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空间及设计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餐饮空间及设计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餐饮空间及设计方案

餐饮空间及设计方案范文1

【关键词】灵感 创意 餐饮空间 精神设计

灵感(Inspiration),是一种创作思维的外在催化,是在设计创作过程中瞬间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突发思维状态。它以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为基础,具有偶发性和即逝性。创意(Originality),是一种创作能力的内在积累,是将某种新的创作可能性组合成设计作品的过程,这些设计作品既要具有原创性,又要符合既定的目标用途。笔者认为,提高人的内在设计修养是作品创作灵感和创意的基础。

一、餐饮空间中灵感与创意的设计主题

创意是餐饮空间的设计精髓所在。通过创意可以将餐饮空间变为物质和精神双重消费的场所。创意的来源是摸不到、看不见的虚无的东西。人的大脑是创意的来源、灵感涌现的关键。无论餐饮空间的主题如何不同,人们都是通过灵感来展开思维活动,经过互动后产生创意,使空间成为餐饮文化的延伸。

(一)以民族文化为设计主题

餐饮空间设计离不开地域性和民族性。民族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应注重“神似而非形似”,通过不同角度来诠释并创新文化,将文化渗透到主题餐饮空间设计的各个层面上,让顾客通过菜品、服务、环境甚至一个很小的图案去感受民族文化的迷人魅力,使整个空间的表现力具有更深的延展性和文化性。

(二)以形态元素为设计主题

人们对餐饮空间环境的认识是一种整体与细部之间的、反复交叉的思维过程。细部元素对人思维的强化,有助于人产生合理的联想与暗示。被赋予到空间中的形态元素应与企业文化、流行文化等相关联,可以是一种抽象元素、具象元素、技术性元素或装饰性元素等。主题元素的提取、变形、重构、再生、表达是此类餐饮空间设计的关键所在。

(三)以特定环境为设计主题

以特定环境为主题,通过塑造个性的空间环境氛围,使目标顾客群获得富有个性的体验感受。这种追求“差异化”的个,通过创造独特的“符号”来证明,一旦主题选择不当就会造成经营的高风险。因此,市场分析、主题的选择以及主题文化的深层次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以技术手段为设计主题

随着技术与材料的快速发展,在餐饮空间中借助声、光、电、多媒体等多种高技术手段,综合考虑技术、形式、结构的相互统一,通过技术再现真实的主题环境,可以带给人全新的视觉感受和情感的共鸣。

二、餐饮空间设计中的灵感与创意

餐饮空间设计是一个从主观到客观,再从客观到主观的不断实践的过程。整个设计创意的过程建立在艺术创想与实践经验基础之上。在项目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经过前期对整个项目的了解与把控,通过项目提案过程表达灵感与创意结果,定准项目设计方向,以专业的视角带动客户视觉联想,通过合理的设计创意帮助客户获取更大商业利益。

餐饮空间设计中的灵感与创意由餐饮空间的功能需求和主题理念所决定,需要设计师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全方位的设计策划理念。设计师应用心体会顾客的空间体验,将看到过、听到过、感受过的记忆作为构思的源泉,在灵感涌现的瞬间,将灵感周边相关材料从这些记忆中搜寻并整合起来形成创意,使设计意念从虚拟形象转化为物化形象,并最终完成设计。

仅仅有创意不够,必须把创意落实到具体设计中。在餐饮空间设计的最初阶段,通过设计团队集思广益。设计方案最初可能只是一个初步的设计意向,即选择哪个概念为主题,在做好相关文字及图片资料定位后,以“提案”的形式与甲方交流。在与甲方的设计意图达成一致后,通过主案设计师把握设计方向,将这种表象到抽象的过程通过图像思维的方法记录下来,用笔将一闪即逝的灵感落在纸上。在记录的过程中,由于新的或偶发图形的产生,会激发设计者的创意。图像思维过程是设计师对信息进行整理、筛选、变化的过程。信息的交互过程越多,创意的选择余地越大。在初步主题构思完成后,再结合设计过程中的限制条件将方案加以完善,通过平面布置草图完成对空间设计中功能分区、交通流线、防火分区、家具陈设、设备设施、原有结构等方面的协调与完善,通过绘制大量草图进行反复的推敲与论证,最后得到符合设计需求的平面布置图,为下一步从平面向立体空间转化的设计过程做好准备。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时,需将内部空间的各个界面作为一个连续整体来对待,可通过草模、电脑建模来辅助思维,将创意概念通过材料、色彩、造型、灯光等实体要素表达出来,最后以方案效果图及深化施工图的形式加以完善。

四、餐饮空间中的“精神设计”

设计是让人认识到事物本质的工作。所谓“精神设计”,即对其内在文化的挖掘。设计师需要用透视本质的眼睛寻找创意,用穿透表象的思维连接灵感。餐饮空间设计是在借助美学的同时与感受相结合,激发消费者的视觉神经,利用音乐、多媒体、雕塑等手段,通过顾客对就餐环境及设计元素的观察与联想,达到某种期望的主题情景,引起人心灵的共鸣。如“辽河渡口”餐厅设计,其灵感源自辽河文化。这种主题鲜明的地域文化是其他一般餐厅不可复制的优势。经营者和设计师通过对辽河文化深入的了解和提炼,将该地域文化中零散的创意元素整合为能够传达辽河文化独有文化底蕴的鲜活场面。在餐厅中可以看到老式锁头、香包、模具、劳动工具等物件,这些物件都是对顾客外在的刺激,从而激发顾客对空间“精神设计”的共鸣。更重要的是,经营者为契合餐厅文化主题,经过对辽菜的精心挖掘,以及对地域食材和菜品的改良,让顾客对从美食到文化的就餐环境难以忘怀。这种由“品尝美食”到“关注文化”的“渡心旅程”重构了餐饮文化的内涵。

