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树立环保意识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树立环保意识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 信息数字 管理效益
中图分类号:G270.7;D63 文献标识码:A
1环保档案信息数字化资源开发是环保领域新变化的必然趋势
随着环保事业发展的脚步,环保档案信息数量越来越充实,载体形式越来越丰富。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电子档案材料已开始成为档案较普通的载体形式,搭建起查阅档案的理想平台,通过提高文档资料的开放度和易用性、提高环保档案服务的技术含量等措施,充分利用计算机的检索能力,缩短了档案查找的时间,简化了查询手续,提高了文档服务效率,同时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电子档案材料已开始成为档案较普通的载体形式。随着环保档案工作领域的这些新变化,既给环保档案部门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同时更多的是挑战。只有加快现代化管理的步伐和水平,对这些在环保活动中所产生的大量的专业性强、信息量大、载体新型的环保档案材料的有效管理,才能使环保档案工作跟上环保事业的发展步伐,跟上信息管理现代化的步伐。就目前而言,关键就是首先要加强对环保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工作。
2环保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的内容
(1)采用适用本单位的环保档案信息数字化软件平台是环保档案管理的前提。环境监测中大量的电子文件产生以后,软件平台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环保档案部门对于软件平台的选用大致有几种代表性的方案:软件公司合作开发、选用国家环保局推荐的文档一体化系统软件、选用当地档案局推荐的档案管理软件。
(2)收集归档工作是环保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的基础工作。
①档案部门加强对电子文件的前端控制意识,针对存在办文部门随意处置电子文件,或是形成的电子文件处于自生自灭状况,或由于忘记存盘、意外删除、系统崩溃、病毒侵扰等危险之中而丢失文件,建立相应的支持软件、参数和其他相关数据备份档案。使档案部门收集档案及时、完整,避免了电子档案收不到或不全现象发生。
②收集电子档案时,在与纸质文件对照验收时发现有些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不一致,有些不是经过审批的最终版本,使档案部门收集不实。因此,建立了相应的电子文件的收集制度,做好对电子文件内容、原始性、保存、识读有关的技术状况的鉴定工作,剔除不应归档的电子文件,对重要文件则应打上归档标记。做好收集归档工作中要预防数据丢失和泄密,要注意对传输过程中的保密工作。
③重视备份且异地保存,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备份档案(或全备份、差量备份、增量备份;或实时备份、定期备份;或在线备份、离线备份;或人工备份、自动备份)。以避免因系统瘫痪或硬盘、服务器等硬件系统的意外损坏而使数据库全军覆没。
④在实际工作中,数据库建设必须遵守国家、《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环境保护档案管理数据采集规范》、《环境保护档案机读目录数据交换格式》等行业颁布的各类标准以及国际和国内通用的网络传输协议和格式、数据加工等标准原则与要求。
3环保档案信息数字化在呼伦贝尔市环保管理的作用
(1)了解环保档案信息数字化的价值和作用。《档案法》第二条称:“本法所称的档案是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但了解档案是否具有保存价值,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提供利用。如果档案不再利用,最有价值的档案也就失去了保存的意义。而只有通过环保档案的利用和开发,才能了解环保档案的价值。数字化管理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以快捷准确的方式满足利用者的需要,提高环保档案的社会利用价值。
(2)档案部门转变服务观念,将工作重点由传统的纸张整理转向档案信息数字化的重组和创新。进一步拓宽环保档案数字信息利用工作的渠道,最大限度地发挥环保档案的价值和作用。使环保档案信息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环保档案信息与最新技术接轨,多利用计算机丰富的图表处理软件和多媒体技术等对数字化的环保档案信息进行二次、三次开发并通过建立科学的检索系统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环保信息。总之,准确系统的环保档案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其数字化管理的时效性特点,以满足环保工作的决策部门、各类专业人员以及社会各方面对环保档案信息的不同要求,开发利用环保信息数字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就是环保档案工作的实绩。
