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管理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体管理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体管理措施

水体管理措施范文1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管理体制;综合规划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水资源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水资源紧缺已成为我们不得不关注的问题。当今水资源的状况不仅是水资源不足,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问题也日益严重,再加上水资源的分配极不合理,加强水资源管理的任务也就越来越重要。广东省年均降雨量为1771毫米,年均水资源总量为1830亿立方米,年均入境水资源总量为2361亿立方米。流经广东省的西江、北江、东江和韩江年均水资源可利用总量分别为708.4亿立方米、144.3亿立方米、134.4亿立方米和86.1亿立方米。为进一步提高全省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建设节水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应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好规划,加强对水资源的有效管理。

1.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广东省部分主要河流尤其是径流量较大的西江、韩江尚无防洪控制工程,江海堤防标准普遍偏低,部分河道瘀积严重,入海河口泄洪纳潮不畅,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偏低,大中型水库尚有30%未达防洪标准;全省大多数江河受到污染,部分河段特别是流经城市的河段污染严重,且呈加剧趋势,水体污染导致水质恶化、可用水资源量减少,部分地区出现水质型缺水,不少地方群众住在河边没水喝;近海海湾出现赤潮,水生态环境恶化。水污染已经成为不亚于洪灾、旱灾甚至更为严重的灾害,广东的不同地区存在着局部资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工程性缺水等问题。水资源已经成为广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因此,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和有效保护,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是新世纪新阶段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2.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依据水资源的总体状况科学合理分配

《广东省“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明确指出, 广东将继续加大环保投入, 涉及区域污水处理及河道整治工程的总投资额约380 亿元,其中176.4亿元用于新增污水处理能力约595万吨/日, 到2010年,广东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60%以上。由于水务管理政出多门,造成管源水(包括防洪)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节水和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治理污水和地下水回灌,管治污的不管污水处理回用。同时也造成水污染治理执法不严,以罚代管的现象比较严重,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据有关资料披露2004 年全省生活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仅35.7%,低于经济发展水平与广东省相当的浙江、江苏等省。

2.2 水价改革不到位,难以使水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

水价与节水是密切相关的,据专家的有关研究表明,水费支出占家庭收入的1%时对居民心理影响不大;占2%时,居民可以承受并开始关注水量;占2.5%时注意节水,占5%时认真节水。而我国目前的这一比例远低于2%,不足于引起人们在生活中对节水的重视。企事业单位也是如此,水价(包括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只是占到生产成本和经费开支的很小一部分, 难以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也直接影响了各单位建设节水设施、利用节水技术、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的积极性。

2.3 缺乏节约用水、计划用水和水资源保护制度

长期以来,人们对水资源的认识存在两种模糊观念:一是无限可用论,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赐之物,不存在危机问题;二是有值无价论,认为水不具备资产特征,其所有权不明确,人们可以自由索取。人们惜水、爱水、节水意识十分淡薄。目前我省主要依靠行政措施推动水资源的节约、保护,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水资源利用率低。

2.4 管理体制滞后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经费短缺、机构臃肿、管理粗放等弊端日益明显暴露出来。表现为一些水管单位长期属性混杂, 既不像事业单位, 又不像企业单位,资产概念不清, 配套的制度和体制建设滞后; 水利工程管理资金不足, 水价偏低, 水费收取困难, 职工的工资发放缺乏保证, 工程折耗和维护管理没有补偿渠道和来源; 水管单位机构臃肿, 人员总量过剩与结构性人才缺乏并存, 技术力量薄弱, 无法满足规范管理的需要;存在“重建轻管”现象,注重投资新建项目, 忽视对已建工程运行、维修的投入,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经费更无保障, 失管失修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些弊端严重影响着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效益的充分发挥。

3.加强水资源管理对策措施

3.1 加强水污染的防治

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要合理布局工业,防止工业污染。在建设和发展的同时,要同步或超前防污治污。防治水污染的总原则是污染总量控制和水功能区划分。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污水集中处理,努力实现污水资源化。恢复和发展传统生态农业,根治农村和农业污染。要充分重视对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更大规模的非点源污染,以及农村小城镇建设带来的更大强度的生活污水污染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治理技术,切实加强农村地区特别是小城镇地区的环境规划,强化农村环境监督管理。要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以防止农村水环境进一步的恶化。

