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运维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运维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运维管理

建筑运维管理范文1

[关键词]建筑工程 创新思维 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7-0147-01

作为一项非常繁琐的工程,建筑工程管理囊括整个项目建设的每一个时期,从最初的方案设计,到施工,一直到验收竣工等阶段均离不开管理。唯有如此,才能充分保证工程质量,推动整个建筑领域不断向前发展。但是,当前国内在开展该项工作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其中引入创新思维。由于这一个方面的原因,本文研究了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运用的必要性及其有效对策,希望能够为做好该项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一、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尚未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

健全的管理体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制度、机构、人员等,以充分确保该项工作顺利进行。但是,现实状况不容乐观,有些建筑公司并未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也没有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该工作,同时就算已经建章立制,但是人员设置严重不足,没有明确各方的职责,使得该项工作非常混乱,存在许多不足,根本不能发挥其原本的功能。有的公司尽管制定专门的制度,然而,具体落实过程中并未严格按照制度行事,仅仅是应付政府主管部门的检查而制定制度,具体工作过程中根本不在乎,选择相对粗放的管理方法,非常容易导致各种问题,并且会对施工进度以及质量产生阻碍。

(二)缺乏完善的管理理念

现在建筑领域之中,一些公司并未形成完善的管理理念,具体来说,大致反映在以下几方面:没有全面掌握该项工作的内涵,不注重该项工作的价值与意义,没有主动开展该项工作,最终对工程效率与质量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

由于近年来建筑工程市场竞争变得愈发激烈,大量公司纷纷投身于该领域之中。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建筑公司愈发开始强调眼前效益,仅仅注重施工成本以及推进速度,根本不注重工程管理的作用。施工过程中同样存在诸多问题,该过程中涉及到的机械基本上为施工方自己所有,他们往往将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因此,常常选择虚报、隐瞒等方法,于是导致该项工作的难度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对于管理方来说,由于顾及到双方之间的关系,碍于人情,对于管理工作并未严格要求,最终使得许多问题得以显现,例如管理松懈,机械故障,人员问题等。

(三)管理工作者思想比较落后

因受到长时间的传统模式的影响,对管理工作者产生严重的影响,他们的管理思维中具有太多的传统思想,同时,他们长时间通过过去的模式来开展工作,自然而然对新思想、新技术形成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最终对于该项工作的创新发展产生影响。

二、将创新思维引入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的必要性

(一)与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相符合

在我国建筑行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属于我国的其中一个基础行业,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建筑公司注册成立,纷纷投身于该市场之中,使得相互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客观要求公司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引入创新思维,将新技术、新思想引入到管理模式之中,实现传统模式的华丽转身,可以有效提升公司的效率与技术水平,使公司效益不断提高,使其所具有的生产能力能够满足经济需求。

(二)是科学管理的必然要求

现在我们生活的社会方方面面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到一个高节奏的生活中,因此,对于建筑公司来说,其同样朝着不断提升管理效率、充分确保准确性的方向发展,为实现这一点,公司必须选择合理的管理手段与技术。因而,主动学习相关管理理论、吸收各种好的管理方法与经验、切实兼顾公司具体状况来不断创新工程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建筑公司提供管理水平、实现科学管理的必然要求。

(三)能够为公司优化资源配置创造有利条件

当前,在开展管理工作过程中,缺乏足够的高素质人员,同时相应机构设置不科学,没有明确分配各方的管理责任,使得该项工作没有秩序,根本不能发挥原本的功能。而在工作过程中引入创新思维,公司能够科学的分配人员,不断改善自身的管理措施与策略,并且不断改善制度设计,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与责任心,使管理工作者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优化配置各种资源,使管理质量不断提升,最终实现工程质量的提升。

三、建筑工程中引入创新思维的对策分析

(一)不断创新管理体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管理体制中逐渐暴露出一系列的弊端,过去的方法不再满足当前社会新形势的需要,所以,创新管理体制属于应用创新思维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现有的管理体制里面,签订了建设合同以后,管理权基本上由项目经理一人所有,他对项目施工的全程涉及到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内容均具有决定权,例如财务管理、机械设备调配以及人工的配置等等,除此之外,他并没有相应的法人责任。正是如此,当施工过程中发生质量或者进度等方面的问题时,往往没有人主动承担责任,彼此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一定要不断创新管理体制,进一步细分管理权责,成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并且指定合理有效的制度,然后指定高素质的管理工作者实施全程监管,以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不断创新管理理念

健全的管理机制只是项目管理的内容之一,非常有必要创新管理理念。管理工作者应当掌握现阶段企业在理念上的弊端,掌握管理理念创新的价值与作用,在管理方法、制度上增加投入,积极主动的开展培训活动,为自己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富有创新理念的专业管理人才。切实加强新老职工的沟通与互动,使他们形成良性的互动,使他们的理念得到交流,使整个团队的管理理念不断提升,构建起一套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制度,建设一支过硬的队伍,最终使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三)不断创新管理机构

