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研诚信管理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研诚信管理体系范文1
创新创业教育,就是指进行从事事业、商业、企业等活动和过程的教育与进行进取心、探索精神、冒险精神等心理品质的教育。只有将专业教育与创业创新教育有机的融合起来,才能为当前的高等教育注入“旺盛的生命力”,促使高校培养出合格的优秀人才,促使高等教育满足社会的需要。
一、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高效转变培养目标的基本需求
以往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比较狭窄,局限于培养学生“基本就业”或者“考研深造”。随着“综合发展”教育教学理念的普及和推崇,高校在进行学生学术能力教育的基础上,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创新创业教育。设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仅是顺应新形势的巨大创新的必然需求,同时也是顺应“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趋势。通过创新创业课程来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将培养目标转化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创业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有效的提高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缓解就业压力近年来,各项统计数据均指出,我国每年的高校毕业人数不断增高,旅游管理专业也不例外。然而,社会在短期内的就业岗位是有限的,在这样的矛盾背景之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国家十分重视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先后出台了数项相关规定以期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此时,如果部分大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创业,那么势必能够有效的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通过设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和能力,为实现创业促进就业的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关于课程体系改革思路的几点建议
(一)设立科学合理的一般型和专业型课程
通过前文的叙述可以看出,旅游管理行业迫切需求创新创业人才。为了顺应行业和培养目标的要去,旅游高校设置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的课程体系中需要包括一些一般型创新创业课程必修和选修课,并在此基础上设立专业型创新创业教育。实际设立课程中,可以结合地方旅游发展实际,并结合教师的创业经验,或引入优秀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的融入到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全程覆盖式”教学。
(二)设置“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的优势在于:兼顾理论和实践,受到场地、时间的限制小等[3]。通过设置“第二课堂”,能够在实践中校验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理论,并且能够为之后的创业累积经验,具体的第二课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开展“创新创业讲坛”。充分利于教学资源,借助校友、社会的力量,为学生组织高质量讲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冲动,向学生传授创新创业的知识与技能。2.开展“创新创业讲竞赛”。校方可以组织“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烹饪大赛”、“导游服务技能赛”等活动,从而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的团队精神、创业能力、交流和组织、管理能力,通过竞赛形式来模拟创业实践,为学生积累宝贵的经验。
(三)建立“实践基地”
1.“实体+企业”模式校方可以组织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经营管理活动,或者进入校企进行实践和锻炼,对于有条件者可以允许其利用课外实践进行投资少、风险小的创业实践,为学生毕业后的创业提供“实战演习”的场所,帮助学生积累创业的社会经验。2.“工学结合”、“勤工助学”模式“工学结合”、“勤工助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自立自强的创业能力。校方可以充分的挖掘、开辟校内外的创业市场,在校内(外)建立“勤工助学”基地,选择有管理规范、行业代表性的企业让学生进行实习和实践,或者将社团活动、勤工助学活动“市场化”、“项目化”。为学生提供创业环境,让学生在实习实践中理解创新创业的精神,掌握创新创业的能力。
三、结语
科研诚信管理体系范文2
【关键词】高校 科研管理 信息化建设
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创新基地,近年来,高校科研项目不断增多,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信息日新月异,使科技管理部门任务越来越繁重。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增大了工作难度。管理工作跟不上,便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高校内部的科研状况,更无法跟踪、引领世界高新技术发展前沿。从二十世纪90年代起,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开始应用于高校的科研管理中。与传统的管理手段相比,信息化技术的使用给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使得科研管理的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科研管理的准确性得到极大的提升,降低了一定的成本。
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科技信息网站建设;2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3办公自动化系统;4决策支持系统。
1.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大部分高校存在一些关键共性问题
1.1 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存在信息孤岛现象
随着业务信息化的不断增多,部门间协同已不再是简单的技术实现问题,而是盘根错节的管理问题;职能部门之间条块分割严重,工作人员墨守成规,无法突破目前的组织架构和管理职责划分;特别是随着学校往两级管理方向发展,学校和院系两级均不由自主地以自身业务为准,校级层面的工作往往忽视院系层面的个性化要求,院系的想法和建议则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反馈;院系的部分业务工作得不到校级部门重视时,往往又各自为政,造成新的、更多的信息孤岛,信息资源不能共享,最终导致管理脱节。[1]
1.2 现存的管理理念和模式需要改变
我国高校科研管理长期以来的实践,都是“重管理,轻服务”,对科研人员和科研项目实行机械化管理,缺乏人本观念;[2] “事务性工作”的观念影响较深,缺乏主动服务科研的意识、创新性观念滞后。
“重申报,轻过程”,忽视项目的过程管理。在项目量化评价中,往往将项目的数量、类型作为衡量高校科研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高校对项目的申报特别关注,一旦项目申报成功,对项目的执行过程和经费的使用管理重视不够。
“重成果,轻转化”,目前,一些高校建有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平台,但是这些平台只是简单地对已有的科研成果进行公布,在成果转化服务上不成体系,通常是企业通过网络搜索找到相关成果,然后通过高校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联系洽谈。在这个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科研成果更新速度慢,科研信息形式单一;成果转化路径过长;成果转化管理过程不健全。[3]
因此,高校长期陈旧的科研管理理念和模式,还未能与现代化的大学科研管理理念和模式相接轨,滞后于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发展需求。
1.3 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有待改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
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包括信息网络、信息化标准体系、信息化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等,是相关人员开展信息化应用的公共支撑。一方面,高校的人员密度大,对网络带宽的要求较高,国内高校经常会出现网络拥堵的状况;另外一方面,高校的网站也频繁遭到恶意攻击。清华大学的主干网多次受到美国安全局的恶意攻击就是一个例证。同时,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立也不够完善。
