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酒文化发展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酒文化发展史范文1
关键词:文化产业;基本规律;发展模式
产业是国民经济的载体,文化产业属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属于文化经济学的概念。文化作为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成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只有能够作为商品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的产业形态文化才能经营运作。“作为产业形态的文化是哪些有偿供给型的文化产品,即文化产业部门向社会和消费者提供的,人们必须经过购买才能得到的文化商品或文化服务。” [1]文化产业通过生产文化商品或提供文化服务的方式直接参与到国民经济的运行之中,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模式。
1 文化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文化产业是指生产文化产品或提供文化服务以满足社会精神文化需要的行业门类的总称。”[2]把文化产品和服务作为商品,通过市场经济的手段,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文化产业发展首先应该遵循“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个商品生产的普遍规律。文化消费市场与文化供给能力,文化资源配置、投资、价格、成本、回报率等都要遵循价值规律与市场经济体制,并受其调节。与此同时,文化产业以满足人们的思想精神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把文化价值资源转变为社会经济效益的产业。文化产业发展有自己的特殊规律性,既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又要遵循社会价值规律。文化产品具有社会属性与经济属性的双重属性,文化产品是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辩证统一,其生产经营活动同时具有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文化产品是人类精神智力创造的物化形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具有经济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恿和基础。文化产品作为一种社会产品,具有深刻的社会属性,从教化、益智、认识、审美、伦理、凝聚与传承等方面发挥着文化社会价值,社会价值的标准与国家意志密切相连并传播着价值观念。文化产业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文化产业由政府宏观调控与指导的规律性,以及文化消费与社会经济增长相适应,与社会成员的文化水平相适应,与社会的文化氛围、价值取向和制度相关联的规律。
2 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
文化产业的基本规律是驾驭文化产业这辆车的操作规程,掌握这个操作规程要厘清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文化产业发展有市场、文化资源、人力资源、资本、科技、管理、政策等七大核心要素。七大要素在文化产业不同领域的实践形成不同的发展模式。
1.市场主导型发展模式。市场是文化产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人们的文化需求和市场的文化支付能力,构成文化产业的供给侧。社会的物质生活是文化活动的基础,人们只有先满足了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基本生存需要,才能谈得上精神文化生活上消费。如,以旅游文化产业为主导的丽江文化产业市场,联结着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产、供、销,丽江的文化产业发展直接依托于旅游市场,文化与旅游无缝对接,形成了良好的文化产业链,在旅游演艺产业中实现了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和长期的盈利效果。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均GDP、城镇化率和服务业三组数据所占GDP比重跨入临界点,文化消费市场将成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文化产业发展将成为增速最快、潜力最大的中坚力量。
2.资本主导型发展模式。资本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这里所说的资本采用的是狭义的概念,即资金,与其他要素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流动性、增值性和倾向性,通过投融资,资本从各个领域进入到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领域,再进入到文化产业的流通领域。“如此不断循环往复,完成文化产业的资源配置,实现资本的增值和利润最大化。”[3]随着文化产业竞争日趋激烈,资本更倾向于流向具有创新创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
3.文化资源主导型发展模式。文化资源包括历史的和现代的文化资源,有形的物质文化资源和无形的精神文化资源,以及可再生性的和不可再生性的文化资源,等等。文化产业具有文化与商品双重属性,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越来越凸显。有的学者认为“文化产业是资源加技术,通过‘审美’实现经济事实。”“审美”即打动人心,吸引公众,这是文化产业的本质规定性。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的基础,文化特色、保持状态、知名度、独特性、稀缺性等形成文化魅力和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蕴藏着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如:丽江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围绕建设世界文化名市,根据打造“丽江文化硅谷”的目标,坚持以“自然为本,特色为根,文化为魂,市场导向”的方针,打造的“文化演艺、文化旅游、文化传承”三大文化产业,是文化资源主导型发展模式的成功案例。
4.人才主导型发展模式。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为内涵、创意为核心的智力与技术密集的产业,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突出地表现为智力性、能动性、资本性、高增值性、再生性。”[4]通过创意与开发使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创意人才、创作人才、制作人才、策划人才、生产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传播人才、金融人才、法律人才等都是文化产业最重要的第一资源。
5.科技主导型发展模式。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科技、广播电视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互联网给文化产业带来的不仅表现为业务类型、市场范围、传播媒介等产业特征的创新,更关键的是互联网改变了文化产业的思维模式。要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必须加强文化产业的科技实力,加强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要加强文化产业与相关科技产业的有效对接,彼此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二者的更高效发展。
6.政策主导型发展模式。国家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扶持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基础是文化市场,国家通过文化管理体制、文化市场准入制、文化投融资机制等改革,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从丽江演艺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看,丽江文化的发展速度和产值与文化体制改革,以及与改革配套出台的鼓励政策有密切有关,过去的丽江演艺产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策“红利”,随着文化产业回归文化市场,随着产业支持性政策向市场建设性政策的转变,随着“特惠性政策”转向“普惠性政策”,将来的丽江的文化旅游产业必将从政府转向市场,发展速度下降,文化产业将会回归到“常态化”的发展速度。
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是分析文化产业的主导发展要素得来的,文化产业还可以根据品牌、版权、服务、产业链等要素形成不同的文化产业商业模式。文化市场竞争激烈,但商业模式始终是企业的立足之本,文化产业从业者需要洞悉市场变化,从文化产业新的发展趋势分析思考企业的发展战略,最终将文化产业企业的发展战略与文化消费市场需求相结合,营造具有特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商业模式。
参考文献
[1]孙安民.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4月.
