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典园林理水手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典园林理水手法范文1
关键词:文艺复兴;园林艺术;台地园;意大利
Abstract:After the shackles of the Church's long-term after the 14th century Italian intellectuals to interest invested in the ancient Greek and Roman culture, and formed a new culture. Renaissance thinkers in the emerg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architects, designers and engineers of genius to create, to the Italian garden in the artistic attainments reached unprecedented heights. The development of Italian garden art in Florence, the center initially and lat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naissance, the Roman garden in the boom and an unprecedented rush of development. Italian garden on the terrace later most influential Renaissance Park has also formed a more systematic design techniques and gardening techniques.
1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1.1意大利园林发展的背景
在经历了教会的长期桎梏之后,14世纪的意大利人开始寻求摆脱教会控制、开创新生活的尝试。知识分子阶层不满于现实社会中封建教会统治的经院哲学,把兴趣投到了古希腊和罗马文化上,并形成了新文化,当时被称为“人文学”。这就是文艺复兴的开始。
15世纪,欧洲商业资本发展迅速,地处沿海的佛罗伦萨得益于海上交通和贸易的发达,成为当时欧洲最繁华的城市。当时的意大利正处于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这使佛罗伦萨成为了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心。
1.2意大利园林发展的动力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以罗马园林最为突出,其艺术发展动力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意大利上层社会人士的奢华生活对于园林方面的需求。由于海上贸易的发达,上层社会人士中享乐主义盛行,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愿意炫耀自己的地位和财富,而建造私人庄园成为了当时最流行的方式。第二,罗马教廷为了自身的私欲建造庄园。在文艺复兴运动过程中,教会的势力及影响力被大大削弱,教皇为了宣扬上帝和教会的神圣及营造个人宅园而建造宫苑。第三,文艺复兴运动中涌现的大批思想者、建筑师、设计师和工程师的天才创造,使意大利园林在艺术造诣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2 意大利园林的发展分期
2.1文艺复兴前
意大利早期园林主要受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影响。古希腊时期建造的花园通常是被用于祭祀神灵或是环绕在墓地周围。意大利崛起后在古希腊基础上形成了古罗马园林艺术,当时的庭院以宠贝式最典型。主要特征表现在以建筑为轴心的设计及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尼禄的金宫是当时最宏大的风景园林之一。
高度发达的古典文明在中世纪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漫长的中世纪之后,意大得只保存下蔬菜园风格的花园。在此时期,修道院花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流传了对过去美好传统的向往,但古典文化和园林艺术却没有予以保留。
2.2文艺复兴初期
14世纪初,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的托斯卡纳地区聚居了大量的新富裕阶层,他们以罗马人的后裔自居,乡村别墅生活情趣重新成为时尚,富裕阶层建造别墅和花园带来了园艺学的兴盛。同时,人文主义者的著作与实践唤起人们对别墅生活的向往[1]。佛罗伦萨宜人的地理气候条件及郊外美丽的风景为建造别墅花园提供了理想的场所。美第奇家族建造的花园促使奢华的别墅花园更加流行。在这样的热潮的影响下,造园理论的研究也逐渐兴起。阿尔帕蒂以小普林尼的书信为蓝本,对庭园建造进行了系统论述。他设想的理想庭园由以下要素组成[1]:园地以矩形为佳,以直线形园路进一步划分出整齐的矩形小园,各园以黄杨、夹竹桃或月桂的整形绿篱,围合草地布置;树木应呈行列式种植,排列成一或三行;园路末端正对着以月桂、圆柏、杜松编织的古典式凉亭;以圆形石柱支撑平顶藤架,形成绿廊,并架设在园路上起遮荫作用;在园路两侧点缀石制或陶制的瓶饰;花坛中央用整形黄杨组成园主的姓氏;绿篱每隔一段修剪出壁龛造型,内设雕像,其下安放大理石坐凳;在园路的交叉处以月桂修剪成植坛;在庭园中设置迷园;在溪水流下的半山腰,依势修建石灰岩洞,对景为鱼池、牧场、菜园、果园等。
此外,阿尔帕蒂非常注重园林的选址及尺度,他强调庄园应该建于可控制风景的山坡上,与建筑形成一个整体,这种思想对意大利日后发展出的台地式园林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2.3文艺复兴盛期
16世纪,接受了新思想的教皇尤里乌斯二世提倡发展文艺事业,使罗马巨匠云集,成为继佛罗伦萨之后的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因此,在园林艺术发展上更多的体现在宏伟的教堂建筑和神职人员的奢华花园上。在布拉曼特为梵蒂冈成功设计了结合地势的台地花园后,在丘陵地上建台地式花园的做法成为一种时尚,并为意大利园林发展带来的新的活力。本世纪40年代以后,意大利庄园的建设以罗马为中心,进入了繁盛时期。此时期最著名的是法尔奈斯、埃斯特和兰特三大庄园。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开始了人文主义的风格创作。罗马城被洗劫后,意大利人沉溺在“固定居所”的幻想世界中,风格主义思潮在国内兴起。风格主义在16世纪初萌发于佛罗伦萨,其在园林艺术中的表现较低调。花园中都江堰有高大的围墙,水景在园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最典型的作品是特宫。
2.4文艺复兴末期
16世纪末到17世纪,风格主义发展到极致,进入了艺术史上的“巴洛克”时代。造园艺术中出现巴洛克园林比这晚大约半个世纪。巴洛克园林追求自由奔放,后来出现了求新求异的夸张表现手法。园内建筑物作为统率,体量变得巨大,园路讲求纵横交错,植物整形技术术越发复杂和精细。最具代表性的庄园有阿尔多布兰迪尼庄园和伊索拉・贝拉庄园。
17世纪末,造园更加矫揉造作,背离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最终导致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园林的衰落。
2.5文艺复兴后
文艺复兴运动后,文化艺术中心由意大利转向法国,加上意大利国内战乱不断,使意大利的园林艺术没能再创辉煌[2]。一直到19世纪古典主义复活时,意大利在修复古园和结合新需要建造新园的同时,其园林艺术再次受到了重视。
3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造园艺术
3.1意大利地理气候特点
意大利属于大面积山地的国家,这与台地庄园的形成及发展密不可分。多雨的气候特点也使意大利的理水艺术得到极大的发展。意大利从地理气候方面可分为三个分区:(1)南部半岛和岛屿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庄园内多采用深浅不一的常绿植物。这种做法目的有二,一是在视觉上得到宁静和凉爽的效果,二是起到遮荫降温的作用。该区庄园主要集在罗马。(2)马丹平原区,地处亚热带与温带的过渡区域,属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庄园植物的配植与南部半岛和岛屿区相似。庄园主要集中在佛罗伦萨。(3)阿尔卑斯山区,是全国气温最低的地区,气候垂直分布明显。山麓湖区冬暧夏凉,庄园台地中央的水池周围多有精美的花坛,园内植有南方植物[5-7]。
3.2意大利园林的艺术特点
3.2.1地形运用
