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酒的文化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酒的文化知识范文1
关键词:文化管理 高等教育管理机制 以人为本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知识资本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世界范围的经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随之对高等教育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文化管理它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塑造共同价值观为目的的管理模式,它被许多学者称为“基于价值观的管理”。管理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进行的活动,任何的管理活动都包涵着对人性的握持和对人性价值的道德追求。所有的管理系统也都是以人为构成要素主体,由人来运营并为人服务。教育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协调组织教育系统的各要素以期达到教育管理的目标。人在教育管理系统中处于的核心地位,是其他要素的协调统摄者,也是整个教育管理系统中的主观能动者。高等院校是传播先进知识和文化的重要场所,由此,作为一项人类基本社会实践活动的高等教育管理,走向文化的管理是必然的选择。
一、文化管理以及高等教育文化管理的阐释
每一种管理理论的诞生,都和其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十分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情况可一直追溯到工业文明的开始时期。综观管理思想的发展史,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文化管理”理论,是继管理之父泰罗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30年代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之后逐步产生和形成的管理理论,它力图进一步纠正、补充其他管理理论的不足而进行最新的探索。对于什么是文化管理,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探讨。朱仁显(2003)认为文化管理是一种对文化产品进行传播和共享的管理;季萍(2004)认为文化管理就是对组织文化进行的管理;同年,孙鹤娟(2004)认为文化管理就是“人化管理”,从人自身角度为出发点,借助管理主体与对象主体间形成的文化力来实现最终管理目标――人的价值,是一种尊重人性的管理。罗登远(2005)认为文化管理是借助于组织文化的影响力来进行管理的,是一种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同范畴的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它是指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以师生价值观念和信念确立为核心,通过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组织文化的一种管理理念。刘德忠(2006)认为,所谓文化管理,就是指政府文化管理职能部门依据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对国家的各项文化事业实行规划、组织、调控、引导和监督的一种行政行为。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1932年美国学者华勒(W.Waller)在其《教学社会学》(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一书中首次使用“学校文化”一词。他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中形成的特别文化。同时,哈佛大学校长中心创始人巴茨认为:“学校文化就是‘在这里我们做事的方法’……学校的文化是一个深深植根于组织核心的关于标准、态度、信念、行为、价值、仪式、传统等的复杂形态。”高等教育是人类文化成果的表现形式之一,文化则对高等教育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高等教育管理是管理者依据一定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和管理规律,对教学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协调、控制,以达到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获得教学工作的最佳效益,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有学者曾提到:“文化管理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表现出来的优化作用,从对管理理念的正确引领作用,到对管理效率的科学强化作用,再到对管理过程的高效校正作用,都说明它优于以往的任何一种管理方式”。因此,高等教育管理在尊重文化多元化的基础上,把文化管理模式运用于高等教育管理之中,通过借助一些含义深刻的文化符号系统,建立其组织成员共同认可的主流价值观,拥有引领社会文化潮流使命的文化组织,形成共同认可的组织文化力量,使得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管理者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达到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以人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文化管理本质
管理原本就是一种文化,它既源于文化又创造文化。《管理思想的演变》一书中指出:“管理思想既是文化环境的一个过程,也是文化环境的产物”。同时,管理归根到底是人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葛新斌(1997)在《试论人性假设问题的教育管理学意义》一文中认为,管理思想史中的几乎所有管理理论,相互交织着沿着人的系统的社会与心理问题不断向前推进。管理学家西斯克也曾在《工业组织与管理》中提出:“每一种管理行为都是以一组有关工作性质和人类本性的含蓄假设为基础的”。
文化管理认为,人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文化的力量来引导,建立起组织和成员内部认可的文化环境,协调和谐的人群氛围,自动地调节组织和成员的心态和行动,并通过对这种文化氛围的心理认同,增强群体凝聚力,使得组织和成员具有一定的归属感,随之逐渐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使群体能够产生最大的合力。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社会经济、政治的核心,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人的根本就是文化意识和精神能动。把重视人的价值提高到一定的高度进行认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组织和成员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使组织和成员成为真正的命运共同体,这样才能不断增强组织的内在活力并且实现既定的目标。
高等教育管理系统和其他的管理系统一样都是由人和物这两个主要系统所构成,人在教育管理系统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其他要素的协调统摄者,也是整个教育管理系统中的主观能动者。所以,无论是高等教育管理的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人都在教育管理系统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所有的管理系统都是以人为主体要素构成的,由人来运营并为人自身服务的系统。由此,教育管理系统中人的系统作用可见一斑,教育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协调管理系统各要素以求有效达成管理目标的活动。“人是一切价值的尺度,人只能从人的角度去思考一切、判断一切、评价一切、选择一切”。管理是人类整个实践活动主体能动性的突出反映,人的能动特征,是教育管理中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教育系统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人对于物质系统以及人系统与物系统是否能有效和谐使得人系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文化管理视野下高等教育管理机制的构建
“机制就是根据事物要素之间变化的原理,为了保证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而有意识安排的组织设计”。由此,高等教育管理机制就是高等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各种要素等在管理活动中为了保证高效实现高等教育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而进行相互联系、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等的一种组织设计。
