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学专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经济学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经济学专业

环境经济学专业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环境工程技术;发展现状;改革途径

1当下高职院校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的现状分析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当下高职院校在开展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教育和教学的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片面的以理论知识为主,难以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在进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时,高职院校的教材难以有效更新,不能够适应我国环保工作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随着我国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工作,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非常的迫切,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涉及到的知识比较多,只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的融入新的知识,才能够培养出应用型的人才,但是当下课程设置相对较为单一,而且课程内容不能够进行有效的更新,这样就会造成学生们的掌握专业技术水平有限,尤其是理论水平,不能够知道实践需要,限制住了高职院校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也影响到了我国环境工程的开展。其次,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很多的高职院校在进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培养时更多的停留在了理论教学的方面,而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不强,因此专业技术特点并不明显,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比较差。学校在进行培养时也是严格按照理论培养的模式来开展,这样只会造成学生们知识储备的增多,但是无法完善知识结构,也不能够让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增强。最后,缺乏与企业的对接,培养出的人才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在开展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培养时与社会和企业对接相对较少,这样一方面造成了培养出的人才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尤其是不能够满足我国环境工程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坚持单一式的理论教学往往会引发学生们的反感,使得学生们失去了环境工程专业学习的兴趣,最终造成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而且难以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发展以及环境工程各项事业的开展。

2加强高职院校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面对当下高职院校在开展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规避,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应该树立全新的教学目标,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我国当下环境污染的现状以及治理水平的不足,高职院校在进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时必须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这就需要突出特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重要的教学目标,结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制定出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解决学生的就业,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推动高职院校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前行。第二,要打破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高职院校在进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室,为了迎合时代的发展趋势,不仅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要树立全方位的正确的教学理念,尤其是要打破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要进行思想教育,也要进行理论知识教育,同时也要充分的认识到社会实践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够让学生们及时的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更好的从事环境监测、工程设计以及各种实践工作。第三,要创新教材内容,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在进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课程体系,能够结合一线岗位对人才的需求规格,即对理论知识以及教材进行更新升级,通过及时的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结构,真正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比如某职业技术学院在进行环境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时不仅增设了环境工程新技术课程,而且也加入了环境经济学以及环境法基础等相关课程,进一步完善了理论课程体系,也让学生们的环境工程理论相关知识体系更加健全,这就需要学校进一步审定并编写环境相关的课程教材,结合社会需要加强对环境治理技术课程以及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等相关内容的更新和提档升级。第四,要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建立双师型教学团队,为了使得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在进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的过程当中,也要进一步配备高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这就需要教师们具备专业素质,教学水平以及工程的实践经验,既能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也能够把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及时的讲解给学生,让学生们了解到环境工程专业工作所需的具体知识,进而明确学习方向,把握学习的目标。因此学校可以委派一些年轻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了解到企业的需求之后,展开专业性教学,既促进与环境工程教学的改革,也能够使得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的需要。第五,要加强与企业和社会对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学校应该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对接,既能够为学生们提供锻炼的机会,也能够及时了解社会的发展动态,完善教学培训计划目标,明确培养出应用型人才和实践型人才。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应该与企业进行对接举办各种活动,可以和企业进行对接,并且为学生们提供实习岗位,也可以激发教师们的创新能力,将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技术应用,推动我国环境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第六,要加强考核,完善评价体系。在进行高职院校环境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时,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注重学习理论知识以及提高实践能力,应该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方式,坚持理论知识培养和实践技能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一系列的考核,在考核中既要了解学生们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也应该进行实践操作考核。与此同时,也应该举办各种讲座,让企业的一些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及时的为学生们讲述一些专业知识以及工作的经验,综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总之,要打破传统的考核模式,建立健全综合考核方式,让学生们更加注重实践锻炼,扎实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满足环境工程技术行业的发展需求,更好的推进环境工程行业的发展,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够改善环境,这样也能够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3总结