意大利有大片的丘陵山区,这本来是园林建造上的一大问题,但意大利人利用坡地造成一级级的台地,这为造园提供了空间。台地就是以人工的方法把坡地改造成平坦的地块,其宽窄一般取决于坡地的坡度,而长短和数量则取决于地形和具体需要[3]。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造的园林以台地园成就最为突出,其中最著名的有法尔奈斯庄园、兰特庄园和加尔佐尼庄园。台地前一般设有挡土墙,台地除用于建筑别墅外,还会修筑喷泉和花坛、栽种绿丛植坛、陈列雕塑等,同时还可以作为观景台。
3.2.2理水手法从地理气候条件上看,意大利夏季干热,水体在降温增湿上效果显著,所以在园林中的理水手法成为了意大利园林艺术的最高成就之一。多姿多彩的水体在园林中兼有了实用和装饰的功能。常见的意大利园林理水手法为喷泉、水池、瀑布和水剧场。
喷泉是从古罗马就开始使用的理水手法,也是最为广泛的手法之一。文艺复兴时期,喷泉成为了造景和装饰的重要形式,被认为是意大利园林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文艺复兴中后期,喷泉造景与水池及雕塑结合,形成了更多样的景观效果。
水池是意大利园林中唯一可能造成静水景观的要素,其规划形状多为矩形或圆形,规模按花园规模而定。
瀑布多以叠水的形式出现,突出了水的动态美,同时还造成了园中的水声效果。后来瀑布发展为水剧场及由水剧场演变而来的水风琴。
水剧场是综合运用喷泉、瀑布和水池的一种理水形式,由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所独创。其多以半圆形壁龛为背景,通过不同的理水手法的水体组合,形成气势宏大的视觉及听觉效果。
3.2.3规划设计
意大利园林规设计分规则式和不规则式,其中不规则式园林又分为背景类和大庄园两种类别。规则式园林规模一般较小,是庭院的主要部分。大庄园一般为不规则式设计,局部以规则式设计,但总体是不规划式的。
规则式园林起源于古罗马,在设计上讲究对称、布局整齐和均衡。设计时以轴线设计为主,轴线常常相交形成园林的中心。主要建筑物常作为轴线的中心。规模较大的庄园除了主轴线以外还会有若干条副轴线。
背景类的不规则式园林通常作为规则式庭院的陪衬。大庄园的不规则式园林包括葡萄园、菜园、林地及小花园等。
3.2.4植物配植
意大利园林常用常绿树木,园中花卉植物使用较少。树木多采用对植、行植、带植、丛植及片植的方式。在早期的园林设计中,植坛都采用直线形式,后来还架入了半圆形和各种曲线形,被用于置景和藏景。植物整形造景上,意大利的修剪技术是位于世界前列的,常见的造型有几何形体、动物和人物造型及建筑造型等等。植物修剪术的运用,使花园景致更加丰富,又使植物材料变得更加生动。文艺复兴后期,植物的整形手段更为高超,造型更为活泼,但在一些园林设计中过于注重显示园艺师的个人技巧,让植物造型显得矫揉造作。
意大利园林善于利用绿色植物的明暗深浅来配置园中色调,变化具有层次性,来弥补缺少花卉色彩的点缀。
3.2.5雕塑
古罗马时代的园林就有用雕塑装饰的做法,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学者和艺术家们收集的古代雕塑作品繁多,产生了将雕塑作品放到室外陈列的做法。这种做法后来成为了园林设计中的时尚。开始的时候雕塑只放置于喷泉、壁龛之中,后来雕塑作品与园中的各种园林建筑和装饰形式结合。雕塑作品的室外陈列和运用提高了园林的艺术水准,使园林艺术更为综合化[4]。文艺复兴后期,雕塑的题材从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故事发展到更为生活化、生动化。
3.2.6建筑
在意大利园林中,花园是为建筑服务的,花园是建筑物的延伸。大部分庄园的设计是在建筑师的主持下完成的,园林在设计上运用了许多建筑的表现形式及手法,以体现建筑为主。别墅一般是庄园中的主要建筑,其形式规整、对称,与之相配的花园也大多运用轴线对称的手法设计,并且两者的轴线通常表现为重合或相交。台地园上的台阶、栏杆等构筑物也是造型各异,这些都反映了当时建筑师精湛的设计水平。
花园中的其它建筑及构筑物,例如喷泉及水剧场需要建筑师与水利工程师的合作,这配要巧妙的设计及详细的水文地质调查。园林中的水剧场及露天剧场等是其中的开敞空间,作为人的社交活动场所,也同样体现了建筑师对人的户外活动需求的关注。
4 意大利园林发展特征
4.1地域性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发展的地域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政治和经济因素影响,在19世纪以前,意大利公国林立,政治不稳定,一些地方还处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这使得很多地区在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并不方便,在园林艺术及技术上的沟通也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是意大利国内地理状况不一致,国内地理气候分为三个区,各个区内对于园林要素的需求和运用也各不相同。在三大因素的叠加作用下,意大利国内出现了园林艺术发展的地域不同步性。
4.2多样性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意大利国内极少出现城市公共绿地,庄园只是为少数统治阶级及特权阶层服务。造园活动也只有少数人参加,庄园主的个人意愿和个别建筑师的个人好恶成为了园林设计的主要思想来源。庄园的个性较鲜明,发展的随意性大,直到文艺复兴后期才出现较严整的规律。
4.3文化发展影响较大
意大利园林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如此大的发展,有很大一部分是受当时文化发展的影响。作为台地园的发祥地的佛罗伦萨和后来的罗马城前后都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当地的文化的发展对园林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文艺复兴中后期,运动中心转到罗马后,造园热潮也随之迁往罗马。
参考文献:
[1] 朱建宁.西方园林史――19世纪之前[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48-82.
[2] 杨滨章.外国园林史[M].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3:70-130.
[3] 王殊,佟跃.意大利传统园林源流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5):48-49.
[4] 孙海涛,赵篷篷.17世纪意大利园林中的巴洛克符号[J].山西建筑,2008(3):347-348.
[5] 姚雪艳.华美的人间乐园――文艺复兴后期的欧洲园林[J].园林,2001(8):12-13.
[6] 周武忠.论意大利花园的“第三自然”[J].中国园林,2003,19(3):48-51.
古典园林理水手法范文2
水因其特有的物理性质,动静皆宜、洁净清晰的外观形态及所蕴涵的哲理思维成为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最富魅力的一种园林要素。尤其在我国古典园林设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称为园林的血液和灵魂。
水景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两点,一是满足功能性要求。从水的性质特点出发,因地制宜的进行设计。水景的基本功能是供人观赏,所以设计首先要满足艺术美感。此外,还要满足人们的互动娱乐和健身等辅助功能。二是满足环境的整体性要求。一个好的水景作品,要符合它所处的环境氛围、建筑功能要求进行设计,达到与整个景观设计的风格协调统一。
二、动态特征
水是园林中最具动态特征的元素。水的外在特性是随着水体容器的特征如坡度、形状以及外部环境因素而变化的,所以,水具有高度可塑性,有许多出人意料的变化,使设计产生许多趣味性。
在水景的设计中,形、声、色是三大要素,三者都具有很明确的动态特征。
1.形是指水景的形式和形态,是水景设计中最重要的要素。⑴水形的可塑性。“水随器而成其形”。水无常形,形态可由容器的形状造就或喷射成型。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和处理容水之器或喷水的喷嘴形式来间接塑造水体形象。古代造园家十分注重水型、岸畔的设计,利用水面的开合变化,形成不同水体形态的对比与交融。现代水景设计中的水幕电影和灯光喷泉也是此类设计的延续。⑵水形的可变性。重力使水从高处向低处不停地流动。根据水的流动状态,分为动水和静水两种。动水最能体现水的特征,如:瀑布、喷泉等激烈程度状态的水体给人以强烈的视听感受;静水如湖泊、水塘则比较平静舒缓,往往给人带来安详平和、宁静致远的心情和感受。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方法同样有动态和静态之分。静态取“自然随意”之感,塑造出湖、池、泉等多种形式的水体。水平如镜的水面,倒映出周围的湖光山色,呈现出扑朔迷离之美。
2.水,无论是涓涓细流,还是轰鸣的爆布、咆哮的海浪,只要处于运动状态,都会发出不同的声响,它所创造出的奇妙的意境往往能引发人们不尽的想象。特别是在当今喧闹的城市中,水声能弱化各种噪音,为市民提供一个清新愉悦的声感世界。
中国园林理水擅长利用水声造景。正如“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使人感到平和舒畅;而“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时尝吼半空雷”的瀑布轰鸣声,则使人感到情绪激昂。
