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安全基础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安全基础知识范文1
【关键词】职业教育;食品质量检验;岗位能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为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向,积极探索“食品质量检验专业与食品企业质检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检验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检验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食品检验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五对接的模式,在“十二五”期间让中职食品质量检验专业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服务区域、服务行业、服务企业,我们就食品质量检验职业岗位能力调研了广西区内85家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种类涉及有:糖类(16家)、茶叶(21家)、饮料(12家)、酒(6家)、其他粮食加工品(11家)、糕点(6家)、肉制品(7家)、大米(6家)等8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 调查结果与分析
食品质量检验职业岗位能力包括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两方面,其中专业技能指学生拥有感官检验基础知识、理化检验基本操作、微生物检测基本技术、某类食品出厂检验项目的检验技术、其他与食品相关的拓展知识等。
表1 毕业生具备文化基础知识比率表 单位: %
高中初中小学无要求
语文801163
数学722602
英语3234331
化学752500
物理4346011
注 :分析表中人为设定百分比< 6O%不是很重要,60%≤百分比
1.1 文化基础知识与能力要求。
据统计,企业对检验岗位中检验员的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等知识与能力须达到高中以上文化基础的比例分别为80%、72%、32%、75%、43%。见表1 。
1.2 专业技能要求。
1.2.1 感官检验基础知识。糖类、饮料、其他粮食加工品、肉制品、糕点、大米等食品生产企业检验岗位对感官检验基础知识与技能要求不高;酒类、茶叶类食品生产企业检验岗位对感官检验基础知识与技能要求较高,在90%以上。见表2。
表2 毕业生具备感官检验基础知识能力表 单位: %
感官检验基础知识感官敏感性(视、嗅、触、味)感官评价方法感官评价描述能力合计
糖类16126438
饮料26286464
其他粮食加工品14225647
肉制品16163439
糕点26256461
大米28164351
酒类3338101091
茶叶3640101096
1.2.2 理化检验基本操作。主要是掌握分析化学原理及应用,如标准溶液的配制、滴定分析、重量分析法的运用;熟练掌握食品检验流程:采样――制样――检验数据处理――报告。除大米、茶叶类食品的出厂检验项目不涉及滴定分析外,其它类食品均涉及,特别是糖类、其他粮食加工品、肉制品类食品的检验岗位上应用广泛,比例在76%以上。见表3。
表3 毕业生具备理化检验基本操作能力表 单位: %
分析化学原理及应用标液的配制滴定分析重量分析食品检验流程合计
糖类323081080
饮料203041064
其他粮食加工品283081076
肉制品303081078
糕点202481062
大米00101020
酒类302801068
茶叶040101060
1.2.3 微生物检测基本技术。在食品检验岗位上,对微生物检测基本技术的要求就是熟练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方法,如灭菌技术、生物显微镜的使用、菌落总数的测定和大肠菌群的测定等,并能通过食品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对食品进行质量控制等。除糖类、茶叶、大米类食品出厂检验项目不需要进行微生物项目检测外,其他食品均要进行微生物项目的检测,而大多数需要进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测定。见表4。
表4 需要微生物检测基本技术的食品岗位表 单位: %
基本实验技能无菌技术显微镜的使用培养基的配制测定项目菌落大肠合计
糖类000000
饮料201010252590
其他粮食加工品2020102525100
肉制品2020102525100
糕点2020102525100
大米000000
酒类(酒精度≤20%vol露酒)2020102525100
茶叶000000
1.2.4 某类食品出厂检验项目的检验技术。食品生产出来后需经检验合格才能出厂销售,食品检验员必须具备相应检验能力和相关的资格证书,如食品检验工。各类食品出厂检验项目不同,对检验中实验仪器的使用以及实验室规则和安全防护、产品标准、检验方法、检验报告会有所不同,对检验人员综合性检验能力要求高。如表5。
表5 部分食品出厂检验项目及检验能力合格率
大米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其他粮食加工品之谷物粉类制成品茶叶糕点其他酒(酒精度≤20%vol露酒)白砂糖蛋白饮料类
加工精度感官感官感官净含量净含量感官净含量感官
水分酸价菌落总数水分感官品质感官酒精度蔗糖分净含量
最大限度杂质总量过氧化值大肠菌群酸度水分水分(或果肉含水率)净含量还原糖分蛋白质
糠粉净含量净含量菌落总数粉末、碎茶菌落总数菌落总数干燥失重可溶性固形物
矿物质大肠菌群茶梗大肠菌群大肠菌群电导灰分菌落总数
带壳稗粒非茶类夹杂物馅料含量总糖色值大肠菌群
稻谷粒滴定酸粒度商业无菌
色泽、气味、口味甲醇浑浊度
杂醇油不容于水杂质
合计检验项目844566997