1.4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信息化应用和服务能力有待增强
队伍建设不仅包括信息化机构的队伍建设,也应该包括科研部门信息化所有相关机构领导和工作人员,甚至广大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工作的培训。由于信息化发展定位以及信息化与学校发展的关系没有很明确,没有形成良性互动,这样信息化机构以及信息化队伍建设就不可能得到重视。
2.解决关键共性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2.1加强组织协调,实现资源共享共建
高校信息化的建设与实施要整体规划,要把科技信息化的建设纳入全校信息一体化建设方案,成为高校信息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才不至于形成“信息孤岛”。因此,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克服“重实施、轻规划,重技术,轻管理”的错误认识,组织有关信息技术、科研管理等人员进行充分的前期调研,弄清真实的管理需求,在规划形成的框架指导下,采用有效的实施途径进行分步实施,保证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标准和规范,与学校其他各系统保持信息畅通,实现有效共享。[4]
2.2 树立新的科研管理理念,改善科研管理模式
一是以人为本,提高管理服务。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对于高校科研人员来说,如何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尊重需求”是当前科研管理理念确立的标准之一。目前高校的科研人员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还要承担一定量的教学任务;科研人员的压力普遍较大。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建立现代化科研管理的第一要务。要仔细研究科研人员对信息化的要求,提高他们对科研信息化的参与度;对于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要加强研究,择善而从;尽快提升科研管理的服务水平。
二是注重过程,强化监督管理机制。随着高校科研项目和经费数量的增加,如何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和经费使用监管成为当前各科技主管部门和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一方面,要利用信息化手段,针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组织、监督与管理,实现从项目的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成果转化的全程管理,监管项目的执行进度和完成质量。另一方面,利用信息化手段,针对经费的使用、外拨、预算调整等加强监管。
三是缩减路径,实现成果高效转化。通过建立“对外成果管理服务平台”以及“企业需求管理服务平台”,将高校现有适合转化的科研成果及时给企业,使企业在第一时间获得有价值的科技信息,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和科研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寻找对口的专家教授。如此一来,成果转化的途径大大缩减,效率大大提高。
2.3 改善支撑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高校要对光缆系统进行升级扩容,提高网速。配备出口流量控制和分析设备以提高网络带宽的有效利用,同时针对重点应用进行保障。
二是根据学校制定的信息标准体系,建设统一规范的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可信可控的管理平台。增加出口硬件防火墙系统、入侵检测系统和反病毒软件为校园网络提供安全防护保障。增强数据冗余和备份能力,保障数据安全。升级现有网络管理系统,完善对校园网日益庞大的信息监控需求。实现网络拓扑、网络性能全面管理。2012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教育管理信息教育管理信息代码》等七个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的通知,正式了“教育管理信息(系列)标准”中的《教育管理基础代码》、《高等学校管理信息》等七个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本次的标准构建了完整的教育管理信息标准体系结构,是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的重要保障。
2.4 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
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保障。造就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信息化师资队伍、专业队伍、管理队伍,为信息化提供人才支持。学校信息化队伍要清楚本校的信息化需求,与外部合作伙伴能够沟通对话,形成良性互动,甚至可以凭借自身力量独立完成学校部分、甚至全部信息化工作。
具体来讲,信息化队伍建设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要提高科研人员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加强对科研人员信息化使用能力的培训,既要将信息化使用能力作为新教师培训的一项内容,同时也要加强对已在岗科研人员信息化使用能力的培训。
第二,要建设专业化技术支撑队伍。明确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制定相应的评聘办法,逐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待遇。持续开展信息化专业人员能力培训。
第三,要提升科研管理信息化领导力。建立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制度,开展管理人员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提升信息化规划能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逐步建立工作规范和评价标准,将管理者的信息化领导力列入考核内容。
总之,要破解科研管理中遇到的一些瓶颈问题,必须引入信息化科研管理的理念和模式,实现科研管理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从而提高我国高校的科研水平,促进人才培养,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宓詠,张凯,陈翼.复旦大学:"十二五"服务优先[J].中国教育网络,2010,(9):19-21
[2]刘先芳.浅谈新时期我国高校科研管理理念与机制的创新,科技创业月刊[J].2006,19,(2):120-121
[3]李恒,王小绪,宋德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J].创新,2008,2(4):98-100
科研诚信管理体系范文3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践课程体系;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206-0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简称“信管”)是一门集计算机技术与管理技术于一体的交叉学科。一般说来,交叉学科总是通过若干不同的传统领域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在衔接处产生的[1]。交叉学科的定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突出应用性实践教学,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社会需求实现无缝接轨,是办学的特色所在,也是专业的定位所在。而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1998年7月6日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林业信息系统等5个专业统一归并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专业代码为110102),成为《目录》中“11管理学”门类的二级类目“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之下的4个专业之一[2]。本专业综合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特点,综合性、实践性很强,要求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使学生具有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信息处理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及组织实施的能力。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必须开设一定量的实践课程,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现状分析
