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水生态修复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湖水生态修复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湖水生态修复方案

湖水生态修复方案范文1

[关键词]:环巢湖;湿地景观;自然系统修复;

[引言]:对于巢湖湿地治理而言,整个保护开展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同时需要长期性地坚持的一项任务。其位于安徽省境内,从属于上来分析属于天然调节水库。整个水域面积已经达到了780平方公里。在其区域内的湿地生态系统中,虽然呈现出独立存在的特征,但湿地区域内的自然生态体系与陆地生态体系同样存着物质交换。

1、环巢湖区域湿地景观自然系统存在的问题

1.1环巢湖区域受污染程度非常严重

对于环巢湖水源进行分析后发现,其主要水源来自长江以及裕溪河。对于湖区的补给形式主要是以季节换为主,整个其间环巢湖水位变化并不大,而且水流量也较小。这样的一种生态环境给其区域的营养物质提供了积累的空间,让其长其能够积累于整个湖体当中。由于整个湖体内的营养物质过剩,在上世纪八零年代,其湖体内的营养物质已经超出了其湖水本身的承载能力。导致整个湖体内出现了大量蓝藻,从而让其湿地受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由于生态环境的受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其湖体水文环境也受到了影响。其湖泊生态系统表现出了不稳定性,导致环巢湖区域成为了国家水污染的重点治理对象。

1.2环湖湿地逐渐消失

我国在建国初期开展了围湖造田以及环湖堤防建设工作,在这样的一个发展形势下,环巢湖的整体湿地面积开始逐渐萎缩不足。甚至导致有一半以上的湿地被淹没在巢湖正常蓄水位以下。同时,在大力发展农业灌溉以及航运业形势下,环巢湖闸的枯水季水平被提升,导致部分环湖湿地一直都被淹没于湖体之中,其生态环境得不到晒滩,整个湖泊水动力呈现出了下降的现象。由于整个湖体水文环境的变化,湖泊环境的自净能力开始不断下降,让其整体湖泊容量呈现出了缩小的问题,尤其是环湖湿地消失成为了环巢湖区域的突出问题。

2、环巢湖区域湿地景观自然系统修复措施

2.1认真分析与利用湿地原生态景观环境

对于环巢湖区域内所存在的陆地及水域系统过渡区域内所存在的湿地景观,可以随着季节变化以及水位变化而在湿地生态系统与陆生生态系统之间进行转换。湿地景观自然系统修复过程中,应该不只是针对其滨水景观来进行分析,应该对其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来进行研究。所以,要从整个区域内生存的丰富动植物及周边地貌入手。充分利用好这些自然环境所提供的资源,修复过程中发挥出这些资源的作用。在开展实际修复工作时,不仅要保护好环巢湖湿地景观本身的物种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寻找到能够恢复已经开始退化湿地景观生态系统的办法。尽量使用其区域内自身的湿地物种,让其能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来对整个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如果考虑来引进外来物种时,一定要结合本土湿地品种来进行分析,切记不可引进对本地湿地物种具有破坏性的资源,从而才能够有地对其区域内的原生态景观及环境进行有效保护。比如:以巢湖南岸庐江段为例,想要能够对其区域内的湿地资源开展有效保护,就需要通过不断地扩大当前的芦苇荡范围,从而让其生态环境中的水生植物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同时也对周边生态环境形成了非常有效的保护。此外,在针对湿地景观地貌进行修复过程中,应该分析湿地景观本身的环境,要进行建设景观时,其景观环境需要与周边地域特征相符合,让其景观与原地貌形成有机整合,避免出现对原有湿地景观产生破坏的现象发生。在开展湿地景观生态文化修复过程中,要结合湿地景观原本所具有的文化内涵,通过提取湿地生态文化因子的方法,在修复过程中将其因子应用其中,不仅保护了原有生态文化,同时还能够丰富环巢湖湿地景观文化内涵