4环保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管理队档案人员的要求
树立环保意识的意义范文2
1. 临床资料
患者谭某某,男,63岁,直肠癌放疗化疗后,横结肠造瘘术后,因“腹泻一周,肛周坠胀,疼痛”入院,轮椅推入病房。精神、食欲差,消瘦。查体:腰骶部酸痛,坠痛,评8分;左下腹壁有一环状造瘘口,套一件式造口袋,造瘘口周围皮肤红润,轻度水肿,大便呈蛋花样糊状。针对患者疼痛,我们直接用第三阶梯阿片类药物止痛。
第一阶段我们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以后出现均用羟考酮代替)做滴定:患者发生爆发疼痛次数≥2次/天,疼痛评分在5-6分之间,KPS评分≤60分,大便中有成型的白色药片流出来。整个疼痛控制不理想。
第二阶段我们用盐酸吗啡片(以后出现均用吗啡片代替)来做滴定:患者没有发生爆发疼痛,疼痛评分在2-3分之间,KPS评分≥60分,大便中无成型药片,三天服药剂量稳定,但是每天服药次数太频繁,夜间服药麻烦,患者睡眠受影响。
第三阶段我们用稳定的吗啡片的剂量换算成长效72小时的芬太尼透皮贴剂:贴药第一天患者发生了一次爆发疼痛,疼痛评分在2-3分之间,KPS评分≥70分。
后患者维持原有长效芬太尼透皮贴剂剂量不变,疼痛控制好,自理能力恢复,好转出院。
使用工具
1.1.1 NRS(数字评分法1-10分):疼痛评分,取一天的疼痛评分平均分值(1-3代表轻度疼痛,4-6分代表中度疼痛,7-10分代表重度疼痛)
1.1.2 KPS(功能状态评分标准0-100分)多应用于肿瘤病人,得分越高,健康状况越好,等分越低,健康状况越差,若低于60分,患者自理能力受到影响,许多有效的抗肿瘤治疗就无法实施。
2.护理干预
2.1按时按量服药到口:
2.1.1根据药物代谢时间,按医嘱剂量准时发放羟考酮,备水,床旁服药到口。
2.1.2告知患者及家属服用盐酸羟考酮的的注意事项,不能掰开,不能磨碎,要整颗吞服。
2.1.3出现爆发疼痛后及时处理,根据吗啡的用量计算羟考酮的加量。
2.1.4羟考酮药物加量后注意观察并记录病人的意识及瞳孔情况。
表1-第一阶段患者疼痛用药及评分
住院时间 疼痛用药 爆发痛次数 疼痛评分 KPS评分
1d 羟考酮-20mgq12h+盐酸吗啡注射液(吗啡针)SOS 3 6 40
2d 羟考酮-20mgq12h+吗啡片SOS 2 5 50
3d 羟考酮-40mgq12h+吗啡片SOS 2 6 50
4d 羟考酮-40mgq12h+吗啡针SOS+ 吗啡片SOS 3 5 60
≥2次/d 一般 ≤60
2.2 按需给药
2.2.1做好病人的疼痛宣教工作,从心里接受“无痛”概念,拒绝疼痛,减少疼痛。
2.2.2教会患者积极配合我们的滴定,正确评估自己的疼痛,>3分及时向护士及医生汇报。
2,2.3我们按需给患者发放吗啡片,服药后及时、连续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瞳孔意识。
2.2.4注意观察大便的性质,发现有成型的不消化的药物片剂或者食物及时向医生反馈。
表2- 第二阶段患者疼痛用药及评分
住院时间 疼痛用药 爆发痛次数 疼痛评分 KPS评分
5d 吗啡片-110mg PRN 0 3 70
6d 吗啡片-130mg PRN 0 3 60
7d 吗啡片-120mg PRN 0 2 70
0 良好 ≥60
2.3:经皮肤给药:告知患者及家属芬太尼透皮贴剂粘贴部位的选择及更换方法,更换时间的排序,取下的旧贴保存注意事项。做好及时、动态的疼痛评估,发现爆发疼痛及时、慎重处理。
2.4:有效的疼痛随访
2.4.1登记好患者的姓名、联系方式及出院时间,发放给患者家庭联系卡。
2.4.2提前做好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出院带药的量及使用方法,药物使用完后怎样获得新的药物。
2.4.3出院后至少每周一次的电话随访,评估患者疼痛及用药情况,给予适当的专业建议。
3 讨论
3.1吗啡滴定在癌痛治疗中的意义。中重度癌痛患者,吗啡既是一线治疗药物的首选,也是剂量调整的重要药物,但因阿片受体数量、分布以及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以及阿片受体各亚型亲和力也有所不同,我们在选择阿片类药物时,应根据个体不同选择适当的镇痛剂量。所以进行吗啡滴定不但可以避免盲目性并快速的达到最佳剂量,而且能够给与患者与疼痛程度相适应的药物剂量,避免剂量不足和过量,另外吗啡滴定时所用的即释吗啡,代谢时间比缓释吗啡短,发生蓄积的可能性低。
3.2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不能用于结肠造瘘术后腹泻的病人。因为直肠癌根治术后,中老年人的机体老化及肿瘤消耗,患者大多数身体状况较差,使得胃肠功能发生紊乱,出现腹泻[5]。该患者服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后4小时左右从造瘘口流出成型片剂,因其不能完全释放其固有的剂量而达不到长效止痛效果,而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作为缓释剂型我们不能掰开也不能磨碎,所以如果我们单纯的加量只会造成一过性的吗啡中毒 ,却始终达不到预期的止痛效果。
