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资源的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资源的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区域;严格;水资源管理;符合性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water consumption of Yantai city area and the relevant situation of the most strict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makes a compliance analysis of the water consumption of Yantai city area and the most strict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and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Key words: regional; strict;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compliance
中图分类号:TP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烟台市区概况及用水量情况
1.1烟台市区概况
烟台市区地处山东半岛东部,东连威海,西接潍坊,西南与青岛毗邻,濒临渤海和黄海,与日本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环渤海经济圈内以及东亚地区国际性港城、商城、旅游城。烟台依山傍海,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避暑和休闲度假胜地。市区下设芝罘区、福山区、莱山区、开发区和牟平区,人口178.9万人,土地面积2722.3km2。
市区地形属低山丘陵区,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总的地势是东西高,中部低,南高北洼。山丘区面积为2262.3 km2,占总面积的83.1%,平原区面积460 km2,占总面积的16.9%。境内最高峰昆嵛山位于东南部的牟平区,海拔高度923m,中北部为大沽夹河冲积平原,北面沿海为淤积海滩和盐土平原。
区内共有大小河流40余条,均为山区性河流,属山东沿海诸河流域直流入海水系。其特点为:流程短,比降大,汛期洪水暴涨暴落,枯水期则多半干涸。区内较大的河流有大沽夹河、辛安河、沁水河以及向南流入威海市的乳山河和黄垒河。市区最大的一条河流为大沽夹河,由内、外夹河两大支流组成,流域面积为2296 km2,境内流域面积638km2,干流长度75 km。第二条大的河流为辛安河,流域面积为288 km2,干流长度43.5km,平均比降0.0015m/m。
大沽夹河和辛安河中下游穿过烟台市区,是市区防洪排涝的骨干河道,也是市区目前主要的供水水源地。
2010年底,烟台市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60.27亿元,占全市的42.68%。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为59.54亿元、1106.61亿元和694.12亿元,三产结构比重为3.2:59.5:37.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916元。区内有效灌溉面积55.97万亩,粮食总产量21.42万t。
1.2用水量情况
烟台市区2003~2010年多年平均用水量为20014万m3,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7538万m3、林牧渔畜用水量2454万m3、工业用水4232万m3、城镇公共用水1878万m3、居民生活用水3692万m3、生态环境用水221万m3,分别占用水量的38%、12%、21%、10%、18%、1%。详见表1。
表1 烟台市区2003~2010年用水量统计表(万m3)
烟台市区2010年总用水量18349万m3,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5563万m3、林牧渔畜用水量2776万m3、工业用水3457万m3、城镇公共用水2102万m3、居民生活用水4204万m3、生态环境用水247万m3,分别占用水量的30%、15%、19%、11%、23%、2%。详见表2。
表2烟台市区2010年用水量情况表 单位:万m3
2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以国发[2012]3号文件了《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这是继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来,国务院对实行该制度作出的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资源工作十分重要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明确提出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主要目标。针对当前水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水污染严重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项制度”,相应地划定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 通过制定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引导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布局优化;协调区域间用水关系,减少水事纠纷,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建立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绩效监督和评价体系;实施水资源统一调度,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城乡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安全。通过提高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遏制用水浪费,严格控制污染物入河总量,对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烟台市区用水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符合性分析
3.1 用水总量控制符合性分析
烟台市区年度总量控制水量为43600万m3,其中地表水25900万m3,地下水11700万m3 ,引黄水量为6000万m3 。详见表3所示。
表3 烟台市区现状用水量与“十二五”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对照表
由上表可知,烟台市区现状用水量与“十二五”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相比,仍有25251万m3的余量,其中,地表水控制指标剩余量为13296万m3,地下水控制指标剩余量为5955万m3。通过对比分析,烟台市区现状用水总量、地表水用水量、地下水用水量都不超过相应的控制指标。