[2]孙安民.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4月.
[3]蔡尚伟,车南林.文化产业精要读本[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8月.
[4]高书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和主要特征[J].经济与管理.2015.
酒文化发展史范文2
关键词:新时期;群众文化;多元化;发展方向
群众文化建设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地区文化繁荣,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有助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维持社会稳定,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群众文化建设在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就。在群众文化工作建设中出现了文化素养超群的群众文化工作者。新时期,继续弘扬和发展群众文化工作,不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继承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探索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发展前途和发展方向成为本文的主要关注。
一、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特征
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转型时期,各地民俗文化呈现出风格各异的特色,群众文化工作结合各地风俗,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改革,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呈现出以下四大发展特征:
1.群众文化的多元性发展特征
群众文化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文化主体、文化元素、以及文化种类三个方面。
第一,文化主体的多元性。文化主体既可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来分,也可以根据不同职业和社会群体来划分。从年龄层来看,群众文化的主体不再仅限于青壮年,逐渐向老年与少年拓展,群众文化的参与主体拓展,必然会扩大群众文化的精神内涵,使群众文化更进一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从职业群体来看,群众文化的参与者可以来自各个行业,为群众文化带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推动群众文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第二,文化元素的多元性。新时期,群众文化的构成成分不断丰富,技术含量高的科学技术文化提供各类科学技术文化宣传;高雅独特的艺术文化通过丰富的艺术表达形式丰富人们的艺术文化生活,进行艺术熏陶;活力四射的体育文化工作通过开展各类体育竞赛实现全民参与,锻炼和增强群众的身体素质。翰墨飘香的图书文化增加群众的文化积淀,深厚的思想文化通过文化宣传,增添新的文化内涵,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道德文化通过宣扬社会美德,建立新的社会规范。
第三,文化种类的多元性。群众文化在新时期的种类丰富纷呈,趋向多元化发展态势,比如城镇文化,乡村文化,社团文化,校园文化,酒文化,茶文化,节日文化,婚庆文化等等,群众文化的种类呈现出地域性和时间性,群众生活渗透进群众文化中,形成了多元化的群众文化种类。
2.群众文化的民族性发展特征
新时期群众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精神支柱,民族性是它的必然发展趋势,新时期的群众文化具有新的时代特征,成为民族文化的主体部分,得到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助于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新时期的群众文化民族性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得以凸显,本民族丰富的文化渗透进群众文化之中,给予群众文化独特的生机和魅力。
3.群众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特征
创新是文化永葆生机的不竭动力。要想在新时期加强建设群众文化工作,必须加强群众文化的创新型建设,群众文化工作以文化为基础,注重文化发展和文化创造,创新型必然成为群众文化工作的核心,要想提升群众文化工作的质量,必须要通过创造性来提升群众文化的精神内涵。
二、新时期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方法途径
新时期,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飞速发展,群众文化工作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必须拓宽发展渠道,紧跟时展节奏,保证群众文化工作稳步前进。
1.提升群众文化工作者队伍的工作素质
群众文化工作需要强大的人才队伍支撑,夯实工作者的工作素质主要从三个方面出发:第一,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具有先进的思想道德素质,工作者必须从自身出发,提升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扎实地推动群众文化调查工作和群众文化宣传工作。第二,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具备专业的文化知识储备和管理能力。群众文化工作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积淀,才能有效地开展相关的群众文化活动,同时还需要良好的管理能力,才能维护群众文化工作的秩序,保证群众文化工作高效开展。
2.创建特色鲜明的群众文化品牌
群众文化工作要想稳步开展,必须建立群众文化品牌,凸显出群众文化在新时期的创新型特征,建立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不断引导我国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特色鲜明的群众文化品牌势将推动地方文化逐渐走向繁荣。
3.拓宽群众文化的延伸空间
群众文化只有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拓展群众文化的地域空间,延伸群众文化传承的时间,通过群众文化工作彰显社会群体的文化素质,才能实现群众文化工作的工作宗旨。在拓展群众文化的整体发展空间时,必须依赖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流的硬件设备,通过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与付出,丰富群众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从根本上发展群众文化工作。
