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青少年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青少年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范文1
【关键词】贝克认知疗 社会责任感 教育方法 自我对话
【中图分类号】DG448 【文献标识码】A
社会责任感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动力之源。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成员基于对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关切的认识所形成的自觉为社会尽责任的意识,以及在这种意识作用下产生的经常动机。它是一种自我意识,是一种高级情感,是理性选择的结果。社会责任感养成是青少年德育教育的核心课题,当下的重要任务是,如何促使青少年在践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内涵的社会责任感方面达成共识。
再认识社会责任感
责任感研究进化为责任伦理研究。责任是行为主体对在特定社会关系定任务的自由确认和自觉服从①。责任伦理主张人不能将他人当作手段和工具,而应视为目的本身,主客体关系应该是一种主体间关系②。责任伦理学改变了传统哲学探讨道德问题的方法,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角度,以“他者”为责任伦理学的逻辑起点,满足他人的需求和立场。人们常说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同一价值体系下是可行的,而在多元价值体系可能行不通,如大闸蟹是国人的最爱,而在欧洲多瑙河大闸蟹成为恼人的外来物种。责任伦理为解决多元价值体系带来的道德难题提供了根本前提。
社会责任感是对责任伦理的认识。责任伦理要求个体应对自我与家庭、他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未来社会以及自然持续发展负责,而每一份责任都包含强制性责任和选择性责任。作为个体,面临这些责任,有些人选择承担,为社会做出贡献;有些人选择回避,以已为中心,逃避家族和社会等责任。
自我意识是社会责任感产生的关键环节。研究表明,社会自我意识直接影响着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及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动机制产生③。青少年因其生理和心理特点,受多元文化影响和不良社会舆论影响,难以正确认知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意识到责任的同时,难以升华为内心信念;另一方面,将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总是希望社会“为我”做些什么,而很少考虑“我为”社会做些什么。
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的不足
对实践反思环节缺乏足够关注。目前研究集中在重要性、现状描述、原因分析等方面,教育措施方法研究较少。如果缺少将实践感性经验转化为内心信仰的关注,社会责任感教育只能停留在理论和知识层面,无法落在内心深处。
对青少年思维的发展性缺少足够关注。青少年因青春期特点,思维缺少思辨性,逆反心理还比较严重,如以偏概全、非黑即白、刻板印象或自我否定等。埃里克森认为,思维从两极向多极转变是青少年的发展任务。如果缺少对青少年思维发展性的关注,社会责任感教育效果会打折扣。
对青少年自我对话缺少足够关注。自我对话是指个体的内心独白,是个体发生的出声或不出声的“我―我”谈话,自我对话与自我意识、情绪智力呈显著正相关④。但因为自我对话的内隐性,自我对话常常被教育者所忽略。青少年遇到问题时,自我对话的自我激励维度得分最低,缺少对自己的正向肯定,导致一些青少年不敢于、不乐于、不勇于为行为结果负责任。
贝克认知疗法及可借鉴的基本观点
贝克认知疗法的认知改变机制。贝克认知疗法由A.T. Beck在研究抑郁症治疗的临床实践中逐步创建。该疗法认为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中介⑤,情感问题和行为问题与歪曲的认知有关,该疗法通过结构化会谈纠正和改变个体的不良认知,从而使个体发生情感和行为的改变。
社会化来访者成为解决自身问题的专家。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建立有效工作同盟的基础上,帮助来访者的同时,不断训练来访者掌握认知模式、自动思维、识别情绪、识别和纠正自动思维、行为实验等技能,让来访者在离开咨询师以后,能够运用认知疗法进行自我对话,解决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实现不再反复。将这一模式应用于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师生建立合作同盟关系,训练青少年掌握认知模式、责任伦理等,为青少年自我对话构建认知基础。
认知概念化提供对话基本框架。认知概念化是咨询师理解来访者的基本框架,在此过程中,咨询师需要提出一系列问题进行自我问答,从第一次与来访者接触时就构筑一个认和概念,并不断修正他的概念,直到与来访者最后会谈结束。咨询师的认知概念化为青少年开展自我对话提供基本思路。自我对话可以使青少年获得尊严感和自我效能感,也可以去探寻思维中不可避免的盲点或疏忽,同时使青少年有勇气去面对种种不确定性与非连贯性。
基于贝克认知疗法的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方法
总体思路和基本流程。总体思路是通过自我对话辅导青少年思维训练。结合认识论和贝克认知疗法,建立“实践―对话―运用”社会责任感教育新模式,具体是青少年的生活实践中设置“自我对话”辅导环节,教授青少年掌握认知疗法,从责任伦理、价值伦理和需求等几个角度进行思维对话训练,体验新想法带来的新情绪和新行为,促进青少年将感性体验升华为社会责任高级情感。
自我对话辅导基本流程。包括课前活动、建立关系(或是连接性会谈)、确定主题、设立目标、讲解内容、示范、分组体验、分享、理论介绍和作业检验等环节。课前活动主要可以采用小游戏,目的让大家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建立关系指辅导者与青少年建立合作型关系,亲其师,信其道,目的是为对话辅导打开通道;确定主题,指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相应问题,提出具体事例;设定辅导目标,说明解决这个问题带来的意义和价值,激发青少年学习目标感,启发学习动力;讲解内容,简明扼要,注意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示范指演示对话等操作过程;体验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分享指就操作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形成基本共识;理论介绍指介绍练习过程中出现的相关理论;作业检验指就将练习得到的理论假设带回家进行行动验证,再将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带回辅导课堂进行新一轮的辅导学习。每次辅导一个半小时,一周1~2次,参加人数最好低于30人,保持适当的连续性。参加辅导的青少年以多样性为宜,辅导者以接受过对话团体辅导相关训练为宜。
自我对话辅导的基本策略。对话辅导帮助青少年在对具体经验的反思中获得普遍认识,辅导者的任务是确保这种结果出现,可使用的教学策略主要有六种⑥。一是内容中立,如果青少年的注意力被辅导老师的观点时,那就会干扰青少年自己的思考。二是从真实经验出发,因为情境和体验的真实性会带来真实的想法,真实经历会带来最有成效的探究。三是相互理解,通过精确的共同理解可以增进参与者的思想深度和清晰度 。四是聚焦当前问题,每一次对话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每当话题进入其他相关问题时,辅导者必须将参与者的注意力带回到任务中来。五四达成共识,这是对话的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我们何时达到一致,那都可能是暂时的,因为有新的观点进入我们的意识可能唤起新的怀疑。对话是为可能性而努力,对共识的探求总是具有暂时性特征。六是辅导者的干预,为避免对话陷入无指导的尴尬境地,辅导者可在观察对话方向、注意重要问题如何解决、参与者如何提出丰富多样的观点等方面发表自己的观点。
自我对话辅导的基本主题。第一,贝克认知疗法,包括贝克认知模式、认知概念化和处理自动思维,即学会觉察和判断自己内在想法(也可称为思维或认知)。
