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低碳经济的看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低碳经济的看法范文1
[关键词]矿产资源;地勘工作;地勘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P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2-0364-01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地质行业的特殊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发展的并不是很快,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地质工作才渐渐的走出低谷,得到了加强,地勘经济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积极的推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现阶段地质行业的发展情况比较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地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于如何保证地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摆在人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本文详细分析了影响地勘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而提出了一些保证地勘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希望在能够对地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一、对地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影响的因素
1.缺少可以支撑地勘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地勘行业的特殊性,使得现阶段我国很多的地勘单位主要的业务是地质勘查,这里所指的地质勘查大多针对的是社会地质勘查项目和私人矿权地质勘查,业务范围非常狭窄,而且很明显,这种地质勘查项目的稳定性不足,很容易给地勘单位带来沉重的打击,影响地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地勘行业严重缺乏复合型人才。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家出台了一些列的政策大力支持地勘行业的发展,地勘单位的业务范围有所扩展和加强,但是我国地勘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人们也是在这一时期才对地勘专业加强了重视,这就使得很多地勘单位出现了人才断层现象,还有一些地勘单位虽然招聘了年轻的人才,但是,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非常稀少。近几年来,地勘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的现象暴露了出来,地勘行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仅要具有专业的技术水平,同时还需要掌握经营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综合性的技能。
3.矿业权的申办提高了难度和成本。地勘单位在进行地质勘查工作前,必须依法申办和取得矿业权,这是地勘单位工作的前提条件,但是由于当前政策、经济上的种种影响因素,使得矿业权的申办非常困难,所需要花费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要远远超过以往,并且矿业权的维护成本也在飞快的增长,这对于地勘工作的开展和地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4.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众所周知,矿产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都离不开矿产资源,这对于矿产资源来讲消耗量是非常大的,过热的现象必然会导致掠夺性的开采,地壳钱部的矿产资源势必会开采殆尽,而地勘单位对于深层的开采技术水平又远远不够,这种情况也会影响地勘经济的发展。
二、保证地勘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
地勘行业由于高投入、高风险且周期长的特点成为了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在地质工作中,对客观地质体的认识过程和探索过程都是分阶段且循序渐进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地质工作组织和制度等肯定会随之发生变化,但是地质工作的特点和地质规律是不会变的。在遵循地勘行业规律和特点的前提下,针对如何保证地勘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推进新机制、创新新体制。在推进新机制方面、保证满足地质工作规律特点以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提高从政府到地勘单位的找矿积极性,使得智力成果与地勘技术、资本紧密结合,积极的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紧紧抓住公益性工作定位和社会资金定位这两个环节,有效的配置和设置矿权,科学合理的出让,这对于地勘单位和地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创新体制方面,地勘单位必须突破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为地勘经济的发展带来新鲜的血液。当前很多地勘单位的员工存在着这样的认知:他们认为企业被拍卖了就是倒闭了,企业设备闲置或是设备坏了倒是觉得资产还在,体制不创新的话,员工是很难了解资本形态转变的意义。
2.地勘单位要注重技术的进步和后续人才的培养。迄今为止,由于地质找矿工作的技术含量比较高,使得其他单位很难插足到这一行业之内,这是地勘单位值得引以为傲的优势,虽然是优势,但是一定要注重技术的进步和提高,地勘单位要尊重先进的科技知识,并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加大对先进技术的创新和引进力度,同时,还有注重人才的吸收,加强后续人才的培养,这是地勘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地勘单位和地勘经济的发展中,人才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地勘队伍人员素质和知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地勘经济的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对那些创新技术、对地勘单位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的人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的发挥。
3.地勘单位要加强宣传力度,创新社会环境。任何行业和事业的发展都需要良好的社会外部环境,属地化以后,虽然地勘单位和社会、地方的接触较多,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相关部门的支持和社会大众的理解,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地勘行业的体制比较落后,地勘单位的员工主动和社会相融的思想意识还是相当淡薄,这就使得社会对地勘单位的了解和认同程度相当比较低,社会外部环境对于地勘单位的发展不是非常有利。因此,地勘单位就需要在帮助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抓住机会,借力进行发展,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大众对其的认识和了解。与此同时,地勘单位和地方政府沟通要加强,尽量减少矿业权的申办以及维护等方面的问题,争取创造良好的社会外部发展环境。
4.加强地勘单位文化建设。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文化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战略资源,对于地勘单位而言,是构成其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组成之一,是保证地勘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加强地勘单位文化建设,单位领导要大力倡导,动员全体职工参与进来。因为领导是单位文化的倡导者,起到表率带头作用,只有单位领导身体力行,员工才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可以说,地勘文化指引着单位的发展方向,所以,地勘文化建设是必要的,用文化理念提高员工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地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金亮.浅谈地勘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途径[J].企业经营管理,2009(02).
