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白酒的文化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白酒的文化知识范文1
【关键词】:白酒;包装;酒文化
一、酒俗在白酒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许多传统风俗。这些风俗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饮酒风俗就是其中之一,我国的饮酒历史源远流长,形成了许多种饮酒习俗。中国白酒包装设计中酒文化的应用主要从酒俗文化来阐述,酒俗文化又主要分为两个方面:节日酒俗和民间酒俗。
1.节日酒俗在白酒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中有几个重大节日,都会有相应的饮酒活动,如正月初一、三月清明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日重阳节。根据以往节日的饮酒习俗,为了传承这种文化,在白酒包装设计上可以对酒的品类进行细分,设计一套节日白酒套装,里面装有一年之中所有节日要引用的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酒,六个重要饮酒节日,设计六种功能性质的白酒。包装设计主要从文字、色彩、还有图案上区分开,版式相似,根据节日的性质来选择恰当的主色调,比如春节是比较欢乐的气氛,那就选用色调活泼点的、暖色系的。文字选用较为传统的书法字体,增添一些传统的艺术美,把这种传统文化展示给消费者,对于图案来说,就采用跟节日有关的,能很好的说明节日含义的,更加有说服力的图片作为包装上的图案。同时也能让大众更容易识别它们的功能。在酒的包装设计中融入节日酒俗的概念,可以使产品具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感。
2.民间酒俗在白酒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民间酒俗包括:祭祀饮酒、婚嫁饮酒、生育饮酒等,关于祭祀饮酒,夏商时期就用酒来祭祀天地、山川、神灵、先祖,这种祭祀饮酒之风迄今仍然盛行,但摈弃了封建迷信色彩,成为人们表达对死者、前辈、英雄、先烈的缅怀思念的方式。关于婚嫁饮酒,男女媒聘有定亲酒、认亲酒、嫁娶之日饮婚礼酒,人们习惯把婚礼叫“吃喜酒”。还有“女儿酒”、“接风酒”、“出门酒”等,这些都属于是“喜酒”。关于生育饮酒,中国过去有多子多福的传统思想,生育饮酒祝贺自古相沿。早在春秋时期,越国就实行过用酒奖励生育的政策。此外,生日祝寿、送别、出征告捷、喜庆丰收祈福、谈判会盟、中举登第得官等都有饮酒的习俗。
关于祭祀饮酒,把这种风俗文化融入到白酒包装中,因为祭祀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所以在包装设计的色彩上就应该以冷色调为主,字体同样选择书法字体,凸显传统艺术美,图案选用一些代表神灵或者天地、山川具有象征意义的。关于喜酒的包装,根据其性质的属性,可以将喜酒的包装在色彩上当然是选择中国红,象征着喜庆;在文字上选用活泼、有情趣化、传统的字体,;在图案上选用龙凤元素,当然也少不了心心相印的符号;在排版上要求简洁、大方、重点突出。
二、酒令在白酒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酒令是中国酒文化的精华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现象,酒令增添了饮酒的“食外之趣”,一种好的酒令,不仅能够为广大酒友所接受,有相当广阔的流行区域。而且应该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在古代酒令分俗令和雅令,猜拳是俗令的代表,雅令则是文字令,通常是在具有较丰富文化知识的人士间流行,从古至今有很多酒令,比如:骰子令、猜拳、接龙令、击鼓传花等。
为了继续发展酒文化中的酒令,需要对酒令有所创新,在这个快节奏发展的社会,为了缓解人们的工作压力,可以将酒令以现代的设计风格融入到酒的包装设计中,作为包装设计中的一个附属品,继续创新和发展。让人们在轻松、娱乐的气氛中,了解、学习中国悠久的酒令文化。对含有酒文化的酒的产业也有很大的间接促销作用,一举两得。除了酒令扑克牌,还可以借用转盘行使酒令,叫做酒令转盘,还有酒令骰子、酒令卡片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酒令游戏,让这种酒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三、酒器在白酒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的酒瓶造型包装,形状各异,令人目不暇接。我们需要研究新的包装理念,要有新的设计构思,并且汲取丰富的艺术元素,做到“古为今用”,不断创新发展酒文化及包装艺术。创造的包装形式,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要特别引人注目,甚至使用后的空酒瓶也可以作为一种摆设,一种艺术品供人们欣赏和收藏。
以瓷或陶瓷作为酒的容器和包装物,让消费者很容易记住它们的形状和品名,与传统透明的玻璃酒瓶相比,它显得质朴无华。这种形状的酒瓶造型包装,汲取了民族文化的精髓,并融合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因为,商品的地方化,自身就明确地表明了商品的产地,作为内外销的一种包装,以其独特的包装形式,无疑提高了所包装产品的竞争力。由地方特色构成的民族化包装,还具有巧妙的防伪性能,其特殊性贯穿于商品的整个营销策略之中,在浩瀚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酒瓶的造型包装,如此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既传统又典雅,它传达了远古的一种文化信息,又提高了现代的酒文化的品位。
酒器的历史几乎像酒一样源远流长,我国古代的酒器是琳琅满目、五花八门。酒器的造型更是千姿百态、变化万千。青铜器就以它精湛的工艺、种类的多样及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的造型当之无愧的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是尊贵与威严的象征。
实际上,自然界中的任何物体以及人们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都给人启发。将他人(古人或今人)的作品借用到包装设计中,通过模仿、概括等方法,加工、提炼构成自己设计作品的一部分,从而创作出具有新的审美意义的造型。设计师们运用现代的设计理念通过变形、打散、重组等处理手法来丰富传统造型的外观赋予它们新的形象。运用现代的包装工艺与技术,将这些酒器的创新性融入现代白酒包装,将大大拓宽白酒包装的设计思路,同时也体现了中华酒文化优秀的历史性、文化性、艺术性,从而体现出强烈的文化亲和力。
参考文献:
[1]左汉中.中国吉祥图案大观[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
[2]陈览月.商品造型设计的抽象美与工艺美[J].包装世界,2000(4):6-7.
