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的影响范文1
——老子、孔子、和诸子百家
北京市教育局教研部高级教师张桂芳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仁”的学说的内容;孔子在教育和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百家争鸣”的概念;战国时期墨、儒、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政治主张;《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
2.引导学生理解并认识: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文化的空前繁荣,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许多大思想家及其著作,对后世以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
3.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许多大思想家和百家争鸣?”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政治与思想文化相互作用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要求认知的图画和文字史料:
孔子画像。课本大字中和竖排的孔子论教育的原话。孙武的原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①春秋五霸是指哪些人?请按课本大字的顺序将他们排列出来。
②战国七雄指当时的哪七个诸侯国?请按“东、西、南、北、中”的顺序回答。
③东周分为哪两个时期?分别说出各自的起止年代。
④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
2.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第7、8、9三课的课题(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在这三课中,我们从政治和经济方面学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同学们已经知道,这500多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并逐步确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诸侯争霸,七雄并立,社会动荡,战乱频仍。而贯穿整个时代的是奴隶制度的没落和消亡,各国纷纷“变法”,新兴的地主阶级异军突起,封建经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日趋繁荣。大的社会变革促使那些有识之士去深入思考当时的种种社会问题,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政治学说和主张。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并且会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当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车轮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滚滚前进的时候,科学文化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思想、军事、科技、文字各个领域英才辈出,他们中许多人至今还为中国嬴得世界的瞩目与尊敬。下面,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两千多年前的历史舞台上,先结识几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军事家。
3.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
同学们可能读过有关老子、孔子的故事吧?“子”在古时在姓氏后边,是作为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你们小学六年级时学过一节关于孔子的历史课,叫做——(《大教育家孔子》)孔子不光是大教育家,还是大思想家。“诸子百家”指的是许多有学问的人提出的学说、主张,“百”在这里不是固定的数,是多的意思。同学们打开课本,先看看第58页上的那个老者,他就是老子。
一、思想家老子与《道德经》(板书)
从画像观察,老子确实很老,背驼顶秃,眉毛都长得很长。不过他不一定姓“老”,史书上对他的记载不详细,大约是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d1n),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藏书。还记载老子晚年看到周朝日渐衰落,就西出函谷关隐居去了。函谷关的守官尹喜对他说:“您要隐去了,请把您的见解学说写下来吧。”于是,就有了《道德经》(又称《老子》)。这是一部富有哲理性的著作,分“道”与“德”上下篇,5000字。流传下来的《道德经》实际上是经过战国时道家学派补充整理而成的。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将《德经》放在《道经》之前,因此又称《道德经》。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老子思想中最可贵的地方就是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互相依存,指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他还认为对立的双方会互相转化,说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什么意思呢,请看课本的小注。
老子是个学问很渊博的人,推想在当时就很有名气,不然一个守函谷关的官怎么会知道他呢?相传,在老子做史官的时候,孔子曾亲往求救。课本上的图画《孔子见老子》,就是由这段故事而来的。拄杖的老子大概正在对孔子阐说做人行事的道理吧。这位不辞劳苦拜访名师的孔子,后来果真学有所成,他的学问和对中国文化的贡献,都远远超出了老子。
二、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板书)
请同学们先看课本上的孔子画像,注意《老子》与《孔子》两幅画像的区别,从画像上看,孔子好像有向人陈述自己的政治见解,又像是在给学生上课。关于孔子,同学们知道些什么?(由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
1.创立儒家学派(板书)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的鲁国,幼时家里很穷,但他非常爱读书学习。孔子曾做过管理牛羊和管理仓库的小吏,课本小字写了他是怎样对待工作的,请大家课下去读。孔子30岁左右开始收徒讲学。后来他到了齐国,想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未成,又回到鲁国,官至大司寇(相当于司法部长)行摄相事。后因与鲁国掌政者意见不合,率弟子辞职出走,到诸侯国奔走游说达14年之久,但始终不得志。68岁时,孔子回到故乡鲁国,潜心编订文化典籍,教授弟子。在长期研究学问和参预政治的生涯中,孔子的思想逐渐系统完善,形成学派。在古代,把为贵族人家相礼、作乐的知识分子叫做“儒”,孔子曾做过儒,因而后世把他创立的学派称为儒家。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对这个字,孔子有过许多解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爱人”,爱做动词,即爱别人,爱众人。孔子这样提与他的经历有关,课本小字讲了一个故事(请同学读孔子路见妇人哭墓、叹苛政一段)。孔子从维护统治秩序的角度出发,希望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让百姓有安定的生产环境,反对严刑酷法繁役,这在不把奴隶当作人看的奴隶社会,是有进步意义的。孔子经常对弟子讲“仁”,有的话传至今日,被赋予新的意义,对我们做人行事仍有警醒作用。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是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生活得好,也必须使别人生活得好。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将他的言论整理成一部语录体的书,叫作《论语》。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被后世的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影响既深且远。