随着信管专业的发展,每个设立本专业的院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背景不同,在专业调整过程中对专业内容和专业范围的理解也有差异,导致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教学体系差异很大,多数情况下只是经济学、管理学和计算机技术的简单堆砌。在实践体系方面,各校的共同特点都是以计算机技术类课程为依托,以软件开发类型的实验为主。有时在多个实验中,虽然具体的实验题目不同、使用的开发工具不同,但是对于学生的能力训练来说,并不能获得实质性的提高。将当前同类院校信管专业实践课程进行综合比较,笔者认为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实践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各校的信管专业在实践类课程设置甚至在整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上都有很大差别。加之整合过程中的简单照搬照抄,使实践教学缺乏清晰的层次和主体结构。但实际上对同一个专业来说,应该围绕培养目标设置主体的实践课程结构,主干课程部分不应有太大差异。
2.实践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相脱节。陈旧的教学内容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一些课程中实用的软件版本过低,或者干脆是已经被淘汰的工具,使学生学习后步入工作岗位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实践授课内容与社会发展需要的距离归根结底是由于实践课程体系设置的不合理和教师的知识能力没有跟上社会的发展变化。
3.教师知识结构更新慢,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由于信管专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结合紧密,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不但是社会企业中的人才要求,更是高校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作为高校教师不关注同行业发展的动态,只埋头于讲台,势必造成教出来的学生进入社会先被淘汰,然后自身逐渐也被淘汰的结果。
4.教学效果不理想。这是目前同类院校信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一个常见问题,非常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但是对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且实验多以验证型为主,缺乏综合型实验以及相配套的实验体系,导致实验效果不好[3]。
5.实践课内容缺乏创新性。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都是由教师指定题目,学生完成题目的细节,在此过程中学生并没有机会接触真实的企业应用环境。所以在实验环节的设计上,要注重实验情境的真实性,让学生尽早熟悉实际企业中将会遇到的问题,并学习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
基于以上的问题,如何设置科学合理的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具有系统性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使理论教学更好地与实践教学无缝融合,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实践课程与理论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信管专业要想突出应用性的特点,就必须把二者融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人才的需求。通过实践教学模式,有计划、有组织地把科学知识、思维方法、操作技能等传授给学生,可以引导学生去创造、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素质,开发其潜能,发展其个性,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积极性。
1.从专业定位分析能力结构。从专业定位中可以看出信管专业的核心专业能力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能力。在实际的学生培养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把这一能力分解成多个具体的专业能力,如下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信息系统开发能力包括五个部分:管理信息开发能力、管理能力、程序设计能力、信息应用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分析了信管专业的能力结构,对应的实践课程内容设置也应该与能力要求相适应。在课程体系设计时,每个具体的能力对应一组课程,这组课程组成一个教学模块,完成相应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的设计可以归纳为:一个目标和三条线构成一个体系。具体见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如图2所示。一个目标就是一个大的专业作品,整合了所有的专业知识能力,是整个课程体系系统的实践成果;而三条线是四大能力要求的相应实践课程设置,分别是计算机类实践课程体系、管理类实践课程体系和综合类实践课程体系。以三条线为依托,作为基础能力实现专业最终要求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在其中的综合类实践课程环节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系统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的方法和技术,在适合的软件开发环境中完成简单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4]。
2.与社会多层次需求接轨的培养模式。信管专业培养的是具有坚实的现代管理科学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系统工程方法的综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这只是一个大的培养目标,不同的工作环境对人才的具体需求是不同的。那么,在学生准备就业前,就可以先注意当前不同企业对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的要求,共性的和特殊性的都要关注。前者是对行业而言的,就毕业生进入社会前在学校已经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和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达到的能力和目标,而后者是毕业生在就业前就自身关注的单位进行的有针对性的自我提高,当然也可以通过实践综合教学帮助完成。
3.开设具有特色的实践课程。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都有自己的重点建设学科,而这些学科在实践应用领域都与信息技术有相当部分的交叉,这部分就可以作为信管专业的实践课程和研究内容开展,以体现专业的特色教学。因此专业培养体系中,必须要加强重点学科相关知识的培养,开设相关特色课程,尤其是系统软件模拟等相关特色课程。
4.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探讨校企合作的实验室建设新模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然建立在较强的动手能力的基础上,而其平台就是先进的实验室等硬件设施。在功能构造方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验室应以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基础平台,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软件为载体,以科学组织的案例、数据、图表和知识系统为实验教学材料,构造一个功能齐全的专业教学实验教学系统,并根据专业的发展不断更新实验硬件及软件设备[5]。
5.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水平的关键所在。信息科学是当今发展更新最快的一门学科,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及开发工具无时无刻不在迅速发展与变化,从而导致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不断更新和调整才能适应它的发展。一个知识内容结构陈旧的教师,很难想象可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所以,作为专业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让自己具备能够适应社会对专业的发展要求,才能够在课堂中有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得以完善。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上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适应社会发展对专业的要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才是专业长期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姜灵敏.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翟丹妮,黄卫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6,(10).