3.2 健全防洪防旱体系,增强抗御洪涝旱灾害的能力

加强江河的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努力提高抵御洪、涝、旱等灾害的能力,减少灾害的损失,确保重点城市、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除了建立一大批防洪工程外,还要建立预警预报系统,提高防汛抗洪决策的正确度和指挥的科学性。根据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及合理配置,调整广东省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模式,使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矿藏开发得到最佳配置,发挥最大效益。沿海干旱缺水地区,必须限制城市的发展规模。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缺水问题突出,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要加快水源工程建设,并建立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

3.3 建立健全水资源统一管理运作机制

水问题的解决,涉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节水与高效用水,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优化配置,是这个系统工程的核心,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唯一出路。建立一个公共管理机能,运用市场经济手段,调控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不少国家的共识。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是一个跨领域、跨部门和跨区域的协调过程。要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避免多“龙”管水、各自为政的现象,把有限的水资源通过合理配置,高效利用。综合性地进行流域管理,可提供一个可行的框架来规划各个区块,避免分疆而治,造成污水的无序化排放和水生态资源的无序化开发,形成村镇之间乃至省市之间的矛盾。统一的规划还有利于推动水资源的进一步利用处理,统筹制定实施可持续水环境、功能建筑群与环境的利用及保护。

3.4 提高全民节水观念

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强化节水观念,让公众了解水的有限性和不可替代性以及水资源紧缺的严峻现实,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努力做到人人关心水资源问题,自觉珍惜水、保护水,形成良好的节水社会风尚。强化计划取水、节约用水。实施计划取水和节约用水,通过对取水户下达年度计划取水指标,科学合理地配置有限的水资源。造成浪费水资源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水价偏低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内外实践证明,制定合理的水价,利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

3.5 发展节水农业

农业灌溉占全省总用水量的56.0%,而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40%。因此,发展节水农业是节约农业用水、缓解广东省水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首要因素,发展节水农业是带有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战略问题。要以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和水分利用率为中心,围绕“开源节流”进行创新,根据各地的资源条件,合理配置水资源,实行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传统技术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真正提高节水农业水平。

3.6 发挥森林在改善水资源环境中的作用

森林能防止土壤流失,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经历了无数次洪灾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就治水而治水,忽视治山,忽视森林的作用,水是治理不好的。单靠水利工程设施虽可达到暂时蓄水的目的,但阻挡不住泥沙的淤积。由于广东省的区位条件,其自然和人为因素为水土流失提供了有利的因素,如果偏于治水,而忽视兴林,其结果将导致大面积的水库淤积,水资源环境将日趋恶化。因此,走兴林治水之路是实现水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4.结束语

总之,水资源问题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水资源的状况将直接影响着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要积极分析水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认真总结长期以来在水资源管理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合理利用先进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成功经验,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为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和长久利用而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杨婷;陈海涛.直觉模糊集理论在水资源管理群决策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2] 孔庆雨, 卞艺杰. 广东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J]. 广东水利水电,2000(6): 33-36.

水体管理措施范文2

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统揽全局、着眼长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央关注农村发展、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信心和决心。水利建设是当今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目前大型水利工程管理主要集中在城市,在农村还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水利建设。中国大部分农村特别是西北部,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众多的人口与有限的资源加剧了环境的负荷,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进一步做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水利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大有用武之地,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与先导。建设新农村,水利要先行。

