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范文1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居民;心理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7-0144-02
在旅游目的地未成为旅游地之前, 在时间的不断积淀和在空间的不断延续中形成本土的文化环境,居民的心理状况是相对稳定的。但当旅游者打破了当地封闭的社会文化, 携带着大量的外来文化信息进入旅游地,与目的地原有的稳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发生接触时,旅游者在旅游地从事(吃、住、行、游、购、娱) 活动, 自身就向旅游地传递着各式各样的外界信息 [1]。旅游对目的地的影响首先是经济影响、环境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进而影响到当地居民的心理。
一、旅游对目的地经济影响而导致居民的心理变化
在现代旅游中,除少数极端情况外,各种类型的旅游活动都伴有消费行为的发生。来访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消费不仅为当地的旅游企业提供了商业机会,而且还通过继发效应对当地经济的其他方面产生间接影响。概括来说旅游业可以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扩大内需,加快回笼货币,增加目的地经济收入,增加政府税收,调整地区产业结构,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但是有可能引起物价上涨 [2]。
(二)经济变化对当地居民的心理影响
1.正面影响。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从而促进社会稳定,避免当地的青年人外出寻找就业机会。当地居民眼见社会变得稳定,心理安全系数亦随之相应上升,不用外出工作,对社会、政府满意度亦同样上升。在吐鲁番葡萄沟进行的一项调查中,92.6%的当地居民同意旅游发展“促进了本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或就业机会”,超过90%的居民认为旅游发展使居民的收入增加 [3]。在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认识中,居民对正面效应比较敏感,大多数当地居民感受到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使他们的经济状况得到改观,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他们的经济意识。
2.负面影响。(1)唯利是图。以自然风光取胜的旅游地往往地处偏僻边远,民风淳朴,经济观念淡薄。但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从事旅游业及相关行业的居民,甚至某些管理机关,极易衍生出急功近利心理,有可能表现为各种违规、非法操作。甚至有些居民认为, 中国人并不富裕,旅游地“回头客”是不多的,很难用有限的钱重复旅游某一个地方,这促使了某些服务行业产生向游客谋取暴利的心理动机。(2)因产业结构、收入变化而产生自卑心理。旅游业的发展使一些旅游经营者得到不少实惠,形成一个以旅游商为首且令人羡慕的社会群体。能否跻身于旅游业成了区分身份高低贵贱的标准之一,而一些本应受到尊重的社会群体或个体,其尊严、声望和地位与旅游者的金钱相比,已经降到微不足道的层次。从旅游接待地的整体社会结构看,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者的涌入,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和传统的人际关系,其中有些变化是当地居民既不愿接受、也不能接受的。
二、旅游对目的地环境影响而导致居民的心理变化
(一)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影响
旅游业发展对目的地环境的积极影响有: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推动力,促进了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和修复,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证,提高环境质量。
但是大规模旅游活动的开展加剧对自然环境的损害,过度开发和建设会使当地原有的自然景观遭到破坏,使当地历史古迹的原始风貌受到威胁甚至影响其存在寿命。大量游客的涌入使人口密度增大,交通阻塞,致使当地水和空气的质量下降并使噪声增加,造成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相对缩小。
(二)环境的变化对当地居民的心理影响
旅游开发过程中,地方政府及旅游企业可能通过改善公共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水平,为当地居民的整体生活环境带来诸多实惠和便利。虽然旅游地居民对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影响持有正面的心理感知,但是负面的心理感知往往更甚。
旅游社区的扩大和旅游设施的兴起,减少了接待地原有的生产和生活场地。有居民认为,旅游业破坏了当地宁静的生活氛围;居民使用公园等休憩设施的机会减少;旅游生活垃圾多、处理不及时;旅游造成水体、大气等环境污染,使本地环境质量下降。环境的变化干扰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容易诱发宾主矛盾,特别是到了旅游旺季,旅游接待地人满为患的状况加重了基础设施的负担,水、电、能源、交通等的供应因为需求量的激增而严重不足,所有这一切会使当地居民觉得,旅游业的受益者只是少数经营旅游业的人,而大多数居民没从中得到真正的利益;自己可爱的家园正逐步演变成外来旅游者及时行乐的场所,一旦游人离去,留给他们的是破坏的环境和肮脏的垃圾,由此产生了对旅游者的敌对情绪。
三、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而导致居民的心理变化
(一)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影响
旅游业发展提高了目的地的知名度,有助于增进地区间的相互了解,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提高民族素质,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2],有居民甚至认为旅游业扩大了年轻人的择偶范围。但与此同时,旅游业将目的地文化商品化、舞台化,干扰目的地居民的正常生活,还有旅游者带来的不良“示范效应”也有可能导致对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破坏。其他方面的影响,诸如改变当地居民的审美意识、语言和生活方式等,其结果是好是坏,仍难以定论。
(二)社会文化的改变对当地居民的心理影响
1.正面影响。(1)开阔眼界,扩宽心胸。旅游地在未进行旅游开发之前,居民生活圈子往往比较小,当游客涌入后,本地居民的接触面骤然加大,原本那种闭塞自守的心理防线即刻崩溃,取而代之的是开阔的视野、开阔的心胸、包容一切的大度品格 [4]。(2)提高对外沟通能力。由于越来越多地见到外来游客,怯生感减退,原有的一些只有当地人才懂的行为和方言逐渐收敛,改而向来自文明社会的游客学习,这种积极的模仿心理促进了当地文化的现代化和对外交流。如珠三角地区与外国人接触的机会较多,词汇当中就多了许多外来词,甚至连卖菜的老婆婆也会几句简单的英文。
2.负面影响。(1)消极的模仿行为。对于当地居民来说,他们同旅游者的接触是长期的,所以旅游者带来的思想和文化对目的地社会的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长期影响。由于旅游者在惯常环境以外的行为受约束较少,可能表现出异于寻常的阔绰或放纵,有些当地人并没有考虑到这只是旅游者短期的生活方式,反而对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感到不满,逐渐在行为和思想上发生消极变化。先是在装束打扮和娱乐方式方面盲目模仿,继而发展到有意识的追求,从而使不良社会现象增多,影响社会安定。 (2)旅游业发展伤害当地居民的感情和尊严。在当地居民与来自更富庶的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之间的文化差异非常明显时,当地的文化和风俗就会用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有时甚至以牺牲当地的尊严为代价,会引起文化的强烈冲突。另外,由于有些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在极端的情况下,当地居民被禁止享用自己国家和地区的自然景观和设施,这一切严重伤害了当地居民的感情和尊严。
四、保护目的地居民心理健康的对策
在分析了导致旅游目的地居民心理变化的原因之后,如何保护其心理健康就有迹可循了。在“Globe’90”国际大会上关于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目标,其中就有关于心理调适的内容: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与经济影响的理解, 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生活质量。
1.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不过分依赖旅游经济。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过分依赖旅游业,一方面,由于旅游的季节性特点将导致经济收入的不稳定,另一方面,有可能将旅游的经济效益过分放大,忽视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忽视工农业和其他产业的功能,导致社会不稳定。为了获取利润收入,人们会想方设法招徕尽可能多的游客,而不考虑当地的旅游承载力。旅游承载力,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在不至于导致当地环境和来访游客旅游经历的质量出现不可接受的下降这一前提下,所能吸纳外来游客的最大能力 。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保证旅游资源不被过度开发的前提,也是保障目的地居民心理不会受到过分影响的基础。
2.合理规划和管理,不超载发展旅游。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承载力水平既取决于该地的客观条件,也取决于该地区的旅游管理能力。有些目的地的旅游接待量可能并未超越当地的旅游承载力,但旅游的消极影响已经转化为严重的现实问题,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当地的旅游管理能力较差。
旅游管理部门应向旅游从业人员和当地居民进行保护环境的宣传教育,使他们明白,如果当地人自己不注重和爱护环境,则无理由要求外来旅游者爱护当地的环境。不能单纯从经济的观点看待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的环境影响和社会效益应有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3.加强旅游伦理教育,提高居民心理容量。西方学者将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分为五个阶段:(1)欣喜,对发展旅游业持热忱态度;(2)冷漠,只把旅游业当成一种获利手段;(3)不满,游客数量接近饱和,接待地难以迅速增加旅游设施;(4)对抗,居民把一切不满都与旅游者相联系;(5)居民对旅游业失去兴趣,环境也受到破坏。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旅游心理容量不仅仅取决于旅游者人数,而且还取决于旅游者的类型特征。而旅游者的类型特征是同社会文化背景相关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性别、种族、社会经济地位、个性心理特征、审美观、受教育程度和来源地等。所以,任何一个旅游地的发展规划,必须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心理容量。
政府应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培养民族和地方自豪感,从而自觉抵制外来不良文化的腐蚀。不仅应加强旅游伦理教育,而且应该让目的地居民充分感受到旅游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切实利益,不断提高目的地居民的旅游心理容量。
参考文献:
[1]赵建军,姚艳虹.旅游对目的地居民心理及行为影响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5):62-66.