3.水是一种透明的液体,本是无色的,但自然界中的水色丰富,这是因为水面反映着周围的景物色彩,并随着景物色彩的变化而变化。水的倒影和反射会使水景发生戏剧性变化。画坛中有“画水不画水”之说,意即画水应靠周围景物的倒影为其增色。同样,古代造园家擅长运用水的倒影效果将天空、树木、亭台、山石以借景的手法引入其中,使园林变得宽广而深远。
三、空间特征
“空间”作为一个物质存在,有造型有色彩,可以直观的感觉。但空间并不是独立的,它随着人的活动而变化,所以,它必须依托人的活动才有价值。综合到水景设计中,水体具有空间界面的功能,同时发挥着多种作用:
点景和衬景作用:小面积的水体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常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整个景区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处于其它景物包围中的水体,形成视觉中心,起到视线收敛作用;大面积的水面,作为池岸和水中景物的基底,从而产生天空及远景的倒影,扩大视野和丰富空间,产生空旷辽阔的效果。
引导和组织作用:水体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潺潺的水声以及闪烁的光影,常激发人们 好奇心,进而引导人们发现隐蔽的空间。各个景点以水面、水系相连接,游人顺着水的方向欣赏美丽的景色;利用整体的水环境设计手法组织空间,将水景的形与色、动与静、秩序与自由等园林作用综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令人预想不到的景观效果。
分隔和联系作用:在园林设计中。水能造成可望而不可及之感,随着水体宽度的增加,其实际分隔功能亦愈明显。为避免单调,不使游客产生平淡的感觉,常用水体分隔成不同情趣的观赏空间,拉长观赏路线,丰富观赏层次和内容。同样,人们常利用水体的连续性,连接众多景点,产生整体感,使散落的景点统一起来。
四、结束语
从景观园林中的水要素的艺术和理水手法的分析可以看出,水景以深厚的文化渊源和独特的观赏视角,表现形式多样,巧于变化,易与周围景物协调统一,在古典园林中发挥着物质与精神享受的双重作用,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那在现代景观和园林设计中如何抓住和充分挖掘园林水景的自然特性和文化特性,创造出更具时代特色,更节约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更有文化内涵,是我们今后在设计过程中要关注的重点。
[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研究生科研启动基金(省级)。]
参考文献:
[1]何晓佑:《设计问题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古典园林理水手法范文3
主题词:水景设计 水体形式
自然界里“青山绿水,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和景观美不胜收,是人类永久的向往。由古至今,人们一直在模仿天然的水景观,并对天然水景观进行再塑造,从而形成我国传统皇家园林水景为代表的人工艺术水景。近几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较简单的仅仅满足居住功能,发展到现在对住区环境高层次多方位的功能需求。水艺景观(简称水景)也由此发展成为环境设计的一个亮点。为满足人们赏水,亲水的需要,目前从住宅小区到城市广场的环境设计都在加大水体、水景在环境中的应用,涌现出了大批亲水住宅和喷泉广场。
下面将从从水的特性与理水手法等几个方面对水景设计做了浅要分析。
1.水的特性与理水手法
1.1水型美
“水随器而成其形”,古代的造园家们十分注重水型、岸畔的设计,“延而为溪,聚而为池”,利用水面的开合变化,形成不同水体形态的对比与交融。例如南京瞻园内南端的水面曲折多变,一侧设大体量水榭;中部水面开阔宁静,有亭台点缀其畔;北端水面最小,但与假山相伴,深邃而有山林之趣。三个水域以狭长的溪水相连,池岸形态丰富,有贴水石矶、亭台水榭、亲水草坡、陡崖堑路及夹涧石谷等多种变化。同时,在水面转折处设汀步及小桥,增加了景物的层次感和进深感,形成“咫尺山林”的景观效果。
1.2动静美
中国园林理水有动态和静态之分。着重取“自然”之意,塑造出湖、池、溪、瀑、泉等多种形式的水体。水平如镜的水面,涵映出周围的湖光山色,呈现出扑朔迷离之美。
古典园林中的动水,主要是指溪流及泉水、瀑布等,既呈现出水的动态之美,又以水声加强了园林的生气。如济南的趵突泉,古人赞曰:“喷为大小珠,散作空蒙雨”。有的园林利用水源与水面的高差,形成瀑布景。还有的利用容器蓄水,放于高处,形成人工瀑布与叠水,通过强化水“喷、涌、注、流、滴”等一系列动态特征,塑造出生动的园林环境。
1.3水声美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中国园林理水还擅长利用水体营造声境。如泉滴潭池,正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使人感受到寂静的存在;流水潺潺使人感到平静和舒畅;“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时尝吼半空雷”的瀑布轰鸣声,使人感到情绪激昂。古代园林水景中,不乏利用水声成景的例子,如无锡寄畅园的八音涧、圆明园的夹镜鸣琴、避暑山庄的风泉清听等。还有借助听觉变化,赋予建筑以诗的意境,如苏州拙政园的留听阁,取意于“留得残荷听雨声”,而听雨轩则取意于“雨打芭蕉”,点明了水声之美,充分发挥了水综合视听的功能。
1.4映射美
画坛中有“画水不画水”之说,意即画水应靠周围景物的倒影为其增色。同样,古代造园家擅长运用水的倒影效果将天空云霞、树木、亭台、山石以借景的手法引入其中,使园子变得宽广而深远。园林利用水映射成景的手法多样,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映射出风的存在打破原有水面的宁静;“赤鱼戏水”、“碧波荡漾”映射出环境色和池中色;“波光粼粼”映射出光的存在;“潺潺流水”映射出地形的起伏;而“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所描述的冰雪场景,则映射出季节的变化。
2.水景的种类
水景概括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
(1)利用地势或土建结构,仿照天然水景观而成。如溪流、瀑布、人工湖、养鱼池、泉涌、跌水等,这些在我国传统园林中有较多应用。
(2)完全依靠喷泉设备造景。各种各样的喷泉如音乐喷泉、程序控制喷泉、旱地喷泉、雾化喷泉等。这类水景是近年来才在建筑领域广泛应用的,但其发展速度很快。
3.水景设计的基本原则
3.1满足功能性要求
水景的基本功能是供人观赏,因此它必须是能够给人带来美感,使人赏心悦目的,所以设计首先要满足艺术美感。
水景也有戏水、娱乐与健身的功能。随着水景在住宅小区领域的应用,人们已不仅满足于观赏要求,更需要的是亲水、戏水的感受。因此,设计中出现了各种戏水旱喷泉、涉水小溪、儿童戏水泳池及各种水力按摩池、气泡水池等,从而使景观水体与戏水娱乐健身水体合二为一,丰富了景观的使用功能。
水景还有小气候的调节功能。小溪、人工湖、各种喷泉都有降尘净化空气及调节湿度的作用,尤其是它能明显增加环境中的负氧离子浓度,使人感到心情舒畅,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水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越大,喷射的液滴颗粒越小,空气净化效果越明显,负离子产生的也越多,设计中可以酌情考虑上述功能进行方案优化。
3.2环境的整体性要求
水景是工程技术与艺术设计结合的产品,它可以是一个独立作品,但是一个好的水景作品,必须要根据它所处的环境氛围、建筑功能要求进行设计,并要和建筑园林设计的风格协调统一。
水景的形式有很多种,如流水、落水、静水、喷水等,而喷水又因有各式的喷头,可形成不同的喷水效果。即使是同一种形式的水景,因配置不同的动力水泵又会形成大小、高低、急缓不同的水势。因而在设计中,要先研究环境的要素,从而确定水景的形式、形态、平面及立体尺度,实现与环境相协调,形成和谐的量、度关系,构成主景、辅景、近景、远景的丰富变化。这样,才可能做出一个好的水景设计。
3.3技术保障可靠
水景设计分为几个专业:①土建结构(池体及表面装饰)、②给排水(管道阀门、喷头水泵)、③电气(灯光、水泵控制)、④水质的控制。各专业都要注意实施技术的可靠性,为统一的水景效果服务。
水景最终的效果不是单靠艺术设计就能实现的,它必须依靠每个专业具体的工程技术来保障,因此,每个方面都是很重要的。只有各个专业协调一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3.4运行的经济性
在总体设计中,不仅要考虑最佳效果,同时也要考虑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不同的景观水体、不同的造型、不同的水势,它所需提供的能量是不一样的,即运行经济性是不同的。通过优化组合与搭配、动与静结合、按功能分组等措施都可以降低运行费用。
例如,按功能分组设计,分组运行就可以节省运行费用。平时开一些简单功能以达到必要的景观目的,运行费用很少;节假日或有庆祝活动时,再分组开动其它造景功能,这样可以实现一定的运行经济性。
