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饮食文化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饮食文化内涵范文1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文化内涵缺失 回归
由于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产生了巨大转变。教师的教法不断创新,语文课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但热闹的背后,感觉“文化内涵”没有在课堂上被深化。其实,不管语文新课程怎么改革,文化内涵不能改。“文化内涵”的缺失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语文教师素养的缺失
缺乏教学激情,不能感染学生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仅仅教会学生如何去解题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滋润学生的心灵。实际教学中,少数语文教师却是感情内敛,语言干瘪,声调平缓;学生则提不起兴趣,一节课下来,学生和老师都叫苦不迭。其实,有些教师不乏学识,不乏内涵,课堂中也不乏精辟,缺乏的就是激情。没有激情的语文课怎么可能吸引学生,让学生与自己一起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呢?笔者听过两堂公开课,一位女教师与一位男教师分别在自己的班中讲《望岳》,两个班级的学生平时都是不怎么活跃的。两位教师都认真地备了课,课上也把诗中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诗人向往那种登上绝顶的壮志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中心思想传递给了学生。但是,两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激情却大不相同:男教师利用自己浑厚的声音,并且非常有激情地为学生范读,学生被教师的激情所感染,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整个班级沉浸在活跃的气氛中。但女教师的课堂上死气沉沉,学生的兴趣完全没有被调动起来。
缺乏课堂掌控能力,不能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有的教师就把课堂还给学生,正好自己在课堂上不用讲太多,在合作互动中不能很好地掌控课堂,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有位教师在执教《端午的鸭蛋》,一上课就抛出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鸭蛋?”教师抛开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学生不去阅读文本,不注重对本文语言的揣摩和诵读,大家此时讨论开了,整个班级热闹非凡,其实真正讨论问题的屈指可数。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整个教室处于混乱状态,等教师真正要讲解的时候却发现学生无法从此热闹中走出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了,但是教师的主导哪里去了?这是教师主导能力、把控课堂能力的一种缺失。
缺乏专业知识,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答疑解惑 曾经有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以斤斧入山林”中的“斤”,解释为“一斤”的意思,整句话解释为“拿着一斤的斧子进入山林”。这岂是一个“错”字了得?此时教师的讲解或许会让学生“终生受益”的。还有的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无意识地传递给学生错误性的知识,或许教师对这个知识点的认识也是模糊的。有一个班主任,正值校篮球队招募队员,他鼓励本班学生踊跃参加,对本班学生说:“作为1班,对于这些活动的参与,我们本应是首当其冲的。”而“首当其冲”的意思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但教师自己都认为是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做某事之意。学生还在为得到老师的表扬而高兴和自豪。教师自身都不知道自己犯了这么严重的错误,这对一个语文教师来说是实实在在的“硬伤”。
课改理解不到位
很多教师认为应该对新课改、新教材有新的认识和教法,认为语文教学更加强调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但在实践中却把握偏失。
语文课被“异化”为地理、音乐、美术等大杂烩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是真正的文化内涵吗?如有老师处理《老王》一课时,忽略了对文章语句的理解,特别是那句“那是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之精辟与透彻,使文本的深刻内涵无法凸显。其实,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多读课文来理解这种“愧怍”更多的是缘于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感,以及对“”社会缺失人性的呼唤回归。这也是杨绛先生借《老王》苦苦传达给读者的,也是我们透过文本所体察到的作家的良苦用心。但是,教师就是不能通过让学生多读文本来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与作者的良苦用心。却在讲《老王》时讲到很多山区的孩子需要同情,社会上的鳏寡孤独者需要照顾,而此刻坐在明亮教室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这确实值得人深思。这样的语文课,“教化味”确实有了,但是“文化内涵”哪里去了?
结束语
饮食文化内涵范文2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教学内涵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795(2012)01-00430
1 文献回顾及问题的提出
“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理念引进中国20年,已成为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根据国际上影响较大的应用语言学刊物《语言教学》(LanguageTeaching)和《系统》(System)的文献,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模式发展受到如下理念的影响:行为主义流派奉行的西方教学观,如沃森(J.B.Watson)建立在经典条件反射基础上的经典行为主义理论,斯金纳(B.F.Skinner)建立在操作性条件反射基础上的新行为主义理论,以及介于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之间的班杜拉(A.Bandura)社会学习理论;Freeman(1996)界定的三种意义的教学:①行为主义的教学概念――教学即是做(tcaching as doing);②认知主义的教学概念――教学即是思考和做事(tcaching as thinking and doing);③解释主义的教学概念――教学即是理解(teaching asinterpreting)(刘学惠,2005)。
“以学生为中心”的主要教学原则是:①教师少做,让学生多做;②教师尽量少“告知”,给学生更多“发现”的机会;③教师要围绕教学目的设计尽量多的任务;④教师要尽量多地建立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模型;⑤教师努力促成学生之间互相学习;⑥教师努力创造有利于学习的氛围,有利于学习的环境条件;⑦教师尽量提供丰富的反馈信息,包括形成性和总结性的评估和评论(何文潮等,2007)。