1.以价值观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管理目标
所谓的价值观就是客观事物在人的主观意识中的反映,是主体对自身需求对于客体的总的看法。文化管理要求组织中成员个体的价值观和群体的价值观,依靠组织价值观的引导而整合,从而构建属于该组织的价值观。
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行为无不受到社会观念和自身情感的驱使,为了更有效地树立以价值观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管理的目标。一方面,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管理者应该尊重个体的价值观,满足他们的物质精神需要,并较好地为他们的自我实现创造条件。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管理活动要建立组织共同价值观,把现在分散的、独立的状态凝聚成一个组织,促使个体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相统一,从而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效率。
高等教育管理是一个多元化、多维度、多层次的庞大体系,不同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准则,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准则各自内部和相互之间又存在着不同的矛盾,这也即是高等教育管理的价值冲突。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因为各自的生活条件以及生活经历、经验等各种不同的因素,导致各自的价值观念也有所不同。由于高等教育是先进文化的标志性成分,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更是在先进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推动作用。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断言,没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就没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先进文化,也就没有代表组织的共同价值观。
2.以刚柔相结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管理内部组织
文化管理注重柔性管理,也就是软管理,但是对于软要素的强调并不是意味着对硬管理即刚性管理的忽视。所谓软要素指的是管理活动诸要素中人与人之间直接相关的因素。西方国家的理论界曾经对管理中的要素进行过分类。沃特曼就曾认为“管理要素可以分为结构、策略、人员、管理作风、制度与程序、指导性观念和共有的价值观”。其中,结构,制度与程序,策略是硬要素,其他如指导性观念和共有的价值观、人员、管理作风等都是软要素。就高等教育管理而言,硬要素较为直观也比较容易操作,而对高等教育管理效果较为明显的软要素则不好掌握和操作,其效用也比较长,又往往是潜在的,短期内不容易察觉和进行评价。
软管理以“人性化”为标志,在人们自身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基础上,对管理对象往往采取非强制性措施,从深层次中挖掘出人的一种内在潜力和创新精神,使被管理者能够自觉提高自身标准,在工作学习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他律变为自律的一种管理形式。它强调以人为本,认为人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管理的落脚点,它满足被管理者的高层次需要,能够增强被管理者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硬管理则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监规纪律等来强制性地约束被管理者的行为,使被管理者在教育管理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保证教育管理活动拥有比较稳定良好的秩序。在硬管理中,明确的规章制度、严密的组织结构、统一的领导以及理性的处理是其核心内容。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对被管理者进行评价主要是以具有统一标准的规章制度作为依据,以此来减少因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因素给工作学习带来的不均,以便体现出管理活动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对于高等院校的人们来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学习,硬管理将会带来一种相对的安全感,能使人们不必花更多精力去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而只把重心放在工作学习上,这样把工作学习做好就相应会得到应有的肯定。
在传统管理中存在着重硬轻软的现象,随着在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软性因素正在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学校管理更需要的是软管理和硬管理的相互结合和优势互补。因此,高等教育管理机制的转换还有一个刚柔并济相结的问题。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两者都各自拥有优缺点,对任何时期的管理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也决不可回避这两管理思想。我们不能排斥刚性管理,更不能只用柔性管理来取代刚性管理。没有刚性管理,管理工作必然是无序和混乱的,柔性管理也因此必然会失去立足点;没有柔性管理,管理工作必然是空洞和乏味的,刚性管理也必不会有很大的提升与发展。因而,在我们的高等教育管理中,必须要坚持刚柔并举、刚柔兼济,以求取得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效果。我们可以看出,文化管理并不是一味地要排斥硬管理,它并不反对管理制度和制度的建设,相反的,软管理的实施依赖于学校制度的保障,硬管理也需要管理中软要素的引领和带动,从而将高等院校的规章制度内化成为内部组织的自愿和自觉行动。
3.以教育性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管理评价
评价是建立在事物主体对客体的认知基础之上的,根据主体需要的某种价值观对事物及其属性进行判断。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定义为“教育评价活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那么,高等教育管理评价就可以是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管理主体,根据其需要的价值观对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事物及其属性进行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判断。因此,在高等教育管理的评价活动中,我们势必就得要认清评价主体、评价主体的需要以及对客体事物及其属性的认知这三个关键因素。
高等院校多年来在对待评价结果上已经非常习惯将注意力集中于办学档次上,极少关注于评估结果中所包含的价值取向和判断,更不用提到有所强调或者是作出一定的引导描述和说明。“世界(事物)就是它向我们显示的那个样子,世界(事物)的意义,只有生活于其中的人才能‘读懂’”,而且必须去“体验”这个“世界(事物)”。如“‘科教兴国’所反映的是教育对‘兴国’的价值,但是,要实现这个价值的前提是发展‘科教’。发展‘科教’的一切行为是否有价值,只能以‘科教’本身的需要来判断”。毋庸置疑,高等教育管理具有教育性。从高等教育管理原始就具备的教育性视觉出发,以具有人性的生命价值体为主体去评判高等教育管理活动这就是一种回到事物本身去的现象学评价思维方式。这种评价的立足点是从高等教育管理本身具有的教育性出发,注重反映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及其他相关要素对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主体自身的价值体现,从而对现实的教育管理活动进行批判和反思,促进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评价往往是管理层的主要工作,往往造成因管理者的个人喜好进行评价,导致所要获得的信息不充份等因素而影响了被管理者的行为,甚至还会由此抑制被管理者的创新精神。高等教育的利益主体是多重的,在实践活动体系中,评价活动的最根本的功能就在于发现价值,把握其属性和功能是否符合或部分符合高等教育价值主体需要。不仅如此,这种评价的价值从价值取向上表现为以教育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不仅具有鲜明的针对性,而且体现出很大程度的深刻性,尊重了作为教育活动中主客体的人的自然发展,也强调了高等教育管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使教育管理中的核心价值得到突出和提升。
参考文献:
[1]罗登远.浅谈学校的文化管理[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9):85-87.