1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现状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小型沟、渠、圩、坝、桥、涵、水库、机井、排灌站等。农村现有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一部分是由乡、村(组)集体投资投劳建成的,一部分是贷款、国债资金或其他农业扶贫开发项目资金兴建的。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出台,农民个人及联户兴办的小型水利工程数量也日趋增多。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普遍现状值得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工程管理滞后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特别是近几年以,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从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只知用水,不愿管水,在圩堤乱垦乱种、在行洪河道设置鱼网鱼簖现象屡禁不止,而且圩堤沿线近年又增添不少鱼塘,出现了新的“两水夹一岸”地段。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粗放,有的灌区支渠以下用水混乱,“跑、冒、渗、漏”较为严重,致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毁损严重。同时由于各领域的生产进度很难一致也很难统一,彼此间为了各自的牛产需要随意截流、堵坝、开沟、放水,把水线和明渠搞得支离破碎,干疮百孔,逐渐失去供水功能,农民们没办法只好在原灌内打井种稻。大量开采地下水,也是对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这样下去,不光是农业生产受到影响,生存环境也会受到破坏。另外,由于近年来的过度垦荒,水体植被越来越少,水土流失严重,水库库底淤积层越来越厚,而承包者既没有清淤的意愿也没有清淤的能力,这样下去就不单是一个蓄水问题,还潜住着洪灾的危险。

1.2财政投入不足

由于农村地方各级财力紧,严重制约着农村重点水利工程配套和小型水利工程补助。新农村建设以来,虽然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在规划布局、项目安排和资金补助上给予很大倾斜。但我国很多农村地处欠发达地区,难有较多资金用于农村水利重点工程的建设配套,致使部分工程无法按期启动,开工建设的也很难按计划竣工验收,加大了继续向上争取工程项目的难度。同时所有财政支持的资金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所需补助资金差距较大,主要还是靠受益群众自行解决,政府只能“以奖代补”形式,普洒细雨。

1.3农村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近年来,由于水利项目逐年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很多水管单位内设机构不科学,非工程管理岗位多,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导致效率低下,人浮于事。据调查,2006年某省水管单位职工总数为32118人,其中离退休职工5079人,在职职工21002人,超编严重。在人员总量过剩的同时,各地水管单位真正急需的高、中、初级工程技术人员又严重短缺,工程技术人员4925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9%,且大多集中在省、市属水管单位。技术力量薄弱,不利于水管单位的发展。

2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

2.1进行科学管理

要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其次,要搞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配套工作,以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因为农村水利既有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也有防洪、除涝、降渍、防治地方病等除害减灾功能。所以以水利为主的工程兼有经营性和公益性,而防洪除涝等工程完全是公益性,不具备经营条件。根据各种不同农村水利的特点,需要对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使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条件之下,取得较好的工程效益。以水利为主的工程,既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偿服务,核算成本,降低费用,促使工程良性运行,又要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旨。

2.2加强资金投入

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需大量的工程投资,应由中央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责任,以此来增加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适应当今水利发展要求.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中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为了杜绝挤占挪用农业专项资金的现象发生,项目实施单位要及时向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项目情况,与财政部门积极协调衔接,争取地方配套资金。超级秘书网

2.3开发人力资源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对农村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同时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向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他们也能独当一面。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须从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监理、管理等环节抓起,做好质量全程监控工作。应注重开发人力资源,加强资金投入,推行专项资金项目预算审签制度,加强政府引导、服务、监督,进行科学管理等。

参考文献:

[1]王学勇.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和建议[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5,4:25.

水体管理措施范文3

关键词:水利工程;循环管理;施工质量;评价体系;过程管理

前言

水利工程是我国基础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体系不断健全,社会各界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满足社会生活的要求,必须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解决,保证水利工程的良好建设,提升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1 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概念及管理策略

在水利工作过程中,施工质量规模是制约水利工程开展的重要问题。水利工程涉及较广的工作覆盖面,它具备比较强的系统性,它的施工规模比较大,整体工程造价水平比较高,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比较高。正是上述因素的影响,才导致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复杂性,这种工程的质量管理概念是个比较复杂的体系,这是因为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因素的多元化,这种管理因素的多元化不利于水利工程施工生产及管理工作的开展,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必须要进行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分析,进行多种解决方案的应用。

从客观上来说,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要从整体管理的角度出发,遵循科学性、有效性的原则,进行长远的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从而满足水利工程实际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要求。在实践操作中,可以从人员因素、环境因素、设备因素、施工因素等进行工程建设质量控制方案的分析,建立及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满足现阶段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要求。