树立环保意识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初中;化学;环保;意识
一、增强教师环境教育意识,挖掘课内外环保教育资源
化学教师立足化学课堂,充分利用化学教科书的内容,挖掘课内外环保教育资源,增强教师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才能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环保知识,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教师要熟悉对课程目标的解析,在教育教学中巧妙渗透环境教育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学科与社会生活内在联系,关注与化学危害相关的社会环境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环保实践,逐步树立正确的珍惜环境资源、爱护地球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科学观念,最终培养学生终身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环保能力.另外,化学教师要深入挖掘化学教材里的环境教育切入点,其中“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与社会发展”这两个化学教学主题蕴涵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是进行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的最佳整合点:通过引导学生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引导学生了解化学与环境的关系,认识他们的性质和关系,了解其化学变化奥秘的同时接受环境教育,培养环境意识.
二、妙用信息技术整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初中化学教学是一门实验类自然科学,通过有效实验让学生观察化学反应,总结化学现象和规律.但在客观教学条件以及实验危险性的化学教学环境中,可以通过巧妙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不同的化学内容进行模拟仿真、创设情景,立体式向学生呈现化学知识的表现力,让学生亲眼观察到不可见化学本质,动态化学反应细微过程化,直观的化学反应结果,简洁明了的化学反应规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效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学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和重要关系,有效提高了学生环保意识,并转化为环保实际行动力.
例如,化学教师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剪辑一些环境污染带来危害的视频资源,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环境污染就在身边,并且环境保护迫在眉捷,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合理利用资源,做好环境保护的信念.如臭氧层的意义和保护臭氧层的教学,光从化学教师空洞的讲解不足以让学生掌握破坏臭氧层对地球的的危害和臭氧层的重要作用,这时,通过flas演示臭氧层的形成、作用、破坏原因、危害程度、保护方法等,就让理解了保护臭氧层的意义,并号召学生宣传使用绿色环保冰箱的好处,让他们为保护臭氧层出一份力.又如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课件演示地球变暖的原因和温室效应带来的自然灾害,很形象生动地分析引起二氧化碳浓度增大的原因以及绿色植物在二氧化碳循环中所起的作用,多角度、全方位地教育学生要爱护一草一木,植树种草,绿化环境.
三、把握化学实验环节,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化学实验教学环节中渗透环境教育更直观、生动,更切实让学生产生环保共鸣,环境教育效果更为显著.
化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改进化学实验,适当减少实验药品,避免化学有害有毒反应物质的生成和传播,积极开展微型化学实验,获得最佳实验效果,减少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如硫与氧燃烧实验,产生的有毒气体直接影响师生的健康.笔者就打破常规实验剂量,减少排污量和空气对师生健康的污染,仅需硫粉为0.04g,即使这样的微型剂量,也足以观察到实验现象,得出化学实验结论,这就是一个防治环境污染的重要教学实践,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绿化化学中的减量原则和生活中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1 ].
