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村级组织 运转经费
青州辖8镇4个办事处,1164个村,农村人口60多万,占全市人口的三分之二强。如何保障村级组织部门的正常运转,使村级组织在村级自治、自主管理及农村各项公益性事业建设中履行职责,已成为各级各部门的重要工作日程。本课题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村级组织运转存在主要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并就建立健全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一、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为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但村级组织经济支撑状况却没有多大改善。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对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需求日益增长,虽然近几年青州市出台多种政策,增加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比例,但与现在农村实际需求相比,投入的水平和比例仍偏低,保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低,集体收入匮乏
多数村集体经济薄弱,调研村庄均没有自己的村办企业。村集体收入平原地区多为村级土地整理出的部分土地的流转费用,山区多为矿山开采管理费用,村集体经济十分匮乏,无力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得乡村公益事业发展缓慢。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村可用土地日渐减少和禁止开采山石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充分显现,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缺口很大且找不到合理的弥补途径。
(二)上级财政的支持欠缺,村级可支付财力大幅度减少
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各种面向农民的收费,农民负担降低了,但同时村级自筹经济收入也大幅度减少。上级财政转移补助资金不到位,每年办公经费严重不足,村级各项工作开展艰难。村级组织承担着党建、民生、低保、医保、综治、计生、征地拆迁、防汛抗旱以及公益事业等大量社会事务性工作,但却极少甚至没有的得到政府的财政拨款,村干部既要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又要为全体村民办好实事,即使是经济实力较强的村,也难免会“举步维艰”,经济实力较差的村更是“捉襟见肘”。
(三)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影响村级组织运转
由于上级财政支付财力有限,每年政府向农村公益事业所投入的资金相对于当前农村亟待解决大量问题来说,根本起不到实质性作用。目前青州只对村级公路、镇卫生院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其他公益事业如学校、垃圾场、生活用水、居民用电线路整改、休闲活动场所、灌溉水渠等均需村级组织自筹资金。因此受经济收入制约,大多数村公益事业无法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影响村级组织有效运转。
二、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的意见和建议
村级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和战斗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堡垒。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直接影响到农村的和谐稳定、长治久安,影响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提升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标准,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一)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自我发展能力
千方百计发展村办企业,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建设,增加村集体自主收入,弥补村级运转经费不足。村级组织可根据实际,依托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各村特色的村级经济,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效益,形成稳定可靠的财源体系。市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扶持、项目支持等各种方式,鼓励、支持各村利用自身发展优势,开辟增收渠道。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基层组织发展实力,提高各村自我保障水平。鼓励村级组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协会等经济实体,通过为经济实体提供服务,增加村级收入,从源头上为村级组织的运转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需要
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不应该由村级组织自己负担的公共支出列入财政支出范围,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加大对村级组织的财政支持和转移支付力度。建立与支出需求及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村级补助增长机制。增加村级补助标准,在保证原有财政转移支付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物价水平变化造成村级办公经费增加,以及一些必要的公共服务支出等因素,科学计算村级组织运转成本,适当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的投入力度。严格划分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的保障范围;建立村级组织最低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将村级组织最低运转需要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基础设施 特许经营 公私合营
