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1

【关键词】高中语文 探究学习 管见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9-0132-02

一 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究时间,把握好组织探究的时机

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思考时间和提问时间,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讨论、感知、感悟,努力做到问题由学生提出,思路由学生探索,方法由学生寻找,难点由学生突破。课堂上不能以尖子生阅读的速度来安排读书时间,要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活动起来。

课堂上,教师要掌握时机,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采取生生合作、小组合作或全班集体探究等形式,让学生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启发,各抒己见。如果学生的探究欲望还未被激发,便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究,就会出现少数优秀学生当“讲师”,多数学生当听众或陪衬的现象。这种象征性的讨论虽然很热闹,但并没有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使合作探究流于形式。只有当学生遇到了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处于跃跃欲试的状态时,合作交流才有意义;也只有当学生意见不一,感到有必要争论探讨时,合作才更有价值,也才会收到实效。

二 给学生充足的探究自,鼓励他们各抒己见

在实施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不按照老师的统一要求,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作为重点去探究,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浓厚,探究也会更深入。当然,探究时,应选择有探究价值的内容,不恰当与不必要的探究会导致探究浅层化和庸俗化。

传统的阅读教学很少关注学生如何把自己的发现、感悟、批判带进阅读中去,实现阅读的个性化。而现今的探究性阅读教学,则允许学生给教材“挑刺”,鼓励他们发表独立见解,不唯书是从,让探究的过程成为充分展示学生个体生命风采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对学生的创见,要充分鼓励,对学生的意见,要尊重理解,对学生的误解,要宽容引导。

三 重视探究后的点拨和评价

中学生由于知识和阅历的限制,他们关注的范围是有限的,教师应从宏观上把握问题,帮助学生确定探究方向。对问题探究的宽度、深度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提出的探究问题,教师要仔细研究,认真推敲。如问题范围太大,应缩小视角;问题缺乏创意,应转换视角;问题空泛浮夸,应果断删除。教师还应解决有关探究题目中隐含的争议性问题,以使学生多角度认识和分析问题。学生探究时,教师要深入各组,参与讨论,发现问题,作必要的启示和点拨,引导学生再读书,在读中解决重难点,把读和议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师应对每一个参与探究的学生给予恰当的评价,要把评价的重点放在探究的过程、获得探究的方法上。如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可说“敢于积极发表意见,若能换一个思路就更好了”,“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请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回答。”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自主学习的信心。

四 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面对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教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一,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与垄断。学生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在探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困惑都超出了教师的事前设定,甚至超出了教师的专业领域。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随机应变的能力,要有驾驭课堂的高超技巧,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探究性学习的要求。第二,教学内容的拓展直接导致了师生关系的改变。学生才是主角,一切教学活动都遵从学生的意愿和思路。探究性学习的形式使教师不再高高在上,教师与学生一样是探究的同伴,教学由过去的“听我说”变为一起讨论、一起商量。

要想组织学生开展好探究性学习,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学习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理论、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以及国内外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有关经验,逐渐由研究“教”转向研究“学”,实现角色的转变。

五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

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非常重要。问题意识实际上就是一种质疑精神,它是创造的起点。课堂上,学生因自己的经历、学识以及理解能力的限制,会产生许许多多的疑问。疑问最能够刺激人的求知欲望,调动人的求知动机。这种积极性带动他们主动地探索,收获的知识比单纯由老师传授给他们的知识要多许多。刚开始,学生可能不会提问,或提问较肤浅,或不着边际,这时教师一定要加以鼓励,持之以恒,要善于把握学生思维的火花闪耀的瞬间,使它燃起智慧的火炬。

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如观察法、比较法、查阅资料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等。

六 语文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既要立足语言文字,又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2

本课教学,教师通过导学,让学生尝试联结。学生在联结性学习中,借助比较、联想,主动发现与建构,获得言语意义。比较、联想,是学生发现联系,进行联结性学习的的基本方法。

比较。通过比较,把握事物内在的本质意义,实现“言”与“意”的联结。晏子劝说齐王不求山神,不求河神的语段有相似之处:内容结构是相同的,先表明自己的态度,再说出其中的理由;言语形式是相同的,以“……好比……”的句式形象地说明了草木对山神的重要,鱼虾对河神的重要。在比较相同中,让学生发现晏子劝说齐王的艺术。同样劝说的语段,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其不同之处:晏子劝说齐王求求百姓的语段中存在空白,即课文省略了求百姓的原因。在比较不同中,让学生发现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并借用上下文语境进行补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联想。由此情境而想起彼情境,实现“知”与“能”的联结。第一,“齐王,我们国家很久没下一滴雨了,庄稼枯死了,我们百姓要饿肚子了。齐王,你就带着我们去求山神吧!”“求山神不行,那就带我们去求河神吧!”第二,“那怎么办呢?听说花神最漂亮,要么我们去求花神吧!”第三,有个小朋友不爱护自己的教室,见到垃圾不捡起来,课桌椅乱了,不整理。如果这个小朋友是你的同学,你该怎么劝他呢?提示:教室好比什么呢?学生在新的情境中,由三个逐层递进的言语话题,联想到课文中晏子劝齐王不求河神、不求雨神的语段。联想的过程,说明学生已从课文提供的语言现象中把握了其本质的言语规律,并通过言语实践,迁移运用言语结构。同时,生活化的言语交际情境,构建了学生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关联。