环境经济学专业范文2

关键词:环境学科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教学改革

有机化学是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环境、制药、医学和材料等专业的重要的基础学科,有机化学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应用以及各类有机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等[1]。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在内蒙古地区环境(大气、水、土壤)污染日益严重,而环境污染检测与治理人才匮乏,少数民族人才更为稀少,针对这一现象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2004年开设环境科学专业,2015年向蒙古族考生招生,培养地方性、民族性的环境专业复合型技术和管理人才。在我学院环境学科专业课程设计中有机化学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理论基础上开设的必修理论课程,其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的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培养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然而,从有机化学课程性质而言,理论性强,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各种官能团结构性质不同而反应机理不同,不过众多有机化合物只有C、H、O、N少数原子组成,各类官能团的化学反应有规律可循,其影响因素主要与诱导效应、共轭效应等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有关。虽说学生常常感到难理解和掌握,但是通过教学改革创新,有机化学完全可以让学生简单易懂,且记忆深刻的学科。另外,由于教学内容颇多,而课时相对少,正所谓时间紧任务重。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压力大,查询相关文献的时间相对少,从而学习兴趣不高,失去学习积极主动性,因此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目前,加强环境科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面对有机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地方性和民族特性,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入手,以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内蒙古师范大学是培养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师资和蒙汉兼通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奔着培养环境人才为目标,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对环境专业设置了合适的培养方案及目标。对环境专业学生而言,有机化学课程为必修理论课程,其教学内容要服务于后续开设的环境专业课程,要起到其上承下的作用。并其教学目的为:通过比较系统和全面地学习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熟悉有机化合物微观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掌握有机基本的反应类型及反应机理;并引导学生认识和分析环境问题,激发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运用有机化学理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学校特色和环境专业特性对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要求,应优化课程内容,体现专业特性。

1.1精选教材和教学内容

以我校环境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大二学年要完成学校开设的必修课程学习以外,环境专业必修课程学习,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及其实验等基础课程学习,有机化学学习分为理论和实验部分,其中理论教学在一个学期。不同专业,有机化学内容侧重点不同。首先,根据环境专业要求,精选教材。我学院通过比较非化学专业使用的教材,选用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汪小兰主编的“有机化学”进行课堂教学。这本教材涵盖了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结构、命名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分子轨道理论以及现代光谱学原理等内容,重点介绍了反应机理和立体化学。其次,结合实际情况,精选教学内容。结合目前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制定了环境科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计划。由于后续开设了有机分析和波谱分析等相关课程,所以对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结构分析以及光谱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等内容进行删减。除此之外,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学其结构和性质,与含氧和含氮化合物类似,作为学生自学内容。

1.2体现环境科学专业特色

非化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重专业知识,轻化学知识”的观念,于是学习有机化学首要任务是使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从而触发学习激情[1]。自入学起,环境学科的学生有困惑,那就是环境专业为何学化学知识?于是要求教师讲授有机化学时,注重与环境学科之间链接。有机化学理论知识与实验手段与环境科学专业后续开展的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检测等环境专业必修及其实验课程和相关选修课程内容都是息息相关的。教师将有机化学理论知识与环境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可以结合地方特性,举出身边的例子,比如黄河水内蒙古段干、直流水源是呼和浩特市人民主要饮水来源,其中有机污染物直接危害到本地区的人民(包括学生本人),来详述有机污染物的来源,结构,检测以及治理方法等。另外,教师通过介绍国内外环境科学的发展情况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比如白色污染塑料等高分子材料通过化学手段降解形成燃料,使学生豁然开朗,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查阅文献,切身感受到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及其在环境科学中应用[2]。

2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为主,在环境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结合环境科学国内外发展、地方和学校实际情况、环境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与理论需求、学生学习状态,以教师深入学生,以提高学习兴趣,以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以查阅学科前沿为辅助,以进行针对性的实验等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1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环境责任感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环境科学专业的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师注重理论的教育忽视专业特色。因此,教师应因材施教,以培养环境科学人才为目标,针对环境专业的特色进行系统的有机化学理论教学的同时发挥专业特长,以介绍国内外环境污染情况,污染根源以及治理措施并用专业角度分析其原理等,培养学生环境责任感。

