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范文1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施工设备管理;管理种类;问题及对策
前言
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兴起,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个企业针对信息化管理都做出了相应的结构改变,而建筑行业也应该跟随社会发展的潮流,积极应对信息化管理的影响。建筑企业根据信息化管理的影响对施工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并及时更正了自身对于设备管理的观念,增加了设备的使用效率,也能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
1信息化管理角度下建筑施工设备管理种类及方式
1.1资料管理
建筑企业在管理施工设备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对于设备资料的管理。所有的设备资料已经蕴含了设备的说明书、维修卡、以及设备的规格介绍。这些资料需要企业设立专门的管理人员将建筑工程当中需要用到的设备资料一一整理出来,以便于在设备需要维护的时候供给维护人员做参考。除了对于硬性资料的管理,管理人员也需要将设备维修的次数以及维修所花费的数额单据保存起来,在未来财务部门进行核算的时候,能够为会计核算建筑工程的成本提供很多方便。对于资料的管理,管理人员通常会在建筑工程进行当中为建筑设备进行编号,将每个建筑设备的编号都输入到特定的编号软件当中,并针对每个编号都能编制独特的编码,以便于管理人员对于设备的查询和管理。管理人员将在后期收集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相关的故障数据,将这些数据都对应的输入到管理软件当中,公司的技术人员将通过管理软件获取关于建筑设备的相关数据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以便于及时处理设备的更新和故障问题。
1.2监控管理
建筑企业在对建筑设备的管理除了在资料管理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数据收集,还应针对建筑设备进行了实时的监控[2]。管理人员将根据自己对设备的编号来安装此设备的监控设备,并将序号与GPS设备连接起来。该种设施的组装会注意到设备的损坏以及防拆问题。通过对建筑设备的实时监控来达到为管理人员报警的效果。对于GPS的技术来讲,管理人员可以通过GPS的定位来收集设备的使用轨迹信息。而在建筑设备当中所安装的摄像头则能保证管理人员能及时的对设备进行观察,除了观察设备的运行状况还能观察施工的整个过程并将影像信息记录下来。当设备的一切画面都被管理人员以先进的通讯手段记录下来以后,管理人员对于建筑设备的管理将不再拘泥于地点,可以实时的用电脑或者手机来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
1.3运转及能耗记录
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除了要考虑建筑工作当中的原料成本和人力成本,还需要考虑到设备方面的成本问题。设备的成本又包括了设备在正常的运转过程中所需要的耗能,以及设备的购买和租赁当中的花费以及设备维修方面的花费。设备方面的成本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成本当中占据比重比较大的一部分,因此建筑公司需要针对设备的运转及耗能给与一定程度上的重视。建筑公司需要通过管理人员对于设备运转以及能耗方面的管理来适时的降低设备运行所需要花费的成本,以保证工程的工作效率和利益。针对该方面的管理,建筑企业已经划分了专门的管理人员,并在设备上安装了对于设备能耗记录方面的仪器,该仪器能细致的计算出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的具体消耗。对于设备能耗方面的记录不仅仅是关于耗能方面,还能将每次加油的量以及次数都记录下来,使得管理人员能够对设备的能耗量拥有更加精准的掌控。管理人员对能耗问题掌控细致,才能在向财务部门进行报价时给与最准确的数据,减少自身的工作量的同时还能提升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
1.4数据分析
建筑公司对于建筑设备的管理的最后步骤就是对所有施工设备管理信息的汇总,很多时候工作人员会将设备的相关信息分类,并以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但关于设备的管理信息太多,所需要绘制的图表也很多,需要管理人员对设备的管理信息进行系统的分类,并将之一一整理出来。对于绘制图表所需要的信息都将被管理人员输入到计算机的数据库当中,数据库会自动生成关于设备管理信息的图表,促使管理人员对于设备信息更加了解。在对设备数据的管理上还需要划分时间段,将每个时间段对于设备的管理信息都分开,并针对数据进行筛选,找出此设备管理拥有的信息,以此来方便设备管理人员及时发现设备运行当中所存在的问题。管理人员应该借着数据库的便利,积极管理设备信息,促使自身的工作量显得更加精简,也能很大程度的提高工作效率。
2信息化管理角度下建筑施工设备管理存在问题
2.1企业领导缺乏重视
很多建筑行业的领导已经习惯了建筑行业原有的对于建筑设备的管理方式,且在传统的管理模式当中,建筑设施出现的问题也并不能影响整个工程的进程和企业的盈利。因此,在该种条件下部分建筑企业并不赞成对于设备管理的改变,其认为改变管理方式只会为原本正常的工作带来更多的麻烦,虽然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更加现代,但原有的管理方式已经足够能满足建筑行业的需要了。企业领导对于信息化管理的不重视,就促使了企业并不会对信息化的管理进行宣传,企业的工作人员也不需要特意的改变自己的管理形式,更不需要对信息化的管理做系统的学习。该种形势下,使用传统的管理手段促使企业在同行业的竞争当中逐渐处于落后的地位,整个对于设备成本的把控也没有使用信息化管理方式的企业好,在收益方面自然也不会比其他的企业高。不仅造成了管理人员在管理思想上的懒惰,也使得企业的管理观念严重滞后,为企业的未来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2.2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部分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的素质比较差,很多设备管理人员并没有经过系统的设备管理知识。一部分管理人员在专业上所学的内容已经不适合现今状态下的管理形式。从其专业素养的角度考虑,很多管理人员缺乏了对于信息化管理的学习,具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属于已经工作多年的老员工,就意味着其对于新兴的信息化管理即使自己有研究,也并没有在学校当中进行过相关知识的学习。而新员工虽然已经有了关于信息化管理的相关知识,但其在工作经验上却又有所欠缺。从管理人员的素质方面考虑,部分管理人员对于建筑设备的管理并不重视。建筑设备的管理人员的工作环境长期处于建筑工地当中,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内容也比较复杂,一些管理人员对于设备的管理工作不耐心也没有责任心,很容易在记录设备的运行状况时出现错误,并在后期的数据分析当中产生偏差,为自身的工作以及财务部门的核算增添更多的麻烦。
