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交媒体与人际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交媒体与人际关系范文1
关键词:社交网站;人人网;动机;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092-02
一、问题提出
伴随着社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社区应用的普及与成熟,互联网正逐步跨入社区时代。互联网时代诞生了诸多网站类型,其中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SNS)作为一种新兴的虚拟社区,逐渐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社交网站以社会网络关系系统为指导思想,为用户提供以满足社交需求为核心的社会关系网络服务。溯源社交网站,可以发现最先于2002年出现,2004年进入中国后从2007年开始迅猛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一种热门的虚拟社区类型。
根据CNNIC2009年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社交网站注册用户人数已达到1.24亿,足可见其风靡程度。其中用户年轻化特征非常突出,年龄为20至29岁的用户占到整体比例的52.6%,绝大多数为学生群体。而大学生群体受到广泛关注,不仅仅由于其数量庞大,更在于社会中该群体的特殊性。当今,20~29岁的年轻人或在学校进行深造或初步融入社会,他们的成长环境被数字媒体和互联网包围,他们对于网络新媒体的需求和使用映射到现实社会,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发展,更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另一方面是针对社交网站运营商的一些意见。目前国内的社交网站规模已达千余家,市场的高饱和度现状,却阻止不了市场进入者的扩大化,网站之间竞争激烈。社交网站为了增加社区成员参与的频率、时间,降低用户的流失率,提高自身的黏度,必须深入研究社区用户的参与动机以便提供更佳的服务。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抽取安徽省芜湖市四所大学500名人人网注册用户填写问卷,最终有效问卷480份。统计受访者中男大学生用户为47%,女大学生用户为53%,平均年龄为21岁,大学二年级学生占48%,大学三年级学生占32%,大学一年级学生占10%,大学四年级学生10%。使用人人网1~3年。
2.研究工具
考虑社交网站虚拟的特殊性,本文先利用现有文献中的虚拟社区参与动机测量表构建了问项池。之后组织6名人人网大学生用户,以座谈会的方式进一步挖掘参与动机的测量指标。在结合现有量表的基础上,对社交网站的使用动机研究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人际关系的建立和保持、消耗时间、娱乐放松、习惯陪伴、搜索信息、信息分享、新潮时尚、逃避现实的交流。对挖掘出的项目进行不恰当指标的剔除和修正,最终得到共计30个项目。最终调查问卷中问题均采用利克特(Likertscale)5分量表衡量。被访者对所测问题的赞同程度,从1到5分别表示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一般、比较同意、完全同意。
三、结果分析
“人际关系的建立”可理解为用户通过现实或人人网,认识到新朋友,并通过人人网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保持”指的是对既存人际关系的巩固,用户可以通过人人网提供的各种服务,来保持和巩固人际关系。“消耗时间”可理解为用户在无聊时登陆人人网打发时间,没有目的性地使用。“娱乐放松”是指通过人人网观赏图片、视频或参与游戏等。“习惯陪伴”可理解为用户在现实中感觉孤独,通过使用人人网让自己感到被关注与陪伴。“信息分享”是指用户通过自己的最新动态并与好友共同分享。“搜索信息”可理解为用户对感兴趣某些大学、组织或个人,进行搜索,获取信息。“新潮时尚”可理解为使用人人网的理由是身边的同学都在使用。“逃避现实的交流”指的是,通过使用人人网与好友进行虚拟的人际交流,从而避免现实中面对面的交往。
表中,第一项为“人际关系的建立与保持”,包括7个项目,该项结论表明,“人际关系的建立与保持”是大学生用户使用人人网的重要动机。第二项“消耗时间”和第五项“信息分享”都包括3个项目,数据结论:“消耗时间”、“信息分享”是大学生用户使用人人网的明显动机。第三项为“娱乐放松”,其中包括5个项目。该项有3.46较高的平均值,这表明娱乐放松也是大学生用户使用人人网的重要动机之一。第四项为“习惯陪伴”,其中包括3个项目,该项与用户现实中的孤独感相关。第五项“搜索信息”。第六项为“新潮时尚”。第七项“逃避现实的交流”各包括3个项目。
数据分析后,我们可看出“人际关系的建立与保持”(平均值=3.84,标准差=1.27),“消耗时间”(平均值=3.35,标准差=1.22),“娱乐放松”(平均值=3.46,标准差=1.22)以及“信息分享”(平均值=3.42,标准差=1.21)是大学生用户使用人人网的几个主要动机。“习惯陪伴”(平均值=1.36,标准差=0.72),“搜索信息”(平均值=1.41,标准差=0.71),“新潮时尚”(平均值=1.44,标准差=0.77)和“逃避现实的交流”(平均值=1.11,标准差=0.47)则并非是大多数学生使用人人网的动机,但不排除仍是部分大学生使用人人网的动机。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可将大学生使用人人网的主要动机依次作以下排列:“人际关系的建立与保持”、“娱乐放松”、“信息分享”、“消耗时间”。
此外,该研究关注的第二个问题是大学生个人因素对人人网的使用所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年龄与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系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年轻并渴望通过人人网进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的大学生,通常比因其他原因而登陆人人网的学生拥有更多的好友。此外,相比男大学生用户,女大学生用户拥有更多的人人网好友,并且对人人网所提供的服务更为满意。女大学生用户较之男大学生用户会投入更多时间在人人网上。
四、讨论
大学生用户使用人人网的主要动机中,“人际关系的建立与保持”(平均值=3.84)被用户视为其使用人人网的最主要原因。人人网的功能丰富高效,它给不同身份的人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平台,提高用户之间的交流效率。随着它的普及,用户逐渐将它视为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个方便而有趣的新工具。用户可以一边娱乐放松、分享信息,一边和好友保持不同程度的互动,还可以通过兴趣爱好,将好友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开放的系统。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将社交网站纳入维持日常人际关系的重要工具之中。
“娱乐放松”(平均值=3.46)是用户使用人人网的第二大动机。娱乐消遣可分两方面:一是用户可以通过人人网与朋友进行交流互动从而获得娱乐和放松;二是用户可以参与人人网线上小游戏,获得娱乐和放松。先前研究表明,娱乐消遣一直以来都是用户使用媒体的主要动机之一,此研究中亦是如此。
“信息分享”(平均值=3.42)是用户使用人人网的第三大动机。向用户提供信息分享的功能可谓是社交网站能够迅速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用户在个人主页上的最新个人动态、照片、视频等信息在第一时间被系统自动同步在好友人人网账户的更新栏里。好友只需登陆自己的人人网账户便可对其他人人网好友用户分享的信息了若指掌。除此以外,互联网上很多有趣的信息、新闻、视频、图片等,都可以经由人人网快速地与好友进行分享与传播。
