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河流廊道生态修复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河流廊道生态修复技术范文1
为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和河道生态环境面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规划建设生态河流、自然驳岸、健身绿道、景观林带,着力构筑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绿色产业于一体的生态廊道。
河畅水清——运用生态河堤、仿木桩护岸、格宾网护岸、生态袋护岸等不同模式进行河岸生态修复。引进先进处理技术,运用生态化手段,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新建生活污水处理厂人工生态湿地30亩;对廊道两岸农户进行生活污水和“厕所革命”治理。
岸绿景美——在河道两岸栽种观赏性强、多色谱的景观植物、花果植物,装扮、点缀形成精致的景观小品。以文入景,以景寓情,拉近人与河流的关系,赋予河流乡愁情感。
河流廊道生态修复技术范文2
关键词:生态功能分区 治理模式 宁夏河段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9-0033-02
河流不仅在水利方面起到防洪减灾、供水兴利的作用,而且在社会和生态环境方面还是沿河地区人群与生物集结的场所及人文历史发展的载体,影响着整个区域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河道治理模式往往只考虑行洪、灌溉等功能的发挥,随着十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观念的更新,河道的生态功能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建设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水边环境”、“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系统健康之间寻找平衡”以及“河流生态建设”等成为新时期的治河理念。
本文从河流生态功能分区的角度出发,兼顾河流的资源、环境及生态功能,对黄河宁夏河段河道综合治理模式进行探索。
一、区域概况
黄河干流自宁夏中卫县南长滩翠柳沟入境,至石嘴山市惠农区头道坎麻黄沟出境(右岸平罗县陶乐镇都思兔河),穿越中卫、吴忠、银川、石嘴山4个地级市的10个市县(区),全长397km,流域面积5万km2。黄河两岸是宁夏社会经济发展的精华所在,沿黄经济区的国土面积为2.87万km2,占全区总面积的43.2%,聚集了全区60%的人口(城镇人口占81.5%)和80%以上的产业,创造了宁夏90%的GDP和财政收入,在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黄河宁夏河段属黄河上游下段,全河段由峡谷段、库区段和平原段三部分组成,其中峡谷段由黑山峡峡谷和石嘴山峡谷组成,总长86.1km;库区段为青铜峡水库及回水区段,自中宁县枣园至青铜峡水利枢纽,全长44.1km;平原段总长266.74km,为冲积性平原河道。
二、河道生态功能分区
1.河道生态功能
河道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包括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1]。自然功能包括水文功能、地质功能和生态功能[2];社会功能包括水利、资源、人文景观、休闲娱乐、场所及形象功能等。一条健康的河流既要满足河流周边生态环境的要求,同时还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合理需求[3]。河道各项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条件是河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河道生态功能是河道各项功能的基础。根据生态学理论,生态功能是指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三大基本功能[4]。河道生态系统具有栖息地、过滤作用、屏蔽作用、通道作用、源汇等方面的功能(河道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栖息
黄河宁夏河段位于黄河上游下段,是黄河生态廊道内极为重要的一段,保证了生态廊道在上下游之间的贯通,其上承黄土高原西部农业生态区,下启内蒙古高原草原生态区,是二者之间的连通走廊。因此,宁夏黄河的生态作用就是黄河流域的生态廊道,也是宁夏全区内最重要的生态廊道。生态廊道把各个斑块中的生态系统串联沟通起来,促进物质、能量、信息、物种的流动,既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进化,又实现了栖息地、通道、屏障和过滤、源汇等方面的功能。
2.黄河宁夏河道生态功能分区
2008年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了《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根据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和所具有的主导服务功能类型,将全国划分为生态调节、产品提供与人居保障3类,216个生态功能一级区,依据生态功能重要性划分为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洪水调蓄、农产品提供、林产品提供、大都市群和重点城镇群等生态功能二级区。
2011年国务院批复《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8]。水功能区划分为两级体系,一级水功能区分四类,即保护区、保留区、开发利用区、缓冲区。二级区划在一级区划的开发利用区内,细化水域使用功能类型及功能排序,协调不同用水行业间的关系,划分为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排污控制区七类。
根据《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和《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的成果,兼顾河道功能的完整发挥,将黄河宁夏河段划分为4个功能分区,即生态保护区、开发利用区、生态缓冲区和生态过渡区。其中生态保护区和开发利用区是河道主要的核心生态功能区,生态缓冲区和生态过渡区是将核心生态功能区联系起来的生态廊道。
2.1生态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是指对流域生态安全、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保护、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及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保护等至关重要而禁止开发利用的区域。宁夏河段的生态保护区主要是指河道内的湿地生态保护区,以现状黄河滩地上大面积连续性的天然植被分布区为基础,划定生态保护区,利用其本身优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加强生态保护工作,扩大栖息地面积,提高生物多样性,使之成为整个区域内野生动植物的种源地、避难所和迁徙中继站。黄河宁夏段现状滩地上大面积连续性的天然植被分布区及其相邻河道等生态系统保护较好的地区划为生态系统保护区。
2.2开发利用区。黄河宁夏河段的开发利用区是指河势基本稳定,无特殊生态保护要求或特定功能要求,开发利用活动对河势稳定、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及河流健康影响较小的区域,主要是指城市河段。根据各地城市发展规划,河道所涉及的城市河段包括中卫、中宁、青铜峡古镇、吴忠、灵武、银川兴庆区6处。