2.3管理制度不健全
建筑公司在对于建筑设备的管理方面并没有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对于信息化管理的管理制度。建筑公司一般来讲更加注重的是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工人的安全问题,其次是关于建筑工程的用途和利益问题。对于自身企业的管理制度的建立都有可能出现漏洞,更何况是对于设备管理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筑企业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致使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当中懒懒散散,对于记录的工作信息也不加以研究核实,没有对于工作的正规标准,管理人员对于建筑设备的管理工作相当于名存实亡。该种状态会使得建筑设备留下安全隐患,甚至会造成建筑工人的生命安全问题。
3信息化管理角度下建筑施工设备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建筑企业面对种种的设备管理问题,需要及时的做出应对措施,以此才能更好的应对信息化管理的影响下企业之间的行业竞争。
3.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重视度
企业的领导需要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深入了解信息化管理的过程,并对传统的对于设备的管理模式与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进行对比,用科学的手段分析出哪一种是对于建筑公司的发展有利的管理方式。企业领导者对于信息化管理有利认识,才能重视在建筑设备方面的信息化管理。在企业当中宣传信息化的管理理念,促使管理人员了解信息化管理的作用,使其能更加勤奋的学习信息化的管理知识,也能尽快的革新管理观念,促使自身在专业素养方面稳步得到提高。
3.2引进管理人才,加强培训工作
企业已经开始重视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自然需要积极开展对于信息化管理知识的学习。企业应该为建筑设备的管理人员提供培训和进修的机会,督促其学习信息化管理的手段[9]。企业也可以采取招聘的形式引进大批的管理人才,将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代入带企业内部,并加强新老管理人员的交流,促使其能够互相学习知识,并相互借鉴工作经验,使其在增加信息化管理知识的同时又能增加更多的实践经验。企业对于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其增强了对于建设设备的管理责任,也增加了更多的工作耐心,从工作效率和质量方面都有所提升。
3.3建立管理制度,更新施工设备
企业方面还需要加强对于设备管理制度的建设,通过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管理制度来督促管理人员管理设备,使其能够在对设备信息的统计以及对设备的检查方面都能更加细致。管理制度的规范使得管理人员的工作更加细致,工作模式也更加标准,也更容易发现建筑设备当存在的隐患。对于已经老旧的设备,管理人员也能及时的对其进行更新,而坏损的设备也能及时的派遣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维护。管理制度的建立从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建筑工人的生命安全。
4结论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盛行,建筑行业也已经搭乘了信息时代的东风。建筑行业争相对信息化管理手段的使用,促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管理人员由于对于信息化管理的认知,也很大程度的提升了自身的发展空间。相信通过建筑企业对于信息化管理的重视,并针对建筑设备管理工作所做出的改善,定然能为设备管理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也能实现为企业的建筑工作降低设备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晓翔,吕丽平.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管理优化模型研究与仿真[J].科技通报,2013,01(04):70-72.
[2]周英.建筑施工企业大型机械设备协同型管理方法研究[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3,06(03):124-126.
[3]叶成英.建筑施工企业设备管理现状及有效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03(140:102-103.
[4]曹杰.基于管理成本视角下建筑工程设备管理优化研究[J].门窗,2014,11(03):334.
[5]孙波.探究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及其调配[J].江西建材,2014,09(13):273.
[6]赵逍.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基础与管理机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4(08):180.
