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气候变化对植物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气候变化对植物的影响范文1
(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陆地生物圈通过光合与呼吸作用与大气不断交换二氧化碳气体。经过漫长的时间推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了相对稳定的时期。但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石化燃料的大量使用、森林破坏、人口与饲养家畜数量的急剧增加等人为因素的作用,引起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速度比过去任何时期都快。
(二)全球气温升高
有报告指出,近100年来全球温度升高了0.74℃。这是近1000年来温度增加最大的一个世纪,尽管气候变暖问题仍然存在科学上的不确定性,但有90%的可能性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如果人类继续按照目前速度排放温室气体,那么二氧化碳有效倍增将在几十年内到来,届时全球平均气温将增加1.4~5.8℃。全球温度增高将改变各地的温度场,影响大气环流的运行规律,各地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时空分布也会改变;增温造成的海冰、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还会使海平面上升,将给地球水资源、能源、土地、森林、海洋以及人类健康、物种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冲击,造成许多目前仍无法估计的重要影响。
(三)区域间降雨的不均衡
国家评估报告指出,近100年来,我国的年降水量有微弱的减少,虽然近50年来降水量呈现小幅度增加趋势,但区域间变化明显。未来降水频率和分布将发生变化,旱涝等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会增加,强度会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生产等产生很大影响。气候变化将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气温每上升1℃,农业灌溉用水量将增加6%~10%。
二、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是多尺度、全方位、多层次的,农业对气候因素变化非常敏感脆弱,是受气候因素变化影响最大的行业。光、热、水、二氧化碳是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能量和物质的提供者,它们的不同组合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同。温度增高将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早成熟,从而影响作物籽粒灌浆和饱满,降低作物营养物质含量和品质。
(一)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可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和水分利用率,有助于作物生长,小麦、水稻、大麦、豆类等C3作物产量显著增加,但对玉米、高梁、小米和甘蔗等C4作物助长效果不明显。现有研究指出,在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可使C3作物生长且产量增长10%~50%,C4作物生长且产量的增长在10%以下。然而,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植物生长的助长作用(也称”施肥效应”),受植物呼吸作用、土壤养分和水分供应、固氮作用、植物生长阶段、作物质量等因素变化的制约,这些因素的变化很可能抵消二氧化碳增加的助长作用。
(二)降水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农作物对降水存在类似倒U型曲线的敏感性关系。当降水严重不足时,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会出现干旱症状,从而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当降水量增加到一定范围内,加上温度及光照的配合,作物得以茁壮成长;当出现连续大雨、降水量超过一定范围时,又会对作物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开花期出现阴雨会影响作物授粉,造成落花落果;长期阴雨还会诱发病害;降水量过多会造成农田渍害,严重时作物会被淹死。农作物各生育阶段对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对水分的敏感性也不一样,也就是说敏感临界点和敏感性曲线的峰度都会发生变动。作物对水分最敏感时期,即水分过多或缺乏对产量影响最显著的时期,称为作物水分临界期。
(三)气候变化对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底物,其浓度升高必然会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重要影响。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时,植物光合作用增强、光合时间延长、光能利用率提高、光补偿点明显下降,而此时气孔阻力增加、气孔导度减小、蒸腾速率减少、呼吸速率降低,使单位叶面积土壤水分耗损率降低,提高了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了植物避旱能力。
(四)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育期的影响
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可使大多数植物开花提前几天不等,一些主要农作物如小麦、水稻、大豆等在高浓度二氧化碳条件下,均提前数天开花。
(五)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区域水热要素分布和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化,无论变暖还是变冷以及温室气体浓度变化,都将导致光照、热量、水分和风速等气候要素的量值和时空格局发生变化,势必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全方位、多层次的影响。光照、水分、热量等条件决定着区域生物量,气候因素变化通过光、热、水等要素变化影响土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而影响土壤肥力,温度升高或降水量减少会减少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土地资源的生产力;温度降低或降水量增加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增多,其中以温度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起主导作用。
三、气候变化影响的对策
气候变化对植物的影响范文2
关键词:植物;新陈代谢;环境因素
1 温度
植株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温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①种子的发芽。多数种子在变温条件下可发芽良好,而恒温条件下反而略差。②植物的生长。大多数植物均表现为在昼夜变温条件下比恒温条件下生长良好。其原因可能是适应性及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积累。③植物的开花结实。在变温和一定程度的较大温差下,开花较多且较大,果实也较大,品质也较好。植物的温度周期特性与植物的遗传性和原产地日温变化的特性有关。在园林建设中,必须对当地的气候变化以及植物的物候期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发挥植物的园林功能以及进行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植物在生长期中如遇到温度的突然变化,会打乱植物生理进程的程序而造成伤害,严重的会造成死亡。
