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科学学科评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系统科学学科评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系统科学学科评估

系统科学学科评估范文1

【关键词】 教学质量; 评估系统; 评估指标; 分值

模糊数学以隶属函数形式表现了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程序,从而使一些内涵不是很分明的概念得以表示[1]。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估是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解决涉及多个指标的事物评价问题的有效方法,可以全面、清晰、有效、简洁评估有众多因素制约的复杂系统[2]。模糊数学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3]。

近10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保证并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很多高校都在探讨教育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并逐步运用于实践中。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对象主要是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多年来,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没有一个科学的、有说服力的依据,学校检验教学质量同样也没有一个简单可行的、有效的途径[4]。因此,为了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专业知识,改进教学方法,更好地调动积极性,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目的,我们设计了“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系统,通过运行此系统,可以定量地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作出评价,使高校教学管理在科学化、标准化的道路上迈出新的一步[5]。

1 系统的功能

该系统根据每次评估课程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并根据此体系进行评估分析,完成以下各种功能;

① 建立评估指标体系;

② 建立数学模型、算法设计;

③ 库文件整理;

④ 录人参评教师的评估分值;

⑤ 统计每位参评人员的各项指标得分及总得分;

⑥ 进行各类比较,排出名次;

⑦ 查询、打印所要的数据;

⑧ 存盘备份。

该系统的实现既能评估参评人员的各种教学指标,又能分析比较结果,为授课教师晋升职称等提供参考依据。

2 系统的设计

2.1 系统环境

该系统在window操作系统支持下,用Visual Foxpro 数据库实现各项功能。

2.2 系统结构

整个系统由数据录入、检索查询、打印、初始化4大模块组成,其结构框图如图1。

2.3 指标体系

该系统对指标体系采取动态管理,既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该体系重额设计、建立,也可直接利用已有的指标体系。已有的指标体系如表1。

表1中,以“1”打头的项目代表教学态度;以“2”打头的项目代表教学内容;以“3”打头的项目代表教学方法;以“4”打头的项目代表教书育人; “5”打头的项目代表教学效果。利用该代号,可分别统计出以上5大项所得分情况。

个人总得分

S=ni=1Mi×Ni

(其中M 是权重系数,N 为该项所得分值)

权重系数依据该项指标内容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具备的重要性而定,需要时也可参照 往评估的结果,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为了实现动态管理指标体系。对指标体系单独设计了一个表文件。其结构见表2。表1 评估指标体系表2 评估指标体系结构该指标体系库单独设立,便于指标体系的维护、修改。

2.4 评估人员库

对参评人员须建立一个评估得分表文件,其结构见表3。表3 评估指标得分结构

2.5软件设计

2.5.1数据录入与编辑 本界面既可录入数据,也可在录入的同时进行修改、插入、删除等。当主菜单选了数据录入与编辑子模块时,此时输入被评教师所在系的代号,系统自动将代号转换成汉字系名,出现在系别之后。输入被评教师姓名,在表格中开始输入该教师所得的各项指标得分,分值输入完后,系统自动统计出该教师各项指标的得分值,以及总得分值。当需要对数据进行修改时,可直接录入对数据进行修改、删除等,也可退到主菜单进入修改数据子模块对数据进行维护。

2.5.2 检索查询 当进入该子模块后,可分别按系剐、评估分、姓名、指标体系进行检索查询。按系别查询时,根据用户输入的系别代号,系统将该系全部参评人员及所得各项指标分值按总得分由高到低排列显示出来;按姓名查询时,系统将一屏显示一个记录,记录内容有该教师所得分卷值及各项分指标的得分值;按评估分查询时,系统显示出各分数段得分的人数及姓名、系别等;按指标体系查询时,系统可显示出各指标体系所得平均分,依据该平均分可分析出教师总体教学状况。

2.5.3 打印结果 该模块可打印全体参评人员评估得分结果。此结果按总得分值由高到低排列,也可按不同系打印出各系参评人员的评估得分表。此外,还可打印个人评估表,对打印结果可进行横向比较,即系与系之间的比较;也可进行纵向比较,即人员与人员之间的比较。还可对个人不同时期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图2 评估数据录入与编辑界面

2.5.4 初始化模块 该模块的第一子模块是体系指标,当选择该子模块时,系统将调用指标体系库,建立新的指标体系。该模块的第二子模块是库文件整理,即及时对评估数据库进行备份、清理,以便下次使用。该模块的第三子模块是进行库文件的索引,当库文件被破坏时,系统还可重新建立索引。

3 系统的实现

该系统用户可以根据菜单中的提示信息,利用鼠标选择相应的功能,录入和编辑专家、同行、学生给全校授课教师打的分数,查询授课教师所在的系别,选择该系的教师,用鼠标评价,通过在计算机上建立的数学模型,就可以给教师授课质量作出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再通过打印模块,打印教师的授课质量的评估结果,最后对全校教师授课质量评估数据进行备份、存档。

4 结论

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估是一个综合的、多准则的、多因素的复杂问题,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构造的评估指标体系,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实际状况和特点,运用模糊综合评估法能够比较客观、真实地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做出评估,并编制教学质量评估软件验证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6]。

参考文献

1 胡金柱.模糊决策与决策支持系统.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2:78~98.

2 梁邦助,杨福贵.教学质量评价中的统计方法.天津商学院学报,2002,11:19~21.

3 梁保松,曹殿立.模糊数学及其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131~142.

4 李汉邦,宋烈侠.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几点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04,2:52~53.

系统科学学科评估范文2

小学科学课程是义务教育中儿童接触自然科学的开端,对儿童科学素养的形成尤为关键。任何一门课程都至少有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学什么”,二是“怎么学”,对“小学科学课程到底应围绕什么”的讨论即帮助读者理解科学课程应“学什么”的问题。

无论是我国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还是各国现行的科学教育标准,都在科学课程的目标上保持着一致,在国际科学院联盟(IAP)2010年出版的《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一书中,更是把科学教育的目标作为十项基本原则之一,明确提出:

科学教育具有多方面的目标,应该致力于

・理解一些科学上有关的大概念,包括科学概念以及关于科学本身和科学在社会中所起作用的概念

・收集和运用实证的科学能力

・科学态度

该书的编者强调这些多方面的目标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在学习过程中它们之间的相互促进很重要,真正的理解需要依靠能力。

但教学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是,这些目标中是否应有一条目标更为核心,而成为课程的主要线索?那么是应以知识为主线,还是以能力为主线呢?注重过程还是注重结果呢?这正是新教改中反复争论的焦点。本文作者试图从各方面的分析中寻求答案。

学习科学的研究揭示了儿童的学习能力

上世纪中后期开始,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类学习以及生存环境的复杂性,从而导致了一个新的领域――学习科学的诞生。学习科学从多学科的视角研究学习,涉及到人类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神经系统科学等多种学科。

近三十年学习科学的实证研究表明,人生而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婴儿从出生开始就具有十分巨大的能力来学习和系统地接受信息,开始建构他们一生知识的基础。他们开始对颜色产生反应,辨认物体和物理世界的特性。不到一年他们就能理解语言了,一些能力如辨认物体、面部识别,甚至是基本数字的识别可能是生而具有的,是世界上最奇特的事。

研究表明(Pascalis et al,2002),即使是婴儿也会使用概念。当他们向人的面孔微笑时,指向家里圈养的宠物,并呼喊它的名字时,或是急急地向装有果酱的一满勺果酱招手时,都表现了他对概念的使用。婴儿在6个月到10个月时母语的辨别能力增强,非母语的辨别能力减弱。说明人天生就会形成概念,这些概念不一定都科学,而且绝大部分不是科学的。Patricia Kuhl的研究也表明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提供正确的信息,婴儿的学习能力是惊人的。