2.2旁搜远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在环境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环境责任感的同时激发应用所学的知识去改变世界的创新想法。教师巧用具体例子,促使学生认识学习有机化学理论的重要性。比如,在绪论中讲述有机化学的进展,日常生活中的有机化学,有机污染物以及药物有机化合物等内容,使学生感受到有机化学与人和社会息息相关;在讲述烷烃过程中,汽油的“辛烷值”、汽油柴油的区别、石油醚的成分等为例,讲别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基团,其化学反应在官能团的周围发生,而且化合物之间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引发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带着兴趣去掌握和应用有机化学理论知识;从介绍苯系物对环境污染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介绍此类化合物的机构、性质等,引导学生去查阅文献,使了解污染源以及治理方法;以举实例如“三聚氰胺”的形成及其危害、“复旦大学的投毒案”、叠氮化合物的爆炸性、禁用偶氮染料的结构性质及生态环境的危害等等,详述含氮化合物的结构、化学性质及其相互转换等,使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环境责任感。另外,教师布置学生查阅学科前沿文献,扩展知识体系。在我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在第一学年有“专题讲座”课程,三位环境专业科班出身、具有出国留学背景、承担国家和自治区科研项目并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师承担这门课程,系统的介绍学科发展,学术前沿。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特定的内容布置相关的查阅文献任务,组织小组讨论,总结写查阅文献报告。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的环境学科中有机化学理论的应用,进一步体现有机化学与环境学科之间的衔接,培养查阅文献能力,文献总结归纳能力。另外,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探究能力;扩展知识体系,初步形成科研意识[3]。

2.3殊途同归,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不同内容

有机化合物结构复杂,反应机理中涉及到电子转移、重排以及立体化学,教师使用单一的讲述形式,使学生感到枯燥,缺乏空间想象力的同学无法跟上课程进度,从而很难达到教学目标。不同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多媒体手段,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比如,讲述旋光异构现象时,使用FLASH展示物质的实物和镜像不重叠的性质———手性,用图表列示物质的异构现象以及旋光异构的范畴,使用PPT简单的动画形象的描述手性物质的费歇尔投影式表示方法;在烯烃的亲电加成和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中的立体化学的讲述假如使用传统的板书展示,学生很难领悟其中立体变化,使用简单的动画视频演示物质结构和反应中的立体化学可克服此类困难;再如,单糖的结构特征,结构转换以及通过不同糖苷键形成不同类型的双糖、寡糖和多糖,氨基酸的结构特征以及通过肽键形成多肽和蛋白质,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这两个章节内容较多,涉及到的结构复杂,使用板书讲述耗去大量的课堂时间,无法重复展示和对比介绍,使用生动的PPT和简单的动画演示,使教学内容简单易懂,同时克服课时少,内容多的弊端。然而,多媒体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教师在课堂上需要积极与学生互动,观察学生的反映来调整进度,重复放映或者进行对比,忌讳教师脱离主体,唱“独角戏”[4]。

2.4学以致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

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在后续开设的专业实验操作与有机化合物密不可分,需要选作针对性的实验,理论和实验相结合,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内容包括:(1)物理常数测定实验:固体化合物的熔点测定、液体化合物的沸点和沸程、旋光活性物质的旋光度的测定、液体化合物的折光率的测定等,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常数的测定操作,了解物理常数与结构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体会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原理;(2)分离提纯实验:蒸馏方法分离提纯有机化合物、重结晶和升华的方法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纸上层析的方法分离氨基酸,使学生熟练的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的方法和手段,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是其分离提纯的依据;(3)简单合成实验:合成简单的环烃、醚、羧酸衍生物等有机化合物,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熟悉根据反应物质和反应产物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力求达到较高的转化率,熟练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提纯以及相关的操作手段;(4)性质实验:在有机化学理论教学中,醛酮的化学反应较复杂、反应种类多,学生很难记牢,通过性质验证试验加深理论知识,经过观察反应速度和沉淀颜色等实验现象,分析其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在后续环境化学实验中,设计到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定量分析、用气质联用法测定室内空气中的苯系物测定等实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有机化学理论和实验课程的重要性、延伸性以及实践性[5]。