低碳经济的看法范文2
关键词:低碳经济;和谐会计;构建发展
一、低碳经济与和谐会计
当前,在国内,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因为低碳经济在注重发展的同时,注重考虑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进行环境保护工作,和谐会计的概念被提出。和谐会计要求与社会相协调,坚持公平、诚信等原则,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关于和谐会计概念的界定,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于玉林教授(2007)给出观点,“和谐会计是指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以资金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会计行为,采用会计手段进行规范,以便促进民主、法治、公平、诚信、有序与协调的会计。”通过学者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低碳经济和和谐会计二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低碳经济的出现,催生了会计研究的新领域,,而低碳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是需要和谐会计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和谐会计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对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低碳经济与和谐会计的精神实质及发展宗旨一脉相承,即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会计不和谐的表现
(一)忽视环境的成本
我国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比较粗放,往往关注的是眼前的利益,忽视长远的发展。这是致使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也变得不可修复。在传统的会计核算下,并没有将环境成本纳入到核算的范围里边。在多数人眼里,成本仅仅指“费用”,因而环境成本问题一直被人所忽视。
(二)对劳动者权益的看待缺乏科学性
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重视人本问题。低碳经济属于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其本质特征是创新,并且涉及到制度和技术等多个方面。在低碳经济迅速发展的趋势下,企业要做的就是加大对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在会计活动与会计工作中,也要把人本放在第一位,尊重员工自身的价值,肯定员工为企业所做的贡献。和传统的物本会计进行比较,人本会计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强调人的角色,尊重劳动者的权益。从当前来看,物本会计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很多企业并没有重视员工的合法权益,也没有制定任何措施对其进行保护。
(三)无法保障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低碳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要求企业充分保障消费者的正当权益,这对企业来讲,既是生存的基础,也是发展的根本。但是,在实际中,很多企业并没有按照低碳的要求做,反而常常给消费者带来伤害。企业都是把盈利放在第一位,甚至为达到该目标不惜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违法获利,而会计在这方面存在的一个缺陷就是没有对消费者的权益进行确认。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构建和谐会计的建议与对策
(一)对会计假设进行挑战
当前,在会计假设中,产权一直处于主体的位置。在构建和谐会计过程中,要求人力资源作为产权的主体,在低碳经济这样一个背景下,坚持把人放在第一位是构建和谐会计的原则,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在人力资源当中,投资方并不意味着受益方,为了防止“产权错位”现象的出现,则必须严格区分出会计的主体和会计的客体,把人力资源的产权主体纳入到会计的主体里边,将投资的成本与投入的价值纳入到会计的客体里边。
(二)对会计理念进行创新
和谐会计中应该增加“绿色核算”的方式。因为“绿色核算”这一核算方式,充分考虑了环境的损失,在核算报告的信息中也增加了不畅信息,该理念的创新可以调动企业高效、合理利用、开发各种资源。要增加环境服务的概念。环境服务要求会计活动要与社会、经济、文化实现和谐统一,通过对资金加强管理、开源节流、交流沟通等方式,真正将低碳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三)企业勇于承担责任
当前在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仍要重视发展经济。在过去,当经济发展与环境发生冲突时,往往会选择发展经济而破坏环境。但是在低碳经济的要求下,要重视解决环境问题,特别是企业要勇于承担在保护环境中的责任,在节能减排上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自身积极推动和谐会计的构建。
作者:付媛媛 单位:菏泽医学专科学校保险营销教研室
参考文献:
[1]鞠秋云.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
[2]陈欣.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环境会计研究[D].沈阳大学,2014.
[3]岳菲,孙红梅.低碳经济视角下企业低碳会计体系构建探究[A].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2013:7.
