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的定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医药文化的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医药文化的定义

中医药文化的定义范文1

中医药对外教育现状

自1957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北京中医学院)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以来,我国中医药对外教育取得了蓬勃的发展。截至到2009年,我国42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已有25所院校具备了接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12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可接收学习中医药的华侨和港、澳、台地区学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

来华学习中医药的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据国家留学生基金委统计,目前在华留学生最多的10个学科中,中医药专业位居第2,仅次于汉语言专业。而在来华接受自然科学专业教育的留学生中,中医药专业留学生人数则稳居第1位。另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的留学生已增长到了5000人。

来华学习中医药的留学生国别逐年增多最初的中医药对外教育对象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其中日本、韩国以及华人分布较多的国家都是教学开展的热点,欧美学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然而,随着中医药影响在世界的扩大,特别是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2002—2005年传统医学全球战略》后,更多国家认识到中医药存在着巨大的现代应用价值,许多欧洲、美洲、非洲的学生也开始把目光投入到了中医药领域。目前,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接收的留学生国别已扩展到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的影响已经走向广阔的世界各地。可见,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留学生国别的增多促使中医药对外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其中留学生对中医文化理解的缺失尤为突出。

留学生在中医文化学习中的障碍

来华学习中医药学的留学生既有来自汉文化圈的近邻,以日、韩留学生为代表,也有来自大洋彼岸的远朋,如欧美学生。尽管文化背景不同,但是这些学生普遍都遇到了中医文化的理解障碍,并严重影响其中医药专业知识的学习。

中医文化内涵的理解障碍中国传统医学的基础理论受先秦哲学思想的影响,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认为自然、社会和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而欧美学生,“从小生活在重视分析还原思维的文化环境中,这种思维习惯与中医理论的直观整体思维没有同构关系”[3],当他们看到“以左治右,以右治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上取之”(《灵枢•终始》篇)等内容时,完全是一头雾水,根本无法理解中医学在治疗疾病时着眼于全局的整体观。至于来自汉文化圈的日韩留学生,虽然本国文化中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但是现代社会和古代社会毕竟存在着极大差异,因此他们对中医文化内涵的理解也同样存在着一定的障碍。此外,中医学考察人体的生命活动时,往往以生命活动的动态形象为主,而形体器官的物质性为辅,即以功能之“象”来界定“器”。比如:“心”从西医解剖学角度看,只是一个实质的脏器。然而在中医药学中,“心”不但是实质之心,更是神明之心,心不但能主血脉,更能主神明。这些内涵相对模糊的概念层出不穷,对于已习惯了明确概念、恰当判断和严密推理的留学生来说,准确理解这些内涵绝非易事。

中医思维模式的理解障碍援物比类,又称取象比类,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主要用于由已知形象到未知形象的概述和说明,也大量见于具体形象代替抽象概念的推理。中国人善于把形象相似、情境相关的事物,通过比喻、象征、类推等方法,使之成为易于理解的认知对象”[4]。这种思维模式在中医学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中医学说明四季常脉“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其中“规、矩、衡、权”将四季常脉的脉象形象地描绘了出来。然而大部分留学生习惯逻辑思维,善于描述客观事物,因此很难进行联想,难以接受注重经验和直觉的“援物比类”的思维模式。可见,中医文化理解的不足既是广大留学生面临的学习困难,也是中医药对外教育发展的瓶颈。如何开展中医文化教学,变瓶颈为突破口,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关键问题之一。

中医文化教学策略

确立“以文化解读中医”的教学理念关于文化的定义有数百种之多,季羡林先生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据说现在全世界给文化下的定义有500多个,这说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无统一的定义。我们认为人文科学跟自然科学不一样,有的最后不下定义……所以我个人理解的文化是非常广义的,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对人民有好处的,就叫文化”[5]。周思源认为“文化就是生活”,“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产生出来的物质生活方式,如衣食住行,便是物质文化,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如法律、政治、艺术、哲学,便叫精神文化”[6]。程裕祯则把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它既不同于哲学,也不同于意识形态,是介于两者之间而未上升为哲学理论的东西”[7]。可见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而中国传统医学来源于古代哲学,是先民对自然和生命的领悟,一方面反映了人们的思维和认知,一方面也对现代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因此,中医药学具有文化的特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众所周知,中医药学在语言、文化、甚至思维方面至今仍保留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意蕴,以中国文化为载体的中医药学,只有随着中国文化的开放传播,才能真正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有助于对中医理论的学习和理解。所以,“以文化解读中医”是根本,更是捷径。从文化的角度开展教学,培养留学生立足文化来理解医学,最终达到用医学来阐释文化的目的。

