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

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范文1

[关键词] 客户信息管理客户数据库CRM 利用

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从过去的“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使得客户信息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获得从未有过的重要地位。在客户服务的任何领域,都需要与客户沟通,收集客户信息,了解客户需求,企业可以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建立客户数据库,客户数据库能对记入数据库中的客户信息进行分析,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从而刺激客户需求,并实现扩展企业目标客户的目的。

一、客户信息管理概述

客户信息管理是指企业在整个经营活动中对涉及客户的一切领域,尤其是客户管理与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文件和各类信息,进行收集、抽取、迁移、存储、集成、分析和实现的过程。具体内容包括:客户信息的收集,客户信息的抽取和迁移,客户信息的存储和集成,客户信息的分析与实现,客户信息数据库的设计。

实现对企业经营过程中所有客户信息集成管理的系统开发,典型的有CRM(客户关系管理)综合系统开发,具体涉及:①对各种客户信息收集分系统的建设,如呼叫中心、网站客户信息跟踪系统等;②对种种客户信息数据存储分系统的建设,如数据库、数据仓库等;③对客户信息进行分析与利用的各种分系统的开发,如联机分析系统、数据挖掘系统等。还有各种与系统建设相适应的组织和制度的建设。

二、客户数据库的构建

1.为什么要建立客户数据库

目前企业面临的是供过于求的经济环境,客户选择空间越来越大,客户需求开始呈现出个性化特征,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企业自己的客户群体已经成为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不能很好的跟踪客户的变化,不能提前研究出客户的发展态势,就很难把握好向已有客户销售的时机。因此,对于企业来说,谁拥有最先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谁快速响应并满足客户个性化和瞬息万变的需求,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市场份额,并得以生存和发展。

企业通过分析处理客户数据库,可以研究客户购买产品的倾向性,发现现有经营产品的适合客户群体,从而有针对性的向客户提出各种建议,并更加有效地说服客户接受企业销售的产品。建立客户数据库可以帮助企业:①准确地找到目标消费群体;②判定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消费标准;③在最合适的时机以最合适的产品满足客户的需要,从而降低成本、提高销售效率;④结合最新信息和结果制定出新策略,以增强企业的环境适应性;⑤发展新的服务项目促进企业发展,并促成购买过程简单化,提高客户重复购买的几率;⑥运用数据库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紧密联系,从而建立稳定、忠实的客户群体。

2.客户数据库建立

(1)客户数据库。客户数据库主要分为两类数据库:一类是记录客户基本信息的基础数据库;一类是记录客户消费信息的消费数据库。基础数据库是静态的,而消费数据库则是动态的。在完成两个数据库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试图找出客户的消费倾向,以便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增强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同时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建立客户数据库的原则。客户数据是整个客户数据库的灵魂,在构建客户数据库的过程中,第一个原则就是尽可能的将客户的完整资料保存下来。可以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再加工,获得需要的结果,但如果原始数据缺失严重,数据处理后的结果也将失去准确性和指导意义。

第二个原则是将企业经营过程中获得的内部客户资料与通过其他的渠道获得的外部客户资料区分开来。企业内部客户资料主要是通过传统的邮件、传真、面谈、传统的电话联系、市场调查、Web方式、E-mail等方式获得的直接客户资料。这些资料具有很高的价值,具有极大的真实性。外部客户数据是指企业通过第三方获得的客户数据,如数据调查公司、行业协会、信息中心等机构获得的,这些数据最重要的特征是数据中记载的客户是企业的潜在消费者,是企业展开营销活动的对象。但是,这些数据存在着真实性较差、数据过时、不符合企业要求的问题,需要通过抽样调查提高数据真实度,在应用过程中进行再加工。

第三个原则是数据库管理的安全性,确保记录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库安全的运行,如果这些数据意外损失或者外流,将给企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需要严格的加强安全管理,建立数据库的专人管理和维护的机制。

第四个原则是随时的维护,数据库中的数据是死的,客户的动态是活的,企业要想充分享受数据库带来的利益,一定要尽可能的完成客户资料的随时更新,将新鲜的数据录入到数据库中。

3.客户数据库的利用

客户数据库本身并不直接带来收益,客户数据库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如何充分利用客户数据库提供的信息资源,开展提升企业价值的营销和管理活动。可以利用客户数据库提供的数据分析客户的不同需要与特征,从而为细分市场、产品定位、交叉销售分析、开展个性化营销等提供信息支持。