建筑公司应当充分了解该项工作的具体状况,在此基础上,组建相应的管理机构,使其保持独立,同时还应当逐渐对管理工作者的知识结构进行优化,将提升基层管理工作者素质放在首位,不断改进相关硬件;决策过程中,要是面临一些重大事项,那么必须尽可能的通过民主表决的形式进行,通过这种方法来进一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四)不断创新管理技术

创新管理技术,顾名思义,即在开展该项工作过程中引入新的方法,主要包括新工艺、新产品等。引入各种新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管理水平。现在,建筑工程的覆盖面逐渐拓宽,其中涉及到的技术越来越广泛,仅仅运用计算机已不能迎合当前的管理需求。所以,应当努力发挥各种新技术的作用,例如信息技术等,使项目方案的制定、图纸的设计等环节的关联效率与质量不断提高,进而推动公司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建筑领域获得了急剧的发展,在这个形势下,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内容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管理制度不科学、理念陈旧、人员缺乏等,均制约着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鉴于此,非常有必要在管理过程中引入创新思维,不断创新管理方法、技术以及体制等,为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建筑运维管理范文2

【关键词】危机管理意识;建筑施工;运用

近几年,随着我国科技力量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技术不断在进行改革与发展。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非常多,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制风险,就会影响道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只有将危机管理意识融入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才能确保建筑施工环境处于有利地位。

1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危机意识

1.1 危机与危机意识

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是非常危险的,若是风险处理不到位,将会严重影响施工生产与质量。这里所说的危机可能是安全问题,也可能施工中的工程质量问题。工程的质量问题影响是非常大的,其持续时间非常长。忽视存在的风险,就是不重视危机,就是没有危机意识,要想施工工程中尽可能少的出现事故,就要有重视危机、风险的意识,只有充分重视才能体现出危机意识的存在。但是在建筑施工单位中,仅仅只有危机意识还是不够的,更多的是要能提出解决危机意识的办法,药能理解建筑施工中危机意识的 真正内涵,也同样可以将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相关违纪看作是没有进行危机风险后果处理导致的项目施工危机。

1.2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危机探究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危机挂了就是要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潜在危险,并从中挖掘出其实质,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阻止危机的发生。一旦危机已经消除,不能放松警惕,更多的是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完善整个危机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很多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多都是因为施工技术不到位以及施工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导致危机发生的,作为施工管理单位,就要及时发现这些问题的存在,若是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任由风险继续发展,将会造成建筑工程很严重甚至不可挽回的影响。建筑工程中的危机管理就是要完善自身的安全施工体系,监控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危险,及时的分析并预测,以确保最大程度的减少因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因素导致的工程项目出现问题。若是施工单位没有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及其危机监控意识,那么施工过程受到的影响将会非常大。恰好,危机意识就可以最大程度的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不利于建筑施工的因素。

2 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

2.1 控制危机

(1)制定具体计划

这里所说的制定计划就是要对珍格格项目施工之后的经营生产及其发展制定一个具有指导性的计划,一旦企业出现指导性的失误,那么所下的决策就会出现问题,也就会给企业带来损失。所以,企业就应该制定完善的计划来规避风险。

(2)提升建筑施工单位的竞争力

建筑施工管理中,整体的敏感性非常重要,要想更好的控制之后可能发生的危机,就需要各个独立的单位之后的协作凝聚力及其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具体一点来看,也就是指建筑企业的管理者要有危机意识,并能高度重视建筑施工单位对于危机的敏感度。施工过程中出现危机问题,企业各个部门之间若是能协作配合,那个企业所展现出来的整体凝聚力在危机面前将会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其实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出现危机是很正常的,但是在出现危机时就应该要共同抵制危机,最大程度的降低危机损害。

(3)监控系统

建筑单位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应该构建一个完整的危机监控体系,结合相关企业之间的日常生产经营,并且还要构建专业人员与普通群众之间相结合的能力,实施有效的危机监控措施。

2.2 危机处理

建筑施工管理中要想进行有效的危机控制就要将企业单位的内部与外部有机的集合起来。其中,内部的危机处理就是要设置专门的危机管理部门,并组织专人进行危机管理,这么做的主要作用就是要能在第一时间内处理危机事件;外部的危机处理就是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委托其他的公司帮助自身来处理危机问题,也就是通过第三方公司在危机出现时采取解决措施。

(1)处理的要点要重视

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处理危机时要注意很多地方,具体一点来看,也就是要在众多的危机中寻求最为主要的部分,并对主要危机进行集中地处理。只要建筑施工中的主要的危机得到解决,那么其他相应的小危机就很容易解决了。但是,只要建筑施工中出现危机,那么其扩大的范围非常广,所以在处理危机时一定要当机立断,防止危机进一步扩散。

(2)危机的隔离处理

建筑管理中出现的危机往往只是某个很小的部分。然后再由这个很小的部分逐步扩大到整体中。以常规的情况来分析,很多建筑单位出现安全质量问题,紧接着就会影响到公司的财务以及信誉问题。所以,在建筑单位的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是重中之重,应该将危机意识从始至终贯穿整个管理过程。在危机管理中实施危机隔离管理办法,能有效的减少损失。其中,阻止危机蔓延的方法有人工隔离及事故隔离。其中人工隔离也就是说要从人力上面进行明确的分工,一部分人来处理危机,另外一部分人则正常工作,维持日常的建筑工程施工。事故隔离也就是为危机本身进行有效的隔离。

