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理学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临床病理学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临床病理学技术

临床病理学技术范文1

随着联合化疗方法的不断改进,新的治疗药物的不断出现,支持治疗的加强,急性白血病的缓解率明显提高,生存期得以延长。但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成为导致白血病复发和治疗失败的重要隐患,是影响白血病预后的重要因素。多家报告显示,CNSL最多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中以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发生率相对较高[2,3],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a)较少发生CNSL。近年来本院共发现M2a合并CNSL6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0年4月至2008年12月间,我院共收治M2a患者共119例,其中男69例,女50例,年龄14~58岁,中位年龄32岁。合并CNSL6例,发生率5.04%,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28-54岁,中位年龄40岁。所有病例均经骨髓涂片、细胞化学染色、部分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等检查确诊为M2a,于病情完全缓解前未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侵犯,未行CNSL预防性治疗。中枢神经系统复发后所有病例均行脑脊液检查,部分病例行影像学检查。

1.2 诊断标准 CNSL诊断标准依据《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4]:

1.3 治疗方法 所有M2a患者确诊后均采用标准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化疗,达完全缓解后应用DA、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EA(依托泊苷+阿糖胞苷)、MA(米托蒽醌+阿糖胞苷)及大剂量阿糖胞苷等方案巩固与强化治疗,未作预防性鞘内注射治疗。6例CNSL复发患者采用生理盐水3~4 ml+氨甲喋呤15 mg+地塞米松5 mg+阿糖胞苷50 mg缓慢鞘内注射,每周2次,至脑脊液检查正常后再巩固2周,以后每次住院化疗再鞘内治疗一次,同时配合合理的全身化疗方案。

2 结果

2.1 本组6例中,3例发生于完全缓解期,确诊CNSL后复查骨髓仍处于完全缓解状态,另3例发生于白血病复发时。发生CNSL的时间:最早发生于完全缓解(CR)后6个月,最迟为CR后33个月,中位数为14个月。

2.2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①临床表现:头痛、头晕、呕吐3例,视物不清及失明1例,脊背疼痛及运动障碍2例,肢体偏瘫1例;②实验室检查:均行脑脊液检查,83.3%(5/6)有异常; 1例做CT正常,但头颅MRI示多发浸润性改变(当时排除感染等),见表1。

2.3 预后 6例中1例同时伴白血病骨髓复发放弃治疗失访,2例死于骨髓复发,1例死于CNSL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2例第1次发现脑脊液异常1周内给予两次鞘内注射后检查脑脊液恢复正常,同时复查骨髓仍处于完全缓解期(原始粒细胞占小于3%),目前仍在治疗观察中。

3 讨论

CNSL是急性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进入侵犯脑膜、脑神经、脑组织、脊髓等神经系统引起或未引起神经系统病理生理改变的总称。发生CNSL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绝大多数化疗药物不能透过血脑屏障,即使透过也很难达到杀伤白血病细胞所需的有效浓度,因此,中枢神经系统成为白血病细胞的“庇护所”。另一方面,动物试验证明,鼠急性白血病模型经化疗完全缓解者CNSL发病率显著高于未行化疗或化疗后未缓解者,认为化疗缓解者发病率高除与动物存活期延长有关外,可能化疗药物还选择地改变一些细胞的生物化学特性,使之容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也是发生CNSL的原因。当中枢神经系统中白血病细胞增殖达到一定数量即会引起病理生理改变,出现神经系统临床表现。

CNSL可发生于急性白血病的各期,但CR多见,本组6例均发生在急性白血病治疗CR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与原发病的表现相混淆,单靠临床表现不易诊断,这是引起误诊的原因。早期的研究报告显示,CNSL易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而ANLL发生CNSL者较少,所以对ANLL患者多不主张进行常规CNSL预防。近年来随着急性白血病治疗方法的改进,CR明显提高,生存期显著延长,ANLL合并CNSL的病例报告越来越多,多认为M4、M5型ANLL合并CNSL的机会较多,而M2a少见,从本组资料看,M2a经治疗达CR后发生CNSL的机会高达5.04%,尤其是CR后6个月至24个月之间为高发期,本组6例中5例发生在此时间段,其中3例确诊CNSL时,骨髓仍处于CR。分析临床资料,初诊时高白细胞者,发生CNSL机会较多。所以笔者认为对于ANLL患者,尤其初诊时白细胞较高的高危患者,应进行必要的CNSL预防,确诊后立即腰穿检查并进行鞘内注射氨甲喋呤、阿糖胞苷等化疗药物,在巩固及强化治疗过程中定期做脑脊液检查并鞘内注射预防性治疗,一旦出现神经系统表现,应考虑到发生CNSL的可能,及时检查与治疗,这样才能减少CNSL的发生率,减少急性白血病复发,提高长期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庄世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42例临床分析.福建医药杂志,2007,29(4):36-46.

