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碳减排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碳减排技术范文1
关键词:污染物;减排;节能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资源环境破坏的速度和程度也随之加快,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现象不断发生,极地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人类的健康、生活环境、农林渔牧业生产都受到全球温室效应的极大影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汇国之一,政府已经把减少污染物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到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之中,采取有效的污染物减排政策是中国履行国际责任、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1.我国能源利用与碳排放现状
从全球看,近40年间,全球各主要国家单位GDP能耗总体呈下降态势,这说明全球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在稳步下降,全球经济正在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按汇率计算各国的单位GDP能耗总体上和经济发达程度呈正比。发达国家大多单位CDP能耗较低,不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单位GDP能耗较高。“十一五”期间,中国一举扭转了“十五”后三年单位GDP能耗上升的趋势,单位GDP能耗连续下降,“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19.1%,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并且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十五”时期的1.04下降到0.59,通过节能提高能效少消耗能源6.3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亿吨,有力缓解了能源供需矛盾。虽然中国单位GDP能源消耗强度总体是呈下降趋势的,但单位GDP能源消耗远高于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能源利用效率还是很低的。“十二五”时期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特征明显总体来看,能源生产和消费规模继续扩张,2015年一次能源消费量将超过43.1亿吨标准煤,人均消费量也将达到3.15吨标准煤。
2.污染物减排中节能发展趋势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越来越重视,除尘、脱硫、脱硝等已经被作为火电机组建设项目的必要配置,因此在机组设计阶段。就应将除尘、脱硫、脱硝统一规划,合理制定脱除效率。目前国内火电机组的除尘、脱硫、脱硝大多都是分块进行设计和建设的,不仅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高,而且整体烟气流场的设计也不合理,导致综合能耗偏高,其中最突出的体现就是烟道弯头过多,每一个弯头阻力大约在80Pa左右,对于30万机组,1个弯头就意味着80kw的能量损失。因此将除尘、脱硫、脱硝统一规划,在不增加能耗、水耗、物耗的基础上最大化各污染物脱除效率。例如:将引风机与增压风机合并,在除尘器前加低温热能回收装置,降低除尘器入口烟气温度,从而降低粉尘的比电阻,一方面可以回收能源、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原有除尘器的效率,还可将脱硫废水引入电除尘前烟道中,让其自然蒸发,可以节省建设脱硫废水处理装置的投资和运行成本等。
3.吸收塔系统设计中节能技术
3.1采用合适的塔内烟气流速
塔内烟气流速主要影响增压风机电耗、浆液循环泵电耗及氧化风机等没备的电耗。塔内烟气流速与增压风机电耗为正比关系,塔内烟气流速高,气、液两相湍动越强,吸收塔内阻力增加,增加风机电耗增加;塔内烟气流速与浆液循环泵电耗为反比关系,流速大,可减小液膜的厚度,提高传质系数,增大了S02吸收量,从而减少循环浆液流量,降低循环泵电耗;塔内烟气流速与氧化风机电耗为正比关系,塔内烟气流速高,可减少吸收塔直径,但吸收塔浆液池的液位增加,氧化风机扬程增加,从而使氧化风机电耗增加。烟气脱硫装置的电耗约占总脱硫成本的30%左右,而增压风机电耗、浆液循环泵电耗及氧化风机电耗等约占整个脱硫系统电耗的70%-80%,因此选择合理的烟气流速对于烟气脱硫系统节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2优化塔内流场分布
吸收塔内烟气流场分布是不均匀的,在吸收塔中心占总面积2\3的区域,烟气流场分布较为均匀,流速高,喷淋密度大,脱硫效率高,而在塔壁周边占总面积1\3的区域,喷淋密度低,烟气贴壁运动,喷淋液滴粘附塔壁形成液膜,脱硫效率低。因此需要优化吸收内烟气流场分布,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如塔内采用的“ALRD”技术、合金托盘技术等,在一定程度上都可改善塔内流场分布,提高系统脱硫效率。
3.3增压风机与引风机合并
对于不设GGH的脱硫系统,吸收塔阻力一般在1 000 Pa左右。烟道阻力约在600 Pa~800 Pa左右,脱硫增压风机属于“大流量、低杨程”的类型,多数的增压风机存在着选型偏高的问题,增压风机无法运行在效率最高点;低负荷情况下增压风机效率更低,不利于节能,因此对于不设GGH的脱硫系统,设计中应尽量将引风机与增压风机合并,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占地面积和项目投资,而且可以进一步减少烟道弯头,减少脱硫系统阻力,有利于节能。
3.4设置低温烟气热能回收装置
通常设置了GGH的脱硫系统,进入吸收塔的温度为90℃左右,而不设GGH的脱硫系统,进入吸收塔的温度一般在130℃左右,脱硫后烟气温度为50℃左右,巨大的温差意味着巨大的能量浪费。因此在不设置GCH的情况下,一方面将引风机与增压风机合并,另一方面在引风机与主烟道之间设置低温烟气热能回收装置,其温度依次为:引风机出口烟气温度130℃,低温烟气热能回收装置出口烟气温度90℃,吸收塔出口温度为50℃。低温烟气热能回收装置可以用来采暖供水或加热凝结水,可以回收约厂发电量3%―4%的低品质热能,或者节约0.3%左右的厂用电率。
4.结束语