4.水景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进行水景的总体设计,应先分析环境氛围的基本要求,再分析各种水景形式,分列不同的组合方案,绘制效果图,从中选优。水景形态有静水、流水、落水、喷水等几种,这几种形态又可衍生出多姿多彩的变化形式,特别是由于喷头技术的发展,喷水姿态更是变化万千。另外,不同的景观形式适合不同的应用场景。比如音乐喷泉一般适用于广场等集会场所。它是以音乐、水形、灯光的有机组合来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美感;同时喷泉与广场又融为一体,形成了建筑的一部分。而住宅区的楼宇间更适合设计溪流环绕,以体现静谧悠然的氛围,给人以平缓、松弛的视觉享受,从而营造宜人的生活休息空间。
古典园林理水手法范文4
关键词:现代城市;住宅小区;园林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住宅小区的绿地设施建设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高低,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城市住宅小区的园林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满足城市居民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求。因此,在设计城市住宅小区的园林时,就要特别重视融入人文因素,体现住宅设计的人性化。注重自然的客观规律,避免破坏植物的生长环境,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一、城市园林设计原则
1、为了舒适的生活方式
居者是城市的主人,在景观设计和城市建设中应该得到关怀,而在城市美化思想指导下的绿化建设,强调的是展示性、机械性和形式性。事实上,城市绿化的真正意义在于为城市居民提供一种生活、休闲及工作环境,而不是主题游乐。特别是在新建居住区中,真正为居民的生活和栖居而美化的社区并不多见。而大量出现的是商利导向的美化。以上两种形式主要为了把居住人和居住的环境看作展示作品,这样的后果会让城市和景观逐渐消失在平民眼里,让社会充满各种不和谐因素,这种行为表明居民区美化方法已经慢慢走入歪路。
2、种植需适人、适地、适节
种植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比如儿童活动的范围内,我们种植的树木应色彩明快,而且要种类丰富,最好采用长势优美,且无毒和无刺的树种。具体种植必须需要符合儿童心理。而老人活动的范围内,我们种植的树木应要以大型乔木为主,因为这种树木枝叶茂盛,可以让老人们在树叶下轻松的纳凉,为老人早晨和黄昏时候的散步等行为提供便利。在平原地区,种植树木要考虑到地形的变化,让树林的环境充满浪漫和温馨,这样营造的环境更加显得诗情画意。另外,微地形的上下起伏环境可以让树木显得更加和谐。
3、种植因合理布局而提升价值
在居民区进行种植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周边环境的影响,配置出自然生态的环境,通过科学的对花草、灌木以及乔木进行搭配,园林植物我们要尽可能选择适合园林的乡土树种为主,这样更加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另外具有观赏价值的其它树种也需要进行种植,以这些树种来对原有环境进行搭配,这样可以让居民区环境显得充满鸟语花香的氛围。不能过度追求自然生态,因为居民区不是公园,所以布局的过程中只要注意表象就可以,毕竟居民区的本质是一个休息场所。
二、小区园林规划设计的思路探讨
1、合理组织景观空间
小区园林空间组织是景观设计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空间设计要根据小区空间已经有的情况,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重视绿化面积的扩大,满足小区居民的需要,采用多种多样的空间组织手法,使小区园林景观更加漂亮。小区园林景观是和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应该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很好的功能性。小区景观空间组织一般采取渗透法和分割法。空间的渗透。小区园林景观空间设计的渗透需满足小区居民在小区园林生活娱乐时的需求和感受。只是单纯的分割,不去做空间的渗透,一般会给人压抑的感觉,一般可通过向小区内其他相邻空间的进行扩展,渗透,就可产生层次感。比较常用的手法有:可以使用花架,使空间就会具有近、中、远的层次,会产生窄间延伸的比较好的效果;利用门洞,使被分割的空间保持独立:用景门和装饰花墙可以将封闭楼区划分为很多不同风格庭院,这就形成了小区内处处有景,处处景物不同的感觉。空间的分割。空间的分割与联系同宅间的分割是相关联的。人处于静止的情况下,会给人一种静谧,安全感。如果在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居民可以在园林中相互交流,休闲娱乐,这就可以增加生活气息。
2、依水而设增加小区灵性
水景设计是园景设计中的重要因素,应当结合具体情况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对于在小区中设置大片水体的处理手法,难以简单地予以肯定或否定,应当是该大则大,当小则小。例如在空旷开阔的小区级花园中可适当设置较开阔的水体。小区水景设计时一般要注意师法自然,但也要综合运用多种理水手法,现代园林水景的很多实例是采用混合式构图形式,如驳岸.闸坝.设置落水.叠水和喷泉等,形成理性和浪漫的交织。设计时要注意水体的形式,构图肌理和尺度处理,避免因设置中心大花园而对院落空间疏于经营从而使住宅规划设计的均好性受到影响。设计的手法千差万别,但都要进行人性化设计,处处体现对人的尊重和人文的关怀。
3、布置园林小品的合理创造和点缀
居民住宅小区中,诸多以园林小品的设计而受消费者追捧和赏识。园林小品的设计和理布置可以大大提高小区的品味和质量。园林小品的造价只占绿化区造价的25%~50%,既经济又实用,而且极大的提高了小区园林绿化效果。园林小品的建筑形式主要有花架.长廊.景墙.围墙.亭.桥.假山叠石.平台.水榭.园灯.小溪.喷泉.跌水.木栈道等,它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的融为一体,在有限的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的美景,经过人为的加工提炼和创造,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把自然美和人工美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赏心悦目.丰富变幻的环境,是人与自然协调的高度创造。园林小品的形成虽然有赖于小区空间的组织,但气氛的烘托和意境的体现却离不开园林小品的创造及点缀。园林小品的应用会使它所在环境显得更充实.更丰富。高质量.高水平的园林小品的设计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居民,点亮环境。
4、与建筑、文化紧密联接
优美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生活区质量也是住宅建设的十分重要的关注点。现在,人们对住宅小区绿化不再只是几块的草地和几个花坛这样简单的要求。小区园林景观需充分考虑住宅建筑对其的影响,在景观立面元素上需与建筑有所呼应,以保持整个小区的风格统一。同时,小区景观需风格鲜明,主题明确,可利用植物营造、小品设计等元素,创造出独特的小区人文环境,例如现代风格的园林中,可通过整齐修剪的植物与简练而独特的硬景效果,营造出干净清爽的氛围;而在新古典风格中,可通过层次分明的植物与精雕细琢的小品元素,营造出高贵典雅的氛围。
5、园林规划注重融入传统文化
在现代社会,小户家庭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大家庭结构,传统的建筑方式也需要进行改变,以适应现代社会家庭结构。以园林绿化为主题的大片室外空间模式,不仅承接了传统的建筑文化,也改变了居民生活习惯,令整个生活社区显得温馨.有活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住宅小区的园林设计要融入文化底蕴,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为城市的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与休闲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使得住宅小区的园林设计具备观赏性与实用性的双重意义。同时,也要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最大程度的利用自然地形以及绿色植被,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励元.对住宅小区的园林设计的探讨[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1,13(9).
