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村级组织 运转经费
青州辖8镇4个办事处,1164个村,农村人口60多万,占全市人口的三分之二强。如何保障村级组织部门的正常运转,使村级组织在村级自治、自主管理及农村各项公益性事业建设中履行职责,已成为各级各部门的重要工作日程。本课题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村级组织运转存在主要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并就建立健全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一、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为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但村级组织经济支撑状况却没有多大改善。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对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需求日益增长,虽然近几年青州市出台多种政策,增加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比例,但与现在农村实际需求相比,投入的水平和比例仍偏低,保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低,集体收入匮乏
多数村集体经济薄弱,调研村庄均没有自己的村办企业。村集体收入平原地区多为村级土地整理出的部分土地的流转费用,山区多为矿山开采管理费用,村集体经济十分匮乏,无力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得乡村公益事业发展缓慢。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村可用土地日渐减少和禁止开采山石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充分显现,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缺口很大且找不到合理的弥补途径。
(二)上级财政的支持欠缺,村级可支付财力大幅度减少
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各种面向农民的收费,农民负担降低了,但同时村级自筹经济收入也大幅度减少。上级财政转移补助资金不到位,每年办公经费严重不足,村级各项工作开展艰难。村级组织承担着党建、民生、低保、医保、综治、计生、征地拆迁、防汛抗旱以及公益事业等大量社会事务性工作,但却极少甚至没有的得到政府的财政拨款,村干部既要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又要为全体村民办好实事,即使是经济实力较强的村,也难免会“举步维艰”,经济实力较差的村更是“捉襟见肘”。
(三)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影响村级组织运转
由于上级财政支付财力有限,每年政府向农村公益事业所投入的资金相对于当前农村亟待解决大量问题来说,根本起不到实质性作用。目前青州只对村级公路、镇卫生院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其他公益事业如学校、垃圾场、生活用水、居民用电线路整改、休闲活动场所、灌溉水渠等均需村级组织自筹资金。因此受经济收入制约,大多数村公益事业无法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影响村级组织有效运转。
二、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的意见和建议
村级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和战斗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堡垒。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直接影响到农村的和谐稳定、长治久安,影响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提升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标准,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一)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自我发展能力
千方百计发展村办企业,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建设,增加村集体自主收入,弥补村级运转经费不足。村级组织可根据实际,依托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各村特色的村级经济,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效益,形成稳定可靠的财源体系。市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扶持、项目支持等各种方式,鼓励、支持各村利用自身发展优势,开辟增收渠道。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基层组织发展实力,提高各村自我保障水平。鼓励村级组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协会等经济实体,通过为经济实体提供服务,增加村级收入,从源头上为村级组织的运转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需要
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不应该由村级组织自己负担的公共支出列入财政支出范围,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加大对村级组织的财政支持和转移支付力度。建立与支出需求及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村级补助增长机制。增加村级补助标准,在保证原有财政转移支付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物价水平变化造成村级办公经费增加,以及一些必要的公共服务支出等因素,科学计算村级组织运转成本,适当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的投入力度。严格划分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的保障范围;建立村级组织最低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将村级组织最低运转需要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基础设施 特许经营 公私合营
基础设施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改善公众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世界银行对各国的调查分析显示,经济产出和基础设施的能力同步增长,基础设施存量增长 1%,GDP 就会增长 1%,但其效用的发挥不仅取决于投资的数量,而且还取决于投资的质量和运作效率。
特许经营是指通过特定的程序,政府授予企业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享有对某项市政公用项目或政府垄断和控制的资源进行经营管理的权利。