另外,对于化学实验中大多数有毒或有害物质,一定要引导学生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改进实验流程,做好合理处理废弃物,尽量减少实验过程对人及环境的二次污染,有的还可以变废为宝,在这个过程中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形成保护环境的自觉行为.如,制取一氧化碳实验时,就严格要求气体装置气密性和完好性,并注重一氧化碳废气的有效处理,将化学污染和伤害减少到最低程度.并由此拓展环境保护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生活,关心生存环境,关心科技发展的现代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精神和环境能力.个别化学实验极具危险和毒害,可以通过多媒体虚拟实验室来仿真教学,同时,也要做好学生环境保护教育,提倡绿色化学、人文化学和环保化学,认真探究化学实验,为人类、大自然健康持续发展发挥正能量.
四、多层次课内外环境教育,促进学生树立牢固环保意识
环保意识的养成是各学科整合的最终教育结果―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内外环保活动,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环境教育,促进学生树立牢固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环保行为.
每年的“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人口日”、“爱鸟周”、“世界无烟日”、“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都是环境教育传统日--化学教师要有效利用环境宣传日,开展环境保护知识的讲座和法制法规的教育,并针对学生存在的对身体造成伤害的环保问题等,向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环境污染宣传教育活动,如初中生吸烟问题,就可以配合“无烟日”,我们开展了“吸烟与健康”知识讲座,向学生介绍烟燃烧所产生的几十种有害成分,以及教育学生不可因好奇而去吸烟,号召学生参加“家庭无烟”活动.
参考文献:
树立环保意识的意义范文4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课外科技活动就是很好地途径。可以选择取材简单、方便展开的课外活动,研究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真实感受身边环境的现状,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主动探究环境保护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现人类对环境的强大破坏力,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用课外活动的方式,让教学效果更加直观。比如,在讲人类活动带来生物基因突变时,可以安排学生观看电影《哥斯拉》,然后再展示给学生切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多年后当地生物的图片,以动态的、震撼的直观形式冲击学生视觉,学生看到核泄漏造成的生物基因突变有多可怕,自然会联想到破坏环境的行为是可耻的,从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二、增加生物课堂案例教学
环境保护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应该让学生真正理解,形成鲜活的印象留在脑中。案例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十分可取,用一个个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在案例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的参与讨论,热烈的讨论打开了学生思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为环保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条件。教师可以用案例教学讲授一些难度较大的生物学知识,也可以直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对生物链、自然资源、生存环境的破坏已经危及人类自身。
案例教学选材的方向很多,可以借助数据分析,可以借助图片、视频,还可以借助专业机构的调查研究,从多方面帮助学生树立环境危机意识。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生物遗传的授课时,教师可以在遗传知识学习后,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具体如下:教师向学生讲授猎豹数量减少案例,是由于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和大量的猎杀,猎豹数量减少,导致近亲繁殖现象严重,后代存活率完全没有了保证,整个种群濒临灭绝。教师要问学生:“为什么近亲繁殖会导致后代质量变差?”,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利用遗传学的知识解释了这个问题。案例教学使学生对知识记忆深刻,理解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起环境、资源保护的意识。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觉地进行环境保护,教学能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但让学生行动起来进行环境保护不仅要靠课堂教学,还要教师的引导。高中生物课堂的知识丰富,学生树立的环保意识,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力所能及地为环保事业做出一些贡献。教师要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将环保观念落实到实际生活,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要多做环保宣传,让身边的人也建立起环保意识。
学校可以安排一些机会,让学生投身社会中的环保活动中,比如组织学生在进行环境保护宣传,结合生物学的知识,分析环境污染对人类及其他生物造成的破坏,呼吁人们停止污染环境的行为。活动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可以咨询老师相关知识,老通过宣传活动,进一步优化学生的环保行为,建立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结束语
树立环保意识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 生物教学 环保意识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雾霾、pm2.5、带血的GDP等词汇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大气污染、沙尘暴、水污染等生态问题成为制约人生发展的瓶颈,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成为每一个人都应该自考的问题。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国民环保意识,提高全民环保素养,成为一项重要课题。生物学科由于其教学内容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方面具有一定的学科优势。新的生物教学大纲更是明确要求,学生要掌握生态系统、人类与环境、自然环境保护等基础环境保护基础知识,明确提出“具有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标”。作为生物学科教师,笔者充分意识到环保教育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结合实际,对新形势下初中生物教学学生环保意识培养作了一定的探索,并将环保意识教育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促进环保工作的开展。
1充分利用教材课程,渗透环保理念
