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责任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责任设计范文1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设计师 社会责任
环境艺术设计师创造的设计作品,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环境艺术设计师也将因此而承担更巨大的社会责任。环境艺术设计师承担着本职业和岗位相联系的职责,承担着权限范围内影响社会后果的社会责任。
一、影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直接因素
1.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盲目而不科学的现状
我国作为一个新兴发展中国家,高速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促使整个社会环境必须以不断的变化与之相适应。而这种变化在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约束下,在没有合理全面规划技术专业性指导下,带来最大风险就是自然资源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构成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盲目而不科学的环境设计及建筑营造,而营造所破坏的环境、耗损的资源必将成为下一步经济发展的重要隐患,造成一个恶性循环链。
2.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普遍性
首都北京的快速发展推进了城市化进程,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大批的人们涌向这个高速运转的城市、城市内交通拥堵现象严重出现、PM2.5的雾霾天气挥之不散,一系列城市化发展问题呈现出来。这就是在经济急速发展的同时,暴露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严重滞后。
中国七大水系污染、水土流失,西部荒漠化导致华北的沙尘暴,著名森林城市北国之春长春市今年也出现了多次严重雾霾天气,可见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普遍性。为此,人们终于感受到用牺牲生态环境利益换取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严重后果。
3.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后果
经济性贯穿设计的始终,设计的经济性表现为双层的内涵。其一,设计艺术所表现的经济的合理性。设计物更适应人,更适应市场,并创造价值。其二,表现为设计艺术的经济商品化,设计成为纯粹经济、商业的附庸。当设计的经济性被过高的赋予在设计中时,设计本身便缺少了其自身的单纯性,设计传达的不只是物品的价值和设计师的思想,它开始变得商业化、复杂化给人以一种混沌状态。现今,一些人关注经济利益和增长率,对待设计作品只追求速度而忽视作品内在价值,一些环境艺术设计及建筑营造造成了环境破坏甚至污染了环境。
二、环境艺术设计师的反思
1.环境艺术设计的不自主性严重
我国近年表现在文化方面、生活方式方面等,呈现出“后殖民化主义”的现象。即中国人的艺术、衣食住行,甚至思维方式沦为西方文明的附庸。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强势文化正以惊人的速度侵蚀我们的生活,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不自主性”与传统本土文化的迷失,使得人们认为只有西方的才是最好的,过分青睐国外的设计和设计师,而忽略了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现今设计界存在的严重问题。具体到环境艺术与建筑方面,突出的状况是粗制滥造的“包豪斯式”建筑遍布,格调低俗的“伪欧陆风情”等泛滥。
2.环境艺术设计忽略了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继承和再创作
近年来,我国成了国外设计师的试验场,人们可以看到在北京像鸟巢、水立方、央视新址等外国设计团队设计的作品。这些作品不可否认改变了北京的现代化外貌,而与此同时要考虑到这些作品是否真的适合生长在有着几千年华夏文明的土壤上,是否适应北京这座历朝古都的氛围,这些都是我们要重新审视的问题。我们是否想到十几年后,存在于中国的土地上只是一个单纯的复制着国外街景的复制品,而传统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将不再显现。中国的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当务之急是寻求适合和展现中国本土的民族性的作品。
3.环境艺术设计师责任的缺失
设计中的虚假、抄袭、平庸的作品使中国设计在全球行业中处于尴尬的位置。这些设计作品充斥着我们的眼球,它们已经失去了真与善的价值,丧失了基本的道德观念。由于中国的法律法规在知识产权、著作权、商业道德、环境保护等方面还不是很完善,导致设计行业中的许多操作方式违反基本的道德准则。受权利与资本操控的设计,上演着令人憎恶的一幕幕,“中国设计”被蒙上模仿、抄袭的黑布。设计行业道德观念的缺失已经成为关系到社会和谐与民族荣誉的重大问题。
三、环境艺术设计师的社会责任
设计师应该本着对作品和社会负责的态度,通过设计作品表现社会时尚风格、保护环境、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以及尊重知识产权,从而带动良好的设计风气。
1.确立环境艺术设计师与客户关系的主导作用
一个有责任的设计师应该清楚地了解客户行业的设计要求,并且在专业职责范围内以客户利益为中心进行设计工作。在接受设计委托的时候,当发现客户的工作内容违背设计师的职业道德或违背法律法规相关内容时,设计师必须拒绝该项工作。设计师与客户之间既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也是相互制约的关系;明确确立环境艺术设计师与客户关系的主导作用,既是对客户负责,也是对设计师自己负责。
2.环境艺术设计师要尊重知识产权,坚守职业道德
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有关道德、尊重和法律的问题。虽然文化产业呼吁了十几年,但是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仍然比较薄弱。设计师使用经过授权许可的设计作品,既是尊重设计同行知识产权,也是作为一个专业设计人士对设计行业操守的坚持,也是坚守职业道德设计责任感的体现。
3.环境艺术设计师对于社会公众负有责任
设计是为社会服务的,作为社会一员的设计师,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设计师要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为社会服务,要在主观上认真地选择自己行为的动机,考虑设计行为的风险。设计师应当尽量对各种文化价值、信仰方式、传统习俗等信息保持高度敏感,以尊重所有的受众。要避免以一种负面的或缺失人性化的方式来描述或看待一些群体,以求传达设计过程中保持公正公平的态度,这是设计师对于社会公众所负有的责任。
4.环境艺术设计师对国家和民族肩负责任
在全球化背景下,继承中国传统艺术精髓的重任就落在当代设计师肩上。而有很多设计师虽然打着“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口号,但他们在设计中的体现,只是肤浅地将现代元素与传统符号的拼接。他们并没有真正去解读和感受中国文化,思考如何去做中国设计师。因此,通过本专业设计确立本土文化的定位,继承民族文化进行再创造是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师肩负的责任。
5.环境艺术设计师要将保护生态环境与可持续性贯穿设计始终
博大的环境意识是每一个设计师所坚守的责任。在着眼于人与自然生态平衡关系中,我们如何通过设计活动,在人―社会―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协调发展机制,是当代设计师急需思考的问题。如果设计师能将生态设计与可持续发展设计贯彻始终,则会在环保、节能、保护生态等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设计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对自己的设计作品负责、对自己的设计行为负责、对人类的生存环境负责,这既是设计师对自己职业应尽的职责,也是设计创造者对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肩负的义务。
参考文献:
[1]蔡杰.谈现代设计中道德与责任的回归[J].大众文艺,2012(16).
