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建造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低碳建造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低碳建造技术

低碳建造技术范文1

关键词:水轮机、发电机、励磁机、调速器

中图分类号: TK73 文献标识码: A

1、水库及水电站概况

岸堤水库是山东省大Ⅱ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690km2,总库容7.49亿m3,是临沂市重要水源地,以防洪、供水为主,发电、水产养殖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

岸堤水电站是山东省最大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7650Kw(改造前总装机6150kw),岸堤水电站始建于1971年,1976年1号机开始发电。该电站共装六台发电机组,Ⅰ号机组是重庆水轮机厂1974年设计制造,设计水头为14.5m,最高水头16m,设计流量14.5m3/s,型号为ZD510一LH-180轴流定浆水轮机,发电机型号为TSL260/35一20,转速为300转/分,1600Kw的立式水轮发电机组。另外3台也是重庆水轮机厂生产,型号为HL123-LJ-120混流立式水轮发电机组,设计水头为21.5m,设计流量8.05 m3/s。发电机型号为TSW260/42-24,转速为250转/分,容量为1250Kw。设计年发电3000小时,至2010年已发电3.3亿kwh。节约标准煤12万吨,为临沂市的工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70年代自主品牌的水轮机转轮型号少,水轮机选型余地较少,水轮机效率偏低:70年代是计划经济,发电设备是国家按计划调拨,机组配套不很合理,工艺落后,设计水头常与实际水头不匹配,(如本站1号组);岸堤水电站两种机型都偏离设计最优工况区,水轮机效率低下,发电机出力不足;水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2.2机组设备老化,安全隐患多,电站已运行35年,尽管电站维护检修良好;但是部分零部件已严重磨损;70年代生产的发电机为、A、级绝缘,沥青绝缘老化,电气性能低下,严重威胁机组安全运行。

2.3电站设备配套陈旧不合理,发电机组为励磁机励磁;调速器为机械调速器。几十年前老设备的零部件陈旧老化,损坏不易更换配置,检修配套困难;温控系统的检温计和制动系统制动管路设计不合理,安装在机架上和墙边,不但对实现先进的微机管理和计算机监控,实现电站自动化造成障碍也不符合文明生产要求。

2.4机组运行平均效率低下:

原水轮机为HL123一LJ一120,适用水头为25-45m,而电站设计水头为21.5m,设计效率为82%,该电站自投入运行一直未满负荷运行;机组运行偏离最优运行区域;还有个原因就是工艺落后,转轮是整体铸造,叶片型线与木模图纸误差较大、型线不准是造成效率过低又一重要原因。

3、水轮机转轮的改造更新

3.1水轮机转轮更新改造为HL240D

增容改造,要求在21.5m的水头下,水轮发电机组增容到1550Kw,在水头不变的情况下,只有增加转轮的过水流量和提高效率两个途径:

选用的HL240D型转轮是在HL123转轮基础上改制而成;它与HL123比外形尺寸相同、导叶Bo高度不变,叶片数由原来14片增加到15片,改变了叶片的形状加大了叶片的过流面积,把转轮直径Φ由原来的Φ1200增大到Φ1227,叶片上冠和下环作相应改动。转轮型号:HL240D一LJ-1227;设计水头:21.5m;设计流量:8.9m3/s;单位转速:n10=66.2r。p。m;单位流量:q10=1.29m3/s;水轮机效率:n=0.91。

3.2改进叶片制造工艺

采用叶片、上冠、下环分体铸造,叶片单独打磨再组焊的方法。保证叶片的型线准确一致;保证转轮叶片的设计型线。叶片用抗汽蚀性能好的zGoCr13Nl4Mo不锈钢制造,尾锥采用1Cr13不锈钢制造;采用新转轮,效率提高到0.915;汽蚀系数降为0.1;流量增加到8.9m3/s;水轮机出力得以显著提高。

4、 发电机的改造和增容:

在电磁方案的计算中我们把增容的定子线圈导线截面积增大降低电流密度;把主绝缘更换为桐马环氧粉云母;把绝缘等级由“A”级提高到“F”级;使电器性能提高。在计算中把定子电流密度控制在4.5A/mm2,把定子温度控制在50℃以内,在定子装配设置巡检温度计配置pT100测温元件,随时对发电机进行温度监控,该机计算温升为47.1℃。

定子嵌线是在拆出旧的线圈,做好定子铁芯的清洁工作之后,在其表面喷一次低阻漆再嵌线。

5、推力轴瓦和导轴瓦更换为聚四氟乙烯塑料瓦

聚四氟乙烯塑料瓦是铜丝绕制弹性体为基体;与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而成,它具有单位负荷高、耐磨、耐高温、承载能力大、自、磨擦系数小、等优点;现已在许多水电站中广泛应用,复塑瓦安装盘车不需刮瓦,又具有一定的弹性,且有一定的吸振作用,在相同工况下聚四氟乙烯塑料瓦比钨金瓦温度可降低4-6度。

