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贸易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际经济贸易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际经济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贸易理论范文1

【关键词】对外贸易 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力 对策

加入WTO以来,我国明确提出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大力发展服务贸易,致使我国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大。2001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726.1亿美元,其中,出口额333.4亿美元,进口额392.7亿美元;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已经达到3645亿美元,其中,出口1933亿美元,进口171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8.7%、18.38%及19.0%。我国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排位不断提高。2001年,我国服务出口及进口在世界的排位分别为第12位及第9位,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的排位升至第四位,进口升至第三位。虽然与欧美等服务贸易大国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已不容忽视。

一、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1、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不利因素

中国加入WTO以来,宏观经济和对外贸易都增长迅速,整体经济贸易形势继续了多年来的良好态。但是,在普遍乐观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隐藏在这种良好态势后面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经济增长方式的单一,以高投入低产也为特征的经济效益低下,贸易方面的出口产品附加值偏低,对外贸易条件恶化,以及频频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等都在困扰着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贸易壁垒,包括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指一国或一个区域组织以维护国家或区域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2)贸易条件恶化;(3)高等生产要素相对贫乏,我国是一个资金相对不足、高素质人才短缺、教育发展滞后、劳动生产效率较低的国家,竞争力还较弱。

2、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

(1)服务需求潜力巨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大多数居民在已经解决了基本吃、穿、和部分用的基础上,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大大提高,消费与储蓄偏好发生变化,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对包括旅游在内的休闲服务,以及与信息、教育、房地产、汽车、电信、金融、保险等行业相关的服务的需求将会逐步增加,前景十分广阔。这一服务市场优势,是别的国家无法比拟的。

(2)人力资源优势

中国是人口大国,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并未形成人为资本。中国服务业的产业内部结构是以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为主,这是中国的比较优势所在。

二、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中国虽处于服务贸易大国之列,但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来说,服务贸易整体的国际竞争力还处于比较劣势。为了应对“入世”过度期后日趋激烈的竞争,提高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急。

1.调整和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推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产业升级。

目前,中国服务业内部结构以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为主,这是基于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基础上的现实选择。但是,中国想要使服务业有长远的发展,必须调整和优化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既要继续充分发挥传统服务产业的优势,又要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产业和新兴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产业升级。只有这样,才能尽快缩短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2.实施服务品牌战略,增强服务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由于服务的无形性特征,使得市场对服务的识别不得不依赖于其品牌的影响力,因此信誉和商标往往成为服务企业向消费者传递信息的有力手段。鉴于此,首先要注意保护和发展我国服务企业中的老字号,如同仁堂、四季美等;其次要不断创造新的服务企业品牌,在世界范围内创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服务品牌。

3.培养和引进精通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人才,提升服务贸易中的智力资本因素。

目前制约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瓶颈是缺乏服务贸易方面的人才,这势必会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走内部开发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道路。一方面,可加强对企业现有员工的短期培训,以改善原有的人力资源状况;另一方面,可通过各种途径引进高素质人才,提升我国服务贸易中的智力资本因素。

三、我国服务贸易的未来发展

1、服务贸易发展的自由化趋势

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以促使我国服务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改善经营管理,加快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加强市场开拓,强化企业竞争观念、市场观念和人才观念,使企业更加重视人才和为力资本投资,推动服务部门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导致服务部门技术标准化和服务综合化程度的提高,提高厂商甚至贸易国的竞争力。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有着重要的意义。

2、服务贸易发展的高科技化趋势

由于世界服务贸易以高新技术为载体,服务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过去十年中,许多新兴服务行业从制造业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服务经营行业,其中技术、信息、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发展最快。其他如金融、运输、管理咨询等服务行业,由于运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也很快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大。高新科技的发展,不仅使得世界服务业的发展不断地高科技人,而且也使很多传统的产业和传统的服务都被高科技手段所武装,金融的电子化、商务活动的电子化、电信业务的数字化都体现了世界服务的高科技化趋势。

参考文献:

[1]文斐婧,王柏彬,逄忠臣. 我国入境旅游服务贸易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6).

[2]邓世荣.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应用2005,(12).

[3]杨亚梅.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探讨.现代经济探讨,2005,(9).