检验能力合格率364340687860405246
1.2.5 其他与食品相关的拓展知识。食品质量管理原理及实践在300人以上食品企业应用广泛;食品添加剂应用基础知识在100人左右食品企业应用广泛;食品检验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知识在10人以下小型企业广受欢迎;食品生产许可认证知识在各类型食品企业均需要。如表 6。
表6 毕业生具备与食品相关的拓展知识需求表 单位: %
企业规模食品质量管理原理及实践食品添加剂应用基础知识食品检验实验室建设及管理食品生产许可认证(QS)知识合计
300人以上3412202591
100人左右2028162589
10人以下128302575
2. 小结
通过调查,初步掌握在食品生产企业中,食品质量检验这一职业岗位所需文化基础知识与能力、专业技能基本情况。各类食品生产企业检验岗位要求检验员的文化素质学历须中职毕业,其中语文、化学和数学知识与能力要求应达到高中程度,英语、物理知识与能力达到初中以上程度。食品质量检验专业技能方面,因食品种类不同,技能要求的侧重点也不同。
2.1 同样是执有食品检验工职业资格证的检验员,不同类别的食品专业技能偏重点不同。如茶叶需要更多的感官检验基础知识,检验人员岗位技能主要有理化实验室检验中常规实验仪器使用与安全防护、茶叶水分的测定、毛茶或精茶中粉末与碎末的测定、茶叶审评室的设计与配备、茶叶感官审评技术“五项评茶法”(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等。对于茶叶检验岗位的人员需要执有二个方面的职业资格证书:食品检验工证、茶叶审评员证。
2.2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在食品检验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标准溶液的配制、常用仪器(分析天平、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的使用、滴定分析法和重量分析法的运用、实验数据的处理等。
2.3 大部分食品都要测定微生物项目,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在食品检验中是不可缺的一部分。要求检验人员能够合理规划微生物实验室,会微生物实验室中常规实验仪器的使用,具备微生物实验安全防护知识,掌握灭菌技术,会配制培养基,掌握菌落总数与大肠菌群的测定技术。
2.4 某类食品出厂检验项目的检验技术是一个综合能力的体现,具有很强的职业性。这是一个真实地来自于企业检验岗位的任务,要做好食品的出厂检验,必需明白出厂检验的项目有哪些,清楚产品标准、检验方法标准及标准的有效性,会配制标准溶液,仪器设备的合理布局与正确使用,原始数据记录与处理(科学修约),如何出具出厂检验报告,并对所检验的食品做出评价。
3. 建议
坚持职业教育面向社会的实际发展需要,为企业一线培养技能型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从岗位能力需求入手,有必要及时调整食品质量检验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授课方式。
3.1 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3.1.1 打破学科研究型体系,按模块化教学模式开发食品质量检验专业的项目课程与综合课程,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专业技能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食品质量检验专业课程体系。
3.1.2 按照“理论够用”、“技能实用”原则,妥善处理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关系, 强化文化课中的语文应用文写作、数学逻辑推理及计算能力的教学;整合化学与分析化学相关内容,为食品检验专业课程打下牢靠的基础;适当减少英语、物理教学课时,加大与食品检验专业相关的选修课比例,如质量管理、计量、标准化等方面的课程,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3.1.3 积极推行“双证融通” 的专业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与中职学历教育相互融通为根本,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学、做”一体化,使学历证书与食品检验工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让人才培养质量贴近企业需要。
3.2 根据食品质量检验岗位群的需求改革教学内容。
3.2.1 合理设计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与食品检验岗位实际紧密结合,从理论教学的“学科导向”内容模式向以职业活动内容为基础的“职业导向”内容模式转化,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2.2 根据食品检验岗位群的需求,在理论教学内容中可强化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弱化对分析理论的推导论证;在实践教学中将三大操作技能(滴定分析操作技能、重量分析操作技能和基础仪器分析操作技能)分为基本操作、单项实验、综合实训三个层次组织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中体现出食品检验岗位群所要求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知识。
3.2.3 建立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同步、动态运行的理念。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及时注意本行业、本专业知识更新与应用,克服教材内容滞后、专业知识与企业需求脱节的现实问题,为实现学生上岗工作能力与岗位要求的零对接提供保障。