[2] Peterson BA,Brunning RD,Bloomfield CD,et al.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volvement in acute nonlym phocytic leukemi Aprosa.pective of adults in remi ssion.Am J Med,2004,83:464-470.

临床病理学技术范文2

【关键词】 白血病;输血;合理应用;临床效果;副作用

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变异的恶性疾病,死亡率极高。在治疗过程中,为了保证化疗效果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效果,常常需要多次输血,但如合进行合理输血,输血的效果及副作用是临床上值得注意的问题。笔者回顾性分析《献血法》实施前后我院采用输血治疗的白血病患者68例,探讨白血病患者输血的合理应用,临床效果及副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8例病例均为我院1995年6月~2010年11月收治的白血病患者,其中《献血法》实施前治疗患者33例(实施前组),实施后治疗患者35例(实施后组);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15~51岁,平均年龄33.4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输血指征及剂量 当患者贫血情况严重,Hb<60g/L时,给予患者输注红细胞(RBC)10ml/(kg・d);当患者血小板计数(BPC)降低,BPC<50×109/L且伴有严重出血或者不伴有严重出血但BPC<20×109/L时,给予患者输注BPC0.2袋/(kg・d);当患者白细胞降低时,给予患者输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5u/(kg・d)或静注免疫球蛋白(IVIG)200mg/(kg・次);当患者白细胞降低伴有严重感染,经抗生素治疗无效,给予患者输注WBC0.3袋/(kg・次);当患者凝血因子降低时给予患者输注血浆;当患者发生低蛋白血症时:给予患者输注白蛋白。本组研究中患者的输血原因及输血成份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输血原因(例/次)

表2 两组患者输注的血液成份(例/次)

1.3 血液及血液成份的来源 《献血法》实验前的血液及血液成份为我院输血科自行采集;《献血法》实验后血液及血液成份由我市中心血站采集。

1.4 输注方法 将献血者血液与患者血液进行ABO血型交叉配血后,立即给患者进行静脉输注,全部患者所有输注过程均顺利完成。

2 结果

2.1 实施前组 实施前组输注全血182例,Hb降低患者输注全血的有效率为62.4%,BPC降低患者输注全血的有效率为26.3%,BPC降低伴出血的患者输注全血的有效率为48.6%;输注RBC15例,有效率为93.3%;输注BPC26例,有效率为76.9%,伴有出血的患者的有效率为84.6%。IVIG及CSF输注的有效率为96.1%;输注WBC、白蛋白、血浆的有效率分别为9.1%、11.1%和6.25%;输注补血康无效果。

2.2 实施后组 实施后组以成份输血为主,输注RBC119例,有效率为96.6%;输注BPC33例,有效率为100%;IVIG及CSF输注的有效率为98.6%;输注白蛋白、血浆的有效率分别为50%及33.3%;输注全血的患者只有1例有效,有效率为33.3%.

2.3 实施前组全血与成份输血的效果比较 全血输注对Hb降你及BPC降低的有效率为62.4%和26.3%,而输注RBC和BPC的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6.9%,输注成份血的有效率明显高于输注全血,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不当输血 实施前组,输血成份不当共207例(52.3%),其中全血输注不当182(46.0%),其他成份输注不当25例(6.3%);实施后组只有3例全血输注为不当输注占0.66%。实施前组还有不必要输血17次,占4.3%。

2.5 副作用 实施前组患者输血后发生19例次的发热,发生率4.8%,14例次过敏性皮疹,发生率为3.5%。33例副作用有29例发生于全血输注患者,4例发生于成份血输注患者。实施后组患者输血后发生2例次的发热,发生率0.44%,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输血水平的不断发展,成份输血已经成为临床输血治疗的主要方式。成份血液具有纯度高、浓度高、体积小、疗效好、副作用少等特点,目前已经可以替代全血用于临床的治疗,当患者需要大量输血时,更能体现出成份输血的优点。