2 水分
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分是植物生理生化反应的溶剂,是物质运输的介质。植物所在基质内,水分同样也影响到植物的呼吸作用,水分过多会占用气体空间而使植物根系缺乏氧气窒息,水分不足则因得不到足够的水分而干渴。所以要根据植株所在环境而适当供水。根据植物对水分的需要分为3类植物,旱生植物,湿生植物和中生植物,同一植株的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不同,一般来讲,种子萌发时期需要水分较多,幼苗时期根系弱,深入基质较浅,需要保持湿润。生长到一定阶段抗旱能力增强,生长旺盛期,需要水分较多,开花结实时则空气湿度较小,果实成熟期则相对要求空气干燥些。
3 养分
养分是植物所不可缺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样也需要一个适宜的范围,养分过多会出现中毒现象,养分过少会营养不良,同时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并要清楚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对矿物元素的种类和吸收量。矿质元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很大。缺乏某种必需元素,往往会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了解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种类,是合理施肥的基础,同时也是无土栽培时配制营养液的依据。
4 土壤基质
土壤基质的pH值对植物的生理生化性质影响很大,根系对植物所处基质的酸碱性与植物的遗传性有关,有的植物能在酸性介质中生长良好,有的能在碱性介质中生长状态良好,但是实验证明,酸性介质中生长良好的植物嫁接到适应碱性介质的植株上仍然能够茁壮成长,说明植物根系的生理是植株抗性的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
5 大气环境
除了根系所处基质环境外,大气环境也是植物生长分化的重要影响因子。对绿色植物来讲,氧、二氧化碳、光、热、水及无机盐类这6个因素,都是绿色植物的生存条件 。在植物的影响因子中,有的并不直接影响于植物而是以间接的关系来起作用的。光照度和光照时间直接控制着植物的生长分化,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光控发育的重要因子。我们可以控制光照时间和光照度来控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弱。
大气温度是影响酶活性的最重要因素,酶参与重要的生理生化反应,是植物生长,生理分化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酶的参与,植株稍微收到伤害后很难修复。大气中的水分包括空气湿度和降水。实验证明,植物对大气降水十分向好,如果平地浇水,植物生长缓慢,但是如果大气降水的话,植物的无机营养和有机影响大的生理代谢都加快,植株生长明显。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模拟降水能够加速植物生长。很多家庭在降水时候,会把花卉搬到室外去,接受浇雨,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大气气体的组成对植物的生长也存在重要影响,空气质量较好的情况下,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在大气污染情况下,有的植物能够对有害气体选择性吸收,有的植物会被空气中的有害成分导致死亡。有部分研究者做了对酸雨对植物新陈代谢的影响模拟实验,从酸雨对植物膜透性、光合系统、呼吸作用、物质代谢和酶活性的影响,在降雨或浇水的时候,各种物质会从植物的茎叶组织析出,当雨水酸性增加时,这个过程会加剧,PH值越低,降水时间越长,植物细胞受损越严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均减弱,物质代谢缓慢,酶活性降低。诸多因素表明,酸雨对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严重不利。当然有些植物能够对有害气体选择性吸收,比如花卉中素有“吸毒王”之称的吊兰。空气中的CO2气体对人体是无益有害的,而对于植物而言,它们吸收CO2并放出O2,与人们形成了互补的营养关系。
6 结语
环境因素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生态因素,控制好恰当适宜的生态因子,所以研究植物对所处环境的营养吸收规律对植物的生长营养发育,新陈代谢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
参考文献
气候变化对植物的影响范文3
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氟氯烃、氟氯烷烃的大量使用,航天事业的高度发达都对臭氧层造成了极大的损耗。臭氧层被大量损耗后,吸收紫外辐射的能力就会大大减弱,从而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UV-B明显增加。而生物的生理和进化过程都会受到UV-B辐射的影响,并与UV-B辐射的量有关。过量的UV-B辐射量会引起生物形态的改变,甚至二级新陈代谢也会受到影响。这些影响一旦发生就会破坏原先的竞争平衡,改变物种的组成,进而影响不同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臭氧层的损耗可能会给部分入侵种提供更好的入侵条件。以植物为例,如果入侵植物原产地的日照时间长,紫外辐射强,该入侵植物在入侵地同等条件下比乡土种就具备了更强的抵御性以及竞争力,从而进一步繁殖,极其容易对已经脆弱的城市生态系统造成更大的破坏。
2CO2浓度增加
大气中的CO2浓度增加,会对植物、昆虫、微生物等的生活环境、生长周期、形态、抵抗力等造成不同的影响。就植物而言,CO2浓度增加可以增加C3植物的入侵性,这将导致C3杂草比C4植物的竞争力更强,CO2浓度增加还可以提高入侵植物的生物量、资源利用率以及繁殖能力,直接影响植物入侵。此外,在氮素不增加的情况下,生物量会增长,碳氮比会增加,一些在低氮肥处生长的种类可能会有更强的活力。目前,城市生态系统中外来杂草所占入侵种的比例较大,CO2浓度的增加为这些外来入侵的杂草提供了更大的生存机会,有可能造成入侵植物的大范围扩张,花园、草坪、绿化带等城市内部的小型植物群落都会遭到破坏,破坏城市生态系统。此外,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入侵群落的初级生产量、组成与结构以及群落动态产生重要影响,改变群落的可入侵性。
3气候变化
由于CO2浓度的增加,全球的气候格局将发生变化,如全球变暖、极端气候事件增加和强度加大。而这种气候的变化也会影响到植物入侵,从而会影响城市生态系统。气候的变化导致了不少乡土种消失或者需要面临迁移,而适宜气候改变的植物就会趁机传播,侵占资源,进而大量繁殖,导致城市生态系统的破坏。其次,由于大量的人为活动产生的城市热岛效应,局部气温上升更是加速了这一现象的发生。
4酸雨
由于工业化进程和城市的发展,城市生态系统普遍面临着酸雨的问题。酸雨会增加土壤和水体的氮素营养,有利于生命力强的外来植物入侵。酸雨加速土壤酸化,促使Ca2+、Mg2等基本离子淋失以及Al3+增加,危害植物的生长发育,并导致植物的内源激素以及化感作用发生改变,某些耐受力和适应力强的外来植物在与当地植物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而逐渐成为入侵种。在酸雨改变群落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条件下,原本一些生长受到限制的物种可能会因为生长条件的合适而大规模入侵城市生态系统,从而造成巨大的生态灾难。
5土地利用方式变化
