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定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生态学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生态学定义

环境生态学定义范文1

A.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的一门科学

B.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D.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2、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A)提出并定义

A.E.Haeckel

B.E.P.Odum

C.A.G.Tansley

D.Darwin

3、著有《生态学基础》一书并因此获得“泰勒”奖,被誉为“现代生态学之父”的是下列哪位生态学家?(A)

A.E.P.Odum

B.Haeckel

C.Clements

D.Tansley

4、目前,人们重视、最活跃的生态学研究领域是(D).

A.个体生态学

B.种群生态学

C.群落生态学

D.生态系统生态学

5、通常生态学所研究的几个可辨别尺度的部分包括(ABCD)

A.个体

B.种群

环境生态学定义范文2

    一、尤金?奥德姆及其着作

    尤金?奥德姆(EugeneP?Odum,1913-2002),当代着名的生态学家,伊利诺伊大学博士,曾任职于佐治亚大学,美国生态学会主席。因其对生态学研究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泰勒生态学奖,这是美国生态学的最高荣誉奖。

    奥德姆在学业上走向成熟正是在环境保护主义刚刚兴起之时,他自己也变成了活跃的环境保护主义者。环境问题是广泛而复杂的,如此重要的问题需要宏伟的蓝图规划。生态学家必须向人们表明,地球的各个部分是怎样共同组成一个整体的,并分清是哪些东西决定这个整体是健康的或有病的,尤金?奥德姆及其兄弟霍华德?奥德姆,站出来提供了这种统一的理论。从某种程度来说,奥德姆兄弟从其父亲着名的区域社会学家霍华德?w.奥德姆那里继承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思想习惯和个人价值观,他们相信能够获得一种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而不是陷于过分狭隘的零碎分析,他们希望能看到和谐广泛存在,在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出现和谐,而不是到处充斥着痛苦的、不相容的争斗。奥德姆最早认识到把能流应用于生态学原理的重要性,并使生态学与经济学结合起来,发展了人类生态学,同时向生态学家提供了一本治理这个地球的综合科学手册。特别是尤金?奥德姆编写的《生态学基础》,为该领域指明了方向,其第五版是奥德姆直到去世之前仍在修订的着作,某种意义上应该看做是他思想的最后定论[2]。这本着作取得了巨大成功,其逻辑性、概念、综合性和把数学当做世界通用语言加以运用均对教学与科研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是世界各国公认的最有影响的生态学教科书。

    二、尤金?奥德姆生态平衡论思想的基本观点

    奥德姆把生态学看做是研究自然界的结构和功能整体性的科学,把生态系统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作为生态学第一定理,也即研究生态系统生态学。奥德姆认为生态学研究必须形成统一的生态系统理论,并用数学、统计学术语精确描述,这样的研究才具有实践应用价值。这种理论必须是整体性的,而不是简化的。奥德姆认为生态系统包含了研究层次和研究尺度两重含义,必须拓展研究层次和尺度,重视对整体特性的研究,作为一个整体,不能完全还原为部分特性,对各个部分的加和研究也不能得出整体特性[3]。通过集中精力研究生态系统,奥德姆相信该领域马上就能从分歧中达成统一,并能提出一致的理论说明。他解释说,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中的基本机能单元,涉及一个既定区域内的任何一个包括一切有机体(例如“群落”)在内的单位,它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从而便于能量的流动能在这个系统内达到具有非常明确特点的营养结构、生物的多样性和物质循环的目的。换句话说,生态系统对奥德姆以及这个词的发明者坦斯利来说,涉及的不仅仅是生物,它包括着生物和非生物两方面。奥德姆的教材第一部分,也是最长的一部分,预见性地论及了生态系统及其所属各个组成部分,包括能量转换、生物地理化学的循环、人类群落、物种群体等。这部书写道,所有的自然万物都组成一种等级结构,位居顶端的是生态系统。只有理解了这最高一级结构,才能以最好的方法去理解地球是如何组成的。

    奥德姆认为,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具有“发展战略”———能够给整个自然界及各个单独的组成部分以总体方向的发展规划。当然,“战略”一词意味着生态系统也是能够为自己确定目标并能努力达到目标的有意识的存在,尽管奥德姆并不是很想突出这种结论,他只是认为生态系统跟有机物一样是自我调节发展的实体。它们的战略就是“在有效的能量供给和占优势的自然条件所决定的界限内,尽可能达到大而多样化的有机结构”[4]。他认为每一个单独的生态系统要么是正在向目标发展,要么就是已经达到了目标。这一战略是十分明白清楚、极易观测的,目标就是达到健康有序的状态,即他所说的“体内平衡”。