贝克认知模式:目的是让青少年熟练运用四要素,理解想法与情绪、行为之间的关系。贝克认知模式四要素包括:情境(A)、想法(B)、情绪(情感C)和行为(D),俗称ABCD。如将阅读一本专业书籍做为情境体验,引导青少年理解不同想法下的不同情绪感受。
评估和矫正自动思维。目的是教会青少年对“思维”展开工作,包括评估、识别、矫正性对话等,即如何觉察和改变自己的认知或思维。这些情绪背后的想法常常一闪而过,快速帮助我们处理各种问题,所以也称为自动思维。第一步是教会青少年识别自动思维;第二步是选择和评价自动思维。
认知概念化,目的是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帮助青少年处理功能障碍思维。功能障碍思维指不合理的、经常出现的、对健康人群影响较大的习惯性思维,如非此即彼、绝对化、贴标签、以偏概全等如认知错误。而这些认知错误常表面为强烈的负性情绪体验,当青少年感受到一些不合理强烈负性情绪体验时,应意识到功能障碍思维存在的可能性。辅导者需要教授青少年向自己提问。通过自我对话辅导,引导青少年对自己的各类想法进行归纳推理,觉察各类思维对自己的影响,学会不接受功能障碍性思维,学习和发展更现实的新思维模式。如遇强大的中间信念或是核心信念,建议向专业咨询人士处理。
第二,识别情绪对话,目的是厘清情绪与思维之间的关系,即如何以情绪为路标识别思维模式。事件发生的时候,人们往往意识到的多是情绪或情感,而忽略了真正的思维,而情绪则成为觉察思维的切入点,识别情绪就会抓住背后的想法。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不主张情绪表达,很多青少年难以正确看待情绪,情绪经常与“发脾气”等同,甚至养成不合理表达方式。然而人脑中的额叶部分不断进行情绪推理⑦,提醒人们情绪存在的合理性。需要让青少年意识到情绪、情绪合理宣泄的重要性和负面情绪的正面价值。
第三,需要和动机对话:目的是帮助青少年调整关于需要和动机的认知,进而改变情绪。情感在高校师生人际互动中产生流动作用,高校注重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能够促进学生情感素质的养成和道德品质的发展。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每个人都有生理、安全、人际、自尊和自我实现之需要,一般情况下人得到满足需要时会产生愉悦情绪,未满足自己内在需求时,通常会产生负面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的存在,从需要角度讲,一方面提醒我们需要做出努力和调整,另一方面提醒我们探询童年形成的需要方面歪曲认知。因此,需要帮助青少年澄清内心需求,为承担自己行为责任奠定基础。辅导重点包括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等。基本提问“这一想法提醒我想要什么?如果实现那是什么样的?为了自己想要的,付出什么样的努力?”,引导青少年为满足合理需要做出努力。
第四,责任伦理对话,目的是厘清“思维―行为―结果”之间的关系,即“我―他”之间关系对话,引导青少年知觉责任伦理,扰动责任伦理动机,形成高品质的责任伦理新行为。这是社会责任感养成的核心。一是责任伦理主张对话伦理⑧,面对社会期望,个体具有选择权。首先自主选择是责任伦理的基本要求,不接受权威的独白,权威也无法强令个体承担全部责任;其次道德是社会的共识,不是灵魂的独白,也不接受先验自我的独白;最后责任伦理强调这种对话应该是真正的对话,发生在 “我―他”之间,不管开口还是缄默不语,内心深处对责任都会有深度的认同。二是责任伦理的逻辑起点:角色⑨。责任产生于角色,角色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中,角色也成为人们认识责任的中介,二者具有同时性,互为表里。如人一生中会扮演子女、学生、持家者、工作者、公民、休闲者等角色,不同时期和不同背景下同一角色的内涵都会有不同,如儿童阶段子女角色是被抚养者,中老年阶段的子女则应尽赡养义务,否则会受到社会道德舆论谴责。三是责任伦理的境遇由特定历史时空赋与。责任伦理是一种境遇伦理,也是底色,由特定的历史、国空、意识形态、阶层、家族和个人成长背景烙印,不可以拿当代否定历史,也不可以用历史否定当代;不可以拿理想否定现实,也不可以用个人成长背景代替社会伦理道德。四是青少年责任伦理教育转化为,帮助青少年解决“立足中国,面对他人的期望,自己希望扮演何种角色,选择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如何给自己的责任赋与使命感和意义感”,这里的他人包括特定时空的家人、社会、国家、历史等。五是出于责任伦理的行为是要对后果负责的,像学习不付出努力就需要承担可能不及格责任,作弊需要承担违纪处罚等,培养青少年根据自身社会角色和身心发展实际水平谨慎选择并为其行为后果负责,敢于、乐于、勇于为行为结果负责任。因此,辅导重点是强化贝克认知模式、责任伦理、责任伦理与传统伦理的区别。
第五,价值伦理对话,目的是引发青少年对自身价值信念系统的思考与重建。当下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现代性的道德危机在实践层面上表现为知识观的分裂、荣辱观倒错和成功观的迷惘等价值困惑⑩。就其本质而言,这是一种文化危机现象,即现代性中人的自我解放目标与人为规划的社会工程目标出现了失衡与失谐。教育者除了关心他们在政治上、思想上、道德品格上会不会生病,还要引导他们关注人格上的失衡,自身和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际环境的失衡。辅导重点是价值观、价值伦理等。基本提问“这一想法意味着什么?”或是“带来的好处有哪些,有什么意义价值?”通过自我对话反思,青少年有机会重建价值信念系统。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本文系2014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和辽宁省社科联2015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GXDJ2014-C057、2015lslklzimks-03)
【注释】
①程东峰:《责任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年,第10页。
②⑧曹刚:“责任伦理:一种新的道德思维”,《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③于娜,杜天骄:“完善青少年自我意识 培育社会责任感”,《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第12页。
④郭素然,伍新春,滕秀杰:“自我对话与情绪智力的关系 : 自我意识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第5期。
⑤[美]贝克:《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翟书涛等译,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1年。
⑥[英]勒内・萨兰,[德]芭芭拉・奈塞尔:《求索的心灵:苏格拉底对话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4页。
⑦[美]达马西奥:《笛卡尔的错误:情绪、推理和人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⑨程东峰:《责任伦理导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8页。
青少年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范文2
一、青少年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的培育是新时展的需要
将生态伦理道德意识引入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是时展的必然性。一直以来,生态伦理道德观念未被以专门的课程引入学校教育,尤其是青少年道德教育,致使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受到很大的制约。青少年的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也多仅局限于思想政治品德教育。