近年来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探讨体现了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师行为、现代教育技术辅助下的自治学习、网络学习、在线教学等。研究结果褒义多于贬义,特别体现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化得到拓展和体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作为对传统的“教师中心”课堂教学的改革,获得了多数师生的积极参与和肯定。但是,对影响学习效率的一些变量因素,如深层的文化因素等却缺乏关注。对学习者学习经历关注得少,针对中国学生在线环境下的学习策略分析研究更是匮乏(Hara & Kling,2000)。许多研究数据表明一个事实:中国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与“以学生为中心”两种模式对教学产生的结果并没有显著的差别。
2 研究设计与思路
2.1研究方法与对象
本项目是一项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从文化视角来阐释和体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建立课题团队,在特定班级对自主治学的教学进行跟踪观察,通过座谈和调研,收集并科学分析数据,形成实验描述。课题团队每人负责10~15人规模的学生座谈,教师信息的收集主要基于教研室教学研究会议,专题讨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如何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等相关改革议题。课堂跟踪和访谈涉及4个班级,来自医学、理工实验班、艺术体育班等200余名大学外语学生和任课教师。
2.2研究过程
首先,对参加调研的学生和教师提出如下基本问题,以便进一步确定研究重点。学生:①你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组织教学有什么看法?②哪些因素影响了你的自治学习?③提升你的这种学习能力,教师应该做什么?教师:你的教学是否: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②提供了合适的学习资源和机会?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策略,解决了学生的学习困难?④提供了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
综合上述问题设计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观察切入点,针对学习者自主的主要手段――现代教育技术辅助下的学习状况展开了问卷调查和跟踪调查;首先,通过问卷了解了学生使用不同现代教育工具的原因,其次,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心的网上学习行为做了两周的跟踪调查,对每天的网上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均进行了细致地记载。
3 数据分析
表1列出的框架内容是基于对“以学生为中心”模式下的课堂行为观察。通过对所观察到的课堂行为进行分析,归纳为四部分行为因素,然后以问卷形式征询学生。其中列出的反馈信息体现了大部分学生的感受,例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尝试各种知识获得和信息运用的途径,自定学习步调,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也时而从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和满足感。因此,从客观上他们肯定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但是,当调研涉及对外语水平提升的自我评估一项时,80%的受访学生示该模式对自身外语水平的提高没有实质性帮助。根据课堂观察和调研的数据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解释如下:一、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学生可能把更多的时间浪费在毫无目的的交谈、游戏和游荡上;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中,学生可能会凭经验形成一些不完整,甚至不正确的概念和理论,而教师又缺乏及时的纠错和解释,惟恐破坏了学习者的心境和信心,而干扰他们今后的学习;三、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的“授业”作用往往被忽视,“自由”和“功效”由此出现偏差。
现代教育技术辅助下的自主学习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根本手段。数据表明,几乎所有的受试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过教育技术辅助下的自主学习经历。他们常用的教育技术工具主要是电子课件、英特网、U盘、MP3,QQ、Email/MSN等。利用不同电子工具,他们能便利地解决学习上所遇到的问题。可以肯定,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拓展了学习环境,它是一种既有帮助,又有趣味的学习途径。但是,由表2可见,学生常用的教育技术工具主要集中于电子课件、英特网、U盘、MP3等。QQ、Email/MSN虽然常用,但多用于学习外的交流,如聊天,交友等。而这些网络通讯工具恰恰是英美国家高等教育中普及的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基于教师学生互动的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和学生对此普遍显得生疏,使用率低。学生对学校现代教育资源系统的电子图书馆的使用率更是不到20%。表3从另一角度展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行为。5个自主学习室提供了近500座位,两周的日常使用率平均不到60%。相当部分的学生尚未适应自主自治式的个性化学习,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还是基于课堂和教师。
4 讨论
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自发治学是一个关键要素,它包括以下几个层面:①学生具有自发性和自主性,对自己的学习负责;②学生在教师辅导下根据切身需要定出自己的学习计划;③充分利用自选学习中心;④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展不断做出自我评估。那么,什么样的变量因素影响它的成功实施呢?
4.1中西方文化信念差异的冲突
不言而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建立在体验