在2007年由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NRC)出版的《Taking Science to School:Learning and Teaching Science in GradesK-8》中,以实证研究为基础对儿童的学习能力作出详尽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幼儿的思维令人惊讶地成熟,而并非传统观过时观点所认为的具体和简单。儿童学习科学所需的重要“建筑块”(建筑块指儿童学习科学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在进入学校之前就已经具备了。

儿童在进入学校的时候已经对自然世界有了充分的认识,在这基础上可以发展他们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某些领域的知识提供的基础更加牢固,因为这些知识出现得很早,并且在世界跨文化范围内具有某些普适的特征。

在学前阶段结束时,儿童的推理能力已经处于科学推理能力发展的起点上。然而,他们的推理能力受到他们概念知识、任务本质以及对自己思维意识等的限制。

这些结论打破了人们对儿童学习能力的固有观点,那些认为儿童只具有具体思维,没有抽象思维;儿童主要根据对事物及其联系进行排序和分类来理解世界,而不是根据解释性理解建构理论;以及儿童不能采用实验来发展他们的想法的观点在目前看来已经过时了。

显然幼儿对自然的好奇心,驱使他们主动地探究周围的世界。儿童缺乏的是知识和经验,但并不缺乏推理能力。儿童在进入学校时已经形成了有关世界的一些概念,有着潜在而强大的学习能力。如果小学的科学教育不能帮助儿童有效认识世界,建构正确的科学概念,则儿童在长达六年的学习中将形成更多的错误理解,这些错误的理解无疑会对其后续的学习造成阻碍和影响。

为什么概念学习对儿童很重要?

来自神经科学的启示

从神经科学的视角来说,教与学是儿童大脑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部分。大脑和心理发展与儿童和外部环境的不断互动有关。在神经系统中与学习经验相连的活动促使神经细胞创造出新的突触。本质上,一个人接触信息的质量和习得信息的数量反应其大脑的终生结构。在学习过程中,大脑所发生的变化似乎使神经细胞变得更加有效或有力。大脑皮层总体结构因接触学习机会和在社会情境中学习而改变。

那么大脑的变化是由实际学习或各种神经活动的总体变化引起的吗?仅靠激活而没有主体实际学习参与是否能使大脑产生变化等问题成为科学家的研究重点。动物实验表明(Black et al.,1990),学习能增加突触而练习则不能。神经细胞活动的生物电学记录证实学习赋予大脑新的组织模式(Beaulieu andCynader,1990)。仅靠激活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习者的主动参与。

可见,学习改变着大脑的物质结构,而这些结构的变化改变了大脑的功能组织。变化不是一朝一夕的,改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人的错误想法一旦建立就很难改变,因而及早帮助儿童建立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将有助于其一生的发展。

来自认知科学的启示

对专家和新手差异的研究

认知科学家们对专家和新手的差异的研究显示:专家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决于良好组织起来的知识,这些知识网络影响他们所关注的事物和问题再现的方式。专家比新手更有可能识别有意义的信息模式;专家首先需求提高对问题的理解力,这常常涉及到核心概念或大观点的思维方式同时,专家的知识是“条件化的”,它包括对有用的情景的具体要求,他们知道知识运用的条件和方法。故此,强调知识广度的课程会妨碍知识的有效组织,因为人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把每样事情都学得很深。那种能使学生了解专家组织和解决问题模式的教学也许会更有用。

专家的知识是围绕重要观点或概念来组织的,这意味着课程亦应按概念理解的方式组织。许多课程设计的方法使得学生难以进行有意义的知识组织,通常在转入下一主题前,只是能触及到一些表面性的事实知识,而没有时间形

成重要的、组织起来的知识。从这点来看,没有概念为载体的学习显然不利于学生了解知识的组织模式。对于小学生而言,没有概念为载体的学习将不利于其对知识的理解和组织,也不利于后续的科学学习。

对学生概念转变的研究

认知科学家们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关注学生教学前概念的研究,包括学生的错误概念(misconception)、朴素概念(naiveconcept)、直觉概念(intuitive concept)、相异性概念(alternative concept)等。

Chi和Roscoe的研究显示学生建构知识有两个典型的特点,一是凭直觉或是凭当时的感觉得出不正确或是不完整的概念;二是已经具有的不正确的概念会妨碍建立新的正确的概念。Chi和Roscoe把学生这种原有的概念分成两类,一类是前概念(Preconception),这一类概念通过教学是比较容易改变的,而另一类称为错误概念(Misconception,也有译为“迷思概念”),这类错误概念比较牢固,很难改变,即使是面对观察到的事实,也常常会不易改变。比如落体的概念、四季的概念、月相的概念都不容易建立,如果学习之前就存有错误的理解,这些错误再纠正起来就会较为困难。

最初研究者以皮亚杰的认知建构主义和库恩的“理论转换”观点为基础,探讨科学概念的转变问题,提出了各种概念转变的模型和方法,如著名的Posner的概念转变模式等。进入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后,研究者开始关注影响概念转变的因素,尤其是学习者在概念转变中的重要性。

虽然到目前为止,在对科学概念转变的界定、过程、作用机制等仍在争论中。但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前概念,学习需要基于学生原有基础的教育理论已得到公认。对学生科学概念的关注实际反映了对学生科学学习的重新认识以及对学生主体的重视,促进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科学教育,支持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实现科学概念的转变。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早在1997年的文献中就指出错误概念是学生科学学习的障碍,并对教学给出明确的指导,包括了解学生错误概念的方法。有研究者(古丁、梅兹,2008)给出了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错误概念的策略,包括要求学生给出说明,要求学生给出证据,要求学生给出评价等等。这些策略本身就指向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可见当教学围绕学生的错误概念展开时,教师不得不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甚至辩论等教学策略,而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将在这些策略中得到发展。

对学生科学学习进展的研究

对学生科学学习进展(Learningprogression)的研究是本世纪初以来科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学习进展是基于教学经验和研究而形成的对学生学习进步方向的预设,是可测试的,内容包括学生对主要的科学概念的理解和解释,以及科学实践能力的发展程度。这些预设说明学生在掌握主要科学概念的进程中的普遍规律和路径,是建立在对学生真实学习过程进行的实证研究基础上的。

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从其朴素理论开始,最终发展为科学理论,是学生在该领域学习中的相关体验、科学知识和技能逐渐增多并结构化的结果,学习进展的研究揭示出学生获得学业成就的一般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学生科学学习的认知发展。

美国(NAEP)的评测框架和2010年公布的科学课程框架草案中都将学习进展作为新一轮科学课程改革的有效依据。提出学习进展的研究对课程、标准、评价和教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内学者在分析NAEP的科学评价框架时提出:构建评价内容最为关键的是要与学生认知发展相匹配。要构建清晰有效的评价内容,就要摸清学生科学概念的认知发展,明确某一核心概念在某年仅可以评价什么。唯有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评价内容体系,评价反馈的结果才能有效促进科学课程与教学的概念,达成科学素养培养目标的落实。

此外,在学习科学的第二本专著《剑桥学习科学手册》中明确提出了目前学习科学家们对学习的基本事实已达成共识,包括更深刻的理解概念的重要性;注重教,也注重学;创设学习环境;建立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上的重要性;反思的重要性。

围绕概念教学与能力培养矛盾吗?