孔子不但有学问,创立了一个学派,而且是一位善于育人的好老师。他虽然没能成为有大作为的政治家,但作为大教育家却成为后世为人师者的楷模。
2.兴办私学,致力教育(板书)
下面,请默读“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这段课文,包括大字、小字、竖排引言,结合小学学过的知识,思考一个问题:“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什么建树,哪些值得我们继承?”(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逐条整理)
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这是很了不起的,打破了“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这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个突破。(指导同学看彩图《杏坛》。)
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方法。如“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至今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3.编订古代典籍(板书)
为了教学需要,孔子悉心搜集、整理、编订古代文化典籍。相传,《诗经》、《》、都是孔子编订的。他还根据鲁国历史材料编成《春秋》一书。
二、百家争鸣(板书)
战国时期历史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封建制度刚刚确立,旧的阶级尚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强国并存、各自为政,新兴的地主阶级对如何治理国家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许多思想家从各自阶级立场出发,提出各种各样的政治主张,形成了不同的学派。这些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互相之间展开争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最为著名的学派和思想家有墨家的墨子,儒家的孟子、荀子,道家的庄子和法家的韩非等。
1.墨子与墨家:“非政”、“兼爱”(板书)
孔子死后大约11年,墨子出世。墨子名翟,做过较长时间的手工工匠,其技术与当时的鲁班齐名。墨子很爱读书思考,逐渐参预政治活动。当时孔子的儒学在许多国家流行,影响很大。墨子一开始也学儒家,渐渐发现一些问题。后来便自立新说,聚众讲学,(请看课本图《墨子和弟子在一起》)还常与儒家学派辩论,成为当时一大学派,与儒家学派并称“孔墨显学”。
墨子出身于劳动者,自称“”,他的思想代表手工业者和小私有者利益。墨子看到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百姓被迫当兵打仗,人民颠沛流离,困苦不堪,因而提出“非攻”、“兼爱”的主张。“非”在这是责怪、反对的意思,就是反对给人民带来灾难的兼并战争。“兼爱”即互爱互利,有力的要以力助人,有财的要以财助人。墨子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了当时人民的愿望,有积极意义,但是,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怎么可能互助互爱呢?因此,这种主张在当时不可能实现。
墨子还主张节俭,和弟子一起过简朴的生活,从图上也可看出,他们不脱离劳动。这与孔子鄙视生产劳动形成鲜明对照。墨子还主张“尚贤”,官吏及至天子都要选拔贤能的人担任。这在那个时代确实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民主思想。
2.孟子:“民贵君轻”和“仁政”(板书)
大约墨子谢世四年,儒家与孔子齐名的另一著名代表人物孟子降生在鲁国的一个附属小国——邹。孟子名轲,曾就学于孔子之孙子思,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孟子所处的时代,封建制度已经确立,地主阶级基本上巩固了统治地位。孟子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上,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他认为要达到长治久安,必须“行仁政”,让农民有田种,有衣穿,有饭吃;给农民充足的生产时间,减轻赋税,省减刑罚。孟子还认识到人民的力量不可轻视,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请看课本上竖排原话)他告诉统治者不能小看老百姓的力量,只有争取人民拥护,才能保住统治地位。他说:“桀纣之失效天下也,失其民也”。夏桀、商纣之所以败亡,就是因为他们太残暴,失去民心。
孟子的上述主张虽然是要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长治久安,但是,起了劝诫统治者不要过分欺压人民的作用,还是有进步意义的。
孟子之后,荀况成为战国时儒家的另一代表人物。他与孔孟不同,注意吸收总结各派学说的成就,从中汲取积极因素,形成自己的学说,成为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提出了著名的“制天命而用之”即人定胜天的思想,这在2000多年前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还很有限的时代,无疑是大胆而可贵的。他并不是妄言,而是说自然现象有规律可循,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可以“天地官(管)而万物役”,荀子的名言,现在已经成为现实。
荀子有个学生,叫韩非,不过他没有师承儒学,而是继承和发展了春秋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家政治学说体系。
3.韩非子和法家(板书)
韩非子生活在战国晚期,出身韩国贵族。看到韩国日渐衰败,他很着急,屡次上书韩王,提出种种使国家富强的方略计策,但未被采纳。韩非主张根据社会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进行政治改革,制订国家政策。认为国家应实行“法治”,以法令为准绳,不论官吏百姓,人人都当知法守法、受法度制约。韩非还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君主将大权独揽。
韩非口吃,不善言谈而善于写作,他的许多散文都成为传世名篇。为说明抽象的道理,他写了不少著名的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等,已为后世熟知常用。
韩非的著述有10多万字,后来传到秦国,秦王嬴政看后赞叹不已,说:“我得见此人,和他在一起,死也安心了”,并逼着韩王派韩非入秦。可是韩非来到秦国后,没有受到重用,反而遭到同学李斯及他人的陷害,被迫自杀于狱中。韩非虽死,但他的政治主张却被秦王嬴政采用。
上面,我们介绍了战国“百家”中主要几家的代表人物。同学们已经知道,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初步确立,各国的封建统治者都力求图强革新,以巩固其统治,进而称霸天下。请大家从这个时代特点出发,想想哪家的学说对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最为有用?(引导同学回答问题,并加以归纳)当然是韩非子的学说。一方面他从历史进步的观点出发,赞赏改革,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另方面,他提出的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实行法治的主张,适应强国之君结束分裂割据局面、一统天下的政治需要。正因为如此,嬴政才赞赏并推行了韩非子的政治主张,并由此成就帝王之业。
“百家争鸣”,我们主要介绍了政治学派。春秋战国时,由于大小战争连年不断,许多有志报国的人都研究战争,探讨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因而有所谓“兵家”,有人将他也放在“百家”之列。下面介绍两部著名的兵书。
四、《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板书)