白酒的文化知识范文2
论文摘要:介绍了Web3.0的概念与特征,结合宜宾学院酒文化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实践,探讨了基于W e63.0相关技术下构建宜宾学院酒文化信息服务平台的基本框架,旨在为基于We63.0的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借鉴。
Web3.0是在Web2.0的基础上,让互联网更加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Web3.0时代的特征就是把散布在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点以及用户的需求点聚合与对接起来,提供能够满足每一个互联网用户的个性化的、聚合化的高效率的互联网服务。当Web3.0时代来临的时候,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也迎来了图书馆3.0o Web3.0跟Web2.0一样,不是技术的创新、思想的创新,它是对We62.0深人发展的结果,通过改变传统软件行业的技术和经济基础来改变现有的一切。新的W eb3.0强调的是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创新,代码编写、协作、调试、部署、运行都在云计算上完成。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Web3.0的概念不仅仅是在图书馆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中进行服务,而且还在虚拟空间中开辟新的服务领域。本文将探讨宜宾学院图书馆如何基于Web3.0构建特色数据服务平台。
1.宜宾学院图书馆已开展的特色服务
1.1以地方特色为主建立特色数据库信息服务平台
宜宾学院图书馆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的三线城市—四川省宜宾市,素有“酒都”的美誉,地方文化资源丰富。宜宾酒和酒文化融合在民风民俗之中,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酒业的繁荣对宜宾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宜宾有许多历史性文化品牌,其中有中国酒王“五粮液”和叙府酒、梦酒、金潭玉液、故宫贡酒、南福酒等名酒。2009年宜宾市白酒产量达19万,拥有酒类企业100多家,其中销售收人上亿元企业6家,实现销售收入390亿元,利税72亿元,工业产值、销售收人、利税总额分别占全国白酒工业的25% ,25% ,20%,占全省白酒工业的60%a,55%,65%。宜宾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白酒生产基地,酒也成了宜宾的支柱产业,形成了宜宾独特的酒文化与酒产业。2009年5月,宜宾市政府在《宜宾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强做大酒类产业的意见》([2009]20号)文件中制定了2010年宜宾市酒产业的发展目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宜宾地方经济,宜宾学院图书馆从2002年起筹建了中华酒文化数据库,共收集数据17 967条(截止到2009年12月22日);为配合酒文化资源建设,2007年9月又专门筹建了酒包装文化陈列室,现收集酒包装3 001多件。另外,2009年宜宾学院成立了发酵资源与应用实验室,12月又成立了“宜宾酒产业酒文化研究中心”,积极开展研究与合作,目前学院正与四川理工大学联合申报“四川省酒文化中心”。
1.2研究用户需求以进行战略分析和准确定位
从目前查询的国内各种学术刊物、图书资料、网上信息资源,以及通过问卷方式对“中国酒网、中国红酒网、闻酒知香、酒之园”等近年来部分企业投资或企业化运作的酒类信息网站利用情况来看,目前我国部分酒类企业由于技术水平低,信息收集能力有限,对信息加工服务能力的依赖性愈来愈强。而我国酒类网站平台结构设计不合理,信息孤岛问题严重,缺少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多方位的开发与利用,忽视技术成果转化,网站信息知名度较低,客户群较小,很难吸引更多的注意力。
在对我国酒文化网络信息化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宜宾学院图书馆对“酒文化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和服务进行了战略分析和准确定位,从新的视觉更多地关注从数据一信息一知识,成果一产品到产业这一价值链的实现,从深层次的角度探讨高校图书馆如何利用建设酒文化信息服务平台开展专业化、特色化服务,架起一座与政府机关、科研院所、企业沟通的桥梁,实现酒文化的知识共享和酒产业信息服务的联盟。
2构建酒文化信息服务平台的可行性分析
2.1硬件设备
由于Web3.0支持多终端跨平台知识共享,所以基本的通信设备必不可少,如PC,internet,Intranet, WAP手机、PAD及专用客户端等,而这些设备现在都已经普及,所以构建知识共享平台有充分的硬件基础。
2.2软件支撑
宜宾学院图书馆2010年引人商业化软件:北京世纪超星的Medalink系统。该系统提供的元数据存储管理系统正是在吸收跨库检查的优点上进行改进的,通过优先对元数据进行存储和预处理去重新排序,为用户提供了互联网搜索引擎方式的检索体验,保留了对跨库检索的功能,为用户提供统一人口。其外文搜索系统是基于开放URL标准的多级调度系统,能自动更新调度知识库,可以对125个国外最流行的外文数据库无障碍地查询。其主要的技术模块有:联合目录统一检索;统一认证;元数据建设;数字资源调度及推送;文献传递;统一结算;中心门户系统;远程访问。
2.3经费保障
酒文化信息服务平台按照“开放、合作、共享、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向社会提供酒类科技文献共享和科技创新决策分析服务。争取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和企业赞助,对酒类元数据仓储题录信息进行加工,实行无偿服务。对部分增值报务,如原文传递、科技创新决策分析、产业情报监测分析等实行有偿服务。制定统一的收费和服务标准,根据成员提供的文献服务量进行结算和支付。
总之,不论是硬件设备、软件支撑,还是经费保障上,都已具备构建基于Web3.0的酒文化信息服务平台条件。
3构建基于Web3.0的酒文化信息服务平台框架
网络信息服务是指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对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进行网络提供和网络传递的服务活动。在充分考虑Web3.0环境下知识共享的特点,设计了基于Web3.0的酒文化信息服务平台框架,该平台共分为3个层次:信息资源层、信息服务层和门户访问层。
3.1信息资源层是图书馆开展网络信息服务的基础
图书馆收集酒类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标准、科技成果、政策法规、电子图书、视频资料等相关文献信息资源,形成酒类文献元数据仓储知识库。由宜宾学院与北京世纪超星数据有限公司利用Madlink系统合作建设,并定期进行数据更新、分发和提供使用。
3.2信息服务层提供平台知识交互所需的基础功能和核心服务