女大学生较之男大学生而言更倾向于通过人人网进行人际关系的保持。在利用登陆人人网消耗时间的人中,女大学生数量明显要高于男大学生。此外,女大学生相对男大学生更喜欢通过人人网进行娱乐放松。同样发现,学生花费在人人网上的时间长短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系”、“娱乐放松”以及“消耗时间”这三个使用动机相关。经常登陆人人网的用户往往更倾向通过人人网进行人际维系、娱乐放松以及无聊消耗时间的用户。数据分析还发现,通过人人网寻找虚拟陪伴以减少现实中的孤独感,并非是多数大学生使用人人网的动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群体使用人人网的主要动机为维持社会关系;女大学生较之男大学生,更注重人人网维持既存社会关系、消耗时间以及娱乐的功能;而男大学生较之女大学生,则更注重使用人人网建立新社会关系的功能;女大学生相对男大学生对人人网提供的服务更为满意。同时,我们还发现通过人人网寻找虚拟陪伴以减少现实中的孤独感,并非是多数大学生使用人人网的动机。
参考文献:
[1]李仪凡,陆雄文.虚拟社区成员参与动机的实证研究——以网络游戏为例[J].南开管理评论,2007,(5).
[2]范晓屏.非交易类虚拟社区成员参与动机:实证研究与管理启示[J].管理工程学报,2009,(1).
[3]于茜.SNS网站满足网民使用虚拟社区的新需求——一项基于对“开心网”网民使用调查的实证研究[J].东南传播,2010,(6).
[4]李丹.社交网站用户的行为和动机[J].传媒观察,2009,(4).
[5]刘文娟,袁文芳.校内网的SNS人际传播特征分析[J].东南传播,2009,(5).
社交媒体与人际关系范文2
在刷朋友圈的时候,有人分享了这样一条微信“2000万人看到,2000万人放下手机”,如此有噱头的标题,当然会打开看看。一段视频,用温馨的人生故事娓娓道来,提议人们放弃社交平台,真实面对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才能收获人生的真正幸福。
转发,分享。继续刷朋友圈,也许距离并不遥远的朋友,在他的“朋友圈”世界里刷着他的生活,而我们彼此分享彼此的“分享”段子。
我想,大多数人和我一样。
也有人呼吁人们“社交媒体在摧毁我们的生活。”当然是危言耸听,要知道,很多人依靠社交媒体达到了自己的商业目的。简单的微信朋友圈,都可以成为一个小小的生意场。世界杯期间,有人在朋友圈卖啤酒,战绩斐然,都可以笑得跟德国队一样了。
早在微店商家刷屏的时候,就有公众账号的自媒体们发表文章,引导人们“如何在朋友圈做生意?”这样培训式的话题自然也使得公众账号的粉丝数量暴涨,一个话题可以成就很多人的生意,也成就了他自己的生意。利用暴涨的粉丝群,新的商业通道自然打开了。
而“2000万人看到,2000万人放下手机”的温馨视频更像是在为人们争取“生活”的权利。生意还是生活,这是社会话媒体留给人们的选择题。
社交媒体的生意
日前,亚马逊(Amazon)与Twitter开展合作,允许用户以Twitter消息的形式将喜欢的商品发送到购物篮中:Twitter用户在看到一条带有亚马逊商品链接的Twitter消息后,将可以把该商品直接加入他们在亚马逊网站上的购物车中。这些高科技企业正在想办法把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融为一体。
一份研究数据显示,2014年美国Twitter月访问人数估计会增长11.6%,增至4820万人。在英国,Twitter用户数预计将增长13.4%,增至1360万人。亚马逊自身在Twitter上拥有将近110万粉丝。
亚马逊与Twitter的合作将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而社交化媒体的新增功能也使其变成了生意场上的助推器。在中国,微信朋友圈就在逐渐承担这样的功能。微信朋友圈作为私人社交平台,也正在发生慢慢的改变。
朋友圈电商把社交关系变成了摆摊的电商平台,没有成本,定位营销,不需要积攒皇冠积分,甚至都没有同平台竞争。不需要太多的客户,一对多维护百人左右的规模,就可以达到不错的销售额。但是,目前朋友圈还只是做为营销推广的平台,最终的交易行为还是发生在传统网络购物平台上。
改变的生活方式
社交媒体改变着传统的商业模式,更重要的是,它正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实际上社交媒体并不是一时的狂热,美国网民在社交网络和博客上花费的时间占其整个上网时间的近25%。有五分之四的活跃网民每天访问社交网络。不仅美国,全球10大主要互联网市场上,社交网络和博客活跃用户占整个活跃网民总数的75%。
社交媒体确实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高效打通了人与人之间的壁垒,扩充了每个人的交际圈。弊端也显而易见。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宁可把真实的自己展现在陌生群体面前,而把一个“装扮”出来的自己摆在更为熟悉的人面前。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微信朋友圈打造了人们虚构着的“生活”,人们更乐于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以此寻求更多社会认可。
社交媒体与人际关系范文3
人际关系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一般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心理距离和行为倾向。本文以自测式问卷对湖北省武汉市某大学在校学生人际关系和谐性进行调查,以此分析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性的一般情况,并提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指导意见。
关键词:
人际关系;和谐;心理距离
一、导言
社会心理学中,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和行为倾向。按照其形成过程中的特征,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后致性人际关系”,是人们之间通过交往而建立和形成的关系,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性格、喜好以及价值取向等个人意愿,有选择地投入感情、物资支援,由个人意愿决定是否保持和发展或是中断与他人的关系。另一种是“先赋性人际关系”,是人们之间以血缘或者地缘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关系。“后致性人际关系”的本质是可选择性和契约性,“先赋性人际关系”中的个体在建立、保持和中断上面的选择性不大,特别是在建立上(杨宜音,1995)。
人际关系的研究方法上,主要有两种测量方法。其一,由美国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莫里洛建立的社会测量法,它根据群体成员彼此间作出的好恶选择,对群体内部的心理结构和成员之间的心理距离加以分析,以了解人们相互之间的好感或者反感等情绪关系,以及在群体中最受欢迎和最不受欢迎的人与孤独者。典型的是“小群体研究”。另一种方法由前苏联学者比德诺夫斯基建立的“参照测量法”。这种方法是让群体成员在相互评价的基础上,自由地选看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以确定群体中真正的“中心人物”(李宁宁,1987)。人际关系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学者不仅仅关心人际关系对于社会生产率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而且注重人际关系对人的生活和全面发展的作用,注重人际关系对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意义。
