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能管理和能源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能管理和能源管理范文1
关键词: 新能源;联合发电;能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M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新能源以此在人类古老时代就被使用,现代“新能源”指的是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利用的能源。作为可再生系能源的共同特点是:分散性、间隙性、随机性和能源密度低等性质。所以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周期较长,技术实现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已开发并使用的新能源发电系统主要包括:地热发电系统、风能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和生物质能发电系统等。系能源以其无污染性、储量大等优点,对当今存在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紧缺现象做出了巨大贡献[1]。
2 风光联合发电管理策略
在黄河沿岸一些偏远乡镇,生活用电十分困难,大部分采用自备变压器的方式,线路老化、电费成本高且经常断电。据此情况有关部门结合当地情况实施了风光联合发电管理策略。下面结合实际情况对风光联合发电管理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
2.1 风光联合发电应用的条件
这种风光联合发电系统主要利用太阳能电池和风力发电机吧风能和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3]。其系统的主要参数设置:风力发电机额定风速为3-8m/s,启动风度2.5m/s。其中太阳能发电设备需要被安置在阳光充足照射的地方,不能进行遮挡。两个装置互补,对自然条件的要求比较低所以这种系统比较适用于偏远地区的居民。
2.2 工作原理
如图2-1所示是风光联合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图。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风力大电机、太阳能光伏电池、蓄电池、直流交流负载及逆变器等。光电系统利用太阳能电板把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然后再利用控制器给系统的蓄电池充电,最后通过逆变器对负荷进行供电。风电系统主要是通过小型的风力发电机完成,首先把风能转化为电能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然后利用逆变器对负荷进行供电的系统。光电、风电系统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交替工作,根据环境中光能和风能的而资源情况决定启动那种系统,可对系统的容量进行合理的分配保证了系统供电的可靠性[4]。
图2-1风光联合发电原理图
2.3 性能指标
风力发电部分
风力发电把风能转化为电能,风能推动叶轮开始旋转,叶轮带动转动轴,最后转动轴带动发电机开始发电。风力发电机一般有三部分组成:水平轴、三叶片布局和上风向。风力机输出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2-1)
(2-1)式中,V为风速,R为风轮的半径大小,Cp是风能的利用系数其最大值是0.593.
系统中的风轮叶片由变桨距和定桨距的区别。其中定桨距在额定风速以下时,不会达到最佳的工作值,所以输出的功率会低;超过定额风速时,会偏离最佳值,输出功率同样会很低。所以定桨距风速须控制在额定风速范围内才能有效的输出。对于变桨距风力机来说可以通过调节桨距的角度来增大或者减小输出功率。所以在风速超出或低于额定值时,通过这种调节可是输出功率保持在最佳的额定输出状态。
光伏发电部分
光伏发电主要通过太阳能电池板的光伏效应是光能转换为电能,在对蓄电池充电等过程。在一定的光照和温度下,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会达到一个最大值。其中电池的内阻是影响输出功率的重要因素,受环境和负载的影响。所以要得到最大的输出功率就要对内阻的大小进行选择,选择匹配的内阻使光伏阵列和负载匹配,实现高电压、大电流的输出,从而提高系统的联合发电效率。
3 太阳能余热联合发电管理策略
3.1 太阳能余热联合发电应用的条件
能源的日益匮乏,可再生清洁能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太阳能及余热的利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低温能量的开发和利用都采用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模式。这种发电模式的优点是对低品位能源的回收利用效率比较高、避免工质膨胀过程中对汽轮机的腐蚀,操作方便、投资成本低经济适用性强。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上利用再热的方式来实现余热的利用,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5]。
3.2 工作原理
如图3-1所示是太阳能余热联合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如图所示整个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太阳能集热板、高压汽轮机、余热换热器、低压汽轮机、冷凝器、离心泵及发电机等。主要原理是:利用太阳能集热板进行集热,下面的工质盘管在受到集热后会变成高温高压气体进到高压汽轮机进行膨胀做功。系统为了提高工质的做工效率,所以在蒸汽膨胀达到最大功率时,会引入一个余热再热器。这样蒸汽就会再一次的被加热输入大低压汽轮机中进行做功。乏汽从汽轮机中出来后被冷凝为饱和液体存储在储蓄罐内,把液体用隔膜泵提升到太阳能集热板上,至此完成了一次发电系统的做功循环过程[6]。
