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全球气候变化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全球气候变化案例范文1
教学目标
1.运用气候统计图表,分析说明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2.讨论推断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和环境的变化,增强环境意识和全球意识。
教学重点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根据图文资料归纳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课间播放《关一盏灯》视频,吸引学生注意;上课后以"玛雅瑶言:2012年12月21日世界末日" 导入新课。
(一)全球气候变化(分组活动)
第一组: 分析课本P96/"图4-19 地质一时期的气候变化",归纳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特点(冷暖干湿状况)。
第二组: 分析课本P97/"图4-20 10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和近5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变化",归纳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特点。
第三组:分析课本P98/"图4-21 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和图4-22 1900-2000年全球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归纳近现代气温和降水变化的特点。
【学生活动成果展示】
第一组:地质时期气候波动变化,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总体来看,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
第二组:历史时期气候也波动变化;有两次较大波动,一次较为温暖,另一次较为寒冷。
第三组:近现代气温呈上升趋势;全球降水量也发生明显变化
【教师小结】
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教师陈述】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会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已经给全球及我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了重大影响,因而成为目前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环境问题。那么,当前和未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带来那些影响呢?
【合作探究】
结合材料分析近现代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进一步推测可能还会带来哪些影响。
材料一:据法国媒体报导,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不断上升的海平面已经威胁到法国着名旅游胜地--阿基坦海岸,不仅加速侵蚀其270公里长的海岸线,更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这块迷人的地方已成为海岸侵蚀的第一个案例。
材料二: 2007年3月5日,风暴潮(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导致海水异常升降)袭击连云港拦海大堤,激起巨浪。中国国家海洋局张占海博士说 :"在过去30年,海水表面温度增加了0.9°C,沿海海平面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台风和风暴潮等海洋灾害频发。"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非洲气候变化导致严重干旱,使非洲一些国家遭受了非常严重的打击,灾害毁坏了他们的牧场和庄稼,造成牲畜的大量死亡。
材料四:据《华尔街日报》报导,由于全球变暖,原来被冰雪覆盖的土地逐渐显露出来,一些格陵兰人开始种植一些蔬菜,这对于长期依赖进口的格陵兰而言是个惊人的变化。
材料五: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可持续发展与地球环境中心教授乔纳森・帕茨在2月发表的一份报告说,全球气候变暖并不是平缓发生的,而是表现为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增加。近年来,全世界热浪、风暴、洪水和干旱发生的次数明显增加。
材料六:过去30年间,北极冰盖已经收缩15%至20%。冰盖"缩水"的结果就是海平面上升,融化的冰汇入海洋将在本世纪末使海平面上升10厘米,如果气温按目前趋势继续上升,北极熊在21世纪末前将消失。
【学生讨论结果展示】
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2.影响农业生产:
3.影响水循环:
4.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教师小结】
由此可见,近百年来的全球变暖对自然环境、生产生活及社会经济都发生了很大影响。
【当堂反馈】
【课堂总结】
全球气候变化案例范文2
2012年11月26日至12月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8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8次缔约方会议在卡塔尔多哈举行。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修正案,为相关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设定了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温室气体量化减排指标。会议要求发达国家继续增加出资规模,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会议还对德班平台谈判的工作安排进行了总体规划。本次多哈气候大会对《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作出决定,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大幅减排并对应对气候变化增加出资,中国代表团对大会结果表示满意。
【相关链接】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举行。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考试要点】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了全人类的关注,成了高考考查的热点。以最新时事材料为背景,或与温室农业等具体案例相结合,考查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其影响,是值得关注的命题趋向。主要考点有:全球变暖的原因、全球变暖的影响、温室效应、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中国节能减排的措施等。
