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新闻传播的局限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口头新闻传播的局限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口头新闻传播的局限性

口头新闻传播的局限性范文1

【关键词】

网络公共舆论;政府公共管理;影响

互联网给公民参与政府公共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难以忽视的问题,从而扰乱了网络空间秩序。近年来,我国网民数量逐渐增长,公民通过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来影响公共决策的效果日益显着,其积极作用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可,但其中的不少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来。因此,政府必须加强重视,尤其要强化网络舆论对国家公共决策所产生的正面作用和影响①。

1.网络新闻舆论对信息传递发展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日益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也在短期内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随之而来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基于此,政府倘若继续坚持原有的理念和决策方式则无法满足社会各阶层人们的需要,必须打破传统,为人民和政府创造更多的机会和途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知识水平逐渐提升,其政治意识也不断提高。为此,政府也要积极转变观念,畅通民众自身利益的表达渠道,不断缓解社会压力而导致的各类危机②。首先,网络舆论影响了我国政府公共管理的方式。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民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大多停留于口头交谈,这种交流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实现大范围的传播。而在互联网产生之后,人们通过QQ、微信等方式实现信息交流,获取新闻资讯,这样的方式既快速又便捷,能够起到重要的影响公共舆论和政府公共决策的重要作用。其次,通过互联网能够实现信息多对多的交流。在互联网还未普及之前,人们的观点很难传播给多数人,需要通过电视、报纸以及书籍等传统媒体才能实现。然而,现今微博、论坛等的兴起为民众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提供了比较广阔的平台。很好地实现了信息多对多的传播与交流。根据调查显示,微博是政府进行政务宣传的主力军,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内容的不断发展,这一运营水平逐渐成熟,微博问政等服务能力逐渐增强。

2.网络新闻舆论对政府公共管理带来的阻碍

2.1网络新闻舆论可能会引发非理性的社会心理

网络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它改变了传统媒体受到时间、版面以及播出时间的障碍,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了民众参与成本的风险,民众可以通过互联网自由表达情绪。然而,在没有约束力的情况下,人们时常将最深层的感受进行表现。尤其在没有约束的环境下,网民的身份处于匿名状态,因而容易出现部分网民受到心理操控而变得失去理智,网络内容低俗化以及情绪化问题则会暴露出来,容易引发非理性的社会心理,危及国家安全管理。

2.2部分不良信息会误导政府公共舆论的走向

通过网络开放自由的环境,人们能够自由发声,个性得到张扬和释放,但也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信息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由于受到人们知识水平、价值观念以及信息处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信息的选择和处理能力会有不同的反应,这就有可能导致所传播的信息发生质的变化。尤其对于部分情绪比较激动的网民而言,他们在看到有煽动性言论的时候会出现跟风的现象,久而久之则会误导公众正确的舆论导向③。

2.3可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权益侵害

由于网络的开放化和自由化,实现了真正的以人为本,与此同时有效延伸了公民的权利。然而,一般而言网民在网上发表言论无需接受责任的制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强权和暴力行为的发生。现代社会,关于网络谣言事件层出不穷,严重阻碍和影响了网络舆论监督环境以及现实的社会秩序。在网络时代,个人的隐私缺乏保障,部分网民或许会出于仇恨和报复之心而对他人进行人肉搜索,网络暴力行为严重损害了个人的权利。其实网络暴力犹如看不见的拳头,一方面给受害者带来了伤害,损害了其利益,另一方面使得部分不法分子逍遥法外。

3.网络新闻舆论对我国政府管理带来的积极影响

3.1有助于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

在政府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其首要环节就是制定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制定主要由国家权力机关通过围绕生活的某个方面问题所指定的政策目标,其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原则。因此,确定政策目标是制定公共政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政府必须在充分考虑公众意愿的前提下才能最终确立政策目标④。尽管传统媒体在公众舆论表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表达渠道依旧较窄,并且百姓在期间的话语表达权较弱。通过网络新闻舆论,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现状,畅通了民意表达渠道,为政府制定出公平民主的公共政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有助于政府政策行为的执行

政策的执行是政府公共管理的核心,执行过程能否最终达到预期目标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涉及信息、执行人员以及资源配置等方方面面。宣传是政策执行的核心环节,它关乎公众对社会公共政策的认知程度。而政府以及其他公共管理机构能够利用公共网络实施舆论导向,不断扩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网络新闻舆论,能够倾吐民众对政策表达最真实的意见。通过网络新闻舆论的交互性原则,能够有效实现与网民进行沟通,政府向网民认真解读各类公共政策,从而为政策的执行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有助于政府政策行为的有效执行。与此同时,当民众通过网络新闻舆论发现政策执行存在不合理之处或者明显的漏洞时,则可以及时向政府部门汇报,从而确保政策的执行能够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促进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⑤。

3.3有助于政府公共管理中的舆论监督

口头新闻传播的局限性范文2

叫卖形式从最初的走街串巷到如今的商业广告,叫卖的传播渠道也从纯粹的吆喝到如今通过电视、广播、新闻进行宣传;叫卖内涵由单一走向多元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商业发展迅猛,商贩的身影遍布大街小巷,商场、百货的叫卖各式各样,叫卖文化有了新的内涵。 

本文以永川区的叫卖文化和商业发展为例,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叫卖文化的发展变化分析商业的发展趋势,得出叫卖文化与商业发展的关联性,进而预测商业未来的发展新趋势。 