(1)个性化知识搜索。W eb3.0的信息智能分析和过滤功能使资源的质量得到了一定的保证,用户提交检索信息,酒文化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开放API的服务,将满足成员不同需求的应用程序集成起来,形成多个智能过滤器,对成员的信息进行过滤;然后将过滤的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接着访问数据库中的成员元数据并与酒文化特色库进行本体匹配;最后从酒文化知识库中搜索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精准化的知识。
(2)由于高校图书馆过去受到技术的局限,早期的个性化服务研究基本上只停留在信息定制、信息推送、个人借阅查询以及系统推荐等。而Web3.0的出现,其跨网站的信息聚合、精准的智能搜索、高度的自主权等特点,使酒文化信息服务平台能提供以下核心服务:酒类文献学术搜索、全文资源调度下载、原文传递、科技查新、定题服务、RSS服务、酒产业服务、酒产业情报监测分析等服务。
3.3门户访问层该层是平台的入口‘
(1)多种终端接人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包括Internet,Intranet,WAP手机、PAD、机顶盒及专用客户端等获取信息。多终端平台是We63.0的特征之一,它能实现信息服务的普适性、公用显示装置与个人智能终端的通用,为用户的获取与共享知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根据其功能和服务的对象设置了常规栏目与读者交互栏目。我们根据宜宾学院中华酒文化研究数据库的主题内容,将其分为9个子数据库:酒道论衡、酒的种类、酒的工艺(酿酒专家/酿酒工艺)、酒的器具、文化大观(包含酒的包装刀酒的典故/)的风俗硒的诗篇硒的知识硒与名人晒与时尚硒与文艺/中西酒文化差异)、酒与健康、酒与经济(酒界精英业咨询硒业厂商)、酒的法律、天下名酒。数据库的每一层都提供分类导航,以及题名、作者、摘要、主题、学科、机构、人物、基金等关键字进行智能模糊搜索,易于用户接受和操作。
(3)在酒文化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个人图书馆门户。在We63.0时代,图书馆的门户网站建设将发生根本性的革命,个人图书馆门户将取代图书馆综合化门户。它把信息聚合、智能搜索、信息微单元这些基础元素整合起来,形成一个丰富的知识库。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需求,从知识库里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同时还可以从互联网上聚合其他信息,最终构建出自己的个性化门户,并通过它进行馆内、馆外资源的搜索。这样,酒文化信息服务平台就可以了解每个用户感兴趣的主题内容,自动归纳推断用户的喜好,对新人馆、新上网的酒类资料进行自动推送服务,使用户能够通过信息的和订阅获取个性化的酒类知识服务;而且政府机关、科研院所、企业作为个人门户也可以相互交流、互相链接、共享信息单元。
白酒的文化知识范文3
关键词:高中英语;跨文化;词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8-158-01
在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外语教学是文化教育的重要一环,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一、词汇教学
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词汇中的成语、典故、谚语等更与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在词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归纳、总结、对比这些词与汉语含义有别的特殊文化含义。
比如dragon(龙)在汉语中是吉祥动物,中国人将自己比作龙的传人,还有望子成龙的说法。而在英语中龙则是一种凶猛的怪物,常被看作邪恶的象征。因此,在译亚洲四小龙时就不说Asian Four Dragons.而要经文化转义而译成Asian Four‘tigers。
比如在学习第二册Unit 10,Lesson 39时,可就汉语里的“酒”字进行文化渗透。英语中不同的酒类有独自的名称,如spirit、 wine、beer·、brandy、champagne等。而汉语里没有分别表示不同酒类的单独名称,而要在统称的“酒”字前加上其他的词来区分种类,如白酒、葡萄酒、啤酒等。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引申出中外不同的饮酒文化。
对于英语中大量的成语、典故、谚语等,在学到相关词语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介绍给学生。如t0 shed crocodile tears(掉鳄鱼泪,猫哭老鼠)、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D0 in Rome as the Romans d0(人乡随俗)、Penny wise,Pound foolish(小事聪明,大事糊涂),等等。告诉学生对一些词语切不可望文生义,要从文化的角度进行特殊处理。
二、对话教学
高中教材中的对话课体现了交际功能项目。为了达到在某一特定语言环境中的交际目的,除了必要的语言知识外,还必须有一定的社会文化知识。现代外语教学观点认为语用错误比语法错误更为严重。为了实现交际的得体性,避免不同文化造成的障碍及误解,英语教师在对话教学中一定要将语言形式与语用、文化形式结和起来。自然对话教学中的语言呈现、反复操练是必不可少的,但要真正掌握某一交际功能,不能只停留在常识性的交际方式上,更要培养学生深层次的交际技巧,诸如语言的场景、说话者的交际风格、交际策略、交际意向等。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对话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真实的情景.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各种交际训练。
如在学习第一册Unit 8,Lesson 29时,教师可就中西方不同的饮食文化进行引申:西方人主张吃好,但吃得简单,平时一顿饭只有一、两个菜,请客时也不过三、四个菜。这和中国人准备很多菜待客有很大差别。西方人请客不象中国人喜欢给客人夹菜,他们小喜欢某道菜或已吃饱了,不会像中国人那样碍于情面而不好意思拒绝,他们会直接说:“N0.thanks.I've had enough.”这样,学生在情景对话训练或与西方人的实际交往中就可以避免犯文化错误,达到了交际的得体性。