分阶段设置中医文化教学内容

预科教育阶段中医药院校留学生预科教育不等同于普通汉语进修课程,而应涵盖汉语言和中医文化2个层面,除了开设常规汉语课程,对留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语言技能训练之外,还要适当增加文化因素,开设中医文化课程。目前许多院校也作出了尝试,北京中医药大学实现了汉语预科与中医专业本科的衔接,针对英语国家的留学生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注重通识教育和人文道德的培养;天津中医药大学在汉语进修课程中加入中医文化元素,立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中医专业特点,研发出了一套将汉语学习和中医文化教学相结合的中医汉语教材———《实用中医汉语教程》;浙江中医学院也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等课程,这些实践都为中医院校预科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总之,留学生通过学习具有中医文化内涵的语言课程,一方面提高了汉语水平,一方面也获得了对中医药学更为直接的认识,而且对中医专业词汇的内涵和外延有了基本的了解,从语言方面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p#分页标题#e#

专业学习阶段充分挖掘中医专业课程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重视中医药经典古籍的文化教育,从中医知识层面培养留学生的整体观思维,有意识地加强留学生对中医文化内涵的理解,构建初步的中医思维模式。

中医药文化的定义范文2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文化社会学;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R193;R21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5625.2016.02.004

中医药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的灵魂,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推动力,而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对复兴传统文化、实现中医药学价值、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满足社会民众的健康需求、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有关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研究仍然处于较为初级的水平,不仅研究的成果较少,而且研究范围相对较窄,内容不够细致深入[1]。文化社会学是一门从社会学角度对各种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整体研究的一门学科,而整个中医药体系一直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文化的一部分[2-3]。本文从文化社会学理论视角出发,探讨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内涵,从文化传播实现的4个条件入手,分析中医药文化传播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就相关问题提出建议,旨在更好地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

1文化社会学的理论基础

文化社会学认为,社会是人的各种关系的总和,而人则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因此,我们要研究文化传播,就不能不研究人的社会活动,不能不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及其所属的集团、组织和社会。文化传播是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在社会活动中对文化的分配和享受。任何文化传播都是社会传播,是人的社会活动的过程,离开了社会关系,离开了人与人的交往,文化传播既不存在也不能实现。文化社会学将文化传播定义为人们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产生于社区、群体及所有人与人之间共存关系之内的一种文化互动现象。文化实现传播是有一定条件的,否则就无法实现传播,文化传播的条件是多方面的,但从整个传播过程中看,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①文化的共享性:是文化传播的首要条件,指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理解;②传播关系:所谓传播关系,即社会关系,它是在文化传播中发生的关系;③传播媒介:是文化传播的中介;④传播方式:分为横向传播和竖向传播[2]。

2中医药文化传播内涵及其意义

2.1中医药文化传播内涵

从文化社会学视角理解中医药文化传播,可以概括3点内涵,第一,中医药文化传播离不开人,同时也离不开社会,换句话说,中医药文化传播离不开社会关系;第二,中医药文化传播是一种社会活动,是人们在自己的社会活动中对中医药文化的分配和享受;第三,中医药文化传播过程是依靠文化共享、传播关系、传播媒介、传播方式4个条件得以实现的,缺少其中任意一个条件,其传播过程都将无法实现。综上所述,中医药文化传播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产生在社区、群体及人与人之间共存关系之内的一种有关中医药文化的互动现象。实质上,中医药文化传播是人与人之间有关中医药知识、信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理念等中医药文化内容的一种互动的社会活动。

2.2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意义

从中医药文化传播与“人”“社会”两个方面总结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中医药文化传播有利于人们构筑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医药文化传播是一种健康文化的传播,特别是中医养生防病知识的普及,是获得健康的积极手段,中医药文化传播对人们构筑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重要意义[4]。其二,中医药文化传播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具有深厚的文化联系,通过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其中内含的哲学内涵、伦理道德要求等都会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文化、意识形态,推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5]。

3中医药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文化传播实现的4个条件即文化共享、传播关系、传播媒介、传播方式入手,分析当前中医药文化传播在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中医药文化认同危机仍然存在

近10年来,随着全球“中医热”的持续升温,中医药文化传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6],但社会民众对中医药文化不认同的现象仍然存在。2014年某西医学者发起的“脉诊验孕约战”再一次将中医是否科学这一命题推到了社会舆论的面前,同时也把中医与西医的较量推向了,一时间有关中医药学“不科学”“没疗效”“不靠谱”的质疑和反对言论掷地有声。这些不认同现象的本质是对中医药文化内涵缺少理解,而这种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危机出现又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一是传统文化土壤的流失,中医药文化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汲取了很多传统文化知识,而传统文化的沦陷使得整个社会群体缺少传统文化的知识素养,给社会民众与中医药文化在理解和互动造成了障碍;二是在西方科学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中医药学显然并不符合西方近现代的科学思维、效率思维、还原思维,实验医学成为主流医学,相对于中医药学其占据了话语霸权地位[1];三是中医药学发展的自身原因,由于中医长久以来的劣势地位,也使得中医失去了临床阵地进行的系统实践,脱离了实践经验,中医药从业者的水平无法进步,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退化[7]。有些疾病相比西医疗效相对较弱,有些民众没有从中医中受益,自然不会对中医产生信任。