3.2用水效率控制符合性分析
烟台市区2011~2015年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为:万元GDP取水量为16.1~15.22m3/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10.96~10.26m3/万元,农业节水灌溉率63.68~65.36%。详见表4。
2010年烟台市区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为3.53 m3,符合烟台市区2011~2015年年度用水效率控制指标要求;农业节水灌溉率为60%,不能满足烟台市区2011~2015年年度用水效率控制指标要求。
表4 烟台市区 “十二五”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一览表
3.3限制纳污能力符合性分析
烟台市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指标见表5。根据2010年烟台市区水功能区监测资料分析,只有黄垒河牟平农业用水区水质目标达标及满足限制纳污指标,其他水质均不达标且出现超限制纳污指标,不能满足要求。
表5烟台市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指标一览表
4建议
通过以上符合性分析,烟台市区用水量严格控制用水总量控制范围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的用水量符合用水效率的控制指标,农业节水灌溉率及限制纳污能力应进一步控制。为更好的实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议如下:
(1)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加快水务一体化进程
国内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模式是分级分部门管理,水源建设归水利部门管,供水归城建部门管,污水处理归环保部门管,这样就造成“管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治污,管治污的不管回用”的现象,各相关管理部门不能很好的协调沟通,往往是有利益的事情抢着管,没有利益的事情都不管,在整个水务链条的管理上没有形成合力,各自为政,为更好的管理水资源,实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应进一步理顺体制,加快水务一体化进程,统一规划和发展思路,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解决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的突出问题。
(2)加快构建现代水网工程体系
构建现代水网工程体系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工程基础。围绕统筹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威胁、水生态退化三大水问题,坚持防洪、供水、生态功能的有机统一,实现多水源的联合优化调度和统筹配置。
(3)加快田间工程和节水设施的建设
水资源的管理制度范文2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resources, this paper calculated the degree of gray incidence of human resourc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of Hebei Province and Jiangsu Provinces, analyzed that the high-tech R&D have a greater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based on this conclusion, advanced three suggestions about retaining and attracting talented person i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of Hebei Province.
关键词:医药制造业;人才资源;灰色关联度
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human resources;the degree of gray incidence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086-02
0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原本以自然资源和原始劳动为主的竞争,逐步演变成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日益成为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最主要的资源。随着近些年来社会老龄化加剧,生物技术的空前发展,具有高科技含量,高疗效的新产品、特效产品必将拥有广大的市场空间。新产品的开发必将投入更多资源,而人才资源是其中的主体。
1研究背景
河北省是我国著名的医药制造大省,地处京津冀商业圈之中,特别是省会石家庄既拥有华药,石药,神威,以岭等著名企业,又拥有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众多高校作为依托。2005年石家庄市又被评为了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可以说河北省医药制造业既具有一定的雄厚基础,又具有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
赵长林,刘霞在《我国各地区医药制造业竟争力的比较分析》中,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运用spss统计方法,统计了我国各个省市医药制造业的竞争力情况。计算结果显示河北省医药制造业的竞争力只处于行业中等偏上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远不及江苏,山东等医药制造大省。本文借以上研究结果,只从人力资源角度,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找出河北省与医药大省江苏省之间存在的差距,并依此提出改进建议。
2医药制造业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的选取
医药制造业是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通过分析,本文选取能够总体反映医药制造业企业人力资源状况的:医药制造业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以及在人力资源方面能够反映企业科研能力的人才资源:医药制造业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医药制造业科技活动人员、医药制造业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三个指标作为人力资源评价的主要指标。利润是指企业销售产品的收入扣除成本价格和税金以后的余额,能够充分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本文选取利润作为衡量医药制造业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经济指标。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