20世纪以来,工业进入鼎盛时期,先进科学技术和电子信息也以前所未有的势头不断涌现及世界经济的迅猛増长,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此,足以证明了人类的伟大,但这种伟大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也遭到了亘古未有的创伤,出现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人口急剧増长、资源的过度开采、污染物的大量排放,造成了全球性的资源短缺,旱涝的连年发生、土地不断扩大的沙漠化、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自然灾害接连不断,等等。3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科学经济快速増长,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我们只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发展一味地向大自然贪婪地索取,而忽略了对自然环境的科学合理的保护,同时又受错误生态观的影响,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调正变得日益严重,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恶化,同样出现了倍受全世界关注的生态失衡问题,我国目前已被列入世界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较严重的国家的行列。正如我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齐建国提出的:近20多年来,我国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持续的高速的増长,但是,由于资源开发的迅速扩大和能源消耗的迅猛増长,我国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据有关研究机构计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由生态和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失占GDP的比重达到8%以上。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増长是以生态环境成本为代价的。作为一个占世界人口20%以上的大国,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是对整个人类的巨大贡献。13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的培育,是我国解决这一世界难题、完成历史使命的重要途径之一。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伦理道德教育主要是围绕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组织伦理道德教育内容,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包括人与其他生物体的关系。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就已经起步,但成效甚微。当代青少年普遍缺乏生态道德意识,他们对待生态环境的价值观念,思维形式、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都与生态伦理道德的基本要求不协调,对生态环境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尚未形成应有的知识。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系统的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的培育既是新时期的呼唤,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青少年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的培育是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发展的需要
学校教育的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在校时,青少年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力资源,是社会、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当他们最终走向社会后会成为国家的栋梁,改造社会的主要生力军,他们会占领社会的各个岗位和各个阶层,他们既是一线的生产者,也会成为高层的管理人员,成为将来社会的主宰者,生态环境的呵护者。他们的价值取向可以影响到将来的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少年的伦理道德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未来社会的风气,公民的整体素质,关系到能否接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班,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对青少年进行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的培育也可以増强他们作为社会将来主人的责任感。青少年教育授给青少年的不仅仅是建设、改造社会、自然的知识技能,而且也要让他们懂得他们也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护卫者。从中国的历史发展来看,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中一直蕴含着大量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念,“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等思想,不仅使华夏5000年的文明得以繁衍生息,而且表明了中国在人类的懵懂时期就萌芽了对人类发展至关重要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念。但由于中国古代特殊的政治体制和国情,使生态伦理道德观念一直很难取得主流意识形态中的一席之地。和“五四”运动后,这些宝贵的思想又被等同于封建糟粕遭到了抛弃。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道德哲理。“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合,它要求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时候,既不是顺从,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也不是制服,与自然对立起来,把人作为衡量万物的尺度,一味地加以索取和破坏;而是采取和谐的态度,即人与整个环境融为一体,我们在对青少年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中,要加强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要解决生态危机,人类必须把自己融入整个生态系统之中,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所有生命的自然界,转变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克服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无知、傲慢与偏见和竭泽而鱼式掠夺自然的野蛮行为,这就要求人类必须把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放在当代道德教育的重要范畴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的发展和自然发展的协调一致。