《孙子兵法》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是最早的兵书,在世界军事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被称为《兵经》,译成英、日、俄、德、法等多国文字出版。这部书是春秋晚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写的,书中叙述的许多战略战术原则一直为历代兵家所遵循。如“我专而敌分”、“以十攻一”、“以众击寡”,讲的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指导同学看课本竖排原文,并作文字解释)讲的是充分了解和掌握敌我双方的情况;还有,“攻其不备,出其不意”、“避实击虚”等更为我们所熟知。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时,创造性地运用这些战略战术原则,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据说现在连日本的企业家也研究《孙子兵法》,以求在商业竞争中削弱对手,发展自己。
《孙膑兵法》是战国中期孙武后代孙膑所著,就是那位创造著名的“围魏救赵”战法的孙膑。这部兵书继承了孙武的军事思想,有些方面还有所发展,可惜传诸后世的只是其中的部分内容。
4.巩固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春秋战国时期几位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了解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希望同学们能够准确地记住老子、孔子、墨子、孟子、韩非子、孙武、孙膑这几位重要人物生活的时代(春秋还是战国),以及他们的主要建树或主张、精辟名言。这些大思想家为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关心天下兴亡,对学问孜孜以求,值得我们学习。
5.作业
简述孔子的主要建树。
将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归纳列表。
(三)教学建议及教学设备
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的影响范文2
西周时期宫廷建立了完备的礼乐制度,雅乐盛行于祭祀与典礼等各种活动中。这时期的音乐高度发达,有确切文献可考的乐器就多达70多种,此外还建立了我国最早的乐器分类法——“八音”。周平王东迁以后,雅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进而造就了我国音乐发展的第一次繁荣。但随着中央政权的衰落和礼乐制度的崩溃,雅乐的地位逐渐衰微,新乐逐渐兴盛起来,音乐由官方向民间转变趋势的日益明显。例如,当时社会下层流行的地方音乐地位逐渐上升,并出现了《诗经》这样的歌诗总集,其中的“国风”记载了北方15个地区的民歌。由于音乐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乐器、音乐理论都有了重大的突破,同时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音乐家。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的乐器更加精美,音律更为准确,诞生了筝、笛、筑等一些新的乐器。在众多乐器当中,尤以琴的运用最为广泛,著名的演奏家有师旷、师文、伯牙等。器乐演奏的形式也不再只是局限于独奏,而是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合奏,其中以编钟和鼓为主的“钟鼓之乐”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歌唱艺术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专门进行歌舞表演的歌人。随着俗乐的发展,还出现了一些出色的民间歌唱家,如:韩娥、王豹、绵驹,以及歌唱教师秦青等。
音乐理论在这一时期也有了新的突破,出现了最早的乐律计算方法——“三分损益法”。战国时代的文献也明确提出了旋宫的理论,《礼记·礼运》篇中说:“五声、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也。”①儒家音乐思想的代表著作《乐记》中记载:“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拘,累累乎端如贯珠。”②这一时期音乐理论取得了重大成就,对后世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教育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教育处于重大的变革时期,其内容正逐步由礼乐教育转为适应于娱乐需求的技艺传教。从形式上看,当时的音乐教育具有官学和私学两种。
1.官学衰退
最初的礼乐教育都属于官学。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其原因在于王权的散失,使社会上出现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即便如此,官学还是存在的,且由于文化中心的转移,官学中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逐渐向民间传播,这在客观上扩大了官学中音乐教育的范围。东周以后,官学中音乐教育的内容已经随着文化学术的转移传到了民间,民间有了更多的通晓官乐的人。这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周礼乐文化没有消失,反而传播更加广泛。
西周可谓官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的奴隶主贵族完全垄断了学校教育。但是在春秋战国的官学中,礼乐教育虽仍是主要内容,但与西周的礼教相比就没有那么系统严格了。随着礼乐制度的衰落,官学中乐师、乐工的地位也在发生着改变。由他们的音乐传习构成的那一部分音乐教育,在艺术形式方面更加丰富,其音乐技能也更加高超。这一时期的师旷是乐师的代表,师旷在琴的演奏方面有着精湛的演奏技巧,民间流传着很多描述他高超琴技的小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学中的音乐教育已向技能型方向发展,音乐教育产生了一些相应的改革,就连宫廷中的音乐教育也有了一些私学的性质。乐师教授的对象不再只是贵族子弟,且乐师有的也是来自于民间,这样官私两者便融合在了一起。
2.私学兴起
随着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陈旧的“礼乐”制度逐渐失去了控制力。各诸侯国以强欺弱,展开了激烈的兼并战争。在此背景下,各国需求的是适应新形式发展的管理人才,奴隶制教育已不合时宜。新兴地主阶级需要提高自己的地位,培养出本阶级的人才,所以他们要改革,私学承担了这一方面的历史任务。这一时期“士”成了促使私学快速发展的主力军。他们聚徒讲学,进一步扩大了私学的规模,为私学的盛行拓宽了道路。相对于官学来说,私学的音乐教育更加适合社会的发展,教学方式也更加灵活,音乐教育自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私学的兴起对于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使更多阶层的人们有机会接受到音乐教育。在西周,官学受教的对象只是王孙贵族,而私学受教的对象则很广泛,既有服务于宫廷中的专业乐人,又有文士阶层的人员,还有一部分人是来自民间的艺人。由于私学具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因此教育形式上更多样化,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春秋战国时期私学中的音乐教育主要是指在民间存在的音乐活动,传教的方式则是设学教徒,其目的是传授技艺和提高文化素养。
三、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音乐教育思想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下,一元文化被多元文化所代替,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蓬起、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少音乐教育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其中对当时的音乐教育和后世音乐的发展起到深刻影响的便是两位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和荀子。
