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食疗养生文化的起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食疗养生文化的起源范文1
[关键词]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永福养生;旅游示范区
2009年12月,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指示。这是我国首个以城市为单位建设的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这项殊荣,为桂林乃至广西经济注入了一剂兴奋剂。桂林辖区内的永福县距离桂林市区45公里,是有名的长寿之乡。在社会热议如何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时,本人也在认真思考,并萌发了在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框架下创建永福养生旅游示范区的构想。
一、关于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的若干思考
随着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投入建设,桂林旅游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模式将在全国产生巨大的影响。目前,社会各界纷纷为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出谋划策,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桂林市经济学会会长颜邦英提出了“中心说”,认为桂林应该发展成为中国南方、华南的旅游中心,中国、亚太和世界的旅游中心之一,以及旅游公共服务中心、旅游经营和管理示范中心、旅游教育培训中心、旅游研究中心、旅游交流与合作中心等。阳国亮在颜邦英“中心说”的基础上,增加了将桂林建设成世界旅游集散中心、世界著名生态旅游休闲胜地、旅游文化产业与发展示范区、旅游区域合作与交流示范区、生态环境优化试验区等设想。我很赞同以上专家学者的观点,并大受启发。我认为桂林在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时应该整合周边旅游资源,构筑自己的核心地位,形成强有力的辐射效应。
正如社会各界热议,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离不开这些内容,如制度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等等。受颜邦英“中心说”的启发,从更微观的角度思考,我认为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本身就是一个“中心”,应该围绕这个中心建设若干个旅游示范区。(如图1所示)。建立示范区的根本目的是对周边更广大的区域或是同类地区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为更好地发挥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中心”作用,应重点建设对同类地区有较强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的示范区。在推动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发展的同时,引导更多的地区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既然是“综合”的,就应该体现多元性、多样性。既然是“国家”层面的,就不应该局限在桂林城区,而是以桂林城区为中心,辐射到周边县域乃至周边城市。在整合旅游资源中,创建各种专项旅游示范区,如度假、娱乐、商务、会展、农业、工业、文化、乡村、生态、森林、温泉、漂流、体育、科技、修学、红色等旅游示范区。比如,恭城是广西第一个获准通过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三位一体”(恭城模式)生态农业得到广泛认同和普遍推广,可以打造成为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区或乡村旅游示范区;龙胜居住着苗、瑶、侗、壮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6%,民族风情浓郁,可以单独或联合柳州三江县共同打造民族风情旅游示范区;永福是闻名遐迩的“福寿之乡”,福寿文化独具魅力,同时又是“养生产业示范基地”,可以打造成为养生旅游示范区。根据各地旅游资源的特点,以此类推,建立特色鲜明的旅游示范区。
二、永福创建养生旅游示范区的可行性分析
(一)养生旅游的内涵
目前关于养生旅游的研究比较滞后,对于养生旅游定义有不同的解释,对养生旅游的本质界定还存在学术争议,养生旅游的实践发展和理论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有必要先理解养生旅游的内涵。
养生旅游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墨西哥,以健身活动与医疗护理项目为特征,满足旅游者追求放松、平衡的生活状态和逃避工业城市化所带来的人口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我国的养生旅游以2002年海南省三亚保健康复旅游和广西南宁中药养生旅游为起点,随后在四川、山东、安徽、黑龙江、河南等省市迅速发展,逐步成为全国时尚旅游亮点。
养生,顾名思义,就是保养身体、性命以达长寿。中国有着丰厚的养生文化积淀和历史悠久的中医中药产业,是发展养生旅游的基础。周刚在《对养老旅游及其可行性研究》中提出,养生旅游是旅游活动的一种,是以养生为目的来选择景点,安排内容和进展,考虑节奏快慢的一种旅游活动。这里的养生是泛指优化人类生存环境,善化人类生命质量的一切内容。