围绕概念教学是单纯地从概念到概念,一味地讲授而忽略探究吗?围绕概念的教学和学生探究能力、实验技能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矛盾吗?回答显示都是否定的。

国际科学院联盟(IAP)的科学教育小组2006年在《探究式科学教育的评估报告》中给出了探究式科学教育的区别性特点,如下表:

探究式科学教育的区别性特点

学生通过对已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思考和逻辑推理来生成概念,使自己能够理解周围世界的科学方面,他们将:

亲自处理物体与材料及观察事件;

运用从包括专家在内的一系列信息源中收集到的第二手证据;

提出调查问题,进行预测,计划和进行调查研究,解决问题,验证观点,对新证据进行反思并形成新的假设;

与他人合作,分享观点,计划和结论;通过对话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和推理培养探究技能和发展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这需要教师推行分组作业、讨论、对话和辩论,以及为直接调查和实验提供材料和信息来源。

从中不难看出通过探究的方法教科学时学生需要通过亲自实验或收集证据,经过思考和逻辑推理来建构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动手能力、科学思维都能够得到发展。而教师则要更多地实施实验、观察、讨论、对话和辩论。可见,围绕概念进行的探究式教学与学生的能力培养不但不矛盾,反而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Harlen(2010)指出,在小学里,科学活动一般是从周围的物体和事件开始的,教师力图使内容引起儿童的兴趣。小学阶段的问题不在于缺乏能使学生感知的内容,而在于难以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使这些内容不仅对学生在中学的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一生都有用。因此,在构思科学教育的目标时,在知识方面不是用一堆事实和理论,而是用趋向于核心概念的一个进展过程。这些核心概念及进展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与他们在校以及离开学校以后的生活有关的一些事件和现象。

结语

儿童的科学学习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在义务教育的所有年级,学校都应该设置科学教育项目,以系统地发展和保持学习者对周围世界和好奇心,对科学活动的热爱,以及对如何阐明自然现象的理解。

系统科学学科评估范文3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推进,我国西部地区公共部门的管理理念和水平、服务意识和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城市与城镇的工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对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加大。其中,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即“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1]———是各级地方政府、各类企事业单位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增强发展能力所必不可少的专业人才。然而,行政管理专业作为社会科学学科,普遍地在理工科大学的整体发展中稍显滞后,与同校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相比,在专业建设历史、师资队伍、课程体系设计、专业实验与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必将为其培养服务西部地方经济与社会建设的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带来一定程度的制约。鉴于此,笔者选择以专业教育的重要载体———课程体系作为突破口,在对西部地区多所地方性理工科大学(1)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思路。

二、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后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学科的重建与发展,行政管理所属的公共管理学科也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主要学科之一。目前,国内许多大学都开设了行政管理专业,而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与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东、中部知名高校相比,在学科建设历史、师资水平和人才培养实力等方面均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本文选择了10所设有本科行政管理专业的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为分析对象,包括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和四川理工学院等,通过对其行政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优化课程体系的途径。从表1中可以看出,当前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所开设的核心课程基本上与东中部地区的一流名校一致,而且政治学类和公共行政管理类课程明显多于其他类别课程。除此之外,我们也要注意个别大学的特殊之处: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重视法学类课程,开设有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经济法、商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等主要课程。此外,也有部分高校的核心课程中没有法学类课程,如重庆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⑵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开设了电子政务的安全与认定、网络操作系统、政府网站的建设与维护、电子公文及档案等主干课程;⑶重庆理工大学确定了现代秘书方向,并开设了商务秘书实务、策划学等课程。

三、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当前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在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一)核心课程体系存在趋同化现象,区域特色和学校特色不够鲜明作为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其多数文科专业的建设工作普遍处于起步不久、发展滞后的阶段,与全国范围内同一学科发展良好的大学相比有着不小的差距,与本校诸多优势理工类学科相比也有着明显的差距。针对行政管理专业,许多大学更是在最近十年、甚至五年内才开始兴办。因此,该专业的课程体系难免会以东中部地区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历史长、科研教学实力强的一流名校为榜样来进行设置。东中部地区的研究型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与西部地区正在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迈进的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客观上存在着培养目标和要求的不同。尤其是当前西部大开发进入到第二个十年的关键时期,地方性理工科大学更应该立足当地实际,为西部地区培养更多优秀的、留得住的专业人才。因此,如何结合本地区、本校实际情况对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予以科学、合理的定位,如何能够体现出本校该专业的特色,是我们优化课程体系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二)基础理论类课程所占比重较大,而实践技能类课程所占比重较小从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地方性理工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里更加突出基础理论类课程的重要性,而一定程度上缺少对实践技能类课程的关注。而作为交叉学科诞生的行政管理专业,自身的应用性、实践性特征非常鲜明,理应注重专业人才的理论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和锻炼。尤其是作为以培养具有较高工程素质人才见长的理工科大学,更应该在重视基础理论类课程的同时提高实践技能类课程的比重,为西部地方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培养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行政管理人才。同时,在基础理论类课程中,政治学类、公共行政管理类课程的比重相对于管理学类、经济学类、法学类等课程而言要大一些,有些高校的核心课程甚至没有包括法学类、政策学类课程。作为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而言,行政管理专业人才主要就业的地区、部门、层级等情况决定了我们必须以培养适宜于基层地方政府建设和企业等社会组织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方向。而理论性较强的政治学类、公共行政管理类课程的比重较大,则易产生“重理论、轻应用”的问题。另外,无论在政府部门还是在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均需要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政策学等学科知识作为重要的支撑。由此,笔者认为,重视基础理论类课程,而相对忽视其他学科,尤其是对提高行政管理实践应用能力有重要作用的学科,一定程度上会给本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核心课程定性化取向明显,定量化取向不突出我们知道,理工科大学一般以工科为主干学科,并且以相关理科为支撑学科。其培养的学生主要具有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将解决方案付诸实践的应用能力。因此,“具有应用数学、科学与工程等知识的能力、有进行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的能力、有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等就成为理工科大学培养人才的主要内容。理工科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理应学习和吸取理工科人才培养的长处,突出“学科交叉、文理融合”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同时,随着行政管理向科学化、制度化、法治化方向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电子信息技术、系统工程等)对行政管理活动的影响日益深入,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定量分析和工作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从表1中可以看出,多数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仍然过多地倚重抽象理论,定性化取向明显,定量化取向不突出,相关课程数量较少,主要有政府经济学(含公共经济学,8所)、经济学(6所)、社会统计学(4所)等几门定量类课程。作为理工科大学所设的行政管理专业,如果缺乏“学科交叉、文理融合”特征鲜明的定量类课程,既无法很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行政人才量化思维能力不断提升的要求,也无法体现理工科大学的办学特色,从而失去相对文科类大学而言的比较优势,并最终影响到该专业学生的就业。

四、优化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

(一)在深入分析区域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立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以指导课程的设置如同当前中国东、中、西部区域间存在着现实的发展差距,我国高等院校的地区间差距也是客观存在的。当前,我们无法要求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向中国一流名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看齐,无论是在办学“硬件”,还是在“软件”方面,二者都存在着现实的差距。因而,我们必须深入分析西部地区政府管理、企业发展以及公共事业单位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对本校办学特色的准确把握,从而确定出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四川理工学院为例,作为立足川南、面向四川、服务西部的地方性理工科大学,无论是生源地还是就业地区均具有典型的“西部”特征。而面对西部大开发的又一个十年,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无论是城市、城镇还是乡村,公共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上升均成为该区域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该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紧密地把握四川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科学发展的需要,以培养能够立足西部,扎根西部,服务西部,推动西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不断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从而有效地指导专业课程设置的完善。