[2]刘德忠.文化管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17.
[3]Roland S.Barth.The Culture Builde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2002,5(8):6-11.
[4]孔杰,曾维和.非盈利组织的文化管理及机制转换[J].学术研究,2004,(11):84-88.
[5]孙健君.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2-4.
[6]西斯克.工业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201.
[7]袁贵仁.人的哲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1.
[8]吴礼民.论管理机制与创新[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0,(4):41-44.
[9]彼德斯・华特曼著,尉蛟译.追求卓越[M].台北:长河出版社,1974.31.
[10]杨晓江.教育评估的科学性与科学的教育评估[J].教育研究,2000,(8):33-36.
关于酒的文化知识范文2
关键词: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教育观 数学素质 教学方式
1 数学文化教育观与数学素质
1.1 “数学文化”教育观
对于数学文化的内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试验)解读》(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数学文化与数学同在,只要有数学,就一定有数学文化。数学文化表现在数学的起源、发展、完善和应用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于人类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方面,它既包括对于人的观念、思想和思维方式的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人的思维训练功能和发展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功能,也包括在人类认识和发展数学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及所能达到的崇高境界等等。”[2]
“数学文化教育观”,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充分利用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包括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培育自由、全面、持续发展的新世纪人才。数学文化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手段”,又是素质教育的“目的”。学生通过数学文化的学习来提高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文化素养,从而提高个体素质。
数学文化教育观下的数学教育是将数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数学文化教育是要使学生获得先进的数学文化,学生通过对数学文化知识的承传,服务于社会,同时创造新的数学文化,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1.2 “数学文化”教育观下的数学素质
素质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按照教育学理论对素质的理解,强调的是人在先天素质(即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发展而来的主体性品质,是人的智慧、道德、审美的系统的整合。可见,素质概念的实质在于各种品质的综合。[3]教育就是把在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全都忘记后还剩下的东西,就数学而言,某个人可能已记不得学过的某条几何定理,但几何学的严谨性、逻辑性和独特的美却给他留下终生的印象,这应该是一种素质。从精神学科的角度看,素质在“达到人性的教育”这一理想中是一个主导概念。包括教化、共通感、判断力、趣味等。[4]结合数学文化的特点,数学素质乃是个体具有的数学文化各个层次的整体素养。包括数学的观念、知识、技能、能力、思维、方法、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态度、数学的精神、数学地交流、数学地思维、数学地判断、数学的评价、数学地鉴赏、数学化的价值取向、数学的认知领域与非认知领域、数学理解、数学悟性、数学应用等多方面的数学品质。[5]
2 数学素质培养的教学方式的转变
在学校教育中,受社会整体价值观的强烈支配,单纯的功利性价值取向表现得十分明显。为了应付各种考试。为获取好成绩、高分数,为名次为获奖成为数学教学与学习的几乎唯一的动力和目标。数学素质被曲解为数学三大能力,数学素质教育成为没有内涵的空话。数学素质教育,不仅要满足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要求,还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数学不再为了能够掌握所学内容而采用大量机械的、强化的练习,而是要变传统的重视数学知识的获得为重视充满数学生命活力的思想创造与探索的过程。素质教育真正的落实,更重要的还需要随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2.1 注重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
数学教学中要体现系统性,要系统地在体系上体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数学理论思想的脉络、体现数学的来龙去脉,不要“烧中段”,要关注过程,使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更了解“为什么”。传统的教学中,只是重视学生数学知识点的掌握,对数学知识的讲授还仅仅是取中段,讲述是什么,很少讲述为什么,学生并不能理解其意,更做不到去体会它的思想方法。数学教学中,对于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突出大数学家们是如何分析、如何发现、发展这个数学理论的,更多地关注数学史料、关注数学家的思考过程。在重点难点知识的教学过程,应该向学生讲述思维过程,不仅仅是讲述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努力还原、再现知识的发现或发明的过程。在系统的体系中,使学生能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认识数学内在的规律,掌握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比如,在高中数学中介绍极限定义时,可以首先介绍一下我国古代的极限思想:“一尺之槌,日取一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和刘徽的割圆术,并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地来表现它的割圆变化过程,介绍前人在解决极限这个过程,是如何来思考体现的,再现他们的思维过程。数学课程应充分体现数学思想的发生过程,使学生了解体会数学思想的发生过程,再现数学家的思考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数学史的教育,倡导从数学文化的角度去学习掌握数学知识,领悟数学思想,提高数学修养,培养数学素质。