我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初期已经开始尝试利用特许经营方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基础设施领域对外投资和国内民营资本的开放程度不断扩展,特许经营在我国以多种形式在供电、供水、供热、交通运输、环保设施等不同领域进行了试点和推广,推动了我国基础设施的发展,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城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1.现有政策环境还不适应城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的需要
有关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政策仅为部门指导意见,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政策的权威性和力度不够,现有政策只是框架性的指导政策,没有明确地方政府实施的权限,给地方政府落实相关政策带来较大困难,往往造成有政策无作为的局面。
2.政府应用特许模式的能力不足
政府对基础设施经营如何运作BOT,TOT等市场化模式的能力存在不足。其结果要么一个项目需要花费很长的准备阶段,甚至几年谈不成一个项目;要么仅仅因为资金原因匆忙上阵,谈成的项目在价格、回报率、监管等关键问题上出现很多失误,又没有相关的保证措施和弥补办法,在市场化经营中仍然过多地依赖地方政府的强制力。
3.特许经营的投资环境不够完善
外商投资企业对投资环境满意程度较低的因素中,认为主要集中在政策法律和投资后的服务方面,这反映出政府工作有待改进,行政效率有待提高,信用建设还应加强,这些方面已对大规模吸收外资形成一定的障碍。
相关配套政策还不统一。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相关行业还缺少统一配套的政策规定,包括在收费价格、准入资质、操作办法等方面缺乏统一明确的可操作规定。这给企业带来了较高的沟通成本,并且存在着较高的政策性风险。
4.社会资本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民间投资往往面临比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资更严格的审批,手续杂、关卡多、效率代、费时长,法律保障不力,服务体系不健全。民间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方向、争取技术支持等方面得不到有效服务,影响民间资本投资的积极性。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仍然存在许多限制,一些垄断和半垄断行业,在项目审批、资金优惠政策安排、项目设计施工、原材料供应、项目投运后的维护等,基本上是由国有大企业垄断投资、建设、经营,国有投资比例过高,由于出资人权利不到位、政企不分等体制性因素制约,限制了社会投资的活力。无法真正有效地参与到特许经营项目运作中来。
5.特许经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基础设施的特许经营涉及到多个部门,在实施的过程中各个部门也容易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而在项目整体运行当中,也会出现项目规划相对滞后的问题,为了赶工期,没有时间或条件确定最佳投资者,造成项目只能依赖更多的政府力量去完成。此外,规划设计方案的稳定程度、详细程度对项目市场化运作的影响极大,如设计方案不稳定,就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项目投资可能因此大幅增加,项目建设将出现难以解决的困难。
二、城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的模式
公私合伙制―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简写为PPP),指政府与民营机构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授权民营机构代替政府建设、运营或管理公共基础设施并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对于基础设施的特许经营,PPP成为国际上新近兴起的一种政府与私人合作建设基础设施的方式。
PPP模式强调公、私之间的合作,政府及私人投资者共担项目的风险及收益,这样一来,私人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大大降低,另外项目的收益中包括政府及私人投资者的收益,政府在保证自身收益的同时,也保障了私人投资者的收益。同时由于私人投资者的参与,项目的管理不可能采用完全由政府管理时的模式,私人投资者可以将自己的高效率管理经验运用于项目,提高项目的管理能力。合作方投资并参与项目的收益分配也增加其分担、抵御风险的积极性,有效降低了政府的信用风险。
我国的基础设施特许经营项目越来越多的使用PPP模式。如2008年奥运主场馆一一国家体育场的建设运营就是按PPP模式设计的,项目招标后国家的投资占58%,其余资金的筹集及体育场的建设和特许期内的运营由中标的国内民营企业负责,这不仅减轻了民营企业的融资压力,国家的参与也减轻了项目不能准时交付的风险,民营企业可以将精力更多地集中于自己的强项上,达到合作双方的“双赢”。
三、 城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的策略
1.建立健全监督执行机制
授予特许经营权不能被看作也不能被利用为新的垄断的开始,有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特许经营者的监管力度,监管范围包括企业准入监管、公共服务质量、数量的监管、价格监管、普遍服务义务的监管等。要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督执行机制。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选择投资者和经营者。
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尽可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提供完善的法规和政策保障,依法对城市公用市场进行管理,通过市场引导企业,促进政府与企业的合作。任何有损公众利益的行为都将导致其丧失特许经营权,同时失去取得潜在收益的机会。
2.转变政府管理方式
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特许经营,政府必须转变管理,市政公用行业主管部门要进从直接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从管行业转变为管市场,从对企业负责转变为对公众负责。今后政府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行业发展政策、规划和建设计划: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对进入市政公用行业的企业资格和市场行为、产品和服务质量、企业履行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对市场行为不规范、产品和服务质量不达标和违反特许经营合同规定的企业进行处罚。
3.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
引入民间资本不仅是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投资不足的有效途径,而且是基础设施领域建立投资约束机制、风险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基本条件和促进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基本保证。而要加快民间资本进入,在具体实践中,要改革和和放宽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的限制。要根据我国基础设施市场化改革的进展情况,尽快以法规的形式公布哪些基础设施项目政府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鼓励的措施有哪些;哪些在目前的情况下还有所限制,限制的范围有多大;哪些属于国家垄断经营的。