3.2中医药文化传播机制不健全

近些年来,中医文化的传播机制上是一种单向的政府主导下的传播,缺少政府、高校、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双向和多向互动[5]。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8]办公室关于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的通知》,随后又印发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2011年“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方案的通知》[9],国家中医药主管部门对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及文化宣传的力度不可谓不大,但国家政府部门对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活动仍是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关系,是一种自我封闭的传播机制,政府部门往往根据自己的宣传意图,进行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并且传播内容过于专业化,忽视民众对中医药信息的接受度和理解程度,只将重点放在了活动的“过程”,而不是活动的“结果和产出”,使得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同时,社会其他组织和公众主动参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热情并未被调动起来,只靠“传播者”政府的呐喊,不去关注“接受者”社会民众的需求,这样的传播机制不可能获得很好的传播效果。

3.3中医药文化传播媒介监管不完善

近些年来,中医类养生节目、中医药类报纸、中医养生书籍等大众传播媒介成为了中医药文化面向社会传播的主要途径;同时,借助微博、微信、手机APP、网络论坛等新媒体技术传播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也正在兴起,很多中医学者、医药企业、医院、药店都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或微信,在向社会民众宣传自己产品的同时,也会一些中医药养生小常识,间接地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但在这些大众媒介和新媒体传播中医药文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令人担忧的现象。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季度监测到的虚假违法中医医疗信息中,99%以上为变相广告,打着中医药幌子的违法虚假广告;2014年度,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中医养生电视节目下发了《关于立即停止播出“健康365”和“杏林好养生”等养生类节目的通知》[10]规范性文件,这说明目前中医传播媒介中仍存在虚假宣传、误导观众的现象。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内容,大部分是关于中医药学对治疗疾病、维护健康方面信息,其关乎人的生命及健康安危,所以中医药文化传播内容及信息必须是准确的、科学的[11]。虚假、错误的中医养生信息如若被观众采信或应用,将会对观众的身体造成伤害,进一步降低中医药学在社会群众中的信任度,对中医药文化传播产生阻力。所以,加强这些传播媒介的监管和传播内容的审查,对社会民众的身体健康,对中医药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4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建议

4.1增强中医药文化认同

只有得到社会民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中医药文化传播才能实现。增强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应该从3个方面入手:第一,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让人们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对于理解中医药学语言及理论具有基础性作用。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媒体、学校、社会组织、社区、职场等各类社会主体广泛参与,积极互动、采取各自擅长的方式方法,传播和宣传传统文化[12]。社会传统文化氛围的形成,能够给中医药文化传播提供一个更好的语言环境。第二,建立中医与西医之间的文化共识。让社会民众了解到中医和西医都是医学体系,它们两者的智慧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呈现出来[13],两者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共同造福人类的,通过建立这种文化共识,避免出现用中医打击西医或用西医批判中医的现象。第三,切实提高中医药学的疗效。只有当人们运用中医药治疗和防止疾病产生预期或良好效果时,才会从心理上产生对中医药学的信任和认同,从而对中医药文化传播产生正能量,进而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提高中医药学临床疗效任重而道远,需要从继承和创新中医药理论和技术、保护中药资源、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科研水平等方面努力。

4.2完善中医药文化传播机制

完善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机制应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立体化的中医文化传播机制[5]。在中医药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制定针对性的传播策略。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受众了解中医药文化,受众是传播活动的核心,所以应建立以“接受者”为中心的传播关系,要根据不同知识层次的人群,不同的地域、年龄、收入制定各自侧重、全面可持续的。有针对性的文化普及策略,减小认知差异[11,14]。第二,努力构建全方位的传播机制。如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双向沟通机制,在传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应该互相沟通;正面引导机制,对于中医药文化的积极影响和功能,需要大力宣传;及时反馈机制,对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公众有什么意见和建议,需要相应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作及时反馈;评估机制,对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成本和绩效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5]。中医药文化传播以社会民众了解到中医药文化的本质及学习到中医药学知识为根本目的,要获得良好的传播效益,必须同时关注传播关系的两个主体,及时解决好在传播过程出现的问题,以确保中医药文化传播信息渠道的畅通。

