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引起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引起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

引起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范文1

关键词:华阳;暴雨;副热带高压;山洪暴发

中图分类号:S4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4-0013-02

1引言

华阳景区是陕西省政府确定的全省“十一五”十大重点旅游建设项目之一,地属汉中市洋县北部的华阳镇,距县城76km,海拔800~3071m,境内森林覆盖率95%以上,朱q、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四大国宝”在这里繁衍声息,被誉为“动植物天然资源宝库”。华阳古镇在秦汉时期形成集镇,唐、宋均被设为县治,有“千年古船城,秦岭第一镇”之称。华阳地处秦岭南麓,是洋县的暴雨中心,暴雨造成的山洪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常常给景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到游客的人身安全,影响本地旅游业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2010年8月13日、2011年7月29日华阳大暴雨天气过程(下称“8.13”大暴雨、“7.29”大暴雨)及灾害进行分析,以期为景区暴雨天气预报和暴雨灾害的防御提供参考。

2华阳景区暴雨特征

华阳景区气候多变,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2008年开始景区内先后建立了吊坝河、板桥、华阳、卡房水库4个自动气象站,年平均气温11.0℃,极端最低气温-14.5℃,极端最高气温35.0℃。分析近5年的自动站降水资料,可以看出华阳是洋县的暴雨中心(图1),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以华阳站为例,汛期(4月1日至10月15日)平均降水量1035mm,多于汉中市年平均降水量,暴雨出现在7~9月,年暴雨日5.6d(景区内有一个或以上站出现暴雨即为一个暴雨日)、大暴雨日1d,暴雨特征表现为历时短、强度大,且大都出现在夜间。

3“8.13”、“7.29”大暴雨天气成因

汉中盛夏大降水的产生和暴雨落区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紧密相关。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北抬、减弱东退,副热带高压南侧的台风活动等,配合西风槽、高原槽的东移影响都会给处于副热带高压西北侧的汉中带来大降水。。

这两次暴雨发生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发展较强,汉中处于副高西北侧的西南暖湿气流中,蒙古及以北地区为宽广的低槽区,后副高东退,蒙古槽东移南压,其底部影响关中和陕南,低层700hPa关中地区有人字形低涡切变生成,其纵切变直接影响陕南,加剧了幅合上升运动发展,对华阳大暴雨的产生非常有利。

暴雨的产生需要充足的水汽供给。“8.13”大暴雨的水汽来源主要是副高边缘的暖湿气流和低层来自南海的水汽输送。“7.29”大暴雨水汽同样来自南海,在南海生成的热带风暴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其北部的偏东气流带来的水汽沿着副热带高压向北输送至暴雨区。

强烈的上升运动是暴雨的必要条件。分析暴雨开始前最近一次汉中站的探空(20时)TlogP图,两次过程汉中上空均有大量的不稳定能量存在,湿有效对流位能都在2000j/kg以上,K指数大于40℃,沙氏指数小于-1℃,大气层结很不稳定,随着北方冷空气侵入触发强对流产生。

华阳多暴雨,地形起了重要作用。华阳地处秦岭南麓,来自南方的偏南暖湿气流在山前堆积强迫抬升,加剧了垂直上升运动的发生发展,是华阳暴雨多的直接原因。

4“8.13”、“7.29”大暴雨灾害分析

2010年8月12日晚到13日凌晨洋县北部、佛坪中西部出现强对流天气,华阳是大暴雨中心,降水从12日21时开始到13日09时停止,卡房水库站12h雨量176.3mm,华阳站121.4mm,1h最大雨量66mm。大暴雨造成洋县北部4个乡镇山洪暴发,山体滑坡、房倒屋塌,交通、通讯、电力中断,水利设施毁损严重,农作物大面积受损。华阳景区受灾严重,古镇东西河堤多处冲毁,猴山滑坡、十里亲水长廊多处毁坏,景区道路严重塌方,直接经济损失6576.6万元。

2011年7月28~29日汉中的区域性暴雨、局地大暴雨天气,洋县的华阳再次成为强降水中心,华阳景区降水从28日21时开始到29日9时停止,华阳站12h雨量达141.4mm,小时最大雨量41.3mm。大暴雨造成多个乡镇受灾,华阳镇灾情最重,29日凌晨山洪爆发,致使东河河水暴涨,景区西风雨桥、东河大桥、县坝虹桥被洪水冲断,6座铁索桥被冲毁,河水涌入古镇,主街道积水深达1m,大量房屋进水倒塌,电力、通讯中断,29辆观光车被洪水冲走,2000名游客和群众被迫转移,景区内各景点损失惨重,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

华阳两次大暴雨均出现在晚上,降水从21时开始,雨强逐渐增大,0时前后达峰值,后雨势减弱,早晨7时雨强再次增大出现次峰值,9时降水停止,小时雨量分布如图2。

5暴雨灾害防御措施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涵养森林资源。清理疏通河道,加固水库、河堤、桥梁。

(2)重视旅游气象科普宣传,提高当地居民和旅游者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在危险地段设立洪涝灾害警示,禁止暴雨期间旅客进入森林峡谷。

(3)做好气象服务,及时暴雨预警。旅游和气象部门加强合作,建立健全旅游气象灾害监测预测机制和应急防范措施,在景区安装电子显示屏、气象大喇叭等媒体设备,畅通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传送。气象部门做好天气预报服务,特别是汛期严密监视天气变化,注意做好短临预报、及时暴雨灾害预警,避免气象灾害损失。