中国提出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比人均碳排放排放量和碳排放总量更能兼顾经济发展与减少碳排放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表明了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坏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明确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能耗,发展绿色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决心。
参考文献:
碳减排技术范文2
关键词煤化工;二氧化碳;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TQ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41-0112-01
目前,众多国家包括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都在积极研究煤化工产业中的节能减排技术,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突破煤化工产业的高碳困扰,从而更好的保护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我国也在积极研究煤化工产业中的新兴技术来解决煤化工产业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
1煤化工产业中的二氧化碳的排放
二氧化碳是常见以及化工产业中向大气排放的主要温室气体之一。因为大量的温室气体进入大气中会导致全球的气候变暖,从而地球的自然环境及人们生产活动带来严重的影响。而我国是煤炭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之一,我们可探测的煤炭储存量超过了1万亿吨,因此作为我国主要的资源利用产业,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是我国化工产业发展的重点及关键产业。
但是在发展煤化工产业的过程中必然面临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我们从煤炭及石油元素的够成上可以看出:煤中氢原子及碳原子的比在0.2-1.0之间,石油中氢原子与碳原子的比在1.6-2.0之间。在煤化工产业的生产过程中,用煤来代替石油生产出石化工产品会由于氢原子与碳原子比调整等原因,向外排放过量的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
在煤直接液化、间接液化、煤制烯烃等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也面临这二氧化碳排放等问题。
首先,煤直接液化过程中,把固态煤在高压高温下与氢气进行反应,让煤炭直接转化成液体油。在反应的过程中,煤中的氧与反应环境中的氢气结合,产出二氧化碳(据估算,煤炭直接液化中每吨液化粗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2.2 t)。其次,间接煤液化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则是经过三个大步骤:煤的气化、煤的合成、煤的精炼。在这三个过程中,煤的气化和合成中会排放出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据估算,煤间接液化过程每吨液化产品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3.4 t)。
在煤制烯烃的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估算,若根据每吨中间产品甲醇进行计算约为2.2 t,若根据每吨最终产品烯烃进行计算约为6.2 t。根据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工艺对其平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行估算:煤化工产业中因生产以上煤化工产品将会排放出超过2亿多t的二氧化碳。所以,煤化工产业中将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压力。
2煤化工产业中节能减排技术
从对煤化工产业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煤化工生产的单元及工艺比较复杂多样,必须重视加强对整个煤化工产业的效益分析,提高科技节能的意识及技术,不断地降低煤化工产业过程中的生产消耗,促进煤炭资源的绿色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下简要介绍几种煤化工产业中的节能减排技术。
1)开发大规模气化技术。煤气化生产技术一种煤炭综合利用率较高及洁净煤水平较高的重要节能技术。同时,煤气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煤化工、煤造油等重要煤化工产业之中。但是,大规模的气能技术的开发,需要继续以高效生产、经济、环保为目标深入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以确保在气化过程中技术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现代煤气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气化压力朝高压化发展、气化炉向大型气炉发展、气化温度向高温化发展,以此不断提高煤炭有机物的充气化程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及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多联产系统的运用。运用多联产系统可能集成各类资源进行综合运用,充分考虑资源、能量及环境等各种因素。例如,采用新型双气头多联产系统,将富一氧化碳的气化煤气充分燃烧,从而替代富氢的焦炉煤气。通过对多联产系统的应用,若采用新型的双气头多联产系统不仅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还能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节约了水及煤炭资源。与传统的生产工艺相比,多联产系统的运用能够有效的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节能目标。
3)煤与焦炉、高炉气制和二甲醚大型化技术的应用。众所之知,甲醇可以应用于在多个领域,包括天然气、焦炉煤气等。由于,煤变油的过程对于煤质的要求较为严格,但是对于高硫、高灰劣质煤等不能应用与煤变油的过程,但是却可以作为甲醇的生产原料。通过焦炉煤气制备甲醇,可以有效的改善环境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