三、结语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转型时期,各地民俗文化呈现出风格各异的特色,群众文化工作结合各地风俗,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改革,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才能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群众文化在新时期表现出多元化,民族性和地域性,只有大力创新群众文化,为群众文化倾注更多新鲜的生命力,才能提升群众文化的质量,保证群众文化工作高效稳定地开展。
参考文献:
酒文化发展史范文3
关键词:行为文化;基础文明;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2-0121-01
大学行为文化是大学文化的行为载体,是在大学精神文化的引导下,在大学系统中长期形成的、并通过大学各主体的行为活动而展示出来的文化形态。大学生做为大学行为人的主体,其行为文化展现了学生的精神风貌、价值理念及基础文明建设情况,更深层次地反射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略,加强大学生行为文化建设已成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行为文化的含义
大学生行为文化主要是指大学生在专业学习、社会实践、日常生活等环境下所表现出的社会心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形态。它是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动态反应,是学校作风、精神状态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大学生行为主要由学习行为、交往行为、生活行为、组织行为等构成,具有成长性、多样性、外在性的特点。当代大学生的行为总体取向是积极的,与形势发展保持同步,但转型期的社会结构、社会矛盾的复杂多样性,不可避免地给大学生行为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在全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培养和谐的人至关重要,只有人人都具有构建和谐社会的强烈意识和责任情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才具有坚实的人本基础和理念支撑,才能为全社会营造出和谐发展、和谐进步的环境氛围。
二、大学生行为文化现状
当代大学生主流行为文化是积极上进的,体现了青年一代蓬勃气息和精神风貌,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音符。一是爱国热情高涨,理国意识匮乏。在2005年的“家乐福”事件、2012年的“保卫”等事件中,大学生们表现出自身浓厚的爱国情怀,但是在实际行为中,往往有个别学生不能理性的爱国,而是随波逐流,容易被不法之徒所利诱,为社会和国家带来安全隐患。二是乐于享受现实生活,对未来生活不明确。当前80%的80后、90后大学生对现实的学习生活表示满意,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有着美好的憧憬,而问及个人发展时,很多大学生都感到茫然,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三是期待整体素质提高,个体自我约束能力差。当代大学生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抨击当代青年的不文明行为,期待青年学生整体素质提高,而当提及个人行为文化素养时,表现出自我要求不严,自我约束能力差等特点。四是个性化彰显突出,个别个体不入主流。当代大学生喜欢彰显个性,突出个性魅力,以期获得“知名度”,但个别个体的个过于激进,超出了青年学生自有属性,不入主流。
三、大学生行为文化缺失分析
一是公共意识缺失影响下的对“享乐哲学”的盲目认可。公共意识是衡量国民素质的重要指标,公共意识不强直接会削弱国民素质,削弱软实力,从长远角度看,不利于国民素质养成,更不利于国家发展。从教室不关灯到校园乱扔垃圾;从教室大声喧哗到图书馆震耳欲聋的手机对话;从“倒地老人无人问津”到“中国式过马路”,以上种种事例折射出公共意识的缺失,在这种责任意识淡薄、公共意识缺失的环境影响下,部分大学生片面地追求享乐,正是这种享乐主义消磨了大学生的心志,使其把享乐主义当成人生的终极目标,其思想和灵魂严重受到侵蚀,从而影响大学生的行为文化。二是功利思想滋长影响下的自由主义的负面效应。当代大学生功利思想日趋滋长,不少学生入党、评优、竞选学生干部等方面动机不纯,虚荣心严重,一切问题以利益为出发点,凡是对自己有益的事情肯定会做,对自己无益的事几乎不会去做,导致个别人的自由主义倾向在滋长,部分学生把和谐当作要求别人怎么做的武器,自己却为所欲为,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大学生中越来越普遍的信条。三是价值体系错位影响下的对金钱盲目崇拜。当前大学生身处信息时代,受市场经济中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大学期间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响,忽视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缺乏文明观念和行为判断能力,部分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变化,崇尚“追求自我实现,完善自我价值”,把金钱当成自己的惟一需要,导致金钱变成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一动力,导致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主导价值和主体价值错位的现象。四是道德诚信缺失影响下的教育思想偏差。近年来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缺失问题已相当严重,竞争意识、利益观念、个体意识在他们的身上得以体现,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存在着“重物质、轻信誉”“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及教育思想的偏差是大学生行为文化缺失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四、大学生行为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明确载体,提升学校显性教育能力
围绕一个主题。通过大学生行为文化建设主题活动的开展,依托年级、专业、班级、宿舍等团队,组织主题明确的建设月、学院主题文化节等活动,将大学生行为文化建设活动融入到学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活动中,通过营造宿舍、教室、图书馆、实训室等场所的基础文明氛围,宣传大学生行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使大学校园形成良好的行为文化氛围,达到陶冶情操与思想文明教育的双重效果。
