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趋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气候变化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气候变化趋势

气候变化趋势范文1

关键词 气候变化;气温;降水;日照;山东淄博;博山区

中图分类号 P4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213-03

Abetract According to the air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sunshine data from January 1966 to December 2015 in Boshan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Station, the least square method and moving average method were used.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nshine hours, annual mean air temperature and annual precipitation in Boshan during recent 50 year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①In recent 50 years, the average annual air temperature in Boshan Distric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with the trend of 0.2 ℃/10a, the extreme maximum temperature, extreme minimum temperature showed an upward trend, and the heat resources were more abundant. ②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showed a slight increasing trend, and the growth was only 8.2 mm/10 a. 1981―1989 was the continuous dry years, 1993―1998 and 2003―2005 were the continuous rainy year. Beginning in 1990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rainfall fluctuation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nual rainstorm days had increased trend. ③Annual sunshine hours show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trend, with an average decrease of up to 87.6h/10a. 1988―1994 and 2002―2015 of annual sunshine hours were lower than the average of 50 years, 1979 and 2006 sunshine hours respectively for the past 50 years the highest and lowest.

Key words climate change; air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sunshine; Zibo Shandong; Boshan District

20世纪70年代初,曾经出现过气候“变冷说”。直到90年代,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才引起全球关注。越来越多的科学数据表明,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各类气象要素时空变化均较大【1-2】。林学椿等【3】研究表明,近40年来,我国年降水量以12.7 mm的速度减少,而气温则以0.04 ℃/10年的倾向率上升。王绍武等【4-5】研究表明,20世纪以来,中国气温以0.44 ℃/100年的速度上升,与全球气候一致。任国玉等[6]中国气温变化研究最新进展表明,不论是近54年(1951―2004年),还是近100年,全国年平均地面气温升高趋势一般比原先分析结果要强,分别达到0.25 ℃/10年和0.08 ℃/10年。IPCC的报告[7]指出,全球气温在过去140年中升高了0.4~0.8 ℃,达到1 000年以来的最高值。1983―2012年可能是北半球1 400年以来最暖的30年,每一个10年都刷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气温最高纪录;2003―2012年平均温度比1850―1900年平均温度上升了0.78 ℃[8]。王遵娅等[9]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后夏季华北、东北地区降水显著减少。谭方颖等[10]和李 聪等 [11]研究都指出,华北平原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由多雨期转为少雨期,年日照时数减少趋势明显。

博山区位于鲁中山区北部,大陆度指数61.3,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区半湿润气候。为揭示博山区气候变化特征,为指导当地有机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提供气象科技支撑,根据博山国家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对当地近5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

1 气温变化特征

1.1 年平均气温变化

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年平均气温的气候变化趋势,建立线性倾向方程:f(t)=at+b ,式中,t为年际变化,f(t)为年平均气温逐年变化值, a为年平均气温的线性趋势,a>0表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a

为了便于分析,采用气温矩平做图1。可以看出,以1987年为界分为冷、暖2个阶段,1987年以前为冷期,其后为暖期。1987年以前,除1977年、1978年平均气温矩平为正值和1982年、1983年平均气温矩平为零值外,其余年份的均为负矩平。1969年达历史最低点11.6 ℃,其后呈现逐渐升高趋势,尤其在1994年开始气温持续偏高,直至2014年升至历史最高点15.1 ℃,即气温矩平1.7 ℃。各季平均气温也均呈上升趋势,但增温趋势表现出明显的季节非对称性,其中以冬季气温增幅最大,春秋季次之[12]。

通过3年平均滑动曲线分析可以看出,1994年以后年平均气温升高趋势显著,除1996年、2003年、2011年、2012年之外,都在近50年的平均值以上;而1994年以前基本在50年平均值之下波动,说明近22年来气温上升极为明显,热量资源更加丰富。

1.2 极端温度变化

气象学上,将日最高气温≥35 ℃定义为高温日,该文将其作为极端高温指标进行分析。博山区近50年极端最高温度呈上升趋势变化,最高值为39.4 ℃,出现在2015年7月13日,其余年份的极值大多低于37 ℃。影响博山的高温天气一般出现在5―9月,而且7月出现的高温居多。随着夏季高温日数的明显增加,也增大了心脏病和高血压病人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温对鲁山有机茶树及源泉富硒猕猴桃等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应采取灌溉、人工喷雾或架设遮阳网适度遮荫来降低温度提高湿度,避免高温灾害[13]。

博山近50年极端最低温度也呈上升趋势变化。历史最低气温值是 -19.3 ℃,出现在1985年12月8日,其余年份的历史极低值均高于-19.0 ℃。博山低于-10.0 ℃极端低温天气,一般出现在11月至翌年3月,而低于-15.0 ℃的低温集中出现在冬季。博山南部鲁山主峰海拔1 108.3 m,北部海眼一带只有130 m,平均海拔高度约450 m,是山东省24个纯山区区县之一,地势落差大、下垫面复杂,积雪融化时间较长,易造成作物冻害[14]。低温天气亦能使部分地区道路结冰,影响交通物流安全。早春气温回升至10 ℃左右萌芽展叶期,若遇“倒春寒”,会造成鲁山有机茶叶出现“麻点”,富硒猕猴桃抽生结果枝少,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必须采取塑料薄膜覆盖,或搭设风障、地面熏烟等方式改善小气候条件,满足其生长生理学要求。