    这种状态与18世纪的自然学家发现的永恒的自然界秩序不同,体内平衡就像人体的健康平衡,不断被各种感染打乱并导致各种疾病,但同时身体也通过组织抵抗驱逐入侵。同样,生态系统经常被扰乱,但始终围绕着一个稳定点进行波动。一种健康的正常状态总是处于无穷无尽但很成功的斗争中以保持着这一稳定点。同时,奥德姆认为,生态系统的健康还要求系统内各种有机物之间达到互惠共引与协同合作状态。它们从起初紧张的互相竞争向更协同共生的关系方向发展,就像珊瑚礁一样。可以说,它们知道,要共同努力合作来控制自己所处的周边环境,并使之成为越来越舒适的栖息地,这样最终才有足够的力量来保护自己免受干旱水涝、严冬酷暑、寒冷炎热的轮流重袭,才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到所需营养。换句话说,自然界的统一原则就是有机物明白要协同合作才能控制周边的自然界,以求最大的效率和互惠互利[5]。奥德姆把生态平衡定义为:“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两者间的平衡”。这类定义指出了评价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因素,而且人们可以无需详细分析生态系统内众多组分之间的关系,只根据输入和输出就能判定系统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即所谓的“黑箱理论”。

环境生态学定义范文3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景观生态学;应用

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基础

(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思想的提出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思想,是1990年在新德里由印度农业研究会、美国农业部和美国Rodale研究所共同组织的首次国际土地持续利用系统研讨会上正式提出的。

(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对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定义,不同学者因对“可持续性”的理解和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分析角度不同,存在多种表述方式。从经济学看,根据《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尽可能减少对人类生存所依赖的土地资源破坏与退化,维持一个不变或增加的资本贮量,旨在人类生活质量的长期改善,即在追求经济发展效益最大化的同时,维持和改善土地资源的生产条件和环境基础”;从人地关系角度出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人地关系的协调和共荣,即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和景观环境,要满足人类不断发展的生存活动、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需要;从土地资源供求关系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达到土地供求的持续平衡,即是通过把土地资源无弹性的自然供给量,转化为有弹性的经济供给量,来持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土地资源需求。

从1993年内罗必拟定的《持续土地管理评价大纲》中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定义为“把保持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生产性)、降低土地生产风险(安全性)、保护土地资源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退化(保持性)、经济上可行(可行性)和社会可以接受(接受性)相结合”,这5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否则认为是土地资源的非持续利用;从土地资源利用目的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就是实现土地生产力持续增长和保持其稳定性,保护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和防止土地退化,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即达到生态合理性、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可接受性。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阐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核心都是保证土地资源持续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不妨把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定义为 “能够持续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土地生产力和景观环境需要的土地利用”。

二、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

(一)景观生态学内涵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是德国地植物学家Troll于1939年在利用航片研究东非的土地利用时首次提出。1982年10月,在捷克正式成立了“国际景观生态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Landscape Ecology,IALE),标志着景观生态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另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遥感与GIS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与应用。景观生态学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强调空间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区域生物种群的保护与管理,环境资源的经营管理,以及人类对景观及其组分的影响。

我国学者肖笃宁(1999)将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总结为:景观系统整体性和景观要素异质性;景观研究的尺度性;景观结构的镶嵌性;生态流的空间聚集与扩散;景观的自然性与文化性;景观演化的不可逆性与人类主导性及景观价值的多重性。

(二)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

1、景观和区域。生态学中,景观是由相互作用的斑块或生态系统组成的,以相似的形式重复出现的,具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

2、景观结构与功能理论。景观结构与其生态过程的相互关系是景观生态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部分。景观层次上的过程,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它们对景观空间结构的形成起重要作用,而景观结构对过程也有基本的控制作用。因此,“格局反衍过程,过程反衍机理,机理揭示规律”,一定的景观结构才能实现一定的景观功能。景观生态学认为,在景观尺度上,每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或景观单元)均可看作是一个宽广的斑块(patch)、狭窄的廊道(corridor)或背景基质(matrix),能量、物种及营养成分等在景观元素间的流动形成景观功能,景观功能的发挥主要涉及廊道、基质和斑块的功能特征。

三、我国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领域

我国景观生态学应用研究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是在风景园林学、地理学和生态学等学科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并深深扎根于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主要应用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农村景观生态规划、旅游风景区的景观生态规划和自然保护区的景观生态规划。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生态学强调无机环境为基础,以生物为中心,以人类为主导,正确处理天、地、人、文的相互关系,合理调控现有景观生态系统和规划设计与建造的景观生态系统。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周华荣等(1995,1996,1998,1999,2000)对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了深入研究,并进行了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和设计。

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利用规划:邱扬等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为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对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概念、原则、理论基础、指标选择、评价方法给予了一定的研究。

四、土地利用中的景观生态学应用

(一)土地利用的可持续目标

资源永续利用的思想在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当时更多关注土地资源的保护,而对其实现的可行性考虑不多。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明确,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也得以明晰。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可行性和可接受性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目标,而这些目标也构成了评价土地利用持续性的基本标准。在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首要的任务是实现耕地资源的保有数量,提高耕地生产性能和生态功能。

(二)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利用规划

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土地可持续利用,在我国尚不多见,仅有部分学者作了初步研究。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为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对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概念、原则、理论基础、指标选择、评价方法与过程都有重要影响。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土地持续利用规划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综合整体性,不仅包括环境、经济与社会等多因素评价,还指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系统与景观或区域等多等级评价。

2、尺度性,包括土地利用的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和重点尺度。

3、空间格局与土地生态过程,二者的关系分析是土地持续利用的基础。

4、干扰与人类影响,干扰是景观或区域的必然因子,有助于发展土地利用系统与景观的适应性机制,人类土地利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土地的持续利用有借鉴作用。