[4]罗嗣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 (ETT),2010.
科研诚信管理体系范文4
关键词:工商管理 创新创业教育 重构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c)-0187-02
1 创新创业教育的产生
从20世纪初期,美国青年商业社便开始商业实践教育,针对高中生进行早期的创新创业教育。而在20世纪中期,美国在哈佛大学开办了第一门创业教育课程。而20世纪中叶后期,创业热潮便开始在美国流行开来,美国的创业教育也受到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创业者的推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创业教育开始走入美国的教育体系。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对美国创业状况的调查统计中显示,自1990年开始,麻省理工师生进行创业所创办的公司数量平均每年可以达到150家,而在1994年,这些创业者为社会提供了共计110万个就业岗位,且创造了2320亿元的销售额。而在硅谷,斯坦福大学师生创办的企业就达到了60%~70%。在英国、法国以及日本等国家,创业教育已经走入初中教育体系中,成为了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全世界范围开始掀起创业教育热潮,直至20世纪末,全世界开办创新创业教育专业的大学从初始的16所增长到1050所。时至今日,开办创新创业专业的学校已经有1600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已经达到了2200门。
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专家柯林・博尔提出未来人应获得三本教育护照:首先是学术护照,其次是职业护照,最后则是个人事业心以及创新技能的证明。对于具有事业心以及创新思想、能力的人,柯林・博尔等人是这样评价的,“对于变化持积极的、灵活的和适应的态度,视变化为正常、为机会,而不视其为问题。一个如此对待变化的、具有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人,具有一种来自自信的安全感,处理危险、冒险、难题和未知,从容自如。这样的人具有提出新的创造性思想、发展这些思想、并坚定不移地使之付诸实施的能力;这样的人有能力并勇于负责,善于交流、谈判、施加影响、组织和规划。他是积极而不是消极的,有信心而不是朝三暮四的,有主见而不是总依赖着他人”。
2 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
“创业教育”,这种理念要求在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之外,还需要将事业心教育与开拓技能教育放在教育教学的重点。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创造,本质在于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能力、热爱岗位的工作者,而并非传统教育体系下的求职者。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培养个性化人才和创新性人才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讨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时就相关问题提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用人机构或个人正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它为学生灵活、持续、终身的学习打下基础”。创业是一种新型的素质化教育,是适合时展的教育。其以创造和个性为前提,实现知识向产品的转化,可以说是具有社会性的综合活动。通过在高校中开办相关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教授学生如何克服创业、创新过程中的困难和风险,令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竞争环境,在社会竞争浪潮中成为发展的强者,在毕业后能够不畏社会压力,大胆地开拓属于自己的事业。
2002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在北京召开了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后,中国高校才逐渐开始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对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形成自我就业意识,并在毕业时具有发展的眼光、创业的胆识、开放的观念、较强的组织与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刘动菊,2007)。而这些的实现就需要大学对学生以合理科学的教学手段在观念和能力上予以培养,同时还需要营造具有创业氛围的校园文化,将创新创业教育从精神上以及理论上提升到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社会发展的层面,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同时树立创业成功典范和榜样。
3 创新创业教育推广阻碍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了四方面的推广阻碍:首先,教育观念落后,很多学校只是将创新创业作为一种课外的技能培养,只通过活动和讲座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兴趣,但并没有真正纳入课程体系中。其次,师资队伍不完善,很多学校创业教育授课教师学术能力优越,但缺乏实践和经验。再者,没有完善的体系教材。虽然很多大学开始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并设立了相关课程,但是由于教材体系不完善,并没有成熟的教学评估标准和教材,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受限较大。最后,创新创业活动只是纸上谈兵,流于形式。
4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及实践体系重构的必要性
作为高校管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工商管理专业每年都为社会输送大批专业人才,因此对工商管理专业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具有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工商管理专业的体系重构具有适合性。在创业创新培养方面,工商管理专业具有先天优势。该专业的学生在系统化教育过程中就掌握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以及战略管理等市场竞争的基础知识。而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则进一步推动了学生对市场的了解,这种教育体系重构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创业,提高学生的开拓能力。
其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具有紧迫性。由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本身掌握了经济基础理论之上,具备了多方面、多元化的管理经验,是专业化的管理人才。但是就目前的市场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状态分析,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法只能造就普通的管理人才,已经无法真正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所以教育实践体系重构需求十分紧迫。
最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具有现实性。目前社会竞争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多方平台和优越的政策支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本身就可以意识到这种形式,并渴望可以接受更多的创业培养,掌握创业技能,尽早地在创业中将自己所学的工商管理知识应用其中。
5 结语
通^上述分析可以总结,对工商管理原有课程进行细化和优化,对人才差异性培养进行研究,将特色培养作为新时期工商管理教学体系目标。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创新创业培养课程安排,树立学生的创业意识,从知识和技能方面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创业的兴趣和创业热情。除此之外在就业观念上引导学生,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现代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在推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培养更多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西凤茹.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与支持体系完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0):3-4.