6结语

华阳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陕西的重点旅游项目,也成为了盛夏的暴雨中心。华阳的暴雨发生在西太平洋高压东退、西风槽或高原槽东移的环流背景下,直接影响系统是关中地区的人字形低涡切变,低层的西南暖湿气流在山前堆积强迫抬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暴雨引起的山洪暴发对当地的旅游业造成严重危害,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当地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趋利避害,保护生态环境;加强部门合作,建立健全旅游气象灾害监测预测机制和应急防范措施;气象部门重视旅游气象科普知识宣传,做好暴雨、大暴雨天气预报,及时预警信息。确保景区居民和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庆云,陶诗言,张顺利.夏季长江流域暴雨洪涝灾害的天气气候条件[J].大气科学,2003(6).

[2]赵彩萍,荆肖军,李艳红,等.城市暴雨内涝预报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9).

引起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范文2

关键词 气候特点;灾害性天气;山东济宁

中图分类号 P4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0-0264-01

1 济宁市气候特点概述

济宁市位于鲁西南地区,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高空在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下,近地层受冬季风和夏季风影响,其气候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季风盛行,四季分明;二是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三是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四是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一年四季均有灾害性天气发生,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暴雨(雪)、雷电、寒潮、大风、干旱、大雾、高温、低温、冰雹、连阴雨、沙尘等。

2 主要灾害性天气及危害情况

2.1 暴雨

暴雨是济宁市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也往往是引起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暴雨洪涝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居第1位。影响严重的暴雨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不同量级、不同范围的暴雨,其灾害程度也不同[1]。

济宁市暴雨主要集中在夏季,据济宁站1971—2010年气象资料统计,日降水量≥25 mm(大雨)的年平均日数为7.6 d,日降水量≥50 mm(暴雨)的年平均日数为2.9 d。大雨最早出现在3月,最晚出现在11月。暴雨最早出现在4月,最晚出现在10月。

2.2 寒潮

寒潮的划定标准:按照气象部门的最新规定,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当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影响当地时,任意48 h内最低气温下降8 ℃或以上,同时最低气温下降至4 ℃或以下时,称为一次寒潮天气过程。

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济宁地区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寒潮南侵不仅有偏北大风和温度骤降,还常伴有雨雪和冻害,强寒潮常常伴有大雪和冰冻等灾害。对济宁气象站30年每年10月至次年4月的相关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发现1971—2000年济宁市共发生寒潮135次,发生次数最多的月份为11月,共出现36次;其次为1月,出现25次,说明秋季和冬季冷空气势力较强。

2.3 大风

大风包括观测中的大风标准以及预报中的大风标准。对于大风日数的记录,在地面气象观测标准中规定,瞬时风速(极大风速)达到或超过17.0 m/s,或者目测估计风力≥8级,称为大风,1 d中只要出现≥8级风力,不论其出现次数多少或者持续时间长短如何,均为1个大风日;在预报上,大风是指风速达到蒲福风力6级(平均风速10.8~13.8 m/s)及以上的风。

济宁市地势平坦,境内大风可分为冷空气影响偏北大风、春季偏南大风和强对流天气大风。冷空气大风大都发生在冬春季节;强对流天气大风发生在春、夏、秋季节,时间短但破坏力强。统计济宁站30年(1981—2010年)大风频次可见,大风主要发生在3—5月。但是6—8月的强对流大风由于突发性强、瞬时风速大,更容易造成严重灾害。

2.4 干旱

干旱是因久晴无雨或少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其出现可导致作物枯萎、河流流量减少以及地下水和土壤水分枯竭、农作物枯死、人畜饮水不足等灾害现象。对于济宁市而言,春旱发生频率最高,其次为秋旱、夏旱(主要为初夏旱),并时常出现连季旱、连年旱,其中冬春连旱较常发生。春旱多出现在3—4月,平均约为十年八遇;秋旱多发生在9—10月,平均约为十年五遇;初夏旱多发生在6月,平均约为十年四遇;连季连年旱多有发生,平均约为十年四遇,且有逐年加剧的趋势。

2.5 大雾

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的水滴或冰晶微粒的乳白色聚合体,出现大雾时水平能见度小于1 km。济宁市多为辐射雾,主要是因为夜间地面辐射冷却,使空气达到饱和而形成。晴空少云的夜晚,风较小,逆温层较强、层结稳定,相对湿度大,有利于辐射雾的形成。另外,城市空气中大量灰尘与水滴混合,更易于成雾。由于出现雾时水平能见度差,空气湿度大,接近饱和,所以雾给交通、供电等带来严重影响。雾还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有雾时往往存在逆温层,使得空气无法对流,逆温层以下的污染物很难向上扩散,空气中有害物质在近地面积聚,人们呼吸这样的空气,会感到呼吸不畅,心情抑郁不安,使呼吸道疾病与关节腰腿痛等发病率显著增加。济宁市年平均雾日17.2 d,最多年达37 d(2003年),秋冬多雾。

2.6 高温

气象上把日最高气温≥35.0 ℃定义为高温日,把持续出现5 d以上的高温日称为持续高温。济宁市极端最高温度40.8 ℃,出现在2002年7月15日。

济宁市最高气温≥35 ℃的日数,年平均8.7 d,最多达32 d,最少年未出现高温天气。连续最高气温≥35 ℃的日数最多为10 d,6、7月是济宁出现高温最多的时段[2]。