1.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
孔子把音乐作为“六艺”中的一部分加以传授,他认为“乐”是生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人整体素质的体现。孔子所说的“乐”不仅仅指单纯的音乐,还包括礼乐制度在内的整个国家音乐体系。所谓“乐”不仅仅指声音的和谐,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愉悦,它所强调的是个人对社会规范即“礼”的发自内心的认可,正所谓:“言而履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在《礼记·仲尼燕居》中,从孔子提出的“兴于诗,利于礼,成于乐”的教育方针中便可以看出他崇尚礼乐、重视礼乐的教化功能,他认为音乐应和“礼”积极配合,共同来规范人的行为。孔子礼乐思想的核心是“仁”。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③孔子期望用礼乐的结合达到“仁”,实现他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制度。在孔子看来,音乐作为陶冶人、感染人的艺术,其内容与形式一定要统一,外在的艺术形式应服从于音乐思想内容本身。孔子评价音乐的标准是“尽善尽美”,他认为韶乐才符合这一标准,所以他极力推崇韶乐。
孔子把这些音乐思想融入到教学中去,使音乐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他重视“乐”,但不是为“乐”而“乐”,而是通过乐对人们思想教育起到感化、调节的作用。他认为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观念,是教化人民的工具。这种音乐思想,促使他提出了新的“乐教”的主张。他把音乐有意识地贯彻到诗、礼中去,把乐教与诗教、礼教结合起来,甚至把乐教看成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手段。我们从他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的这一观点。孔子认为人们都要接受音乐教育,只有进一步实施乐教人们的修养才能得到提高。他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改革方针打破了贵族垄断音乐的局面,使更多的人接受到音乐的教育,培养出了如公孙尼子这样的音乐家。公孙尼子继承了孔子的音乐思想,写下了我国古代最早的音乐理论著作《乐记》。在这本书中公孙尼子提出,对人们进行音乐教育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欲望,而是为了教育人们“平好恶”,使人们成为统治阶级所需求的人才。这一音乐思想的提出在客观上对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荀子的音乐教育思想
荀子是战国后期著名的思想家,是先秦诸子中的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儒家学派音乐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同时兼收百家,最终形成自己的音乐思想体系。荀子的音乐理论是最系统的,其音乐思想在《乐论》中有详细记载。荀子肯定了人们的日常音乐活动,认为音乐是人类感情所需要的,因为音乐可以使人向上。荀子看到了音乐的巨大社会功能,认为音乐能够教化人的内心,还能教化政治,从而达到“和”的目的,这一点在他的音乐教育思想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荀子主张用音乐引导人,使人的心灵变得纯洁,他发现音乐能起到感动人心,陶冶性情,使社会关系和睦的作用。所以荀子十分重视后天的礼乐道德教育,他实施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移风易俗,所论教的内容也是“雅颂之声”。在音乐教学内容上,荀子主张学习雅乐,因为“中和”为礼乐的基本特性。“和”要求平和,反对过与不及,“中”而“不”就是“平和”,这就是他的“中和”音乐思想。荀子和孔子一样,也主张礼、乐配合治人治国。
荀子对音乐很重视,但并非一味强调娱乐,他认为推崇音乐的前提是“重己轻物”,也就是说要把个人的修养放在首位,不要被感官享乐所左右,否则将适得其反。他在音乐教学中所论教的内容是“雅颂之声”,而这种以道德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思想,使当时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并为后世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四、儒家音乐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
当代音乐教育在世界各国都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势头。音乐通过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向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及正确的人生观。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音乐教育的研究,我们发现该时期的儒家音乐教育思想对后世音乐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意识到音乐教育在全面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在现阶段,更是要“以中华文化为母语”,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音乐教育受重视不够的问题始终存在,对于音乐教育者而言可谓是任重道远。
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教育是与德育紧密结合的,儒家学派非常重视音乐的“教化”功能。到了现代社会,这种以规范教育与审美教育为一体的音乐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儒家的音乐教育思想强调对音乐尽善尽美的追求,注重音乐对审美能力的培养。这种教育思想对于进行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由此看来,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音乐教育思想对后世音乐教育发展的方向起到了引导作用,我们在当代音乐教育发展中绝不能忽视古代音乐教育留给我们的文化财富。
注释:
①孙继南,周柱栓.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37.
②孙继南,周柱栓.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29.
③吴晓明.浅谈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音乐思想.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参考文献:
专著:
[1]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2]陈四海.中国古代音乐史.国际文化出版社,1995.
[3]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4]扬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5]李福顺,刘晓路.中国春秋战国艺术史.人民出版社,1994.
[6]朱启新.中国春秋战国教育史.人民出版社,1983.
[7]蔡仲德.论中国音乐美学史及其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8]刘继南,周柱栓.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9]毛礼锐,翟菊农,邵鹤亭.中国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论文:
[1]陈艳.略谈老子“大音希声”的音乐审美观.郑州大学学报,2003.
[2]朱志德.孔子的音乐思想.武陵学刊,1995.
[3]金尚理.先秦音乐与儒家的礼乐理想.孔子研究,2003.
[4]吴晓明.浅论先秦时期百家争鸣中的音乐思想.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
[5]薛雷.先秦时期的宫廷音乐探微.艺术百家,2001.