低碳经济的看法范文3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城市 城市病 低碳城市指标 政策建议
一、引言
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型的生产方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由化石燃料过度消耗所导致的全球变暖危害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能源、水资源和粮食安全,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CO2的排放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最大且占到了55%(陈滨,2005),“低碳经济”的研究也成为了新趋势。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虽然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高投入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换来的代价是高污染,高消耗等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根据IEA(2009)的统计数据,2007年中国消费化石燃料而排放的CO2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CO2排放国(王锋等,2010)。如果继续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仅不符合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升产业结构的战略要求,对于国际减排的承诺和国际形势也是不允许的。
二、文献综述
在国内建设两型社会和十二五规划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国内学者也正日益关注低碳经济的建设。国内对低碳经济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低碳经济的内涵和政策建议
宋德勇、卢忠宝(2009)抛弃了传统的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的政策,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新的发展低碳经济的工具。
2、碳排放因素分析
查冬兰(2008)得出我国28个省区1995—2005年间能源利用效率(用总能源消费量比GDP衡量)存在趋同现象,能源强度对地区间人均CO2排放的差别贡献最大;穆海林等(2002)估算了4个地域(巨大都市、大都市、中小城市和农村)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也认为能源密集型企业是城市化经济增长过程的主要源头。王锋等(2010)把中国能源消费的CO2排放增长率分解为11种驱动因素,并表明CO2排放量增长的最大正向驱动因素为人均GDP达到15.82%,而CO2排放量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工业部门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3、碳税
姚昕、刘希颖(2010)得出我国最优碳税是一个动态的渐进过程——随着经济增长,经济社会承受力不断提高,最优碳税额逐渐上升。笔者用CGE模拟还发现开征碳税有利于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和调整产业结构。
4、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研究
林伯强(2009)得出中国二氧化碳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拐点对应的人均收入是37170元,即2020年左右,但实证预测表明,拐点到2040年还没有出现。
上述研究对于如何实现低碳经济并无一个具体的方案或切入点,都只注重某个片面。实现低碳经济是一个长期的目标、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我们详细规划、坚持执行和全方位、全社会全民的共同努力。本文以构建低碳城市为促进低碳经济革命的出发点,并辅之以其他配套的制度建设和政策建议,提出了对构建低碳经济的看法。
三、低碳经济战略路径:先行低碳城市
以城市为研究对象讲述低碳经济的原因有三:农村工业少,能源需求少进而污染排放低,另一方面农村环境绿化好,因而碳汇(对碳的吸收)高;城市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主力军,对于全国有一定的代表性;利用全国的数据可得性和易处理性。
1、低碳经济——对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的“革命”
“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由英国政府在2003年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中提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国内外不少学者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定义,本文将低碳经济定义为一种资源利用效率高、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对中国改革开放前30年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革命——它抛弃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发展模式,而是走一条新型的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经济路线。
2、高碳城市的现状
(1)能源强度高。能源强度,指每单位GDP能耗。能源强度的高低直接说明一国经济发展的效益以及能源利用的效率的高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发展效益较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是最低的,这足以说明我国30年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工业化是以高能耗高碳排放为代价。
(2)能源结构不合理。这里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指的是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总量的比例较小,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化石能源的消费,而化石能源具有高污染特性和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因此,这种能源消费结构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碳减排,同时必将导致城市工业的高碳化。