5、多重价值与多目标,景观生态学强调土地持续利用的目标是多重的,因而追求多目标之间的优化,而不是单目标的最大化。

(三)土地利用的景观生态探讨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与土地规划、管理和恢复等实际问题联系密切,它注重土地利用如何影响物质流和能量流,注重结构和过程的相互关系分析,使其在空间土地利用规划中得到广泛应用。景观生态学属于宏观尺度生态空间研究范畴,其理论核心集中表现为空间异质性和生态整体性。土地作为地表自然综合体,是一种特色鲜明的系统整体,具有突出的空间异质性,而生态整体性正是实现土地持续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内容涉及到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核心。

景观生态学同时研究生态景观与视觉景观两个方面,注重协调形态与内容、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以人类对于景观的感知作为评价的出发点,追求景观多重价值(经济、生态、社会与美学)的实现。因此,土地利用以持续性作为其功能目标,应该追求生态、经济、社会以及美学等多重价值的优化,充分发挥了土地自身的生态系统生产功能、空间场所功能和景观功能等三大功能,综合技术、政策和行动来实现土地利用的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可行性与接受性。

土地生产力的维持与景观的结构、功能是密切相关的,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研究不仅要包括对土地功能的优化,还包括对景观格局(土地利用结构)的评价,同时分析景观结构与生态过程的相互关系。这种格局与过程的关联分析,正是近年来我国土地利用研究工作中忽视的地方。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景观生态学与持续发展概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景观生态学的景观结构与功能理论、生态整体性与空间异质性理论、等级尺度理论、景观变化与稳定性理论等基本理论,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的理解。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土地利用研究联系密切,是实施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同时,土地利用的持续性具有明显的时空尺度特征,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下土地利用的持续性特征大不相同。离开了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范畴,将无从谈论土地利用的持续性。

传统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认为是在时间尺度上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分析,缺少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的内容。在现代地理学与生态学结合下产生的景观生态学,属于宏观尺度研究范畴,既强调空间格局分析,又考虑生态关联,有助于实现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时空尺度上的综合分析、评价与管理,为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因此,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应进一步整合景观生态学的思想与理论,深入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的探讨,重点加强土地可持续利用结构、功能与动态变化等的基础理论研究,尤其需要关注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变化过程的相关分析。土地可持续利用中景观生态学的引入,也将是实现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忽视的很好途径和重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白金丹.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可持续利用[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7(2).

2、周亚鹏等.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05(2).

3、李哈滨,J.Franklin.景观生态学――生态学领域里的新概念构架[M].生态学进展,1988.

4、宇振荣.景观生态学[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5、梁积汉.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现途径[J].广西社会科学,2003(9).

环境生态学定义范文4

关键词:档案学;生态学;档案生态研究;述评;展望

20世纪90年代末,档案界开始关切档案生态研究,尝试从生态学角度分析档案系列问题,初步提出了相关命题,开了档案生态研究的先河,为后期档案生态研究奠定了学术基础。今天,生态学普遍应用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成果凸显。在图书、情报、档案领域,利用生态学理论分析专业问题也不再陌生,相关概念如图书馆生态、信息生态、情报生态及档案生态、档案信息生态系统、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等被不断提及并被学术界持续关注,同时,国家各层次相关社科基金也纷纷为此研究立项,支持学术界持续、深入地开展相关研究。为此,本文将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梳理并分析档案生态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档案生态研究发轫

单纯从生态学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观之,环境问题是人文社会科学引入生态学理论的重要基点。正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全球环境问题、地区环境问题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学思想也恰好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由此,环保问题、生态安全问题、转基因问题、物种问题等,成为生物学家和社会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相关的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相关的交叉研究层出不穷,相关的交叉成果琳琅满目。档案界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在信息生态的关注中开始关注并研究档案生态问题,提出了档案信息生态、档案文化生态、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等研究命题,为档案生态研究开了先河。

1.1生态研究及其应用。生态学(Ecology),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定义的一个概念:它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英语ecology是由希腊语词汇“Οικοθ”(居住在同一家庭中的人)和“Λογοθ”(学科)组成,意思是“研究居住在同一自然环境中的动物的学科”,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1] 20世纪40年代以来,生态学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研究对象与领域不断拓展,相关分支学科不断涌现。[2]生态学发展至今,其内涵和外延都有了变化,尤其是随着全球人口猛增,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不断凸显,促使当今生态学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以人类为研究主体,从自然生态系统的研究发展到人类生态系统的研究,因此,生态学的定义应当反映这种变化,把研究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在内。为此,在集成众多生态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邹冬生、高志强认为,当今生态学可以定义为:生态学是从系统的高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其中的生物包括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而环境则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环境;[3]曹凑贵认为,生态学可定义为“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即自然、资源及环境)的协调发展”。[4]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生态问题成为全球问题之一,生态学也从诞生时的生物学范畴衍生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尤其是在政治学与经济学领域,生态学的应用可谓百花齐放,各类成果不胜枚举。笔者认为,生态学由自然科学进入人文社会科学,最大的功效是为人文社科提供了思维导图,使人们尝试运用生态学理论从观察自然界转移到观察社会生活,如企业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以及文化生态等。其中,生态位理论尤为明显,生态位概念揭示的是生态个体、种群和物种生存与竞争的普遍规律,该理论20 世纪80 年代开始被引入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成为研究人类社会巨系统中的一个分析工具。[5]