1 全球变暖的原因
2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小试牛刀】
1 以下关于气候谈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一个艰巨漫长的过程
B.全世界各国普遍关注
C.发达国家反对,成效不显著
D.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2 我们现在强调的气候变化主要就是全球气候变暖。以下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海水温度升高,使世界海洋渔场范围扩大
B.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农作物获得更多的热量,使世界粮食产量增加
C.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破坏港口设备、影响航运
D.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干旱、洪涝灾害的频率和强度降低
3 中国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不懈努力,节能减排成效显著,淘汰低能耗产业取得巨大成就,其中不包括下列哪一工业部门( )
A.炼钢
B.水泥
C.建筑
D.造纸
4 结合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如果只考虑其对洋流、气候的影响,未来可能会出现( )
①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减弱
②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加强③北美东部和欧洲气候变暖④北美东部和欧洲气候变冷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5 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A.甲烷
B.氟氯烃
C.二氧化碳
D.氧气
6 以下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改变植物群落的结构
B.导致生物多样性增加
C.物种不易患病,抗虫害的能力提高
D.使植物的生产率降低
7 如果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不断增强,我国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
A.1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一淮河以南
B.东北山区河流春季水量将比现在大
C.珠穆朗玛峰的永久性积雪冰川界线将下移
D.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大
8 为了抑制冰川消退,人类采取的以下措施中不科学的是( )
A.植树造林
B.禁止使用化石能源
C.控制人口数量
D.推广清洁燃烧技术
9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相关问题。
(1)近50年来,世界气候明显变_______,造成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
(2)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气候变暖有明显的_______。其中,中纬度地区_______,低纬度地区_______。
(3)气候变暖可能对江苏省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列举三点)
(4)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号召,请你说一说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10 美国情报委员会公布了名为《2025全球趋势——变革的世界》的报告。该报告声称,环北冰洋国家都将因全球气候变暖而受益。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等温线判断,该图反映的时间可能是_______月(填1或7),P点与0点之间的主要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Q两点之问的自然景观与北冰洋沿岸的自然景观有较大的差异,這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______________。该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图中,与P点至Q点的地形剖面基本相符的是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M港是北极圈内世界著名的不冻港,该港口冬季不结冰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因全球气候变暖使图示国家种植业和海洋运输业受益,试说明对二者有利影响的具体表现。种植业: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洋运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C 3.C 4.B 5.D 6.A 7.B 8.B
9.(1)暖 过度砍伐森林、燃烧矿物燃料等
(2)地域差异(区域性) 明显变暖 变暖不明显
(3)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到影响;降水变率增大,易形成旱涝灾害等(任答三点即可)
(4)节能减排,能缓解能源紧张,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保护环境,减缓大气增温的速度。
10.(1)7亚寒带针叶林带
(2)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热量
(3)甲图 P点至Q点之间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该地气温低,即该地可能为山地
全球气候变化案例范文3
如果我们认可以上的情况的话,也就等同于接受“天气会对经济造成影响”,又由于投资理财计划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此之紧密,我们自然也可以推导出“天气变化影响理财决定”的观点。顺着天气的性子看紧自己的钱袋,本组文章将会用案例说明如何通过关注气候变化,从而减小投资风险、发现新机会。
蝴蝶的翅膀和理财要素
“重新评级!由于洞庭湖地区发生了大面积东方田鼠灾,目前发现约20亿只,所以重新评估洞庭水殖(600257)盈利能力。现在广东卖田鼠一只50块,20亿只就是1000亿元,600257总股本将接近3亿,每股实际价值333元,如果市盈率20倍,目标价为333元×20=6660元”―7月中旬在网上流传的一个帖子。
如果我们能忽略上面这则帖子里明显的调侃和对结果的判断失误,那它就能成为理财者要关注气候变化的有力“教科书”了。由于强降雨,洞庭湖水位上涨,虽然未到警戒水位,却有20亿只田鼠从湖滩向垸内转移。田鼠四处打洞、破坏庄稼兼啃咬门窗;当地政府为灭鼠,又投下大量鼠药,然后还需要处理被杀老鼠;老鼠还会携带病菌,灭鼠大战后还应进行防疫工作……虽然没有得到统计数据,但鼠害对当地经济造成的损失却是不言而喻。