在确定民间资本投资范围时,不应限制过死,对一些有盈利性、竞争性的项目,政府要逐步退出,完全放手让民营经济参与;对一些公益性、社会性较强的项目,可以在加强价格管制的情况下,采取管理承包合同或租赁合同等形式,交给民营企业运营,以达到提高投资效率的目的。
4.政府在项目应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规范自己的行为。
针对全球介入过中国BOT项目的高级管理人员的一份调查显示,外资BOT项目在中国的众多风险中,排在最前的依次为中方信用风险、外汇风险和政治风险。民间资本参与的基础设施项目,最大的系统风险仍是政府的信用风险,政府政策的“朝令夕改”及政府的换届等企业不能控制的因素直接或间接地会影响到项目的正常运营。政府应提高自己的信用,既不过度干预项目公司的运作,也不能该承担责任时不作为,切实为项目的正常运营提供服务。
5.为民营企业的融资提供便利
资金紧缺一直是困扰民间投资发展的主要问题,民间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仍然是自身积累和民间集资,民营企业在享受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方面尚存在不少困难。尽管国家积极鼓励国有银行向民间投资贷款,但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机制下运行的商业银行对总体上规模小、财务能力弱、管理水平低、经营风险大的民间投资持保守态度。另外不少民营企业的资信度不高,银行对其产生“惜贷”心理,因此造成不少民营企业仍然不能从银行正常得到贷款,从而导致融资渠道窄,资金成本高,企业负担重,压制了民营企业的投资行为。政府应在各方面给予支持,拓宽资金融通渠道,如贷款贴息、财政担保、引导和支持民间投资实体发行债券、公共基金等。
参考文献:
[1]吴海西,戴大双,刘宁.BOT /PPP 模式识别与选择研究述评[J].技术经济.2010( 2) :68-73.
[2]丁芸.城市基础设施资金来源研究.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秦虹.城市建设融资.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12-15
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艺改进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生态风景园林的意义与价值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整体城市建设的层次也在不断地提高,从最初满足城市基本的生产经济所需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演变到城市人文生活所需要的公共空间建造。生态风景园林也随之成为城市建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态风景园林在一座现代化城市中,可以承担着为城市公众提供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的职能;与此同时,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它还发挥着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的生态作用,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体现部分;生态风景园林还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美化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通过对城市生态风景园林的精心设计与建造,将重点体现这座城市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
二、生态风景园林施工说面临的现状
1、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方与园林设计方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生态风景园林在具体的施工阶段缺乏与其设计方的有效沟通是导致目前园林建造时出现种种问题的关键原因之一。由于在生态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通过招标所导致的设计方与施工方是分离的,两者之间仅仅是简单的作业承接顺序,继而引起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方在复杂的园林建设过程中难以准确对接设计者所需要呈现的园林效果与理念,同时施工方为了保证项目验收通过又不惜代价进行材料投入,最终导致预算超支、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个别施工方因为脱离了设计方的有效监督,在生态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随意调整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最终出现生态风景园林实体效果不佳的情况。这些都说明设计方宇施工方的有效沟通是极其重要的。
2、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不够科学
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因为风景园林的建造区别于一般的土木工程和建筑修建,生态风景园林从自身定义出发就必然是一个有效的生态系统,在其建造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复杂的自然因素,只有有效的进行风景园林生态系统的搭建,才能切实的保证生态风景园林良好的预期效果实现。目前的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方缺乏生态系统搭建意识,在施工过程中惯性使用传统建筑业中土木工程施工的作业流程,机械刻板的施工管理模式无法满足灵活的生态风景园林建设需要,往往导致生态风景园林建设出现呆板、异化的现象发生,同时其建设的缺陷给后期的生态风景园林管理留下了系统性风险,促使管理维护成本升高,生态风景园林表现效果下降。
3、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部分技艺仍需改进
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是一项极其复杂和繁琐的系统性工程,因为生态风景园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整体构造都与所在城市在气候类型、植被分布、生物多样性、水文条件、地质结构等一系列自然因素有着紧密联系。而目前的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沿袭传统建设套路,在实际施工阶段,其部分施工技术点例如对绿化材料的使用,对植被的移栽和储存保护,对施工定点定位的布局,对土壤水利的处理,在具体施工中都不够重视,一味的追求短期的景观展示,导致整个生态风景园林的关键细节之处存在缺陷,为后期的园林维护增加难度。同时伴随着现代生态风景园林越来越新颖的设计理念发展,越来越全面的园林展示效果,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艺也需要进一步的创新改进。
三、有关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的个人观点
1、建立良好的园林设计建造沟通机制
生态风景园林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所在城市的民族文化、政治文化、商业文化、人口年龄结构、宗教文化等一系列人文因素紧密相关。在具体的生态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施工方要保持与设计方良好的沟通渠道,在施工过程中持续性的接受设计方的即时监督,对发生的施工难题进行会商处理,绝不擅自修改设计方案,尊重设计方所要表达的园林文化概念,确保生态风景园林在城市中文化作用的有效发挥。双方彼此友好的协商合作,能够提升彼此的业务水平,同时还能够实现节约资源,杜绝浪费的绿色施工目标。