通过对管理制度的健全,可以满足现阶段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要求,从而提升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这需要进行法人责任制度、工程招投标制度、建设监理制度等的强化,从而为施工质量的提升创造一个客观的环境,保证其研究内容的不断更新,解决现阶段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在施工质量问题的分析过程中,需要遵循全面性、科学性的原则,满足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工作要求。

在水利工程实践中,进行整体质量控制体系的健全是必要的,这需要落实好三个重要工作模块,实现事先控制环节、事中控制环节、事后控制环节等的优化,实现质量保证体系的健全,落实好相关的监控及检测法规,实现对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控制。为了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要落实好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及评价体系,针对其内部内容进行深入性的研究,从而满足现阶段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

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该文结合以往的工作知识,进行了施工前期、中期、后期所存在问题的分析,针对其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行了相关质量控制方案的应用,健全了施工质量管理综合评价体系,实现了先进的水利工程管理概念的应用,满足了社会对于水利工程施工工作的质量要求。

2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常见问题及优化措施

从工程规模上来看,水利工程非常复杂,它的投资周期比较长,影响其质量提升的因素比较多,也容易出现施工过程中的意外状况,为了解决现实问题,我们必须要落实好施工过程中的整体控制工作,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在施工前期工作中,材料供应问题、设备应用问题、初期资金投入问题等都是常见的问题。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的良好施工质量,必须要保证其三通一平,所谓的三通就是满足用电、用水、用路的要求,实现场地的平整性,从而为工程的后期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实践过程中,有些单位了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成本,千方百计的节省投资成本,这就导致其施工成本的不足,导致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降低,从而出现建设方与施工方的责任推诿问题。根据我国的相关建设法律要求,建设单位不能要求施工单位确定材料供应商,在实际过程中,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有些材料供应商还是由建设方决定,一旦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建设方和施工方之间会出现施工质量问题的推诿。

在建设过程中,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必须要保证前期资金投入的充足性。在工程实践过程中,建设单位需要给予施工单位一定的资金,用以进行各种材料及管理费用的支付,有的建设单位缺乏充足的前期资金,而让施工单位前期垫付,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为了降低成本,实行了一系列的偷工减料的施工活动,这不利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工作的开展。

在施工的中期阶段,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一系列的材料及设备检查问题,交底不到位问题、施工步骤不协调问题、质量检查工作不到位问题。材料及设备的检查力度缺乏问题是常见的施工问题,这主要是材料进场较晚,监理进度也没及时跟得上,导致材料设备边使用边检查的情况,从而不利于工作进度的控制,也容易出现一系列的质量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交底不到位问题是非常常见的质量问题。在每组施工前,各个程序的负责人要进行主要工作事项的交代,这包括了一系列的安全施工知识、技术管理知识等。有的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管理素质,从而导致施工过程中的一系列的问题。有的施工人员素质较低,跟不上隐蔽工程的检查进度,监理单位缺乏有力的监督力度,也不利于现场施工及后期维修工作的开展,从而导致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出现及恶化。

3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方案的优化

为了解决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我们必须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利用现代化工作手段,进行新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的应用。这就需要进行系统性施工质量管理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满足现阶段水利工程的施工工作要求,这需要从斜向因素、横向因素等进行施工质量影响状况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施工质量体系的建立,落实好施工质量管理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及评价工作。

在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因素分析法及AHP层次分析法的应用,进行多级标准的监理,通过对逐级加权方法的应用,进行施工质量状况的判断。通过对PDCA管理法体系的健全,可以提升水利工程的循环管理效益,该项体系主要包括检查改进方法、计划实施方法等,通过对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满足水利工程的诸多工作建设要求,可以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效益,能够取得良好的质量管理效果。

通过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健全,可以满足水利工程的后期工作要求,这需要进行质量影响因素的全面性、系统性分析,做好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前中后期工作,针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及处理,进行施工质量整体评价体系及管理体系的应用。

4 结束语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影响水利摘 要:为了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工作效益,必须要进行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健全,满足现阶段水利工程的过程管理要求,从整体上进行工程建设的整体性控制,实现进度控制环节、成本控制环节、质量控制环节、安全控制环节等的协调,这需要针对水利工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展开施工质量应用方案的优化。该文针对工程实践中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阶段探索,进行了新型施工质量管理评价体系的应用,进行了循环管理概念的引进。

关键词:水利工程;循环管理;施工质量;评价体系;过程管理工程施工质量有效提升的因素诸多,我们需要针对这些具体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提升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效益。

参考文献

[1]高武.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11):248-249.