初中生物教材有许多直接或间接与环保相关的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深挖教材、精析概念、总结评价、引导深思等多种方式,在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将环保知识、环保理念深入到教学之中,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树立起环保理念,让他们意识到环境保护、保护生态多样性等的重要性。如在讲授“生物和生物圈”这一章内容的时候,首先深入挖掘教材,梳理教材内容与环保教育的内在联系,通过对生物圈、食物链等概念的讲解,让学生深入思考生物教学与环保教育的关系。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幻灯片、图片等让学生直观感知生物圈与人类的关系,从而表明生物圈是包括人类自己在内的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在讲述完章节内容时,通过延伸阅读练习,如关于DDT对环境污染的例子和生物圈II号的资料进一步教育告诉学生:地球上的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不可替代的唯一家园。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存空间,尤其应当有意识地保护这一相互依赖、同存共亡的生物圈。
初中生物教材中有的章节与环保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让其与环保知识联系起来。如在讲授光合作用的意义和作用的时候,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从而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拓展延伸,跟提倡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扩大绿化面积等环保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意识到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的重要意义,使他们真正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通过以上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将环保理念渗入其中,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2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强化环保意识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不仅要借助课本知识,直接向学生讲述环保知识,也需要充分利用课外资源。课外资源是学生强化学生环保意识的有效途径,有效利用课外资源,需要我们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简单易于开始的课外活动入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环境教育。这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树立牢固的环境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环保行为。如通过举办环保专题讲座、环保知识义务活动、生活环境调研等多种方式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1)通过开展环保义务活动,强化学生环保意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作为教师要起到带头作用,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义务活动,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环保责任,并通过参与这些环保义务活动,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这些义务活动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如每年的“植树节”,教师可以联系当地有关部门,组织学生到公园、植物园等地方去植树,学生通过自己亲自植树,明白植树造林的环保意义,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也培养他们爱护植物的情感,从而有效地促进了他们环保意识。
(2)结合学校实际,举办系列环保教育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要与课堂教学知识相结合,可以与一年一度的“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人口日”、“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我们传统的环境教育日相结合。主题教育活动配合有关主题,举办环保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利用黑板报、墙报进行宣传展览,排演环保节目,进行环保知识问卷调查等,这样使学生对环境保护有新的认识。
(3)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游览附近的植物园、风景名胜区等,让他们感受自然美的同时,产生与自然的亲切感情,从而让他们产生热爱自然,融入自然的情况,以此增强学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调查附近的工厂、小河、垃圾处理场、生活小区等,当他们看到污浊的河水、遍地的垃圾、工厂排出的废气、公路上的尘埃,自然就会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自觉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4)成立环保兴趣小组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成立环保兴趣小组,让小组成员参与当地植物园的建设,参观当地的饲养员,学习饲养小动物,结合生活,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一些小实验。如:废弃电池对水质的影响、洗洁精对小鱼生活的影响、青蛙捕食的观察等等。因为学生对这些活动都有浓厚的兴趣,这样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能力。
3呼吁从我做起,实施环保行动
环保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这就呼吁、要求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入手,以实际行动实施环保行为。如:洗手时要节约用水,要顺手关水龙头,人走了要随手关灯;洗衣服的时候,要选用无磷洗衣粉;购物少用塑料袋,多用购物袋;吃饭的时候,尽量不用一次性餐具;学会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资源。如废塑料瓶、废铝罐、含水银废电池、废纸等。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不浪费用水,不浪费电,爱护花草树木,不践踏草坪等习惯。这样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日积月累,养成了良好的环保习惯,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4小结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环保教育融入生物课堂教育,并结合学生生活和学习实践,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环保教育的重要作用,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环保习惯,让学生从小关爱社会、关心国事,强化环保意识,以环保为己任,从我做起、带动他人,为美化生存,环境竭尽力量,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云国,李小明.环境生态学导论[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
[2] 卢文祥.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生物课程改革[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李秋才.中学生物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战场[J].中学教学参考,2013(2).