国际经济贸易理论范文2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企业心核竞争力:核心能力

一、国际竞争力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在WTO框架下,贸易广度日益扩大,竞争程度进一步加深给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迫使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本国产业或企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否从竞争中获胜。

经济的全球化能够重新分配世界财富。由于各种原因,世界国民财富分配不公,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拉大,最根本原因在于双方在国际竞争力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国际竞争力宏观上看就是国家竞争力,国家竞争力取决于产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取决于企业竞争力,而企业竞争力又取决于企业的核心能力。

国家竞争力必须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基础。迈克尔・波特(potter,1991)认为,国家竞争优势的比较应当从行业(产业)的角度来考察才有意义。他说:“研究竞争的基本分析单位是行业。一个行业无论是生产产品还是提供服务。它是直接展开互相竞争的竞争者的群体。”波特所讲的国际竞争力就是指一国特定产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所反映出来的生产率。也就是说,市场销售和生产效率是检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标准,其指标主要是该产业的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或盈利率。任何国家都只能是一些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另一些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总是只存在于少数几个国家。因此,试图直接在国家层次上以计量方式回答国际竞争力问题是一个难以确切比较的命题。因此,国家竞争力必须以产业竞争力为基础。

产业竞争力必须以企业竞争力为基础。行业(产业)是同类企业的集合,产业竞争力分析离不开企业竞争力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我国工业品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课题组认为,国际竞争力是“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或在排除了贸易壁垒因素的假设条件下),一国某特定产业的产出品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在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的关键环节是生产效率和市场营销,产业国际竞争力最终通过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来衡量和检验;所以,国际竞争力归根结底就是各国同一产业或同类企业之间相互比较的生产力,企业的竞争力或企业的产品竞争力才是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基础。

企业竞争力取决于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它可更详细地表达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时期形成的。蕴涵干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企业的一般竞争力只是企业某一方面的竞争力,而企业核心竞争力却是处在核心地位的、影响全局的竞争力,是一般竞争力的统领。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同表现形式角度可将企业核心竞争力分为3类:核心产品、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一组机能和技术的集合体,它具有差异性、不可模仿性、不可交易性、不可替代性和可延伸性等特点。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能保持长久竞争优势地位的根源在于注重培育、积累、管理和发展核心能力。

二、评价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评价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原则主要有:

企业是否具有价格质量比优势的产品。企业产品的价格质量比决定着该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产品质量越好,价格越低。则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越强;反之,则竞争力越弱。

企业是否具有高效的经营管理能力。管理者从事经济活动的效率,以及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将决定企业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企业是否具有先进的企业文化。和谐进步的企业内部文化能够凝聚所有企业员工的力量,增强企业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是企业竞争力认识、识别、测评、制定竞争力战略和不断提高竞争力的技术平台。没有这个平台,竞争力问题将是零散的,没有体系的。到目前为止,世界经济论坛(WEF)、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建立的企业管理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有一定的权威性。

IMD和WEF关于企业管理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是针对一国企业的整体实力。IMD的企业管理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生产效率、劳动成本、公司效率、管理效率和公司文化5个要素组成,共有36个评价指标。在这一指标体系中,生产效率与劳动成本反映出企业生产产品的能力,公司业绩表明公司的经营绩效,这3个子要素是企业管理竞争基本能力的反映。其中在生产绩效评价要素中,分别用购买力评价与汇率法计算出生产效率各个方面的指标数值。综合劳动生产率用以评价每一个就业者一年所创造的GDP,雇员劳动生产率用来反映每一个雇员每小时创造的GDP。在劳动成本方面,报酬水平主要用来反映制造业工人每小时的全部报酬,服务业部门的年薪是通过银行信贷员、部门经理、初等学校的教师和秘书这4种服务性职业的年均工资总收入来刻画的。管理者的报酬也是按照高级主管、工程师、制造部经理、人事主管4种职业分别列出。