6、老设备更换为现代化新设备

6.1把励磁机更换为微机励磁

把原励磁机更换为DSP32位双控制器的微机励磁装置一是全数字式静态励磁系统,它的主要特点:功能软件化,系统数字化。本数字系统有: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控硅整流动态均流技术、高频脉冲列触发技术、低残压快速起励技术、完善的通讯功能和智能化的调试手段等现场总线技术也被用于励磁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控制和信息交换,使励磁装置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①主整流电路采用智能电力模块全控单桥,励磁调节器采用32位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的微机励磁调节器。人机介面采用图形操作终端触摸屏,使用操作方便。其特点是:片上控制功能丰富,集控制和信号处理功能为一体,运算速度快等特点。

②具有丰富的故障检测功能和故障处理功能,简化了设备现场维修,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6.2更新改造调速器

在保留机械接力器和油压部分的前提下,把调速器改进为BWT先进的微机调速器,采用DSP32位操作控制系统的带有触摸屏的步进微机调速器,设置有R485通讯接口,为实现计算机管理创造条件。真正使调速器实现了自动化。

6.3增加一个温度控制屏,把发电机定子三相温度和各部位轴承温度的巡检温度计及定点检温计接在温控屏上,随时看到发电机定子温度和轴承温度,并把制动器、高压三路活门及巡检测温计和水轮机16个导叶的剪断销信号器都装入屏中。即保证电站文明生产和规范,也为微机监控和计算机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7、技术改造的经济效益:

7.1岸堤水电站技改后,用先进的微机可控励磁取代了旧的励磁机,采用DSP32位操作控制系统带有触摸屏的步进微机调速器取代旧的机械调速器,提高了电站自动化水平。温控装置的配置使运行人员随时观察到机组各部位温度,使电站文明生产及自动化管理水平得以提高。

低碳建造技术范文2

榆林市是中国五大集中连片红枣产区之一,是红枣原产中心的一部分,已有3000多年的枣树栽培历史。全市红枣种植面积达170万亩(11.3万hm2),常规年a量约40万t,产值20亿元。目前,红枣已成为榆林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在陕北地区的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榆林红枣主产区主要在东南部黄河沿岸地区,主栽品种为当地的木枣、油枣,采用传统栽培技术进行栽培管理。近年来,当地气候变化使得区域降雨和病虫害增加,种植户的管理也相对粗放,导致红枣裂果、霉烂情况严重,虫枣多,部分区域或年份甚至出现绝收。再加上枣果市场竞争力不强,收购价格低,常出现丰产不丰收的情况。枣农收入锐减、信心受挫,对枣园的投资、管理就难以跟进,红枣的品质和产量很难提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枣树抗旱能力强,需水少,适合在贫瘠土壤生长。若能合理利用沙漠地区丰富的光热资源,利用其日照时间长,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等环境条件来栽培枣树,势必能生产出具有很强市场竞争力的优良红枣。因此,课题组在省、市科技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沙地红枣高效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与示范”和“鲜食枣设施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等项目研究,构建了沙地鲜食枣设施栽培模式和技术体系,并在榆林市鱼河农场及横山等地进行了试验示范,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鲜食枣设施栽培在陕北沙地地区的稳步发展,使之成为沙地高效开发的果品产业之一。

总体思路

课题组立足榆林市沙地自然气候条件和枣树生长发育特点,针对当前榆林市红枣栽培存在的裂果严重、品质差、效益低等突出问题,以‘冬枣’

‘早脆王’‘伏脆蜜’‘灵武长枣’等鲜食枣为主栽品种,开展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防雨棚等不同栽培设施的设计建造、栽培模式和鲜食枣品种引进筛选及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通过红枣栽培模式和栽培技术革新及良种良法配套,构建沙地鲜食枣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防雨棚等多种设施高效栽培模式和技术体系,实现由露地粗放型生产经营向设施精细化栽培管理的转变,为解决当前榆林市红枣栽培存在的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探索了新思路,为促进红枣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了科技支撑。

关键技术

沙地鲜食枣栽培设施建造技术

日光温室建造技术参数

日光温室坐北向南,东西延长,跨度为9 m,后墙高3.2 m、脊高4.7 m;主体为砖混墙体钢架结构,温室墙体为内外二层24 cm砖墙,中间留10 cm的空心隔热层。后墙顶部设置30 cm厚混凝土,墙体内外砂灰抹面,外层贴10 cm厚聚苯保温板;前屋面采用拱型双弦式镀锌钢架(上弦Φ20钢管,下弦Φ15钢管),拱架间距1 m,前屋面底角70°,中上部屋面角30~35°;后屋面为20 cm厚彩钢板,仰角50°左右;温室前沿设防寒沟,宽20 cm、深100 cm,内填20 cm厚聚苯板;前屋面保温覆盖醋酸乙烯聚合物农膜和密度在700 g/m2以上的太空棉被,配备自动卷帘装置和卷膜器。