1.2档案生态研究。档案生态问题,不言而喻,正是借用生态学理论和思想,参考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积极地将生态思想引入档案学研究领域的专业学术研究,根本目的,是在拓展档案学研究视野基础上,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或者是提供思维导图。而如何去实现,如何去选择生态学的理论,怎样使得生态理论和思想与档案研究之间取得关联等,这便是档案研究者、档案从业者需要面对和思考的直接问题。随着生态学知识在图书情报档案界的应用,除图书馆生态、信息生态、情报生态研究外,档案生态研究也业已初步展开,并取得一定成果。据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以“档案+生态”为关键词,以“题名”为限定条件进行检索统计,截至2011年8月,显示相关文章98篇,与档案生态研究直接相关文章近20篇,其中,有关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研究最能体现档案生态研究之思想,不仅积极引用借鉴生态学知识思考档案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理念,为学术界认识和研究档案问题奠定了基础。据统计,在目前有关档案生态研究的文献中,明确提出“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有3篇,分别为薛春刚《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种金成《档案信息生态失衡问题研究》 [6]及葛翠玲的《档案信息生态失调原因探析》[7] ,其中,薛春刚一文[8]对档案信息生态系统进行了初步界定:它是指以实现档案信息的产生、积聚、传递、开发、利用等为目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秩序的由各种要素组成的相互关系的总和,其组成要素有人、信息、设备及指导其运行的档案学术理论等。并指出,理想的档案信息生态系统应该是平衡的、稳定的系统,是“人造系统”、“开放系统”以及“动态系统”,突出强调人、信息传递、环境变换在档案信息生态系统中的表现。

目前,生态学理论和知识在学术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跨学科研究的典范之一。借鉴生态学知识开展专业研究,不仅适用于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传统人文社会学科,也同样适用于新兴社会学科。尽管档案生态研究业已开展了初步研究,但不可否认的是,档案生态研究仍然处于起步状态,但研究的问题深度不够,成果不多,有关专著更是鲜见。为此,笔者以为,摆在档案生态研究面前的首要问题,是进一步推动档案生态研究的开展,使得档案生态研究在广度与深度上同时得到提高,即有更多的人参与档案生态研究,更多的成果体现档案生态研究,更多的问题驱动档案生态研究。

2档案生态研究现状

通过“档案生态研究发轫”的论述,我们对档案生态研究的主题有了基本把握,也对档案生态研究的前因后果有了初步认识,为今后档案生态研究提供了参照。接下来,笔者将以传统文献综述的方式详细分析档案生态研究现状,为档案生态研究的未来提供系统的文献梳理和问题导向。

2.1文献回顾。档案作为社会存在一分子,档案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与生态有自然的内在关联,实际上,我们从传统档案管理实践来看,作为档案管理重要内容之一的“档案保护”问题,其实,涉及诸多自然科学知识,尤其是生物学知识和传统生态理念,这在《档案保护技术学》这门课程上得到鲜明体现。同时,告诉我们,利用生态学知识开展档案保护工作,也是档案事业建设与发展重要手段之一。前文中,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检索统计,截至2011年8月,显示相关文章98篇,其中,与档案生态研究直接相关文章近20篇。而在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层面上,金波教授《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课题、卞昭玲教授《信息生态学理论与我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研究》课题,分别在2008、2010年度获得立项研究。通过分析检索出的文章,我们发现,档案生态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其中,《利用农业科技档案为生态农业建设服务》[9]一文,是档案界最早从生态角度开展档案研究的专业论文,作者从档案的角度,分析了农业科技档案为生态农业建设服务的系列问题,尽管,不是我们所说的档案生态研究,但对我们后期开展档案生态研究具有启发意义;而《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10]一文,应是档案生态研究的开山之作,该文旗帜鲜明地从生态学角度探讨档案信息生态问题,并首次从生态系统的高度,认识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诚如其文所说,意在“着重探讨影响档案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诸因素,及保持和恢复档案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途径”。