2、优化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体系
生态风景园林的施工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从路面硬化施工到绿化材料采购,从地质勘察再到植被移栽,从水利设施修建到后期土木一体化施工,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甚至包括园林养护交接工作都在整个施工管理框架内。所以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方要针对性的优化施工管理结构,组织协调好各部门之间作业进度,进而实现生态风景园林建设科学、有序的开展,同时建立一个施工管理绩效考评体系,可以在生态风景园林建设中不断促使施工方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改善提高。
3、改进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艺
伴随着生态风景园林建设标准的提高,生态风景园林的施工技艺也需要不断的改进以适应新形势下园林工程建设的需要。例如在土壤质量管控上应该更多从生态学角度出发考虑其综合经济环境效益,因此在技艺改进上除了传统上考虑基肥、地质、消毒等因素,还应该从微生物、生态系统出发去进行施工;在绿化材料的安装和铺设过程中,也应该一并考虑整体协调性;在施工定点放线上除了传统方格网放线法、平板仪联合法意外,还应积极从海外学习新的施工技术。除此以外,笔者还认为改进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艺的关键在于积极培养现代园林建设技术人才,提高园林施工者的专业技能以及相应素质。
四、结语
笔者认为生态风景园林作为城市一项重要的文化公共空间,既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更是未来城市发展必然重视的重点领域。此外笔者发现现代生态风景园林建设中存在着设计方与施工方没有有效的沟通机制,因此建立一个合作共赢的沟通机制是高效施工的前提;建设中缺乏适应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的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而设计和落实一个有效的管理架构可以在全局统筹兼顾生态风景园林建设的各个方面,从而使整体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得到最大体现;同时笔者提出在具体的施工技艺上还需要积极向世界先进园林建设方学习经验和技术。
参考文献:
[1]王林军、沈华、杨天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7).
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经济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事业单位是向社会提供公益的组织机构,如提供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社会服务的机构。事业单位有国家财政的支持,不以盈利为直接目标,这是与一般企业等市场经济主体不同之处,但并不是说事业单位不需要经济管理了,原因[1,2]如下:其一,事业单位尽管是非盈利组织,经济效益不是其追求的主要目标,但为了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必须有比较高的经济管理水平;其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的经济来源日益多样化,加强经济管理有利于事业单位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减轻国家财政压力,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其三,事业单位置身于市场经济环境中,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通过优化内部经济结构,提高成本收益率和资本利用率,既为自身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也为全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创造条件。
一、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经济管理观念不强,财务风险意识薄弱
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事业单位不可避免地沿袭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些管理思路,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未被充分认识,大多数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都由财务部门担当,在很多人包括事业单位领导的脑海里都简单地认为财务管理就是经济管理的全部了,因而缺乏全局性的经济管理战略,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成本控制意识薄弱,加上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财务风险较小,风险控制意识不强。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化,事业单位必须承受来自市场的风险和压力,风险意识淡漠将会加大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
2.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约束机制不完善
健全的经济管理制度是有效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的依据和保障,由于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使经济管理工作经常处于无据可依状态,这导致经济管理工作的混乱,依惯例或经验去管理往往在面对新情况时束手无策。另一方面,即使事业单位制定了经济管理制度,也因为缺乏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而使经济管理制度难以得到贯彻和落实,内部审计也因为缺乏足够的约束力而成为表面文章,这些问题为一些管理人员自主决策乃至违法、乱纪行为提供了方便之门,无形中也增加事业单位的经济风险。
3.经济管理手段不强健,资金资产管理问题多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重心不是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创造经济价值,而是要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尽可能保值和增值,所以要对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进行有效管理。由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加上制度执行力度不够,造成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与企业单位相比,经济管理手段偏弱,经济管理预警指标体系不完善,遇到国家为抑制通货膨胀而紧缩货币时,常造成事业单位资金紧缺。在资金比例分配上事业单位经常出现不合理状况,例如大搞形象工程、盲目购置固定资产,造成资产使用率低和资源浪费;某些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不严,给了内部人员、盗取固定资产的可乘之机,造成固定资产流失、国家与事业单位损失巨大的严重后果。