再比如在第二册Unit 7,lesson 25的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操练Part2的Oral‘practice时先让学生’Talk about.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14tish Engl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in pairs。然后,让学生进行group work,四人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Which is greater’,the difference between British English and American English,or the differ- ance between British English and Canadian English?进而让学生Talk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因为学生在第一册的Unit 3中学过有关American English and Br4tish English的区别。再结合本课内容和已有知识,通过对这些文化信息的处理,会有话可谈,达到信息交流的目的.解决了实际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跨语言文化的交际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课文教学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课文无论题材和体裁都比较广泛。其中不少就直接涉及到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诸如英语国家的地理、语言、饮食、音乐、媒体等。教师在进行这些课文教学时要注意挖掘这些课文的文化内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比如在学习第三册Lesson 49 NEW YORK时,我先在课前布置学生准备有关纽约及美国的相关材料。在课文学习后进行小组竞赛。自然学生的问题不仅仅局限在课本当中,还提了诸如Why is New’York called a big apple和Do you know what NASDAQ is这样的问题。通过这种交流信息的方式学生既运用了所学的语言知识,又加深了对文化的了解。课后我还印发了几篇相关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达到巩固的目的。
白酒的文化知识范文4
关键词:乙醇;酒文化;情境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3-0066-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3.022
一、问题提出
高中化学必修《化学2》“乙醇”是一节经典的有机化合物性质教学课。很多一线教师以不同的视角,通过实践和反思的方式,诠释了他们对模块、课时教学的理解,形成了许多精彩的教学案例。笔者对近几年发表于期刊的部分乙醇教学设计进行梳理,发现不同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策略选择上各显特色外,有一个共性之处就是:教学中或多或少引入了“酒文化”内容。如高欣漫等老师“酒文化诗歌朗诵”引课(化学教与学,2013年第2期);陈加柱老师“酒的精美图片及为什么酿造的酒越放越香?”问题思考开始(化学教学,2011年第9期);姜丽红老师“说说有关酒的诗歌和常见酒的度数”开篇(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年第7期);还有一些教师从“酒是怎么酿造的?酒驾的危害及如何检测酒驾?”等情境进入主题等。
乙醇教学引入“酒文化”究其原因有以下:(1)从研究主体看,酒是乙醇教学最好的载体,且社会生活化显著;(2)从学习的主题看,苏教版教材将乙醇学习安排在“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背景中,引入“酒文化”非常契合;(3)“酒文化”(如诗歌、酿造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中学生来说是耳濡目染,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有丰富知识基础。因此,将贴近生活的“酒文化”作为乙醇性质教学的素材是非常合理的,也是得到师生广泛认同的。但笔者也发现,大多数作者只是汲取部分“酒文化”内容,作为引课、激趣、提问、环节过渡的局部情境使用,很少将其整合作为课时学习的线索来设计,资源的功能、价值并未得到最大优化。基于上述梳理,笔者以苏教版《化学2》乙醇为对象,尝试“酒文化”为构架的乙醇性质教学。
二、教学分析
1. 教材分析
“乙醇”是苏教版《化学2》专题3第2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内容。它是学生在学习“化石燃料为背景”烃类性质知识后,接触的第一种烃的衍生物。教材将乙醇内容置于“食品中的有机物”视角下,让学生从“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背景下认识乙醇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应用”,凸显教材设计者的STS教学理念意图。同时,本课时乙醇性质学习后形成的基本化学观念,为后继“有机化学基础”模块醇类等知识学习奠定了基础。
2. 学情分析
本课时学习前,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乙醇的化学式、俗称、物理性质、可燃性以及简单用途有所了解,但初中并未涉及乙醇的微观结构、官能团和除燃烧以外的其他化学性质,学生对乙醇的认识总体上停留在较肤浅的表观层面,因此本课时对乙醇分子结构、化学性质的认识是学生知识经验的进一步拓展。之前的原子结构及烃类知识学习,学生对碳、氧原子价键有了一定的微观认识基础,因此乙醇结构、性质学体难度不大。但以官能团为核心分类思想的“官能团决定一类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内隐认识方法,作为新知识背后的化学基本观念,在本课时学习中需教师引导、学生感悟。
三、O计思路
如何将“酒文化”贯穿于整节课的学习之中?从生活切入,提出“传统工艺是如何生产酒的?(酿酒工业蕴含化学原理)”;饮食联系,认识“有关酒的民谚中包含着乙醇怎样性质?(酒作为调味剂所包含的化学道理)”;拓展应用,了解“乙醇具有哪些新的用途?(酒精溶剂、固体酒精、乙醇汽油等)”;健康饮酒;了解“酒是如何被人体代谢的?(酒的保存,乙醇、乙醛、乙酸间转化知识)”;将有关生活事实、现象、应用合理串联,融乙醇结构、性质于生活化问题之中,通过情境创设――问题提出――实验探究――符号表征――微观解释――问题解决等教学环节整合,环环相扣,构建乙醇教学的实效与艺术。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认识乙醇的分子结构特点,了解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揭示问题,讨论释疑,学习对比,分析推断等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2)通过探究实验,规范操作,全面培养和提高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情感价值观]
(1)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通过新旧知识联系,培养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实验,培养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难点:乙醇结构与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教学过程
1. 酿造工艺,结构认识
[问题提出]展示浙江名酒――“女儿红(手工酿米酒)”。酿酒是中国一门古老的传统工艺,你们知道米酒是如何制备的吗?米酒的酿制中又包含哪些化学知识呢?