性、探究性和启发性的建构主义认知论上,它基于西方希波拉底教育和哲学的文化影响。Hofsteads(2001)曾提出了4种跨文化的价值观:①权利差距(power dis-tanee),体现在某特殊文化中其尊严、财富等的合理化分配程度。以教育为例,卡洛为一托马斯(Calloway-Thomas)、库勃(Cooper)和布雷克(Blake)是这样概括的:在权力距离大的社会中,教学的过程以老师为中心。老师传授知识,指出学生应该遵循的学习途径。学生从不会在公开场合批评老师的观点。权力距离大的社会强调老师的个人“智慧”,权力距离小的社会重点强调“真理”具有非个人性,人人都可能发现真理。②避免不确定性(uncertainty avoidance)。西方学生,特别是美国学生,他们只要有想法和观点就习惯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并乐意得到他人的反馈和批判,即使是不确定答案,学生也会积极地参与问题的解惑与质疑。而东方学生恰巧相反,尤其不愿意提出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因此课堂讨论或回答问题时,不是十拿九稳决不会随意说出,这就是文化中奉行的和睦共处之道,所谓“避风险”的文化价值。③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Vs,collectivism),体现在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的差异。西方学生的课堂文化是展现自己,而中国的东方文化体现集体智慧和力量。因此,学习讨论过程中,求同重于存异。④男人气概与女人气势(mas-culinity & femininity)。男人气概强调的是力量、果断和竞争力,而女人气势体现的是感情、感受和怜悯等。在语言文化研究中,男人和女人的语言特点可以reporttalk(报道性)和rapport talk(和谐性)两个短语加以概括:男人往往寻求一种权力、自我;而女人在语言交流中往往寻求一种和谐、平等。因此,男人在工作时间和聚会上很愿意引起大家的注意,踊跃发言,希望成为主导者,而女人则多数默默听着,即使想发言,也很羞涩。这种男女的差异同样体现在课堂上。这些文化信念,或多或少制约了“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的成功实施。
4.2教学法与学习观差异的冲突
希波拉底的教学论与孔夫子的学习观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导致师生“交流断裂”。外语教学作为一种以交际为前提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论是改革的基本。大学外语教师由于广泛地摄取和实践国外二语习得的理论,已逐步形成了新型的外语学习课堂。它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课外学习和拓展知识的能力、自我决策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但是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和文化背景却影响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成功。如,“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之一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在线学习。与西方学生,特别是美国学生比较,中国学生的在线学习能力确实很弱。在西方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很明白课后应该做什么,怎么使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拓展相关主题的知识。而课堂是大家讨论与分享各自信息的时刻。这一点与中国学生的学习行为形成鲜明对比。老师布置课后的准备任务后,学生多半忙于复习课本或辅助材料等,很少数学生会借助网络或图书馆资源查读相关知识,摄取信息。有些同学即使上网,也仅局限于寻求与课文密切相关的内容。所以,一旦参加课堂讨论,往往不能纵深探讨,因为缺乏足够的超越教师课堂提供的拓展信息和知识,设置的一系列课堂交际活动很难有效开展。
可以说,文化冲击的因素影响中国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效能,表现在:①学生习惯并期待所有的学习资料由教师提供,这样他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预习;②教师是学习资源的代表;③集体/小组的需求高于个人需求;④缺乏自主学习的决策能力,虽然他们能找出问题并分析问题,但是缺乏信心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观点;⑤多数情况下,学生不愿意提供自己的学习体验,如对小组提出建设性或批判性的意见,而力求保持组里和谐的氛围;⑥教师的评估手段多用选择题统一答案;而西方多用主观性的开放题或论文等评估方式。
4.3现代与传统的思维方法差异的冲突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起源于欧洲,在东南亚(中国香港、新加坡、泰国、日本)已经被加以推广。在引入或实践任何新理念或模式时,必须把它和各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一并考察。对我们来说,就是要找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外语教学方法。令人遗憾的是,大部分外语教师自身不可否认的弱点是,从事教育职业之前,他们缺乏系统的教育学或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教育理论的逻辑缺失使外语教师在接受新的教学思想、实践先进的教学模式过程中,往往会忽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导致将教学方法生搬硬套,对教学模式“盲目地改、不停地试”,缺乏对新思想、新方法的批判性质疑和积极反思。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为例。教师与学生在强化技能的实践中,往往只看见“热闹的课堂,积极的讨论,却忽略了教与学的本质,课堂的目标、结构、内容、效果”(束定芳,2010)。其次,不少教师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片面理解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而已,认为所谓开放就是网络环境下多学科、多知识的综合性学习。不少教师甚至以为自主学习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过多地介入,就有“干预”之嫌。
此外,在自发治学中,学生面临一个心理转变过程。从高中应试性的强化灌输法和演练式的学习方式突然转变到大学的“自发自治性”的学习方式,这一过程所产生的心理混乱,以及不适应性所导致的挫折感,发展到达不到预期学习效果而形成的消极或逆反情绪,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自信心和能力的发展。如何帮助学生完成转变,提高自信心,拓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当前广大外语教师需要审视和反思的议题,因为,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也是保证有效教学的关键。
4.4传统与现代教师功能的冲突
在潜意识中,传统教学理念认为:“效率”就意味着“学得多”、“记得多”,有时甚至是教师给学生知识多。在外语教学中,学习时间有限,作为语言教师,如何才能保证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得又多又好?或者说,如何平衡“学习效率”和“学习自由”的关系?提高语言教学的效率是应该培养“能记、能背的人”,还是“能说、能写的人”?是培养能把老师的话背得很好的人,还是能把自己的话说得很好的人(何文潮等,2007)?语言教师,不仅仅是课堂组织者和管理者,还须承担其他身份。由于各种身份的混合,他的权责在实践中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紊乱,而这些紊乱往往引起教师在教学方法和认识上的偏差。
“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模式使教师从单一的知识传播向课堂管理技能、语言技能、决策技能、批判性思维、广博知识技能的全方位发展。教与学的关系从传统教学中单一的讲授转而变成了多角度、多方位的交互影响与作用,外语教师的地位与作用也随之多维化,所需考虑的问题也更加多元化、复杂化。学习者具有什么个性特征?出于什么目的?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发生作用,使其能学会并熟练运用外语?又有哪些因素导致学习上的停滞不前?作为外语教师在整个外语教学过程中该担当什么角色?