科研诚信管理体系范文5
【摘要】本文阐述了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的目标和作用,分析了构建财务信用管理体系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信用销售越来越成为企业广泛使用的手段。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内的企业在一个更为开放的市场环境中竞争,这对我国企业遵守国际市场交易信用准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目前的财务信用管理体系尚不健全,企业的财务信用管理问题也越来越显露出来。能否建立和实施科学的财务信用管理制度,增强企业抗拒风险的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强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成为摆在政府和企业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笔者仅对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途径略作探讨。
一、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的目标和作用
(一)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的目标
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是一个综合的体系,包括信用管理组织制度、客户信用评估制度、客户授信制度、应收账款监控制度、逾收账款追收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等。构建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的目标是:通过合理而有效的措施,减少客户失信行为的发生以及失信行为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消除客户信用风险发生的隐患,在信用风险防范的基础上,实现与客户共赢的局面;实现社会信用资源的整合,提高自身的信用管理水平,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
(二)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的作用
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首先,有助于我国企业的市场开拓。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经济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借助信用交易手段来扩大市场需求,一个国家的市场规模会因信用交易而放大数倍。在信用缺失的交易环境中,只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交易双方必须有现钱、现货,否则交易就无法进行;在良好的市场信用环境下,企业在进行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一部分采用现金销售的方式,而很大一部分则采用赊销方式,通过对应收账款的投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销售竞争力,以扩大销售额。
其次,有助于企业的融资。一方面通过建立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克服我国企业融资中的抵押担保问题可直接弥补企业信贷融资缺口;另一方面通过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来改进我国企业信贷市场的信息结构,提高银行对企业类型的识别能力,减少企业信贷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改进信贷市场效率,也会间接地增加对企业的信贷供给。
再次,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交易风险。信用市场中信用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授信方不能准确知道受信方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只能根据受信方以往的信誉状况和信用记录对受信方守约、违约概率做出判断。在授信方和受信方博弈的过程中,受信企业如果是信誉良好的企业,即信誉价值大于违约收益,企业的最优选择是守约;如果是信誉较差的企业,即信誉价值小于违约收益,企业的最优选择为违约。企业通过信用中介机构查阅信用档案可以便捷、低成本地获得潜在交易伙伴的信用记录,根据交易伙伴的信誉价值确定授信额度,从而有效降低交易风险。
二、构建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的制约因素
财务信用缺失和财务信用管理滞后的现状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企业的发展,为改变这一现状,应尽快建立我国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通过对当前我国企业财务信用管理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构建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一)企业管理体系运行的环境较差,缺乏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信用法制和文化环境
从法制方面来看,相关法律还缺乏系统性,有的法律法规过于笼统、抽象,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一些信用信息的采集和共享方面也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执法的空间过于宽泛;在某些失信和诈骗案件的审理中,还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对尚未达到刑事犯罪程度的失信行为惩治不严肃,失信者付出的成本小于失信的收益。从文化环境来看,社会主体普遍缺乏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守信意识和信用道德理念,社会没有真正树立起以讲信用为荣,不讲信用为耻的信用道德评价标准和约束机制。
(二)企业内部普遍缺乏基本的信用风险控制和管理制度
在正常情况下,任何一个企业都应把财务信用管理当作财务管理的灵魂,但我国多数企业甚至是国有大型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规范,普遍缺乏健全的财务信用风险管理制度;而中小企业则或是出于避税的目的不愿建立规范的财务信用管理制度,或者是因为家族式管理还不会建立财务信用管理制度,导致信用缺失问题更加明显和突出。企业内部普遍缺乏基本的信用风险控制和管理制度,缺少专业的信用管理人员。由此带来的因授信不当导致合约不能履行以及受信企业对履约计划缺乏管理而违约的现象频繁发生;因对客户的信用状况缺乏了解也使许多企业屡屡受骗上当,造成大量的经济纠纷和交易损失;同时,由于一些中小企业产权制度不合理,内部治理结构不规范,也导致了企业财务信用管理的基础难以落到实处。
(三)我国信用中介机构的市场化程度很低,企业的信用支撑体系发展不到位
目前,我国的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发展滞后,虽然也有一些为企业提供信用服务的市场运作机构(如征信公司、资信评级机构、信用调查机构等)和信用产品(例如信用调查报告、资信评级报告等),但不仅市场规模很小,经营分散,而且行业整体水平不高,相关信用信息缺乏完整性和有效性,市场竞争基本处于无序状态,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而科学的信用调查和评价体系,企业很难得到财务信用管理的技术和信息支持。同时,由于缺乏中介机构,使得企业的财务信用状况得不到科学、合理的评估,市场不能发挥对企业财务信用状况的奖惩作用,企业也缺乏加强财务信用管理的动力。另外,企业的资信调查体系、财务信用评估体系、财务信用担保体系等信用支撑体系均发展不到位。
三、构建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的途径