[2]李天元.旅游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77-294.
社会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范文2
关键词:旅游人口 社会文化 预防措施
旅游人口在构建和谐旅游目的地中的社会文化作用
旅游人口是指购买旅游产品并具有流动性质的消费人口,是旅游业发展的三大要素之一(另两个要素为吸引物和媒介)。旅游人口是旅游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与发展趋势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旅游人口就是指购买中国旅游产品的消费人口,或者说是以中国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按照其来源地可分为国际旅游人口和国内旅游人口。研究旅游人口是为了揭示旅游人口内在运行机制,为旅游企业发展和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市场决策依据。一般而言,旅游人口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有利于发展旅游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以往旅游人口的流动总是比较单一,认为其仅仅是一种人员流动,其实,旅游人口流还涵盖旅游物流、旅游资金流和旅游信息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旅游物流是指由于旅游活动的开展,在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产生的物质流动。旅客出游,要随身携带物品;返回时,一般会买回大量纪念品和土特产品,这些都是旅游物流。我国近几年国际旅游创汇中,大约有20%来源于旅游产品销售,在旅游产品发达地区,该值则可增加一倍。因此,加强旅游物流的开发研究十分必要。旅游资金流是指伴随着旅游活动产生的资金流动,它除了包括旅游者的消费支出外,还包括旅游活动中的招商引资、吸引外资进入。旅游信息流是指与旅游活动有关的并伴随旅游活动而产生的信息传递及交流。现在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必将使旅游业发生更深刻的变化。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伴随着旅游活动产生的信息流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它是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开展合作的向导。
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旅游目的地的居民无论是听到外国游客对其国家和民族的称赞,还是在国内旅游中目睹祖国的壮丽河山、历史古迹和国家建设新貌,都会启迪、激发和增加民族自豪感,增强对祖国的热爱。我国历史悠久,古今文明享誉中外,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对这些国情的发展变化,人们除了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和出版物得到了解之外,如果能通过旅游目睹和亲身体验,就更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才干,陶冶情操,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资源,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为适应游客的需要,一些几乎被人们遗忘的传统风俗和文化活动得到了恢复利用、延续和发展;传统的民间艺术得到重视和开发;濒临毁灭的历史文物得到修复和维护;一些不复存在的古迹得到复制。
促进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现代化。首先,旅游人口能促进目的地社会文化在物质层面上的现代化。为了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吸引游客前来游览观光,接待地会不断改进自己的物质条件,新的文化设施会有所增加,文化环境不断优化。其次,旅游能促进目的地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旅游发展过程中,不断对目的地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要求与旅游有关的交通运输工具、通讯工具以及旅游服务设施和设备等更加快速、便利、舒适和安全。再次,在旅游活动的影响下,目的地的社会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会发生演变,这种演变在总体上会更趋向开放,更趋向国际化和现代化。
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发展。旅游人口对目的地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游客中不乏各行业的专家、学者,他们在出访目的地时,往往要求参观目的地有关单位和设施,并同相关单位的人员进行交流,这样一来旅游目的地也可从中增加对有关科技领域的了解,还能获得重要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为适应游客需求,目的地的旅游发展也常常对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要求相关领域的先进技术应用于旅游设施和设备的改造和建设之中。例如饭店电脑预订和管理系统自动化、磁悬浮列车等。
旅游人口可能引发的社会文化问题及其原因
(一)旅游人口将可能引发社会文化问题
不良游客的“示范效应”。在旅游过程中,游客会不自觉地将其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习俗与生活方式带到旅游接待地,对当地居民,特别是旅游从业人员会产生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游客某些不良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会对当地人产生“示范效应”,会影响旅游目的地社会治安,危及当地社会稳定。
干扰居民生活,诱发主客矛盾。大量游客的到来,若处理不好,有可能诱发旅游接待地居民同游客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在旅游目的地接待客量有限的情况下,大量游客的涌入,会造成交通堵塞、景区拥挤、公用设施紧张,干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引起居民对游客的不满和抱怨;在目的地物资供应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各种物资优先供应外来游客,使当地居民的供应数量减少或质量降低,给当地居民带来不便,招致居民的不满;某些游客的傲慢自大和对当地居民的不尊重会激发当地居民的怨恨和愤怒,从而引发主客之间的关系紧张。
接待地固有文化被不正当地商品化、庸俗化。随着旅游的发展,为迎合游客的需要,传统文化常常被商品化,随时被搬上“舞台”,向游客演示,并对其在程序、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压缩删改,使其失去了民族传统的价值和意义。一些代表地方特色的东西被任意改头换面或大肆仿造,似乎其存在的基础不再是当地的社会生活,而是旅游者的需求;受旅游活动的影响,接待地的宗教文化也极易失去其本来的神圣性和象征意义。所有这一切,不是使旅游者全面有效地接触和发现接待地活生生的文化,而是接受了一种经过“包装”的“伪文化”,而且接待地固有的文化也会因此而逐渐失去特色。
接待地历史文化遗产遭受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游客对接待地历史文化遗产的损害,一类是由于游客们不检点的行为造成的,另一类则是旅游发展的必然结果。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一些旅游者每到一处,常常为了满足某些幼稚的私欲而有意无意地毁坏他们不辞辛苦,甚至千里迢迢地特地去观赏的“宝物”,例如我国甘肃境内的阳关古堡屡遭践踏。我国万里长城、北京故宫等著名人文旅游景点也有类似问题存在。除了来自旅游者直接或间接的破坏之外,接待地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可能因开发和保护不当,造成“建设性破坏”。因规划不当、管理不力或者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一些古都、古城的历史风貌被削弱,一些古建筑被毁坏或被改造得面目全非。
(二)产生上述社会文化问题的原因
旅游人口规划发展不当。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是第三产业中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产业,它涉及面广,对相关产业的渗透力极强。旅游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吸纳就业,强劲拉动内需,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各旅游景区景点往往只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忽视了旅游发展的容量限制,大量旅游人口无限制地涌入,景区超负荷运转,造成资源环境破坏,旅游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目前,接待地社会文化问题的产生大多与旅游人口发展不当有关,因此加强旅游人口规划刻不容缓。
旅游人口素质低下。旅游人口的素质影响着环境,就目前而言,我国旅游人口素质低下,环境意识淡薄。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吸引高质量的游客,提升旅游人口素质,高素质的旅游人口产生高质量的旅游。当前,我国旅游产品由于基础差,发展较快,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交通还较落后,游客观光不便;旅游设备档次较低,宾馆分布不合理,高、中、低档配置不够合理;旅游品种单一,旅游商品开发不够,旅游购物比重太少;旅游管理落后,景点开发保护不够;旅游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专业结构不协调,服务态度和质量比较差等等,所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人口素质的提高。