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的影响范文3
如何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这需要教师对教学模式与教学评价方式进行创新。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需要重点考虑的便是如何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去理解和探究历史。
《秦朝一统》一课位于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其教学重点是秦朝统一和巩固统一的措施。传统教学往往对秦朝统一的措施只是进行一番知识点的罗列,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悟不深。如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秦朝的统一措施呢?考虑到目前风靡一时的“穿越式”电视剧很是受初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喜欢,于是我在此教学环节穿插了一段“穿越”经历。
一
首先播放一段2分钟的电视剧《寻秦记》视频,带领学生进入秦朝。“穿越”过去之后学生的身份是(原)齐国商人。
情景设计:根据齐国的地理位置,商人认为此地盛产食盐。于是,商人决定从齐国买盐,前往赵国贩卖。在做买卖的过程中商人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状况:1.路不好走,遇到很多障碍,且车轨不一,差点车毁人亡。商人只好骑马前行。2.到了赵国一打听,发现这里的每斗盐都比齐国贵好多。3.由于语言文字不同,商人的吆喝声没人能听懂,写了个很大的招牌也没人能看懂。后来多亏一个在赵国生活过的齐国人帮忙,用赵国的文字写了个招牌“卖盐”才有所好转。4.谁知赵国的斤两比齐国的大得多,一不小心,商人亏大了。5.商人卖掉货物,只得到少量的布币。而这些布币在齐国是不能用的,商人只好用它们买了些大米,准备前往魏国再搏一次。6.到了魏国,商人惊奇地发现,魏国的斗比赵国的小很多,而每斗的价钱又差不多。这个商人抓紧时机又赚了几笔。7.赚了钱的商人开心地来到韩国游玩,准备给自己添几件新衣服。他跟店员说,不用量身啦,我直接告诉你尺寸,做好了我来拿。8.玩得尽兴的商人把赚来的布币换成齐国刀币,取回来新做的衣服,准备骑马回国。9.然而由于骑马一路颠簸,刀币割破了布袋掉了出来商人却全然不觉,回到家发现自己辛苦赚的钱已经所剩无几。10.商人准备拿出新做的衣服穿上,安慰自己受伤的心灵。但是由于韩国的尺寸标准和齐国的不一样,商人将这些新衣服穿上身后发现自己穿的是“超短裙”。
每个出现的场景都在大屏幕上有相应的漫画展示,学生如身临其境,这种故事性极强并带有喜剧成分的情景设置,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此时教师提问:当时的秦朝统一后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很容易便答出:1.车不同轨,路不好走。2.书不同文。3.度量衡(长度、容积、重量)不统一。4.货币不统一。教师再问:请问当时的皇帝会采取哪些统一措施呢?学生也不难答出:1.车同轨,修路。2.书同文。3.统一度量衡。4.统一货币。
二
秦朝统一措施实施后人们的生活情况是怎样的呢?教师仍然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设计了穿越“续集”:假如重新穿越,回到此时的秦朝会遇到怎样的新场景呢?这次教师并不是陈述穿越场景,而是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续集编写。其编写要求为:仔细阅读历史书上的内容,不要出现穿帮镜头。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大为激发,开始积极编写故事续集。他们的基本思路是差不多的。1.道路:畅通无阻。2.文字:写的字体是小篆,后来是隶书。3.斤两、尺码无需换算,经济交流很方便。4.货币:圆形方孔钱。
三
在两次“穿越”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理解了当时秦朝统一措施的影响是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社会的发展。而这点,也为后面评价秦始皇的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
《秦朝一统》是《变革与争霸》和《百家争鸣》发展的必然结果。本课的着力点在于通过对穿越时空这样一个新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和相互探讨中掌握知识,切身体会到当时秦朝采取各项统一措施的必要性,以及秦朝统一措施对当时以及后来的中国历史的巨大意义。这样的课堂学生参与度高,学习兴趣也被激发,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
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的影响范文4
关键词:孝德缺失;传统孝道;演变;重塑;新时代内涵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178-0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诗为诗人王维于重阳佳节思念亲人而作。诗句朴素无华,之所以脍炙人口,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倾吐怀亲之情时最爱吟咏的佳句,正是因为诗句中所流露的真挚感情打动人心。重阳节由来已久,可追溯到先秦之前。九为阳数,两九相重,是为重阳。又因“九九”谐音“久久”,寓长久之意,所以民间常在这一天祭祖或推行敬老活动。1989年,我国更是正式定名重阳节为老人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这一日定为全国敬老日,以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又逢重阳,各地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举办关爱老年人活动的报道铺天盖地。然而于此时,我却惊闻一则极不相宜的消息,四川成都一位老人以“裸模”为职,子女因嫌弃其“丢人”,要与其断绝关系。原来老人已然八十四岁高龄,十五年前老伴就走了,五年前小儿子也不幸辞世,亲人的相继离世在他身上刻下了不浅的伤痛。虽然身边还剩下一子二女,但不常见面,更不论照顾。独居生活让老人倍感寂寞,因此便找到了这份工作——给美术学院的学生当“裸模”,聊以排遣时间。老人说,看着学生们嬉笑打闹,觉得打发时间更容易了,自己也快乐不少。对于老人做“裸模”这件事本身,我们暂不置可否。但其子女对于这件事的态度、处理方式实难让人苟同,甚至为人唾弃。八十四岁高龄,风烛奄及,随时可能羽化而去。未知的死亡戴着它黑色的神秘面纱可以轻易给一颗强大的心带来压力和恐慌。没有人陪伴,甚至没有人可以倾诉,可以想见此时老人内心一定被恐慌、无助和孤独满满占据着。而他的子女们——他曾经寄予了全部希望、用尽心力疼爱的子女们,如今非但不能给他依靠,反而不安慰、不体谅、不理解,拒绝接受,嫌弃“丢人”,甚至要与其断绝关系!对于一位父亲而言,还有比这更残忍、更痛心、更悲哀的吗?