一、叫卖文化的内涵 

叫卖,指从事商业服务性行业人员为推销商品或开展商务而使用的一种特殊的口头语言表达形式。 

叫卖本是商业行为,但随着城市发展,走街串巷的叫卖声越来越普遍,并且在中国历史上存在极为长久的时间,渐渐也沾上了文化气息,发展成一种商俗文化、民俗文化、口头文化。 

(一)叫卖文化的特点 

历史悠久,从西周时期持续发展到现代社会;实用性强,与商业发展相辅相成;内涵丰富,不同的行业、地区具有其特色;口语化表达,风趣幽默,朗朗上口;语调旋律婉转, 声调悠扬,节奏感强。 

(二)叫卖文化的发展历程 

明清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推动叫卖文化进入繁盛期。据记载:明代北京叫卖已成规模,清末民初,北京叫卖发展至高峰。十九世纪后期,叫卖文化濒临灭绝,由于人们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提高,叫卖文化得到恢复。 

二、改革开放以来永川区叫卖文化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蓬勃发展的经济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变化,永川区的叫卖文化随着经济发展而改变,主要体现在传播载体与内涵的变化。 

(一)叫卖文化传播载体的变化 

最初,商贩在大街上用吆喝声招徕顾客,后来,他们唱起编好的内容新奇的歌谣来吸引顾客。永川方言风趣幽默,叫卖充分发挥其方言优势。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经济发展,商贩的摊位趋于固定,常使用录音机播放提前录好的叫卖声。如今,更多商家在荧屏上播放宣传视频。纸质宣传单、电视广告等,叫卖已经从口头文化发展成为以现代科技为载体的语音、文字文化。 

叫卖文化的四种形式:一是定点叫卖,商贩在街道上摆摊叫卖;二是不定点叫卖,游商携带货品走街串巷进行叫卖;三是将叫卖声编成曲调,通过人们的传唱进行叫卖;四是通过拍摄广告,投放到大众传媒上进行宣传。 

(二)叫卖文化内涵的变化 

叫卖的目的是推销商品。随着时代变迁,叫卖文化成了一种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它宣扬了地域特色,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如今,叫卖声渐失传,靠民间艺人进行叫卖表演或穿影视作品等,展现地方特色民俗文化,叫卖文化成为了一种地域文化标志。改革开放以来,叫卖文化从单一的口头吆喝,融入了视、听的感受,从单纯地“叫”变为具体、形象的“演”。 

三、改革开放以来永川区商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永川区的商业贸易量急剧增加,带动了商业的发展。商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商业的形式不断更新,商品种类的不断丰富,促进了永川区经济的发展。 

近6年来,永川区经济一直呈高速发展的趋势,也一直保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销售总额、对外辐射交易额、人均消费等四个“渝西第一”。 

改革开放以来,商品种类不断丰富,品种向高科技化、信息化、集约化发展。由改革开放初期单一的日常生活品、食物等生活必需品,增加了高科技电子类高档耐用品。从改革开放前的国内自产到如今的国外进口,极大地突破了地域的限制。 

四、改革开放以来永川区叫卖文化对商业发展的影响 

传统叫卖文化是在近40年发生变化的,也就是改革开放后的这几年,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叫卖文化的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消费开始从生活必需品走向高档耐用品,体现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状态和经济水平的变化,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永川区经济发展良好,居民对商品消费支出的增加、各类商品价格的上升都反映了居民对不同商品需求的变化,居民在衣着食品和个人娱乐保健等服务业的消费增加较多,在交通、维修服务的消费降低。 

如今商业迅速发展,商业竞争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叫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以前的口头吆喝比的是嗓音和叫卖词,如今的叫卖靠的是迅速发展的传媒。 

叫卖文化变化的背后是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从以前的小规模个体经营户到如今的多种私有经济的存在,许多股份有限公司这种较大的经济体开始存在,走街窜巷的叫卖形式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时代环境。商业经济的发展对叫卖文化的影响是必然的、巨大的。 

由此,叫卖文化与商业发展两者紧密关联:叫卖文化的变化反映商业经济的发展,商业经济的发展影响叫卖文化的变化。 

五、叫卖文化与商业发展的未来走向预测 

商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人们在商品上的消费支出逐年上升,商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因此想要在競争中生存下来就必须在质量和价格方面占优势,而随着商店租金的日渐提高,大多数小型商业户开始选择在网络上销售物品。近几年来的淘宝、天猫等一系列的网上交易平台的出现使商业开始向网络发展。 

在网络上开店的成本低、销售范围广、交易方便,更多人加入到网络经商行业,由于资金有限,他们更多选择低成本的网络宣传来提高商品知名度,比如利用微信、微博、腾讯QQ等更多社交软件、商扩大宣传。 

因此,我们推测:商业叫卖在今后的发展将会从电视广告、网页广告和传单转向网络社交平台,微商将会成为商业用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叫卖将会以网络的形式走进我们的生活,将会在无形中影响我们。 

本文从改革开放以来叫卖文化的变化和商业经济的发展这两个方面出发,从叫卖文化的变化中看商业的发展,为改革开放以来商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视野。从而得出叫卖文化与商业发展的关联性:叫卖文化的变化反映商业发展,商业发展影响叫卖文化的变化。结合现在商业的发展趋势,进而对叫卖文化未来的变化方向做出预测。但由于我们组成员调查区域局限性和对材料掌握的有限性,科研能力有限,对这一项目论述和研究还较为肤浅,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们组成员会继续关注这一课题,以期望能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我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商业经济将会继续发展,而叫卖文化则会随着商业的发展继续丰富其内涵和形式,叫卖文化在我国商业文化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重庆市永川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作者:重庆市永川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永川调查队,永川区人民政府官网 ,2016 