城市生态系统中人工活动频繁,比如开山修路,城镇扩建,截断河流,建造房屋等。伴随着这些土地利用格局和森林覆盖率的变化,城市生态环境日益破碎化,从而进一步降低城市生态系统原本就脆弱和单调的自然调节机制。而入侵物种相对来说,受到生境破碎化的影响更小,甚至可能存在促进的作用。例如,城市建设带来的大量交通廊道就可能为入侵生物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为外来生物的入侵和大规模爆发提供可乘之机。
气候变化对植物的影响范文4
2009年底,世界气象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发表《2008年温室气体公报》。《公报》说,2008年大气中的大多数温室气体浓度继续增加,可长期留存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创下工业革命以来的新纪录。
该《公报》的数据显示,2008年二氧化碳在地球大气中的浓度为385.2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与2007年相比增加2.0PPM,呈持续增长之势。工业革命前,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大约为280PPM,几乎固定不变。
这似乎是最权威的数据,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铁证,但里面其实有误导之嫌。
第一,从280到385.2,增长38%,这个数字看起来大,但PPM的计量标准是百万分之一,换算成百分比,也就是从0.028%上涨到0.03852%,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比例仍然相当微小。
第二,在整个地球发展史中,二氧化碳浓度也是极不稳定的。据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地质学家施普特尔的分析,距今6.35亿年前形成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当中的同位素发现,当时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目前的32倍左右,在上亿万年的地球演化史上,二氧化碳浓度是大幅下降的。
第三,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植物的生长却是有好处的。一般来说,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最适浓度为 1000 PPM。二氧化碳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气肥”,在温室大棚中,我们会人为地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达到增产的目标。
当然,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也将引起大气温度的升高,为一些害虫提供了适合的生存环境,导致虫害加剧,对农作物的品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高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农作物能够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分子进行光合作用,使得农作物体内碳素含量增加,而在吸收氮素量不变的情况下,农作物体内的碳/氮比值升高,这样蛋白质的含量将会降低,农作物的品质也将下降。
但经过西方媒体的不断渲染,二氧化碳气体居然成了一种污染源,成为人类的公敌。欧洲花大的代价搞所谓的“碳捕捉”技术,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化,永久埋在地下,这不算一种对植物生长的犯罪吗?
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似乎不能用二氧化碳的大气浓度作为标准。如果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则会促进植物的繁盛,将会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在所谓的气候变暖模型中,这个因素却有意被忽视掉了,使气候变暖成为一场政治操控,而不是严肃认真的科学研究。
人类是最为渺小的,人类排放量在亿吨级的水平,而地球碳库的总水平都是万亿吨规模。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库在海洋和土壤中。植物的根在土壤中吸收氧分时,会与周围的物质发生呼吸作用,此时的呼吸是有氧呼吸,而排放的二氧化碳,故在根部,即土壤中二氧化碳储量巨大。
气候变暖的所有推断,都排除了水蒸气的巨大作用,并且基本忽略了气体在目前大气温度下的对流传热。按常理,地面附近被加热的暖空气会与上面的冷空气发生交换,我们知道每升高1000米气温会下降好几度,平流层里就像一个大冰窟,温室效应在这里并不起任何作用。
气候变化对植物的影响范文5
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多尺度的和多层次的,既包括正面影响,同时也包括负面效应。
但目前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因为不利影响可能会危及人类社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会给人类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适应气候变化会花费不小的代价。
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并将继续产生明显影响
观测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影响,如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冻土融化、河(湖)封冻期缩短、中高纬生长季节延长、动植物分布范围向南、北极区和高海拔区延伸、某些动植物数量减少、一些植物开花期提前,等等。自然生态系统由于适应能力有限,容易受到严重的、甚至不可恢复的破坏。正面临这种危险的系统包括:冰川、珊瑚礁岛、红树林、热带林、极地和高山生态系统、草原湿地、残余天然草地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等。随着气候变化频率和幅度的增加,遭受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在数目上会有所增加,其地理范围也将增加。
自然生态系统按其生长环境可分成陆生与水生两大类生态系统。前者又可按其植被类型分成森林、草原、荒漠等生态系统,也可按地形划分高山、盆地、海岸带等生态系统。后者可分成海洋和淡水两类生态系统,其中淡水又分静水(湖泊、池塘、水库、湿地与河口湾)生态系统与流水(江、河、溪流)生态系统。下面选取冰川、湖泊、江河、海岸带、植被(森林、草原)和农业等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的生态系统为例,介绍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生态系统影响的观测事实和未来可能的演变趋势。
自然植被的地理分布与物种组成可能发生明显变化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全球生物群落的分布型与全球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自然植被分布的变化最能体现气候变化的影响。距今6000年前左右的全新世大暖期的鼎盛阶段,我国植被带明显偏北。现今西北地区的草原与荒漠区,在全新世曾是广阔的温带森林和森林草原,各种草原动物也非常丰富。但随着全球气温的波动式下降,同时受第四纪冰期气候波动和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地隆升的影响,我国自然环境出现了明显的区域差异,生物多样性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取决于气候变化后物种相互作用的变化,以及物种迁移后与环境之间的适应性平衡。在移动过程中,生态系统并不是作为一个一个单元整体迁移的,它将产生一个新的生态结构系统,生物物种构成及其优势物种都将会变化。这种变化的结果可能会滞后于气候变化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植被模拟研究显示,气候变化时,某些物种由于不能适应新环境而面临灭绝的危险,也可能出现新的物种体系。