全球高达百亿美元的灾害损失
气候变化不仅仅是造成社会问题,更对经济形成打击。德国安联保险集团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共同发表的《2007年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和脆弱性问题》中统计,全球每年因天气原因造成的自然灾害的损失高达几百亿美元,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这一数字今后还会增加。他们预计未来10年,全球气候灾害造成的损失将增加到1.5万亿美元。这不能不视作是对经济发展的沉重打击。
报告指出,金融业各个层面都将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首先是银行业,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将导致一些公司无法承担到期的贷款而使银行借贷风险加大,导致银行呆坏账增加;期货市场上,
因为农业是与气候联系最密切的生产部门之一,气候变化对市场产生的震荡已经十分明显,自然灾害的发生对农业产生直接打击,大豆、棉花等农产品期货价格也会随之水涨船高;此外,原油期货价格受气候变化影响也十分显著,并同时反映在交割成本中;从证券业来看,气候变化导致企业运营风险增加,会挑战投资者投资能否保值,直接关系到个人金融安全;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最大最直接的影响应是保险业,2004年12月,在布宜诺斯艾利斯COP10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当年前10个月发生的自然灾害使保险损失超过350亿美元,比2003年同期上涨了218.75%。
未来年均多降水2~3%
回到国内的情况,近50年来我国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都在螺旋式增加,干旱、洪涝、热带气旋、沙尘暴、寒潮与冻害等出现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加大。
根据中央气象局的统计:近50年来我国北方平均气温已经上升了4℃以上,东北北部、内蒙古及西部盆地气温每年升高达0.08 ℃以上;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趋重,而西部盆地的降水量明显增加,50年里已经增加了50%~75%,最大达到每年1%~1.5% ,长江中下游流域和东南地区洪涝加重,形成了南涝北旱的局面。
公开的研究结果显示,到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增加1.3~2.1℃,2050年增加2.3~3.3℃。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平均年降水量将增加2~3%,到2050年可能增加5~7%。
气候恶化是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气候变化的严重性,今年的达沃斯论坛、G8峰会都史无前例地热论温室效应等导致的气候异常问题。所以,只要你涉足了投资领域,不论是银行、证券、期货、外汇,也不论是投向A股还是港股、美股,气候变化就会牵涉投资保值、增值和安全的问题。同样,自然灾害导致个人安全存有隐患,还会直接影响其他财产的安全,如房产、汽车。国际众多的金融分析机构,已经把“天气因素”看作是投资参考的重要指标了,我们也不能“落于人后”呀。
金融资产篇
炒家的“气候”空间有多大?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曾说过,气候变化对一家公司有多大影响,将会成为分析师对是否购买某家公司股票做出分析的关键因素。优秀的投资人往往会在市场变化初期就预测趋势,在恰当的时间选择投资行为。对气候的敏感甚至可以使你在这些优秀人物之前就捕捉到相关趋势,趋利避害。
飓风和油价股市的联动
气候对油价、证券、期货的影响比较显著,以2005年席卷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为例,当时主流媒体报道的注意力只是集中在飓风带来的人口和房屋损失,批评和灾后处理不利,殊不知对气候敏感的投资人已经着手分析卡特里娜对投资市场的利空了。
飓风导致墨西哥湾的多家炼油厂无法正常生产,从而再度推高油价,通过市场联动,股市和债券市场也将受到影响。卡特里娜使美国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拖累美国经济增长至少0.5%,期货、股市、债券市场以及保险业等都在短期受到了严重打击,成千上万的投资打了水漂。
有了卡特里娜的教训,人们对随之而来的丽塔严阵以待,纷纷看涨油价、看空股指,当时有媒体戏称整个华尔街“闻风起舞”。但丽塔却跟人们开起了玩笑,丽塔登陆后虽带来豪雨,但炼油厂密集的Galveston和Houston两大城市却逃过一劫,未遭飓风袭击。飓风威力在登陆后降为热带暴风,威力转弱的丽塔对美国经济的打击远远没有卡特里娜严重,人们高估了它的影响。
也有人因这两次飓风赚了12万美元,他是来自俄亥俄州的工程师詹姆斯・维恩。因为工作关系,他清楚美国石油工业四分之一的产油能力和11%的炼油能力都位于“卡特里娜”飓风灾区,在电视上看到飓风袭击新奥尔良的巨大威力后,他果断地抛出了手里的股票。“我当时的第一个反应是炼油厂和输油管道肯定完了”,他说,“油价会高涨,股市会下挫。”在维恩抛出股票的第三天,纽约股市应声而跌。
有了一次经验,当丽塔来临时,维恩依旧看空股票,可当他上网发现Houston的居民对丽塔的议论后,维恩又果断地重新回到股市。“Houston人说只是豪雨成灾,这并不会对炼油业带来致命打击。而新奥尔良的本身输油管道设施已经遭到破坏,修复需要很长时间,情况最坏也不过雪上加霜。市场已经很谨慎地对待丽塔了,所以我这次又来了个满仓。”市场又如维恩所料,当丽塔登陆带来的经济损失比预期小的消息传遍市场后,纽约股指开始上调。
长江电力的业绩和枯水期
在股市中,我们已经看到气候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
以长江电力(600900)为例,其业绩的好坏与长江是否处于枯水期有密切关系。见下表:
每年11月到次年4月,是长江的枯水期,长江电力的发电机组在枯水期无法正常工作,今年长江水位更是创了130年来的新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长江电力的业绩。
在表中,可以看见每年一季度业绩都让人失望,以06年为例,一季度对全年每股收益的贡献率仅为11%,07年从每股收益上看,能勉强与06年持平,考虑到新会计准则调整带来的收益,今年一季度的实际收益还不如去年同期,这就是它业绩疲软的直接原因。
稍具有气候常识就不会仅因一季度业绩而如果极端气候出现时,应该如何预测个股的走势呢?
以南方航空(600029)为例,2005年南方航空巨额亏损,每股收益为-0.41元,在公布2005年报后股价跌至2.19元,创历史新低。官方公布亏损的主要原因为油价高企,其实飓风对亏损也有贡献,2005年先后有8个强台风在中国东部、南部沿海地区登陆,对当地经济造成很大损失。时间倒推回2005年,看到有关台风的新闻报道,对气候变化敏感的投资者会马上联想到强台风对航班正常起降的影响。再加上南方航空上市以来就属于微利股且无新利润增长点,所以可以断定南行当年业绩不会优于头一年。若是有已经选择了这只股票的投资者,为求安稳,也应该赶在年报公布之前抛空股票。
当然,这些例子仅止于基本面的常态分析,如果遇到特殊的气候原因或是其他的市场环境,结论并不是唯一的。