[7]贾岚.论建筑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管理[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06(10):90-92.
[8]单波,夏同强.浅析建筑施工现场大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J].建筑安全,2015,07(03):60-62.
[9]吴海.论建筑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5,09(06):231.
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范文2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建筑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繁荣期。工程项目的增多、工程量的增大,对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从自身的管理入手,增强企业竞争力,是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关注的焦点。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实施是解决企业管理难题的最优途径,也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得以生存的关键。
■一、前言
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增加,也给建筑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确立了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出产业的地位。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而愈演愈烈,通过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综合收益,也是适应市场信息化需求的发展方向。
■二、施工企业信息化的施行状况
目前国内施工企业发展良莠不齐,但提升整体竞争力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定位。通过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督促施工企业自身工程质量的提高和工程项目的科学化管理,也有助于整个行业的信息整合。就信息化施行情况现状来看,一些大型建筑企业起步较早,计算机技术应用相对成熟,已经完成了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初步构建。但在企业占有比例更高的中小型企业中,信息化开展较晚,甚至还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在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和招投标过程中,依赖手工操作,还不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平台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价值,这也是造成国内施工企业整体水平两极分化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整个建筑行业发展来看,信息化起步整体较晚,远远落后于其他技术行业,因此,建筑企业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开展已经迫在眉睫。
■三、施工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的作用
3.1建筑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目标
信息化系统的构建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首先要明确系统建设的目标,将信息化管理的起步定位在满足企业的基础数据、文档管理、日常办公和人力资源等基础管理需求。其次,信息化管理的进一步目标是在设计管理和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与普及。通过对企业各环节信息化管理的实现,提出了更高的建设要求,就是要将信息化管理手段推向项目管理应用的更高层次,从而真正实现建筑企业的整体信息化管理转变,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收益。
3.2实现多方协同作业与信息共享
信息化管理的实现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开放的平台,借此来创建一个信息共享空间,为各企业间的协同作业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项目管理的信息化集成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通过对预算管理、设计管理、招标管理、施工管理等环节的数据分析和合理规划,增进合作企业间的信任度,同时对项目工期、质量和成本做到信息互通,最大程度的发挥组织协调的作用,通过信息交互避免多方合作过程中各施工企业各自项目管理上的漏洞存在,从而保证多方协作的经济收益。
3.3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统一规划管理
建筑企业庞大的日常信息以及业务数据是建筑企业重要的信息资源,因此,这些信息的集中和统一存储是施工企业决策数据的积累,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项目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作为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信息资源的收集、存储和利用都要经过统一、细致的规划和管理,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满足不同情况下的使用需求,发挥信息的真正意义。此外,除了在基础设计上考虑到数据体系的建立,更要在信息管理中融合统计与分析工具,通过智能化分析工具对项目投资、工程成本、施工进度、经营利润等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并在智能分析工具的作用下,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辅助。
■四、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系统管理研究
4.1项目概况信息化管理
工程项目的概况包括项目的基本资料,例如,项目名称、地点、投资单位、投资金额、项目负责人等主要信息。这部分信息的集中和整理,是要保证信息的及时、有效和准确,目的是让相关人员了解工程的主体。
4.2项目招标规划信息化管理
招标规划信息化管理,是通过对招标工作中的各环节的统筹安排,建立项目招标的结构体系,直观、准确的反映招标过程中的范围与内容,便于协调其中的各项相关因素。
4.3施工投资控制信息化管理
施工控制,包括对项目的进度、质量和资金投入等环节实施目标化管理,在满足项目要求的同时,将以上因素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从而对整个工程项目起到约束的作用。特别是投资控制,是建筑施工企业信息系统的主要目标,从投资估算、施工图预算、合同造价、实际造价支出等涵盖了工程投资建设的全过程资金相关数据,因此,信息化管理可以在实现保证工程质量的基本前提下,压缩成本支出使收益达到最大化。
■五、 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对项目管理实施信息资源整合,从而达到信息化的高度统一。项目管理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是建筑企业综合竞争力价值的体现。建筑行业信息化革命的开展,为建筑行业的振兴和繁荣平添了新的契机,在推行科学化企业管理的道路上开启了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冯兰晓.如何进行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李宇宁.施工企业信息化初探[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范文3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施工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首先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建筑施工企业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进行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应用;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建筑施工企业传统的施工生产方式和施工技术进行现代化改造,从而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企业。