遵循一个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坚持纪律约束与自我管理相结合,使学生明确制度,规范言行,力求制度化、科学化的学生基础文明行为。在强化纪律约束的同时,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实现基础文明教育从他律走向自律的逐渐转变,最终实现大学生基础文明的“他律—自律—自觉”模式,展现大学生良好的行为文化。
搭建一个平台。重视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和发展,搭建以党、团、班活动为载体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党、团组织的作用,积极指导其活动的开展,适时通过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形式进行宣传,将大学生行为文化建设融入党团活动中,并且贴近大学生的实际、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在提高学生党员、团学干部的基础文明修养的同时,把大学生行为文化建设扩大到整个学校。
(二)充分发掘,激发学校隐性教育潜力
找准基点。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从精神形态和物质形态两方面,营造出文明、健康、进步、蓬勃的校园精神,激励学生。从精神形态上讲,通过建设良好的学风、校风、校园文化、人际关系等方式为载体,组织展现师生精神风貌和体现学校校史、校风、办学特点、办学理念的校园文化来滋润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从大学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氛围中吸收和养成正确的观念。从物质形态上讲,学校可通过创建人文色彩浓厚的校园环境等途径构建物化环境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抓住主线。立足学生素质教育,使隐形教育成为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需要,大学的素质教育要尊重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主选择、自主判断的空间,淡化学生的角色意识,通过建立辅导员微博、博客、公共主页形式占领网络阵地,实现正确主流意识的引领下的思想碰撞,逐渐转变“我说你听、我令你行”的强制灌输式的传统基础文明教育,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会,潜移默化地接受学校所设定的基础文明教育内容,以实现学校特色的大学生行为文化。
长效落实。从形式来看,显性教育是停留在语言教育的层面,而隐性教育则是行为教育,就其表现形式、宣传实效、影响力而言,隐性教育显然远远胜于显性教育。因此,大学生行为文化建设必须充分挖掘隐性教育的资源,用以身作则的行动教育学生。以制度教育和规范教育为出发点,指导学生通过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学习、贯彻、实施,自觉地约束和端正个体行为,使学生对学校自觉产生一种长效的威严感和庄严感。
参考文献:
[1] 王 浩.理工科院校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
酒文化发展史范文4
一、“大学教师师德主体化发展”的界说
大学教师个人和师德的关系,一端连着大学教师自我运动的变化,一端连着教师职业及社会环境的变化,是两种运动的“交汇区域”。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中,大学教师自我及大学教师职业角色、职业行为都会发生变化,因而两者构建出不同的关系。
“大学教师师德主体化发展”(下文简称“师德主体化发展”)是对未来社会中大学教师个人与师德关系的描述。主要内涵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师德主体化发展是对师德的价值判断。未来的师德无论在其内容还是在其功能上,都必须肯定并保护大学教师的合法利益;肯定个人存在的神圣性。但必须反对“唯我论”和“忘我论”的师德。“唯我论师德”认为,师德是由个人决定的,对自我有利就遵守,否则就不遵守。“忘我论师德”则认为,一个人必须为他人牺牲自己,必须把他人的利益置于自己的利益之上,必须为他人而活着。为他人奉献是人存在的唯一正当性,自我牺牲是师德的最核心内容。
第二,师德主体化发展是大学教师个人对师德自觉态度的集中描述。大学教师不是把师德看成外在于自我的“客观”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而是把师德作为“自我”重要的一部分,主动、热情、自觉地修养师德。
第三,师德主体化发展是对大学教师个人与师德关系正在发生的及将来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化过程的高度综合,指明其发展的趋向。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由国家政策来调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明确并肯定,个人与组织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也日益增多,因此,个人道德,包括师德的主体地位必将为时代所强调。
“师德主体化发展”内涵的三个方面是相互支撑的,前两者包溶在师德主体化发展过程之中,师德内容及功能的变化是大学教师个人自觉对待师德的前提。师德主体化发展过程与市场经济对人的解放,特别是对个人的解放相联系,与现代社会中平民个人的崛起相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师德主体化发展是现代社会对个人肯定的具体表现。
二、师德主体化发展的有界合理性
H·A·西蒙认为,社会事物主要是“人为事物”。“人为事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边界,越出边界将失去合理性;而看不到边界内的合理性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边界内的合理性在内容上既包括了人对社会事物发展的愿望、希望、理想,又包括了客观事物本身的特性,是人对社会事物的设计,是人主观能动性及客观事物规律的统一。这对探求师德主体化发展的合理性边界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教师个体和师德”的关系,从其内容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大学教师与自身的关系;一是大学教师在职业范围内与他人、与“事物”的关系。师德主体化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大学教师个人在这两大关系域中主体地位的确立。我们可从这两个方面分析其有界合理性。
(一)师德主体化发展与大学教师自我发展
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中,人意识到自我对生命本体承担的使命。那么,这种“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的“使命”是何?马克思认为其“使命”就在于“个人自由发展”,形成“自由个性”,〔1〕具体体现在伦理道德领域则是追求幸福。幸福是生活的本意,是生命的目的。现代伦理学对幸福进行着艰苦而又深入的探究,从其研究成果看,如下几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幸福应站在·所·有·的·个·人·角·度,而不是·部·分·的·个·人·角·度,即必须肯定所有的个人价值,让每个人都拥有自身、拥有幸福。