3人力资源与企业发展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3.1 灰色关联度分析灰色系统理论是由我国著名学者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首次提出的,主要是利用系统内已知信息来确定系统的未知信息,其具有建模过程简单、模型表达式简洁、便于求解、预测、精度高、适用性强并且对数据的要求不高等优点。
本文采用绝对关联度的量化方法,计算步骤如下:
首先,制定出参考数列,参考数列常记为x0,一般表示为:
x=x(1),x(2),…,x(n)
关联分析中被比较数列常记为xi,一般表示为:
xi=x(1),x(2),…,x(n),i=1,2,…m
其次,对原始数列进行无量纲处理。无量纲处理常采用初值化方法和均值化方法。
再次,对于参考数列x0,比较数列为xi,用下述公式表示各比较曲线与参考曲线在各点的差:
(k)=
最后,将计算出的关联系数求平均值,即绝对关联度,表达式为:r=(k)。
3.2 医药制造业人力资源与企业发展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基于河北省和江苏省的比较运用灰色绝对关联度公式,分别对河北省和江苏省医药制造业的人力资源指标与经济指标利润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两省均以2002年-2008年医药制造业年利润数作为参考数列x0,将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作为比较数列x1,医药制造业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作为比较数列x2,医药制造业科技活动人员作为比较数列x3,医药制造业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作为比较数列x4。河北省与江苏省2002年-2008年医药制造业年利润与人力资源情况如表1、表2所示。
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计算结果如表3、表4所示。
3.3 结论上述关联度计算结果显示,河北省医药制造业中四个HR指标与医药制造业利润之间的关联度分别为:0.74,0.75,0.75,
0.75,各个人力资源指标对利润的关联程度的大体持平。江苏省医药制造业中四个HR指标与医药制造业利润之间的关联度分别为:0.70,0.86,0.77,0.82,研发人员,科技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量对利润的关联程度均大于企业从业人员数对利润的关联程度。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河北省在人力资源方面与江苏省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研发和科技创新人员与企业发展的关联度不强,医药制造业知识密集性的行业特点不突出。
4建议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可宝贵的资源,从以上灰色关联度分析中可以看出:人才资源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一支具有研发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优秀团队,才能快速推动医药制造业企业未来的发展。
高科技研发人员位于人力资源金字塔的顶端,既会有高高在上的骄傲情绪,又会有高处不胜寒的体会。所以经过一些学者的分析,高科技研发人员往往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他们拥有高水平的知识和研究能力,但个性比较突出,喜欢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生活方式;具有强大的精神追求,往往比常人更有高远的理想,事业心重,进取心强;不安于现有的环境,喜欢突破和新鲜的事物,具有创新性思维,这也是高科技研发人员流动比率大的主要原因。
针对以上分析结果,结合人力资源激励原则,以留住现有的高科技研发人员,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为出发点,对如何提高河北省医药制造业人才资源状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和奖励措施。物质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资源,是留住,吸引高科技研发人员的重要基础保障。合理的薪酬和福利制度可以使高技术研发人员感觉到自身价值得到认可,及时对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科研成果给予奖励,可以提高高科技研发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激发工作热情。
4.2 营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文化价值观的体现,对实现人尽其能,人尽其用创造了良好的氛围。高技术研发人员具有无限的能力与潜力,营造宽松舒适的企业文化环境,提供良好精神慰藉,更能使其发挥已有才能,增强努力工作的热情。
4.3 制定科学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培训。高科技研发人员一般具有高学历,对自我的要求也比较高,除物质生活外,更加关注自己的职业发展前景,为其制定科学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培训,可以加强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对企业的忠诚度,降低人才流失率。
参考文献:
[1]高楠.大中型企业R&D投入与创新绩效灰色关联度分析―基于河北省和全国的比较[J].现代商贸工业,2010,(6),1-2.
[2]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1.
水资源的管理制度范文3
水资源安全的定义是在水安全理论基础上提出的。联合国相关组织这样定义水安全:一个地区(或国家)可承受的涉水灾害及水资源能够有效利用,形成经济社会的可靠发展。水资源安全的实质是水资源供给能否满足合理的水资源需求,但实际上又涉及社会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等多个层面。为了形成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确保其经济用水和生态用水都得到满足。水资源的经济安全重点是对水资源的供给上能够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将其细化就包含了如下两个方面要求:一是能够提供的水体质量和数量上满足要求,二是供水价格要适中。而对于水资源生态安全就是对整个生态系统而言,基本的用水量必须得到满足。
2陕西省的区域性水资源安全现状