结语

餐饮空间及设计方案范文2

关键词:连锁餐饮空间;平面布局;功能;流线

1连锁餐饮空间功能构成

无论何种类型的品牌连锁餐饮空间,大致可根据其使用功能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公共活动功能、用餐功能以及制作功能这三种(如图1)。由于餐饮品牌经营特色的不同,其功能细分上会有所差异。例如,肯德基、麦当劳、顺旺基这类经营快餐的行业,往往在内部空间设计上会突出其“快”的特点,在人口区域不会设置独立的等候区域,进入门店便可以快速地通过点餐窗口选择已经备好的熟食,而像经营传统中式正餐的品牌连锁餐饮空间,在入口区不仅会独立安排等候区,还会设置领号台,将门厅区域作为设计的重点,建立顾客对餐饮空间的第一印象。

2连锁餐饮空间流线分析

“流线”是空间设计中的专业术语,最初被用在建筑设计中,特指人或者物在建筑空间中移动的行为轨迹,也称“动线”。餐饮空间中流线连接着前厅、卡座、包厢等各个不同组成部分,是保证餐厅正常经营运作的动脉,流线的改变不仅能够影响餐饮空间的布局形态,还能体现出空间排列的序列关系。

2.1顾客流线

顾客流线,指餐饮空间中消费者的活动路线,该流线为餐饮空间中的主导流线。对顾客流线的设计,应以“清晰、通畅、便捷、安全”为原则,通过合理的空间划分,同时借助界面材质、图案、色彩、灯光以及明确的导向指示,保证顾客能顺利地到达不同就餐座位,避免由于流线过于曲折而导致消费者产生混乱的感觉,从而影响消费者的情绪。通过对消费者在餐饮空间中的行为模式的研究,发现科学合理的流线安排,除了能够引导顾客流向之外,还能够通过调整流线宽度来调节顾客流量,如入口门厅、楼梯口、点菜区等空间节点,在顾客消费过程中还扮演着交通枢纽的作用,在设计的时候就应留出适当空间保证功能的使用。

2.2服务流线

服务流线的设计与餐饮服务流程相匹配,是餐饮空间内部员工为消费大众提供服务、厨房加工、传菜等经营活动的运作流线。服务流线的设计应以“高效”为原则,合理恰当的服务流线能使员工服务效率以及顾客满意度大大提高。服务流线设计得不宜过长,采用以直线为主,且每个服务区域应根据需要配置相应的备餐台,以便内部员工在顾客有需求的时候方便快捷地提供服务。另外,还要尽量避免频繁的穿越用餐区域,以免干扰或影响顾客正常进餐。

2.3物品流线

物品流线,是指餐饮空间中使用物品的进出以及废弃物品的流出路线,如厨房内服务设施、食品原材料的进入以及垃圾、废旧餐具的清出等。物品流线要尽量与顾客流线及服务流线区分开来。例如,厨房原材料通道就需在临近储物空间或者临近厨房区域另辟进出口,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影响营业区营业,还可使得内部员工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原材料进行适当处理,节省人力物力,提高餐厅内部工作效率。

3影响连锁餐饮空间平面布局的主要要素分析

3.1原建筑空间的形态与出入口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关系密切,现如今由于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分化,加之经济利益的驱使,大部分建筑设计方案并非经过精推细敲,内部空间划分往往不尽人意。对于餐饮空间这类工装类型,往往是在建筑设计完全完成的情况下,再进行选址布局的,原建筑空间形态及出入口的设计并非是根据其使用要求而设计的,其作为餐饮空间平面布局中的重要因素,将对平面布局的最终呈现起到非常大的影响。

连锁餐饮空间环境设计与传统单一店面相比,其门面众多,不同地区的连锁店面空间形态及出入口各不相同。在平面设计之初,不仅要考虑到不同店面空间的有效利用及与餐饮空间主题的符合程度,还要克服原建筑空间形态与出入口的限定以达到连锁店面设计的标准化、系统化,以凸显出连锁餐饮的品牌特征。

3.2餐饮空间主题策划

较之于普通的餐饮空间,品牌连锁餐饮空间由于自身追求品牌创新以及商业价值的需求,一般就餐环境都蕴含自身独特的主题文化,以满足当今消费者精神层次的需求。餐饮空间内部环境主题的策划内容,除了形、光、色、质外,还包括与之相匹配的平面布局,不同主题的品牌连锁餐饮空间,其平面布局将呈现出不同的特色。笔者走访调研期间,在“小猪猪烤肉”无锡万达广场店内看到除了随处可见的各种造型可爱的“小猪”装饰、小猪玩偶和工艺品陈设,还能看到店内服务员为迎合餐饮氛围表演着可爱的舞蹈,为了满足这一主题的创新,设计之初就在平面布局中划分出了表演舞蹈的区域。