——幸福的生活本质上是一种道德生活,道德在人生幸福中具有重要意义。
——事业是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之一。
据此,我们可以大致描述出师德在大学教师自我幸福中的位置:师德处在大学教师人生事业和道德的“交汇区域”。
从幸福的角度看,师德只有在“自我、事业、道德”三者中保持适度张力,帮助自我的事业域的扩展,在道德域中的提升,才能增进人生的幸福。如果师德过分张扬道德,过分张扬事业,或者过分张扬两者,必然造成对自我的直接或间接的“压迫”,从而破坏自我的幸福。
在我们师德建设的历史和现状中,由于对“个人”的误解或漠视,较少从个人人生幸福角度审视师德的合理性。在这种状况中,师德的基本结论有:
——道德事业外在于自我客观存在。对自我而言,道德具有至高无上的神圣性,事业具有无限重要性。自我与道德根本上是“遵循”或“不遵循”的关系。自我与事业根本上是“敬”与“不敬”的关系。
——社会强调并鼓励大学教师遵循道德,热爱教育事业。
表面上看,社会的用意是在通过强调事业和道德的重要,促使大学教师自我致力于事业扩展及道德修养,以而提升自我。但由于道德与事业不以“自我”为目的、为指向,因而历史地看,这种师德实际上导致大学教师将师德作为赚取名利的工具,使师德虚伪化。
逻辑地看,道德和事业虽是人生幸福中极重要的部分,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自我表演”的舞台。舞台再重要总不能比演员本身重要。再者,我们强调大学教师对道德及事业的自觉,如果离开了自我主体这一前提的自觉,则是自修式自觉而不是自主自为式自觉强调打磨砍削自我以适应事业和道德发展的需要;自主自为式自觉强调道德和事业本质上为人生服务,是因为人生才需要道德事业,不是因为道德和事业才需要人生。从未来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社会必然日益承认并肯定个人的作用。为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师德对大学教师个人的建设作用,促使“个人的高度发展”。
(二)师德主体化发展与教书育人
大学教师个体不只是固守着人与自身的关系,还需要向外扩展,与他人、与物等“对象”建立起“关系网络”。大学教师个体对社会承担的角色也包括在这“关系网”中。对于现代社会中个人与其“对象”的关系,马克思曾从反面揭示其病态的存在。他说:“在现代,物的关系对个人的统治,偶然对个性的压抑已具有最普遍尖锐的形式,这样就给现有个人提出了十分明确的任务。这种情况向他们提出了这样任务:确定个人对偶然性和关系的统治,以之代替关系和偶然对个人的统治”。〔2〕据此,他区别了“有个性的个人”和“偶然的个人”,并更进一步地指出:“现实个人的价值在于他能够使自己的存在对象变得对自己有价值。”〔3〕这是我们分析大学教师个体与其社会角色的关系时根本的价值所在。
大学教师,就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而言,最根本最久远的是教书育人。按马克思对个人与其对象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到,教书育人的过程不仅仅是自我牺牲和自我付出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建构自我,促使自我自由发展的过程。舍弃后一面,则教书育人便构成了对个人的“统治”及对个性的压抑了。两者相比较而言,教书育人对教师个人构建的作用更为基础。这是现代教育的要求。现代教育学对教育本质的深入研究揭示出大学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对学生最具教育意义的,不是客观的知识而是大学教师自身。雅斯贝尔斯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4〕“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的堆积。”〔5〕因此,教书育人活动只有推动大学教师自我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促使学生的发展。师德是大学教师教书育人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只有当它充分促使大学教师个体成为“有个性的个人”时,它才具有更深刻的教育意义。换一种说法,就是要促使师德的主体化发展。
大学教师教书育人有其特殊性。按约翰·S·布鲁贝克的观点,这种特殊性在于大学教师教书育人的主要材料是高深学问,即教书育人是围绕着高深学问进行的。因此,大学教师与师德的关系不能不受高深学问性质的影响。高深学问的性质中有两方面是极为重要的。其一,高深性。高深学问反映知识发展的前沿,处在人类已知与未知的交接地带,对社会而言,能进入这一领域中的始终是少数。因此,这个领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治。其二,双重性。高深学问无论对人还是对社会,既可以促进其发展又可以阻碍甚至破坏其发展。因此,如C·P·斯诺所言,科学家因为知道高深学问而具有一种直接的个人责任,一种比一般公民大得多的个人责任。对于这种责任,他们应具备的道德,不能以“服从”和“忠诚”为基础。因为“忠诚很容易转化为顺从,而顺从常常是怯懦和谋求私利的借口,极而言之,服从也可能是这样”。〔6〕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以忠诚和服从的名义犯下的罪行是骇人听闻的。二战时,德国许多科学家,其中有许多是大学教师正是基于服从和忠诚才去研究细菌战的。人类发展到今天,科学和技术已进入高度发达的阶段,其建设作用和破坏作用同时成长。我国也处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阶段。大学教师是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生力军,也是科学技术走进社会的重要中介力量,因此,他们对高深学问的态度就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促进师德主体化发展的思考
师德主体化发展不能没有外部社会条件的支持,从其外部条件看,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市场经济生活的不充分性。现实的经济生活是师德主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市场经济在我国只有极短的历史,在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真正受市场规划和市场力量所支配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或者说是一小部分,行政权力大量介入经济活动中,形成权力经济及市场经济共存的局面。因此,市场经济对个人的解放作用受到了权力的极大抑制。
(2)社会文化支持力度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如梁漱溟先生所言,个人淹没于重重伦理关系之中,不见有个人。而近现代以来,一谈个人,便以为只有西方的个人主义的个人,认为是在中国实践西方的个人主义。而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个人主义在现阶段力量较为弱小。因此,在现阶段,社会文化力量对师德主体化发展正面支持力度弱而反面的抑制或错误引导力量则不小。