[2]董莉敏,李建.水利工程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7):186.

水体管理措施范文4

【关键词】 水利工程;施工问题;管理措施

一、引言

新时期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相对复杂,涉及层面较多,涵盖了工程计划、施工时间和工程进度三方面的管理,贯穿于项目全过程。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及时有效的项目管理最为关键,是确保水利项目平稳连续运行的唯一途径。为了确保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运行,必须创造新的项目管理手段,引入新的管理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具体的水利工程项目中。文中简要介绍了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实践中涵盖的创新之处。

二、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及管理措施

1、水利工程施工的信息化管理措施

第一,新时期水利工程项目涉及多方面利益如地方政府、建设单位、工程监管单位、工程设计单位、上级管理机关等等单位利益, 水利工程管理涵盖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施工管理、机械材料管理和预算管理等多个管理层面,可见,新时期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应该综合考虑有关单位的功能需求和利益,构建一个涵盖项目施工管理实践、知识管理、远程监控、情报管理、工程协调管理等多个功能模块的信息化平台,同时该系统能够应用于多个不同的实践主体,自动生存管理相关数据,最终实现工程相关信息资源的综合管理。

第二,新时期化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外在因素如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常常影响工程的建设进度和工程资源的需求量,扩大工程建设成本,使得实际建设成本大于预期成本。水利工程信息化系统应该将这些外在因素包含在内,设立施工参数设置功能,使得有关人员能够根据外在环境状况自定义相关施工参数,使得成本分析结果更加准确,施工方案更好的指导工程实践。

第三,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除工程安全和工程质量外,项目管理者最重视工程进度和工程成本。信息化系统需要构建能够桥联工程进度和工程成本管理的系统模块,使得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工程建设特定阶段的实际成本,并对比分析实际成本与预计成本,从而得出更符合实际的工程控制方法和更好的估算下一阶段的工程成本。其次,项目管理与项目施工直接相关,因而信息化系统界面应具备简单、易操作等属性,降低数据输入量,给出各项数据输入操作提示,同时设置操作内容检验功能来降低操作错误率。

2、水利工程施工的机械管理措施

良好的水利工程项目的机械管理创新需要构建科学完整的机械操作管理制度。机械管理工作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作业人员的挑选。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机械种类较多,而且机械结构非常复杂, 一旦出现机械操作错误,不仅影响机械的正常使用,延缓施工精度,甚至可能威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可见,机械作业人员必须严谨的机械作用培训,并通过作业资格证考试后才能够上岗。通常来说,一旦确定机械作业人员,需要进行人机定位,将机械维护和使用权归属到特定的作业人员,人机定位不仅能够保障机械的使用率和完整性,而且大大提高了作业人员的机械熟悉度。

针对机械外部环境,油品的选择也非常关键,应该严格标准的燃油和油,禁止采用劣质的燃油和油,一旦发现油品不合格,应该立即静止作业,停机更换燃油或乳化油;监督人员应该及时有效监督作业章程和注意事项的执行状况,及时更正不符合要求的作业行为;即使检验机械安全装置,确保其灵敏、可靠、期权,禁止使用故障机械作业;及时严谨核查机械配件的储存量和质量,避免由于配件不足或质量过差导致机械停运;监督核查人员应该及时做好相关记录,同时确保记录的准确性。针对机械内部因素,做好新机械购买记录,做好新机械进场准备工作,做好现有机械维修保养纪律,有助于机械安全检查工作;给予作业中接卸例行保养和阶段性维护,对保养和维护阶段发现的故障进行记录,同时根据机械自身状况和工程进度做出停机或者班后处理决定,记录作业表现优秀的机械名称和编号。