随着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作用的突出,产生了所谓技术决定论者,技术决定论者认为,依靠智力以及外化即科学技术就可以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然而,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的全球问题,却用事实告诉我们:单纯的科技教育并不能保证人们能够把科技成果运用到増进人类幸福的途径上来;原子弹的诞生就是典型的一例。正确的运用它可以造福人类,而原子弹的最初运用却是以给人类带来刻骨铭心的伤害为开端。正如爱因斯坦所告诫,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一个和谐的人格。鉴于以上认识,我们必须在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中,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技术一人一环境一生态和谐”关系的教育,即开展科技价值观念的生态伦理道德意识培育,向他们讲解科技发展所引起的以及可能导致的社会及环境后果,摒弃科技至上的价值观念,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善用科技成果。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的培育是当今青少年道德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青少年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的培育是当代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SutiableDevelpnen)一语源于“可持续性”这一概念。最早是《布伦特兰报告》(TheBundlandRepot提出的。该报告中对“可持续性”概念作了简短而明确的解释,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也就是说,所谓“可持续发展”既要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为目的,同时也要以不损害后代为满足其自身需要而进行发展的能力为原则。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在向文明的不断迈进,但在进步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伤害。人类一次次遭到由于生态失衡而产生的灾害证明,人类必须要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人类的任何生产和生活行为不得超出环境的承载能力,不得破坏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代人必须承担起为子孙后代保护好地球的义务和责任。给予子孙后代以道德关怀,这也是可持续的生态伦理所特别关注的领域。自然系统对人类伤害的“报复”通常具有滞后性,而人类对自然伤害的后果往往是要由子孙后代来承担。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型发展战略和发展观。现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因此,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理念在当今学校教育中也成为必然要求。
对青少年进行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的培育是当今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就是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现在虽然许多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在大力宣传素质教育,但实质上很多仍然实施的是重智轻德的教育方法和措施,一味只是追求升学率,忽略素质教育的真正的内涵。目前,我国的学校对学生的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的培育才刚刚起步,存在对生态伦理道德意识培育重视程度不够、专业的师资力量缺乏等问题,使得中学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的培育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前提。作为国家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青少年学生通过増强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基础知识及意识观念,从而培养强烈的生态环境意识,形成高度的生态环境责任感和使命感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引导青少年树立“生态生产力”的新观念,使他们科学的认识和实践奠定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认清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系统性与整体性,从而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人的包容,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交互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将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引入当今学校教育不仅是科学的发展观教育,也将会在社会伦理道德意识形态发展中起到一定程度的导向作用,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青少年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范文3
【关键词】青少年; ; 预防教育
当今,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的一大公害。吸食现象泛滥全球;国内来源多元化、滥用多样化和制贩吸毒一体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吸毒人群不断扩大,吸毒人员低龄化呈上升势头。面对严峻的形势,禁毒工作责任重大,我们必须践行科学发展,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将青少年教育预防工作置于战略位置,下大力气抓紧抓好,才能消除危害,减少新吸毒人员滋生。
1 当前青少年吸毒现状
尽管我国已经加大了禁毒、戒毒的力度,但我国的青少年吸毒人群仍在不断增加。人们不禁要问,他们为什么要吸毒? 尽管我国已经加大了禁毒、戒毒的力度,但我国的青少年吸毒人群仍在不断增加。人们不禁要问,他们为什么要吸毒? 对的常识、危害认识不足 前面我们说到,87%的青少年吸毒者在滥用之前对知识了解很少甚至根本不了解,72%的青少年吸毒者不知道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有的青少年认为吸毒不过像吸香烟一样,虽然总说吸烟有害,还不是有那么多人吸烟嘛!吸毒不可怕,想抽就抽,玩够 了就不抽了。等到成瘾后,他们才发现不想玩已经不行了。吸毒就是这样,当体会到的危害时,已经悔之晚矣!更何况如今新型大量出现。现实中,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触目惊心的社会问题。吸毒行为明显呈低龄化趋势,青少年正逐步成为新滋生吸毒者的主力。同时,值得强调的是,仍有许多社会闲散青少年吸食但因取证困难而未被列入统计范围。
2 青少年吸毒行为的成因
2.1 因心理上择求而产生盲目和好奇。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好问、好学、好奇、好动对任何事物都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尤其是成人越不让做的事,往往越引起他们的探求欲望,非要弄个水落石出,缺乏辨别事非的能力,有的青少年当听说吸毒后“其乐无穷”时便想试一试,从而陷入毒窟不能自拔,也有的明知吸毒有害,但在冒险、侥幸的心理驱动下,误入毒魔,的魔力是无法比拟的,千万不要去尝试,吸毒只要有了第一次,就无法再停止,这是吸毒者的忠告。
2.2 青少年容易受人教唆、引诱、欺骗。为了扩大市场、谋取暴力,贩子常常用教唆、引诱、欺骗的办法来发展吸毒成员,其中主要对象是青少年。贩子大肆宣扬的神奇,吸毒后的美妙感觉,引诱、哄骗尤其是无知的青少年上钩,青少年自尊心很强,对于别人的评价极为敏感,他们好与别人一争高低、一争上下的好胜心,容易因一时的胜利而骄傲,产生莫名的虚荣心,也易因一时的失败而灰心丧气,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贩子正是利用青少年的这些特点,来引诱、欺骗他们,一开始,好言好语,免费赠送,或是掺在香烟、饮料中奉送给他们享用,当你吸食成瘾后,便于工作会换一幅嘴脸,牢牢地用控制和盘剥青少年,更有甚者将青少年发展成新的********网络成员,贩子常用的手段和骗人的借口,如:免费赠送;吸毒可以减肥;吸一二次不会上瘾;吸毒是有钱人玩的,是派头,是时髦;吸毒可以解除疲劳,可以提神。这些骗人的借口,对涉世未深、分不清好心还是恶意的青少年来说,往往会因为花言巧语而掉进贩子精心设计的圈套里,悔恨终生。