现今社会,孝德缺失的现象又何止此一例?不尊重父母,虐待父母,对父母巧取豪夺,拒不赡养父母,更甚者与父母反目成仇……这些事件屡见不鲜,时有发生。不禁让人发问:我们的社会这是怎么了?孝道是中国传统伦理的内核和主要特征,是诸道之首、百善之先、教化之始,是政治、文化生活中贯通性、统领性的意识。何以如今孝之一道没落至此?人类发展之初,混沌蒙昧,老者往往因为丰富的阅历与生产经验而被后辈尊崇、敬服。随着以血缘关系为联结纽带的氏族社会的瓦解,以夫妻为核心的家庭逐步定型成为最基本的社会生产单位。对老者的尊从亦随之转变为对父母、祖父母以及年长血亲的敬服。这里的“尊亲”不再是单纯的对智者、长者的敬服,更内含有对父母长辈哺育之恩的感念,是本能的发诸于心的爱慕之情。这种心理情感以及由此引发的道德伦理、行为规范可以说就是孝之本初了。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孝”这一伦理观念也被不断完善、规范,并因为宗法制度的不断介入、渗透而渐成体系。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但于“孝”之一道认识基本一同。而孝文化正式确立其在传统伦理道德中的根本地位,并以儒家思想为载体登上政治舞台是在汉武帝时期。“以孝治天下”是汉代统治思想的核心,甚至被定为选拔人才的首要标准,这对当时淳朴社会风气的形成、社会秩序的稳定、社会生产的发展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后,中央集权统治不断加强,孝道文化被政治绑架,成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实现其专制统治的精神工具,并在后来的社会发展中被不断强化,其影响之深、作用之大无异于一种无形的“国家机器”。以此为背景,孝道超越它原来的道德伦理范畴,上升到国家律法乃至天理的高度。由此所衍生出的“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极端孝行观念催生出无数畸形孝子在以黑暗为底色的封建主义伦理道德帷幕后上演一场又一场惨烈的孝行事迹。本初纯粹的以爱与敬为出发点的孝开始变得面目狰狞。至清朝末期,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封建统治、冲破封建礼教禁锢成为必然趋势。其后数十年间,传统伦理道德受到严重抨击,尤以传统孝道首当其冲。可以肯定地说,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以暴力手段摧枯拉朽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这种刚烈的处理方式通常会留有后遗症。传统文化大厦坍塌殆尽时,传统孝道文化作为其重要内容之一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核心亦不能幸免。所谓“矫枉过正”,传统伦理遭遇前所未有的涤荡,污渍被洗尽,衣衫本身也索性被一并丢掉了。
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的影响范文5
关键词:演变;发展;古代社会;美术教育
美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产物,是人类文化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的美术文化历史更是悠久,从原始社会以来,人们利用图形和拟物方法作为记录,随着文明的进步逐渐形成象形文字、甲骨文等等用来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后来发展成为上升为精神的寄托,这就是美术的雏形。
放眼世界,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老祖先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中,我国的美术文化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时期,就逐渐出现了美术教育,这一时期的人们主要用美术来记事,美术就具有了实用的功能。后来,美术的实用功能与精神表达逐渐开始分离的,人们越来越多的通过美术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怀,美术的表达形式和方法也更加多种多样。
美术教育的发展经历着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变化都体现着自己独特风格,在古代更多的美术在为皇权阶级服务,是一种自我欣赏的阶段,直至之后的近代社会。慢慢的在美术创造和形成的过程中,人们需要将自己的美术技艺进行传播,可以是群体的传播,也可以是一代人之间的传播,久而久之便逐渐形成了美术教育。美术教育也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古代美术教育的发展依然对现代美术教育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于当时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非凡意义。
1 中国古代社会美术教育的价值分析
古代美术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国古代通过美术教育,能够把老祖先的美术技艺很好的流传下来,美术知识能够得到广泛的传播。后人们也能够依据这些老祖先的经验进行后期的创新,使得美术文化不断的发展,古代美术教育是现代美术的根基。同时,美术教育也具有社会政治价值的,在古代,统治阶级大都利用美术教育进行统治。美术教育还有思想文化方面的价值,文人雅士可以借助画作来表达自己高尚的节操和高雅的情趣,后人可以借助老祖先的画作和书法作品等艺术作品来缅怀先贤的高尚品德。当然美术教育最基本的价值就是审美和文娱价值,人们可以在鉴赏美术作品时,领略不同的美,陶冶自己的情操,这也是美术教育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即博雅教育,人们在绘画书写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自我情怀或者是审美水平的提高。[1]
从上述来看,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国美术教育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在潜移默化中,美术水平就得到了提高,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我国古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促进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
2 中国古代社会美术教育的演变历程
美术教育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美术在初始时期主要是具有实用功能,后来美术教育中人们逐渐对美术的功能进行深入挖掘,美术后来多用于精神寄托,一大批的文人骚客也多借助美术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下面主要介绍秦汉时期、东汉后期、唐宋时期以及元代后的古代社会美术教育。一个时代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方式也间接的反映了这个时期的经济水平和人民群众文化程度。
2.1 秦汉时期古代美术教育