2.5南腔北调,教学语言母语外语兼用

目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新型词汇屡屡涌现,有机化学教学语言需要南腔北调,解决目前出现的教学难题。我校介于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汉语授课班需要使用汉语兼英语教学,蒙语授课班需要蒙语兼汉语、英语进行教学,以此克服某些教学中专业术语难解释、难理解的困难。教师在专精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中,结合地方性和学科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教学目标,结合学科的专业要求精选教材和教学内容,根据整体培养计划注重环境学科专业的其他课程的衔接。结合实际情况,将教师、学生、多媒体、学科前沿、实验、教学语言等五个因素有机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实现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素玲.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实践创新探索———以环境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2(5):134-136.

[2]陈春钰.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资讯,2015,13(22):1672-3791.

[3]常雁红,李天昕,陈月芳,等.兴趣教学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教育,2013(5):1-3.

[4]何兴权,刘大军.有机化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09(S1):98.

环境经济学专业范文3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方法

前言

对于学生来说,毕业设计是极其重要的,它需要学生使用自己几年来获得的专业知识,具体的去解决一个课题。这不仅仅是学生专业素养的体现,也是未来入职后,学生工作能力的体现,以及增加自己实践经验的机会。把握住这次设计机会,对学生的未来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学生在设计之前,应该进行充足的准备,了解自己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并且一个作品的优劣,并不能单单看其设计效果和表达能力,设计者的方向和所关注的问题,以及是否在设计中寻找到了好的方向,都是毕业设计作品中重要的方面。相对而言,毕业设计属于一个长期的教学,学生在进行选题的时候,也没有过多限制,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特点。基于毕业设计的这些特殊特点,各大高校都在为毕业涉及的教学展开了积极的探讨。

1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现状

1.1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指导方法

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教学,不仅是高校为自己脱颖而出而展开的探索,也是帮助学生发掘自身能力,探寻自身关注方向的教学课程。在课程中,首先要注重课程的纪律性和严谨性,也不能忽视学生自己的探索性和创新型。因此一般而言,在进行毕业设计的指导时,都具有实题实做和实题虚做两种方式。实题是一个大前提,不管如何进行制作,都需要依据一开始订好的题目和方向,注重事实,并以此前提基础展开涉及。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就是使学生在进行创新的前提下,学会尊重设计条件和设计理念,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设计理念。

1.2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中的问题

就目前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而言,现代社会竞争愈发激烈,市场的需求增大,人才的需求增大,并且对人才的要求也多种多样。在这个竞争化和多元化并趋的社会现状之下,各大高校应当结合现状,制定各种不同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不同的培养。各大高校现如今虽然已经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列为重点,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也鼓励学生完成自己想象的设计,并在其中练习运用综合能力。然而,这种教学方式的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学生的实践经验不够,空想精神太多,在未来入职之后,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

2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

2.1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方式

在对教学方式进行革新时,需要找到革新的主要方向和重点。由于环境设计这一专业,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因此实践经验对该专业的学生而言,是未来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在进行毕业设计的教学中,多进行各大企业设计实例的结合,让学生在设计和学习的过程当中,解除到社会上各种设计的真实方式和行规,锻炼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在参与实际项目的过程之中,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都有所磨练,在学生毕业之后,能更快的进入社会,融入到企业的氛围当中去,就是该次革新能取得的显著改变。