3总结
综上,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提高对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从而,大大减少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结合煤化工生产的实际,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引进国内外等先进的节能技术并应用于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做好煤化工产业中的节能减排工作,促进煤资源的深加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强调“发展煤化工,建设煤炭液化示范工程,促进煤炭深度加工”。通过纲要的要求,发展煤化工产业要充分利用我国多煤少油的能源结构,通过节能减排及洁净煤技术,集中处理在煤化工产业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及污染物的排放,缓解国内对进口原油的依赖程度。
参考文献
碳减排技术范文3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能减排;途径;技术
建筑给排水的节能工作是指建筑物在规划和设计,以及建筑过程中按照建筑节能的标准,使用节能的技术和材料,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管理,减少给排水系统的能耗。建筑给排水专业在建筑耗能中所含的主要内容有:人民生活及从事工艺、游乐、环境卫生、绿化、给水、排水、消防、热水、中水等消耗的能源。据材料介绍,上述所消耗能源中占建筑能耗的10%~30%。由此可以看出建筑给排水专业在节能工作中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占有相当分量的。因此,重视对建筑给水排水节能途径的研究,对我国建筑节能将有积极的意义。
1、建筑节水研究背景
水是地球的血液,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面对缺水的现状,节约用水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建筑节水更是任重道远。
(1)超压出流浪费水量巨大
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是为满足使用要求,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出口,在单位时间内流出的规定出水量。流出水头是保证给水配件流出额定流量,在阀前所需的静水压。给水配件阀前压力大于流出水头,给水配件在单位时间内的出水量超过额定流量的现象,称超压出流现象,该流量与额定流量的差值,为超压出流量。
给水配件超压出流,不但会破坏给水系统中水量的正常分配,对用水工况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因超压出流量未产生使用效益,为无效用水量,即浪费的水量。因它在使用过程中流失,不易被人们察觉和认识,属“隐形”水量浪费,因而至今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这种“隐形”水量浪费在各类建筑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其浪费的水量也是十分庞大的。
(2)热水干管循环浪费水量巨大。我国热水供应系统的水量浪费也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开启配水装置后,不能及时获得满足使用温度的热水,往往要放掉不少冷水后,热水设备才能正常使用。在设计时,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应设热水回水管道。对于要求随时取得合适温度的建筑物,除应保证循环系统的干管、立管中热水循环,还应保证支管热水循环,或有保证支管中热水温度的措施。在设计中,高层建筑热水系统的分区应与给水系统的分区一致,保证系统内冷热水压力平衡,达到节水、节能、用水舒适的目的。循环管道应采用同程布置形式,它对于防止系统中热水短路循环,保证整个系统的循环效果,各用水点能取得所需温度的热水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这样设计会增大投资,但对于节水有着长远意义。
(3)管道及阀门泄露。管道锈蚀、阀门的质量等导致大量的水消失于无形。经常都能看到路边的给水管道在管子接缝处及法兰、阀门连接处滋滋的往外冒水。埋在地下的开不见的更不知道有多少。用户们经常反映浮球阀经常损坏、漏水,不论是用于水池、水箱的还是马桶上使用的,其质量的低劣直接导致大量水从溢流管流出。据调查,滴漏的水龙头每天就可耗水 70L。
2、建筑给水排水节能技术
2.1给水供水的节能
合理确定用水量(包括冷水、热水及其他等用水)的定额。严格执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的生活用水量定额标准,并非用水量越高越好。理设计建筑给水系统。主要可通过下列方法实现: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直接供水;合理进行竖向分区,平衡用水点的水压;采用并联给水泵分区,尽量减少减压阀的设置;推荐支管减压作为节能节水的措施,减小用水点的出水压力;合理设置生活水池的位置,尽量减小设置深度,以减少水泵的提升高度;优先考虑水池―――水泵―――水箱的供水方式。
推广采用节水的卫生器具。如限制卫生器具的流出水头、红外线感应龙头和便器等,不应采用无控制花管、长流水的小便槽。合理采纳变频调速泵组供水。当采用变频泵供水时,应优先采用变频变压变流量的给水方式,其节能效果要优于变频恒压变流量的给水方式;当采用变频恒压变流量时,工作压力的设定应接近水泵工频运行时高效段扬程的下限;工作水泵应选用2台或2台以上,不同级配工作泵的流量宜以 1/2 的流量梯变,宜采用大小水泵搭配的形式,并设气压罐小流量给水。当市政条件允许时,宜采用叠压供水设备。具备条件的,应当至少选择一种可再生能源(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用于建筑物的热水供应。热水水源的利用可采用太阳能、水源热泵、地源热泵技术。在采用水源热泵、地源热泵技术时,不得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和浪费。
如利用地下地温地源自动供暖制冷系统,就是通过表层地下水为载体,或将盘管埋在土壤中以盘管内流动的介质为载体,将这些地温热源输送到水源热泵进行能量转换,冬季输出45℃~65℃的热水。