图3-1 太阳能余热联合发电工作原理图
图中:1太阳能呢过集热板;2余热换热器;3高压汽轮机;4低压汽轮机;5发电机;6冷凝器;7储液罐;8离心泵。
3.3 性能指标
高压汽轮机进口温度
在高低压汽轮机进口温度相等的情况下,设置工质流量为1.5kg/s,泵和汽轮机的等熵效率分别为85%和80%,蒸发的压力和冷凝温度分别为2.0Mpa和303K,低压汽轮机进口压力去高压汽轮机进口压力的百分之五十,对系统汽轮机进口温度进行热效应的分析。
分析得出,随着高压汽轮机入口温度的增加,工质对应的系统特效应都得到了提高,按照工质沸点的排列选择沸点高的工质可以提高系统热效应的利用率。
2) 冷凝温度的影响
设置系统的参数:蒸发压力设置成3.0Mpa恒定不变,冷凝温度的变化范围:273K-313K,汽轮机、泵的等熵效率分别为80%和85%,再热压力参数设置为2.4Mpa。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可知,冷凝器出口温度的增高,工质对应的系统热力学第二效率会逐渐减小。
3)再热压力的影响
再热压力的选择会对整个系统造成能耗利用的影响,对于不同工质的工作温度范围内对应着不同的最佳再热压力。所以在系统工作之前要根据实际的工作环境和系统的额定输出功率和能效利用率的要求选择最佳的再热压力,确保能效的高效利用。
4 结语
新能源联合发电系统的性能和成本都由于单纯新能源发电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风光联合发电管理和太阳能余热联合发电管理的策略,分析了使用的条件、工作原理和主要的性能指标。对新能源联合发电管理策略的分析表明,多种新能源相结合的方式,运行稳定,经济性好、特别是风光结合和太阳能余热结合方案比较理想,具有很好的市场发展前景。我国新能源联合发电技术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需要政府的支持和资金的注入来促进新能源联合发电技术的规模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文峰.风光电互补节能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
[2] 李金鑫;张建成;周阳. 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研究[J].华东电力, 2001(12).
[3] 吴杰. 适合可再生能源接入的移动应急电源控制系统设计[D], 上海交通大学.2011.
[4] 段彬. 风光互补发电控制系统中的短期功率预测研究[D]. 电子科技大学, 2011.
电能管理和能源管理范文2
关键词:供电局;系统工具;综合技能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6-0020-02
1 概 述
员工综合技能提升是供电局技能人才队伍管理与建设的重要内容,员工整体综合技能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供电局未来的发展,一个较为客观、公平公正、规范的评价与考核体系,可以促使员工技能与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而员工同时也迫切希望通过一个平台来检验、证明与展示自我的能力水平,并通过不断的调整改进职业生涯规划,最终实现个人职业目标和价值。
电力体制改革速度不断的加快,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供电局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同时也需承担越来越重的社会责任。随着“创先”、“一体化作业标准体系建设”、“班组建设”等工作的深入开展,对供电局员工的综合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为应对新的形式的发展,防城港供电局高度重视员工综合技能提升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快速有效的技能提升途径。通过员工综合技能提升与信息系统工具的结合,管理者对员工技能提升进行全面的管控与考核,大大提高了局日常员工管理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
2 供电局技能管理现状
在局日常员工管理工作中,各业务部门急需了解各专业员工的应知应会与技能、技术水平,有多种原因可能造成职能部门对员工的了解不够全面。应研究一套较为合理的方法工具,否则较难做到对每一位员工客观、准确的评价。
随着公司、局各专业日常知识面的不断增广、知识点的增多,目前需经常召集各部门、班组员工进行集中学习或进行纸质考试。这种方法存在诸多的不便和困难,例如:受时间、地点约束,培训或考试人员不全,宣贯传达不到位;知识和数据受人工记录影响,不方便统计和存储;缺乏统一规范,不利于员工综合评价与分析;浪费员工宝贵的工作时间,而且硬件设施有限。
针对以上情况,基于更快、更好的知识传达与学习,现编制一套“应知应会与技能综合管理提升工具”,通过“传达-学习-测试-考试”的基本理念模式,实现对局员工日常应知应会与技能的综合管理与能力提升,提高集体学习效率和管理水平。
3 应知应会与技能综合提升工具策略规划
应知应会与技能提升工具主要为实现供电局日常应知应会知识推送与学习、关键知识与技能考试和考核、成绩数据统计与分析等功能,更要体现公平公正、规范、客观的特点。在确保系统工具稳定运行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满足局日常知识推送宣贯与考试要求。主要考虑的攻关要点与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3.1 做好需求分析,保持系统的前瞻性与可扩展性
由于供电局各专业日常接触知识内容面广、量多、更新速度快,系统每次知识推广、考试的内容与形式要求不尽一样。因此需保持系统的预留性,保留更多灵活添加与变更需求,方便日后的更改与扩展,同时也要注重系统的整体性与全面性。
3.2 充分考虑纸质考试与信息系统考试的差异性,做好 宣传,便于员工接受