美术应该是与人类同步产生的,但是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可能并不能够成为艺术品,因为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都是无意识的。后来,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人们逐渐由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然后进入奴隶社会,人们的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也在不断发展中,美术的实用价值逐渐的表现出来。后来,人类社会又进入封建社会,这一时期美术的实用价值相对减弱了一些,美术的社会教育功能被统治阶级们放大,越来越成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比如:龙形图案象征着王权。秦汉时期是古代美术教育演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刚刚进入大统一的时期,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在先秦时代,诸子百家争鸣,更加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在这一时期美术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王权的高度集中,统治者们需要借助美术教育来统治民众,比如:龙是皇帝的象征,借助这些来更好的统治家,统治者的支持也使得美术教育发展进行高速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美术教育迅速进行了了有效分类,可以分为博雅教育和实用教育,博雅教育主要指上层贵族,他们通过美术教育来进行娱乐和抒情。同时下层社会的人们也在接受美术教育,形成了一大批能工巧匠,他们能够进行精雕细刻,比如:秦始皇兵马俑,就是秦汉美术教育的重要产物,是我国的艺术瑰宝。
封建王朝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术教育的发展。但是,随着王朝的建立,对普通百姓来说,还有沉重的赋税和刑罚,同时美术教育的发展也要服从统治者的心意,这一时期的美术教育并不是自由发展的,要受统治阶级的各种约束,因此,这些美术的形式和内容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2.2 东汉灭亡后期的古代美术教育
东汉建国初期,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在这一时期美术博雅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代表之一:鸿都门学,这里的学生都是由各个州县推举的平民子弟,他们在这里学习小说、书法、绘画等,盛极一时。东汉末年,社会逐渐开始动荡,群雄混战,在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不断进行变革,自然经济开始发展,士族阀门逐渐成为社会的统治阶级,同时在这一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因此在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的主题不再是过去的围绕统治阶级进行,更多的则是宣扬古代的圣贤人士,由于政治的动荡,统治阶级自顾不暇,对人们的约束变少,美术教育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更加的自由,美术教育发展开始向艺术方向逐渐的发展,并出现了一系列的美术大家,对于后世美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
2.3 唐宋时期古代美术教育
我国美术教育发展的另一个关键时期就是唐宋时期,唐宋时期可以说是我国美术教育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这一阶段,统治者重视美术教育的艺术性,同时在这一时期的开放程度比较大,我国美术教育受到了其他国家的影响。在唐朝的开元盛世,唐玄宗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的促进文化教育的l展,建立了封建历史上最大的翰林院,为朝廷培养需要的人才,人们在其中得到了良好的教育,绘画技艺和方法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发展。同时,唐朝的开放性,使得国外的美术能够传到中国,再加上中外使者之间的频繁交流,使得中国的美术教育更加的自由和繁荣。唐宋时期,我国宗教文化兴盛,一系列的佛教壁画等逐渐形成,成为中华民族的国宝。
同时,唐宋时期,不再是局限于过去的学院式的教育或者是“父传子”形式的教育,在这一时期,美术教育更多的是师徒之间的教育,相比于父传子的教育形式,师徒教育可以选择天赋较高的徒弟,有利于美术的兴盛和发展。吴道子的“吴家样”的形成展示了古代美术师徒教育的鼎盛状态。宋朝宫廷中的绘画机构更加的完善,设置了一大批重要的岗位,以培养绘画人才,在这一时期成就了我国著名的画作《清明上河图》,绘画的方式不断发展,借助了西方的油画以及建筑规则,逐渐形成了新的绘画方式。[3]
2.4 元代后的社会美术教育
中国封建社会的尾巴――明清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的美术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美术依然是统治者的统治工具,但是在此基础上,绘画越来越注重个人感受。明代,郑和下西洋以及欧洲的传教士来到中国,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教学中有专门的画谱用作教学的内容。同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绘画更加的注重写实,这种绘画方法在宫廷中用来给皇帝和后妃画像。同时,明代资本主义经济萌芽产生,明朝南方经济高度的繁荣,这就使得文化发展更加的迅速,很多的文人雅士借助绘画了表现明朝经济的繁荣,美术的发展更加的自由。[4]
清朝前期,由于满族统治者们急于与汉文化融合,在这一时期,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之间进行相互碰撞和融合,美术教育不断的进行发展,中国绘画也逐渐出现了油画和写实派。但是,雍正乾隆时期,由于“文字狱”,广大的学者和文人雅士都投鼠忌器,在这一时期,文人雅士们都人心惶惶,绘画和书法等艺术作品中表现的大都是悲观、消极的情绪,在这一时期,文人雅士们一心为了逃避责罚,艺术水平也没有得到好的发展。但是,在这一时期,宫廷内部同样设置了很多的职位,为皇帝和后妃绘画,或者是按照皇帝的要求进行绘画,绘画技术和方法得到了良好的传播。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美术教育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美术教育的演变大都和这个时期的经济以及政治因素紧密相关,同样也是反应了当时那个时代的一种风貌,更是让我国古代美术被统治阶级作为统治的一种工具,与此同时,美术教育的发展也受到了统治阶级的限制。但是我国美术教育也在波澜中不断的向前发展,同样也让美术这种形式变的更加的多样化,再有也让我国的美术教育发展由一开始的社会教育功能逐渐的向着艺术功能这个方向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我国还借鉴了国外的一些美术教育的精华,从而不断的提升我国的美术教育水平。但是,从现如今我国古代美术教育发展来看,它还是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是需要我们在后期的发展中进行不断的给予完善。[5]
参考文献
[1]唐明.浅谈中国古代社会美术教育的演变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5,(10):240.
[2]李娅.浅析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发展[J].中州大学学报,2009,26(3):90-92.
[3]陈佳宵.中国传统工匠美术教育论略[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23(2):101-103.