3 总结

任何行业的危机都存在双面性,一方面危机是一种机遇,另一方面危机又是一种危险。正是因为两者存在相互制约,才能让我们时刻处于忧患中,提醒我们要有危机意识。在建筑施工中之所以要有危机意识不仅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知名度,更多的是要让所有员工都能真正的有危机意识,在完成自身工作的同时注重自身安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管理过程要非常认真,要根据相关的技术标准来进行有效的施工,确保做到没有安全隐患存在,质量不会出现问题,而且相关的管理人员要掌握扎实的技术,真正的能面对危机处理危机。

参考文献:

[1]王守俊,武乾,张兰兰.建筑企业危机管理现状及应对的组织模式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01).

建筑运维管理范文3

工程造价指的是建筑施工单位所承包的某工程在其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一切成本的总和,包括从施工项目立项开始到施工项目的设计和投标,再到施工结束的全过程。而工程造价管理即是对工程施工全过程各个环节中所产生的所有成本支出进行管理,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为目的,采取有效的资源管理策略和资源分配措施,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服务。建筑单位作为追求最大剩余价值的独立企业个体,通过采用科学、有效地工程造价管理方案不仅可以节约施工成本投入,还可以提高其经营活动的有效性,最终为获得经济效益服务。综上所述,施工单位造价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完善的经济预算技术,还要工程建设相关设计技术和施工中材料的使用情况和机械使用情况。同时要对施工造价流程和技巧娴熟把握,才能做到造价管理得万无一失。造价管理工作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那么也要求造价管理人员主动学习、善于创新,将自身综合素养提升与造价管理工作做到与时俱进。 

工程造价管理是施工单位对施工项目进行管理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施工单位的市场竞争力、盈利能力及未来发展前景。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建筑市场为适应形势的发展,逐步完善各项招投标制度,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开始逐步规范地走向市场体制。本文就围绕在市场体制之下的工程造价管理展开思考,结合本人多年施工造价管理工作经验,对施工企业在投标过程中及施工过程中两方面的造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2当前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的困境 

2.1投标过程中造价管理风险 

(1)建材和劳动力价格上涨。由于建材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上涨是整个市场行为,具有不可抗性,因此,招投标风险管理必须对建材价格进行调研,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各种渠道的建材价格信息;(2)施工合同内容不全面。施工合同的内容要尽可能地清晰全面,特别是责任的认定,如果内容涉及面不足,时间节点模糊,就会造成投标报价的价格风险;(3)施工过程中除了建材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以外,施工工地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市政管理部门会收取如文明施工措施费等额外费用,如果没有在工程报价中列出这些费用,同样会造成招投标价格风险。 

同时投标文件中都需要有施工方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参与投标的施工单位必须精确计算工程量,无论是单价合同还是总价合同,并引入工程量清单的复核机制,避免出现任何错漏。假如投标方因疏忽未认真复核工程量清单而造成的招投标报价风险,由投标方承担责任。 

2.2建设工程造价编制不合理 

成本控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长期缺乏科学合理的造价管理就会严重威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工程造价的编制既要考虑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建设中所采用的原材料、施工技术等诸多因素,还要考虑建设工程带来的社会反响,因而是一项涉及面极广而又十分繁琐的工作。由于我国施工单位长期以来都实行较粗放的管理模式,因而在编制建设工程造价时普遍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是,成本定额核算不合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建设工程的成本定额核算不合理,常常会出现在工程竣工后工程的总支出大大超出的情况;二是,施工中新增加材料、工程结构和设备费用超出范围。施工中常常会发生一些超出预期的状况,而采取购买原材料、增加工程结构或引进设备来弥补的情况,而使工程失效;三是,施工单位造价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知识背景以及工程经验的缺乏都会造成工程的失控,最终导致无法对建设工程的成本起到控制作用,久而久之,工程也就失去了合理性和实用性。 

2.3建设工程频繁变更影响建设工程造价控制 

建设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由不同的单位执行,那么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受环境、市场甚至社会因素的干扰而无法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原本的设计来实施,施工时必须做出一定程度的变更,这一定会影响到工程造价控制。这种影响主要是两方面:首先,当工程施工需要变更时,工程的设计必须先于施工做出变更;其次,工程的变更一定会造成施工进度的延迟,必然会影响工程的总支出。建设工程出现需要变更无可厚非,少量的变更有助于克服不利因素,提高工程质量也值得。但我国的许多企业往往是由于忽视变更管理而造成的被动变更,且变更频繁。这种变更频繁的原因在于建设工程设计的不合理,最终导致造价失效,建设工程支出超出,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 

2.4建设工程的施工建设阶段忽视造价控制 

过去一直存在着观念上的错误,认为控制仅仅局限于建设的设计阶段,而没有将施工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纳入工程造价控制范畴。实际上,施工过程会受到自然环境、人员情况、材料情况以及设备情况多种因素的限制和干扰,如果不将这些因素纳入到工程造价的核算范围内,就不能真正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而现实的情况是,多数建设企业对于施工阶段的控制力很弱,仅仅是程式化的施工要求,无法起到控制建设工程成本支出的目的。 