社会责任设计范文2
【关键词】 北京市;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 制度设计
一、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原则和分类
(一)企业社会责任定义
企业社会责任可以有两类定义,一是广义社会责任,例如美国佐治亚大学教授archie b. carroll(1979,1991)提出,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乃公司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之和。另一种是狭义社会责任,1948年,惠普公司创始人之一的戴维·普卡德提出“企业不仅要赢利,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也就是说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是赢利之外的社会责任,是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公益的义务。
本制度设计采用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认为本制度涉及的企业社会责任包括企业经济责任、人力资源责任、环境责任、社区责任、安全责任和创新责任。
(二)社会责任会计
社会责任会计(social responsibility accounting)术语是美国戴利教授在1972年的学位论文中首创的,他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一般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从社会角度,利用会计核算形式衡量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中有关社会性质的经济活动,从而揭示和测定这些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在于指导经济资源的最佳分配,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提高社会的总体资产。
根据社会责任划分为广义和狭义,可以将社会责任会计也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社会责任会计是以企业完成其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人力资源责任、环境责任、社区责任、安全责任和创新责任的成本和效益为对象所进行的会计处理。狭义的社会责任会计是以企业所承担的、除经济责任(赢利责任)之外的人力资源责任、环境责任、社区责任、安全责任和创新责任的成本和效益为对象所进行的会计处理。本制度设计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是广义的社会责任会计,是从社会的角度衡量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果,其对象是企业,属于微观会计。
(三)构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指标的原则
1.构建
二、各类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定义、报告目的及指标分解
(一)企业经济责任的定义、报告目的及指标分解
1.企业经济责任定义
企业经济责任最早仅仅被界定为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逐渐变化,企业经济责任的内容也在不断扩展,将企业经济责任定位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构成部分是近年来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上的一种新观念。本报告采用国际经济伦理学会主席、美国圣母大学多萨商学院国际商务伦理学教授乔治·恩德勒的观点,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中的经济责任主要包括:(1)赢利或利润的最大化:短期的和长期的;(2)生产率的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生产过程的质量、产品和服务质量;(3)所有者与投资人的财富的保值和增值;(4)尊重供应商;(5)公平对待竞争者;(6)保护雇员利益,包括保留和增加工作岗位、公平支付工资和社会福利、对雇员进行再教育并向雇员授权;(7)服务消费者。
企业的经济责任是以使投资者满意并维持企业运行的价格,按社会需求高效率地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
2.经济责任会计报告目的
企业经济责任会计报告的目的是向社会披露企业在履行经济责任的过程中经济、法律、道德伦理方面义务的成本和效益。经济责任报告与传统的财务报告在内容方面有着重叠之处,但在原有通过披露企业财务数据来反映经营绩效的基础上,经济责任报告还应侧重于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公司治理、资源配置、产业优化、管控能力、风险防范、客户服务、核心竞争力等信息的披露,从而达到全面、系统、及时反映、评价和预测企业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合理决策的目的。
3.经济责任的指标分解
根据上述分析,本报告将经济责任分为以下6类:经营理念类指标、经营目标类指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类指标、强化经营管理类指标、完善客户服务类指标和经营绩效指标。
(二)企业人力资源责任的定义、报告目的及指标分解
1.人力资源责任定义
社会责任会计中人力资源的责任是企业对其人力资源所负担的经济、法律、道德伦理等方面的责任。人力资源是企业一项不可或缺的发展资源,员工是企业的核心,是企业发展的引擎,是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具体说,人力资源责任包括:维护劳资雇佣关系,保护员工身心健康,提高员工素质进行培训,人才的晋升,关爱弱势员工和家庭。企业有责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发挥员工在企业中的利益攸关者地位,维护好劳资、雇佣关系;企业有责任维护员工的身心健康,落实员工的保险保障权益,给员工提供归属感;充分发展员工的潜力,提供再培训再晋升通道;企业有责任关爱贫困员工及其家庭。
2.人力资源责任会计报告目的
社会责任会计中报告企业对人力资源责任的目的是向社会披露企业对其人力资源所负担的经济、法律、道德伦理方面义务的成本和效益。其中通过支付员工工资、激励机制等完成其承担的依法支付现金或股权等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通过员工培训、按时足额为员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五险一金”等,完成企业对员工的道德伦理责任。
3.人力资源责任的指标分解
社会责任会计中人力资源责任的指标可以划分为:工会与业主的劳资关系、个人与企业的雇佣关系、职工保障、工伤率、职工素质、培训、人才晋升通道、贫困救助等8项。
(三)企业社区责任的定义、报告目的及指标分解
1.社区责任定义
社区责任指企业在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和企业自身盈利目的的过程中,对其所在社区应尽的义务,或企业对所在社区整体繁荣发展的责任。具体表现在企业带动所在地区的发展,为所在地区政府贡献财税收入,为当地居民谋福祉,促进当地经济整体均衡良性发展等。
2.社区责任会计报告目的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社区责任的目的是向社会披露对所在社区所负担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伦理责任的成本和效益情况。企业发展源于社会,回报社会是企业应尽的责任。企业应该把促进社会创造繁荣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承诺,以自身发展影响和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把对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和地区,作为企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上承担的一种责任,对公益事业进行捐赠,以期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3.社区责任的指标分解
考核企业社区责任完成情况的指标包括:贡献地方发展和公益事业捐款两个方面。
(四)企业环境责任的定义、报告目的及指标分解
1.环境责任定义
企业的环境责任是指在追求股东最大利益和谋求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兼顾环境保护的社会需要,使公司的行为最大可能地符合环境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并自觉致力于环境保护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公司的环境保护责任是公司的一种社会责任,其产生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性、企业目的实现的客观性、公司权利的社会性及股东利益的相对性。
2.环境责任会计报告目的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环境责任的目的是向社会披露企业对社会环境所负担的经济、法律、道德伦理方面义务的成本和效益。通过建立环境保护理念和目标,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通过环境保护设备、环境保护技术、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企业三废的治理等,努力减少对企业周边生态环境、百姓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履行企业的环境责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大环保投资力度,完善环保管理及监督制度,加强环保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使环保设施与主机同步高效运行。同时,积极探索企业与周边环境友好发展、和谐共赢的有效途径,力争实现和谐共赢、共享共生的发展模式。
报告公司环境责任的情况是为了更好地反映企业在环境责任方面所做的成绩以及不足之处,有利于各方监督企业的环境责任实施现状,通过报告能更好地实现自我监督,有利于达到企业环境责任目标,实现环境、社会和企业三者的共同可持续发展。
3.环境责任的指标分解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环境责任指标可以分解为:环境保护理念、环境治理目标、环保设备投入、环保技术投入、“三废”治理情况、厂区环保投入等。企业可以根据特殊情况设定特殊指标。
(五)企业安全责任的定义、报告目的及指标分解
1.安全责任定义
安全责任是企业对其安全生产所负担的经济、法律、道德伦理等方面的责任,包括应做好分内之事的安全义务和职责,以及未做好分内之事应受到的惩罚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某个岗位上开展安全生产活动时,根据个人社会角色的不同而承担相应的安全义务和职责,不同岗位的人员履行相应的安全生产义务,即职责;另一方面是对未能按照安全规范作出相应行为的安全主体给予相应的批评、惩罚。安全职责包括:(1)安全职位和安全职责,即一定岗位上的人员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义务;(2)职业道德定位,即安全生产责任的存在可以避免利用职务之便的徇私行为;(3)规范安全生产行为。
2.安全责任会计报告目的
安全责任会计报告的目的是向社会披露企业在经济、法律、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安全责任的成本和效益。通过落实安全责任的理念,制定安全生产总目标,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通过对职工的安全生产培训,通过安全监查体系,安全奖惩体系,应急救援体系等落实责任,检查安全责任履行情况,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3.安全责任的指标分解
安全责任会计报告的指标可以分解为:安全理念、年度安全生产总目标、安全管理体系、安全制度、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安全监察体系、安全奖惩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安全监控体系、安全文化、安全绩效等。
(六)企业创新责任的定义、报告目的及指标分解
1.创新责任定义