2.2制定科学化的湿地景观植物生态系统的修复方案

对于湿地景观区域中的植物种群的修复工作,会影响到其湿地区域内的水文条件。所以在进行环巢湖湿地影响修复过程中,应该通过模拟技术来对其区域内所生长的植物种群生长的水文条件进行模拟分析,从而才能够制定出科学化的湿地景观植物生态系统修复方案。因为,对于湿地自然系统而言,其生态体系是一个非常脆弱的体系,如果轻易地改变了其中的任何一项生态因素,势必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在实际开展修复过程中,必须要严格保护好原有湿地景观环境,然后才能够进行修复巢湖湿地景观。这样才可以让湿地景观生态修复得到充分地发挥。比如:对于环巢湖区域生态环境而言,其湖底泥资源非常丰富,可以通过种植一些耐水性较的植物来巩固湖体周围边的植物种群。这也是让其区域内形成防浪林带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在进行植物物种选择过程中,应该结合其景观实际需求,选择具有发达根系以及强适应力的陆生植物来进行种植,除了让其植物景观具有上述功能之外,还能够吸收湖底泥中多余的营养物质,促进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均衡发展。此外,为了避免风浪对环巢湖岸形成破坏,可以采用种植挺水植物或者构建湿地林台的方式来形成一定的生态护坡,促进环巢湖湿地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机修复。

2.3通过植物配置来提升水面观感

在开展水体修复过程中,需要借助自然生态系统拥有的潮汐现象,利用好环巢湖湿地大量的天然芦苇来构建一个过滤床。也可以通过在其水面上种植浮床式水生植物来构建一个自然生态修复体系。通过这种技术可以对湖体中的营养物质以及水体进行净化,整个修复模式是是通过湖体自身的自然系统来完善,充分体现出了湿地景观所具有的可持续。在对环巢湖湿地水体资源进行补充过程中,应该尽量利用好巢湖径流及“引江济巢”工程的水资源,为其区域内的湿地提供新鲜水资源的保障,让湿地成为陆生以及水生植物的良好栖息地。对于环巢湖湿地景观的建设而言,主要任务需要在相关试点河段配置沉水植物来进行布置,对于此类型植物配置可以选择刺苦草、眼子菜等植物,让此类型的沉水植物来形成一个天然的净水体系,还可以在其水面上配置部分菱角来提升其湖面的水面观感。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湿地景观自然系统修复过程中,切记不可对其原有生态环境进行破坏,且所建设的景观也需要与其原有湿地景观形成融合。尽可能地减少人工干预的形式一类开展环巢湖区域湿地景观自然系统诉修复,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湖水生态修复方案范文2

“异龙三劫”

异龙湖曾经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属于珠江源头水系。听老人说,异龙湖在他们的记忆中曾经有过70多平方公里,广阔无边。如今在文字记载上,异龙湖在70年代以前曾有52平方公里,位列云南第四大高原湖泊。但随后异龙湖迎来了惨痛“三劫”,以致元气大伤。1971年大规模的围湖造田喊出了一个口号:“放干异龙湖,造田六万亩,死湖变粮仓。”这一完全违反自然规律的可怕口号把异龙湖逼到生死存亡关头。历经8次大规模放水后,异龙湖缩减了将近一半的湖体面积。但这还不是异龙湖劫难的尽头。改革开放以后,异龙湖水产业高速发展,大量出现的网箱养鱼导致水质急剧恶化。这种状况持续到1994年才被终止,然而水体遭受的污染却再次重创了异龙湖。最近二十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不断扩张,人口压力巨大,加之环保意识不强,异龙湖也在经受慢性折磨般的“第三劫”。此三劫,所有真心热爱母亲湖的石屏人无不看在眼里,痛在心上。

“老态龙钟”