塑料大棚建造技术参数

单膜塑料大棚南北延长,跨度8 m,长度60~80 m,肩高1.8 m,脊高3.2 m。棚体包括拱架、拉杆和塑料薄膜,拱架为Φ25镀锌钢管,拱架间距1 m;拉杆为Φ15镀锌钢管,在拱架顶部至两侧肩高处横拉5道拉杆以固定拱架;南北棚头安装进出口门,棚体外覆盖塑料薄膜,用压膜线拉紧固定。双膜塑料大棚在单膜塑料大棚的基础上,每间隔3根拱架搭配一根双弦拱架,上弦Φ25钢管,下弦Φ15钢管,下弦安装一道卡槽用以固定内层膜,内层膜用卡簧卡在卡槽内。

防雨棚建造技术参数

枣树防雨棚为南北延长,跨度8 m,高度3.2 m,

长度依地形确定,一般60~80 m,包括拱架、拉杆、钢丝和塑料薄膜。拱架为Φ32镀锌钢管,跨度为8 m,间距3 m,肩高2 m,脊高3.2 m;拉杆为Φ20镀锌钢管,在拱架顶部和两侧肩高处横拉三道以固定拱架;钢丝在拱架顶部与拉杆平行方向每间隔1 m横拉一道,以支撑棚膜;塑料薄膜覆盖在拱架顶部,在拱架两头的拱杆和两侧2 m肩高处各上一道卡槽,以固定塑料薄膜,并用压膜线拉紧。

鲜食枣不同设施高效种植模式

日光温室鲜食枣栽培模式

该模式是指在日光温室内,于1月上旬用酸枣直播育苗,5月中下旬嫩茎嫁接培育苗木,实现当年播种当年嫁接成苗,第2年成园挂果。保温条件好的日光温室枣园于10月下旬扣棚降温,昼盖夜揭,人工低温暗光促眠,11月下旬~12月上旬拉苫升温,6月上中旬上市;一般日光温室可推迟1个月扣棚降温促眠,12月下旬~次年1月上旬开始拉苫升温,7月上中旬上市。

塑料大棚鲜食枣栽培模式

该模式第1年酸枣砧木直播,第2年嫁接培育成苗;第3年成园挂果。双膜大棚2月上中旬开始扣膜管理,单膜大棚3月上中旬开始扣膜管理,8月上中旬~9月上中旬上市。

防雨棚鲜食枣栽培模式

该模式第1年酸枣砧木直播,第2年嫁接培育成苗;第3年成园挂果。防雨棚3月中下旬棚体全膜覆盖,类似单膜大棚管理,9月中下旬上市。

选用优良品种

优良品种是枣树优质高效栽培的基础。鲜食枣设施栽培宜选用‘冬枣’‘早脆王’‘伏脆蜜’‘灵武’‘长枣’等休眠期短、坐果率高、品质优异、外形美观、早实丰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根际配方改土技术

播种或定植前将设施内的沙地平整,按行距开挖宽为50 cm、深60 cm的栽培沟,再将黄土和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农家肥)按7:3比例配置成营养土,同时每667 m2加入油渣300 kg、过磷酸钙50~80 kg、硫酸亚铁10 kg,填入栽培沟内踩实后进行播种或定植,解决了沙地保水保肥能力差的难题。

直播建园技术

直播建园技术是解决枣树移栽时死株严重、成活率低的有效措施。在经过配方改土的栽培行内,按照20 cm的株距播种酸枣仁,出苗后待砧木生长至适宜标准时进行嫁接培育成苗。一般日光温室于元旦前后播种酸枣仁,5月中下旬酸枣砧木生长至茎粗0.5 cm以上时平茬,将鲜食枣接穗嫁接于酸枣砧木根茎上,并进行抹芽、肥水管理、摘心等措施处理。11月中下旬落叶后,将多余苗木挖出移栽别处,第2年开始按照鲜食枣设施栽培技术标准规范管理。塑料大棚和防雨棚直播建园方法参照日光温室,其中双膜塑料大棚直播建园应于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第2年3月上中旬嫁接;单膜塑料大棚和防雨棚直播建园需推迟至4月上中旬播种育苗,第2年4月上中旬嫁接;嫁接当年培育成苗,第3年成园挂果。枣树育苗的同时可在设施内的行间套种甜瓜等低矮作物,保证设施在育苗期间的收入。

矮化密植技术

为便于管理,提高早期产量,改善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提高枣果品质,减轻病害,设施栽培应选用矮砧品种,实行高度密植,南北向栽培,沙地鲜食枣设施栽培适宜行距为2 m,株距为1 m,定苗密度为330株/667 m2。日光温室东、西两个边行分别距山墙1 m,南、北边株分别距温室前沿和后墙走道1 m。塑料大棚和防雨棚栽培东、西两个边行和南、北边株距棚边缘不小于1 m。