衡量水资源安全,不能单单从数量上看是否能满足人们需求,还必须对其质量进行要求,使其能够满足人类的基本生产生活要求,不能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在研究水资源安全时,就必须重点对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这两个方面重点控制,不能单一发展或是单一控制任何一方。陕西省的区域性水资源安全形势十分严峻,陕北水资源总量为48亿立方米,占全省的11%。陕南水资源总量为315亿立方米,占全省的71%。这种水资源的地域性分布不均导致了水资源的有效供给。区域性缺水情况已经影响到了区域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正常生活,陕西省各级政府对此也给与高度重视。造成陕西省区域性水资源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还包括,省内各地还在无序的进行开采,这就造成了多个城市的无浅表地下水可用,只能开采深层的地下水。西安市城区近郊由于地下水开采量曾超出允许开采量的近20倍,多地地面沉降量超过50毫米。对于水质污染而造成的水资源安全则比过度开采还要更值得我们重视,水污染所造成的水资源安全威胁会直接造成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条件的改变。陕西多数河流处于机型污染状态,包括石油类、挥发酚、氨氮等指数严重超标。
3水资源安全背后的隐患
水资源安全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是地区安全性的构成要素,从多方面还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构成威胁,如此以来,可以根据影响情况划分为水资源经济安全、水资源社会安全和水资源生态安全。水资源经济安全是指国家或是地区的经济发展的选择性不包含水资源因素,不因其而改变,可以按其社会发展意愿而自由发展。水资源的安全状况决定着投资意向,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前景,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水资源社会安全是指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或地区,因为水资源的不可逆转的短缺,造成社会稳定性的变化,甚至为了争夺有限的水资源而出现动乱,地区或是国家间的纠纷,严重的还会爆发战争,例如巴以和谈,迟迟没有进展,不仅仅是耶路撒冷归属,以及国家边界的问题,重点还有关于约旦河的水资源管理、水资源分配等围绕着水资源而出现的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水资源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处的生态系统能够不因水资源问题而恶化,保持地区性的生态环境完整和可持续发展。为了全人类的生存空间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就要对现有的水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使其能够的保值或是增值,让水资源在可控的状态下能够达到满足配比的要求。
4陕西省的水资源安全保障机制
水资源安全保障机制主要由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储备机制和水资源安全预警机制三部分构成,对于水资源安全的探讨必须要围绕这三个重点方面来论述,也是对水资源安全的事前事中事后多个阶段进行管理。水资源管理制度主要有两种:供给管理制度和需求管理制度。建立这两种制度的初衷就是将水资源供给和需求这两个容易产生矛盾的因素进行均衡,无论是供给,还是需求都是要在水资源的数量上有所管理,既要满足,还要不能无序,各自的侧重点都要给予考虑。陕西省一直采用的是水资源供给的管理制度,这种管理制度的弊端是没有明晰的产权、管理上无章可循。而需求管理制度则是将水资源等同于其他资源,使用市场手段,按照经济运行的普遍原理来提升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效率,此种管理制度的核心思想是提高用户的节水意识将用水需求理性的调整。陕西省现在已经在试点推行了水资源安全预警制度。当省内出现不同程度的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因素引起的重大水资源不安全情况时,对其进行预期性评价,并且由政府应急办和水务管理部门向社会进行预警,警示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水资源安全危机,并给出相应的级别划分。陕西省已经建立的安全预警体系包含了较为细致的观测工作,由监测部门对省内主要的可使用水源的数量、质量进行动态的跟踪,形成连续的记录,并通过统计学手段预测到未来一段时间可能出现的情况。这样从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管理制度和水资源储备体系等方面建立相关的预警指标体系,形成一套完整的水资源安全分析管理、预警、联动的动态系统使得安全预警系统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保机护航。
5结束语
水资源的管理制度范文4
水资源要得到合理的配置。首先,管理水资源的水平一定要提高,由此一来,才可让水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得到有效的缓解。其次,水资源的配置目标要明确,进行水的合理科学配置,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方面等各方面都需要水,水资源配置需要考虑到很多方向,在水资源进行配置管理时候,应该进行综分析,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要透明化和明确,水资源配置要统筹利害关系,可持续发展要得到确保。水资源在社会各个方向的实际需求为目的,来制定详细的配置方案,节约水资源和生活用水这两个方面都要考虑进去,从而避免水资源浪费。住户,企业,环境保护等因素方面的都需要在水资源配置当中考虑到。水资源的配置需要考虑各个方向的利润,这同时给配置问题带来了难题。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对水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分配:(1)以广大民众的需求为目的和以人为本来进行水资源配置,同时确保水资源质量得到保证。人们生活用水得到一定的保证。(2)根据各个企业用水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水资源配置,同时让经济发展得到满足。(3)根据社会各界的需求和可用水资源量,让水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同时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把管理制度提高。供水紧张的问题得到缓解,以现有的水资源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2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作用
2.1设定环境效益目标
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是保证水资源配置得到优化的重要因素,在水资源配置时应减少浪费并满足社会各方的需求,因此水资源的保护工作要重视。水资源的管理力度要加强,首先污水排放的工作要有相对应的标准,同时污水排放量要控制,检测污水指标的工作要严格,以免不达标的污水影响人民生活健康。
2.2设定社会效益目标