3、水利工程施工的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管理措施

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被广泛应用,混凝土形成的裂缝成为了诸多水利工程的共同质量问题。下列措施将有助于防止裂缝形成:改变混凝土成分配比,在干硬性混凝土中掺入塑化剂或者引气剂,降低水泥使用量;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进行冷处理,降低其浇筑温度;高温天气浇筑混凝土,需要减少浇筑厚度,确保浇筑厚度在500mm以下,有助于散热;膨胀剂的品种和掺入量的选择需要通过试验验证,最后挑选最佳配置;第二层混凝土浇筑尽量在第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根据水利混凝土浇筑面积大小,将一些数量的温度测量装置安装在混凝土上中下部,定时测量和记录相关数据,一般来说,混凝土浇筑的第1-4天,每次测量时间间隔为2小时,第5-7天,测量时间间隔为4小时, 第8-15天,测量时间间隔为一天,尽量将混凝土内外温差保持在25℃以下,一旦出现温差过大,需要借助专业的养护手段来缩小内外温差;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加强保温养护措施,现场通常采取措施为混凝土浇注后先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用麻袋装锯末,厚度80~100mm进行中层覆盖,最后覆盖1—2层100mm厚岩棉被;另外,夏季施工中对于长期暴露在外面的混凝土块进行撒水养护工作,避免因为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过快在成裂缝的产生。施工中,应尽量避免浇灌混凝土在大风大雨中进行。

为了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内部温度过大,可以在混凝土结构内部预先铺设冷却管路(常用于混凝土群桩承台),在混凝土浇注完成之后即可进行通水循环冷却,管内的水流量通常控制在1.5m3/h左右(进水温度低于10℃时),若进水温度偏高,则水流量也应加快。冷却管的出水应排放到不影响施工的部位,当混大体积凝土整体初凝之后则可视情况利用该出水进行蓄水保温养护。当然在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完成之后,为了不使中空的冷却管对混凝土的强度及其他产生影响,因此对其进行注浆和压浆的工作,通常采用真空压浆。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涉及管理事项多而复杂,同时水利工程常常还遭受其他外部因素如政策处理、气候因素、施工难度、运输状况、地质条件、资金状况等等影响,可见水利工程现场管理非常困难,不仅需要考虑诸多外界因素,同时还需要管理者踏实稳定的工作,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环节,不能抱有侥幸心态,需要以工程进度和施工现场情况为基础,及时调整施工战略,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和施工问题应对策略。水利工程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和相互协作。

参考文献

[1] 戴同霞.山东水利科技论坛 2006 [C].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 刘清华. 浅议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和措施 [J].科技致富向导. 2011(12)

[3] 张卫彬. 水利施工中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3)

[4] 李翠芝.邝霞.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探讨 [J].Henan Water Resources &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2011(16)

水体管理措施范文5

1.1工程施工前准备工作不充分

准备工作的有序开展,是工程顺利进行的保障。如果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则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但是有一部分的水利工程建设十分匆忙,为了尽早完成项目,早日获取自己的利益,有的建设单位在施工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于施工现场的自然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等缺乏完全的考证,便盲目的施工,因此而导致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遇到突况也无法进行有效的解决,对施工管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2缺乏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对于水利施工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决定工程是否能够顺利开展的保证。当前,有一些施工单位,尤其是小型的施工单位在现场管理方面十分薄弱,对于施工现场缺乏有效的管理,现场人员工作安排混乱,材料和设备乱堆乱放,工人进入现场不配备安全帽等安全防护措施,不仅对工程施工管理造成很多不利影响,也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不必须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3施工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在水利施工管理工作中,有的管理人员不具备科学的管理知识体系,而且缺乏实际管理工作的经验,因此对于水利工程施工的进度、成本以及质量等因素缺乏有效的控制,而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产生的严重的影响。同时,由于有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等问题,对于工程管理中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而且为了某些个人利益而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集体利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2加强水利施工管理的改进措施