如今,走到异龙湖边,除了中心区域,其他区域的水体仍呈现略红褐色,上面漂浮着一层油状物,属于国家劣V类水质。异龙湖的污染危机虽有缓解,但实际上并未真正解除。

李桥光告诉记者,异龙湖最大的进水口城河每年进入异龙湖的水量达2245万立方米,但由于人为开发与破坏,城河河口被改造为鱼塘,破坏了河口湖滨区的生态环境,湖滨带失去屏障、拦截的作用,大量废水及垃圾通过城河直接进入异龙湖,使城河变成了异龙湖的主要污染源通道。

在异龙湖的周边,有30多个自然村庄,生活污水和牲畜粪便在几年前大多都排进了异龙湖边的湿地里,导致异龙湖水质恶化。

同时,异龙湖周围山体大量退林种植杨梅,异龙湖的湖水从以前的靠山补水,成为现在要把水反补到山上。据统计,异龙湖周边的农业生产将近需要异龙湖补给200万方,这使得异龙湖一年的农业灌溉和蒸发量大于来水量。这让异龙湖水资源越发缺乏。

2009年开始,异龙湖连续4年干旱,到2013年,异龙湖水量仅有1573万方。那一年,异龙湖近乎消亡,湖底干涸成龟裂的土块。让每个看到的人都痛心无比。当地人都说,见惯了异龙湖水起起落落,但从未想过有生之年竟能看到它的湖底会有太阳暴晒的这一天。

迎来转机

实际上,近年来,石屏当地在意识到湖泊污染的严重性后,治理工作始终没有停止过。时至今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异龙湖水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异龙湖综合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水质不断改善,点源、面源、内源污染负荷进一步消减,蓄水量不断增加,生态环境逐步恢复。

目前,石屏县正在实施异龙湖综合治理3年“摘帽”行动。力争用3年时间,摘除异龙湖水质劣Ⅴ类的“帽子”,最终实现“稳定保持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的目标。为了这一目标的早日实现,石屏县前期启动了18个项目,总投资6.3亿元,目前,已完成1项,启动实施13项,开展项目前期工作4项。今年1月,石屏政府委托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红河州异龙湖水污染防治项目总体实施方案》《异龙湖精准治理方案》。对异龙湖的治理工作提出了八个字的思路:截污、补水、修复、管理,“用这八个字来干异龙湖,有希望。”李桥光表示。

截污是首要的工程,沿湖周边的龙井村、团山冲、海东村等30多个村庄开始对生活废水、垃圾、人畜粪便进行收集处理。如今,整个村子与原来的脏乱差相比完全变了样。同时,每个村子旁都有一个小型湿地,一个湿地就是一个完善的处理系统,水经过湿地处理后,流进异龙湖就清澈多了。针对城河进水的截污情况,石屏县还将开展退塘还湖工程,将异龙湖城河口约1298.4亩的入湖河口区域,打造成湿地公园。李桥光说,城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预计每年能处理污水2709万立方米。

初见成效

如今,在异龙湖坝心镇小河村,一块55.5亩的坝塘里,长满了各种水草,这里的水清澈见底,各种水生物漂浮水中。这块试验田就是石屏县异龙湖水生物试验示范项目,主要是通过试种异龙湖原有的各类水生植物,对浮游生物进行研究,科学配比放养各种鱼类,以达到生物治污、净化水质、恢复生态的目的。李桥光说,如果试验成功,将在异龙湖周围湿地和浅水区种植水草,净化异龙湖水质。这几年,坐船进入异龙湖湖心区域,便可看到那里的水质已经清澈见底了,水的能见度很高,水里面的水草清晰可见。李桥光说这水里面的水草是净化最好的植物,水清了,整个湿地生态系统自然就能够良性循环。

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城市生活污水,截污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要面面俱到才能彻底截污。李桥光还指出宝秀养殖茨菰的污染,豆制品加工的污水都已经得到了全面阻截。