4.3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媒介监管和审查

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媒介的监管和审查,是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提供保障。第一,完善相关法律、政策、规定。通过这种强制力手段对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进行规范,国家应继续制定相关政策文件,让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第二,政府部门应建立专门的中医药文化传播媒介的外部监督机制,加大对违反规定媒体的惩罚力度,坚决取缔一些打着中医药幌子为牟取暴利的传播活动,净化传播环境;第三,利用和研发先进的网络技术,过滤和监测网络存在的虚假中医药广告和信息,确定社会民众接收到的中医药知识和信息是科学的、真实的、实用的、权威的及对民众的身体健康有利的;第四,加强对媒体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律意识,社会媒体具有很强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所以必须对所传播的信息尽到审查义务,避免误导观众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5结语

从文化社会学角度探讨中医药文化传播,可以得出中医药文化传播是一种社会活动,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是其传播的首要条件,中医药文化传播机制是其重要的内容,中医药文化传播媒介的监管是根本保障,同时中医药文化传播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社会民众、政府部门、媒体行业、高等院校、医药企业等多方面协调一致,多管齐下,才能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申俊龙,马洪瑶,魏鲁霞.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与创新的互动和演化逻辑[J].医学与哲(A),2013,(10):90-94.

[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太原:山西出版社,2007.

[3]薛公忱.中医药的文化定位问题[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36-139.

[4]温长路.对中医药文化传播和普及中若干关系的探讨[J].中医药文化,2014(3):62-65.

[5]陶林,张宗明.论中医文化传播的困境与突围[J].理论月刊,2015(3):70-73.

[6]赵海滨.从文化安全角度探讨中医药文化的发展[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0):54-58.

[7]蔡慧贤.中医药文化传承危机的原因及对策[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11):529-531.

[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的通知[Z].北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

[9]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2011年“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方案的通知[Z].北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1.

[10]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立即停止播出“健康365”和“杏林好养生”等养生类节目的通知[Z].北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4.

[11]李海英,段逸山.从盲目养生热谈中医药文化传播的迫切性[J].中医药文化,2011(5):15-17.

[12]刘诗林.当前传统文化复兴现象分析[J].科学社会主义,2011(1):106-108.

[13]张其成.中医文化复兴是中医复兴的重要途径[J].中医药文化,2006(01):6-9.

中医药文化的定义范文3

中医中药有优势吗?

到2015年,力争100%的地市建有地市级中医医院,70%的县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等。这个目标能够实现吗?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十一五以来,全国中医医院从2005年的3009所增长到2010年的3232所,年平均增长1%。

据了解,中医医院预期从2010年的3232所增长到2015年的3397所,预期性增长速度也为1%。中医医院床位数从47.1万张增长到69.2万张,预期增长8%,也与十一五增长比例相同。由此看来,目标是可及的。

那么,百姓对看中医有热情吗?中医又该如何提高诊疗水平?

十一五期间,中医医院诊疗人次数从2005年的2.34亿人次增加到3.60亿人次,年均增长比例为9%。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中医医院总诊疗人次争取超过5.5亿人次。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疗效确切和费用低廉的中医药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中医药整体观理论思维、个性化辨证论治以及“治未病”健康保健方法的优势进一步凸显。

十二五期间,中医院将坚持转变发展方式,突出特色与优势:从单一的疾病治疗模式,转变为既重视疾病治疗,又重视预防保健、养生康复并融合一体的综合防治模式;从注重中医医院发展,转变为既重视医院发展,又注重门诊部、诊所等中医药服务的多种组织形态共同发展;从注重中医医院的规模扩张,转变为在继续扩大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特色优势建设和服务功能完善。

做强中医有保障吗?

到2015年,中医药人员增量占全国卫生人员增量的比重争取达到18%,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全科医生的比重争取达到20%,中医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重超过60%。十二五期间,将建设中医临床教学基地,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加强中医药职业教育和毕业后教育,开展中医住院医师、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完善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师承教育模式,进一步落实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相衔接的政策,加强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工作,造就新一代中医药领军人才和一大批中青年名中医。

在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到2015年,为县级医疗机构培养1.5万名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含500名民族医药人员),对5万名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中医人员进行中医药(含民族医药)专业大专学历教育。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强调,各级政府要逐步增加投入,切实落实对中医药的补助政策。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价格,充分体现服务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在医疗保障政策中,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品种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报销范围。

任督二脉有依据吗?

在甘肃省卫生厅的组织下,41名医务工作者在武山疗养院参加了中医真气运行培训班,仅用9天时间即打通“任督二脉”,引发社会热议。

根据功法创立者李少波教授的定义,任督两条经脉相沟通的标准为:“督脉通畅后,一呼真气入丹田,一吸真气入脑海,一呼一吸形成任督循环。”

在真气通过督脉时,会有一种自然的冲力,表现为头面部皮肤痒麻、似虫蚁爬行、眉心鼻骨紧张、唇部麻紧、身体有时温热、有时凉爽等。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管理科张炜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他说,“如果学员有了这些练功感觉,就认为是‘通督’。在没有很客观的现代医学监测手段来证实之前,我们只能用传统的方法来界定。”

与以前只在武侠小说里出现的“任督二脉”相似,很多人对于中医的整体印象正是玄之又玄。中医如何告别神秘,让公众更为理解?