轻简化整形修剪技术

为提高光能利用率,促进枣树早结果、早丰产,设施枣树应采用“细长纺锤形”或“主干形”等结构简单的小冠瘦高树形,且应实行低干、矮冠,干高在25~30 cm左右,日光温室前部树高1.2~1.5 m,中后部1.8~2.0 m,塑料大棚和防雨棚东西两侧边行1.5~1.8 m,中部1.8~2.0 m。主干之上培养主枝,主枝上着生结果基枝,一般不再培养侧枝。幼树期重在整形,细长纺锤形树形留骨干枝6~8个,错落轮生在主干上,角度70°~80°,相邻骨干枝间距20~25 cm,枝长50~60 cm,骨干枝上培养结果枝;主干形树中心干上不留主枝,全树有小型结果枝组8~12个,直接着生在中心干上,与主干夹角70°~80°,结果枝长度50~60 cm,下强上弱,呈水平状均匀分布在主干周围。经过3~5年的整形,在树体达到理想高度后进行顶端短截或摘心,使其不再向上生长。由于枣树树冠容易控制,整形完成后,只需对过于衰弱和过旺的枝条进行回缩更新,修剪的工作量相对较少。

控产保果技术

枣树成花容易、花量大、花期长,通常情况下无需促花和保花,关键在于保果。设施生产中应通过严格控制氮肥用量,合理确定开甲部位、宽度、次数及赤霉素的使用时间、浓度和次数等措施促进坐果。并要根据树势适度摘心,促进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协调发育,注重培育木质化枣吊结果,适当控制产量,以平衡树势,减少用工和提高枣果品质。

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肥管理对枣树长势、产量、品质和病虫害发生等均有重要影响,是枣树周年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同时也是用工较多的一项工作。为了节约灌溉用水和肥料,减少水肥的投入和用工,稳定产量和提高品质,可以在设施内配备滴灌系统,实现水肥一体化施用。枣树管理中,要注意控制化肥特别是氮肥施用量,加大有机肥和钾肥用量,同时注意多种微肥的配合施用。在追肥和生长季灌水时要通过水肥一体化系统施用。干旱和盐碱情况严重的设施枣园,可在发芽前(春灌)、盛花期和采收后(冬灌)各进行1次栽培行树下漫灌。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病虫害防治是设施枣树生产上对产量、品质与安全性影响最大的管理环节之一。可利用物理杀虫灯、张挂粘虫板和树干涂抹粘虫胶等物理方法进行杀虫,并通过平衡肥水、通风透光、控制产量、增强树势等措施减少病害发生。在虫口密度过大及病害严重时,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要求,尽量采用生物农药和矿物农药进行防治,必要时再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但要确保在枣果采收前的安全期限内停止施药。

应用效果

课题组在多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并在榆林市鱼河农场和横山等地的沙漠地带,建设新型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防雨棚等适用于鲜食枣不同栽培模式的设施类型,以‘冬枣’‘早脆王’‘伏脆蜜’‘宁夏长枣’等鲜食枣为主栽品种,通过应用根际配方改土、直播建园、矮化密植、轻简化整形修剪、控产保果、水肥一体化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配套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目前,4年生日光温室枣园平均每667 m2的产量可达1320 kg,产值6~8万元以上;5年生双膜塑料大棚枣园平均每667 m2产量达1210 kg,产值4~5万元;5年生单膜塑料大棚和防雨棚枣园平均每667 m2产量达1130 kg/667 m2,产值1.5~2万元。

低碳建造技术范文3

关键词:低碳园林;建造原则;策略

所谓低碳园林,指的是以满足城市园林绿地功能为前提,在城市园林绿地的生命周期内,科学地进行规划设计,以将城市园林绿地具有的生态效益全面发挥。低碳园林具有高碳汇、高观赏性、低能耗、低污染的优势特征,是现阶段园林绿化中值得大力推广的一项园林形式。

1 低碳园林的根本原则

1.1 尊重场地

绿地场地的不同,所发挥的功能也不尽相同,而绿地实际承载的使用功能是园林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应全面落实低碳原则,在对地形进行整理时,要始终坚守保护和利用自然地貌,或者按照绿地功能的要求科学地改造设计地形。以因地制宜为基本原则,保持地形的原貌,不得随意改动,否则就很难将绿地场地的独特性充分显现出来,并且在不同程度上还会增加工程量。

要想使园林设计更加优秀,就必须做到尊重场地,唯有如此,地域的精神才会被充分显现。场地特征与其所在的地域环境是紧密相连的,而地域环境又是实现认同感和归宿感的园林文化的前提。

1.2 彰显自然

园林设计师除了对景观的形式及功能进行设计外,还要将其自然特征体现出来,从而引导人们的视野与运动,不断启发人们对环境给予必要的关怀。重新显现出自然过程,使城市居民切身的感受到大雨过后河流的暴涨,感受枝叶的摇动所带来的清新的自然风等。只有人们认识到了自然美与欣赏自然过程后,才会在自家院中栽种自然植被;才会把芦苇、茅草以及田野景观注入到城市园林中……这些显露自然的做法,对于城市绿地建造成本的降低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低碳园林目标的最佳途径。

1.3 原生自然

强调根据大自然的规律,提高工程建设效果。园林建设过程中,与自然相符的自我设计和自我修复过程其实就是对自然过程的一种适应与全面结合。主要涵盖了:园林水闸建造过程中,闸孔应和水流正对,这样,水流不仅能够顺畅地流过水闸,同时,还有效避免了水流不均匀冲刷水闸闸基而导致工程隐患的发生,确保水闸持续稳定的使用。可仿效自然的生态边缘带以及生物群落形式对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将河流原有的形态予以保留,不得随意将河道取直,通过生态驳岸来更换河道渠化工程;根据水的具体流动动向进行瀑布、溪流等景观的设置等。