1978年至今,化石燃料在总的能源构成中占绝大部分比例,尤其是,煤炭占比一直在70%左右,而清洁和可再生的非化石燃料一直在能源消费中只占很小的比例。我们把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及其他清洁可再生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分别假设为0.7329、0.5574、0.4226和0.00,单位是每一万吨标准煤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吨数。因此,化石燃料作为一种碳氢化合物是排放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而由于清洁能源所占比例甚少,对于抑制碳排放收效甚微。
低碳经济的看法范文4
关键词:低碳经济 风险投资 分析 预测
一、引言
“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产业。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正是因为“低碳产业”的可持续性优势,走向低碳化时代是大势所趋。一直以来,人类对碳基能源的依赖,导致CO2排放过度,带来温室效应,对全球环境、经济,乃至人类社会都产生巨大影响,严重危及人类生存,这比经济危机更为可怕。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低碳化是一条根本途径,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2007年12月3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继此之后,“低碳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普及,低碳行业的公司企业也像雨后春笋般涌现,不少投资者见其发展迅猛频频将手中的资金投向该行业,其中不乏大型的机构投资者。
二、低碳经济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在《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一文中作者阐释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和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发展势态。并指出近年来我国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可再生能源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确实进行预测和分析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措施。
什么是低碳经济,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条件如何,怎样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研究综述》一文就中国如何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保护的一般规律,顺应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和趋势,同时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利益,寻求长期和短期利益的均衡的角度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进行了分析,旨在引导中国低碳经济迈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同样是对低碳经济的研究,《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一文跳出了低碳经济本身,将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联系起来,从环境金融的角度,总结了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经验,探讨了环境金融创新的各种途径,并针对我国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作者就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环境金融的创新提出了一些见解,对低碳经济和环境金融的相互促进做出了贡献。
在《中国的低碳经济选择和碳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一文中,作者提出低碳经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面对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我国必须尽快构建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碳金融体系,包括金融市场体系,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和碳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几大方面。作者支持目前中国碳金融的发展只能说是初露萌芽,发展相对滞后并存在诸多问题。
对低碳经济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和综述后,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如何科学地发展低碳经济,如何将低碳经济同其他行业合理的结合,如何引导投资者正确地投资于低碳行业,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的是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通过对目前低碳行业风险投资的分析及预测,希望能科学地引导低碳行业的发展。
三、低碳经济模式下的风险投资现状分析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转换新概念,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定义的延伸还含有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权重的产业结构调整
转贴于 升级的内容;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广义的低碳技术除包括对核、水、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之外,还涵盖生物质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它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多个产业部门。
当前世界面临的一个最大的环境问题就是全球气候变暖,而其原因正是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现在人们已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已开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进程。工业正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而想要减少工业排放二氧化碳,发展低碳行业无疑是一种解决之道。低碳行业泛指任何以低碳排放或者致力于减少碳排放为特征的行业,如可再生能源发电、核能、能源管理、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企业。这个行业是符合保护自然的规律的,因此具有很光明的前途。在2009年的金融危机中,低碳行业产值不降反升,表明这个行业正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行业。
