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指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指导范文1
另一方面,时下的中学生更喜欢阅读流行、时尚、省时、省力的“快餐读物”,追求表面信息更甚于思想深度的“浅阅读”正在成为青少年的阅读主流。就算是“经典名著”,他们也宁可去看“薄一点的”,或者选择一些经过“改写”、“压缩”的“名著精简版”。一句话,原著正在远离学生。因此弥漫在原著中的文学气息、艺术气息、审美气息、学术气息自然无法自主地触摸到,无法在学生的心灵中打上深深的烙印。
由此可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名著正是课外阅读的最好载体,不朽的名著凝聚了世代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可以陶冶思想情操,给人深沉的思维空间。有人说没有名著的民族是可悲的,它意味着文明的短暂和浅薄;拥有名著却远离名著更加可悲,它意味着自动远离高尚和不朽。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过:“读每一本好书,就像是和杰出的人面对面”。中学生通过阅读名著,加以思考,对人格塑造有很大好处。通过在农村初中开展名著有效阅读实践活动,探索名著有效阅读的方法和策略,将有效地促进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如何在农村初中开展名著有效阅读实践活动,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创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当前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围绕这个课题,我在所任教的农村中学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进行了一番有益的尝试,也获得了一定的收获。
1.根据农村中学实际,我积极倡导在每个班级建立了简单实效的“图书角”,让名著在同学间“漂流”。班级“图书角”的图书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以班级为单位向学校图书馆批量借书;二是发动学生从家庭藏书或个人藏书借来。此外,教师个人藏书或是其他途径也是班级图书角图书来源的有益补充。同时设定固定的阅读时间,保障学生在一定时间的阅读量。通过建立班级“图书角”,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把学生阅读的书籍透明化了,教师比较容易把握学生阅读的内容,可以对学生的阅读方向进行必要、适当的引导;另一方面在阶段时间内学生的阅读相对比较集中,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的开展阅读指导,把学生的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提高阅读指导效率。
2.教师定期推荐阅读书目,在不同年龄段可推荐不同类型的名著,并要求学生要精读其中几部名著。我结合教材和中考要求,向初一年级学生推荐《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向初二年级学生推荐《水浒传》、《格列佛游记》;向初三年级学生推荐《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教师坚持为学生诵读经典片段;教师利用阅读教学时间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并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4.联合同一教研组的语文教师开设专题讲座、课外阅读课、读书指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进行分层指导,逐步实施,开拓学生读书空间,让学生享受读书乐趣,培养学生读书习惯。
5.举办读书交流会,交流读书心得。开展重读名著、名著述评等活动。如可在组织学生读完名著之后,让合作小组汇报读书情况,汇报形式可以是口头交流,也可以是朗诵精彩片段,甚至可以用表演形式演绎精彩篇章。通过交流,不仅加深了对名著的理解,激发了阅读兴趣,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读写、合作探究的能力。
6.开展读书笔记展评活动。对于优秀的读书笔记,在班级甚至在学校内展览。读书笔记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时是好词、好句的摘录,有时是文章梗概的记录,有时是对人物、情节、精彩语言的评价,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读。
7.开展各类比赛,如举办演讲比赛;开展阅读竞赛等活动。
8.开展各类读书征文活动,在阅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指导范文2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自主阅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8-0281-02
新的初中语文教材增加了名著推荐与阅读单元,指导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名著阅读,必须自己去阅读,自己去摸索,自己去积累,需要的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学习态度。但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真的放手把阅读时间交给学生,学生的阅读并没有真正自主起来,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情况存在严重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课外阅读量达不到教学大纲要求的最低标准。不少学生从初一入学到初三毕业都没能保质保量地读好一部名著,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作粗浅阅读。②课外阅读面狭窄且品味不高。学生对老师布置的阅读书目往往不感兴趣,课外阅读大多以休闲娱乐为主,阅读内容充斥着各种漫画图书和所谓的青春文学,好点的也不过是翻阅课外辅导书,忽视经典名著的阅读。③课外阅读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由于阅读目标不明确,没有个人思考、质疑,没有养成阅读经典名著的习惯,更不要说做笔记手抄,积累语言材料了。笔者从这一现状出发,思考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外名著阅读,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贯彻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教育思想,切实解决名著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提出几点想法,力图初步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学生的课外名著阅读。
一、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真正阅读名著
1.在追求功利的现实社会中,教师可能无法影响社会的大环境,但可以影响学校、家庭的小环境。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组织的各类文艺活动向全校教师、学生宣传课外名著阅读的重要意义,利用班会课、黑板报等开展各种形式的名著推荐与阅读活动,营造学校、班级良好的阅读氛围。还可以利用家长会等活动向家长宣传家庭读书氛围对学生成长的积极意义,劝导家长在家里阅读名著,给孩子做好榜样,创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2.在教学过程中也同样如此,为学生提供名著阅读的创设宽松的阅读环境。改革过去那种家长式的教学风气,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对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给予激励与赞美则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收获的喜悦,阅读的快乐,当然也更有兴趣投入到名著阅读中去。