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3

【关键词】新课改下;语文教学;基本规律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教学建议”中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我们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归根结底,最重要的问题是认识和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的问题。

一、认识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规律又称法则,是事物发展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有自己内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对待客观规律,人们只能遵循,不能违背,否则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语文教学也是这样。教与学的双方,如果遵循其自身的规律,语文教学就能打碎应试教育的桎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语文教学就能沿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反之,语文教学就会变味异化,就会受挫低效,与素质教育相背离。因此,不管语文教学如何发展,如何改革,不管语文教学产生多少新的理念,产生多少新模式与新方法,也不管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都不能违背这一规律。因为语文教学的自身规律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母规律。它制约着语文教学的原则、方法、过程与结果。可以断言,能否遵循语文教学的自身规律,是语文教学能否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在实施新课程中必须遵循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明确培养目标,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究竟如何表述呢?笔者通过学习研究《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论,认为,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有序地感知课文,领悟思想内容,积累知识和语言,并通过运用(即训练或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简言之,就是感知――领悟――积累――运用。

二、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1、重视感知。

从认识论的角度说,语文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而感知即是这特殊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对文本的感性认识。学习任何课文,不论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都不能超越这个阶段。都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大体弄通词语、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初步领会作者的思想倾向观点和感情。那么,如何感知呢?感知的方法多种多样,阅读是感知文本的主渠道,应根据文本的特点或默读、或略读、或跳读、或精读、或查资料、或述情节、或列提纲等等,一句话,要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根据不同的体裁和内容加以选择。可是有的老师往往超越这个阶段,以长篇累牍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自我感知,这正如张大文先生所指出的问题,是对其规律性和工具性的忽视,而空谈思想性与人文性。

2、重视领悟。

如果说,感知是阅读教学的初级阶段,那么领悟则是阅读教学的深化,是对课文的理性认识,是阅读教学的高级阶段,是知识形成能力的前提。所谓领悟,就不仅是知,知道是什么,而且要懂,能回答为什么,能够举一反之,闻一知十。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悟,觉也,从心,吾声。”可见,领悟从人的心智上、思想上启发人的“悟”。这种“悟”的特点是由感性的量的变化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在具体操作中,就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从文本的特点出发,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对文本或其经典段落进行默读、品读,读出重点、节奏、韵律、感情和意境,鼓励学生讨论、质疑。使学生不但明白文本写什么,而且还要明白为什么写,怎么写,这样写妤不好,好在哪里。同时,对文本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进行深层的探究、评价与鉴赏,这也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本质要求。

3、重视积累。

积累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基础。素养,顾名思义,靠平时的积累和修养。何谓积累?即积累语言,积累思想,积累文化、文学常识,积累生活素材。积累要做到“三多”,多读、多背、多记。多读就是多读课文,多读文学名著经典、科普书刊和其他有益读物;多背就是多背诵名篇名句,特别是古典诗歌和优美散文;多记就是多记笔记,或存入电脑,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古今多少硕儒、大师级的博学人物,其渊博的奥秘之一是善于积累罢了。当然,这种积累,不仅是简单的量的增加,而且通过梳理、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序列化、网络化的过程。

4、重视运用。

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4

教学内容的挖掘是语文教学育德的主要载体。记叙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属于语文教学内容中的文学作品,它以具体的形象反映历史、现实或未来生活;议论文虽然从体裁上讲是不一样的,它一般是从具体到抽象或者是从抽象到具体来说明和论证问题,但是,中学的大部分课文也主要以形象的手段进行处理。具有形象性这个突出特点的语文教学内容蕴藏着丰富的育德资源,各种各样的形象中有人物的追求和修养,有人物的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有人物的爱国思想和奉献精神……这些形象背后情感和思想的挖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升华学生的品质。