信息系统知识学习与考试在很大程度上优于纸质考试,但到目前为止尚不能完全取代纸质考试,这是目前乃至长期存在的问题。应结合实际情况,不仅要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在时间、成本节约,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上的优点,更要体现其客观、公平、公正的特点,最终达到实用化的真正目的。
3.3 做好数据资源库的建设工作
各部门、各专业的宣贯与考试的知识内容差异很大,每年的考核重点也会不同。系统应充分考虑到信息的存储容量与时间问题,并定期做好数据更新,确保每次推送或考试的内容为最新。
4 应知应会与技能综合管理提升工具功能简述
4.1 系统工具概述
本系统工具是对防城港供电局日常知识推送与技能考核工作进行的规范化、系统化管理。该系统工具主要包含三个大模块,包括题库管理、考试计划管理和权限管理。
首先通过题库管理录入题目信息和类型等信息,然后通过考试计划编制各题库类型考试时间等内容,最后给各用户分配权限,即可进行知识学习或考试。简单易懂,且操作方便,速度流畅。
4.2 题库管理模块
题库管理模块主要由题库类型管理和题库管理组成。题库类型管理模块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定制题库类型和数量,比如可以按部门、年龄段、工龄等类型,可以增删减,内容灵活变动。例如根据部门可以设置信息类、人资类、营销类、生产类等四个考试类型。题库管理则可以根据上面建立的考试类型,例如信息、人资、营销、生产,则可以根据四个专业管理与考核不同的要求分别导入不同的试题。
目前试题类型包括单选、多选、判断,其他试题类型可以根据日后需要扩展。试题导入题库类型完成后,就完成了试题的定制,也可以说是试卷。
4.3 考试计划管理模块
考试计划管理模块主要由考试计划、问题统计、成绩查询组成。考试计划模块主要用来对上面已定制好的试卷进行,前可以调整各题型所占总分的比例和分数以及考试的时间、时长安排。问题统计模块主要用来收集各用户在系统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用户可以通过该模块与系统管理员进行沟通,管理员根据实际情况确认后对系统或数据进行修改。成绩查询模块主要用来给各用户和管理员查询练习或考试的成绩,系统记录了用户每次的登录信息、操作情况和成绩等内容,方便管理人员的统计分析。 4.4 权限管理模块
权限管理模块主要由组织机构维护和用户管理组成。组织机构维护主要用来建立整体用户角色架构,如对应上述试题类型,可以建立信息部、人资部、营销部、生产部等,方便于按业务流程进行知识推动与考试考核。用户管理模块则分别针对组织机构进行具体人员管理,如信息部下面有张三、李四等。本模块主要用户分配用户权限及约束用户系统行为。
整个系统流程思路清晰明了,操作简单,为日常维护和管理节约大量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5 系统工具应用的主要解决的问题和优点
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本系统对于原来日常知识的传达、技能考试方式方法有如下改进:
①克服了时间、地点的限制,培训或考试等覆盖率达100%。有效克服了工、学、考矛盾,而且方便考前练习和自我测试。以前的培训或考试,需进行大量的前期准备与宣传,但出勤百分比并不理想,覆盖面有限。现在员工可以不分时间、场地,随时随地进行练习、考试,覆盖率100%。
②通过信息化系统对传达知识和数据进行了系统记录,便于长期的存储和统计分析。通过系统可以将练习或考试人员的信息、分数等进行快速的统计,包括姓名、部门、工种、考试题型、分数等。同时也方便人力资源或其他部门对关注人员的信息进行长期的跟踪、输出统计分析,促进局人员资源有效管理。
③统一了员工评价的尺寸,保持了内容、格式、样式的一致性,评价更客观。由于整个过程都在系统上操作完成,而系统的规范、尺寸完全一致,不掺杂任何人为因素,因此从系统导出或查询到的数据是员工最真实水平的反映。也是员工一个自我认识与改进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学习与练习,可以尽量把成绩和水平提高。
④解决了硬件资源不足的问题,节约工作时间。以前的培训或考试,需提前准备场地、配套硬件、资料打印等,通过系统不仅可以节约上述硬件,而且也不再需要监考人员花大量时间去阅卷、评分等工作,提高了整体的自主管理性。
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过程是一个不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任何系统都不能尽善尽美,但可以根据需求不断调整与修正,最大程度去实现系统的应用价值。
6 结 语
电力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人才已成为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而员工综合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员工综合技能提升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在研究如何快速提升员工综合技能水平的道路上,网络信息系统工具相比纸质的方式,正满足了日常应知应会知识推广与考核要求。应知应会与技能综合管理提升工具的推广应用,不仅节约了企业的硬件与时间成本,体现了客观、规范、公平公正的特点,而且方便对员工综合技能水平进行了解与分析,协助员工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同时有效提高了局日常员工管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谭树森.供电企业职业技能鉴定网络化考试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
2011,(32).
[2] 徐东.海庆供电公司员工培训管理体系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
2012.
[3] 陈颖怡.提升供电局信息化应用管理水平探析[J].管理观察,2014,(18).
[4] 黄浩芳.“三个一”培训模式力促员工提高技能水平[J].广西电业,2010,(9).
[5] 候慧梅.深圳供电局:体验式培训提升员工CSR履责能力[J].WTO经济 导刊,2014,(2).