二、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需要转变观念,教师要以自己的成功阅读来引导学生勇于自主阅读
1.名著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是教师对学生的放任自流,语文教师应该是学生名著阅读的榜样,语文教师要经常进行名著阅读,培养自身浓厚的人文气息,以自身的人文气息去影响学生的阅读。教师不是要求学生阅读名著,而是以自己的阅读体验去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礼记・学记》中有“教学相长”的观点,现代《简明中国教育史》更是将其作为一条教学原则。为了名著阅读教学,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阅读名著,才会有源源活水去滋养学生,才会有浓厚的人文精神去感染学生。
2.除了教师要转变观念外,语文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转变观念。学生学习的知识不再是由教师传递给学生的,而是由学生自己在构建知识的过程中主动发现吸取的。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名著阅读要有明确的要求:必须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对自己的阅读负责,在名著阅读中要制订明确的阅读计划,并且执行计划,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在名著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个性的感受。总之教师和学生转变观念,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名著,是保证学生在名著阅读中养成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
三、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让学生乐于自主学习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动机中最在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知兴趣,它是个体成长的起点,是个体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1.设置悬念,引发阅读兴趣。在名著推荐与阅读单元的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漫画人物的特点,通过设疑活动,把学生引入名著。
2.利用与名著有关的影视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教学《水浒传》课内精读片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可以先播放一段央视版电视连续剧里的相关片段,再让学生阅读原著,比较、讨论两者所塑造的“鲁提辖”形象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发现影视作品更直观、鲜明、形象,但显然原著更具体、细腻,想象空间更大,这也正是经典文学名著的魅力所在,这样就激发了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3.课外拓展,培养兴趣。实践证明课内的名著精读章节是满足不了学生学习需求的,把课内名著阅读精读内容引向学生的课外名著阅读,让学生感受整部名著的独特魅力,才能培养学生名著阅读的兴趣。比如在完成《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精读后引导学生去追索鲁提辖后来的故事情节,如何与林冲等其他英雄发生交集,发现《水浒传》情节推进的独特构思,由一个英雄带出另一个英雄,前一个英雄渐渐淡出,后一个英雄渐渐跟进,过渡到后面更精彩的情节,由此发现这部名著的独特魅力,进而培养阅读兴趣,不断地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浓厚兴趣,就可以不断推进学生的名著阅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四、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名著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
教师应教会学生阅读名著的常用方法,如略读法和精读法。精读要求一边读一边做好读书笔记,每分钟阅读字数应在200字左右,要一丝不苟地细读名著的每词每句,细嚼慢咽,掌握作品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掌握作品的人物塑造方法,结合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深刻哲理。精读是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它可以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知识,细致地掌握名著的内容,培养个人的分析理解能力,更可以让学生养成细心和耐心等良好的个人素质。略读要求每分钟阅读字数在300字到400字之间,是一种不求甚解、走马观花式的阅读,但又不是那种漫不经心、粗心大意的阅读。略读是为了更快地积累知识,不去刻意深入了解而已,但每有会意马上做好笔记,为以后的精读做好准备。教师还要教会学生速读法,一目十行,阅读名著时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避免口耳的干扰,让文字通过眼睛在头脑中直接反映。阅读字数每分钟应保持在500字左右,还要力求避免无效的快速阅读,注意在阅读中提取有效信息。名著速读可以培养学生快速浏览信息、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为了提高阅读效率,速读是现代人在学校学习、在职场生存的必备能力之一。除了精读结合略读、速读之外,教师更要教学生做好读书记录。①提纲式笔记:抓住作品的主要事件和人物,列出作品的故事线索和情节提纲、归纳典型人物的性格特点等,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②摘录式笔记:看到作品中的名言、警句、结论、观点等摘抄下来,标明书名、作者、章节等,为下次仔细品味研究做好基础。③心得体会式笔记:把阅读中引起自己深刻思考的问题记下来,特殊的感悟记下来,对书中的观点赞成或反对或疑难也可以记下,为上课时与同学老师交流时做好准备。通过这样的方法指导,教师就可以切实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名著能力。
五、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教师积极评估学生阅读名著的成果,激励学生持续的阅读
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指导范文3
爱因斯坦说:“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向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求的一切。”那么,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究竟应该怎样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让他们从阅读中吸取知识的精华,启迪智慧、拓宽视野、陶冶性情呢?