新世纪以来,在上世纪末研究基础上,生态思想进一步被档案学界借鉴和引用。有人撰文提出建立“生态档案馆”,[11]当然,这纯粹是从建筑生态的角度认知档案馆建设低碳、环保问题,是传统档案保护技术研究的传承;有人提出,要关注“档案生态位”, [12]分析了档案作为社会信息群中的一个子系统,在社会信息系统中独树一帜的原因,指出,“档案,作为社会信息群中的一个子系统,……以它的真实性、开发性、系统性、滞后性等特点,区别于其他信息,而在社会信息系统中独树一帜,并由此,形成它独特的‘生态位’――司法工作的凭证,战略决策的依据,科学研究的参考,宣传教育的凭据等”,虽然文章较短,但“标题党”效应明显,明确地将处于生态学核心理论之一的“生态位”理论引入档案学研究,并提出“档案生态位”问题,至今不乏参考意义。事实上,这已经涉及档案与其他事务之间的生态生存问题,可以说,已经很“生态”了;有人提出“生态式思想与档案馆管理制度”,[13]此文已经将生态思想贯彻深入到档案管理制度层面,具有一定的研究深度;还有提到“我国档案业务工作环节的生态学考察”,[14]此文引入生态式管理理念,可以弥补传统“科学管理”的不足。生态式管理追求管理的整体功效,向一切等级制挑战,它使人生发新的潜能,使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这已经从档案业务环节内部开始了档案生态考察,为我们全面认识档案管理工作开启了新的分析视角;同时,将文化生态有关理念引入档案学研究,也成为新的研究增长点。《从文化生态学视角看档案文化市场的构建》[15]、《文化生态与中国传统档案文化》[16]、《文化生态对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的影响》[17]以及《试析档案文化的社会生态系统属性》[18]等文,这些研究,已经集中体现了档案文化生态研究的初步成果。《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建构》[19]一文,通过生态学的理念,全面引入到数字档案馆的研究中,把数字档案馆作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系统分析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各生态因子及其相互关系,建构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结构模型,为数字档案馆建设与研究提供参考。而本文也正是作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编号08BTQ040)的项目成果之一。而作者近年来以课题为支柱,已经指导多篇有关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有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环境、结构、保障机制、运行机制以及评估等系列研究。南昌大学张东华则在《数字档案馆信息生态平衡及其策略研究》[20]一文中,论述了保持数字档案馆信息生态平衡的意义,分析了数字档案馆信息生态失衡的表现及原因,并提出了保持数字档案馆信息生态平衡的应对策略。

2.2研究述评。纵观上述文献回顾和分析,我们看出,目前,档案生态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多,尤其是专著除了传统档案保护技术学教材外更是鲜见。从国家社科基金的立项来看,反映了档案生态研究在档案学学术领域受到重视,且相关课题也被提到国家层面,需要开展深度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从已有的成果分析来看,我们认为,主要研究突出表现在初步的借鉴层面,缺乏深度的专业研究且研究层面比较分散,呈现零星研究状态,缺乏系统深度研究层次。可喜的是,近年来,国家社科基金已持续关注档案生态研究,相信随着这类以课题为中心的档案生态研究,将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成果。

笔者以为,借鉴生态学理论研究档案问题、探索档案发展等,这其实是涉及学科嫁接这一基本问题,不算创新。若想提升至创新层次,迫切需要直面“如何选择、如何关联”问题,进而回答“如何实现”,即通过学科嫁接或者理论嫁接抑或思想嫁接,最终是“为我所用”,使生态理论为档案事业作“嫁衣裳”。虽然,档案生态问题客观存在,但实际上,档案生态却仍是个新生问题,相比相关学科而言,我们的交叉研究刚刚起步,我们的专业关注还很薄弱,我们的专业视野还很狭窄。为什么说客观存在?我们知道,生态问题与环境之间息息相关,档案与环境之间关系也很密切,相关的研究也很多,但缺乏理论深度和社会高度,生态学的问世及应用为档案与环境研究提供了理论视角和思想路线。作为新生问题,只缘从生态学视野关注、研究档案问题的太少,已经提出的档案生态问题声音太弱,迫切需要档案人开始高度关注,积极研究,充分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形成档案生态理论和思想,促进档案工作发展。

3档案生态研究展望

档案生态研究,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末业已开启,在新世纪初得以全面展开,并在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层面进入深入研究序列,可见,生态学与档案学之间的关联研究,业已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相关深度研究仍然缺乏,其研究空间仍然广阔,需要学人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不断拓展档案生态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笔者以为,在未来档案生态研究层面,可以从以下诸角度开展研究。

3.1档案事业生态环境研究。目前,档案事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在信息网络技术驱动下,档案事业发展呈现诸多新特点,如新领域的开拓(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与发展所带来的系列专业问题)、新环境的呈现(档案事业发展环境需要直面信息网络技术驱动下的网络社会现实环境)、新问题的困境(档案事业在“传统与现代化”的转型历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如档案信息化、档案信息资源组织、电子文件的采集与长期保存、数字档案馆等结构与功能等)等,所有这些新领域,均可归结为档案事业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学术界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研究,一方面,从生态学的视角分析档案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新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跨学科的介入拓展传统档案学研究的范围。

3.2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实际上,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理念的提出,是基于生态系统的角度观察与分析数字档案馆系列问题,而提出的跨学科性研究课题。该课题,在金波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推动下,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就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课题本身而言,我们认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理念的提出,是建立在生态系统理论对数字档案馆建设与发展的战略影响的前提下提出的全新概念,这也是近年来,生态学理论与生态系统理念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具体应用的进一步发展。面对未来,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培育与发展问题至关重要,这不仅涉及数字档案馆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问题,且关切到中国档案事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全面推进与发展。我们可以从生态系统理念的角度,提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理念,并从战略上规划数字档案馆发展,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培育与发展指点迷津。可以预见,随着数字档案馆建设投入的加大和相关研究的深入,该课题将会面对更多新情况,需要学人持续跟进,从生态学、系统学角度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相关的各类问题。