师德主体化发展不但需要社会外部条件,同样需要内部条件。从内部条件看,现阶段也有不少困难:
(1)师德主体不成熟。台湾学者杭之曾言:当今中国知识分子一方面大多数自觉不自觉地保存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那种缺乏独立人格的历史传统甚至无限地将其发扬光大;另一方面在不遗余力地接受西方文化中无意识地建立起像西欧知识分子一般的“知性之自我反省”的传统。不仅如此,今天的知识分子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处在大众社会、大众文化之价值的控制支配之下。〔7〕
(2)道德自我约束机制软弱乏力。中国传统文化中讲求德治,并且以修身为本,因此人格、道德、政治三者合而为一。如龚自珍所言:“是道也,是学也,是治也,则一而已也。”〔8〕近现代以来这种局面并没有太大改变。在社会实际运行中,道德问题往往转化为政治问题再用政治手段解决。道德屈从于权力,权力排斥道德。
师德主体化发展是一历史的展开过程。在现阶段,为促进师德主体化发展,我们认为应注意如下两方面的建设:
第一,加强政治法律建设,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明确政府、高校各自的职责权益,将师德建设工作主要交给高校。
第二,高校要努力建设师德自我约束机制,抑制“唯我论师德”的发展。师德主体化发展并不是说高校可以不管师德建设工作,高校在师德建设中承担着重要工作,在现阶段要致力于师德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这主要取决两方面,一方面如前分析的师德自我约束机制弱,另一方面师德约束机制对个人与组织、个人与个人的关系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为此,高校要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教师的师德建设、校规校纪建设等,通过多方面建设,有效抑制日益泛滥的“唯我论师德”。“唯我论师德”是目前最严重的错误师德倾向。
参考文献
〔1〕黄克剑·个人自主活动与马克思历史观·《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
〔2〕〔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88、515页
〔4〕〔5〕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第3、4页
〔6〕C·P·斯诺著、纪树立译·《两种文化》·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第216、217页
酒文化发展史范文5
关键词:社区文化 可持续发展 对策
社区是城市组织中的重要细胞!如今,城市居民对社区的概念越来越深刻,对于社区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在搞好社区建设的尝试和探索中,社区的公共文化建设已成为社区建设的重大标志之一。文化是一个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潜在财富,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城市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保障。因而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区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 、社区文化及其在推进社区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
(一)社区文化及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
社区的成立需要许多的条件,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社区文化的存在。首先,社区文化是社区共同的文化认同;其次,社区文化是社区特殊的文化传承;最后,社区文化是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就是社区范围里的文化体育活动。社区文化活动与许多文化机构和设施有关,因而,文化设施的存量和使用情况,直接决定着社区文化生活的质量。
(二)社区文化建设对推进社区全面建设的特殊功能和重要作用
社区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要发挥社区的文化功能,通过对社区居民的教育、陶冶、塑造来发挥其对社区发展中各要素的支配力和影响力,以便影响、塑造、教育和完善社区人,不断增强社区文化力,为社区形象的塑造提供内在的支撑。首先,社区文化建设具有引导塑造的功能。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活动和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社区文化建设能较好地把社区社区居民的思想意识引导到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上来,达到宣传教育人们、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之目的。其次,社区文化建设具有整合协调功能。在社区建设中,社区文化是推动社会沟通、增强心理凝聚力,从而实现社区和谐的有力杠杆。
二、当前社区文化发展面临的三大困境
(一) 社区文化刚兴起时,不少街道由政府投资建造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科技文化中心等。但随着市民文化需求的新变化,不仅到科技文化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的次数在减少,科技文化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的设施也在损耗,维修费日增。
(二) 广场文化为标志的城市社区文化的广泛开展,为城市社区构筑了一道又一道风景线,营造了大城市良好的人文环境。广场文化以群众文化艺术表演为主,也有各类专业艺术团队的表演。但问题在于,专业艺术团队的义演不可能是经常的,它也需要有一定的报酬,而且是水涨船高,要使广场文化不断跃上新的台阶,如何解决广场文化发展的资金是当务之急。
(三) 难以真正实现社区资源的共享。在社区文化兴起之初,社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基本是无偿的,许多社区单位和个人完全不计较得失及报酬,为推动社区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市场的日渐成熟,一些社区单位已经不可能长期无条件地提供资源(如体育场、操场、文化中心、文化馆等)。因为资源的利用和共享有成本及消耗,仅仅强调义务与无偿,影响资源所有者的积极性,也不利于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共享,这又是一大困境。
三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社区发展,壮大社区经济实力