2.3生态缓冲区。生态缓冲区[9]位于生态保护区和其它区域之间,将外来影响限制在生态保护区之外,同时连接破碎化生境,起到生态缓冲和社会缓冲的目的。对生态保护区内生态系统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的前提下,该区域内可以开展一定的科研活动;生态缓冲区的主要作用是减轻外界人为活动对生态系统保护区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护河道生态系统不受外部干扰的强烈冲击。
2.4生态过渡区。生态过渡区是为开发利用区和生态修复区顺利衔接而设置的区域,该区内允许开展各种实验性经济活动,这些活动要与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维护河流系统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且应当是可持续的。
三、河道综合治理模式
1.基本原则
河道综合治理是指在河道规划、设计、施工中综合考虑工程设计和生态功能要求,利用生态学原理和生态水利工程学的技术手段,在人工干预下能充分发挥河道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设计、自我恢复能力,最终将河道建设成为生态化河道。
根据黄河宁夏河道生态功能分区,考虑河流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功能的完整性,不同分区在治理侧重点和具体目标上存在差别。河道综合治理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1在保证安全行洪前提下,统筹兼顾生态环境的改善、自然性和河道亲水性等多个目标的实现;增加河道沿岸公共设施建设,提高河道周边土地利用价值。
1.2杜绝未经处理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道内,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水体环境质量的提高。
1.3坚持生态化治理的原则,实现人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
1.4注重河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相结合,维护历史文脉的延续性。
1.5坚持“点、线、面”相协调的原则。使城区河道像自然河流一样,形成稳定、丰富的生态体系,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
2.生态保护区
生态保护区的治理应侧重于保护,主要是维持其重要的生态价值和自然现状。在生态系统保护区内部,现存保留较好的珍稀植物分布区、典型生态系统分布区、野生动物主要栖息地、产卵场、抚育场、觅食场,是生态保护的核心区。核心区是野生动植物的高度集中区,不仅关系到当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而且对维持大区域内的生物种群规模结构与动态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核心区内生态敏感度高,是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给生态保护区内生存的珍稀宝贵的野生物提供栖息地,通过植被结构来实现栖息地的多样性(水平和竖向),栽植不同高度的植被形成错落有致的植被层,为鱼类等水生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对该区域进行生态保护治理时可以应用河道治理的孔隙理论,即在河道治理中,使用适当质地和结构的材料,人为的创造适合生物生存的空间环境,保证在河道治理中,不破坏其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更进一步的创造条件,促进其发展,使河道成为保护和恢复其原始生态功能的空间。
3.开发利用区
开发利用区采用融合“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的河流生态系统建设模式,构建良性的城市河流生态系统。
黄河宁夏城市河段的特点是人类活动频繁,己有大规模的河道建设和开发利用设施,生物栖息地多样性缺乏,人为冲击强度大。针对该段的特点,我们将其划分为开发利用区,并且提出“防洪保安,面向经济发展,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集防洪、生态和经济效益为一体”的综合治理模式。
首先要建立控制性骨干工程,达到河段的设计防洪标准;在此基础上,以河流为轴心,科学规划城市建设与发展总体布局,努力打造现代化城市,进行滩地整理、绿化美化工程,建设河滨公园,为市民的游憩娱乐创造条件;然后,通过改变设计思路,采用生物防护措施努力为河流生物营造适宜的生存空间,。在滨河公园里,也可以通过设置自然景观区、历史文化遗迹区和湿地生态保护区等措施进行生境修复。
4.生态缓冲区和过渡区
生态缓冲区位于生态保护区和其它区域之间,目的是将外来影响限制在生态保护区之外,同时连接破碎化生境,起到生态缓冲和社会缓冲的目的。
生态过渡区是为开发利用区和生态保护区顺利衔接而设置的区域,该区域要有一定的规模和长度。区域内可以植树造林,进行林副业生产和一些实验性经济活动,并且要与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
四、结语
在生态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实现河道的生态化治理和建设,是现阶段及将来河道建设的新要求和发展趋势,预示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向“生态水利”阶段发展。因此,开展河流综合治理,探索综合治理模式,完善生态化河道的内涵,研究生态化河道的建设标准及模式,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在今后的河道治理过程中,应将治理工程寓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兴利之中,以人水和谐的方式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充分考虑河流多方面的功能,最终实现生态化河道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石瑞花,许士国.河流功能综合评估方法及其应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0,(50)1:131-16.
[2]钱正英,陈家琦,冯杰.人与河流和谐发展[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1):1-5.
[3]文伏波,韩其为,许炯心.河流健康的定义与内涵[J].水科学进展,2007,18(1):140-150.
[4] ODUM E. Fundamentals of ecology [M]. Philadelphia: Saunders, 1971.
[5] The Federal Interagency Stream Restoration Working Group. Stream Corridor Restoration: Principles, Processes and Practices[M]. USDA, 1999.
[6] Craig J, Hollis A. Stream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Methods in Stream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R]. Environmental Laboratory US Army Waterways Experiment Station, 1999.
[7]杜强,王东胜. 河道的生态功能及水文过程的生态效应[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5,3(4):287-290.