2.2 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传统地被认为是掌握其他理工科的基本工具,结果绝大多数的学生只会解决数学的书面问题,而不会运用数学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更不能把数学观点、数学思想方法用于工作实践。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认为,研究数学和从事数学教育的人仅占1%,使用数学的人占29%,而不用数学的人占70%,让99%的人陪1%的人去圆数学梦,这是数学教育的一大失误,这使得数学教学偏离了原本的方向。
文化源于生活,又反过来影响生活,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作为文化的数学也是离不开生活的,它是大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数学文化是个开放的系统,不是封闭的研究单纯数量空间问题的,应该把数学放在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中,让数学与生活实际更多地联系。数学教学应该做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比如,存款与贷款、住房按揭、股市走势图、价格分析表等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都是很好的题材。加强数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从大的空间来看数学、学数学、用数学、不断地提高数学素养。例如在函数教学时,不急于引入定义概念,先让学生去认识日常生活中大量的以图或表记录的量与量之间具有相对变化的现象。找一家停车场,了解该停车场的收费情况,并用表格的形式记录停车时间由1小时至10小时的收费情况。还可以在加油站,搜集加油过程中出现的数据变化,找出出现了的变量或不变量。然后再慢慢从这些实例引出函数的关系的表示形式及其常量、变量。
2.3 注重数学教学中的非智力品质的培养
以往数学教学只重视学生的三大能力的培养,只看重学生的数学知识的获得,忽略了数学课程中的人文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人文品质的培养。非智力品质是不直接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但又影响数学学习的情感、意志、动机等的非认知因素。应加强数学中的非智力品质的熏陶,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自身内在的学习动机。个体数学认识过程具有与数学文化发展一定意义上的相似性,因此可以从数学文化曲折的发展路径去洞察数学学习的本质。为此我们要从数学文化教育观点下重视学生的数学文化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包括数学的观察、实验、发现、意识,学生的这种尝试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有价值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4 注重数学教学中的“错误纠正”与发现学习
以往数学教学中通常采用接受学习,直接告诉学生“正确”或“标准”的结论,忽视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过程。数学教学中应该允许甚至鼓励学生出错,不宜追求“统一的标准答案”。在错误的基础上去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引导其发现新的数学概念原理。这样,有利于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学生主动的构建式学习,才更有利于学生的数学素质及创造力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比如,在讲复数之前,给出一道测试题:“瑞士数学家欧拉曾经遇到这样的题目:求 ・ 。欧拉的结果是: 。丹麦著名数学家腾在大学考试中也碰到类似的题目:求 。他给出的答案是 。你认为欧拉和腾的答案对吗?”测试结果,不赞同他们的至少一个的或者答案不确定的占测试者60.6%,少数学生对虚数概念有所了解给出了正确答案,但大多数学生只局限于现有的知识,认为当a<0和b<0时 、 都没有意义,还有的认为这个题目本身不对,给出了种种解释。从这次测试来看,大多数学生并不理解和接受虚数,他们对负数平方根的排斥和抗拒与卡丹之后300余年间数学家们的态度是相似的,这个过程是对数学发展史的一种重现。这时,不要急于告诉学生哪个答案是正确的,而应在教学过程中给出正确解释,让学生自己来体会、改正、经历认识虚数的过程。
2.5 注重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
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前沿发展状况、著名的数学问题的背景、数学美学等这些都是数学文化,都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但在教材上又没有的,以课外活动的形式开展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和洗礼。比如:人体与黄金分割、音乐中的黄金分割、美术中的透视画法和数学的射影原理、数学的三次危机和数学的四年一度的菲尔兹奖等等,在活动中让学生再次感悟数学的神奇和美,在数学文化知识的传承中结合数学的知识与技能,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加强数学文化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在获得数学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质。
数学素质作为现代社会人的一种必备素质,是人的完整素质结果的有机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文化观”下的素质教育就是要从培养促进人的数学文化素质方面入手,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为了切实实现素质教育目标,还需在理论和实践各方面做大量的工作,必须考虑到诸如应试的现实性、对数学应用的多层次需求、数学素质教育目标的层次性、社会对数学需求的多样化等因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市法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
[2]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舒达.素质教育全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4.
[4]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0-44.
[5]黄秦安.数学文化观念下的数学素质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2001,(3).