2.7 沙尘

沙尘暴、扬沙和浮尘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天气现象,一年四季均可出现。当沙尘天气发生时,不仅能见度较低,影响人们的出行和户外活动,而且其携带的大量泥沙、尘埃、细菌、花粉和其他可吸入性颗粒对人类健康也有很大的危害。

济宁市沙尘暴出现很少,近30年(1981—2010年)仅出现过1次。除8月、12月外的各月都出现过扬沙天气,年均出现1.6 d,其中以春季最多,有1.134 d,占扬沙总数的70.9%;冬、秋、夏季次之。浮尘天气出现较多,年均出现2.4 d,春季有1.367 d,占总数的56.2%;冬、秋、夏季次之[3-4]。

3 参考文献

[1] 马丽,袁爱民,李永果,等.济宁市一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1(18):15.

[2] 刘强,李燕,赵京峰,等.济宁市高温干旱天气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7(8):121-122.

引起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范文3

关键词:抢险救灾;心理应激;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9-107 -02

近期我国各地频遭洪水侵袭,湖北、安徽、河北等地爆发了多年不遇的严重洪涝灾害,人民子弟兵冲锋在抗洪救灾的第一线,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如今,抢险救灾已成为我军担负的一项重要的非战争军事任务,无情的自然灾害不仅给受灾群众造成一定的心理冲击,突发的高风险、高强度的救援任务也会对广大救援官兵造成精神和心理上的创伤。面对惨烈的灾难场面和艰巨的救援任务,救援官兵长期处于心理应激状态,容易产生应激反应,甚至导致应激障碍,不仅对官兵造成一定的身心伤害,也严重削弱部队的战斗力,因此必须对救援官兵进行适时的心理援助。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工作能帮助救援官兵缓解心理危机,恢复心理平衡,对减少非战斗减员,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一、救援官兵心理应激反应的产生原因及基本表现

(一)产生原因

抗洪救灾任务具有突发性,灾害一旦发生,广大救援官兵立马奔赴救援一线,承担起最严峻的救援任务。面对险恶的环境和紧迫的时间,救援官兵常常超负荷工作,睡眠不足、体力透支、身体疲惫等因素容易导致官兵心理机能下降。另外,救援官兵零距离接触灾区惨状,亲眼目睹洪水肆虐、房屋倒塌、群众伤亡的惨烈景象,还要参与处理受伤群众甚至是遇难尸体的工作,这些都对其视觉、听觉等方面造成强烈的心理冲击。有些官兵由于年龄小、阅历浅,自身心理素质就较为脆弱,加之平日未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心理训练,心理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创伤。这些应激源都会导致官兵产生应激反应并表现出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异常,甚至演化成应激障碍。据调查,不论是急性应激反应还是延迟性应激反应均在灾难救援任务中有一定比例发生,尤其存在较为突出的抑郁、焦虑等方面的心理卫生问题。

(二)基本表现

救援官兵最直接表现出的是急性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心理、生理及行为上的一系列异常,如情绪上的抑郁、恐惧、焦虑等,认知方面的闯入性回忆、记忆力、注意力减退等,生理上的心慌、头昏、食欲减退、易惊醒、噩梦、失眠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行为上的少语、避谈灾难场景、孤僻、警觉等。少部分救援官兵在灾难过后的较长时间后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对身心造成较为严重的伤害。这里主要介绍几种基本的急性心理应激反应表现。

1.恐惧

恐惧是抗洪救灾任务中最易诱发的一种情绪,心慌、头昏、噩梦、易惊醒、食欲减退等都是恐惧心理的表现。很多战士人生第一次经历这种灾难场景,被摧毁的农田、倒塌的房屋等混乱景象,惨烈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受灾群众的恐惧悲伤情绪,灾民亦或战友被洪水吞噬的情形,加之随时可能会发生的次生灾害,所有的危险情景都在不停地冲击着救援官兵的心理防线,许多救援官兵精神高度紧张之余往往触景生情,不断唤起内心的恐惧。

2.焦虑

焦虑是指向未来的、对行动过程感到紧张的内心体验,主要表现为回避、烦躁、高度警觉等。抗洪抢险行动通常十分紧急,救灾过程中充满了未知,救援官兵必须争分夺秒、行动迅速,很多官兵没有亲历过洪灾,对随时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情况时刻保持精神紧张,这些极易诱发救灾官兵的焦虑、紧张心理。

3.抑郁

抑郁主要表现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并常伴有睡眠障碍、进食障碍、工作效率降低、回避人际交往等躯体行为症状。灾区处处充斥着民众悲伤的负性情绪,这对救援官兵形成极大的情绪感染和强烈的心理冲击。官兵亲身感受着灾民痛失家园和亲人后的悲痛欲绝,在无情的大自然面前深感生命的脆弱与渺小,致使心情抑郁、苦闷。但抑郁的发生往往与个人的人格特质有关,在实施心理干预时需因人而宜。

4.自责

救援官兵时常面临救援难度大,任务失败的情况,如由于环境特殊、救援装备和人员作用发挥受限等原因,对幸存者无法快速施救,从而造成其在救援过程中死亡或者救援成功后因伤势过重而最终死亡,许多救灾官兵此时会出现自责、内疚的心理,认为是自己“搜救不及时”“搜救方法不得当”等自身因素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过度的自责会使人产生沮丧、悔恨、郁闷、绝望等心理,影响身心健康。