3.3桌椅的组合与形态

桌椅是餐饮空间中极为重要的组成元素,所有的消费活动几乎都是围绕这一空间要素展开的。桌椅的形态多样,组合方式灵活。桌椅的布局形式应结合餐饮空间消费团体数量、既有空间形态、建筑结构及设施设备、陈设绿化等要素进行综合性考虑,恰如其分的桌椅组合与形态的选择不仅能节省空间,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还能分割空间,改变人流动线。

3.4隔断的式样

隔断的形式多样,作为餐饮空间文化的载体,合理的使用隔断,不仅可以对空间立面进行美化装饰,凸显品牌文化,还能通过划分平面布局,起到丰富空间层次的作用。笔者通过对大量实际案例进行归纳总结后,根据隔断的通透性将其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全封闭式隔断――此类隔断与空间中的墙体作用相似,可以划分出比较私密的空间,具有良好的隔音、隔热、阻挡视线的作用。(2)半封闭式隔断――此类隔断具有较强的通透性,通透程度伴随立面造型镂空程度、材质透明程度、高低程度的不同而产生变化。通过半封闭式隔断的运用教广泛,可以产生隔而不断的效果,强调相邻空间之间的流动性与连续性。(3)象征性隔断――此类隔断又叫虚拟隔断,其特点是没有实体的界面分割空间,主要通过材质、色彩、光影、地面的抬高与下沉等进行心理暗示,通过消费者的联想自主的划分空间。

餐饮空间及设计方案范文3

关键词:度假村;规划布局;景观营造;客家文化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1-0019-05

收稿日期:2006-06-26

作者简介:李传成(1974-),男(汉族),山东济宁人,建筑师、讲师。

1 场地分析及主题探索

本项目位于广东省和平县,用地为长扇形,北边、东边临和平河及宾水河岸,西边临和平大道,南边为一城市道路。考虑到度假村的特点及其独特的环境,本设计以生态自然、休闲娱乐、温泉休养、宁静浪漫和客家文化为主题。力图实现“营造―深处自然,生态而宁静的休养生息之场所;营造―浪漫、令人无限遐想的人们喜欢逗留的场所;营造―以其特征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的场所;营造―高度关注并满足宾客本身特殊需要的场所。”之设计理念。

2 规划布局

2.1空间序列划分

本方案把整个地块分为四大区域。一是酒店、餐饮、娱乐区,包括旅馆、餐厅以及娱乐中心。用地南边和西边临城市干道依次展开为酒店、餐饮、娱乐、写字办公,依托城市干道解决复杂的各功能车流、人流的关系;同时是表达令人振奋活力的入口空间和恢宏建筑体量的临街界面:二是步行休闲商业街,包括滨临和平河的商铺、客家文化广场、客家生态门楼等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商业休闲场所;三是独立式度假别墅区,布置在用地中部,临生态水域而形成的人工绿岛上;四是生态水域四部分,是将和平河水引入,形成的自然水景穿插于三大规划结构之间,表达共用自然的生态理念。方案在空间序列的组织上借鉴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围合手法,酒店、餐饮、娱乐区和步行休闲商业街一起,围合出一个巨大的“庭院”空间。这“庭院”内有湖有岛,有曲径小桥与外部相连,可谓别有洞天。“庭院”还可以通过沿河商铺的平台形成借景,欣赏和平河的美景,而“庭院”本身也为酒店、步行休闲商业街提供景观,成为它们的后花园。

2.2道路交通

出入口布置:用地南边由东到西依次布置步行休闲商业街主入口、商业停车入口、商业计程车临时停靠点、别墅入口、酒店出入口;用地西边由南至北布置餐饮、娱乐主入口、餐饮、娱乐地库入口、步行休闲商业街主入口。

流线组织:旅馆车流在用地南边进、出形成环路,车辆进入门厅停靠、下客,而后前行进入地面停车或地下停车库。别墅主入口设在用地南边中间,亦为VIP入口,设置景观入口迎接人流,宾客下车后经景观廊道,过曲桥进入别墅区。

餐饮、娱乐主入口设在西边,面对和平大道,考虑车流靠近主入口方便下客。地面设大面积停车场,与旅馆兼用。

办公及后勤入口,用地西边设办公和后勤入口和地下车库入口,同时设员工自行车入口,并考虑写字楼、后勤办公地面停车。

步行街人车分流,在东南端步行街的尽端设地下车库入口和地面停车场。用地东南边设计程车停靠点,从而实现商业街人车分流。商业街人流从西北、东南及客家文化广场架空层进入,形成入口广场、架空层、节点广场、滨水步行带等,层次丰富、空间变换的步行引导空间。

静态交通:方案设置立体化静态交通系统。用地西边设大面积地面停车满足餐饮、娱乐、旅馆停车,东边设置商场地面停车,北部设后勤停车,同时设大面积地下停车。地下还设置了自行车停车。

3 景观及特色空间的营造

在景观设计中依据自然、生态和人性化原则,强调基地人文、地理环境,突出生态主题。通过不同层次空间领域的处理,在设计中引人自然、体现自然,并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精髓,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人们营造一自然生态而宁静的休养生息之场所。通过坡屋顶以及方圆形体组合等客家传统建筑元素和语言的引入,力求反映客家文化特色,探索景观与地域文化的融合。