企业的创新责任是承担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生产创新、经营创新、管理创新等责任。企业的生产创新可以通过进行研究开发投入,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机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加技术创新储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等实现;企业的经营创新可以通过采用新的运营模式,实现产业升级,取得结构优化等;企业的管理创新可以通过建立新的管理理念、创造新的管理流程、管理系统、管理方法等实现。
企业的创新责任,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产品技术上和应用技术上的创新,例如产品的设计、在组合功能方面的创新等;另一面创新就是企业的经营体制、管理体制、业务流程的创新,这个创新也是集中在如何提高效率、提高速度、提高竞争力方面。
2.创新责任会计报告目的
创新责任会计报告的目的是向社会公布企业在创新方面的成本和效益。
3.创新责任的指标分解
创新责任会计报告的指标可以分解为:技术创新、设备创新、项目创新、财务创新、管理创新等。
三、北京市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财务会计报告设想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要求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至少应包括:企业对投资者、债权人的责任,对职工的责任,对政府的责任,对客户的责任,对周围社会的责任,对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企业应履行的社会责任,也就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应披露的主要内容。
(一)北京市企业社会责任财务会计报告格式设想
本制度将社会责任会计报表分为六类,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经济责任。具体应当披露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目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情况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经营绩效等。这是传统财务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基本内容,经济责任是一种基础责任,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既是企业追求的首要经济目标,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目标。
2.人力资源责任。披露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情况的信息,如劳资关系、企业职工结构、技术培训、劳动小时、薪酬水平、福利待遇、人才晋升通道等。
3.社区责任。披露企业对地方发展的贡献、对公益事业投入以及企业的公益捐赠等。
4.环境责任。主要披露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的环境影响,如空气污染、饮用水污染、沙漠化等,以及企业为优化环境所采取的措施,包括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减少稀有资源的耗用等活动。
5.安全责任,主要披露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安全培训体系、安全监察体系、安全奖惩体系、安全监控体系和安全绩效。
6.创新责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推动企业自身发展和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根本出路,也是改善我国贸易条件,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措施。
(二)北京市企业社会责任财务会计报告的披露
1.以财务数据为基础,多渠道采集数据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实际付出代价,可以采用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进行核算和管理,社会责任相关指标的投入金额、成本费用以及实际收益可以从企业财务部门所掌握的财务数据中进行分离整理,因此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数据来源主要是财务数据;而对于一些难以用货币计量的指标数据,也可以采用实物量或者相对数指标进行披露;同时,财务部也不是社会责任会计的唯一信息来源,一些财务部门难以掌握的指标数据,可以从企业的其他相关部门获得。例如,人力资源责任方面的数据可以由企业人事部门提供,创新责任方面的数据可以由企业技术部门提供等等。
2.兼用数据分析、文字说明等方法进行信息披露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主要由数据指标构成,但对于无法用数据计量的信息,可以采用文字说明的方式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定性说明。例如,环保责任指标中,某企业“环保先行,绿色生产”的环保理念,以及多年来将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共完成绿化面积87.33公顷,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良好,达到了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目标值,并获得了“水土保持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等,需要在社会责任报告中以文字的方式进行说明。
3.特殊指标的计算公式说明
本文所提出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中,除了要求企业披露各项指标的上年数据和本年数据外,还单独设立了“贡献率”这个报表项目,用来考察企业社会责任各项指标的投入产出关系,其计算公式为:
此外,由于企业组织形式和所处行业等方面的差异,还会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增加专业性较强的指标,对于这些指标的计算公式与数据来源,应在报告中予以独立说明。
(1)履行经济责任的指标
1)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上缴利税等经济责任指标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2)资产总额、净资产及总资产报酬率经济责任指标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3)主要产品产量、生产动力、工作效率、计划完成度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4)产品销量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5)企业履行经济责任的成本对企业效益的影响。
(2)履行人力资源责任的指标
1)技术人员比例对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总资产报酬率的影响。
2)人均培训对利润总额的影响。
3)累计培训人数与违章作业的次数的影响。
4)高级工的人数对环保技术投入和废气废水减排的影响。
5)企业履行人力资源责任的成本对企业效益的影响。
(3)履行环境责任的指标
1)企业履行环境责任对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2)资源节约对企业生产能力、产品产量、销量的影响。
3)环保技术投入和废水废气的减排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
4)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成本对企业效益的影响。
(4)履行社区责任的指标
1)企业履行社区责任指标对对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2)企业修建城乡公路对当地区的社会贡献。
3)为当地建设消防站、防疫站、希望小学等公益事业投入对地区的贡献。
4)企业履行社区责任的成本对企业效益的影响。
(5)履行安全责任的指标
1)企业安全检查机制和安全事故对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2)安检次数对企业的年生产能力的影响。
3)违章作业的次数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4)专职安全管理队的规模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5)工伤率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
6)企业履行安全责任的成本对企业效益的影响。
(6)履行创新责任的指标
1)创新责任指标对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2)创新项目开发成本对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3)创新项目开发收益对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4)企业履行安全责任的成本对企业效益的影响。
(三)北京市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核算制度设计
1.健全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核算制度
为了报告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企业必须建立社会责任会计核算制度,建立必要的科目收集汇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会计数据。这些账户可以在企业财务会计账外单独设账户进行会计信息的归集。
根据以上企业社会责任财务会计报表的结构,分别设计:
(1)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成本总账账户。例如:企业履行经济责任成本、企业履行人力资源责任成本、企业履行社区责任成本、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成本、企业履行安全责任成本、企业履行创新责任成本。
(2)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贡献总账账户。例如:企业履行经济责任贡献、企业履行人力资源责任贡献、企业履行社区责任贡献、企业履行环境责任贡献、企业履行安全责任贡献、企业履行创新责任贡献。
账户格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成本和贡献账户可以采用棋盘式格式。在账簿中,根据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项目的详略情况分类设置栏目,根据企业经营范围和管理的特点设置项目,分别累计企业的各种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信息。
计量基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成本账户的数据可以采用历史成本进行会计计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贡献账户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或贴现值进行会计计量。
企业定期随财务报告对外公布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及时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同时,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财务部门应随时更新和完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具体指标项目,使报告可以同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保持同步。
2.非财务类指标数据与本企业其他部门数据的披露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指标数据不仅来源于财务部门,与企业其他各职能部门的生产经营和产出成果也息息相关。因此,财务部门在进行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编制时,应注意各种非财务数据的日常积累,并且与其他数据来源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做到数据共享,从而保证所披露的数据可以准确、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计的各方面情况。
【参考文献】
[1] archie b. carroll,a three-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4 (1979): 497-505,1997.