与传统全血输注相比,成份输血主要有以下优点:纯度高、浓度高,输注的量比较小,但效果比全血效果好;输血效果安全,副作用少,成份血经过提纯,减少了人体不需要成份对身体的影响,减少了不良副作用的发生;节约血资源,一名献血者的血液经过提纯处理后可以提供给多名患者使用;稳定性,保存与运输都比全血要方便;费用低,成份血的价格要比全血低,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因此,在临床上采用成份输血替代全血输血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临床病理学技术范文3

[关键词]乳腺癌;青年;病理学;生物学;术式

[中图分类号]R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4(b)-050-02

青年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乳腺癌中占有一定比例,部分学者认为青年乳腺癌术后易复发转移,预后不良,而对青年乳腺癌手术范围及综合治疗尚存争议。本文从组织病理学、生物学及手术术式选择三方面,通过实施根治手术治疗青年乳腺癌与老年乳腺癌对比分析,揭示青年乳腺癌病理生物学特征、合理术式选择,以期为综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青年组:施行手术治疗的40岁以下青年乳腺癌30例,平均年龄(34±5.2)岁;老年组:施行手术治疗的60岁以上老年乳腺癌40例,平均年龄(65±4.6)岁。均为原发癌,排除复发癌及多发癌。

1.2 方法

1.2.1 术式选择标准根治术、改良根治术、保乳术。

1.2.2 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测包括大小、组织类型、组织分级、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

1.2.3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常规S-P法行癌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 检测。

1.2.4 统计学处理应用SAS软件包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病理学特征比较

青年组癌灶略大于老年组,两组的组织学类型均以导管浸润癌为主,癌组织分级Ⅲ级,血管淋巴管侵犯青年组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淋巴结转移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表1)。

2.2 两组病理生物学比较

ER阴性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PR表达两组无显著性差异,C-erbB-2表达青年组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表2)。

2.3 青、老年两组手术术式选择比较(表3)

2.4 两组手术术式与病理分期关系

青年组乳腺癌术式选择:标准根治术以Ⅲ、Ⅳ期为主,改良术式以Ⅱ、Ⅲ期为主,保乳术以Ⅰ、Ⅱ期为主(表4)。

3 讨论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青年乳腺癌在乳腺癌中占有一定比例[1],文献报道认为青年乳腺癌病情发展快,具有较强的侵袭性,预后不良[2-4],但尚存在争议。因为各年龄组预后参数、实施治疗方法等方面不同,关于该争论的现有文献报道之间不容易比较。大部分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青年乳腺癌预后差与肿瘤的病理生物学特点存在相关性。

本组结果表明,青年乳腺癌在临床、病理生物学特点方面与老年乳腺癌存在差异,青年乳腺癌具有很差的组织分化,组织分级明显高于老年组,青年组血管、淋巴管侵犯高于老年组。以上两个方面表明青年乳腺癌具有比老年乳腺癌更大的潜在转移复发危险,这与青年乳腺癌不宜行保留手术[5]的观点相一致。近年来,保乳手术成为热点话题,但存在其适应证是否准确,前哨淋巴结检测是否无误,能否避免淋巴结跳跃转移,全乳照射能否消灭多癌灶等焦点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临床手术应具有彻底性,综合治疗具有合理性,尤其化疗方案的制定应有效、足量、足疗程。病理生物学检测结果表明,青年组ER阴性率及C-erbB-2阳性表达明显高于老年组,目前认为ER表达与否是指导内分泌治疗的金标准,青年乳腺癌将不能接受内分泌治疗,因此,强调新辅助化疗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对于青年乳腺癌中ER表达阴性者,手术切除的彻底与否,化疗、放疗等方面治疗显得极为重要。C-erbB-2基因扩增及过度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并与乳腺癌的预后呈负相关[6,7],有可能成为青年乳腺癌预后的一个重要检测指标。三种手术术式比较,两组选择术式上无差异,而从病理分期角度,青年组术式中标准根治术以Ⅲ、Ⅳ期为主,改良术式以Ⅱ、Ⅲ期为主,保乳术以Ⅰ、Ⅱ期为主。我们认为,较早的病理分期是决定保乳手术成功的关键。在改良术式基础上,我们经胸大肌胸骨束与锁骨束间隙切开,行胸小肌内侧组淋巴结清除,有2例该组淋巴结转移阳性,获得根治,取得良好效果,故提倡在选择改良术式时,如术中发现较多术前未能触及的淋巴结,或病期比术前预计晚,采用该方法清除胸小肌内侧组淋巴结可获得满意效果。