一、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指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方主体以及各个阶段对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应用,从而不断提高建设工程管理水平的过程。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具有离散性、单件性、流动性、非标准性等特点,加之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内涵丰富,所以加强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1、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数量剧增,规模越来越大,技术指标要求越来越精确,与此同时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内在需求更有效的管理方法,提高项目风险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2、信息化管理能够同时、实时对不同层级的管理者提供其所需要的批量信息,实现对建筑施工项目中各管理环节进行及时、全面的监督以提高施工监管质量。
3、建筑项目的信息管理提供了技术的公共平台,有利于建筑项目参建各方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更有助于各部门、各层级的信息沟通和协调,从而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4、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能够系统全面的存储与项目有关的全部信息,从而可以实现对以往项目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也便于对历史资料信息的查找和利用,为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在将来的施工中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
二、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原因分析
1、企业的管理人员从知识上和意识上没有跟上社会的发展
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不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真正的作用,只知道计算机能帮助我们编辑、打印文件,辅助财务处理,辅助预算,辅助设计等单项应用,不知道信息系统的实施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管理制度的变革,不了解管理信息系统能带给我们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如果不知道信息系统能为我们做什么,就意识不到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也就不会去研究、实施管理信息系统。
2、信息化技术应用软件开发不完善
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于开发,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许多的企业往往重视首次开发,而不重视后期项目的跟进;满足于简单的网上办公,忽视信息资源的存储、交换、分析、统计、工作提醒等功能。目前国内没有关于建筑施工企业统一的推广的应用管理系统,各施工企业的管模式师和管理方法又不尽相同,软件开发公司对系统的开发也往往是根据企业自身需求进行开发,而对建筑施工行业的管理模式、方法不甚了解,在开发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和漏洞,而企业在推广新的软件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当企业适应并发现问题后,往往又需要重新定制开发,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企业在巨大的投入面前往往会止步,造成企业信息化系统开发不完善,无法发挥其更强的的功能和作用。
3、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对于多数的企业来说,管理模式较为单一,往往使用的是信息技术的某一个或几个单元,没有进行系统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应用;而对于一些企业和项目的管理者来说,往往也是满足于文件的、邮件的接收等基本信息传递,对信息化技术的理解不多,造成推广应用及对信息化系统深层次开发积的极性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造成的人员素质的高低不平,对信息化内容的分析、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于南方发达地区来说,由于信息发达,对信息化的理解和管理水平相对较高,而对于北方欠发达地区,对信息化的理解和管理水平相对偏低,对全国来说整体管理水平不高。由于整体管理水平的现状,造成了无法充分发挥和享用信息化技术带来的便利。企业
三、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相关措施
1、加强人员的管理
人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企业不仅应注重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培养,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以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质量保证意识。还应提高项目经理队伍素质,实行项目经理资质认证制度,加强对项目经理的跟踪管理,通过详细、全面的资料,全面反映其管理水平,并运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把外部压力变为内部动力,来促进提高项目经理自身的素质。通过对人员的管理有效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也可以更加快速的实现工程的工期和经济目标。
2、完善信息化软件的开发应用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对信息化应用技术软件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应用,深度开发系统功能,对信息化的管理流程进行梳理和完善,并根据流程对系统进行完善;制定标准化的工作流程程序,明确各级信息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明确输入输出内容;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应更加注重现场管理,信息化的管理必须是现场管理,系统应更加切合现场管理需求进行定制,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达到不再现场而能了解现场的目的,掌控现场。所以信息化软件的开发应注重现场开发;制定更加系统化的应用开发规划,如果一个系统没有3-5年的应用,那么就是一个失败的规划,应该在不断地应用过程不断中发现问题,通过各种手段进行系统化的解决,如果不系统的解决问题,将每天疲于应对“点”的问题,从而无法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功能。
3、创新企业资金信息化管理
资金管理的信息化,可以根据承接工程的进度来划分成本预算,从而对项目的总资金分配与施工各阶段支出,形成统筹化管理。对资金的进项、使用与临时的资金变动等信息,及时纳入信息系统,实施有效的调整,严格资金收支管理,防止资金使用混乱等情况出现。实行企业资金信息化管理,可以增加施工支出的透明度,强化资金使用的计划性,由于信息具有记录功能,因此,资金计划的每一次变动都有据可查,且比普通的纸质凭证与记录依据更易保存,从而督促企业项目资金的合理开支,严格成本控制理念,降低高额投资项目的资金管理风险。
4、以多元化的信息交换渠道,实现市场营销网络化企业
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建筑施工企业以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内外部电子邮件系统等多种途径,为各项管理工作提供现代化的信息交换渠道,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通过网络化运作取得巨大的成效。通过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建立一整套市场营销的新模式。首先,拓宽建筑市场信息渠道,扭转过去被动接受工程信息为主动寻找信息;其次,通过应用大量先进的专业软件如预算软件、清单报价软件、网络图制作软件等,规范市场营销工作,提高招投标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
随着建筑施工行业管理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推进,企业在整体信息化的要求上会越来越高。在这个过程中,技术的应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大大的提高了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最终达到建设工程项目增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麟.高校图书馆义务馆员参与阅读推广工作探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12).