树立环保意识的意义范文6
一、以教材为载体,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化学教材中安排了很多环保教育的内容,我们要善于挖掘其中关于环境污染的现状、环境保护常识等相关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要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列举学生身边的,尤其是学生耳闻目睹的实例,来说明化学污染对人类的危害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在教学《空气》一课时,让学生在掌握空气的组成、空气成分的发现以及对空气成分研究的基础上,拓展研讨:如“近年来,空气中哪些成分增加了?”“这些成分的增加,带来什么后果?”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内容,小组讨论,从而找到答案。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引发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生物出现异常;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不断上升,导致酸雨的形成,土壤酸化,影响植物的生长;学生从中了解了大气污染的成因,强化了环保意识。又如,在教学《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时,教师设计提出“水危机”“水污染”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对周边水资源的储量和水质情况进行调查和检测,探求造成水污染以及水资源浪费的根源,提出应注意的事项和解决的办法和措施,体会加强环保意识的意义。
二、在化学实验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根据实验教学内容的要求,我们不仅有时会用到有毒的气体、液体和固体进行实验,而且很多实验会产生有毒的气体、液体和固体。这就要求我们为了安全和环保,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规范操作实验步骤,严格控制实验药品的试剂用量,设计安全合理的实验仪器设备装置,不断改进实验操作方法,加强安全教育,强化环保意识。首先,在学生第一次进入实验室上课时,教师就要明确地告诉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经常会接触到或产生不少有毒的物质,教育学生一定要当心、谨慎。实验结束后,对有毒有害物质不能乱丢乱倒,并引导学生思考对这些有毒的物质如何进行无害化处理。其次,教师在化学演示实验中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重视环保意识的教育。
例如,在演示炼铁原理的实验时,特意让学生注意“有一个尾气处理的装置”。这样做就是非常明确地告诉学生,尽管排放的一氧化碳很少,但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是会污染环境的,对这样有毒的物质决不能随意抛弃,要教育学生学会妥善的处理有毒的物质,绝不能放过一丝一毫,强化环保意识。又如在做《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前,就提醒学生如何处理实验操作后的废液?使学生们懂得废液不能直接排入下水道,而应倒入废液缸中,减少环境污染。
再如,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是有毒的气体,做这个实验之前,为了不让有毒气体污染大气,鼓励学生对该实验进行改进,改为用具支试管代替试管,塞上橡皮塞,用事先螺旋好的细铜丝代替铜片,并穿过橡皮塞,用橡皮管将具支试管与球形干燥管靠近具支试管一端塞上蘸过品红溶液的棉花,另一端塞上蘸过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连接起来。改进后的实验既可通过抽拉细铜丝的方法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又可通过观察品红溶液的褪色,说明有二氧化硫气体生成,还可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对二氧化硫的吸收减少环境污染。改进后的实验,不仅实验现象明显且极大地减少了有毒气体对大气的污染。
三、在课外活动中,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所以,要在课外活动中,结合学生的爱好、特点和兴趣,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一些有关环保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增强环保意识。一是结合国内外重大的环境污染问题开展环保专题讲座。如利用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举办以“关注世界环境,关注未来环境”为主题的化学环保在校园活动;结合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就臭氧层的相关知识和氟里昂的应用及其替代技术开展环保知识有奖问答活动;结合最近我国出现的食品安全一系列的问题,开展食品安全教育等活动。二是组织学生参观活动。如组织学生去气象局参观空气质量的测定,去污水处理厂参观污水的处理程序;去农技站参观对土壤的检测。三是组织学生环保小课题调研检测活动。如组织学生对饮用水、河水、民用污水、工厂废水的pH值测定,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对比,撰写调查分析报告;检测土壤成分以及植物生长所需元素的缺失,指导当地农民因地制宜;调查周围空气污染情况等。四是开展废旧物品的回收。对可利用的废旧物品交废品回收站;对不能利用,严重污染的要特殊处理,如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剧毒农药包装瓶(袋)的集中销毁等。
此外,我们还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时时处处不忘环保,提倡低碳生活。如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不乱倒生活垃圾等,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共同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参考文献
[1] 常汝吉.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