构建和谐旅游目的地的总体思路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总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其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总的指导思想,抵制和清除旅游人口的消极弊病,促进旅游人口的健康发展,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二)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旅游人口健康发展
加强旅游人口规划。必须对旅游接待量进行适度控制:在制定旅游规划时,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合理布局;在实施旅游规划时,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情况的变化,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有效控制;力避旅游产业超负荷发展而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减少或消除旅游活动可能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
向旅游人口提供健康的旅游产品。旅游接待地应向旅游人口提供满足人类正常需求的旅游产品,其活动内容应该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一切违精神文明的、有碍积极健康的东西,必须加以抵制。这不仅符合游客的需要和利益,而且也符合旅游目的地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当地居民的利益。这是旅游接待地发展的正确方向,也是从根本上减少和消除旅游活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的重要途径之一。
提高当地居民社会心理容量。旅游接待地的政府部门可通过舆论传媒引导当地居民,不断提高他们在心理上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承受力,使其充分意识到发展旅游业给自己带来的实际利益,以便为发展旅游业尽心尽力。这也是解决主客矛盾的途径之一。
健全法制以加强监督。旅游接待地的政府部门应不断建立和健全旅游发展的法律和法规,将游客、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为置于法律、法规的监督之下,对其违法行为依法惩处,以保证旅游活动的健康发展,从法律、法规上消除和杜绝旅游人口可能引起的负面影响。
重视对旅游人口和当地居民的宣传教育。旅游接待地的政府部门应利用国家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政策法规,对旅游产业的社会弊病予以强化控制和治理。建立和强化专门负责控制和治理的执行、监督和管理机构,严厉惩罚那些违法犯罪的社会群体或个体,把旅游产业可能带来的社会弊病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围内。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宣传教育,既要对外来旅游人口进行宣传,让其了解旅游接待地的有关注意事项和政策法规,以便预防由于无知而发生违法违规行为;更要对旅游从业者和当地居民进行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思想免疫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人口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马晓京.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J].旅游学刊,2000(5)
社会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范文3
【关键词】古镇旅游;旅游影响感知;社区参与
一、引言
古镇作为一种历史遗存,传载着璀璨的地域文化,具有多种价值。近年来,古镇旅游热成为国内旅游业一大亮点,实现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引起人们极大关注。古镇具有社区和景区高度重叠、社区对旅游的经济依赖性较强的特点,因此,所在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旅游发展的态度及其参与程度,在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周村为例,从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角度分析居民对其旅游发展的态度和构建和谐社区的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旅游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1],涉及居民对社会文化影响、经济影响及环境影响多个方面,同时还涉及对旅游的正负影响感知的研究。
Bosissevain认为,旅游业发展产生的就业机会有助于促进社区稳定[2];Camper指出,旅游发展有可能导致目的地居民职业结构的转变[3];Campbell指出缺乏社区参与意识以及对不断流入的外地投资者缺乏有效地规划或者干预,会使社区居民从旅游中获利的机会受到限制,降低参与积极性[4]。
国内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时期,保继刚[5]等对目的地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的感知作了很多研究。卢松等人指出“当人们了解到发展旅游能带来全面的收益,认识到在对自身产生影响的发展计划中他们是积极地参与者”[6]时,“将有效的推动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进程”。
三、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1.周村概况
周村自古为商业重镇,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於陵邑,唐宋时期商业初具雏形,明末清初走向繁荣[7]。“清代中叶,已成了著名的商业中心,与佛山、景德镇、朱仙镇并称四大‘旱码头’[8]。1775年,乾隆南巡御赐周村为“天下第一村”。1904年,开放为对外开放的商埠,达到繁荣鼎盛,有“金周村”、“旱码头”、“丝绸之乡”等美誉。
周村旅游资源丰富,古商城核心区仍保留着市场主体—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等古街,主要景点有千佛寺、票号展馆、大染坊、魁星阁等。周村大街历经数百年风雨仍保留完好,街区纵横,建筑风格迥异,被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群”[9]。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50份,有效问卷41份,有效率82%。样本中,男性占53%,女性占47%,学历以初高中为主,居民与旅游业关系不够密切,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营利活动或家庭收入中旅游所占比例较低,此外,43.4%的被调查者是本地出生,78.3%居民在该地居住时间达10年以上。因此,样本较为全面,随机性较强,保证了研究的可靠性。
四、调查结果分析
1.社区居民感知分析
(1)社区居民旅游经济影响感知
在6项经济影响感知指标中,居民对旅游的正面影响感知较高,69.9%的居民认为周村古镇开发带来较多就业机会,62.7%的居民赞成“旅游对当地的发展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70%以上居民同意旅游发展“促进了当地旅游购物休闲场所的数量”、“改善了当地交通状况”等。对于旅游的负面经济影响,居民感知较弱。只有38.6%的居民认为会减少他们“利用基础设施的机会”,居民主要对自驾车来的游客存在不满情绪。
(2)社区居民旅游环境影响感知
旅游环境影响感知调查表明,居民正面感知很强。86.7%的居民认为“旅游促进了当地环境的改善”,表示旅游的发展增强了当地政府和居民的环保意识,创造了良好的旅游环境。负面影响调查中,55.4%的居民认为旅游已经影响到“当地宁静的生活氛围”,但生活垃圾的处理,只有25%的人认为“增加了生活垃圾的处理难度”。
(3)社区居民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
调查显示,居民对社会文化影响感知正面感非常强。92%以上居民认为旅游发展“有利于提高当地知名度”“有利于当地传统文化的挖掘”“促进了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关于“强买强卖”现象,大多数人均不赞同。
(4)社区居民态度分析
总体来说,居民对旅游业的发展基本持肯定态度,大多数居民虽然承认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已大于它给社会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对周村旅游业发展现状的满意度仍然不高仅为25.3%,周村旅游业发展仍存在诸多需改进的地方。
2.社区参与问题
对周村古镇居民旅游影响感知调查表明正面感知强于负面感知,可见人们对旅游持肯定态度,但同时也看到居民在旅游中参与力度不够。
(1)社区参与意识淡薄
Pretty认为社区参与分为象征性参与、被动式参与、咨询式参与、因物质激励而参与、功能性参与、交互式参与、自我激励式参与七个层次[10]。调查看出该地社区参与处于被动式参与和因物质激励而参与的层次,72.2%的人认为旅游发展只能使当地较少人受益,同时旅游发展产生较多负面影响,但仅有6%的居民向有关部门反映过意见,参与意识淡薄。
(2)社区居民知情权缺失