社会责任设计范文3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会计 信息披露模式
一、目前我国企业在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1.披露内容不全面,避重就轻
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都只集中在正面影响的问题上,例如职工权益、政府税收等方面,而对于其给社会带来的重大负面影响则很少提及。
2.披露方式以文字说明为主,货币计量较少
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在进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大多采取的是文字叙述的方式,几乎很少有企业利用以货币计量为主的财务数据进行披露,尤其是在生态资源保护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
3.披露科目和报告依附传统财务报告,未单独列示
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将与社会责任有关的问题和传统财务会计问题融合一起,都放在传统的会计科目下进行归集,几乎没有企业设置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科目。当然,也仅有极少数的国有大型企业就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编制了独立报告并进行披露。
二、国际上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介绍
1.文字叙述披露模式
这种模式以文字叙述方式披露企业经营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多为报表附注的形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披露方法相对简单,提供的信息比较直观,易于理解;缺点是不能提供相互可比的定量信息,不利于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不同企业进行比较。所以,这种模式一般多在信息披露的初期被使用,随着信息披露模式的逐渐完善,多被用来作为信息披露的辅助形式使用。
2.依附传统报告的披露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传统会计报表的基础上,添加部分反映社会责任的新会计科目,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披露。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容易理解、便于操作;缺点是披露内容有限,大量利益相关者需要的信息难以体现在有限的社会责任会计科目之中,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容易受到影响。所以,这种模式随着信息披露模式的逐渐完善,也慢慢变成过渡模式或者最终被淘汰。
3.编制独立报表的披露模式
这种模式是要建立独立的社会责任报表来反映企业应履行的社会责任,是目前西方国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设置了专门的社会责任会计科目对企业的社会经济事项进行确认与计量,并且编制了独立的社会责任报表,能够提供详细的会计数据,以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这种模式的缺点是不适用于刚刚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国家使用,因为编制这种独立报表需要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的政策的支持,因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阶段性设计
我国企业在构建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时,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的经验模式,应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以及我国企业的特点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即可以采取由粗到细,由简单模式到高级模式,由文字叙述到独立报表列示的逐步过渡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将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构建划分两个阶段,即现阶段(10年左右时间)和长期发展阶段。
1.现阶段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模式
我国企业大部分规模小、实力弱、经营观念陈旧,面临的首要问题仍是生存和发展,因此,在这一背景下,不但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内容有限,对已承担的有限的社会责任,将其信息对外公布也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现阶段,对于我国企业应采用在现有报告中增设反映社会责任信息的内容,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逐渐地增加定量信息。具体操作时注意以下两点:
(1)现阶段,企业不需要设置单独的社会责任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和披露,只需要在传统的会计科目下,列示涉及到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即可。从成本费用的角度来说,这种做法也不会给企业带来太大的负担,所以容易实现。对关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外部利益相关者而言,又可以便捷而快速地取得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方便其决策。
(2)对于披露模式,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并尽可能采用定量方式进行披露。对于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如果可以确认和进行数据计量,则应优先采用定量指标进行反映,对于确实无法进行定量反映的,也可以用文字叙述的方法进行披露。这样做主要是基于如下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不论是企业的会计工作者还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都善于从会计数据中获取有用的会计信息,因此,定量的会计信息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社会责任会计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有些社会责任项目是无法进行会计计量的,但是这些信息又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仍应考虑文字叙述型的披露方法。
2.长期阶段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模式
社会责任中的许多内容是不能用传统的会计方法加以反映的,或者以传统方法反映并不能达到应有目标。究其原因是,传统会计报表中的项目是用货币计量的,而社会责任会计报表有的用货币计量,有的用非货币计量。如果将社会责任信息并入传统会计报表,虽然能节省成本,少花精力,但因某些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采用非货币计量,从而会影响传统会计恒等式的平衡关系。因此,从长期发展家督看,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应建立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
(1)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可以不拘于某种形式,它既包括财务信息、又包括非财务信息,可以采取多种表述形式,如文字叙述、表格、图形等等。该报告应以传统的三大会计报表为核心,即社会资产负债表、社会利润表和社会现金流量表,并在必要时附加辅助报表和以财务情况说明书的形式披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标分析体系。
(2)企业在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中应包括企业对生态环境及资源方面、社会福利方面、企业人力资源方面以及消费者责任方面的全部责任会计信息。当然,除了报表以外,还可以采用各种图形信息进行表示和说明。
参考文献:
[1]阳秋林.中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杨亚娥,刘建红.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2).
社会责任设计范文4
【关键词】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标准 ISO26000 发展趋势
2010年11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缩写为ISO)正式了ISO26000。ISO26000采用非常规开发方式,400多位专家历经6年的时间,经过8次会议修改,最后得以。ISO26000是第1个关于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这个标准的制订,涵盖了已有的社会责任标准的各个议题,是最全面的社会责任标准。ISO26000作为一个指南标准而非第三方认证标准的角色出现,旨在提供有关社会责任的术语、原则、核心主题等方面的全球认可,以及为企业组织全面实施社会责任系统管理提供国际性的理论指导。ISO26000标准的开发及其自身的特点都体现了社会责任及社会责任标准发展的趋势,本文结合IS026000探讨社会责任及社会责任标准的发展趋势。
一、ISO26000的结构与内容
(一)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的性质