基础设施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改善公众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世界银行对各国的调查分析显示,经济产出和基础设施的能力同步增长,基础设施存量增长 1%,GDP 就会增长 1%,但其效用的发挥不仅取决于投资的数量,而且还取决于投资的质量和运作效率。
特许经营是指通过特定的程序,政府授予企业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享有对某项市政公用项目或政府垄断和控制的资源进行经营管理的权利。
我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初期已经开始尝试利用特许经营方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基础设施领域对外投资和国内民营资本的开放程度不断扩展,特许经营在我国以多种形式在供电、供水、供热、交通运输、环保设施等不同领域进行了试点和推广,推动了我国基础设施的发展,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城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1.现有政策环境还不适应城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的需要
有关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政策仅为部门指导意见,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政策的权威性和力度不够,现有政策只是框架性的指导政策,没有明确地方政府实施的权限,给地方政府落实相关政策带来较大困难,往往造成有政策无作为的局面。
2.政府应用特许模式的能力不足
政府对基础设施经营如何运作BOT,TOT等市场化模式的能力存在不足。其结果要么一个项目需要花费很长的准备阶段,甚至几年谈不成一个项目;要么仅仅因为资金原因匆忙上阵,谈成的项目在价格、回报率、监管等关键问题上出现很多失误,又没有相关的保证措施和弥补办法,在市场化经营中仍然过多地依赖地方政府的强制力。
3.特许经营的投资环境不够完善
外商投资企业对投资环境满意程度较低的因素中,认为主要集中在政策法律和投资后的服务方面,这反映出政府工作有待改进,行政效率有待提高,信用建设还应加强,这些方面已对大规模吸收外资形成一定的障碍。
相关配套政策还不统一。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相关行业还缺少统一配套的政策规定,包括在收费价格、准入资质、操作办法等方面缺乏统一明确的可操作规定。这给企业带来了较高的沟通成本,并且存在着较高的政策性风险。
4.社会资本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民间投资往往面临比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资更严格的审批,手续杂、关卡多、效率代、费时长,法律保障不力,服务体系不健全。民间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方向、争取技术支持等方面得不到有效服务,影响民间资本投资的积极性。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仍然存在许多限制,一些垄断和半垄断行业,在项目审批、资金优惠政策安排、项目设计施工、原材料供应、项目投运后的维护等,基本上是由国有大企业垄断投资、建设、经营,国有投资比例过高,由于出资人权利不到位、政企不分等体制性因素制约,限制了社会投资的活力。无法真正有效地参与到特许经营项目运作中来。
5.特许经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基础设施的特许经营涉及到多个部门,在实施的过程中各个部门也容易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而在项目整体运行当中,也会出现项目规划相对滞后的问题,为了赶工期,没有时间或条件确定最佳投资者,造成项目只能依赖更多的政府力量去完成。此外,规划设计方案的稳定程度、详细程度对项目市场化运作的影响极大,如设计方案不稳定,就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项目投资可能因此大幅增加,项目建设将出现难以解决的困难。
二、城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的模式
公私合伙制―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简写为PPP),指政府与民营机构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授权民营机构代替政府建设、运营或管理公共基础设施并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对于基础设施的特许经营,PPP成为国际上新近兴起的一种政府与私人合作建设基础设施的方式。
PPP模式强调公、私之间的合作,政府及私人投资者共担项目的风险及收益,这样一来,私人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大大降低,另外项目的收益中包括政府及私人投资者的收益,政府在保证自身收益的同时,也保障了私人投资者的收益。同时由于私人投资者的参与,项目的管理不可能采用完全由政府管理时的模式,私人投资者可以将自己的高效率管理经验运用于项目,提高项目的管理能力。合作方投资并参与项目的收益分配也增加其分担、抵御风险的积极性,有效降低了政府的信用风险。
我国的基础设施特许经营项目越来越多的使用PPP模式。如2008年奥运主场馆一一国家体育场的建设运营就是按PPP模式设计的,项目招标后国家的投资占58%,其余资金的筹集及体育场的建设和特许期内的运营由中标的国内民营企业负责,这不仅减轻了民营企业的融资压力,国家的参与也减轻了项目不能准时交付的风险,民营企业可以将精力更多地集中于自己的强项上,达到合作双方的“双赢”。
三、 城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的策略
1.建立健全监督执行机制
授予特许经营权不能被看作也不能被利用为新的垄断的开始,有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特许经营者的监管力度,监管范围包括企业准入监管、公共服务质量、数量的监管、价格监管、普遍服务义务的监管等。要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督执行机制。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选择投资者和经营者。