2.3 不良家庭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大量事实表明,家庭的不良影响和混乱的环境是导致青少年吸毒的重要原因,家庭成员中有人吸毒的青少年比家庭中无人吸毒的青少年更容易沾染,除了家庭成员吸毒行为成为青少年吸毒的直接原因外,一些青少年的父母离异或长期外出,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父母过分溺爱孩子,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使孩子有充分条件去寻求刺激,这些都是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2.4 不健康的逆反心理。在成长阶段,青少年普遍都有逆反心理,但有些逆反心理是不健康的,盲目反抗,越是父母反对的,就越要干,不管是对是错,父母禁止早恋,就偏去谈情说爱,父母禁止和社会上的不三不四的人来往,就偏去与这些人交朋友,往往正是受这些人的影响、引诱才吸上,陷入泥潭。
3 加强青少年预防教育的几点建议
3.1 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是对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和教育在青少年的生活和成长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青少年防毒教育的第一堂课,很大程度上是由家庭教育决定的。面对来势凶猛的毒潮,作为青少年的父母该如何做呢?怎样的家庭环境才能教育、帮助孩子成长?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首先自己要远离,以自身的良好规范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只有这样,才能承担教育发子女的责任,同时,做为父母还应学习具备一定的禁毒知识,识别的知识,掌握一定的预防的方法,帮助、防止侵害子女。
3.2 抓好学校禁毒教育,让学校成为防毒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是青少年汲取知识、茁壮成长的地方,是广大青少年从家庭走向社会的桥梁,是对青少年进行禁毒教育的阵地,学校教育对青少年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把禁毒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日程,抓好在校学生的预防教育,提高学生的禁毒知识,从而使青少年能认清,远离,免受毒害是非常必要的。
一是开设禁毒教育课,把禁毒教育课编入紧张的教学计划中,让学生不但学习好,品德也要好,让学生从小树立自觉防范的意识,提高对的警惕,时刻树立远离的观念。
二是强化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把禁毒教育与各科课程有机结合起来,让青少年的思想上牢牢打上“吸毒违法、贩毒有罪”的烙印。
三是开展多样化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对禁毒知识的学习兴趣,如知识竞赛、禁毒征文等等。
青少年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范文4
[关键词]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125 ― 02
一、博物馆与青少年的关系
青少年作为博物馆的重要服务对象,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2006年“博物馆与青少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活动,更是体现了博物馆与青少年之间的重要关系,其目的就是如何让青少年走进博物馆,如何使博物馆真正成为青少年学习的第二课堂,成为青少年感知历史、认识现在、探索未来的重要文化场所;这次活动也让世界和公众关注博物馆对于青少年教育意义的一次主题。
通过这次主题和和博物馆的不断探索和努力,以及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青少年正以各种方式走进博物馆、接近博物馆,不断地保持着和改善着与博物馆之间的关系。在这次主题活动中,为了更好的吸引青少年,我国各大城市的博物馆与学校展开了一系列举措:比如有组织地到博物馆参观展览;或者博物馆直接送展到学校,在学校间举办流动展览;再者博物馆对青少年免票开放等等。这些举措大大提高了青少年对博物馆的兴趣,也贴近了博物馆与青少年之间的距离。博物馆是青少年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尽管如此,博物馆与青少年并不是我们所想的教育与受教育的关系,他们之间关系还有更多微妙之处。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展开博物馆对青少年教育问题探究。通过长期的查阅文献与资料,根据目前国内博物馆与青少年的一些现状,我研究了解到博物馆与青少年之间存在着一些直接与间接的关系:
1.博物馆是青少年直观的教育机构
在欧美发达国家中,青少年从小就把博物馆作为自己获取信息知识的来源之一,他们可直接对话大自然、历史、科技、艺术等等,从而获取的知识比学校和课本来的更为充实与直接。学校是知识的殿堂,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为完善的知识体系来源,而学校的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来讲是一种被动式教育,从一开始进入校园开始,学生就必须遵循各种规章制定,遵循教师指导,久而久之青少年会产生一种循环,且不说是恶性的循环,但从某种角度来讲,文字和图片及教师的一言语构成了一种惰性的学习。这种被动式学习容易产生一种依赖性。而博物馆在这方面可弥补这种现象,文物以及其他类型的展品直观的秉承了知识的真实性,让青少年一目了然,这些直接的接触胜过任何文字图片及语一言,通过眼睛,知识形象的映入脑海,产生一连贯的联想,甚至对于所接触的知识一记忆犹新。
(1)博物馆是青少年知识的再现
书本学过的知识不一定完全能记住,通过博物馆的主题展览,学过的或者忘记的知识一下子就被捞起,还能知道一些书本上没能提及的课外知识,甚至终生难忘。例如广西北海海洋博物馆,在展馆里的海洋生物标本,非常直观而且看起来很亲切,平常那些经常出现书本图片中海洋生物原来是这个样子的,书本的知识一下子在脑海的边缘处被召回;通过讲解和介绍,惊叹它们原来有这样的生活特性及功能等等,在今后的接触更能运用自如。
(2)博物馆能拓展青少年的眼界
“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一句古老的谚语,但是在如今不断进步的世界里,知识量越来越广,获得知识的手段也越来越丰富,并不一定“苦作舟”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博物馆在这方面就能做到一个很好的推介作用。通过各种主题的展览,青少年能获得书本以外更多的知识,有利于拓展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与知识转换能力,提高青少年整体素质。
2.学校是博物馆与青少年之间的纽带
青少年有组织地到博物馆参观展览,是博物馆与青少年相互关系的一种最基础、最重要、也是最初始的形式。这一形式直接反映了学校正是这第二课堂的纽带。青少年包括中学、大学、甚至研究生这一年龄阶段的人群,在这一人群中,绝大部分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学校的对于博物馆的态度基本就能决定青少年与博物馆的联系程度。基本上所有的学校能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博物馆参观,把博物馆作为学校的第二课堂。为了达到参观效果,学校往往还会给学生布置作文任务,要求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并接受一些知识。博物馆和青少年相互之间的微妙关系就这样正式开始了。这种关系有效促进了青少年走进博物馆,融洽了青少年与博物馆的关系。学校的知识是连贯的,但是单调的,博物馆的知识是精彩的,但是片段的,各有利弊;如能结合,加强学校与博物馆的联系,根据学校课本制定展览主题,即丰富了教学,同时也最大限度了获得了知识。
3.博物馆与青少年是互动的
青少年活动量大,而且思维很非常活跃,在很多他们不能解释的时候经常会发出很多提问,增进了交流,同时也获得了新的知识。针对青少年这一特性,很多博物馆推出了“可动手展览”,鼓励青少年参观者参与其中,生动了解了被展物品的来龙去脉,同时也增添了参观的乐趣,在快乐中学习。作为博物馆推出这样“可动手展览”即丰富了主题,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青少年的,激起他们的兴趣。例如陶艺展览,穿插可参与的陶艺制作程序,让青少年除了能直观了解陶器历史文化,还能亲自动手制作陶艺;或者博物馆开展各种针对青少年的知识讲座、知识竞答和征文等学习活动等等。