[2]《叫卖声中说变化》,作者:周礼,中国江西新闻网,2009 

口头新闻传播的局限性范文3

高贵武,传播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教育部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新闻学、广播电视等研究,出版过《解析主持传播》、《中美电视主持人群体特征》等专著及论文数十篇,曾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责任编辑(改版前)。

2009年7月2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悄然换装,不动声色地打响了央视改版的第一枪。与央视的每次改版一样,《朝闻天下》的这次改版同样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以往不同的是,由于此次央视新闻频道改版的消息已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受众大多是带着极大的期待和好奇来审视改版本身。基于这种复杂心理,《朝闻天下》的改版似乎并没有带来多少令人惊喜的变化,观众所能感觉到的似乎只是电视屏幕上的颜色更亮了,字号变大了,主播台上出现了更为青春靓丽的女主播,另外就是节目中头一次出现了几位其貌不扬、但评说起事来头头是道的“专家”,担当起了专职新闻评论员的角色。

然而,仔细研究一下《朝闻天下》改版以来播出的新闻内容及其呈现方式,仍能看出以《朝闻天下》为代表的央视新闻频道在报道理念和手法上的努力和突破,看出其对新媒介生态环境下中国电视新闻核心竞争力所做的完整诠释,那就是深刻把握和紧紧抓住电视新闻的核心竞争力,以更为专业的电视方式向着新闻本质靠近,向观众提供更多更快、更真、更深、更好看的电视新闻。

更快

曾经很长时间,我国新闻的经典定义是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由于“新近”在时间上是一个相对宽泛而模糊的概念,更由于传统媒体在制作流程及空间位移上的不便,提供最新最快的新闻似乎只是一种理想。尽管随着电视的出现,尤其是随着卫星电视直播等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电视媒体将新闻报道直接从“TNT”(today news today,当日新闻当日报)改写为“NNN”(now news now,即时新闻即时报),实现了新闻发生与新闻报道的同步,使“时效”成了电视新闻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但不无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些电视新闻还不能很好地满足观众的这一愿望。特别是早间电视新闻,由于时间上的局促,播出的新闻有些时候并不是首发。

此次改版之后,观众不难发现,《朝闻天下》中前一天滚动下来的新闻明显少了,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发生在昨夜今晨的国内国际重要新闻,可以看到许多“最新消息”、“今日新看点”,甚至一些备受关注且正在发生的新闻或在网上被热议的新闻报道也在节目中有及时更新,极大地满足了电视观众对新闻时效性的需要。据该栏目的制片人介绍,为了保证播出新闻的时效性,改版后的《朝闻天下》甚至没有截稿时间,首播内容会占到节目的50%甚至更多。

更真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所谓新闻的真实,除了新闻报道中事实基本元素的准确客观、能基本反映社会概貌,也在于新闻报道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实现对事实的还原和再现。就电视这一声像皆备的媒体而言,电视新闻真实的含义就在于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让观众亲耳听到与新闻事实相关的声音,亲眼看到与新闻事实相关的画面,或二者同时具备。当然,电视新闻这种令其他媒体新闻不可比拟的优势也是电视新闻报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但长期以来,一些电视新闻常常是 “重声音文字、轻动态画面”。观众往往很少能在新闻报道中听到新闻相关者的说话,也很少看到记者在报道新闻时的现实场景和工作状态,换句话说,由于有些电视新闻没能对所报道事实进行最大程度地还原和再现,观众看到的电视新闻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局限性的。

在改版后的《朝闻天下》中,这种状况显然已经发生了变化。观众不难发现:在整个栏目播出的电视新闻中,记者出镜报道的情况明显增加。除了简讯及一些静态或抽象性新闻,其他所有涉及动态性或事件性的单条新闻中,几乎都能看到记者的出镜报道,看到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的活动。观众可以发现,电视记者的任务似乎不只是像其他媒体记者那样主要负责写稿,他们更多的是要出现在现场、站在镜头前调动其所有的感官来向观众展现新闻,让观众真正感觉新闻的真实。在这些报道中,由于同期声的大量运用,观众不仅能听到各种语调、各种口音的记者真实说话,也能通过聆听新闻相关者和新闻现场的真实声音真切地感受电视新闻在新闻真实性方面的魅力。

而在那些由于时效性或其他原因记者不能出现在镜头前、不能在新闻现场进行采访报道的新闻当中,观众虽不能看到来自新闻现场的画面,但仍能通过电话连线等方式获得记者最真实的报道。尽管很多时候那只是一种简单的口头报道,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广播报道,但却因为它的真实而大大提高了新闻的报道效果。

更深

随着媒体传播技术的进化和普及,特别是网络媒体和自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新闻信息资源可以在瞬间共享。在这种新形势下,更快、更真固然仍是电视新闻的核心竞争力,但似乎已经不再是电视媒体独有的专利。在经历了“人无我有”的初级竞争阶段之后,电视媒体只能朝着“人有我优”竞争策略方面着力。事实上,如果放眼全世界的电视媒体,电视新闻报道制胜的关键无非是“快”和“深”两个方面,在追求一种“我在现场”的“快”感之外,电视媒体都会在“深度”和“观点”上展开较量。