5.强迫

救灾过程不能错过任何一个救援机会,许多救援官兵出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这极易形成强迫心理。主要表现为对任何事情总是不放心,对已确认无误的事情反复检查以确保万无一失,对灾难场景的重复强迫性闪回等。症状轻者给生活带来的不必要的困扰,如不能及时进行心理干预,重者则会形成强迫症。

二、对救援官兵实施心理干预的常用方法

(一)情绪宣泄

救援官兵在执行任务中积累了大量的不良情绪,必须及时释放才能保持心理平衡。情绪宣泄是当事人将淤积已久的情绪和精神烦恼向外界发泄并最终缓解消极情绪、获得精神解脱的过程。它是一种发泄痛苦的方式,能使人摆脱恶劣的心境,感到由衷的舒畅。情绪宣泄的过程需要心理工作人员以尊重、倾听、共情等手段来加以促进,强化救援官兵的情绪宣泄过程。

一要无条件地尊重。尊重就是对产生心理应激反应的救援官兵无条件的接纳和爱护,并相信其有自我治愈的能力。无条件的尊重能够创造充满信任和温暖的环境,引起救援官兵倾诉不良情绪的欲望,促使其最大程度地表达自己。二要无条件地倾听。全神贯注地听官兵诉说,并通过言语和身体姿态、表情等非言语行为表明自身具有倾听的欲望且理解和肯定对方。若官兵能像倒垃圾一样把内心深处不好的感觉、情绪不加掩饰地表达出来,可在很大程度上释放其内心的不安和焦虑。三要积极地共情。共情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和体会其想法及情绪感受,应以理解的心态接触发生心理应激的个别救援官兵,做出适度的疏导,使其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和稳定。

(二)认知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又称为ABC理论)在心理干预中被广泛采用,该理论提出诱发性事件(A)不是直接导致个体情绪及行为结果(C)的因素,个体对诱发事件产生的信念(B)才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C)的直接原因,因此不合理信念导致了不良情绪和不适应行为,必须对个体的错误认知进行干预。认知疗法即是通过帮助官兵识别出负性情绪背后的不合理观念并对其加以纠正,从而使个体习得积极的认知,提高应对能力的方法。救援官兵产生内疚、抑郁、焦虑等心理危机很大程度上在于其缺乏积极的应对策略,而较多的使用了不合理、甚至是破坏性的认知方式,如过于绝对、自我否定、片面或夸大等消极防御方式。对这种心理倾向的干预, 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作用来校正官兵偏离的认知,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育官兵认识到其观念的错误,帮助其树立积极的信念,认识到自身在抗洪救灾任务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从而校正错误认知,摆脱负性心理。

(三)放松疗法

放松疗法是指通过一系列主动的生理活动调整和休整放松,在放松身体的同时也间接将内心的情感宣泄出来,缓解紧张情绪,从而达到身心轻松的状态。抗洪救灾官兵长时间处于高强度工作和强刺激环境中,当出现一系列不良情绪和躯体行为反应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休息和调整放松。常用的调整方法主要包括呼吸放松、肌肉放松和想象放松,对于发生心理应激的救援官兵必须强制休息,减少过度持续疲劳作业,部队应保障充足的饮食、饮水、休息时间等基本生理需求,并多鼓励官兵通过唱歌、听音乐、运动等文体活动来克服紧张状态。

(四)药物治疗

心理应激干预方法具有多样性,适当的药物治疗能够缓解很多心理应激反应,尤其是有生物学基础的症状。例如使用抗抑郁药物,除能改善睡眠、抑郁、焦虑症状外,还能够减轻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对于焦虑、烦躁特别严重的救援官兵可选用短效的镇静和抗焦虑药物。应注意的是药物干预只是辅助手段,最重要的还是心理治疗。

三、加强心理干预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组建专业的心理干预队伍

心理干预工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不恰当的心理干预不仅不能帮助救援官兵应对心理危机,还可能对其心理造成二次伤害。目前,我军不仅大量缺乏心理骨干,心理干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其专业水平和能力素质远不能满足广大官兵的心理需求。因此必须组建专业的心理干预队伍,完善心理干预人员的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军队和地方心理专家对基层心理工作骨干进行培训,使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过硬的技能素质和灵活处理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提高开展心理干预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采用科学的心理干预方法

心理干预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准确的心理评估是确保心理干预科学性的前提和基础。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救援官兵的认知、情绪、行为和躯体状态,应付机制和支持系统,以及心理危机的危险性,评估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调查法、心理测验法等,只有对诸方面因素进行综合的评估,才可针对不同类别和不同程度心理创伤的官兵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救治方案。抗洪救灾任务结束后应抽调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心理医疗队,对归队救援官兵进行全面的心理评估, 从而为采用科学干预方式,及时进行治疗打好基础。