在太阳能的利用上,有条件的可采用太阳能蓄热技术,太阳热水系统的工程参数应结合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确定。太阳能热水器的循环可采用强迫式、自然式循环太阳能热水器和直流式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应有温控装置,并应合理控制和设定热水的温度。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热能再利用与节水技术还应相互结合。太阳能热水器可作为热水供应的预加热措施,可设在其他热交换器的前端。热水系统宜机械循环以满足用水点的节水要求。合理设计热水供应系统。对集中热水系统远距离的少量供热点可采用局部加热方式;对不同场所可采用不同的热源形式。从技术可靠、经济适用的角度出发,应合理配置组合各种不同热源的比例关系。应合理确定热水用水量定额、耗水量、耗热量、供水水温、水质等热水系统的基本设计参数。当采用电作为热源时,宜采用储热式电热水器,以降低耗电功率。热水供应系统储水温度宜控制在 55~60℃。热水供应管网宜采用同程回水的给水方式。热水供应系统宜缩短热水的给水时间,增加机械循环,并平衡冷热水的水压。
2.2排水的节能减排
排水应尽量采用重力排水的方式。可利用空调凝结水排水。就近排放污废水管道的敷设,避免压力提升。蒸汽凝结水的回收利用。雨水的收集和综合利用。
2.3冷却水和消防给排水
在水源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采用江水、河水、湖泊水、海水、地下水等作为循环冷却水。冷却水宜循环利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保证冷却塔之间的距离,有良好的气流组织条件,避免影响冷却塔的散热效果。针对不同的循环冷却水水质应采取化学(杀菌、灭藻等)、物理(过滤)的水处理方法,具有缓蚀、阻垢的水处理功能,减少管道和机组内的结垢、腐蚀。在空气湿球温度较低的干燥地区,可通过设计计算来适当提高冷却水进出水温差,以减少循环水量和循环水泵的能耗,缩小循环管道的管径。合理布置冷却塔。利用消防试验排水,将消防排水返回到消防水池。增加消防水池、消防水箱的水处理设备。在一定的条件下,设置合用消防水箱,以减少消防水箱的清洗用水。
2.4使用节能型建筑设备和材料
在设备、材料的选用中,应选用节能型、节水型等节能高效的产品,应禁用淘汰产品。节水、节能型产品如:喷射式和压力流冲击式的节水大便器(冲水量≤6L/ 次)、免水冲小便器、陶瓷片密封水嘴、红外线感应节水装置、自力式平衡压力恒温混水阀、节能型热交换器、飘水量小省电型冷却塔、太阳能热水器、高效率的水泵等。宜推广化学建材,并执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的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推广目录以及限制或者禁止使用能耗高的技术、设备、材料和产品的目录。
碳减排技术范文4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
中图分类号: S2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水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当前我国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不仅困扰国计民生,并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节约用水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建筑节水更是任重道远。
一、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可用水头高层建筑,城市管网水压难以完全满足其供水要求。某些工程设计中将市政进水直接引入贮水池中,尤其是当贮水池位于地下层时,反而把市政水压全部转化成负压,再由泵提升,很不经济。在高层建筑的下面几层常常是用水量较大的公共服务商业设施,如:公共浴室、洗衣房、汽车库、餐厅、美发厅等,这部分用水量占建筑物总用水量相当大的比例,如果全部由贮水池及水泵加压供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浪费。该情况通常应该根据用水器具的供水最低工作压力要求,结合市政水压情况,底部楼层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管网叠压供水方式也能充分利用市政水压。目前,市面上广泛采用无负压管网增压稳流给水设备。其工作原理为:微机时刻监测市政管网和用户管网的压力,当市政管网压力低于用户所需压力时,微机自动控制变频器启动,变频泵软启动运行,直到用户管网压力上升到实际所需压力;反之则降低变频器频率,当市政管网压力等于用户所需压力时,变频泵就延时休眠,充分利用了市政管网的压力。
二、利用市政给水管网供水压力采取分区供水
充分合理的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供水压力对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具有重要意义。市政给水管网压力根据每个城市的供水规模不同,一般管网压力都控制在0.2MPa~0.4MPa之间,而这样的供水压力所能满足的供水楼层在3~5层,对于高于五层的高层建筑,市政给水管网水压都难以负担高层建筑用水。因此,采取分区供水方法是解决此问题的最佳方式。例如,在市政给水管网压力特定的情况下,可以对五层以下的单位采用市政管网直接供水,五层以上可以采用新型供水设施—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这样做的最大优势是在不浪费市政管网余压的同时也不会致使低楼层管网压力过高造成能耗,减少二次加压所使用的能耗。或者在市政管网给水不能满足用户用水的情况下,采取水箱供水方式。这样做最为保险之处是不但保证了供水可靠性,也保证水压稳定,不使用能耗供水,到达节能节水目的。
合理控制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分区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3.3.5条规定,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应0.45/VIPa,特殊情况下应0.55MPa。水压>0.35MPa的入户管,宜设减压或调压设施。近几年的工程中,支管减压得到普遍应用,也成为节水节能的重要措施之一。给水分区低层部分卫生间入户管处经支管减压后的供水静压力在满足卫生器具给水配件额定流量要求的条件下,尽量取低值,《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节能专篇》中规定住宅卫生间入户管水表前的供水静压力应0.15MPa。
四、采用太阳能对水资源进行加热