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范文4
关键词:建筑施工项目;物质采购;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38(2015)52-0127-02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各个生产建设领域都普遍应用到了信息化技术,其中就包括建筑工程管理方面。在建筑施工项目物资采购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物资采购管理工作效率,实现都物资采购的全过程管理,并且能够对物资采购进行远程控制,显著节省了物资采购时间,并且降低了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为建筑工程的物资管理提供了非常大的方便。除此之外,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为项目下一建设阶段的建设成本预控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从而减小企业的成本投入。
1项目物资采购实现信息化管理的现实意义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物资采购管理工作,对项目物资采购进行有效地管理是提升建设企业管理水平的基础,同时也是减少工程成本投入以及减少资金占用的关键,使建筑施工项目物资采购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是加强工程物资管理的一条最优途径。在采购项目物资的时候,一般会产生很多报表、合同以及单据等资料,采取有效地方法收集、处理以及分析这些数据资料是建筑施工项目物资采购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而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则可以准确及时地分析处理这些数据资料,有效提升数据处理准确性以及处理效率。在物资采购管理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使项目物资采购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程序化以及标准化[1]。实际管理过程中,只要对相关管理人员做好第一次培训工作,那么后期工作就能够按部就班,提升物资采购管理信息化水平,促进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变得更加标准化以及模块化。
2建筑施工项目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具体功能模块
2.1物资供应商管理模块
需要施工项目在实际采购前依据相关要求,有效评价物资供应商,同时把具体评价记录传至公司,然后公司按照项目上报具体资料进行评估,最后确定合格供应商。对于合格供应商,会将其公布在信息系统里面,施工项目所需物资一定要这些合格供应商里面进行采购,不然系统就不会接受[2]。
2.2物资价格管理模块
对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来说,物资采购管理始终是一件非常头痛的事,如果完全依靠人来进行管理,就难以获得理想管理效果,所以,我们可以在系统里面设立物资供应商具体报价模块,把物资供应商对不同施工项目的具体报价在系统里面公布出来,这样就可以给别的项目物资采购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价格。此外,还需要定期汇总统计系统里面物资采购入库的具体单价和需要用到该物资的项目,这样可以使不同项目相互了解施工物资采购的实际价格水平,并且督促各项目尽量减小物资采购成本投入。
2.3合同管理模块
施工单位带头构建物资采购具体合同标准比较全面的文本库,避免在合同签订时产生不规范以及遗漏缺项等问题,促进合同签订质量以及签订速度的提升,各项目应该把需要签订的那些合同录入系统里面,同时传至公司,这样公司在合同没有会签前就能够查看具体合同内容,及时修改与要求不相符的条款。施工项目物资管理人员也能够在本地系统里面查看各项目具体采购合同,为签订合同提供参考。各个合同能够在“执行情况”这一栏中录入合同实际执行以及履约情况,利用比较规范化的合同文本来会签合同,防止出现合同风险[3]。
2.4业务流程具体管理模块
2.4.1物资目录管理
对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来说,物资目录属于核心字典,一定要确保数据具有足够的完整性以及准确性,同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物资目录进行及时更新,同时应该合理设计物资目录编码,所使用的软件应该确保物资目录数据具有及时性、统一性以及唯一性。
2.4.2物资计划管理
施工项目工程部门按照产品或者是工程数量与具体消耗定额对物资需求计划进行合理地编制,同时物资部门应该按照需求计划以及物资库存情况来对物资采购计划进行合理地编制,通过审批后才可以进入具体物资采购流程。
2.4.3收发存管理
对于收料以及发料,应该记录详细日期、具体物资名称、物资规格型号、具体数量、花费的金额、具体采购价以及经办人等信息,结束收料以及发料后,应该动态更新物资库存量,这样就便于对收料、发料以及物资库存情况进行查询。
2.4.4消耗定额管理
管理模式有:费用定额管理以及实物定额管理。如果是辅助用料,花费的总体金额比较少,可是实物消耗量非常大,并且使用频率也比较高的物资,就应该利用费用定额管理这种模式。如果是生产用料,具体单位价值比较高,花费的总体金额非常高,同时单位产品或者是工程一定要消耗的物资,就应该利用实物定额管理这种模式。对于超定额领料,应该办理相应的手续。
2.4.5统计分析和统计报表管理模块
可以有效统计一个时期之内消耗的所有物资,给节支决策、成本分析以及预结算分析等提供信息支持,同时便于对库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生成详细的统计报表。
3信息化技术具体应用成效
(1)达到了过程控制的目的,物资成本管理工作一致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中。有效应用现代化信息化技术,可以在下达具体生产任务的时候,下达物资成本预控具体指标,执行生产任务时,有专门设置的预警系统对材料消耗情况进行控制,如果超出具体预控指标,该预警系统就及时提示相关工作人员。达到阶段生产任务后,就会立即生成相应的统计数据,给相关部门有效分析物资成本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5]。
(2)达到了远程控制的目的,显著提升施工项目管理水平。以前因为人的素质比较低,使得项目管理水平也比较低,而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够使管理更加标准化以及模块化,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远程及时发现物资采购过程中的偏差,并且及时纠偏。
(3)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使信息传递更加准确快捷,给工程下一阶段具体成本预控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很快准确获得比较分散以及很难统计的相关数据,并且统计数据具有真实准确性,可以清楚知道盈亏情况,同时原因分析也非常清楚透彻,指导了下一步成本预控具体方向以及重点。
4结束语
对于建筑施工项目来说,管理工作项目施工有效进行的关键,而物资采购管理对项目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提升物资采购管理水平是建筑施工企业提升经济效益所采取的重要手段。而在物资采购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技术,不仅可以提升管理效率以及有效性,同时可以降低管理工程的难度、复杂程度以及成本投入。
参考文献
[1]杨春艳.项目物资采购成本管理研究[J].工程与建设,2010,24(5):702~704.