三、客户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

传统的客户信息的搜寻方法,一般不外乎是采用面对面访问、问卷查询等等。这样做的缺陷是很明显的,比如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调查的范围狭窄,不具有实时性等。现在有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在自身的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上,开始通过其内部的信息系统来统计和分析所得到的数据。但是当前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很多,有财务系统、订货系统、存货与资产管理系统、分销系统等等,而其中最大的一个缺陷是这些系统缺乏统一的数据规划和信息处理技术要求,在联系、使用、实施,以及运营数据结构上各不相同。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难以产生聚焦于以客户为中心的数据,甚至会在不同的系统里产生相矛盾的客户信息。因而,利用当前的企业信息系统搜集客户信息也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所以需要新的管理和信息处理方法,CRM就是这样的一种方法。CRM是指通过对客户信息资源的计算机化管理,向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并与客户建立稳定、相互信任的关系密切的动态过程。

1.CRM系统的组成

CRM系统通常包括市场管理、销售管理、客户服务和技术支持四个组成部分,各部分的组成及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2.CRM的工作原理

CRM系统在企业的运作过程如图2所示,在图中数据捕捉系统通过各种方式:面对面交谈、电话、电子邮件等,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可以捕捉到客户的相关信息,再利用客户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个性化分析,并将相关分析结果传递到与客户有关的职能部门(如客户服务),职能部门再通过设定的联系渠道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比如客户服务部门向顾客反馈产品使用的注意点、建议等。

3.CRM的实现步骤

CRM实际是一个充满着与客户交互、利用客户信息作决策的动态的过程,具体包括三个阶段:

(1)客户获取。即识别企业最有价值的客户是谁,并考虑以适当的途径去吸引他们,而不是采用无差别策略对待每一个客户。

(2)客户开发。即了解客户的需求,如他们喜欢什么,愿意用什么方式什么时间得到,并根据企业的能力考虑怎么满足他们的需求。

(3)客户保持。即实际执行方案,为客户提供满意服务,从而与客户建立起牢固的关系,维持和提升客户的忠诚度。

CRM是一个以客户信息管理为基础内容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本手段的,以客户关系管理战略实施为最终目的综合概念。实施CRM首先需要建立客户数据库,其中数据库原始数据来源于企业与客户交往的一切运营过程和运营管理过程;然后需要对数据库数据进行集成,以便综合管理与决策应用,再用数据仓库技术,通过对数据仓库的数据整理,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把数据转换成关于客户的有用信息和知识,并应用于销售、客户服务等企业日常运营过程,形成对客户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的一个完整的过程。

四、客户信息的收集、存储与分析利用技术

1.与客户联系技术

与客户联系是实现客户信息管理的基础。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站成为企业与客户交流的一个主要窗口,通过在网站上设立一些实时交互的功能,如文字交谈、E-mail等等。

2.客户信息的收集技术

客户信息的收集是企业实施客户管理的最基础的工作。客户信息收集的渠道很多,传统的有实地调研,问卷调研,与客户接触,电话访问,信函联系等;现代的有呼叫中心,电子邮件,网页信息收集等。作为电子商务时代的网络企业,网上收集客户信息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如网页访问统计报告为企业了解消费者提供了极为有用的工具,企业可以根据访问者的来源确定自己投放广告的地域,可以根据消费者访问了哪些网页,以及在不同网页上停留的时间情况确定消费者对产品和信息的偏好,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营销,甚至还可以根据访问者的计算机地址直接找到客户,企业可以随时跟踪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产品策略及营销策略,更好、更快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3.客户信息的存储和处理技术

客户信息的存储和处理技术是客户信息管理的核心技术,数据仓库技术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企业的信息大都是以数据库的形式组织与存储,数据库基本上是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的,部门之间数据库的结构,以及字段的设置等都不相同,这对于系统之间的集成造成了障碍,不利于企业的管理决策。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各部门的信息应该实时交互,企业越来越需要从来源众多的分散的异构的数据库中获取大量数据,用以制定企业策略,新一代的信息存取技术能实现这一要求。客户信息的集成是指客户信息数据按照时间或空间的序列保存,并进行一定层次的划分后存储在数据库中。用户在查询、统计中都使用集成后的数据,可以提高运行效率。

4.客户信息分析利用技术

客户信息的分析是利用网络挖掘技术从大量的数据中自动发现和提取有用的信息。搜索引擎只对网上的静态信息进行“抓取”,而对于由用户提问动态生成的结果或存储于后台Web数据库中信息却无能为力。使用网络挖掘技术挖掘网上的原始数据和用户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如用户注册信息、用户交易信息等。网络挖掘的目的就是为了分析出客户的需求和偏好,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记录、分析客户购买行为,通过特定的程序,计算机可以自动将客户的购买行为记录到客户数据库中并进行分析,企业可以根据分析的信息进行针对性广告和营销。一般来说有三方面:一种是根据客户的偏好和需求定制产品,一种是追踪客户的消费习惯,自动为客户提供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第三种是根据客户的行为特征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肖明:信息资源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徐洁磬:客户关系管理与数据库[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3,(11)

[3]候涛:网络营销中的客户信息管理[J].情报杂志,2003,(4)