2 降水变化特征

2.1 年降水量变化

利用各月降水量的最小二乘法分析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求得近50年降水量的气候倾向方程:f(t)=1.669 3t+685.607 1,t=0,1,2,…49。结果表明:近50年博山年降水量总体呈略微增加趋势,该时间段内年平均降水为726.5 mm,每10年约增加8.2 mm,每年仅只增长了0.1%。

从图2可以看出,1979―1989年,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1990年开始降水年际变化波动明显增大,似呈正弦波形式波动,从而表明博山区降水年际变化较大。1990年、2003年和2005的降水量分别达到1 095.7 mm、1 002.3 mm和1 147.2 mm,都突破1 000 mm大关,均超出历年平均值38%以上;1988年471.0 mm、1989年442.2 mm和2014年436.4 mm都在500 mm以下;受气候变暖、强厄尔尼诺事件等影响,2014年的降水量比常年偏少40%,是近50年的最低值。1981―1989年为持续欠水年,1993―1998年和2003―2005年是持续丰水年。

由3年平均滑动曲线可见,以1989年为界,降水量年变化大致呈现双峰型分布,主峰极大值点位于2005年,副峰极大值点位于1980年。1980年之前,博山区年降水量缓慢上升,其后开始缓慢下降;1990年以后,降水年际变化曲线波动特别突出,起伏陡峭,往往旱涝急转。

2.2 年暴雨日数变化

暴雨是指24 h日降水量≥50 mm降水。近50年博山区年平均暴雨日数为2.3 d,暴雨日数年际变化较大,总体呈增多趋势。1970年、1971年、1979年、1984年、1989年及2006年,这6年暴雨日数均为0。有的年份年降水量≤600 mm,但年暴雨日数却出现了3 d,如1981年、1986年,多为鲁中山区局地热雷暴所致。随着年降水量的增加年暴雨日数也整体具有升高趋势。2005年不仅年降水量最大,而且出现7 d暴雨日数,也是近50年最多的。

2.3 日最大降水量变化

博山区日最大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尤其是1981―1989年连续9年日最大降水量未突破100 mm。降水一般集中在6―9月,7―8月多出现强降水。1997年8月20日,出现日最大降水量182.5 mm,达历史最大值。虽然极端降水值、极端降水平均强度趋于减弱,极端降水事件频数也趋于减少,但极端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比例并未减少。因此,应加强防洪、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3 日照变化特征

利用各月日照时数的最小二乘法模拟年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求得近50年日照时数的气候倾向方程:f(t)=-17.8 715t+2 740.815 1,其中,t=0,1,2,3,…49。

从图3可以看出,近50年来,博山区年日照时数出现明显减少趋势,该时间段内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303.0 h,年平均递减约为8.76 h,降幅达到0.38 %,即平均日照时数递减率为87.6 h/10年,但低于山东省近50年(1961―2011年)92 h/10年的递减率。1979年的日照时数(2 771.2 h)为近50年的最多年份,较平均值偏高468.2h;而2006年的日照时数仅有1 541.4 h,是近50年来的最少年份,较平均值偏少761.6 h。除了1997年、2000年、2001年之外,1988―2015年这25年的年平均日照时数均低于常年平均值;1966―1984年日照时数均高于常年平均值。

2002―2015年连续14年平均日照时数都位于近50年平均值以下,为欠光年。日照时数的减少与大气垂直能见度的降低有一定联系,汽车尾气及工业粉尘污染物的排放使山东省霾日数逐渐增加,对光照强度的变化影响巨大。日照时数的骤减必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导致农作物“贪青”现象的发生,也增加了温室大棚设施农业的生产成本。

4 结论

(1)近50年来,博山区平均气温年际变化升高趋势明显,以0.2 ℃/10年的倾向率上升。以1987年为界,划分为冷、暖2个阶段,前为冷期,后为暖期。特别是1994年以后气温升高显著,2014年是最暖的一年,气温度矩平高达1.7 ℃。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也均呈现上升趋势。热量资源更加丰富。

(2)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年降水量整体呈略微增加趋势。1981―1989年,呈现明显的减少趋势,为持续欠水年;1993―1998年和2003―2005年是持续丰水年。1990年开始,降水年际变化波动明显增大。尽管50年来日最大降水量的变化呈现下降趋势,但是极端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比例并未减少,年暴雨日数也有增多趋势。

(3)年日照时数出现显著的减少趋势,平均递减高达87.6 h/10年。1966―1984年的年日照时数均高于常年平均值,而1988―1994年和2002―2015年的年日照时数均低于常年平均值,1979年和2006年日照时数分别为近50年的最高值和最低值。

5 参考文献

[1] 刘晓东,康兴成. 青藏高原当代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温室效应的响应[J].地理科学,1998(2):113-121.

[2] 曾燕,邱新法,刘昌明,等. 1960-2000年中国蒸发皿蒸发量的气候变化特征[J].水科学进展,2007,18(3):311-318.

[3] 林学椿,于淑秋. 近四十年我国气候趋势[J].气象,1990,16(10):16-21.