中医药文化的定义范文4

2008年夏天,我在京城偶获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课题《遵循自身发展规律,发挥中医药优势特色的政策研究(总报告)》,其中开篇两段文字,让但凡尚未接触过中医药学的国人顿有振聋发聩之感——

中医药学是中国的第一大发明,其意义远大于我国的指南针、纸、印刷术和火药等四大发明。

与发展仅200年的现代医学及其所出现的诸多弊病相比,中医药学有极大的优势;中医药学是防病的健康医学,代表了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

果真如此?

我找来中医药学著作中名气最大的《本草纲目》。譬如“入井观天,不过圆顶;登峰眺目,极于烟际”,一经细细品阅,始知自己对中医药学这座如千岩竞秀的文化宝藏竟然如此陌生、陋见。

由伟大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私人编撰的煌煌巨著《本草纲目》,共计52卷,收录药品1892种,附图1109幅,总例“不分三品,惟逐各部,物以类从,目随纲举”,以部为纲,以类为目,计16部,即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各部按“从微至巨”、“从贱至贵”的原则论述,很符合进化论思想。在各部之下设69类,比如,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杂草,有名未用等类。此外,李时珍将自己收集的11096个单方、秘方、验方,一一附录于各药物之下予以论述,遂成彪炳人寰的创举。

由此观之,仅从诞生于明代、外国人眼里的“中国百科全书”《本草纲目》,即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荟萃自然精华的中医药学,堪称“尽广大而致精微”。

医学者,以治疗疾病为根本。据史册记载,李时珍在其时代还有“千里就医于门,立活不取值”之誉,可见他治病救人的医术亦卓著于世。

远在李时珍之前1600多年的西汉,淮南王刘向、刘歆父子所著《七略》,就将医学定义为“方技者,皆生生之具”,即守护生命、提高生命的价值。刘向、刘歆父子在《七略》曾提到——

经方者,本草木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历览前贤,从“尝百草,始有医药”的神农氏,到创制汤药的伊尹;从春秋时代职业医师的医和、医缓、扁鹊、西汉的名医淳于意、东汉的“医圣”张仲景、三国的“外科鼻祖”华佗和以“杏林春暖”垂传于世的董奉;从“化学始祖”东晋的葛洪、“山中宰相”南北朝的陶弘景,到八代名医的徐之才等;从唐代的“药王”孙思邈、“仙医”蔺道人、北宋医学名家唐慎微,到“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政、朱丹溪、李杲;从明代医学大家李时珍、明末瘟病大家吴又可,到清代“瘟病四大家”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一代代国医圣手络绎间出,悬壶济世,如星汉熠熠,辉映着中华文明的历史天空。

作为中国的原创性医学,中医药学与中华民族历史一样悠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在西汉以来的2000多年中,中国发生了312次瘟疫,正是中医药的防治,有效地控制了这些疫情的蔓延,中国从未出现过像欧洲那样一死就是上千万人的悲剧。

所以,在古代,有司马迁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的总结:“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早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

作为中医学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李经纬教授在其编纂的《中医史》中写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内容极其丰富多彩,古典医药文献之富,有效医疗技术之多,理论之独具特点等,尚没有一个国家或民族能与之相比。”

然而,近一百年来,时风骤变,功绩卓荦的中医药竟然日趋式微。

人类进入20世纪,在以西方为主的现代医学突飞猛进发展的时代,中医药学由于种种内外因素失去了自己现代化的时机,虽然未像其他民族的传统医学那样衰落消失,却也陷入生存逆境,多次险遭政府取缔,否定和批判的聒噪之声此起彼伏。

今天,还有多少名中医能称为对中华民族作出贡献而被祖国推崇的“功勋人物”?

今天,又有多少身怀绝技的民间中医因“江湖郎中”的非法行医身份遭人睥睨?

也许,是因为现代以来善良的国人对中医药认知肤浅,对西方现代医学“科学性”盲目崇拜,以“无知者无畏”的勇气和决心,必欲铲除“迷信”、“不科学”的封建余孽之中医药而后快!如果是这样的话,中医完全能以其辨证论治的整体科学思维,证明自己在人类生命科学的至高境界所拥有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为了正确贯彻执行对待中医的方针政策,主席曾强调:“重视中医,学习中医,对中医加以整理,并发扬光大,这将是我们祖国对全人类贡献中的伟大事业之一”。