回顾我国传统的“师道尊严”式教学,这种从民族文化传承而来的授业模式代表了中国文化教育的精神,并潜在地影响我们的教育心理,特别是在语言和文化共融的外语教学中,这种深层影响已经成为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重大心理障碍。要想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向,外语教师必须更多地反思“学生”作为中心这一模式的复杂性。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和鼓励,从学生的角度来安排自己的地位和作用。这无疑使教师的角色多元化、复杂化,既是组织者、教授者,又是倾听者与合作者。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应着眼于主体性的生成和潜在智能的开发。教育的过程应该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教师应该怎样转换其地位和角色?即:教师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作为,相反,教师的作用更大,对教师的要求更高。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鼓励他们探索知识的奥秘,从而增强其创新能力,这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模式的根本。
饮食文化内涵范文3
一、对现代军营饮食文化的本质认识
所谓“本质”是指一事物与其它事物的内部联系。因此,我们在探讨军营饮食文化的本质过程中,必须融入社会大背景,保持其时代性;必须立足于军队担负的历史使命,保持其科学性;必须耕作于民族饮食文化的沃土,保持其泛融性;必须多元化多层面吸收各种文化元素,保持其先进性。
(一)现代军营饮食文化必须融入“现代”背景
所谓“现代”,就是要求我们站在当今时代的“定位点”上,将现代军营饮食文化放在时代背景下进行客观的具有前瞻性或趋向性的研究,这样才更有助于全面认识和理解现代军营饮食文化的科学内涵与丰富内容,才更有利于我们深入探讨和揭示现代军营饮食文化的本质属性、特点和规律。
(二)现代军营饮食文化必须汲纳“军营”元素
现代军营饮食文化中的“军营”,是一个相对宽泛或广义的概念,研究主体的定位要以战斗力的标准检验和衡量一切物化对象,要与军营文化协调一致,与现行装备、服饰、福利等文化成果相统一,从而形成诸如营区饮食文化、演习饮食文化、战场饮食文化、单兵饮食文化等,以突出军营饮食文化的战斗性。
(三)现代军营饮食文化必须扩展“饮食”外延
现代军营饮食文化中的“饮食”概念,不能完全局限于“吃”和“喝”这两个基本的需求层面上,还应反映在人们观念、思想、消费理念、行为习惯等意识形态的内容,以及体现在供应标准、保障方式、烹饪技能、设施设备、膳食调剂制作等物质形态的内容。这样,研究和探讨现代军营饮食文化问题,就能找到一个牢固的根基。
(四)现代军营饮食文化必须体现广义“文化”概念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不是从狭义上去认识的文化,即单纯地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目前,在对众多文化现象的研究之中,大多选择了意识形态与物质形态相融合的文化现象作为研究视角,形成了比较客观、务实的研究方式方法,并创立了社会科学领域相对独立的文化分支体系,从而为研究和探讨现代军营饮食文化本质属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现代军营饮食文化的本质可以定义为:军队在饮食建设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与物质文明成果的总和。其含义是:在当今时代的大背景下,从精神和物质层面,着力培养广大官兵科学、健康、文明的饮食消费心理、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探讨满足军事劳动者日益增长的饮食保障需求的基本规律,逐步实现给养标准调整机制化、饮食保障方式多样化、烹饪技术培训鉴定基地化、炊事设施设备制式化、膳食调剂制作标准化、伙食管理科学化的建设目标,为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提供有力的饮食保障。
二、现代军营饮食文化特征
现代军营饮食文化的渊源或根基是中国饮食文化,它在建设、发展与创新过程中,必须从内涵与外延、意识形态与物质形态等多个层面,研究把握现代军营饮食文化的特征。
1.科学性
科学性是建设现代军营饮食文化的核心。要在吃得饱、供得上的基础上,强调伙食调剂科学搭配、营养均衡,膳食制作标准统一、安全可靠,硬件建设布局合理、流程科学,伙食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有序,装备器材先进适用、精确高效,官兵普遍掌握基本营养知识,按膳食营养科学就餐,以满足官兵生活需求和部队战斗力生成的要求。
2.时代性
时代性是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客观要求。任何一个时期的军营饮食文化,都会有一些全新的元素充实进来,展现出不同阶段的历史痕迹。伴随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伙食保障组织形式、机械化保障程度、管理信息化水平、物资筹措方式等都呈现出新的特点。现代军营饮食文化建设,必须广泛吸收时展的新鲜元素,在文化的积累和传承中丰富自己,始终与时代合拍。
3.创新性
创新性体现出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我军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奋斗史,标准结构的变化、伙食组织形式的改革、分餐制和自助餐的推广,以及不锈钢给养器材和炊事机械设备的配备,充分反映了给养战线的与时俱进和锐意创新。在中国特色军革步伐明显加快的背景下,只有坚持不懈地改革创新,才能满足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
饮食文化内涵范文4
一、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的特征
(一)平民化特征
茶马古道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商旅文化和平民文化。因此,平民性也就成为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的典型特征。在茶马古道的沿线和村镇,上至官员富豪,下至平民百姓,都离不开吃。由于沿线交通不便,民风淳朴,使当地的饮食具有便宜和大众的特征,真真正正融入和当地人的生活。
(二)味道的独特性
川藏茶马古道沿线的饮食小吃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味道独特,这显然与茶马古道兴盛时期商品与人员流动带来的文化融合有关,全国各地的商旅行人在此汇集,带来了不同口味的食材与烹调方式。当前,茶马古道沿线的饮食口味就有香甜、怪味、麻辣、红油、咸鲜等十余种不同口味,而每一种口味针对不同的季节和菜品又有不同的使用方法。
(三)饮食的休闲特征
休闲性是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这与茶马古道沿线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密切联系。首先,茶马古道的兴盛促进了当地饮食文化的发展,而饮食消遣是当时马帮商人的重要娱乐活动,这从一开始就为当地的饮食文化打上了休闲的烙印。其次茶马古道沿线交通不便,人们至今还存有追求恬静自然的思想意识,这种文化氛围使得饮食文化的休闲特征得到了长期存留。
二、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一)开发的起点较低且与旅游规划的融合度小
在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当地往往将目光投向本地市场,从而使饮食文化开发处于无序与零散状态,使外地游客感到无所适从。这种开发方式对市场的开拓极为不利,直接导致沿线的饮食市场在吸引外地游客方面能力不足。川藏茶马古道沿线的饮食文化开发的起点也很低,大多数餐饮企业仅将饮食作为旅游的一个附属结构,仅以保障游客不饿肚子为目标。旅游开发者并不能全面深入挖掘当地的饮食文化资源,将其作为主打旅游产品进行推介,当然也就谈不上饮食特色旅游的研究和开发。
(二)餐饮企业分散且服务水平不高