研究一下《朝闻天下》改版后的节目内容,不难发现,“深”也正是这次《朝闻天下》及央视新闻频道改版的亮点和追求,也是此次改版中最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表现在节目中评论部分的增多。这既体现为每天出现在节目中的几位特约评论员及其所做的两分钟左右的新闻评论,也体现在节目中增加的“短评”、“编后话”等内容以及新闻主播在播报新闻间隙所做的三言两语式点评等评论性内容。在这些评论性内容当中,评论员或播音员往往会及时地对一些热点新闻,特别是一些财经新闻等专业性较强或国际新闻等地域性较远的新闻进行解释和评论。

改版后的《朝闻天下》其深度同样体现在节目中调查性报道等深度报道的比重增多上。在3个小时的节目中,《朝闻天下》既集纳了大量短平快的消息,以简单明快的简讯方式来处理,同样不乏围绕某些社会话题进行深入采访的调查性报道。如在报道北京郊区小产权房热销的新闻时,整条新闻不仅报道了北京房山区和通州区小产权房遭抢购的消息,而且解释了什么是小产权房、我国目前对小产权房的政策,更深入分析了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小产权房热销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对国家处理小产权的建议等等。因为报道本身的深度,观众在获知新闻的同时,对“新闻背后的新闻”也有了较深层次地了解,满足了其更高层次的信息需求。

更好看

电视,顾名思义是一种视觉媒体,观众的视觉感官得到满足至关重要。由于诞生于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以及同为电子媒介的广播之后,中国电视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无法摆脱报纸媒体和广播媒体的影响,即过分倚重文字和声音。更由于中国的广播又深受报纸影响,曾经一度是报纸的有声版,所以中国电视新闻在某种意义上仍是文字第一,或者说是声音文字第一,对电视画面等视觉因素的重视和发挥不够。尤其是早间电视新闻,因为一直以来存在某种“人们在早间要忙着准备上班,无暇看电视,而只能听电视”的说法,早间电视新闻更多时候是一种电视版的广播,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电视作为视觉媒体在“好看”方面的追求。

改版后的《朝闻天下》在整体包装上一改原来黑、黄色为主的庄重氛围,以天蓝色为主基调的片头给人清晨一般的清爽感;3D演播室背景减少了静态的单调,增加了流动的质感;屏幕下方的滚动字幕块明显加大,字幕的颜色也相应地做了一些调整――时间是红底白字,新闻标题是蓝底黄字,滚动条是黑底白字。新的配色加上明显加大的字号,让观众不仅看得悦目,而且看得更加清晰、方便、舒适。主播的出镜景别也由原来的“半身像”推到了“一寸照”,从视觉上拉近和电视观众的距离。

口头新闻传播的局限性范文4

论文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语言基础能力;涉外交际能力 

 

我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特点是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将语言基础能力与实际涉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出高技能、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以便满足21世纪全球化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高专人才的要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自身特点和专业特色,重新定位教学目标,尽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1 调整教育理念,树立人人有才观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人才是这样界定的:“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由于高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招收的学生越来越多,素质也随之越来越差。面对高职学生的现状,教师应不断调整教育理念,端正心态,人人都可以成才是现代人才观的核心理念。“人人有才”是一个事实,即人人都潜在巨大的才能有待开发。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本着对学生负责,照顾大部分学生的原则,加强课堂考勤,督促他们尽量能按时上课,适当地放慢进度,耐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尽可能听懂、学会。对那些特别差的学生,笔者采取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单独辅导的方式,使他们有了一定的进步,同时注意课下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和掌握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及心理动态,给予他们及时的支持、帮助和疏导。 

人才不可无德,要对高职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与“拼搏、奉献、艰苦创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的教育。笔者天天观看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的新闻联播、法制频道的道德观察等节目,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捕捉新闻事件和道德话题,切实保证自己跟上时代的同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课堂这一教育主阵地和课下交流传递给学生。教书育人,高职教师育人这一责任尤为重大。教书同时要适时地进行育人教育。比如教学单词aids,笔者就此给学生介绍有关艾滋病的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如何善待艾滋病患者等有关信息,并播放一个校园大学生不幸患上艾滋病并报复校友的案件,一共用时10分钟左右,但效果非常好。笔者把父母应该告诉孩子或父母不知或难以启齿的问题,通过播放案例,让学生认识、了解有关艾滋病的常识及对大学生的危害,这堂课使学生受益匪浅,甚至终身受益,或许可以避免一个大学生或几个家庭的灾难的降临。校园谈恋爱风行,由英语教师用10分钟向学生传播他们急需的艾滋病知识,使学生会进行自我保护,比多学几个单词重要得多。教书育人,先教学生学会做人,这是教育的真谛。教师应时刻恪守,让学生尽快成为德才兼备的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2 改革课程内容,提高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以学生专业兴趣及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力争突出并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与有效性。笔者坚持做到严格按照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紧密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进行教学。课前认真备课,一丝不苟,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查字典、书籍资料等,仔细研究推敲,或向他人学习,做到不耻下问,直到弄懂为止,否则决不进入课堂。 

笔者还根据授课班的专业特点,对他们的教学目标重新定位。例如,应用化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是高级化工类技工,与外国人口语交际的可能性很小,但他们可能阅读外国资料,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笔者把应用化工专业的阅读技能作为教学重点目标,每单元进行三四篇文章的阅读训练,在阅读文章中教授学生阅读的技巧,如查读(scanning)、略读(brief reading)、猜测生词(guessing the meaning of unknown words)、寻找主题句(topic sentence)、理解信号词(signal words)、使用引索(indexes)等,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经过两个学期的训练,应用化工专业的学生的阅读水平有很大提高。 