河流廊道生态修复技术范文3
关键词:城市化过程 景观生态 环境效应 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
Abstract: Urbanization is an importantsign ofhuman civilization progress.The progress ofurbanization will be very fast about 300 to 400 million peoplewillmove from rural area to urban area in the next 50 years in our country.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everal ecological problems during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is paper put emphasis on the land-scap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bring forth some countermeasures expected to be used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urbanization process; landscape ecology; environmental effect;sustainabledevelopment;ecological city
1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景观生态
工业革命后 ,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事实上,人类正走在与自然相抵触的道路上,城市化带来了诸多难题和困扰。
面对种种问题 ,人们逐步认识到 “只有一个地球”,20世纪 80年代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正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城市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是人类集中、高效率利用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空间资源与智力资源,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发展基础,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归根结蒂还是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如何给自己定位的问题,如何认识自然生态的价值的问题。具体到人类的建设行为,即是景观生态问题。
2城市化过程对景观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2. 1景观单元的大量流失与区际失调
城市是人口密集,人类活动频繁的地方,其所在环境已经受重大改变,原有生态系统基本不复存在。在植物方面,城市城区野生植物草本种类多于木本种类,而且城市野生植物中杂草和伴人植物占较大比重。野生植物的种类丰富度从城区中心地带向城郊逐渐增多;动物方面,在人类活动强烈影响下,城市中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集聚恶化,能够生存下来的只是一些伴人种和居民区的栖居者以及一些城郊荒地种类。城市动物的种类较少,物种丰富度也从市区向郊区增多。
景观中的主要生态景观单元,如林地、草地、水体、农田等随着人口的激增和相应人类生活、生产用地规模的迅速扩大而快速减少。这样会导致整个区域的生境类型趋于简单化,使景观生态的稳定性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
2. 2景观结构的单一化
景观的变异性干扰来自两种力量:①自然灾害的干扰;②人类活动。城市化过程中每个城市对大的区域空间产生大尺度的生态变化,城郊农田、菜地大半被侵占,导致景观结构的转变。
人类聚居地是地球上最明显而又普遍存在的景观成分之一,包括房屋、庭院等。由于聚居地是高度人为化的,其成功与否部分取决于人类管理的程度和恒定性。它打破了景观原来的格局,使景观变得更加破碎,并导致其生态功能的改变。而人类对环境基质的长期干扰会长时间的留下一片孤立的残存嵌块体。在一定时期下,建筑用地还会扩张,残存嵌块体就会最终消失。这正是城市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随着城市的发展,农业用地逐渐被城市用地所侵吞,造成农业用地的急剧减少及其生态功能的削弱,最终影响城市环境。
城市景观自然组分的大大减少,自然景观单元主要以城市绿地的形式存在,绿地也往往构成类型单一覆盖稀疏,又缺乏空间上的层次性,使得景观结构单一化,难以完成应有的生态功能。
2. 3城市地区景观破碎度增加
在城市化区域中,自然组分极度萎缩,仅存的自然、半自然景观强烈分割。导致景观结构和功能极度脆弱。人类活动对自然、半自然景观的干扰和破坏主要表现在人工景观或建筑体嵌块体的侵入、穿越、分割破碎以至毁灭作用等,也包括造成的质量退化。自然、半自然嵌块体的面积过小、过于破碎,植被的生产力及生物多样性低,改善气候及净化环境的能力下降。此外,小面积的自然、半自然嵌块体如林地、农田,因物种单一、食物链简单,缺乏一定数量的顶部动物控制害虫的爆发性增长,可能造成严重的灾害性损失,使这些在人类活动强烈干扰或人工景观包围下的嵌块体的结构和功能愈加脆弱。
2. 4景观连续性较差,通达性较低
城市化过程中另一个较为普遍的景观生态问题是,同类景观特别是自然、半自然景观间的连接较差,景观布局缺乏良好的连续性及过渡,城区与区域景观尚未成为有机整体,自然景观生态过程没有得到很好的尊重。这不仅影响城市生态网架的形成及整体生态效益的发挥,也影响了主城-城郊间、城郊-城郊间景观的点-线-面有机结合和连续过渡。
自然、半自然景观间的连接因人工景观的扩张、压迫或残余连接体保护不力而受到削弱甚至阻断,而一些重要的景观生态联系通道,包括水系和道路廊道,没有很好地维护和利用,生态化的人工连接通道或过渡带建设尚未有意识地进行。很多地段的河流两侧被建筑物所包围,没有留下足够的横向绿化延伸空间,且多采用了混凝土、石块护堤、护坡,这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河岸的截滤和河道本身的自净作用。此外,由于人类所排放的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超过了河流的自净能力,导致河流水质的恶化和河流内生物的减少或灭绝。
道路和道路网作为一种人工干扰廊道,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四通八达的道路将均质的景观单元分割为众多的岛状斑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景观的连通性,阻碍生态系统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不利于相邻景观单元物种的穿越,起着一种屏障的作用,并影响小气候。另外,某些道路两侧尽管绿化空间较大,但层次结构过于简单,过于强调种草、种花美化,忽视了与乔、灌结合的立体、大容量绿化,也变相扩大了道路的屏障作用,道路两侧生物和能量的交流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区域的生态环境。
3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
城市化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城市化让人类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追求适合人类居住与工作的生态环境,就必须在城市化过程中逐步缩小城市化对环境的危害程度,这是一对又有矛盾又有相互适宜性的艰巨工作,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应注意城市景观生态的保护,改善与建造一个人类适宜性的城市环境。
3. 1城市化过程中需防止自然环境的破坏
城市的自然环境同时又是产生城市空间景观特色的主要因素之一。城市与河流、湖泊、海岸、港湾、山脉、高地、森林、植被等特殊地形、地貌结合形成独特的城市景观。另外城市的绿地、水面、阳光、空气等自然环境质量又是城市空间质量的重要标志。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这些成绩掩盖了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而产生的问题。在许多城市发展过程中,河流、湖泊被填没,树木被砍伐,山林被开发,坡地被推平,从而可以得到更多的城市发展用地,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植被遭破坏,空气、水体污染,地下水过度开发,城市热岛现象严重,这些都是城市空间的自然环境结构遭到破坏的结果。