在调水补水方面,今年,启动实施水尾提水工程、黄草坝水库至阿白冲水库连通工程、小路南提水工程、小水箐水库至阿白冲水库连通工程、小岔河提水工程、异龙湖湖堤防渗6项工程,投资超过2亿元。所有调水补水工程建设后,每年可实现外流域调水4000万立方米,使异龙湖蓄水量达1.1亿立方米。补水,外流域调水。李桥光说这是一种长藤结瓜模式,使异龙湖能真正成为一个点线相接的水系,打造更加生态的水域体系。

在修复方面,首先是退塘环湖,目前已经基本结束。接下来就是五千亩的退耕环湖工程,使异龙湖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员干扰。在这项工作中,还有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转变老百姓的意识。如何把退耕环湖工作做到老百姓满意,这就需要转变老百姓固有的意识,应该让他们看到未来异龙湖的聚宝盆功能。使他们有切实的收获,这样才会发自内心的更加爱护异龙湖。

最后就是管理方面的工作,首先就是杜绝人为对异龙湖的破坏,捕鱼,偷盗都是坚决禁止的,石屏县人大制定了《异龙湖管理条例》,依照这个条例,开展了封湖禁渔,对异龙湖水退区复垦复种行为进行整治,严格执行异龙湖取水审批制度等系列措施,效果显著。其次就是保护好异龙湖中的候鸟。异龙湖整治后,根据石屏县旅游局统计,去年飞临异龙湖过冬候鸟数有1.4万余只,主要以红嘴鸥为主,夹杂苍鹭、野鸭等多种鸟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紫水鸡有30多只,成为异龙湖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未来期待

保护与发展并存。异龙湖在保护的同时还将在未来开发生态旅游线路。已修建好的环湖生态路,通过步行就可以观赏到整个异龙湖的美景,全程42公里。未来也将加入主题马拉松赛等活动。同时异龙湖内还将开创航道,近距离欣赏异龙湖美景。最终的目的就是把这里打造成云南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使老百姓得到实惠,看到希望,让异龙湖的治理得到良性循环。

湖水生态修复方案范文3

    水产业低碳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水产养殖,尤其是螃蟹养殖已经成为固城湖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渐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带和国内外知名的品牌[4]。在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养殖污染问题,影响固城湖水质,由此针对性制定水系生态修复方案。

    1高密度水产生态养殖废水减排技术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规模化、高密度水产养殖逐渐成为养殖业发展的热点。但该养殖方式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污染物质,大多数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为了减少污染,要推广高密度水产生态养殖废水减排技术模式。该技术通过合理搭配养殖品种、精准投喂饲料、科学管养,结合水生植物的吸收利用,达到养殖池塘废水有效减排、提高养殖成活率、增加产量与经济效益的目的。研究表明,采用该模式,在同样的养殖条件下,能够减少70%的污水排放,增产率达到20%。该方式还具有简单易操作、投入较少的优势,可在实际生产中大面积推广。

    2水产养殖废水人工湿地处理与循环利用模式

    为了解决固城湖周边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发展中养殖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造成水质富营养化的问题,将人工湿地技术同水产养殖有机结合,构建水产养殖废水的人工湿地处理及循环回用系统(图1)。通过该模式处理后,出水的各项指标都低于渔业水质标准,达到回用要求,实现了水产养殖废水零排放,节水效果明显,并提高池塘产量25%,形成小环境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3种草养鱼净化水质生态治理模式

    固城湖水草中,90%以上都是沉水植物微齿眼子菜,这种水草不但渔业利用率低,还会产生季节性腐败污染水质。对于湖中现有的微齿眼子菜要定期收割,以免腐烂后形成淤泥加重湖水富营养化。养殖处于食物链底层的鱼类,如鲴属鱼类、银鲫鱼和鲢鳙鱼等,主要以草和浮游生物为食。最近2年,在固城湖里放养了细鳞斜颌的环保鱼,这类鱼主要以水底的腐殖质和藻类为食物,能清除残饵净化水质,实现截污减排,在水中人工栽培有助于改善水质的金鱼藻、黑藻、苦草等优质水草,共同构建绿色屏障,有效缓解水质的营养化和蓝藻的问题。