浙江教育学院教授张跃西认为养生旅游是体现天人合一,融合养生文化、养生产业和生态旅游方式为一体的一种体验式旅游形式,是养生文化、科学与自然的一体化旅游。他进一步澄清的养生旅游与健康旅游的区别,认为养生旅游可以涵盖健康旅游和医疗旅游,养生旅游与养生文化、养生产业密切关联并双向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健康旅游以医疗卫生产业作为依托,是单向的支撑关系。他将养生旅游的范畴由原来的保健康复为主的健康旅游扩大为系统养生旅游,产品内容有自然养生、人文养生和产业养生三个方面,具体包括温泉养生、生态养生、滋补养生、运动养生、文化养生、艺术养生、理疗养生、国药养生、休闲养生以及茶饮养生等。
(二)永福发展养生旅游的优势
永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是享誉中外的中国长寿之乡、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彩调的发源地和“东方神果”罗汉果的原产地,蕴含着人世间最吉祥的福寿文化,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民风民俗,在创建养生旅游示范区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 福寿文化源远流长
永福县素有“福寿之乡”美称,2007年被评为中国首批长寿之乡。永福县有近2000年历史,永福的“福寿”文化起源于该县城凤山顶上的清代“福”字石刻和百寿镇著名的北宋“百寿图”石刻。“百寿图”于南宋绍定已丑年(即公元1229年)由一批书法家创制和石刻家镌刻而成,距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大寿字内镶嵌100个不同字体的小寿字,取长寿百岁以上之意。据史料记载,该县最长寿的老人廖扶高寿158岁。目前,该县70岁~99岁以上老人有19599人,其中百岁以上老寿星36位,每10万人中有百岁老人13.33人,超过目前世界公认的每10万人有7名百岁老人的世界长寿之乡评定标准。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测算,永福县人均预期寿命为75.24岁,高出全国人均预期寿命3.24岁。
2006年以来,永福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桂林永 福国际养生旅游福寿节。养生旅游福寿节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发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更高层次和更宽领域深入挖掘和开发福寿文化的重要载体。永福的长寿现象吸引了社会各界纷沓而至,前来调研探究人们络绎不绝。
2 养生自然资源丰富
永福地处亚热带交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4.1%,有“生活在树上的城市”之美称。境内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水质优良,生态环境优越,长年身居其中,自然延年益寿。
永福县生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拥有丰富的保健养生食疗资源,有黄芪、金银花、灵芝、板蓝根等药用植物资源、药用动物资源和药用矿物资源2741种。该县除利用好丰富的自然养生产业资源外,还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广西首个干亩有机蔬菜示范基地就在该县三皇乡创建。目前,该县共建有西红柿、罗汉果、优质米、柑桔等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30多个,无公害生产面积达30多万亩,拥有罗汉果、西红柿、柑桔、优质米等6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
永福空气清新,据桂林市环境监测站测定,2008年,永福县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在三个评定标准中,该县指标全部优于国家标准,许多地方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达5―12万个,比正常值高出50―80倍。
永福境内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享有“健康之水”、“营养之水”和“长寿之水”美誉。优质水资源是永福人长寿的要素之一。永福境内的水质具有小分子团,呈弱碱性、氧化还原低、矿物质含量丰富,矿化度优于国家天然矿泉水标准,水中含有硒元素四个特点。经勘测,该县许多河流与泉水的PH值在7―8之间,最符合人体内弱碱性环境,可使身体更有效抵制细菌和病毒的入侵,从而使人健康长寿。永福的土壤含硒也是使人长寿的重要元素。该县土壤为富硒土,硒含量为1.1mg/kg,为全国平均值0.29mg/kg的3.3倍,其土壤总体硒含量处于植物生长和人体吸收的最佳状态。该县生产的罗汉果、优质米等农副产品天然富硒。在这样的土壤种植出来的农作物含硒量都比较高,经常食用有益人体健康。
3 “养生产业基地”招牌傲人
世界养生大会首块“养生产业基地”招牌为永福所获,足以证明永福悠久的养生文化和丰富的养生资源不仅得到世人的认同,而且在发展养生产业方面潜力巨大,可以作为示范来学习推广。永福要打好这张金字招牌,把养生旅游与养生产业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旅游来推动养生产业的发展,以养生产业与旅游互动发展推动旅游产业的升级,把永福打造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休闲养生之都。
三、创建永福养生旅游示范区的思路
(一)在政府主导下制定科学、长远的发展规范