3.3 优化授课方式。
3.3.1 将授课场所有针对性地从课堂转移到企业、检验机构的实验室,采取岗位见习认识(职场体验)――教学实训――专项与综合实训(实境训练)――顶岗实习阶段式实践授课方式,强化食品检测机构及食品生产企业检验现场的介入和对接,检验标准有效性和学生的检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对接。
3.3.2 以任务或项目为载体,学生为主体,设置企业岗位情景,项目任务与职业岗位完全对接,学生的职业能力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增长。从而体现出以职业导向内容模式的特征:能力为主,应用为本。
参考文献
[1] 王希平. 浅谈职教实践教学的内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34)
[2] 陈芬. 高职食品分析课程实施项目教学的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O07, (28)
[3] 夏莹.实习教学中四阶段教学法[J]. 职业技术教育, 2006, (18)
生物安全基础知识范文2
关键词:高考;生物课堂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1-081-1
一、2014江苏高考试卷分析
该试卷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科特点,考查角度灵活,形式多样,也体现了等级考试的特点,试题有层次,难度有所上升。但是难度的体现并不是对生僻拓展知识的考查,而是主要体现在特定情境下知识的再认。
特点一: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主干知识的理解、把握。如细胞分裂、生物变异、生态系统、微生物培养技术等仍属于高考的高频考点。
特点二:试题比较新颖,突出考查生物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如第2题,考查胚胎发育的知识,卵生动物、胎生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来源等知识来源于生活。如第6题,HIV病毒侵染宿主细胞的方式与噬菌体侵染细菌不同,难度较大。如第26题,机场的生态学问题,既考查食物链、信息传递、演替等生态学基础知识,又考查运用生态学知识进行实地调查、样方计数的具体方法。
特点三:考查实验设计与分析是生物学考试永恒不变的主题。本试卷突出了对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方法的考查,并将教材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全卷非选择题中,基本是以实验为背景,考查主干内容,实验考查穿插其中。
如第22题,水浴加热,对取液量筒大小的选择、水浴试管液面高度的控制等知识进行考查,考生的答题情况反应出平时是否认真动手做实验。如第30题,β―胡萝卜素酵母的筛选与色素提取,考查了微生物的培养、筛选、灭菌,色素的提取,尤其考查灭菌锅的构造,要求据图指认安全阀、排气阀和压力表的位置,体现知识的迁移运用,体现对课本实验和新增实验的重视。
特点四:图文并茂是生物学科考查命题的一大特色。如曲线图、装置图、流程图、结构图、分裂图等在本试卷中都有体现。读图、析图使得本试卷有难度有亮点。
如第33题,果蝇遗传,正确理解染色体和基因组成及分布、从图解中个体确定产生的后代,以及题干中交叉互换等信息的获取是解答该题的关键,图文的综合运用增加了该题的难度。
二、展望今后的高三生物课堂教学
基本思想:抓基础,拿基础分,基础题做到少失分或不失分。我们要依据考纲、考试说明制定详细、高效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要建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知识结构完善化、系统化,只有这样才能学以致用,培养认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实现生物学科的最终学习目标“提升科学素养”。
首先,扎扎实实抓好一轮复习。一轮复习是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再现和掌握,任何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都是建立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之上的。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易忽略的小知识点以及生物学科中大量的客观事实、结论和特例等等内容都需要我们对课本中重要知识点进行提取、理解和记忆。所以我们的复习要以教材内容为主,教辅资料为辅。
现例举笔者常用的一种高三复习课的教学模式:
一读: 读课本,抓基础知识。在一轮复习中用好教材的所有细节,包括小资料、图表、科学前沿、练习等,找出忽视环节及死角。通过读书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总结归纳,将易混概念横向比较纵向联系。
二讲: (1)讲重点、难点。重点难点一般也是将来高考重点考察的对象,所以一定要反复敲打,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在最短的时间里使学生彻底地理解和掌握。(2)讲易混点、注意点,通过对比的方法将一些相似概念或知识点进行对比,使学生准确地理解概念间的差异。对于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强调。(3)适当进行必要的拓展,我们要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三练: 有效训练,让学生练基本题型、练解题方法。一些解题的注意事项尽量通过训练引起学生注意。教师可以巧选高考试题,最好通过一个例题解决一连串问题,激活学生思维。通过训练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归纳。把孤立的知识点合理构建成知识网,经常分析查找一些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样有利于学生遇到问题时能迅速将知识点、考点识别并提取。