3施工单位造价管理人员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技巧及方法 

建筑运维管理范文4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当前,BIM技术已被国际工程界公认为建筑业发展的革命性技术,它的全面应用,将对建筑行业的科技进步产生无可估量的影响。在如今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中,不时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着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我们需要将BIM技术有效的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以有效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1BIM技术的产生及其应用推广

BIM技术指的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它的产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功,BIM技术的开展需要三维数字设计和工程软件支持,两者共同构成了可视化的数字建筑模型。BIM技术的产生让工程技术人员能够正确准确的把握工程项目的详细信息,为组成工程建设团队的各个单位提供沟通、写协作基础,将BIM技术投入到工程项目中,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能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

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BIM技术是CAD技术之后又一项在建筑行业领域被广受关注的计算机应用技术,随着BIM技术的推广,它将代替CAD技术在建筑工程行业中普及,并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使用价值。由此可知,BIM技术可以运用到整个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即勘察、设计等阶段,运行、维护等阶段以及改造、拆除等三个阶段。

2.1设计阶段

(1)BIM技术可以对工程项目的建筑、机构等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利用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实现每个环节之间的共享。例如设计方按照客户要求完成建筑模型的建立后,设计方可以将建筑模型转交给结构设计师,让结构设计师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设计。设计之后,再转交设备设计工程师,工程师将设计数据录入。在这一过程中,每个环节衔接顺畅,且效率较快。(2)在传统的手绘图纸中,一般需要借助二维软件完成工程设计图,二维设计图完成后再导入SDMax软件进行三位模型构建,这一设计过程不仅浪费时间,更浪费资源。而利用BIM技术可以直接跳过二维图纸设计,利用BIM相关技术直接完成三维模型构建,既节省了时间,又避免重复工作。(3)使用BIM技术软件可以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审核和纠正,也可以自动地将三维数据导入各个分析软件中。如可以对绿色建筑等进行模拟分析。(4)BIM技术除了可以快速地建立工程模型,更可以预算工程所需要成本,可以协助工程造价师完成工程的预算、估算等。

2.2施工阶段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理念务必放在第一位,这对安全管理的工作意义重大。实践证明,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也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结合笔者实践工作经验,结合BIM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实际特征,构建了如下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型。在该模型中,主要分为数据源、模型层以及应用层等三个层次,其中数据源主要来自于Revit系列软件所创建的BIM模型以及3DMax等软件所创建的3D模型等;模型层是在BIM综合信息数据库平台的基础上,基于施工阶段的实际情况的需求所生成的信息模型;而应用层中能够通过对Navisworks的4D施工模拟和碰撞检测功能来对施工阶段场地的规划、安全分析、碰撞检测以及方案优化等来达到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的目的,从而有效避免了人工现场巡视以及手动检测的低效率。

2.3运维阶段

在建筑工程的运维管理阶段,BIM技术主要体现在对空间、资产、维护、公共安全以及能耗等几个方面的应用。其中建筑运维管理主要体现在图1所示的内容: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的运维管理中,能够在如下几个方面获得有效的应用:图1建筑运维管理的主要内容(1)提供与互联网相连接的接口;(2)在运营阶段,能够通过BIM技术快速获知故障发生的位置,并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3)BIM技术的前期集成化信息为后期的运维阶段的设备管理、物业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和数据保障;(4)有利于建筑工程的经营管理,使其增加一定的商业价值。

3基于BIM技术解决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存问题

3.1BIM技术的使用流程

以上已经详细分析了BIM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BIM技术具有可视化、模拟性等优点,将BIM技术应用在建筑项目中,除了可以完成建筑的设计,更可以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且包整个工程进度的顺利和各个单位之间的协调联系,从而达到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效果。图2为BIM技术在整个建筑工程生命周期中的应用。

3.2BIM技术应用框架

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可以将工程分解为三个部分,一是土建工程,二是结构工程,三是机电工程。在应用BIM技术中,可以利用BIM技术功能构建工程建筑模型,如具体的建筑扣题、建筑墙体等。再利用BIM技术进一步完成建筑的结构工程和机电工程,以达到信息的共享。在利用BIM技术的模拟功能下,可以提前发现建筑施工中可能产生的问题,针对问题,可以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进设计方案,以确保建筑正式施工之后的质量。

4结语

综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BIM技术越来越成熟和完善,人们对BIM技术的了解和重视,BIM技术越来越得到推广和应用。将BIM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不仅有利于发现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更能为建筑工程节约人力、物力等成本。

作者:陈良荣 单位:广东律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建筑运维管理范文5

1.1可视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改进与更新,我国诸多行业与领域的发展都越来越重视可视化技术,对于建筑工程行业来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借助传统的手段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尽管也能达到一些管理成效,但是整个管理过程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将BIM计算机信息技术引入到建筑工程领域,凭借该技术的可视化优势,不但能有效弥补传统管理手段存在的缺陷,同时还能实现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的创新,进而实现管理效率的提升。