4.博物馆依赖于青少年
青少年是社会的新进力量,博物馆是青少年直观的教育机构。博物馆与青少年的关系往往是博物馆说的做的多过于青少年,反过来想,这些活动中,青少年活跃特性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青少年的问题就是博物馆的问题,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并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刁‘能促使博物馆的的展览形式与策划主题进一步有吸引力,更为人性化。
记得美国第一家迪斯尼乐园在建园初期,就没有设计路线,而是在广裹的公园场地上撒上草籽,长出绿茵茵的一片草地,开园初期,并没有决定一条连贯的游玩路线,而是让所有的游客按照自己的需求随意决定。这样,路就被走出来了。工作人员按照这些被游客踏出来的痕迹再建路,这样,迪斯尼公园才有了今天的路线。虽然这只是一个公园而不是博物馆,但却是一个非常好的互动,有了更多人的参与,集思广益,才有更好的创意。
5.博物馆与青少年时相互依存的
拓广青少年的知识面,博物馆是最好的老师;而博物馆的发展又不能忽视青少年的需求。博物馆是青少年直观的教育机构,并依赖于青少年,可以说,博物馆的成长伴随着青少年的成长;相反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少年的成长也能促进博物馆的发展。所
以说,博物馆与青少年的关系式相互依存的。
二、浅谈博物馆对青少年教育意义
目前,世界上大约1/5人口是青少年。在我国,青少年人口也约占了总人口的1/5之多。可以说,青少年是人类的未来、社会的希望,青少年的成长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的走向。
如此庞大的青少年群体,教育始终是我们国家乃至全民族共同关注的焦点。作为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上有着的重要的意义:
1.博物馆是青少年教育发展的需求
博物馆的教育通过具体形象的展品来直观地展示展品,激起青少年的猎奇心理,比起学校枯燥的教育环境、教育模式来讲,博物馆的教育更加容易让青少年接受、更有亲和力和视觉冲击力,同时博物馆也是培养青少年爱国教育和社会各类公益性教育宣传活动的重要场所,博物馆理所当然要担当起这个社会教育的责任。为青少年提供服务,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是博物馆肩负的重要社会教育职能,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走进博物馆,让他们开眼界,学习知识,启迪思想,接受教育。
1990年,美国博物馆协会把“为公众服务”和“教育”作为博物馆的核心要素。可见,在我们努力构建和平、和谐社会的今天,博物馆教育服务职能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博物馆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功能,也将被寄托给它更多的厚望。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将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素质形成,因此,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必须是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同时博物馆服务也要跟上社会时展,做到“观众第一,以人为本”,使博物馆的教育职能达到极致。博物馆教育职能的服务对象是人,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博物馆教育职能的服务对象也应有重点,那就是青少年。目前,青少年的教育在不断发展,不单只是教育知识那么简单,将教育分出各种类别: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性教育等等,而博物馆在展览选题的同时也加强了各种教育主题的参考,更好的体现教育职能。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博物馆的责任重大:肩负着促进精神、政治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历史重任;肩负传播和保存民族历史优秀文化的重任;肩负着社会的和谐发展;肩负着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世界和平的使命。因而,博物馆要加强展览宣传力度,加强社会服务功能,全面健全博物馆的综合实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它肩负的社会重任。
2.博物馆是青少年的良师益友
有目的、有组织的参观展览,结合课堂,使学习变得很愉快,快乐的学习可以使青少年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博物馆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个良师益友,能获得很多知识的地方,可以想象,他们长大为人父母以后,很自然会带他们的孩子来博物馆见识。从这一点上开看,博物馆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意义是从快乐开始的。
当然,良师益友不是任凭青少年的快乐使然,从青少年成长的角度来看,都应该正确引导他们正确的参观,不能一味迁就青少年的猎奇、游戏、娱乐的心理,博物馆对青少年有着教化的义务,引领青少年在面对博大精深的古老文明以及璀璨夺目的物华天宝的时候,要安静,要肃然起敬,人有敬畏之心才能吸收文化精华之髓;而在面对科技类,自然类的的展览时,可以鼓励他们的动手参与,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在青少年面前,博物馆既是良师同时也是益友。
3.博物馆是青少年的教育塑造者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新世纪的创造者,学习历史与文化应当是青少年在生活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青少年了解历史与文化的途径主要有只种。一是学校教育,二是生活体验。学校教育所传授的部分知识和信息是有限和缺乏趣味的,而博物馆提供给青少年的知识的趣味性是一大优势。在学习过程,动态的学习往往可以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国际博协主席亚历桑拉・库敏斯认为:“年轻人对所有事物都有着全新的视角,博物馆恰恰是了解世界的窗口。”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博物馆为年轻人用全新的视角了解世界提供了最大的可能。同时也通过全新的方式塑造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青少年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范文5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 犯罪危害
在当前社会形势下,青少年犯罪事件呈明显上升趋势,社会学家将其称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然而,我国当今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里,青少年犯罪成为了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潜在威胁着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所以,对于青少年犯罪类似的事件需要引起各方重视,以便能够制定出更好的方案来避免这种事情的再次发生,从而降低青少年犯罪事件的发生率,保证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也为维护和谐的社会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青少年犯罪的概念及现状
(一)青少年犯罪的概念
青少年犯罪行为是犯罪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众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青少年”是青年与少年的总和,其中,“青年”是指年龄在十五、六岁与三十岁之间的人,而“少年”则是指年龄在十岁到十五、六岁之间的人。根据前人对这一方面的研究过程来看,青少年犯罪的概念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