[6]张维忠,汪晓勤.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现代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关于酒的文化知识范文3
摘 要:文章重点分析了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图书馆变革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就图书馆在文化改革浪潮中变革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讨。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6-0124-02
图书馆自建立以来,一直为社会大众提供着最基本的文化服务。作为一个基本的文化载体,图书馆肩负着教育教化、传承文明、发掘文化资源等多重职责。党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做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促进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图书馆可以借助改革的春风,做好充足的准备,把握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做好自身定位,积极投身到改革的洪流中,借助文化体制改革的力量,实现自身的长足发展。
1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与定位
1.1 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
在我国,正确认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十分重要。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两个互不相同的独立个体。从性质上讲,文化事业具有公益性、无偿性、公共性,而文化产业则具有经营性、有偿性、市场性。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消费需求,使得传统图书馆无偿性的基本服务已经逐渐失去竞争力,人们迫切需要图书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服务。文化体制的改革给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带来了契机,有利于图书馆由无偿服务向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结合的方向转变。作为基本的文化事业单位,图书馆要在沿袭传统的无偿性、公益的基础上,引进设备,适当增加有偿服务,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结合起来,推动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满足社会大众更加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1.2 科学技术与服务管理相结合
在竞争过程中,馆内的硬件设施决定着图书馆是否具备竞争优势,尤其是图书馆的科技设施,更是图书馆优势的集中所在。在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的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力量不容忽视。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更应该引进技术设备,将科学技术应用到图书馆的管理运营工作中,为读者提供更周到的文化服务。文化体制改革势必会对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号召下,越来越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将会应运而生,进一步考验图书馆的应变能力。为迎接这项挑战,图书馆必定要改变管理体系。传统图书馆作为国家文化事业单位,在管理上容易陷入体制化的僵局,不利于图书馆的长期健康发展。图书馆只有结合科学技术,定位于服务大众,才能在文化改革中焕发新的生机,为下一步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2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我国图书馆事业变革的困境
2.1 观念不够重视,定位不够明确
图书馆若想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占据主动地位,首先就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文化体制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图书馆在这一过程中能不能取得突破,各项工作能不能有所创新,关键取决于思想观念。以往,社会大众对图书馆的职能和作用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仅仅将图书馆作为一个巨大的书库看待,从未深入剖析过图书馆在文化发展中所代表的意义。图书馆要参与到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改变人们对图书馆的固有印象。
图书馆在长期发展中,还存在对自身定位不甚明确的问题。正确的定位是图书馆开展工作、谋求发展的前提条件,而一些地方政府甚至都没有搞清楚图书馆建馆的意义,也没有了解清楚图书馆服务的对象,就盲目投资,进行图书馆建设。这样实际上违背了图书馆建馆的初衷,对图书馆未来的发展百弊而无一利。
2.2 服务缺乏主动,活动不够积极
传统图书馆在服务读者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在与读者交流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在新形势下,图书馆若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就一定要转变服务形式,积极主动地服务读者。除此之外,图书馆还应当定期开展富有特色的读书活动。通过这些活动,馆员要努力做好图书馆的宣传工作,吸引读者,扩大图书馆的影响范围,致力于形成全民阅读的文化氛围,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3 管理比较封闭,竞争比较被动
作为文化事业单位,长久以来,图书馆的管理被纳入国家行政体系范畴之内。长期实行的封闭式管理模式,导致图书馆失去了发展的活力,充满了政治色彩,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使得图书馆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文化体制改革对图书馆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已经不适用于新型的现代化图书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信息的巨量化生产成为可能,信息间的交流也迫切需要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图书馆已经步入了市场竞争的行列,封闭式的管理系统将会给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制造许多困难,致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4 人才过于零散,科技不够深入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一般都具有很高的素质,这样才会对图书馆的发展产生正迁移。然而,我国图书馆馆员的现状却并非如此。图书馆行政性的属性,导致某一些图书馆中人员的任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极易出现任人唯亲的现象。这种人员任用方式,降低了图书馆人才的整体比例,影响了图书馆的整体形象,十分不利于图书馆的下一步发展。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只有真正具备真才实学的人才才可以给图书馆的变革工作带来正能量,也只有真正的人才才能加速图书馆的发展步伐。文化体制的改革同样也对图书馆的科技设施提出了要求,没有坚实的科学技术作为保障,图书馆的一切发展都将成为空谈。