2.1提高人员管理意识,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要促进水利施工管理效率的提升,首先就要加强人员管理意识的培养,只有具备聪明的头脑、较强的管理意识才能保证一切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要促进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只有具备科学的管理体系,才能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使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也能为人员管理意识的培养提供必要的平台。通过管理体系的构建,也能对管理人员的工作开展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保证一切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

2.2加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测,包括自然环境、水流条件、地质条件等,这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其次要对施工组织进行科学的设计,并且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确保图纸的内容与实际的施工现场情况相符;第三,要确保施工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购进完善,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最后,要在施工前与当地的政府部门和居民做好必要的协调工作,减少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的污染,避免由于其他因素而对工期造成影响。

2.3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的管理是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一,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体系,并且对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始终坚持项目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安全管理。同时,根据国家相关的制度规定,建立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制度,通过制度的作用对施工人员进行约束。第二,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新进场的施工人员,必须要进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之后,才能参与施工,每项施工工艺都必须要严格按照要求执行;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等防护措施,由专门的电业人员对现场的用电安全负责。第三,由专门的负责人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巡查,对于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早发现,并且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4加强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的管理

材料和机械设备的管理是水利施工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影响工程施工进度、成本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施工管理中,必须要加强对材料和机械设备的管理。在施工材料的管理方面,由于水利工程涉及到的施工材料较多,而且使用的环境也较为复杂,因此水利工程施工的材料管理难度一般较大。因此,必须要给予材料管理足够的重视。从材料的采购、验收、进场、领用和储存等方面实施有效的管理,对材料的成本进行控制,对于进场的材料要严格验收,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机械设备的管理方面,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保证机械设备的应用与施工设计要求相符,并且保证机械设备和操作人员的相对固定,能够在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的同时,保证施工质量;第二,操作机械设备的人员必须要具备相应的资格和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要求的证书;第三,对机械设备进行必要的保养和维护,保证机械设备在施工中的顺利使用,在施工准备阶段要对机械设备进行测试与调试,合格后才能进入到施工现场,保证机械设备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5加强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最终都是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应在人员素质上加以提高和完善。第一,保证项目的指挥者、领导者具有高水平的项目决策能力和领导能力;第二,确保工程施工的操作人员具有合格的技术技能和较高的个人素质,能够对自己所负责的工程负责任。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素质,可以在选聘的时候就进行严格的审核工作,保证有证上岗,上岗后及时安排培训,并设置相应的考核制度,定期进行人员的技能考核。将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员工素质提高,也就是对整个工程质量的防范控制进行防范。

3结束语

水体管理措施范文6

关键词:水利单位;财务管理;问题;措施

水利单位在灌溉、抗旱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关注民生问题,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如何管理好各渠道的资金是水利单位的重要课题。对水利单位进行合理的财务管理,才能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原有的水利财务管理体系已落后,不能满足现代经济的发展,因此,要研究水利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深化和改革管理体制,找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对策,为水利单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水利单位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

1.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水利财务管理对水利单位的发展尤为重要。要想取得管理成效,就要有制度地制约和约束。真正做有法可依,才能有效实施水利财务管理。在我国实行经济改革的同时,水利单位也改进了财务管理制度,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财务管理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出现很多漏洞,内容不全面详实,尤其是关于财务的分析及预算方面,不利于水利单位工作的顺利进行。这样薄弱的制度,无法有效指导财务管理工作,对水利单位的发展有着不利影响。政府对水利工程投资很多,然后每次拨付资金都是分批次进行,逐级发放,因此大大延长了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落实,这种滞后性导致了在建设过程中的资金短缺现象,影响了施工进行。水利单位的财务制度与实际情况存在着脱离现象。在水利单位,部分员工不在编制范围内,属于临时人员,但依然享受国家补贴,因此加大了财政支出,有的甚至占用水利工程建设所需费用。另外,政府所拨的款项是只用于水利工程主体部分的建设资金,没有支持工程的评估及日常规划等资金,长期不能进行报销。