[2]陈银柏.以信息化建设提升公路施工企业法人对项目的管控能力[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5):2201.
[3]孙素杰,薛婷峰,刘仲伟,等.中小建筑企业采购信息化管理实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24~25.
[4]李卫斌,陈辅钦.浅谈物资采购的集中管理及财务核算[J].财务与会计,2011(8):31.
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范文5
关键词: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方案。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笔者所在公司是一家央企的改制企业,2004年改制后企业规模快速扩大,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建筑施工、地产开发、装饰、塑钢窗生产、涂料、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监理)于一体的中等集团企业,但企业多年形成的传统手工管理依然是企业主要管理模式。近年随着企业迅速发展,公司承揽的建筑工程遍布省内外,由于项目地分散,集团集中管理和信息及时有效传达的需求不断提高,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
1.建筑企业的管理特点
建筑企业可分为企业管理层面和工程项目管理层面。企业管理层主要包括经营、计划、人事、财务、技术管理,还包括对所属分公司的管理以及对所属重点项目的直接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包括工程预决算、施工组织与计划、合同管理及施工现场管理等。
目前国内建筑企业与其它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企业相比,存在着企业管理水平普遍比较落后,主要表现为管理理念落后、基础管理薄弱、现场管理混乱、组织制度建设滞后、生产经营管理粗放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建筑企业的发展。中小建筑企业如何向管理要效益,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内部挖潜力,提高自身的效益,是企业普遍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1]
2.明确企业管理体系
2.1企业现行制度与信息化的整合
目前国内各行业都在提倡信息化管理,其内涵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办公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怎么才能成为企业提升自我空间,创造自我优势的法码呢?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特定的管理模式,制度是企业多年经营管理的积累和沉淀,为了建立企业组织架构、约束员工岗位职责、决定业务流程等一整套企业管理模式,企业必须通过制定各类规章制度(包括行政、人事、采购、合同、生产制度等)得以实现,正是依靠制度的执行,企业才能健康有序地持续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建立在符合企业管理的诸多特点、顺应企业的发展需要的现行企业制度体系之下的。管理信息系统也是企业制度最好的执行平台。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发挥理顺各部门原有的业务处理流程,协调各部门间的协同工作方式,更新原有的手工业务处理模式的作用。
2.2企业业务流的过程控制
建筑产品不同于工业产品,没有固定标准、统一流程和批量生产的特点,每个建筑产品都会因为施工环境、建筑结构或构造、项目管理者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其管理模式也各不相同,正因为这些特点,管理中我们必须根据特有的业务形式加强过程控制。
①业务形式多样。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各种业务形式的管理方法、业务流程、项目人员组成各有不同。建筑产品因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使用用途的不同,工程的结构和材料亦不同,很难实现标准化;
②对采购管理提出要求。因建筑工程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实现合理化的集中采购、零星采购和供应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③完备合同管理。建筑施工常需要根据建筑结构情况进行现场签证变更,使原合同信息(工期、合同金额等)发生变化,进行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很重要;
④资金调配。建筑项目工期长,费用成本高,付款业务每天都在发生,控制企业资金流动,要作到事先计划,提前定额;
⑤各部门配合。根据业务形式进行多分公司和多部门(工程部、采购部、财务部等职能部门)交叉配合,集团公司对施工机械与工具进行统一调配,因而对横向部门和员工协同办公管理的要求较高。
2.3建筑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企业信息化应是内外兼修的信息化,首先依据现行的公司规章制度制定内部信息系统,再根据公司的业务形式面对的生产环境与市场环境制定外部信息系统,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主到次的过程,就是由管理信息系统向项目信息系统深入和细化的过程。
3.中小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
3.1信息化管理规划
企业信息化的解决方案多半不是企业自己制定的,而是由国内外信息技术(IT)厂商提供的,他们尽管征求企业有关人员的意见或吸收企业信息部门参加,但往往对企业的需求“吃不透”,何况这种需求是经常变动的,对企业千差万别的情况又弄不清,即使弄清了也还是会变化的。因此,虽然解决方案的技术是先进的,但与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实际相脱节,如果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及时修正、完善、其成效自然大打折扣。[2]