[小组汇报]研究性学习小组汇报“米酒酿制”工艺及工作过程。
(研究性学习小组2周前任务,并且展示产品甜酒酿)。
[师生总结]米酒酿制中的物质转化知识:淀粉葡萄糖乙醇。
(学生书写相应物质转化的方程式)
[科学史话]①据记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学会酿酒和蒸馏技术的国家,酿酒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酒中精华是什么?――酒精,化学名称为乙醇。
②杜康发明酒的故事。
[提出问题]乙醇的分子式是什么?它结构又是怎样的?
[学生实验]乙醇分子模型的搭建。
[提出问题]乙醇结构究竟是哪一种(CH3CH2OH、CH3OCH3)?有无简单实验验证我们的模型假设?请说说你的想法及理由。
[讨论汇报] 乙醇与钠反应;乙醇结构中存在羟基,应该有类似水的性质;另一种结构(CH3OCH3)是两个相同的甲基,应该不与钠反应,因为前面学过钠储存在煤油中,煤油主要成分烷烃(烷基),所以不反应。
[教师质疑](对学生给予肯定)质疑:中间连接了氧的甲基也许性质变了呢?
[师生总结] 可以通过定量测定氢气的方式分析乙醇的结构。
[学生实验]无水乙醇与钠反应实验。
学生书写反应方程式: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设计意图:从生活情境出发,切入研究主题,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初中已了解淀粉转化为酒精知识)的联系;通过问题引导,师生共同探讨认识乙醇微观结构,初步建立物质认识一般思路。)
2. 饮食视角,实验验证
[提出问题]民谚:①“酒是故乡的醇”;②“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两句话包含着乙醇什么样的性质?
[学生总结]①乙醇易溶于水;②乙醇沸点低,易挥发,有特殊的芳香味。
[学生实验]闻乙醇气味实验;乙醇溶解性实验;皮肤酒精擦拭实验。
[知识拓展]①常见酒的度数枚举:啤酒含酒精3~5%,葡萄酒含酒精6~20%,黄酒含酒精8~15%,白酒含酒精50~70%。(以上均为体积分数)
②医学上通过局部皮肤擦拭酒精降温(高烧病人)。
[提出问题]如何将低度酒转化为高度酒(方言:“酒汗”)?(蒸馏)
[问题提出]在烹饪中式菜肴(如海鲜)时,为什么往往添加少量料酒和醋?
[学生回答]增加口感(香味),去除腥味等。
[学生实验]乙醇与乙酸制备乙酸乙酯实验;闻乙酸乙酯气味。
(此处不做反应原理解释)
[提出问题]醉虾(泥螺)、呛海鲜为何在制作中要加白酒,你知道其中道理吗?
[学生总结]酒精具有消毒作用,能够杀死一些有害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知识拓展]药用酒精的制备及其作用原理。
(设计意图:从酒文化中谚语说起,联系思考生活实际中“酒作为饮食调味品”广泛应用,通过动手实验、逻辑推理等方式完善乙醇物理性质认识。)
3. 拓展视野,问题解释
[提出问题]生活常识:①在餐桌上撒些米酒可帮助去除油脂;②可以用少量白酒去除家中墙面上粘胶剂留下的痕迹;
你们知道上述两个事实的化学道理吗?
[演示实验]酒精除透明胶带黏贴留下黏胶痕迹。
[学生归纳]酒精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可以溶解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等。
[学生枚举]中药酒、碘酒、藿香正气水、用无水乙醇清洗维护电子产品等。
[提出问题]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固体酒精”作为燃料,加热我们的菜肴,这又体现酒精怎样性质?固体酒精是怎么回事?(学生窃语:干锅包菜)
[知识拓展]固体酒精制备:将工业酒精(乙醇)中加入凝固剂使之成为胶冻状。
[演示实验]“固体酒精燃烧”。(学生书写酒精燃烧方程式)
[拓展视野]①变废为宝:植物秸秆的利用――制备乙醇(2003年投产的吉林6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是国内燃料乙醇生产规模之最)。
②乙醇汽油与环保知识。
③乙烯水化法工业制备乙醇方法。
(设计意图:从“酒作溶剂的生活小窍门”为联系生活起点,关注“固体酒精生活应用”,拓展“乙醇汽油与环境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等知识,建立、渗透研究物质的社会应用价值。)
4. 健康饮食,实验探究
[情境过渡]“饮酒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颇具人文情怀。你知道饮酒与健康的关系吗?
[知识拓展]①饮酒与人体健康小知识;
②乙醇在人体内的代谢知识:乙醇通过血液流到肝脏后,首先被ADH(乙醇脱氢酶)氧化为乙醛,然后在其他酶的作用下,乙醛转化为乙酸,并最终被分解为CO2和H2O。
[动手书写]乙醇代谢相关化学方程式:2CH3CH2OH+O22CH3CHO+2H2O,2CH3CHO+O22CH3COOH
[实验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铜做催化剂)。
[符号表征]2Cu+O2■2CuO;CH3CH2OH+CuOCH3CHO+Cu+H2O,
[问题思考]①铜在反应中作用?氧化剂是谁?乙醇在反应中体现什么性质?
②生活问题:料酒保存不当容易变酸,你知道其中原因吗?
[联系生活] 饮酒后驾车容易引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交警可用快速酒精检测仪判断是否酒驾。(展示检测仪实物,介绍原理:乙醇在酸性下被CrO3氧化,引发试剂颜色变化。)
[提出问题]酸性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否氧化乙醇?