太阳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清洁能源作为节能方式的重要手段。利用太阳能对生活用水惊醒加热,节能做到节约能源,又能保证环境不遭受到破坏。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适合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制备生活用水。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方式不同所产生了节能效果也大不相同。多层建筑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不易过于密集安防,最好分散设置,在楼梯间公共部位设置管道井,保证各户太阳能进出水管都在管井中。而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最高层基层可以将太阳能热水器分散设置,而其他楼层则应采用集中供热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五、注意生活给水管道中节流减压问题
我国规定生活给水系统应采用竖向分区方式。但是在采用竖向分区后卫生器具仍然会存在其配水点谁呀偏高的问题,此时应当及时采取节流减压的措施。若采取方式不得当或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卫生器具的实际出水流量将会大大升高,甚至会比额定流行大出四倍到五倍,这就造成了水资源的隐形浪费。水资源浪费、水压过高、漏水量逐渐增加等弊端降逐渐严重,最终后果是产生水击、振动等导致管件等损坏。为了使高层建筑在给水系统竖向分区后减少超压出流情况,应该在谁排水系统的设计中配置减压装置,从而保证水压保持在合理的限制范围内。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节水技术,例如在给水支管上安装孔板、压力调节阀等,更加均匀分布竖向分区的水压。
六、建筑回水系统的开发
我国很多城市已经开始实施计划用水政策,因此不少单位为控制用水量超标现象发生,都在积极改正供水系统,采取多种有效的节水措施,其中对建筑中回水系统的开发就是非常好的节水措施。所谓建筑中水设施就是指在民用建筑或小区内所使用的各种排水在经过适当方法的处理之后再继续返回循环利用于建筑或者小区内,作为杂用水的供水设施。由于中水供给等工程设施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建筑物或者民用小区内的功能配套设施之一,这对于社会和环境效益所产生的影响无法估量,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对于民用盥洗废水,具有水量大、使用时间均匀、水质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因此应该重点作为中水水源加以充分利用。建筑中水处理技术具有水质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管理简单等特性,在资金方面还具有一定优势。建筑中水处理技术应得到广泛的推广。
七、推广使用优质的管材、阀门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新型给水管材不断出现,给设计人员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新型管材不仅在外型上美观,而且在性能上明显优于传统的镀锌钢管。传统的镀锌钢管容易生锈,造成水质污染,这样人们在使用中必须将锈水完全放空才能使用,而且其接头处容易锈蚀而漏水、渗水,造成不必要的用水浪费。如今,钢塑复合管、PP-R管、铝塑复合管、不锈钢管等的出现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阀门是建筑给排水中最常见的配件之一,其类型和质量的好坏也能对节水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设计中,应优先选用性能好、关闭严的阀门。
八、采用节水节能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材
卫生器具和配水器材作为睡得最终使用单元,其节水节能性能将直接对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水节能工作造成影响,其与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工作成效息息相关。在追求卫生器具和配水器材造型美观、功能健全、使用合理的前提条件下,应首要考虑卫生器具和配水器材的节水效果,选择节水节能卫生器具对于节水具有重要意义。使用小容积水箱的马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马桶的冲水量。对于其他配水器材,例如浴盆、洗脸池等的节水功能主要依靠给水配件的性能来体现。充气水龙头和脚踏式开关淋浴都能起到不同程度节水、节能效果。
九、建筑给排水系统水表的设置
对于建筑给排水系统中水表和表前阀门的质量要严格。增加小区进户总水表,可以通过与各户水表进行水量平衡分析,对于及时查处漏水部位提供有利条件。小区给水系统水表是合理利用水分析和水量平和测试不可缺少的仪器。水表质量的好坏最节水效能也具有一定影响。质量低劣的水表计量值不准确,导致供水部门无法正确对用户收取费用,间接影响节水工作进行。
十、控制支管水压,防止超压出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对卫生器具配水点、入户管等最大水压作了限制,但其仅仅是为了防止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因承压过高而造成损坏,并未从防止超压出流的方面来考虑。卫生器具正常使用的最佳水压为0.20MPa~0.30MPa,但规范规定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分区的最大压力不宜大于0.45MPa,这就势必造成一部分给水支管超压出流,根据试验,当配水点压力不小于0.15MPa时,水嘴流量明显比额定流量增大,所以对于支管压力较大时,应进行减压。常用的方法是支管上设减压孔板或质量较好的减压阀等。
十一、雨水的积蓄利用
雨水等也可以作为中水水源被我们加以利用,这已经曾为开发利用水资源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实现水资源持续循环利用、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将雨水就近收集和处理,用于绿化或喷洒街道,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对节省水资源具有深远影响。
结束语: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节水潜力很大,在设计中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水头,应用太阳能热水器,合理控制超压出流,采用新型节水设备、新型热水循环系统,推广建筑中水回用和雨水再利用技术,可以取得良好的节能节水效益。
参考文献:
[1]崔国旺.民用建筑节水措施浅谈[J].中外建筑,1999(4):91—92.