2.2教学改革方式优点

实题实做是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的重要方式,就是在教学中,引进各企业的工程设计,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让学生自行进行甄别和筛选,并且完成选题。学生在进行制作的时候,只有拥有充分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才能结合社会现状,设计出符合该企业所需要的设计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调动了自己学到的各种基础知识,还了解了社会上真实的环境设计是怎样的,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检验,和实战能力检验都能做到完备且全面.在这种设计中,工作量会加大,难度也会提升,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设计结果进行评判时,也应该适当的降低标准。在评判时,主要是检验学生在进行设计时的各个方面是否完整完全,是否结合现实,是否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等。与此同时,学生前去设计项目的实际地点进行调研考察,也是能否较好完成毕业设计的重要环节。在实地考察的同时,可以让学生深入的了解施工现场的现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也有利于锻炼学生处理各种资料和现实问题的能力,最终都是为了达到使学生更具备实践经验的目的。在进行毕业设计的教学思想中,着重提出实地勘察是重要的教学方向,但在进行勘察之前,高校必须组织学生了解所涉及企业的企业文化,故而高校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也是必不可少的。结束语:综上所述,在进行毕业设计的教学之中,培养创新性和实战性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教学过程之中,可以采用选题是存在的,具有真实的背景,企业和施工场地供给学生了解和勘察,但进行选题的方案则是由学生自己主观决定的,并且由学生自行调动想象力,为其富有自己的意义。这样,学生在收获到实践经验的同时,也不乏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可能发现许多现如今该行业还未被发现的解决类似地问题的方法。在进行教学之中,高校要注重虚实结合,减少学生所受到的阻力和影响,积极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调配学生发扬自己的想象力,都能为学生日后入职之路增添光彩,也是高校脱颖而出的重要方式,将会成为教学理念进行革新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梅文兵,李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32:120-121.

[2]袁心平,叶云,涂伟.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与管理方法的探索[J].科技创业月刊,2012,02:110-112.

[3]唐媛.浅析环境艺术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4,05:241.

[4]程燕.关于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的改革探讨[J].艺术科技,2014,12:239.

环境经济学专业范文4

你好,我是毕业于贵州财经大学的xx届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应届毕业生,以下是我求职于贵单位的求职信。

大学期间,我主修的专业是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主修的课程有《环境资源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环境资源法学》《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环境生态与自然资源概论》《环境资源经济学》等二十多门课程,学习的内容是围绕怎么样有效利用、保护、规划的我们的环境资源,使我们的环境资源效益最大化。学习这个专业,我觉得是对世界,对人类,对我们国家的环境有很大好处。

希望领导看完我的求职信能给我一个到贵单位实习的机会,使我能把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去,为我们的环境,我们的国家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使我们的环境更美丽,资源使用率高效。

最后感谢领导在百忙中抽空月底我的求职信,祝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环境经济学专业范文5

一、更新教学观念,采用“先破后立”的方式及教学工具的改革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更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构成课程应该打破只对传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制作技能上,而应与本专业设计结合起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构成教学观念应顺应时代潮流,融合设计教育的崭新理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构成课作为专业课的前奏课,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习充满了好奇感,而我们的构成课还是停留在常规的基础概念和练习上。所以在授课之初,就应该站在专业方向的角度来确定课程大纲。发现并感受到构成与专业的碰撞。如构成课的练习一方面要注重造型训练,渗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意识,另一方面要从审美的因素来考虑画面效果,构成教学强调以造型训练为核心,先抛开一切实际因素的限制,简单地从纯形式的角度探讨各要素的特点及规律。将抽象形式练习与空间设计进行密切的联系。艺术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提倡去生活中发现一些美的构成法则,在立体构成的学习中可以从构成的基本要素入手,将点、线、面的形态要素与组合关系置入具体的空间环境中。如选择现代主义著名建筑名作进行解析,主要训练对几何体构成与有机造型的空间的推理猜想与复制。也可以利用“九宫格”的练习方法,以此网格为参照线,利用一定的材料如卡纸来围合,限定或分隔出各种基本空间组织关系,成功的将点,线,面与空间的梁,柱,墙等具体建筑要素结合一起,体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达到知行合一。另外强化对二维形态、色彩、立体造型、空间、媒材等“构成”元素展开综合研究方面的内容。如:将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对视觉语言的整体组织和把握能力;将媒材与立体构成有机结合,以训练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和细节表现能力;将立体构成和空间构成相融合,以培养学生对建筑形体、空间、比例、结构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在色彩教学中,引入电脑。程序被简化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落到了色彩本身上,在数字媒介的带动下,增添新的教学内容,不断在教学上推陈出新,这种以思维训练和创造为研究主体的互动的教学新秩序,可以使构成与技术得到完美地融合。