[4]甘利人: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Microsoft.网络数据库存实现――SQLServer6.0 [M].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2003

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范文2

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 管理 开发 途径

在知识经济的新形势下,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大力开发,是能为社会各方面服好务的关键所在,在工作中,应该把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开发作为档案部门做好档案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指导思想。

一、知识经济时代档案资源管理的有效方法

首先,要着眼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变化,实现档案管理由单纯依靠行政指导向宏观管理转变,使档案更好地为参与经济建设提供保证。

其次,档案工作者要着眼于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积极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推进档案信息的数字化,适应时代要求,为群众服务。我国信息化建设要求的电子政务建设和数字档案馆的兴起以及相继建立,对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新挑战。数字档案馆系统工程建设项目与传统档案馆因社会需求和各自的优势得以共存。档案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和档案教育作用的普及化,使档案更贴近现实生活,更好地发挥为大众服务的作用。

三要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的新空间,实现由以前的保管档案为主向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提供研究利用为主的转变,推进档案开发利用的大众化。从档案的形成及其发挥的作用来看,档案具有社会性公益型和经济性收益型两种不同类型的属性,社会性公益型档案就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而言立足于国家政权和全社会之上,在宏观范围内起作用。收益型档案是社会服务部门以及社会团体和个人,在生产经营、业务管理、提供服务、日常社会生活中产生的记录资料,与经济收益有明显联系,是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经营获利、家庭生活等方面的有用资料,是社会资源。将这两种属性的档案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组织管理利用,就能在新经济时挥档案工作的优势。

四要着眼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完善,实现由计划经济管理服务模式向市场化服务模式的转变,大力推进档案中介服务社会化,创新档案的新功能新作用,由单一的服务方式向多种服务方式转变。

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途径

1、丰富并改善档案信息资源的结构,建立档案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档案部门要加强档案的接收和征集工作,扩大档案的接收范围和征集门类,力争建成档案数量充足,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质量优化并富有特色的档案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2、改进和更新档案利用的方法与技术,加强检索工具体系建设,建立档案目录中心

随着档案数量的急剧增加和现代社会对档案利用频繁需求,传统的档案利用方式与方法已不适应档案用户的需要和档案信息加工的需要,因此,档案部门必须大力改变和更新档案利用的方法,并尽可能地使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缩微技术等。

目前,各级档案部门的档案检索工具种类单一、功能不全、检索速度慢、效率低的现象存在,加强检索工具体系建设和建立档案目录中心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编制的检索工具应力求符合规范标准,馆藏性、查找性、指导性检索工具应配套,并能把馆藏档案的内容特征、形式特征和储存地点揭示出来。各级档案部门应建立档案目录中心,将本地区、本系统保存的档案资料,通过实体分散、目录集中的方法汇集起来,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

3、正视现实,转变观念,拓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服务范围

档案部门要有效的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首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主动服务观念、开放观念、竞争观念、协作观念和市场观念等五种全新的观念。其次是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在继续搞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为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服务的同时,切实关注普通公民的需要,使档案信息更多的为普通公民所利用。(2)要改变单纯依靠档案部门进行档案信息开发的作法,走联合开发之路,切实增强参与意识,自觉扩大档案部门的社会接触面,根据党和政府各方面的中心工作,结合档案部门实际,有重点的开发档案信息资源。(3)在档案信息的传播手段上,要打破常规,充分利用档案部门信息开发的优势,通过各种有效的传播手段,扩大档案馆(室)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4)要注重档案馆(室)新的社会功能的开拓,积极主动介入爱国主义、国情教育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去,不断扩大档案信息开发工作的社会影响。

4、切实加强现代高新信息技术研究,努力造就新型档案专业人才

现代高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电子文件归档、电子档案管理以及电子技术处理,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我们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1)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规范化,大力扶植相关理论的研究,如档案信息开发、档案数据结构、档案数据库等。(2)积极推进档案部门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建设。目前,档案部门人员少而馆(室)藏量大,使用计算机对档案信息进行检索、编究、统计,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档案信息开发效益。计算机的使用,为档案信息资源联网,实现资源共享创造了条件。(3)要努力提高档案信息开发人员的素质。档案信息开发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决定了开发工作水平和质量,而现代的档案信息开发工作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开发人员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

5、灵活多样,广泛求实,搞好档案宣传工作,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档案部门在宣传《档案法》的同时,还应加大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档案信息社会宣传。首先要加强有关档案价值、作用及利用效果的宣传,使人们知道档案是什么,档案有什么作用,从而激发人们利用档案的热情,引导更多的人利用档案。其次,要加强有关档案利用工作的宣传,宣传如何利用档案,从而引导人们用好档案。再次,要加强档案开放目录或开放档案信息内容的宣传,使人们了解馆(室)档案的内容,引导人们有针对性的利用档案。

