而此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运而生。社区居家养老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认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居家养老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开展养老工作。

二、居家养老的内涵及现状

居家养老是指将老年人在家中居住,由家庭-社会共同为其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它既区别于传统的家庭养老,又不同于机构养老,是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有机结合。在社区层面普遍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场所和服务队伍,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及共同营造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环境。这种养老方式既适应我国的国情,也符合老年人的意愿和需求,因此作为未来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性模式被广泛认同和推广。

为扩大养老志愿服务队伍,我国民政部、团中央积极倡导大学生参与社区为老志愿服务,但过程中普遍存在志愿服务节日化、短期化,针对性不强,服务水平偏低等问题,迫切需要探索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效机制。大学生及其所在的志愿服务组织是长效机制内居家养老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为老服务实践证明,某些与老人需求密切相关专业的学生,如医学、护理、美发、烹饪等专业,很容易开展为老服务且服务效果良好。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时,可以“多对一”为主要活动形式,如组织大学生成立“为老服务小组”或者“助老服务团队”等,依靠团体的力量为老人提供服务。此方式更易得到社区及老人信任。同时可增强大学生服务信心和服务质量、增强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更易操作、便于长期坚持,更易获得社会资源支持,更易开展大规模深层次的为老服务活动。

三、大学生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作用

作为高校的大学生,在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我们要发挥大学生的作用,通过一定的教育引导,使大学生树立自愿服务意识,并逐步接受一种新的思潮。

1.大学生自愿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活动,可以不断地更新观念。包括职业社会工作者思想观念和居家养老被服务对象的思想观念。使大家明确居家养老不是简单的在生活上的照顾,而是包括其他多个方面,如心理健康等。

2.大学生自愿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活动,可以丰富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内容,壮大社区志愿者的队伍,为社区志愿者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3.大学生自愿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必须改变以前分散化、非专业化的服务人员格局,加强人才培训和资源整合,以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推动养老服务水平的进步。

4.大学生自愿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居家养老服务属于第三产业,对就业有着不可低估的贡献。更主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让大学生认识到居家养老行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在自愿参与的同时,培养大学生在这一行业中创业的意识。

四、加强大学生自愿服务教育的途径

面对大学生群体,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大学生关注居家养老的意识。若要营造全社会居家养老的氛围,需要社会、高校、大学生自身及其家庭的共同努力。社会要引领居家养老文化的正确导向。大学生应从自身做起,加强居家养老意识,自觉实践。在家庭教育中每位家长应当摈弃传统观念,将居家养老事宜放在首位。而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主阵地,在加强大学生居家养老教育方面要建立起教育机制,而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大学生进行自愿服务意识教育,要依靠学生管理部门、辅导员、学校党团组织等各个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强教育,从教育上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关注居家养老问题。校园文化活动历来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它既形式多样、内容活泼,又体现学校的文化内涵和个性特点。高校完全可以结合自身校园文化活动的特点,进行居家养老思想的教育和传播。可以通过广播、报刊、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学习讨论氛围。高校应当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社会实践,使学生在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中受到居家养老服务思想的教育,并逐渐成为学生自愿自觉的行动。在高校假期社会实践中要有居家养老服务实践的内容。每年高校安排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进行居家养老实践真实体验的重要机会,学校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时机,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开展社会实践。

五、总结

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目前的社会伦理中,绝大部分老人和他们的子女都希望选择居家养老,而居家养老的附加服务如心理陪护等,目前还主要依靠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几乎没有得到开发,但这些服务又是现有从业者所无法胜任的。那么,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选取一个长久的策略。作为高校的大学生,在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我们要发挥大学生的作用,通过一定的教育引导,使大学生树立自愿服务意识,并逐步接受一种新的思潮。

[参考文献]

1.杨宗传.居家养老与中国养老模式[J].经济评论.2000(3).

2.刘斐莹,肖遥,郭尧.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行为意向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J].高教高职研究,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