3.3档案文化生态研究。目前,文化生态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据百度百科解释,文化生态核心思想有三:[21]①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显露的美好的姿态或生动的意态;②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③泛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状况和环境。档案作为人类文明的承载,它自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特性,通过文化生态的引入分析档案文化生态问题。目前,档案界在档案生态研究成果中已有初步涉猎,有涉及档案文化市场研究的,如《从文化生态学视角看档案文化市场的构建》;有从中国传统档案文化角度分析的,如《文化生态与中国传统档案文化》与《文化生态对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的影响》以及《试析档案文化的社会生态系统属性》。这些研究,已经集中体现了档案文化生态研究的部分成果,但还有待于进一步展开系统深入研究,从文化生态学视角,深度探讨文化属性层面的档案及档案文化与“大文化”、“文明”等关联命题。从档案自身文化属性以及文化生态研究趋势来看,系统从生态学、文化学等角度,分析档案文化生态课题具有广阔的空间,它不仅有利于拓展档案学自身研究的领域,而且,可以提升档案学研究的深度,也是传统档案文化研究的升华。

3.4档案生态管理研究。生态管理(ecosystem management,也有学者称之为“eco-management”),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成为研究和实践的热门。由于自身的复杂性,生态管理无论是作为理论还是实践至今仍处于发展中。生态管理的理论基础非常广泛,它跨越了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和系统论等学科领域。[22]生态管理思想是生态管理理念的集中体现,认为“生态系统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而成的系统,对于它的管理与调控,必须在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同时,受到社会、经济规律的调节和制约”,需要通过生态管理思维达到“维持依赖于自然资源的社会经济修通之间的一种平衡”。 [23]鉴于生态管理在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作为从生态学、系统学等多学科角度综合提出的档案生态研究命题,生态学自然对其影响深远,不仅是此概念提出的直接动因,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传统档案学学科体系中,档案管理学处于核心地位,这与档案管理活动的实践性以及档案学起源于档案管理实践密不可分。在生态思维大力引入管理实践的今天,作为管理性特征突出的档案管理实践来说,引入生态管理思想具有逻辑的合理性。我们认为,在未来档案生态研究中,引入生态管理思想渗透入档案管理实践具有必要性,借鉴生态管理理论研究档案管理活动具有实践的可行性。

档案生态研究尽管已经起步并有诸多成果问世,但学无止境,档案实践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需要学界同仁持续跟进,进一步探索档案生态研究的前沿课题,不断拓展档案生态研究领域,为档案事业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08BTQ040)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生态学 [EB] [2010-12-16]:zh.省略/wiki/%E7%94%9F%E6%80%81%E5%AD%A6.

[2]邹冬生,高志强主编.生态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6.

[3]邹冬生,高志强主编.生态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2.

[4]曹凑贵.生态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5]庄悦群.从生态位到可持续发展位:概念的演进[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4 ):1.

[6]种金成.档案信息生态失衡问题研究[J].云南档案,2011(3):53~54.

[7]葛翠玲.档案信息生态失调原因探析[J].兰台世界,2007(7下):35~37.

[8]薛春刚.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J].档案与建设,1998(4):12~14.

[9]刘越男.利用农业科技档案为生态农业建设服务[J].档案学通讯,1997(4):37~40.

[10]薛春刚.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J].档案与建设,1998(4):12~14.

[11]纵浩.论生态档案馆.宿州学院学报[J].2005(1):103~104,142.

[12]吴端端.档案的“生态位”.中国档案[J].2003(7):38.

[13]李伟.生态式思想与档案馆管理制度.兰台世界[J].2005(8):85.

[14]徐欣云,黄建连.我国档案业务工作环节的生态学考察[J].档案学通讯,2009(2):26~29.

[15]吴文斌,李亚珍.从文化生态学视角看档案文化市场的构建 [J].兰台世界,2007(7上):13.

[16]陈愚.文化生态与中国传统档案文化[D].成都:四川大学,2005年5月.

[17]杨道玲.文化生态对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的影响[J].上海档案,2003(4):36~39.

[18]程颖.试析档案文化的社会生态系统属性[J].湖北档案,2010(10):12~14.

[19]金波,汤黎华,何伟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建构[J].档案学通讯,2010(1):54~57.

[20]张东华,鲁志华.数字档案馆信息生态平衡及其策略研究[J].湖北档案,2010(8):12~14 .

[21]百度百科.文化生态[[2011-7-13] .baike.省略/view/897522.htm.

[22]百度百科.生态管理[2011-7-14] .baike.省略/view/3601184.htm.

环境生态学定义范文5

【关键词】初中生物 生态系统 生活教学法 课堂教学

《生态系统概述》为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根据教案的学习要求,该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核心思想、基本基本功能,以及生物生产、流动和循环的过程。从而让学生了解如何维护生态安全和生态稳定,并且认识到生物圈的形成、进化规律。进而让学生养成生态思维和绿色环保理念。

一、从课内到课外:让初中生物走向实践性教学的道路

作为第八单元的开篇,教材第二十三章以《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为题具有深刻的教学考虑。首先,必须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让学生对基本的生态知识具有通识性的认知。其次,对于生态学基本概念的了解是建立生态系统认知的前提,具有生态系统的体系认知后才能进一步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作用,以及如何维持生态稳定性。再次,只有对上述知识了解透彻之后,才能自觉的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最后,对环境和生物有了切身的感知,才能对自己的生活和行为进行反思,从而养成生态性伦理指导自己的生活。