碳减排技术范文5
关键词:建筑 给排水 质量 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目前的建筑工程大多属于高层建筑,而高层建筑具有施工组织管理难度大、垂直高度较高、施工面积较大等特点。因此,在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时一般采取分区安装的施工方法。分区安装施工能够有效利用高层建筑的垂直空间,从而减少工程的施工工期,便于施工组织管理,防止施工作业的混乱。高层建筑给排水分区安装施工有两个原则: 一是按建筑层数分为上、下两个区域或者上、中、下三个区域; 二是按工程安装量的密集程度进行分区,像浴室、公共卫生间、泵房等用水量大并且管道密集程度高的施工要单独分区。对建筑工程给排水进行分区安装施工,能够系统、科学地组织施工,有效地监督和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
一、建筑排水管道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
漏水、堵塞是排水管道常见的施工原因。造成漏水和堵塞的原因有三点:第一,施工中发生的问题。比如施工管材的选用。有时是管材自身的质量问题,以次充好或者是假冒伪劣产品。还有就是没有按照正常的程序来操作,比如没有在安装前进行漏水实验;第二,设计方面的问题。如果设计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已经安装好的管道经常堵塞,无法正常使用等情况;第三,用户自己使用不当。有些用户在使用排水管道时不注意,随意往排水管道中乱倒东西,有些垃圾过大或者是不易排泄,导致排水管道堵塞。
二、 建筑给排水施工的特点
在进行建筑给排水施工的过程中存在以下两方面的特点,首先就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管道安装;其次,就是对给排水管道进行试压,具体内容如下。
1. 管道安装具有的特点
PP-R 管和 UPVC管是这几年给水管道的材料中使用最多的。主要是因为这些材料具有轻便、耐高压、抗腐蚀、质量安全、使用卫生、通水阻力小、使用寿命较长的特性,正因为这些特点使这两种管材非常畅销。加之便于安装,使其成为给排水管道的常见材料。PP-R 管需要在安装前清除管道上附着的灰尘,并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安装。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是不能在热熔中旋转管道,防止加热过度,甚至管道连通后还要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冷却。而 UPVC 管的安装一定要使用排水胶粘结,依据当地气候和温度来调节胶干时间,而且还不能沾水。施工现场环境温差大,只有使用管道伸缩才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在进行给排水管道安装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质量。
2. 给排水管道的试压
对排水管道进行试压也是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管道安装完成之后的全面检测包括检测安装好的管道阀门等设备是否能够满足设计和技术的相关要求规定。一旦发现问题必须拆除或是维修更换,以保证工程质量的安全。具体的检测方法是用临时的短管来代替需要安装的管道,封闭所有的开口处。向管道最低处灌水,最高处放气,注意观察有没有异常出现。一旦有异常,就马上停止检测开始排水。还要进行善后处理工作,完成试压后吹洗所有管道。运用这种试压方法可以及时发现给排水管道中存在的问题,有效保证施工质量。
三、 提高建筑的给排水施工技术的具体措施
通过对建筑给排水施工的分析与研究,针对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 管道施工的措施加热时间、加热温度、接缝压力是管道施工最需要注意的三个方面,钢塑复合管需要在施工时运用螺纹连接的技术,这在施工中叶运用的比较多。利用旋转深度来控制插入管道的长度,并且在管材端口处和管材螺纹部分进行加工以后,还需要进行密封,这就要用到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将螺纹紧紧缠绕起来。而且在施工过程中,管道接口必需用厌氧密封胶密封,养护二十四小时后才能进行试压。需要注意的是施工必须使用专用的施工器材,不能随便替换。在管道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措施,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施工质量与工作效率。