在我国,加强对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一个完整的企业信用体系,既应有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有效的企业财务信用管理部门,也应有完全市场化运作的信用中介机构主体,还要有对信用产品有强烈需求的信用产品使用者。构建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快建立健全企业财务信用管理的相关法规
完善企业财务信用管理的相关法律是构建财务信用管理体系的第一步。在立法和执法方面,一是国家要尽快建立和完善财务信用管理特别是中小企业财务信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美国早在20世纪60―80年代的20多年期间,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公平信用报告法》为主体的比较完整的信用管理立法框架体系。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进一步完善《公司法》、《破产法》、《合同法》、《担保法》等法律的有关条款,加快研究制定《信用管理法》或《中小企业信用管理法》,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企业财务信用管理方面具体的条例和实施细则。二是要用法津法规支持建立企业的信用基础,如支持发展商业化的企业征信业和信用评估业,严格规范涉及企业信用信息采集、使用及评估活动的机构和组织的行为,用法律法规确保信用记录和报告机制的公平和高效运作。三是要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各级地方政府在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工作中应树立大局意识,高举诚信的大旗,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地结合起来,摒弃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按市场规律管理经济,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排除干扰,公正办事,严格执法,坚决严厉打击企业的各种逃废银行债务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二)明确体制转换期政府在财务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中的职能,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基于我国体制转换和经济发展水平,我国政府在财务信用体系建设中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信用恶化和政府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治理的基本原则应是政府以外在制度的建设促进内在制度的演化,而不是直接参与企业内在信用体系的运作。政府应健全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机制,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出企业信用管理方面具体的条例和实施细则,使中介机构能够依法收集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资料,为发展商业化的中小企业征信业和信用评估业创造健全的法制环境条件。通过法律程序明确政府或有关部门行使信用惩罚的权力以及行使权力的界限,对失信行为的界定和惩罚应准确、适当,引入处罚时效机制,以利于营造惩恶扬善的社会氛围。政府还应按照“制定政策、创造环境、加强监管、提高信用”的原则,鼓励企业加强财务信用管理,推进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建设。
此外,企业财务信用的最终确立要靠现代企业制度,产权不清就无法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实现责权利的内在统一,使企业明确失信风险和责任。所以我国应通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产权制度改革,真正地做到政企分开和产权关系明晰,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建立所有者对企业和银行经营的监督约束机制,使信用交易的授信方有清晰的产权边界,能够独立地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和市场的作用,深化企业改革,建立产权约束机制,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加快企业信用工程的建设。
(三)建立与企业自身相适应的信用文化,增强经营者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精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信用是企业价值观最为重要的部分。构筑企业诚信文化就是要在企业里树立起“信用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的意识,每个企业都要依靠自己对其它企业及社会交往规则的遵守来获得社会的尊重和信任。尽管我国传统文化中并不缺乏诚信的传统,但由于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耕经济基础之上的,具有封建性和很大的局限性,现代化的传统诚信模式,赋予了企业信用以崭新的含义,公开竞争、自由竞争以及对游戏规则的遵守是企业信用在市场经济时代所永远追求的价值理念。要把信用作为企业安身立业的基点,时时处处精心打造企业信用大厦。
公民的信用意识与企业的守信理念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增强的。加强教育,提高道德素养,增强人的法律观念是建设信用的社会基础。企业在职工教育中存在重业务技术,轻信用教育的倾向,有的企业领导还指示企业的采购、销售人员如何去蒙骗,如此,难言信用建设。因此,要把信用教育作为国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强化其信用意识和观念,提高其信用素质,激活其对信用的有效需求;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监督作用,大力倡导和推动以诚信为核心的市场经济伦理道德建设。
(四)加强企业信用支撑体系的建设
资信调查、评估、担保、咨询等社会信用中介机构是企业财务信用的支撑体系,应积极培育专业的信用中介机构,规范信用中介机构的行为,充分发挥信用中介机构的作用。
首先,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资信调查体系。根据我国实际,目前应在法律框架内,按照规范、有序和不搞重复建设的原则,参照德国和法国以中央银行建立的中央信贷登记为主体的国家社会征信管理体系的模式,充分发挥人民银行信用登记咨询系统和工商、税务部门年检系统的作用,建立一个直属中国人民银行的专门职能机构,或由国家主要金融机构参加的、非盈利性的会员机构,全面负责全国企业征信管理,并集业务、技术管理为一体,具体实施征信采集、信息加工、提供征信产品、维护和完善系统等工作,随时在全国信贷登记咨询网络上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公示。其次,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信用评估体系。针对我国入世后的形势,抓紧组建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全国性或区域性的权威性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机构,打通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竞争的通道。同时,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严格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的信用评估行为,进一步完善这类中介机构的执业规范,对蓄意出具虚假验资报告、资产评估报告及审计报告、质量认证等中介机构要严厉追究责任,直至取消相关执业资格,避免类似“银广厦”公司事件、“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违规现象的发生,净化企业评信环境。最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针对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目前面临的运行困境,建议政府部门一是要加大对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扶持力度;二是要协同各级人民银行加强信用担保机构与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工作;三是要督促信用担保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四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信用再担保机构,探索建立由政府全额出资的“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司”,对产业投资基金提供保险或再保险,逐步形成分散中介机构担保风险的信用辅助体系。