[拓展实验]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设计意图:从“酒作溶剂的生活小窍门”为联系生活起点,关注“固体酒精生活应用”,拓展“乙醇汽油与环境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等知识,建立、渗透研究物质的社会应用价值。)
5. 学以致用,归纳总结
[问题解决]请解释谚语:“陈年老酒格外香”的化学原理,并用方程式表示。
[归纳总结]学生归纳乙醇(CH3CH2OH)性质与结构的关系,渗透官能团决定物质性质认识思想。
六、教后反思
1. 情境题,凸显价值
教学情境作为经过教师加工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切的、包含问题的特殊的教学事件,其价值在于为学生的化学学习提供素材和知识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化学学习行为――主动探索、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化学知识、形成化学学科能力。
在乙醇教学中,教师选择引用“酒文化”内容作为问题情境,引发了学生对乙醇结构与性质这一核心知识开展探究,同时情境中蕴含的学科问题能引起学生意义学习的心向,凸显了情境教学的应有价值。在具体情境引领下,教师通过设计不同层次问题,以串联追问,过渡衔接,质疑探究等策略,让学生经历了问题产生、解决、应用的完整过程,教学情境真正发挥了作为知识产生、建构的载体的作用。
2. 情境串联,巧妙设计
教学情境并非只是给知识教学加点“味精”,也并非只是在新课教学之前利用有关的实验、故事、问题等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情境是能够体现学科知识发现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与价值的事物或场景。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遵从学生的认知逻辑和知识的教学序列,科学地组织情境素材,适合时机有序地、及时地将情境呈现于课堂,让情境成为学生学习内容的组织线索,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乙醇教学中,教师将“酒的酿制原理,酒作为调味剂,生活应用小窍门,饮酒与健康等”情境内容串联,将“乙醇的制备、结构、性质、应用与转化”知识融合于情境之中,为学生搭建了认识乙醇性质的脚手架,设计流畅巧妙。
参考文献
白酒的文化知识范文5
关键词:语言;文化;课堂教学;文化渗透;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52-02
在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外语教学是文化教育的重要一环,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新课程标准对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有了明确的归定:“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下是课程标准中对八级文化目标的描述:
(1)理解英语中常见成语和俗语及其文化内涵;(2)理解英语交际中常见典故和传说;(3)了解英语国家主要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的经历、成就和贡献;(4)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5)了解英语国家中主要大众传播媒体的情况;(6)了解主要英语国家与中国的生活方式的异同;(7)了解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8)了解英语国家主要宗教传统;(9)通过学习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10)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近几年高考英语试题更突出语用,注重对真实语言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测试。无论是听力、单选、完形、阅读还是书面表达对跨文化语用方面内容的考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面积提高高中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保证。那么,高中英语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途径有那些呢?
一、词汇教学
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词汇中的成语,典故,谚语等更与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在词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归纳、总结、对比这些词与汉语含义有别的特殊文化含义。比如dragon(龙)在汉语中是吉祥动物,中国人将自己比作龙的传人,还有望子成龙的说法。而在英语中龙则是一种凶猛的怪物,常被看作邪恶的象征。因此,在译亚洲四小龙时就不说Asian Four Dragons,而要经文化转义而译成Asian Four Tigers。比如在学习第二册Unit 10,Lesson 39时,可就汉语里的“酒”字进行文化渗透。英语中不同的酒类有独自的名称,如spirit, wine, beer, brandy, champagne等。而汉语里没有分别表示不同酒类的单独名称,而要在统称的“酒”字前加上其他的词来区分种类,如白酒、葡萄酒、啤酒等。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引申出中外不同的饮酒文化。对于英语中大量的成语、典故、谚语等,在学到相关词语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介绍给学生。如to shed crocodile tears(掉鳄鱼泪,猫哭老鼠),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Penny wise,Pound foolish(小事聪明,大事糊涂)等等。告诉学生对一些词语切不可望文生义,要从文化的角度进行特殊处理。
二、对话教学
高中教材中的对话课体现了交际功能项目。为了达到在某一特定语言环境中的交际目的,除了必要的语言知识外,还必须有一定的社会文化知识。为了实现交际的得体性,避免不同文化造成的障碍及误解,英语教师在对话教学中一定要将语言形式与语用、文化形式结和起来。自然对话教学中的语言呈现、反复操练是必不可少的,但要真正掌握某一交际功能,不能只停留在常识性的交际方式上,更要培养学生深层次的交际技巧,诸如语言的场景、说话者的交际风格、交际策略、交际意向等。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对话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真实的情景,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各种交际训练。如在学习第一册Unit 8,Lesson 29时,教师可就中西方不同的饮食文化进行引申:西方人主张吃好,但吃得简单,平时一顿饭只有一、两个菜,请客时也不过三、四个菜。这和中国人准备很多菜待客有很大差别。
西方人请客不像中国人喜欢给客人夹菜,他们不喜欢某道菜或已吃饱了,不会像中国人那样碍于情面而不好意思拒绝,他们回直接说:“No,thanks.I’ve had enough.”这样,学生在情景对话训练或与西方人的实际交往中就可以避免犯文化错误,达到了交际的得体性。再比如在第二册Unit 7,Lesson 25的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操练Part 2的Oral practice时先让学生Talk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ritish Engl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in pairs, 然后,我让学生进行group work,四人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Which is greate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ritish Engl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o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ritish English and Canadian English?