[2]孙凯.园林空间景观设计在小区规划中作用[J].建筑,2011,31(07):57~58.
古典园林理水手法范文5
[关键词]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环境偏好;恢复性知觉;场所依恋;绿地景观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7)07-0077-12
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7.07.013
引言
近些年,由于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加快,在城市中面临的各种压力也越来越大,这种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导致人们普遍面临着心理疲劳和心理疾病等问题[1]。然而,一些研究表明,自然环境可以帮助人们缓解精神压力,让人们从疲劳的状态中得以恢复,重新获得正常工作、学习所需要的能力。因而,自然环境与人的健康之间的关系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关注,研究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了一个热点。
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环境心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人们在户外自然环境中从事游憩活动时,会对所处的环境产生知觉,其中,人们最直接和最容易感受到的是自然景观。优美的自然景观不但能够让观赏者获得愉悦的感觉,还能够让人尽快从疲劳状态中恢复,从而注意力也得到恢复。人们之所以会对自然景观有向往之情,是由于人类是从自然中演化而来,本身就对自然环境有天生的向往,对大自然的关注与欣赏不需要专心注视[2],因而人们在自然环境中很容易得到恢复。而这种能够让人更好地从心理疲劳和压力相伴随的消极状态中恢复过来的环境就可以称为恢复性环境[3]。Kaplan夫妇提出的注意力恢复理论(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ART)中指出,恢复性环境一般具有远离(being away)、延展性(extent)、魅力性(fascination)和兼容性(compatibility)4项特性[2,4]。只要环境中有这4项特性,且具有足够的强度,就可以称之为恢复性环境,通过恢复性环境人们就能够达到注意力恢复的目的[5]。大部分的自然环境对于人们来说都是恢复性环境,对人们都具有恢复的效果[6-7]。同时,一些人工建造的景观也可以成为恢复性环境,但是与自然的景观相比,人工建造景观的恢复性效果没有自然景观的恢复性效果好,不同的自然景观对人的恢复性效果也有很大的差异[6,8-10]。因而,一些学者开始针对恢复性环境的属性进行研究,探究不同的环境特性对恢复性效果产生的影响。Herzog针对城市日常生活中的不同场景的环境恢复性进行探究,发现拥有较多自然元素场景的恢复性感知得分比较高[11]。Karin和Ulrika研究了公园绿地景观评价与恢复性知觉之间的关系,发现人们对绿地景观的评价越高,人们的恢复性知觉得分也就越高[12]。而且,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会影响人们的偏爱,如果绿地景观越接近自然的状态,即知觉自然度越高,那么,人们越有可能对其产生偏爱[13-14],从而绿地环境的恢复性知觉效果越好[15-16]。虽然,人们已经知道自然化的绿地景观更有益于提高环境的恢复性知觉,一些学者也强调了绿地景观的知觉自然度对偏好及环境恢复性知觉的重要性[17],但是对如何评价人工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目前仍然没有比较好的方法。
^去的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偏好对于环境的恢复性知觉有很大的影响,偏好越高,恢复性知觉也就越高。换言之,如果景观环境中出现了人们厌恶的元素时,则环境的恢复性知觉就会降低[18]。同时,一些研究也表明,个人偏好的场所与其特质和环境的恢复性知觉有着很强的关系,通常人们会将他们喜欢的场所定义为能够获得恢复性体验的场所[2],一个人们偏好的环境有可能成为恢复性环境[5],个人喜好的环境是恢复性环境[19-20],博物馆对于经常参观的游客是恢复性环境[21],教堂对于信徒来说也是恢复性环境[22-23],一些青少年经常光顾的社会微环境能够帮助青少年减少消极情绪[24],这种环境也可以称为恢复性环境。这种人们所偏好的环境通常能够提供一种安全舒适的环境,允许人们进行自我调节,把注意力转向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自我反思上,从而帮助人们得到恢复。
既然人们的环境偏好对环境的恢复性知觉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与环境偏好紧密相关的场所依恋概念是否对环境的恢复性知觉也有影响? Korpela等人[9]研究发现通常情况下,人们会把家当做最为依恋的场所,而家的住址不管是在城市里或者郊区,在一个相似的环境中,即使没有高水平的自然元素,也可能激起主体美好的回忆,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从而达到恢复性的可能。池丽萍和苏谦以青少年为对象研究场所依恋与恢复性知觉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场所依恋对恢复性知觉存在显著的正影响[25]。Korpela的研究发现,个体在依恋水平高的场所中能够得到充分放松,表现出良好的恢复功能,而在低依恋的场所中注意力就不易恢复1。可见,人们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不仅与环境的物理特征有很大的关系,还离不开人们与主体自身在该环境中的经历,是环境与人的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成分相互作用的结果[2]。
按照天性假设,人类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将注意力集中于生命或者生命进程的倾向[26],随着种系的进化,人类本能地会对开放的、低风险的环境产生需求或偏好,就像人类的祖先对热带草原生活的适应一样,远古时期的人类这种对开放的、生物中心的场所偏好可能仍然存在于现代人类复杂的神经环路中,最终表现出对适应性环境的依恋。这种依恋可由环境的偏好造成,且场所依恋和偏好又可影响到环境恢复性知觉,而环境偏好又与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密切相关,那么,城市公园中游憩者的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环境偏好和场所依恋3种场所感知对环境的恢复性知觉影响的心理机制是怎么样的?
鉴于当前国内学者很少关注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偏好、场所依恋及环境恢复性感知的作用机理,对恢复性环境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以福州温泉公园为例,构建城市公园游憩者景观恢复性知觉的影响因素模型,探讨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环境偏好、场所依恋与环境恢复性知觉之间的关系,以期发现城市公园游憩者场所感知的内在机制,为相应的城市公园环境设计和营造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在本研究中,环境偏好、场所依恋、和恢复性知觉都属于多维度的概念,三者的维度研究都趋于成熟,环境偏好中主要有一致性、易读性、复杂性和神秘性4个维度,一致性是指景物组织起来容易被认知的程度,它使人看到的环境是一致和谐的;复杂性可以理解为视觉景观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易读性是指人能够清晰明了地辨别环境,不至于在环境中迷失方向;神秘性是指环境中含有较多的资讯以吸引观察者更进一步探索的程度[18]。场所依恋主要是参考Williams提出的场所依赖和场所认同两个维度,场所依赖是一种功能性的依恋,是指某个场所的环境景观、服务设施、公共资源等满足用户的程度;场所认同是一种情感性依恋,是个体基于个人的价值观、态度、信仰、偏好及自我概念而使个体对场所产生的情感依恋及归属感[27]。恢复性知觉量表主要有远离、魅力性、兼容性和延展性4个维度[18]。而针对公园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相应的研究比较少,尚缺乏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因而,本文将先根据已有的研究,提出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的评价指标,并根据调查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构建合适的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评价指标体系。
1 研究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福州温泉公园位于福州市温泉公园路,周边为商业区和住宅区,建于1996年,是福州市市中心建成r间较早的综合性休闲娱乐公园。公园面积约为10万m2,园内设施齐全,功能分区明确,科普教育、游赏价值较高,每日接待的游客可达数千人次。此外,与福州市其他几个人流量较大的公园相比,如西湖公园、左海公园、闽江公园、屏山公园,温泉公园地势相对比较平坦,没有自然的山体与水体,园内现有的水体景观是人工营造的,可以排除原有的自然要素对人工景观知觉自然度的影响;园内种有银杏、秃杉、油杉、红豆杉、冷杉、雪松、金针松、香港四照花、槭树等树木,这些树木经过数年的生长形成相对稳定的绿地景观环境,且由于建设年代和功能分区的原因,园内不同的绿地环境带有明显的时代风格和特点,有助于场所感知的测定。因而,温泉公园大量的游憩者和独特的人工景观要素对研究公园的人工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环境偏好、场所依恋和环境恢复性知觉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1.2 问卷设计