临床病理学技术范文4

【关键词】 乳腺癌;Ki-67蛋白;病理核分裂像计数;淋巴结转移;ER;PR;HER-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 近年来研究发现 , 已知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 (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均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Ki67的发现 , 被认为是能够有效评估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重要标志物。本科针对 Ki-67与乳腺癌肿瘤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学指标(ER、PR、HER-2)之间的关系开展了研究 ,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011年 1月至 2013年 3月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标本 300例, 均为女性, 患者年龄 32~81岁 , 平均 (44.9±3.7)岁。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组织学确诊乳腺癌 , 且术前未经过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腋窝淋巴结有转移者 94例, 无转移者 206例。

1. 2 病理核分裂像计数评价标准 所有病理组织的核分裂像计数参照 Bloom-Richardson系统的 Nottingham改良方案 , 计算出在乳腺组织细胞生长活跃密集区域随机挑选 20个高倍视野 (×400), 计算每 10个高倍视野 (10HPF)中的细胞核分裂像数 , 0~1个 /10HPF:1分;2~3个 /10HPF:2分;>3个/HPF:3分 , 分数越高 , 表示癌细胞恶性程度越高[1]。本研究中, 1分有13例, 为低度恶性组;2分有188例, 为中度恶性组;3分有 99例, 为高度恶性组。

1. 3 Ki-67、ER、PR和 HER-2测定方法 所有乳腺癌病理学指标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进行测定:石蜡包埋组织块切片后脱蜡至水 , DAB染色后用苏木精复染 , 封固采用中性树胶。阴性对照采用 PBS缓冲液替代一抗。Ki-67蛋白的测定采用相对定量法 , 选取阳性信号最强区域 (×400)计数 200个肿瘤细胞中阳性细胞数目 , 同时计算阳性细胞占200个细胞比例。ER和 PR阳性:癌细胞核阳性细胞 >1%;HER-2阳性:浸润性癌细胞膜强阳性细胞 >30%[1]。其中ER阳性组192例, 阴性组108例;PR阳性组162例, 阴性组 138例;HER-2阳性组 60例, 阴性组 240例。

1. 4 实验试剂和仪器 所有试剂盒、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试剂及Ki-67、ER、PR和 HER-2的一抗、二抗均购自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 5 统计学方法 SPSS 13.0软件分析 , 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 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 ,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2 结果

2. 1 Ki-67蛋白表达与病理组织的核分裂像计数关系 Ki-67蛋白表达与病理组织的核分裂像计数关系, 见表1。

2. 2 Ki-67蛋白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关系 Ki-67蛋白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关系, 见表2。

3 讨论

3. 1 Ki-67蛋白与乳腺癌组织学的相关性 Ki-67抗原只与增生细胞核反应 , 无组织特异性 , 在各类恶性肿瘤组织中 , Ki-67的表达都远高于正常组织 , 可以由此有效评估细胞增殖水平。早在 1983年 , Ki-67就因其仅和增生的细胞核反应 , 具有操作简单、特异性强的特点 , 成为了病理科免疫组化染色的常用增殖细胞免疫标记之一[2]。已有较多研究显示:Ki-67的表达和乳腺癌的病理学分级和临床分期 , 包括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值得注意的是 , Ki-67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上皮细胞纤维腺瘤中的表达水平远远低于乳腺癌细胞 , 阳性率

3. 2 Ki-67蛋白与ER、PR、HER-2乳腺癌病理学指标的关系 雌、孕激素与乳腺癌发病与转归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 , ER和 PR阳性的乳腺癌分化程度高、恶性度较低、淋巴结转移慢、预后较好 , 这可能与ER、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对于内分泌治疗较ER、PR阴性患者更加敏感有关[3]。且目前多数研究认为 Ki-67蛋白的表达和 ER及 PR呈负相关 , ER、PR表达阴性者的 Ki-67指数显著高于阳性者, 这与 Ki-67蛋白表达水平较高的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是一致的[4]。