(五)培养专业的财务信用管理人才,加强企业财务信用管理的内部自律和外部监督
把加速培养一支高质量的财务信用管理人才队伍作为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要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培训一批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人才,建立财务信用人才的资格考核和认证制度,进一步完善对现有的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人才的管理、考核、监督机制。重视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教育,提高企业、个人和全社会的信用观念,为营造一个良好的财务信用环境创造条件。
科研诚信管理体系范文6
我国加入WTO之后,经济、金融全球化使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更加复杂,国内信用缺失现象非常严重,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我国加入WTO后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问题。
一、我国信用缺失现状及危害
目前我国信用缺失现象严重,大量企业任意逃废银行债务,企业之间相互拖欠“三角债”,证券市场各种违规现象层出不穷,消费领域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信用缺失对市场经济和整个社会生活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危害。
第一,信用缺失增加了社会交易成本,降低了效率,造成资源极大浪费。由于整个社会信用环境的恶化,信用缺失现象的普遍存在,信用作为支付手段的功能受到了很大限制,甚至一些企业为防范风险,宁愿放弃大量订单和客户,也不愿采用信用结算方式。
第二,信用缺失加大了我国的金融风险,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信用缺失导致的信用风险在金融体系中不断积累,特别是向国有银行集中,加大了我国的金融风险。信用缺失还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投资风险,提高了投资预期的不确定性,使企业的投资和银行的贷款趋于谨慎和收缩,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第三,信用缺失阻碍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近2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一直在稳健地推行,但一些企业借改制、破产之名大肆逃废银行债务,企业之间相互拖欠三角债,极大地影响了企业改革、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造假更是触目惊心,严重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影响了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
第四,信用缺失导致中国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下降。由于信用缺失现象的普遍存在,我国企业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成本将加大,参与国际市场的难度将增加,将不得不在价格等多方面做出较大牺牲。信用缺失还会引起外国投资者对投资环境的担心,加大我们吸引外资的成本。
二、我国建设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一)建设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信用经济。良好的社会信用秩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与助推器,是支撑现代市场经济高效运转的基础和必要的安全装置。社会信用秩序混乱则会阻碍和破坏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二)建设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经济总量的扩大,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行各业将广泛运用信用手段促进经济增长。只有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才能保证以信用交易为主要交易手段的成熟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三)建设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的要求。加入WTO后,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将逐步连通为一体,如何更有力地参与国际竞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在国际贸易中讲信用、注意自身信誉是国际惯例的首要信条。守信用的企业将会得到长远的利益,不守信用的企业将会被淘汰。完备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将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建设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是新经济顺利发展的要求。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必须以社会成员之间高度的信用依赖和信用确信为基础,网上各项业务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支持和保障。在社会大规模的信用规范未建立的背景下,无法谈什么电子商务,网络再安全也难以得到真正发展。
三、建设我国社会信用管理体系
(一)建立系统、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
我国现有的《刑法》、《民法通则》、《公司法》、《合同法》、《担保法》、《票据法》、《商业银行法》、《企业破产法》、《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等法规和行政管理规定对部分信用问题作了规范,但这些法规的目的、管理内容以及约束的问题并非专门针对信用,对社会上各信用主体的信用行为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法律准则与约束体系。因此,我们必须借鉴国际经验,加快信用立法步伐,制定信用方面的专门法律。立法条件尚未成熟时,应出台相关的法规或部门规章,同时尽快完善上述与之相关的现有法律。
立法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1.信用公告制度与保护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矛盾;2.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失信惩罚机制,对失信行为进行法律界定,并制定处罚措施;3.立法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凸显部门利益,避免引起部门间的利益争夺,否则不利于整个行业的管理和发展。