要解决社区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问题,从根本上就要求我们切实解决社区目前经济空壳问题,做到有钱办事、有人干事。一是要加强与驻社区单位、厂矿的联系与协作,强化动员社区各单位为社区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共谋发展;二是社区与单位共建,办好学校、幼儿院、老年活动中心等社会公益事业,为企业发展经济解除后顾之忧,增强社区社会化发展功能,为解决社区剩余劳动力就业奠定基础。三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走社区与厂矿、社区与机关联防联动,同时解决了社区治安联防人员不足,经费不足等问题,确保社会治安稳定,使企业居民都能放心搞生产;四是加强与社区内个体户的联系,促使他们为社区经济发展出力,让个体户发财,求社区发展。
(二)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建立起合理有效的社区文化建设机制
通过逐步完善社区文化建设相关政策法规,从而建立起合理有效的社区文化机制,既为人们群众参与社区活动提供了基础,也为社区工作人员更好的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了相应保障。第一,我们要确立和明确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应有的角色和地位。第二,要实现社区文化建设主体的多元化,动员多方面的人力,整合多方面的力量。第三,尽快建立和完善有效地的社区文化激励和约束机制。第四,健全社区文化建设的法律和制度,使社区文化建设有法可依,保障社区文化建设主体的合法权益,保障社区文化建设向合理化、有序化发展。
(三)力求服务多样化,增强社区活动吸引力
要提高群众对社区活动的参与度,改变参与人员老龄化现状,就要求我们要加强社区文化服务,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切实解决社区成员最关注的问题;针对社区成员的文化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充分挖掘社区文化资源,形成社区文化特色,激励社区成员的参与热情。
(四)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
“文化发展的关键在人才。”社区干部是社区工作的主力军,要搞好社区工作,必须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社区工作和市场经济建设的新型社区干部队伍。目前社区中优秀人才缺乏,关键在于社区工作目前缺乏大的吸引力。使社区工作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成为谋职的热点、职业的亮点,社区的工作就会更上一个台阶。
四 、小结
良好城市社区文化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篇章。只有深入学习社区文化的内涵,深刻理解社区文化建设的功能作用,同时正视我们目前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地去完善它,改造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理想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酒文化发展史范文6
关键词:地域文化、继承、发展、济南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世界名都大邑之所以能成功地支配了各国的历史,那只是因为这些城市始终能够代表它们的民族和文明,并把绝大部分流传给后代。”[1]著名规划建筑大师刘易斯・芒福德的这句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带给城市规划工作者以深刻的启示。城市发展继承并延续地域文化特征是城市良性发展的前提。在规划建设中,做好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非常重要。本文试以济南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个辽阔广大的地域上,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和人群构成的不同所存在的区域性的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构成地域文化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它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2]
2济南地域文化特征分析
2.1山、水、城交融的整体空间环境
济南南依泰山,北临黄河,总揽齐鲁,地处鲁中低山丘陵与华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山湖遥遥相望,形成山水相依的城市地理形态和独特的城市空间特色。济南的城市空间特色是山、泉、湖、河、城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南部是恢廓苍翠的自然山体,中部名泉荟萃、湖光山色,北部是蜿蜒曲折的黄河以及鹊山、华山等众多平地凸起的小山头。
这种山、水、城交融的独特自然景观与济南几千年的文化内涵相互融合,形成了济南独特的城市风貌和空间特色。总体来讲,济南大气厚重,具有北方城市粗放的性格;济南独特的泉水文化,又赋予了这座城市另一面的景致,城市总是因为有了水而显得清灵俊秀,济南因了浸润在城市肌理中的泉群水系而比普通的北方城市多生出了一股轻盈,有了几分“烟雨江南”的柔美。
2.2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景观资源
济南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济南历史文化街区、特色街区共有8处。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包括四门塔、灵岩寺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省级历史优秀建筑5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4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95处;区、县级依法登记保护的文物328处;普查登记在册文物约1000余处。
2.3“古城商埠,双星闪耀”的空间布局
济南古城是在明府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城池四周由护城河围合,面积3.26平方公里。平面布局以其形状不甚规整、四门不对称为特色,加之有天然的泉水和依山建城的独特地理位置,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济南商埠开辟于上世纪初,商埠区的规划和建设是中国城建史上中西合壁的典范。1904年,德国修筑的胶济铁路全线通车,标志着振兴民族实业的“自开商埠”便应运而生。百年以来,商埠区的空间格局一直延续下来,揭示了济南近代城市规划的序幕。东西并列的古城和商埠,形成济南城市空间演变历史上“古城商埠,双星闪耀”的格局。
2.4“泉水文化”的独特品质