1.狭义青少年犯罪
狭义的青少年犯罪,是学者们站在刑事法学的角度对这个概念的定义。一般情况下,它是指年龄在十四岁至二十五岁之间的人所实施的按照法律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
2.广义青少年犯罪
广义的青少年犯罪,是学者们站在犯罪学的角度上对这个概念的定义。他们普遍认为青少年犯罪,是指年龄在十岁至二十五岁之间的人实施的危害社会安定和谐的行为。
(二)青少年犯罪的现状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经过调查研究,分别在中国“十五”期间和“十一五”期间,向社会了我国青少年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十五”期间青少年犯罪增加68%,青少年犯罪总体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全国法院判决的青少年罪犯5年间增长了12.6%。而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增长情况更加突出,5年间上涨了68%。在“十五”期间,中国青少年人口总量由低谷开始进入一个稳步上升阶段,而青少年犯罪率同样处于上升状态,因而,未来青少年犯罪总量将进一步增加。
二、犯罪行为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一)对青少年自身的危害
一旦青少年实施了犯罪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然而,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的身心都受到严重的伤害。
1.被逮捕前的恐惧心理
在犯罪之后青少年会有严重的恐惧感,这与校园内犯的小错误有很大区别,青少年在身心方面将会受到很大程度的煎熬。
2.被审判前的焦虑情绪
青少年在被逮捕之后会受到警察的审问,严格的审问过程和严厉的眼神,这些都会使青少年产生焦虑的心态。
3.服刑期间的不适应
在审判等程序结束以后,等待犯罪青少年的是少管所以及长期的牢狱生活。对于那些平时娇生惯养的青少年们来说,这样的环境会产生极大的不适应。
4.回归社会之前的困难
在犯罪青少年依法服完刑期后,必将重回社会。然而,当他们重新走进社会,步入工作岗位时,会被自身的刑事污点所影响,严重影响回归社会的正常就业。
(二)对家庭的危害
青少年的犯罪行为不但给被害人家庭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同时也影响了自己的家庭,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给其父母和家人造成了极大的创伤。
1.经济方面
在青少年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之后,需要家长进行经济方面的赔偿,数额会由数千数万元到甚至更大的数目,这样无疑会给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
2.精神方面
在青少年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之后,会给其家人带来很大的精神负担。如若青少年进了少管所,家长会十分担心。从这个角度来看,青少年犯罪对于家人精神方面也有着不可磨灭的消极影响。
(三)对社会的危害
青少年犯罪数量的增多,影响了当前和谐社会的主要氛围,对于社会各界都有着许多不良影响,会严重威胁社会的正常、健康发展。
既然青少年犯罪行为对青少年本人、家庭以及社会都有着众多危害,那么对于青少年犯罪行为的教育和规范显得必不可少,重新规范青少年行为势在必行。
三、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
家庭是一个类似于生态系统中较为复杂的动态系统,它是儿童社会化较为重要的场所。在这里,每个家庭成员都是这之中的一份子,而夫妻、父母以及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关系无疑都会影响到这个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发展。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因素有很多,然而,经过研究者对青少年这些犯罪行为进行深刻研究后,便可以发现,家庭这个系统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出现在犯罪行为的众多影响因素之中。与此同时,在认真研究青少年犯罪的背景材料后,不难发现的是犯罪的青少年在性格特点方面及其犯罪这一行为,有很大一部分是与这些青少年的家庭有关的。那么,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养方式不良
1.教养方式过于极端化
研究者曾经将犯罪青少年的家庭情况与正常青少年的家庭情况进行对比论证,研究报告表明,在犯罪青少年的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呈现出比正常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方式更加极端的现象。犯罪青少年的家长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对孩子的过度溺爱或者过度苛求,以及对青少年过度的放纵或者过度的干涉。类似这种十分极端的教养方式无疑会对青少年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并没有使他们得到正确、健康的教育方式。研究表明,缺乏父母的关心与温暖的青少年更容易造成自身情绪不稳定、缺乏爱心以及对社会较为仇恨的心理特点。
2.教养方式过度弱化
在一个正常的家庭环境中,通过父母对孩子的正确教育以及孩子与父母正常的沟通,这些都能在孩子与父母之间形成一种依赖、支持的关系。只有父母与青少年之间建立起正确、良好的家庭关系才能保证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然而,研究者在通过对犯罪青少年的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犯罪青少年都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例如,父母双亡或者经常遭到虐待和辱骂等。正是这些不良的家庭关系,使得犯罪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缺乏必要的依赖关系,从而导致青少年在遇到问题或挫折的时候,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3.父母在教养方式上存在分歧
按照以上调研方式的步骤,研究者在父母教养的方式方面,将犯罪青少年所受父母教养方式同正常青少年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行认真的比对,发现犯罪青少年的父母在对孩子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意见。然而,青少年此时正处在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对于父母之间存在的分歧,很容易会受到不良影响。
(二)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
人类发展生态理论中阐述了父母教养的方式与父母的工作、文化水平和婚姻情况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1.家庭区位的差异
调查表明,中城市大多数父母会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尽到作为家长的义务,给予青少年许多温暖与理解;然而,在农村,多数父母与青少年相处的过程中表现最多的就是苛刻的要求以及无情的否定。受经济能力的影响,部分农村的父母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维持生计之上,对于子女的教育有所忽视。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少年就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导致相关的心理行为问题。
2.文化程度与职位的差异
一般情况下,城市中的父母所受的文化教育水平比较高,他们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能够掌握好分寸,达到一种既不放任又不溺爱的效果。然而在这一方面,农村的父母则没有城市的父母达到相对理想的效果,然而职位的不同也受文化水平的限制。父母对于青少年的培养与教育,很大程度上也是受自身教育能力水平的限制。
3.家庭关系的差异