近年来,随着川藏茶马古道旅游的火爆,沿线的游客人数激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餐饮业的发展。但是,当地的餐饮企业多以中小型为主,各类餐饮店虽然遍布旅游目的地的大街小巷,但是分布分散,很难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外地游客很难集中品尝到当地所有的特色饮食,也难以感受当地的饮食文化氛围。此外,由于餐饮企业的规模一般较小,其管理和服务水平也差强人意,严重影响了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的整体形象。
(三)缺乏宣传和创新意识
尽管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是在宣传语推广方面还比较内敛,宣传目的也并不清晰。目前来看,对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的发掘与宣传不足,不仅对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与销售造成了直接影响,长远来看还会进一步危及到整个茶马古道的旅游效益。
三、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
(一)科学规划饮食文化资源
就现状来看,川藏茶马古道旅游餐饮业的发展水平有限,政府与社会对此的支持力度也不大。要想促进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旅游开发力度,需要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并予以相关的政策供给。首先,要组织力量对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进行全面整理研究,对沿线的特色菜、风味小吃乃至茶馆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对其中独特的饮食材料、烹制方法口味特点和饮食传说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书面化和系统化的成果,防止意外丢失。其次,在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对饮食文化资源进行整体规划,为相关的旅游开发提供依据,避免投机性开发、盲目开发和不合理开发。例如,餐饮业的装修设计要与当地的饮食文化和其他历史文化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文化主题,形成自身的鲜明特征,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的不利局面。最后,川藏茶马古道沿线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而对饮食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为解决上述矛盾,就需要政府出台合理的政策,塑造出良好的投资环境,特别是对该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或个人予以税收减免或奖励,提高个人和企业参与茶马古道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的热情。
(二)发掘饮食文化内涵、提高餐饮文化品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之间的交流日益紧密,餐饮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一背景下,本地的饮食如何保持竞争优势,就成为业内普遍关注的问题。人们对物质的需求是有限的,而对文化的需求是无穷尽的。因此,挖掘饮食文化内涵,提高餐饮业的文化品位就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历史悠久,许多特色菜肴。风味小吃的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典故或传说。通过对上述饮食文化的充分发掘,并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可以使游客在吃的过程中,了解这些饮食背后的文化,可以使游客在吃的尽兴的同时也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也只有如此,才能逐步提高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的知名度,提高当地餐饮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树立饮食文化品牌,加强多样化宣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食品工艺技术的进步,当前饮食产品之间的质量差距正在逐步缩小。面对激烈的饮食市场竞争,只有构建属于自己的饮食文化品牌,才能有效保护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因此,川藏茶马古道沿线的地方政府和餐饮企业要强化品牌意识,加大旅游饮食文化品牌企业的培育,利用当地优厚的饮食文化资源建立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营销理念已经过时了。要想吸引游客的注意力,提高其品牌忠诚度,必须要注重产品营销。“酒香也怕巷子深”,要将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展示给广大游客,提高知名度,不仅需要加大饮食文化资源挖掘,提高文化品位,还需要外在的营销方式为依托。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和餐饮企业加大营销宣传,拓展营销渠道。不仅要利用好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还需要加大在网络等新媒体上的推介力度。
(四)加大人才培养和新产品开发力度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条件。这不仅需要加大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资源整体规划与营销方面的人才培养,还需要提高餐饮业管理与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为顾客提供超越期望的优质服务。面对域外餐饮企业的强势竞争,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旅游开发要在保留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产品,通过与时俱进达到对饮食文化内涵的深层挖掘,从而将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品牌推向市场,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四、结语
饮食文化内涵范文5
旅游活动是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文化活动。饮食是旅游者六大消费要素中首要的基本要素,旅游者的餐饮满意度对旅游体验质量有重大影响,饮食成为整体旅游产品中一个单项产品或服务,直接影响着旅游业兴衰及其可持续发展。从旅游文化视角来看,具有鲜明地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文化性的地方饮食是一种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和旅游动机触发者,有着广阔的旅游市场和开发潜力。在全球化背景下,地域饮食文化作为旅游活动的一项日益重要的资源,需要创新餐饮产品和饮食形象,具有地方特色的名吃、名菜和名点已成为旅游目的地重要的旅游形象代表,如北京的北京烤鸭、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成都的川菜等。国外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侧重于美食旅游(foodtourism),起步较早,亦较系统化,主要着眼于美食旅游的概念、功能、运作和开发,尤其对葡萄酒旅游(winetourism)研究较为深入。而美食旅游在我国仍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国内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研究主要集中于饮食历史文化、菜系、菜谱和烹饪技巧等方面,研究方法注重个案或地域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材料搜集和整理的“对策”工作,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普适性的理论研究。但国内饮食文化及美食旅游开发的实践潮流正如火如荼,如2003年我国的旅游促销主题为“中国烹饪王国游”,广州争创“全国最佳餐饮旅游城市”,成都打造“美食之都”旅游品牌等。因此,如何有效推动地域旅游与饮食文化的整合开发,既深入挖掘地域饮食文化及餐饮业的无限潜力,又逐步培育饮食旅游的营销价值与独特吸引力,成为目前及未来旅游目的地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探讨和研究的重要主题。