(二)在系统把握本校办学历史和特色的基础上,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具有鲜明辨识度和比较优势的课程体系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历史上均以某一类理工学科作为发展的重点和基础,并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保持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优化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可以在系统地把握本校办学历史和优势理工类学科特色的基础上,结合行政管理学科天然的复合性、交叉性特征,在本学科基础课程规律化发展的同时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具有鲜明辨识度和比较优势的课程体系。以四川理工学院为例,作为由原四川轻化工学院与自贡师专等三所专科院校合并而成的理工科大学,合并之初所创建的行政管理专业既可以依托原有的管理学、法学、政治学学科平台打好专业建设的根基,又可以借鉴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等传统优势理工类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既注重培养学生主体的人文素养,又注重培育其科学精神,形成“基础扎实、文理兼融、能力至上、发展多向”的办学特色。一方面,理性地对待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容易形成的“单一政治学取向”或“单一管理学取向”,应“注重在多学科综合走向上创新”[3],不应局限于传统的某一类学科的取向之中,应在课程设置方面更多地将经济学类、管理学类、法学类、社会学类、政策学类等课程包含其中,突出行政管理学科的复合性和交叉性特征;另一方面,广泛地学习自然科学思想,合理地加强自然科学思维方式的锻炼,通过对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科技创新等相关课程的了解和把握,培养该专业学生的工程素养,为其将来在地区产业规划、科技政策研究、科技发展管理等实践领域打下基础。总之,在培养该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课程体系应当体现出开放性的学科特征,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认可度。

(三)克服基础理论类课程比重大、定性化取向突出的问题,在核心课程设置上体现“基础与实践并重”“定性与定量兼顾”的发展要求行政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新兴学科,同时,它又是根植于政治学和管理学两大基础学科之上并融合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学科。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重基础理论轻实践要求”或者“重定性轻定量”等思路都是不足取的。同时,我们也知道,地方性理工科大学一般都以“重基础、强实践”作为自己的办学指导思路,强调培养能够服务具体生产领域的应用型工程人才。由此可见,在此类院校中建设行政管理专业,更应该强化“基础与实践并重”“定性与定量兼顾”的课程设置要求,以帮助学生主体培养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公共事务领域的问题进行深入观察、思考、分析、研究并加以解决的综合能力。这样既很好地体现了行政管理学科发展的趋势,又能够满足西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兼顾学生主体的就业要求,可谓一举多得。以四川理工学院为例,笔者认为,为了体现“基础与实践并重”“定性与定量兼顾”的要求,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需要合理地安排基础理论类课程与实践技能类课程的比重,尤其是需要适当地增设定量化课程。鉴于学分制的具体要求,包括课时数和选课学生数等因素的限制,我们很难将所有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学习需要的课程都开设出来。因此,我们需要适当地减少基础理论类课程的比重,相应地增加实践技能类课程的比重,或者采取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途径,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具体可以做到:

(1)保持原有的核心理论类课程(包括行政管理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公共政策学、政府经济学、市政管理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等),并有效地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课堂讨论、学习型小组合作等方式,来增强基础理论类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例如,在《行政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广泛地采取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也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型小组,并分别完成相应的课程设计。

(2)适当地增加定量类课程,尤其是面向西部基层地区培养行政管理人才,更加应当重视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等定量类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例如,可以在大学三年级开设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定量分析方法与技术等,增强学生分析与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增设有关区域经济、产业规划、城镇开发的课程,提高学生的系统分析能力。

(3)依托理工科背景优势,合理利用和整合学校与社会资源,搭建行政管理实践教学平台,提高实践技能类课程所占的比重,重点关注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环节。一方面积极争取学校资源支持,推动适应行政管理专业发展需要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建设,比如构建电子政务实验室,为电子政务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统计学实验、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验等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地方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共建校外实践基地,让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能够深入城市政府、街道、社区等公共事务管理部门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的一线去学习和锻炼,在实践中增强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激发专业探索的兴趣;同时邀请政府、司法部门和相关专业人士来学校开设讲座或直接参与讲授实践性强的课程(比如行政绩效评估技术、公共预算和部门预算编制技术、政府部门会计技术、政府部门审计技术、谈判分析等[3])。

系统科学学科评估范文4

[关键词] 系统工程;毕业论文写作;霍尔三维模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3?0042?04

一、毕业论文与系统工程

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是锻炼大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综合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毕业论文的撰写,使学生能够以社会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来汇集知识以解决问题,把所学的理论和技能与社会实践结合。毕业论文写作是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对于社会应用型人才、科技型人才的创新意识和技能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毕业论文也是对大学生所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其解决问题的水平直接反映着一所高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1]。教育部高度重视高校毕业论文写作这一教学实践环节,强调确保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性,在本科教学评估中,毕业论文写作是集中反映高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考评环节。从国外的情况看,国外大学生毕业论文成果常常是对一个学生全部大学生涯的一次终结性体现,对于学业成绩的等级划分、学位的授予,以至劳动就业市场上雇主的决定和研究生导师的选择均是至关重要的显性成果[2]。目前,我国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整体下滑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探寻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和完善现有毕业论文教学模式乃至学生培养模式,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了我们教育工作者当前急需研究和加以解决的课题。

在大学教学研究中,如何提高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质量和水平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从CNKI中国知网搜索“本科毕业论文”,2000年以来有700条文献在讨论和研究有关毕业论文的问题,并且呈现研究数量逐年增加、研究质量逐年提高的现象。对于目前大学教育作为一种“国民教育”,毕业论文是一种大学生从学生走向社会的学习阶段检验,对于教学主导型大学来说尤为重要。

作为特定实践范畴的系统工程,是一个综合集成的实践体系或行动体系。它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与技术,将解决特定领域问题的工作,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即“系统”,进而针对系统的目标,高效地综合集成各学科、各领域的成果及资源(如法律、制度、标准、人才、技术、设备、信息、文化、艺术、资金等等),认识目标系统的规律,并努力使特定的目标系统变得最好、最佳或最优。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中国的神舟载人航天计划等,都是具体的大规模系统工程。毕业论文是针对某一领域问题而探寻规律及解决办法,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二、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1. 缺乏研究问题的辨识与界定能力

选题是确定实践问题的内容选择,是毕业论文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写作成败的关键。如果不能够确定一个研究的科学问题,那么后面环节的意义就无从谈起。在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选题环节,目前通常由专业教师依据制定的培养目标,根据现实社会存在的客观问题来拟订,或者由大学生与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共同商定,很少有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由选择题目的。学生不直接参与选题,不是自己去发现现实社会中的科学问题,导致大学生缺乏科学问题的辨识能力。表现在选题时常常是选择的问题只看到表面现象而不明实质,找到一些伪问题来研究,根本谈不上会有什么好的成果和创新观点。如《某产业市场营销战略分析》,学生往往集中于市场竞争战术的分析,对营销手段、广告方式等的分析耗费了大量篇幅,到了“战略”研究,却一笔带过,忽略了企业市场竞争的市场细分、市场定位,以及产品创新等竞争战略问题,从而缺乏对问题的辨识和研究范围的界定。

目前,在我国中学和大学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注重理论学习,以学习的知识为中心去找问题,而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为中心,形成为解决问题的理论知识集合,这也是我们常讨论的系统工程,是把社会系统由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活动的集合。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是我们高等教育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要求我们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我们大学生目前恰恰缺乏对实际问题的辨识和以问题为中心来形成理论和知识的集合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2. 缺乏论文的谋篇布局能力

论文结构和问题功能分析是解决实践问题的重要研究手段,缺乏研究问题结构和功能的分析,不知道“为什么?”谈到论文,很多学生对论文整体模糊不清。缺乏毕业论文问题的实际认识与分析能力。选题意义是什么?问题的结构是什么?研究的思路和框架如何定?对这些问题没有“成竹在胸”,所以就不知解决问题从哪里开始。找不到专业知识和理论对问题的解释,更难形成自己应对所研究问题的理论知识体系。同时,系统分析问题和科学表达问题能力下降,突出表现在论文谋篇布局上,不知道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清楚问题的逻辑结构,无能力进行问题的系统分析,写出来的论文令人无法判断其问题的系统结构,论点与论据偏离,归纳演绎等混乱,立论、本论和结论无法统一等。