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后与外国人口语交流的几率大,笔者把听说作为教学的重点目标。上课前进行10分钟的free talk,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旅游胜地、风土人情、土特产品,或所在省市及国家乃至世界的一些旅游胜地,效果非常好。口语表达训练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热情,而且锻炼了学生上台讲演英语,进行英语口头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当众演讲的能力,使他们更大胆、更自信地开口讲英语,为将来做旅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演讲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发言,热情讨论,不仅锻炼了口语、听力,而且分享了许多课外信息。课前10分钟free talk不仅没有耽误学习课本知识,反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期末考试取得很好的成绩。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全校近万人都开设同一门大学英语课程,使用同一个教材《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于是向学院科研处提交科研课题《客观需求视角下的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强调研究高职高专生的专业、兴趣、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及市场预测等,重新定位英语教学目标、内容与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实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一个合格的英语教师应不断地改革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潜能。课程在人的潜能向人的现实素质的生成过程中起着中介的催化作用,高职英语教学如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相适应?职业院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专业特点、兴趣爱好,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大胆改革教材和灵活运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可以进行删减、补充、顺序调整等。这种灵活性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技能之一,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之一。教师不要因教材束缚了手脚,应该把教材作为一种教学资源,用其所需。职业教育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满足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3 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近年来高职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下降,有的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有的甚至放弃,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提供一种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其自我成长。教师要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同时要让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系,学习内容对其今后的作用、意义,它会影响到其学习的速度、精力的投入。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对教学手段(medium)、课堂组织(classroom organization)、学生角色(learnerroles)、练习活动(activity)、语言技能(skills)、教学主题(topic)、教学重点(focus)等尽可能地做到丰富多样。为了有效地引起并保持学生的兴趣,笔者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板书、录音、录像机、电视、电脑、投影仪)来呈现教学内容,给不同的教学内容以不同的教学重点,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全班讨论、对子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等,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与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变换角色,保持新鲜感,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各种语言技能的教学目的。 

笔者在教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关注英美文化的差异,适时适量地传播跨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能够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如不了解目标语文化,要学好目标语便是不可能的;相反,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使用这一门语言。笔者在教学中经常从“iciba.com”“ebigear.com”“flvcd.com”等网站上下载文件,向学生适时播放新闻视频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幽默的环境中感受英美文化的特点,培养他们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有效地交际的能力。 

例如,听到表扬,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回答是不同的,美国人一般表示接受赞扬,中国人一般表示受之有愧。一位中国青年妇女在美国,身上穿着一件漂亮的衣服。当别人对她说:“这件衣服真雅致,颜色美极了。”这位妇女很高兴,回答说:“这是件普通的衣服,穿好几年了,我在中国国内买的。”同等情况下,美国人一般说:“i am glad, thank you.” 

又如,五羊(five rams)是广东生产的一种自行车品牌,取名为“五羊”,因为“五羊”代表着吉利,因此广州也叫“羊城”。根据传说,在古代有5个仙女骑着五羊为广州人送来5种谷类,并为广州的农作物带来祝福。然而在向国外推销这种自行车时,“五羊”被译为five rams,而ram在说英语的西方文化中的含义为:1)撞、锤、锤夯;2)猛撞、撞击;3)塞、压迫;等等。原有的表示吉利的“五羊”,在英语文化中给人以不愉快的联想,产品的销量可想而知。 

4 定期对学生进行测试和问卷,检测教学中的不足,适时调整教学 

    笔者在教学中每教完一个单元都对学生进行测试,编题注重试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及衡量的局限性,尽可能做到将其局限性的影响降至最小,并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其可靠性和有效性,通过反复多次测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紧迫性、自信心和成就感。 

口头新闻传播的局限性范文5

关键词:媒介帝国主义;出版自由;传播垄断

“媒介帝国主义”这一概念是传播学者鲍依巴瑞1977年明确提出来的,指“任何国家媒介的所有权、结构、发行或传播、内容,单独或总体地受制于他国媒介利益的强大压力,而未有相当比例的相对影响力”。①实际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哈罗德・英尼斯已经对媒介帝国主义有着敏锐的觉察和严厉的批判。

一、出版自由首先体现为美国出版商的商业自由

美国用《权利法案》为美国的出版自由奠定了基础。第一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作为传播媒介研究的专家,英尼斯对印刷媒介有全面而辩证的认识,他从来不把“出版自由”与“表达自由”画等号,在他的术语中,“出版自由”只是印刷媒介传播的自由。尤其当他从一个加拿大人的角度考察印刷媒介时,他对美国《权利法案》保障下出版自由带来的印刷媒介的传播垄断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首先指出:出版自由某一方面来说是美国出版商的自由。

英尼斯首先深入剖析了美国报纸在其发展初期与出版自由之间的密切关联,他指出,美国的印刷媒介一直在积极地扩大自身的传播能力。廉价报纸带来发行量的增长,发行量的增长带来广告的增加。所以报纸尽可能地扩大自己覆盖的范围,既包括扩大覆盖地域,也包括覆盖的阶层。比如,早期报纸多以早报的形式出现,因为有产阶级习惯于在悠闲地用早茶的过程中阅读报纸。晚报和周末报纸的出现,体现了报纸向低收入阶层渗透的努力:“晚报……随着劳工阶层的需求而发展起来。早报本质上是贵族的,晚报意味着吁求新的阶层――劳工阶层的支持。”②扩大发行量这个表现为出版自由的行为,体现了出版商对商业利润的不懈追求。