1.2协调性

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对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进行有效协调,一旦发现某一环节的工作出现问题,必须在第一时间组织相关负责人进行探讨,准确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然后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以往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下,整个管理过程往往存在着诸多漏洞和缺陷,导致工程建设效率很难得到有效提升。但在引入BIM技术之后则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BIM技术具有较强的协调性特征,可实现各种资源的合理协调配置,进而为工程项目施工速度与质量的提升做出贡献。

1.3直观性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管理理念与模式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人员都是参照施工图纸开展施工作业工作,这就对图纸设计人员、审核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旦在图纸设计或理解上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与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在引入BIM技术之后,可便于施工人员对建筑工程项目及其施工规划的全貌进行提前预览,进而直观地了解有关工程施工的各方面信息。

1.4模拟性

BIM时代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模拟性特征,这也是其一大技术优势。BIM技术的模拟性不单单表现在利用计算机软件所构建的建筑信息模型,同时也表现在对一些较为特别的事件所进行的模拟仿真。在开展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时候,通过引入BIM技术,可准确模拟诸多关键性要素,如热传导模拟、紧急疏散模拟、节能模拟和日照模拟等,在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以及施工阶段还可开展4D模拟工作,即参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模拟真实的施工过程,并以此为基础,编制出最具科学性与合理性的管理方案。BIM技术所具备的模拟性功能能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传统建筑工程管理,最终实现建筑工程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的有效提升。

2BIM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意义

2.1有助于提升工程管理的效率

现阶段,绝大部分工程项目的参建方在进行工作协调与信息沟通的时候都还处在比较落后的阶段,导致工作的开展效率与质量很难得到有效提升。之所以会出现这一问题,主要原因就在于真正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人员寥寥无几。而且一些项目管理者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缺乏深入的认识,未意识到其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价值。实践证明,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引入到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可有效提升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并使工作的开展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从而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

2.2有助于提升管理水平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能承接到一个项目,并不代表其能获得利润,因为现代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往往都比较大,使用要求也要高得多。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就存在只要承接到工程项目就能赚钱的思想,许多施工企业往往不重视对项目的管理,最后出现项目亏损的情况也比较常见。通过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引入到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可实现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这样即使在投入较少的条件下也能实现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2.3有利于确保管理内容的精确性

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之中,可实现对整个施工过程的模拟,这是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前的主要作用,通过该技术的施工模拟作用,有助于设计人员编制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与管理方案,并提高整个管理过程的精细化水平与精确度。例如,BIM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对工程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各项工作的科学评估,这样就能帮助施工企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工程施工建设成本,并确保合同中的各项应付款项得到及时有效履行。

3BIM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3.1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审计中的应用

工程项目的审计主要涉及到检查工程投资成本、工程量等内容。且工作流程十分繁琐,工程量也比较大。所以,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到建筑工程项目审计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审计中的主要应用内容为:对已完工的工程项目进行审查与检验。可通过构建科学完整的建筑工程审计系统,对建设完工的工程项目的工期、成本、工程总量等关键指标加以审核。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工程项目进行审核,必须首先打造一个工程数据库,然后组织相关专家构建数学模型,这样才能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

3.2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运维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高效实施需要建立在严格落实各项运维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伴随建筑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与建设要求的提升,其运维管理工作任务也更加繁重,具体来说,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运维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空间规划、租赁管理、日常管理、巡检管理等。管理人员应当结合运维管理的基本要求以及企业的具体情况,编制针对性的运维管理方案,使BIM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运维管理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3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来说,安全是第一位的,而要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就必须做好安全管理工作。BIM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具有突出的优势,借助该技术可构建一个完整的BIM安全管理模型,该模型主要可分为应用层、模型层与数据源三大组成部分。其中,应用层主要负责完成施工模拟与碰撞检测工作;模型层主要负责建立和优化施工安全信息与管理模型等。通过构建BIM安全管理模型,可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进行实时在线监控,一旦BIM安全控制中心接收到预警信号,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安全问题的原因所在,并安排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及时排除安全隐患,这样就能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降低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3.4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BIM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建筑工程来说的一大主要作用就是能有效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综合水平。其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价值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BIM时代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拥有十分强大的信息存储与共享功能,可实现对各个相关项目实施案例的及时存储与共享。在进行造价管理的时候也可借助这一模型,正因为如此,在当今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建筑工程所积累的项目实践案例越来越多,模型的设计也愈发完善,这就使得造价管理的精准性得到显著提升。

3.5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过程管理中的应用

在实际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BIM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能有效应用于过程管理之中,BIM工程师可把各个环节的时间信息等添加到BIM模型之中,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人员也可参照BIM数据库和BIM模型来开展各种管理工作。工程预算人员和材料管理人员可在分析和整理BIM模型数据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工程量审计核算以及相关数据统计工作。测量施工人员可利用BIM模型中各种元件的相关定位数据,对现场测量放线工作加以优化,这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此项工作的精确度和效率,同时也能降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二维图纸计算工作的压力。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已经实现了以BIM技术为基础的移动云端应用,其主要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巡检、各分项目质量监管等方面,负责质检和安全检查的人员可对现场不满足规定要求的地方进行拍照,然后再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端设备直接传送至BIM中心管理平台之上,借助该平台进行现场实际照片和标准模型图片之间的对比,从而判断问题根源所在,这样就能实现建筑工程过程管理综合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建筑运维管理范文6