HER-2属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中的一员 , 定位于17号染色体长臂 2区 1带 , 平时静止状态时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当遭到激活时 , 具备肿瘤转化的特性 , 其过量表达提示乳腺癌恶性程度高 , 对于内分泌治疗效果较差 , 生存期较短 , 预后不佳 , 被认为是预测乳腺癌预后重要的生物学因子。多数研究显示 HER-2表达与 Ki-67呈正相关 , 提示可以利用它们作为预测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疗效的重要敏感性指标。具体为:HER-2蛋白和 Ki67蛋白表达下降越明显 , 则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就越肯定[5]。

在作者对于 Ki-67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的研究中 ,发现① Ki-67蛋白在病理组织分型趋向恶性、淋巴结存在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组织中表达更高 ,说明 Ki-67可以用于乳腺癌患者的疾病评估和预后分析;② Ki-67与ER、PR呈负相关 , 与 HER-2呈正相关 , 提示 Ki-67可以和 ER、PR、HER-2共同作为乳腺癌临床病理学指标来预测患者对于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的疗效 ,为患者术后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邢家亮 . Ki-67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山东大学 , 2012.

[2] 刘毅 , 张洪兰 , 陈昊 , 等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Ki-67、ER、Her-2和 p53的影响及意义 .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 2012, 4(6): 348-351.

[3] 吴秀平 ,杜毅力 ,曹永政 ,等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参数与乳腺癌腋

窝淋巴结转移及 Ki-67表达的相关性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 2012, 28(5):921-924.

临床病理学技术范文5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淋巴瘤 腮腺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资料与方法

1990年1月~1997年7月对100 548例活检病理诊断,结外淋巴瘤242例,其中发生的腮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7例(2.9%)。

常规病理:7例腮腺原发性MALT淋巴瘤中,4进行了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剩余组织以后送检组织行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厚度为4μm,苏木素1例红染色(HE)及periodicacid-schiff (PAS)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每例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有抗体及试剂均购自美国DAKO公司的北京处。染色方法;为标记的链亲和索-生物素(LSAB)法。每次染色均设立阴性与阳性对照。

结 果

临床特征:7例腮腺原发性MALT淋巴瘤,男4例,女3例。年龄9~62岁,平均39岁。临床上缺乏明确的Sjogre's综合征病史。主诉为腮腺肿瘤,最大者最大径7cm,最小者最大径2.5cm。位于腮腺浅叶5例,深叶2例。临床诊断除1例为恶性肿瘤外,其他均为混合瘤。所有7例病变均完整切除,肿瘤周围附带少量相对正常腮腺组织。随访时间为术后4个月~7年6个月,完全治愈,无复发5例(71%);1例术后7个月组织学证实为复发,并行化疗;1例临床考虑为复发,未行病理学检查,仍存活。

病理学特征:7例腮腺原发性MALT淋巴瘤中,4例术中进行冰冻切片检查,镜下改变为弥漫增生的淋巴组织,未见淋巴上皮病变。其中3例冰冻切片诊断为“增生的淋巴组织,淋巴瘤不能除外”,仅有1例诊断为“增生的淋巴组织,以淋巴瘤的可能性大”。

免疫表型特征:免疫染色结果为滤泡中心细胞呈CD20强阳性,细胞膜呈棕黄色。淋巴上皮病变中浸润的淋巴细胞主要为CD20阳性的B淋巴细胞。免疫母细胞、浆细胞也表达CD20。7例MALT淋巴瘤中,2例瘤细胞表达λ轻链蛋白。4例表达k轻链蛋白,阳性部位均为细胞膜和细胞浆着色。绝大部分淋巴细胞,无论是瘤细胞、反应性淋巴细胞均表达LCA,细胞膜着色。少量UCHLI阳性细胞散在见于淋巴瘤细胞之间、淋巴上皮病变内及周围腮腺泡之间,细胞膜着色。Keratin、bcl-2和S-100蛋白刚性细胞为少量上皮细胞,Keratin免疫染色可很清楚地勾画出在HE切片上不容易辨认的淋巴上皮病变。淋巴瘤细胞不表达bcl-2、S-100蛋白,Vimentin。少量CD68(KP-1)阳性的单核吞噬细胞散在出现于瘤细胞之间。