永福的养生旅游发展应有一个中长期规划与设想,并有相应的政策措施提供保障。永福旅游产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逐步向成长成熟阶段发展,比较适合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政府主导性战略是指在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合理地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积极引导、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以实现旅游资源的配置达到或接近最优状态。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是抓好旅游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在政府主导下,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对永福养生旅游的现状作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因地制宜,制定出长远的、可持续性的发展规划,指导养生旅游科学、有序地发展。依靠政府的支持和市场的运作,采取多管齐下的对策措施,并将永福养生旅游的发展纳入到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加以考虑。
(二)以制度创新推动养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
制度创新是推动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关键,通过制度创新推动传统旅游业走向现代旅游业。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相关制度应对永福养生旅游示范区同样具有效力并起指导作用。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建设包括旅游休闲发展相关制度(如旅游产业政策)与配套制度(如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建设,具体涉及旅游休闲相关的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标准等规范的创新建设。
首先要理顺管理体制。建立政府与企业、行业协会分开的管理体制,使行业行政性管理与自律性管理各得其所,形成市场、政府、社会之间的平衡机制,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建立指导协调区域旅游发展的综合委员会、互动合作机制。二是政策创新,包括旅游休闲相关的消费政策,诸如带薪休假制度、出入境管理制度、文化发展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旅游休闲产业政策,诸如空间布局政策、结构优化政策、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旅游用地政策、行业准入政策等等,以实现旅游发展的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获得综合效益。三是法规、标准创新。通过制定、完善地方与部门层面的各种法规,推进旅游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旅游基本法的制定。制定有关示范区与示范产品建设、开发与管理的标准,并通过不断完善提升为行业标准乃至国家标准。四是建立专家全程参与建设的机制,充分发挥专家的指导作用。
(三)加强养生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
文化是旅游开发的灵魂,特色是旅游资源对旅游者产生永久吸引力的根本。永福的福寿文化,是旅游资源开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养生主题为中心,以福寿文化为支撑,以旅游项目为载体,努力用文化品牌提升旅游产品层次,构建特色鲜明的养生旅游品牌。积极探索养生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模式,大力推动养生旅游与福寿文化的深度融合;推动养生旅游与山水休闲旅游的深度融合,在养生旅游中丰富民俗文化的内涵。利用养生文化的深厚根基,将人文资源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起来,以发扬传统文化为主旨,建立永福养生文化旅游景区;坚持传统与现代并重,既充分挖掘传统养生文化的精髓,又合理利用现代的方法手段,使传统养生文化能适应现代的需要,从而推动养生文化产业化。养生文化产业化的实质就是把养生文化融合到旅游业中去,通过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使养生文化资源以旅游商品的形式进入了旅游市场,充分发挥其内在的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
(四)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进一步提高知名度
海南旅游的突破口是宣传促销,旅游产品一刻也不能停止宣传促销。旅游营销不能依靠盲目炒作,要讲究方式方法,突出“养生”主题。要大力加强信息服务设施建设,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书籍、光盘等各种传媒,通过举办福寿节,不断提高永福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建立养生博物馆,展示长寿之乡的养生文化、长寿资源以及各种生产工具、生活物品,演示绿色长寿食品的制作方法,介绍百岁寿星的长寿秘诀。政府和有关组织还可以组织讲师团到各地去宣讲永福的养生文化、普及养生保健知识,增强人们的养生意识,从而唤醒人们对养生产业及养生旅游的兴趣。通过多渠道的宣传推介,广泛、持久地宣传永福的长寿生态环境和健康长寿养生产业,让国内外更多的人知道永福长寿之乡,懂得来到这里养生、疗养、度假以获得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