关键词:BIM 全建筑生命周期 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TU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1-062-03

一、引言

与快速进步的工程建设技术相比,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技术还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地步。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制造业、电子业等行业不断创新、发展的强力助推剂。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航天、航空、电子业、汽车等其他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通过在新的信息技术和生产流程的帮助下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提高,而在全球GDP占巨大投入的工程建设行业的生产效率的增长却没能跟上其他行业的步伐,市场对其改进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压力日益增大。

在这种环境背景下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应运而生,通过应用BIM模式创新,充分整合并利用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所涉及到的信息,不仅能够缩短建筑工程所需时间、节约资源成本,同时还可以帮助所有工程参与者提高决策效率和设计质量。那么BIM技术真的有益于建筑行业么?BIM技术在工程项目中会有多大的应用价值呢?本文试从BIM技术在具体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来分析其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价值。

二、BIM技术概况

(一)BIM技术简介

BIM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缩写,中文意思为:建筑信息模型,也可理解为建筑数字模型。是近些年在建筑设计行业中新兴的一种依托计算机辅助设备的工程数字化的设计方式,通过对整体虚拟建筑信息模型建立的方式实现全方位、全方面的土建设计及相关检测、管网控制等配套工作。BIM的涉及领域日益广泛,目前在设计、建造、管理等数字化管理工作中BIM技术逐渐被大量应用。

BIM最初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是由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建筑与计算机学院(Georgia Tech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Computing)的查克伊士曼博士(Chuck Eastman,Ph.D.)提出。其被定义为:“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integrates all of the geometrics and capabilities,and piece behavior information into a single interrelated description of a building project over its lifecycle. It also includes process information dealing with construction schedules and fabrication processes.”其翻译如下:“建筑信息模型是将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所有几何特性、功能要求与构件的性能信息、综合到一个单一的模型中。同时,这个单一模型的信息中还包括了施工进度、建造过程的过程控制信息。”随着BIM的发展,对于BIM的定义与解释也产生了其他版本。

麦格劳—希尔建筑信息公司对建筑信息模型的定义为,创建并利用数字模型对项目进行设计、建造及运营管理的过程,即利用计算机三维软件工具,创建包含建筑工程项目中完整数字模型,并在该模型中包含详细工程信息,能够将这些模型和信息应用于建筑工程的设计过程,施工管理,以及物业和运营管理等全建筑生命周期管理(BLM:Building Lifecycle Management)过程中。这是目前相对较全面且完善的有关BIM的定义。

(二)全建筑生命周期(BLM)

全建筑生命周期即BLM,全称Building Lifecycle Management,是建筑工程项目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再到运营维护,直至拆除为止的全过程。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技术含量高、施工周期长、风险高、涉及单位众多等特点,因此全建筑生命周期的划分就显的十分重要。一般我们将全建筑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规划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阶段。

规划设计是在建筑项目定位的基础上,为使其功能、风格符合其定位,而对其进行比较具体的规划及总体上的设计。工程施工是建筑安装企业归集对工程成本核算的专用科目,是在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的要求下,对建设工程进行改建、新建、扩建的活动。运营则包含建筑物的操作、维护、修理、改善、更新以及物业管理等过程。

作为一种先进的工具和工作方式,BIM技术不仅改变了建筑设计的手段和方法,而且在建筑行业领域做出了革命性的创举,通过建立BIM信息平台,建筑行业的协作方式被彻底改变。对于BIM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有哪些应用的问题,美国bSa(building SMART alliance)联盟对BIM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的应用现状做了比较详尽的归纳。

BIM在工程项目全建筑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应用为:规划阶段主要用于现状建模、成本预算、阶段规划、场地分析、空间规划等;设计阶段主要用于对规划阶段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包括方案设计、工程分析、可持续性评估、规范验证等;施工阶段则主要起到与设计阶段三维协调的作用,包括场地使用规划、雇工系统设计、数字化加工、材料场地跟踪、三维控制和计划等;在运营阶段主要用于对施工阶段进行记录建模,具体包括制定维护计划、进行建筑系统分析、资产管理、空间管理/跟踪、灾害计划等。

三、BIM在全建筑生命周期的应用

(一)BIM在项目规划阶段的应用

是否能够帮助业主把握好产品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是项目规划阶段至关重要的一点,BIM则恰好能够为项目各方在项目策划阶段能够做出使市场收益最大化的工作。同时在规划阶段,BIM技术对于建设项目在技术和经济上可行性论证提供了帮助,提高了论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项目规划阶段,业主需要确定出建设项目方案是否既具有技术与经济可行性又能满足类型、质量、功能等要求。但是,只有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与精力,才能得到可靠性高的论证结果。BIM技术可以为广大业主提供概要模型,针对建设项目方案进行分析、模拟,从而为整个项目的建设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并提高质量。