6、完善档案的政策与法规,扩大档案利用或开放的范围,改善利用环境

档案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档案法》及法律、法规的规定,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维护公民利用档案的权利,要全力以护搞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第一,档案部门要依法开放档案。第二,要建立健全解密制度,处理好保密与利用的关系。第三,档案部门要积极主动地调查了解社会需求,尽可能开放对社会利用面广、利用量大、利用频率高的档案。第四,提高开放档案的社会效率。简化手续,开展服务,方便利用。要不断完善档案利用政策与法规,从根本上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系统的档案利用法规体系,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提共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7、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范文3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文献开发;文献利用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3-0167-02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信息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同样是高等教育乃至全社会教育科研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对高校图书馆藏书量有定量定性指标要求的今天,高校图书馆藏书数量逐日增多。与此同时,随着培养学生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和变化,高校图书馆对采购文献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高校日常教学科研活动中,如何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服务,永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1 信息产业发展与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

20世纪中叶,由于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通讯卫星和光导纤维等高新技术的开发利用,使传统的信息产业步入了现代新兴产业行列之中,经过六十多年的历程,如今信息的浪潮已冲击着整个人类社会,信息产业也以其独有魅力引领全球经济发展,几乎所有国家都在加速发展本国的信息产业,把信息产业视为对国家未来经济影响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

2 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内容

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主要包括广泛地收集文献信息,精心地整理文献信息,高效地传播文献信息和广泛地传播文献信息,进而服务各类读者,使文献信息资源得以充分的开发与利用。作为全社会信息化工程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笔者认为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2.1 以服务教学科研为中心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学质量始终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只有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重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不断增强综合实力,才能促进学校健康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它肩负着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而教师和学生是其服务的主体。因此,图书馆以教学和科研为服务中心,必须狠抓文献资源建设,了解师生索取信息的内容范围、检索能力和检索习惯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文献搜集和信息服务工作。

2.2 调整馆藏结构,提高馆藏质量

馆藏结构是指馆藏数量及各类书籍之间的比例结构。馆藏结构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文献采访策略的制订与实施。近年来,不少高校为应付各种达标评估和升级,图书馆购书经费虽然大幅度增加,但在加速提高馆藏总量的呼声中,一时间追求藏书数量而忽略藏书质量致使许多高校图书馆进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这就导致了图书馆在正常采购教学参考书的同时,购进了大量价格低廉且无任何收藏利用价值的书刊文献,造成馆藏结构不合理,文献利用率降低。常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图书馆藏书质量的好坏必然直接影响图书馆整体工作质量的高低。为此,图书馆要扭转这种不良局面,就必须把“合理调整馆藏结构,努力提高馆藏质量”贯彻始终。

2.3 分层次服务,重视馆藏三次文献开发利用

高校特有的性质决定了高校图书馆对不同层次的读者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分层次开发利用文献信息资源包括基础性开发与深层次开发。基础性开发主要是一、二次文献的开发利用,一次文献包括各种专著、论文、会议录、专利文献、产品说明书、技术标准及其缩微资料、声像资料、光盘、数据库等。而深层次开发则主要是三次文献的开发利用,这是对原始文献群的内容进行系统综合、分析、评述而产生的文献,是高度浓缩加工的再生科研成果。它包括综述、述评、报告、信息预测以及书目指南、手册、年鉴等。

2.4 整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首先要建立符合本校教学科研需要的网络信息资源库。充分利用Google、Baidu、YAHOO等搜索引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严格按照特定分类体系对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尽可能在信息源之间建立链接,以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查全率。

其次是建立学科导航系统。根据本校开设专业特点和科研重点,将与本学科有关的网站链接到本馆主页上,建立网络信息资源学科导航库,从而使读者能迅速链接到自己感兴趣的网站,查找所需信息。

2.5 大力开展馆藏文献信息宣传

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不仅有专题讲座、专题书展,而且还可举办各种宣传辅导活动,针对不同读者的实际需要,全方位为他们提供服务。对新生主要是帮助他们了解利用图书馆的途径和方法。对于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图书馆则应重点进行开阔视野和学科动态方面的信息引导,有针对性地开设毕业生参考书刊专架,编印研究生论文汇编等。

图书馆在大力开展馆藏文献信息宣传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校园网的有利环境,通过图书馆网站,把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分布情况、最新教学参考书收藏情况,新书通报,学科动态、各类书展、学术报告会等馆藏文献信息和学术活动信息及时传递出去,这将大大提高馆藏文献信息宣传的效果。