2.财务管理预算不细化

在水利财务管理中,财务预算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单位在进行财务预算时,要细致的统计分析财务收支的各个方面,以此来保证预算的科学合理,财务预算的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资金的整体动向、单位的收支情况都会受到影响,可见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但是,部分单位的负责人不够重视财务预算管理的工作,财务收支不明确,相关的预算要求和规定难以得到满足。收支的不合理出现失衡现象,资金不能进行正常流转,给单位带来损失,引发单位的财务危机。水利单位的财务预算制度和财务改革工作还不完善,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财务预算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核算部门管理财务账目,但是往年财务情况却由上级部门统计,然后估算今后财务状况,这种核算制度不是科学合理的。水利单位的建设资金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不能及时足额地落实到位,还有就是财务人员往往就是预算的编制人员,对工程项目的认识不够全面系统。在预算过程中,对实际情况的了解程度不够,使得预算报告反映不出工程的准确情况,这样严重影响了后期工程建设。

二、水利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1.完善水利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水利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直接影响着财务管理水平,在财务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衡量财务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加强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充实制度内容,尤其是预算收入的管理和分析,才能促进财务管理制度化、科学化,使得财务管理制度更好地服务于水利单位。(1)充分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单位建立的财务管理制度必须要符合要求,不能与该规范相冲突,确保制度的合理合法。(2)财务管理制度要结合水利单位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科学合理地掌控资金,保证制度顺利实施。(3)在确保单位财务收支平衡的情况下,制定财务管理制度。

2.提高水利单位财务管理认识

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传统落后的管理观念很难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水利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也有着新的要求。就水利单位财务管理来看,提高对财务管理的认识,抛弃陈旧的管理经验,不断变革和创新,对财务工作采取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这样可以有效使用和流通资金,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避免出现财政危机,给水利单位创造良好的资金环境。

3.加大水利单位财务管理监督

水利单位自身具有特殊的性质,没有重视财务管理系统,虽然有一个财务管理系统,但不够系统和全面。因此,依托国家宏观管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做好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保证切实可行。对资金计划、现金管理、内部监督等应作出明确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资本支出超出预算、违规行为不断发生,主要就是因为水利单位内部监督意识差,责权利尚不清晰。因此,单位负责人要权力下放,只负责宏观调控和监督,而不是亲自抓财务工作;会计与出纳人员要分工明确;审计部门要定期监督检查等。

4.增强财务管理理念,提高人员业务素质

水利单位过去的一些片面认识需要改变,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提高的重要性,准确把握整体工作,积极引导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财务人员要在完成日常财务工作的基础上,注重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单位方面要加大对财务人员学习教育培训的支持力度,使其积极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加深了解、应用政策的能力,促进机构稳步发展。

5.实现水利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

(1)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特点是具有实时性,财务管理本身也有其特殊性,这就要求数据的及时准确性,但是传统的会计往往是在业务发生后经过很长的会计周期才能获取财务信息。按照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无法实时连接财务信息系统与外部系统,大大降低了时效性。因此,可以与对方通过全面安全的网络交流平台,互相传达相关信息,使之呈现出最新的财务信息,用生动可视的动态数据代替传统的静态报表,然后改变之前的统计数据、预算控制、监管的落后,提高实时沟通。(2)数据资源的共享是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另一个特征。水利单位的财务信息化,迎合了财务部门本身的数据需求,上级部门同时也运用了网络平台去处理网络信息,以便维护数据的安全性,有效管理下级部门。下属单位对各种资源进行跨越平台的运营模式,实现网络客户端共享,改变传统的不兼容的网络,提高资源的利用率。(3)各单位根据工作过程中的可视性特点,在网上可以做到电子签章认证、财务审批等工作,上级部门只需通过单位内部的综合运用平台,对扫描到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财务凭证、报表,进行查阅和处理各种办事信息。为了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满足动态化需求,就要使用高度集成和统一、规范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进而提供有效的沟通机制。

三、结束语

目前,水利单位的财务管理还有许多问题,对于水利工程的发展建设有所制约,有关部门必须要积极主动的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水利单位的财务管理体制,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切实保证水利单位的经济效益。

作者:李玉玲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唐徕渠管理处大武口管理所

参考文献:

[1]宋香芹.如何加强基层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J].财经界:学术版,2016,(5):198.

[2]李涛.浅析有关水利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3,(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