美国报纸出版商对自身利益的不加掩饰的追求,也体现在国际关系上。美国一直从加拿大进口纸浆和成品纸,为降低纸浆价格,“报纸组织起来应对价格可能上涨的危险,并运用影响公众的巨大优势,成功地施加政治压力,促使降低和取消来自加拿大的机械制造纸浆和新闻用纸的关税”。③报纸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决心和力量由此可见一斑。

英尼斯指出,出版自由反映了来自商业的压力,出版自由某种意义上是商业的自由。“美国《权利法案》对出版自由的保证,以及美国邮政立法对它的支持,意味着不可限制的商业压力的推进和技术对传播的冲击。”④商业的压力使出版自由远离了表达的自由,“这种自由的出版已经进展到这样一点:表达的自由已经等同于新闻兴趣。对说话的自由的捍卫已经成为一种吸引人的手段,用于吸引公众的注意力。”⑤它甚至同表达的自由背道而驰,“报纸对表达的自由没有兴趣,它的兴趣在于从那些对表达的自由有兴趣的组织手中拉到广告”。⑥

二、出版自由是印刷媒介垄断传播的自由

更进一步,英尼斯指出,出版自由同时也是印刷媒介垄断传播的自由。出版自由条款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巩固印刷媒介的垄断地位。自机械印刷机发明以来,印刷媒介获得了强大的生产能力,但远没有发展到极致,直到《权利法案》保障了出版自由,以作为商品并与广告结盟的报纸为代表的印刷媒介,才充分展现了其史无前例的巨大能量,建立起对其他传播形式――如口头传播――的绝对优势。英尼斯指出,在印刷媒介的垄断下,出版自由、言论自由等口号是一种幻觉,只有不同形式的传播媒介协调并存,才有真正的表达自由。出版自由以保护言论自由和表达的自由为标榜,实际上却走向了其反面,支持了印刷媒介形成传播的垄断,出版自由成为出版物垄断传播的自由。英尼斯指出:“出版自由始终被认为是我们文明的坚强堡垒,但是,如果它变成了出版垄断的堡垒,那也是危险的。”⑦“出版自由是这种垄断的组成部分,它抹杀了垄断的特征。”⑧

英尼斯认为,传播媒介对文化和文明有深远的影响。印刷媒介所形成的传播垄断是对空间的垄断和对时间的忽视,因为传播媒介本身的物理性质,决定了传播媒介形成向空间或向时间的偏向:“根据传播媒介的特征,某种媒介可能更适合知识在时间上的纵向传播,而不适合知识在空间中的横向传播,尤其是该媒介笨重而耐久,不适合运输的时候;它也可能更加适合知识在空间中的横向传播,而不是适合知识在时间上的纵向传播,尤其是该媒介轻巧而便于运输的时候。所谓媒介或倚重空间或倚重时间,其涵义是:对于它所在的文化,它的重要性有这样或那样的偏向。”⑨印刷媒介轻巧便于携带,能迅速覆盖广袤的空间,但同象形文字所用的石头、楔形文字所用的泥版等媒介相比,它难以保存很久,因此印刷媒介是一种偏向空间的传播媒介。“在美国,报纸的主导地位从空间上来说产生了大规模的传播垄断。这里有一个隐而不显的必然结果,就是对时间问题的忽视。”⑩“在这种环境下,延续的问题和对时间的垄断问题被忽视了,实际上已经被淹没了。时间被按照日报的长度切成碎片。空间垄断的专制强调变化和不稳定,对延续的问题造成极大的威胁,这种威胁远比中世纪的时间垄断的专制对政治组织的建立的威胁严重得多。”英尼斯认为,占主导地位的传播媒介对其所处的文化和政治组织的结构具有重要的影响,重视空间垄断、忽视延续问题的印刷媒介所主导的美国,致力于在空间上的扩张,致力于建立空间霸权,对其他国家形成极大威胁。

三、媒介帝国主义的形成

凯里在为英尼斯的著作《变化中的时间概念》(Changing Concept of Time)所作的导读中指出了英尼斯的忧虑所在:“武力和知识垄断是帝国权力的两种表现:帝国的控制不独表现为武力,甚至更依赖知识垄断,后者不仅控制贸易路线,还控制文化的路线:艺术风格、语言,消费者趣味和精神观念。”对加拿大的文化而言,这种知识垄断的威胁更为现实,也更为严重。美国的知识垄断和文化霸权是通过媒介的传播垄断来实现的,而这种传播的垄断得到美国宪法保证的出版自由的保护。《权利法案》的第一修正案不仅是美国的宪法,还被美国当作可以按照美国的含义加之于他者的普遍权利。英尼斯指出,修正案中自由的含义是武断而狭隘的,它被作为一种武器,来允许和保证美国出版的垄断,而不用考虑国家的界线和传统。加拿大一方面为美国提供纸浆等原材料,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接受这些原材料的最终产品:美国的廉价杂志和粗制滥造的文艺作品大量涌入加拿大,无疑,它们不仅通过广告,也通过其内容,反映了美国的观点和意识形态。此外,借助广告的力量,加拿大的出版也被美国的广告商所支配,“加拿大出版业靠美国分支企业产品广告的支持,并被迫同美国出版商竞争,规范它们的版式、风格和内容;加拿大的作家必须使自己适应美国标准;我们的诗人和画家已经沦落到三明治人的地步。”