[6] 马琳薇.谈地市供电企业信息系统深化应用管理提升工作[J].管理学 家,2014,(16).
[7] 万福安.关于供电系统职工基本技能测试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
1999,(11).
[8] 蒋维,林新光,姜丹丹.系统化的变电专业新员工岗位技术技能提升措 施探究[J].电子测试,2014,(24).
[9] 张天忠.加强人才当量密度管理 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J].中小企业 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12).
[10] 郭晓明.培训与技能鉴定实效性探讨[J].华北电业,2009,(6).
[11] 张吉庆.供电系统企业一线员工岗位技能提升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
2014,(24).
[12] 钱涛,汪洪明.市供电公司创新员工技能培训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电能管理和能源管理范文3
关键词: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服务企业;收入;税收
前言: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视和企业节能意识的提高,以提供节能升级和改造服务的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ESCO)在20世纪70年代迅速崛起,一种新的节能机制――合同能源管理首先在美国、加拿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ing),是指节能服务企业按照合同规定为客户提供节能改造服务和融资服务,并从用能单位改造后的节能效益中取得投资回报和经营利润的一种新型商业运作模式。具体来讲,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就项目节能指标、技术支持和投融资方式达成一致并订立合约,在合同期内,为客户提供用能诊断、项目设计改造、融资等一系列相关服务,节能服务公司拥有建设改造项目的所有权,对整个项目工程运行的管理和运营负责,通过用能企业的节能效益中获取其投资回收和营业利润;合同期结束后,节能设备整体被无偿移交给客户,此后由用能单位自己继续经营项目。
我国引入合同能源机制较晚,但近年来,在我国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扶持下,我国的节能服务的新模式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2010年4月,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2010]25 号)文件(下面简称为《通知》)、财政部颁发了《关于印发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为规范合同能源管理提供了制度参考。
一、合同能源管理的运作模式
(一)类似工程总承包模式。在《通知》颁布以前,我国没有相应于合同能源管理收入确认和税收的制度,不少人把这种制度看做是类似于工程总承包的的一种机制。不同之处在于,合同能源项目具有节能服务公司投资的特点,客户在项目建造之初不付费用,在合同期间以节能效益给节能服务公司支付服务费,相当于分期付款。而从税收的方面来说,节能服务公司会根据项目的总体造价、节能收益、利率等方面的因素与客户商定价款分期支付的金额和期数,并根据开具各种发票确定企业所得税。对于建造过程中发生的设备费、工程费,视同客户购买,节能服务公司在成本价的基础上合理上浮后给客户开具增值税发票,客户以此进行进项税抵扣;而节能服务公司根据设备、工程费和成本的差额缴纳增值税。对于提供技术服务获得的费用,节能服务公司需要按应税劳务的5%缴纳营业税。
(二)EMC模式。EMC模式与BOT模式相似,是一种建设方提供的“建设――经营――移交”的合同。采用这种模式,企业应该按照应收价款的公允价值确认建造收入,并分以下情况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金融资产或无形资产:(1)若节能服务企业根据合同,有权在项目建设成后的一定期间内,从接受节能建设改造合同另一方无条件地收取确定金额的货币或其他金融资产作为报酬的;或当经营项目公司期间收取的相关服务费低于某一限定金额时,由合同授予方根据约定补偿的差价,节能服务企业应当将其作为金融资产进行计量。(2)若根据合同规定,节能服务企业在建设完成后,从事相关项目经营活动的一定期间内有权利向获取节能服务的对象收取费用,但数额不能确定时,节能服务公司不能将其确认为金融资产,而应当在收入确认的同时确认无形资产。
从税务方面来说,节能服务以前不被税务机关认可为一种“服务”,在国务院颁布《通知》之后,它才正式被规属于“服务业”,根据营业收入额征收营业税,并可享受营业税减免政策优惠。不过随着2012年国家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扩展到现代服务业,节能服务产业也开始由征收营业税转变为征收增值税。根据财税 [2011]111 号文件,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包含在研发和技术服务下,相关企业属于“营改增”的试点范畴。根据相关规定,现代服务业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6%的增值税缴纳税率,并可根据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适用以3%的税率缴纳增值税但不能进行进项税抵扣。
二、两种模式的比较
从税收的角度说,由于把节能服务公司简单地看成是一般销售企业,销售节能设备价款和设备成本间的差额要缴纳增值税不能减免,节能服务收入相应的营业税可以减免,这使得节能企业要多缴纳一部分增值税,实际收入减少。第二种模式的会计处理更多的从这类业务的经济实质出发,更好地体现了会计核算中“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而且,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现行政策对节能服务产业的扶持,为节能企业减免增值税,另外,客户还能获得增值税进项税抵扣。