2. W 型铸铁管的施工方法
W 型铸铁管是施工时比较常用的一种管材,这种管材在施工时需要注意的有:第一,下料。要用专业的切割工具来切割管材,这样才能保证管口的平整光滑。第二,连接。施工时要慢慢松开卡箍,把内衬中的橡胶圈取出来。在入管口的一侧将箍套和橡胶圈放好,对齐管口,在接口上放好橡胶圈。最后还要注意锁紧箍套还有紧固螺丝,这样管道连接的工作才算做完了。第三,支架的设置。W 型无承口机制排水铸铁管接口和一般的管材不一样,一般的管材每隔 3m 设置一个支架就可以了,W 型无承口机制排水铸铁管就不行了。因为它的接口是一种柔性接口,虽然在理论上讲支架放在管道中间管道可以保持平衡。但在实际工作中,重心点想要找准还是很不容易,这样的话就不能保证管道接口的平整。只有每隔 1.5m 设置一个支架,这样才可以保证管道施工顺利进行,也可以很好地解决管道外观和管道坡度的问题。
3. 建筑给排水施工的监管
无论是从设计还是从施工来讲,给排水管道都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和过硬的技术来处理种种的问题。尤其是管道的铺设和管道的安装,所以就需要对管道施工进行有效的监督,这也是施工单位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管道施工分为设计、工程施工等不同的时期,那么监管也要分阶段实行,而且要全面覆盖。在工程施工前期,监管工作主要是指在仔细阅读施工图纸,将设计者的设计目的和想法搞清楚,从而保证施工过程与设计图纸最初的设计相吻合,尽量不在施工中变更设计方案。基础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的监管,主要是要注意排水管和给水管的引入管在穿越建筑物以及地下构筑物外墙时预留的孔洞以及设置好的套管。再次,就是装修阶段的监管是否按设计要求准备好了,装修施工阶段的监督主要是系统安装给排水管道,需要注意装修工程不能对原有的管道路线设置和预留管道造成破坏。施工之前必须明确所有管道布置,还要结合装修方案来进行施工。
四、建筑工程室外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1. 控制管沟的质量。即管沟的坐标、标高都要满足规范和设计的要求,在一定的范围内运行误差的出现; 在结实的老土上铺设管道和管道的支墩,在未经处理过的松土和冻土上是严禁铺设的。
2. 严格控制室外架空管道和上面的架空支架质量。也就是说支架的标高、坐标应满足管道的标高,满足管道的泄水、放气要求。正确的支架结构,稳定牢固的设置,整齐排列的支架,从而使得支架和管子之间的接触更加紧密。
3. 严格控制管道铺设的质量。这个过程中的重点是对管道坡度、基础垫层进行控制。非金属管道往往进行碎石以及混凝土的垫层铺设,在实土上进行基础垫层的铺设,对松土应进行处理,在测量、放线和挖土以后确定正确的基础垫层坡度和标高,坡度的设置必须达到规范和设计的要求。
4. 严格控制管道接口的质量。非金属管道在承插口处往往采用的填料是沥青胶泥、水泥沙浆等,在进行管道的接口时应保持间隙环缝的均匀性,在填料时应使用小锤进行敲打使其逐渐到达密实、平整、饱满的程度,在平口混凝土管道中通常使用抹带接口的方式来进行,确保管径能够小于管口的浆皮,管径大于管口的浆皮时将可以采用管子凿毛的方式,在将管口进行对齐后对规定厚度和宽度的水泥沙浆进行涂抹,并且保证抹带之间没有间断和裂缝,达到均匀一致。
五、结语
综上所述,给排水施工是建筑项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只要不断提高给排水施工的技术水平,才能有效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给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空间。随着我国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建筑给排水工程,人们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广大工程师和设计人员需要在设计和施工时多多总结经验教训,加强整个工程施工的监管和管理,正确处理好常见问题,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卢文英.建筑中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10(05).