ISO26000为社会责任的主要原则、与社会责任相关的核心主题、问题以及社会性负责任的行为与一个组织的战略、系统、实践、程序相整合的方法提供了指南。该指南的目的是向组织提供一个完整系统的社会责任体系和系统化实施社会责任的路径,推进社会责任从理念转向实践行动。该指南,既不是一个管理体系标准;又不用于第三方认证、监管和合约性质的使用;也不作为任何国际、国内或其他程序中法律诉讼、投诉、辩护或其他的要求、索赔的基础。ISO也不阻止更加具体、更加符合需求的不同类型的各国标准,其目的是提供协调的、具备全球相关性的指南,并且以此在世界范围内促进社会责任领域最佳作法的实施。
(二)ISO26000适用范围
ISO26000有着较强的适用性,适用所有类型的私营企业、公共部门和非营利机构,无论其规模大小,也不论是在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既适用于那些刚开始着手处理社会责任问题的组织,也适用于在这方面有较多经验的机构。
(三)ISO26000体系结构
ISO26000包含7个部分(Clause)和1个附录(Annex)。其中第四至第七部分构成该指南的主体部分。第四部分阐述了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是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第五部分阐明了社会责任实践的两个基础:识别社会责任主题及相关的问题和识别利益相关者并与之沟通;第六部分概括了社会责任7个核心主题、36个相关议题;第七部分则阐述了社会责任履行的程序和方法,如何将社会责任与组织管理相整合。(详见图1)
(四)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
第四部分社会责任7项原则包括7大原则:受托责任原则、透明性原则、合乎道德行为原则、尊重利益相关者原则、尊重法律规则原则、尊重国际行为规范原则、尊重人权原则(见表1)。
(五)社会责任的核心主题与相关议题
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责任究竟应包含的内容有不同的认识。ISO2600将社会责任的内容概括为七个核心主题,每个主题又包括一系列具体的议题(见表2)。这些内容是对一个社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内容的一个经典归纳和规范。7个核心主题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其中组织治理对其他社会责任核心主题产生影响,一个有效的组织治理可以促使组织对其他社会责任主题和议题采取行动,并履行社会责任原则。一个组织应从整体上考虑所有的核心主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而不是仅仅集中在一个主题上,对一个社会责任主题的改进不应对其他责任主题产生负面影响(见图2)。
每一个社会责任核心主题指南都阐述了它的范畴、实施原则、可行的行动和期望,并通过附录列举了一些自愿性社会责任倡议和工具,使得每一个主题都具有较高的可理解性和操作性,每一个组织都能通过ISO26000明确负责任的决策和行动应是怎样的。
(六)社会责任履行的主要程序
1.了解组织的社会责任
(1)识别相关的主题与问题
(2)评估问题的相关性和重要性
(3)评估组织的影响范围
(4)确定处理核心主题和问题的优先顺序
2.实施实践活动将社会责任整合到整个组织中
(1)将社会责任构置于组织的系统与流程中
(2)建立社会责任导向的组织远景、使命、战略和目标中
(3)提升社会责任的意识
(4)创建社会责任的竞争力
3.组织内外沟通社会责任
(1)沟通对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2)社会责任信息的特征
(3)社会责任的沟通手段和方法
(4)与利益相关者就社会责任展开对话
4.提高组织社会责任的可靠性
(1)提高社会责任可靠性的方法
(2)提高社会责任报告和声明的可靠性
(3)解决组织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和分歧
5.审核和改进组织与社会责任相关的行动和实践
(1)监督社会责任活动
(2)审核社会责任过程与绩效
(3)提高数据、信息搜集和管理的可靠性
(4)改进组织绩效
二、社会责任及社会责任履行标准的发展趋势
(一)社会责任概念趋于系统性和全面性
自Bowen(1953)年在其著作《商人的社会责任》首次提出现代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以来,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有不同的观点。Carroll(1991)认为社会责任包括4个部分:法律责任、经济责任、伦理责任和自行裁量责任;Steiner(1971)认为企业应实现除经济责任之外的其他社会责任;也有的学者认为社会责任是指企业承担经济和法律外的其他责任。不同的社会责任概念从不同视角对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外延作了阐述,但是只涉及社会责任的某一方面,也极少提及如何履行社会责任,谁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主体,通过哪些符合期望的行动,实施什么样的程序来履行。而2011年11月的ISO26000给出了最为全面的定义:社会责任是一个组织通过透明的和道德的行为使其决策及活动对社会和环境所负的责任,这些透明的和道德的行为:有助于一个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健康和福祉方向一致;考虑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法律及国际行为标准保持一致;将社会责任融入组织的各项战略和行动。这个系统全面的概念,即界定了现期的社会责任(对社会和环境负责任),也阐述了远期的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福利);既给出了符合责任的行为标准(透明的和道德的行为),又阐述了实施的路径(融入整个组织活动)。使社会责任的概念更加充实饱满,不是那么空洞,有助于人们更清晰、更深入地理解社会责任究竟是什么。
(二)履行社会责任的主体范畴显著扩展
ISO26000前人们普遍关注的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因此社会责任等同于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写为CSR)。随着民主政治意识的增强,政府机构、社会非营利组织的行为开始受到社会各方普遍的关注,对政府机构等非营利组织的行为的社会影响和公平性等产生了极大的要求,履行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企业的事,也是包括政府机构在内的所有社会组织的义务。ISO26000在指南标题中除去了企业(Corporate)一词,第1次在全球性适用的国际标准中将企业社会责任(CSR)扩大为社会责任(SR),力图在更广的范围内加速推进社会责任的有效实施。
(三)利益相关方在社会责任的履行中扮演重要角色
ISO26000明确指出了利益相关者在理解和履行社会责任中的重要角色和地位。该指南认为识别利益相关者,并与之建立起双向的交流关系是一个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基础。组织只有通过识别利益相关者,才能了解它的决策和活动产生的影响,并恰当地确认与其相关的社会责任核心主题与问题。组织在识别利益相关者时应完整全面、不偏不倚,包括现实的和潜在的、有组织式的和个体式的、强势的和弱势的、利益一致的和利益冲突的、组织势力范围内的和势力范围外的、法律法规明确的和民间组织关注的。组织应与利益相关者展开各种形式的双向对话,通过双方相互交流和沟通,以使组织的决策和行动更能增加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组织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增进利益相关者对组织的持续了解,不断促使组织改进绩效。但指南同时也提出组织应从整体上处理好社会、利益相关者、组织三者的关系(见图3),指南认为尽管利益相关者有助于组织识别它的活动的影响,但是利益相关者不能替代更广泛的社会决定行为的规范和期望。一个事项可能无法识别出具体的利益相关者,但却与一个组织的社会责任有关。有时,组织、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一致,但却和法律法规、公认的社会文化、既定的实践和标准冲突,此时组织的行为应符合社会期望。
(四)强调要把社会责任融入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
ISO26000强调要把社会责任融入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提高一个组织的责任竞争力。组织可以通过建立社会责任导向的远景、使命、战略和目标,提升社会责任的意识;可以通过建立内部行为规范和标准,将社会责任构置于组织的系统与流程;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社会责任评价部门,审核社会责任过程与绩效;也可以自愿性地聘请外部机构审核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通过这些措施促使社会责任融入组织的管理体系,改进组织绩效。
ISO26000更加充实饱满的概念,更加明确系统的议题,更为广泛的责任对象,更加切实可行的实施程序,使得ISO26000必将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广泛应用的社会责任指南,也将很快为各中介、协会等社会责任评价机构认同,必将成为企业和所有社会组织衡量自身行为的工具,也将成为社会监督其行为的工具,我国的企业和社会组织都应尽快熟悉和理解ISO26000,转变社会责任意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主要参考文献:
[1]孙继荣.ISO26000-社会责任发展的里程碑和新起点.ISO26000的形成过程及核心内容.WTO 经济导刊,2010(11)43~54.
[2]Bowen,H.R.,1953,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Businessman, New York: Harpor & Row.
[3]Carroll,A.B.,1991,The pyramid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ward the moral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takeholders, in Business Horizons (34),July-August,pp.39~48.