本研究调查问卷中的量表包括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量表(perceived naturalness of greenness scale,PNGS)、环境偏好量表、场所依恋量表和恢复性知觉量表(PRS),其中,除了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量表由笔者建立外,其他量表均参考已有的成熟的量表,并结合了公园环境的语境进行了适当的修改。Tveit等[15]将绿地景观自然化定义为景观接近预想中的自然状态的程度,并提出了景观感知的自然化与生态学意义上的自然化程度不同,感知的自然化可能比生态意义上的自然化对环境偏好的影响更大[28-29]。同时,提出水体比例、植被比例、植被的边缘形状、植被结构、地形、野外体验感、管理情况作为衡量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的指标。Ode等又提出了植被边缘形状指数、景观斑块破碎度、延续性3个指标作为知觉自然度的评判标准[30]。廖婉婷等提出植被丰富性、人工元素多寡和环境自发生长程度等可以作为知觉自然度的因子[31]。因而,本研究在相关研究[28,30-31]的基础上,邀请5名风景园林学专业的老师提出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指标,并结合研究地情况,最终提出了公园中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的13项评价指标。环境偏好量表和恢复性知觉量表主要借鉴台湾学者黄章展等修正后的量表[18],该修正后的环境偏好量表包括4个维度8个测试项,修正后的知觉恢复量表包含3个维度9个测试项。场所依恋主要借鉴Williams等的研究,包括2个维度8个测试项[27]。以上题目均采用李克特7分制量表法。问卷内容由量表测量题项、被测者人口统计学特征两部分组成。
1.3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问卷调研小组由5人组成,调研时间为2016年4月12―15日。问卷调查时,随机在温泉公园中选取愿意参加调查的游客,并采取赠送明信片答谢。总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500份,有效问卷为442份,有效率为88.4%。
为了确保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量表能够有效地反映公园景观的自然化程度,首先随机选取100份问卷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的测量题项进行降维,构建模型,再使用剩余的342份问卷数据对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环境偏好、场所依恋以及恢复性知觉4个变量间的关系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1.4 测量问卷探索性因子分析及检验
针对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的13个测量题项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可靠性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838,大于0.7,Bartlett球形检验近似卡方值为495.767(df=78,Sig=0.000),表明测试问卷适合做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选取方差最大旋转法,按照特征值大于等于1的原则并参照碎石图来确定因子数,删除因子荷载小于0.5,交叉荷载值高于0.4的因子直至获得清楚稳定的因子结构。在这一步中,删除了“你认为公园中的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因子荷载值为0.478,交叉因子荷载为0.416)题项。再次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在公园中,你不会有拥挤感”这个题项旋转后的因子荷载小于0.5(因子荷载值为0.468),不具有解释意义,故删除此题项后再次进行因子分析。再次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后得到了绿地景观自然化程度评价3个稳定的因子结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65.607%(表1)。根据各因子指标的特征,分别命名为自然属性感知、自然空间感知、自然形态感知。自然属性感知主要是指对自然界中的水体、动植物、自然声音等自然元素的感知;自然形态感知主要是指对自然元素形态的认识,比如蜿蜒的河流、起伏的山脉;自然空间感知主要是指自然能够给予人的一种亲切安静的感觉,是人在景观空间中对空间所形成的一种体验与感受。
根据信度检验,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量表的3个因子的 Cronbach’s α分别为0.772、0.755、0.800,整体量表Cronbach’s α值为0.865,均大于0.6,表明量表具有比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各个因子的组合信度分别为0.822、0.802、0.800,整体量表组合信度0.927,均高于0.6,表明测试变量具有良好的异质性。根据效度检验,各个测试题项与整体的相关系数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位于0.546~0.725之间,均大于0.3,因此,可以认为量表具有良好的内容信度。平均变异数抽取量AVE值均大于0.5,表明测试变量能够较好测度其所属的潜在变量。
1.5 模型构建
唤醒理论认为,人们的认知和评价决定了情绪的形式,唤醒水平则决定了情绪的强度,并与情绪的形式共同决定了情绪的状态,而情绪的启动通常又是对环境刺激及情感产生的响应[32]。情感的认知理论认为人在接受环境中的刺激物刺激的同时也会作出调节来适应[33]。Bagozzi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我调节态度理论,认为评价会促进情感的产生并进一步影响个体的行为或行为意向,总体上表现为评价-情感-行为的发生过程[34]。因此,本研究以唤醒理论和自我调节态度理论为基础,将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作为认知评价变量,将环境偏好和场所依恋作为情感响应变量,而恢复性知觉作为情绪启动变量的结果,构建了公园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认知评价)-环境偏好、场所依恋(情感响应)-恢复性知觉(情绪启动结果)的公园人工绿地景观恢复性感知模型(图1),并提出以下假设:
H1a-1c: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的自然属性感知、自然空间感知、自然形态感知3个维度分别对环境偏好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H2:环境偏好对场所认同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H3:环境偏好对场所依赖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H4a-H4b:场所认同和场所依赖分别对恢复性知觉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H5:环境偏好对恢复性知觉存在显著正向 影响
2 结果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来进行分析,即测量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及信效度分析和结构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及路径分析[35]。测量模型由潜在变量与观察变量组成,潜在变量由测度的观察变量来反映[37],结构模型是潜在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模型的说明[36]。运用AMOS 23.0软件先对测量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相应的信效度分析,为检验结构模型建立基础。
2.1 测量模型
2.1.1 测量模型拟合优度检验
运用AMOS 23.0中的极大似然法对测量模型的拟合优度进行检验,测量模型的拟合参数:卡方自由度比值χ2/df=3.33(标准为χ2/df≤3),虽未达到标准,但吴明隆指出卡方自由度比值宽松值为5[36],拟合优度指数(GFI)为0.933,比较拟合指数(CFI)为0.936,规范拟合指数(NFI)为0.911,简效规范拟合指数(IFI)为0.936,Tucker-Lewis指数(TLI)为0.914,均达到了大于0.9的标准,近似均方根残差(RMSEA)为0.083,大于严格要求的0.08,但小于0.10,可以认为符合要求[37-38],因而,整体上,测量模型拟合度^佳,可以被接受。
2.1.2 测量模型信效度检验
信度主要指问卷的精确性,反应了问卷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运用SPSS 19.0对测量量表进信度分析(表2),可以看出,除了环境偏好量表里的易读性维度可靠性系数Cronbach’s α较低外,其余各量表的各个维度可靠性系数Cronbach’s α均高于0.6,说明除了环境偏好的易读性维度外,问卷测量的结果比较可靠。
效度通常指测量问卷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亦即问卷能够测量出其所欲测量的程度。效度检验可以通过收敛效度和判别效度来判断。收敛效度主要反映测量量表某个维度的不同观测变量之间的相关性[39]。可以通过标准化的因子负荷(大于0.5)、p值(达到显着性水平,即t>1.96)、平均变异抽取量(AVE>0.5,AVE越大,表示观测变量对潜变量的解释程度越大[40])和组合信度(组合信度>0.6)几个指标来判断。由表2可知,各个观测变量的标准化因子负荷值均大于0.5,相应的t值均大于1.96,平均变异抽取量除了易读性维度为0.296外,远低于0.5,自然形态感、复杂性和神秘性3个维度略低于0.5外,其余均大于0.5,组合信度除易读性维度外均大于0.6,因此,除了易读性的收敛效度较差外,其余标量基本上符合要求。判别效度是指不同测量变量之间的可区分性,变量的平均变异抽取量的算术平方根大于其与其他变量的相关系数即可说明具有较好的判别效度[41]。由表3可知,AVE值的算术平方根在0.685~0.779之间,均大于变量间的相关系数(0.418~0.683之间),表明测量量表的变量之间具有较好的判别效度。由于从信度和效度来看,环境偏好的易读性维度均不符合要求,故此维度遭到删除,删除后的环境偏好测量量表模型适配度及测量的信度、效度均达到要求。
2.2 结构模型
2.2.1 结构模型拟合优度检验
针对最终的结构关系模型采用极大似然法进行参数估计,从而检验相关的假设是否成立。结构模型的拟合优度指数为:χ2/df=2.649,GFI=0.858,CFI=0.906,NFI=0.858,IFI=0.907,TLI=0.893,RMSEA=0.070,GFI、NFI、TLI 3个数值虽未到0.9,但均在0.8~0.9之间,可以认为符合适配度要[38],因而,整体上理论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
2.2.2 假设检验
理论模型的标准化系数估计值及分析结果如图2。其中,H1a即绿地景观自然属性感知维度对环境偏好有显著正影响,H1c即绿地景观形态感知维度对环境偏好有显著正影响,H4b即场所依赖对恢复性知觉存在显著正影响3个假设不成立,其余假设均得到验证。SMC值(即复合相关系数)表明了绿地景观自然化的自然空间感知维度影响效应能够解释环境偏好的73.8%(SMC=0.738)的变异,绿地景观自然化空间感知维度与环境偏好的影响效应能够解释场所认同76.1%(SMC=0.761)的变异、场所依赖79.4%(SMC=0.794)的变异,而环境恢复性知觉的89.5%(SMC=0.895)的变异能够被绿地自然化的自然空间感知维度、环境偏好和场所认同和解释。