4.人员配置不合理,素质水平待提高
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大部分事业单位不重视经济管理工作,在其发展过程中同样不重视经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因此人员配置不合理,进而人浮于事和责任感缺失,再加上我国事业单位领导出身于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的人居多,懂经济管理的人少,因而不善于运用经济管理手段对所属单位进行管理,导致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水平低,精通经济管理的人才不济。
二、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对策
1.转变经济管理观念,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观念也应作出调整和更新,打破陈规陋习,适应新时期经济管理工作的需要。事业单位当然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这个立足之本,而是要树立全新的效益观念,从资源配置最优化角度出发,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较佳的经济效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其次,事业单位要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对贷款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尽快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做好财务风险的识别、分析和防范能力。再次,事业单位领导和管理人员要转变传统观念,重视自身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在日常工作善于运用经济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2.加强经济管理体系建设,有效发挥经济管理效能
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不仅是开展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保障,还是提升经济管理水平有效手段。因此,构建经济管理体系应成为事业单位发展战略中重要内容。首先,事业单位应设置经济管理机构,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和权利。其次,健全经济管理制度和内部财务制度,使经济管理步入标准化、制度化的轨道。再次,建立经济管理监督约束机制,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对所有出入款项实施严格的监控,避免违法、违纪行为发生。在经济管理体系建立方面,事业单位可以借鉴企业单位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确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经济管理制度和方案。
3.注重预算核算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事业单位通过开展预算管理可以实现有计划的资金管理,提高经济管理的成效。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反馈等环节,能够将事后控制变成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的控制。核算管理是对预算实施效果的检查和监督,通过加强资金预算核算管理,可以实现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同时资金预算核算管理也是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充分利用预算工具可以有效控制成本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在进行预核算管理过程中,实现财政收支平衡非常重要的,为此即便遇到特殊情况,也应重新进行预算申报。
4.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重视经济管理培训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能,降低人力成本,实现“精兵简政”,提高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效果是由从事经济管理及进行监督的人员道德水准和专业素质决定的,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促进经济管理效率的提升,因此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合理设定岗位并明确岗位职责与要求。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同时还应利用外部环境的有利条件,引入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提升事业单位整体素质。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所处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根本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充分发挥经济管理的作用,有助于事业单位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资本效用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乡村经济发展 问题 措施
1我乡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整体竞争力较弱。无论是从经济总量、经济集中度,还是财政收入和整体竞争力上,与许多乡比都存在较大差距。
(2)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调整依然滞后。一直以来,我乡是商品粮的重要生产基地,乡域经济第一产业占有很高的比重,典型的农业经济特征明显,效益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近几年虽有所发展,但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很小;第二产业优势不够突出,资源性加工企业规模小,能力弱;现代高科技企业起点低,数量少,产业的技术含量仍然较低;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虽然较快,但因起步晚,规模小,不足以支撑整体经济发展
(3)经济自主增长乏力,乡级财政运转困难。经济自主增长乏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乡域投资面临困境,二是乡域工业发展水平低。目前乡域工业大多是一些传统工业,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大众产品多,名牌产品少,市场活力明显不足。三是乡域消费市场低迷。由于以上原因,当前乡财政运转比较困难。财政入不敷出,运转十分艰难。
(4)生产要素大量外流,对外开放程度偏低。一是资金严重短缺。由于财政拮据,加之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级以下业务,使我乡区域经济发展深受“失血”之痛,二是人才大量外流。在待遇和事业留人方面缺乏强久吸引力,80%的人才去了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三是产品科技含量低。