由于缺少必要的沟通,居民对旅游业发展很多事情不了解。如政府在规划古镇时,征用古大街沿街居民房屋,按比例给予金钱补偿,但当时人们却不清楚征用这些房屋的用途。
(3)社区利益分配不均
调查显示,69.9%的居民认为周村古镇开发后带来较多的就业机会,但72.2%的居民认为旅游业发展只能使当地较少人受益,而且66.3%被调查家庭收入并非来源于旅游业,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地很多就业机会都被外地居民抢走。
五、对策分析
社区居民感知态度、参与状况是古镇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解决社区参与中的问题,消除潜在矛盾,提高居民的正面感知,对于构建和谐社区尤为重要。
1.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和旅游服务能力
居民应加强文化修养,提高旅游服务参与能力。一方面,通过教育培训,使其对周村历史更加清楚,增强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其参与旅游服务的愿望和热情。另一方面,加强居民旅游接待能力和相关技能培训,提高社区参与旅游的能力。
2.鼓励居民参与当地旅游发展决策
居民主人翁感非常重要,如果社区居民具有主人翁感,他们就会积极地参与旅游活动[11]。在以后的规划开发和决策管理中,要确保社区居民的发言权和参与权,引导其积极主动参与旅游发展。在居民和政府之间构建平等对话的三方交流平台,倾听居民对旅游发展的看法。
3.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旅游发展、规划和管理中,社区居民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公平与否直接影响到旅游社区发展。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保证社区居民利益,有利于激发其参与旅游的热情。政府应加大对外地投资者干预力度,招商优先考虑当地旅游企业,同时允许社区居民销售当地特产,开展家庭接待,满足游客体验的同时增加居民收入。
4.建立完善的旅游影响监控系统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其对周村古镇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入,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政府应对其进行监控,定期评估旅游带来的正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增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正面感知,避免居民与游客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使诸多问题防患于未然。
社会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范文4
【关键词】农业旅游 社会文化环境 可持续发展
21世纪是强调协调与共生的时代,人们期望人类与自然、城市与乡村、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与地区经济开发之间能够达到完美的协调,因此我国旅游界正式提出“农业旅游”概念。农业旅游将农业生产活动资料和生产活动本身作为观光资源开展旅游活动,一方面满足城市人返朴归真的需求,另一方面增加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率,目前已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普遍开展起来,并与环保、健康、科技等主题紧密结合,更加注重参与性、娱乐性和知识性,旅游项目不断多样化,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农业旅游充分利用和突出农业资源原始、纯朴的自然美,它的吸引力在于充满自然生机的田园风光和有着浓厚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在于那种不同于城市的自然特色。在农业旅游中,农村社会文化环境是构筑农业旅游产品体验价值的重要要素,以文化丰富农业旅游产品内涵能使游客得到更深的心灵体验。
一、农业旅游概念的界定
“农业旅游”在我国正式提出来是2001年。根据国家旅游局2002年颁发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中的定义,所谓农业旅游是指“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
此外,关于农业旅游的概念曾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和界定。吴必虎、魏小安仅强调“农业旅游是产品的概念”,把它看作是一种新兴的业务旅游产品;王莹在1997年提出:“农业旅游是以大农业资源为依托、以旅游内涵为主题开发的主要以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事劳作及农村特有的民俗和风土人情为内容的、具有极大参与性的旅游活动”;毛勇在2004年提出:“农业旅游是指以农业社区为活动场所,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农村聚落及农村传统的生活习俗为资源,融观赏、休闲、参与、娱乐、学习、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杨涛在2006年提出:“农业旅游,即以农、林、牧、副、渔等广泛的农业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并为游客提供特色服务”等等。
农业旅游的内涵正在不断扩大。农业旅游不包括散布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名山大川、人文古迹的游览活动,而仅指以农业资源为依托而萌发出来的一系列旅游活动,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和人文景观;二是与农、林、牧、副、渔各产业相结合的一些参与性较强的农事活动;三是农村特有的民俗风情。
二、农业旅游的兴起与发展
在国外,农业旅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百年以上,但是农业旅游真正兴起还是在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70年代。随着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和对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选择远离城市的乡村作为度假地。一些贵族、富商在度假地盖别墅或第二住宅度假,还有更多经济状况并不很富裕的城市居民或者联手购房、分时度假,或者住到当地农户家里度假,于是一些农户适应这一需求,把自家房屋改造装修成家庭旅馆,接待观光度假的旅游者,这就是最早的农业旅游。
我国农业旅游的萌发是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旅游走向兴旺发达之后。1998年,国家旅游局在对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验收中,对北京“锦绣大地”和上海孙桥农业旅游的肯定拉开了我国农业旅游的序幕。1998年我国国家旅游局推出的旅游主题是“华夏城乡游”,其中“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看农家景”的农业旅游是一个重要内容。2001年,国家旅游局为落实“国发[2001]9号”文件,把推进农业旅游发展工作列为当年旅游工作的要点,通过对山东、江苏、浙江等省的调研形成了《农业旅游发展指导规范》,并于2001年底公布了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候选名单,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该项工作的开展。2002年国家旅游局颁布了《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极大地刺激了农业旅游开发活动,随后海南、湖北、江苏、云南等地纷纷筹措巨资打造农业旅游。
目前农业旅游已成为世界最受欢迎的旅游业态之一,参加农业旅游的人数和旅游收入在许多国家的旅游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中都占有可观的比重。例如,美国每年参加农业旅游的人次数达2000万,占国内旅游总人次的2%;意大利20个行政大区,已全部开展农业旅游活动,大约有1.15万家专门从事“绿色农业旅游”的经营企业,一个夏季就可以招徕120万本国旅游者和20万外国游客到各地的“绿色农业旅游区”休闲度假,超过全年国内外旅游总人数的2%;法国农业旅游的收入占旅游业总收入的1/4;澳大利亚旅游业总收入中农业旅游收入超过35%,等等。
三、农业旅游开发中的社会文化环境问题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地域性的、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正在随着全球一体化和市场化的发展急剧地消失,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也正在加速丧失。多年来,过分地关于西方“先进文明”的宣传使中国人认为,所谓富裕就必须像西方一样,因此,我们的现代城市建设和城市文化模仿西方。同时,城市相对农村,又总是处于文化和经济的优势地位,农村体现自己的现代化和富裕程度的方式以城市为榜样,不仅有现代文明标志的汽车、电器、家具,而且民居也模仿城市的钢筋水泥楼房,经过媒体宣传,后起的中国农村富裕村镇也纷纷仿效他们的模式,导致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和民族文化遗失。这种情形使我们认识到,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有地区特点的社会文化环境是一个大问题。