3.1自然环境

方案将自然环境作为设计的起点和归宿,强调对自然的尊重和回应。在设计中吸取中国古典园林“本于自然”的特色,突出和平河独特的自然环境,力求使建筑融入自然,营造和谐而宁静的度假环境。注意建筑体量的控制,利用形体的穿插变化和装饰构件的灵活分隔未减小体量感。建筑多呈舒展的流线型,沿河展开,具有良好的亲水视野。在邻水处设置木头椅、绿化休息区、垂钓区等营造诗情画意,湖光水色,尽收眼底。温泉是大自然对这块土地的恩赐,也是本项目的核心。设计中引水进入场地,环绕别墅,使每栋别墅都有自己的温泉。酒店的客房也有半室外温泉。对游客来说,临湖享受自己的室外温泉,自然就在身边,身心与湖光水色连为一体。由自然风景围绕的土地,具有南国风情的棕榈树,通过曲线的体块镶嵌在树木河流之间的建筑群,带有温泉的客房,树木掩映中的别墅,优雅的河岸,这些元素将宾河、原始的自然环境充分融入规划设计中。度假村与自然交织成随机和谐状态,为久居城市中的人们提供了自然、平和、宁静而浪漫的休养生息环境。

3.2外部空间

在外部空间的设计中,将中国古典园林的可游性以及借景手法与现代商业建筑的趣味性、可达性和连续性等处理方法相结合,并积极体现鲜明的地域文化及气候特征。整个度假村仿佛一个优雅的江南园林,酒店、餐饮、娱乐区和步行休闲商业街一起,通过曲线的形体相围合。围合以外为动区,主要是酒店、商业街等的出入口。围合以内为静区,形成一个巨大的“庭院”空间。“庭院”中引和平河水成人工湖,湖心的小岛上,别墅邻水分布,围出中心广场,作为别墅区的公共活动平台。静处可修身养性,赏水观景;动处可游览购物,曲径探幽,领略客家风情。二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构成浑然一体的外部空间框架。

建筑通过曲线的体块,穿插围合的组合方式等,将基地划分成各具特色的外部空间序列。各区域之间是保留的树木、河道、广场道路、连廊等景观小品,形成隔而不断、有机联系的外部空间环境。旅馆以一个C字型的体量面向南面的城市道路,界定出U型的主入口,结合树阵和雨棚,构成引导空间。商业步行街通过一线状、弧形、半开敞的步行街和对称、封闭围合的直线街,构成具有客家特色的文化广场。游客可从西北、东南或客家文化广场的架空层进入,在这里游逛、购物、体验客家风情。在人造湖边、沿和平河边长达700m的滨水带,设置为生态、景观步行街。商业店铺设开敞外廊、平台朝向和平河,视线开阔,平台上覆盖张拉膜,同时设架空层,与河岸的绿化树木及小品相结合,形成连续的空间序列,共同营造观景、交往、购物的空间主题。 `

3.3建筑的灰空间(共用模式)

酒店综合体的三个建筑实体相互穿插围

合,构成丰富的空间。在东边,旅馆栋和餐饮建筑一起围合出一处面向人工湖的幽静空间。玻璃的顶棚使它有别于露天的广场,形成半室外的灰空间。这里视线开阔,景观优美,可欣赏近处的人工湖景和远处的和平河景。在此设置半室外茶座,结合棕榈树阵,营造既内又外的休闲、聚会的交流场所,达到空间的多功能共用。在沿河展开的商业店铺中,设置多处朝向和平河的平台,上覆盖张拉膜,同时设架空层,形成灰空间,为游客提供休息交流场所,使商铺中游客的行为保持连续性,同时引入河岸景观,活跃商业环境。

3.4浪漫的内部空间

室内设计充分结合建筑设计空间的特点,追求宽松休闲的气氛和浪漫的韵味。尽量体现地域文化的特色,运用传统的装饰材料,融合钢、玻璃等现代材料。用优雅的弧形线条及客家文化元素,结合色彩的搭配,营造浪漫的内部空间环境。

4 单体及细部设计

建筑单体的设计强调反映地域文化的独特浪漫的建筑元素运用以及与现代空间组织观念的融合,传统的材料和现代技术的对话。

4.1酒店综合体:采用分散设计手法,三段“C”字型型体穿插组合,形成联系紧密又互不干扰的各个功能区。形体舒展,内部房间采光、通风、视线好,在两边城市干道均形成对称、迎合之势。

旅馆坐北朝南,一层设公共大堂、会所、餐饮,大堂为一流动空间,结合二层上空,非常富于变化。二、三楼为温泉客房,四、五层为行政客房和总统套房。标准间为一间半形式,集居住、疗养、会客于一体的高档豪华客房。标准层突出垂直交通空间的景观性,设有旋转观光梯和景观电梯。

餐饮大厅为中间联体,面对西边城市干道。西边眺望城市街景、东边眺望和平河水景。大宴会厅前设前庭,视线开阔,为一理想的交往空间。设于一层和二层的中餐厅、豪华包间注重与外部空间联系及视线景观。

娱乐区设桑拿房和KTV包房,主入口设于北端,入口经架空层进入,较私密,而接待大厅跨两层,气派豪华。楼层的桑拿房和KTV包房都遵循主入口、接待区、大厅、私密单元的空间序列。写字楼、集团办公设于玻璃圆台体和主楼连体内,五层以下为写字楼、五层以上为集团办公,都为大空间灵活分隔,设观光电梯和开敞外廊相连。