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

中医药文化的定义范文5

【关键词】中医药学生;中医药文化传承;自觉性;路径

中医药文化传承千年,凝聚了丰富的医学理论实践经验、健康养生理念以及哲学智慧。它是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中医药院校学生不仅仅肩负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还承载着中医药文化继承发扬的历史重任。所以在校期间,有必要对中医药院校学生开展中医药文化自觉性教育。

一、中医药院校学生应具有的中医药文化自觉性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中医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医药文化包括中医理论、本草学、针灸学、病证与治法、养生、医家、医著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周易、儒家、道家、太极哲学等文化的融合。[1]传承性是它最重要的特点,它不仅传承精湛的医术,还教导学生修身、立品、济世,传承高尚的医道。

所谓文化自觉性,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势。”[2]先生不仅对文化自觉性做出定义,他还指出,文化自觉性不是随波逐流,不是全盘接受外界影响,也不是简单的固守文化传统,而是始终保持一份自知之明,清醒而自主的认识文化谱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取得自主的文化地位。

中医药文化自觉性是当代中医药院校学生的必备素质,是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关键。目前,西方医药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已成为医药体系的主导,本文就中医药院校学生应该具有的中医药文化自觉性概括为三点。

1、主动性

学习中医药文化的主动性是中医药文化自觉性的基础。具体表现能主动阅读中医药典籍,自觉学习中医药文化相关知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厚重浩然。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其哲学体系、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以及发展规律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被世界称誉为中国第一“国粹”。[3]中医药早已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而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自觉主动学习中医药文化相关知识是对中医药院校学生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

2、甄别力

中医药文化的甄别是中医药文化自觉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的甄别包含两方面,对中医药文化的深入研究及优胜劣汰。深入研究是优胜劣汰的前提。

对中医药文化的深入研究指深入精髓,研究其核心价值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指出: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大家普遍认为,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4]具体表现为博及医源、精勤不倦,淡泊名利、悬壶济世。

中医药文化的优胜劣汰是指对中医药文化所包含的思想、人文精神、理论方法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是对经典文献文本进行演绎,承者通过对经典文献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启发,不断实践,有了新的领悟与发现。二是基于师承教育模式,师徒之间相互理解,通过耳濡目染、口传心授、观摩体会、临床实践,不断形成理论和实践的互动,在不断地互动中得到新的理解、体会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思路和风格。

3、融合创新

目前,一方面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全球文化一体化,西方医学强势崛起;另一方面,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广泛,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认可。目前中医已被74个国家承认,并同176个国家进行了中医学术交流,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中医医疗机构,其总数已超过8万家,从业人员达20余万,每年有3成当地人和7成以上华人接受中医药服务,全球约有三分之一人口接受过针灸、按摩、中草药等中医传统疗法诊治。[5]

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调查结果显示:270个最具推广价值的中国文化符号中,“中医”列位第三。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标签,中医药文化推动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中医药文化在世界舞台上要坚持中医药文化主体地位,增加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克服对外来文化的排斥抵触情绪,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借鉴和融合世界各民族医药文化,博采众长,在时代的背景下赋予中医药文化新生命及活力,将中医药文化融入世界文化,让中医药文化为世界所知、所用、所爱。

二、当前中医药院校学生欠缺中医药文化自觉性的表现

当前中医院校及学生大都注重中医药理、医术等知识技术层面的学习,忽略中医药文化内涵的理解,更不用说中医药文化自觉性的培养。对中医药文化自觉性的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主动性欠缺

文化理解和认同感的欠缺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中医药院校学生课程繁多,课业繁重,大多数同学了解中医典籍及典故主要靠课堂的教授,只有极个别的同学能在课后主动阅读;二是很多中医药专业学生由于受到成绩限制,无法报考西医相关专业而被迫选择中医药相关专业,缺乏对中医药典籍学习的动力;三是中医药典籍大多晦涩难懂,学生对其缺乏阅读的兴趣,自学难度大,不求甚解。

2、甄别力欠缺

首先,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多为理科背景考生,重理轻文,多数只重视中医药技术的学习,忽略其价值核心和文化内涵;最后,由于条件限制,多采用西方医学教学模式,一名教师授课,50多名学生学习,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师徒之间的互动更不用说得到新的理解、体会,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思路和风格。

3、文化融合观念欠缺

文化的融合是文化的传承的动力,目前存在两个极端:一是我国的医学教育以西方医学为主体,中医药院校授课是较多采用西方医学授课模式教学,学生习惯用西医的思维和视角来审视中医药文化,用西方医学的长处来对比中医药的短处,仅把中医药当作西方医学的补充。二是中医药院校的学生思想观念较为保守,尤其在“取消中医”论战之后,更是对西方医药文化产生抵触心理。很多学生认为西方医药仅仅是医疗技术,根本没有文化可言,而且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标不治本。而中医以病人整体为治疗对象,辨证施治,不仅疗效好,对人体伤害小,更是能治病根的绿色医疗。片面狭隘的眼光最终导致的是文化的断灭。三、传承中医药文化,全面提升中医药文化自觉性