[4] 王绍武. 现代气候学研究进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5] 王绍武,蔡静宁,朱锦红,等. 中国气候变化的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2,7(2):137-145.

[6] 任国玉,初子莹,周雅清,等. 中国气温变化研究的最新进[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5,10(4):701-716.

[7] IPCC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01: The Scientific Basis[R].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8] IPCC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13:The Scientific Basis. Working Gr-oup I Contribution to The IPCC Fifth Assessment Report(AR5)[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and New York, 2013.

[9] 王遵娅,丁一汇,何金海,等. 近5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特征的再分析[J].气象学报,2004,62(2):228-236.

[10 ]谭方颖,王建林,宋迎波. 华北平原近45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2010,36(5):40-45.

[11] 李聪,肖子牛,张晓玲. 近60年中国不同区域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J].气象,2012(4):419.

[12] 廉丽姝,李为华,朱平盛. 山东省近40年气候变化特征[J].气象科技,2006,34(1):57-61.

气候变化趋势范文2

现今,科学家只在非洲发现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人科动物化石,科学界便普遍认同人类起源于非洲,而且除此之外,分子遗传学也在人类起源上有所发现。科学家首先测定了不同地域人群的线粒体DNA,随后又测定了不同地域人群的Y染色体DNA,两个结果都指向了同一个结论:现代人的确拥有共同的祖先,而这个祖先来自非洲。说这个先祖来自非洲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非洲人的DNA变化最多;另一方面是其他地域人群的DNA好像都是从某个非洲的基因类型遗传而来的。所以“非洲起源说”成为科学界最热门的理论,但“非洲起源说”却有个最大的谜题:远古人类为什么要走出非洲?

最近的考古和基因研究表明,现代人第一次出现在非洲大约在20万~15万年前,而初次迁移大约在10万年前,但大多数现代人开始有组织地从非洲迁徙到各地,却是在大约7万~4万年前。

一开始,科学界最流行的看法是:第一批走出非洲的人类不但拥有较大的大脑,而且还能够制造比较先进的石制工具。大脑体积增大是因为现代人的智商有了大幅度提升,先进的工具有助于现代人探索新的区域。但是此后经考古发现,当时现代人的工具只是非常简单的砍砸器和刮削器,而且从现代人化石进行分析,发现他们的脑体积还不及普通人的一半。既然主观的理由没办法解释现代人出走的原因,那么从客观的角度来思考呢?于是有人猜测,气候变化才是驱使现代人走出非洲的重要原因。

科学家之所以这么认为,主要是因为当时正值“米兰科维奇循环”。每隔2.1万年,地球的运行轨道和倾斜角度就会发生轻微的改变,导致地球表面日照量和各个地区的降水量也随之而改变,这种周期性变化就被称为“米兰科维奇循环”。换言之,每过一个循环,地球就会发生大规模的气候异常,使部分地区不再适宜人类生存、部分地区又成为新的宜居地,让远古人类不得不出走非洲,去寻找新的家园。

为了验证这个猜测,现代科学家用计算机开发出了一套电子模型,可以精确地模拟出12.5万年前,地球轨道变化和太阳辐射量是如何影响降雨、温度、冰川、海平面、植被覆盖率、二氧化碳含量以及现代人的迁移路径。

气候变化趋势范文3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历史时期 竹林分布 影响

我国西北地区按自然地理区域划分,除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外,还包括西半部与山西省[1]。自七十年代以来,探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动植物分布关系的著述很多,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西北地区竹林分布的关系进行探讨,敬请诸方家指教。

1.仰韶温暖时期的气候变化对竹林分布的影响

仰韶温暖时期是我国全新世气候最温暖时期,距今约8000——3000年之间。仰韶中期(距今约5000年)西北地区的年平均气温较现代高2—3ºc,正月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3—5ºc [2] 。在黄河中游地区存在有大片竹林的分布。考古发现属于仰韶文化的西安半坡遗址有竹鼠的骨骼遗迹[3],竹鼠是专门栖息在热带、亚热带竹林中一种穴居性小型啮齿动物,主要以竹笋、竹根或竹林下的其它草木植物为食。现在在西安地区这种动物已经不存在了,仅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的竹林中。甘肃天水市渭水支流藉河北岸的师赵村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第五期文化(距今5400年——4700年)出土可鉴定动物遗存1606件,其中就有竹鼠[4]。竹鼠生活在渭水上游,表明当时生长着茂密的竹林,供竹鼠等动物生活。陕西汉中地区新石器时代龙岗遗址中有不少野猪、野牛、华丽黑鹿、水牛及大量竹子残骸[5],说明距今7000—6500年间的汉中地区气候十分温暖,与西安半坡遗址的自然物候大致相当。从临近地区的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考古发掘[6] 也说明,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黄河流域有大面积竹林的分布。

2.先秦时期气候变化对竹林分布的影响

历史学常将秦朝建立以前的夏商周时期称为先秦时期。西北地区这时期气候较现在温暖,适宜于竹类的生长。从陕西临近省份河南安阳地区的古代遗址——殷墟也可佐证。殷墟是殷代故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那里发掘出大量的古生物遗骸,其中有同西安半坡遗址相同的竹鼠等亚热带动物。殷商甲骨卜辞中有“箕”、“筐”、“?”、“?”、“簟”等竹部文字。说明陕西地区有竹林的分布。