社会责任设计范文5
[论文摘要]社会责任体系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道德责任建设是整个社会责任体系建设的基础。当前,我们要高度重视加强道德责任建设,以夯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文化根基。
一、社会责任体系建设是社会安定、繁荣发展的基础性建设
“责任”是指应尽的义务、分内应做的事和应承担的过失。显然,在社会生活中,“责任”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任何人都会在不同的范围、从不同的意义上承担多重责任,小到个人责任、家庭责任大到国家责任、社会责任,行业上从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到法律责任、道德责任等,各种各样的责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作用于人类发展进程。
1.责任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首先,责任是社会存在的前提。求生是人的本能,但是客观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单个人是无法生存的,必须依靠他人和集体的力量。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人只有生活在集体中才能获得满足其生存所必需的物质需要和安全保证,社会正是人们出于生存目的而结成的一个共同体。社会生活的这一前提就决定了“责任”构成社会存在的纽带,这种责任不仅源于个人对自身生存本能的满足,同时也包含了由此派生出的个人对他人生存的责任以及社会对个人生存的责任。正如马克思曾指出的:“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1](脚其次,责任是社会稳定的保障。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总是处在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欲望追求中,推而广之,整个人类系统中的个人与他人、与整个社会,总是处在对有限生存资源的争夺之中。但是,作为社会的人,从个人自身利益的实现、从个人的长远利益以及整个人类生存出发,人们又不会置其它于不顾,人们总会自觉不自觉同时也寻求着社会的认同和社会关系的和谐,培根所说,“力守对公家的职责,比维持生存和存在,更要珍贵得多”,即是说人在复杂的社会活动中,会有目的地进行行为选择,尽量避免与他人和社会的矛盾冲突,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人对行为选择的这种目的性,实质上就是人对行为选择的责任预见以及对行为结果的责任承担。
2.责任是维持社会统治秩序的需要
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要以特定的秩序和规范为社会存在提供保障,这种秩序和规范集中体现为人们由于不同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地位而承担的不同的社会责任。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求得印证。在原始社会早期,虽然没有因为分工和阶级差别而产生的责任要求,但是为了共同防御外来侵袭及生存的需要,男人和女人、老人和孩子已按照其责任能力的不同在部落中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共同对部落的生存发展负责。随着分工的发展和后来阶级的出现,尤其是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责任被看作是保护现成职业分工和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长治久安之方,比如先秦古籍《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国有六职”: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和妇功,不同的阶层均对应着不同的责任要求。在工业社会,随着分工的细化,责任更是得到了充分发展,职业责任这一独特观念成为资本主义社会责任的主要体现,每个人只要介入市场关系体系,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就会迫使他服从资本主义的行动规则。社会主义社会虽然消除了阶级差别,广大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翁,但是这不意味着责任的弱化,相反,更需要人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国家负责,为了维护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仍需要对不同行业和不同阶层提出不同的责任要求。
3.现代社会凸显了社会责任的建设要求
现代社会由于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完善,对人的责任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人的自由意志使人们可以自由地进行行为选择,而责任又是同人的自由选择分不开的,因而人的社会责任问题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和尖锐:一是人的生存的本能责任与对自然责任的冲突。虽然我们都认同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但是现实生活中由于对经济效益的盲目追求,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二是高科技广泛应用的挑战。我们通常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就是因为科技的进步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造力,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力,在新科技革命条件下,“我们正处于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新地位,负有各种前所未有的责任;如果我们无知、疏忽、目光短浅和愚蠢,那么我们就会造成一个灾难性的未来”。像克隆技术、大量核武器和各种化学武器的使用等,都关系到全人类的生存。这无疑要求强化与人类改造世界巨大力量相匹配的高度的责任心。三是处理市场经济中利益冲突的需要。市场经济要求经济主体拥有自主自决的权力和利益,而它所倡导的求利原则,使人经常陷入自身的责任和对社会的责任的冲突中,处理不当便会导致唯利是图、制假售假、坑蒙拐骗、行贿受贿、见义不为等各种丑恶现象的泛滥。因此,大力推进社会责任体系建设,是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道德责任是社会责任体系的根基
应当看到,在社会责任体系建设中,始终贯穿着道德要求,道德责任是社会责任体系的根基。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道德责任的人会很好的履行社会赋予他的其他责任;更难以想象,一个缺乏道德责任的社会,会有完善的社会责任体系,会实现社会的安定和繁荣发展。
1.责任本身包含了鲜明的道德要求
《汉语大词典简编》对责任的定义有三重内涵其一,使人担当起某种职务和职责;其二,分内应做之事;其三,做不好分内应该做的事,因而应承担的过失。《现代汉语词典》提到,“责任”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尽责;二是指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承担的过失,追究责任。在英语中,针对不同的语境表示责任的词很丰富,词义最宽泛的是resposibility。根据韦氏学生词典,resposibility的含义主要有:其一,责任是一种尽职的品质和状态,包括在道德上、法律上和精神上尽职,可靠的、可信赖的;其二,指担负的事情。责任即是主体自觉履行其社会角色要求的份内的事,并对其履行的情况和后果的担当。可以看出,种种对责任的界定已包含了两个过程:自律和他律,这其中就内含了道德的要求。第一,道德是责任发生的基础。“所以德性的力量,不过是一种准备条件,把责任的‘应该’转变成‘现实’的力量。”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和特殊的调节社会关系的规范,道德倾向于将外在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善恶标准,自觉引导人们的社会实践。责任只有得到主体的内在认同,才能在实践中真正的得到贯彻,如果没有道德上对责任的认知,主体不但认识不到责任的必须性,甚至也意识不到责任的存在。第二,对责任履行的评判也依赖于人们道德上的善恶标准。道德的本质就在于它按照社会整体利益的要求所形成的善恶标准,对人的心灵、行为和相互关系提出“应该如何”的要求和劝告,人们的失责行为不仅要受到外在的惩罚,还受到自身良心的惩罚,“良心是希求自在自为的善和义务这种自我规定”,是一种内心认同的责任意识。所以人们常常把主体内心对责任的履行及行为后果的评判比作自己同自己打官司,“原告”是人们道德上的善恶标准,即对责任的认同程度;“被告”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的行为选择前即行为后对责任的履行程度,“法庭”就设在主体内心,“原告”、“被告”、“法庭”都集行为主体于一身,评判公正与否主要取决于主体道德上的善恶标准,即主体对内在道德标准的履行是否认真、坚决。
2.道德责任是社会责任体系建设的根基
现代社会在责任建设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集中表现在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上。但是,人作为自由能动的动物,这种强制性的制约机制总是有限的,要真正使人们认识到责任,切实履行责任,关键还在于增强人自身的责任感,而对责任感的提升关键在于道德的提升。这是由道德的功能决定的:第一,道德是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和行为规范的总和。调节功能是道德的最主要的功能,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以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能力。道德调节功能的实现主要是从现实生活中个人对他人和社会整体利益的态度出发,调节人的活动和社会关系,侧重于引导当事人按其应有的责任来行事第二,道德的认识功能是用善恶观念来观察认识社会和认识人生。这有助于人们了解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对社会应负的责任,从而引导人们选择负责任的行为。第三,道德的评价功能是运用善恶观念去评价别人和衡量自己的行为。在责任体系建立中人们按照社会公认的责任认知形成善恶观念,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评价。第四,道德的教育功能尤其注重唤醒人们的羞耻心,培养人们的道义责任感和善恶判断能力。人们的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意识指导下进行的,道德教育能够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指导人们在实践中选择正确的手段,即保证行为选择的善的目的,最终达到善的结果。这种选择本身就是人们对责任践行。
3.道德责任定位及其内涵
道德责任是履行其他各项责任的推进剂。道德责任是一种超于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之上的无形的、至高无上的责任。但是,它又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责任,而是必须借助于经济责任、政治责任、法律责任、社会责任才能实现。而道德责任与其他责任相比更为根本,主体正因为有了道德责任,才有自觉履行其他具体社会责任的行动因此,道德责任是社会责任的依据和前提,社会责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道德责任。在对道德责任内涵的概括上,曹凤月教授的意见颇有建树,即作为社会责任体系根基的道德责任应该是以下三方面的有机统一:一是在社会规范参考系中,主体对自己某一具体行为善恶性质的自觉控制力;二是行为执行的认真与否的程度;三是承担行为的社会道德后果。也就是说,道德责任主要表现为一种基于自律的道德承担,正如康德所说的,道德责任是我们的自觉,并承诺道德法则对我们的约束。“此一概念的重要意义远远超出了强制的范围,而且它所具有的最为重要的意义可能在于它在引导人们进行自由决策时所发挥的作用”。
三、加强道德责任建设,夯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道德基础
随着人们对现实生活中不负责任现象的反思,“责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责任概念的分量越来越显得沉重。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只有真正卓有成效地加强社会道德责任建设,才可能有效地实现社会责任体系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才能夯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文化根基。