从社会现实看,有关大学生因为人际关系不和谐诱发心理问题并产生不良乃至恶劣社会影响的报道日渐增多,这直接引发了笔者作一次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的想法。本文无意于分析这些问题的社会性原因,而是试图通过对湖北省武汉市某大学在校本科生的问卷调查,说明和分析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性的状况。问卷采用自测式的调查问卷,旨在使用心理的距离反映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性。本文之所以选择湖北省武汉市的这所大学,是因为该大学作为一所全国招生的综合性大学,文、法、理、工等学科门类齐全,全国各省份生源比例接近一致,男女性别比接近于全国高校平均数,农村、城市比例也接近于全国的比例。因此,选取该大学作相关分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是一种简单可行的途径。
二、研究方法
1.抽样方法研究对象及样本基本情况将湖北省武汉市某大学48个本科专业随机排列,然后按照等距的原则抽取20个专业,每个专业选择第一个班级,每个班级均发放问卷20份,抽取学生时,对性别、专业做了适当的平衡。本次调查一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8份,有效回收率为94.5%。被调查者中,男生占54.0%(204人),女生46.0%(174人);平均年龄20.53岁,标准差1.21岁。由于多数四年级学生外出求职,研究中将三、四年级学生合并为“高年级”学生,一、二年级学生分别称为“低年级”和“中年级”学生。样本中,低年级学生占41.8%(158人),中间年级学生占38.1%(144人),高年级学生仅占20.1%(76人);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占49.2%(186人),理工农医类专业学生占50.8%(192人)。
2.研究工具结合本科生的实际情况,本研究从人际关系的一般状况(和班级同学的人际关系状况)、人际危机的处理能力、异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四个维度衡量人际关系的和谐性。研究问卷参考了心理测量中《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与《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测量表》⑴,结合实际情况自编了一套人际关系和谐性问卷,涉及下列问题:遇到烦恼时是否有倾诉对象;与异性的交往状况;社交场合的交际状况;与周围(主要是寝室和班级)同学的关系状况;个人的性别、年龄、年级、专业、家庭基本状况(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个人入学动机、兴趣爱好等问题。研究还参考心理学问卷中的方法,将定类变量当作定距变量处理后累加,得分在某一段内的认定为人际关系和谐或者比较和谐,另一阶段的则分别认定为一般(尚待改善)以及较差或者很差(急需改善)。
三、研究结果
1.人际关系一般状况大学生人际和谐性数据显示(表1),人际关系和谐的学生达到了半数以上,有效百分比占52.9%;人际关系状况处在一般状态或者有些困扰的学生近1/3,有效百分比占31.6%;人际关系状况处在较差或者不和谐状态的比例为15.5%。大学生心理适应性很强的占3.2%,良好的占4.2%,出于中间状态的占30.2%,处于较差与很差状态的分别占39.7%和22.8%。2.不同群体人际关系的差异性统计数据显示,男生和女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状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3),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状况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父亲的职业状态、文化程度和健康状况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的影响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母亲的这些特征则具备统计学意义。3.人际关系和谐性和一些变量的相关性数据表明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与人的心理适应能力显著地呈高度正相关。
使用心理适应能力来估计人际关系和谐性可以减少73.9%的误差。将研究设计的四个角度中的“与异性关系”得分、“社交能力”得分、“人际危机处理能力”得分和“人际关系总分”(均为定距变量)作逐步回归,得到的复相关系数R的平方依次为0.574,0.789,0.843,可以认定,回归的效果很好。校正后的R2依次为0.573,0.788,0.842,可以认为,第三个方程的效果最好。由此获得人际关系与以上三个变量的最优回归方程是:人际关系=1.847=1.437*异性关系+1.474*社交能力+0.899*人际危机处理能力。通过比较标准化回归系数,发现对人际关系影响最大的是与异性的关系,其次是社会交往能力,第三位的是人际危机处理能力。四、结论与讨论描述性数据显示,1/2以上的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近1/3的学生会遇到一些困惑,近1/6的学生人际关系不和谐。相关分析显示,人际关系处于和谐状态的女学生多于男学生。母亲的教育程度、职业状况以及健康状况显著地影响着学生的人际关系:母亲的文化程度高的学生在大学的人际关系和谐的比例大;母亲的健康状况良好的学生在大学的人际关系和谐的比例大;母亲的职业属于干部或者教师的学生在大学的人际关系和谐的比例大;学生的心理适应性状况与人际关系高度正相关;与异性的关系、社会交往能力、人际危机处理能力显著地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得分。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总体很好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结合相关分析的一些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对策:第一,从宏观层面上看。要逐渐抛弃陈旧的性别差异观念,减少女孩的失学率,提高她们的教育水平。从回归分析可以看到(表13),与异性的关系在研究设计的几个维度中最为重要;从列联表分析可以看到(表9),母亲的文化程度高的学生在大学人际关系和谐的比例多。农业类院校女生的实际比例大约占学生总数的1/3。因此,有必要加强宣传教育,降低女孩失学率,提高她们的文化水平。第二,从中观层面上看。首先,学校要正视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现实,教育学生处理好学习、生活与恋爱的关系。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鼓励学生通过合法的社团活动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其次,新闻媒体要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报道大学生中存在的各种人际关系现状,正确地引导人民群众。第三,从微观角度而言。父母要加强与子女的情感交流,鼓励和教育子女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小就注意培养子女的社会交往能力。每个学生要认识到人际关系对于自身学习、生活与成长的重要性,正确地看待人际关系,加强与周围同学的交流,正确地对待和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做到宽以待人。
参考文献
[1]宋专茂,陈伟.心理健康测量.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10):250-252.