随着周朝的建立,国都设在镐京(今西安附近),当时的官方文字先铭于青铜,后写于竹简。

3.秦汉魏晋六朝时期的气候变化对竹林分布的影响

秦汉时期实现了中国的完全统一,经济文化达到了繁荣。这时期气候较今温暖湿润,竺可桢先生认为“到了秦朝和前汉(公元前221—公元23年)气候继续温和”,平均气温较今大约高1.5ºc左右[7]。西汉时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描写当时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时说:“蜀汉江陵千树橘”、“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内中“渭川千亩竹”正是西汉时期关中地区自然景观的一大特色。也反映出当时这一地区气候较今温暖湿润,有类亚热带型[8]。因此,西汉时期陕西的关中地区有大面积竹林分布。《汉书•东方朔传》载东方朔以“有?稻、粱粟、桑麻、竹箭之饶”,称关中为“天下陆海之地”。《汉书•地理志》中称“秦地有?杜竹林、南山檀柘,号陆海”,为“九州膏腴”之地。《史记》中司马相如称宜春宫(今西安市南)是“览竹林之榛榛”。《汉书•扬雄传》中扬雄曰:“望平乐,径竹林”。张衡《西京赋》称长安一带的竹林分布是“??敷衍,编町成篁,山谷原隰,泱漭无疆”。等等,均说明当时关中地区的竹林分布之广。以至于西汉王朝在今周至和户县一带的竹林,建立官竹园“竹圃”,并设官管理,称司竹长丞。西汉末年,义军首领霍鸿曾以该园为根据地,表明其竹林面积之大。由上所述,秦汉时期的亚热带植物的北界比现时推向北方。《后汉书•郭?炒?吩兀骸?澄?⒅菽痢??贾列胁浚?轿骱用鲤ⅲ?型???伲?髌镏衤恚?诘来斡?荨!泵鲤⒃诮衲诿晒抛几穸?欤ū蔽?9.6º)西北,长城以北,当时是否有竹则难以肯定,需要进一步考证。

到东汉时代即公元之初,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如《汉书•王莽传》载,王莽天凤三年(公元16年)二月乙酉,“大雨雪,关东尤甚,深者一丈,竹柏成枯”。说明陕西渭河平原及函谷关以东地区的竹林大面积被冻死。到东汉后期,随着寒冷程度的继续加剧,竹子的生存和生长受到很大的威胁,竹子被冻死是很正常的。《后汉书•郎凯襄楷列传》载,桓帝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冬大寒,城旁竹柏之叶有伤枯者”。《汉书•五行志》则载,延熹九年,天气寒冷,使洛阳城“竹柏叶有伤者”。这种寒冷气候直到公元第四世纪前半期达到顶点。徐中舒先生曾经指出汉晋气候不同,那时年平均温度大约比现在低2—4ºc[9]。使竹类失去了适宜生长的条件,关中地区大面积分布的竹林已经不复存在。

南北朝时期,气候仍持续寒冷,年平均温度比现在低1ºc以上。竹子因不适于严寒的天气,从关中地区及临近地区逐渐消失。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渭水》称渭水流域的官竹园“竹圃”已废置,原有的竹林已尽成“田墟”,仅留有竹圃一地名了。《水经注•淇水》说到“寇恂为河内,伐竹淇川,治矢百余万以输军资”后指出:“今通望淇川,无复此物”。表明气候的极度变化,使竹林在关中和中原地区已不能大面积分布。

4.隋唐五代时期的气候变化对竹林分布的影响

隋唐时期是

持续的天气干旱对竹林分布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玉堂闲话》载,唐天复四年(公元904年)陇(指陇州)、褒(今分归汉中市和勉县)、梁(梁州)之境,数千里内大旱,这些地区山中的竹林皆开花结子,饥民采之舂米而食。反映了当地竹林颇多,面积较大。同时也说明了天气持续干旱对竹林分布的影响。

5.宋元时期的气候变化对竹林分布的影响

北宋时期气候开始转寒,到十一世纪初,陕西关中地区已无梅树。著名诗人苏轼在他的诗中哀叹梅在关中消失(“关中幸无梅,赖汝充鼎和”《杏》);王安石曾嘲笑北方人常将梅误认为杏(《红梅》诗有“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由此可见,宋代气候已开始转寒。但这种逐渐变冷的天气对竹林分布影响不大。关中地区竹林仍很普遍,范围益广,从北宋苏轼诗可看出,当时竹林分布由???、?县,经武功县,直到凤翔原上;宝鸡阳平以南也有竹林的大量分布。[11] 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颢在游?县草堂寺作《咏草堂》诗注:“寺在竹之心,其竹盖将十顷” [12]。《太平寰宇记•凤翔府•司竹监》载:“皇朝唯有?、???一监,属凤翔。”可见其地仍有官办的竹林园,苏轼称“官竹园十数里不绝”。据《孝肃包公奏议》称,北宋司竹园一次供澶州(今河南濮阳)、河中府(今山西永济)治河与修架浮桥用竹就达150万竿以上[13]。可以想见该园面积之大,产竹之多。山西中条山虞乡(今运城)和芮城间的王官谷当时水源充足,是当时产竹区之一,宋代有“绿玉峡中喷白云,溉田浇竹满平川”(清乾隆《蒲州府志·艺文》)诗句称道。北宋时商洛山区的山间竹林也颇众多,著名诗人王禹??在《竹liu》诗描述了商州一带的竹林盛况:“商山多修篁,苍翠连山谷”。