1.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责任的主体首先是个人。英国学者哈耶克曾经指出,“欲使责任有效,责任还必须是个人的责任。在一自由的社会中,不存在任何由一群体的成员共同承担的集体责任,除非他们通过商议而决定他们各自或分别承担的责任”。这种观点不无道理,一个自觉的、有理智的人,其每一个行为都是在其价值观的规范约束下完成的。对责任的承担关键还在于个人的选择。当公民形成了某种价值观后,对善恶美丑的判断也就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思考方式,他的行为也就具有了特定的方式、倾向。因此价值观对人的行为选择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现代社会,多种价值观的并存是一种客观现象。但是,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有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这与市场经济的提倡多元价值的精神并不矛盾。尤其当前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的转轨过程中,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和责任意识正遭受着比以往更多的冲击和挑战,如果缺乏应有的主流价值观念的理性引导,势必影响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故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引导、倡导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对责任建设大有裨益。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更应该以主人翁的姿态在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之间寻找契合点,树立既有利于和谐社会整体发展,又有利于个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这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强调的“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的精神是高度一致的。社会成员这种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培养,使人们在自己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上有了共同的寄托和追求,在行动上有了共同的方向,并以它为尺度去量度、评判、裁定现实事物和主体的选择,审视实际生活,使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和谐的秩序之中。
2.加强道德责任教育
道德责任教育是责任养成的重要手段,它是指生活于现实各种社会关系的有道德责任认知的人们,依据一定的责任要求和责任规范,对其他人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一种活动。作为一种道德责任,最终能否被社会大多数人所接受,关键固然在于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但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取决于社会的道德环境和这种道德责任观念的传播,而道德责任教育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起初并不懂得什么道德责任,只有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生活,将自身利益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和途径与社会联系在一起,才使其行为具有了某种道德责任的意义。这往往需要通过一种恰当的道德责任教育,揭示主体利益与其应当承担的道德责任之问的关系,才有最后形成一定道德责任人格的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责任教育对于道德责任人格的形成具有关键性意义,这也已成为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共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道德责任教育关系到每一个国民的责任素质,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貌和国家的命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的教育是“学会关心”的教育,即通过教育,使人们学会“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经济、生态利益”,要“关心全球的生活条件”,“关心他人”,“关心其他物种”等。
公民道德责任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首先,道德责任教育是一项持久工程。道德责任教育是改造人本身的复杂工作,绝不是可以一劳永逸的。道德品质的提高和道德责任人格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的质的飞跃,只能是建立在平时对道德责任践行的日积月累基础之上。进行道德教育不可操之过急,要打持久战,要不停顿地坚持进行道德教育,使人们对道德规范的要求习惯于遵守、须臾不离,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其次,道德责任教育不能脱离实践。离开了实践性,教育必然成为空洞的说教和美妙的清谈。只有通过生活实际中的事例,通过善和恶的对比,让受教育者深受感染,才能逐渐形成比较稳固的道德责任情感。再次,道德责任本身是有层次性的,即对个人负责、对国家和社会负责、对人类负责。与此相呼应的是主体对道德责任的体认也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对不同责任能力的人群应该有不同的责任要求,这就要求教育者要通权达变,能够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事施教,这更有利于受教育者在实践中对责任的践行。
3.培育良好的道德责任环境
良好的社会道德责任环境对人的道德责任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人是社会性动物,人组成了社会又生活在社会中。对一个社会来说,如果人人对遵守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树立责任意识,社会整体上就形成了良好的道德氛围和环境,而良好的道德环境又反过来对人们道德责任的养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进行公民道德责任教育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利用社会大课堂,借助社会的力量来推进公民道德责任意识的提高。
环境对人的影响总是不知不觉而又无时不在,所谓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就我国现阶段来说,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旧的心理、道德、习俗在某些人群中还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的一些腐朽东西又不可避免的传人我国,其负面的影响也日益凸显,使整个社会道德环境不尽如人意。我们要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正本清源,大力培育有利于社会发展的道德环境。道德环境的培育还需要一定的保证机制,它需要借助于教育、行政、法律、经济、舆论等多种手段结合的力量,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能够造成一种特殊的善恶分明的氛围,对人的责任履行具有特殊的权威性,代表着广大群众的一种意志、情感和价值取向,使身在其中的人们不得不考虑自身的道德责任问题,自觉产生一种荣誉感和耻辱感。这种社会大多数人道德上成熟的善恶判断,体现着社会总的价值取向,是维护社会安定的巨大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意]佩西.未来一百年——罗马俱乐部总裁的报告[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4.
[4儿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序言[M].苗力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社会责任设计范文6
【摘要】网络媒体履行社会责任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充要条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资本与社会责任二者的有效互动为网络媒体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在深入分析社会资本和社会责任关系基础上,本研究提出构建网络媒体社会责任实现机制,以实现其良性运行。
关键词 社会资本;网络媒体;社会责任;实现机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 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132400410296) 和2012 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CSH014) 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乔占军,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社会责任。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和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已经成为对社会公众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信息传播媒介。网络媒体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在维持其自身积极发展的同时,应更加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
一、网络媒体社会责任研究
(一) 网络媒体社会责任内涵
网络媒体是指利用网络为载体而进行信息传播的服务机构和平台。而网络媒体社会责任则是指网络媒体企业和从业人员进行网络信息传播时所应履行的相关社会责任和义务。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人,较2013年年底增加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较2013年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随着互联网在国内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以其具有的时效性、交互性、多媒体性和受众地域广泛性等诸多传播特性,以所提供的及时、有效的海量信息,对社会公众的观念和行为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重大作用。
(二) 网络媒体社会责任内容
1. 传播及时、准确的信息。传播及时、准确的信息是网络媒体首要的社会责任和最基本的功能,这是网络媒体实现自身价值的前提和树立公信力的根本要求。网络媒体要把及时、准确的信息作为传播的第一考虑要素,并兼顾传播信息的社会效应。此外,网络媒体工作人员要遵守职业道德,严格自律,保证所传播信息的真实和公正。
2. 提供高品质娱乐信息。网络媒体是集声音、文字、图片、视频为一体的媒介,其多媒体的传播方式在为社会公众提供娱乐信息方面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媒体在提供高品质的娱乐信息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应使得的娱乐信息不低俗、不媚俗,社会公众在获取娱乐信息的同时,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3. 舆论监督。舆论是社会中相当数量的人对于一个特定话题所表达的个人观点、态度和信念的集合体。作为一种舆论手段,网络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是其所应担负的一项重要社会责任。网络媒体传播范围广、影响大,对社会起到一种监督、预警和调试的作用,也是社会公众行使监督的有效路径,对事件的发展和解决起到推动和催化的效果。