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节能服务公司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可能是多种多样的,采用的模式不同,收入的确认方法不同,适用税种和税率可能也不同,这不仅关系到节能服务公司,也可能影响客户利益,所以,节能服务企业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要综合考虑业务合同的实质,做出合理且最优的决策。
电能管理和能源管理范文4
关键词:节能;精细化管理;模式
1节能精细化管理模式研究目的
1.1实现统计数据科学、精准、全面、及时能源消耗的统计更加科学准确,实现能耗设备、设施的全覆盖,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设备能耗、流程能耗与生产作业数据紧密结合,进而实现生产作业部门、班组以及个人在设备操作过程中的能耗与生产作业量的有机统一。1.2推动制度建设科学完善、运行有效科学的统计管理手段和大量的统计数据对节能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制度的落实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也可为港口行业连续输送设备、工艺、辅助设备等的节能规范及节能标准的制定提供数据基础。1.3提升能源综合管理水平带动节能相关部门及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的提升,实现生产组织的科学、高效,能源利用科学、合理,耗能设备、配置最优的管理理念的形成;为公司专业化节能管理中心的建立创造有利条件。1.4实现企业、社会双赢全员参与的节能是公司实现节能降耗的重要基础和不竭动力,不仅有助于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提升,同时也是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美丽天津、滨海建设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2课题研究的现状
2.1节能管理系统现状2.1.1能源方针:紧紧围绕港口用能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按照节约能源优先的方针,更加深入开展节能管理工作。坚持节能活动与技术进步相结合;坚持依法管理与全员节能相结合;坚持技术研究与管理创新相结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用能品种,加大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推进资源和能源循环利用,切实提高能效、降低能耗。2.1.2节能目标:通过技术、设备更新改造和淘汰落后高耗能设备,强化用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大节能管理工作力度,力争使公司发展成为能源管理体系完善,各级管理机构健全,用能结构合理、用能技术先进、节能效益显著的节能型港口企业,各项能源管理指标在全国同行业中达到领先水平。2.1.3节能管理机构:公司设立了三级能源管理体系,分别成立了节能领导小组、节能管理综合办公室、公司设立专职节能管理人员并在相关部室设置兼职节能管理员。2.1.4节能管理机构主要职责:职责按照节能领导小组、节能管理综合办公室、专职节能管理员和耗能部门兼职管理分别加以制定。2.2公司能源管理现状2.2.1管理制度现状:在公司领导高度重视下,公司颁发了《节能管理实施办法》用来指导公司能源管理工作,并制定了《能源消耗指标考核管理办法》,将节能目标纳入部门经济责任制考核体系,施行节能目标与部门、班组及个人效益挂钩等措施,有效提高员工节能与用能的积极性。2.2.2能源计量管理现状2.2.2.1能源管理制度: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天津港集团公司计量器具管理办法》和公司制定的《计量管理实施细则》开展计量管理工作,涵盖了公司计量组织机构、职责分工、以及计量器具购置、配备、使用、维修、保养、流转、报废等各项工作;建立了能源计量器具台账。2.2.2.2电力计量:公司所有大型生产耗电设备均配备了电能表计量。二级计量检测率达到95%以上;如图2二级计量检测率统计表。2.2.2.3燃油计量:公司现有装载机、清扫车均安装了台时表,洒水、洗扫等其他车辆里程表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加油设专人负责的加油管理模式,有效杜绝了燃油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自2014年该模式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2.3能源消费结构及消耗现状2.3.1公司能源消费主要包括:电力、柴油和汽油。2.3.2各类能源消耗量及占比情况。电力和柴油消耗总量占公司能源消耗的98%以上,尤其是电力消耗占公司能源消耗比重大,成本高,将作为公司当前乃至今后节能管理的重点。柴油消耗由于车辆分散,车型复杂,柴油消耗成本也呈增加的趋势,将作为公司节能管理的难点,需要主管部门投入更多的经理加强管理。2.3.3电力消费结构在电力消耗中,连续输送设备的电力消耗所占比重较高,占公司综合电能消耗的60%以上,门机设备耗电随着门机数量和作业量的逐年增加,门机电力消耗所占比重由过去的6%升到目前的额12%,由此可见,生产设备耗电作为公司节能管理的重点,并加强严格管理和考核。2.4能源定额管理状况结合能耗历史数据和2015年生产货源结构分析对各能源消耗考核部门下达了能耗考核指标。
3研究存在的问题
针对上述能源管理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后,我们认为目前的节能管理存在以下问题:3.1上述能源消耗数据中无论是电能消耗还是燃油消耗数据都是靠人为进行采集的月度数据,而不是实时数据;如设备电能消耗数据中的连续输送设备、门机、照明、海水雾化等。3.2燃油消耗数据是通过加油管理人员在车辆进行加油时按照车辆分别加以统计和核对台时表进行手工记录的,不能对设备能耗进行实时的跟踪监测,当计量器具、设备发生异常状况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容易导致数据失真现象。3.3设备能耗数据与生产数据的关联性差,设备的能耗数据不能准确、及时的反映设备生产情况,所计算的能耗指标不能准确放映出不同时期、不同货类能耗状况。3.4能耗数据较为笼统,能耗考核指标只能将入场和出场设备的耗电量与生产作业量进行综合来计算单耗。更不能很好的将能耗情况与作业量核算到部门、班组以及个人,给公司指标定额管理、奖惩机制的落实带来一定的难度,也不利于全员节能氛围的建立,浪费能源的现象时有发生。