水资源的配置要结合社会各方面的实际需求,各个单位用水量要科学统筹的进行分配,当地的实际用水量和缺水量要做好预算,从而根据情况采取优化措施。水资源要减少不必要的分配,水资源的利用率要得到相应的提高,社会各界的用水需求要得到协调,从而让社会效益得到提高以此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3设置经济效益目标
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是水资源,人们生活离不开水,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是用水效率的控制。在保证社会发展用水的同时,要减少水资源浪费,降低用水成本,让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保障,实现水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2.4水资源配置目标设定依据
水资源开发和利用要结合社会各个方面,不能只对一方面进行开发和研究,这样会导致水资源配置不合理,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会得到提高,继而使社会的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制定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结合各个方向来保证供水充足,把水资源的保护工作做好,让水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益得到实现。
2.5水资源管理责任
水资源的管理制度要合理,水资源的责任制度要明确,在水资源中存在的问题要有相应的措施,岗位职责要得到加强。水资源的管理要不断的进行优化,提高水资源的有效的管理水平,确保建设水资源的管理体系和水资源配置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使社会各界的用水需求得到满足。
水资源的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沙颍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综合管理
1 流域概况
沙颍河是淮河最大支流,自西向东横跨豫皖两省,其中河南省境内干流长418km,流域面积34440km2,大于1000km2一级支流有北汝河、澧河、颍河、贾鲁河、新运河、新蔡河、汾泉河和黑茨河8条;大于100km2二级支流近百条,流域内建有昭平台、白龟山、白沙、孤石滩、燕山等5座大型水库和24座中型水库及340座小型水库,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工程水系,为防御洪水、维持流域内生态平衡、区域的工农业、业和居民生活用水提供了极大的保障。
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水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由于沙颍河流域缺失水资源统一调度、配置方案,为了得到更多的水资源,各地利用辖区内的水库、拦河工程层层拦蓄,下游河道生态基流得不到保证,水污染严重。水资源竞相开发、分散管理的问题较为严重,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和手段,难以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流域管理制度与能力建设急需加强。
2 流域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沙颍河流域管理是一项跨地市、跨部门、跨行业,涉及范围广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流域与区域的政策、体制、法规、工程等多个方面。
当前河南省沙颍河流域水利改革发展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现行的管理体制与新形势下的流域管理要求仍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为:(1)在水资源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着水资源管理块块分割、相互制约、职责交叉、权属不清的问题,尚未形成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科学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2)各职能交叉,分部门、分行业、分区域管理,缺乏有效的协商决策和协调运行机制,流域管理作用不明显;(3)综合利用和专业规划严重滞后,管理缺乏依据等;(4)流域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尚未构建,缺乏统一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5)信息网覆盖不足,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
3 流域综合管理框架建设探索
以贯彻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化水利改革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人水和谐为原则,以在沙颍河流域建立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管理制度为目标,推进流域综合管理,切实加强涉河水事活动综合管理,积极推进流域层面协调议事机制建设和制度建设;试点先行,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要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完善流域综合规划编制,科学规划水利发展布局和建设规模;建立健全流域水法规体系,积极推动流域综合管理立法工作,加强流域管理制度建设,强化流域综合执法;推进流域信息化建设,实现水资源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和调度管理,形成支撑本地区水资源管理体系的工作业务平台和决策支持环境,增强水资源监管的科学性和及时性,全面提升水资源管理的能力、效率;强化流域机构在流域规划管理、防洪和水资源统一调度、河湖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考核评估、流域综合执法等方面的职能。
3.1 试点先行,实现水资源统一调配管理
2014年初河南省水利厅确定把河南省沙颍河流域作为河南省开展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试点区域。试点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沙颍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控制指标体系,制定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将沙颍河流域不同水平年用水总量指标,分解到沙颍河干流、主要支流和所涉及的行政地市区域,通过水资源合理分配,将水资源在流域内的行政区域之间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探索建立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模式,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3.2构建沙颍河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机构