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尽可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提供完善的法规和政策保障,依法对城市公用市场进行管理,通过市场引导企业,促进政府与企业的合作。任何有损公众利益的行为都将导致其丧失特许经营权,同时失去取得潜在收益的机会。
2.转变政府管理方式
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特许经营,政府必须转变管理,市政公用行业主管部门要进从直接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从管行业转变为管市场,从对企业负责转变为对公众负责。今后政府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行业发展政策、规划和建设计划: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对进入市政公用行业的企业资格和市场行为、产品和服务质量、企业履行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对市场行为不规范、产品和服务质量不达标和违反特许经营合同规定的企业进行处罚。
3.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
引入民间资本不仅是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投资不足的有效途径,而且是基础设施领域建立投资约束机制、风险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基本条件和促进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基本保证。而要加快民间资本进入,在具体实践中,要改革和和放宽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的限制。要根据我国基础设施市场化改革的进展情况,尽快以法规的形式公布哪些基础设施项目政府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鼓励的措施有哪些;哪些在目前的情况下还有所限制,限制的范围有多大;哪些属于国家垄断经营的。
在确定民间资本投资范围时,不应限制过死,对一些有盈利性、竞争性的项目,政府要逐步退出,完全放手让民营经济参与;对一些公益性、社会性较强的项目,可以在加强价格管制的情况下,采取管理承包合同或租赁合同等形式,交给民营企业运营,以达到提高投资效率的目的。
4.政府在项目应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规范自己的行为。
针对全球介入过中国BOT项目的高级管理人员的一份调查显示,外资BOT项目在中国的众多风险中,排在最前的依次为中方信用风险、外汇风险和政治风险。民间资本参与的基础设施项目,最大的系统风险仍是政府的信用风险,政府政策的“朝令夕改”及政府的换届等企业不能控制的因素直接或间接地会影响到项目的正常运营。政府应提高自己的信用,既不过度干预项目公司的运作,也不能该承担责任时不作为,切实为项目的正常运营提供服务。
5.为民营企业的融资提供便利
资金紧缺一直是困扰民间投资发展的主要问题,民间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仍然是自身积累和民间集资,民营企业在享受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方面尚存在不少困难。尽管国家积极鼓励国有银行向民间投资贷款,但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机制下运行的商业银行对总体上规模小、财务能力弱、管理水平低、经营风险大的民间投资持保守态度。另外不少民营企业的资信度不高,银行对其产生“惜贷”心理,因此造成不少民营企业仍然不能从银行正常得到贷款,从而导致融资渠道窄,资金成本高,企业负担重,压制了民营企业的投资行为。政府应在各方面给予支持,拓宽资金融通渠道,如贷款贴息、财政担保、引导和支持民间投资实体发行债券、公共基金等。
参考文献:
[1]吴海西,戴大双,刘宁.BOT /PPP 模式识别与选择研究述评[J].技术经济.2010( 2) :68-73.
[2]丁芸.城市基础设施资金来源研究.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秦虹.城市建设融资.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12-15
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艺改进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生态风景园林的意义与价值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整体城市建设的层次也在不断地提高,从最初满足城市基本的生产经济所需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演变到城市人文生活所需要的公共空间建造。生态风景园林也随之成为城市建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态风景园林在一座现代化城市中,可以承担着为城市公众提供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的职能;与此同时,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它还发挥着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的生态作用,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体现部分;生态风景园林还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美化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通过对城市生态风景园林的精心设计与建造,将重点体现这座城市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
二、生态风景园林施工说面临的现状