以低碳为核心开展园林设计工作,不仅要采用水平高的技术达到低碳化目标,同时,还必须对自然自身具有的核心价值予以重视,要将大自然具有的周期规律作用全面发挥。

2 建造低碳园林的策略探究

2.1 合理地建造绿色低碳园林构筑物

在建造园林构筑物时,应认真构思并采用丰富的形势达到预期的增汇目的,园林建筑实际建造过程中,可通过地下、半地下或者架空底层的方式及立体绿化屋顶、墙面等手段将绿地和绿化面积进一步提升,同时,还要确保建筑设计具有多样化的建设风格,从而为居住者提供多种园林景观,以达到低碳园林这一特有风格。另外,建造地下或半地下园林构筑物,还能够使得夏季与冬季的建筑能耗不断降低,做到了节能减排。还可以将太阳能采光板当做框架面与顶棚等结构,把建筑物和太阳能有机的融为一体,以此达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的持续发展目的。对风能设备进行科学设计与合理配置同样也可实现新的低碳园林景观。

2.2 增进园林使用的能源效率

建造低碳园林过程中,应重视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重新改造旧物,将其变为新的建造材料。同时,低碳园林中有一些小型的可循环利用设施,主要处理污水和废水,雨水的收集和再利用等,这样,材料和能源得到了大大的节省。

2.3 雨水储蓄利用

首先,诸多的雨水会顺着市政管网流掉;其次,多数景观用水全部都是洁净的自然水;应积极构建雨水利用基础设施,真正做到就地滞洪蓄水,这是有效处理城市雨水供求矛盾的最好方法,并且,还将园林景观和植物灌溉用水的难题予以了有效解决。园林设计过程中,雨水的再利用具体涵盖雨水集蓄与雨水渗透。

雨水集蓄设施具体涵盖了集雨系统、蓄水池和净化设施等内容,园林中常用到的集雨系统一般有道路集雨人工湖系统、屋面集雨系统等。雨水渗透设施涵盖了地面渗透池、渗透沟以及可渗透铺装。对于水源较充足的区域,可通过人工洼地的方式构建渗透池,以建造出有着一定野趣的小型湿地;对于降水量较小的区域,可通过渗透沟与铺满砾石形式的渗透沟进行雨水的蓄积。

总而言之,要想使园林工程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遵循低碳原则,合理地采用建造低碳园林的具体措施,唯有如此,园林工程才会真正的实现环保、节能、低碳的目标,促进城市生态平衡,建造出满足人们实际需求的绿色园林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低碳建造技术范文4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0-0043-02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作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之一的船舶产业,必须响应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要求,积极开发新技术、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促进船舶从建造到营运、拆解整个寿命周期绿色环保。“绿色造船”是船舶产业的发展方向。

高等职业院校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创新精神,团结协作,全面发展的面向各修、造船厂具备构件加工、船体装配、船体焊接、造船生产设计、生产组织与管理等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他们是船舶行业的高技能人才后备军和主力军。因此,必须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他们成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践行者。

1 绿色造船

“绿色造船”是船舶工业的发展方向,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绿色船舶技术:绿色船舶应符合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应用涉及船舶的设计、能耗、污染物排放、资源消耗等。二是船舶的绿色建造:船舶的绿色建造是针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这个过程中包括船舶的设计、制造、使用过程以及报废处理。在整个生命周期,对于资源的消耗少,对环境的影响小,并且能够使得船舶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高,最终使得企业和自然环境双赢。

2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绿色造船理念的培养同样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对绿色造船的了解、认识,到对绿色造船技术的学习和设计运用,以及对绿色造船工具的运用,最后绿色造船的实践学习和知识扩充了解,等等。在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和专业教育方式,把一个系统、全面的绿色造船体系渐进式地融入教学中,对原课程教学进行改善,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和延伸,鼓励专项研究和综合运用。

把对学生“绿色造船”技术培养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逐次递进,即绿色船舶基础理论知识学习阶段、绿色船舶技术技能的训练阶段、专业工程实践应用阶段,形成基本技能训练、绿色船舶设计、专业工程实践的三个环节。

基本理论、方法框架的建立 绿色船舶初步认知阶段,前期重点学习建筑设计基础知识,初步了解绿色船舶基本内容,具体做法是增设绿色船舶技术课程。绿色船舶技术主要考虑能效规则,进行新能源的应用:首先是动力技术方面,主要包括低排放燃烧高效率柴油机、全面试验船上燃料电池,还致力于研究利用风能、太阳能、液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为船舶提供动力技术;其次是减阻技术,主要采用线型优化设计、整流装置以及气膜减阻等;最后是减排技术,主要是SOx、COx、NOx洗涤塔设计研究。