十二世纪初期,中国气候加剧转寒,金人侵入华北地区,北宋灭亡,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这时期,南方的太湖、苏州附近的南运河,在冬天经常结冰、遍地皆雪。杭州在南宋时期(十二世纪),四月份的平均温度比现在要冷1—2ºc [14]。北方地区势必更加寒冷,竹林的分布区自然南移。据《太平寰宇记》载,南宋初期只凤翔府的司竹监依然保留,河内(今河南博爱、沁阳一带)和西安的司竹监因无竹生产而被取消。十二世纪刚结束,气候又开始变暖,继续到十三世纪的后半叶(元朝初期)。元朝在西安和河内又重新设立管理官办竹园的“司竹监”,但到十三世纪末又被停止了。这些都说明了气候变化使陕甘地区的竹林分布面积在不断地减少,竹林已失去了汉唐时代经济作物的地位。

6.明清时期的气候变化对竹林分布的影响

从十四世纪初的元末开始到二十世纪初的清末,我国的气候进入了一个很长的寒冷期,历经500余年。在这个期间的最温暖时期,气候也没有达到汉唐期间的温暖。汉唐时期梅树生长遍布于黄河流域,已退至淮河流域。竹林在陕甘地区的分布也受到很大影响,十四世纪以后即明初以后,竹子在黄河以北不再作为经济林木而培植了[15]。历代朝廷设立的官竹园亦被取消了。明清时期关中地区由于水湿条件较好,耐寒的刚竹类刚竹、斑竹、淡竹有零星分布。周至东的筠溪亭,康熙年间“茂林修竹”,县东斑竹园之竹“其大如椽,其密如箦”[16],生长良好。清乾隆《?县新志》载户县草堂寺一带在北宋为千亩竹林,明正德十五年却“根株尽矣”。明隆庆《华州志》称州内“唐村地瘠民贫,率习为竹器之艺,已数百家”,想必其竹林不小。清康熙《续华州志》载州内刘氏园“多竹,竹岁入可数十千”。《华州乡土志》载:“傍山(秦岭)东西峪口多竹园,总计有二千亩。”又载:“太平河,州东郊,其源出太平峪五眼泉,北流经城内,其地竹园甚多。”反映出竹林分布与水源关系密切。清《重修辋川志》记载蓝田辋川龙口竹园是:“西园流泉灌中,曲折北出,门前置小桥,园中修竹万个,绿阴合围。东园竹亦森列,泉低不可引溉。”清康熙《凤翔府志》载:“明末张应福于凤翔东湖,植竹万竿。”这些竹林的规模已远远不及汉唐时代,且是长期进行引水灌溉、高度集约经营的结果。

山西中条山永济的明代栖岩寺一带是“竹声清杂水声寒”,至清代已是 “竹千亩”;万固寺一带是“直排峰万笋,况有竹千竿”[17]。上文中提及的中条山虞乡(今运城)王官谷在清代仍是多竹之地,号称“修篁茂密,溪水暗流,拨竿寻径,宛然陶公结庐处。”(清乾隆《虞乡县志》)说明水源是影响该地竹林分布的主要原因。

西北泾渭上游和北洛河上游也有竹林分布,明清文献中有记载。清道光《兰州府志》称道光十二年(1832年)兰州仍有竹生长。清《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平凉府部汇考》载六盘山西的静宁县和六盘山东的华亭县有竹,《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西安府部汇考》载?州(今彬县)也有竹。可见陇东、六盘山一带在明清时期仍有竹林分布。志载北洛河上游的陕北佳县箭括坞,从明弘治到清嘉庆间“多产竹箭”[18]。由于道光年间的极度严寒,该地竹林消失了。这些分布的竹林都是耐严寒的高山竹种,如箭竹类、箬竹类,而它们的经济价值不大。

7.结束语

现代西北地区的竹林分布大致是起自甘肃东南部渭河上游的天水一带,经六盘山南麓和千河上游,到渭河平原南部。主要有甘肃的天水,宁夏的隆德、泾源,陕西的陇县、眉县、周至、户县、蓝田、华县等地。竹林在沟谷、小平原等背风向阳、水源丰富处散布,呈不连续的斑点状分布。

建国后,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展了南竹北移活动。陕西秦岭北麓的周至引种毛竹成功,形成了成片生长的毛竹林。兰州大学先后从临近地区引种刚竹、淡竹和毛竹,经7年培育已分布在校内各个景点,成为优良观赏竹。今后西北地区发展竹林生产应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乡土竹种,选择背风向阳、灌溉条件好的地方种竹,扩大竹林分布面积。

主要参考文献:

[1] 朱士光:《西北地区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变迁及其基本特征》,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3辑。

[2] 龚高法等:《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带的变迁及生物分布界限的推移》,载《历史地理》第五辑。