请您记住,关于气候对投资的作用,永远只是影响因素之一,不能成为唯一的理由。事实上,只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才能得出更接近事实的结论。
挂钩天气的理财产品
事实上,包括银行在内各种金融机构也注意到温室效应加剧而导致的生态灾难频发,预期未来洁净再生能源、水资源、废物处理、生物乙醇、铂钯开采等与环境改善有关的行业将发展迅速。
荷兰银行推出的“荷银气候变化与环境指数”,作为挂钩标的是气候的外汇理财产品,可以使投资者参与全球约30家与洁净再生能源、水资源、废物处理、生物乙醇、铂钯开采等与环境改善有关的行业表现,投资金额最高可达到指数价值的150%。对环保持乐观态度的人有理由购买这款产品,毕竟现在大国们都在争抢碳排放量指标,跟着国际政治气候走总归没错吧。
随着气候恶化对生态投资前景看好的金融投资机构会越来越多,股民、基民们应该多关注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与环境改善有关的各种金融证券,未来利用生态概念炒作的个股和相应的金融产品会越来越多。
神奇的德尔菲定律
气象上的投入产出比大约为1∶98――这是西方经济学中著名的“德尔菲定律”对气象经济做过的经典阐述:商家在气象方面投入1元就有可能得到98元的回报。
著名的“啤酒指数”
受“德尔菲定律”影响,衍生出了“空调指数”、“冰淇淋指数”、“泳装指数”、“啤酒指数”等指标:比如在德国,每当平均气温超过22摄氏度时,啤酒就开始畅销,在此基础上气温每上升一摄氏度,啤酒平均每天便会多销230万瓶――这就是著名的“啤酒指数”。
1991年5月出现了厄尔尼诺现象,当年日本经济受到巨大影响,出现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但到1993年10月,厄尔尼诺现象结束,日本经济也随之冲出谷底。
日本经济界人士意识到这不是偶然的巧合,“气候竟能影响世界经济”!于是,有专家指出,气象学家与经济学家有必要携手起来,创立一门新学科。随着气象经济学的应运而生,日本商家正在考虑高薪聘用气象专业人员甚至设置专职气象部门,而互联网的推广也将为"气象投资"提供最佳环境。
因为饮料、服装、保险等靠天气做生意的公司大量存在,使得气象经济有了生根发芽的肥沃土壤。有关部门认为,日本的"气象投资"潜力十分巨大,可以接近1000亿日元。
“第二天来店购物预测体系”
有营销专家推算出一个数据,流通类销售额的65%取决于天气。因为天气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心理,支配他们的消费行为。气温相差1摄氏度或降水量增减1毫米,反映到商场的客流和销量都会有明显变化。
在日本,盛夏30度以上的天气每增加一天,空调的销售量就增加4万台;而夏天气温每差1度,销售量可上下浮动30万台;气温超过22度,啤酒开始劲销,气温在每次上升1度,大瓶装的啤酒会每天多销230万瓶。
此外,每小时雨量超过3毫米,客流量会剧减;气温升至24度,泳装开始走俏;29度时,雪糕比冰淇淋好卖,超过30度,冰淇淋的销量则下降(因不解渴),而爽口的清凉饮料此时销量大增。
神奈川县茅崎市皇冠超级市场,就与气象协会共同开发了一盘软件,叫《第二天来店购物预测体系》。店主可以依据这个软件及次日天气预报,确定进货品种和数量,如果第二天是大风雨雪天气,则除少数职员照常营业外,其余大都安排非营业性活动,如盘点、学习、开会等,收到了两全其美的效果。
实物资产篇
江景房和不可抗力的评估
著名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报告称,全球气候变化正通过各种途径影响着商业业务:汽车工业将成为日渐被严格监管的首要受害者;降雨和气温变化将使得消费品行业面临寻找原料来源的挑战;而极端气候的不可预测性、频率和其严重性将给保险行业带来严峻的考验。这份报告提醒每个投资者,正视自己面对的环境。
有一家台湾的环保机构作过这样一个调查:随机访问1000个人,询问他们已购买或准备购房时,同一地段同一价格是否会优先考虑有大玻璃窗(单幅玻璃在5平方米以上)的物业单位。
调查结果显示,有63.7%的人表示,在价格一样的基础上,优先考虑大玻璃房,31.6%的人表示不会选择大玻璃房,剩下的人表示得看具体情况而定。
一但加入气候变化因素,问如果在台风登陆频率和强度增加的情况下,是否考虑大玻璃房产。答案出现了变化:73.2%的人表示不会考虑,18.3%的人表示依旧选择大玻璃房产,而8.5%的人不能明确表达意愿。45.4%的受访者在考虑气候因素后放弃选择大玻璃房产,他们认为在台风频登陆的时候,大玻璃房可能导致人身和财产隐患,所以宁可放弃享受也要保证安全。
气候变化导致的风险
根据上述的调查结果,环保人士分析说,越来越多的台湾人意识到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房产风险。
以大玻璃房为例,单幅玻璃越大,在台风、冰雹等强对流气候来袭时可能破裂的几率就越高,如果安装的是一般的玻璃,可能导致玻璃碎片砸伤家人或路人,即便没有台风等强对流天气,也已经发生了多起大型玻璃在高温天气下自行爆裂的案例;即便安装了中空或强化玻璃,其保险系数也非百分之百,而且采用这些技术处理玻璃会导致购房成本升高,特别是中空玻璃,节能但清洁起来较麻烦,清洁费用增加。
而且,如果房间的玻璃较大(以普通玻璃为例),占到房间墙面面积的15%以上,耗用的能源(冬夏空调)要比小窗房高出20%,又会抬高居住成本。
此案例可以照搬到国内沿海地区,在投资住房时,如果小区本身没有够应付极端气象灾害的基建和手段,建议大家在购房时仔细考虑房屋在当地的具置,毕竟对于不可抗力(包括自然灾害)导致的伤害,开发商是免责的。而且即便是发现房屋本身品质有问题,在发生意外后再考虑向开发商索赔,耗费的精力和财力都将是巨大的。
北京链家地产的金融总监就举过这样的例子:香港很多海景房是送露台的,很多房主会精心布置露台,比如做成希腊风情式;但如果热带气旋来袭,你的露台被毁或是杂物破坏了他人的露台,维修费用和赔偿金是要业主自付的;如果拒绝维修,政府又会以破坏环境为由强制所有者进行维护甚至处以罚金。
固化天气成本的支出
东方卫视曾报道,台湾的一位周女士花了几百万在上海买了两个旧门面,准备重新装修后用来做生意,但在装修途中意外发生了,台风导致门面已经生锈的旧招牌砸伤路人。周女士称事件发生前她早已通知装修公司要先拆掉旧招牌,但装修公司我行我素。口说无凭,由于双方未签署任何相关合同,法院判决物业持有人周女士先行支付伤者医疗费用。
周女士的经历给了理房一族最好的提示:房产作为家庭财产最重要的部分,对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意外灾害,聪明的规避方式应该是将所有意外扼杀在摇篮中。对于已经置业的人士,办法之一是购买相关财产保险。
德国安联保险集团预计,未来气候变化导致的灾难将越来越多,为了向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风险提供保障,相关业务的保费将会提高。
理财策划师的课程中称保险是“成本最高的保障方式之一”,虽然成本高,需要保障时却不可犹豫――这也是固化无尽的气候成本支出的方法之一。现在,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意识到,随着洪水、风暴等自然灾害的增多,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可能会选择提高费率、要求客户增加保费,如果需要购买保险,最好早些行动。
南涝北旱雨型加重、热带风暴每半年对北半球发力一次……理财一族要在气候变化面前避免损失,要根据各地的情况因地制宜。
城市气候确定居家位置
一度流行的建筑风水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根据一个城市的气候来决定住宅的位置和房型。