公司绩效方面,公司规模通过当年一国企业的销售额名列《财富》杂志500强企业的数目来描述:公司信誉主要用公众的信任度来评价:公司董事会是用来评价董事会是否能保证公司的合理经营。管理效率子要素表明管理者从事经营活动的效率,称职水平是用来评价从事国内与国际业务的管理者的能力水平是否相同:雇员培训用来评价企业对雇员培训的重视程度。另外,高级管理者的可获得性这一指标用来评价称职的高级经理人员从市场上获得的难易程度:股东价值是评价企业的经理人员是否能够有效地为股东创造价值。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的指导思想、经营哲学和管理风貌,它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对企业全体人员进行意识教育的微观文化体系。公司文化子要素指标体系的设计方面,管理过程主要用来评价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在一国受到重视的程度:顾客定位既是对企业产品的定位,也是对企业市场的定位,在这一领域的不断创新将使企业的竞争能力不断增强:营销文化反映出企业营销的思想策略:企业家精神与社会责任是企业家能力的综合反映,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不断创新正是建立在企业家精神的支撑之上。

1999年我国企业竞争力在世界46

个主要国家中排名36位。2000年是第37位。从各个要素来看,1999年生产效率是第46位,劳动成本第3位,公司绩效第35位。管理效率第34位,公司文化第27位。2000年生产效率第38位。劳动成本第11位。公司绩效第39位,管理效率第33位,公司文化第32位。可以看出有些子要素竞争力上升,但更多的子要素竞争力反而下降,导致整体竞争力下降,而且整体排名落后。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急需提高。

三、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目前我国经济规模小而分散,布局重复,技术装备落后,是典型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三高”生产模式,以致发展到现在出现约束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资金荒、原料荒、民工荒;而且很多企业产品缺乏个性,难以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无法胜任市场竞争的要求。

面对跨国公司的市场入侵。政府通过对某些企业给予扶持,来增加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实力。但是政府的扶持建立不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却牺牲了我国消费者的福利。因此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企业发展的良好平台。而企业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企业核心能力,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

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源,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当代国际市场的竞争实际上是企业核心能力之间竞争。企业核心能力的获取与培育有以下几种方式:

在企业内部,需要企业具有无穷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组织创新能力,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才能获得。

从企业外部,企业可以通过兼并或并购直接获取其他企业的核心能力。虽然短期内可以获得,但往往需要巨大的并购投资。

在企业之间建立学习型战略联盟,建立此种战略联盟可以扩大、加强或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

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优秀跨国公司的经验,应从以下3个方面来培育我国企业的核心能力。

培育先进的企业理念。由于我们市场化历程太短,因此企业整体上缺乏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经营的理念。而理念对于企业成长至关重要。比如,我国企业为什么效益不好?原因之一是我们的企业只重视有形的物质要素投入,而忽视无形要素的投入,导致高投入、低产出。而西方企业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重视无形要素的投入,今天发达国家100美元的产值中,有70―80%是科技和文化创造的,而我国这一指标仅为30%左右。这是值得深思的,重视无形要素的投入是当务之急。

培育企业新机制。我国企业机制落后,阻碍创新的产生。完善先进的企业机制有利于发挥企业家精神。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创新理论的鼻祖约瑟夫,熊彼特指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创新。有统计表明,人类在20世纪共有167种创新产品,分割20世纪50%的市场份额,但我国创造的一项也没有,就是由于我国企业缺乏创新机制,制约了人们创新意识的启蒙和创新精神的成长。我国国有企业竞争不过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国优秀企业相比,又显得后劲不足。都是机制缺陷造成的。因此我们要学习外国企业机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新机制。

培育新时代的企业家。在企业的所有失误中,企业家战略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战略与决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高级阶段,西方跨国公司十分重视。在国外。企业家地位高于政府官员地位。而我国正相反。由于忽视对企业家的培育,在我国何时能形成完善的企业家市场仍遥遥无期。我国一些大企业频频出现重大损失、经营不善,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企业家战略与决策的能力不足。因此培育企业家市场、提高企业家能力成了当务之急。

此外,在非完全竞争的现实经济中,在规模经济递增的情况下,要提高产业和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国家竞争力,必须扩大企业规模,而要扩大生产规模。仅靠企业的自身积累是不够的,对经济落后的国家来说尤其如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尽快实现强强联合、强弱联姻、中小联合,求得规模经济效益。

企业拥有了核心能力其国际竞争力就会提升,这样才能在国际贸易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蔡等,工业竞争力与比较优势――WTO框架下提高我国工业竞争力的方向[J],管理世界,2003(2)