因此,在城市发展与开发区建设过程中,特别注意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灾害,不要盲目地在这些地区建设重大项目或大型居住区,以免发生严重的灾难性事故。
3. 2景观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是巨大的。它在自然界中维系能量的流动、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及调节小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使得人类有可能多方面、多层次地持续利用,为人类的生存环境提供保障。丧失生物多样性必然引起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危机。
保护景观多样性及异质性是实现区域景观整体功能的要求,应注意水体、湿地、农田等景观类型多样性及其功能的保护和利用,不能随意侵占和破坏。
此外,在维持景观多样性时应着重保护景观中的环境敏感区。环境敏感区包括生态敏感区、文化敏感区、资源生产敏感区以及天然灾害敏感区。
3. 3城市景观均衡布局
景观均衡布局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不同区位景观的类型及其分布不可避免地发生分异,呈现非均一化倾向。但是,景观布局,特别是自然景观布局的过度非均一化将影响这些景观在区域上的整体功能。另外,景观异质性除了受景观种类影响外还与景观嵌块体分布的均匀度有关,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嵌块体分布得越均匀,景观异质性就越高,而景观异质性同样也是决定景观生态功能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保持和增加自然嵌块体数目的基础上,应注意其在空间上的均衡布局。
3. 4区域景观廊道系统建设
区域景观廊道系统是连接城乡能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通道,在不同的生境之间建立合理的廊道,是维持城乡生态平衡、景观稳定的有力措施,也是构筑城市与乡村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的城乡一体化景观格局的必要条件。廊道系统建设包括水系、道路交通、绿带等。
在水系两岸建设景观防护林显然是很重要的,它不仅对保持水土、防洪减灾作用巨大,还对景观生态的连续性、为动物提供迁徙廊道、绿化美化环境起到关键作用。
在道路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要尊重生态学原理,建设“生态化道路”。对道路的宽度、曲度、密度及空间结构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规划,不应造成大的生态破坏。注意道路与周围环境相和谐,加强道路两旁的行道树、防护林等绿地建设,使道路成为“绿色走廊”。还可适当配置一些敏感指示植物,为环境监测服务。
对于已成为残余嵌块体的许多山丘和水体,它们之间缺乏联系,与公园绿地也缺乏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可以通过建设绿带建立这些联系可能是城市景观生态优化的突破点。将嵌块体连为一体,形成一个绿色廊道串联起来的绿岛组合,并保持山体水系之间的空间联系。这种空间联系是山、水景观元素之间自然过程的必然,也为生物提供了一个连续的生态空间。同时也应与城区的绿化相结合,使城郊生态过程与其相连。这样就可以基本上构成城市山水林相连的整体景观。或以道路绿化带廊道连接。将道路两侧适宜宽度的绿化带作为联系廊道,把嵌块体孤岛相连,使这些嵌块体的自然生态过程不因建筑物的阻隔而完全中断。或者以农田特别是农田林网连接,发挥其对农田小气候的改善和农村景观的美化作用。
4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形式
河流廊道生态修复技术范文4
关键词:大运河;国土安全;生态基础设施;南水北调
1关于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实践与理论
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Infrastructure,简称EI),本质上讲是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的基础(NaturesServices),这些生态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体育、休闲娱乐、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等。它不仅包括习惯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而且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系统及自然保护地系统。
1.1早期规划实践和理论中体现出来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思想
早在100多年前(1879—1895),Olmsted和Eliot就将公园、林荫道与查尔斯河谷以及沼泽、荒地连系起来,规划了至今成为波斯顿骄傲的“蓝宝石项链”(KmeraldNecklace)。在1883年,景观设计师克里夫兰得(Cleveland)为美国明尼苏达的明尼阿波利斯做规划,当时明尼阿波利斯还是一个小镇,克里夫兰得让市长和决策者在郊区购买大面积的土地,用以建立一个公园系统。在土地还远未被开发时,就非常廉价地买到了大块土地。这一行动是为50~100年之后的城市所规划的。如今100多年过去了,城市已经扩大了几倍,但这些廉价购得的土地却成为城市中宝贵的绿地系统。这样一个绿地系统的形成,不光是要一个好的概念,同时需要城市决策者提前50-100年进行投资。在同时代,当堪萨斯(Kansas)和克里夫兰(Cleveland)都还是小镇时,就用便宜的地价在其郊外购置大量土地,结合区域的河流水系规划建设并一直保护了一个绿地系统。这一当时尚在郊区的绿地系统而今已成为城市的一个有机部分了,成为居民身心再生的场所。
所以,如同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一样,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需要有前瞻性,更需要突破城市规划的既定边界。唯其如此,则需要从战略高度规划城市发展所赖以持续的生态基础设施。而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为明智而又有良知的城市决策者提供了一个造福子孙的极好机遇。
1.2绿道和遗产廊道与生态基础设施
绿道(Greenway)是指不同宽度的绿色廊道构成的网络。根据功能,主要可分为三类:生态绿道,休闲绿道和历史遗产廊道。绿道主要指自然形成,或历史本来存在,如河流、山谷构成的廊道,也包括完全人工的,如城市林荫道,运河廊道当然也包括在内。
早在1960年代,Lewis的“环境走廊(EnvironmentalCorridors)”概念对于类似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认识到水系在生物等资源上的特殊生态意义,将水系作为城市和区域绿色通道的基本框架。McHarg在此后不久提出了“设计遵从自然”的生态规划思想,将区域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推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随着对大尺度景观的重视,绿道规划逐步成为开放空间规划的一个有效的、社会期望的方法。通过系统的线路选择和连接,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和廊道成为区域的综合性的绿道骨架,在景观生态学等相关学科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们也渐渐认识到绿道对于物种的保护作用。许多科学家认为生境的破碎化,是对生物多样性的最大威胁。岛屿生态学理论认为,加强生境岛屿之间的生物运动可以降低由于生境碎裂化带来的物种灭绝的可能性,因此廊道连接各生境岛屿对野生生物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生态学家提出建立景观廊道线状联系,可以将孤立的生境斑块连接起来,提供物种、群落和生态过程的连续性。
1995年,Bueno等进行了南佛罗里达地区区域生态绿道研究,从而重新建立了联系不同区域的大尺度生态框架。由于区域的自然景观已随农业和城市化的扩张而日益破碎化,区域性绿道(RegionalGreenway)的提出是为了在破碎化的景观之间建立生态联系通道。这样一条区域生态廊道可以从自然和文化两方面联系原来破碎的景观,从而使之成为巨大的资源。原本为农业和城市发展而兴建的水利工程如运河、排水沟、水库和防洪设施等,经过生态恢复和管理可以作为区域生态网络提供生态服务,同时也可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发挥其价值。