全球变暖将对我国植被的水平及垂直分布、面积、结构及生产力等产生很大影响。气候变化将改变植被的组成、结构及生物量,使森林分布格局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
小冰期后期以来的变化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地面立体摄影)
2002年3月27日,内蒙古中部地区迎来今春第一场区域性、大范围连续降雨,一些地区出现雨加雪天气。这次降水覆盖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盟等地,并向自治区中东部锡林郭勒盟、赤峰市等地移动。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已连续3年大旱,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巨大损失。这次降雨将遏制内蒙古中东部地区的扬沙、沙尘暴天气的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春旱。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曹家洼村,一群绵羊冒着雨雪赶路。
冰川、冻土和积雪可能减少
高山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冰川将随着气候变化而改变其规模。由于全球变暖,一些冰川出现了减少和退缩现象。如非洲乞里马扎罗山的冰川面积在1912~2000年间减少了81%。1889年它完全由冰雪围绕,今天只剩下15%由冰雪围绕,且主要由季节性冰雪覆盖。
我国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自小冰期后期以来,一直处于后退状态。1962年至1980年,冰川退缩了80米;1980年至1992年,冰川又退缩了60米。据1959年开始观测以来所积累的资料,该冰川的物质平衡亏损20世纪60年代平均为-53毫米/年,20世纪80年代增到-346毫米/年,1990~1991年间更增至-706毫米/年。1959~1986年累积负平衡达6130000立方米,相当于冰川减薄3.25米。在乌鲁木齐河流域,1964年航测地形图上共量算到的冰川面积为48.2平方公里,1992年再次航测冰川面积已减至40.9平方公里,减少15.1%。
据资料推算,我国西北各山系冰川面积自“小冰期”以来减少了24.7%,达7000平方公里左右。
随着全球进一步增暖,山地冰川将继续后退萎缩。根据小冰期以来冰川退缩的规律和未来夏季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预测,估计到2050年我国西部冰川面积将减少27.2%,折合冰量约16184km3。其中,海洋性冰川减少最显著,为52.5%,6925km3;亚极地型冰川次之,为24.4%,6631km3;极地型冰川最少,为13.8%,2629km3。三类冰川的冰川物质平衡每年亏损值分别高达-1318毫米、-900毫米和-623毫米,冰川平衡线高度将分别上升238米、168米和138米。未来50年西部地区冰川融水总量将处于增加状态,天山北麓与河西走廊最大融水径流预计出现在21世纪初期,其年增长量为几百万到千万立方米不等;柴达木及青藏高原的内陆河流域冰川融水高峰预计出现在2030~2050年,年增长约20%~30%;塔里木盆地周围高山冰川2050年前径流增加量可达25%左右。
我国西北各山系“小冰期”冰川与现有冰川比较(单位:平方公里)
山系“小冰期”盛时冰川面积(平方公里)现有冰川面积(平方公里)面积变化(平方公里)百分比(%)
阿尔泰山449293-156-53.2
天山122489196-3052-33.2
帕米尔28822206-676-30.6
喀喇昆仑山66305925-705-11.9
昆仑山98358735-1100-12.6
祁连山32881972-1316-66.7
总计3533228328-7004-24.7
随着全球进一步增暖,冻土面积继续缩小。未来50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空间分布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80%~90%的岛状冻土发生退化,季节融化深度增加,形成融化夹层和深埋藏冻土;表层冻土面积减少10%~15%,冻土下界抬升150~250m,亚稳定及稳定冻土温度将升高0.5~0.7℃。
随着全球进一步增暖,高山季节性积雪持续时间将缩短,春季大范围积雪提前消失,积雪量将较大幅度减少,积雪年际变率显著增大。到2050年,冬季气温将升高1~2℃,随着降雪量缓慢增加,青藏高原和新疆、内蒙古稳定积雪区积雪深度将分别以2.3%和0.2%的速度缓慢增加。同时,雪深年振幅将显著增大,大雪年和枯雪年的出现更为频繁。到2100年大范围积雪将可能于3月份提前消失,春旱加剧,融雪对河川径流的调节作用将大大减小。
气候变化可能是导致湖泊水位下降和面积萎缩的主要因素之一
湖泊作为降水和有效降水的历史和现代记录,更能反映气候变化的空间变化和区域特征。以我国青海湖为例,气候变化可能是导致其水位下降和湖面萎缩的因素之一。青海湖水位在15~19世纪的近500年间尽管存在较大的升降波动,但出现明显的直线式下降趋势却是在近百年,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仅在1908~1986年间就下降了约11米,湖面缩小了676平方公里。有实测记录以来,1957~1986年间下降了2~3米,湖面缩小了264平方公里。
50年代至80年代我国西北主要湖泊面积变化(单位:平方公里)
湖名50年代统计60年代地形图量算70年代卫星照片量算80年代统计
艾比湖1070823522500
博斯腾湖996980930864
布伦托海835790770765
玛纳斯湖550590
塞里木湖454454457457
巴里坤湖1401148890
艾丁湖124230
青海湖45684304
另外,我国西北各大湖泊,除天山西段赛里木湖外,水量平衡均处于入不敷出的负平衡状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湖泊均向萎缩方向发展,有的甚至干涸消亡。
有关研究表明,在未来气候增暖而河川径流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平原湖泊由于水体蒸发加剧,入湖河流的来水量不可能增长,将会加快萎缩、含盐量增长,并逐渐转化为盐湖,对湖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利;高山、高原湖泊中,少数依赖冰川融水补给的小湖(如帕米尔高原的一些湖泊),可能先因冰川融水增加而扩大,后因冰川缩小后融水减少而缩小;地处山间盆地以降水、河川径流或降水与冰川融水混合补给的大湖,其变化趋势引人注目,如青海湖长期处于较大的负平衡状况,湖水位呈下降趋势。如未来温度继续升高,湖区水面蒸发和陆面蒸散均会有所增加,若多年平均降水量仅增加10%,仍不足以抑制湖面的继续萎缩,仅趋势减缓,如降水增加20%或更多,湖泊来水量会增加,湖泊会扩大,水面上升,湖水淡化,有利于湖泊渔业和湖周地区生态与环境的改善。这样的机遇有可能在下世纪某个时间出现。
海平面升高将影响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系统
1900年以来,全球变暖引起的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20厘米。这将会严重影响珊瑚礁、珊瑚岛、礁岛、盐沼以及红树林等海岸带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资源,进而影响海岸带环境和经济。