其次,强化二轮复习。高中生物知识点不少,但高考题量不多,因此学科内综合题逐渐在高考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解答这类题型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轮复习主要是训练提升学生的实验分析、设计能力,从题干获取信息以及图文转换能力,知识综合及文字表达能力等等。
笔者认为,不论何种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的教学模式,我们能力的提升都必须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一测: 有效训练,形成技能。题型题量同高考。在训练强化规范的解题方法时,提升对重要知识的驾驭能力,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二评: 批改或学生自评,教师统计、讲评。讲评课要有的放矢,不能平均用力。典型错误要通过变式训练强化巩固。
生物安全基础知识范文3
【关键词】生物制药技术 课程模块 职业能力培养
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必需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能从事生物制品的生产、生物制品检验、生物制品经营等工作岗位,能解决生物制品生产实践、经营中遇到的一般专业问题,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根据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我院高职生物制药专业的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综合实践、拓展课等五个模块。每模块的课程门数、学分、学时比例见表1。
一、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安排了中国化的概论、哲学原理、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共9门课程,占课程学时比22.1%,占总学分比27.5%,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思想、文化和身心素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不断获取新知识、新技术信息的能力、使用外语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以满足学生适应社会、独立生存、自我发展、创新超越的需要,同时为专门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知识基础。
二、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包括基础化学、微生物学基础、药事管理与法规、人体结构生理学、实用药理基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现酵技术、天然药物学知识、药物制剂技术共9门课程,占课程学时比29.3%,占总学分比29.0%。专业基础课为后续课程学习所必需,各门课程学习以理论和实训穿行,构建专业所需的化学、医学、药学、生物学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论部分强调以“必需、够用”为度,重视相关技能的培养,技能方面特别要强调规范化操作。
1.基础化学包括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考虑到高中学生的无机、有机化学基础较扎实,授教时侧重应用性较强的分析化学,理论方面总体以“够用”为度,重在培养学生基本的实训操作技能,它是专业技能的基础。实训内容选择从传统的经典的训证为主转向应用性广的综合性实训,在这些实训中使学生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操作,熟悉基本原理与方法,能正确地记录、收集和处理数据,规范书写实训报告,并对实训结果进行客观分析,重点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和科学、严谨、踏实、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作风。
2.微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现酵技术是既是专业课学习的基础,又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学基础中的微生物的形态观察方法、培养基的制备及消毒灭菌方法、微生物的接种分离培养技术、微生物大小、环境中的分布测定技术、药物微生物检验技术、血清学检验技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的电泳技术、核酸提取技术、酶活测定技术、现酵技术的菌种选育、菌种保藏、培养基的制备、灭菌、发酵过程的控制、发酵液分离、提取和精制等技术等是均为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3.人体解剖生理学、天然药物学知识、实用药理基础、药物制剂技术、药事管理与法规是涉及医药方面的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天然药物的功效、活性成分结构修饰、提取制备、各种制剂制备等实训,完成从原料药到成品药规范生产、规范管理的全过程学习。并采用现代检测分析手段与方法,对原料药与制剂药的质量、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作用机制、以及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科学评价,从而学习如何获得安全有效的药物,使学生对医药有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并为以后从事药学相关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专业课