在原来的专业核心课程中增加船舶绿色建造内容,船舶的绿色建造应包括绿色船舶设计、绿色制造和绿色建造模式及管理方法三个部分。绿色船舶设计技术是指在船舶的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船舶的后续制造过程,即要面向整个生命周期过程,进行相关绿色设计,使得在后续的相关过程中可以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较小,从而达到绿色性的要求。绿色船舶设计是在保证船舶原有的功能,不影响使用寿命的前提下,考虑在船舶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包括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循环利用的一种科学而环保的设计。

船舶产品的绿色制造,主要包括船舶的工艺规划、加工制造及装配等环节。优化船舶在制造过程中的环境友好性,控制生产过程中的“三废”即废气、废液、废物的排放,或通过“三废”处理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绿色管理包括对合理造船工艺流程的不断完善管理、针对船舶工业生产特点的船舶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化造船模式管理等。

绿色船舶技术技能的训练阶段 现代造船模式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焊接技术。在船体建造中,船体建造总工时的30%~40%是焊接工时,船体建造总成本的30%~50%是焊接成本。评价造船质量的重要指标是船舶焊接质量,影响造船产量与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焊接生产效率,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必须会焊接操作,在焊接专项技能实训中培养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在板对接手工电弧焊实训项目中,具体教学过程是布置任务学生思考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拟操作实践检验。在布置任务时一定要学生思考实训项目的环保问题,在教师的示范讲解中也要注意环保,在学生的操作实践中将环保问题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实训要让学生充分考虑环境污染、焊接能源消耗、焊接质量等问题。其中,环境污染主要是指焊接有害气体、烟雾和粉尘污染、弧光辐射、电磁污染、噪声污染等;焊接能源消耗指的是电能有效利用率问题;焊接质量主要考虑产生缺陷,如裂缝、气孔、未渗透、焊缝尺寸不合格等。在焊接技能实训中强化绿色造船意识。

专业工程实践 船舶建造过程流程:生产设计相关材料和设备的采购板和型材的加工分段装焊总段组装船体合拢下水码头栖装试验交船。在校内进行的专业工程实践是选取33 500吨散货船环形分段装焊,具体实训流程如下:

1)熟悉分段结构图纸、套料图纸及另件明细表,掌握零件切割、加工流程;

2)根据零件编码确定零件需要的加工设备以及加工方式;加工设备包括大型三辊卷板(压)机、单臂液压机、小型三辊弯板机、门式油压机、肋骨冷弯机等;加工方式包括面板加工、折边肘板加工、型材弯曲加工、板材折边加工、板材弯曲加工等;

3)根据套料切割图纸中的零件号在切割完零件上标记零件编码、组装方向(如TOP FWD PORT STB’D)、EXCESS(余量)、加工符号(如折边F、压弯B等);

4)切割完成零件进入BUFFER区,能根据套料版图零件编码、流向和加工信息进行配送至不同的组立工位(即零件托盘流向信息);

5)能根据零件加工图纸及样板(TEMPLATE)、样箱图对复杂零件进行成型加工;

6)根据分段施工图进行小组立、中组立装配并检验;

7)根据施工工艺完成33 500吨散货船环形分段装焊。

在实训中从环境协调性因素、经济合理性因素、技术先进性因素三方面进行绿色建造技能的培养。首先,环境协调性因素考虑能源类型、能源利用率、能源消耗弹性系数,材料的利用率、设备配置,“三废”的排放,工作强度劳动定员、事故率、职业病、工作环境防尘防毒。其次,经济合理性因素考虑材料利用率、能源利用率、装焊场地及分段堆场的配置、焊接设备及起运设备配置、人工成本、环境成本。最后,技术先进性因素考虑技术水平、测量与精度控制、生产方式、管理水平。

低碳建造技术范文5

关键字:理论;低碳;绿色建筑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低碳理论的概念及其意义

(一)工业革命后,人们对于化石燃料越来越依赖,并且人类不停地追求工业,科技的发展,化石燃料的利用也日益增加。因此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十分巨大。因此在地球上出现了许多环境恶化的现象,例如大气层空洞,沙地化,各种自然灾害等。因此为了减少对于化石燃料,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缓解环境恶化的现象,人们制定了低碳经济的理论。

(二)低碳经济的概念,主要是要求在在使用尽量少的能源的情况下,创造的产品能有巨大的效能,效率和效益。并且产品的污染和排放要尽量的少。在低碳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可以使得污染减少,消耗的能源也会降低,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对于中国而言,虽然我国的资源较多,但是分布及其不均匀,例如水资源在南方分布极广,但是在北方显得很紧缺。所以我国的各种资源人均拥有量都较少。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资源,人均拥有量在世界上排名很低。所以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黄金时期,如果受到资源缺乏的制约那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将会很大。所以推行低碳经济理论,不仅可以保护环境,使得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我国减少对于化石燃料,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依赖,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得到长足的增长。