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的影响范文6
关键词:孝悌观 血缘亲情 道德伦理
孔子是中国文化集大成者,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孔子的孝悌观,更是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习惯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孔子孝悌观的产生
春秋时期社会处在大裂变时代,文化重组的格局逐步显现,各种思想冲突交织与渗透在宽松、活泼的思想环境中,阴阳、儒、墨、法、道德等诸子百家在风格上各具特点,孔子思想在其间蓬勃发展,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文化基础
孔子的孝悌思想是对周朝传统孝道思想的重构。德和孝是贯通周代文明社会的道德纲领。“孝”起源于原始社会对生殖繁衍的崇拜。夏、商、西周时期,孝道的政治功能逐渐凸显,利用宗族血缘关系维护政治权力,保证自己的统治,其中以西周最为典型。
父权家长制在周朝的宗法体制中具有权威性,对维护权力统治有重要作用。父权家长制在国家权力机制中表现为严格的等级制度,即上下尊卑等级关系。周天子诸侯有严格的等级隶属关系,就是分封诸侯内部亦被划分为甸服、侯服、宾服、要服和荒服五个等级。周礼就是规范每一个等级的人所应有的权利义务,以及活动的礼仪准则和规范,从而确定等级隶属关系,君臣关系。这种等级隶属关系反映在政治、军事、经济、宗法、祭祀、礼仪等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西周的礼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次文化创新,虽然随历史、社会的发展,周朝的礼制文化显现出劣根性和落后性,但是周人确立的上下尊卑等级关系(礼制)和与之配合的情感艺术系统(乐制),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影响巨大。周代的礼制是周代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各种行为规范的准则,“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威严不行;祷祀祭礼,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记・曲礼》),周制规定,各级贵族祭祀、用兵、朝聘、婚丧,都要遵循严格的合乎其等级身份的礼节仪式,以体现君臣、父子、兄弟、夫妻的上下尊卑职别。周人推行的种种制度典礼实质上无不透着一种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为后世儒家所继承、发展。孔子说过“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孔子倡导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秩序与周朝文化模式有着明显的关联。孔子把周人具有伦理政治意义上的孝道观念,发展改造为一种个人道德修养的孝道观念。
(二)现实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竞雄,百家争鸣。周天子权威失坠,“礼崩乐坏”,“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史记・太史公自序》)”“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数》)中国社会正值大裂变、大重组时期,孔子看到当时社会礼乐崩坏、民生疾苦的社会现实,认为这个时代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普遍混乱,期望进行一场社会和政治革新,以实现中国社会秩序的复兴和重建,于是他以血亲道德制度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为基础,对中国社会政治秩序进行了伦理化、道德化的设计。这种伦理化、道德化的制度设计以孔子的孝悌思想为出发点。
二、孔子孝悌观的主要内容
孔子的孝悌观重视血缘亲情之爱,维护了血缘宗法家庭的稳定。他把父母由生到死的过程与孝悌观结合,突出了亲人之爱与人性的和谐。
(一)追孝
孔子倡导对祖先的情感祭拜。春秋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的社会理性开始觉醒,人们对祖先、鬼神畏惧程度减轻,祖先崇拜趋于理性。如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孔子不相信鬼神实有,但他把丧葬祭祖作为孝的内容加以提倡,“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这种做法原因是“……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孔子讲究祭祀以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因此孔子十分重视追孝、送终。“丧事不可不勉”(《论语・子罕》)“祭思敬,丧思哀,其可以矣。”(《论语・为政》)
(二)孝生
西周以前孝顺父母侧重于物质生活的奉养,孔子大大发展了孝顺父母的观念,提出了精神奉养的主张。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有别乎?”孔子讲的孝更重视情感的生发。孔子所以重视孝的精神层面,主要看到了精神奉养对父母内心愉悦的巨大作用。孔子说过:“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礼记・檀弓下》)只要能保证父母精神上的愉悦便称之为孝子,从内心敬爱父母,父母病了,会忧心其疾;父母年事渐高,则喜惧参半,孔子将孝建立在血缘情感上,从而使孝从宗教伦理转变成对自我意识进行反思的人生哲学。
(三)无改父道
孔子要求子女继承父母的志向和处事原则。“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孔子的孝道观不仅局限于感性态度,更向理性观念迈进一步,从而使伦理道德与政治信仰融为一体。
孔子在对待继承父道的过程可能产生的矛盾与分歧,提出了“几谏”、“父子相隐”的原则,把看似违逆的行为扩充为忠孝体系中,突出了维护血缘亲情的重要性。
三、孔子孝悌观的主要特征
孔子的孝悌观通过礼法实践、情感内化以及政治伦理化等机制运行起来,从而使孝悌观发展与完善为一套完整的伦理体系。
(一)以礼释孝
孔子学说的孝悌观念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篇》)孔子把孝悌行为作为学习文献典籍等开展深入学习的基础,认为只有躬行实践根本德行之后,才有学习其他方面的资格。孝悌之德通过“礼”实践和检验。《论语・为政》中记载孟懿子问孝。孔子说:“无违”。并进一步解释其含义,即“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以礼释孝,认为孝道的根本是不违背礼节。在《论语・八佾》中孔子对礼的本质作出解释,子曰:“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把礼的道德情感和践行这种情感的自觉性置于核心地位,因此孔子在不同场景讲孝道时,十分强调这种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的自觉性。如子游问孝时,子曰:“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有别乎?”子夏问孝时,孔子说:“色难。”(《论语?为政》)以及“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二)具有鲜明的道德伦理意识
孔子强调重视情感的自觉性的同时,将社会外在规范进行转化,使人情感的自觉性进一步内化为道德伦理意识。孔子以“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使用“忧、惧、喜”等具有强烈感彩的表达方式,突出了前人未曾表现过的人文精神和生命意识,至此孔子对中国社会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设计,孔子积极确立道德伦理意识的自觉性对中国建立稳定的社会政治秩序具有重大作用。
(三)道德情感作用于社会政治秩序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伦理秩序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亲情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上,孔子说过,孝慈,则忠。(《论语?为政》)向下,“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语?泰伯》)孔子给道德伦理秩序赋予了情感合理性,使社会政治与情感心理有机结合。孔子说过:“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坚信孝悌观对政治产生着重大作用。统治者和百姓自觉遵守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各项要求,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礼治秩序,政治伦理化了,伦理政治化了。孔子把血缘亲情扩展为社会伦理的原理和国家政治原理,构建起互惠互动的双向伦理关系,建立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政治秩序。
孔子的孝悌观十分强调血缘亲情的道德义务,强调情感的真诚和热爱,对当时和后世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长坤:《先秦儒家孝道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7年11月第1版。
[2].【美】顾立雅:《孔子与中国之道》,大象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