4.2商业步行街:突出景观性和客家文化特色,由一线状、弧形、半开敞步行街和对称、封闭围合的直线街组成。坡屋顶、方圆形态等客家文化元素的运用――门楼,主体为两层,局部架空或设置二层平台,空间开敞,与自然融为一体。商铺通过二层敞台、伸出水面的挑台以及张拉膜,形成垂直和平河轴线,加强形体与空间向水中的延伸感。建筑群采用反映客家文化的黑白灰,黑瓦、白墙、黑色基座,色彩深沉而优雅,极富有个性。

4.3高档别墅:将别墅区布置于人工湖的中心岛上,与其他部分保持联系又相对安静。各别墅单体沿岛周边布置,外边共用水域,内部共享绿化,景观、功能完美结合。每栋别墅都有自己的温泉,温泉往往位于室外,是一个开敞的,风景优美的环境,使人们在泡温泉的同时能感觉到与外面的景色紧密相连。别墅采用坡屋顶形式,设架空层支撑于水面,轻盈舒展,突出水的环境特色。

5 结语

强调生态主题,反映地域文化以及地方文化传统与现代建筑设计的结合,是当前旅游度假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和平度假村的规划设计的分析,对此进行了实践探索,希望能为旅游度假建筑设计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餐饮空间及设计方案范文4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意境;办公空间;餐饮空间;硬传统;软传统

1 引言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室内风格独特,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古人的造物活动节奏与效率大大地低于当代人,但是慢节奏的设计实践反而可以让设计者有更深入的思考空间,造物活动与文化意境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由意象说生发,至唐代概念明晰,宋至明清走向成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清人王夫之曾一再强调:“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巧藏其宅;”1建筑和室内作为一种生活空间,是一种实存环境,它具有可观的体量,庞大的尺寸,构成了人的最密切、最亲近的生活环境。传统室内空间对意境的表达是多层次、多向度的,从铺地、护墙、窗、梁架、隔断等硬件的程式化造型到室内家具陈设、楹联等组合创造的空间整体氛围为使用者的遐思提供了辽阔的驰骋天地,可以激发活跃的浮想联翩,甚至能够引发具有高度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带来极为开阔和深远的领悟性。

随着民族自信心的增强和文化自省能力的提高,室内设计界也出现了许多传统风格的设计实践和成功案例,笔者作为一名室内设计师也进行了一些实践,并且有意识地在不同功能的设计空间中尝试体现传统文化意境,通过设计实践得出了一些个人的体会。

2 传统文化在办公空间室内设计中的表现手法

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设计,办公空间经历了复合功能到单一功能再到复合功能的轮回,信息技术带来的了办公方式的全新变革,对存贮功能的要求不再像以往需要较大面积;办公空间更加的注重人性化,包括对使用者身心健康的关注。

如何能创造出一个即满足现代办公功能需求,又体现传统文化意境的工作空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论题,笔者正好借自己的工作室进行了一次尝试。

本工作室位于苏州新区一座高层办公楼内,面积120平米,空间呈不规则形,从平面图上可以看出,空间的北侧为锯齿形围合,并且在北上方形成了较为狭长的空间。面对这样一个异形空间,笔者决定顺势而为,将整个空间划分为公共和私密两个部分。空间北部的狭长空间设置了财务室、总经理办公室以及洽谈区,这三个功能区间彼此之间联系比较紧密,但又需要强调各自的私密性,北部空间的序列性正好可以符合三个空间之间这种彼此独立又联系紧密的关系。南部的空间较为规整,因此成为了主要的工作区。在充分分析了空间形态的特点并且将各功能分区及流线合理组织后,在室内的哪些区域、以何种方式体现传统文化意境成为了接下来的设计重点和难点。

所面临的问题一:怎样让对传统文化意境与现代感强烈的办公空间的结合较为自然?问题二:选择哪种文化意象作为主要的表现形式?

因为方案地处苏州,在选择文化意象的过程中曾经考虑过园林景观、传统街巷以及沿河建筑等形象,最终选定了对古城街道意象进行一个抽象与再现。最终的结果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要将传统文化意境与现代感强烈的办公空间相结合,较为巧妙的方法就是将表现元素与带有功能性的装饰构件相结合,以此强调整个空间的整体性;二是需要选择简化的传统意象符号以一定的节奏韵律在整个空间进行分布和排列。以打印有苏州旧城黑白照片的展板两两相交形成传统建筑坡屋顶的造型,将展板与工作区下垂的格栅灯组合,工作区台面较长的尺度正好形成了三个狭长的通道,坡屋顶状展板的有序排列与照片主题从整体形象到细节都提示了传统街道的意向。照片与展板均采用无彩色,色彩的选择使得形象更好的融入了整个空间。