讨 论

本组7例腮腺原发MALT淋巴瘤中,临床上均缺乏明确的Sjogren's综合征病史,Sjogren's综合征与涎腺MALT淋巴瘤发生之间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观察。腮腺MALT淋巴瘤是一种预后很好的独特的恶性肿瘤,石蜡切片组织学观察是确立诊断的惟一方法。

参考文献

临床病理学技术范文6

【关键词】 病理学 教学改革

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科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门桥梁学科[1]。随着医学各学科的不断发展,病理学又分为人体病理学、基础病理学、临床诊断病理学、组织病理学、细胞病理学、分子病理学、实验病理学等等分支,研究的对象不同,手段也不同。因学时和教学条件有限,在教学工作中,首先侧重于基础病理学讲授和认知,掌握基本理论,但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针对此现状,病理教研室利用现有的工作条件,开展了《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开展尸体解剖》的教改活动,运用病理检查手段之一的尸体解剖方法,让学生直接观察各脏器病变,损伤部位及病理变化,体验疾病诊断过程,分析死亡原因。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扎实理论基础、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增强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锻炼在今后工作中运用病理知识的能力;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增加同学们学习兴趣。

1 对象及方法

1.1 教改对象

参加的20位学生均为2007级临床医学班和法医班同学。课题成员的选取面向2007级所有授课班级,以“自愿加入”为原则,主要选取对病理学有浓厚兴趣的同学。课题开展时,病理学课程教学正处尾声。此时,同学们已经对病理学知识有了基本的掌握,并且能够运用病理学知识分析一些简单的病变。

1.2 教改方法

1.2.1 现场观摩尸体解剖

随机观摩尸体解剖。在尸检过程中,掌握尸检的注意事项、解剖顺序、方法、取材、自我保护等系列知识。对人体的各组织器官有一个明确、直观认识。死者均为非自然死亡,且死亡原因多种多样。对死者的死因,经现场了解后,成员心中有一初步判断。巨大的好奇感及探求欲望,促使成员密切关注尸检每一个细节。在老师进行尸检和讲解时,成员需做详细记录:包括体表检查、各脏器的大小、状态、病变和各系统可能的致死性病变等等。

1.2.2 参与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

利用课余,专门安排时间让学生参与到病理切片制作过程。成员在实践中,了解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熟悉如何正确使用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掌握如何正确的组织处理方法及步骤,且在取材、固定、脱水、透明、浸石蜡、切片以及常规染色和特殊染色方法等各环节中可能影响切片质量的因素。

1.2.3 定期进行教学内容讨论

每隔一周开展一次教学内容讨论,内容为上周观摩的尸体解剖。主要讨论死者的死亡原因,并根据尸检肉眼观察各器官实质病变及镜下微观病理改变,结合所掌握病理知识,给死者下死亡诊断。最终汇总由教师统一点评,分析并给出最终诊断。

2 效果

参与教改的成员知识结构框架完整,思路清晰,触类旁通。通过参与此项教改,学生开拓了思路,增强了实践能力,运用学过的知识,对于每一个体病例能辩证的看待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内在因素与外界影响的关系、形态变化与机能的关系、病变发生发展过程的变化规律,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也有所提高。学生通过这一活动,所学病理学知识得到复习,为今后各学科学习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对后续课程学习有极大帮助。

3 讨论

本课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基本掌握基础病理学知识后,利用尸体解剖资源,进一步涉入到临床病理学、诊断病理学和法医病理学的学习,巩固和应用所学过的各门基础知识,并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所遇到的尸检案例的案情,也使学生接触到了一些有关医疗工作中的法律法规。在病理讨论过程中,成员没有课堂束缚,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此次教改,经过现场观摩尸检、亲自动手制作切片、尸检后的病理讨论这一完整过程,激发了小组成员内心学习潜能,将病理学知识由机械性的记忆转变成形象+理解式的记忆;提高了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对强化了风险意识、规范了医疗行为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理解。

尸体解剖应用于教学,作为课外教学活动或第二课堂尚可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同学们易于接受,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虽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因受尸检例数不足、解剖室空间狭小、学生人数过多、实验室资源缺乏、学时受学院整体教学安排所限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认为此种教学方式难以实施,推广困难,在病理学教学中,如何能真正的将尸体解剖方法应用于正常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摸索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