哥本哈根会议虽然未能达成成果,但低碳环保风潮已经在风投之间劲吹。正如前面对低碳行业的分析,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特征,以此为中心衍生出较多的投资主线,主要包括:节能、减排、清洁能源领域。中国现在很多新的产业都跟这些领域有关。而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发展方向往这些领域方面靠拢。经历了金融危机后的风险投资再度热了起来;而比风投更热的,则是低碳经济。根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CVCRI)对556家风投机构的调查显示,2009年VC对能源环保领域共投资了35亿元;VC投资的项目中,每10元钱中就有1.1元投向了能源环保领域。在很多的风投机构看来,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既属于产业政策扶植范畴、又对经济周期不敏感,这种低碳行业特殊的特性也是迎来风投广泛关注的原因。
历时3个月、访问了556家风险投资机构后,民建中央下属的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CVCRI)得出结论:2009年中国VC/PE市场募资、投资规模均逐步回升,迎来了复苏和发展。CVCRI指出,由于经济的复苏和创业板的推出,2009年下半年的投资热情增加。上半年投资案例数为229个,占总案例数的38.10%,投资总额为120亿元,占全年投资总额的40.43%;而下半年的投资案例数为372个,明显高于上半年,投资金额也占到了全年投资总额的59.57%。另一个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便是低碳能源环保行业的崛起。据CVCRI数据,2009年风投对能源环保的投资项目数为99项,总金额为34.99亿元;仅次于狭义IT行业的135项和43.29亿元,成为继传统行业、狭义IT行业之后的第三受宠行业。另外更加值得关注的就是556家风投机构将能源环保行业评为了最具投资价值行业。其次是医药保健和消费服务行业;而传统产业、狭义IT则甚至没有进入前十名。2009年度风险投资总额为315.34亿元。除此之外,不少风司也对低碳行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王一军表示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而核心则在于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以我国过去走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来看,节能减排在技术、推广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中国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长也在驱使着新能源的发展。
对于“两高六新”的公司,即具有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的公司,是风投关注的重点,而这些特点也是低碳行业所具备的。基于上述对低碳行业前景的分析,对于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无疑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但凡是投资都存在着风险,众多的投资者在投资低碳行业之前也会对该行业的众多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评估,通过行业数据和公司相关的各方面指标选出最具发展潜力和盈利能力的公司进行投资。
在对低碳行业风险投资概况进行综述之后,从投资价值的角度将低碳行业和其他行业进行比较,图2是2009年统计的最具投资价值行业分布情况,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低碳能源和环保列居首位。
四、低碳经济模式下的风险投资前景预测
前面通过对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数据和图表的分析,低碳经济模式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受到了投资者们的青睐。风险投资是众多投资方式的一种,风险投资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权益投资,投资者们为了获得公司上市和退出时的高额收益,还要为初创期的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前面说到了低碳经济模式的可持续性发展优势,这一点是风险投资决策时的一个主要决策因素。所以,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者涉足低碳领域,既促进了低碳行业的高速发展和繁荣,同时也为风险投资者提供了一片全新的投资领域。由于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不仅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所以,在今后几年中政府必将会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这些政策也将为投资者的资金进入低碳领域敞开了大门。综上所述,在未来几年里,风险投资与低碳经济模式的结合将是投资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08EYA002)]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周荣,张倩.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9(12)
2.王仕军.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开放导报,2009(5)
3.任卫峰.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J].上海经济研究,2008(3)
4.王遥,刘倩.中国的低碳经济选择和碳金融发展问题研究[J].投资研究,2010(2)
低碳经济的看法范文5
关键词:低碳;城市规划;要点;实施方案
1 有关于低碳城市的概念
低碳城市的中心意思是跟环保经济的理论相结合的。英国曾在一本著论中说过,低碳的经济就是可以经过很少的能量花费和很少的自然环境污染,来得到大量的经济收益;这种经济模式可以生产出更好的日常生活和更高的生活质量的可能,也同时为发展、运用和得到好的科技技术提供了机会,在这时候也能提供全新的创业机会和就业渠道。我国研究者也从很多的方向对低碳的经济模式给出了指导,潘家华说低碳经济的发展重心在于环保,目标是在得到发展,是要达到国际水准,持续性的发展。付允、马永欢等几位学者从大局、中局、和基层三个层次讨论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方法和模式,就是要把低碳作为发展的指导方向,方式为节能减排,还要运用碳中和技术。[1]
关于低碳城市的意义,很多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定义也有很多。有的人认为,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里面要进行所谓的低碳类型经济,有生产和消费的低碳化,建造起能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社会来,建造起来一个良好的资源环保体系。还有的学者们说,低碳城市所说的是城市在保证发展迅速的情况下,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要低。还有其他人觉得,低碳城市就是要把经济模式还有发展方向、市民生活标准都作为创建的目标。通常的说法是低碳城市就是在空间里面经济上要低碳,在最大的可能下减少废气的排放量。低碳城市就是要在城市里面建造新的科学技术,改变人们日常的行为方式,不要大量地使用能源,消费无节制和废弃物过多的社会,要形成结构层次良好、物品循环利用、效率高还同时节省能量的体系,结合健康节约的模式,最后的目标是完成城市的干净环境、发展高效、低碳经济发展和环保可持续。