以北京为例,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春季多为西南风,秋季为偏南风向偏北风过渡,加上东西北面各有山脉阻挡,所以在北京买房,丰台区、大兴区位置颇佳;冬季冷风从偏北而来,北部城区帮助消化部分,夏季可以优先享受偏南风的滋润,至于沙尘暴,人人无免,忽略不计。
确定了大的区域以后,哪个朝向最适合业主?北京属于典型的季风型气候,所以坐北朝南的位置最好,夏可采光冬可避寒。再综合小区环境,北京属于内陆地区,发生台风、龙卷风的可能性不大,最多就是暴雨成灾(虽然南涝北旱的全国雨型让这种概率减少,但也不能完全排除),选购底层房屋时,要注意房屋地势,观察排水系统等设施。同时,喜欢花草的人在建造阳光房时,要充分考虑北京的大风气候,阳光房要保证在大风时节也能安全牢固。
对于北京这样一年四季都刮风的城市,门前屋后是否有高楼大厦遮挡显得不怎么重要,但在成都,那可是让人头痛的事情:成都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每年有风的日子屈指可数,到了夏季,如果你家四面都被包裹在高楼中,住在里边自己都会很闷。所以在成都,临江临河临公园的风水房要比普通位置的房子贵很多。可这种差别在五六年前并不明显,当时购买了此类房产的人大赚了一笔。
香港人王先生2000年因工作原因来到成都,“当时我并不准备在成都长呆,把这里当成一个过渡而已。”他说,但香港人惯有的精明让他很快发现了这一现象,他的主意改变了,“亚洲金融危机后我不名一文,工作没了,房子被银行收了,女朋友也跑了。我觉得这是个机会,便把我父母的养老钱借来这边买了临河房。”王先生的房子位于府南河边,环境优美安静。“你想想,同等品质的房子,靠河与不靠河的差距不过是一平方几十块人民币!在香港,风水好和不好的差别可是好几倍甚至几十倍呀!”王先生对当时的情况记忆犹新,“我一下买了五套,开发商激动得老总都出马了,又算团购,又给一次性付款优惠,一来二去,总价算出来比不靠河的房子价格还优惠。”
前年,成都房价快速上涨时,王先生卖了两套房,几乎赚了一倍。现在,他不仅还上了父母的养老金,手里还有三套房租给外国人住,“老外喜欢有山有水的房子,我房子装修风格对他们胃口,而且在英语上占优势,即使租金高也能和租客们交成朋友。”
全球气候变化案例范文4
[关键词]建设背景;低碳城市;实施策略
[abstract] deal with urbanization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low carbon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a zhejiang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gent need. This article from zhej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urbanization tren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resource use reality and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background analysis,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compact, convenient public transport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as the main target of low carbon the urban development planning framework conception, established to system planning and layout for guidance, low carbon cities operation mode for the carrier, the corresponding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uarantee low carbon the urban development planning path an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Low carbon cities;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现实背景
伴随着浙江省快速城市化的进程,现存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条件,应对经济社会发展所供给化石能源的有限性、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已成为浙江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构建绿色生态环境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同时,也成为激发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劲动力和“十二五”期间实现浙江新的飞跃发展的良好机遇。
从浙江经济、社会、环境、能源供给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宏观背景情况分析,加快浙江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已到了十分迫切的时刻。
一是从浙江省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趋势分析,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一种客观需求。 “十二五”期间,浙江将努力做到经济增长与人民收入增长相统一,富民与强省相统一的同时,逐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变,实现从资源消耗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经济的转变,全面推进城乡、区域的低碳发展,兴起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体制机制和价值观念的变革,这就是低碳经济时代为实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战略目标提出的新课题。
二是从浙江新型城市化进程的态势推测,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一种战略选择。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进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调整,各类资源的有序流动和有效利用,以及区域性生态环境的改善,浙江城市化进程已成为推动本地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文化建设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不但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城镇体系日益完善,城市功能得到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而且城市建设水平也不断提高,城市内涵特色进一步发挥。