在这里,出版自由与帝国主义结合起来,形成了媒介帝国主义这样一种新的混合物。“美国具有机械化的传播体制和有组织的力量。它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帝国主义,并将其强加于普通法。这种新型的帝国主义体制,从法律上说是要保护的,然而事实上却被用来扩张帝国主义。”英尼斯指出,美国的媒介帝国主义已经影响到加拿大的民族生存,加拿大处于一种危险和艰难的处境之中。“我们确实在为我们的生存而战”,英尼斯说:“我们必须采取持续的努力在战略要点上对抗在各种迷人外貌之下的美国帝国主义,如此我们才能生存。”

从目前的材料来看,英尼斯是最早发现传播体制中的帝国主义的学者,他深入探究了传播媒介所聚焦的政治、经济的权力关系,并开创了传播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这一方向被北美赫伯特・席勒、达拉斯・斯麦兹等发扬光大,他的洞见在今天,对于研究和应对媒介帝国主义,以及对印刷媒介的局限性保持清醒的认识,均是不可多得的理论资源。

(汤文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人文社科分社社长,文学博士,副编审)

注释:

陈世敏. 大众传媒与文化变迁[M].台北:三民书局,1992:40.

Innis, Harold A. The Ideal File of Harold Adams Innis[M]. Ed. William Christian.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80:54,57.

Innis, Harold A. The Press, a Neglected Factor in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 Changing Concepts of Time [C]. Colo.: Rowman & Littlefield, 2003:75.

Innis, Harold A. The Strategy of Culture [A]. Changing Concepts of Time [C]. Colo.: Rowman & Littlefield, 2003:11,11,14.

Innis, Harold A. The Intellectual in History [A]. Staples, Markets, and Cultural Change [C]. Ed. Drache, Daniel,. Montreal: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1995:449.

哈罗德・伊尼斯. 传播的偏向[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8,115,27,180.

Innis, Harold A. The Concept of Monopoly and Civilization [A]. Staples, Markets, and Cultural Change [C]. Ed. Drache, Daniel, Montreal: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1995:388.

口头新闻传播的局限性范文6

论文关键词: 科技英语阅读课程 计算机辅助教学 优势 弊端 对策

论文摘 要: 科技英语阅读课程是高等院校一门重要的公选课或选修课。目前利用计算机进行科技英语阅读教学还比较受欢迎。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弊端。本文针对我国科技英语阅读课程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和弊端,提出了提高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认识及增加投入,创设强大的校内网络阅读资源库,开发课程学习监控软件系统,不能完全排除传统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环境下教师和学生心理活动的研究等利用和发展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研究目的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化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不断地进行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实验,认为多媒体模式英语教学从整体上优于传统的非多媒体模式英语教学,尤其是体现在听说和泛读课程的教学上[1];而利用网络技术研制课件,在网络环境下展开泛读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同时,通过调查也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对网络泛读教学持欢迎与肯定的态度[3]。因此,大力发展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已成为可能。

科技英语阅读课程在很多高等院校开设,对象大多是研究生或本科生,但有的专科学校也开设该课程(注:主要作为公选课或选修课),其目的基本上是提高学生阅读英语科技文章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原版科技书刊和文章进行翻译。当然,研究人员在实验中也发现了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英语阅读教学的种种弊端。

基于此,本文拟就科技英语阅读(注:有的学校称之为科技英语泛读)课程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和弊端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

二、科技英语阅读课程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势

利用计算机辅助科技英语阅读课程教学指借助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进行阅读课堂教学。与传统的阅读课堂相比,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有其强大的优越性。

(一)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在科技英语阅读课堂,多媒体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不仅有文字,还有声音、动画、图像等,图文并茂地提供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也可以自行编辑制作比较适合我国国情及学生具体情况的其他多媒体视听教学内容材料,如编辑原版科技影片、科技英语新闻、背景知识、人物传记、外国历史、地理等有关的教学资料。这种视听结合的科技英语阅读教学方式可以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手段的灵活性。

先进的多媒体与网络教学手段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和更新提供了更多选择。教师可利用一些英语报纸的电子版下载一些重要科技新闻、科技热点问题报道及与本专业相关的阅读材料,链接到教学内容中,供学生阅读和讨论。这样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使教学内容保持与时展同步。

(三)互动性和自主性。

网络教育具有传统教育手段所不具备的互动性和自主性。在大多数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的信息消费者,即信息往往由教育者单方面地“倾销”给学生。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互联网互动式的信息传播手段使得学生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组织、加工、甚至创造者[4]。也就是说,网络教学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开放式的、自由轻松的、更具个性化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氛围;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求索,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使内在的学习潜力得以挖掘、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在线阅读活动由学生自主发出,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节奏的控制权由学生自己掌握,可以不再像传统教育那样受统一内容、法、统一时间、统一进度、统一节拍的限制。

(四)课堂时间的节省。

多媒体英语教学能够节省课堂时间,增加课堂信息量,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每一节课板书和讲解占去了课堂大量的时间,授课信息量受到限制。多媒体非书写资料信息容量大,可实现非线性教学,信息传播速度快。在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师可利用计算机幻灯及实物投影等手段代替传统的板书,既能节省时间,又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授课信息量。