从温病学说到体质学说,从《黄帝内经》到《伤寒论》,“师古不泥古”,这就是中医药文化能传承两千多年的原因。当代,中医药仍在不断创新发展,不仅用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更被利用在抗击SARS、H1NI甲型流感等重大疫情中。这都是中医药文化不断创新与发展的结果。全面培养和提升中医药文化自觉性是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发展、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内在需要,是全面提升中医药院校学生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

1、师者为先,文理并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中医药文化重在师承,更是讲究言传身教和尊师重道,一名缺乏中医药文化认同感的教师难以教育出具有中医药文化认同感的学生。

《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提出:“医者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李时珍《本草纲目》言:“欲为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后可以语人之疾病。”文理并重,方能成就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中医药专业人才。中医药院校的各科教师都需博览中医药文化典籍。如要求刚入校的非医药学专业的青年教师在正式授课之前学习《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等中医药典籍,了解中医药相关知识,熟悉其哲学思想、思维模式及价值观念。在教师讲课比赛中,将本专业知识及中医药文化的结合程度也作为考核的一项标准。如在进行西方临床医学教学时,介绍西方“牛痘接种术”是在中国创立的“人痘接种术”的理论之上形成的,最早的外科麻醉术是华佗研制的麻沸散等等。

授课时,教师需将中医药文化与本专业知识相结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如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中引入《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等中医药经典,介绍董奉、张仲景、华佗等中医药大家悬壶济世之事。如陕西中医学院将体育和中医相结合,开设了选修课程――中医传统保健体育,其《孙思邈健身法》获取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并于2008年8月进一步成功举办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第九届传统体育保健运动会,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校园里掀起了学习太极、五禽戏、八段锦、长拳的,引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中医药文化的自觉性,将中医药文化及其精髓潜移默化的渗透到课内,为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做出了贡献。

2、精勤不倦,无私奉献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云:“学者必须博及医源,精勤不倦”。

欲博及医源必先精勤不倦。这要求广大师生不仅勤于学习中医药文化,更是要勤于剖其精髓,解其内涵,甘于奉献,用生命诠释内涵。如陕西中医学院将“精诚仁和”的价值核心进一步的演化,对学生提出应在品德、行为、学识、才能方面具备“精、诚、仁、朴”的要求,并以此作为校训。“精”即“精勤不倦”研学问;“诚”即为人诚笃修医道;“仁”即仁心仁术济苍生;“朴”即淳朴质朴济世人。学校入学教育时组织新生举行《医学生誓言》宣誓仪式,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价值取向。历年来,学生们也用自己的行动,在奉献中实践着当初的誓言。上世纪80年代的大三学生邵小利因救落水儿童而不幸牺牲,她英勇献身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陕中医人。目前,学校坚持每年开展“邵小利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学生志愿服务及义诊,尽自己微小绵薄之力。老一辈德艺双馨的陕中医人更是淡泊名利,奉行“仁心仁术济苍生”的思想,精勤治学,精研医道,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学校充分发挥师承教育模式,设立“导师论坛”、“名师名医讲坛”,举办“分享名人经验、成就中医梦想”系列讲座并邀请邀请“国医大师”张学了题为《对中医人才成长的几点体会》的讲座,学生们深受勉励及启迪。

3、以中为主,和而不同

中医药文化的定义范文6

关键词:中医药 质量 专利保护必要性

一、我国中医药在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解释,中医药是"中国传统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药类物质。"①本文将传统中医药定义为:传统中医药是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并运用于临床实践,具有药性(四气五味)、归经、功能、主治和配伍(君、臣、佐、使),其功能是以中医术语表述的中医药材、中医药饮片和中成药制剂的总称。②

目前在全世界使用中草药进行治疗的高达40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80%,中草药的市场份额更是高达170亿美元之巨。但是,在国际中医药市场上仅占有5%的份额,中国每年进口的天然药物已经超过6亿美元,并且年增200%-300%。③

从质量角度看,我国传统中药类产品受到的是食品卫生标准检测。许多国家对传统医药和草药保健食品增加了微生物、防腐、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甚至黄曲霉素检查,并分别制定了各自的标准。我国传统中药很难达到国外根据西药理论体系所设定的药品质量标准要求。

从专利保护看,中药的产品发明专利申请,以中药复方制剂的申请为多。实践中,中药专利保护现行制度虽然有一定的效果, 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包括: 专利保护机制难以保护文献化的中医药传统知识;难以满足专利"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要求, 申请获得专利困难;侵权认定困难。