2、胡大立,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及形成机理分析[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3、金碚等,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2004)[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迈克儿・波特,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1997

5、裴长洪,王镭,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2(4)

国际经济贸易理论范文3

    从企业异质性角度研究企业出口决策越来越受到重视,Baldwin(2005)认为企业存在异质性的假设将研究单位从产业层面细化到了企业层面,从而开拓了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最新前沿,并将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誉为“新新贸易理论”(New-New Trade Theory)。新新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为Melitz(2003)从生产率角度提出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该模型从企业追求最大化利润出发进行分析,认为在进入出口市场存在固定成本时,企业生产率对于企业出口能否获得利润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导致只有高生产率企业在支付出口市场进入所需的固定成本后才有可能获得利润,即只有高生产率企业才可能选择出口,从而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整体上要高于非出口企业。21世纪初,中国提出“走出去”政策,即鼓励国内一些优秀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开创自己的知名品牌,这为中国企业积极适应全球化趋势提供了政策保证。企业是出口的主体,所以基于中国企业层面研究出口的决定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为这方面研究提供了分析框架,而目前基于中国企业层面的经验研究却得出了与新新贸易理论预期不一致的结论,即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并不高于内销企业,李春顶等(2009)首次对这方面的研究结论提出了“生产率悖论”的概念。“生产率悖论”对新新贸易理论提出了挑战,即生产率对企业出口究竟是否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不过,目前的研究仅仅局限于检验“生产率悖论”的存在性,对于运用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来进行理论解释却没有受到重视。尽管刘海洋等(2011)尝试扩展Melitz(2003)的经典模型以解释“生产率悖论”,但没有提出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将从更加接近于经济现实的角度重新做出假设以扩展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这为新新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进行了重新构建,并得出生产率仅仅是企业出口的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的结论。

    二、数理模型

    本文主要是从企业生产率与出口的角度重新构建新新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即扩展Meltiz(2003)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使其更符合现实经济情况,特别是对解释中国出口企业所存在的“生产率悖论”具有借鉴意义。在t时期,市场上有n种商品,为了方便论述,我们将其记为1,2,…,n。代表性消费者对于任意一种商品ω∈{1,2,…,n}的消费数量为(ω)≥0,并且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满足任意两种商品间的替代弹性是固定的,即效用函数是CES的型,也即:

    

    

    

    

    这样,企业生产率越高,定价越低,产量越高,并且能够获得越高的销售收入和利润。

    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其利润水平由(8)式给出;如果不进入国内市场,那么其在国内市场所获得的利润为0。所以,对于任意的企业i,其在国内市场获得的利润为:

    

    

    

    

    

    

    根据以上的模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命题:

    命题1:企业在当期进入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究竟能否获得利润是未知的,只有在期末进行结算时才能够了解企业在两个市场上的盈利情况,并且企业投入生产与进入市场的固定成本存在异质性以及采取分别决策的方式决定生产与进入市场,而且进入国内市场与进入出口市场是同时决策的。这样在当期,出口企业与内销企业的生产率均值不存在必然的关系,如果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均值低于内销企业,那么就认为出口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

    

    

    对于只进入出口市场的企业,其分析与内销企业类似。如果其在t期获得利润,那么在t+1期依然进入出口市场;如果获得负利润,那么其将会退出出口市场。同时由于在t期没有国内市场利润获得情况的反馈,所以企业依然不选择进入国内市场。

    对于在t期既进入了国内市场又进入了出口市场的企业,其在t+1期的选择将多样化——可以只选择进入其中一个市场,也可以选择依然进入两个市场,或者同时退出两个市场。为了分析的简化,我们认为企业在t期进行账务结算时只有总利润能够作为对当期的反馈,所以企业只会决定是否继续留在两个市场还是同时退出两个市场。很明显,在t期获得利润的企业将同时留在两个市场,而亏损的企业将同时退出两个市场。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命题:

    命题2:由于企业投入生产及进入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的固定成本存在异质性,即使企业根据上一期在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能否获得利润来决定在当期是否进入每个市场,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均值也不一定高于内销企业,如果低于内销企业,那么就认为出口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

    