我国农业旅游发展较晚,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农业旅游使农村社会文化环境得到复苏和重整,带动了农村传统文艺的复兴和农民文化自豪感的加强和巩固,打破了农村封闭的社会文化氛围。异域文化的良性示范效应改变着农村的社会文化风貌和村民们的社会心态、文化观念,加速了农村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步伐。而与此同时,农业旅游的经营活动本身又会影响当地居民的思维方式,有可能使其过分商业化从而丧失其本性中善良淳朴的一面。农业旅游对于农村社会文化环境的破坏,如地方特色的弱化、节庆活动的商品化、民俗的庸俗化、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改变以及淳朴民风的消失等,已经为旅游界所公认,这使得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
旅游业的发展会带来经济水平的提高,村民必然会采用先进的生活技术和更加便利的生活设施,观念也必将随之发生变化,我们不能阻挡这种趋势,但是这又与旅游者“求异”的要求相背离,使农业旅游成了游客“在异地的城市生活”,失去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因此,在城乡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在尊重当地居民的文化选择的同时,尽量避免现代文化污染,保护当地特有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本地乡村文化进行挖掘,丰富文化休闲项目,利用不同的区域文化打造农业旅游精品,在保持农村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推进现代都市农业文化的发展,这是保持中国农业旅游良好的发展形势迫不及待要解决的问题。
四、农业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保护的方法
1、倡导正确的文化观念,保护鲜活的社会文化环境
越是自然的才越是人类的,越是民族的才能越是世界的。政府在帮助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的同时也要大力倡导正确的文化观念,避免过度城镇化,保护特色民居,保持淳朴的民风民俗,维护自然的、有地方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同时,社会文化环境只有在真实生活的土壤里才能生长延续,因此,政府要大力宣传提倡当地农民的务农传统,并提倡在不影响生活质量改善的前提下保持原有的农村生活方式,政府政策应有利于部分农民安于农业,吸引有志于农业的人才,以此来为保护自然的、有地方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提供真实的“土壤”,保护“鲜活的”社会文化环境。例如,在保护农村特色民居时,可采取保持民居的外观,同时改造内部功能的方法,使之更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在建设新建筑时,应保持与当地原有建筑格调的一致,避免求新求大,追求洋味;对于农村传统民风民俗的保护,要注重激发农民对于赖以生存的土地的根深蒂固的原始感情,并由此激发他们对于传统的农耕文化的自觉的传承,而不仅仅是简单地重现一些历史场景,或一年举办几次节日庆典,或定期举行几场民俗风情歌舞表演,使传统文化流于形式,成为了一场场生硬的、没有感情的“秀”。农业旅游只有达到保护文化生态的高度才能可持续的发展,才能促进旅游业与农业经济的繁荣,乃至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重视对当地旅游人才的培养,使农民成为农业旅游的真正主体和受益者
在发展农业旅游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当地农民中的旅游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举办旅游专业知识培训班和旅游管理人员培训班等,使农民成为农业旅游的真正主体和受益者。在我国现有条件下,一方面,这些培训班可以集合政府、学校和民间力量灵活开展。可以在高中等农业院校开设农业旅游人才特色班,可以由企业在民间开设的各类培训服务机构提供培训,也可以由各级农民协会举办旅游人才培训班。这种由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的全方位供给系统,能够有计划、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农民旅游职业教育。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网络教育这个有力的工具开展远程培训、网上交流示范等,让有条件的农民更方便快捷地进行自我培训。在这些培训中,各种有关农业旅游开发管理的正确理念和实施方法得以传播,这些土地的主人们将真正从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中获益,农民们将真正成为传统的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守护者,而只有作为农业旅游资源核心的农耕文化生生不息,农业旅游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要说的是,农业旅游产品设计应突出自然朴实、健康向上、特色鲜明的原则,“乡土性”是农业旅游产品本质属性,但是也要避免走向“越土越好”的极端。这种极端观念也是一种不正确的文化观念,是对农业旅游的极大误解,这种误解的结果使一些低级甚至庸俗的东西被搬到农业旅游中来,导致游客的反感,同时也有悖于旅游作为一项高尚的精神文化活动的本质,最终将使农村失去对城市居民的旅游吸引力。
五、结论
在农业旅游活动中,资源是基础,文化是灵魂。农村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者对农村社会文化的充分尊重,同时也要求提高农民对所在地文化的自尊、自爱和自豪感。一个成功的旅游开发必须能将旅游地的文化融入其中,同时通过畅通的信息渠道传达给旅游者。所以,在中国农业区域资源丰富、特色突出的地方,致力于农耕文化内涵的发掘和提炼,以给旅游者带来关于古老东方文明的文化体验才是农业旅游永续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孙钢:在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验收工作会议的讲话[N].中国旅游报,2004-4-7.
[2] 魏小安:中国“三农”旅游的发展[DB/OL].深圳市委党校网上图书馆,2005(8).
[3] 王莹:对发展我国农业旅游的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16).
[4] 毛勇:关于我国农业旅游开发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2004(4).
社会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范文5
自上个世纪60年代起,世界上兴起了以“大海”、“阳光”、“沙滩”、“海鲜”4S组合的海洋旅游热,海滨和海岛旅游区成为国际旅游者的主要流向地[1]。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一些海岛得到了大规模的开发,海岛已经成为最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2]。随着海岛旅游的不断发展,旅游对整个海岛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带来的影响也更加广泛而深远,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逐渐成为旅游影响研究中新的热点。本文以广西北海涠洲岛作为案例地,分析海岛旅游开发中社区居民对旅游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态度,以期为旅游开发和旅游管理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一、区域背景与调查涠洲岛位于广西北海市正南方36海里的北部湾海面上,面积为26.88km2,是我国北部湾地区最大的岛屿,也是我国最大和最年轻的火山岛。涠洲岛(包括斜阳岛)孕育于1-13万年前的数次火山喷发,拥有我国最典型的火山机构(火山口)和最丰富的火山景观,环岛生长着繁茂的珊瑚礁,自明、清海禁解除以来,我国两广沿海等地居民前来定居垦耕,后来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客家人聚居地和宗教圣地。2004年被国家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以第二名入选《中国国家地理》等杂志评选的“中国最美十大海岛”。涠洲岛属北海市海城区管辖,辖区内有2个居委会、9个村委会和53个自然村,户籍人口1.5万人,以农业、渔业和海水养殖业为主。旅游业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它以北海市为依托,交通、通讯、食宿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南湾镇为核心,逐渐向整个海岛沿岸和腹地扩散并不断完善,黄金周、节假日的旅游接待成为岛民闲暇时的重要经济来源,而且岛民参与旅游业的意识不断加强,参与方式不断丰富,促进了涠洲岛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并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对海岛传统生活方式、文化氛围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了解旅游业对涠洲岛的影响,笔者于2004年7月、2005年5月、2007年7月、2009年8月分4次对涠洲岛居民进行了实地调研。整个研究以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为主,并辅以相关文献搜集整理。通过涠洲中心小学和涠洲中学初中部学生以作业形式向当地居民发放半结构性“涠洲岛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调查问卷”,共600份,收回有效问卷442份,反馈率为73.7%。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居民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年龄、族群、收入、文化程度、职业等)、居民对旅游的经济影响、环境影响、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等内容。