3. 缺乏对所研究问题的系统思考

大学教育在理论学习阶段忽视了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造成大学生以考试为中心,以知识点为中心,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理论为主,不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不断强化学生的思维定势,使学生缺乏针对实际问题来综合集成知识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不是以问题为中心,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会发现问题,更不会以问题为中心来综合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往往表现在虽然学生已经获取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但常常无法发现现实问题,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能够以问题为中心集成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侧重于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没有主观能动性。

4. 缺乏研究问题的建模能力

建模是指通过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简化,确定变量和参数,建立起变量、参数之间确定的关系,求解该数学问题,解释、验证所得到的解,从而确定能否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多次循环、不断深化的过程。建模是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共同提高的最佳结合点,是启迪创新意识、锻炼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以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成为大学生应用能力水平的重要体现,是理论课和实践课之间的桥梁。目前,大学生对建模的兴趣和热情较高,但由于缺乏建模相关系统理论的指导,集成知识和理论的能力欠缺,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他们没有能力构建所研究问题的模型[4]。

5. 缺乏搜集资料的方法与手段,不会搞调查研究

对于选题的资料收集是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由于大学生对很多问题的认识仅仅是通过查阅期刊、借阅图书或查询网络资源等手段获得第二手资料,不注重实地调查,没有第一手材料的支撑,无法形成对选题准确定位,导致论文不符合实际,也无法形成切实的论证,毕业论文既没有理论意义也无实践意义。直接观察法是指对所发生的事或人的行为的直接观察和记录,是取得第一手原始资料的前置步骤。例如,在进行商场调查时,调研人员并不访问任何人,只是观察现场的基本情况,然后记录备案,一般调研的内容有某段时间的客流量、顾客在各柜台的停留时间、各组的销售状况、顾客的基本特征、售货员的服务态度等方面的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深入的调查研究是论文写作的基石,对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占有和文献资料收集是写好毕业论文的重要一环[5]。

三、用系统工程理论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

1. 系统方法论是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方法论基础

系统论是研究现实系统或者可能系统的一般规律和性质的理论。系统概念已普遍运用于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中,不仅应用于技术方面,而且也被应用于研究社会系统上。系统论的整体性、系统与环境、结构与功能,以及系统分析、系统建模、系统决策等对于培养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突破思维瓶颈,提高科研素质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系统工程概念与毕业论文选题的辨识能力

顾名思义,“系统工程”=“系统”+“工程”,就是科学地认识和运用特定事物或问题(即“原型系统”)的规律,使特定事物(即“原型系统”)达到满意状态或特定问题(即“原型系统”)得到满意解决的工程实践,当然也包括这个工程实践全过程所涉及到的所有因素。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学生往往善于抓住问题的部分进行深入研究,把局部研究的结论等同于总体问题的结论。其实不然,因为局部因素的特征和规律无法替代和代表整体。

在质量管理中,常常用鱼刺图来分析解决问题,产品质量是由人、机器、材料、方法、环境、测量六大因素组成。当分析机器对产品质量所产生影响时,我们会把研究中心专注于机器去解决问题,而忽视了产品质量整体因素,机器与人、材料、方法、环境、测量都是相关联的变量,它们的整体才是产品质量的整体。毋庸质疑,整体性的思考才是思考的科学方法,系统概念的整体性和系统工程概念的运用将是我们识别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

3. 系统逻辑思维能力与毕业论文研究问题逻辑

逻辑关系是任何系统中的基本关系之一,逻辑结构也是任何系统中的基本结构之一。思维的逻辑性,是思维的品质之一,指的是善于在思考问题时遵循逻辑规律,如因果逻辑、并列逻辑、时间逻辑等。在人的各项素质中,逻辑思维素质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系统工程的这一法则要求研究和解决任何问题,都要把握各要素间的逻辑关系以及逻辑结构。培养系统的逻辑构造能力或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使写作论文时的思维更加缜密、更加流畅。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使表达者思维清晰,语言精练,结构紧凑,具有逻辑性。强化系统的逻辑构造能力或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毕业论文将是一个培养系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系统分析的目的,就是构建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模型。根据系统的关联性,系统内部与外部间在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任何单个关联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系统其他要素的变化,最终在整体上影响系统的特性与功能。发现关联性,是透过现象抓本质的重要手段。数据挖掘、预测科学、系统动力学等方法与技术的关键,就是探寻系统内外各要素(包括数据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因此,对任何事物、问题或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时,必须显化并理清其关联性。

4. 系统结构与层次的分析和毕业论文研究问题结构与层次

马克思提到:“系统的结构表示的各要素之间组成的形式。结构是系统的构成形式,是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方式,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结构。”毕业论文作为一个研究问题的对象系统,它有不同的结构,毕业论文问题界定的系统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系统本质的变化,在研究中如果想要系统功能优化,必须注重系统的结构分析。

任何系统组成都有着自己的不同层次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可以成为包括该系统在内的更庞大系统的要素,同样,作为系统的要素也具有内部结构,相对于下一层次它又是一个系统。企业的公司系统包含了人力资源系统、财务系统、生产系统等。人力资源系统包含了招聘系统、考核系统、培训系统等。毕业论文的问题层次也是一样的,我们要善于划分问题的层次,并能够根据问题的层次性来构造和研究问题[6]。

5. 系统工程定量方法的应用

任何事物或任何系统,既具有质的规定性,也具有量的规定性。17世纪,数学研究出现了巨大的转折——人类创造出了变量(变数)概念,得以研究事物变化中的量与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和图形间的相互变换,从而使数学成为描述运动规律和辩证规律的工具。数学理论和方法往往具有非常抽象的表现形式,但正是这种非常抽象的表现形式,极其深刻地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的各种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人类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和人类活动的所有其他领域,通过构造和运用各种数学模型,成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先进手段。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把握事物或系统,自然比单纯定量地把握系统,更进了一步。正如马克思所言:“一门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

定量化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引入数学方法后出现的新术语,是指将原先只用定性方式描述的问题,也用数学的定量方式来描述。定量化的成果使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问题的表述更加科学、更加完整,也是人类科学(尤其是仍以定性描述为主的自然科学学科和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常用的数量化方法有指数法、累积分数法、统计分析法、综合判断法等。定量化革命是在原先定性描述、定性研究基础上质的飞跃。它能够揭示事物发展程度,提炼一些普适性的规律。研究问题只进行定性分析不能准确描述一个系统,只有运用定量化分析方法后,人类对事物或系统的认识才能由模糊变得清晰,由抽象变得具体。

6. 霍尔三维模型与本科毕业论文写作

霍尔的三维结构模式(Hall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又称硬系统方法论(Hard System Methodology,HSM),是美国系统工程专家霍尔(A?D?Hall)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论。它的出现,为解决大型复杂系统的规划、组织、管理问题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思想方法,因而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应用。霍尔三维结构是将系统工程整个活动过程分为由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所组成的三维空间结构,这为我们系统思考毕业论文的写作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在时间维度上,我们系统思考学科培养计划和培养过程,分析存在的课程设置、课程教学问题。逻辑维是指时间维的每一个阶段内所要进行的培养内容和应该遵循的思维程序,包括明确问题、确定目标、系统综合、系统分析、优化、决策、实施7个逻辑步骤,也是我们论文研究选题的逻辑。知识维表明我们研究问题所需要的经济、管理、商业、法律、社会科学、艺术、等各种知识和技能,以问题为对象,形成理论和知识的集合,来解决实际问题[7]。三维结构体系形象地描述了系统工程研究的框架,对其中任一阶段和每一个步骤,又可进一步展开,形成了分层次的树状体系,这给我们思考各层次的论文写作问题提供了一个思考范式。

四、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见,系统工程理论应该是毕业论文写作的理论基础。因此,大学本科课程学习阶段应加强《系统工程》理论的学习和系统工程方法的训练,这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问题为中心集成理论和知识的能力将是一个提升,能为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郑新厅,付宗堂,周伟,等.本科毕业论文系统模式构建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9(4):132-153.