[3]、[7]、[9]、[10]、[14]、[15]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载《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4] 徐日新:《新石器时期渭水上游的生态变化》,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3辑。

[5] 马 强:《历史时期汉中盆地的生态环境及变迁》,载《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3期。

[6] 贾兰坡等:《河南淅川县下王岗遗址中的动物群》,载《文物》1977年第6期。

[8] 朱士光:《西汉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特征与都城长安相互影响之关系》,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3期。

气候变化趋势范文4

[关键词] NST;足月妊娠孕妇;脐带扭转;胎儿窘迫;母婴结局

[中图分类号] R7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1(a)-0122-04

胎儿宫内健康状况是产科医师最为关注的临床焦点之一,因胎儿监护不当导致胎死宫内并诱发医疗纠纷的案例并不少见[1]。随着多普勒技术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胎儿宫内安危监护手段得到较大的发展。妊娠晚期胎心监护无应激试验(non-stress test,NST)是在孕妇无宫缩、无额外刺激条件下于体外连续监测并记录胎心率动态变化,以评判胎儿宫用氧状况的一种检查手段[2]。其作为非侵入性胎儿宫内评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临床产科,其图形变化是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缺氧、胎儿宫内窘迫、评估分析胎盘功能的重要临床依据[3-4],然而其存在一定量的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5-6],因此合理分析、综合应用胎心监护至关重要。本研究对妊娠37周后NST无反应型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造成NST反复无反应型的因素,并总结分析相关因素对胎儿宫内健康状况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应对和处理该类胎心监护图形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8月因NST两次无反应入住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待产的78例孕妇作为实验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NST有反应的86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所有孕妇均满足下列条件:初产妇,孕周为37~41+6周,宫内孕,单活胎,头位,胎儿估计体重0.05),具有可比性。

1.2 胎心监护方法

入院时行NST,两组孕妇均采取侧卧位、坐位,应用电子胎心监护仪以3 cm/min速度走纸记录胎心变化,常规检查时间为20 min,如未出现满意加速则予振动刺激唤醒胎儿继续检查20 min,以最大程度减少假无反应型结果的出现,检查前48 h内均未应用任何药物。临产后宫口开3 cm时,行持续胎心监护。

1.3 NST判断标准

依据文献[7]对NST结果进行评判。NST有反应型:检查时间内出现加速>2次,且每次胎心加速在基线水平上≥15/min、持续时间≥15 s;NST无反应型:连续检查40 min仍未达到标准的胎心加速。胎心减速等异常图形的评判标准如下。变异减速:与宫缩无明显关系的胎心减速,恢复迅速;晚期减速:出现宫缩后胎心减速,减速幅度常>30/min,持续>2 min,恢复较慢;早期减速:与宫缩对称的胎心减速,减速幅度小。

1.4 观察指标

1.4.1 胎心 比较两组入院时NST与临产后持续胎心监护结果的变化趋势,观察两组孕妇临产后胎心异常图形的发生情况,包括早期减速、晚期减速、变异减速或其他异常图形。

1.4.2 母婴结局 观察两组孕妇阴道分娩、剖宫产、脐带扭转、脐带缠绕、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等指标的差异。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 9.3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临产后胎心异常情况的比较

实验组临产后出现异常胎心图形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母儿结局的比较

实验组的阴道分娩率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脐带异常率(包括脐带扭转、脐带缠绕)、羊水污染率、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NST试验中,胎心加速是良好胎心监护图形的重要表现,NST图形上反应的胎心率变化并不是单纯地反映胎心功能,而是多系统、器官共同作用的结果[8]。胎儿对心率的调控,受到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等自主神经的共同作用,当胎动或受到刺激时,胎儿交感神经兴奋并调节心率加快,表现为NST图形加速;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导致胎心率减低,两类神经正常交换作用时则呈现出胎心的变异与加速。胎儿宫内缺氧时,自主神经功能受抑,胎心率神经调控受抑制,此时胎心搏动仅受窦房结的节律调控,胎心图形表现出现加速、变异减少或缺乏,仅出现规律的窦性心率,为胎心无反应型[9]。当临床胎儿缺氧进一步加重时,可使神经、心脏功能严重受抑制,出现各类异常减速[10-11]。然而NST无反应型还受到胎儿睡眠期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尽力排除相关因素,并且选择NST连续监测40 min两次无反应型作为研究对象,最大程度地排除了假性无反应型。本研究中,实验组的阴道分娩率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达到32.05%),且脐带缠绕、脐带扭转等脐带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30周时围生儿不良并发症显著上升[12],脐带过度扭转可影响胎儿脐血流通畅性,使血流变慢,在严重扭转处甚至出现短时断流的严重危象,同时也可使脐静脉压力明显上升,胎儿胎盘血液交换减少,并出现NST无反应型胎心图形,当临产后子宫规律收缩,宫缩时子宫内血液明显减少,此时使原本已减少的胎盘胎儿血液交换进一步减少,胎儿处于严重缺血缺氧的危险环境可使神经、心脏功能严重受抑,致使胎心出现变异减少、晚期减速等典型的胎儿窘迫图形。王丽珍等[13]分析了7例脐带扭转患者,其中1例死亡,2例有明显的后遗症,分析病因时提出产前NST反复无反应型是脐带扭转的重要特点,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姚金艳等[14]对23例脐带扭转病例进行分析,其中13例胎儿发生死亡,进一步分析病因时发现,死亡病例中脐带存在血栓形成、管腔闭塞等病理变化。脐带过度扭转是造成新生儿窒息、胎死宫内或死产的重要因素,因此胎心反复无反应型孕妇临产后出现典型胎心减速,应考虑胎儿存在脐带过度扭转情况,应及时终止妊娠以避免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产等情况出现。