2推进我乡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客观地讲,我乡区域经济落后东既有自然方面的因素,又有历史方面的原因,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任何单一的发展思路对乡域经济发展都是无能为力的。发展乡域经济必须要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眼光,要立足自身经济发展阶段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过实施整体战略来解决。
以现存优势资源为依托,开展错位竞争,打造特色产业。无数实践证明,一个地区的竞争优势获得关键在于对自身优势的认识和把握,因此我们在发展乡域经济的战略决策中,应始终注意自身的比较优势。总体上来看,在乡域经济中,农业资源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由于各办事处、村所处地理环境、自然和资源禀赋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比较优势千差万别。因此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和方式上不能强求一致,其关键是要站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度,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过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确立主导产业,实行重点开发,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传统产品中筛选优势品牌,打造独具特色的战略产业和名牌产品。通过提倡一乡一业、一乡一品,坚持一业为主,多元互补,进一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生产要素配置市场化的前提下,由于资本的趋利性,不可能发展全方位、全门类经济,只能依托本地比较优势来发展和壮大特色经济。只有这样,乡域经济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以区域经济合作为支点,加强东引西联,扩大对外开放。资金是制约我地乡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是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扩大民间投资。引进外地区转移的产业资本,发展民营经济。目前我乡地区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土地、人力要素成本大幅上升,东部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了降低成本,开始大量西进寻找商机。我们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要抢占“地利”先机,尽可能引进更多的东部民间投资。同时还要按照镇域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民资投向,重点发展农业产业开发、能源、重要原材料的重点建设项目,以及能够综合利用资源、防治环境污染、节能降耗和提高产品档次的项目,极力争取国家投资,营造区位优势,为乡域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硬环境。
以转移农村劳力为突破口,加快城乡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农村大量剩余劳力的转化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发展乡域经济的关键所在。实践证明,农村剩余劳力的成功转移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农村社会秩序,同时还可以培育一个新的较高层次消费群体,对扩大内需具有积极的意义。当前,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应采取“标本兼治”的方针。“治标”就是现阶段要组织好劳务输出,通过加强劳务培训、打造劳务品牌、搞好劳务服务等措施,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好农民眼前经济生活来源。同时通过鼓励农民外出务工,使农民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学到技术,积累资金,为人口城镇化建设准备物质条件和思想条件。“治本”就是进一步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要做好中心城乡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加强乡工业园区建设,提高乡域产业聚集度。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城乡综合服务功能。积极引导农民进镇入区,发展餐饮、商贸、旅游、交通运输、房地产开发、科技信息等服务业,完善城乡功能,发挥小城乡地域性经济、文化、商贸中心作用。“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只有减少农民,把农民问题解决了,乡域经济才会健康快速发展。
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 城市;环境治理;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城市环境治理的相关内涵
所谓城市环境治理是指的为了维护城市区域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安全,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各级管理者和国家和当地的环境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和教育等各种手段,调控人类生产生活行为,协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制人类损害城市环境质量的活动的有关行为的总称。在这里应突出以下两个方面:城市环境治理的核心是对人类行为的治理;城市环境治理强调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二、我国城市环境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及公民对城市环境治理的认识缺乏。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环保意识有了迅速提高,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多数地区的环境状况还不乐观,社员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伦理道德水平不够高,参与公共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也不够强。相当一部分企业仍为当前经济利益而不严格遵守城市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抵制环保执法、任意违规排污的现象仍较普遍。社会各界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意识不高仍是制约中国城市环境治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
(2)城市环境治理政策不够完善。城市环境治理是政府部门的工作要务,为了使政府的工作有序和高效的进行,必须辅之以良好的政策作为保障和引导。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属于政府主导型,政府行为贯穿于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企业则是环境政策的被动接受者,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方