(五)创造语言交际环境。

网络教学为学习者创造了语言交流环境,强化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王守仁等研发的阅读教学课件设置了讨论区,要求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和课外学习内容进行讨论,与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在线讨论过程有利于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六)方便教学效果的检查。

网络教学方便教学效果的检查。实施以课件为基础的网络教学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和练习均有记录,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一目了然。课外阅读内容的检查也十分方便。过去,教师为学生指定阅读书目并要求学生就阅读内容进行口头或书面汇报,但因教学班级大等原因,课外阅读的检查一直难以落实。在网络教学中,由于研制教学课件人员编制了课外阅读材料检查程序,计算机可以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定量检查,确保学生必须完成一定的课外阅读量,同时对课外阅读内容的书面讨论,也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七)把握最新科技信息。

通过网络阅读材料及网络视频,了解国外科技新闻,把握国外最新科技信息,反过来又有助于学生科技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听、说、读、写、译这几项基本英语技能是不能够完全脱离的,彼此之间有内在联系,一种技能的进步对另一种技能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视听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不容忽视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科技英语阅读能力。

三、科技英语阅读课程计算机辅助教学弊端

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比较而言,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也有其弊端。

(一)师生间缺乏无声语言的沟通。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课堂,教师可以用动作、表情等无声的语言沟通形式,以及利用在讨论中焕发出的激情来感染学生,借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多媒体网络教学课堂下,由于学生面对的是一台经过编程的机器,显而易见无法体现出教师的这种非语言沟通的能力。

(二)用自然语言交流受到限制。

语言学习的目的是运用,课堂里的语言交际活动只能模拟客观世界的交际需要,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课堂里创造这种模拟的交际环境没有困难,但要不受控制地使用自然语言与计算机对话则目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5]。现今的多媒体网络技术水平使计算机不可能像教师那样,凭自己深厚的知识基础和多年的教学经验,用自然语言与学生进行不受限制地对话、交流。这样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学生自然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或多或少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三)网络阅读给学生带来的不便与不适。

首先,通过网络阅读需要学生透过计算机显示器获取信息,远远不如书面材料那样方便,因为人脑加工电子信息的方式使通过显示器阅读成为一种非自然状态的行为,这就使得从显示器直接阅读信息有一种不可回避的内在矛盾[6]。其次,长时间地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阅读对于学生的视力有害,而课后继续上网阅读又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四)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绝非易事。

网络资源是丰富多彩的,不仅有学习材料,还有娱乐、游戏资源。在多媒体网络课堂上,要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教学材料绝非易事,因为在教学实验中人们发现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严格要求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

(五)教师的备课量加大。

利用多媒体网络环境进行阅读教学无疑使教师的备课量加大。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预先花力气自己设计好阅读课件,如设计HTML格式的课件,制作幻灯片和实物投影,等等,而课件的设计绝非简单地把教学材料直接打入电脑,而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教学目标需要来取舍与设计,这样教师的备课量就加大,负担较重。

(六)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陈旧与不足。

近年来,认为文科教育不需要现代化设备的偏见依然相当普遍,因此设备的陈旧和不足已成为许多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在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方面的工作难以推动的主要障碍之一。换句话说,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不具备一定的设备条件是根本无法进行的。可见,设备有待更新与补充。

四、科技英语阅读课程计算机辅助教学对策

(一)提高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认识,增加投入。

提高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认识,增加设备和教学软件的双投入。提高认识,让教育决策者关心阅读教学,有助于教育经费的投入;设备的购置与更新有利于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软件的购置和软件编制经费的预算充足有利于教师教学与科研活动的展开,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二)创设强大的校内网络阅读资源库。

考虑到教师备课量大及学生在线阅读的昂贵费用等原因,学校可以根据专业需要,组织专门人员创设各相关专业的强大的校内网络阅读资源和教学资源库。这样,为教师的教学准备和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方便。

(三)开发课程学习监控软件系统。

开发功能强大的阅读课程监控软件系统,不仅可以对学生的阅读效果的检查进行监控,而且可以对学生的各种课堂学习活动和注意力进行监控。这样将有利于教师对课堂的整体控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四)不能完全排除传统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事实表明,课堂教育的环境和教师的指导是任何机器所无法比拟的。例如,对于开放性的问题计算机无法处理,只能由教师给予指导、检查。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所起的作用只是一个非常强有力的教育合作者,完全排除传统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是不可取的。

(五)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环境下教师和学生心理活动的研究。

尽管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提出已有多年,但对于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环境下教师和学生心理活动的研究似乎还未成熟,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这无疑是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一大遗憾。所以,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环境下教师和学生心理活动的研究已是当务之急。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科技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有其强大的优越性,其发展全景广阔。同时,也应看到目前计算机技术条件下这种教学模式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多媒体与网络教学毕竟还是辅的,在某些方面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采取相应的对策,把多媒体网络教学与传统的阅读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使前者成为后者强有力的教学辅助者,对于阅读的教学将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得到必要的语言输出,从而迅速扩大词汇量,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快地获取新的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栓科,杨宏.从教学实际看多媒体英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1999,2.

[2]王守仁,赵文书.网络环境下的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研究[J].外语界,2000,2.

[3]李志荣,孔惠洁.英语专业泛读课网络教学尝试[J].外语电化教学,2003,2.

[4]史兴松.网络教育利弊观[J].外语电化教学,2001,9.

[5]杨惠中.多媒体机助语言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