进而让学生Talk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因为学生在第一册的Unit 3中学过有关American English and British English的区别,再结合本课内容和已有知识,通过对这些文化信息的处理,会有话可谈,达到信息交流的目的,解决了实际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跨语言文化的交际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课文教学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课文无论题材和体裁都比较广泛,其中不少就直接涉及到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诸如英语国家的地理(B1,Unit22 Britain;B3,Unit13 USA等)、语言(B1,Unit3 American English)、饮食(Book1,Unit8 Food around the World;Book2,Unit15 Healthy eating)、音乐(Book1,Unit11 Country music;Book2,Unit2 Music)、媒体(Book1,Unit12 English programmes;Book2,Unit4 Newspapers;Book3,Unit5 Advertising)等。教师在进行这些课文教学时要注意挖掘这些课文的文化内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在学习第三册Lesson 49 NEW YORK时,我先在课前布置学生准备有关纽约及美国的相关材料,在课文学习后进行小组竟赛(互相提问有关纽约的知识,以问得多、答得多的小组为胜者)。自然学生的问题不仅仅局限在课本当中,还提了诸如Why is New Y0rk called a big apple?和Do you know what NASDAQ is?这样的问题。通过这种交流信息的方式同学们既运用了所学的语言知识,又加深了对文化的了解。课后我还印发了几篇相关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达到巩固的目的。再比如在学习第二册Unit21 Music时,我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加强文化习得,在音乐老师的帮助下我从多张CD、VCD及DVD中截取不同的音乐形式,堂上我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欣赏音乐,了解什么是Classical music,什么是Country music,什么是Rock、Jazz、Blues及R&B。这样学生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对西方不同的音乐形式及音乐流派有了感性的认识。在学完课文后让同学们介绍自己喜爱的乐器、音乐形式及歌手等。这个过程,也可以配合播放同学们自己准备的VCD,以增加效果。
在课文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一些基本背景文化及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外,我认为对英语语篇模式的分析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语言学家Robert B.Kaplan认为:英语段落的思维模式是直线的,首先提出论点,然后展开阐述论证。而东方语言段落思维模式是围绕主题的转圈子,不直接从主题入手展开讨论。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先概括,后细节,先开门见山言明论点,然后逐步进行论述,层次分明,组织严密,环环相扣。通过对中英文语篇模式差异的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语言文化往往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避免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犯文化错误。
除了对语篇模式进行分析外,对课文中出现的习语、典故等需要教师作适当的补充,让学生了解言外之意,这一点在词汇教学中已有论述。课文中还包含着西方文化不同于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如强调个性的张扬、每个人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等人文思想,需要教师在课文教学中加以点拨。比如在学了第一册Unit 3 Abraham Lincoln和第二册Unit 19 A freedom fighter等课文之后可结合史实及时事就西方社会的自由、民主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而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进一步的认识。
另外,我认为还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工作:(一)拓展课外阅读。通过时文选读,了解西方国家新的价值观并可学到最新的俚语。如让学生订阅《上海学生英文报》(Shanghai Students Post)21 st Century等英文报纸,教师还可从China Daily 及Times、Digest等国内外英文报刊杂志中选些文章让学生读;通过名著欣赏,诵读英语优美句子,提高文化鉴赏能力;(二)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利用网络让学生搜寻与课文相关的材料,作为课堂讨论的素材及对课文内容的补充;利用学校电视广播系统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英文教学片《走遍美国》(A Family Album)和《跟我上旧金山》(Follow me to San Francisco)等和适合学生观看的英语原片如《音乐之声》,欣赏英文歌曲;(三)创设校园英语氛围。在教学楼、实验楼、课室、走廊等地方贴上英语指示牌,英语格言、谚语;开设英语角活动,举办讲座,介绍英美文化,举办英语演讲比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提供场所,开设模拟场景,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环境中用英语进行交际;结合英美国家的一些重大节日,举办英语晚会。(上接第145页)专业产学研基地,创建一个集培训、教学、信息、服务、科研一体的这么一个教育平台。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可以依托这个基地,以技能人才教育培养为核心,以工学交替、工学结合的形式,开展计算机应用专业产学的合作教育。
(二)订单模式
教育学院应当首先立足本地区,面向全省,为各个地方培养人才。根据各个用人单位对计算机引用专业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的实际需求,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学校和用人单位签定订单过后,就要求企业程参与到教学中,不管是学习还是实践都希望企业派出专家进行指导。
综上,通过工学结合,面向计算机应用用人市场需求,建立正确的教育模式和体系,把握切合实际的教学理念,能使学生对理论学习和与实际工作经验结合起来,加深他们自己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理解和认识;认识到自身在学习的课本理论和实际工作间的联系,提高他们对课本理论学习的主动和积极性,同时也可以选择性的把握住重点;让自己跳出学校这个井底,与有生活和工作经验的成人接触,加深他们对工作和社会的认识,体会到团结协作完成工作的重要性;提供给他们通过参加工作来考察自己的能力的机会,接受指导、经受训练,了解与自己今后岗位职业有关的信息,开阔知识面,扩大眼界;这可以帮助学生对就业的选择,让他们有优先被录取的机会,让他们的就业率高于没有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
参考文献:
白酒的文化知识范文6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5(2015)04-0011-03
一、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品牌的建设水平一直处于低下的状态。地方政府及其政府部门采取的一些相关政策对城镇品牌的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而导致全国大多数的城镇只为追求速度而忽视了其品牌发展的根本目的,因此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致使城镇品牌建设的发展滞后,没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城镇品牌建设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城镇品牌建设的速度和规模也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和保障体系。因此,将城镇品牌的建设与城镇化水平相结合,这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在我国迅速成长的城镇化背景下,探索其城镇品牌建设与发展的必要性,增强城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保证我国城镇化进程长期发展与推进的关键。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本质是品牌化。实施品牌策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是形势所迫、趋势所需。