[2]杨宜音.试析人际关系及其分类——兼与黄光国先生商榷.社会学研究,1995(5):18-23.
[3]李宁宁.人际关系的两种测量方法——社会测量法与参照测量法的对比分析.社会学研究,1987(02):81-86.
社交媒体与人际关系范文4
关键词:微信红包;春节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0-0058-02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顺口溜,也反映了中国受红包文化的深远影响。自2014年春节至今,微信拜年红包俨然成了过年新潮流。两年的时间,微信红包的各项数据实现了迅猛的增长,迅速跻身中国互联网史上“现象级”产品之列。2016年2月7日,除夕全天微信红包的参与人数达到4.2亿人,收发总量达80.8亿个。过年抢到了多少红包已经成了大家新春拜年时交流的话题新宠,而“抢红包、发红包”也演变成了一场社交圈的全民狂欢。
一、传统春节红包的文化象征
“春节”是在汉代时确立的,旨在辞旧迎新,既包含庆典、回报、祝福,也有祛邪的意思,同时还有祝福与避邪之意。春节红包反映了中国人喜欢礼尚往来的一种交往方式,表达了人们对和谐相处的美好期待[1]。春节红包沿袭至今,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一是表达对晚辈的一种关爱,压岁钱含有平安吉祥的寓意;二是压岁钱具有实际的金钱价值,可以充当货币进行购买行为[2]。拜年时候,经常会听到长辈说:“孩子,拿着压岁钱去买文具,在学校好好学习。实质性的物质给予,可以提高孩子的经济条件;三是具有奖励意义,春节期间,领导会给职工发红包作为年终奖,表达对职员们一年辛苦工作的感谢和奖励,以期来年继续努力。
二、微信红包爆红的原因
新媒体时代下,受众不仅扮演着受者的角色,同时也是信息交流的传者。开放性、互动性、参与性是现代社交媒体的特点。人们在大量新媒体的影响下,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微信作为一个强大的社交软件,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与交往方式,在“指尖与屏幕的碰触”下,彼此的联系和交往日益频繁,这更有利于受众接受新文化。微信红包,将传统意义上的红包文化与现代文化和新技术结合在一起,凭借其方便快捷的特性,迅速走红。究其原因,是因为微信红包具有如下几点特性:
1.传播互动性
传统意义上的拜年红包,多是长辈给晚辈,祝愿孩子健康平安,晚辈通常会接受红包,不需要回赠,这是一种单向的传播方式,传播范围多在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圈。微信红包使虚拟的人际传播和现实的人际传播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对传统红包形式上的补充,同样都具有美好祝福的意义。新媒体时代的影响下,微信红包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本身的符号意义发生了改变,不单单代表新年祝福和赠予,更代表了一种大范围的互动与交往[3]。微信红包不仅是在有血缘关系的人群中进行传播,在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的人群中也可以传播。现今社会,人们的社交范围越来越广,交流沟通也更加困难,简单的拜年短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追求真诚、追求趣味的情感需求。发微信红包就成了一种凭借微信软件为媒介的新型社交行为,其更加注重朋友之间,同事之间的互动传播。微信红包具有娱乐性和互动性,使人们在轻松愉快的形式下表达对彼此的新春祝福,从而促进情感交流。
2.方便快捷性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过春节家人要团圆,不管身在何处,都要回老家过年,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部分亲人朋友分隔两地的情况。微信作为社交平台,具有即时性和便捷性。微信红包的出现,则更好地解决了亲人朋友之间繁琐的春节拜年问题,不出家门,就能传递祝福,有效地解决了距离遥远的问题,也为人们节省了时间,从而更好地与家人团聚。并且微信红包操作简单,用户只需要将有一定金额的银行卡绑定微信支付,动动手指,就可以给微信好友发放红包。与传统春节红包相比,其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形式也更加随意,降低了传统春节红包的仪式感,微信发红包与抢红包不需要当面进行,同时也避免了接受金钱时的尴尬处境。在微信社交网络中,朋友、同事和亲友之间都可以互发红包,年龄和辈分也不再是红包发放的限制条件,传播活动中传受双方关系的平等化使得微信红包的传播更加灵活和广泛。
3.娱乐性
普通的拜年红包金额较少,但是人们抢的热情却很高,为了几角钱,几元钱,抢的乐此不疲。即使抢到的金额很少,也会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微信红包最大的亮点在于“抢”,增强了红包活动的游戏性和竞争性,人们都具有猎食心理,抢红包的形式吸引了人们兴趣,进而可以提高人们参与进来的主动性。现在人们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微信好友很多,可是真正的人际交往并不多,大部分沦为“点赞好友”。春节期间,在群里发个“拼手气红包”,可以迅速引起大家的关注,增强人们的群体存在感。抢到红包,人们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就会有分享的欲望。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礼尚往来”的影响,通常会进行红包接龙。在“发”和“抢”这两个简单的过程中,可以激发人们相互交流的热情,就能在节日期间增加热闹气氛,促进了亲朋好友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三、微信红包对春节文化的影响