(三)建立全程的心理干预机制

心理干预工作并非只在心理危机发生后才开展,其应是贯穿于整个抢险救灾任务全程的一套完整的心理干预机制。在平时的训练及接受任务到达救援地之前,应以预防性的心理干预工作为主,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应激训练等加强救援官兵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心理应激能力;在执行抢险救灾任务的过程中,应以减少非战斗减员,提高部队救灾的战斗力为目的,给予与救援官兵强大的心理支持,关注救援官兵心理健康状态,及时发现产生心理危机的个体并适时进行干预以缓解应激反应;当官兵遂行完抢险救灾任务后,应建立对救灾官兵的心理监控机制,确保及时发现和控制具有不良心理反应的个体,并结合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式给予其持续追踪性的心理关注,保证官兵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引起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范文4

关键词:GDP;绿色GDP;资源环境的价值核算;修正

GDP曾经被一代经济学大师凯恩斯所推崇,认为是可以反映经济秩序中有关供给、需求、失业等议题的有用依据,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步及其进步程度的最重要指标。然而进入7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激增,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加剧,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GDP指标体系已不能正确反映一个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进步程度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因为它没有核算砍伐森林、污染环境、水土流失、资源枯竭和破坏臭氧层等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未能反映潜在的成本、潜在的收益及生态社会效益,未能处理好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相互协调问题,相反,对资源环境的无限制耗用却成为GDP增长的强大助推器和源动力,这是与可持续发展理论背道而驰的。因此,积极开展对资源环境的经济核算,认真研究资源环境耗减和保护对GDP的影响,对完善GDP这一重要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资源环境的核算范围和核算指标

本文研究的仅是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与GDP直接相关但被现行GDP忽略的那些资源环境的价值核算及与GDP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了便于收集资料和相对准确地计算,我们将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核算内容划分为九大类,即矿产能源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草地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再生资源和环境资源,在此基础上再来核算资源环境的耗减成本、资源环境的损失成本、资源环境的恢复成本和再生成本、资源环境的保护成本、资源环境的替代成本和机会成本,及资源环境的改善收入(绿色收入),这六项指标共同构成了应直接调整GDP的价值核算体系。

(一)资源环境核算的物质指标

1.矿产能源资源。主要指标有:矿产能源资源的储蓄量、开采量和产生的废物总量。

2.土地资源。主要指标有:耕地面积的耗减数,耕地质量指数,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指数。

3.水资源。主要指标有:可用地表和地下淡水资源储量的耗减数,淡水资源污染和水质下降程度,洪涝灾害。

4.森林资源。主要指标有:森林面积,森林的采伐量和采伐密度,森林受灾面积。

5.海洋资源。主要指标有:近海水体质量,水体污染程度及近海生物资源下降数。

6.草地资源。主要指标有:草地面积,草地面积耗减量,草地质量指数,草地退化(特别是沙化、碱化)数,草地受灾面积。

7.野生动植物资源。主要指标有:野生动植物种类的耗减,种群数量的耗减,珍稀濒危物种、极危物种的增加数,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特别是湿地的耗减数。

8.再生资源。是指通过劳动的投入可以恢复甚至超过原来规模和水平的自然资源。主要指标有:水资源的环循利用,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的林木资源,通过植草增加的草地,通过垦荒、治沙增加的耕地(草地),通过保护措施增加的物种、湿地及渔业资源储量的增加等等。

9.环境资源。反映大气保护方面的指标有:温室气体排放量,氧化硫、氧化氮排放量,耗损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消费,城镇地区悬浮颗粒物(TSP)的浓度;反映城市噪声的指标有: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对生活环境的影响程度;反映固体废物方面的指标有: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生活垃圾的生成量。另外还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泄漏、废弃污染量指标。

(二)资源环境核算的价值指标

资源环境的物质损耗(或改善)只有通过价值核算才能进行总括反映,并进入GDP体系,进而对GDP进行相应的修正。资源环境核算的价值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资源环境的耗减成本。是指因生产和生活的消耗及大自然自身的侵蚀,导致资源环境的物质总量的耗减,这些耗减的价值反映便构成耗减成本。对耗减成本的核算,首先应按上述九大类物质指标及相应的明细指标进行分类统计(如矿产能源资源的统计分类标准可参照地矿部制定的标准等等),再根据分类统计的结果核算资源环境的存量、使用量和耗减量,及相应的价值量。

2.资源环境的损失成本。也就是资源环境的恶化成本(DegradationCost),是指因对资源环境的不合理耗用或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及因对资源环境的人为污染、破坏导致资源环境质量日趋恶化(下降),而对其可持续发展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潜在损失。对资源环境损失成本的核算,可先根据上述九大类指标进行分类统计,再根据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制定的资源环境质量标准进行分析比较,确定那些资源环境没有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超标或未达标的差额是多少,对资源环境质量恶化的关联度和破坏程度有多大。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恶化程度估算其损失成本。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因不可抗拒的非人力因素如自然侵蚀、自然灾害造成的资源环境的损失,它虽不是直接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但与人类活动间接相关,并直接导致资源环境质量的下降和国民财富积累的减少,因此,这部分损失也应计入资源环境的损失成本之中。当然,这部分损失在修正GDP时,不应全部一次计入,而应确定一个适当的系数分期计入。

3.资源环境的恢复成本和再生成本。恢复成本是指人们在开发利用某项资源环境的同时染污、破坏或损耗了另一项或几项资源环境,从而用来恢复被污染、破坏或损耗的资源本来面目的成本;再生成本是指将资源环境恢复到原来的规模和水平应计量的成本和补偿的价值。