二、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丰富教学手法,增强学生兴趣

一方面,教学中采用“纵横双向结合”的方式,将环境设计专业社会实践中的“软装”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结合,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专业意识。综合性的训练时,创作应围绕专业去选题,如以展示空间为中心展开,要求学生分组到株洲市区的商场里去调研,将构成与橱窗、陈设设计等相联系,要求考虑点,线,面在空间中的应用法则;或以景观设计为中心展开,同样的要求学生分组到炎帝广场等室外空间去调研,将构成与场地设计、地面铺装、景观小品等相联系。在景观的地面铺装与构成组合关系联系起来,如广场地面铺装一般都以发射或同心圆的构成居多。那么我设计点元素的构成时,就可以从实际的空间中去提取。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形象生动地找到环境艺术设计与构成的契合点。使学生在实际训练中直观地体会构成与室内外空间的关系。同时辅以照片和徒手绘制的形式记录,分析其构成的特点。而在构成的作业中,材料的选择上纸材、金属材料和废品的再利用和生活用品的再设计等多样化选择与处理。通过此类教学让学生快速愉快的认识到构成与本专业密不切联系。构成课的教学,应该着重于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让思维模式达到要么具有一定的广度,要么具有一定的深度,为日后的环境艺术设计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训练中,发挥学生的主观创造性,鼓励学生的作业做有特色的创造表现,避免出现过于单一的概念化的作业。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由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转变,鼓励学生作业打破传统模式,,教学成功的评价标准应该是格调清新、趣味盎然的设计作品。

三、结语

构成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设计方法和思维训练的课程,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有很强的实际运用性,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来说,在本次教学中我们会更加注重从环境专业本身的设计特点出发,调整课程教学内容,改善课堂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使各个层面的学生去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效。同时也希望构成作为基础课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后续专业课程能提供更大的帮助.

作者:刘芬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俄)瓦西里•康定斯基.论艺术里的精神[M].吕澎,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2](苏)马卡连柯.教育诗[M].温哲仙,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

[3]虢海燕.贴近生活学习构成[J].现代装饰(理论),2014(12):192-193.

[4]雷鸣,史庆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构成教学改革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2(4):110-111.

[5]张赛娟环境艺术专业设计构成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科教文汇,总第354期2016年6月(下).

环境经济学专业范文6

关键词:科学性;严谨性;创新;视觉元素;空间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设计性素描是培养设计人才的起点,也是设计类教学的重要基础之一。1919年,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建立预示着为设计服务的设计素描教学的产生,观念、目的、素描的方法围绕着设计这片天地发展变化,突破了以“模拟说”为理论核心的学院派素描的条条框框,从此分流出了设计素描。广义来说各类的设计是相通的,但作为不同专业和不同方向的设计在素描基础教学中又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任何美术专业的必修基础课都离不开素描教学,它是培养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及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传统素描摆脱不了自文艺复兴以来的古典唯美主义思想及古代经典素描的影响,特别是我国一直所采用和照搬前苏联的“全因素素描”的教学模式,压抑了大多数人的创造性和表现欲,对待物象描写基本采用以再现为目的的表现方法,并以此达到实现基础造型的目的。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许多美术教育工作者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创新,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改革,并分支出了“设计素描”、“写实素描”、“创意素描”、“工业造型”等素描形式,大大提高了素描教学的专业化进程,同时,结合其它基础课程的设置,全面提高了素描教学的水平。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又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及最基本的绘画手段。由于素描在训练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几乎所有的造型艺术门类如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都把它列为重要的基础课之一。素描是一种发现行为,系统的学习素描,可以锻炼观察能力和表现技巧。传统素描教学定位于对学生绘画手段、造型能力的提高,单纯注重技巧与经验的传授,从观点和格局上存在一定的单一性和狭隘性,多样化的现代设计更要求设计素描的改革。教学的改革是教学价值观念的改变,目的在于纠正目前设计素描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创建新的教学体制和教学常规,但同时我们要认识到,任何全盘否定传统素描教学的论调都是错误的;同样不从根本上认识素描教学的内涵,任何形式的应变措施对改观教学现状亦将是徒劳。当代美学思想、艺术思潮、教育观点和先进的科技理论,都能对提高和发展我们的基础素描教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虽然有一定的科学性、严谨性,但不可缺少地又要有一定的创造性,这种特点决定了素描基础的教学在坚持造型基本规律的掌握与素描造型能力训练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多元性思维的开发和培养,这为教学的创新开辟了新的空间。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设计性素描的教学应该由教技术、教基本功转向教艺术观念、教创新思想。当前的高校基本延续了写实素描的路子,抽象素描基本处于起步阶段甚至还没有起步,令人担忧,设计性素描的观念破除了传统审美习惯,建立起新的、富有创意的美学法则和标准。在教学中,一方面我们要继承古典传统的美学思想和优秀的教学理论,同时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开拓、创新的观念,去创造新的美学理论和新的美术表现形式。