微信红包进入人们的视野时间并不长,可是却发生了病毒式的传播效果,如今,每逢节日发微信红包已经成了一种潮流,一种用户习惯,并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这种全新的用户习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报道,2016年春节期间,全国有近30家权威媒体加入微信发红包的浪潮,读者可以边看报纸边扫红包,63个电视节目在春节期间推出微信摇红包环节,另外有30万家线下商店,发起扫年货摇惊喜活动,在此期间共计送出1亿元的现金红包。往年大家过春节还都在认真看春晚,而2016年的除夕夜不仅要吃饺子、看春晚,抢红包,发红包,也已经成了现在人过年的“特殊节目”。
1.微信红包丰富了节日内涵
春节是中国社会的传统节日,红包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传统拜年红包作为一个文化元素,通常象征着辞旧迎新、平安健康。新技术发展下的微信红包,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在一起,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表达祝福,更增添了新的元素。个性化、趣味化、人文化、互动化为新年的红包文化增添了色彩。这种新的红包文化丰富了传统春节的节日内涵,过春节不再只是贴春联、吃饺子、看春晚,还要抢红包。红包也不单单是长辈发给晚辈,朋友之间,同事之间都可以发送,还具有独特的“抢”的性质,更加提倡个体的情感表达。
长久以来的央视春晚一直被观众所诟病,没有新意,官方仪式感太强,但是观看春节晚会又是每年的过节传统,是13亿中国人共同的“年夜菜”。具有传统节日文化的神圣感。令人耳目一新的是,2016年的春晚增加了微信摇一摇抢红包的环节。据统计,2016年春晚期间微信红包参与人数超过4亿,被马云称为“珍珠港偷袭”事件[4],春晚收视率也相应得到了提升。这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红包文化,丰富了传统的春节文化,分享祝福、快乐的同时也提倡了个性的表达、身份平等的宣扬。微信红包和其他春节传统习俗的融合,是传统与创新的融合,具有进步意义。
2.促进了人际传播,增添年味儿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年味儿没有以前足了,高楼大厦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春节显得也更加无趣,没有以前热闹喜庆。微信红包的使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中提出:“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人类拥有了某种媒介之后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微信红包为我们提供了传播平台,人们通过收发微信红包,可以和不同时区和不同地区的用户联系互动。平时不怎么联系的人,在特殊节日中,通过微信红包的形式,既表达了对节日的祝福,也增强了人际关系的交往。人们往往不会在意微信红包金钱数目的大小,在春节这一特殊节日里,红包代表喜庆,代表吉祥,无论红包大小多少,都代表一份真诚的问候。这样,微信红包就在娱乐轻松的氛围下,加强了虚拟空间的人际传播,也为春节增添了年味儿。
3.削弱了现实的人际交往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具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不利的一面。春节就是团圆的日子,微信红包的火爆,不仅打破了中国人在除夕夜吃年夜饭看春晚的习俗,还剥夺了许多微信用户的现实时间。春节这段时间,很多微信用户沉迷于抢红包而不能自拔,虽然加强了网络弱关系的人际传播,但是却削弱了现实强关系之间的沟通[5]。微信红包的使用者大多数为上班的年轻人,一年在家的时间有限,本来应该和长辈一起共度佳节,却被虚拟的网络红包所吸引,相应地就会削弱在现实的人际交往,影响了真正的人际交往的情感沟通。由此可见,微信红包的大量使用的确会增强人际传播,但其削弱了“面对面”的人际关系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四、结 语
拜年,发红包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微信红包则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的产物,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春节文化,具有互动性、娱乐性、便捷性等特征。如今的微信红包增进了人们的距离,满足了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已经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微信红包的火热既是人们对传统习俗的认可,也是人们以新的方式对传统习俗的一种纪念。但也有不利的一面,微信红包的形式虽然十分便捷,却不如传统红包更具有真情实感,一定程度上会让人感到人情味儿的缺失。
春节在中国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之所以能够一直传承下去,就是因为春节承载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不断的融合与发展。融合与发展的前提是要坚持“人”的主体性,新技术的发展只有充分地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才能生存下去。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立足优秀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新技术,才能使新媒体和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静文.微传播背景下传统红包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发展――以微信春节红包为例[J].新闻窗,2015(3):76-77.
[2] 刘震.电子红包对红包文化的现代化重构[J].西部学刊,2016 (4):41-42.
[3] 刘凯欣.传播学角度探讨微信红包在人际交往的使用[J].商业故事,2015(25):091-092.