2.6 挖掘馆藏优势,创建特色资源库

建立高校特色资源库是CALIS“十五”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突出重点学科、前沿学科和特定专题是高等教育特色资源建设的重要特点,反映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相关资源的地方特色,以及揭示本馆珍藏特藏资源的馆藏特色是高等教育特色资源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特色资源库建设不仅要为全国普通高校服务,还应当积极面向社会,为提高全民素质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地方建设服务,使其产生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区域性联合特色资源库建设方面,浙江省的ZADL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值得借鉴。该项目是ZADL资源建设3大组成部分之一。2008年初ZADL项目建设正式启动,浙江省政府和各有关单位共同筹资1.4亿元作为一期工程的建设经费,并在杭州、宁波、温州等地设立一个省中心和5个分中心。随后不久,ZADL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也正式启动,共设立33个特色资源数据库,分别由省内27所不同类型的高校承担。实践证明,浙江省ZADL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对地区乃至全社会的发展正在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7 投身图书馆联盟建设,提高资源共享能力

加强图书馆网络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乃是时代的要求和选择。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不仅在学校内部建设总馆与各院系资料室之间共享的文献资源检索平台,及时了解文献需求情况,满足读者需求,充分挖掘校内文献资源的潜力。同时还应强化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能力,积极主动地与本地区其它高校图书馆进行共享合作,并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文献信息机构的网络协调和共享活动,从而加速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进程。

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范文4

【关键词】医院;图书资料;信息管理;开发应用

在现阶段,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的瞬息万变,正迅速改变着信息的产生和应用环境,使数据信息的获得和管理应用不得不向前迅速发展。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不断渗透,IT行业的大力发展,为图书数据的管理和存储带来了新的机遇,对数据信息进行的管理服务,只有进一步深化并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改革,才能不断适应医疗活动和研究对数据信息的使用诉求,真正谋求医院图书管理上的更大发展空间。

一、当前医院图书资料信息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数据资源利用率低。在医院的建设中,图书馆藏必不可少,但当前我国许多医院的图书馆中,大多存在缺藏率高、复藏率高、使用率低的情况,使目前的医院图书管理无法满足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医院对图书信息的使用需求。医院信息资源的服务水平取决于对图书数据信息进行的整理、优化、重组和开发。现阶段我国多数医院不仅没有对图书资料信息进行一系列的分类,更没有建立对应的参照系统,文献资料上主题加工的不完整、网络数据整合度低,使医院即使拥有相应的信息技术设备,也无法对临床和医学研究提供真正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造成图书资料信息使用率偏低的现象。

(二)相关工作人员素质低。在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下,医院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平均学历、专业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相关工作人员以医院的护理专业工作人员居多,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和专业化管理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加之对相关工作缺乏经验,在实际工作中难免出现图书管理专业相关知识水平欠缺、计算机运用水平欠缺、外语程度严重不足和临床医学能力不足的现象。在医院中,图书馆作为非营利性部门,相对待遇可能不高、地位也相对较低,因而无法吸引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从事工作。特别是在临床医学、图书管理和外语人才上,高水平人才的缺乏使实际的图书管理工作难以将信息技术与医学管理充分结合起来,无法满足医院对研究和医疗上的需求。

(三)设备陈旧落后。医院管理人员对图书管理系统若缺乏一定程度上的重视,则很可能在医院的图书管理系统上仍然沿用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无法向自动化管理方向进行转变和创新,缺乏对图书管理上的统筹规划,使整体服务设备上出现相互不能兼容、信息存储和使用在多个平台上进行的混乱现象。这对图书信息资源的存储、共享、使用及查阅推广都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难。管理系统的科学化和合理化是现阶段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对医院管理工作对图书管理工作的更高诉求,也是当前医院图书管理工作必须进行物质优化改革的部分。

二、医院图书资料信息管理系统的改革措施

(一)对医院的图书数据资源进行分层开发。在医院的馆藏资料中,分层开发是根据不同读者需求而进行的具有方向性和便捷性的开发,具体分为两种:一是基础类开发,此类开发是对文献外部特征的运用,将图书信息资料进行合理分类编号、按一定规律进行排列并形成馆藏目录、索引等,便于进行文献检索,以满足各类读者对图书的查阅便捷化需求。二是深层次的开发,此类开发是利用一、二次文献资料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而总结编写出其核心内容,并以学科需求为依据生成专题性参考文献资料,对资料和文献的这种开发针对性较强、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综合性较强。

(二)提升医院馆藏图书利用率。馆藏内容的利用率优化,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进行:一是对利用进行规范,也就是说对图书文献进行细化分类并生成主题索引、排列,便于读者查阅。二是报道性利用,也就是以推介、分类、专题等形式对读者进行新信息的宣传。三是服务性应用,即普遍的借阅与咨询工作,从馆藏的展示上进行优化,更加方便读者进行选择。四是整合性运用,也就是将零散的文章、文献或知识单元进行整合,形成特定参考价值的知识系统,便于满足读者的使用需求。五是互动式开发,即借助于专家学者的专业性知识,对图书资料进行再度开发和编写,形成新的信息资源,提升资料的使用便捷度和价值。