1、从实验到游戏,体验生态环境对人的切身利益

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人既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又是影响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人不可能脱离环境而存在,也不可能抽象地活在环境之外,因此对环境的必然性需要是人存在的基本出发点。基于此,《生态系统概述》的教学就可以从学生的切身体验入手,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身边的环境、发现环境存在的第一性。初中生物教学在实验方面占有天然的优势,但是正在关在实验室里的知识让学生对环境产生了疏离。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切的体验到生态的关键,有的教师就安排了关于生态学讨论的活动。

2、从叙述到故事,增强生态学的多元趣味

该章内容是建立在对前面几章内容的学习基础上的,前面几章对于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类群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看到生物的多样性,但是并未让学生看到生物是统一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之下的。该章内容研究生态系统,但是生态系统又是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因此,同学必须对生态学的意思有清晰的了解。该文就有一段内容是讲述生态学的来由的。同学其实可以很容易就在课本上找到生态学的定义。关键是什么是生态系统的问题,该章通过对凯巴森林的描述来认识生态系统的多元和交互性。教师通过对凯巴森林的讲述,既要向学生展示生物多元存在的画面,还要把生态系统的有机性、完整性和趣味性揭示出来。

二、从生态到生活:让初中学生养成环境伦理的选择

通过对生态系统的分析,以及凯巴森林的故事性描述,已经让学生对生态系统有了情感性的认识。作为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凯巴森林遭到破坏的原因,以及如何稳定生态系统,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理性认知,最后再引导学生运用理性知识指导生活实践。

1、从情感到理性,帮助学生的生态认识形成

该文的教学任务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然后理解食物链、能量流动、循环等等生物性知识。作为生物教师,应该善于把课程的知识镶嵌在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中,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建立生态性认知。生态系统的定义其实略为抽象,但是教师可以运用形象的比喻进行另外的描述式定义。因为如果教师跟学生讲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就是生态系统,那么学生想必是难以理解的。但是我们知道,生态系统是一个对生态环境进行框定的概念,既可大,又可小,既深入到微细生物,又扩大到宇宙万有。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自然就是生物圈,但是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外太空如果存在生物,那么是否属于生态系统。

根据生态系统的不同,又可以划分为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这种划分的标准就在于人和自然的区分。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水、陆两种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则包括农田、城市生态系统。但是必须让学生明确的是,不管生态系统属于哪种类型,都是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构成的。

2、从理性到实践,培养学生的生态伦理养成

除了分析性的概念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还要让学生养成自觉的生态伦理。比如有的教师在上该课程的时候,就指导学生制作生态瓶,这不仅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规划设计,同时又能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训练技能。因为生命科学观念的养成并不是依靠知识性的传授,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养成的一种行为习惯。课程的教学既需要立足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又要引导学生有效的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当如,这种观念的形成也不是非要在课外活动中才能形成,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关生态的题目引导学生思考。

比如可以让学生判断下面哪些内容属于生态系统:

1、巴厘岛上空的飞鸟。2、泸沽湖的鱼。3、泰山的所有树木。4、大草原上的所有物种。5、一个枯死的树桩以及上面生活着的所有生物。6、北京市某小区生活的全部人。如果有充裕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时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课外,也可以让学生关于某一个具体的问题进行辩论。

综上所述,关于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生态系统概述》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可以推广到所有的初中生物教学中:从实验到游戏,从叙述到故事,从情感到理性,从理性到实践,应该是课堂教学实践的总方针。

参考文献:

[1]洪胜康,初中生物案例教学设计[J].华夏教育;2010年第5期。

环境生态学定义范文6

人教版必修2第12页第2节:“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可以用环境承载力来表示。一般地说,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以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显然这里所说的环境承载力是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一种承受能力,它可以用环境人口容量来表示。而中图版教材必修2第18页第一节第4行:“环境承载力主要指从生态学、资源或环境的角度看,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这里将环境承载力等同于环境人口容量。人教版必修2第12页第3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环境人口容量所下的定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而中图版教材地理必修第2册第20页倒数第4行:“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合理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这两段文字的意思显然是一样的,只是表述略有不同罢了,但一个是给“环境人口容量”所下的定义,一个是给“合理人口容量”所下的定义。显然这两个版本的教材对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容量这几个概念的处理存在一些问题,要想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有必要对有关概念的来龙去脉作一个细致地分析。

分析

一、环境承载力的由来

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关系,在环境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得到了广泛应用。

关于环境承载力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承载力是从工程地质领域转借过来的概念,其本意是指地基的强度对建筑物负重的能力。生态学最早将此概念转引到该学科领域内,即“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

承载力概念引入生态学后发生了演化与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资源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承载力概念和相应的承载力理论。生态承载力是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的供应与容纳能力及其可维持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对于某一区域,生态承载力强调的是系统的承载功能,而突出的是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其内容包括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所以,某一区域的生态承载力概念,是某一时期某一地域某一特定的生态系统,在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发展的条件下,可持续承载的人口数量、经济强度及社会总量的能力。

生态承载力大体可以分为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等类型。在人类面临粮食危机、土地日趋紧张的情况下,科学家提出了土地承载力的概念。在环境污染蔓延全球、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科学家相继提出了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等概念。