二、我国中医药保护必要性

传统中药保护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达国家对我国传统中药资源的侵占

发达国家利用合作、收购、兼并等方式来获得我国宝贵的中药古方、验方和祖传秘方。日本以我国汉方为基础开发汉方制剂处方,其75%的主要原料来自中国,但开发出的中医药产品却占80%的国际市场份额。西方大医药公司设立天然药物部,开发中药制品,不断地将我国的古方和草药改造为他们自己的科学配方。

(二)发达国家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占领市场

国外许多跨国制药公司利用其先进技术和雄厚资金在中国独有的中药材中提取有效成分,在中国申请专利保护,对我国的中药专利申请形成强有力的阻断。我国传统的中草药,由中国人研制开发并完善但却由外国公司取得专利保护的项目就有900多项,中国的医药企业失掉了巨大的市场份额。

(三)我国对传统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漠视

我国企业、科研机构和个人对传统中药知识产权保护观念薄弱,缺乏主动保护的意识。据统计,我国2002年在中药领域共申请专利3026件,大约90%以上的传统中药没有申请专利保护。④并且,我国企业还存在法制观念淡薄,互相模仿,恶性竞争的问题。

三、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必要性分析

本文主要分析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专利、商标、著作保护。

(一)中医药专利保护的不足

专利保护是药品发明保护中最为有效的一种保护方式,但由于与西药相比,现行专利制度并不能对传统中药提供充分的保护。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中药难以满足专利三性要求

依据我国《专利法》中药产品、方法和新用途,只要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就能够获得发明专利。但是由于传统中药的特性,很难满足专利三性要求:在新颖性上,我国大量的经方、古方都已开发为药品商品或在临床使用,这些最具价值的经方、古方已经不具有新颖性;在创造性上,对中药复方制剂进行创造性评价时,多数中药复方的发明集中在了配方中药物组成及药量上的变化,其制作工艺仍然属于传统的常规工艺,技术跨度不大,因此在创造性上也很难达到上述要求;在实用性上,许多的中药复方制剂虽然在临床中已经反复的使用,但是要想证明其具有工业实用性也还是比较困难的。

2.中药专利侵权难以认定

传统中药大都是复方,很多中药品种药物成分多达几十味,多种药物混合过程中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所以在制成中成药后,很难分析出中药复方制剂的有效成分、原始配方和制造工艺。因此很难将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独立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进行对比,也就无法证明他人是否侵权,难以保护自己的权利。

3.申请中药专利风险较大

国家专利局接到申请人的申请后,会将申请专利的内容全部公开,以查验在申请日前是否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如果申请专利没有获得批准,不但泄漏了自己的商业秘密,还容易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这是医药企业不肯申报中药专利的一个顾虑。

(二)中医药商标保护不足

我国传统中药药品商标的注册和使用中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中医药企业商标注册量少

我国许多中医药企业对商标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药品商标的注册量很少。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120家中成药重点企业及其重要中成药品种的调查,被调查企业对利用注册商标进行保护的积极性并不太高。

2.药品名与商标名的处理存在不当

企业往往把药品通用名称与商标混淆,制药企业多喜欢把药品的原料或药品的功能注册为商标等,其保护性不强,即使获得注册,理论上也可以由他人申请撤销;中药商标缺乏独创性,区别作用不强,企业不注重商标的设计与运用,结果药品的通用名称被熟悉,而药品商标却被忽略。

3.注册商标被抢注导致商标权散失

我国地大物博,中药材极为丰富。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各地都有各种不同质地的道地中药材。比如,宁夏枸杞、长白山的人参等。这些道地中药材都适用于地理标志保护,但目前这些各地的道地中药材很少进行证明商标、集体商标的注册。

(三)中医药著作权保护不足

中医药著作权人的认定很困难,大多数中医药创作有其历史传承性,很难认定著作权由某些个人或法人享有。另外,传统中药知识的创作往往是延续性发展的,根据现有著作权设定一定的保护期限并不适当。

四、总结

中国传统中医药存在质量不足的问题,同时,中国传统中医药的专利、商标、著作权保护等保护方式存在不足,这两个方面的弱势,是导致中医药在国际市场中缺乏竞争力,这应引起有关部门的充分重视,中国中医药企业应努力提高传统中医药质量,同时中国政府应该加强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共同努力提高中国中医药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注释: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1.

②梁高山,吴文博.论中药的定义与特征[J].陕西中医,2008,(07).

③季李华.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分析与对策初探【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④于金葵,潘红.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对策思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06).

参考文献:

[1]洪净.中药知识产权保护[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2]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3]雷载权.中医学[D].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4]吴敦序主编.中医基础理论[D].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5]杜瑞芳.传统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

[6]梁高山,吴文博.论中药的定义与特征[J].陕西中医,2008,(07).

[7]周成明,周风华,靳光乾等.对中药材GAP认证和产业的思考与建议.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4,6(5):66~75.

[8]郑成思.知识产权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年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