值得一提的还有建立在遗产保护区域化和绿道概念基础上的遗产廊道概念,它针对包含独特文化资源的线形景观提出,包括运河、铁路线都属于记载人类早期运动路线的遗产廊道。遗产廊道的目标是包括遗产保护、休闲、教育、生态功能在内的多赢战略。在遗产廊道的绿地系统规划中应注意连续性、多样性和关键区等。
经过长期发展,绿道由最初的单一目标(美化、休闲)规划已经发展成为包括栖息地的保护、历史文物的保护、教育、解释等在内的多目标规划。绿道规划的核心思想与生态基础设施实际上已经极为类似。
1.3生态足迹、生态服务和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足迹是由MathisWackernagel和WilliamE.Rees提出的。生态足迹是无限期地用以维持一定人口和物质水平所需要的土地(水面)面积。在一定的人口或经济条件下,生态足迹能够用有一定生产力的土地面积来评价资源消耗和废物降解的程度。它拓宽了人们对城市与区域关系的认识,指明城市必须依托于更大范围的区域而持续。
Costanza等学者提出了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service)的概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与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功能。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食物、医药及其他工农业生产的原料,更重要的是支撑与维持了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维持生命的地球化学循环与水文循环,维持物种与遗传多样性,净化环境,维持大气化学的平衡与稳定,提供启智的机会等。区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生命支持系统的活力,这个系统的活力取决于其关键性结构,也就是生态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及生态服务功能的强弱。
1.4景观安全格局和中国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战略
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高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关于如何高效地进行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俞孔坚提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SecurityPatterns)的理论与方法。该理论把景观过程(包括城市的扩张,物种的空间运动,水和风的流动,灾害过程的扩散等)作为通过克服空间阻力来实现景观控制和覆盖的过程。要有效地实现控制和覆盖,必须占领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性的空间位置和联系。这种战略位置和联系所形成的格局就是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它们对维护和控制生态过程具有异常重要的意义。根据景观过程之动态和趋势,判别和设计生态安全格局。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在区域EI建设中的意义在于它为在有限的国土面积上,以最经济和高效的景观格局,维护生态过程的健康与安全,控制灾害性过程,为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提供了可能,而不同安全水平的存在更满足了建设前瞻性和高效的生态基础设施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战略,包括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维护和恢复河道和海岸的自然形态、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建立非机动车绿色通道、建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道、开放专用绿地,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溶解公园成为城市的绿色基质、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乡土植物苗圃等。
2国土安全与中国东部生态基础设施战略
2.1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正呈燎原之势,在未来近十多年时间内,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从目前的36%达到65%。快速城市化给中国大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压力。人口负重与土地资源的贫乏,使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危机四伏,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已经引起学术界和政府的空前重视。中国东部城市化水平远高于西部是中国城市化的特点之一。城市化速度过快使得自然条件限制和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危机更为明朗化,生态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威胁着中国东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前景。总的来说,东部地区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人口密度高,城镇密集,资源需求与资源承载力矛盾突出;
(2)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污染问题不仅存在于城镇地区,新兴的农村工业化过程使得局部农村区域的污染甚至超过了城市。
这两个问题的本质就是对生态基础设施缺乏保护,同时现有生态基础设施也缺乏效率和前瞻性。京杭大运河是中国东部沟通南北的重要水系,其本身在长期参与和影响河域的生态演化进程的情况下,已经成为中国东部区域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其流域所面临的快速城市化影响下的景观生态问题在东部地区也有着广泛的代表性。因此,以京杭大运河为骨架建立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对中国东部区域国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2.2以南水北调工程为契机,建设中国东部区域生态基础设施
中国的京杭大运河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完全通航也有七百多年历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运河对区域景观和城市的发展形成了深刻的影响。例如在扬州城市水系的形成中,京杭大运河就是最重要的主导因素。而在苏、杭城市环境形成和发展中,大运河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京杭大运河跨京、津、冀、鲁、皖、苏、浙七个省市,穿越两个中国最富活力的经济带(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和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环渤海湾经济圈),在中国“开”字形区域发展战略格局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以来,随着快速的城市化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规划建设,运河廊道区域正面临着一系列威胁和挑战,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
在此新的历史条件下,维护景观和区域尺度上生态过程的健康与安全,使运河生态网络成为高效的、能够持续地提供多种生态服务(包括输水、物种栖息、遗产保护、休闲和防洪等)的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已迫在眉睫。为了缓解中国南北水资源分配不均所带来的发展困境,国家已经制定了南水北调战略的多套方案。然而,国际上的大型调水工程大多毁誉参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其主要负面意见所在。如俄罗斯北水南调等工程一方面满足了有关地区工农业用水,缓解了里诲水位下降,但也影响了调出地区的水量、水温、积水、含盐量等,带来巨大的环境负面效应;而巴基斯坦的调水工程直接造成输水管两岸数百米宽的地带沼泽化,使耕地锐减。