“十一五”以来,浙江的城市化水平由2005年的54.8%提高到2010年的59%,(图1)五年间提高了4.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长了近1个百分点,快速地城市化进程已对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与影响, 在促进工业化的良性循环,加快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和城乡基础设施节能减排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状况和趋势,这就为浙江下一步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和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带来了更大的机遇与挑战。
(图1)
三是浙江资源能源的现状条件对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现实的迫切要求。浙江是资源小省,“无油、少电、缺煤”是省域能源的基本现状,全省95%的一次性能源从省外调入。“十一五”期间,由于缺电影响了浙江GDP的更迅速增长,也影响了人民群众生活舒适度水平更快提升;进入“十二五”后浙江的缺电情况仍然不容乐观,2011年全省总缺电量将达550万千瓦以上。另一方面,随着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也导致浙江碳排放总量处于增长状态,2010年人均碳排放超过全国平均数5.1吨的水平,达到人均7吨以上。由于,电力紧缺造成的拉闸限电和节能减排的潜力受限,已严重制约了浙江经济发展,严重影响了人民的安居乐业,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安全稳定,从而使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任务更显得迫切。
四是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启动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浙江省应承担的责任。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人口大国,浙江作为中国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都将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节能减碳、应对世界气候变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义务。中国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之后,已经主动向全世界庄严承诺,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削减40%-45%的目标。浙江也将在国家的减排承诺中担当起应有的责任,把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作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实际行动。
全球气候变化案例范文5
关键词:气候变化;碳收支;遥感;碳收支模型
中图分类号: S153;S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b)-0000-00
1. 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日益严重,人类面临到了迄今为止最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日益严重,人类面临到了迄今为止最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已经涉及到区域经济秩序、政治格局前景、人类生存环境以及能源发展方向等领域。区域碳收支能力是承载于碳排放和碳汇之上,运用于评价剖析和趋势预测的科研方向。相关研究表明通过遥感技术经济、高效地提取土地利用和地物覆被信息,成为现阶段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有力手段之一。[1]因此加强区域碳收支评估的精确性和针对性、研究区域碳收支能力估算的有效途径,对区域碳环境的平衡和气候变化的预测具有承上启下的效果。
2.主要原理和方法
2.1土地分类原理
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实施,人们史无前例的认识到了全球气候变化对我们造成的危害将极为严重,这其中涉及碳循环的土地利用覆
被变化就是重要因素之一。世界各国随之高度重视针对气候变化的土地覆被分类的研究,其中包括:欧洲环境署(EAA)为便于欧盟各国间进行统一的环境监测,提出了CORINE土地覆被分类系统;美国方面通过遥感技术衍生出针对森林特色植被和稀疏草地的分类体系,将其命名为Anderson分类系统;中国中科院提出了主要面向植被覆盖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便于我国大尺度的生态环境评价研究。同时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利用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活动,估算碳储量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
在诸多分类系统的辅助下,张磊[2]等专家提出了基于碳收支的中国土地覆被分类系统,该系统结合我国地物排列、监测水平、季节变化等19个特征指标,设计出6大类、38个小类面向碳收支的土地覆被类型,推动了我国区域碳收支能力专题研究的发展。
2.2遥感技术
2.2.1遥感应用于碳收支研究
遥感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波段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的不断提高的过程[3-4]。现阶段引用遥感技术进行区域碳收支能力的研究,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基于碳源汇实地观测的方法,使得区域碳收支能力的研究面积更具整体化,突破了以往获取和统计数据的瓶颈。例如:方精云[5]等利用遥感技术结合相关数据研究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的碳汇情况,预测了我国森林固碳能力将会显著增加的趋势,同时总结了其反演模型的不确定性;Soegaar.H[6]等利用遥感技术提高了基于景观层面碳通量的估算水平。
2.2.2针对碳收支专题的遥感分类方法
反观现阶段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大量出现并广泛应用的大背景下,传统基于像元的分类方发法不断面临挑战,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的需求,王东生[7]等就曾在基于RS和GIS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收支研究中提出,传统的分类方法无法对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开展进一步的细分,导致估算出的碳收支结果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基于此面向对象遥感影像分类技术脱颖而出、推陈出新,面向对象分类技术可以完美地利用影像对象的空间、形状、纹理、上下文等特征信息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分类,使得区域碳收支能力的研究更加切合实际。例如郭亚鸽[8]等利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对森林植被进行二级信息提取,并通过精度对比体现出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相比传统分类的精确度具有很大的提高。