二、海岛旅游开发的影响分析
(一)旅游经济影响感知调查结果表明,居民对旅游的正面经济影响感知强烈,而对旅游的负面影响感知相对较弱(表1)。在旅游的正面影响感知中,感受较为强烈的依次是“物价上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就业机会增加”这3项,赞同率都达到了80%以上。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涠洲岛上出产资源有限,许多物品需要由外界供给。除海产品和香蕉、甘蔗、花生等作物岛上产量较高、价格相对便宜外,大米、蔬菜、服装等生活日用品以及建材的价格,因为加入了渡海的运费,自然比岛外高出许多。旅游开发后,游客不断增加,刺激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在黄金周期间,游客人数突然激增,供应无法满足需求,受价值规律的影响,物价自然会上涨。物价的变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最为密切,因而也是涠洲岛居民感受最为强烈的,尤其对于那些没有在旅游业中受益因而收入没有增加的居民来说,消费水平的提高易导致生活水平的下降,因而怨言较多。基础设施的改善在涠洲岛旅游开发后表现得非常明显,岛上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等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一直被视为旅游规划中的重点。北海市政府不断加大对旅游配套设施的投入,15.6km的环岛公路于2001年底已经建成,2004年投入600万元建设国家地质公园,包括景区景点的道路建设,供水供电、通讯网络等较上世纪90年代也有了较大改善,基本上能满足岛民和游客的需要。与此相关的还有“外来投资的增加”,居民的正面感知也较高,达到77%。因为政府资金有限,多渠道地引进外资成了涠洲岛旅游深入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旅游业兴起后随之带动了许多相关产业的投资,如岛上最大的两家酒店(蓬莱大酒店、观海阁)和两家潜水公司(鑫昌隆、探索海洋)都是外地人投资兴办的。旅游开发增加了就业机会,这在涠洲岛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而且,从人口学特征中发现,对“就业机会增加”感知强烈的居民集中在300~1200元/月这个收入层次,因为这个收入层次在岛上比较普遍。这些人一般平时从事较辛苦的劳作,节假日时,参与旅游服务,获取报酬补贴家用,因而认为就业机会增多了。涠洲岛人原本以农耕和出海打渔为主,旅游开发后,许多居民直接或间接参与到旅游服务业中,目前岛上从事客运、餐饮、出海观光、农渔家接待、土特产销售等各类旅游服务的群众达1300余人,占岛上人口的1/10[3]。但是,这种就业机会受旅游淡旺季影响较大,春节、五一、十一“黄金周”和双休日游客很多,平时游客较少。就业机会增多以后,经济收入、生活水平随之提高。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商机,岛上出产的海参、鱼翅等海产品,珍珠、贝壳类旅游工艺品以及香蕉等热带水果,都深受游客的欢迎,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为更多的岛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改善生活的方式和途径。涠洲人对于旅游业与收入水平关系的看法还是相对客观的,73.3%的人认为收入水平提高了,20.1%的人认为没变,只有6.6%的人认为下降。当然,收入的提高与很多因素有关,就涠洲岛的现状来说,旅游业无疑是收益较快也较为显著的一个行业,而且,有78%的人认为,旅游从业人员的收入明显高于非旅游从业人员的收入。但外地游客的介入会带动当地的消费,物价也会随之上升,尤其在物价上涨幅度高于参与旅游者收入增长幅度的情况下,一部分人认为收入下降了,也是情有可原的。税收和土地价格的居民正面较低,分别只有64.1%、60.1%的人认为税收增加、土地价格上涨了,有26.5%、32.6%的人保持中立。原因在于涠洲岛旅游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外来的大规模投资尚未进入,外来投资只限于局部的房屋租用,因而土地价格的上涨并未表现得非常明显。税收方面,政府支持农户多方位参与旅游业,只是象征性地收税,但相对原有的税收种类,还是增多了一些。涠洲人对于旅游带来的好处的看法还是有失全面。赞同“旅游使少数人受益”的占到了45.5%,反对的有33.9%,持中立态度的为20.6%。认为旅游使少数人受益的多为非旅游从业人员。这些人从旅游中获利少,又受到“物价上涨”等负面因素的影响,而会忽视“基础设施改善”等正面的社会效益。
(二)环境影响感知为了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计划提高一些公共设施的服务水平,给当地居民带来一定的便利和实惠,但同时游客的增多可能对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表2)。调查结果表明,居民对旅游的正面环境影响感知最为强烈的是“交通条件的改善”,其次为“邮电通讯状况的改善”与“娱乐设施的增加”。前面两点的改善是随着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实现的,成效显著,因而感受最为强烈。而娱乐设施的增加主要以私人新开的卡拉OK厅、游戏厅、网吧为主,种类比较单一,但对平时娱乐活动很少的岛民来说,还是具有较大吸引力的。而且,对“娱乐设施增加”感知强烈的多为收入在2000元/月左右的居民,这部分人多为饭店、旅馆的老板,收入较高,出入娱乐场所的机会较多,也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因而成为最反对外地人到岛上经营旅馆的群体。与娱乐设施相关的“休闲设施的使用”,居民的感知不强烈,只有53.1%的人认为是增加的,认为减少的只占25.6%。因为旅游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除节假日外,对居民日常生活影响不大,公园和沙滩等公共场所都是敞开式的,对居民并无使用限制,而一些景区经过整治,环境有较大改善,也常常成为居民消遣的场所。从整体的环境质量来说,大部分居民还是比较满意的,认为与以前相比有所改善,但也有23.3%的人认为环境质量下降了。毕竟,环境质量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条件,涠洲镇旅游景区的环境卫生,不论是政府还是旅游公司,都将其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抓,努力改善环境质量,吸引游客,提高景区知名度。但另一方面,游客增多后导致的沙滩、海水的污染是海滨和海岛旅游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尤其在一些游客比较集中的区域,垃圾和污水处理不善,严重地影响了景区和周围的环境。对此,有些居民意见很大,认为“环境污染严重”的居民感知达到了51.8%,且以年龄大于60岁的居民感知最为强烈。这可能与他们对比以前的生活环境,感觉反差较大有关。说明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涠洲岛的环境问题越来越明显,其实,管理部门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但苦于人手、资金的缺乏与种种责权关系的不到位,环境污染的治理难以跟上旅游发展的脚步。居民反映海边珊瑚破坏严重,而黄金周期间的旅客反映最为强烈的是沙滩上垃圾太多,严重影响到游兴。相对来说,生活垃圾的处理因为已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方式,50.4%的居民认为处理还算及时,但也有29.2%的居民觉得处理不及时,这与节假日游客的突然增多有关,因而政府部门有必要加大对节假日卫生状况的整治力度。另一方面,环境质量的改善也需要居民的自觉参与,许多居民意识到保护好有限的资源才是旅游生存、发展之根本,在政府的监督下,不再开采珊瑚石、滥采珊瑚、不随意排放污水等,环境保护意识有了显着提高,所占人口比例达到了62%。
(三)社会文化影响感知与居民对旅游经济影响感知相似,居民对旅游的正面社会文化影响感知强烈,对旅游的负面社会文化影响感知较弱(表3)。旅游开发促进了涠洲岛与大陆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沟通,涠洲岛的知名度大大增加。对此,随着游客的增加,居民的感受也越来越强烈,有81.2%的居民认为,“当地的知名度与以前相比提高了”。因为游客的示范作用,也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居民思想观念的开放度也不断提高,能够接受更多新生事物。有78.5%的居民认为,思想观念与以前相比“更进步”了。与游客之间的沟通是否顺畅是直接影响旅游参与者收益的重要因素。涠洲岛的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居民对不断增多的游客持欢迎的态度,有76.5%的居民愿意与游客沟通、交朋友,而且有76.5%、70.8%的人愿意与游客多说普通话,甚至愿意学习英语,以加强旅游服务的竞争力。这种现象基本证实了对旅游地居民态度研究的一般结论,即从早期的欢迎到后期的憎畏。目前开发旅游业带来的可观的经济利益,对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帮助很大,但随着发展的深入和游客的不断增加,本地居民特别是与旅游业无关的居民的热情度会逐渐降低,他们开始担心自己的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会受到冲击[4]。就目前的涠洲岛来说,这种情况表现得还不明显,比如,当地居民还没有改变传统的饮食习惯,只有37.3%的人逐渐接受外来的各种食物,认为当地的饮食口味发生了变化,大部分居民还习惯遵循传统的饮食方式,除日常的瓜果蔬菜、节日时的鸡鸭猪肉,平时总少不了海鱼、海虾等新鲜海味,口味清淡,和北海相似。供应外地游客的餐饮也是以海鲜为主,物美价廉,“到涠洲吃海鲜”俨然成为必不可少的旅游项目,老板只是偶尔根据游客的口味需要在配料上稍加调整。而对“不良现象(赌博、、吸毒等)与旅游业之间关系”的看法,持中立态度的较多,占44.8%,说明当地人的看法还是比较客观的。因为据调查,在旅游业开发之前,岛上已有很多人沉迷于“”赌博,旅游开发后情况并无太大改变,两者并无直接的关系。而现象有所增加却是事实。笔者实地调查时发现,两家外地人开的旅社安排有为游客提供服务的“小姐”多名。活动是非常隐蔽的,因而知情的本地人不多,负面影响的感受也不太强烈。但对直接影响到海岛旅游形象的“拉客问题”,67.2%的居民认为比较严重,71.7%的人认为应该制止,感受较为强烈。可见,大多数居民的文化自觉保护意识还是比较强的。人口学特征分析表明,文化程度在专科及以上的居民对于“不良现象”和“拉客现象”的负面感知较强烈,相对其他文化层次的居民来说,看法较为客观,显示出较高的文化修养,有可能成为自觉维护社区文明建设的带头人,处理得当的话,“文化精英”的示范效应将会极大地带动整个社区居民素质的提升,有利于目的地旅游形象的塑造。与预料结果相反的是,旅游开发不但没有导致居民之间交往的减少,反而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分别有58.3%、56.6%的人认为与亲戚、邻里之间的来往增加了,保持“不变”的也很多,认为减少的不到12%。毕竟参与旅游业,尤其是开旅馆和办餐饮,通常不是一人或几人之力能够完成的,有时需要亲友人力或财力的支持,常常是全家人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商机使当地人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因此更加注重人际交往和人情往来。