胎心监护的普及与应用,提升了产科质量,增加了围生儿安全,但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剖宫产率[15]。本研究中,实验组有25例采用剖宫产终止妊娠,行剖宫产术指征中绝大多数为可疑胎儿窘迫,而对可疑胎儿窘迫的诊断依据,主要来源于对临产时监护中胎心减速图形的判断。本研究实验组出现规律宫缩后,有30例出现胎心异常图形,发生率最高的为变异减速。变异减速发生的主要机制与脐带受压有关,这与实验组脐带缠绕发生率最高相符合,而晚期减速、基线抬高等异常图形各4例,主要为脐带扭转所致,与脐带扭转的发生率也基本相符。实验组中出现新生儿轻度窒息6例,而无重度窒息出现,其原因估计是及时发现胎儿窘迫并及时行相关处理。

综上所述,足月妊娠NST反复无反应型孕妇临产后可出现以变异减速为主的各类异常图形,其剖宫产率以及脐带扭转、脐带缠绕、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均高于NST有反应型孕妇,临床上应足够重视该类孕妇,及时发现宫内不良环境因素并处理,以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 魏华莉,郭瑞京.产科常见医疗纠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4):580-581,586.

[2] Yelikar KA,Prabhu A,Thakre GG. Role of fetal Doppler and non-stress test in preeclampsia and 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J].J Obstet Gynaecol India,2013,63(3):168-172.

[3] 陈素琴.胎心率基线变异在分娩方式选择及新生儿结局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8):75-78.

[4] 张黎,吴忠新.脐血流与胎心监护联合监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23):3576-3578.

[5] 张海霞.产程中胎心监护异常图形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6):103-104.

[6] 田才宣.NST评分法和改良Fischer评分法评价胎监结果与新生儿出生情况相关性[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2):28-29.

[7]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电子胎心监护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5,18(7):486-488.

[8] Raouf S,Sheikhan F,Hassanpour S,et al.Diagnostic value of non stress test in latent phase of labor and maternal and fetal outcomes[J].Glob J Health Sci,2014,7(2):177-182.

[9] Esin S,Baser E,Cakir C,et al.Chocolate or orange juice for non-reactive non-stress test (NST) patterns: a randomized prospective controlled study[J].J Matern Fetal Neonatal Med,2013,26(9):915-919.

[10] 时青云.产时胎心减速的类型及其处理[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4,6(5):12-16.

[11] 吴瑾,黄艳波,刘彦.胎心监护无负荷试验中变化减速波形的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8(2):356-358.

[12] Bendon RW,Brown SP,Ross MG.In vitro umbilical cord wrapping and torsion: possible cause of umbilical blood flow occlusion[J].J Matern Fetal Neonatal Med,2014, 27(14):1462-1464.

[13] 王丽珍,李秀珍,马秀菊,等.脐带过度扭转至胎儿死亡13例分析[J].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2,8(5):243-244.

[14] 姚金艳,陆大春,张畋,等.脐带扭转致新生儿重度窒息7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6):110-111.

气候变化趋势范文5

关键词:晋中市;气温;降水;气候变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P46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202

引言

晋中市地处黄土高原,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气候带垂直分布,东西差异明显,热量从东向西递增,降水则自东向西递减。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晋中市气候也逐年变化。本文选取晋中11个台站1960―2009年温度、降水、日照、蒸发量等气象资料,分析晋中市气候变化,旨在为晋中市开展气候预测论证、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1 晋中市气候变化特征

1.1 气温

1.1.1 年平均气温

晋中市1960―2009年平均气温9.3℃,近50a平均气温呈逐年上升势,气候倾向率0.348℃/10a,与我国气候变暖趋势一致;最高年份1999年,为10.8℃,最低为8.0℃(1967年),相差2.8℃。20世纪90年代前,5a滑动平均曲线数据处于多年平均数据下方,20世纪90年代后温度高于多年平均值,增温幅度明显,21世纪初达到极值。可见,近50a晋中气温整体呈变暖趋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变化显著。

1.1.2 季平均气温

近50a晋中四季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与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相同,都呈上升趋势,增温幅度不同。以冬季增温幅度最大,春季次之,秋、夏季增幅较小,气候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535℃/10a、0.403℃/10a、0.304℃/10a和0.168℃/10a。可见,晋中市近50a平均温度升高主要表现为冬春季气温升高。

1.2 降水量

1.2.1 年降水量

1960―2009年晋中年平均降水量482.8mm,年降水量呈波动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27.26mm/10a,年降水量最高为736.9mm,最低275.9mm,最高和最低年份相差461mm。近50a晋中市降水量经历3次波动,1960―1978年为多雨时段,平均降水量540.3mm,高于多年平均值57.5mm;1979―1990年为波动时段,平均降水量接近多年平均值;1991―2009年为少雨时段,平均降水量仅434.1mm。