1、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方与园林设计方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生态风景园林在具体的施工阶段缺乏与其设计方的有效沟通是导致目前园林建造时出现种种问题的关键原因之一。由于在生态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通过招标所导致的设计方与施工方是分离的,两者之间仅仅是简单的作业承接顺序,继而引起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方在复杂的园林建设过程中难以准确对接设计者所需要呈现的园林效果与理念,同时施工方为了保证项目验收通过又不惜代价进行材料投入,最终导致预算超支、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个别施工方因为脱离了设计方的有效监督,在生态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随意调整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最终出现生态风景园林实体效果不佳的情况。这些都说明设计方宇施工方的有效沟通是极其重要的。
2、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不够科学
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因为风景园林的建造区别于一般的土木工程和建筑修建,生态风景园林从自身定义出发就必然是一个有效的生态系统,在其建造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复杂的自然因素,只有有效的进行风景园林生态系统的搭建,才能切实的保证生态风景园林良好的预期效果实现。目前的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方缺乏生态系统搭建意识,在施工过程中惯性使用传统建筑业中土木工程施工的作业流程,机械刻板的施工管理模式无法满足灵活的生态风景园林建设需要,往往导致生态风景园林建设出现呆板、异化的现象发生,同时其建设的缺陷给后期的生态风景园林管理留下了系统性风险,促使管理维护成本升高,生态风景园林表现效果下降。
3、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部分技艺仍需改进
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是一项极其复杂和繁琐的系统性工程,因为生态风景园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整体构造都与所在城市在气候类型、植被分布、生物多样性、水文条件、地质结构等一系列自然因素有着紧密联系。而目前的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沿袭传统建设套路,在实际施工阶段,其部分施工技术点例如对绿化材料的使用,对植被的移栽和储存保护,对施工定点定位的布局,对土壤水利的处理,在具体施工中都不够重视,一味的追求短期的景观展示,导致整个生态风景园林的关键细节之处存在缺陷,为后期的园林维护增加难度。同时伴随着现代生态风景园林越来越新颖的设计理念发展,越来越全面的园林展示效果,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艺也需要进一步的创新改进。
三、有关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的个人观点
1、建立良好的园林设计建造沟通机制
生态风景园林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所在城市的民族文化、政治文化、商业文化、人口年龄结构、宗教文化等一系列人文因素紧密相关。在具体的生态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施工方要保持与设计方良好的沟通渠道,在施工过程中持续性的接受设计方的即时监督,对发生的施工难题进行会商处理,绝不擅自修改设计方案,尊重设计方所要表达的园林文化概念,确保生态风景园林在城市中文化作用的有效发挥。双方彼此友好的协商合作,能够提升彼此的业务水平,同时还能够实现节约资源,杜绝浪费的绿色施工目标。
2、优化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体系
生态风景园林的施工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从路面硬化施工到绿化材料采购,从地质勘察再到植被移栽,从水利设施修建到后期土木一体化施工,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甚至包括园林养护交接工作都在整个施工管理框架内。所以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方要针对性的优化施工管理结构,组织协调好各部门之间作业进度,进而实现生态风景园林建设科学、有序的开展,同时建立一个施工管理绩效考评体系,可以在生态风景园林建设中不断促使施工方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改善提高。
3、改进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艺
伴随着生态风景园林建设标准的提高,生态风景园林的施工技艺也需要不断的改进以适应新形势下园林工程建设的需要。例如在土壤质量管控上应该更多从生态学角度出发考虑其综合经济环境效益,因此在技艺改进上除了传统上考虑基肥、地质、消毒等因素,还应该从微生物、生态系统出发去进行施工;在绿化材料的安装和铺设过程中,也应该一并考虑整体协调性;在施工定点放线上除了传统方格网放线法、平板仪联合法意外,还应积极从海外学习新的施工技术。除此以外,笔者还认为改进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艺的关键在于积极培养现代园林建设技术人才,提高园林施工者的专业技能以及相应素质。
四、结语
笔者认为生态风景园林作为城市一项重要的文化公共空间,既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更是未来城市发展必然重视的重点领域。此外笔者发现现代生态风景园林建设中存在着设计方与施工方没有有效的沟通机制,因此建立一个合作共赢的沟通机制是高效施工的前提;建设中缺乏适应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的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而设计和落实一个有效的管理架构可以在全局统筹兼顾生态风景园林建设的各个方面,从而使整体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得到最大体现;同时笔者提出在具体的施工技艺上还需要积极向世界先进园林建设方学习经验和技术。
参考文献:
[1]王林军、沈华、杨天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7).