泉水是济南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独特的地质构造使得济南自古以来就以泉水丰沛而闻名于世,城市因此有了一个别称“泉城”。甘纯的泉水给城市注入了灵气与活力,赋予了济南独具特色的城市魅力。广义讲,泉城文化景观资源应包括“泉水”、“泉城”、“泉村”、“泉文化”等四泉文化景观资源。泉水是四泉文化的核心。济南独特的地质结构,造就了众多泉水的形成。济南泉水的独特性还体现在数量众多、形态优美、水质优良、文人诗韵等诸多方面。
2.5“包容厚重”的城市文化
长期以来,作为中国东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济南,具有各种文化的兼容性。济南处在西陆东海之间,古文化与今文化之间,城市不大也不小,处于“中庸之道”的状态,这是它典型的文化特征。这样的文化特征就形成了济南厚重朴实,温婉宽容的城市气质。[5]
3济南地域文化继承与发展工作进展
3.1济南地域文化继承与发展工作情况概述
近年来,济南市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坚持高起点高水平规划。近年来,《泉城特色风貌带规划》、《泉城特色标志区规划》、《济南商埠区历史文化城区保护策略研究》等20多项规划研究相继编制完成,大明湖东扩等精品工程相继实施,济南古城区及商埠区保护初见成效。二是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成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定期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建筑保护专项检查,体制机制基本完善。三是注重提取并形成文化特征符号。例如策划了“天下泉城”、 “守望泉城”等专题片,进一步强化了地域文化特征符号。在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方面,着力塑造地域文化特征,例如,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主会场“东荷西柳“的设计中,就以市花荷花、市树柳树为母题,进一步强化了地域文化特色。四是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使地域文化特色深入人心。例如,如自2013年起每年8月举办“泉水文化节”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两届,活动期间,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参与,进一步强化了济南泉水之城的地域文化特色。
3.2济南地域文化特色继承与发展工作的不足
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与济南独特的文化特色资源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历史文化资源有待梳理,在新城区、郊区或者大都市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方面做得还不够,例如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子崖遗址等的宣传推介不够。二是保护与发展实施机制有待创新,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统筹协调。三是市政、交通、财政等专项有待优化。在古城区、商埠区,普遍存在交通拥堵、市政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等方面,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四是区域文化发展战略不够明确,对大区域文化发展战略重视不够,区域文化的认同感有待进一步强化。
3.3济南地域文化特色保护与发展的对策措施
基于对济南地域文化特色继承与发展的进展及不足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济南地域文化特色继承与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开展历史文化资源的梳理,对历史古迹、文物进行全面排查,做好深入挖掘历史遗存、搜集相关资料,从龙山文化、舜文化、孝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和提炼,对龙山黑陶、舜耕山、郭氏孝堂山、灵岩寺、齐长城、鹊华秋色图等文化遗产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努力塑造含蓄内敛、格调清新的新型文明城市。[6]二是创新地域文化特色继承与发展实施机制。亟需在市财政、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和投融资平台大量投入的基础上,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同时创建社会融资渠道,引导市场化运作,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共同推动保护改造工作的实施。三是调整优化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延续地域文化传统,深入挖掘文化优势,营造宜居环境氛围,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增强区域文化认同感。四是积极倡导公众参与。人民是城市的主人,地域文化特色的继承与发展应充分考虑群众的发展愿望和利益诉求,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其规划、建设工作应在适宜的阶段组织公众进行参与,科学合理决策,选择部分有责任心的企业或个人参与规划实施。
4结语
伊利尔・沙里宁指出:“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地域文化特色是城市发展之魂,是城市个性的集中体现。从济南的案例可以看出,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继承与发展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各个部门和社会各界在前期研究、体制机制、法规建设、规划实施等方面做出艰苦的努力。地域文化特色资源绝对是块宝,而且越来越受到城市管理者和研究者的重视。在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继承与发展方面,应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知己知彼、摸清家底的基础上,重视地域文化符号的提取,采取科学的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形成鲜明的城市个性品牌,切实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王新文.关于城市形象的文化审视[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3].吴良镛. 吴良镛.借“名画”之余晖 点江山之异彩――济南“鹊华历史文化公园”刍议[J].中国园林,2006(1).
[4].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R].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