实例:天津团泊新城综合体育馆。“天津团泊新城综合体育馆”项目,项目定位为建设天津市11个新城中独具魅力和特色的典范卫星城,重点服务区域为:天津市中心城区及京津冀地区以及辐射环渤海地区。新城的产业定位为:体育产业为主,在其带动下发展生态旅游、创意产业、房地产开发、职业培训基地、休闲度假等配套产业,最终发展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体育生态魅力之城。

在项目的规划阶段,建筑设计师充分考虑到该项目的定位及产业定位,极力营造一个朴实且与环境紧密结合的建筑。该体育馆由一个巨型的环带环绕而成,其游泳馆的顶部选用的是采光屋顶,并且它们又组成统一的整体构筑物,而这样一个巨型环带的场馆正是借助BIM技术才得以实现的,这便充分体现了BIM技术在项目的策划阶段给建筑工程项目带来的巨大应用价值。

(二)设计阶段

与传统CAD时代相比,在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存在的诸如ZD图纸冗繁、错误率高、变更频繁、协作沟通困难等缺点都将被BIM所解决,BIM所带来的价值优势是巨大的。

在项目的设计阶段,让建筑设计从二维真正走向三维的正是BIM技术,对于建筑设计方法而言这不得不说是一次重大变革。通过BIM技术的使用,建筑师们不在困惑于如何用传统的二维图纸表达复杂的三维形态这一难题,深刻的对复杂三维形态的可实施性进行了拓展。而BIM的重要特性之一—可视化,使得设计师对于自己的设计思想既能够做到“所见即所得”,而且能够让业主捅破技术壁垒的“窗户纸”,随时了解到自己的投资可以收获什么样的成果。

实例:北京某地铁站BIM应用项目。该地铁站由站台与站厅两层组成,有4个出入口,其中两个出入口通过地下通道与地铁站相连。其中地下建筑面积约为2.5×104m2。由于工期紧业主采取了平行发包方式,土建、机电等参建单位多达数十家。另外由于该项目地处繁华地段,施工场地东侧紧邻一所小学,而南北两侧均为高层居民楼,东侧为一正在建造的商场。众多因素导致本项目施工场地狭小,而且建造初期由于部分拆迁尚在进行中,出入施工场地仅有一条道路,因此对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工期紧张,业主方要求施工阶段不能出现过多或较大的变更。

为了达到既能提高决策的准确度又能提高决策效率的目的,业主方决定在项目设计初始阶段即使用BIM,通过BIM技术的使用来减少设计变更,在BIM模型的帮助下指导本项目施工。在项目初期,业主对BIM工作组订立了具体目标,即与常规设计相比须减少50%以上的设计变更以及缩短工期1个月。BIM 在该项目中主要应用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建立基于BIM技术的地铁站点工程全专业模型,对整体工程进行各专业间碰撞检查;对整体工程进行虚拟仿真及4D施工模拟。

在BIM技术的大力支持下,本地铁项目共检测出了875处碰撞点,经过施工经验丰富的班组长细心筛查,在施工之前对其中影响较大的297处设计图纸问题进行了修改,从而可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这些设计错误,进而减少了施工过程中潜在的大量变更处理。同时,运用BIM技术实施4D施工模拟,突破了传统项目管理和施工模式的固有模式,通过施工模拟对地铁站建造过程中对材料的准确需求量进行了精确计算,从而解决了施工现场大量施工材料堆放场地及保管的问题。

工程完工后,最终统计结果表明,项目最终完成的目标较常规设计相比减少设计变更达86%,缩短工期34天,很好地证明了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阶段中的应用价值。

(三)施工阶段

正是由于BIM模型将反映完整的项目设计情况,因此BIM模型中构件模型可以与施工现场中的真实构件一一对应。我们可以通过BIM模型发现项目在施工现场中出现的错、漏、碰、缺的设计失误,从而达到提高设计质量,减少施工现场的变更,最终缩短工期、降低项目成本的预期目标。

对于传统CAD时代存在于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ZD图纸可施工性低、施工质量不能保证、工期进度拖延、工作效率低等劣势,BIM技术针对这些缺陷体现出了巨大的价值优势:施工前改正设计错误与漏洞;4D施工模拟、优化施工方案;使精益化施工成为可能。

在项目的施工阶段,施工单位通过对BIM建模和进度计划的数据集成,实现了BIM在时间维度基础上的4D应用。正因为BIM技术4D应用的实施,施工单位既能按天、周、月看到项目的施工进度,又可以根据现场实时状况进行实时调整,在对不同的施工方案进行优劣对比分析后得到最优的施工方案;同时也可以对项目的重难点部分按时、分,甚至精确到秒进行可建性模拟,例如对土建工程的施工顺序、材料的运输堆放安排、建筑机械的行进路线和操作空间、设备管线的安装顺序等施工安装方案的优化。

实例:世博会国家电网馆。世博会国家电网馆占地4000m2,地上总建筑面积6000m2,建筑高度20m。项目作为世博之心的国家电网馆,同时也是一个大型的变电站,为整个世博浦西园区输送电力。