3 传统文化在餐饮空间室内设计中的表现手法

而与第一个方案截然相反的是笔者所做的一个名为“香雪海”的餐饮空间设计。本案地处于苏州城南,为20世纪80年代初的建筑。低矮的层高和连续的横梁使层高限制在梁底只有2.7米的高度,且业主规定为中式现代餐饮空间以及在包厢的数量上也有要求。作为高档次的餐饮空间这样的原始低矮的建筑形态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该项目给笔者的设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从高度及空间所受到限制的基础上进行推进。设计定位几经考量以及和业主的沟通等,最终将设计方案定位于整个方案按照中国古代传统的屋架结构来表现,几经商议决定通过屋架的形式来保证高度。经过图纸分析,平面布局调整恰当后,顶部设计迎合原有梁的造型以此最大限度保持高度。整个案例中屋顶的形态与传统中式屋顶的形态相似,最终形成了最高点。保持了原建筑板底和梁底的高度,成功的还原了原建筑的高度和状态。

经过笔者的分析,首先综合业主全包厢思路,结合周边顾客的消费观,笔者把一层调整为四个可分割的包厢,合则宴会,分则包厢。并同时考虑散座的需求灵活分割空间。此举得到了业主的认可。入口导向性的装饰与地面结合呼应层次分明的空间架构。迎面的造景看似上百条珊瑚鱼从墙面上欢快的游出。顶面上水滴“叮咚”融入青花瓷碗,溢出细细的水纹与空中的鱼儿以及池中水,水中鱼在灯光映衬下形成了动态的空中水景。在各个空间的转换区域,如走道尽端,或包厢转角等,采用了中式园林的设计手法转换空间,从视觉上引导移步换景的空间理念,给顾客以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切身体验。各个空间上升的顶、椽子、横梁、上托架以及顶内其他装饰物等构成了现代中式文化餐饮的空间氛围。

与前一个方案最大的区别在于餐饮空间在塑造中国传统文化意境时更加强调一种舞台感和戏剧化的再现,对意境的表达借助了更多的装饰元素和构件,室内陈设的设计再度考量着笔者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度。

4 余论

两个有着不同功能要求的现代空间都进行了传统文化意境的再现,但是两个空间却呈现了完全不同的形象,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中国的传统美学中错彩镂金与清水芙蓉是代表着截然相反的审美趣味,但是却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一种再现,也正如这两个方案带给人的感受一般,笔者藉此引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意境物质再现的一些思考。正如侯幼彬先生在他的《中国建筑美学》中所说的一样,中国的建筑传统分为硬传统和软传统,硬传统是对建筑形象、结构、构件等表层元素的继承和再现,比如坡屋顶、斗拱、穿斗结构等;而软传统则是指建筑物质形象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传统、思维模式、对时空的认知、审美观念等等隐形的精神层面的元素。软硬传统的传承同样成为了中国当代室内设计的关键问题,当代室内空间格局与物理范围的突变都决定了室内设计应该更加注重软传统的继承。真正的传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各种传统的室内设计硬件元素围绕着软传统这个核心将会创造出更加多元化的室内设计,从而使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得到真正的传承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 范江,洪.新中式主义[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餐饮空间及设计方案范文5

1.课题研究的内容

将法式西餐厅室内空间设计结合南京民国时期的传统文化,以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对西餐厅做出完整的设计。法式西餐厅位于南京1912街区,青灰色与砖红色相间的建筑群,风格古朴精巧,错落有致,成为民国文化为建筑特点的商业建筑群。民国曾是南京历史上最繁华鼎盛的时期,是南京城美丽又辛酸的一段绮梦。受西风东渐之影响,民国时期的建筑、社会风尚都带着中西合璧的味道。这样一种历史经验和怀旧情怀,自然成为时尚消费的最佳背景。

2.课题研究的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水平的增加,消费市场趋于成熟,在外就餐的人不断增多。高层商务往来的频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追求生活的个性,中青年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多元化消费。西餐就餐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也更好地迎合现代人追逐时尚、高效的需要。

二、设计定位与设计理念

1.设计定位本案定位:揉合民国南京特色的法式西餐厅。以南京民国时期的风格样式为切入点,依托南京特殊的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打造一个优雅,复古,民国情怀风格的西式餐厅。餐厅命名为“

旧爱”。“旧”代表的南京民国时期,“爱”代表对过去的怀念与留恋。餐厅设计将中西方经营理念、中西方文化揉为一体,形成古旧质朴、怀旧情怀的餐饮空间。旧爱就像是内心难以忘怀、难以割舍的旧爱,挥之不去的留恋。

2.设计理念

(1)法国传统文化与空间构成上的结合西餐厅的平面布局上借鉴法国凡尔赛宫平面布局形式,图案般的形式美效果。凡尔赛宫以中央主轴线控制整体,把主轴线做成艺术的中心。本案按照凡尔赛宫的轴线中心理念,以秩序性地排布方式,形成人流动的中心线,分两侧布置岛状分离的餐区。

(2)民国特色文化与空间构成上的结合民国的设计折衷中外,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取西方的现代文化思想,形成近代中国特有的设计风格。室内色调淡雅柔和,布置简单朴素,里面的布局以及装饰都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装饰花纹采用西方的纹样,灯是法国产的精美吊灯,陈设艺术采用民国风格要素。民国时期的风扇、吊灯、磨砂玻璃吊灯、中西合璧风格的家具、西欧的一些清新的花纹,等等。

三、西餐厅设计方案

1.前期平面设计构思

本案位于建筑的顶层,空间狭长。因此决定以偏西面的楼梯为主要的入口,东面的楼梯为安全通道。决定出入口,考虑到送餐距离以及送餐通道的设计与人流的干扰性,所以决定把厨房定在中间靠北的地方。这样设定的主次通道,更有利于人流的走向。