专业课包括生物药物检验技术、生物制药设备、生物制药工艺、GMP实务4门课程,占课程学时比8.4%,占总学分比7.2%,是构建专业核心能力最为重要和必要的课程。生物药物检验技术测定各类生化药物的含量、检测其安全性的技术、评价生化药物的质量的方法,生物制药设备中对通用设备和生物制药工艺使用设备的结构、性能、操作方法,生化药物的生产工艺流程的操作技术、生产规范化管理技术都是日后从事专业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是形成综合职业能力的关键。
四、综合实践
包括微生物学技能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能训练、生物药品制剂技术实操训练及GMP技能训练、生物药物检验技术技能训练、生物制药工艺技能训练、毕业实习与设计共6门课程,占课程学时比32.1%,占总学分比38.5%。此模块突出特点是综合性。通过较复杂的、融合多个知识点或多学科知识的校内综合实训,各种基本操作技能在不同实训项目中多次操作,反复整合,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各门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最后通过在生物制药技术相关的岗位上进行一年的顶岗实习及论文设计,突出对学生科研意识和创新工作能力的综合训练,要求学生从查阅文献、设计和实施方案、写出论文,两年来学习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在此阶段相互碰撞、相互揉合,上升为综合的职业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五、拓展课
包括药学文献检索、生物药品新药开发基础知识、基因工程原理3门课程,占课程学时比3.0%,占总学分比2.9%。培养学生具有不断获取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将来在专业范围的自我发展,提升自身位置及从事高层次研发工作打下基础。
此外学生还可选修药品市场营销、药用植物识别技术、生命的奥秘等课程,以拓展视野,拓宽就业范围。
课程设置体现了“厚基础、重专业技能”的原则,课程结构比较合理。课程设置及结构安排完全是为了达到本专业的培养要求及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开展的,体现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生物安全基础知识范文4
关键词 工程力学 理论研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U172 文献标识码:A
由于相关行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使得力学在其中多项技术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作用。力学专业的毕业生既可以从事力学教育与研究工作,又可以从事与力学相关的机械、土木、航空航天、交通、能源、化工等工程专业的设计与研究工作,还可以从事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球或生命等基础学科的教育与研究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力学专业培养人才的对口是非常宽的,社会对力学人才的需求也是很多的。
随着力学学科的发展,在本世纪将产生一些新的学科结合点,如生物医学工程、环境与资源、数字化信息等。经典力学与纳米科技一起孕育了微纳米力学将力学知识应用于生物领域产生了生物力学和仿生力学;这些都是近年来力学学科发展的亮点。可以预料,随着社会的发展,力学学科与环境和人居工程等专业的学科交叉也将会进一步加强。
1工程力学研究方向
主要学习力学、数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必要的工程技能训练,具有应用计算机和现代实验技术手段解决与力学有关的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较强的解决与力学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的理论分析能力与实验技能;
(4)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主干学科:力学。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程序设计。
2工程力学发展趋势与学科交叉
(1)固体力学方面:
经典的连续介质力学的模型和体系可能被突破,它们可能将包括某些对宏观力学行为起敏感作用的细观和微观因素,以及它们的演化,从而使复合材料的强化、韧化和功能化立足于科学的认识之上。固体力学的发展,必将推动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巨大进步。
(2)流体力学方面:
为了尽可能多地开采地下油气,需要深入研究渗流机理并定量化。它的研究还有助于了解各种新陈代谢的宏观机制。
化工流程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归结为流体运动的计算问题。由于流动的复杂性,针对若干典型化工设备进行深入的研究,将为化工设计和生物技术产业化等提供新方法和基础。而复杂流场计算需要各种计算方法和理论,必须发展新的计算机软硬件,这就必须在计算流体力学上投入更大的力量。