笔者所在企业在充分调研和论证了多家国内外厂商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管理特点和需求,最后选择附带相对比较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的OA系统为平台,在实现企业自动化办公的基础上,运用其强大的协同功能解决了异地信息管控,并深入开发其附带的数据挂历功能实现了企业内外部的信息集成和重要业务的过程管控。
3.2系统构架
建筑企业在管理中分企业管理层面和工程项目管理层面。两个层面植入到信息系统中,衍生出管理信息系统和项目信息系统,设计出企业的系统架构。
3.3信息化建设的阶段和目标
第一阶段事项综合管理。公司原有的行政、人事、制度文件等管理制度已经非常成熟,员工对综合管理的单据样式也耳熟能详,将这部分内容列入信息化管理的第一阶段,可以帮助员工更快的了解信息系统,为下阶段的信息系统实施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实现合同管理。设计了合同管理方案,将合同管理分为四个阶段,通过一张表单(合同审批表)展现三张表单内容(解决原合同评审、分包合同评价表、合同备案三方面的信息),笔者公司应用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如下图:
合同准备阶段:发起(合同审批表),审核部门、审核人意见、合同生效前法律顾问审核合同文本回馈意见,草稿合同修订;
合同签署阶段:合同管理人员盖章并生成合同流水号,统一公司合同用印,实行了合同用印申请;
合同履行阶段:合同管理人员对合同信息的跟踪,包括变更、转让、合同履行中或结束后的终止。规范合同管理程序、明确管理职责、界定管理层面、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管理效能;
合同履行后的管理阶段:实现合同电子化归档管理,生成电子合同备案号对应合同文本分发相关部门。
第三阶段实现财务审批管理。财务审批严格按照公司财务规定,设置单据和流程。
用款申请――①自动判断,当申请金额与实际付款金额存在差值时,根据所差金额不同,审批流程不同。②电子单据便于管理者的查找和统计。③实现了异地项目用款的集中审批,资金申请的控制管理。④实现了付款行为与业务(合同、采购等)行为的互相关联;
资金计划管理――每月未由公司各部门提交下月资金使用计划,每笔资金支出计划都与业务相互关联,了解费用的已付未付款情况,管理者可以有效的控制资金流。
第四阶段实现采购过程管理。公司设计了采购管理方案,通过该方案将采购申请计划、采购询价确认、采购到货和采购付款,四部分采购行为管理起来,实现对采购过程及供应商的管理,同时也生成了原手工业务流程中出入库的部分信息。如下图:
第五阶段实现项目部管理。整个方案以项目部成本为目标,针对项目部管理中涉及成本的三大项(材料、人工、机械)为主线,项目预算、进度、现场签证变更为辅线,以数据对比的方式分析项目部的成本。企业决策者通过数据分析掌控工程报价、项目成本管理、进度计划控制、项目物资管理、项目设备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安全管理等,实现公司项目部信息化管理。下图为方案描述:
4.结束语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方案全过程设计步骤包括,企业各项业务的调研,管理信息系统的框架设计以及详细设计,选择实现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系统平台,每个步骤都同等重要,将来决定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成败。
其中软件系统平台的选择将会影响到企业长远使用效果和引进系统的费用,这里笔者谈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选择软件系统一定要首先考虑购买的系统软件与其它系统软件的接口,系统尽量选择相同的数据库,以便保证数据存储格式的一致性,数据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范文6
建筑行业为我国居民创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它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支柱。建筑行业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施工阶段,施工过程运用的技术方法、管理模式影响着施工的效率和建筑的质量,最终影响了建筑企业的发展。在施工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能够提高对材料、设备以及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降低管理成本,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本文简单阐述了信息化管理对建筑行业的重要意义,并根据其运用现状,分析了当前运用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了一些加强运用的方法,希望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猛,经济效益高,极大地提高了居民的生活。但传统施工过程中,会因为管理模式的不完善,造成信息交流效率低,内容不全面;对施工工艺流程的监督也不够深入,造成建筑质量下降,或施工事故频发,影响事故进度,形成人员或财产的损失。在这一背景下,将信息化引入到施工管理中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其运用也是促进管理模式优化的主要方向。
1信息化管理对施工的重要意义
1.1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建筑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信息化系统能够高效运行,对整个施工范围、流程进行全面深入的监督,进而提高了监管部门的工作质量,对建筑质量有很大的提升作用。传统的监督模式大多是某一负责人进行检查,不仅效率低、范围不全面,还会因为一些“人情关系”导致监督起不到效果。信息化系统中,通过计算机硬件(摄像头、PC端等)、软件的综合运用,施工现场得到了实时管理,并且可以通过视频回放等形式进行追责,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大幅提升[1]。
1.2促进信息交流,规范施工流程