(三)升级优化服务设施。现代化科技对人们生活的不断渗透,也带来了医院网络信息技术的大力飞跃,院域网的普及让三级医院多实现了信息化管理,这也是对医院图书资料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性条件和环节。图书资料的自动化信息化管理,应先对集成系统进行选择,将其标准、规范和可扩充性作为重要选择条件。这种系统承载着获取更多资讯、提供更优质服务的重要使命,必须具备文字处理能力、联网服务和对医院进行特定集成管理的功能。在这样的系统下,对馆域网进行细化建设,针对读者的服务需求和馆内业务进行自动化改革,再连接域网与互联网,实现读者在办公室对相关图书资料信息的获取和利用。

三、结束语

图书管理工作中,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优化工作效率、使其真正适应实际工作诉求,在新时代下探索和发展数据信息真正服务于一线的医疗活动与研究之中,促进医院图书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提升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朋友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梅秋萍.搞好图书信息管理 促进医院发展[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3,01(01):63-64.

[2]张越茶.试论加强医院图书资料信息的管理与开发应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10(02):75-77.

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范文5

(苏州工业园区档案管理中心 苏州 215028)

摘要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是我国“十二五”档案事业的工作重点,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过程的真实记录,本文将探讨在开发区行政体制下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利用,同时以苏州工业园区档案馆为例,剖析开发区城建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的具体实现。

关键词 城建档案 开发区 资源整合 服务

中图分类号G2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0706-7049

城建档案是在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实体等不同载体的档案。开发区城建档案既是城市化的集中体现,又是城市经济建设的缩影,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较高的价值。开发区城建档案工作如何适应开发区高速发展的需要,如何整合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大量分散的档案信息,如何适应开发区精干、高效的行政部门设置,这需要有效的档案管理模式指导开发区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一、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

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于2011年5月接受《中国经济网》采访“十二五”档案事业发展时,文章报道的标题即为“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并提出“我们将树立‘大档案’的观念,抓紧制定法规,加强文件归档工作,加强档案接收进馆工作,加强档案收集工作,加大档案资源整合力度”。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已经成为我国“十二五”档案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

1、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的内涵

目前对城建档案资源整合存在许多定义和理解,但需从资源整合的本质去理解。资源整合实质就是优化资源配置,达到1+1大于2效果。城建档案资源整合不是简单地将分散的规划、建设、竣工档案集中管理,而是通过对档案机构和档案资源配置优化,从而提升档案服务功能。同时,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相辅相成,档案服务是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目的,亦是档案资源整合的动力。

2、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的内容

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主要包括机构整合、资源整合、服务整合和人才整合。机构整合是资源整合的基础,资源整合是服务整合的基础。

(1)机构整合

任何改革是否成功要看此项改革是否能够推动这项事业向更高层次迈进,广东的顺德和深圳、上海浦东、安徽和县等地在整合当地档案资源、改革档案管理模式等方面迈.出了成功的步伐,他们改革的共同点在于建立一个“归属明晰、门类齐全、服务高效”的国家档案资源管理机构,改革我国档案管理体制和机制,即从体制上实现档案工作机构归并,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档案管理机制。

(2)资源整合

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包括与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有关的多方资源整合。包括硬件资源整合、软件资源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和人才资源整合。

①硬件资源整合

包括城建档案馆建筑整合、恒温恒湿档案库房整合、监控与智能设备整合、数字档案馆设备和档案实体等整合。通过硬件资源的整合,可让行政区域内的档案实体得到最好的保管。

②软件资源整合

软件资源整合主要指构建统一的数字档案馆软件平台,包括数据库软件、数字档案馆应用软件等整合。通过软件资源整合,达到减少软件重复开发等问题。

③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主要指相同或异构数据库的档案数据整合,实现对电子图纸、声像、视频等档案数据集中保管。

(3)服务整合

开发区城建档案对城市规划、经济开发、交通布局、节能环保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档案资源整合,可向公众提供“一站式”档案利用服务,从而提升档案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

(4)人才整合

档案机构整合、资源整合与服务整合是否成功的关健是人才整合,通过对不同专业人才整合,可以达到优势互补的效应。二、开发区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存在的不足与缺陷

1、城建档案分散,权责不明

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不仅包括传统与城市建设相关的责任部门的文书档案,还包括各种载体的电子图纸、声像档案、视频档案的专业城建档案,使得多头、分散的专业档案集中、统一管理。但目前城建档案还分散在规划、国土资源、消防、质检、交通等部门,受到部门保护、部门利益的钳制,各部门还未就城建档案信息的统一达成一致,开发区管委会体制的“简单灵活”和“一站式服务”不能极好线。使得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面临着信息孤岛和信息壁垒的问题,在查档和使用过程中,档案调度难度大,信息服务不尽如人意。