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 资产减值;损益操控;实质
[DOI] 10.13939/ki.zgsc.2015.08.104
由于众多因素影响,高估资产价值在我国企业界普遍存在。资产减值为资产的真实价值提供了量度,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投资决定。资产减值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同时也避免了资产的虚增使企业利润虚增。
1 资产减值的性质及经济实质
当企业资产的未来可收回金额或者价值低于账面金额时,即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应该对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并把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以符合未来经济利益观对资产要素的要求,这就是资产减值的经济实质。当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发生了减值时,减值的部分已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也就是说不再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应该按照费用的确认条件将金融资产减值部分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社会经济环境决定了资产减值的经济实质,经济环境的变化使资产价值发生了减损,会计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可以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予以充分的估计,降低或转移潜在的风险,从而增加其自身积累,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2 资产减值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有一节是专门规范有关资产减值相关处理的,虽然对资产减值的计提、计量、确认、披露及相关内容作了规定,但是在全面系统的规范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而且在计量基础方面缺乏统一标准,对一些财务处理尚未形成明确一致的方法,导致在会计实务中缺乏可操作性。
2.1 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难度较大
如何确定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是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关键所在。虽然规定当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就应该确认减值,然而要科学合理的确定各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却有较大的操作难度。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就我国目前资产信息、价格市场机制方面来说,正处于发展、完善阶段,使得各类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缺乏科学、权威的标准依据。企业财务人员在确认减值时,常常出现找不到参考依据的窘迫局面。
第二,企业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由于技术更新换代、市价下跌等原因出现后,会发生价值贬损。而对其确认和计量,大多是企业会计人员依据经验和同行业的同类商品的市价,做出的简单价值确认,这种确认缺乏专业评估机构专业认定,不具有权威性,即使专业评估机构参与了评测,但很多缺乏企业各个部门以及社会机构的协同认定,企业往往注重经济效益,而拒绝支付协同认定的花销。
第三,企业会计制度中曾规定,要对计提资产减值的资产逐项确认和计量,实际工作中企业资产的种类繁多,而且资产的使用部门与财务部门分别独立,财务难以对资产的细节把握全面,要对繁多的资产的可收回净值逐一确认和计量,工作强度很大,需要很大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很多企业往往在减值的确认方面从简处理,这样做出的结论与实际有很大的背离。
2.2 资产减值披露不充分
对资产减值的情况进行披露,是我国会计准则明确规定的,但会计准则一般情况只要求披露金额,而对减值的原因,计量方法则不做要求,只有在重大资产减值时才做相关要求。所以我国的企业大多也都进行了披露,但是却在资产减值披露时没有充分披露重资产减值的信息,大多数上市公司只是对资产减值的金额和原因予以披露,而对于资产可回收金额的确定方面的信息,如未来现金流量所依据的假设条件、折现率的计算方法、销售净价的计算依据往往不进行相关的披露,这样就使得资产减值的信息不够充分。
2.3 计提成为利润的平衡工具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成了企业操纵盈利的手段。《企业会计制度》对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只作了原则规定,计提标准及比例则由企业根据情况自行确定,这在客观上为企业利用计提调节盈余提供了可能。例如,对于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企业自定出往来账的账龄,根据不同账龄确定相应的计提比例,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平衡年终利润以及所得税。
2.4 可回收金额难于确定
可收回金额是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再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比较,采用孰高原则确定。可回收金额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资产减值账务处理的正确与否,可回收金额的确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际工作中应当综合考虑到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使用寿命、折现率等客观因素,这样需要会计人员应具备很高的专业水平,由于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外加实际上可回收金额的确认依据不够明确,受到会计人员判断和估计的影响较大,具有较大的主观性 。因此可回收金额的确认,具有很大的操作难度。
2.5 公允价值计量困难
公允价值的应用给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现值以及长期资产的可回收金额等计量,都需要以资产评估机构作出的评估结果为依据。客观评价资产价值,这对信息的公开程度、信息的传递技术、外部市场的成熟状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还需要社会资产评估机构等相关部门的完善和发展。但是我国目前的资产信息和价格市场尚不完善,处于发展阶段,外加市场环境的复杂,要想定期、及时公布各种资产的最新市价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使得上市公司很难获得当前真实合理的市场价格,这就使得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缺乏客观的资料基础。即使上司公司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其计量依据也难以进行衡量,这就使得资产减值会计工作缺乏一定的资料依据。其中“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与会计人员判断能力有很大关系。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其结果会因人而异,更具有不确定性,使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弹性过大。
资产减值会计是对资产未来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的判断,对企业利润有着非凡影响。企业确认资产价值,不仅消化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而且还提升资产的质量,使资产真实地反映企业未来潜力。
参考文献:
[1] 许宗保.浅谈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市场论坛,2006.
[2] 张广艳.关于金融资产减值会计的具体运用 [J].企业导报,2013.
[3] 周雪艳.资产减值会计的经济实质和理论前提[J].会计之友,2009.
[4] 范凯弘.运用新资产减值准则体系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对策[J].现代商业,2009.
[5] 谭伟强.资产减值准则的变化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天津:天津商业大学,2009.
[6] 侯晓琴.资产减值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D]. 兰州:兰州商学院,2007(4).
[7] 张阿曼.新会计准则下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
[8] 卢希梁.浅谈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若干问题[J].冶金财会,2005.
[9] 谭芳.资产减值会计若干问题探讨[J].北方经贸,2008.