社交媒体与人际关系范文5
【摘要】在新媒体环境中,大学生已经成为社交网络的主要用户群。通过社交网络沟通信息,拓展人际关系是当下大学生的网络生存现状。本研究主要考察大学生对社交网络(人人网)的使用情况,进而分析其对社交网络过度使用及依赖行为产生的原因。本研究假设“人格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对社交媒体产生依赖行为的重要变量,并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进行验证,得出结论为,较多的大学生对社交网络产生依赖;喜欢进行自我表露的多血质人格倾向和胆汁质人格倾向更容易对社交网络形成依赖;而具有较强的自制力的粘液质人格倾向及不善进行人际交往的抑郁质人格倾向最不易形成对社交网络的依赖。
关键词 社交网络;依赖行为;人格
一、引语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会网络)是以帮助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发展社会性网络为主旨的网络应用服务。根据CNNIC的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我国有将近60%的用户每天都要访问社交网站,属于黏度较高的用户,其中38.2%每天访问多次,20.3%每天至少访问一次。社会网络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社会交往的格局,在信息交互中凸显了人际关系脉络及“社会化理念”,为用户拓展人际关系网提供了新的渠道,同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人人网成立于2005年12月,原名“校内网”(2009年8月更名为人人网)是中国最早的校园SNS社区。它提高了用户之间的交流效率,通过提供日志、保存相册、音乐视频等站内外资源分享等功能搭建了一个功能丰富高效的用户交流互动平台。2011年5月4日,人人网在美国纽交所上市。调查显示,人人网在2002年就已经拥有超过1.7亿的注册用户,月度活跃用户为3100万,成为Web2.0时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互动社区。在CNNIC最近做的关于社会化媒体使用频率的调查中,人人网以57.44%的比例在中国现有的各类社交媒体中位列第二,仅次于各类微博(如新浪微博、搜狐微博等)。根据Alexa网站2013年3月31日提供的人人网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人人网在中国的流量排名为23,全球排名141。它的用户群体主要为18岁到34岁的在校大学生或毕业生,因此本研究以人人网为切入点进行调查与分析。
对社交网络的“依赖”行为,不能简单等同于网络成瘾,因为尚未达到DSM-IV(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中描述的成瘾程度,但已有与网络成瘾相似的症状(刘本荣,2006),如不由自主地使用社交网络(人人网),且该行为对使用者的生活与情绪造成较大影响,例如占用大量时间、拖延其他要做的事情或者影响人际关系;不按习惯使用社交网络时,会产生不适感,或者负面情绪。结合相关文献和走访调查,本研究将社交网络的依赖行为界定为:每天登录社交网络超过3次,访问总时间超过2小时,且对正常生活带来影响的行为。本研究主要考察当前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以人人网为例)的基本状态,着重分析对社交网络过度使用并形成依赖的人群,探讨依赖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这种行为对大学生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天津高校,对使用人人网的大学生随机抽取150份样本,采用实地发放问卷和网络问卷两种形式,删除无效问卷后,实得有效问卷135份,问卷填涂有效率为90%。样本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基本情况为(N=135):男生47人(34.8%),女生88人(65.2%);专业分布:文史类80人(59.3%),理工类26人(19.3%),艺体类21人(15.6%),经管类8人(5.6%);年级分布:大一19人(14.1%),大二40人(29.6%),大三47人(34.8%),大四24人(17.8%),研究生5人(3.7%)。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参考《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问卷》(陈侠,2003)和陈会昌气质量表,制定了《大学生使用人人网情况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目标群体的个人基本情况和使用人人网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人人网依赖情况调查”;第三部分是“人格情况调查”,并且包括测试情绪与人人网的依赖程度的辅调查。
研究使用spss13.0对调查数据进行输入和分析处理。
三、研究结果
(一)使用人人网的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在使用频率上.65.2%的受调查的学生,一天中使用或登录人人网的次数大于或等于2次,其中一天三次以上的占29.6%;在使用时间上,25.2%的受调查学生,平均一天使用人人网的总时间超过2小时,其中7.4%的学生使用人人网的时间超4小时;在好友数量方面,63.2%的受调查者的好友数量超过150人,其中超过500人的比例为11.1%;在使用内容与方式方面,对人人网的功能需求主要是了解相关信息(40.7%),其次为分享各种内容(25.2%),发表状态、日志或照片(22.2%);在使用原因方面,大部分(50.4%)受调查者使用人人网的首要原因是可以和其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其次为打发时间(27.4%),倾诉和表达自己的状态和心情(12.6%),说不清楚原因(9.6%)。所以大学生使用人人网主要目的在于满足社交的需求。大学生认为在人人网上信息、状态和个人观点较为方便快捷,而更倾向于使用人人网进行自我表达。
(二)对人人网使用的依赖行为
根据《大学生使用人人网情况调查问卷》中“人人网依赖情况”Q1、Q2、Q3、Q4、Q5得分的总和即为“人人网依赖总分”,根据这个总分可以判断被调查者是否有依赖人人网的倾向,且得分越高,依赖的倾向越大。将“人人网使用情况”部分的“使用人人网的频率”及“使用时长”的调查结果与依赖程度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
如表l所示,r=0.526,显著性水平为0.000(Sig. (2-tailed)),因此人人网依赖程度的调查结果与使用频率和时间的总和呈正相关,说明此次问卷测量人人网依赖程度的有效性较高。
《大学生使用人人网情况调查问卷》,中的“人人网依赖部分”的评分标准为:15分及15分以上表明已产生依赖倾向,且分数越高,依赖倾向越明显。
表2所示,45.9%的被调查者表现出对人人网的依赖行为,其中5.9%有非常严重的依赖倾向。可见,大学生对人人网的依赖倾向较为普遍。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Q1“当自己有倾诉欲望或有新的想法和信息时想到发状态而不是找好友倾诉”:43.7%受调查者表示赞成,其中3%表示强烈赞成,10.4%表示不清楚或中立。
Q2“每天必去登录人人网,要不然会觉得不舒服;或者每天会情不自禁地登录”:41.5%的被调查者表示赞同,其中7.4%表示强烈赞同。
Q3“一旦登录人人网就会时不时看它,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而拖延要做其他事情”:49.7%的被调查者表示赞同,其中6.7%表示强烈赞同。
Q4“更喜欢通过人人网了解朋友而不是面对面交流,认为那样与朋友交流比现实中更容易”:28.1%的被调查者表示赞同,其中2.2%表示强烈赞同。
Q5“在人人网上实际花费时间总比预计的长,对人人网有依赖倾向,不能控制使用时间”:28.2%的被调查者表示赞同,其中3.0%表示强烈赞同。
可见,对人人网较为明显的依赖行为有:强迫性上网行为、较为温和的网络退瘾症状以及相关行为带来的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与问题,如:占用大量时间或对要做之事造成拖延,耽误工作与学习等。
将依赖症状与四种人格做相关性分析可以得出:
如表3所示,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格与依赖行为症状中的强迫性上网行为、较为温和的网络退瘾症状以及相关行为带来的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不能很好地控制上网时间与行为)方面表现出正相关,在人人网上与人交流更为容易;抑郁症人格除与“认为人人网上交流比面对面交流更容易”这一项表现出较弱的正相关外与其他的依赖症状相关性不大;粘液质人格对相关问题表现出负相关。