(四)对外来人上岛经营旅馆,居民也没有表现出强烈的赞同或反对,以“无所谓”和“顺其自然”占多数,因为当地的旅馆还是以本地人出资为主,外地人只占少数,并未对本地人的利益构成威胁。从表4的居民对涠洲岛上偏重于传统文化的旅游社会文化变迁影响的感知中可以看出,涠洲岛既有保持传统的一面,又有与时俱进的一面。传统的一面表现在精神层面的和传统观念上,妈祖崇拜和天主教信仰一直是岛上的两大,各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互不干扰,其中3000多名天主教徒主要生活在岛的北部,以盛塘村和城仔城的天主教堂为中心,其余村落信仰妈祖,以环岛居民为主,但也有少数住在南湾镇的渔民信仰天主教。两者在文化景观、信仰仪式、信仰体系上都不尽相同,却能在岛上和平共处、互不侵犯。调查表明,有61.3%的人认为两种信仰不冲突,回答中立的有23.3%,只有15.4%的人回答“有点冲突”和“非常冲突”。调查访谈证明,住在南湾港附近的信仰天主教的妇女偶尔也会去天后宫烧香求签,为出海打渔的家人祈求平安。这也许与其渔民身份有关:虽然接受了天主教的洗礼,也要遵循渔民的传统习俗,两者并无矛盾,大可同时存在。后续调查时,笔者住在下牛栏村的一户农家,该家女主人原为打渔人家女儿,信仰妈祖,嫁入该村后,受当地教徒影响,自然而然地改信了天主教,也习惯了周日早上去教堂作弥撒,而且感觉“信天主比信妈祖要自由一些,没有那么多约束”。这再次印证了涠洲岛多元共存的特点。而且随着旅游开发,原有的信仰方式并未受到影响,往常每年一次的“三婆祀”和“圣母诞”的习俗活动依然每年由民众自发举行,且有愈加隆重之势。对此,分别有68.1%和75.5%的人持肯定态度。但也有占人口25.1%、19.9%的群众没有明确的,认为“没有”的人只是极少数。相对陆地居民来说,涠洲人的思想观念还是比较保守、传统的,因而,对于“离婚”,有66.5%的人反对,持赞同意见的人只有7.2%。同样,对于“四代同堂”,有53.6%的人表示赞同,但也有16.7%的人不太赞同,认为子女多了,分家独立反而不容易出现经济纠纷。另一方面,有60.4%的涠洲人不反对与外界通婚,表现出保守中开放的一面。居民对岛上文化变迁感受最为强烈的是禁忌和建筑形式。诸如“吃鱼不能翻转鱼身”之类的禁忌习俗过去在渔家一向极为重视,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天气预警系统的完善,“靠天吃饭”状况的改变,一些禁忌也在慢慢消失,调查显示,有41.9%的居民认为禁忌发生了改变,认为不变的只占20.9%。另外,随着政府为保护海滩资源,禁止开采珊瑚石建房政策的实施,最近20多年,新建的房屋都改为2到3层的钢筋水泥房,需要从岛外运进建筑材料,虽然成本较高,隔热隔音和牢固性也没有前者好,但大势所趋,新型建筑为也慢慢为岛民所接受。对于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建筑形式,倾向于喜欢后者的较多,尤其是年轻人,占到了41.7%,超过了前者的33.5%。可见,居民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着改变,在物质生活方面接受新生事物的速度明显快于精神层面。但是,对于客家人一向固守的语言来说,情况有些复杂。在多族群来源的涠洲岛上,居民所使用的方言主要由客家方言(客家话)、粤方言(廉州话、疍家话、北海白话)和闽南方言(黎话)三大块组成。岛上并未形成通用语言,各个村落讲各自的方言,岛民在日常交往中经常处于一种多语言的转化状态。在村子里讲本村语言,在外村使用客家话、北海白话或普通话。调查结果显示,旅游开发后,完全使用或主要使用本族群语言———客家话、廉州话、黎话的人还是占大多数,为46.6%,但也有31.7%的人愿意以使用通用的汉语方言(北海白话、普通话)为主,持无所谓态度的居民则占到了21.7%。由此可见,涠洲岛的地方方言正在淡化,虽然目前表现得还不算明显;而居民使用普通话、北海白话等通用交际语的频率越来越高,体现出对外来文化的认同感正在不断加强。究其原因,与建国后学校的普通话教育、改革开放后涠洲建厂的增多,以及近年来旅游业兴起后大量游客的进入等诸多因素有关,这些都为涠洲岛营造出一个普通话的使用环境。学会说普通话,甚至学会说英语,成为涠洲年轻一代提高自身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的内在要求,普通话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海岛文化在新时期主动接受外来文化传播的新特点,即文化传承中自身价值的实现往往具有决定作用。另外,笔者还设计了几项关于涠洲与大陆之间比较性的选项(表5),可作为对其文化变迁的进行分析的参考。结果显示,经常离岛去北海、合浦等沿海或内陆地区的人数所占比例极小,只有19.9%,竟然有17.6%的人从来没有离开过涠洲。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岛民的生活还是相当封闭的,见识比较有限。对于收入,有51.1%的人表示,与陆地居民比较,他们感到不满意,表示满意的仅占9.5%。通过被调查居民的人口学特征分析得出,文化层次越高的人对自己的收入越不满意。对陆地人的看法,总体评价比较好的占到了43.2%,认为不好的只有14.1%,另外,有42.8%的人持中立态度。对遵守诺言与待人处事的看法也基本保持一致,认为“一般”的居多。可见,目前岛民对外地人的看法还是多持保留态度,认为“交往不深,了解不清楚”因而既无过高评价也无太低评价,这与访谈过程中所了解到的一些老年人所谓“外面人狡猾、奸诈,不如岛上人老实可靠”的旧观点明显不同。可见,与岛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有利于消除误解和偏见,而旅游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另外,关于与北部湾习俗的比较,有58.7%的人认为大致相同,这与客观情况相符,毕竟目前岛上80%的居民为清代土客械斗逃亡而来的两广客家人的后裔,他们沿袭了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在建筑、服饰、饮食、信仰上的传统习俗,极具海洋风情,只是根据岛上炎热、多台风等特殊的地理环境稍加调适,在文化景观上相应地体现出一些独特的海岛性特征,比如,其房屋用珊瑚石或火山岩筑厚墙,低屋身,出檐短,砖带压瓦等,因而有人认为与北部湾相比不太相同。
(五)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与对旅游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的感知相比,居民对旅游发展持较支持态度(表6)。有56.8%的居民对“旅游业成为涠洲岛的支柱产业”的观点表示赞同,而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68.8%的居民更愿意从事旅游业,只有12.6%的居民还坚持以务农、打渔为生。此外,笔者还专门列举了涠洲岛几项游览景点,让居民选择哪项最值得游览。调查结果表明,人文古迹(天主教堂、三婆庙)在居民心目中的地位最高,占24.7%;其次是生物景观(珊瑚礁、候鸟等),占23.1%;涠洲岛最独特的火山地貌反而排到了第三位,占19.7%;海蚀地貌排第四,占17.9%,而客家民居生活体验位列最后,占14.7%。整体来说,居民对这几项的看法比较持平,没有过多的偏向,从选择中可以看出,文化的差异性是影响居民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对人文古迹中天主教堂的重视;经济利益的相关性也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如很多游客来涠洲岛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潜水看珊瑚,游客的需求直接关系到经济收益的增加,因而居民感受强烈;而在加大旅游宣传之前,居民对火山地貌的了解甚少,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涠洲岛作为中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的重要价值,知道海蚀地貌的就更少了。
社会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范文6
论文摘要:旅游业是新兴的高速发展的产业,目前国内外兴起旅游热,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很多社会、伦理问题,分析了目前旅游发展带来的一些旅游伦理问题,提出加强文化建设,注重生态旅游,合理规划以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论文关键词:旅游伦理消费行为竞争行为生态伦理
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涉及到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是涉及到多个行业的综合性产业,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它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大加快了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然而随着旅游发展,由于受到外因以及内因等的影响,旅游业带来了对资源、环境、经济、道德伦理、文化等方面的破坏,对人类社会带来了我们不可忽视的消极作用,我们不得不对其予以重视。