沿海主要验潮站的实测资料显示,我国海平面近50年呈明显上升趋势,上升的平均速率为每年2.6毫米,近几年上升速率加快。据专家预测,我国未来海平面还将继续上升。这将使许多海岸区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这将会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湖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的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灾难。同时,也将对社会经济产生严重的影响,因为我国海岸线漫长,沿海低洼地区约占整个海岸线地区的30%。约有70%以上的大城市,一半以上的人口和近60%的国民经济,集中在东部经济带和沿海地区。
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增加
目前对气候变暖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出现的变化了解甚少。现有的研究指出,与全球变暖关系密切的一些极端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水、热浪、雪崩和风暴、沙尘暴、森林火灾等,其发生频率和强度可能会增加。由这些极端事件引起的后果也会加剧。如干旱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将加重草地土壤侵蚀,因而将增大荒漠化或沙漠化的趋势。
综上所述,全球变暖可能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许多是不利的,甚至是不可逆的。
气候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可能以负面为主
气候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同时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发挥作用。气候变化会程度不同地影响到全球各地区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如主要农作物及畜牧业的生产、主要江河流域的水资源供给、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人类居住环境与人类健康以及能源需求等。人类社会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随其地理位置、时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条件而变化。
我国农业生产将面临产量波动增大、布局与结构调整、成本与投资增加等问题
农业可能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气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境,更是不可缺少的主要物质资源之一。气候变化也对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业的生产环境、布局和结构产生影响。
试验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取决于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作物品种及培育、土壤性质、病虫害、二氧化碳对植物的直接影响,以及气温、二氧化碳浓度和作物适应能力等因子之间彼此的相互作用。现有关于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未来(2020年,2050年和2080年)全球三大作物(小麦、玉米和水稻)产量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作物产量将减少,北半球发达国家的产量将增加。由于气候变化影响存在的这种区域差异性,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将更为严峻。以亚洲为例,目前亚洲地区谷物进口量随着人口的增加,已从1961年的2000多万吨,增长到1998年的8000多万吨。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亚洲粮食供应与需求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我国是农业大国,气候变化将使我国未来农业生产面临以下三个突出问题:
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大
气候变化对我国作物生产和产量的影响,在一些地区是正效应,在另一些地区是负效应。对产量的影响可能主要来自于极端气候事件频率的变化,而不是平均气候状况的变化。
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后,灌溉和雨养春小麦的产量将分别减少17.7%和31.4%。气候变暖后,不考虑水分的影响,早稻、晚稻、单季稻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均呈现出不同幅度的减产,其中早稻减产幅度较小(-3.7%),晚稻和单季稻减产幅度较大(-10.5%)。气候变暖后,我国玉米总产量平均减产3%~6%,其中春玉米平均减产2%~7%,夏玉米减产5%~7%;灌溉玉米减产2%~6%,无灌溉玉米减产7%左右。
总之,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倍增时,温度升高、作物发育速度加快和生育期缩短是作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据估算,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产量在总体上因全球变暖可能会减少5%~10%左右,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但气候变暖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种类作物的产量影响不同,我国水稻、小麦以及玉米品种多,品种间差异也很大,因此要有意识地调整农业种植制度、选育抗逆性强的品种和选择适当的生产措施等,使之适应气候变化。如果能够对不利影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的话,未来30~50年(2020~2050年)的气候变化还不会对全球乃至中国的粮食安全、重要基础设施和自然资源产生重大影响。
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影响的研究表明,年平均温度增加1℃时,大于10℃积温的持续日数全国平均可延长15天左右,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将由目前的长城一线北移到沈阳——张家口——包头——乌鲁木齐——线。气候变暖还将使我国作物种植制度发生较大的变化。据计算,到2050年,气候变暖将使三熟制的北界北移500千米之多,从长江流域移至黄河流域;而两熟制地区将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区的中部,一熟制地区的面积将减少23.1%。
气候变暖后,我国主要作物品种的布局也将发生变化。华北目前推广的冬小麦品种(强冬性),因冬季无法经历足够的寒冷期而不能满足春化作用对低温的要求,将不得不被其它类型的冬小麦品种(如半冬性)所取代。比较耐高温的水稻品种将在南方占主导地位,而且还将逐渐向北方稻区发展。东北地区玉米的早熟品种逐渐被中、晚熟品种取代。
气候变暖后,蒸发相应加大,如果降水量不明显增加,将会使我国农牧交错带南扩,东北与内蒙古相接地区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70公里左右,华北北部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150公里左右,西北部农牧交错带界线将南移20公里左右。农牧过渡带的南移虽然可增加草原的面积,但由于农牧过渡带是潜在的沙漠化地区,新的过渡带地区如不加保护,也有可能变成沙漠化地区。
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