2.3碳收支模型
目前国内外在区域碳收支能力的研究上早已将经验模型提升到碳循环参数模型方向,大量的RS模型、GIS模型应用于碳收支能力研究的成功案例逐渐涌现,已经成为现阶段生态碳循环相关研究的必经之路。徐国泉[9]采用Divisia分解法建立了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分析了10年间影响中国人均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拉动了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朱文泉[10]等人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MODIS数据构建了一个区域NPP估算模型,提高了估算森林NPP的可操作性和真实性。国外方面,Rik Leemans[11]结合环境资源结构模型预测分析了生物能源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碳循环的影响,总结了绿色能源使用和节约的相关措施。因此为增加区域碳收支能力研究的精确性和预见性,基于前人的经验总结归纳其碳收支相关模型的优劣,建立更为适宜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现状的碳收支模型显得尤为重要。
3. 关于影响因素的研究
除了研究区域碳收支的原理与方法之外,形成区域内碳能力差异的影响因素也是现阶段关于碳收支能力的研究重点。大部分专家学者认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地形地势分异是三大影响碳收支能力的主导因素。
3.1经济发展
工业革命带动了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趋势,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如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污染等人为灾害。因此,为了更为科学的探究经济发展与碳收支之间的关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曲线)应运而生,并且随之而来的相关研究大量开展。DeBruyn S M[12]等人认为在中、远期之后环境压力与经济关系应该是N形曲线,而非传统观念上的倒U形曲线。相似的结论在胡初枝[13]等结合分解分析法研究EKC模型后也有展现,并分析出中国自1990至2005年碳排放量总体呈现出N型曲线。近期国内大量研究表明在省、市级层面上,区域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脱钩关系,并且有待进一步探讨。
3.2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与区域碳收支能力的研究大都一致认为,区域碳排放与第二第三产业息息相关,而碳汇能力与第一产业紧密联系。李雷鸣[14]等曾在分析山东省碳排放问题时发现人口因素及产业结构因素对区域总碳排放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李建[15]更为细致深入的探讨了三个产业与我国各省碳收支能力的具体关系,其研究表明区域碳排放的强度跟该区域第二产业关联最深,第一产业对区域碳排放的作用最小。同时潘磊等提出了以调整产业结构低碳化、产业内部减排等手段,解决辽宁省碳收支能力与生态环境和谐等问题,并给出了低碳产业结构化的经济发展对策,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3.3地形地势分异
在区域碳收支能力的研究上,虽然尺度不大,但大部分区域内仍涉及到明显的地形地势分异问题,从而会造成温度、水分、植被覆盖等因素的变化。例如黄从德[16]等人结合四川森林碳储量等信息分析出海拔越高,总结出碳收支能力的影响越小,碳密度越大等特点,对日后区域碳收支能力的研究具有推动作用;刘玉[17]针对独特花岗岩地形区进行区域碳汇能力研究,发现裂隙带厚度与风化程度干涉了区域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度等情况,从而影响了花岗岩地区的碳汇强度。相信随着RS和GIS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多关于特殊地形地势的区域碳收支能力相关研究将逐步解决。
4. 总结展望
近年来,国内外在区域碳收支能力的研究上具有长足的进展,尤其是通过RS技术和GIS技术解决碳收支问题方面。面向对象分类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空间分析技术的广泛应用,完全可以解决传统的实地观测不便、手工统计资料量大等问题,为日后拓宽区域碳收支能力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该研究取得进展的同时也存在某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由于测算模型的不同、标准碳转换系数不统一、能源消耗统计来源相异等问题,使得同一区域的碳收支能力估算结果具有或多或少的差异,影响了区域碳收支能力研究的实用性前景,容易误导区域碳收支预测分析的结果。
(2) 在区域碳收支能力的影响因素方面,大量研究主要针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为干扰等相关因素,而忽略了较为重要的政策性因素。相信国家政策性因素对于现阶段区域碳收支能力的研究影响也很关键。
(3) 大量研究提出了不少针对统一划定区域碳收支放标准的制度性建议,可是,当今中国经济发展并不均衡,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一带的经济水平差距较大,统一划定区域碳收支标准不利于我国部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此应该因地制宜的给予一些补偿性措施以平衡区域碳收支差异。
基于此,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对于区域碳收支问题仍旧尤为重要。我国正处于工业加速扩张、经济逐步提升、社会文明高速发展时期,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增加、城市转换以及人民物资丰足,我国已成为受人瞩目的碳排放大国。为此中国有责任进行相关内容的科学研究,提高碳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完善节能减排工作,处理好区域碳收支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荣钦, 黄贤金. 基于能源消费的江苏省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碳足迹 [J][J]. 地理研究, 2010, 29(9): 1639-1649.