    利用(21)式与(22)式依然无法准确判断出口企业与内销企业的生产率均值的大小关系,如果内销企业的生产率均值超过出口企业,那么就认为存在“生产率悖论”。因此,在考虑新企业进入的情况下,出口企业与内销企业的生产率大小将更加难以确定。

    以上分析假设企业生产率保持不变,企业可以通过t期的营业利润决定其是否继续留在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如果企业认为自身的生产率是变化的,那么其在t+1期将对其生产率进行预期,并根据其预期决定是否进入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然后只有到t+1期末进行企业结算时才能够了解在进入的市场中所获得的利润,这与我们对t期分析的完全一样。因此,如果企业不是根据上一期的营业利润继续投入生产,而是根据其对生产率的预期来决定进入市场,那么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均值与内销企业相比也不存在必然的大小关系。

    三、实证检验

    本文实证检验所使用的数据库是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学者关于企业经营绩效的研究使用较为广泛的数据库之一,它是国家统计局根据全部国有企业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的统计报表整理得到的。在目前的研究中,一般只使用到2007年的统计数据,而我们获得了较新的2008年统计数据,这对我们做实证检验而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指导性。为了检验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的存在性,企业出货值无疑是最为关键的变量,而原始数据库没有统计企业在2004年的出货值,为了检验的连续性,我们从海关方面获取了2004年企业出货值的统计数据,这样我们使用2003——2008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为了节约篇幅,数据的相关介绍、行业名称及其 代码以及数据筛选可参见汤二子等(2011)。

    本文将使用能够较好避免生产率计算中所存在缺陷的计算方法,即Levinsohn和Petrin(2003)提出的半参数估计方法,简称LP方法。该方法用企业的中间投入作为要素投入的工具变量估计C-D函数的参数,企业生产率为产出变量减去要素投入变量的加权和,权重就是我们估计得出的结果。为了区别,我们将企业生产率记为LP_TFP。

    

    从表1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在30个制造业行业中有25个在每一个年份都不存在“生产率悖论”,即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均值显著高于内销企业,只有个别行业在个别年份表现出出口企业生产率均值与内销企业无显著差别,仅行业19(皮革、毛皮、羽毛及制品业)在2008年表现出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均值显著低于内销企业,因此,运用LP方法计算企业生产率时,中国制造业企业基本满足经典模型所得出的出口企业生产率均值要高于内销企业这一重要结论。由此可见,生产率的不同计算方法是导致“生产率悖论”存在性的检验结果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即使LP方法计算的生产率显示中国出口企业基本上不存在“生产率悖论”,本文的数理模型也是有意义的。

    

    四、结论

    本文主要根据国内部分学者提出的出口企业可能存在“生产率悖论”这一违背经典新新贸易理论的现象,从扩展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的角度提出了旨在解释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的数理模型,该模型对于重新构建新新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首先,该模型提出企业不仅存在生产率的异质性,而且存在投入生产和进入市场的固定成本的异质性,从而大大弱化了生产率对企业出口的决定作用;其次,本文认为企业并不能真正了解其生产率水平,很多时候只能通过对生产率的预期来决定是否进入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从而利润条件也被大大弱化,即企业在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未必能够获得利润,所以生产率低的企业可能会在亏损的情况下选择出口,生产率高的企业可能失去在出口市场获得利润的机会而选择只面向国内市场;最后,企业同时做出进入国内市场与出口市场的决策也更加符合目前经济全球化趋势,而这样的同时决策也会导致偏离经典理论所预期的结果。这些对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的扩展能够为中国出口企业可能存在的“生产率悖论”提供理论解释,即生产率是企业出口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从而重新构建了新新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

国际经济贸易理论范文4

论文关键词:高新,出口,竞争力,安徽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和企业创新奋进下,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提升,结构优化,出口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不断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最直接表现,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地位,决定了贸易产品的结构优化,决定了对外贸易发展的前景。因此,加强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十分必要、也很重要,本文在概括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情况后,利用TCI指数、MI指数和GL指数测度了安徽省高新产品出口的贸易竞争力、比较优势和产业内贸易情况,并得出结论,最后提出了扩大高新产品出口规模和优化出口结构的政策建议。