气候变暖后,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造成地力下降。在高二氧化碳浓度下,虽然光合作用的增强能够促进根生物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土壤有机质的减少,但土壤一旦受旱,根生物量的积累和分解都将受到限制。这意味着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以满足作物的需要,施肥量的增加意味着投入的增加。
气候变暖后,农药的施用量将增大。随着气候变暖,作物生长季延长,昆虫在春、夏、秋三季繁衍的代数将增加,而冬温较高也有利于幼虫安全越冬。温度高还为各种杂草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此,气候变暖可能会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另外,气候变暖后各种病虫出现的范围也可能扩大向高纬地区延伸,目前局限在热带的病原和寄生组织将会蔓延到亚热带甚至温带地区。所有这些都意味着,气候变暖后可能不得不增加施用农药和除草剂,而这将增大农业生产成本。
气候变暖将导致地表径流、旱涝灾害频率和一些地区的水质等发生变化,
特别是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
水资源对全球变暖的响应问题,是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加大,可能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使地表径流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地表径流将发生变化
对于全球变暖后地表径流的变化,现在比较一致的预测是:到2050年,全球年平均径流变化将表现为高纬和东南亚地区径流增加,中亚、地中海地区、南非、澳大利亚减少的趋势。对我国而言,七大流域天然年径流量整体上呈减少趋势。其中,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年径流量变幅较小;淮河及其以北地区变幅最大,以辽河流域增幅最大,黄河上游次之,松花江最小。全球变暖后,我国各流域年平均蒸发将增大,其中黄河及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将可能增大15%左右。
台湾缺水:2002年4月24日,在中国台北县附近的一座水库,一名当地男子在几近干涸的水库库区察看情况。台湾持续的干旱少雨使得当局被迫决定在夏季关闭游泳池以节省用水,必要时还要实施配给供水。
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将出现变化
随着径流减少,蒸发增大,全球变暖将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尽管由气候变化引起的缺水量小于人口增长及经济发展引起的缺水量,但在干旱年份气候变化引起的缺水量将大大加剧我国华北、西北等地区的缺水形势,并对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全球变暖对农业灌溉用水的影响远远大于对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影响,尤其是在降水减少和蒸发增加的地区。预计,2010~2030年西部地区缺水量约为200亿立方米,2050年将缺水100亿立方米。而且西部地区由于缺乏供水工程等水利设施,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较大。
旱涝灾害出现的频率将发生变化
全球变暖可能增强全球水文循环,使全球平均降水量趋于增加,但降水变率可能随着平均降水量的增加而发生变化,蒸发量也会因全球平均温度增加而增大,这可能意味着未来旱涝等灾害的出现频率会增加。
一些地区的水质将出现变化
全球变暖后,一些地区由于蒸发量加大,河水流量趋于减少,可能会加重河流原有的污染程度,特别是在枯水季节。同时,河水温度的上升,也会促进河流里污染物沉积、废弃物分解,进而使水质下降。当然,年平均流量明显增加的河流,水质可能会有所好转。
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传染性疾病传播范围可能增加,危害人类健康
众所周知,许多通过昆虫、食物和水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如疟疾等,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全球变暖后,疟疾和登革热的传播范围将增加,这两种通过昆虫传播的疾病将殃及世界人口的40%~50%。而且,气候变化可通过各种渠道对发病产生影响,危害人类健康,其中包括对人体直接影响,对病毒、细菌、寄生虫、敏感原的影响,对各种传染媒介和宿主的影响,对人的精神、人体免疫力和疾病抵抗力的影响等等。
人们因气候变化而产生不适应的感觉,也会助长某些疾病的蔓延,使病情加重,甚至导致死亡。据研究,气温变化与死亡率有密切关系,在美国、德国等国的城市,当有热浪袭击时总体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全球变暖后,高温热浪将随之增加,这将引起与热有关的疾病和死亡增加。
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对贫穷地区的人口将是最大的。
气候变化将影响人类居住环境
大量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将从下述三个方面对人居环境产生影响,一是气候变化后,资源生产、商品及服务市场的需求产生了变化,使支持居住的经济条件受到了影响;二是气候变化对能源输送系统、建筑物、城市设施以及工农业、旅游业、建筑业等特定产业的一些直接影响,转而对人居环境产生了影响;三是气候变化后,因极端天气事件增加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使得居住人口迁移。
人类居住地尤其是河边和海岸带居民受气候变化最普遍、最直接的威胁是洪涝和滑坡。人类居住环境目前正遭遇包括水和能源短缺、垃圾处理和交通等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因高温、多雨而加剧。
低海拔海岸区的城镇化快速发展,正在迅速地增加那里的人口居住密度,使得人为财富(城市)处于海岸气候极端事件的威胁之中。
面临气候变化时,居民收入大部分来源于受气候支配的初级资源产业,如农业、林业和渔业的经济单一居住区,比经济多样化的居住区更脆弱。
尽管目前关于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研究只是初步的结论,但气候变化会对全球各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将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一点是确定的。
气候变化可能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大部分热带、亚热带区和多数中纬度地区普遍存在作物减产的可能;对许多缺水地区的居民来说,水的有效利用降低,特别是亚热带区;同时,受到传染性疾病影响的人口数量增加,热死亡人数也将增加;另外,大暴雨事件和海平面升高引起的洪涝,将危及许多低洼和沿海居住区;由于夏季高温而导致用于降温的能源消耗增加。
气候变化对植物的影响范文6
关键字:森林;土壤;有机碳
中图分类号: S285 文献标识码: A
碳循环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生态过程的基础。大气 CO2 浓度和气温升高将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循环产生深刻影响,如影响植物光合作用产物积累、运输与分配,改变凋落物产量等,而后者的变化又可以通过影响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来加速或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进程。近年来,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针对不同的生态系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1850 年以来,大气CO2浓度升高了近100 umolmol-1, 地球表面温度升高了0. 76℃。全球变暖以及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近年来,不同的学者就不同地区的土壤碳密度与碳储量、土壤碳库的在不同生态系统的分布特点以及土壤碳过程及其稳定性开展了研究。但是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结构的复杂性以及森林对干扰和变化环境响应的时空动态变化,至今对森林土壤碳库的储量和动态的科学估算,以及土壤关键碳过程及其稳定性维持机制的认识还不是很多。尤其是对土壤碳的管理鲜有报道。由于人们对森林的经营活动不可避免的影响到森林生态系统的碳过程,因此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应该将碳管理的理念贯彻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活动中。