(四)对于绿色建筑而言,低碳理论在建筑的材料准备,建筑过程,建筑后的使用排放可以提供借鉴和帮助。在材料准备时,可以采用符合低碳理论的环保材料。这些材料使用清洁能源,对于环境没有污染,而且可以重复利用,减少浪费和碳排放。在建筑设计方面,可以采取符合低碳理论知道的建筑设计,使得建筑内部的通风好,采光优秀,尽量不采用灯光来照明,不采用空调等制冷机器来调节温度。从而不必采用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减少碳排放和污染。

二、绿色建筑的概念及其特点

(一)在传统的建筑的建造过程中,建筑所消耗的化石燃料,不可再生资源较多,对于资源的利用率较低,所建造出的建筑所排放的废料也比较多,对于环境的污染很大。对此,人们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就是要在建筑建造时多利用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等。在必须使用的化石燃料和不可再生资源方面,要尽量少利用。从而使得建筑对于资源的利用减少。并且在建筑排放物废料方面也要尽量减少,从而使得建筑更加环保。

(二)要使得建筑对于资源的利用减少,那么就要求对于资源的利用尽量合理,利用率要尽量高。所以绿色建筑对于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利用十分合理。而对于建筑材料方面,绿色建筑使用的材料都是无污染且能够进行重复利用的材料。而且对绿色建筑来讲,不仅要尽量少的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建筑的质量高也是其特点之一。绿色建筑的质量普遍很高,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的心理和生理需求,这是因为绿色建筑对于自然,人文的利用较高,且对于建筑内部的空间和布局也要求很高。而且绿色建筑的建成后,产生的废料也很少,对于环境的污染十分的微小。

(三)总而言之,绿色建筑的特点就是对于资源的利用少,造出的建筑质量优秀,建成后对于环境的污染小,遵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三、在低碳理论下的绿色建筑设计思路

(一)绿色建筑对于资源利用十分合理,对环境的污染很微小,建筑质量也很高。所以对于低碳经济理论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是很有帮助的。为了普及和发展绿色建筑,建筑业的科技发展十分重要的。从建筑理念而言,建筑的整体设计要求智能,环保,节能。从建筑材料方面而言,要采用可以多次利用的循环材料。在于建筑建造方面,需要采用新技术。在这种新技术的支持下,建筑在建造时利用的资源更少,所造成的污染更小。

(二)结合世界发达国家对于绿色建筑方面的发展,我国应该根据当地各种条件来设计绿色建筑。充分利用建筑周围的环境里的清洁能源是建造绿色建筑的先决条件。例如可以在阳光照射强烈,普遍的地区采用太阳能来作为能源。在平原,草原地区,那些地区风能十分发达,因此可以利用风能。而在南方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则可以利用水能作为能源。通过利用这些资源,建筑对于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会减少,甚至于可以不再利用这些资源。通过清洁能源的利用,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污染物也会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也就会变得十分微小。这也就实现了低碳理论要求下的可持续发展。

(三)在建筑的建造方面,绿色建筑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更多。因为绿色建筑的资源利用是采用了清洁的,无污染的能源。所以对于建筑建造时所利用的材料就提出了要求。绿色建筑应该使用科技含量较高的材料,这些材料需要可以利用这些清洁能源,而且这些材料必须是可以重复利用的,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在建筑内部的空间,布局等设计也需要符合低碳理论的要求。传统的建筑内部基本采用灯光照明,采用空调等制冷机器来调节温度。而对于绿色建筑而言,需要建筑的采光尽量用阳光照明,采用通风,太阳能等方法来调节温度。因此绿色建筑要求内部设计的采光十分优秀,建筑内部也十分通透。所能达到的温度调节效果也很好。不仅如此,建筑材料的隔热,隔音,遮阳等效果也需要十分优秀。

(四)传统建筑在建成后的碳排放量十分高,对于环境的污染也很大。而对于在低碳理论指导下绿色建筑而言,必须减少碳排放,减小对于环境的污染。这就要求建筑内所利用的资源尽量是清洁能源,新能源,也需要建筑拥有能源可再生系统。例如建筑内部可采用地热,区域热电冷联产技术,使得建筑使用者不必使用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资源,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在于必须使用化石能源时,应该尽量的提高资源利用率,或者尽量使资源能够循环利用。从而达到减少碳排放,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让低碳经济理论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

四、结语

对于中国而言,传统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方式的使用还是占多数,因此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于环境的污染十分巨大。因此,推广低碳理论,普及绿色建筑设计对于减少环境污染,缓解资源的巨大消耗十分有帮助。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仍然处于一个比较低的阶段。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多去借鉴外国发达国家在绿色建筑方面的发展经验,通过在建筑设计,建筑和具体建造的各个方面学习外国的经验,来使得我国的绿色建筑得到巨大的发展。而要使得绿色建筑得到发展,就需要我们完善符合中国具体环境情况的低碳理论。所以这就要求我国把绿色建筑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从而让我国尽快普及绿色建筑,使得我国建成低碳学校,低碳小区等等符合低碳理论指导的建筑,从而让我国的污染减少,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大华,胡倩.基于低碳生态详细规划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J].城市规划,2013,(1):31-39.

[2] 王俊,王有为,林海燕等.我国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建筑科学,2013,29(10):2-9,33.