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各利益相关方参加,建立一体化的流域决策协调机构、综合管理执行机构与各利益方对话机制,协调好各部门、各地区的关系,分工协作,统一行动,才能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2012年6月13日,经省编委批准,“河南省沙颍河工程管理局”正式更名为“河南省沙颍河流域管理局”,省水利厅以豫水人劳【2012】114号文,明确了沙颍河流域管理的主要职责任务,为流域综合管理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同时借着沙颍河流域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之机,也为了保证试点工作顺利开展,目前已成立了沙颍河流域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研究并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的有关重大问题。
3.3启动流域综合规划,健全流域法规政策体系
目前有关沙颍河流域的比较系统的报告和规划主要有《河南省沙颍河志》、《沙颍河流域防洪规划报告》等。当前沙颍河流域正在开展《沙颍河流域水资源调查评价》和《沙颍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评价》工作,制定《沙颍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也正在着手开展《沙颍河流域综合规划》。沙颍河流域综合规划要统筹各方面的目标,坚持人水和谐的指导思想,把维护河流健康、促进流域协调发展作为流域综合规划的主线,科学制定以防洪减灾、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生态与环境保护、流域综合管理四大体系为核心的规划方案。
同时为了保证各项成果顺利实施,沙颍河流域管理局正在申报起草当前沙颍河流域水资源管理迫切需要的《沙颍河流域水量调度管理办法》,开展《沙颍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办法》等法规的立法研究。通过建立完备的流域管理法规体系,使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分配与调度、河湖管理、防洪抗旱、水源保护、纠纷处理等,有序依法进行。
3.4加强流域信息化建设,提示流域综合管理水平
当前,河南省正在开展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目标是初步形成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近期目标相适应的全省水资源监控能力,基于沙颍河较完备的基础,已选择沙颍河流域开展水资源调度决策系统建设试点,为水资源管理业务处理功能的实现提供数据及软件资源支撑服务,沙颍河流域抓住机遇,下一步将全力打造“智慧沙颍河”,开展沙颍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对沙颍河流域主要水量控制站、重要水功能区、市界断面、河道水生态监测点、重要取水口和重点入河排污口进行监测和监控,建立信息共享、信息的机制和平台,为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业务与决策支持的手段。
4 结语
流域综合管理是河流管理的发展方向,探索推进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流域综合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深化水利改革、建设水生态文明要求的提出,为创新流域管理模式,推进沙颍河流域综合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本文分析沙颍河流域管理体制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对沙颍河流域实施综合管理的框架和策略等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能为沙颍河流域推进综合管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唐纯喜,关于推进长江流域综合管理的思考[J].人民长江,2014,45 (23):22-26.
[2] 王海伟,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探讨[J].人民长江,2014,45 (23):1-5.
[3] 黄利群,王春艳,叶亚琦,等.中国流域综合管理实施框架建设之探索――以黄河小花间试点区为例[C].黄河国际论坛,2012.
[4] 彭顺风,加强流域信息化建设 提升流域综合管理能力和水平[J].治淮,2013,(8):51-52.
水资源的管理制度范文6
水资源优化配置要求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为全灌区农业、二三产业、生活、生产、生态5个方面提供可靠的水源,以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即满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等多种效益目标,不是单纯地追求某一方面的效益最好[4],这些目标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以及相互竞争的问题[5].在基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条件下,刘艳飞[6]提出要从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整体的角度研究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坚持供需双向协调.梁士奎等[7]提出以人水和谐为目标,在合理确定“三条红线”控制指标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水资源分配方案下的人水和谐程度.笔者结合灌区实际情况,提出在制定灌区水资源合理分配方案时,应当依照以下6项原则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
1)用水总量控制.灌区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可开采量应低于其阈值,不同水源供给各用水户的总水量不应多于可供水资源量.
2)用水效率控制.农业作物灌溉定额、工业增加值用水定额以及其他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定额都应小于设计用水定额.
3)用水顺序控制.首先考虑保证城乡居民用水,其次考虑二三产业用水,然后考虑农业用水、生态建设用水、生产养殖用水.同一用水对象的不同用水部门也应该考虑用水的轻重缓急,应从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需要着手:生活用水应保证城乡居民最低的用水需求;二三产业用水应优先满足重要工业(电力、通讯、交通等部门)用水,其次考虑用水效益高的行业、企业用水[8];农业用水应优先满足重要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用水,同时还要考虑空间(灌区上下游、左右岸)关系等;生态用水方面应优先用于城镇绿化、环境卫生.