在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南水北调不应仅仅成为一项单纯的调水工程,而应成为工程所在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南水北调各线路的生态环境影响正在成为一个学术研究热点。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特别是在南水北调工程契机下,本论文提出在区域尺度上建立以京杭大运河为骨干的生态基础设施,并提出应尽快对此进行长期的科学研究和监测。
3京杭大运河的区域生态战略意义
3.1作为对区域生态结构有着广泛影响的半自然生态系统
以大运河为走廊、运河支流为廊道、以与运河毗邻的湖泊和湿地及城镇为斑块,以周边农田为基质形成区域尺度上的景观生态系统,简称大运河景观生态系统,是一个独特的、有着广泛影响的半自然生态系统。运河廊道长期横跨南北多种不同类型的自然、半自然、人工生态系统,通过长期的能量、物质、信息的流动和循环,河域本身形成了复杂、影响广泛的生态系统,形成了自身的生态调节能力。现在,其整体结构和功能虽然在人工、自然等多种外来因素的干扰下部分已处在瘫痪状态,但台儿庄以南部分仍然发挥着包括航运在内的多种作用。其整体在系统的生态修复之后仍然有可能恢复其区域生态功能。
3.2作为运河区域城乡EI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河廊道是运河区域多个城市环境形成的主要因素或主要因素之一,灌溉是运河历史上除去运输以外的最大功能。历代修运河,“贡赋通漕”之外,兼利灌溉都是另一个重要理由。其木断流的部分,至今仍是区域农业安全的重要基础。运河不但是中国东部区域城市和乡村重要的自然条件,而且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是河域城市和乡村EI的重要组成部分。
3.3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存留
湿地是人类及众多动植物的重要生存环境之一,它具有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多项生态服务功能,被誉为“自然之肾”。运河河道大多依据天然河道修筑,虽然这些天然河流在航运功能要求下大多渠化,但经过长期的生态变迁以后,仍然存留了大量的沼泽、泥地。历代为蓄泻洪水,同时也沿河修建了大量的人工池塘或修建、利用湖泊作为蓄泻之用,这些湖泊、池塘或存或废,都发挥着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3.4极为重要的遗产廊道
遗产廊道是美国在遗产保护区域化和绿道概念发展成熟基础上提出来的概念。由于京杭大运河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它实际上就是一条极为重要的遗产廊道。
所以,从区域景观生态角度出发,在南水北凋重大工程,遗产保护及区域城市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建立大运河区域生态基础设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4建立大运河EI的问题背景
4.1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问题
景观生态学认为区域由多个景观所构成,而每一景观都是由基质、廊道、斑块组成的异质空间镶嵌体。运河流经的中国东部区域是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看,快速城市化进程对于运河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区域景观生态问题。主要概括如下:
(1)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基质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京杭大运河区域的基质主要是农田,包括黄淮海平原主产小麦的耕地和长江三角洲主产稻米的耕地。城市化所蚕蚀的土地大多为城市周围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农田,直接影响了基质的数量和质量,对运河区域的景观生态造成破坏性影响。
(2)对运河及其支流廊道的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河流廊道是廊道的重要形式,是联接城乡并为其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通道。在区域景观生态格局中起着重要作用。快速城市化进程对运河廊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a)出于美化或治理目的的建设性破坏。城市美化在西方曾有过惨痛的教训,在今天的中国仍然阴魂不散,对中国大地的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人们出于美化或治理目的对运河加以整治,但往往只把河道作为对象,进行大规模的人工化整饬,堤岸的自然形态因此消失,其后果是对乡土生境的破坏,造成物种地方性与多样性的丧失,破坏生态效应的发挥。
(b)污染严重。污染严重是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水型型缺水已经造成水乡无水喝的尴尬局面。运河区域的水污染的主要问题来自于沿河城镇不断增加的排污,这正是快速城市化的后果。污染破坏了水质,直接导致运河廊道生态功能的丧失和瘫痪。同时威胁到运河区域生态网络的健康性与完整性。
(c)毁林开垦,水土流失加大。毁林开垦是城市化侵占农田的后果。水土流失则是困扰中国河流的三大问题之一。水土流失对河流廊道的功能和结构都造成重要影响。
此外还有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建筑开挖、表土扰动、硬质界面增大,航运通行、灌溉、供水等压力过大等,这些都影响到运河廊道的生态功能和结构。
(3)快速、无序的城市化导致区域景观格局急剧变化。运河区域的城市化多是在沿河城镇出于本身发展或各省区小于本地区发展、而不是整个区域的宏观背景所制定的政策主导下进行的。加之很多规划编制仍在传统的规划方法下进行,很少或根本没有考虑生态问题。城镇斑块不断扩张,农田、林地、湿地等自然斑块不断缩减,直至破碎化。区域景观格局的安全存在严重问题。
(4)快速城市化严重威胁遗产廊道的保护。城市的迅速扩张正在破坏运河的历史环境。一方面运河区域的各个历史文化遗产受到威胁,另一方面,运河遗产廊道作为一个人类与自然结合的工程遗产整体上受到严重威胁,在现有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架构下没有得到适宜的保护,其真实性(authenticity)和完体性(integrity)都受到损害。
(5)快速城市化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居民休闲需求。在经济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乡居民的身心再生要求是区域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早在1860年中期,Olmosted就把公园、河谷、荒地、沼泽连接起来,规划成令波士顿人感到骄傲的“蓝宝石项链”。1883年,Cleveland为Minneapolis做规划时,就主张购买大片土地作为公园绿地系统作为未来居民休闲场所。经过长期发展,证明这一主张十分英明。京航大运河区域有着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和风景审美资源,如何整合这些丰富资源,满足城乡居民的身心再生要求并具有一定前瞻性,也是运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4.2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区域生态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建设又使得运河河道被以新的方式、赋予了新的功能——输水功能。运河廊道的景观属性也因此面临新的改变。其结构和功能都将重新调整,从而对区域生态产生重大影响。
(1)南水北调是继京杭大运河开凿以来又一次对以运河为骨架和主体形成的、包括支流
和湖泊、池塘、沼泽等湿地在内的运河区域生态网络施加的人工干扰。南水北调作为大规模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将是人工因素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又一次大规模干扰过程。这一干扰在景观和区域尺度L的模拟和研究,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来说,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