建筑施工项目的周期较长,且内容比较繁多,受施工现场的环境变化影响较大,很难进行全面、细化的规范。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实时获取施工现场的环境变化,根据施工条件调整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使操作员工的流程符合安全标准。例如,在施工过程因为某一环节的失误,形成了较大面积的返工,这就需要管理人员获取返工的原因,分析具体的操作流程,并利用信息化系统远程操控施工流程。
2信息化运用现状
2.1资金技术投入力度不足
在当前的建筑行业中,企业的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导致信息化硬件设备无法满足系统的要求,最终出现系统难以起效的现象。另外,部分企业虽然购入了相应的信息化硬件和软件配置,但并没有投入相应的管理费用,对设备的维护力度不足,也没有充分的利用信息资源。还有一些企业本身不具备相关技术支持,又没有购入相关的培训知识,也没有从其他渠道获取对该系统的深入运用方法。这些问题都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发展缓慢,不利于行业的革新。
2.2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不高
部分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不重视信息化系统,导致其改革进程缓慢,甚至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和阻碍。建筑企业处在传统行业中,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效果,这造成部分企业决策者不能全面认识到信息化变革的重要性,导致其忽视该项工作;或导致工作流于表面,最终难以取得成效,最终加剧了管理者的不重视,形成恶性循环。
2.3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缺失
建筑行业的技术专业性较强,部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低,且信息化软件、硬件也具备一定的专业性,这导致其在使用信息化系统进行管理时,难以有效的交流。而且,在建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部分企业没有将信息化与之结合,导致员工的能力提升缓慢,也没有接受系统培训的机会。另外,我国的相关教育领域对该类型人才的培养起步较晚,没有形成成熟的培训体系,不能为建筑行业提供充足的专业知识强、信息素养强的人才,这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3]。
2.4建筑工程适应能力匮乏
建筑施工项目具有极强的空间移动性质,周期较长,变化快,对信息化系统的要求较高,而部分施工条件限制了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这也是当前研究工作的重点。
3信息化运用强化措施
3.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企业需要重视信息化管理的运用,认识到它对企业运行效率、建筑质量、经济效益的提升作用,进而自主真实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第一,要加大设备的购入力度,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设备型号、规模等参数[4]。第二,要增加后期管理维护的资金投入,这不仅能够减少系统故障的概率,提升其稳定性,还可以在设备发生故障时,第一时间进行维修,减少停运带来的损失。第三,要加强技术的购入,深入的运用这些信息资源。
3.2优化人员培训体系
建筑企业的管理核心是人员,只有人员的工作意识和工作能力得到提升,才能提高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形象。因此,要优化人员培训体系,一方面对工作人员的意识进行培训,提升其信息管理意识,提高其工作责任心;另一方面要加强其信息素养的培训,使其具备深入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的能力。要注意,培训工作不可流于表面,要细化到实际工作中的细枝末节,规避员工的抵触情绪;还要将培训融入到工作中,对管理人员在信息化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有针对的处理。
3.3提高信息系统性能
在具备人力资源、设备的支持后,要优化系统本身,使其能够适应建筑管理的特殊性[5]。企业作为消费者,要购入符合自身的系统,同时选择使用感受良好、经济效益强的软件、硬件;信息化系统生产研发者,则需要重视将建筑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结合,提高信息流通的速率和其全面性。例如,在这一系统中增加设计图纸的快速解析、导入和传输,这能够为管理者提供丰富的参考信息,降低了其专业要求,并提高了管理决策的合理性。
4结束语
通过此次研究,我们总结了目前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信息化现状,分析了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加强施工管理信息化的措施。这一过程的首要条件是企业重视,只有企业勇于进行信息化改革,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才能跟上经济市场发展潮流,只有这种符合市场规律的变革才能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另外,企业员工需要克服信息化发展前期阶段带来的问题,积极学习其运用方法,最终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希望本次研究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利兵.浅谈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3):300.
[2]李梅.浅谈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48):00035.
[3]朱明川.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信息化建设,2015(5):92-93.
[4]刘铸.浅谈信息化在房建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10):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