1 土壤有机碳库研究概况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人们对土壤有机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有机质中含碳有机物的种类,数量及其与土壤性质与肥力之间的关系等方面。20世纪50年代,Francis Hole在两个森林生态系统和一个草地生态系统中设立DIRT 实验研究土壤碳输入来源和速率。20世纪70~80年代由于森林的大面积采伐与破坏,人们开始关注森林采伐,以及土地利用方式改变所引起的土壤碳流失。20世纪90年代关于土壤有机碳的研究已经就不同尺度的土壤碳库估算,土壤碳库分布特征,土壤碳的影响因素和转化过程与土壤碳库动态及历史演变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N沉降以及大气CO2浓度升高对不同生态系统土壤碳的影响见于报道。这表明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全球气候变化与土壤碳库的关系。森林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约85%的陆地生物量聚集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对维持全球碳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关于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循环的研究却依然相对较少。
2 土壤有机碳库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
2.1 土壤有机碳库的库-源转换
陆地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中最重要的环节,对大气CO2浓度变化的影响仅次于海洋。据估算世界范围内约有1500 Pg有机碳储存在1 m深度的土壤中,土壤碳储量相当于大气碳库的 3. 3倍和植物碳库的 4. 5倍。全球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为 402~787 G t,占全球陆地土壤中碳储量的25 %~50 %,森林对维持全球碳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成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孔玉华等人[11]对科尔沁沙地与辽河平原交界处的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带上,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土壤碳积累及汇源功能转换特征的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及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土壤碳在时空上表现出源与库的转换过程。据估计,年土壤呼吸所涉及的碳达68-77Gt,土壤碳库的变化动态将影响大气中CO2的浓度,加剧或减缓温室效应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同时对生态系统的分布、组成、结构和功能产生深刻影响。由于土壤有机碳对生态过程以及土壤碳库对大气成分与气候变化的反馈作用的重要性,了解土壤有机碳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对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动态至关重要。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与应对必须基于对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状况以及影响土壤有机碳输入与输出的各种因素的深入研究。
2.2 土壤有机碳的肥力特征
土壤有机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也是土壤质量评价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的重要指标。许多研究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程度上决定着各类土壤的肥力高低,增加土壤有机质,可以使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更多的养分,改善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促进植物的生长。肖靓等认为土壤有机质可以作为土壤营养状况的主要判断指标,周国模等则将其作为评价退化生态系统中的恢复效果的指标。土壤中移动快、稳定性差、易氧化和矿化的那部分碳称为活性碳,它对植物养分供应有最直接作用,可以灵敏反映不同经营措施对土壤碳库和潜在生产力的影响,指示土壤有机质的早期变化。
3 森林土壤碳储量以及土壤有机碳库的分布规律
欧美等主要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完成了国家水平的土壤碳库估计和全球土壤碳库总值估计,Post,Eswaran,Batjes等人基于植被单元或土壤分类单元的全球土壤碳储量研究表明,在1m深度的土壤中土壤有机碳库为15001600 Pg,Batjes认为如果将估算深度延伸至2m全球土壤有机碳库估计量将增加60%。David等人估计美国的森林碳储量为36.7Pg,其中50%储存在森林土壤中。Kurz通过长期的定位研究认为1920~1989年间加拿大的森林每年固定的碳为0.2Gt。Alexeyev对俄罗斯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的估算为74Pg。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土壤碳库及其变化问题。不同的学者从各自所掌握的土壤数据资料入手,采用不同的估算方法对中国土壤有机碳储量做了评估。由于各种碳库研究的资料和方法的差异,致使估计值在50~185Pg的较大范围内变动。在第 236 次香山会议上, 与会土壤学家讨论认为中国土壤总有机碳库应在70~90 Pg范围, 提出可以将90 Pg作为中国土壤总有机碳库的默认值。近10a 来,中国学者对本国不同气候带主要森林类型的土壤碳储量进行的研究表明,我国各类森林的土壤碳储量的变化范围在44-264 t /hm2,平均为107.8 t /hm2。从热带至温带森林土壤碳储量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不同森林类型之间土壤碳储量 碳含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土壤表层。伴随着林龄的增加,森林土壤碳含量和碳储量呈现增加的趋势;随着海拔的增加,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也表现为增加的趋势。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存在明显差异例如,对我国南亚热带 4 种主要人工林类型的研究表明:红锥火力楠和米老排3 种阔叶人工林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比马尾松人工林高出了11%~ 19%。