[10] 罗兰,吕铎,李颖异.基于资本保全观下的资产减值中会计利润操纵浅析[J].中国市场,2014(2).
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乡村经济发展 问题 措施
1我乡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整体竞争力较弱。无论是从经济总量、经济集中度,还是财政收入和整体竞争力上,与许多乡比都存在较大差距。
(2)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调整依然滞后。一直以来,我乡是商品粮的重要生产基地,乡域经济第一产业占有很高的比重,典型的农业经济特征明显,效益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近几年虽有所发展,但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很小;第二产业优势不够突出,资源性加工企业规模小,能力弱;现代高科技企业起点低,数量少,产业的技术含量仍然较低;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虽然较快,但因起步晚,规模小,不足以支撑整体经济发展
(3)经济自主增长乏力,乡级财政运转困难。经济自主增长乏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乡域投资面临困境,二是乡域工业发展水平低。目前乡域工业大多是一些传统工业,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大众产品多,名牌产品少,市场活力明显不足。三是乡域消费市场低迷。由于以上原因,当前乡财政运转比较困难。财政入不敷出,运转十分艰难。
(4)生产要素大量外流,对外开放程度偏低。一是资金严重短缺。由于财政拮据,加之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级以下业务,使我乡区域经济发展深受“失血”之痛,二是人才大量外流。在待遇和事业留人方面缺乏强久吸引力,80%的人才去了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三是产品科技含量低。
2推进我乡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客观地讲,我乡区域经济落后东既有自然方面的因素,又有历史方面的原因,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任何单一的发展思路对乡域经济发展都是无能为力的。发展乡域经济必须要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眼光,要立足自身经济发展阶段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过实施整体战略来解决。
以现存优势资源为依托,开展错位竞争,打造特色产业。无数实践证明,一个地区的竞争优势获得关键在于对自身优势的认识和把握,因此我们在发展乡域经济的战略决策中,应始终注意自身的比较优势。总体上来看,在乡域经济中,农业资源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由于各办事处、村所处地理环境、自然和资源禀赋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比较优势千差万别。因此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和方式上不能强求一致,其关键是要站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度,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过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确立主导产业,实行重点开发,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传统产品中筛选优势品牌,打造独具特色的战略产业和名牌产品。通过提倡一乡一业、一乡一品,坚持一业为主,多元互补,进一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生产要素配置市场化的前提下,由于资本的趋利性,不可能发展全方位、全门类经济,只能依托本地比较优势来发展和壮大特色经济。只有这样,乡域经济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以区域经济合作为支点,加强东引西联,扩大对外开放。资金是制约我地乡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是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扩大民间投资。引进外地区转移的产业资本,发展民营经济。目前我乡地区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土地、人力要素成本大幅上升,东部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了降低成本,开始大量西进寻找商机。我们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要抢占“地利”先机,尽可能引进更多的东部民间投资。同时还要按照镇域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民资投向,重点发展农业产业开发、能源、重要原材料的重点建设项目,以及能够综合利用资源、防治环境污染、节能降耗和提高产品档次的项目,极力争取国家投资,营造区位优势,为乡域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硬环境。
以转移农村劳力为突破口,加快城乡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农村大量剩余劳力的转化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发展乡域经济的关键所在。实践证明,农村剩余劳力的成功转移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农村社会秩序,同时还可以培育一个新的较高层次消费群体,对扩大内需具有积极的意义。当前,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应采取“标本兼治”的方针。“治标”就是现阶段要组织好劳务输出,通过加强劳务培训、打造劳务品牌、搞好劳务服务等措施,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好农民眼前经济生活来源。同时通过鼓励农民外出务工,使农民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学到技术,积累资金,为人口城镇化建设准备物质条件和思想条件。“治本”就是进一步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要做好中心城乡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加强乡工业园区建设,提高乡域产业聚集度。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城乡综合服务功能。积极引导农民进镇入区,发展餐饮、商贸、旅游、交通运输、房地产开发、科技信息等服务业,完善城乡功能,发挥小城乡地域性经济、文化、商贸中心作用。“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只有减少农民,把农民问题解决了,乡域经济才会健康快速发展。