二、城镇化背景下建设城镇品牌的必要性
1.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城镇品牌建设的片面认识导致了城镇化水平的滞后
在对城镇品牌的建设过程中,首先,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对城镇品牌的发展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以至于各城镇之间所具有的品牌的独特性没有凸显出来。其次,对城镇和城市之间协调发展的忽视,致使城镇品牌的发展也只是一味的追求城镇化发展的数量和规模,从而导致了小城镇数量的剧增,而各城镇之间分布散乱,数量庞杂,使得城镇产业间缺乏优劣互补的性能。最后,由于缺乏实地调查,使小城镇的发展脱离了实际,也就使得土地资源及建设资金产生了严重的浪费,从而制约其城镇品牌的发展进程。
2.新时期的经济制度对城镇品牌建设的要求迫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使社会分工更加地明确化,而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明确,也要求进一步地提高对于工业、农业以及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而这样也就对生活在小城镇下的人民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农民必须得掌握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普遍接受更多的教育,从而提高小城镇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而这一切的发展,都要求尽快地改变小城镇发展落后的面貌,加速建设城镇品牌。
3.小城镇发展规模偏小制约其城镇品牌的建设
目前,我国小城镇发展规模偏小问题也十分突出。2000年,中国农经学会的年会上,有关专家就提出3—5万人的小城镇才可能正常地发挥其聚散、带动的功能。可是,我国乡镇地区的平均人口仅仅为4000人左右。所以,大多数的小城镇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首先,城镇人口的数量不达标,其主要原因是难以吸收农村地区的人口以及劳动力;其次,就目前而言,我国有80%的乡镇企业是分布在自然村,而仅有20%是分布在城镇,因此,城镇对于乡镇企业的集聚力度也相对较弱。这些也是制约其城镇品牌发展的关键因素。
4.城镇品牌的发展对城乡之间差距的缩小有推动作用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也在进一步拉大。在我国城镇品牌发展的进程中,要求其必须首先应该以完善城乡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为前提,然后再进行城镇品牌的建设。同时,城镇品牌的建设也是推动这一系列制度建设的关键。可想而知,当一个城镇首先树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品牌,继而才能使整个城镇的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达到缩小与城市之间的差距。
三、城镇品牌的发展策略分析
1.品牌定位策略
一个品牌发展的好坏,首先必须得对这个品牌有一个准确全面的定位。在集中发展城镇品牌建设的过程中,要结合各城镇所具有的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准确定位、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位于江苏苏州的周庄,因其具有的地理区位特色,民居依河筑屋,依水成街。古往今来,因其优美的景色吸引文人雅士经此提诗作赋,各路人士因其恬静舒适的环境来此散心消遣,从而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作为神州第一水乡、江南古镇的典范,周庄以其独有的景色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去游览,也带动了该镇区经济的发展。可见,对一个城镇品牌定位的精准对城镇品牌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2.产品线扩展策略
每个城镇都具有各自的特色。“术业有专攻”,各城镇可根据自身所具有的优势树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各城镇在发展自身品牌的同时,必须得与时俱进,不断地改进、壮大自己的品牌,方能使其立于不败之地。可想而知,城镇品牌的发展需要推陈出新,拓展延伸,才可以推进整个城镇的发展。浙江义乌的苏溪镇,以衬衫行业的发展而闻名全国,但是从2005年开始其市场潜力却一直受阻,后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等一系列措施,出现了衬衫加工、彩印、针织、服饰等几大企业群体,形成衬衫生产产业链。苏溪镇先后荣获了浙江省衬衫工业专业区、浙江省中心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荣誉称号。由此,品牌的拓展与延伸也是城镇品牌发展过程中一个关键的步骤。
3.多品牌策略
一个城镇建立品牌,实施多品牌战略,往往是基于其当地的风俗习惯、人文、历史的考虑,并且这种品牌组合的各个品牌形象相互之间是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的,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不是大杂烩。组合的概念蕴含着整体大于个别的意义。在各个相似的城镇中树立的城镇品牌,可以引进多种不同风格以及不同类型的城镇品牌形象。例如:民俗文化第一镇——杨柳青,天津杨柳青镇年代久远,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民间艺术,同时人文景观、自然景观资源也较丰富,休闲旅游业发展迅速。中国第一酒镇——茅台镇,茅台作为中国酱香型白酒的典范,因其独一无二的酱香工艺而长居中国白酒的神坛。在这个城区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的茅台小镇,聚居着近300家酿酒企业,其产量和产值占到整个贵州白酒产业的8成以上。茅台镇融合了厚重的古盐文化、灿烂的文化和神秘的国酒文化(酱香文化)于一体,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同样是在中国的两个小镇因其不同的历史、人文、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城镇品牌形象,促成了城镇的持续稳定发展。
4.新品牌策略
在城镇品牌的发展道路中有的城镇因为渐渐的老去不再重现以前的辉煌,可是,同样有一批正在老去城镇却再次树立起了自己独特的城镇品牌形象,使之在城镇品牌这条道路上渐行渐远,辉煌依旧。例如:两千多年前,西汉武帝时期,骡骑将军霍去病大败匈奴,于是有了汉武御酒,"酒泉"因此而得。从此翻开了中国历史上精彩的一页:平定河西,边陲安宁,开通丝绸之路,遂有汉唐盛世。在古代丝绸之路时,酒泉就因为其在丝绸之路中被人们所熟知。但在近现代由于地处西北比较偏僻渐渐的被人们所遗忘。回顾两千年前的酒泉,可以得到一个重要启示:酒泉是中国西汉时期改革开放的象征,也是西汉富强盛大的象征。公元1958年,酒泉又发生了好几件大事:中国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立;"酒泉钢铁工业公司"成立;"酒泉汉武酒业集团"的前身----“酒泉酒厂”成立。自此,酒泉有渐渐的被人们熟知起来,“酒泉卫星城”也渐渐不时浮现在人们脑海中。从而,酒泉树立起了“酒泉卫星城”这一个新的城市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 袁庆林,周运锦,何琛姣.经营城镇特色 创建城镇品牌[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2).
[2] 李光考.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4(5).
[3] 官锡强.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品牌城镇的构建[J].改革与战略,2006(10).
[4] 肖文金.城镇品牌发展模式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3(2)
[5] 杜海林;品牌建设在小城镇发展中的 作用[D];复旦大学;2009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成果(项目编号: xcx2014027)。
作者简介:赵静,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市场营销。杨雪,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