另一种说法认为,承载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马尔萨斯时代。马尔萨斯是第一个看到环境限制因子对人类社会物质增长过程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他的资源有限并影响人口增长的理论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存在,而且对后来的科学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达尔文在其进化论观点中采用了人口几何增长和资源有限约束的观点。同样马尔萨斯的资源环境对人口增长的限制的观点对人口统计学也存在巨大的影响。将马尔萨斯的理论用逻辑斯缔方程的形式表示出来,用容纳能力指标反映环境约束对人口增长的限制作用可以说是现今研究承载力的起源。生态学家将容纳能力定义为:对某一具体的研究区域,在不削弱其未来支持给定种群的条件下,当前的资源和环境状况所能支持的最大种群数量。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至70年代早期,容纳能力的概念被广泛用于讨论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用来说明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在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关系日益突出的今天,人们意识到人类社会系统只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人类社会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好坏取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状态,生态系统提供的资源和环境支撑起整个人类社会系统。因此在讨论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资源和环境与人类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时,突破了以前的环境容纳能力的概念,提出了承载力的概念。环境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资源和环境对人类社会系统良性发展的一种支持能力。由于人类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都是一种自组织的结构系统,二者之间存在紧密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因此承载力的研究面对的是生态经济系统,研究生态经济系统中所有组分的和谐共存关系,研究对象不是生态经济系统中某一子系统,更不是子系统中的某一组分(人口或种群)。因此,承载力的概念相比容纳能力,其内容范围和含义都要广泛的多,涉及到人类社会系统,承载力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环境承载力与环境容量有所不同。环境承载力强调的是环境系统资源对其中生物和人文系统活动的支撑能力,突出的是其量化测度;而环境容量则强调的是环境系统要素对其中生物和人文系统排污的容纳能力,突出的是其质地衡量。环境容量侧重体现和反映环境系统的纯自然属性;而环境承载力则突出显示和说明环境系统的综合功能(生物、人文与环境的复合)。

二、环境人口容量的含义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状态或条件下,一定的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生物和人文系统正常运行的能力,即最大支持阈值,而最大支持阈值通常用环境人口容量来表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要素有自然环境要素、技术水平、人类的消费水平和区域的开放程度等。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自然环境要素有太阳、空气、淡水、土地、生物等,它们都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但不同的资源对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意义不同。像太阳、空气目前对环境人口容量没有限定,而淡水过去只对个别干旱地区的人口数量起限制作用,现已成为决定越来越多的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估算环境人口容量时通常以土地、淡水等限制性因素来估算,并要考虑地区的开放程度和人类的消费水平。主要用土地资源指标来估算环境承载力称为土地资源承载力。中国科学院综考会为土地资源承载力所下的定义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它指明了土地承载力的4个要素是:生产条件、土地生产力、被承载人口的生活水平和土地承载人口的限度。它们的关系是:土地承载人口的限度与土地生产力成正比,与人口生活水平成反比,而土地生产力又是由生产条件决定的。以水资源来估算环境承载力称为水资源承载力,它由我国学者在80年代末提出来的,一般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生态良性发展为条件,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在水资源得到适度开发并经优化配置的前提下,区域(或流域)水资源系统对当地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持能力。

由于考虑的范围、时期、条件和目标不同,环境人口容量也就具有了不同的含义,所以在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研究时关键是要明确环境人口容量的具体规定性。在不同的假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的值就会有很大差别。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域的开放程度。一个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的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很大区别的。在一个开放系统中,资源的互补可以大大提高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而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由于某一种资源的匮乏会使得其环境人口容量大为降低。(2)时间规定性。一个地区短期内的环境人口容量会高于保证其长期发展的人口容量,但短期内对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会造成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降低。因此,环境人口容量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上,不能只考虑短期效应。(3)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对资源的利用程度和产出水平会有很大差别,因此,环境人口容量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在确定未来环境人口容量时必须考虑到技术进步的作用。(4)生活水平的高低。在同样的产出水平下,不同的生活水平需求会有完全不同的环境人口容量。很显然,环境人口容量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降低。(5)分配方式与社会制度。不同的分配方式将导致环境人口容量的差别,一个平均分配资源和财富的社会,其环境人口容量无疑大于一个贫富差距很大的社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是:在可预见的期间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国际人口生态学界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是:在不损害生物圈或不耗尽可合理利用的非再生资源的条件下,世界资源在长期稳定状态基础上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三、合理人口容量的含义

如果仅仅考虑维持人们的最基本生活需要,那么得出的就是一个地区所能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如果要达到一个理想的或最优的目标,则实际上得出的是适度人口数量,即合理人口容量。合理人口容量不仅反映了人口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而且体现了人口数量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相适应性,是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仅从自然资源角度估算的环境承载力是生物生理性的人口容量,即把人均消费水平压缩到最低情况的下的最大人口容量。但确定环境人口容量时,如果把消费水平定在一个期望的数值上,则此时的人口容量也就等同于合理适度人口。因此,环境人口容量与合理人口容量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但在一定条件下,两者也可以互相转换,合理人口容量也可以说是某一定意义上的环境人口容量。

主要参考文献

1.承载力的演变及西北水资源承载力的应用框架。程中栋,冰川冻土,2002年8月。

2.环境承载力初探。崔凤军,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5年3月。

3.环境承载力及其应用。陈祥彬,福建环境,199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