4. 文化传承。网络媒体具有非强制性、潜移默化性和独特的弹性,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健康的网络文化、向社会公众传播先进文化知识和民族文化遗产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网络媒体履行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有助于正确引导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塑造其健全的人格。
二、社会资本与社会责任互动关系研究
网络媒体产业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资本经济,网络媒体履行社会责任就是一种社会资本投资。二者关系具体表现如下。
1. 网络媒体履行内部社会责任可提升内部社会资本的获取。网络媒体内部社会责任是指网络媒体企业对内部员工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网络媒体内部社会资本则是企业内部员工之间所构建的网络、互惠性规范和由此产生的信任。
履行内部社会责任的作用有三方面:①有利于增进网络媒体企业内部各成员间的信任、协作和凝聚力,促进各部门间的协调和配合,从而扩大人际关系网络以及蕴涵在其中的潜在资源。良好的工作关系、相互的信任和协作所形成的关系网络正是形成内部社会资本的关键。②有助于增加企业内部员工的认同度、归属感,并可有效提升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进而使得企业内部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最大程度的努力,降低辞职几率,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这是网络媒体企业获取内部社会资本的重要路径。③可吸引外部优秀人才的加入。总之,网络媒体履行内部社会责任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内部关系网络,改善企业形象,提升工作绩效,进而获取内部社会资本。
2. 网络媒体履行外部社会责任可促进外部社会资本的积累。①履行对政府的社会责任,合法经营、照章纳税,并接受政府监管,与政府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有助于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进而不断积累自身的外部社会资本。②履行对客户的社会责任,提供及时、全面、客观的网络信息服务,有效引导社会舆论,有助于改善企业形象和提高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力。③履行对商业伙伴的社会责任,倡导公平、有序、良性的竞争,进而为合作和协调打下良好基础,有助于增加比较竞争优势。④履行对所在社区的社会责任,为所在社区提供环境保护和捐助,有助于获取所在社区更多关注、支持和信任。⑤履行对股东的社会责任,及时、准确地提供有关经营信息,并主动履行保值增值的社会责任,有助于吸引投资。总之,切实履行外部社会责任会促进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网络,增进信任,进而推进网络媒体外部社会资本的积累。
三、如何构建网络媒体社会责任实现机制
(一) 建立网络媒体自律机制
1. 推进网络媒体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①要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网络媒体从业人员职业生涯的始终,组织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定期参加职业道德学习,要综合运用共同学习和自我学习、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以培养其职业道德意识,实现自我约束。②可在网络媒体企业内部设置“职业道德奖”,通过先进的典型事迹感召来促使从业人员提升职业道德素养。③在内部建立职业道德行为监测标准,通过量化的指标来规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践行情况,这也是从业人员进行自我道德审查的依据,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①建立健全网络信息流程。网络媒体应建立集信息生产、审核、传播、监控为一体的完备的信息流程,以确保信息的有效传播。②完善和践行网络自律公约。网络媒体自律公约是网络媒体行业共同约定并遵守的承诺。通过网络媒体行业内的合作和自律,营造良好的履行社会责任的氛围,共同抵制社会责任缺失的行为。③定期社会责任报告。社会责任报告是网络媒体企业与外部良性沟通的有效渠道,也是激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最为直接的形式,这是降低与社会之间信息不对称、获取社会公众信任和积累社会资本的有效措施。
3. 提升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①要组织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定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有效提高融合互联网技术和新闻传媒知识在内的职业技能,培养其理性职业思维。②独家报道和原创新闻是网络媒体提供及时、准确网络信息的有效方法。为此,网络媒体企业应加大对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的资金投入,以提升独家报道和原创新闻占所传播网络信息的比例,进而获取更高的社会公众信任和社会资本。③应加大对网络编辑、新闻传播等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积极引进相关人才,建立一支具备有关职业技能的专业化的采编队伍,这是网络媒体获取社会资本和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手段。
(二) 推进网络立法进程
1.完善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将其纳入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是网络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保障,为此,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这些法律法规是政府依法管理的基本法律依据,对规范网络媒体良性运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现有的这些相关法律法规存在很多争议和盲点,履行社会责任的不确定性让网络媒体企业无章可循。如对于那些肆意转载谣言的媒体给予何种处罚还不够明晰,这需要随着形势的发展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
2.制定网络传播的专门性法律。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针对性不强、效力有限、操作性不足等弊端已无法适应网络媒体发展的需要。为此,应尽快制定并实行关于网络传播的专门性法律,如《网络安全法》等。法律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在专门性法律制定过程中要通盘考虑,在保护传播自由的前提下,坚持社会效益的优先地位。同时,要明确各类传播主体的权利和义务。②要确定网络传播违法犯罪行为的具体标准,并加大惩罚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此外,要根据网络传播主体的年龄和学历特征,加强对青少年人群的法律保护等。③要将制定的专门性法律切实贯彻到网络技术、产业、网络信息、网络安全等各个层面。
3.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有关网络传播的先进立法经验也可以给我国网络立法提供借鉴。如美国政府于2000 年分别推出《儿童网络保护法案》和《儿童网络隐私保护法》。
这两部法律规定:在美国司法管辖范围内的网络运营商,必须制定相应的隐私政策,在搜集13岁以下儿童个人信息时,必须征得儿童父母同意,同时必须保护儿童网络隐私和安全。德国于1997年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规范Internet的法律—— 《多媒体法》,该法涉及了有关Internet的各个方面,从个人隐私保护、网络犯罪、网络服务供应商的责任到未成人保护等,是一部综合性法律。此外,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制定和修改了相关法律法规,从而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有关网络立法体系。
(三) 建设监督机制
1. 社会公众监督。社会公众监督是保障网络媒体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①增强监督意识。作为网络信息最为直接服务的受众,社会公众要树立和增强监督意识,积极维护自身的权利,肩负起监督网络媒体的责任,发现非法传播,要及时举报。②提升媒介素养。社会公众应积极主动地提升自我媒介素养,深入了解网络媒体的特性、功能和运作规律,进而实现对网络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状况清晰的把握、判断和监督。③建立公众监督平台。网络媒体也应通过建立监督平台,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2. 政府监管。政府对网络媒体的监管具有正当性与权威性,政府监管和网络媒体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具体可采取:①减免税收。网络媒体作为企业公民,要依法纳税,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网络媒体的经营成本。政府可利用税收杠杆,对履行社会责任良好的网络媒体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从而用税收调节的方式对网络媒体进行有效监管。②规范政府监管体系。我国网络媒体监管部门涉及工信部、公安部、新闻出版总署等多个行政部门,很难形成合力。为此,应整合各部门职能,形成职责明确、权责对等的规范化的政府监管体系,保持监管的整体性、长效性和专业性。③社会责任审计。社会责任审计的目的是督促网络媒体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政府可要求网络媒体企业编制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统计表,并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填写,进而审计并准确监管其履行社会责任的进展状况。
3. 设立外部评价机制。外部评价机制应由行业协会、民间组织和政府机构共同设立,以此作为监督的行为准则和标准,它是推进网络媒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践进程的成功经验。设立网络媒体社会责任外部评价机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应借鉴西方的成功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加以设立。②设立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应量化,既要为网络媒体企业提供社会责任衡量的标准,也要为网络媒体企业间的社会责任活动提供可以对比的框架,从而激励网络媒体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③应以满足网络媒体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而推动网络媒体更加积极地对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以获取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和支持。④要优先考虑社会效应,引导网络媒体除关注广告量、点击率、关注度等与经济效益相关的数据外,更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cnnic.net.cn/hlwfzyj/hlwxzbg/,2014-07-21.
[2] 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编辑部(编译). 不列颠百科全书.修订版[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
[3] 乔占军.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阈下出版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研究[J].中国出版,2013,(10):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