4)用水水质控制.不同水质的水源供给不同的用水对象时,尽量保证优水优用、低质低用的原则.
5)根据限制纳污控制红线,控制污染物入河总量不超过其纳污能力[9],污染物排放浓度不能大于其允许排放的最高浓度,将有限的水资源数量和纳污能力在区域间和用水部门间进行合理调配.6)生态环境用水量不得低于保护生态系统需要的最低用水量,包括改善水质,维护河湖平衡,美化居民的居住环境.
2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式
2.1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建立
基于上述灌区水资源合理分配方案原则,建立多目标多水源合理分配的模型。
2.2目标方程的建立
根据多目标多水源模型建立目标方程。y1为农业需水量;y2为生态需水量(包括水系景观和环卫绿化2部分);y3为生活需水量(包括农村生活和城镇生活);y4为二三产业需水量;y5为牲畜养殖需水量;x1为黄河水供水量;x2为地表水供水量;x3为浅层地下水供水量;x4为中深层地下水供水量;x5为南水北调水供水量;a1、a2、b1、b2、c1、c2、c3、c4、d、e1、e2分别为不同水源应用于不同目标的水量值,单位统一为亿m3.
2.3结果及分析
在规划年(2020年)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基础上,结合多目标多水源方程,采用线性规划和计算机软件(MATLAB)[10]相结合的办法合理分配灌区的水资源.经计算,大功引黄灌区不同水源优化配置结果。结合大功引黄灌区社会经济、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规划、水利工程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实际情况,基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综合分析结果如下:
1)灌区生活、生产、二三产业和城市生态需水量均呈缓慢上升趋势,农业用水量有所下降.供水区引黄供水呈上升趋势,地下水开采量减少,考虑适当增加南水北调水来缓解非农业用水.
2)灌区以农业用水为主,综合效益不高,不利于灌区综合发展.为更好地实现水资源优化的配置,应加大推行农业灌溉节水技术和灌区高效运行管理模式的保障措施,提高灌溉水保证率,将节约的水资源用于城镇及工业区发展、灌区生态发展中.
3)在实际供水期间,应考虑充分使用引黄水量指标,适当增加引黄水量用于农业灌溉和生态用水,这样可以缓解灌区水资源的紧缺状况,并可有效遏制地下水超采的趋势,回补地下水;同时改善灌区河道的水质状况和生态环境,增加环境的湿度,减少地表湿度的光辐射,将对净化空气、调节区域小气候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在地下水埋深较浅、有可能引发盐碱化的地区则先利用地下水,如沿黄地区或引黄灌区;因黄河持续大量侧渗或大水漫灌而导致地下水位偏高,有可能引起土壤盐碱化,一般在每年8、9月份,地下水位达到最高,应优先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减少引黄水量的使用,将引黄水供给下游缺水区.在不影响河道水环境条件下,可将地表水,用于农业生产和水系景观建设.南水北调水水质较高,用水成本也较高,可用于城镇生活和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工业.
4)灌区上下游统筹管理的问题.由于分散管理使得上下游用水出现上游用水充足、下游无水可用的现象.为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建议施行统筹管理、统一调度,推广实行自上而下的配水计划制定方式,配水计划具体到各取水口,按时段划分流量、水量.对整个灌区的水源工程、灌区建设、灌区扩建更新改造、灌区水资源调度等进行统筹安排.
5)水资源实时监测与调控.采用高科技远程自动化监测、检测仪器,通过对灌区水资源使用信息的实时监测、反馈,由计算机软件系统作出适宜的实时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调度方案,使得灌区管理更加科学化、智能化.
6)灌区要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推进以用水总量、用水定额控制管理为重点的节水防污、生态保护、有偿使用、监管并重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3结语
对大功引黄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水文气象、水利工程建设等诸多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收集的资料不全,时间和经验不足,研究不够全面和深入,故对问题的探究做了适当简化.鉴于水资源优化配置是一个不断优化、不断完善的过程,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1)按照水质进行水资源配置的原则还需进一步完善.
2)缺乏对灌区水资源生态环境效益有效的评价方法和定量的计算分析.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灌区内二三产业对中水的利用将会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