一、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概况

近年来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呈现出跨越发展态势,出口产品和企业集中度较高,一批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涌现出来,带动了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一)高新产品出口跨越式发展。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从1995年的1.2亿美元国际贸易论文,发展到2009年的15亿美元,年均增长高达19.7%。出口额占全省总额比重从1995年的7.6%提高到2009年的16.9%。高新产品出口额的年均增幅远高于同期全省GDP的增长速度,通过高新产品出口,拉动了我省精细化工、汽车配件等产业的发展,为省内产业升级、技术更新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二)产品集中度较高。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产品集中度较高。2009年全省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中,全钢子午线轮胎、镀锌板等新材料出口4.9亿美元,占高新产品出口额32.6%,生物医药及器械出口4.6亿美元,占高新产品出口额30.6%,电子信息产品出口2.9亿美元,占高新产品出口额19%,光机电一体化1.5亿美元,占高新产品出口额10.1%。高新产品出口呈现产业集聚现象,产品集中度不断提高核心期刊目录。高新产品的九大类产品中,以上四类产品出口额占总额高达92%。

(三)出口企业集中度高。2009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丰原集团、华文国际、华安进出口、水泥研究院等20家骨干企业累计出口10.4亿美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70%。户均出口规模达到5000万美元以上,随着出口企业发展壮大,其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也日益增强。

(四)出口主体性质多元化。全省高新产品出口中,国有、外资、集体民营企业三分天下。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4亿美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36%,国有企业出口5.3亿美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35%,集体民营企业出口4.3亿美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29%。

二、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

随着全省高新技术产品规模的不断提升,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逐步提上议事日程,首先要做的是摸清家底,掌握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竞争力现状,下面将从TCI、MI和GL三大指数,详细分析近年来安徽高新技术产品分类竞争力情况,以期做到了解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情况,进而扬长避短,全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提升出口竞争力。

(一)使用贸易竞争力指数衡量[1]。贸易竞争力指数(TCI:Trade CompetitionIndex)是判断一国或地区的某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是否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衡量指数。其计算公式为TCI=(Xi-Mi)/(Xi+Mi)。其中:Xi和Mi分别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业i的出口额和进口额。TCI指数取值范围为-1≤TCI≤1国际贸易论文,当0≤TCI≤1时,意味着该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当-1≤TCI≤0,意味着该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弱。

表1列出了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九类产品在2003-2009年的TCI指数:

 

表1:2003-2009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TCI指数

产品名称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高新技术产品

0.017

0.14

0.239

0.156

0.371

0.363

0.368

其中:

 

 

 

 

 

 

 

 

 

 

 

 

 

 

电子信息

0.615

0.683

0.617

0.111

0.579

0.425

0.541

软件

 

 

 

 

1

1

1

1

1

航空航天

-0.98

-0.87

-0.963

-0.97

-0.854

-0.776

-0.594

光机电一体化

-0.672

-0.586

-0.592

-0.437

-0.406

-0.338

-0.274

生物医疗器械

0.358

0.463

0.558

0.513

0.66

0.633

0.651

新材料

0.332

0.419

0.537

0.746

0.793

0.653

0.699

新能源

-0.581

-0.458

-0.442

-0.226

-0.033

0.038

-0.113

环保与海洋

-0.494

-0.007

0.157

-0.407

-0.362

0.261

-0.227

现代农业

-1

0.963

0.91

0.736

0.978

0.997

-0.492

数据来源:根据安徽省商务厅进出口数据整理而得。

 

 

国际经济贸易理论范文5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经济贸易;影响

中图分类号:F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1

一、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分析

1.产生的积极影响

(1)延长贸易产业链。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经济贸易通过互联网可实现生产企业、经销商、贸易平台与消费者的在线连接,贸易双方可在贸易平台上达成交易,完成在线支付结算。如此一来,电子商务消除了国际经济贸易中间环节冗余的弊端,将贸易活动直接延伸到零售终端,构建起完整的贸易产业链。

(2)提升贸易附加值。电子商务环境下,境内外贸易双方可通过在线平台洽谈合作,完成商品订购、货款支付、物流运输等一系列贸易流程,降低贸易活动成本,提高贸易利润增长点。通过调查数据显示,利用M2C贸易交易平台,能够大幅度减少中间成本支出,使贸易净利润由传统贸易模式下的5%提升到电子商务环境贸易模式下的50%左右。同时,通过第三方综合服务平台,还可以向贸易合作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从而提升贸易附加值。