3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我国图书馆事业变革的途径
3.1 明确发展定位,转化基础功能
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只有向社会大众展示出更加多元化的服务方针,树立人文性、公益性、服务性的新形象,才可以进一步推动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作为文化事业单位,其发展势必会受到市场的制约与影响。为了减少市场对图书馆事业的影响,图书馆既要遵循传统市场经济的固有规律,又要在遵循的基础上,锐意创新,转变方式,符合现代新型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做好了自身定位的基础上,图书馆还要对其基础功能重新进行定位。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传统图书馆文化服务功能已经远远不足以支撑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开辟更加多样化的社会服务功能成为必然。图书馆只有做好正确的自身定位,才可以确保其未来发展道路的准确性。图书馆历经漫长的发展过程,已经形成了一套稳固的发展规律,对其基础功能和发展定位进行变革,势必要遇到很大的阻力。但是,只要坚持顺应改革的潮流,坚定发展的方向,图书馆事业的变革必将取得重大的突破。
3.2 开展早期教育,举办读者活动
图书馆在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可以开展多样的文化服务,积极组织文化宣传活动。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并不仅仅局限于室内场所,馆方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室外文化教育活动。如: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在馆内设立展板,发起“全民阅读”倡议,也可以走出图书馆,进入社区、公园,向社会大众提供基本的文化服务,宣传图书馆理念,对社会群体进行“全民阅读”科普,从而拉近图书馆与民众的距离,扩大图书馆的影响范围。此外,图书馆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成功开展文化服务的经验,开创富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服务形式,解决社会大众的文化难题,树立良好的图书馆形象,从而促进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
3.3 更新服务模式,创新管理方式
图书馆要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力下开创一种新型的、开放程度极高的服务模式,首先应当转变观念。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服务”在图书馆发展中所代表的意义。在新时期,着力扩大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宣传本馆的服务理念,将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结合,推动图书馆的发展。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不利于图书馆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的发展。因此,图书馆要进一步弱化行政色彩,创新管理方式,降低行政命令在图书馆管理中的比重,聘请专家,制定符合本馆馆情的新型管理方式,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推动图书馆的发展。
3.4 优化人员结构,合理使用人才
人力资源是图书馆资源的核心。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图书馆必须高度重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新的社会形势对图书馆的人才利用提出了新的标准。在新标准的监督下,图书馆应当对馆内人员进行整合分析,以分析结果为依据,合理优化图书馆馆员结构,做到“术业有专攻”,使每个人才都可以得到合理的利用。图书馆可以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优胜劣汰,提高馆员的紧迫性、积极性。同时,图书馆还应建立社会人才引进机制,采取外聘顾问、专项合作等形式,面向社会寻求智力和人才支持,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文化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 罗昌娴.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扩大图书馆社会服务的思考与实践[J].兰台世界,2012(20):92-93.
[2] 李夏楠.浅谈公共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及其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的定位[J].科技创新导报,2012(21):218-219.
[3] 李宏巧.文化体制改革形势下破解公共图书馆发展困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5):157-159.
关于酒的文化知识范文4
作为一个技术密集的产业,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也面临着很多管理上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管理方面,这些管理信息涉及到诸多环节,一环套一环,时间性、准确性、多样性等特点都比较突出。因此,这些障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厂化育苗技术在我国的大规模化、大范围应用,亟需技术提升。范小刚等指出,工厂化育苗存在管理精细,定苗、送苗时间严格,苗不等人等管理环节的实际应用上的具体困难。陈殿奎(2000)以北京为例,详细分析认为我国工厂化育苗存在成本偏高的问题。要解决上述发展问题,基于信息化技术的管理手段是最重要的解决途径之一。
温室苗盘条码管理系统通过条形码技术对每一个投入工厂化育苗环节的苗盘编制一个用于唯一性身份识别的条码,打印后固定在苗盘上。在工厂化育苗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进行生产管理和跟踪,根据生产计划进行信息管理,指导育苗生产。丁桂英(2009)指出,TV化育苗设施包括好几个场所,并对遮光条件、保温性能以及面积进行了详细规划。温室苗盘条码管理系统使用条码将苗盘所有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实现在催芽室、绿化室、分苗室等育苗不同设施和地点的一条线监管。该系统具有便捷、友好的条码编制系统,系统使用Mic rosoft Visual C++6.0进行主程序界面编程,系统操作界面美观,功能性强,操作简洁,有利于推广。
系统整体框架
温室苗盘条码管理系统由育苗信息查询、条码打印扫描、育苗信息采集等3个功能模块组成。系统在结构上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两部分。硬件主要包括便携式条码阅读和显示模块、条码打印机以及温室管理的数据校核系统等。软件部分则包括应用处理程序和数据库两大部分。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系统与各功能模块发生联系,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人机交互系统是管理人员根据不同的权限等级,与系统进行交互的接口,育苗人员可以根据育苗生产流程中的实际管理以及育苗生产管理的信息需要,通过人机交互系统,育苗基地的每个不同生产环节的具体管理人员可以对系统的下层的3个基本功能模块进行管理和操作,该层搭建了用户和系统之间信息转化和交互的桥梁。具体来说,针对工厂化育苗的具体应用,系统通过条形码对苗盘进行唯一性区分后,设计了涵盖种子处理、精量播种、催芽、育苗、苗盘周转消毒、种苗销售等不同的生产环节的功能。