2.2.3 模型结果分析
从模型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绿地景观自然化的空间感知对环境偏好产生了显著的正影响,影响程度达到了59%,即绿地景观自然化的空间感知每增加1个单位,环境偏好就会增加0.59个单位。而绿地景观自然化的属性感知和形态感知对环境的偏好没有影响,表明了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对环境偏好的影响是通过景观的空间感知而发挥作用的。在中国传统的园林造景中,水体、植物历来是造景的重要元素,在现代的绿地景观设计中,水体、植物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这些基本的自然元素由于普遍存在环境当中,因而人们对它们的存在可能并不是特别在意,从而不会影响偏好的产生。从绿地景观的形态感知上来说,由于自然蜿蜒曲折的形态是一种视觉上的直接感知,而偏好的产生可能需要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或参与;从绿地景观的空间感知来说,绿地的空间感受跟人的情感密切相关,当绿地空g比较开敞时,可能给予人一种明朗开阔之感,进而触动情感的产生,比如亲切感、安全感。情感通常是对环境产生的偏好内在驱动力,因而可以认为人们对于环境偏好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对绿地自然化空间感知上的共鸣,是一种深层次的情感交流传统园林中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感受也主要是人们对于空间的感知,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的3个维度与环境偏好之间的关系,至于深层次的原因还需要另外的探究。
环境偏好的产生对场所认同和场所依赖以及环境恢复性知觉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其中,具体影响为当环境偏好每提升1个单位,相应的场所认同就会提升0.492个单位,而场所依赖就会提升0.613个单位,说明当人们对环境偏好程度越高时,相应地,人们对这种环境的认同和依赖程度也就越高,这种影响符合了天性假设。而环境偏好对环境的恢复性感知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的效应为0.411,而间接影响的效应为0.266,总效应为0.677,表明环境偏好对环境的恢复性知觉有很大的影响,既可以直接影响,又可以通过场所认同的中介效应产生影响。可以看出,环境偏好对恢复性知觉的影响与当前的大部分研究结果一致[9,42],场所依恋对恢复性知觉的影响也与一些研究结果一致[25]。但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场所依赖对环境的恢复性知觉影响不显著,即可以认为场所依赖对环境恢复性知觉没有影响,环境偏好对环境恢复性知觉的间接影响主要是通过场所认同传递的。由于场所依赖维度测量的主要是人们对某种环境的态度,是一种浅层次的测量,是人们对环境的一种功能性依赖;而场所认同测量的是人们从心理上、行为上对某种环境的情感表达,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测量,本质上是对场地文化的一种认同,所以,可以猜测功能性的满足仅仅满足个体外在的需求,要提升对环境的恢复性知觉就需要一种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深层次的情感满足才有助于环境恢复性知觉的提高,这种猜想与Kaplan夫妇所提出的注意力恢复理论相一致。所以,总结环境恢复性知觉的传递线路主要有两条:第一条是景观空间感知-环境偏好-恢复性知觉;第二条是景观空间感知-环境偏好-场所认同-恢复性知觉。
3 结论与讨论
本文将当前几个与环境恢复性知觉密切相关的几个变量综合起来研究,结合唤醒理论和自我调节态度理论,构建了城市公园游憩者的环境恢复性知觉影响因素模型,初步揭示了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环境偏好和场所依恋对环境恢复性知觉的影响机制,为理解城市公园等游憩环境与人们健康之间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景观设计学、旅游学和环境心理学的结合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通过探索性因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构建了包含3个维度11个测试项的公园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模型,且模型的信效度以及拟合度均较好,为进一步研究公园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与环境偏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基础,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启发。
(2)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对环境偏好影响的结果表明,只有景观的空间感知维度会导致环境偏好的差异,而其他维度没有影响,说明人们最为关注的是绿地的空间体验,仅仅关注绿地景观本身的要素组成以及形态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也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绿地景观的审美情趣也在提高。美国景观设计基金会于2016年6月10日召开的“新景观宣言:景观设计与未来”的景观设计峰会上,Treib教授的发言强调了景观设计不仅仅是景观元素的组合,也不仅仅是满足某种简单的功能,比如生态功能、雨洪管理功能、游憩功能,而应该是在满足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进行诗意的升华1。从中,我们就可以窥见景观的深刻含义,而进行景观诗意的升华,景观空间的营造无疑是重中之重,中国古典园林向来注重空间的营造,掇山理水手法的运用就是对自然中的山水高度概括,同时也是对园林空间进行一种诗意的提升,从而达到“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特点。因而,景观的设计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应该着重于景观空间的营造,这样才有助于环境偏好的形成,进而提升环境恢复性知觉,充分发挥景观对人的效益。而具体如何营造空间感,从而更接近于自然,给人更好的自然化体验,则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究。
(3)场所认同直接影响环境恢复性知觉的同时,也作为环境偏好的一个中介变量影响环境恢复性知觉。这说明,景观的空间营造可以提升人们对绿地景观环境的偏好,进而引发对绿地景观环境的场所依恋,而外在直接的表现行为就是游客造访的频次增加了。人们不仅应该要关注景观的空间营造,同时还要关注形成场所认同的因素。从景观的设计角度来看,一些具有情感历史或者地域特色的景观元素极可能形成场所依恋感,比如当你所游览的公园中,富有儿时记忆的景观时,无形中就会激发人的怀旧情感,进而引发场所的认同感,达到情感上的依恋。因而,在景观的重建当中,就要善于运用富有记忆的景观元素,让人们记得住乡愁的同时也有了情感依托,从而提升对环境的依恋,达到提高环境的恢复性知觉的效果;同时,从场所依恋的另一个维度场所依赖来看,人们对景观的依赖并不代表环境的恢复性知觉提升,而是需要升华到场所认同的程度才能达到恢复性知觉提升,进一步说明了景观环境对人情感营造上的重要性,而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程度。
(4)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公园人工绿地景观的恢复性感知模型表明游憩者恢复性环境感知是一个渐进式的心里感知过程,经历了环境认知评价情感响应情绪启动的心理过程。如果游憩者所处的人工绿地环境是更加自然化的,就更会触发环境偏好的产生,在游憩者偏好的环境当中,易使游憩者对环境产生依赖和认同,而在认同性的环境当中,游憩者就更容易依恋其中,产生远离日常琐碎的生活,逃离世俗的感觉,实现游憩期望和游憩环境的匹配,进而促进身心健康的恢复。
综上所述,研究结果证实了“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环境偏好场所依恋恢复性知觉”之间的复杂路径,也从景观设计的角度相应分析了形成这种路径的可能原因,为相应的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本研究证实了绿地环境对人体的恢复作用,深化了绿地环境促进人体健康的作用机理。但是,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问卷量表模型的建构上,由于当前学术界缺乏相应的评价量表,本研究的量表虽然在效度和信度上都达到了要求,但是,仍可能存在评价维度过少,指标选取有偏差等问题,今后学术界应该开展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模型的研究,从而来更好地为设计提供指导。其次,在结构模型上,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也有可能直接影响环境的恢复性知觉,而本研究没有针对其进行研究,把重点放在了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与环境偏好的关系上,同时,公园绿地景观的恢复性感知模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路径模型,本文只是对这种路径作了简单的分析,对于形成这种路径的复杂因素,如场所认同、恢复性知觉之间关系的影响要素和机制未能做出深入的探究,今后建议可以进行相关的探索研究。再者,本文研究的游憩环境是城市公园,针对的对象是城市公园的游憩者,而没有研究城市中如居住小区、学校等日常游憩环境,故研究中提出的关于景观设计的建议针对不同场所的有效性还有待探讨,今后可以进行不同游憩环境的横向对比研究,以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最后,本文运用PRS量表测量环境的恢复性,主要涉及环境知觉的部分,而对于恢复性环境对于人体的血压、心率等的作用没有进行实测,今后可以进行相应的生理指标测量,如肌电值、血压、脑电波等,以进一步揭示绿地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医学价值及作用机理。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Anette K, Hanne B. A comparison of the restorative effect of a natural environment with that of a simulated natural environment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10, 30(4): 464-472.