(二)明确政府监管部门,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在我国现行体制下,与信用管理有关的政府各部门如人民银行、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大多从本部门的工作职能需要出发,制定相关管理规定,管理相应的信用活动,但是没有一个统一管理全国信用活动的综合管理部门。因此,当务之急是明确政府各部门在整个社会信用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其信用管理的目标与内容,并明确一个部门作为主管部门,承担综合管理和监管职责。
政府在建设社会信用管理体系过程中应发挥积极作用。从西方国家的实践看,在推进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初期,需要政府各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与配合。第一,应加强各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联通,实现资源共享,打破目前各自为政的状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第二,政府应主持制定一些基础性、关键性的技术标准和服务标准,以规范信用管理行业的发展。信用管理行业的标准化建设对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率、规避系统建设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第三,政府部门不直接经营信用中介机构,也不直接干预信用中介机构的日常经营活动,否则就失去了信用管理的中立、公正性质。政府应扶持和监督信用行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公平的环境,让信用中介机构按照市场的原则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从欧美和亚洲地区著名的信用中介机构来看,绝大多数公司一直都采取民营方式。因为民营公司是中性的,无偏见的,是市场经济中除客户和政府之外的第三方,它们为客户提供信用报告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它们在市场上的生存问题。第四,积极培育信用产品的市场需求。信用市场的需求是推动信用管理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市场需求不足将严重制约整个行业的发展。美国政府很注重为信用产品的应用创造市场需求,利用多种手段引导市场交易者进行信用评级或者利用信用评级。目前,我国的企业和个人在经济活动中普遍缺乏使用信用信息的意识,信用市场需求严重不足。因此,政府应从多方面、多渠道采取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和个人使用信用信息产品,增强企业和个人的信用需求。第五,政府应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失信惩罚机制,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治力度,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另外,应该特别强调的是,地方政府在建设信用管理体系中也应发挥积极作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地方政府对于自己在建设信用管理体系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没有深刻的认识,存在一哄而上的现象,出现了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的情况,这是对有限的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三)发展信用中介机构。
近十余年来,我国的信用管理行业逐步发展。我国现有征信机构人体可以分为3类:一是民营征信机构,如新华信公司、华夏国际和上海中商等;二是外资、合资征信机构,如邓白氏公司等;三是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推动建立的有关中介机构。客观上,我国的征信公司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化程度和社会影响也不尽理想,其作用与功效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应该积极培育独立的征信机构,以市场化、商业化方式管理企业或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
目前,我国的专业资信评估机构有几十家,但资信评估市场规模小,可供评估品种少,市场供需严重失衡,资信评估机构权威性与专业化程度一直没有得到社会公认。我们应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经验,奉行“超脱、公正、独立”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地扶持、培育专业的资信评估机构;完善信用评估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估准则、方法和管理办法。
规范的信用管理服务是整个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在西方国家,系统的、深层次的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信用管理服务,是信用经营机构的后勤保障。目前我国信用管理服务行业发展很不平衡,商账追收行业基本上是空白,信用保险和国际保理等行业刚刚起步,国家应该鼓励发展这些机构与有关业务,进一步发展和健全社会信用管理体系。
(四)建设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我国现有的信用经营机构主要是金融机构,其中主要是商业银行,信用活动也主要是信贷。从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企业也是非常重要的信用经营机构。美国的企业,特别是一些比较大的企业,内部往往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控制企业的信用风险情况。目前,我国企业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淡薄,企业内部缺乏一些最基本的信用管理制度。而加入WTO后,我国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大,企业直接面临国际市场和本土市场的竞争,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的企业必须尽快建立信用管理体系。企业可以考虑从两方面加强信用管理:一是完善企业自身信用风险控制制度,加强企业的自我信用控制能力,建立财务核算制度、银行贷款管理制度和应付账款管理制度,防止自身发生失信行为;二是完善客户信用风险控制制度,提高信用风险防范能力,建立包括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客户授信制度和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在内的一系列管理规章,提升企业信用管理水平。
(五)加强信用宣传,开展信用管理教育和科研活动。
建立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固然需要法律体系的支持,但信用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社会的信任和诚信的道德理念来维系。我们要把强化信用意识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建设的重要内容,让“诚实守信”深人人心,增强全民信用观念。
当前,应该加强信用管理教育,在中小学直至大学开设信用管理课程,培养人们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培养专业化的信用管理人才。同时还要加强信用管理科研活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朱毅峰,吴春妹。美国信用管理体系简介[J].中国金融,2003,(5)。
[2]陈文玲。美国信用体系的总体构架[N]中国经济时报,2002-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