育苗信息采集模块:通过相关农艺技术标准、生产经验、技术要求等作为参考信息,根据供应合同和计划,制定相关的育苗指导信息。并利用条码不断更新苗盘的位置和生长、管理信息。实际生产中,通过条码阅读器读取条码,并将进度等信息输入数据库中保存。
条码打印扫描模块:通过采用特设的编码制度,系统生成可用于区分的唯一性的条码,使得每一个苗盘的相关数据具有唯一性、永久性。通过条码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相关的数据信息,使得数量众多的苗盘数据能够有效地管理起来。
育苗信息查询模块: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使用便携式条码阅读和显示模块随时读取苗盘上的条形码,从而获取苗盘里的种苗从播种品种、时间、责任人到销售计划等所有的相关信息,根据用户名和密码识别权限等级,从而确定信息的可公开程度,最大限度地保证所有信息的查询可靠以及育苗查询对象的针对性。通过数据校验系统可以实时地对系统提供的参考数据进行抽查校准,防止数据输入错误引起不必要的损失,根据生产实际做到信息的“质量监督”。
系统软件设计数据库的设计
温室苗盘条码管理系统使用Access作为后台数据库。按照育苗计划的浸种时间和育苗交货时间,以及序列号创建一个表。表中包括:序号、种子精选责任人、品种、供应商、前处理责任人,精量播种基质处理责任人、审核人,播种时间、装料、压穴、精播、覆盖、喷水、喷药七个环节的责任人,催芽时间、责任人,育苗责任人、时间、肥水使用记录和责任人、病虫害防治记录和责任人i周转穴盘的清洗、干燥、消毒的责任人和时间:销售流程的装防潮箱时间、责任人、装车责任人以及样品条码等许多分类字段。其中,苗盘唯一性条码为主键,且不能为空。通过Access相应的功能可以随时对表中的数据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查找操作。
条码打印扫描
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以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表达一定信息的标记。它是迄今为止最经济实用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具有输入速度快、可靠性高、采集信息量大和灵活实用的优点。条码的编码规则,叫做码制。一维条码的码制很多,大概有20多种。本系统所使用的条码如图3所示。其采用的编码规则流程如图4所示。
取出条形码中的部分数据,用汉字形式直观显示。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使人比较直观地了解到基本的信息,对种苗的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种针对工厂化育苗的苗盘编码方式,能够很好地保证所使用的区别编码的独立性与唯一性。通过这种编码方式,以及条码打印以及条码扫描,我们能够快速、连续的对大批量的种苗苗盘进行科学管理,使得种苗的相关生理数据的适用性和一致性得到提高。
育苗信息采集
除了将种苗播种等管理信息输入数据库外,温室苗盘条码管理系统还需要将相关的注意事项通过采集模块存入系统中,在查询同时,为使用者提供辅助参考的功能。例如,穴盘选择的注意事项,如繁育标准苗有6片~7片叶的茄子、番茄等应选择72孔穴盘:种子处理时的浸泡、包衣、丸粒化环节等药剂选择的注意事项:苗期管理的温度、光照、水分等使用参数相关的注意事项。
关于酒的文化知识范文5
你院陕高法研〔1989〕35号《关于重婚案件的被告人长期外逃法院能否中止审理和是否受追诉时效限制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同意你院意见,即胡应亭诉焦有枝、赵炳信重婚一案,在人民法院对焦有枝采取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后,焦有枝潜逃并和赵炳信一直在外流窜,下落不明的情况下,可参照最高人民法院法(研)复〔1988〕29号《关于刑事案件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在法院审理期间潜逃应宣告中止审理的批复》的规定,中止审理,俟被告人追捕归案后,再恢复审理。关于追诉时效问题,根据刑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对焦有枝追究刑事责任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对于赵炳信,只要他同焦有枝的非法婚姻关系不解除,他们的重婚犯罪行为就处于一种继续状态,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人民法院随时都可以对他追究刑事责任。此外,如果公安机关已对赵炳信了通缉令,也可以根据刑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对他追究刑事责任,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附: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重婚案件的被告人长期外逃法院能否中止审理和是否受追诉时效限制问题的请示
陕高法研〔1989〕35号
最高人民法院:
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就自诉人胡应亭诉焦有枝、赵炳信重婚一案能否中止审理及追诉时效问题请示我院。
该案的案情是:自诉人胡应亭(男,47岁,镇安县人)1969年同焦有枝(女,40岁,镇安县人)结婚,1983年胡应亭因拐卖人口罪被判刑劳改后,焦有枝曾提出离婚诉讼,因故未离。后焦有枝与赵炳信(男,40岁,长安县人)在长安县斗门乡骗得申请结婚登记介绍信一张,于1983年12月29日在长安县引镇乡登记结婚。此后二人长期在外流窜。胡应亭于1985年以赵炳信、焦有枝犯重婚罪向长安县法院起诉。长安县人民法院经审查,根据刑法第一百八十条之规定,认为赵炳信、焦有枝的行为均构成重婚罪,决定对赵炳信依法逮捕,对焦有枝取保候审。但赵炳信一直在外流窜不归,下落不明,逮捕无法实施。焦有枝也在取保候审后逃跑不归。致长期不能结案,自诉人胡应亭又坚持不撤诉。这种情况的案件在其他法院也有。对这种情况的案件能否中止审理?经查最高人民法院法(研)复〔1988〕29号《关于刑事案件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在法院审理期间潜逃应宣告中止审理的批复》规定:“刑事案件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在法院审理期间潜逃,人民法院应决定中止审理,俟被告人追捕归案后,再恢复审理。”我们意见,对这种情况的案件,也可参照上述最高法院批复的规定中止审理,俟被告人追捕归案后,再恢复审理。关于追诉时效问题,我们意见,根据刑法第七十七条“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的规定,除对被告人焦有枝追究刑事责任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外,被告人赵炳信在决定逮捕之前已在外流窜,可以由受理法院通知执行逮捕的公安机关通缉令缉拿,通缉令即可视为对其采取了强制措施,对其追究刑事责任亦可不受追诉时效期限的限制。
关于酒的文化知识范文6
【摘 要】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对现代科技和网络的了解较多,然而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这种反差,为现今的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和难题。语文教学“文道统一”的提法古而有之。如何把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使之与教学活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摆在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学科渗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空前冷遇。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孩子吃的是肯德基、麦当劳,看的是日本、韩国动画片,过的是洋人节,这样下去连自己是中国人都快忘记了。目前外语学习越来越红火,孩子从幼儿园起就学英语,但是对准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却不够重视。现在有的大学生连写书信都感到困难。《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基于语文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的课程性质,重视并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学科性质所担负的责任,更是历史所赋予的神圣职责。作为语文教师,面对传统文化遭冷落的现状,应该自觉地做中华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和传承人,抓住课堂这块阵地,在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担当起保护传统文化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崇高使命。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1. 抓住课堂主阵地,进行人文熏陶