[2] 张平,贾伟.建立毕业设计(论文)四阶段三层次全程质量监控体系[J].高等理科教育,2007(01):31-35.

[3] 高艳阳,郭艳丽.强化质量监控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6(02):88-90.

[4] 曹成茂,李玉洁.毕业设计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05):113-118.

[5] 江腊生.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跟踪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78(02):18-20.

系统科学学科评估范文5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研究体系;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6-0218-02

引言

20世纪50年代初,麻省理工学院(MIT)的Jay W.Forrester教授在对经济与工业组织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时得出了有关系统的信息反馈、基本组成等重要观点,在此基础上于1956年创立了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1~3]。SD的出现为认识、解决复杂系统(非线性、高阶次、多变量、多重反馈、复杂时变)问题提供了理论与方法。随着其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早在20世纪80年代趋于成熟,成为一门横跨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的独立交叉学科。SD发展至今已有五十余年,在国内外各组织和学者的研究下,其已有了自身的理论体系和科学方法,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一、国内外系统动力学理论研究现状

1.基础理论:反馈理论、控制理论、控制论、信息论、非线性系统理论、大系统理论和正在发展中的系统学[3]。

2.技术理论:(1)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行为的关系(包括系统的震荡、非平衡、突变现象的内在机制、主回路判别等);(2)SD的建模问题(包括模型的简化、模型阶数与降阶、模型参数估计、通用的模型基本单元、噪声对模型的影响、不确定性分析、风险与可靠性分析、混合建模等);(3)模型的检验与模型的信度;(4)SD模型与行为优化问题(包括政策参数优化、系统结构优化、系统边界优化等);(5)复杂网络与SD的关系;(6)SD与系统的复杂性、复杂性科学的理论研究等等[4]。

二、国内外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现状

SD的方法论是系统方法论,是将所研究对象置于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目前对于SD方法方面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建模方法上,如因果与相互关系回路图法、流图法、图解分析法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反馈环计算法等等系统、分析、综合与推理的方法[4~5]。

三、国内外系统动力学应用研究现状

1.社会、经济、产业问题方面的应用:Chin-Huang Lin等(2006)考虑四个重要的工业竞争力因素(人力资源、技术、资金、市场流动)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产业集群效应[6];Jiuping Xu等(2011)集成系统动力学与模糊多目标规划建立模型(SD-FMOP),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分析煤炭产业系统复杂相互作用,用以辅助政府部门决策[7];贺彩霞等(2009)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因果反馈特点,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与原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现代社会及经济发展的特点,建立了符合中国发展情况的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8]。

2.区域与城市发展方面的应用:Moonseo Park等(2011)考虑服务服务设施、教育福利、企业结构、住宅、城市吸引力等五个因素,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自给自足型城市的发展政策,以帮助政府部门决策者评估各种自给自足的城市发展政策的影响[9];Cheng Qi等(2011)考虑气候变化,经济发展,人口的增长和迁移,和消费者行为模式的相关因素等建立了城市市政用水预测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反映水的需求和宏观经济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用样本估计长期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地区的市政供水需求预测[10]。

3.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应用:Wei Jin等(2009)建立了生态足迹(EF)系统动力学,发展动态的EF预测框架,并提供一个平台,以支持改善城市可持续发展决策[11];Qiping Shen等(2009)建立了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和香港城市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包括人口、经济、住房、交通和城市开发的土地五个子系统,提供了一个模拟足够长的时间来观察和研究的“限制增长”的模型,观察对香港的发展潜力影响,模拟结果直接比较各项政策和决定所带来的不同的动态后果,从而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12];宋学锋、刘耀彬(2006)根据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内涵,在ISM和SD 方法的支持下,建立了江苏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选取五种典型的耦合发展模式进行情景模拟,得出分阶段和分地域的推进人口城市化发展模式和社会城市化发展模式,可以实现该省人口、经济、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13];侯剑(2010)分析了港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机制,并建立了港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模拟了结果[14];刘静华、贾仁安等(2011)通过对德邦牧业实地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创建系统动力学三步顶点赋权反馈图的管理对策生成法,证明了系统发展中必须实施以猪尿资源为原料养殖场开发沼气工程并周边养种结合开发沼液资源[15]。

4.企业管理、项目管理方面的应用:P.E.D.Love等(2002)介绍了如何更改(动态的作用或效果)可能会影响项目管理系统,采用个案研究和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来观察影响项目主要性能的因素[16]。Sang Hyun Lee等(2006)介绍了系统的动态规划和控制方法(DPM),提出一个新的建模框架,将系统动力学与基于网络的工具结合,把系统动力学作为一个战略项目管理和基于网络的工具[17];胡斌、章德宾(2006)等从系统动力学角度研究企业生命周期变化中不同因素的影响,分析企业成长过程和主要影响之后,建立SD模型,有效模拟了企业生命周期的演化过程,为管理者进行企业组织管理提供决策支持[18];齐丽云等(2008)引入系统动力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对企业内部的知识传播进行量化模型构建,提出三个量化模型,模拟得出企业可以通过适当调整一些因素得到所期望的知识接收者的知识势能曲线[19];蒋春燕(2011)以系统动力学为基础,提出突破这两种陷阱的路径:一是通过知识存量、企业特定的不确定性和绩效差距动态结合探索式与利用式学习;二是系统地考虑中国新兴企业两种重要的资源(社会资本和公司企业家精神)对探索式与利用式学习的动态关系产生的影响[20]。

结论

从最近几年国内外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来看,基本集中在应用研究上,且覆盖范围较广,但在工程项目领域还很少,尤其是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新城建设中,国内外研究还没有涉及,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FORRESTER J W.Industrial Dynamics:A Breakthrough for Decision Maker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58,(4):37-66.

[2] FORRESTER J W.Industrial Dynamics[M].Cambridge MA:Productivity Press,1961.

[3] FORRESTER J W.Principles of Systems[M].Cambridge MA:Product-ivity Press,1968.

[4] 王其藩.系统动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5] 贾仁安,丁荣华.系统动力学——反馈动态性复杂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 Chin-Huang Lina,,Chiu-Mei Tungb,Chih-Tai Huang.Elucidating the industrial cluster effect from a systemdynamics perspective[J].

Technovation Volume 26,Issue 4,April 2006,Pages 473-482.

[7] Jiuping Xu,Xiaofei Li.Using system dynamics for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one coal industry system under fuzzy environment[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Volume 38,Issue 9,September 2011:11552-11559.

[8] 贺彩霞,冉茂盛,廖成林.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区域社会经济系统模型[J].管理世界,2009,(3):170-171.

[9] Moonseo Park,Youngjoo Kim,Hyun-soo Lee,Sangwon Hanb,Sungjoo Hwang,Min Ji Choi.Modeling the dynamics of urban development

project:Focusing on self-sufficient city development[J].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2011.05.058.

[10] Cheng Qi,Ni-Bin Chang.System dynamics modeling for municipal water demand estimation in an urban region under uncertain economic

impact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Volume 92,Issue 6,June 2011:1628-1641.

[11] Wei Jin,Linyu Xu,Zhifeng Yang.Modeling a policy making framework for urban sustainability:Incorporating system dynamics into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J].Ecological Economics Volume 68,Issue 12,15 October 2009:2938-2949.

[12] Qiping Shen,Qing Chen,Bo-sin Tang,Stanley Yeung,Yucun Hu,Gordon Cheung.A system dynamics model for the sustainable land

us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J].Habitat International Volume 33,Issue 1,January 2009:15-25.