在传统的素描教学体系中,注重学生写生再现能力的训练并被一味强调,表现性、创造性、描绘性却在素描训练中被忽略,这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受到了严重的束缚。有些人错误地认为素描就是写生,就是具象,画得不像就是不好的作品,好作品就一定是像真的一样。这种认识上的片面性使学生的审美观走向了单一化的死胡同。设计性素描中的抽象性对教学改革、素质教育、创造性思维都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开拓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对培养学生设计中的探索能力和个性有着较好的效果。高起点思维观念是我们今后设计素描教学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在整个艺术设计乃至创作过程中设计素描是一个环节,它关系到转变思维观念的问题。

通过设计素描,多注意培养学生新颖的观察角度,以及对自然环境中客观事物敏锐的观察方法和独特的认识角度,摆脱常规的素描训练模式,注重锻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或者注重物象的微观表现能力,用素描丰富的表现词汇和强化设计素描的语言,培养学生敏锐的视觉审美能力。

二、加强学生的造型能力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描绘的对象,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在技能、技巧的训练上应有不同的侧重点,要根据设计的需要来追求画面强烈视觉效果,尽可能运用科学的原理与手段,把造型的基本元素与形体结构加以理性化的把握与发挥,摆脱常规的室内静物(石膏几何体)写生训练的模式和方法,注重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形象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对象形体结构的认识,综合明暗、光线等视觉元素,着力提高对形象的透视、结构、形体的结构规律的把握,可多找画面中的结构线、辅助线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课从基础造型上来讲要注意到两方面的问题:线的运用和空间关系的构成。

(一)线是一切,一切是线

在设计性素描中线条可以构成空间关系,同时也可以分割空间和表现不同的图形意象。在设计性素描的画面中,线条对画面不同程度的切割会产生多种不同的空间效果,体现出画面多种多样的形式美感。

线条是造型艺术与视觉形式中最本质的语言要素。自然世界中并不存在纯粹的线条,可以说,线条存在于物质的实际和艺术家对它的探索之间,是艺术家对物质的一种高度概括。线条具有比形体更强的抽象性,同时它有着较强的运动性或动感性。它往往是画家风格最明显的体现,最能表达艺术家的主观意图,线条的情感性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一方面它出自于个人对形体的认知,另一方面出自于由此产生的理念和情绪。它同时具有了表达客观对象的结构和表达主观情感与画面表现的双重功能性。在设计性素描中用线的方式观察和表现自然物象的结构特征,来达到对画面图形意象的认识,并从所获得的形体结构中感受到其内在的启示,体验简单的空间构成,提炼线条自身美的形式。同时,在设计性素描中,时常运用到线条的表现形式来设计画面的构成,尤其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不论如何发展也离不开手绘的表现,因此线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康定斯基说:“任何空间结构同时也是线的结构”。设计性素描中线条不仅有空间属性,它还具有很强的自身表情。例如:细线代表着敏感、速度、锋利,而粗线代表着力量和坚实;直线单纯、直接而男性化,曲线有着优美、柔弱和女性化的特点。线是人内心最纯粹、最直接的传达形式。设计性素描中线的形式美被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和表现。线条本身已经超越了本来的物理现象,而是成了产生富有表情、富有生命、富有性格的形象,它独特的形式也就具有了与它所表现的具体形象相对独立的意义。