在众多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中,不和谐的父母关系占了很大的比例。另外便是父母是否在世、父母的婚姻状况,这些都会对青少年起着重要影响。因为青少年正值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于父爱或者母爱的缺乏无疑都会给青少年带来难以磨灭的创伤与伤痛。如果青少年们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在人际交往中便会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也有可能无法使他们学会如何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以上这类因素也是影响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关键因素。
四、解决青少年犯罪的方法
通过以上对犯罪青少年受家庭影响方面总结出来的结论,我们可以认识到家庭方面的因素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有很大影响的。要想有效减少青少年犯罪行为,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重视家庭教养
青少年犯罪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避免和预防青少年犯罪行为就应该守住家庭,这是第一道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
1.探讨家庭教育方法
随着当今教育方面研究者不断的发现与研究,家长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充分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状态,以此来达到更好地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状态的目的。父母之间应该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保证彼此在对子女教育的过程中能够统一意见和方法。
2.努力净化家庭环境
父母应该努力对家庭环境进行调节,一定要严于律己,注意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也要严格地规范自己的所作所为,应该在子女面前树立起良好的个人形象,以此来以身作则的教育子女应该如何处理问题。
(二)改善学校管理与教育
学校是对教育青少年起到重要作用的场所,是青少年走出家庭步入社会的重要一步,在这一环节中青少年会实现自身向社会化过程的转变。
1.采用个性化教育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被新型理念所取代。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校中对学生一视同仁,保证公正平等。教师要注重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与学生实时、有效的沟通,能够体察学生的感想,更重要的是要综合评价一名学生,不能单单以成绩为唯一标准来论学生的好坏。
青少年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范文6
从近几年情况来看,未成年人犯罪中已占70%。主要是团伙盗窃、抢劫等案件,团伙内成员分工明确,有的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集团。青少年由于受生理、心理、智力、阅历等因素的影响,作案时容易相互依附,借势壮胆,结成团伙进行作案。根据统计资料表明,近几年来,团伙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团伙成员趋复杂化,成年人与青少年相互结伙作案增多。这种团伙犯罪形式对社会的危害性更大。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青少年犯罪在整个刑事犯罪案件中所占比率较高,它与青少年自身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人的举止行为肯定是受心理和社会因素决定的,在这个前提下,每个人才能按自己的意志行事,而不是出于他们的需要。年轻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不能说完全出于自觉。究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可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一)青少年自身的一些因素
青少年由儿童向成年人过度时期,正是青春期发育的变化时期,心理学家称为“危险年龄”时期,他们在这一时期生理发育迅速,身体开始趋向成熟,个人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追求欲望,表现过分固执,缺乏自控能力。一旦感情冲动,便会不顾一切,铤而走险。青少年自身素质的好坏是决定其是否违法犯罪的关键。一些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其自身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游手好闲、好逸恶劳、无事生非的不良嗜好和品行,自身性格的缺陷,幼稚的心理,以及自身生活需要、人格尊严得不到满足,加上法制观念的缺乏等等,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刺激,很容易走向犯罪道路。
(二)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这主要有几种情况:一是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不会管,出了问题,往往棍棒相加,缺乏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二是子女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性,父母管不了,因为没有从早期教育入手、管得晚了;三是父母对子女丧失信心,不愿管,顺其自然,放任自流;四是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后,孩子无人管,使之浪迹社会;五是父母自身行为不端直接影响孩子,使之效仿父母,小偷小摸,打架斗殴。人们总结的一句话:“问题家庭出问题少年”,确实不无道理!
(三)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学校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一些青少年流向社会、走向犯罪的重要因素。现在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
现在很多学校存在着严重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一个地方教育工作的好坏,一个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一个学校领导的政绩如何,一个教师的水平怎么样,都要由“升学率”来衡量,来体现。好学生一旦考试落榜,则感前途无望,万念惧毁;差学生则破灌破摔,厌学、辍学,这两种情况都容易出现问题。他们一旦流向社会,受到不良因素的诱发和影响,就会发生违法犯罪行为。
2.对学生处分缺乏慎重考虑和处分后对处分生放弃教育
对违犯校规校纪的学生进行处分,是教育、挽救学生的一种手段,若运用得好,可以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起到警告、震慑作用,使之不敢、不会再犯;若运用不好,则会使受处分的学生产生悲观、消极情绪,从此自暴自弃,在邪道上越走越远,从而滑向犯罪的泥潭。
(四)社会因素
1.文化市场的“黄色污染”
低级、庸俗的文化会侵害、腐蚀人们的灵魂。目前,在文化市场上,图书报刊、音像制品中充斥着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对社会文化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污染。一些青少年沉湎于游戏厅、歌舞厅、录像厅等,心灵遭受扭曲。
2.以腐败现象为代表的“灰色污染”
当前,绝大多数青少年犯罪系出于非法占有公共或他人财物的犯罪动机,其中相当一部分犯罪人是为了追求享乐、满足膨胀的物欲而实施犯罪行为。游戏机厅、网吧甚至很多高消费的洗浴中心、歌厅均向未成年人开放,而这些人的经济收入有限,往往借助盗窃、抢劫等犯罪手段获取财物满足高消费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