1.2.2 季平均降水量

近50a晋中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占年降水量的59.1%,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分别占年降水量的23.9%和14.8%,冬季降水量最少,仅2.2%。四季平均降水量变化同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一致,均呈波动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4.2mm/10a、-22.4mm/10a、-5.3mm/10a、-0.2mm/10a。

1.3 日照时数

近50a晋中市日照时数呈逐年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87.122h/10a。80年代前日照时数较多,之后日照时数明显减少。年日照时数最大值2963.7h(1965年),最小为2100.4h(2003年),相差863.3h。

1.4 蒸发量

晋中市近50a蒸发量呈波动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6.09mm/10a。1971―1975年、1997-1981年为峰值时段,最大蒸发量为2086.5mm(1972年),谷值时段为1963―1964年、1983―1996年、2002―2004年,最小蒸发量为1287.1mm(1964年)。

高国栋在《中国物理气候图集》中研究指出:K≥3.5时属于干旱气候。晋中市近50aK>3.5有30a,说明干旱是晋中市主要气候特征,且干燥度总体呈增加趋势。60年代中期―70年代存在一个显著干燥期,最大值为7.0(1972年);90年代后又出现一个显著干燥期,最大值为6.9(1997年)。由干燥指数季分布看,四季均呈增加趋势,以春季最为显著,表明晋中春季干旱严重。

2 结论

近50a晋中市年平均气温和四季平均气温都呈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不同。年平均温度升高表现为冬季增温,春季增温次之。

晋中市年均降水量与四季平均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降水集中在夏季,占年降水量的59.1%,其次是秋、春季,分别占年降水量的23.9%和14.8%,冬季降水量仅2.2%。

近50a晋中市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80年代前日照时数较多,80年代后日照时数明显减少。

晋中市近50a蒸发量呈波动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6.09mm/10a,且干旱程度加剧,特别是90年代后干旱加剧趋势显著。

参考文献

[1]赵桂香.近47a来山西省气候变化分析[J].干旱区研究,2006,

9(3).

气候变化趋势范文6

【关键词】气温;变化特征;浅析

陈巴尔虎旗位于东北部,处呼伦贝尔平原和大兴安岭山地交界处,东经122°2′~124°5′,北纬47°56′~49°19′,西北与俄罗斯隔额尔古纳河相望,中俄边界线总长233km(全属水界),是世界闻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典型地区,是呼盟牧业四旗之一。这里的气候变化一直是众多科学家所关注的,气候变化既包括自然变化过程也包括人类活动的影响,自1980年以来,许多科学家对全球气候变化作了不少的研究,指出过去100年里,全球气温上升了0.3℃~0.6℃。近40年我国的年平均气温也以0.4℃/10a的速率上升,年降水量以12.6mm/10a的速率递减,气温和降水是标志这一地区气候状况的基本要素[1]。为揭示陈巴尔虎旗地区气候变化特征规律,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和中国气候变暖的气候背景下,科学分析陈巴尔虎旗地区的温度变化趋势,对陈巴尔虎旗地区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粮食总产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本文选取陈巴尔虎旗地区1961年~2010年气温资料,包括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其中季节划分:春季(3月~5月),夏季(6月~8月),秋季(9月~10月),冬季(11月~次年2月)。利用统计方法对陈巴尔虎旗地区50年各年代气温进行分析。(图1.图2)

2 气温变化特征

2.1 平均气温变化趋势[2]

2.1.1 50年年平均气温变化情况

根据资料统计陈巴尔虎旗地区50年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年平均气温为-1.6℃,最低值-4.5℃(1966年),最高值0.8℃(2007年)。从图1各月平均气温变化可知年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极端最高气温40.6℃,出现在2004年7月21日,极端最低气温-47.2℃,出现在1969年1月29日。从图2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可看出。70、80年代气温程下降趋势,90年代后期气温明显上升,2000年以后气温上升更为明显,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变化趋势与平均气温变化相同这里不做具体分析。

表1 1961年~2010年气温变化率/(℃/10a)

2.1.2 四季变化趋势分析

从陈巴尔虎旗地区50年气温变化趋势来看,各季年平均气温的增温是显著的,年以0.14℃/10a、春季和冬季以0.25-0.29℃/10a、 秋季以0.23℃/10a、冬季以0.22℃/10a的变化率增温,其变化幅度最大的为春冬季,其次是秋季,冬季增温趋势最弱(见表1)。

年平均最低气温增幅比年平均最高气温增幅大。年平均最高气温增温明显的是夏季,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冬季增温不明显;年平均最低气温增温与年平均气温增温趋势相同,最明显的是春季,为0.39℃/10a,其次是冬季增温为0.36℃/10a,秋季增温为0.31℃/10a,夏季增温为0.26℃/10a。

2.2 年代际气温变化分析

3 小结

(1)近50年来陈巴尔虎旗地区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以0.14℃/10a的速率上升。

(2)陈巴尔虎旗地区四季气温变化以春、冬季增温最为明显,增温率为0.25℃/10a ~0.29℃/10a。

(3)年平均最低气温增幅比年平均最高气温增幅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