4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
4.1基本思路4.1.1加强硬件设施的投入、构建能源综合管理平台。4.1.2在现有节能管理部室的基础上,增加部室职能和人员投入,建立能源综合管控中心。4.1.3实现能源消耗全过程的监督管控,制定科学完备的能源考核体系。4.1.4完善节能奖惩管理机制建设,打造全员节能的良好氛围,达到节能降耗、节约成本,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同时承担相应的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社会责任。4.2具体措施4.2.1搭建电能数据采集平台,将工艺流程作业的流量数据与设备电能消耗进行同步采集,形成实时电能和生产作业数据的跟踪,可以实现区间数据的形成和储存,便于设备、工艺流程单耗的核算,在生产作业前将影响作业的各类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并通过人工加以选择录入,可以形成不同影响因素下的能耗数据,通过运行时间的推移,和数据的积累,为公司进行能耗变化的科学分析,提供数据基础,同时也为不同作业的取费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4.2.2流动机械在现有台时表、里程表、GPS系统和加油专人管理的基础上加装作业衡重传感器和无线数据传输装置,能够将作业和能耗数据实时传送到能源管控中心,并使设备处于全过程的监控之中。4.2.3在生产设备计量器具全面实施全程监控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辅助及生活设备、设施计量器具的全面配备并同步进行能耗数据的采集,做到能源管控不留死角,充分做到能源有消耗就有数据,按照部门、班组及个人加以统计核算。
5研究的预期成果
通过实时监测系统的应用,可以将节能管理由过去的事后监督转变为实时、全过程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减少运行过程中浪费能源显现的发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5.1生产设备电能消耗及货物流量实时监测显示5.2辅助设备及设施电能消耗显示5.3流动机械现场工作状态及能耗显示5.4数据库系统功能更加全面5.4.1生产设备单耗可以按照货类、场地、车型、船型不同进行分别核算,为生产能耗数据分析提供科学的依据。5.4.2生产设备能耗可以按照工艺流程的不同分别加以核算,如:入场某一工艺流程在一个月内该工艺流程所有设备运行期间所消耗的电能和完成作业量进行同步采集,并形成较为准确的单耗数据,为公司生产调度合理选择工艺流程,实现节能降耗提供帮助。5.4.3按照作业班组所使用的不同流程的能耗以及候工场所在班组上班期间消耗的能耗及作业量加以统计,生成班组生产、能耗以及单车、司机作业单耗情况。最终将形成真实的班组作业能耗及单耗数据,为节能考核到班组乃至个人提供依据。5.4.4按照部门所管辖的班组加以统计核算,为公司制定能耗考核标准及指标考核提供依据。可以依据流程、班组准确的能耗数据而对部门下达月度能耗考核指标,实现真正意义的按照部门、月度考核。
6结语
电能管理和能源管理范文5
油井液面监测及自动排采系统主要由井下数据采集模块和自动排采控制模块集成。井下数据采集模块主要由声波发射接收器、声波发射接收控制器组成,该模块能实时采集井下液位数据,为自动排采系统提供准确的液位数据。自动排采控制模块:根据井下液位的数据变化以及用户的参数设定值,通过RS485或其他接口,自动控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适时调整抽油机冲速,对地层供液能力极差的油井实现间歇式抽取方式,实现油井自动化控制,达到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2次声波液位监测原理
次声发声装置产生的次声波沿油套环空向井内传播,在节箍、音标、液面等处形成反射后被微音器接收,接收的微音信号经过多级滤波放大和信号矢量叠加合成处理,利用液面波自动识别技术得到液面深度。
3油田合同能源管理配套措施
为确保油田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有效实施,积极应对低油价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油田企业节能技术改造,积极引进合同能源管理节能管理创新模式,解决企业节能技术改造资金不足和节能减排目标等问题,从完善企业内部配套管理制度入手,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制度在油田企业的应用。主要采取以下几项配套管理措施。制定油田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管理办法,积极鼓励专业节能服务公司进入油田节能技术服务市场。设立油田节能人才专家库,通过成立“合同能源管理”指导委员会,积极培育油田内部节能市场,不断挖掘油田企业节能减排空间,对节能改造项目进行节能效果评估,组织对节能专业公司资质和技术服务能力的审核和评估,组织对节能项目进行公开招标。建立油田节能专业技术服务公司信息储备库,将具备专业节能技术服务资质的节能公司纳入油田节能专业技术服务公司信息库,建立油田开发企业与节能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平台。做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建立有序的合同能源管理市场,规范标准化的合同文本内容。制定企业合同能源管理相关技术标准,严格依法依规执行能源管理合同。做好项目运行管理,完善能源计量手段,切实做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节能量统计、节能效益核算和项目资金结算等工作,为节能专业公司创造规范有序的良好运行环境。积极推进油田能源体系建设,按照试点先行、典型带动、稳步推进、逐步建成的原则,建立实施一套完整的标准、规范,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个完整有效的、形成文件的管理体系,注重建立和实施过程的控制,使能源管理活动、过程及其要素不断优化。通过例行节能监测、能源审计、能效对标、内部审核、组织能耗计量与测试、组织能量平衡统计、管理评审、自我评价、节能技改、节能考核等措施,不断提高能源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性,实现能源管理方针和承诺并达到预期的能源消耗或企业用能设备“能效倍增”目标。通过建立更加规范、科学的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油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行为节能,更有效地开展能源管理。利用国家的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对企业多方面的政策扶持,积极争取相关优惠政策,发挥企业节能减排主体作用。对符合国家合同能源管理奖励标准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积极配合节能专业公司做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后财政奖励资金的申报工作。