2.设计成果展示

(1)西餐厅平面图布局借鉴传统西餐厅规整的方式,空间内部两排比较紧凑独立的柱子中间为主要的通道,左右两边为对称性的餐区,平面布置期望达到图案化的图形设计效果。西餐厅的功能分区看重私密性,又注重每个区域的互动性。门厅处展示文化性的物品。圆型卡座区是通过抬高台阶形成很好的私密性。岛型就餐区、四人桌是通过隔断,灯光形成私密性。吧台是距离厨房最近的地方,也是一个大的聚餐区。从门厅处进入,向西可以到达西面的岛型就餐区、附近的散座区以及四人桌区域。向东到达吧台、圆型卡座区、东面对称性的岛型就餐区。卫生间是最靠近安全通道的地方。

(2)设计方案效果图①门厅设计:餐厅门厅设计,从楼梯上来,直对着服务台。服务台的北面是等候区。从大门进入,对着的是文化主题的装饰物。工艺品融入到餐厅的装饰、各种用品当中,如银质烛台和餐具、瓷质装饰挂盘和餐具等。还有采用具有代表性的生活用具和传统兵器也是一种的装饰手段,常用生活用具包括青花瓷、民国桌椅等。装饰图案主要是表现在地摊上,装饰图案大量采用植物图案。②吧台设计:酒吧柜台是西式餐厅的主要景点之一,是西方人生活方式的体现。吧台区域是位于中间的厨房南面。吧台两边是操作台,人们可以在这里可以品尝美酒,畅谈理想。③圆型卡座区设计:西式餐厅在就餐时特别强调就餐单元的私密性。光线的明暗程度创造就餐环境的私密性。餐桌上点缀的烛光可以创造出强烈的向心感,从而产生私密性。见图2④四人餐桌区设计:餐桌被白色或粉色桌布覆盖。餐椅的靠背和座垫采用相同面料。餐厅的餐椅造型比较简洁,具有欧式。卡座区两边是木质的隔断,隔断的图案与纹饰带有民国风情,起到营造私密空间的效果。欧式台灯及壁灯,昏暗的灯光,创造复古的气息,也增加了私密性。旧爱民国风法式西餐厅环境雅致,气氛和谐。音乐相伴,桌台整洁干净,所有餐具一定要洁净。晚餐时,灯光暗淡,桌上微黄的灯光,营造一种浪漫、迷人、淡雅的气氛。

四、结语

餐饮空间及设计方案范文6

从旅客的角度来说,一个完美结合最具有艺术魅力的建筑形态与传统建筑文化的花园式航站楼将成为他们愉快旅程的起点。

关键词:具有艺术魅力的建筑形态 花园式航站楼 功能清晰运营高效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项目概况:

南宁吴圩机场是我国重要的省会干线机场,它与桂林机场、昆明机场和贵阳机场构成了我国西南部民用航空的主框架。

本次航站区规划的设计目标是:

适应南宁吴圩机场作为我国省会干线机场以及西南和西南地区的重华要交通枢纽的发展目标。

提供统一完整的设施发展规划。

指导南宁吴圩机场本期建设和未来中长期的发展。

完善机场对基地航空公司的功能支持,提高运营效率。

飞行区处于机场的东侧,空侧新跑道3200米建设,停机坪满足至少25个停机位使用,从而满足而2020目标年航空业务量的需要。

二、航站楼设计理念

航站楼是机场总体规划的主体,应是功能清晰,运营高效,服务灵活的。本方案设计展现了当代建筑设计高科技的美感,反映了中国西南部崛起的中心城市―广西南宁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迅猛发展和腾飞。

新建航站楼的设计方案将为旅客提供一个独特而又便捷的出行和到达场所,为旅客和迎送人员营造一个舒适环境,带来一个愉快而温馨的出行体验。

从旅客的角度来说,一个完美结合最具有艺术魅力的建筑形态与传统建筑文化的花园式航站楼将成为他们愉快旅程的起点。

新航站楼具有以下主要的设计目标:

为机场用户,旅客和迎送人士,提供一个便利、舒适的环境场所。

为机场当局和租赁用户提供高效的航站楼运营设施。

航站楼的内部布局便于旅客方便快捷地到达楼内的任何地方:方向清晰,标识明确。

图1:航站楼鸟瞰图

三、航站楼的建筑造型设计

采用了二十一世纪的建筑设计语言和新边锋设计手法,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南宁吴圩新国际机场航站楼,将成为提升南宁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建筑。

新航站楼设计构思的主题为山水绿城,壮锦璀璨,腾飞南宁

1.山水绿城――诗画般的山水意象

跌宕起伏的曲面屋顶远山的轮廓遥相呼应,再现了广西南宁山水如诗画般的意境。柔美的曲面顶棚,形成流动的航站楼室内空间;秀美的航站楼室内环境,通过航站楼内花园的巧妙设计劲情展示,出发与到达旅客均可强烈感受到把绿城南宁的“半城绿树半城楼”浓郁绿意。

2.壮锦璀璨――民族瑰宝与最现代化航站楼的完美结合。

壮锦是中国壮族传统手工织锦,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是壮族人民最精彩的文化创造之一,是广西民族文化瑰宝。