2 现如今城市规划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城市创建中没有生态环保的意识
看一个城市的创建合不合理的一个指标是它有没有生态环保的意识。现在因为不同的缘由,中国的城市创建对于社会经济过分关注,但是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却没有尽心。尽管现在国家有法律法规对环境保护有相关文章,比如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等,并且在建造各种项目的时候要对其进行环境方面的测评,要求编制水土方面的保持方法,但是在实际的进行中,这些规定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2]
因为没有生态环保的意识,我国城市多年以来都是很高的投放,很高的消耗量和很高的废气排放量,造成城市里面的废弃物和污染物成高堆积,这种粗放型的生态模式对城市的威胁日益严重;现代城市化越来越快,人口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都得到了提高,消费的水准也得到了提高,这些情况都让原来紧迫的城市能源、环境的供给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环境部门给出的资料显示,我国城镇在每一天里都会有大约1亿的废水直接排进了水利体系中;我国七大水系里面,几乎一多半都受到伤害,我国百分之三十的水域已经不适用于鱼类生存,百分之二十五的水不能灌溉植物,还有百分之九十的城市用水遭到污染非常严重,一半的城市水不能饮用,南方城市用水不够的原因也都是因为水源遭到了破坏和污染。[3]
2.2城市创建中没有为公众设立利益诉求
现在,中国的城市创建的要求主要是政府部门的想法,并不是直接反映了大众的想法,也并没有得到各界人士的智慧。这给城市创建带来了很多的漏洞,比较突出的几点是:第一是城市创建对城市的发展的支持控制作用已经不是很大。很多城市创建没有持续性和严肃性,一方面,城市的创建要根据政府管理部门的领导的变换而进行变换;另一个方面,有些城城市创建的真正实施跟规定的时间不符,一般比较滞后。第二就是当地的历史文化古建筑会受到伤害。因为要达到经济上的发展,一些城市在创建中没有把历史文化考虑进来,保持很差是这些城市风貌遭到了灭绝性的毁坏。第三是城市的生态遭到了破坏,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污水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地下水源受到严重的污染,生态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第四是城市规划中的建筑风格相似而且并不环保。比如大型广场、宽马路和比较豪华的办公大楼。在全国范围内很多城市都是如此,这些建筑不一定就会给环境带来好的影响。
3 有关低碳城市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
第一, 提倡低碳生活的理念和低碳城市创建定位。我们都应该提倡这种理念,并且要把这种理念带到对真正的城市创建里面来;我国提倡全社会都要从追逐近期的经济利益转向要求长期可持续的利益,让人们的思想向可以可持续的方向改变,来转变消费模式,这样来确定城市生态系统的正常带动。同时,低碳的要求要有一定具体的低碳的创建目标。低碳城市的创建应该要表现出可利用发展、生态的想法,要带有合适的利用分区和公共设施的创建,来促进区域性可再利用的发展和城市的形成。[4]
第二,制作低碳城市创建评估。评估应该全面、系统地理解这个社会和经济生态之间的相互联系。制作科学上的评估标准体系,它可以用来评估城市里的生态发展趋势,兵器在这里评估指标下进行城市规划的法律制度;采用这种指标可以对各类指标进行评估,用来增加低碳城市的大规模出现。
第三,低碳城市创建中表现的是环保城市、节约型的社会的特点。低碳城市创建中要考虑使用街道的利用率,这样可以使城市的废弃物得到解决,让它可以在城市环境维护中起到主要的作用。城市环保用植物要尽量选择了当地的品种,还要考虑到耐心扛旱还有抗病虫害等的作用。要把节约的观念树立在心里,还要把这种精神融入到城市创建中;要在法律意识上对城市规划的监督起到完善的作用,并且最大可能地利用能源达到再利用,同时还要保持清洁的目的。[5]
参考文献:
[1]穗贤杰,闫凯,刘瑞琪;营建低碳城市与实施低碳规划的探讨;[J];河南科技:上半月.2012(3):37-38
[2]辛雯娴;低碳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福建建筑.2012(5):10-15
[3]卢珺;低碳城市规划的内涵及其实施分析;[J];艺术科技.2012(4):95-95
[4]邢兰芹;基于低碳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研;[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7):4-5
[5]何涛,赵楠;慢行交通在低碳城市交通中应用的思考——以唐山机场新区城市设计的交通系统规划为例;[J];建筑与环境.2012(2):28-30
低碳经济的看法范文6
[关键词]碳关税;影响;应对措施
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在各国权益的博弈和竞争下结束,虽然结果是产生了一个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但是可以看出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是全球各国的共识。一些发达国家也从自身利益和优势出发,寻求采取征收碳关税来改变目前全球环境。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发达国家其实是借着保护全球环境和低碳经济的名义,提高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出口成本,实行对自己国家的贸易保护。所谓碳关税,是指主权国家或地区对高耗能产品进口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特别关税。通俗来讲就是对来自碳排放较高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对于渐行渐近的碳关税征收,中国应该尽早做好准备,分析碳关税征收对中国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研究应对碳关税征收的措施。
1 碳关税对中国外贸的积极影响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时期,能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等粗放型产业是我国主要的产业支柱,而我国出口的产品多为低端产品,特别是石油、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等重污染行业在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很大,成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改变资源能源结构和消费方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发展低碳型经济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以此次碳税征收为契机,顺应低碳经济发展,以绿色科技为核心,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和新产业的崛起。对钢铁、有色、化工等重污染行业推行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对落后的生产设备进行淘汰,引进新型环保设备,对生产工艺加快更新,实现最低程度的碳排放。