二、饮食文化资源及其旅游开发
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活习俗差异很大,使我国地域美食丰富多彩。具备自己独特历史、文化、技艺和风味,地域饮食文化是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和共同文化的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包括饮食风味、方式、礼仪及形成发展等,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景观。我国是世界公认的饮食超级大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社会经济、生活习俗、民族习惯和等存在差异,造就我国饮食具有原料物产丰富、烹调方法多样、各地风味独特、各大菜系独领、民族饮食风味浓郁、讲究美感美食美器美景、菜名内涵丰富、注重养生食疗与保健等特点。我国饮食文化根基在于食医合一、饮食养生、本位主张、孔孟食道等观念,其资源属于具有地方特色或民族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表现为饮食景观(foodscape)和葡萄酒景观(winescape)(Peters,1997),经组合成为旅游者品尝美食并感受饮食文化的旅游资源。食文化、酒文化和茶文化内涵丰富,地方特色风味独具魅力,中华菜系、民族饮食、宗教饮食,以及养生、医疗、保健和药膳饮食资源等构成我国饮食文化。旅游目的地饮食文化也是一种融物质与精神为一体的独特人文旅游资源。休闲时代,以享受和体验美食及其文化为主要动机的美食旅游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方式。旅游者通过领略旅游目的地风味小吃、特色菜肴、名特产品等饮食文化,进而深入了解地域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和文化特征,通过亲身参与获得丰富深刻的感官和审美体验。目前,开发饮食文化资源已成为诸多国家发展旅游业的重要举措,如韩国“泡菜节”、德国“慕尼黑文化啤酒节”等。国内诸多旅游目的地根据自身地域特点和风物特产,衍生出具有现代地方特色的饮食节事,除各地举办不同菜系的烹饪厨艺比赛之外,其它如香港、北京、成都、广州、上海、南宁等地的“国际美食节”或“美食旅游节”,上海、广州、重庆、河南信阳等地的“国际茶文化节”或“茶叶节”,普陀山和武夷山的“佛(禅)茶文化节”,山东青岛的“啤酒节”,江苏盱眙的“国际龙虾节”等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成为提升旅游目的地魅力与旅游形象品牌的营销途径与平台。旅游目的地须充分利用饮食文化资源,将饮食文化与旅游发展结合,不仅能促进旅游产品多样化,且能提高旅游吸引力,利用旅游业弘扬地方饮食文化,利用饮食文化优化旅游目的地形象,为美食旅游设计奠定了坚实基础。便于其参与、亲身体验异域文化的饮食成为旅游者旅游体验的一个支持因素,同时,也正以不同形式成为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吸引物,构成了诸如芝加哥美食节、欧洲葡萄酒之旅等专项旅游产品。广东2004年推出了首条“美食旅游线路”,通过举办美食节、烹饪比赛等活动,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美食爱好者。另以成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构成元素为例,成都饮食文化资源丰富,主要有川菜、火锅、小吃、名茶和名酒,且多优美有趣的历史传说和名人典故,如夫妻肺片、龙抄手、灯影牛肉和担担面等,并策划举办美食节、兰桂坊啤酒节、月饼节、葡萄节、螃蟹音乐节等旅游节事,川菜馆、火锅店、小吃铺和茶馆等餐饮企业共同构成成都饮食文化。饮食文化景观借助器、形、艺、俗等多方面物质形态体现,其商业活动运作形成旅游目的地以餐饮为核心、以文化为表现、以民族为特征的相关产业,如餐厅建筑、装潢、设计、环境、礼仪、服饰、设施、容器、烹饪方法、就餐方式、菜肴品种、饮食背景、民族民俗风情、演艺歌舞表演等饮食文化景观。因此,应全力将旅游目的地独具魅力的饮食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地方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应突出地域饮食特色,充分挖掘地方饮食历史文化,继承和发扬传统烹饪技法,兼容并蓄,创新地方饮食文化。同时,应充分考虑现代旅游者的饮食文化需求,走传统与现代、地方化与国际化、特色与标准、风味与营养、经验与理论协调发展之路,实现地方饮食文化资源向饮食美食旅游的“华丽”转化。
三、旅游目的地饮食文化资源开发机制
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会有力提升民族文化旅游价值和旅游目的地形象品牌,然而,目前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亟待提升,旅游目的地饮食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营销契机。旅游者饮食习惯、饮食多样性和独特性、饮食印象与体验、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等要素影响到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饮食评价,旅游目的地应深入研究饮食文化资源和旅游市场需求,着力推进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形象化、愉悦化、生活化和商业化,同时注重饮食文化保护、推介、创新和品牌打造。应强调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资源观,倡导集约型资源开发,突出“软开发”文化资源,避免饮食文化资源遭到破坏,树立旅游目的地饮食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机制。
(一)地域饮食文化资源挖掘与产品开发
开发地域非物质文化旅游产品,能够保护和传承旅游目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遗产目录拥有诸多饮食文化遗产项目,且具有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品质优良、知名度高、工艺独特、市场潜力大等特色。地域饮食文化须在保护传承、品牌意识、产业规模、营销力度等方面制定战略和强化措施。更为重要的是,应异常重视地域饮食与餐饮的文化挖掘,突出其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地域饮食文化和旅游业的可持续良性发展。为有效挖掘地域饮食文化资源,可深入调研、广泛征集当地饮食文化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民间传说、名品典故和私家菜品,如过桥米线、叫化鸡、东坡肉等,同时,调查当地民众的日常食俗、节日食俗、祭祀食俗、待客食俗、特殊食俗等饮食生活习俗,以大力保护、传承和创新地域饮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促进地域饮食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须积极开发各种形式的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旅游目的地应培育饮食品牌,扶持餐饮产业,创设主题公园,创新旅游产品,打造饮食节事,建立美食地标,强化旅游体验,开发美食商品,注重文化营销,从而丰富旅游目的地饮食文化旅游产品,促进地域旅游可持续发展,使旅游目的地饮食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同时,为推动地域饮食文化遗产旅游品牌化,须精心组织,加强管理,开展地域饮食名品、名店和名小吃认定活动,加强联合参与认证,规范发展风味美食游、药膳保健游、饮食文化游和农家乐旅游餐饮,增强参与性体验,培育饮食文化旅游品牌。