教学管理的优化是语文教学育德的有效保障。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是对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计划、组织、协调、领导、反馈和改进。虽然从常规来讲,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包括“课文的导入语”、“词语教学环节”、“教师范读”、“课堂提问”、“课堂中的组织讨论”、“课堂中的评价”、“课堂结尾的处理”等一般环节,但它绝不是机械地灌输,而是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的,即不仅要保证语文课堂教学是思想充盈的精神活动过程,而且要保证语文课堂教学是体悟情感的审美过程。为此,语文教学管理的优化必须超越管理的环节性和控制性,体现管理的伦理性,即灵活性和激励性,为学生的思想充盈和情感体悟服务。

教学方法的选用是语文教学育德的根本手段。一方面,语文课堂教学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形成中可以选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另一方面,“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基本方法论思想。透过形式各异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师生之间开放、平等的互动是所有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平等、开放的互动过程,对于“人如其文”和“文如其人”的语文教学活动来说更重要。

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5

关键词:语文教学 英语 创新思维 阅读

我国的语文教学法历经上千年的历史,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其中的促进师生交流互动、注重激发学生内在和外在潜力、模仿训练、读写结合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等等解放学生思想、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均能运用在我国英语的教育之中,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英语教育的教学质量。

一、我国现代语文教学方法的基本内容

(一)语文教学方法的基本含义。

语文教学方法是在语文教学原则指导下,运用教学手段进行师生互动活动,最终实现语文教学内容并达到教学的目的。语文教学方法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掌握语文知识技能并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现代的语文教学方法更加重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

与注重传授语文知识的传统语文教学方法不同,现代的语文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完成传授语文教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育等全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这种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在传授知识和调控教学过程,以学辅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乐于学”的良好习惯;也包括让学生积极参与语文教学的过程,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做学习的主人,从而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此外,语文教学还要注意依照学生的个性做出适当的教学调整,因材施教,从最大程度上将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1]。

(三)现代的语文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将学生内在和外在的潜力加以适当调控并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生的内在和外在潜力,是指学生的内在智力和掌握知识能力的外在表现力。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需要注重加强知识、能力以及智力三者的有机结合,争取让学生掌握充足语文知识的同时,智力还得到很好的发展[2]。

(四)现代的语文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现代的语文教学方法一方面要通过教师演讲和示范,令学生模仿学习,从而获得现有的语文知识;另一方面还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获得新的语文知识。创造性思维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令他们的观察、判断以及推理能力得到提升,并使他们在揭示客观事物内在本质的同时,对前所未有的问题产生新的认识,从而获得新的知识。

二、我国现代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当今我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创新教学强调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而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始终是获取知识以及能力的主导者,这就要求创新教学必须一切以学生为本,而老师仅仅起着引导辅助的作用。

(一)开拓学生思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学生阅读之前,语文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让学生怀着好奇心去阅读。因为有了兴趣,学生便有了探索的动机,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作为语文教师,要想对学生教育起着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可以在学生阅读完成后,让他们将自己的心得体会、疑惑问题等讲出来,然后再由教师向不同的思考方向加以引导,从而令他们的思路得到开拓,保证他们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将实际联系起来。通过这种语文教师的引导作用,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读后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入一个更深的层次,令他们慢慢进入一个自读自悟的学习状态中去,最终达到传授语文知识的目的[3]。

(二)打破原有固定框架,创造愉快学习语文的氛围。

为了避免学生被灌输式的教育所框定,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自发地去思考和想象,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课堂上发言,通过师生或者学生之间相互阅读交流和共同探讨对问题的不同观点,或者组织学生参加辩论赛,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心态得到放松,从而更好地获得语文知识[4]。

(三)摒弃传统的语文教育观念,解放学生的思想。

尽管现在的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令学生的思想得到部分活跃,然而却因为老师通常在讲解习题时,一般会过分地依赖参考答案,轻易便会将学生的其他理解给予否定,从而导致学生束手束脚,语言组织能力出现大量的空白,严重影响了他们对事物的生动形象描写。而语文教师在批阅试卷时,为了图方便快捷,便通常将试题答案规定统一,导致学生的创造性被扼杀。其实语文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学会放手,让学生的思想得到解放,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四)改变原有语文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因为学生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接受语文知识的,因此,要想使我国语文教学的方法得到创新,首先就要从课堂教学入手。尽管传统的教学方式改革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就,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还显得过于枯燥乏味,效果并不明显。因此,现代语文教学要求我们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掌握重点,并根据学生的习惯和课文的特点设计生动有趣的讲解模式,如此既能起到教学的目的,又能增进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朗读课文,从而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他们深入体会作者的文风和写作意图。在课余时间,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可适当增加一定量的课外阅读,并安排学生记录自己的阅读感想和心得体会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交流,从而增进学生的社交能力[5]。