虽然中国现在在出口规模上跃居全球第一,但是从出口产品的结构、产品竞争力、自主创新程度等方面来看,中国仍然称不上贸易强国。因此以清洁能源为代表的低碳经济对中国的贸易发展来看,不仅是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新的机遇。它是我国多年来以高能源消耗和高碳排放为代价的经济结构的升级与转型,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条必经之路。
2 征收碳关税对中国外贸的不利影响
(1)影响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和形象,对中国形成制衡。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出口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针对碳排放征收的关税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如果中国接受此项关税的征收,欧美发达国家会借此机会从中国得到大笔的收入;如果反对征收碳关税,就被其他国家指责只顾国家利益不顾全球环境、不负责任等罪名的指责,损坏中国的国际形象,对外贸易也会受到相当大的冲击。
(2)冲击中国的出口贸易,增加我国出口贸易的压力。据估计,一旦碳关税全面实施,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可能要面临平均26%的关税,而出口量将会因此下滑21%。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而在对美国出口的商品中钢铁、建材、机电等传统高碳产品则占据了我国出口产品一半的比重。对这类产业的改造则面临着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制约,一旦欧盟等发达国家都对从我国进口的产品征收碳关税,对我国出口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将会带来重要的影响。
(3)给高耗能行业带来冲击,影响国内就业。发达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将对中国国内的就业、劳动报酬以及高耗能等相关产业造成负面影响。由于碳关税的征收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增加,以能源作为生产动力的企业会采取提高产品价格,减少生产等措施。另外,由于我国很大一部分企业是以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与人竞争,失去价格优势,我国的国际市场份额将会减少,这将直接导致企业失去效益甚至倒闭。而企业倒闭将会导致大批企业工人失业,提高我国的失业率进而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3 面对碳关税政策我国应采取的措施
(1)积极参与碳关税相关的国际条款的讨论,争取制定规则的主动权。主动出击积极参与包括碳排放在内的各项国际环境公约或多边协定条款的讨论和谈判,坚决反对以保护环境之名,打击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联合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提出有利于自己的观点,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利用现有的国际协调机制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主动开展环境外交活动,就碳关税的问题多与国际社会进行了解和沟通,要让国际社会对于我们国家的实际国情有一定的知晓,争取将具体问题也可以成为谈判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自己要在规则的制定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让我们国家能够具有有利的基础条件,同时也是为我们的出口企业创设出良好的成长空间。
(2)增加扩大内需的力度,降低外贸依存度,提升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是需要构建在内部的消费和投资基础之上。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是我们今后经济工作的重点所在,尤其是我们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争端有增无减的背景之下就显得更加重要,增加国内需求是推动我们国家经济持续增长,降低外贸依存度的可行之策。我们需要提升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减少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数量,积极地扶持民族的品牌,降低甚至杜绝三高产品的出口,通过政策引导来提升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数量,全面推动国内产业的升级换代。
(3)增强培训的力度,多管齐下推动就业。我们国家在高碳行业就业的人员其文化素质较低、缺乏较多的专业技能。这样就需要我们加大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劳动人员所具有的人力资本,同时鼓励创业活动,让创业来积极消化劳动力。要打造好功能健全的劳动力市场,通过市场机制来发挥劳动力的配置作用。同时还需要加强劳动者的权益保护,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全面确立劳动者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地位,还需要建立顺畅的劳动信息渠道,让劳动力可以合理有序地流动。有关部门还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失业人员不会有温饱之忧。
(4)促进低碳经济的全面推行,加快企业转型的步伐,构建起低碳社会。加快低碳经济的推进速度,树立起环保的理念,争取占领国际竞争的制高点。通过对科研的持续投入来引导企业改变产品结构,制定出奖惩分明的政策进一步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而且节能减排还可以作为我们国家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的切入点,争取实现清洁可持续的发展,为应对气候可能的变化作出努力。通过加大对于科技研发的投入来促进科技的创新,提升产品的质量,研发并生产绿色产品,以此来打破贸易壁垒,增强我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政府还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避免外资中的重度污染,减少碳密集产品的进口,增加对于脆弱生态环境的保护。
:
[1]雷明.应对碳关税的战略和对策[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