(2)南水北调将在区域尺度上改变运河区域生态网络的功能和结构。调水改变河道的功能,进而影响到整个网络。水作为核心生态因子又影响和改变整个区域生态格局和过程。其影响的过程可归纳为:调水+改变原来的水文情势+自然环境变化+社会经济变化[o,。
这些都将对区域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3)南水北调是对大运河区域生态系统的巨大挑战,更是重要机遇。大规模调水形成的人工干扰,有机会使得已经成为生态基础设施的部分变得更加高效和具有前瞻性,并同时有机会对断流和生态功能瘫痪区域进行系统的生态系统修复,保护运河遗产廊道,从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5建立大运河区域生态基础设施的技术途径
基于以上讨论,提出制定以大运河景观生态系统为骨架的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对策,并提出具体实施战略与实施导则。导则分别在两个层次上进行:
第一个层次是区域景观格局的构建(oonfiguration),包括对景观元素的空间位置、形状、尺度和连续性等进行战略性规划;
第二个层次是景观元素的设计导则,包括如运河道整理断面及护岸设计导则、湖泊及湿地边界处理导则,城市边缘与水系边界设计导则,林带及斑块构成导则,文化遗产廊道设计导则。
参照Steinitz的景观设计框架,建立大运河区域生态基础设施的技术途径可分为六个步骤(表1):
(1)景观呈述:通过采集大量数据(借助遥感和GIS技术),归类整理,并用图、表和文字的方式进行表达大运河区域景观生态状况。
(2)过程分析:对上述成果根据研究的需要重点分析,并形成新的信息来源。
(3)评价:基于判断矩阵的综合比价和评判。
(4)改变方案: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预测在一定干扰下的景观生态状况,使用预测模型(ProlectionModels)和干预模型(InterventionModels)。
(5)影响评价:在上述干扰和预测模型基础上,进行影响评价。
(6)决策:在上述步骤基础上,用决策模型(DecisionModel)来进行决策。
6结论
河流廊道生态修复技术范文5
植物化感作用在血吸虫病防治中的应用
湖北省成立林业血防专家指导组
强化综合治理掀起新一轮林业血防建设的
湖北省林业血防工作座谈会议召开
“十二五”湖北将重点规划血防林构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问题探讨
中国第五届红树林学术会议在温州召开
大庆湿地的主要类型及其污染物降解功能价值估算
陕西黄河湿地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
第四届世界生态高峰会将于2012年9月30日在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举行
临沂城市湿地公园植物区域功能性选择与配置初探
湿地生态景观的审美价值与旅游开发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尝试
张掖市黑河流域湿地研究与保护
甘肃内陆河流域生态功能及保护对策
鸭绿江下游江心洲资源与鸟类保护
洪泽湖东部湿地保护与利用对策
钦州湾不同类型红树林土壤因子调查与分析
潮汐对闽江河口湿地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分析
反思我国西南地区特大旱灾全面加强生态脆弱区的湿地保护
全国林业血防试验示范科技支撑暨“十一五”科技支撑江河滩地生态修复课题交流会在安徽太平召开
湖北林业血防工程抑螺防病林试验示范区初见成效
发展杨树生产对沅江市血吸虫病抑制和环境影响的初探
全国湿地分布遥感图表明我国湿地总面积减少
云南省林科院全力抗旱保护林业血防示范林
基于水环境保护理念的湿地景观规划方法探讨——以上海西郊湿地为例
中牟县雁鸣湖湿地旅游资源及评价利用
上海青浦大莲湖湿地退化与修复
甘肃尕海湿地退化泥炭地恢复技术评价
艾比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调查分析
深圳湾红树林湿地面临的威胁与保护策略
南四湖人工湿地建设与管理
武汉城市圈湿地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溪流蕴诗情
泥河水库春季水-气界面二氧化碳通量与其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长江口北支湿地分类及生境特征
我国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红树林宜林因子研究
水域荒了不是“祸”
高原湿地掠影之六:尼洋河
在全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处长会议上的讲话
全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处长会议暨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培训班在北京举办
2009年世界湿地日庆典活动暨《中国湿地百科全书》首发仪式在北京举行
九江市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林业血防工程建设浅议
中国专家发现根除血吸虫方法
滩地抑螺防病林造林设计技术
林业血防科研示范工作进展顺利
林业血防技术培训在四川眉山举办
山丘型抑螺防病林的营建模式
滩地抑螺防病林的幼林抚育技术
杭州市湿地保护与管理模式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用及现存问题的分析
大兴安岭东部林区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建议
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及保护对策
洪水冲击可能有助于减少湿地温室气体排放
城市湿地公园人工过滤系统的构建——以长广溪湿地公园为例
国家湿地公园河流廊道建设模式与技术研究——以江西修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河流廊道生态修复技术范文6
关键词:生态 水利实施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利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两千多年来,怀抱珠江的广州,因水而兴,因山而美,形成了“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山水城市格局。在确保城市防洪排涝安全的基础上,本着“以人为本,生态优先” 的原则,河涌的整治采取生态型的工程和生物措施,实现河涌的综合功能,与城市规划相协调,形成自然生态景观型城市河流。河道整治工程由传统的水利工程转变为不仅能够实现人们期望的开发利用水的功能价值,同时能改善和恢复健全的生态系统的工程,水利工程结合生态建设,是一个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水利工程及生态水利内涵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而水的自然变化状态又不适应人类的需求,有史以来,人类就不断地和水打交道。水利工程:为消除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而修建的工程。水利,从普通水利进入到生态水利是水利发展史上的新飞跃,它使朴素的水利上升到高级的水利,从单一的、局部的水利进入到整体的、系统的、科学的、可持续的水利,从简单的单维的水利进入到复杂的多维的水利,满足更多方位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要求。生态水利,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平衡规律的法则和要求建立起来的满足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的水利体系。
生态水利包括4层含义:①水充分满足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②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而实施的水利行为,要充分考虑水利环境保护,不能以破坏水利环境为代价;③对已造成的水环境破坏进行治理和恢复;④与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适应,要提供良好的水环境。