2、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率低

城建档案涉及到建筑、市政、交通、人防、园林风景等领域,对城市规划、交通布局、节能环保、旅游资源开发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而开发区的城建档案相较于普通城建档案,具有档案信息量大,信息增长速度快、信息价值量高、档案信息时效性强等特点,对智慧城市建设、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家经济规划布局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还未意识到开发区城建档案的价值,造成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率较低,价值属性不能完全体现。

3、信息化程度不高,服务意识淡薄

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城建档案利用率,增强档案利用效率,加强城建档案馆资源配置,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大部分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程度不高,给档案信息资源整合造成极大阻碍。同时很多城建档案馆片面关注档案的收集整理,还没有树立档案信息的整合意识,导致目前城建档案工作还停留在城建档案的保管上,缺乏对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编研整合以及信息化。

三、苏州工业园区“SIP模式”档案资源共享与服务

苏州工业园区(简称SIP或园区)为苏州市所辖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县级行政管理区,于199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中国和新加坡合作建设的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档案管理中心于2007年7月成立,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是集中保存、管理苏州工业园区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和利用档案的服务中心。目前增挂“苏州工业园区档案馆”和“苏州工业园区城建档案馆”两块牌子。

苏州工业园区城建档案馆以园区档案管理中心为主导,借助新建档案馆舍之机遇,将辖区内规划、土地资源、消防、质检等各部门的城建相关档案集中到园区档案馆,成功实现了园区城建档案资源的整合。

1、苏州工业园区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

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主要通过机构整合、硬件整合、软件整合、数据整合和人才整合实现档案资源整合,它不仅仅是在物理形态上实现了档案馆对本行政区域内档案的集中,更重要的是在管理体系和开发利用上实现集中和统一。苏州工业园区档案管理中心借助数字档案馆信息平台,进行线上线下双重管理,成功实现了档案资源的整合,并对外提供先进、优质的档案服务。

(1)机构整合

为适应开发区的机构精简,园区成立之初档案暂时由园区建设规划局下属机构整理保管建设档案,管委会下属机构整理保管文书档案。但随着园区快速发展,城建档案、拆迁档案、环保档案等其他门类档案日益增多,园区于2007年正式成立园区档案管理中心这家唯一的行政管理机构,主管园区范围内的所有档案工作。先后了《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工程声像档案拍摄、整理、归档指导规范》、《苏州工业园区城建档案管理规定》、《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工程竣工图纸质及电子档案归档整理规则》、《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的编制及报送办法》等指导性文件。

(2)资源整合

①档案馆资源、库房、档案实体等硬件资源整合

园区2008年5月开工建设高标准档案综合大厦,总建筑面积约8.2万平方米,建设标准是“建成国家一流的档案馆”,设计库房储藏规模150万卷。档案馆内配置了智能密集架、智能小车、风淋系统、消毒设备、安全监控设备、自动报警和灭火设备、温湿度测量与调控设备等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先进设施设备,为档案的安全保管、科学管理、提升服务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因此,园区范围内所有门类永久保存档案都能共享到最先进的档案管理设施。对于查档要求频繁的房产档案等不实行物理归档,实现逻辑归档,也体现了档案资源整合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从城建档案角度收录了立项申报及批准文件、国有土地使用证、各部门(消防、劳动.环保)审核批复等前期文件,还有电子图纸CAD和声像、视频档案,形成了各类档案统一管理与保存,有效地实现了档案资源的整合。

②园区数字档案馆信息平台整合

园区于2010年起开发了数字档案馆信息平台,建立了覆盖全区的档案管理网络,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了技术保障。该平台集成技术先进,采用了SOA企业服务总线平台进行系统的集成和构建,为城建档案利用和平台扩展提供了底层技术支持平台,方便实现业务系统和自建档案系统的接口对接。该平台将档案管理系统、虚拟档案室系统、在线业务指导系统、馆藏资源管理系统、离线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档案整理系统、CIS建设档案管理系统以及门户网站8个功能模块集成整合在一起,通过一个平台不同用户根据自身权限可以使用不同应用系统。

③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园区档案中心多门类数字资源整合实现了多赢,不仅减少了立档单位在软件开发或购买以及后期维护的费用,同时也方便了档案中心对数字档案进行时时维护和利用。用户在档案大厅可以登录系统检索所需档案,档案中心则通过数字档案数据库可对数字档案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保证了档案工作的效率和档案安全。

④服务整合

园区档案管理中心依托数字档案信息平台在实现应用系统集成的同时亦成功实现了用户的分类和整合,该用户包括档案中心、公众用户、立档单位、服务公司等,这些用户必须通过该平台才能实现自己的档案行为。公众用户通过该系统可以查阅自己需要的档案信息;立档单位通过该系统可以建立自己的虚拟档案室,向档案中心提出报建申请并可时时录入数字档案信息;档案中心通过该系统可以管理数字档案信息,实现档案权限分配,跟踪项目进展等.