1.1 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文化课堂。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当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品质与素养。可以在班里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一角”,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还可以通过导语激趣,丰富传统文化知识。如《采薇》一课导入时问学生关于战争能联想到的成语有哪些,学生说出很多,如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尸横遍野、狼烟四起、兵荒马乱、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等,再告诉学生本诗虽写战争,但没有硝烟,加入背景介绍,这样既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还增加了成语和历史方面的知识。
1.2 反复吟咏诵读,培养文学素养。文以载道,经典古诗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处世为人的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其中。著名的语言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要培养孩子纯正的文学趣味,就要从读诗开始。”在诗歌教学中,让学生养成反复咏唱诗词的习惯,使他们更好地感知诗词的音乐美、建筑美、韵律美;通过指导学生掌握赏析诗歌的方法,进一步启发学生对诗词的审美情趣并强化他们的审美意识,引导他们品味诗词的意境美,体会到中国诗词质美意深、洗炼如金的妙处,感受中国文学的丰富多姿、包罗万象,培养学生的诗歌感悟能力和文学素养。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为了读出味道会对诗词进行品味、鉴赏,如学生读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时,读到“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一句时,读得太平淡。在了解了作者的处境及古人登高抒怀的习惯后,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学生才明白此处直抒胸臆,是因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所以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这样再读就可以把握好感情基调了。
1.3 挖掘教材内涵,提高人文素养。 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热情讴歌我们民族的精神,或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例如文言文,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文言文,将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教学的同时可以对教材内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加以挖掘。例如讲授《离骚》时引导学生学习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讲授《逍遥游》时引导学生理解庄子独善其身、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讲授《师说》时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讲授《游褒禅山记》时引导学生做任何事要有志向,不盲从,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等。这样,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逐渐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1.4 穿插民俗知识,领略民族文化。在语文教科书经典文本中,涉及民俗文化的内容众多,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这些民俗知识,可以让学生领略民族文化风情。例如很多文言文及诗词中涉及的“取名与冠字”、“送别习俗”以及“谦称、敬称”和语言避讳等知识,对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很有帮助。例如《鸿门宴》中关于酒席宴饮中主客座次的排列也反映出古代中国特有的礼仪习俗。《林黛玉进贾府》中贾府对林黛玉的接待,反映了封建贵族家庭生活和人际交往活动中的礼仪礼节。还可以恰当有效地运用对联这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样式进行教学,例如:用对联导入课文,介绍作家作品及时代背景;用对联来概括文本内容,评价文本人物;用对联来归纳分析文本的风格等等。这些民俗知识教师不讲,学生也能读懂文本,但是,如果学生忽略这些民俗文化,就不可能真正领略文本的内蕴美、文化美和民族精神美,而对于文本主题的认识或多或少会有些影响。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若能巧妙穿插这些民俗知识,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2. 利用课外语文活动,渗透传统文化 (1)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另一途径。可以配合教学安排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故事比赛,收集剪报,做手抄报,演讲和辩论等等。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比如为了打造校园书香文化,笔者曾在所教班级举行过多次读书汇报会,同学们兴趣盎然、争先恐后谈论自己的阅读体验。有的说他读出了李白的浪漫、苏轼的旷达,有的说他读出了鲁迅的犀利、沈从文笔下《边城》里的人性美等等。像这种简易式阅读活动可以是班级性的,也可以是全校性的,内容可就某部书、某个人物,或作品中某一情节,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这样既扩展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又推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
(2)开设研究性学习,如: “《论语》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价值探究”, “语文教学中的传统山水文化”, “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知识的引用”“对联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等,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拓宽知识面,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