(3)一般力学方面:
随着技术的发展,诸如机器人、人造卫星和高速列车等等领域的发展,亟需解决多体系统的运动和控制、大尺度柔性部件和液体的运动稳定性、车辆与轨道作一个高度复杂非线性系统等的建模,求解理论和方法等的研究分析。
一般力学近来已经进入生物体运动的研究,例如研究人和动物行走、奔跑及跳跃中的力学问题。其研究结果可提供生物进化论方向的理性认识,也可为提高某些机构、机械的性能提供指导。
(4)力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所为学科的交叉可分三类:学科内部不同分支交叉,例如流体弹性力学;两种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例如物理力学;兼有前两者的特点,例如爆炸力学、物理化学渗流、生物力学等。
交叉学科并非两个学科或分支学科的简单加合,它基于源学科又有区别,它的发展有利于发展新学科并促进源学科的发展。
20世纪力学已经与工程交叉产生了工程力学,与地学结合产生了地球流体力学,与生命科学和医学结合产生了生物力学等等。
3工程力学学习技巧与方法
工程力学主要课题是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构的安全稳定性问题。所涉及材料的强度、结构的刚度及稳定性、疲劳断裂问题。通过力学分析,确定材料是否安全以及安全系数,为工程设计等做基础。先学好理论力学,学会在二维、三维情况下对物系正确的受力、力矩分析。然后逐渐掌握最基本的四种形式: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扭转、弯曲。掌握好处理四种形式的分析方法,最后学会强度、刚度校核。其中最关键的是要能准确并正确的认知其受力状况。
生物安全基础知识范文5
关键词:初高中生物学;教学衔接;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064-02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前沿学科,生物技术对解决环境污染、能源短缺和粮食危机等人类面临的难题提供有力的援助,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应当做好生物学科的教学,提高新时代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增强科学探究能力。
一、当前初高中生物学教学现状
通过比较初中和高中生物教学目标,我们知道初中生物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生物学知识、基本的生物实验操作技能和生物学在人类生活中的简单应用,简言之就是知其然;而高中生物学教学则要求将生物学知识系统化和理论化,也就是要知其所以然,同时能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能有所创新。但是实际情况是,升至高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初中,都习惯了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不仅在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中面临着一些困难,初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断层也让学生在刚开始的学习过程中有些无所适从。初中生物课程开设时间虽然较长,但是各地初中的师资水平不一,实验教学器材差距也较大,在中考中生物学科跟历史、政治学科合成综合科目,分值比例也不高,这就导致了有些初中为了升学率而不够重视生物学教学,而高中的生物教学从文理分科之后才恢复进行,间断的学习过程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对初中的生物学知识几乎遗忘殆尽,很多时候高中生物教学只能从重复初中生物,从头开始。而高中生物对逻辑性和抽象性知识的学习也对学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初中的生物学知识是无法正常进行高中生物学教学的,而原有的初中生物学的学习心理和方法都不再适用于高中,这就普遍导致了初高中生物学教学的脱节。
二、强化初高中生物学教学衔接的对策与思考
1.注重知识结构的衔接。基础知识就如同树木之根基,河流之源头,学生如果没有完备的基础知识作为学习的保障,就容易失去提高和发展的源泉。高中学生经过一年综合学科的学习之后,对初中生物知识近乎遗忘殆尽,等到文理分科之后对高中生物课本中的知识容易有一种不知所云的感受。针对这种现象,首先高中生物老师应该通读初高中的生物课本,全面把握其知识要点和知识体系之后对其做一个全局分析,全盘梳理初高中的知识点,并对其中存在的间断进行补充。在教学之前可以印发一些初中生物课程中的知识回顾,让学生在课前复习,让学生有个记忆恢复的过程。其次可以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如拓展阅读,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做一些适当的阅读,以填补对初中生物知识的遗忘和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空白。同样,也可以在教学的时候利用一些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同学们有个竞争的平台,从而进行有意识的知识回顾与探索,这往往比单纯的知识灌输更有效果。