通过设计巧妙地把壮锦的图案经过艺术提炼并简化之后,组成了屋面天窗和陆侧交通绿化带的图案。把最具有艺术魅力的建筑形态与最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的完美结合。阳光透过屋面天窗把壮锦图案洒向航站楼室内地面,旅客将在现代化的航站楼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神韵。壮锦光影将让旅客体验到屋面和地面组成的空间生动光影变化。

3.腾飞南宁――喻示南宁经¬济和环境腾飞和崛起

飞鸟般灵动的形态,航站楼的外形给人驭风而起的感觉―以流畅的曲线和曲面造型象征飞翔意念,体现“飞跃”、“升腾”的意味,象征着南宁经济的迅速腾飞。

弧形的屋盖,舒展的指廊两翼,既似飞鸟翱翔,又如飞行中的机翼。外形设计融入了航空器的特质。银光闪闪的外壳,具备了现代、流畅、浑然一体的建筑风格。

主楼波浪般起伏的屋面,流畅多变的外墙,犹如从环境优美的地平面乘势而起,屋面和外墙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变化莫测,步移景异,犹如一个不可分割的生命体。

飘动的曲线塑造出充满力量、速度和技巧的动态建筑,流动互融、节奏分明的建筑空间。

屋面的自然挑出盖住了车道边,水晶宫般通透的幕墙完全展现出来。

主楼和指廊的体形过渡非常自然,无论是陆侧还是空侧都浑然一体。

指廊的造型同样舒展大气,屋面连着朝机坪倾斜的外墙,与整齐排列的登机桥相映成趣。

整个外壳由银灰色的铝板和通透的玻璃幕墙所包裹,透出异常精美的感觉。

优雅的建筑造型与高效的建筑功能融为一体,互相平衡。

图2:航站楼夜景鸟瞰图

四、航站楼的空间设计

内置中庭花园的航站楼使人感觉优美和惬意,更为旅客提供了舒适怡人的候机环境。我们期望创造的是青山绿水的航站楼意像,为来往旅客提供了一段舒适,诗意的旅程。

室内空间的变化非常戏剧化,三维曲面的顶棚和侧墙紧紧相连,构成动感流畅的空间效果。在大跨的空间下面,没有多余的结构,视线开阔,旅客可以清晰地辨别方向。屋顶的轮廓从室外开始,沿着主要的出发流程起伏变化引导旅客,空间具有明确的方向感。

办票岛的顶盖仿佛从地面生长起来,独特的形态与建筑外形一脉相承。

充满绿意的航站楼内花园中庭与前庭,把自然景色与阳光引入到达大厅和行李提取大厅,空间上下连通,大大改善了到达旅客的感受。

一组组大大小小的天窗,为大厅洒满了自然光,空间在流动,光影在变幻。生机盎然的内部设计和商业空间,带给旅客美好的体验。

商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安排井然有序,人们可以从任何角度欣赏出港大厅的全貌,激发了他们在此购物、餐饮消费的乐趣。

进入隔离区后,又是特别安排的节点空间,旅客可以在此餐饮购物、眺望机坪。CIP旅客紧邻航站楼内花园,候机环境相当优越。

候机大厅也是出港流程的,设计着重于商业的运作及服务。旅客在此逗留候机,商店相对集中安排,使旅客一眼就能看见多姿多彩、各式各样的商品。

到达旅客沿程可以通过玻璃幕墙看到外面的景观。

线型的空间结构引导国际旅客穿过边防检查、到达行李认领区。然后,走过检疫和海关,最后进入宽阔的迎客大厅。

国内到达旅客可以步行或从远机位流程到达行李大厅。

迎客大厅的中庭和前庭空间为迎接远道而来的宾客提供了最好的场景。

图3:航站楼候机大厅表现图

五、航站楼旅客流程

本次方案流程设计采用分层式布局。设计安排出发流程在三层(8.0米层),到达流程在二层(4.0米层),旅客主流程全程下行,功能分区明晰,以保证简捷、灵活、便利的旅客流线。

设计考虑了垂直交通中电梯的定位方式,满足残疾人士和部分旅客的需要。

在设计中,我们对国内出发和到达,国际出发和到达,国内中转国际,国内中转国内,国际中转国内,国际出发国内段,国际到达国内段,国际经停,贵宾流程,行李流程等,都做了合理细致的安排。

结合航站楼平面构形特点,合理布置旅客中转流线。通过中转厅的合理设置,旅客通过简单的换层,就能通过检查区域进入目的候机区域。方案以提高旅客中转效率为目标,设置了国内中转厅和国际中转厅各一个,各自服务目标明确,中转旅客更为便利。

六、结语

航站楼的设计应力求功能清晰,运营高效,服务灵活,为旅客和迎送旅客的客人营造一个便利、舒适的环境场所,带来一个愉快而温馨的出行体验。

航站区的各项设施的设计应以计算先行。以年旅客吞吐量和高峰小时旅客量及相关参数推算出陆侧交通、航站楼的运营设施、空侧跑道等需要的容量。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设计出整个航站区的基本规划构型方案。

航站区的设计方案应充分考虑与远期规划的衔接,并且预留一定的灵活性。航站区的设计方案应整体考虑,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参考文献: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一期航站楼》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