生态水利是生态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生态体系建设对水利建设的必然要求。生态体系建设离不开生态水利建设这个内涵,没有生态水利良好的发展建设就无法实现完整的、系统的生态体系建设。河流是人类繁衍生息之场所,长期以来,人们为了控制洪水、治理开发和利用河流,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兴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在抗御水旱灾害、保障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保护水土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水利工程对生态造成的负面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在众多的河流上都修建了水利工程来调节水量、开发利用水资源,提高河道调蓄能力,满足人们供水、防洪、灌溉、发电、航运、渔业及旅游等需求,效益十分显著。
水利工程在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往往对生态系统产生各种影响,主要是以某些自然、社会环境和土地为代价的。人类为自身的安全和经济利益,在疏导河流、整治河道,筑坝壅水等方面,不仅明显地改变了流域的地形地貌、河流的自然形态和水文泥沙的天然过程,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河流形态多样性,造成河流形态的均一化和非连续化,河流形态多样性降低,其结果将导致水域生物群落多样性的降低,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同时,改变了河道来水来沙条件和输沙的动力,影响河流的自净能力,导致新的河床冲淤变化,水库泥沙淤积,河道萎缩,滩地、湿地的消长演变,以及河流水生态系统的失衡等等。总之,主要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水文条件的改变,对水域床底形态的冲淤变化,对水质、小气候、地震、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对动植物、对水域中细菌藻类、对鱼类及其水生物的影响,对景观和河流的影响等。二是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对人口迁移,土地利用,人群的健康和文物古迹的影响。
三、生态水利对水利工程的生态性要求
生态水利对水利工程的生态性要求,在生态水利建设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没有对水利工程的生态性要求,就难于实现生态水利的目标。生态水利必须对水利工程提出生态性要求,主要表现在对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运用、供给的全过程都必须满足生态规律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而不是单一的为一时一地的需要而去建设水利工程,如果失去良性生态的可续性,我们的水利工程就不能立项、更不能建设,这是生态水利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必然要求。生态水利,一开始从水工程的规划上,就必须首先考虑生态性要求,满足良性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其二,从设计上更要满足生态性要求的结构,或叫生态设计标准,未能满足生态要求的结构设计不予批复,或叫技术不准;其三,在水利工程的施工方式、方法上必须是满足生态要求的方案和技术,对破坏生态的施工方式、方法和技术不用,或叫方案不可;其四,是在管理和运用上,要满足生态要求,就是实现生态管理、生态使用,无污染、无违害,或叫生态运转;其五,是水利工程在整体系统上要满足生态性要求,那就是说,每一处水工程都不是单一的存在,它即是独立的又是联系的,因此,它必须满足整体的系统的生态要求。比如,黄河流域的水利工程不仅要满足个体的生态要求,更要满足整个水系的生态要求,不影响整体水系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性。
四、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及实施措施
4.1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工程
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各个环节中落实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要求和强制性、规范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全面纳入工程建设管理程序,尽快改革现行的水利工程建设程序,在项目建议书阶段,即规定对建议工程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环境补救和社会补偿措施,作为工程审批的基本依据之一。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规定对各种工程方案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比较,筛选出兼具技术经济和生态环境合理性的工程方案。在河道整治工程中,尊重天然河道形态,避免直线和折线型的河道设计。对于河流的裁弯取直工程要充分论证,慎重对待。在河流堤防的规划或改建中,要尽可能展宽堤防间距或采取堤防后退的工程措施,保持适当宽度的河漫滩,为洪水留有一定的空间,增强河流侧向的连通性,为鱼类和两栖动物提供避难所和栖息地。同时,保持河流断面形状的多样性,尊重河流原有的自然断面形态。在工程的初步设计阶段,应提出减轻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提供鱼类产卵条件以及鸟类和水禽栖息地和避难所。在工程的建设阶段,应优先采用生态环境友好的技术措施,河道防护工程的岸坡应采用有利于植物生长的透水材料,特别注意采用当地天然材料。
4.2建立科学的技术支撑体系
水利工程涉及水利、生态、生物、环境、地理、水文等众多学科,因此,应建立跨学科的技术合作机制,实行联合攻关,及时解决技术难题,制定完善水利工程生态影响的评价体系,建立起生态综合及关键要素承载能力的评价方法,制定各类工程对各类生态影响问题的量化评估标准。利用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和自我净化功能,开发与推广生态系统治污技术,开发人工湿地、生物廊道、生态浮岛等经济实用技术。开展已建水库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与预测,加强库区生物群落调查,重视水库生态系统退化的恢复及富营养化控制问题。研究掌握河流的演化、泥沙的运移、动植物繁衍、气候的改变、移民的安置等规律和途径,通过科技创新,防止和减轻水利工程对生态的不利影响。
4.3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河流生态建设的目标是恢复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重点是生物栖息地建设和河流自然水文条件的改善,以保证最小生态需水量,恢复生物群落多样性,创造生态系统的物种流、能量流、营养物质循环以及生物竞争的条件,保持生态平衡。要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加强封育保护,搞好预防监督,防止人为破坏,对生态问题严重的河流流域,采取节水、防污、调水等措施予以修复,涵养水资源;有计划的进行湿地补水,保护湿地。建立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水利保障体系,对水系统进行合理的调配,基本保障最小生态环境用水,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五、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实施的建议
对于河流生态系统我们不能走“先破坏,后补偿”的老路,在规划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减少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未来的水利工程不仅是能够满足人们供水、灌溉、防洪、航运、发电及旅游需求的工程,也应该是有利于生态建设的环境工程。在河道整治工程中,尊重天然河道形态,避免直线和折线型的河道设计。灌溉渠道设计也要注意模仿河流自然形态的特点。对于河流的裁弯取直工程要充分论证,持慎重态度。保持河流断面形状的多样性,尊重河流原有的自然断面形态。河道整治工程中应尽可能避免采用几何规则断面,疏浚工程施工中避免河道断面的均一化。
六、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