式和渠道少。为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保证行动的正确性,首先要落实法律。环保法律对政府环境管理部门授予很大的权力,对社会各界却分配很少权力,尤其缺乏利益激励。这样的不平衡状态影响了积极性、主动性,更直接减少了本该得到的效果。环境政策中强制性政策占据了主要地位,而具有激励作用的环境经济政策的应用则很有限。此外,受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中国环境政策的某些环保机构缺乏决策与管理能力,执法监督不力不严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环境政策实施的效果不好也在意料之内。
(3)城市快速的经济发展给城市环境治理带来巨大的压力。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往往是资源环境矛盾凸显的时期。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中还面临着更为特殊的国情:拥有庞大的人口,其中低素质的人口和贫困人口比例很大;自然资源基础薄弱,人均占有量十分贫乏,土地、水可供量很少,环境容量狭小;科学技术基础薄弱和国民文化素质与环境意识不高的问题在短期内不会得到解决;全国城市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突出。
(4)城市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产业水平较低,能源资源消耗比较高,及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国家。这样的事实扭转的难点在于资金的匮乏,导致欠帐很多,特别是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危险废物处置等建设能力尤显不足。煤炭消耗量非常高,直
接导致了二氧化硫的过度污染;污水处理厂严重缺乏,导致几百个城市无法正常使用污水处理工序;垃圾无害化处理缓慢,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和水源质量。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口迅速向城市聚集,城市环境治理对环境基础设施的需求迅速增长,城市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的现状将使城市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三、解决中国城市环境治理问题的主要措施
(1)进一步完善城市环境治理的政策措施。主要是针对实施城市环境治理政策的重要措施。配合政策实行严格的城市发展规划制度。要以城市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为依据,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内容包括:从区域整体出发,统筹考虑城镇与乡村的协调发展;调整城市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统筹安排和合理布局区域基础设施,实现基础设施的区域共享和有效利用;把合理划分城市功能、合理布局工业和城市交通作为首要的规划目标。大力加强城市环境保护立法工作,把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最具威力的制度是法
律,要加快环保立法步伐,强化法规、规章的作用,将实践中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修改《环境保护法》,将其上升为国家基本法律,并在其中规定政府、企业和公众等不同主体的基本环境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各级政府的环境责任以及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环境管理的基本权能和执法手段等内容。
(2)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治理的立法措施。环境立法措施是规范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保障。从制约力角度讲,法律起到了有效的制约作用,能够约束各界
人士的行为,强制大家履行义务、行使权利;从环保资金建设角度讲,环保立法可以通过征税、征费等角度设立门槛,既提高了环保的标准和环境治理的效率,又能积蓄一部分环境治理资金,解决资金不充足的问题。环境立法包括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以及国际立法等,可以效仿发达国家,可分为环境行政立法、环境经济立法与环境刑事立法等。其中,环境经济立法中采用的较为普遍的是环境保护费的征收、排污许可证及排污权的交易制度、经济刺激制度、税收和抵押金制度,以及环境发展基金、环境损害保险金等经济手段。我国要大力加强城市环境保
护立法工作,把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制度体系中,最具威力的制度是法律,要加快环保立法步伐,强化法规、规章的作用,将实践中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修改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将其上升为国家基本法律,并在其中规定政府、企业和公众等不同主体
的基本环境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各级政府的环境责任以及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环境管理的基本权能和执法手段等内容。
(3)城市环境治理的教育措施。环境教育措施是落实城市环境治理内容的思想保障。所谓环境教育就是使参与者认识和理解人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爱护环境,提高全社会的保护环境意识。1972 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指出“教育是环境发展过程的核心”,提出了“发展环境教育”的口号。环境教育由此成为世界各国学科教育的重要主题。中国应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一道,积极落实环境治理的教育工作。
(4)城市环境治理的技术措施。要加强环境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就必须先巩固技术,争取找到成本低廉、效果优异的环境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的方
法。环境技术措施是城市环境治理定量管理的重要尺度。环境技术是指防治环境污染、环境破坏和改善环境的相关技术,一般包括专门的治污技术、环境管理技术、各种综合利用技术以及预防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技术。
(5)城市环境治理的制度措施。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和排污单位。加强污染物排放监测和统计。综合运用排污许可、排污收费、强制淘汰、限期治理和环境影响评价等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和手段,实现总量控制目标。建立强制回收制度、代处置制度等环境治理先进制度。强制回收制度是为了防止污染发生转移,规定强制报废设备和对部分有毒废旧物品由生产者和销售者负责集中回收,再交由专门处理单位处理的制度;代处置制度是指排污企业与按照市场化模式运营的专业污染处理单位签订协议,委托专业单位治理产生的污染,委托方支付污染处置费的制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