2.注重教学方法的衔接。初中生物被升学的分数压力压在了一个“副课”的地位上,针对初中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初中生物老师大多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自然而然便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习惯,而到了高中之后,学生必须向探索式理解型的主动学习方法改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上要注重启发式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和能力。高中的生物教学的重点必须从注重教师教授知识转向注重学生学习知识,并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师生关系。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加强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以及通过质疑、调查、实验、探究最后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在实践中提升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营造开放互动的教学氛围对学生建立对生物学科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在教学方法上要重视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为学生设置更多的生物学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更多情境来吸引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让学生将更多的生物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去,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更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必要手段。除此之外,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多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生物竞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撰写科技小论文等,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的动手能力。
3.注重学习方法的衔接。如上文所说,初中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受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影响,缺乏独立思考和钻研的精神,被动地接受和汲取知识,而高中阶段则要培养起善于思考和触类旁通的能力。所以,首先要引导学生转变和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是解决初高中生物教学中断层现象的根本动力。初高中的生物教学中都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够找出众多知识点中的关键词和重点并对其进行总结和归纳,梳理完知识要点之后建构一个知识框架。其次,要“授之以渔”,在教学中结合当前社会的热点和当地的生活环境,通过图表、实验和教学模型让学生知道生物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并且时刻关注生物科学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养成探索未知的习惯,培养学习生物的兴趣。
4.注重实验教学的衔接。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是以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为基础的,而学生学习生物学和做生物实验的兴趣也是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开始的,所以做好实验教学,对学生把握生物学课程的知识点与研究方法是大有裨益的。在初中,学生做生物实验大多是跟着老师进行简单重复的模仿,按部就班,并不能养成一个独立完成实验的习惯。而到了高中,在生物教学方面就应该要求学生养成在实验中自主发现问题、大胆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做实验的时候应该在把握好实验进度和实验安全的前提下多一点儿鼓励,少一点人限制,让学生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从实验设计、实验实践到实验分析的过程中掌握好知识点,开拓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从而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万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J].硅谷,2010,(5).
生物安全基础知识范文6
自2014年2月份在几内亚出现埃博拉病毒以来,截至7月20日,已有1093人被感染,有660人死亡,其中死者最多的是塞拉利昂,达219人。至今埃博拉病毒还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及塞拉利昂继续蔓延。
其实埃博拉热病的首次公开亮相是1976年9月扎伊尔北部巴姆巴地区的雅布库村庄。是迄今为止传染性最高、致命性最强的病毒之一。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至10天,死亡率高达90%。尚无有效疫苗可以抵御或治疗该病毒。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因此人们对这种病毒产生了极大的恐慌。