碳减排技术范文6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环境要求;节水技术
1 建筑给排水实用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1.1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超压出流的控制
我国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3.3.5 规定: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竖向分区压力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于0.45MPa;
②静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减压或调压设施;
另外第3.3.5A规定:居住建筑入户管给水压力不应大于0.35 MPa。
根据《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6.1.12条规定,用水点水压大于0.2 MPa的配水支管应设减压阀。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给水系统的压力控制一般是以满足最不利点的水压为控制标准的。所以在给水管网中的大部分区域的供水水压均大于给水配件所需要的额定流出水头,特别在高层建筑尤为突出。因此,如果给水配件前的静水压力大于其所需要的流出水头,那么其流量就会大于其额定流量。超出额定流量的那部分水量没有产生正常的使用效益,也是浪费的水量。通常我们不易察觉和认识这种水量浪费,据此也称之为“隐形”的水量浪费。
根据规范规定居住建筑内使用的卫生洁具及给水配件的最低工作压力除延时自闭式冲洗阀最低工作压力为0.1 -0.15MPa外(可改为冲洗水箱浮球阀大便器),其它卫生洁具及给水配件的最低工作压力均在0.05MPa左右。笔者通过多年的工程设计实践总结认为在满足最不利点压力为0.05MPa的条件下,控制进户管压力为0.10MPa,即可满足住户的使用要求。当配水点处静压力大于0.20MPa时,即会形成超压出流,应采取减压措施,也可以采用减少管径的方法,以减少超压出流量,以达节水目的,可在水龙头出口处装设控流装置;也可在水表前装设调压孔板;通过节流塞或减压阀实施减压。
1.2 竖向分区
根据规范要求和工程实践,对于高层建筑的给水管网通常需要进行竖向分区,分区的基本原则是:对市政给水管网的压力要充分利用;要满足管道及配件承受的静水压力、使用方便、节能节水等方面的要求,
1.3 合理选择给水方式
在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中,对于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规划设计的核心就是确定的给水方式: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和供水安全可靠。关于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供水形式总的来说可概括为:高位水箱给水方式;叠压供水方式;气压给水方式;减压分区给水方式等基本类型。应从建筑的具体要求考虑系统的选择,必须综合考虑每种形式的具体使用条件和优缺点,科学、合理的进行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给水方式相结合,在尽量做到节约的同时,也要满足使用功能、消防功能。
1.4 高层建筑的内部给水管网科学的布置
从建筑内部给水网的布置形式来看,有两种不同的分法:
(1)根据内部给水管网的形式差异分为两种形式:环状网和枝状网。
(2)根据建筑内部横干管的位置差异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形式:下行上给式、中分式和上行下给式。在给水管网的布置方式上应结合具体的使用要求和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2 分别单独设置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
在高层建筑给水设计中,宜将消防给水系统和生活给水系统两者分别单独设置,其原因是两种给水系统分别要求有不同的水压。首先从保护水质和消防泵定期试水维护管理角度出发,生活、消防水池、管网和高位水箱均宜分别独立设置;其次采用分设吸水管方法,使设计简化,设备的维护管理方便;再次分建贮水池对减少单个水池的占地面积,优化地下室的设计、有效利用地下室非车位面积、减少车位的占用、降低综合造价起积极的作用;最后高位水箱出水管上止回阀必须水平安装。根据相关规定:在生活给水系统中,按静水压力不大于0.35MPa分区为宜,而在消防给水系统中,按静水压力不大于1.0MPa分区为宜。如果按消防要求水压值进行分区的时侯,那么将会使生活给水管道超压从而造成超量供水等一系列问题;如果降压节流是常年通过采用减压阀进行的,那么也必然会造成电能的大量浪费;如果分区是按生活给水水压进行的,那么就会相对增加水泵机组数目。因此,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节能节流、运行管理方便、节约工程投资,都应该要分开设置生活、消防给水系统。这样的好处也就是适宜合理确定各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的压力值,为防止能量的流失以及浪费。
3 对生活给水管道中减压节流问题的重视
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发生超压出流是由于给水管道出水压力过大,这对水资源也会造成很大的浪费,这一点在节能方面也往往比较容易被忽视,原因是在分区后,各区最低层配水点还是会达到0.3MPa-0.4MPa超高的静水压。通常在计算流量时,其前提条件是:卫生器具的额定流量是在流出水头为0.05MPa-0.20MPa所得的。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进行减压节流,对于卫生器具的实际出水流量粗略来计算,也将会是额定流量的4-5倍。而水量浪费、水压过高的弊病也是此造成的后果,严重的还会产生水击、噪声和振动,致使管件损坏、破裂。
控制给水系统配水点的出水压力是减压节流的有效措施,目前,为防止部分供水点超压,已有设计单位提出在配水点前安装节流孔板、减压阀等预防措施,为用户提供适宜的服务水龙头,使竖向分区的水压分布更加均匀。因此,减压节流的问题,在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竖向分区后也必须要引起重视。
笔者认为对于高层建筑的加压生活给水系统可以在每个加压供水分区的上部四层不设置减压措施,下部几层均设支管减压阀。设计依据,顶层入户设计管压力为0.1 MPa,层高按3m计,以满足《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规定的用水点水压不大于0.2 MPa的要求。对于高层建筑的消火栓系统可以除上部8-9层不设减压措施外,其余下部几层均设减压稳压消火栓。设计依据,栓口出水压力按0.35MPa计,最不利点按0.25MPa,层高按3m计,以满足“建规”“高规”规定的消火栓栓口的出水压力大于0.5 MPa时应采取减压措施的要求。
4 结语
根据给排水工程设计人员的实践成果以及失败的经验教训,这告诉人们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必须要有一个较大的革新尤其是在设计的观念上,或者说必须要对排水工程树立起新的思维,新的认识,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给排水工程设计质量提高的有力保证,即良好的建筑形象和良好的功能的高度统一。良好的功能可为使用者创造更舒适、安全和整洁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苏凯兵;浅谈建筑给水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措施[J];给水排水;2010年S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