4项目现场应用实施情况
2013年,大庆油田某采油厂与某节能技术服务公司签订油田供液不足井节能降耗技术服务合同,节能技术服务公司对该厂20口供液不足油井应用油井液面连续监测及间开控制技术。项目实施前后20口油井生产数据对比见表1。项目实施后,在油井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产液量略有提升),油井电动机功率因数平均提高了0.399,平均单井日节电量达48kWh,平均单井有功功率下降了2kW,平均单井无功功率下降了18.99kvar,百米吨液耗电量下降了2.37kWh,综合节电率达到34.1%,油井平均系统效率提升5.61%。实现了油井动液面实时监测、工况诊断、生产参数自动调节,使油井处于高效、安全的生产状态,达到了节能降耗、增产高效和提高油井开采效益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项目实施效果。
5综合效益评价
1)项目实施后,百米吨液耗电量下降了2.37kWh,综合节电率达到34.1%,平均单井日节电量达48kWh。20口油井日节电量达960kWh,累计年节电量达到350400kWh。按照工业电价0.631元/kWh计算,则年节电费达221102.4元。2)油井系统效率由项目实施前9.68%提升到项目实施后的15.29%,油井平均系统效率提升5.61%,有利于“能效倍增”计划目标的实现。3)按照节约1kWh电能减排0.997kg二氧化碳,即减少0.272kg碳排放计算,则该技术系统实施后每年可减少碳排放95308.8kg。4)油井液面监测及自动排采系统根据动液面的实时状况自动调节抽油机工作参数,实现节能降耗,提高吨油效益。5)动液面的在线监测和数据远传,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了管理成本及费用。6)项目实施后,减少了检泵作业时间和费用,提高了管理和技术水平。合理优化抽油机工作参数、确保抽油机安全可靠高效运行,给油田生产管理和节能工作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7)自投入现场应用以来,该系统运行正常,极少发生运行机制故障,现场维护简单,安全可靠。8)井下数据采集模块实时采集井下数据,为自动排采系统提供准确的液位数据;自动排采控制模块通过RS485或其他接口,自动控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适时调整抽油机冲速,对地层供液能力极差的油井实现间歇式抽取方式,实现油井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生产,实现系统整体节能降耗。9)按照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合同中双方的相关约定,项目实施后节能回报期为6年以及油田与专业技术服务公司节能成果分享的合同投资管理方式,专业节能技术服务公司在合同期内每年可按比例获得相当可观的投资回报。
6结论
电能管理和能源管理范文6
关键词:卷烟厂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意义;技术因素
中图分类号:F206文献标识码: A
能源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一样,都是通过对产品、服务和活动中影响主体对象的因素进行控制,以实现规定的方针和目标,即确保那些影响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的因素处于受控状态,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1卷烟厂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
能源管理体系是建立能源使用的方针目标、能源管理因素以及实现这些方针目标的一系列要素的集合,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是从根本上解决能源管理问题的有效手段。能源管理体系作为管理节能的主要工具之一,对全面提高企业能源管理水平、推进能源管理的常态化运行、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国家烟草专卖局已明确要求包括卷烟厂在内所属各单位力争在“十二五”时期内全面建立和执行能源管理体系。
卷烟厂通过建立和保持能源管理体系,能够持续改进能源绩效,从而建立能源管理长效机制。具体体现在:通过建立法律法规、“四新”(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新工艺)的收集渠道,并将其应用于能源管理活动,使企业能够紧跟科技进步的步伐;通过“建标、对标、创标”的有效实施,有利于企业细化指标、找准差距,瞄准方向;通过节能目标管理与考核,以及构建员工建议奖励机制,形成全体员工自觉推进节能工作的氛围,激发出企业持续改进、落实精益生产的原动力;通过监视测量、能源评审、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发现自我改进的空间,持续改进节能工作。