[2] Scopelliti M, Giuliani M. Choosing restorative environments across the lifespan: A matter of place experience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04, 24(4): 423-437.
[3] Hartig T. Guest editor’s introduction [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001, 33(4): 475-479.
[4] Kaplan S. A model of person environment compatibility [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983, (1): 311-332.
[5] Kaplan R, Kaplan S. The Experience of Nature: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142.
[6] Herzog T R, Black A M, Fountaine K A, et al. Reflection and attentional recovery as distinctive benefits of restorative environment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1997, 17(2): 165-170.
[7] Hong Jiajun. Psychophysiological Benefits of Landscapes Studies of Mountain, Water, Forest, Park, and City[D]. Taichung: Chung Hsing University, 2001. [洪佳君. 高山、水体、森林、公园、都市景观之生心理效益[D]. 台中: 中d大学, 2001.]
[8] Zhang Junyan, Wan Liling. The effection of landscape form to EMG and attention restoration[J]. Journal of Gardening, 2000, 7(1): 1-22. [张俊彦, 万丽玲. 景观型态对肌电值及注意力恢复能力之研究[J]. 造园学报, 2000, 7(1): 1-22.]
[9] Korpela K M, Hartig T, Kaiser F, et al. Restorative experience and self-regulation in favorite place[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2001, 33(4): 573-589.
[10] Hartig T, Evans G W, Jamner L D, et al. Tracking restoration in nature and urban field setting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03, 23(2): 109-123.
[11] Herzog T R, Maguire C P, Nebel M B. Assessing the restorative components of environment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03, 23(2): 159-170.
[12] Karin K P, Ulrika K S. Associations between park characteristics and perceived restorativeness of small public urban green space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3, 112: 26-39.
[13] H?gerh?ll C M, Purcell T, Taylor R. Fractal dimension of landscape silhouette outlines as a predictor of landscape preference[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04, 24: 247-255.
[14] Hands D E, Brown R D. Enhancing visual preference of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site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2, 58(1): 57-70.
[15] Tveit M, Ode ?, Fry G. Key concepts in 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visual landscape character[J]. Landscape Research, 2006, 31(3): 229-255.
[16] Akpinar A.How is high school greenness related to students’ restoration and health?[J]. Urban Forestry and Urban Greening, 2016, 16: 1-8.
[17] Purcell A T, Lamb R J. Preference and naturalness: An ecological approach[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8, 42(1): 57-66.
[18] Huang Zhangzhan, Huang Fangming, Zhou Xianji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vironmental preference and restorative perception of environment: A case of moutainscape[J]. Outdoor Recreation Study, 2008, 21(1): 1-25. [黄章展, 黄芳铭, 周先捷. 环境偏好与环境恢复性知觉关系之研究――以山景景观为例[J]. 户外游憩研究, 2008, 21(1): 1-25.]
[19] Korpela K, Haritig T. Restorative of qualities of favorite place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996, 16(3): 221-233.
[20] Hartig T, Kaiser F G, Bowler P A. Further Development of a Measure of Perceived Environmental Restorativeness[M]. G?vle: Uppsala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Housing Research, 1997: 232.
[21] Kaplan S, Brdwell L V, Sakter D B. The museum as a restorative environment[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993, 25 (6): 725-742.
[22] Herzog T R, Ouellette P, Rolens J R, et al. Houses of worship as restorative environments[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010, 42(4): 395-419.
[23] Ouellette P, Kaplan R, Kaplan S. The monastery as a restorative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05, 25(2): 175-188.
[24] Zhang Li, Xin Ziqiang, Li Hongru. Social microenvironment study of social groups of young people[J]. Youth Studies, 2007, (3): 43- 49. [张丽, 辛自强, 李洪儒. 青少年群体社会化的社会微环境研究[J]. 青年研究, 2007, (3): 43- 49.]
[25] Chi Liping, Su Qian. Function of affective priming and attention restoration in environment adolescents attaching to [J].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2012, 28(5): 471-477. [池萍, 苏谦. 青少年依恋环境的情绪启动和注意恢复功能[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2, 28(5): 471-477.]
[26] Ulrich R S. View through a window may influence recovery from surgery[J]. Science. 1984, 224(4647): 420-421.
[27] Williams D R, Patterson M E, Roggenbuck J W, et al. Beyond the commodity metaphor: Examining emotional and symbolic attachment to place[J]. Leisure Sciences, 1992, 14(1): 29-46.
[28] Palmer J F. Using spatial metrics to predict scenic perception in a changing landscape: Dennis, Massachusett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4, 69(2): 201-218.
[29] Purcell A T, Lamb R J. Preference and naturalness: An ecological approach[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8, 42(1): 57-66.
[30] Ode ?, Fry G, Tveit M S, et al. Indicators of perceived naturalness as drivers of landscape preference[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9, 90(1): 375-383.
[31] Liao Wanting, Zheng Jiakun, Lin Yanzhou.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place labels on perceived naturalness and preference[J]. Journal of Outdoor Recreation Study, 2013, 26(4): 31-56.[廖婉婷, 郑佳昆, 林晏州. 不同地点标签对自然度感受及偏好影响之研究[J]. 户外游憩研究, 2013, 26(4): 31-56.]
[32] Hu Zhengfan, Lin Yulian.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the 3rd Edition) [M].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12: 117-126. [胡正凡, 林玉莲. 环境心理学(第三版)[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117-126.]
[33] Lasarus R S. Emotion and Adaptation[M]. New York: Oxford Press, 1991.
[34] Bagozzi R P. The self-regulation of attitudes, intentions and behavior[J].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1992, 55(2): 178-204.
[35] Anderson J C, Gerbing D W.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 practice: A review and recommended two-step approach [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8, 103(3): 411-423.
[36] Wu Minglo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Ope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MOS (the 2nd Edition) [M]. Chongq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Press, 2010. [敲髀. 结构方程模型: AMOS 的操作与应用(第二版)[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0.]
[37] Qian Jia, Wang Degen, Niu Yu.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rban residents to use urban public bikes[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4, 33(2): 358-371. [钱佳, 汪德根, 牛玉. 城市居民使用市内公共自行车的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以苏州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14, 33(2): 358-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