与世博园其他项目相比,国家电网馆项目的施工难度相对较大,施工周期也更加紧迫,因此最关键的就是能够对现场施工资源进行有效地调配并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而钢结构部分又是难点中的难点,由于建筑的结构要求与立面表皮肌理充分结合,形成斜交叉的结构体系,使得施工难度大大增加,因此设计师与钢结构施工方在安装钢结构的环节上通力合作,通过把BIM模型与施工组织进度计划相结合,使用Navisworks软件对钢结构的安装进行了4D施工模拟,使得原有安装方案得到了优化和改善,各方对施工进度的把握控制也大大提高,完全体现了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巨大应用价值。

(四)运营阶段

BIM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运营阶段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设项目中所有系统的信息对于业主实时掌握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及时有效的对建筑物进行维修、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是否有能够将建设项目中所有系统的信息提供给业主的平台呢?BIM的参数模型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在BIM参数模型中,项目施工阶段做出的修改将全部实时更新并形成最终的BIM竣工模型,该竣工模型将作为各种设备管理的数据库为系统的维护提供依据。

建筑物的结构设施(如墙、楼板、屋顶等)和设备设施(如设备、管道等)在建筑物使用寿命期间,都需要不断得到维护。BIM模型则恰恰可以充分发挥数据记录和空间定位的优势,通过结合运营维护管理系统,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依次分配专人做专项维护工作,从而使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的概率大为降低。

实例:申都大厦改建工程。申都大厦改建工程是原建于1975年的3层车间,在1995年被改造设计成办公楼,是属于耐火等级为二级多层公共建筑。其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局部采用钢框架结构。申都大厦采用钢结构加固措施进行改造,通过改造,框架抗震等级提升至三级。建筑呈L形平面,L形两边长分别为南向、东向;基地东侧为主入口面,结合市政广场、绿化等,统一设计。

该项目通过软件Plug—in方式将模型导入到运营管理软件中,利用BIM技术帮助业主进行运营管理,充分实现了BIM的最大价值。

申都大厦改建工程在改建时突出空间管理和设备维护检修这两大管理主体,对日后运营要求进行了充分的考虑,进一步完善了对初步知识体系的梳理,从而形成了BIM的作业流程和信息标准。其主要工作包括:模型导入;设备资产查看;生产运维图形报表;利用FM插件编辑BIM模型;调用运维系统的空间类型;将空间数据导入运维数据库;调用运维系统人员数据库在BIM模型中分配座位;调用BIM模型数据导入运维数据库;将BIM空间数据导入运维数据库;运维图形报表与模型数据双向互动。

通过BIM信息标准的建立和作业流程的实施,将使得大厦在改建完成后的运营过程更加的系统、高效、可控,极大的降低了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从而实现了项目各方的利益最大化,再次体现出BIM技术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应用价值。

四、结论

BIM是信息化技术在建筑业的直接应用,服务于建设项目的设计、建造、运营维护等整个生命周期。BIM为项目各参与方提供交流顺畅、协同工作的平台,其对于避免失误、提高工程质量、节约成本、缩短工期等做出极大的贡献,其巨大的优势作用让行业对其愈加重视。应用BIM技术在各个专业设计进行碰撞检查,不但能彻底消除硬、软碰撞,完善工程设计,进而大大降低在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损失和返工的可能性,并且可以做到既优化空间又便于使用和维修。

在BIM技术的帮助下,我们不仅可以实现项目设计阶段的协同设计,施工阶段的建造全程一体化和运营阶段对建筑物的智能化维护和设施管理,同时从根本上将业主、施工单位与运营方之间的隔阂和界限打破,从而真正实现BIM在建造全生命周期的应用价值。

通过以上实际工程案例的分析,我们很容易从中发现BIM在建筑工程项目全建筑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有力的证明了BIM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应用价值。

BIM技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普遍开展与应用,但在我国,应用BIM技术的项目还不多,还处于探索阶段,国内还没有统一的BIM应用标准。相信随着BIM在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会有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发现BIM的价值,从而不断推广普及BIM技术,让更多的项目从中受益,使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各阶段都能做到可视化、参数化、智能化和最大效益化,让BIM技术成为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参考文献:

[1] 汪再军,黄玮征.BIM技术在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应用的探讨[J].绿色建筑,2012(4)

[2] 姜剑峰.BIM技术在建筑方案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2

[3] 柳绢花.基于BIM的虚拟施工技术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4] Goldberg,H.E.,The Building Informati

onModel,CADalyst,Nov2004.Vol.21.56~58.

[5] 廖小烽,王君峰.Revit2013/2014建筑设计火星课堂[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6] 赵林.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建筑项目安全管理[J].福建建设科技,2012(4)

[7] 过俊.BIM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J].建筑技艺,2010(10)

[8] 王珺.BIM理念及BIM软件在建设项目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

[9] 张学斌.BIM技术在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项目设计中的应用[J].土木工程信息技术,2010(12)

[10] 王慧琛,李炎锋,赵雪峰等.BIM技术在地下建筑建造中的应用研究——以地铁车站为例.工程科技,2013(8)

[11] 耿跃云,申都大厦改建工程全生命周期BIM应用[J].建筑技艺,2012(6)

[12] 刘火生,张燕云,杨振钦等.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现场的可视化应用[J].施工技术,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