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6
药物治疗是临床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是目前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静脉给药具有迅速、刺激小、疗效快等优点,是治疗疾病和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是护理人员最基本的一项技术操作[1]。静脉给药过程中发生差错也较危险,它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及护理纠纷的发生。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执行者,如何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做到安全有效、合理地用药都是至关重要的。现将实施静脉给药时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总结如下。
1 存在的问题
1.1 静脉给药中的差错 静脉给药输液过程中差错缺陷原因很多,如:护士岗位职责未落实到位,护士法律意识淡薄,未严格执行有关的护理制度,护士对药物知识欠缺,药物知识更新与临床使用不同步,患者家属健康教育缺乏主动性,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责任心、心理定势等因素,导致时常有差错发生,偶尔造成严重后果[2]。
1.2 药物配制过早 护理工作紧张、忙碌且工作量大,部分护士为了完成当班的护理工作,一有空隙就过早地把药物加入到输液瓶内,使配好的药液放置时间过长,药物易产生分解,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大,同时还破坏了药品的密闭状态,增加了细菌的繁殖机会。
1.3 药物配伍不当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注射液在无配伍禁忌的条件下,混合静脉滴注是目前临床较常用的治疗方法;护士只习惯于将药物配伍后是否发生浑浊、沉淀、变色作为配伍禁忌的指标,但不少药物配伍后发生的理化改变及药理改变并不引起外观的变化,如不注意就会影响疗效,且会增加不良反应。
1.4 用药量不足 用注射器抽吸瓶内药液时未掌握要点,药瓶内残留药液较多;前一瓶液体未输完就接上另一瓶液体;如青霉素的一次常用量800万U,丢失量为11.67%,而儿童在用药过程中的丢失量占的比例会更大,使进入机体内的药液不能达到要求用量,影响了治疗效果,造成了药物浪费,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1.5 使用不恰当的溶媒 很多药物都配有专用溶媒,且对加入的液体有严格规定,如盐酸阿霉素配置时,应先加注射用水溶解,再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中使用;有的护士不用专用溶媒溶解,直接抽取输液瓶内液体溶解,这样易引起药物理化性质以及pH值的改变,使药物的溶解度降低,甚至出现微粒性的输液反应[3]。
1.6 给药间隔不当 青霉素类药物的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与组织中药物浓度超过致病菌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其抗菌原则是将时间间隔缩短,而不必将每次剂量增大;另外青霉素类及某些头孢菌素半衰期短,若溶媒量大,滴速时间长,就无法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又超过有效半衰期,不仅不能有效杀死病原菌,更易导致耐药及热源的发生。
2 对策
2.1 不断学习用药知识 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临床上使用药物新品种越来越多,临床护士要加强对药物知识的学习,掌握新药物的使用原则及药理知识、给药方法和不良反应等;发挥药师在药学监护中的作用,及时纠正静脉用药中的不合理性,避免及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静脉给药的安全性。
2.2 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静脉给药时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如配置药液前要检查药品的名称、浓度、有效期及失效期、液体内有无异物、药品是否有质量问题、瓶盖有无松动、颜色有无变化、是否需避光等;要注意无菌操作,防止增加各种微粒,以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2.3 选择合适的溶媒 护士要根据药物的稳定性来选择合适的溶媒,如:青霉素在pH 6~6.5的水溶液中最稳定,氨苄青霉素最稳定的pH为4.5~7.0,故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均宜选择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溶液做溶媒;羧苄青霉素在生理盐水和5%葡萄糖注射液可溶解此药。
2.4 现用现配 有些药物在液体中的稳定性差且易降解,对配置及输注时间有特殊要求,如青霉素类抗生素的给药方法多采用间隔、高浓度、快速静脉滴注,以便在24 h内有数次高峰浓度冲击细菌,更有效地发挥抗菌作用;一些药物即使混合使用后不产生配伍禁忌,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配置后也应尽快使用,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液体换瓶或输完拔针时,应等瓶内液体输完才换上另一瓶或者拔针,尽可能的保证足够的用药量。
2.5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护理工作中的许多操作,往往是由一个人单独完成的,尤其是一个人值班时,护士能否做到忙而不乱,自觉遵守各项规定,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给药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要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 “慎独”精神,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及自我约束力,强化其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 蔡卫民.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常见不合理用药浅析.中国护理管理,2007,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