    种植业低碳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固城湖生态区以种植稻麦、油菜为主。并将油菜与旅游有机结合在一起,2012年举办了第四届高淳国际慢城金花旅游节,置身绵延万里的油菜花海中,让人如在画中游。在种植业方面利用以下模式,加强低碳循环农业发展。

    1淤泥整治养地

    淤泥沉积在河沟和河道中,不但堵塞河道、河沟,而且淤泥中富集了很多营养物质,还会影响水体水质。定时清除淤泥,将其作为肥料还田,不仅有效处理淤泥,还提升了土地肥力,不但有利于生态环境维持,而且能够提高传统农业的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

    2化肥合理施用

    化肥的不合理施用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控制农业污染,就要控制化肥施用量,提高化肥施用技术,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和土壤基础肥力,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时间,避免滥用化肥。二是大力推广施用有机肥。有机肥不但能够增加作物产量,还能够培肥地力,具有生态环保等优点,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三是改革化肥施用过程中的鼓励施用政策,改为区别化、鼓励节约施用和科学平衡施用的政策[5]。

    3秸秆综合利用

    在我国,经常可以看到农民焚烧大量秸秆,既污染环境,又浪费了宝贵的秸秆资源。焚烧秸秆的主要原因是省工省力,秸秆没有较好的利用方式。农作物秸秆用途广泛,既是一种廉价、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又可作为反刍动物的饲料。固城镇利用稻秸秆作为食用菌栽培基质,是稻秸秆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南京市农科所现代农业研究室正在研究麦秸秆替代稻秸秆作为食用菌的栽培基质,并在固城湖生态区推广应用,扩大秸秆的使用量。秸秆还可以还田(包括过腹还田方式),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保护大气环境,降低碳排放,增加农民收益。

    建设最美乡村低碳循环发展模式

    高淳被授予“国际慢城”称号,无疑得力于固城湖地区的最美乡村建设。最美乡村不仅是一个概念,也不仅是一个目标,而是一种理念,一种意识,一种相对系统的发展思路。在建设最美乡村的过程中,可充分发展以下模式。

    1建设最美乡村技术集成模式

    高淳正在打造“长江之滨最美丽的乡村”,把“最美丽乡村”的愿望变成现实,固城湖生态区现阶段的重点就是做好“七大工程”,分别是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山水城林融合工程、蓝天碧水宁静工程、植树造林绿化工程、城乡环境整治工程、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和文化保护发展工程。在具体实施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大对环保资金投入。每年安排环保专项资金,确保财政对环保支出增幅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同时大力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经营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着力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全面实施“绿色高淳”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构建“两横两纵”生态网架。三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切实提高项目环保准入门槛,对未经环评项目、不符合环保法规和技术标准项目,不予审批和核准立项,禁止批准新建任何化工项目,强制淘汰关停搬迁污染严重的企业和项目。四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设立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污染企业改造及搬迁、清洁生产审核等,年内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5%。

    2以户用沼气池为纽带的养分循环技术集成模式

    农村污染既有点源污染又有面源污染,污染源既来自农村日常生活,也来自农业生产。在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清洁生产等原理的基础上,以户用沼气池为纽带进行技术集成研究,实现了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固碳减排的目的。研究表明,兴建沼气工程不但能够充分利用资源,促进生态农村建设,而且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一是沼气能够作为农村日常生活的能源,减少煤炭和薪柴的用量,节约燃料费。二是沼气池产生的沼液、沼渣能够作为肥料施入农田,减少化肥污染,节约化肥、农药用量。以户用沼气池为纽带的养分循环技术集成见图2。

    3农村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对农户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改善之间的矛盾分析表明,以农村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固城湖生态区的综合治理必须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生态治理与经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为此,提出固城湖生态区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图3)[6]。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