[13] 宋学锋,刘耀彬.基于SD 的江苏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情景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3):125-130.

[14] 侯剑.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港口经济可持续发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1):56-61.

[15] 刘静华,贾仁安,袁新发,张南生,涂国平.反馈系统发展对策生成的顶点赋权反馈图法——以鄱阳湖区德邦生态能源经济反馈

系统发展为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3):423-437.

[16] P.E.D.Lovea,,G.D.Holta,L.Y.Shenb,H.Lib,Z.Iranic.Using systems dynamics to better understand change and rework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Volume 20,Issue 6,August 2002:425-436.

[17] Sang Hyun Lee,Feniosky Pen~a-Mora,Moonseo Park.Dynamic planning and control methodology for strategic and operational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J].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Volume 15,Issue 1,January 2006:84-97.

[18] 胡斌,章德宾,张金隆.企业生命周期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J].中国管理科学,2006,(6):142-148.

系统科学学科评估范文6

关键词:低碳城市 低碳经济 逻辑程式 核心功能 政策取向

问题的提出

城市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最频繁的区域,是引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载体。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基本特征和重要趋势。在势不可挡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迅猛发展的共同作用下,促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人口等各种压力和考验,特别是日益增长的城市能源消耗和超量的温室气体排放,使城市的能源安全利用日趋紧张并引起气候异常变化,导致城市生态面临的负荷日益增加,阻碍了城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因此,各国政府和学者针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变化,着手进行认真总结和评估城市经济发展的现有模式,认为在城市化、工业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外延增长式的城市发展模式是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背道而驰的,必须进行城市发展模式的变革来有效应对因碳基能源大量消耗而产生的CO2排放量急速增加、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为此,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价值理念,“低碳城市”概念及发展路径选择开始成为促使城市碳排放外部性内在化的有效手段。

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对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来源于低碳经济。自2003 年英国提出“低碳经济”后,很多国家和城市开始将低碳概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为缓解城市“高碳锁定”现象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和相关协议颁布,进一步推动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的决策者、管理者积极践行低碳城市发展模式。低碳城市是在低碳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是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凭借技术革新和多元化激励机制,以碳捕获、碳蓄积、碳封存等手段降低生态系统中的碳通量,让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城市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最小化,尽最大限度地实现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的双控目标,从而达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因此,低碳城市成为城市政府为协调城市化、工业化与低碳化、生态化之间关系的战略选择,是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手段。

低碳城市建设的逻辑程式梳理

低碳城市建设需要遵循逻辑思维的基本运行程序即逻辑程式,也就是说低碳城市建设运行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关系需要有一个顺畅的逻辑衔接。一个逻辑关系清晰以及简洁、优化的端到端的运行管理工作流程是保障和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必要条件。为提高低碳城市建设工作的效率和效益,既要弄清和理顺、规范运行流程全生命周期各阶段之间的关系(见图1),又要明确各阶段所承载的基本使命和功能。

(一)低碳城市建设内在需求和目标确立

伴随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和工业高速发展,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种碳基能源的消耗量不断增加,致使大量的工业废弃物排放入环境中,超过城市生态系统的吸收和自我净化能力,使城市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特别是CO2等含碳物质的排放,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危机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高碳已成为全球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如何有效降低碳排放,从而避免生态灾害、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现代城市共同的内在需求。这种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内在需求既是城市人民的一项重要福利和权利,也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基本依据。事实上,生态需求既包括人类对生态系统中生态产品的需求,又包括体验和享受生态产品而产生的愉悦等精神性生态满足的需求(蔡聪裕等,2011)。为此,在低碳城市建设时首先需要结合政府的工作规划以及参照国际低碳城市建设经验,将这种良好生态需求量化为城市低碳发展的具体目标值。低碳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目标值涉及经济、社会、能源、技术、环境等诸多方面,这些目标值的实现将有利于缓解生态需求和生态供给之间不平衡状态,进而不断提升城市生态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能力。

(二)低碳城市建设规划制定

低碳城市规划是将低碳城市建设的需求、目标转化为具体形式的重要环节。低碳城市规划就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以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城市规划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为指导,将低碳理念作为核心要素贯穿于城市建设发展的全过程,以最大限度维持城市发展的碳氧平衡为基点绘制出发展低碳城市的蓝图,并通过设置多元有效的科学途径和多维度的保障支撑体系,引导城市建设实现低碳排放、高碳吸收两大目标。低碳城市建设规划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针对性。低碳城市建设规划是一项牵涉面广、线长、点多并需要多部门密切协作的复合型系统工程。

因此,低碳城市建设规划首先需要以系统观来考察规划要素,按照城市低碳排放指标制定总体的节能减排任务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从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组织、城市建筑与各种基础设施、自然生态格局等方面入手(黄平利等,2011),科学引导激励和发挥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等行为主体在协同治理中的功能,以规划城市的现有条件为基础制定个性化的寻求城市低碳发展的策略;其次需要构建一个长效的监督保障机制,要通过低碳环境监测机制、低碳发展的市场机制、舆论引导机制等,为推动低碳城市建设规划得到有效执行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三)低碳城市建设运行执行与监控

建立起科学有序的低碳城市建设运行管理与监控机制是实现低碳城市建设规划的基准点。首先,需要构建一套规范的体系、组织、文化或技术操作方法来推进低碳城市建设规划的决策、措施得到有效执行。持久的执行力离不开规范、合理的制度来保障。坚持制度化管理、标准化作业,不断增强将规划目标转化于现实的能力是低碳城市建设战略规划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石。当然,低碳城市建设运行执行力是各方力量协同配合的综合体现,其整体执行效果的发挥会受管理体制、执行主体、观念、激励机制等很多内外环境因子的影响。因此,规范、控制、整合这些影响因素,从而在低碳城市建设运行中理顺关系、明确责任体系、形成相互支持、协调顺畅的工作氛围,为确保有效执行规划措施提供坚实支撑。其次,在低碳城市建设运行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对运行执行过程各环节的监控,从而确保低碳城市建设进度和质量。在监控中,要善于收集低碳城市建设运行执行中的关键信息,对各个要素的运行、配合、连接效能进行调查、分析、建议和评价,将实际绩效与事先确定的绩效标准进行比较,确定差距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弥补。由于环境变化、认识偏差、能力有限性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低碳城市建设运行执行中出现偏差在所难免。但是,可通过早发现、早控制,并坚持质量第一原则,使整体低碳城市建设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四)低碳城市建设效果评估与反馈

效果评估与反馈是低碳城市建设系统中的一个关键步骤。通过对低碳城市规划执行的持续绩效进行全面评估和反馈,有助于及时监测和全面掌握低碳城市建设绩效管理水平和进展效果,这对于选择正确的低碳城市多元化协同发展战略、探索有效的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方法意义重大。低碳城市建设效果评估是一项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国内外许多城市对于其评估的模式和方法都在积极探索实践之中。欧洲环境局(EEA)于1999年开发了DPSIR模型。该模型对评估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连玉明(2012)提出从经济发展、资源承载、社会进步、生活质量、环境保护等五大方面构建一套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低碳城市建设评估必须立足于从减碳和固碳两个角度作为评价的重要基点,特别是在指标选择上既要注重碳排放和碳产生的指标以及对碳排放和碳产生起重要影响的因素指标,还要注重对有利于固碳、捕碳、减碳的指标及其关键的因子选择。另外,反馈也是贯穿于低碳城市建设的全过程。没有反馈,将会消弱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效果。反馈是推动低碳城市建设成效持续改进的内在动力,在具体运用时需要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与技巧。