4.资源环境的保护成本。是指保证资源环境免遭人为破坏,尽量减少自然力对资源环境的破坏、侵蚀,维护资源环境质量达到一定水平之上而采取各种保护性措施所花费的成本。具体包括:资源环境保护重大项目的研究、开发、建设、维护、更新费用,如三北防护林建设费用,大江大河大湖治理费用等;预防和保护资源环境污染的运作费用;资源环境污染治理的费用;资源环境保护部门的管理费用;为改善和发展资源环境而投入的费用等。

5.资源环境的替代成本和机会成本。替代成本是指不可再生资源在开发利用时,人们以其它资源替代所需额外支付的相关费用,主要包括研究、开发、建设替代资源的费用。机会成本是指因对某些资源进行限制性或禁止性开发利用,及因资源环境保护而对某些相关产业、行业、企业进行压缩、调整、关闭,造成资源闲置而产生的直接损失和机会损失。例如因森林的禁伐,导致森工企业关停并转、职工下岗造成的直接损失和机会损失(如造纸业原料紧张、价格上涨);出于资源环境保护压力,政府不得不强行关闭资源耗费大、污染严重的小企业,由此形成的产值损失和就业压力;出于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一些相关企业不得不压缩生产规模,导致部分设备、资源闲置,等等,这些都构成巨大的机会成本。但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这种替代成本和机会成本的付出是必要的,有益的。

6.资源环境的改善收入(绿色收入)。是指国家、企业开展以保护和改善资源环境为宗旨的绿色管理、绿色生产运动而给人类、自然、社会、企业带来的绿色收入。主要包括因上述九大类物质指标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而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生态效益;国民因环境质量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带来的社会效益;企业因进行绿色设计、绿色开发、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营销等一系列绿色管理活动,创立绿色品牌,促使生产效率提高,市场占有率上升,销售收入增加,资源消耗下降,环境污染减少,环保支出减少,同时还可获得政府税收上的优惠和奖励,这些都构成了企业的绿色收入,也构成了整个社会的资源环境的改善收入。

二、资源环境的价值核算

如何对资源环境的价值进行计量,是本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物品的价值是由供给和需求的波动决定的,效用和稀缺性是物品价值形成的必要充分条件。资源环境作为特殊的、高效用的、稀缺性资源,其经济价值越来越超越一般意义上的市场价值,而表现为“外部性”的非市场价值;其次,资源环境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它既属于当代不同区域的人,又属于未来的人类。因此,资源环境的价值应建立在一个空间(即地域)公平性和时间(即代际)公平性的基础之上。同时,资源环境价值的特殊性还表现为:它的价值并不完全取决于人类的经济开采和利用,其存在本身就具有鲜明的经济和非经济功能。正是资源环境的多功能性决定了它的多价值性。资源环境的价值不仅仅是对人类需要和利益的满足,而且也包括对地球上一切生物的需要和利益的满足以及对地球生物圈系统整体完善、健全的需要和利益的满足。因此它的价值是固有的,不完全依赖于人的判断和评价。“自然界无时不在产生着事物,必定存在在先,存在本身及其创造者是第一位的。每一事物都有价值”。资源环境具有多样性价值,如经济价值、生存价值、选择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生命价值、多样性和统一性价值、精神价值、美学价值等,这就决定了对资源环境的价值核算应运用多重计量属性和采用多种计量手段。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在1993年修正的SNA体系即“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卫星体系”中,对自然资源的耗减和降级的虚拟环境费用的估计提供了三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即市场价估价、维持费估价和根据支付意愿原则的或有估价。笔者认为,要对资源环境的价值进行全面、准确的核算,应针对不同资源环境的内在属性和固有价值选择不同的计量模式,而不是仅局限于上述三种方法。

根据现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观点,资源环境的价值由三部分构成:现实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1)现实使用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是指资源环境可直接用于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经济价值。其中有的可以在市场上直接获得,如矿产资源价值、木材价值、水资源价值等;有的虽不能直接套用市场价格,但可以通过市场的办法估计直接使用的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是指资源环境并非直接用于生产和消费的经济价值,它们没有直接的市场价格,其价值只能间接地表现出来。如湿地的保护,维护生物的多样性等。这种间接的使用价值可以通过“有无法”来间接计量,即设想如果没有这类资源环境,用其它方法达到同等功效所需要投入的估计值。(2)选择价值是指人们为了保存或保护某一资源环境,以便将来使用而作出的预先支付。选择价值仍属于使用价值范畴,但它所衡量的是未来的直接或间接使用价值,以确保在未来不确定的情况下某一资源环境的供给。(3)存在价值是指人们对某一资源环境的存在而愿意支付的数额,是资源环境以天然方式存在时表现出的价值,这是一种生态价值。存在价值可以通过调查支付意愿或接受意愿来计量。例如美国的自然景观区科罗拉多大峡谷,问卷调查的计算得出,保护这一景观的收益,按支付意愿额高达78亿美元。