(3)加快贸易反应速度。在传统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贸易合作需要经过贸易相关方的多次沟通与协商,才能推进贸易活动开展,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贸易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降低了贸易效率。然而,随着M2C、C2B电子商务模式的出现,跨境外贸企业可直接与消费者对话,及时掌握消费者的需求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多样化产品和服务,从而减少传统国际经济贸易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提高贸易信息的传输效率。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升贸易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加快贸易反应速度,而且还能够增强贸易对象的满意度,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产生的消极影响

(1)贸易风险加大。电子商务环境下,参与国际经济贸易的主体随之增多,其中掺杂一些信誉较差的贸易主体,增加了国际经济贸易的风险,易给贸易对象带来损失。同时,电子商务以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为支撑,然而当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增加了贸易信息安全风险,从而影响贸易活动的正常开展。

(2)税款问题解决难度大。部分企业利用电子商务进行国际贸易活动时,也利用这一虚拟的交易环境,实施各种偷税、避税行为,造成税款流失。由于贸易主体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无法确定真实的经营地点以及具体的收入来源地,从而增加了税务机关收集税收证据的难度,难以确定国际税收管辖权。在这种情况下,贸易企业经常钻税收政策漏洞,以获取最大的利润。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发展国际经济贸易的应对策略

1.完善电子商务运行环境

网络基础设施是电子商务安全、稳定运行的平台和载体,为了促进国际经济贸易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持续发展,应对网络基础设施进行完善。首先,应引入一些技术先进、安全性能高的信息化产品,使我国的网络基础设施能够跟上国际步伐,确保国际经济贸易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顺利开展。其次,应对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及监管机制加以完善,结合实际情况,颁布出台一些法律法规,对电子商务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避免法律缺失,影响电子商务平台上国际经济贸易的进行。再次,构建完善的网络诚信经营机制,通过该机制的制定,能够使我国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处于一个比较有利的地位,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网络诚信方面的宣传教育,建立相关的网络诚信标准和诚信档案,使企业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国际经济贸易时,有一个比较详细的诚信记录。

2.健全电子商务供应链

供应链与物流是跨境电子商务运作中最为重要的因素,由于其中涉及多个不同的经济体,从而使得各国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等方面的协调成为电子商务平台下,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应当对电子商务供应链进行健全,逐步推进国际规则的对接。为避免在电子商务平台中开展国际经济贸易时,出现不必要的摩擦和纠纷,应当与相关国家签署有关的规约,同时应加快贸易通关流程的完善。此外,我国的电子商务尚处于探索阶段,其中存在很多不足,由此可能会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开展带来影响,所以,应针对主要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完善电子商务,助推国际经济贸易发展。

3.加快外贸企业信息化建设

我国的外贸企业应当加快信息化的建设进程,为国际经济贸易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这有助于企业利润的增长。同时,外贸企业的管理者应当对电子商务平台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逐步将现代的商业经营和管理理念融入其中,在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同时,降低成本、拓展市场、打造品牌。此外,应当让物流企业主动参与到国际经济贸易当中,对各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以此来推动国际经济贸易稳步发展。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经济贸易形式、贸易金额以及贸易流程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可以看出,电子商务在贸易活动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运行环境,规范国际贸易活动中在线平台操作,健全电子商务供应链,同时加快外贸企业信息化建设,从而推动国际经济贸易向信息化、数字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南洋.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与对策[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5(12):73-75.