线条是最具有个人性格的因素,同时也是最具有造型表现力的语言方式。

(二)空间的流动,流动的空间

空间永远是环境艺术设计永恒的主题,作为一个未来的建筑设计师应该对空间有着敏锐而灵动的把握。素描实践中空间的建构是一个基本的练习过程,结合线的运用,构筑出流动的空间概念,从客观中体现出自己的主观思维性和创造性。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讲,科学性和严密性是素描训练考虑的重点之一,对于物象的透视、比例的准确描绘是基本造型能力的一种体现。

结构是形的内在本质构造。特定的结构决定了特定的外形特征及其生长、变化或其被使用的方式。物体外貌可变,而结构不能变。只有抓住结构,才能坚实有力地表现对象,否则就将歪曲形象。因此结构不是感性的、直觉的,而是知解的、悟性的,并与视觉概念紧密相关的。

所谓结构,它包括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是自然中客观存在的结构,如生物结构、植物结构、人的结构;二是指画面结构,是对形状、明暗、色彩做纯粹主观的安排。这里将着重介绍前一种结构。在对物象全方位的审视中,我们努力超越物象的表象而达到对其内在结构的理解,通过结构的启示进一步产生设计的构想。想象力与创造力正是寓于这种自然对象内部结构与其外在形态的深刻体验和自觉认识之中的。自然是伟大的设计家,造型的设计往往蕴涵着艺术家对于自然的内在规律的认识和对于形体结构的富于创意的理解。

结构分析训练要使学生努力排除明暗色调、材质肌理等非结构的影响,要能够理性地推理和表现出画家看不见但确实存在的、符合逻辑的、符合透视规律的、合乎物理性的内在结构,能够充分考虑到物体局部与整体的组合、分离关系等。要直接用虚实不同的线,将物体的比例、轮廓、结构转折等本质因素,不加更多修饰地描绘出来。还要让学生研究线的表现力和结构因素在画面的张力,培养学生敏锐的感觉能力及理性的推理能力。一定的空间思维决定了对于结构透视的理解,空间悬体的训练是让学生在空间建构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掌握画面空间的三维关系,通过自如的分割和组合所面对的物象,达到造型训练的目的。阶段训练里连贯性地还存在着空间位移的单元,一个试图用静止的画面去表达动态感受的阶段,对于思维的颠覆是全新的,对于专业的后续性是无穷的。

三、开拓学生的思考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需要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势。绘画中的思维定势业已牢固的存在于画者的大脑中,并且时刻影响着画者的绘画意识。

在教学中让学生采用简化、提炼与概括的手法,就画面构成的特点做图解式的分析,并把它作为素描基础教学中的一个研究课题,可以增强学生对画面的构成意识,提高对画面的组织能力,并从中获得对新的视觉方式的感悟和新的视觉表现手法的体验,摆脱原有意义的束缚,把对客观物象的视觉记录,转化成新的视觉语言符号。要以创造性思维作为艺术发展的本体,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成为艺术创造的素描,通过专业素描的训练,认真观察,感受对象、领悟对象,在传统素描和结构素描的基础上加以取舍,融入现代设计意识,去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创造思维与创新意识,引导学生从宏观、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去认识素描与设计之间的关系,利用素描的表现语言与方法来提高设计意识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现代设计素描教学应与时代的内涵和特征相吻合,在训练素描基本功的前提下,强化素描自身语言的研究和造型的感受力、创造力的挖掘,加强审美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运用自己独特的造型语言、表现方法,通过对形象的感悟、认识,对自然形态的重组、变形,从中孕育出新的艺术形象,转化为新的造型实体,使设计素描成为创造素描,为今后的设计奠定基础。

总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作为一门设计的基础课,要自始至终贯穿以设计观念为指导的思想,与专业和时代步伐相结合,进行改革和大胆的创新,明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训练的专业特征,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本着科学的、认真的态度进行探索,使学生通过素描的学习,更新观念,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和造型思维能力,充分发掘自身的个性潜能,为迈向优秀建筑设计师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谢方.设计素描教学[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2]周若兰等.素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