根据以上观点,我们对上述九类资源环境分别进行价值核算。

1.矿产能源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的价值核算。由于这三种资源的市场价格较为完善,因此,可以用市场估价法进行核算。即以现期经济活动对上述三种资源的耗减量Qi和相应的市场价格Pi为基础,计算该种资源的经济使用价值。但考虑到现行的这些资源的市场价格是建立在资源无偿占用,永续不竭基础上的,没有考虑到代际的公平性和人与自然的协调性,因此,价格明显偏低,应在此基础上加上资源所有者权益价格Ps、时间调节系数Pt和环境调节系数Pc,从而形成完整意义上的“生态价格”。Ps表示资源所有者享有的法定权益,是国家凭借其对自然资源的垄断而获得的权益补偿,它一般通过“绝对地租”、“级差地租I”和“垄断地租”等形式表现出来,国家通过Ps形成专门的资源补偿基金,专项用于资源环境的保护、节约利用,新资源和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等,以实现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Pt表示资源的未来价值,即因今天的使用致使后代无法使用造成的损失。由于这种损失受未来替代资源或技术状况的影响,准确估计的技术难度较大,但当未来的替代资源的成本小于目前的资源成本时,Pt=0。Pc表示该种资源的开采及耗用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损失。

综上所述,这三种资源的耗减价值为Ci=Qi(Pi+Ps+Pc+Pt)

2.土地资源、草地资源的价值核算。这两种资源宜采用收益还原法,它是依据替代与预测原理,着眼于未来的预期收益,以适当的还原利率折为现值。现以耕地为例计算其每亩价格。

每亩耕地价格=每亩土地净收益/收益还原率=(农作物种植业的每亩产值-每亩成本总额-每亩投资机会成本)/收益还原率

收益还原率一般采用一年期存款利率,再加上风险调整系数和通胀率。

这样计算出的每亩耕地价格是一般意义上的市场价格,再加上资源所有者权益价格Ps、时间调节系数Pt和环境调节系数Pc,即为每亩耕地的耗减价值。其它土地资源、草地资源的价值也可按此方法计算。

3.海洋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价值核算。之所以核算这两种资源的价值是出于对生态平衡及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考虑,因此,对这两种资源应重点核算其生态价值,宜采用的方法是维护成本法。它的基本思路是:为不损害海洋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数量水平和质量水平,人们在一定时期内必须减少或避免某些经济活动,替代某些经济活动的产出结果,不改变产出但通过应用新技术替代某些经济活动的投入,不更改经济活动本身但同时开展预防资源耗减或恶化及恢复资源的活动等等。这一时期因采取以上行动而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即为该时期的海洋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维护成本。对这两种资源的核算,采用“有无法”基本上也能达到相同的结果。与市场估价法相比,维护成本法在理论上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4.再生资源的价值核算。由于再生资源一般都有较完善的市场价格参照系,因此可套用市场估价法,其核算过程在前而已有阐述。

5.环境资源的价值核算。环境资源的价值实质上是一种存在价值,是环境资源以天然方式存在时表现出来的价值,因此,这种价值只有通过调查支付意愿或接受意愿来计量,即针对环境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变化,人们为了避免能观察到的变化所愿意支付的货币数额。但由于这种估计结果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缺乏统一性、可复核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程度较差,因此必须与其它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常用的方法有:

(1)复原成本法。它是把环境污染和破坏恢复到原状所需成本进行估算的方法,适用于环境污染对水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海洋资源、草地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等的破坏的价值估算。

(2)替代品评价法。当某项环境资源的价值无法直接核算时,可通过估价替代品,即某项与所要估计的项目大致具有同等效用或相等牺牲的项目的价值来确定环境资源价值。这种方法主要用来估算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所折合的价值量。目前国外多采用Misham公式计量,其公式为:

E1=∑YtPTt(1-r)-(t-T)

式中E1为人体健康损失费;Yt为预测个人在t年的工资收入额;PTt为某人从T年活到t年的概率;r为T年到t年的有效社会贴现率。

因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患者的医药、医疗费用损失用下式计量,E2=∑Pnx1Pnx2Pnx3Yn(1+Y)-(n-χ)

式中E2为医药医疗费总额;Pnx1为年龄从χ1活到n的概率;Pnx2为从χ2活到n并有劳动力的概率;Pnx3为从χ3活到n有劳动力并仍在工作岗位上的概率;Yn为n年的工资收入。由于国内掌握的资料有限,故多采用Misham公式的变型来间接计量由于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的损失。其它的方法还有数学模型法、综合分析法等。

由于我们已经分析和给出了各种资源环境的计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根据资源环境核算的价值指标所确定的内涵,对上述资源环境的耗减成本、损失成本、恢复成本、再生成本、保护成本、替代成本、机会成本和资源环境的改善收入(绿色收入)进行评估和较为准确的计量,从而为最终探讨资源环境因素对GDP的修正做好准备。

三、资源环境因素对GDP的修正

资源环境因素对GDP修正的基本思路是:以国民经济核算为起点,将经济过程对资源环境的作用作为经济产出的投入加以核算,求得一国当期经资源环境因素调整之后的GDP,即绿色GDP。其调整的基本原则是:

1.由于现行矿产能源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的市场价格没有包含资源所有者权益价格、时间调节系数和环境调节系数,资源价格明显偏低,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资源消耗成本,虚增了企业利润,这部分虚增的利润应从GDP中扣除。

2.资源环境的耗减意味着原有社会财富积累的净减少,由此增加的产值是虚拟的,必须从GDP中扣除。其计算公式为:本期资源环境的耗减量=期初的资源环境资产+本期增加的资源环境资产-本期耗用的资源环境资产。根据本期不同资源环境的耗减量,乘以相应的资源环境价格或价值,即为该种资源环境耗减的经济价值,其累计额应从当期GDP中扣除。