⑤人才整合

园区档案管理中心目前集合了众多档案专业及相关专业人才,具体包括档案、建筑、计算机、信息管理、编研、写作、摄影摄像等多方面专业人才。完全达到各门档案资源管理的人才需求。

2、苏州工业园区资源整合与服务的“SIP模式”应用

“SIP模式”在苏州工业园区档案管理中心得到了充分应用,归纳起来为:

一个中心、一套班子、一个平台:苏州工业园区档案管理中心、中心员工、信息平台。

两块牌子:苏州工业园区档案馆、苏州工业园区城建档案馆。

四项整合:机构整合、资源整合、服务整合、人才整合。

八个功能模块:档案管理系统、虚拟档案室系统、在线业务指导系统、馆藏资源管理系统、离线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档案整理系统、GIS建设档案管理系统以及门户网站8个功能模块。

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范文6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信息资源管理 首席信息官

一、现代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含义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是对企业生产及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切文件、资料、图表和数据等信息进行管理的总称。在网络技术和通信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有了新的含义,现代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在企业范围内,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来研究信息资源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被开发利用的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来科学的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和协调活动。

二、信息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企业信息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战略资源,是为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服务的,是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支柱,维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通过对信息资源的科学整合与综合管理,可以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企业信息资源的高效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以及融入国际市场经济的有力保障。

三、我国中小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信息资源利用不充分。我国中小型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信息技术落后。信息硬件设备的占有和信息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并没有直接联系,信息硬件设备只有与业务软件系统相结合才能有效发挥作用。但现实中硬件和软件投资比例并不协调,以数据库系统为例,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建立统一共享的中央数据库,各个部门自成体系,数据库资源建设严重与数据资源不足并存,缺乏友好的信息系统运行的基础数据环境,信息价值的转换机制不完善,不能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

2.信息技术人员匮乏。我国许多中小企业没有信息管理专职人员,更没有设立专门的信息机构和信息主管。信息技术的进步是日新月异的,企业不但要建设一批兼具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的人才队伍,而且应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使人员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紧随信息技术的进步。

3.管理模式层次较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查理诺兰曾提出过信息系统发展的六个阶段,即“诺兰模型”,我国中小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层次在这个模型中还处于集成阶段和数据管理阶段,即信息时代信息系统的初级阶段。企业的信息资源系统往往不能有效地整合企业各个部门的信息资源,出现各自为政,相互独立,互不兼容的现象,大大削弱了前期投入的效力。这样的低层次模式势必造成重复建设,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

4.相关法制不健全。为确保中小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进一步完善,还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信息资源管理部门的从业资格审核、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市场运行规则、行业道德标准等,都还没有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予以规范,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信息资源的分割和咨询市场的无序竞争,使企业缺乏整体上的团队性和合作性。

四、我国中小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对策建议

1.优化信息环境,鼓励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及创新。一方面,政府应在推进中小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工作方面优化外部环境,发挥引导、协调、带动的作用,以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指南优化信息环境,鼓励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特点,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遵循“高效益、低风险”的原则,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2.加强企业信息管理人员的培养和队伍的建设。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中小企业首先要培养“知识管理”型的信息管理人才。首先,企业应积蓄自身的人力资源,通过对知识的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要通过多个途径培养人才,如根据信息管理前沿领域的发展对现有人员进行在职轮流培训;为企业信息人员参加对外交流创造条件;与高校、科研部门定期举办讲座;从高校吸收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通过实践选拔优秀的信息管理人才。

3.提高企业信息资源开发、管理和使用的效率。在企业的信息流中,要以产品为核心,以计划为依据,调整产销关系,提供物资需求,保证市场销售的动态信息。建立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一方面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向外界提供本企业的公有信息,以增加市场机会,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4.完善信息资源管理体制和信息结构,突出首席信息官的职能。我国中小企业正在经历从传统型企业向信息型企业转变的过程。首席信息官(CIO)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信息技能,保证企业的信息结构与企业的战略相协调,还要具备规划、协调、集成政策与战略的能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用于承担风险,对环境有敏感性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信息竞争力。CIO的职能是:

(1)全面负责企业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开发与利用,建立完整的情报资料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各个业务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

(2)负责开发信息技术、管理信息资源。

(3)负责本企业最高决策者和信息技术管理层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4)参与企业长期规划和总目标的决策。

5.增强中小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安全措施。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是其无形资产的一部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威胁企业信息资源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多,如自然环境的不可抗因素、软件和硬件系统因素、人为及管理因素、物理及电磁因素等。安全措施的构建是保证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正常运行的基础。

五、结束语

本文初步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及现状,并对中小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在信息化环境下应当采取的战略性措施,目的是让企业管理者和政府有关部门更全面更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妥善处理信息化和信息资源管理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从而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和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洪烈:《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策略分析》.经济问题探究,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