全球气候变化案例范文6
经济学科班的人,一般对“绑架论”不以为然。市场是自由的,优势是比较的,经济是互惠的,谈何绑架?中国经济宏观上从“”结束时的几近崩溃,到现在世界总经济体第二;微观上从当年缝纫机、手表当大件,到现在家电齐全,追求车房,其进步有目共睹。
可是受了惊险小说和好莱坞电影的影响,主张中国经济被绑架的一派,似乎更受欢迎。这一派以郎咸平、宋鸿兵为首,不管幕后黑手是华尔街巨头也好,是欧洲一个不着调的古老家族也好,总之有个幕后大老板,买空卖空、上下其手、炒作资源、狙击股市;其目的,不是掏空中国,就是操纵世界。虽然说得绘声绘色,但日子久了,也难免让人生疑:波普尔说,科学之标准,在于可证伪;为啥这些人说的这些,左右逢源,上下有理呢?股市暴涨是阴谋,暴跌也是阴谋;美国经济前进是蓄意,衰退更是蓄意;当一个说法“放之四海皆准”、“不证自明”的时候,往往说明这个说法本身不靠谱。
本书作者刘军洛先生也是主张“中国经济被绑架”的一派,他的路数却别出机杼。在《被绑架的中国经济》这本新著中,刘军洛的观点和思路十分清晰。他由一个曾喧嚣一时的争论入手:中国持有2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是美国的第一大债主。是否可以通过“威胁”抛售美国国债,来反制美国在人民币升值、贸易保护对中国的不利立场?
答案是不能。这由中美两国的经济结构决定。中国制造业发达而美国金融业发达,后者同时具有全球霸权。成本低廉的制造业,需要找到一个地方承接其最终产品;而中国欠发达的金融业和资本市场(包括股市),难以承担制造业赢得的利润。数量庞大的利润只能以储蓄的形式存在,为了保值增值,国有银行体系也只能投资于最保险的美国国债。
如果按照一些经济学家建议的那样,抛售美国国债以摆脱中国外储的单一化和受制于人,那么结果可以预知:美元大幅贬值,中国的2万亿美元外储也将大幅缩水;美国经济遭受重创,而中国的制造业失去了最大的市场,将面临灭顶之灾。
刘军洛由此引申到中国的经济复苏计划,即庞大的“4万亿”救市计划。“4万亿”的分配,多集中在铁路、公路、基础设施等“铁公基”项目建设上,以及医保、农民收入等社会福利措施上。这实际上还是增加劳动力、增加制造业流通便捷度的路子。同时,中国经济事实上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又在吸纳大量流动资金的同时,消耗了过多的资源。
按照目前这个趋势,世界经济有几点走向清晰可见,即美元贬值、中国房价继续上涨,石油、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涨。美元贬值意味着人民币升值,房价上涨则提高生活成本、吸纳过多本应投向实体经济的资金,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直接导致制造业成本上升。这三点,都有可能致中国经济于死地;而造成这个局面的,并无幕后主使,却是中国经济偏重制造业、忽视金融业再现,错过“4万亿”发展方向在后造成的。
被绑架也许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有一个主谋,一个罪犯;如果说一个人,或一个实体,陷入这种境地,也可以说是广义上的被绑架:行动不自由,愿望与现实背道而驰,安全问题无法自主。以这个标准衡量,中国经济被绑架了吗?刘军洛说,是。
《中国企业怎么办》
[著](德)孟凡辰(中)杨玉红
[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定价]30.00元
战略到底是什么?优秀的企业家和管理者如何把控丰富的内容和恰当的尺度?国际化经营是否就应该只通过并购得以完成?强大资源规模的中国企业为何在效率上输给国外跨国公司?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棋手的对弈要谋划全盘,筹划有度。优秀的企业家,应该是把控全局,洞察犀利,创新定位。当高层管理者熟知自己的职责时,就会想到“战略管理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战略目标为先”,“战略杠杆必须有的放矢”,指标体系能够科学地锁定关键。这些字面表层的概念与意思,孟博士在本书中将自身30余年的管理实践如同庖丁解牛般、活生生地为中国企业梳理了一番。借助于国外著名企业西门子的管理经验、知名咨询公司的咨询实践,孟博士其实用“标杆对比”的管理原则和管理手段透彻地反映出中外企业成败得失的原因,可以说,这足以让中国企业界人士对战略旁落进行全面的反思。反思得出的是,中国企业把重点放在提高运营效率的时候,战略管理的位置在哪里?当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逐渐残酷的竞争局面时,战略管控的方向和执行为何缺乏了细致的洞察和遗漏?作者呈现给读者的不仅是一本书、一个案例,而是一套企业用来运营自如的管理工具。
《吴敬琏:风雨八十年》
[著]朱敏
[出版]浙江人民出版社
[定价]32.00元
助手柳红说他“迂”,女儿晓莲说他“直”;理解他的公众视之为“经济学的良知”,否定他的那些人将他划入“保卫富人联盟”;他其实只是一个纯粹的人、特立独行的智者,见证时代的潮落潮起,走在争议的风口浪尖。吴老曾经提出中国股市“赌场论”,主张维护市场规则,保护“草根”阶层生计,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界良心”,是媒体和公众眼中的学术明星。本书原名《通向彼岸之路》,旨在向大众、尤其是代表中国未来的年轻一代,还原吴老深邃的经济思想,消解那些对他不必要的误解和争议,让更多的人们随吴老看清中国改革的“彼岸”。因为,我们深知,对没能像吴老那样,亲历过从“”到“改革开放”经济大转型的新一代而言,倘若为那些误解和争议所蔽,因人废事,从而对市场化意义有所误解、对经济改革目标有所偏离,势必影响到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向与民主法治进程。这是吴老们所不愿看到的,也是我们有责任、有力量从己出发做的一点实事。
《气候战争》
[著](美)格温・戴尔
[译]冯斌 曾贤明
[出版]中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