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功能透视

(一)低碳城市建设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

党的十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途径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与工业文明时代不注重保护环境以及对大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背道而驰的。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强调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生态文明是一种绿色文明。低碳城市建设所坚持的“尊重、顺应、保护”生态的理念与生态文明的价值目标一脉相承。低碳化发展符合并顺应了生态文明的发展范式,是生态文明的基本诉求之一。低碳城市建设的基础架构是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资源、降低碳排放,转变生产生活发展方式,将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最小化,从而推动城市生态质量不断改善,这充分反映了生态文明价值建构的理论诉求和实践向度。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通过低碳城市建设来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目标。低碳城市建设成为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手段。低碳城市建设成果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功能,并且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的有力武器。

(二)低碳城市建设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导致城市生态环境的负荷日益加重,城市社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硬性约束,城市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受限且缺乏后劲。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不断增强城市生态环境效益和容量成为一个重要的亟待解决的命题。此时,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重要特征的低碳城市建设成为推动城市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以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的战略性转移为契机,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引领实现“碳解锁”,逐步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和减少碳排放,日益摆脱对碳基能源形成的路径依赖,为保护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供坚强的保障。资源环境持续承载能力的保障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以城市生态化理念为指导、以节约资源能源、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为目标的低碳城市建设成为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低碳城市建设与我国倡导的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共同的精神实质,是增强城市持续竞争能力的方法和手段。低碳城市建设是寻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因素。

(三)低碳城市建设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的各个要素内部、要素之间以及整个社会系统与环境之间都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有序状态”(王继明,2010)。和谐社会的构成要素是多维度的,其中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是其重要标志之一。因为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础条件。和谐社会构建离不开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的支撑。生态安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事实上,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利用确实已远远超过了其可再生的能力,并产生了一系列环境污染侵害事件的发生,严重扰乱和破坏了自然生态支持系统的正常循环,出现了人与自然之间不协调、不和谐的现象,进而对构建和谐社会形成阻力和制约因素。生态危机、能源危机、温室效应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失和”现象,破坏了自然生态发展的基本规律。低碳城市建设正是切合了构建和谐社会所提出的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调适与动态平衡的本质要求。低碳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方法成为顺应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理性选择。低碳城市建设坚持走集约式、绿色、低代价的经济发展道路,坚持对生态治理的全过程控制。低碳城市建设成为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目标的有力杠杆。

(四)低碳城市建设是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的革命性变革

传统的城市发展是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为重要特征的运行体系,这种外延增长式的城市发展模式致使城市的“高消耗、低效率和高排放”现象异常严重,造成“城市病”问题日益凸显。在城市发展模式上需要重新定位来进一步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寻求城市发展的新空间。此时,低碳城市建设理念和运行机制为有效应对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等不利因素以及增强城市的抗灾害性提供了新机遇。因此,面对经济发展与资源有限性的矛盾以及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居世界后列等现实问题,低碳城市建设模式应成为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方向,也是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大背景下实现城市价值最大化的有效模式。城市发展模式向低碳化建设转型不仅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资源能源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而且在城市发展理念、生产发展、消费方式、生态治理、管理制度等方面均实现了全方位的变革。低碳城市建设从概念到行动与传统城市发展的“高碳”模式有实质性区别。低碳城市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在城市发展模式选择上的新的里程碑。

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取向

政府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政府通过发挥公共政策的杠杆效应来引导、支持、规范低碳城市建设工作。公共政策作为一个管理工具必须整合和吸收符合低碳城市建设基本规律的价值思想理念作为其价值取向基础。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价值取向就是指为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近期和远期目标,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所遵循的基本价值判断、价值确认和利益选择。政策价值取向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将会对低碳城市建设的行为和结果产生方向性的影响。

(一)政策选择与公共利益取向

从标准的经济理论来看,政府应在供给公共产品的过程中担当关键角色,这就需要政府充分利用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导向为公共产品的提供保驾护航。众所周知,低碳城市建设成果就是一种公共产品。因此,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就需要政府在公共政策选择上坚持公共利益取向,将维护社会根本利益和公民共同的生态利益作为公共政策选择的出发点和归宿,注重在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内容选择上和低碳城市建设需求之间实现长期平衡,避免出现因追求经济收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不利倾向。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评价政府的公共政策选择是否有效坚持了公共利益取向的基本标准是: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否有利于维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状况、保持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的需要;从长期利益和生态角度看,是否在公共政策价值上充分体现了城市公众对日益良好的生态公共产品的基本诉求;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的出发点是否是为了国家、社会的公共利益而非政府私利等。

(二)政策选择与市场化取向

虽然低碳城市建设成果具有很强的公共属性,但是政府的过度干预会导致低碳城市建设的整体效率下降。低碳城市建设要取得效率和效益,必须有赖于政府选择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支持政策,发挥市场化机制在低碳城市建设中调节作用。市场化取向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政府必须通过不断进行公共政策内容和功能的创新,选择有利于低碳城市建设的市场化政策机制来放大市场的正效应,以有效的市场化机制构建来引导和规范社会、企业、公众等的行为,为低碳城市建设的市场化运行创造公正、开放、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第一,加紧研究开征针对碳基能源的使用税及环境税,充分运用税收的杠杆效应来引导能源利用的供需关系及为此支付相应的环境成本;第二,通过提供贴息贷款、低息贷款、财政担保等多种经济手段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到低碳城市建设中来;第三,通过立法、金融、税收政策来引导各类市场主体节能降耗的积极性,让“有形的手”遏制城市环境污染继续恶化的趋势;第四,对积极购买使用节能减排产品和设备的企业、个人等各类消费者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政策等。

(三)政策选择与公平价值取向

公平的政策选择既是利益整合的关键,又是获取政策客体的信任、支持、配合的根本保证。低碳城市建设会涉及到各类资源、利益在各种社会群体和个人之间的重新配置、平衡、可持续性分配。低碳城市建设市场需要公平的竞争规则、机制和环境。因此,必须将公平价值理念融入到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中,通过实施公平的低碳发展政策来调节各方关系,从而为达到低碳城市建设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提供公平的制度安排。把公平理念作为制定低碳城市建设政策的核心价值向度和基本准则,至少体现了三个方面的基本涵义:第一,在城市区域内生活的所有公民都拥有平等享受良好城市生态环境的权利;第二,城市环境污染侵权责任与承担保护的职责是一一对应的,即对城市环境形成的不利影响和承担的义务必须对等;第三,低碳城市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在政策选择中必须既注重代内公平,又要使代际公平不受损害。

(四)政策选择与公共治理取向

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生态危机,传统政府大包大揽的“强制-命令”型城市生态治理模式已无能为力。为了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良好效果,必须将治理理念融入其中,以拓展治理主体的形式实现城市生态治理创新。公共治理是以“多元、合作、民主、自治”为基本要义,既突出政府的“元治理”主导地位,又充分发挥企业、社会、居民等多元主体在生态治理中的功能。低碳城市建设的公共治理模式离不开恰当的政策保障,即通过有效政策体系的建立来确保公共治理的合法、和谐,从政策层面来为公共治理模式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功能的发挥提供支撑。因此,政府有效的政策选择必须在公共治理框架下来引导、调控各种可能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多元主体的行为;有效的政策选择应着眼于公共治理的战略取向来构建各类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表达机制以及做到要善于调动各类治理主体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的资源配置能力。由此看来,不同的政策供给模式将会对不同主体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的协同治理效应产生影响(Unruh G.C.,2000)。以公共治理方式来应对当前城市面临的高碳排放引起的生态问题,体现了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必须将增强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协同效果作为政策选择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蔡聪裕,陈宝国.生态需求调动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J].管理学刊,2011(6)

2.黄平利,高程.大连市高新区低碳城市规划研究[J].山西建筑,2011(34)

3.连玉明.中国大城市低碳发展水平评估与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