(二)地方特色餐饮产业的培育
研究表明,餐饮产业发展是当地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我国餐饮产业融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特征价值、文化艺术传统和饮食审美风尚,餐饮业生产工艺、炊具器皿、文化品位、饮食习俗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质。因此,挖掘、整理、创新和推介地域饮食文化是旅游目的地餐饮产业形成的出发点。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应围绕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合理规划、布局和配套旅游餐饮设施,充分发挥城市功能,营造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旅游餐饮产业氛围,通过餐饮企业文化运营、产业联动、品牌打造和美食历史街(区)规划等策略,围绕旅游目的地整体旅游产品体系建设,优化搭配科学的特色旅游餐饮,提升旅游目的地地域饮食文化竞争力。首先,旅游目的地餐饮企业应结合自身地方特色,开发集菜品、就餐方式和就餐环境于一体的优质餐饮产品,弘扬区域饮食文化。基于经营目标、品种特色和消费群体等要素准确定位餐饮企业市场,创新餐饮产品开发,提高餐饮企业文化品位,打造企业文化和市场形象,以优化餐饮企业文化运营。同时,遵循独特性、真实性、长久性、品种特异性、文化属性、地域性、民族性、时尚性、开拓性、外延功能性等运营原则,注入时代科技与文化内涵,创立企业文化形象及品牌。其次,应通过生产专业化、供应规模化、经营连锁化和管理科学化推动旅游目的地餐饮产业联动。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设计,开发旅游餐饮产品,并优化餐饮产业结构。如成都正是构筑了包括小吃、名茶、名酒、美食节、川菜馆、火锅店、小吃铺和茶馆等,由菜系、餐饮企业、美食名品、饮食文化节事等组成的餐饮产业联动体系。再次,旅游目的地饮食文化和餐饮业应注重品牌打造。在餐饮产业培育和经营过程中,旅游目的地应加强对餐饮老品牌和老字号的保护和扶持,逐步聚集名品和名店效应,最终实现餐饮品牌文化的打造和运营。最后,注重美食历史街(区)规划、设计和建设。旅游目的地餐饮产业培育应重视所在城市美食街区的发展格局,规划、设计和建设商业休闲街、文化休闲街和消遣娱乐休闲街,如上海南京路、新天地,北京王府井、三里屯酒吧街,天津鼓楼商业步行街,苏州观前街,南京夫子庙等,置旅游目的地饮食文化传承、餐饮产业培育、旅游格局规划与城市文脉发展四位一体。美食历史街区融合了多种餐饮特色和经营业态,成为城市休闲产业的重要载体、城市旅游产品升级的主要载体和城市休闲消费文化的缩影,饮食文化、餐饮体系和文化遗产的集大成者。
(三)旅游目的地饮食的节事及文化营销
近几年,旅游目的地通过特色节事扩大知名度,实现饮食和美食的节事和文化营销。如四川成都的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安徽合肥的徽菜美食旅游节、吉林长春的吉菜美食旅游节、山东日照美食节、大连美食节、广州美食节和浙江舟山的海鲜美食文化节等。而江苏淮安充分利用“中国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盱眙中国龙虾节”、“金湖荷花艺术节”和“涟水白鹭节”等特色节庆的成功举办,大力推介淮安传统饮食文化,充分展示淮安菜肴小吃等系列美食,提升了淮安旅游形象和饮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国际美食旅游节则为成都塑造“美食之都”的城市旅游形象提供了节事和文化营销的盛大平台。而旅游者可通过其观看烹饪比赛、茶艺表演、学做川菜,以及参与美食节、茶文化、啤酒节、水果节等体验性饮食旅游活动,增进饮食旅游产品的原真性体验开发,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节事和文化营销效果。旅游目的地饮食、餐饮及其节事有必要通过文化创意达成其文化营销目标。旅游目的地应注重饮食、餐饮及其节事产品的形象设计,包括旅游目的地在内的名称、标志、纪念物、餐饮器具、从业人员着装和服务礼仪等,借助菜系品牌优势,在影视、动漫、出版、新闻、戏曲和服饰等方面拓展文化创意空间,并建立诸如饭统网、搜饭网、菜系网等美食旅游相关网站和餐饮网络平台,在线饮食文化、特色菜式和旅游资讯,实现区域性网上预订和文化营销等服务。
饮食文化内涵范文6
关键词:宁波 饮食文化旅游资源 开发
一、饮食文化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
所谓饮食文化,是指人们在饮食中表现出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饮食文化既包括生产方式和供给方式,也包括消费和需求方式,既有物质性的一面。又有精神性的一面。民以食为天,旅以食为先。在“食、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六要素中,饮食居于首位。这不仅因为饮食在旅游中是不可或缺的,还因为饮食文化对旅游业有着潜在的多重促进功能。
首先,旅游实际上是一种物质和精神的综合性活动,“食”便是旅游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饮食服务业属于旅游业的范畴,而以食品为物质形态的饮食文化也可以成为取悦游客的对象。饮食文化可以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在有条件的地方,把饮食文化作为具体的旅游项目,必定会受到游客欢迎,从而产生招徕更多游客的效果。其次。饮食文化可以提升旅游活动的品位。在饮食文化的氛围之下,可使游客在轻松愉快的餐饮过程中,了解和领略到更多的民族特色文化和当地的风土人情,从而提高旅游欣赏的水平,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升华美感。再次,饮食文化可以增进旅游经营的效益。旅游经营主要目的是获取经济效益。含有文化内涵的饮食,其附加值可以大幅度提高,与旅游经营目的相符。此外,旅游业的兴起,还为饮食文化吸收外来精华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它的充实和创新。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深层次挖掘饮食文化资源。开发多种特色饮食文化旅游,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提高旅游地的综合吸引力,促进餐饮业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宁波传统饮食文化的特点
宁波地处东海之滨,其丰富的海产品资源是其地方菜系的一大特色。以甜品为主的地方小吃和点心,也是宁波传统饮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海鲜产品、宁波菜和宁波式糕点,构成了一个宁波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良好的基础。如何充分挖掘其价值,对于促进宁波旅游业的综合开发,提升宁波旅游活动的品位,使旅游者更好地了解宁波以及推动宁波饮食业和旅游业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历史悠久,积淀丰厚