埃博拉病毒(EBV)属丝状病毒科,呈长丝状体,单股负链RNA病毒,有18,959个碱基,分子量为4.17×106。外有包膜,病毒颗粒直径大约80nm,大小100nm×(300~1500)nm,感染能力较强的病毒一般长(665~805)nm左右,有分支形、U形、6形或环形,分支形较常见。有囊膜,表面有(8~10)nm长的纤突。纯病毒粒子由一个螺旋形核糖核壳复合体构成,含负链线性RNA分子和4个毒粒结构蛋白。
感染过程是人类通过密切接触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而感染病毒。在非洲,人们因处理受感染患病或者死去的热带雨林中的黑猩猩、大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和豪猪等而导致感染。一旦有人与感染病毒的动物发生接触,就可能在社区造成人际传播。当人们通过破损皮肤或黏膜与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或其他分泌物(粪便、尿液、唾液和)直接接触时就可导致感染。虽然猴子间的空气传染在实验室中已被证实,但并不能证明人与人之间能够透过空气传播病毒。在疾病的早期阶段,病毒可能不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在此期接触病人甚至可能不会受感染。随着疾病的进展,病人因腹泻、呕吐和出血所排出的体液将具有高度的生物危险性。
感染者症状和体征包括突然发热、极度乏力、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某些病例会同时有内出血和外出血。
出现疫情时,感染风险较高的人员为:(1)医务人员;(2)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或其他人;(3)在葬礼过程中直接接触死者尸体的人员;(4)在雨林地区接触了森林中死亡动物的人。
需要开展更多研究,以了解免疫受损者或者伴有其他基础性疾病的人员是否比其他人更容易感染该病毒。在诊所和医院、社区集会或家中,均可通过采取保护性措施而减少暴露于病毒的机会。
目前对埃博拉病毒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为强化的支持性治疗。病人往往会出现脱水,需要静脉或者口服补液进行电解质补充。治疗首先是辅的,包括使病毒入侵最小化,平衡电解质,修复损失的血小板以便防止出血,保持血液中氧元素含量,以及对并发症的治疗。排除个别病例,埃博拉康复者的血清在治疗疾病中并没有什么作用,干扰素对埃博拉也是无效的。在猴子试验中,凝固干扰素似乎能起一些作用,使原本100%必死的感染猴中存活下33%。USAMRIID的科学家宣称,4只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猕猴中有3只康复。一些抗病毒药如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无效,主要是支持和对症治疗,包括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控制出血;肾衰竭时进行透析治疗等。
防范措施首先是密切注意世界埃博拉病毒疫情动态。其次是加强国境检疫,暂停进口猴子主要限制来自疫区的猴子。再次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应隔离观察。一旦确诊就应及时报告卫生部门,对病人进行最严格的隔离,即使用带有空气滤过装置的隔离设备。医护人员、实验人员穿好隔离服,可能时需穿太空服进行检验操作,以防意外。
接下来笔者就此相关信息设计了一道习题,仅供大家探讨。
材料:最近,科学家已成功地将埃博拉病毒和天花病毒结合。埃博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天花病毒则是DNA,两者原是没法结合的。研究人员将埃博拉病毒中引起疾病的一部分RNA转化成DNA,然后与天花病毒的DNA结合。染上这种病毒的病症并不像天花一样有着皮肤表面的水泡,而是带有埃博拉病毒的出血特性,它既有埃博拉病毒的极高的致命性,又有天花的高传染力。
1.将埃博拉病毒RNA上的遗传信息转给DNA的过程叫?摇?摇 ?摇?摇,这一过程必须有?摇?摇?摇?摇 酶参与。结合后的埃博拉病毒与天花病毒均能在宿主体内合成毒素,说明它们?摇?摇?摇 ?摇?摇?摇。
2.病毒具有快速复制和传播的能力,病毒被称为生物的根本原因是(?摇?摇?摇?摇)
A.以核酸和蛋白质作为复制和繁殖的物质基础
B.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
C.具有细胞结构
D.能进行新陈代谢
3.在下列生物中,既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又具有相同的代谢类型的一组生物是(?摇?摇?摇?摇)
A.细菌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
B.炭疽杆菌和菟丝子
C.人和人体蛔虫
D.乳酸菌和玉米
4埃博拉病毒感染者一般有2~21天左右的潜伏期。在此期间,要确定病人是否被该病毒感染应该(?摇?摇?摇?摇)
A.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来判断
B.采集病人血液检测HIV抗体
C.采集病人口腔粘液检测HIV抗体
D.采集病人血液检测HTV
解析:1.这道题是以埃博拉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考查的知识点包括中心法则,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参考答案:逆转录,逆转录,合成蛋白质时采用一套遗传密码子。2.此题考查学生对病毒的理解及掌握情况,病毒被称为生物的根本原因是能进行新陈代谢。【D】
3.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炭疽杆菌和菟丝子的代谢类型都为异养需氧型,蛔虫和乳酸菌为厌氧型,玉米为自养型。此题综合性比较强,需要学生有扎实及全面的基础知识。【B】
4.此题考查免疫这方面的知识,学生要知道抗体的存在及作用场所,理论联系实际。【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