国际经济贸易理论范文6

1.借鉴其它高校实践教学经验,强化合作办学。一些理念先进的高等院校对实践教学给予了相当高的关注,主要通过下述内容加以呈现。(1)对专业课教师的实践经验给予高度关注。优先选择具备实践经验且获取乙级以上专业技术执照的教师作为实践环节的指导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应当进入高等院校或者企业进行实践培训。(2)此类高等院校的实践设施优良,并且在校园内部设有诸多匹配的实习岗位。既能够完成必要的理论教学,又能够强化学生的综合技能。(3)此类高等院校会定期开展职业技能比赛,并且带领学生参加各类相关的世界比赛,学生的技能证书数量将成为对学校考评的关键指标。借助技能比赛,强化学生获取知识的自主性。(4)对学生的校外实践环节给予高度关注。校外实践可以有多种方式:轮调式(理论知识的传授在学校进行、实践技能的培训在校外实践环节进行,并且每月定期开展轮调)、实习式、进修式、走读式等。在上述校外实践方式当中,应用最广泛、收效最佳的当属轮调式。例如,可以同理念先进的高等院校开展联合教学的模式。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应当有效借助此模式提供的优势,将专业课教师派到合作院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并依照本院校的现实状况加以选择性的应用和吸收,将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教学实训实践体系加以有效的健全和完善。

2.突出国际商务单证实训重点,打造一专多能。国际经济贸易牵扯到诸多部门、诸多流程、诸多手续,是一个繁琐的流程。国际经济贸易要求其工作者既要了解并熟知国家制定的国际贸易政策,又要了解并掌握外贸单证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单证实训的重点在于强化国际经济贸易单证的制作,对国际贸易业务的普遍性环节加以深入的了解,强化对单证业务的实践技能。通过系统化的国际贸易业务实践培训,能够为日后顺利的从事国际贸易业务工作奠定稳固的基础。作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理应了解并掌握国际贸易业务的具体操作。因此,出于使学生对国际贸易业务形成更加牢固的知识框架,并能将理论知识顺利的应用于实践的思考,应当为学生安排一定周期的国际贸易实训环节。使学生对国际贸易业务的实践操作形成零距离接触,从而有效的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国际贸易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商品均以单据的形式完成买卖,贸易双方都是以单据作为货款的结算凭证。因此,单证制作质量的优劣对于国际贸易业务以及利润的实现具有直接性决定作用。单证的准确性、完整性、清晰度以及实效性对于结汇的顺利与否存在重要的影响,有关工作者应对其给予足够的关注和耐心。所谓“一专多能”人才,就是说既要掌握本岗位的专业技能,并且具有一定的水平,又要对相关岗位的实践技能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对于“一专多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应当纳入企业的整体战略规划之中。在“一专多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当坚持“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将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的特殊优势加以最大程度的施展,制定目标并建立规章制度,为计划的切实落实提供必要的保障。应当建立专门的“一专多能”型人才的管理部门,将部门优势做以有效发挥,使企业整体倾向于“一专多能”型人才,从而向企业员工提供有利的多技能学习的机会。当企业工作者实现了“一专多能”后,其岗位落实和薪资待遇都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并且有清晰的制度作为保障。对于拥有过硬的多技能工作者,企业应为其办理国家从业资格证书,将工作者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

3.融合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提升就业质量。在实践教学的全部内容当中,认识实习、课程实习以及毕业实习是能够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关键步骤。然而,上述关键步骤一定要借助校外的力量和资源才能实现。正因如此,上述关键步骤成为了实践教学当中的弱化点。因此,着重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健全实践教学的必要步骤。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通常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首先,将学生派到实践基地进行参观、实习和就业。并利用对实践基地的考察和与实践基地进行联合研究等的手段,对学生的实习状况和社会需求状况加以及时的了解和掌握,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实习和就业进行指导改进的效果。其次,利用对实践教学基地工作者授予可作资格的方式,强化实践教学基地工作者主动服务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意识。除此之外,对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学生定期开展培训讲座,并邀请实践教学基地的负责人员和国际贸易机构的专业化人才进行客讲。一方面,能够强化学生对业务实践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从而为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教学实训实践体系建设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秉承相互扶持的理念,在借助国际贸易企业(尤其是农产品国际贸易企业)的力量向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过程中,应当将企业的实际需求纳入考量。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由教师为其提供相应的策略措施;在企业的人员配备不足时,可以由学生为其提供相应的岗位帮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的运营压力。通过上述做法,高等院校能够同企业形成稳固的信任度和长久的合作关系。强化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对每个实践教学基地设置专业化的管理人员,并执行对实践教学基地的数据实时追踪机制。现实表明,利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引发的就业创新,能够有效地处理企业同学生之间信任度低的问题,并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双重稳定。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