宁波菜又叫“甬帮菜”,是中国菜系之一浙菜的一个重要支脉,其源远流长。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釜中就有先民们简单烹食的鱼、鳖、蚌等羹菜。《史记・货殖列传》中有“楚越之地,饭稻羹鱼”的记载。余姚著名易学家虞翻的后代早在1000多年前就写出《食珍录》一书。宋代诗人坡更有对宁波梭子蟹制作的诗赞:“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之句。至明清代宁波菜已声名大振,袁枚、朱彝尊等先辈的著作中就有了“淡白鲞”、“雪菜大黄鱼”等宁波海鲜类菜肴的记述和描绘。近现代宁波菜发展更快,以海鲜为料理烹制的新菜肴得到极大开发。改革开放以后。原籍宁波的海外侨胞纷纷将资金投向宁波市场,餐饮业也从中获利良多,许多饭店餐厅的经营、建设得到了极大提高。而民众消费能力的增强,进一步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二)选料较广,海洋文化特色鲜明
宁波东临东海,西南靠四明山、天台山,中间有东钱湖及内河湖泽水库,还有平原蔬菜基地,既有海味、河鲜,又有山珍土产,菜肴的原料资源品种众多,可四季入市。由于长江水带来的各种有机物质对东海海鲜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使东海鱼类肉质细腻、鲜嫩。同时依托广阔海和礁石,特色小海鲜品种繁多。宁波海鲜是宁波传统饮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为宁波城市的名片之一,也广为人所知。宁波地处长江入海口,海岸线长,是咸水、淡水交汇的地方,水中微生物极为丰富,因此海鲜味道特别鲜美,营养价值很高。宁波出产的海鲜,不但可作为熟食菜料。其加工后的干产品,也常作为人们馈赠礼品时的一种选择,
(三)烹饪技法独特,地方特色风味浓郁
宁波菜擅长烹制海鲜,鲜咸合一,选料注重细、特、鲜、嫩,常用的烹调方法有30多种,其中最擅长的是炒、炸、烩、熘、蒸、烧、腌、靠8种。因料施技,方法多样。讲究鲜嫩软滑、原汁原味,色泽较浓,注重突出原料本味,使菜肴产生一种独特的复合味,“雪菜大黄鱼”和“红膏炝蟹”,即是其代表作。而其中“靠”更是由宁波人首创并富有特色的一种烹调方法。如“靠菜”、“靠笋”等,意即依靠文火较长时间焖烧的烹调方法。
(四)名菜名点种类繁多
宁波地方菜品种繁多,其中以宁波十大名菜为代表:冰糖甲鱼、锅烧河鳗、腐皮包黄鱼、苔菜小方烤、火臆金鸡、荷叶粉蒸肉、彩熘全黄鱼、网油包鹅肝、黄鱼鱼肚、苔菜拖黄鱼。而诸如宁式鳝丝、雪菜大黄鱼、清沁汤、雪菜豆瓣、油闷雷笋、宁波烤菜、龙头烤等一些家常菜,也极具宁波地方特色风味。
宁波传统小吃可分为点心、糕饼、菜肴三类。点心类有了以猪油汤团为首的十大名点,糕饼类有宁式蛋糕、月饼、桃酥、酥饼、绿豆糕、白糖细糕、桂花软糖、冰片糕、苔生片等。宁波风味小吃,特别注意选料。如猪油汤团,采用精白水磨糯米粉,内嵌上等猪油、白糖、黑芝麻等精制而成,其色如白玉,糯而不黏,油而不腻,柔软,香气扑鼻。堪称华夏一绝。
(五)姿态开放,兼容并包
随着近代宁波的开放,全国各地的菜种乃至西菜,纷纷涌入宁波。宁波餐饮界在品种的创新方面,也不断吸收外来菜种的长处,开发出既适合外地人口味,又保有本地原料特点的菜肴。比如对许多海鲜的红烧、煎炸以及对辣的运用,都是传统手法中所不多见的。像汉通饭店的海鲜食单中,近60%采用广式、潮式乃至广东顺德的烹饪方法,30%采用甬帮做法,10%采用日式与西式的做法。食客可体味多种流派的海味,这样既满足各地宾客的口欲,又能让本地食客尝得外帮的海味。
三、宁波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宁波餐饮发展迅速,一派蓬勃繁荣景象,每年的增速都在30%左右,即使在遭受SARS重创的2003年,增速仍达18%,餐饮业已成为宁波经济发展中最快的行业之一。但与此同时,由于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等内在原因以及城区改建等外部原因,宁波餐饮的老字号正逐渐衰落。行业整体存在体制的不完善和发展的盲目性等问题,尤其是与旅游开发的结合还有巨大的空间。目前,宁波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的问题主要有:
(一)经营理念传统,缺乏创新特色
由于中国的餐饮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和国际先进和管理水平有着相当的差距。比如有资金链的不稳定性,经营理念、经营模式的陈旧,管理经验的缺乏及品牌建设细节的忽视,市场推广不力,人力资源短缺等问题,最终体现为企业收益的停缓或下降。在创新方面,近年来宁波餐饮业实行的创新工程颇有成效,
但主要集中在单个新菜肴的开发,而在整体特色上没有新的突破。宁波海鲜虽有特色,但始终未引起其它地域在口味上的认同,不能不说是创新工程还没有达到最终目的的一种表现。
(二)文化开发和参与性不强,与旅游业结合的空间还很大
21世纪以来,以新的经营理念为导向的宁波传统饮食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填补了因老字号衰落而造成的甬菜馆的空白。像汉通、石浦、向阳渔港等新企业,占据了宁波传统餐饮市场的大部份额。新字号虽然在传统菜的传承方面表现相当积极,但在传统饮食文化性的挖掘上,还有待加强。作为宁波传统饮食业的龙头,新字号有义务也有能力,开发地方菜的文化内涵,满足旅游消费者的精神层次的需求,更好地提升文化旅游地质量,使饮食文化真正融入旅游活动中,
(三)行业体制不完善,发展呈盲目状态新世纪宁波传统餐饮业的另一大特点是个体餐饮业的兴起,集中表现为海鲜大排档的发展。这些个体经济,固然优化了餐饮业结构,带动了一部分就业,但管理上存在问题。相对而言,海鲜排挡对旅游者的亲和力要强于大型餐馆,接近原生态的经营姿态。也是旅游资源中极具潜力的部分。不过食品卫生和就餐环境质量的低下,是它们先天的不足。
(四)传统餐饮老字号逐渐衰落
一些历史悠久知名的品牌,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得到了“老字号”的称号,像状元楼、东福园、梅龙镇等。此后,西式快餐和国内其他菜系的优秀菜种开始进入宁波市场,它们迅速蚕食并瓜分老字号的市场份额。这些企业在管理模式上,更注重效率,强调服务质量、用餐环境;在口味上。更加鲜明直接,贴近大众,并且带来异地的新鲜感:价格上偏重实惠。这种种原因,加上城区改建等外部原因,使得老字号和宁波传统饮食均落入了一个低谷。
四、宁波传统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一)深入发掘宁波传统饮食的文化内涵
随着各种菜系和西式快餐纷纷抢占宁波餐饮市场,旅游餐饮市场竞争变得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宁波饮食文化资源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就要注重对饮食资源文化内涵的发掘。以饮食文化为载体,弘扬海鲜文化,使旅游者在吃中体验文化,实现饮食与文化的互动发展。宁波饮食深受海洋文化的影响,在饮食心态、进食习俗、烹调原则方面都有独特之处。把饮食与宁波历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是提升宁波传统饮食文化内涵最为有效的途径。
(二)与旅游线路开发结合
饮食民俗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将宁波传统饮食文化资源开发参与旅游,就是以宁波饮食民俗为吸引物和承载物,激发旅游者的兴趣,通过旅游者的亲身投入,成为特定民俗环境,从而达到旅游的主体与客体的双向交流,满足旅游者休闲、探奇、求知等目的的旅游功能。宁波近海的特点,使得宁波不仅可以开发农家乐,还可以开发渔家乐。宁波沿海的慈溪、北仑、象山等区县,地理风貌不同,海洋产品的种类也各具特色。这些对水产资源生产过程(捕捞)或者消费过程(用餐)的开发,都可以成为当地旅游线路中的一环。
(三)与旅游商品开发结合
这里的旅游商品,是指专门供旅游者购买的商品,通常具有精致而有地方特色等特点。前面已经提到过,宁波海鲜是最容易最适合作为旅游商品出售的,如泥螺、炝蟹、蟹糊、海蜇、海蜒、紫菜、苔菜、鳗鲞等海产品,还有像奉化芋艿头、余姚榨菜、邱隘的雪里蕻咸菜等非海产品以及宁波名茶、名酒等,都可以通过加工,包装成为成品销售。可以考虑在旅游目的地进行有关调研规划,建立专卖点,并通过各种促销手段推广。这样,不但有利于旅游资源合理利用,也对企业品牌形象提升有所帮助。
(四)与旅游节庆开发结合
旅游节庆是以旅游为导向的节日和特殊事件的合称,一般多是借助民俗风情、地方特色、人文历史而开展的地域性活动。自上世纪末,宁波餐饮业界以“赛、展、书”为抓手,积极推进宁波菜创新。但宣传不强,影响不大,知名度不高。虽然宁波海鲜美食节规模、档次和海鲜特色居全国前列,但和同城的另一节事――宁波服装节无法同日而语。与节庆结合,主要是在策划上下功夫、模仿成功的案例,特别是众多条件相仿的例子,不失为一条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