(三)依赖人人网的原因探求
根据问卷可以测量负面情绪对人人网使用行为的影响,显示40.7%的学生认为当心情较差或情绪低落时,登录浏览人人网的时间较平时长,频次较高,24.4%的同学呈中立态度。
为了验证本研究的主要假设:人格是影响大学生对人人网产生依赖行为的重要变量,将问卷中的人格量表进行评分,并取各人格得分与依赖程度做相关性测试,结果见表4。
由于多血质人格倾向和胆汁质人格倾向与依赖程度之间的r分别为:r=0.335和r=0.363,显著性水平为0.000(Sig. (2-tailed)),因此多血质人格倾向与依赖程度之间呈正相关;粘液质人格倾向与依赖程度之间的r:-0.297.显著性水平为0.000(Sig. (2-tailed)),因此粘液质人格倾向与依赖程度呈负相关;抑郁质人格倾向与依赖程度之间的r=0.041,抑郁质的人格倾向特征几乎对社交网络的依赖没有影响。
现代气质学说对四种人格倾向的解释为:多血质的人感情丰富、外露但不稳定,思维敏捷,活泼好动、善于交往,对缺乏刺激的简单工作不感兴趣;胆汁质的人情绪强烈,爆发迅猛、平息快速,思维灵活但粗枝大叶,精力旺盛,争强好胜,易感情用事,刚愎自用;粘液质的人情绪安静稳重、思维灵活但不够细致周到,沉默寡言、自制力强、交往适度,有很好的协调性、社会性及感情稳定性;抑郁质的人情绪细腻持久,多愁善感,孤僻离群,自制力强,软弱胆小,优柔寡断。
因此可以得出:最容易对社交网络产生依赖的多血质与胆汁质人群更关心新闻事实,喜欢新观点和新思想;最不易对社交网络产生依赖的粘液质人群和抑郁质人群表现内敛沉默,不好热闹,很少围观,对社交的需求相对较少。
本研究继续选择四位具有依赖倾向的大学生做深度访谈,并在访谈中观察被调查对象的情绪、行为反应,该结论同样得以验证。
对人人网形成依赖的用户往往具有多血质与粘液质人格倾向,而在以往的研究中认为网络成瘾或对上网依赖的人群往往内向孤独。可见,对社交网络产生依赖人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类人往往有较强烈的社交欲望,热情大方,喜欢表露自己的情感并善于与他人进行交流。
四、分析与讨论
通过调查发现,人人网用户的粘度较高,相关依赖行为在人人网用户群体中表现较为常见(占45.9%)。在使用程度上,人人网占用很多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大多数被调查者一天中使用或登录人人网的次数大于或等于2次,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一天中使用人人网超过3次;有超过四分之一的被调查者平均一天内使用人人网的总时间超过2小时,其中包括使用人人网时间超过4个小时的同学。在好友数量方面,一半以上的受调查者的好友数量超过150人;使用内容上,大多数的人偏向在人人网上浏览别人的信息,其次是分享各种内容和发表日志、状态、照片等,而人人网上的各种游戏和应用属于附属产品,使用频率较低;大部分(50.4%)受调查者使用人人网的首要原因是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其次是打发时间和进行自我表露;被访者普遍认为在社交网络上观点或状态更为方便快捷,因此更倾向于进行自我表露。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通过社交网络扩大人际圈子、进行信息思想的交流的欲望十分强烈,而社交需求尤为迫切。
对社交网络构成依赖的典型表现为:强迫性上网行为、网络成瘾症状以及相关行为带来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而人格是影响大学生对人人网产生依赖行为的重要变量。其中,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格倾向对多数依赖症状表现出正相关,该人群认为在社交网络上进行人际交流更为容易,能更好适应和使用社交网络,并且对社交网络更容易产生依赖;抑郁症人格倾向除与“认为人人网上交流比面对面交流更容易”这一项表现出较弱的正相关外,与其他的依赖症状相关性不大,社交网络帮助抑郁质人格进行人际交流的程度有限;粘液质人格对各依赖问题表现出负相关。
除人格气质因素之外,通过访谈发现,情绪是用户对社交网络产生依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即人们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更容易对社交网络形成依赖。
五、结语
随着科技发展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社交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交网络作为人际交流和自我表露的媒介,具有“扩展人际关系”社交特点,满足用户对社会交往的强烈需求,适量的使用有助于促进人际交往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但需要注意的是,人机交流与面对面的人际交往仍然存在很大差异,过度使用并产生依赖会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并使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下降。其次,缺乏自控能力的个体使用社交网络会分散其注意力,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此外,漫无目的地使用社交网络,偶遇有用信息的概率很低,对于有依赖倾向的用户,相较于高参与度、高期待的使用行为,一味地等待信息偶遇势必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社交网络的使用者有清晰的使用动机,明确的信息诉求和兴趣爱好及良好的自控能力,方能在使用过程中克服依赖,满足需求,促进自身成长与进步。
社交媒体与人际关系范文6
关键词: 新媒体视阀 大学生人际交往 交往现状 交往引导
所谓新媒体是指以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为载体,区别于传统媒体报刊、电话、电视、广播等形态,主要利用移动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形成的媒体形态,如网络视频、微博、微信、搜索引擎、即时通讯工具等。新媒体呈现出以下特点:开放性强、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个性化突出、交互性好、冲击力强。[1]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感情的过程。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交往的双重性、相互性、复杂性直接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与心理平衡,甚至导致人格变异或越轨行为。因此,认清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成因并开展针对性的指导,对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及维持校园、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新媒体与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
(一)随意性的人际交往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交往随意自主,情绪化地选择自由交往的媒介,充分享受媒介带来的便利。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跨越时空的限制,以往大学生交往的对象局限在老师、同学、同乡等,而新媒体的运用促使交往范围不断拓展,由现实转向虚拟,大学生之间的交往快速多变,友情之间的建立与终结随意性较大,依据个人的喜好与兴趣合则结交,反之则成为陌路。每个人由原先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自由参与者,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大学生在虚拟世界中更加直白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与思想。
(二)复杂性的人际交往