3.资源环境的损失成本是由资源环境质量的恶化或下降引起的,它直接导致社会财富积累的减少,应从GDP中扣除。具体计算公式为:

本期某种资源环境的损失成本=本期该种资源环境恶化或下降的质量和数量×相应资源环境的市场价格或生态价格或估计价格

对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应作具体分析。例如,1998年长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爆发的洪水,直接经济损失达2550亿元(ChinaDaily,1999),由于这种洪水属百年一遇,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是天灾,因此,这种损失对GDP的修正可采取分期摊销的办法,即在一定年限内,把损失额平均分摊于各年的GDP,并从当年的GDP中扣减。但对其它正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损失,如台风损失、赤潮损失、地质灾害损失等,应直接扣减当年的GDP。

4.资源环境的恢复成本、再生成本和保护成本,由于这些成本的发生并没有导致资源环境质量的提高或数量的增加,只是使资源环境保持或恢复到原有的水平,因此,它没有创造新的社会财富。而现行GDP核算过程中,则把这些恢复成本、再生成本和保护成本都计入了GDP,形成灾害越大恢复性投入越大越能拉动GDP增长的怪圈,似乎成了灾害有益了,难怪1998年大洪灾后,有些学者要论证灾后重建对GDP的拉动作用了。因此,这部分投入费用必须从GDP中扣除。当然,对资源环境采取的恢复性、保护性措施,不可能全是简单的修复、再生,而会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改善,对于这部分投入,不应从GDP中扣除。

5.资源环境的替代成本和机会成本都是为保护资源环境免遭耗减和恶化而发生的,是一种价值牺牲,在现行GDP核算过程中已得到真实而恰当的反映,因此,不需要再作调整。

6.资源环境的改善收入(绿色收入)是因资源环境的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带来的,是国民财富的净增加,应该成为影响GDP的正因子——即增加项。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修正后的GDP=现行GDP-因加入资源环境所有者权益价格、时间调节系数、环境调节系数而减少的利润-资源环境的耗减成本-资源环境的损失成本-资源环境的恢复成本、再生成本和保护成本+资源环境的改善收入

四、结束语

作为一项目前国际上尚处于探索性研究阶段的国民核算的前沿课题,本文的研究还是粗线条的,只给出了一个大致的框架,下面还需要特别强调几个相关的问题。

1.核算绿色GDP不是要取代目前使用的GDP,但绿色GDP作为现行GDP的一项重要的补充性指标,对现行GDP的修正和完善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这种修正和完善需要借助于更多的综合、虚拟估算等技术,在操作上还有许多困难,但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步骤(即使它们是不完善的)来改进现有的工作,而不是把精力仅仅限于对不完善性的漫无止境的攻击上”。

2.由于资源环境要素众多,计量极其复杂,借鉴资源环境经济核算领先国家的经验,如工业化国家的美国关于环境防御支出数据的编制,法国的自然遗产帐户,挪威关于石油、森林、渔业等重要资源的核算;又如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关于石油的耗减、环境资产的降级、森林砍伐和土地耗用的核算,等等,再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笔者认为,我国目前应重点核算矿产能源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制编出相应的实物量表和价值量表,以此测算出经过资源环境因素调整的GDP。

3.资源环境各项数据的统计和核算,主要应依托于各资源环境主管部门的业务核算汇总资料和企业的环境会计资料,再辅之以必要的专项调查,以取得全面、系统、客观的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和科学的推算,来求得本期资源环境的各项数量、质量指标。

4.资源环境的核算既涉及到宏观主体,即我国境内所有拥有资源环境资产的部门、机构单位,还涉及到各微观主体,即直接占有、经营、管理、耗用各项资源环境资产的企业单位。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出台资源环境核算的宏观准则,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也应相应制定《资源环境会计准则》,具体规定资源环境资产的定义、计量、计提、摊销、核算,以及宏观主体与微观主体之间的衔接和协调等内容。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紧急问题委员会(EITF)自1989年以来先后出台了《清除石棉费用会计》(Issue89-13)、《环境污染处理费用的资本化》(Issue90-8)、《环境负债会计》(Issue93-5);此外AICPA于1996年10月公布了Statementofposition(SOP)96-1《环境修复负债》公报,提出了企业应对自己负担的修复环境负债进行会计处理的方针。欧盟也于1993年出台了《经济管理·审计计划法》,规定企业会计要编制环境报告书,应揭示影响环境的七个项目等等。可见,只有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宏观主体和微观主体都建立了各自相对完善的核算体系,才能保证资源环境核算的及时、准确,并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吴优,曹克瑜.对自然资源与环境核算问题的思考〔J〕.统计研究,1998,(2).

〔2〕高敏雪,谷泓.对环境经济核算的总体认识〔J〕.统计研究,1998,(3).

〔3〕薛伟.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经济综合核算〔J〕.统计研究,1996,(6).

〔4〕周德群,陈宝书,李玉顺.环境资源计价与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1998,(4).

〔5〕谢洪礼.关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评述(二)〔J〕.统计研究,1999,(1).

〔6〕卓文燕等.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社会总成本核算〔J〕.会计研究,1998,(7).

〔7〕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环境状况公报〔N〕.中国环境报,1999-06-17.

〔8〕沈振宇等,关于递耗资产会计几个问题的探讨〔J〕.当代财经,1999,(6).

〔9〕戴亦一.绿色GNP核算问题研究〔J〕.统计与决策,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