三、运用语文教学的方法开展英语教育

(一)通过不断的阅读,强化学生的语感。

诵读是一种将书本语言向有声语言转化的形式,而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诵读无疑能加深语言的输入。语文教学提倡学生熟读成诵,在阅读活动中,引导学生去联想和想象,让他们将思维扩展到文本主体之外,不断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从而使自己的思维和辨别能力均能得到提升,并且要求学生在诵读时要眼心口三者合一。在受到深度阅读的刺激下,可以让学生大概了解到具体语句的基本含义,初步领悟到该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感彩,并且使学习者的认识理解和审美情趣都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接着,再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内容输入,指引学生用口语准确地将内容在合适的语境中表达出来,从而令他们的语感能力相应得到增强。

运用语文教学“不断阅读,强化语感”的教学方法,同样能够在英语教育中起着强化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让学生通过深度的诵读来实现鉴赏的效果[6]。

(二)通过不断的训练模仿,强化学习正确的语音。

一般来说,语音教学是听说教学中最基本的一个环节。语言的使用是一种心智技能,它的实现需要通过学习者不断的进行模仿和反复地加以实践。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语文听说水平,只有不断地通过模仿训练,强化自己的语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以及语句的停顿等等,让语言环境在脑海中得以重建这种模仿需要学习者把所观察和思考的内容结合起来再进行表达,反复实践,正确模仿,最终养成习惯,从而达到成功运用语言的目的。

运用语文教学“不断模仿,强化语音”的教学方法,同样能够在英语教学的听说教学中强化学生学习正确的语音,最终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运用英语语言的技能[7]。

(三)通过增加课外阅读量,令学生的眼界得到扩展。

阅读是读者对文章语言的认知和接受的过程。增加语文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词汇,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技能,还能使得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提升,并促进他们发展语文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鼓励学生多疑多问,促使他们创造性的思维得到激发。

运用语文教学“增加阅读,丰富眼界”的教学方法,同样能够在英语教育中起着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作用,从而保证他们更好地学习和应用英语。

语文教学强调熟读和深思要互相结合,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思维发散,动脑与动口同时进行,训练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思辨能力。

此外,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教育手段,也可以用来提高英语教学的写作水平[8]。

四、结束语

我国的语文教学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进程,拥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其中的解放学生思想、模仿训练、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等等教学方法都可以用在我国英语的教育之中,从而更进一步提高我国英语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德先.对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34):11-13.

[2]尚殿侠.关于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1(19):22-24.

[3]周培英.关于语文课教学与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几点思考[J].林区教学,2009(03):25-27.

[4]张淑艳.关于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1):33-35.

[5]万永红.高效课堂需要有效拓展――从一个语文教学片段谈起[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5):59-62.

[6]华玉琴.对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09):111-113.

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6

(莎车县依盖尔其镇中学 新疆 喀什844700 )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所有的初中都共同开设的重要课程之一,它的根本目的是让掌握语文识字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能够充分适应当前的激烈竞争和强大的挑战的综合素质,为成为有用的一代新人而打下扎实的基础。语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是按照《语文课程标准》,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积极参与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以指导思想的集体教育教学过程。

初中语文教学同样也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和新课改指导思想的提出语文教学遇到了当今时代的竞争挑战和发展机遇,并承担了如何改正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如何发展教学这个问题。因此为了解决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对语文教学中的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手段等因素给予高度的重视。我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在提出发现的问题的同时,就如何解决的措施方面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做好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索和组织能力。语文教学以内容的丰富,形式的多样化和有趣性来吸引学生。因为,学生从事自己喜欢的题材遇到的困难也会少一点儿,并能提高该项写作的基本能技能,能为下一节课打好基础。通过这个挖掘自己潜在的能力,得到能从容参加各项活动的机会。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探索和挖掘潜能。

二、对教学方法不进行改革并规范形式。

教学方法是组织语文教学,向学生所受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组织好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在开始教学前,制定探索好的组织方法的方案也是取得整个教学成绩的基础。

三、重视把传统教学方法与当今的语文教学方法结合起来。

当今的语文教学方法项目主要是包括娱乐性吸引力极强。它广传于一个区域的内部,当地的人们都能参加,又能理解的重要活动,如果把这些项目与现代项目结合起来把它们引进课堂,那么课堂内容不仅会丰富起来,学生对语文的热情也会高涨起来,可以取得很高的课堂效果。又能丰富语文项目,挖掘学生的潜能。

四、保能够上足全部语文,而且能充分利用语文材料。

随着语文教学的发展,语文教师资源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学校的硬件建设,绿化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所有的地方都有变化了。利用语文材料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应该发挥教学中自己的组织能力。使课堂变化的无精打采的现象。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组织学生的纪律,做好自己的模范作用。在语文教学资料方面,教学资料是进行教学的前提准备,内容和重要的素材,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