“肝胆相照、开诚布公”是每个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理想状态。寻求纯洁的友谊和精神上的共鸣是每位大学生梦寐以求的事。人际交往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诉求,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交往呈现虚拟化趋势,多数人以匿名方式、多重角色开展交流,其真实性、规范性存在缺位。网络或移动交流双方难以核实真实身份,大学生社会阅历较少,易遭不法之徒利用。大学生现实生活中期待的真诚难以在网络上实现,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落差。
(三)功利性的人际交往
大学生以其张扬个性、行为果敢、思想活跃等特点,更易于接受新媒体。新媒体的出现取代了传统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人际交往改通过网络或短信进行,同学间的交往由重喜怒哀乐转变为文字图片信息的交流,朋友间少了真挚的祝福,人际交往变得淡化与冷漠。
二、新媒体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成因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面临着形形的诱惑,新媒体成为他们宣泄情绪和摆脱现实压力的避风港。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不和谐的因素越来越多,问题也日益严重,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所以,分析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要从社会、学校、个人等因素来考虑。
(一)社会因素
冯友兰认为:“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虽然已经过去,但它也是将来中国新文化的一个来源,它不仅是过去的终点,还是将来的起点。”[2]“和而不同,礼尚往来,重情重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等本应有着积极意义的优良思想,却在网络文化中被扭曲,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优秀的文化传统被片面地换位,然后被“整”得支离破碎,庸俗不堪,阻碍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善于利用网络、移动通讯等载体的大学生能够全面而迅速地掌握社会各方面的信息。网络上的追星、拜金、享乐之风,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污染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纯洁性,少了真诚,多了手段和势利,影响了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二)学校因素
大学生作为“理性存在与非理性存在、言说的存在与缄默的存在的统一,是包含了肉体与灵魂、情感与理智、道德与欲望、思维和感知的个体”。[3]高校部分教育者思想修养不高,不能够利用新媒体的特点与大学生们展开沟通交流,不能鉴别错综复杂的新媒体信息,不能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所需的思想资源。人际交往是一个“完整的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却不能够因势引导,不能针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给出正确的指导,教科书式的教学和应付了事的考试应付不了大学生实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这也是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偏差的原因之一。
(三)个人因素
人格反映了一个人的总的心理面貌,很多大学生脾气暴躁、行为粗鲁、沉默寡言、反应迟钝、自大、冷漠、自私自利、内向、缺乏责任感等,这些不良的人格缺陷常常使他们在与他人交往时,过于自我,不能,不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不能与人协同合作,严重阻碍了他们的正常交往。人格上的缺陷是他们人际交往中极为严重又根深蒂固的绊脚石。
大学生正处于走向成熟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急切地想要与人交往,却往往因为交往能力的缺乏影响了人际交往的和谐。很多大学生不善于表达,不能准确运用人际交往原则,缺乏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如他们想关心他人,却不知如何表达;想帮助别人,却常常好心办坏事;想表现自己,却洋相百出……对于形形、个性不同的人,不懂得因人而异,套用固定的交往模式,这些无疑都会使他们在交往中受挫和失败。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引导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新媒体观”
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用以规范网络行为。社会要与高校共同培养大学生规范的网络行为与网络信息辨别能力。
政府应加强网络文化的监管与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改善社会风气。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如剂,、调节着和谐人际关系,相反,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助于整个社会优良风气的形成。在一个充满虚假、丑恶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是很难以诚相待地与人交往的。弘扬社会正气,增强人们对社会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建立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
(二)强化大学生现实社会交往能力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正规场所,能促进大学生的和谐人际交往,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是十分重要的。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社交礼仪专题讲座、诚信友好的文娱晚会、关于人际交往的辩论赛等。积极组织开展校内外的公益活动提升大学生们的个人品质与道德素质,加强团结协作精神。同时还可以利用最近流行的“校园网”、学校的广播、报刊等校内大众传媒工具对人际交往进行正确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人际交往观念。
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开设心理讲座、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防微杜渐。同时,高校辅导员也应切实做到关心学生,平时多注意学生的言行,可以定期找学生聊天,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若发现学生有异常表现,应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增强高校辅导员的亲和力和责任心,这对于和谐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重要作用。
(三)加强大学生新媒体规范教育与安全防范意识
新媒体已经融入每个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新媒体世界中每个大学生都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传播和接受较为便捷。这造成了信息的传播可以无障碍、更加随意,信息的真实性也难以鉴别,部分学生缺乏客观判断能力,导致虚假信息泛滥,因此规范大学生新媒体教育迫在眉睫。
大学生们对社会主流意识的理解缺乏深入研究和认同,自身素质良莠不齐。大学生们尚未走出校园,社会阅历较浅,对新媒体传播的信息缺乏足够的判断与防范,容易使自己受到不良信息的迷惑,偏离主流价值观。为此,应加强大学生新媒体行为的教育,规范其新媒体行为,主动抵制不良信息的传播,积极掌握相关法律和道德意识。
参考文献:
[1]邓红彬.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