[3] 魏润卿.论低碳经济与低碳地产、绿色建筑[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22):38-40,16.

[4] 白召军,程浩,胡俊波等.我国绿色建筑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发展策略[J].河南建材,2013,(1):78-80.

低碳建造技术范文6

关键词:低碳经济;我国房地产经济;影响探究

低碳经济即指相关企业单位在具体的施工安排与实践操作过程中应秉承生态利益第一的原则,努力优化施工方案以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以实现绿色建筑的根本目标,进而推动我国房地产经济的稳步提升。因此,建筑企业的管理者需努力打造与生态环境高度契合的施工方案,以确保低碳经济在我国房地产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在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中融入低碳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一)低碳经济产生的积极作用

传统的房地产单位在具体建设环节都仅仅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在建筑原材料与技术方面没有积极革新,此外他们往往会忽略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即未能注重对绿色环保低碳节能建筑的开发,这难以为人类提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同时也可能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由此可见,将低碳经济巧妙渗透于建筑设计中非常关键,这不仅可以逐步完备房地产单位的内部构造,从而促使企业管理更加有秩序;同时它还可以减少现有的能源或资源的滥用,进而确保低碳资源的统一归并。所以,我们需合理利用低碳资源并将其与环境高度融合,其具体通过择优选择与外界气候和环境相符合的建筑地址、提升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来增强建筑的绿色舒适性、选择易分解的建筑材料等准则来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绿色低碳性能,从而为开发低碳环保型的绿色建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低碳经济可能引发的不良影响

高科技时代的到来,自然会促使人们萌生低碳经济的想法,因此,建筑企业人员会在绿色设计方面有所创新即积极引进先进的绿色建筑原料,采纳光能或风力发电系统、安装污水收集系统等,以努力将碳排放量降到最低,但是这种环保性的设计必定会有较高的安装费用,

进而引起房价的大幅度上调,从而为消费者带来巨大的买房压力;其次还会对建筑单位的发展布局产生影响,其主要表现在如果不能保证建筑企业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而来实施低碳经济,或是建筑企业相关人员通过媒体对低碳经济建筑进行反复鼓吹,以保障建筑价格的稳定增长,这不仅可能会造成建筑质量不达标,甚至可能会阻碍房地产经济的长远发展。

三、低碳经济在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中的建议分析

近年来,国家也在推行绿色环保理念,各大城市的出租车逐渐被新能源汽车所取代,以减少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随之,房地产开发领域也创造了低碳经济的想法,以此通过强化相关人员对低碳绿色建筑的认知,来为人类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所以低碳经济的创新可以促进房地产经济迈向更高的阶梯,我们有必要探究如何在我国房地产经济中更好地践行低碳经济,其切实有效的措施主要体现在:

(一)加强对房地产的低碳技术管理

伴随全球温室效应、环境损害与能源短缺问题逐渐明显,减少建筑领域的能源消耗已成为当下建筑部门的核心任务,由此,构建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发展低碳建筑极其重要,其关键是建筑规划设计、使用、运行、维护和重新利用全过程的低碳控制优化,如在建造环节,可以利用屋顶光伏发电技术来实现自然光与灯光照明的有效整合,还可通过建造无动力屋顶通风设备以调节风流风速并带动风机发电;同时我们在使用建筑时候,还可以通过种植屋顶花草来建造“绿色屋顶”,这不仅可以达到降温效果以节省空调电力,还能吸收大气污染物;在建筑物拆除方面,可通过有效回收利用建筑废弃物以防止二次污染。其次,有关建筑部门务必严格遵循低碳经济理念,并能结合自身的建筑发展实际,秉承经济性、合理性及适用性的准则,在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可以高效开拓并使用低碳节能资源,以实现房地产经济的长期稳步发展。首先,在材料选择方面,有关建筑单位应尽量选取对环境起积极作用的可循环原料如:建筑保温材料、多功能复合一体的墙体材料(玻璃幕墙、金属板幕墙、轻质板墙等)、吸音材料、防护材料等;在节能领域,着重采纳SHC技术,同时因地制宜地优化建筑围护结构热功性能及通风与空调系统,并结合当地外界环境的因素来使用冰蓄冷空调系统、节能灯具、只能照明控制系统、节能电梯、太阳能光伏材料等;在水资源使用方面,施工人员可以巧妙安排冷却塔、节水器具、雨水收集系统、节水灌溉、中水回收利用体系等,主要通过这几个角度的低碳设计来完成绿色建筑的目标,进而为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二)积极完备并执行环境监管体制

如今,我们国家在提倡迅速发展经济,但是以破坏生态自然的经济发展显然不足以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尤其在房地产部门一些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并没有引起相关工作者的高度关注,究其原因在于环保组织的执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国家务必将低碳资源与环保观念构建联系并制定规范合理的法律措施,同时还应积极革新并加大对环境监管体制的执行力度,并严厉惩罚非正当程序施工等一系列滥用土地、肆意破坏生态自然的违法行为,以此来增强相关单位人员的绿色环保意识,进而保障低碳节能技术的科学使用,以便为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