一、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养成读好书的自觉性、积极性和持久性,必须逐步培养一个适合他们自己的阅读习惯。
首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阅读名著的目的和意义。张志公先生说过:“阅读不仅仅是学习和继承前人和他人的知识,它还影响到人类社会现状和未来的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阅读尤其是阅读经典名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就给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相应要求:在安排学生的阅读时,要做到精心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注意设“关”置疑,让学生在享受读书快乐的同时,能够主动地进行探究和创造良好的读书习惯。
其次,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用心感悟。流传至今的经典名著之所以“长青不衰”,就是因为作者在笔墨中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文章情铸成”,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名著中充分注意和运用这一特点。可以让学生通过讲读训练,写出心得体会与感悟,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另外,要教给学生培养阅读兴趣的方法。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安排学生进行读书竞赛、写读书笔记,开展与名著中人物的对话;同时还可以分小组合作,交流自主阅读的成果,即大家彼此围绕一个目标,质疑讨论,争辩解答,让学生既是提问者,又是答题者,时而当老师,时而是学生。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兴趣,逐步培养他们阅读名著的习惯。
二、制定归类阅读计划
名著中蕴藏的丰富“营养”,学生在初读时,往往吸收很少。因此,语文教师应该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让学生在归类阅读中受益。
在高中名著阅读指导中,笔者将必读的10部名著进行归类。其中《红楼梦》、《三国演义》篇幅长、内容多、人物关系复杂,在上课时间里,学生阅读起来比较困难,笔者就把这两部安排在假期里让学生阅读。《呐喊》、《边城》篇幅相对较短。尤其是《呐喊》中的几篇小说,学生在初中时有的已学过,阅读起来相对容易;《边城》里的故事情节充满无限风情,人物性格又特别丰富,学生很有阅读兴趣。类似这样的名著,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内或课外时间进行阅读。
另外,《家》、《雷雨》、《哈姆雷特》这三部作品都是以家庭矛盾为主线展开故事情节的,把这三部归类在一起,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对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老人与海》、《欧也妮・葛朗台》都是围绕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的外国小说。同是老人,性格却大相径庭,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文中主人公强烈的性格差异,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预期的阅读目的。而《女神》属于现代诗集,学生读起来会感觉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课时间,引导学生一起去领悟蕴涵其中的爱国情怀。
在学生阅读的同时,教师要注意督促和指导,同时还必须要做好辅助学生阅读的资料整合工作,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精编辅助阅读资料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大部分名著鉴赏书籍,基本上是以框框的形式,对名著进行解读,指导学生阅读的针对性不强,不能很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联系学生的阅读实际,精心编写名著辅助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做到有纲可循,有本可依,有题可练。
教师要通过资料查询、搜集,向学生提供包括作者简介、作品时代背景、思想内容简析、艺术特点简析等辅读资料,让学生在阅读之前对作品先有大体的了解。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文章有思路,遵路识斯真。”对于像《红楼梦》、《三国演义》这两部大部头作品,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对其内容进行细化;同时要在辅助阅读资料的精编过程中,采取章回讲解、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阅读,去思考,增强他们的阅读效果。
阅读名著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其中的知识与内涵,所以在阅读之后,必须配以与之密切相关的练习,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合理的巩固。名著内容很多,题目更多,教师必须学会去粗存精,力求题题有效,提升学生阅读名著的效率和能力。
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阅读实际,笔者主持编写的以“阅读导航”(包括作者简介、作品时代背景、思想内容简析、艺术特点简析等)、“内容引领”(包括章回内容简介、问题设置等)、“经典试题”为体例的《名著导读》,学生在使用后反映良好。
与此同时,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大的阅读交流平台,笔者还建立了有效的阅读评价机制,定期举行名著阅读讲座、读书知识竞赛,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市县开展的“我与经典有约”写作竞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