4 土壤有机碳化学结构及其稳定性
土壤有机碳是由复杂多变的有机分子单体和化合物组成,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差别来自于土壤不同组分间化学结构的差异。土壤中的糖类物质( 氧烷基碳) 多为不稳定易分解的碳组分,而富含脂肪类物质( 烷基碳) 或木质素( 芳香族碳) 的土壤有机碳由于内在的分子特性而表现为相对稳定且不易分解。因此,土壤碳是否能够稳定的固持,最终取决于土壤碳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随着近年来激光分解波谱,固态13C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和热解质谱测量等土壤原位和非破坏性分析技术和手段等应用,可以在分子水平上更深入地阐明土壤碳固持的状态和过程。采用可见/红外光谱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土壤有机质的光谱学特性发现,西双版纳次生林转变为橡胶园后,胡敏酸中羧基和酚基结构比例降低,而脂肪族 芳香族和多聚糖比例增加。利用13C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方法研究土壤有机质的化学结构发现, 与马尾松人工林比较,南亚热带3 种阔叶人工林的土壤表层具有较低的烷基碳,较高的氧烷基碳和较低的烷基碳/氧烷基碳比值,说明了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比3种阔叶人工林土壤碳库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
5 气候变化和森林管理对土壤碳储量的影响
土壤有机碳具有不同的更新和周转速率,其碳转移方向与强度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决定着大气 CO2 的浓度。因此,研究全球变化影响下森林土壤碳库的动态变化规律,已成为当前土壤碳的源汇效应演化与全球变化关系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国际上正在兴起尝试采用红外地缆等加温设备模拟研究温度升高或降水变化对森林土壤碳储量及碳过程的影响。近年来, 在我国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哀牢山亚热带森林,东灵山温带森林,河南宝天曼暖温带天然次生林和广西亚热带人工林陆续开展了土壤增温与降水控制的长期定位实验,以期深入揭示区域气候变暖情景下( 包括干旱胁迫) 森林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响应及其调控机理。在影响森林土壤碳库变化的诸多要素中,氮元素逐渐引起广泛关注。大气氮沉降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碳的输入输出过程,对森林土壤碳库产生影响。自2003年起,模拟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野外控制实验在我国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森林也逐渐开展,研究表明,氮沉降增加显著增加氮饱和森林土壤可浸提有机碳的含量,表明氮沉降增加可能会提高森林土壤有机碳的固持能力,土壤碳氮耦合的研究成果表明氮沉降很有可能是影响森林土壤碳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森林抚育、恢复、造林、采伐等经营措施可以直接影响森林碳库,并且能够通过改变凋落物数量及其化学性质和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影响森林土壤碳库。森林经营方式的转变,即将天然林转变为次生林或人工林后,土壤有机碳储量显著降低,土壤轻组有机碳降低尤为明显。造成森林土壤有机碳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凋落物归还数量及其质量改变,以及水土流失和经营措施对土壤的扰动引起土壤有机质加速分解或流失等。不同采伐措施对土壤碳储量和活性有机碳含量也有影响,一般采伐会减少土壤储存的有机碳,特别是强度采伐迹地增大,雨水冲刷严重,加之土温升高,加速土壤有机碳的释放和流失; 强度择伐短期内可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而皆伐后造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出现下降趋势。综上分析,维持森林的高生产力带来的碳输入,并且避免由于土壤干扰等造成的碳释放是提高土壤碳储量和土壤持续固碳的有效森林经营措施如何通过合理的森林经营模式,包括造林树种的选择森林抚育和采伐措施等,提高人工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且获得最大化的固碳潜力应该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6 土壤呼吸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子
目前,森林土壤呼吸主要集中研究时空变异规律,即日、季节动态,及其与日、季节动态相关的温度、水分等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主要受非生物因子温度和水分变化的调控,而昼夜变化则可能主要受植物生理活动周期性等生物因素的影响。在我国北亚热带-南暖温带过渡区,土壤呼吸速率手土壤温湿度的交互影响。同海拔高度上土壤呼吸的空间变化与土壤温度呈显著的相关性,证明土壤温度是调控土壤呼吸在海拔高度上变化的主导因子。
国内外研究广泛关注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 ( Q10值) 及其在区域碳循环模拟估计中的重要性,其中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与土壤质量的关系引起广泛讨论。研究表明,Q10值表现出强烈的季节和年变异,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子是温度而且受土壤温度测量深度影响较大,而土壤湿度则是其变化的潜在影响因素。Q10值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空间分布与降水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稳定性的空间异质性有关。
关于气候变化引起的温度,大气CO2浓度变化以及氮沉降等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的研究多采用人工模拟的方式。模拟氮沉降实验表明在不同林分类型中N沉降对土壤呼吸速率和 Q10值的作用效果不同,可能与微生物活性及细根生物量等有关。许多森林土壤模拟增温试验研究发现,增温后土壤呼吸速率显著提高。但是,模拟 CO2浓度升高对森林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尚未确定,在红松和长白松林中土壤呼吸速率明显降低,土壤表面 CO2浓度升高导致 CO2扩散受阻可能是土壤呼吸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而在南亚热带人工林大气 CO2浓度倍增和高氮沉降使土壤呼吸速率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卫云燕,尹华军等.气候变暖背景下森林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9,15(6):888~894
[2] 黄从德,张健等.四川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生态学报,2009,29(3):1217-1225
[3] IPCC. IPCC WGI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07: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Switzerland,2007: 12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