一、旅游伦理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1980年世界游乐组织把旅游定义为,“人们小于非移民及和平目的或m于导致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精神等方面的个人发展及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与合作等目的而作的旅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外出旅游。在旅游活动中。人们必须处理一系列复杂的关系,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文物古迹的关系、旅伴之间的关系、人的身心关系等等,道德规范是协调这些关系不可或缺的重要规范。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和称为“旅游伦理”。旅游伦理基本规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按其所协调的基本关系,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尊重爱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凿;(2)尊重保护文物古迹,实现人与历史的和谐;(3)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4)认真对待自我,实现身心和谐。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损害环境持续性的基础上,既满足当代人高质量的旅游需求,又不妨害满足后代人高质量的旅游需求;既保证旅游者的利益、旅游地居民的利益,又保证旅游经营者的利益,实现旅游业的长期稳定和良性发展。它的实质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利共生、协同进化和发展,包括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i个基本的方面,强调社会的发展是复杂系统的整体推论、不断优化的过程。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
二、建设旅游伦理的重大意义
建设旅游伦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有助于游客旅游目的的实现。旅游伦理可以为游客的旅游行为指示道德方向,并内化为旅游行为习惯,提升游客的人格,从而自觉保护生态环境,与人和谐相处,在宽松的氛用中达到旅游的目的;其次,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人类是生物圈中的一环,人们在旅游活动中自觉地把自身置于整个生物圈相互依存的网络中,用旅游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积极而主动地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从而创造高度的生态文明;第,有助于精神文明建设。旅游伦理首先规范调节的人际关系主要是陌生人之间的关系,“生人有助”是其重要规范。这种道德规范有助于升华旅游者的人格,进而自觉创造熟人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使整个社会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
三、旅游伦理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对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戴尼逊·纳什(DennisonNash)从“帝国主义”的概念开始分析,指出今天的帝国主义与以往已有所不同,提出了旅游具有帝国主义的侵略特点。他超越了对具体的旅游过程的研究,把旅游活动看做一种文化接触和交往的方式,注重分析它对接触双方带来的影响。旅游开发特别是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十分重视对当地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给当地社会带来民族文化的破坏,社会秩序的破坏等方面的影响。现在我们开发原汁原味的民族旅游产品,旅游者去民族旅游区旅游都希望能够真正体会到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于是出现了讲民族旅游资源的本来面貌不加修饰地呈现在旅游者面前的情况。在实际的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往往存在“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的现象,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为了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对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进行扭曲和“舞台真实”,都给旅游的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旅游开发的进程,旅游者的大量涌入,旅游者把自己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价值观等带到旅游目的地,渐渐地使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情况发生变化。弱势族群的文化传统所面临的生存危机,是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外力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当代民族一国家对边缘地域和非主流群体的“同质化”或“经济一体化”战略是此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而旅游产业向“弱势族群”聚居地的拓展也只不过是构成这一战略的一个子环节而已。
2.对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影响。有的人类学家把旅游称之为“现代朝圣”。但是有的认为也是世俗的,因为旅游本身包含了很多世俗的成分,如娱乐、游玩、享乐,即他们所谓的四个S:太阳(Slln)、沙滩(sand)、冲浪(surf)、性(s)。因为这些问题涉及到了许多具体问题,如文化认同问题,文化整合问题,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关系问题,文化的重构与真实性问题,文化的生产和保护问题等等。旅游业带来的很多社会问题,如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人口流动及由于而带来的疾病,如性病及艾滋病等等。这些问题如不加以解决,也将会阻碍社会的健康发展,甚至反过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的世俗性特点带来很多社会问题,使人们的消费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文化优越感强加于旅游目的地。旅游使离开原居住地的,非定居性的活动,旅游者的活动受原居住的道德约束较小,会出现文化优越感,旅游者就想把自己的消费观念强加到旅游目的地。其次,正常道德行为约束程度下降。由于离开了原来的熟悉环境,不再受到原有的道德法规的约束,很容易做出违反道德道义的行为,出现赌、黄等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再次,出现奢侈浪费消费情况。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夸大消费行为,出现攀比心理,从而出现铺张浪费,浪费社会资源。最后,旅游消费层次降低,消费质量不高。特别是娱乐消遣文化,它偏重感官享受,刺激受众的直接需要。
3.对旅游企业的竞争行为的影响。旅游业作为一个非传统行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使其是一个赢利性较高的行业,但是在利益驱使下使旅游企业的竞争行为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正进入服务业革命时代。旅游服务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的旅游企业存在缺乏旅游服务诚信观念,从而导致经营组织者和旅游者的利益纠纷不断。中国现有的旅游服务质量却不尽人意。旅游秩序混乱,不合理的行程安排,不规范的旅游服务等,导致了旅游利益纠纷和大量旅游者投诉,严重败坏了中国旅游业的声誉。由于旅游服务者的诚信服务意识不够,缺乏旅游服务道德约束和法律监督机制,导致我们旅游企业的不正当竞争手段。出现恶意削价,损人同时害己;以贿赂的手段拉拢顾客;为旅游者提供虚假的旅游服务信息;制造和散布有损其他旅游企业形象和商业信誉的虚假信息。盗用别的企业的名牌或开发成果等等现象。
4.过度不合理开发对旅游资源、环境的破坏。对于旅游开发,就全球大多数国家而言,都经历了先建设,后环保;先过度开发,后治理污染的曲折道路。中国旅游开发中存在旅游资源破坏严重的问题,挥霍旅游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中国旅游资源相对丰富而独特,但是,面对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者数量倍增的压力,旅游资源稀缺性表现越来越明显,出现了从旅游资源开发者、经营组织者到游客挥霍旅游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由于一些开发项目缺少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出现了旅游开发到哪里,污染与破坏就带到哪里的“旅游摧毁旅游”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