能源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消除管理盲点,系统高效地开展节能工作。传统能源管理活动往往是零散开展的,多项工作各自为政,比如:统计分析、计量、审计等等,繁重却见不到效果。而且,往往做了很多工作却仍然存在管理盲点,有些需要做的一直没做。这些问题都会极大地削弱能源管理积极性,导致节能工作虎头蛇尾。而企业实施能源管理体系后,可将这些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识别对节能有增值的工作,剔除非增值工作,理顺各项工作间的逻辑关系,有序展开,以PDCA的方式不断推进组织能源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能源管理体系帮助企业从多个渠道进行拓展,最大限度挖掘节能潜力。通过建立渠道和方法,系统全面地获取节能技术和节能运行方法,通过节能评估、经济和技术可行性分析,结合企业实际进行筛选,确定最佳的节能技术改造方案。企业也可以通过疏通外部沟通渠道,加强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对话与交流,挖掘和利用最佳节能实践经验,为我所用。能源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还能有效利用能源管理工具(例如能源审计、能量平衡分析、物料平衡分析、清洁生产审核等),最大限度挖掘节能潜力。
2卷烟厂能源管理体系中的技术因素
企业用能管理是指企业对使用能源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达到减少能源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尽管不同的企业使用的能源不同,但使用过程都包括四个相同的基本环节:购入存储、加工转换、输送分配、终端利用。要做好以上环节的管理,企业必须要成立相应的能源管理机构,建立能源管理制度,加强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及能源的统计管理,通过能量平衡、能源审计、能源计量和用能设备管理等手段,对能源因素进行控制,不断地改进管理绩效。同时,作为能源管理的基础,能量平衡、能源审计、能源计量管理和用能设备管理等,对于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也是必要的手段。
2.1能量平衡
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巳开始进行企业能量平衡工作,国家先后了《企业能量平衡通则》(GB/T3484-2009),《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GB/T2-087-2009)和《用电设备电能平衡通则》(GB/T 8222-2008)等国家标准。能量平衡在企业综合能耗、产品能耗及产值能耗计算中发挥重要作用。
以企业为对象,对输入的全部能量与输出的全部能量在数量上的平衡关系的研究,也包括对企业能源在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终端使用各个环节与回收利用和外部各能源流的数量关系进行的考察,定量分析企业用能情况,称为企业能量平衡。能量平衡的根据是能量守恒定律。对于一个确定的边界(企业整体或具体的用能设备),输入的能量必然等于被有效利用的能量与损失能量之和。其能量平衡方程式为:输入能量=有效能量十损失能量
能源平衡的计算采用以统计计算和测试计算相结合,统计计算为主的综合分析方法。分析的工具主要是企业能量平衡表。
企业能量平衡表的主要内容为:
(1)企业能量平衡表采用矩阵形式表示,横行一般划分为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最终使用等四个环节;纵行一般是能源的供入能量、有效能量和损失能量、回收能量和能源利用率等项。
(2)购入贮存环节等价值栏右侧使用双线,平衡表双线右侧数字均为当量值。
(3)最终使用一般划分为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采暖(空调)、照明、运输及其他等六个用能单元。
(4)以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与最终使用四个环节的企业能量平衡表可用表1表示。
表1 企业能量平衡表示例
2.2能源审计
能源审计是审计单位依据国家有关的节能法规和标准,对企业和其他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的检验、核和分析评价。能源审计是开展节能工作和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基础。通过把审计的管理和控制方法引入企业的能源管理工作,有效的帮助企业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如下图1所示,能源审计的思路是通过对用能单位的能源生产、转换和消费进行全面检和监督,了解造成能量损耗和损失的原因、分布等情况,然后有的放矢地提出对策,制定节能方案,以促进节能,制止浪费,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节能、降耗、增效”的目的。
能源审计程序主要分为七个阶段,即审计准备、预审计、审计、节能方案产生和筛选、节能方案可行性分析、节能方案实施、持续能源审计。企业能源审计报告必须涵盖以下10项内容:(1)企业概况(含能源管理概况、用能管理概况及能源流程);(2)企业的能源计量及统计状况;(3)主要用能设备运行效率监测分析;(4)企业能源消耗指标计算分析;(5)重点工艺能耗指标与单位产品能耗指标计算分析;(6)产值能耗指标与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7)节能效果与考核指标计算分析;(8)影响能源消耗变化因素的分析;(9)节能技术改进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10) 企业合理用能的建议与意见。
图1 能源审计思路
2.3能源计量管理
能源计量是指在能源流程中,对各个环节的数量、质量、性能参数、相关的特征参数等进行检测、度量和计算。能源计量是工厂用能统计和考核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用能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之一。如果企业没有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能源管理部门就难以获得准确可靠的能源计量数据,对企业的节能监测、能源审计、能源统计、能源利用状况也就难以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统计。从而无法为企业的能源管理和节能工作提供可靠、准确的指导,这可能造成企业能源浪费,增加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