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校管理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加强学校管理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加强学校管理的建议

加强学校管理的建议范文1

一、了解学校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

现代社会发展,学校教育手段更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素质教育把学生的创新学习意识充分调动,面对教育改革,学校档案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学校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教育科研等工作,是新时期我们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学校档案工作记载学校发展历程,是重要的信息资源保证。它是学校教育教学各个方面的实践经验总结,为促进学校日后发展提供扬长避短的档案信息。

学校档案汇集学校知识成果,记录学校传统和历史,是学校成长和奋斗的沉淀和记录,能有力地推动学校自身形象和价值观的体现。学校档案是学校在管理工作及教学、教研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查考价值的各种文字、实物、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学校档案材料是领导正确决策、研究工作、编书修志、处理重大问题的依据,也是学校工作实绩的证明。它涉及面广,包括学校党政综合管理、招生宣传、学籍管理、课堂教学与研究、教育科研、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文字材料和声像资料。

二、学校档案的组成

学校档案由文书档案、学籍档案、教学档案、会计档案、声像档案、基建档案、实物档案组成。其中文书档案是学校的综合性档案,包括学校党政形成的年度计划、总结和一些过程性工作形成的文字材料、上级对学校及教职工的表彰文件、职务任免、职称公布、行政和组织关系介绍信、合同等归档资料。学籍档案是学生三年的成长轨迹记载,有学生的日常学业水平检测成绩记载、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班主任评语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教学档案是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档案资料,教学计划、教学考核、教师培训、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教师学校研究课及公开课的安排、记录、评价等文字资料及光盘等。会计档案是学校财务工作的账簿、凭证、年度各类报表资料等。

三、增强档案意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增强全员档案意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保证,档案工作首先要增强学校领导的档案意识,把档案工作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传达到学校每位教职工,对每位教职工进行档案意识的培训,提高全员档案意识。其次,学校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把档案纳入,明确责任,使学校各处室在平日工作中重视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从组织上保证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完善档案的收集、保管、立卷、归档和管理制度,使档案资料进、出及时,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第四,部门配合,积极参与,及时完善档案资料的收集,使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得到保证。这样完善了档案各种规章制度,使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建立健全了教职工借阅档案登记簿、专门档案登记簿等,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基础。

四、积极开展档案业务工作

档案工作是一项积累性工作,首先注意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勤问,不能坐在档案室里等着收集资料,注意学校重大活动的开展情况,分阶段经常深入科室联系,及时收集活动的档案信息资料,拓宽收集范围,充分挖掘学校内部档案资源,使学校自身形成的档案资料内容充实丰富;二是制定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规范,包括学校档案归档范围、保管期限表及密级规定等;三是将档案信息及时提供利用,使档案服务于学校各项工作,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五、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档案法制意识

争取领导的支持,把档案工作纳入学校普法工作之中,打好依法管理好档案工作的群众和社会基础。“立足档案、面向社会”是我国档案宣传的工作方针,继续加大《档案法》的宣传力度,也是全社会的普法意识的体现。但目前档案意识淡薄,档案观念模糊,就我们来说通过学校会议、内部网络、座谈、学校公示栏等进行《档案法》宣传,还可以通过对违法案件的处理,以案说法,警示后人,使广大教职工真正了解档案的作用,依法制档,为做好学校各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档案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是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们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档案工作效率,使档案工作从手工操作走向现代化管理。积极推进档案文档一体化管理,对文件、档案实行统一管理后,文件信息的形成、档案信息的转化、档案信息的提供及利用实行统一管理,使学校档案室不仅是管理部门,更是一个信息提供中心。

截至今日,年度归档的档案在政府局域网金宏网上操作归档,方便快捷。平日我们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也实行了校内网络共享,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七、提供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

加强学校管理的建议范文2

一、增强意识,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机制

首先要提高和增强学校全体员工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组织学习《档案法》,深入学习档案法律知识并进行宣传,使领导和全体师生员工都认识到学校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档案意识,形成人人重视档案、支持档案并自觉维护学校档案工作的氛围。其次建立管理机构,实行绩效考核评估机制。学校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各处室负责同志参与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委、院长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招就处、培训处、总务处、工会、团总支以及各个科室等都设有兼职档案员,从组织上、人员配备上保证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绩效考核评估机制,设立详细的考核指标,比如有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资料能够及时全面地入档、归类明确无错误等。制订考核标准和建立评价责任及评价申诉机制,对达标的科室部门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未达标的部门进行相应的扣分,并给予物质和精神处罚。使档案工作做到归档有范围,立卷有标准,借阅有规定,保密有条例,库房管理有措施,开发利用有目标,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学校档案工作应坚持“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着重收集本单位形成的文件材料,上级发送的文件材料,单位公务活动形成的重要会议材料、协议书、劳动工资等方面的材料。文件材料收齐之后要根据不同门类、不同载体按年度、类别分别整理归档。对于学生资料,如学生登记表、各科成绩表、学籍表(卡)等,按学制年度进行立卷归档,学生从入学到毕业这段时间的档案材料具有很强的周期性,档案管理人员要勤收集、勤整理、勤检查核实立卷,把好收集整理关。对于教师资料,教职工每年填写好教职工个人资料,建立教师个人档案,学校抽出专人整理好他们的材料并保存好。按年度登记保存图片资料,学校举行的各类活动记录,比如重要会议、

接待来访、采访录相、学术交流、培训、观摩、师生奖惩等等。把学术资料整理好编印成册,全部归档保存。平时注意收集新闻资料,国内外各类报纸刊物及电台互联网上发表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同时把获奖的照片、证书的复印件及原件资料及时存档。

三、加强档案室硬件建设

硬件建设既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基础,也是保证档案管理质量的最好手段。中职学校要专门设立档案室,购置档案管理设施设备,数据库管理,检索服务系统,通讯系统和用户终端,把设备系统编档并分类存放管理,做好库房“八防”工作(防火、防盗、防潮、防光、防虫、防高温、防霉、防尘),同时加强档案信息网络建设,确保档案材料保管安全,规范管理,使用方便。

四、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首先,要树立中职学校档案是重要的信息资源的理念。其次,制订一整套科学严密的与现代化管理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在具体管理上要跟上时代步伐。最后,在档案管理中购买传真机、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存储器和信息检索终端等现代化办公设施,在收集、处理、传递档案信息资料实现技术现代化,档案信息存储数字化和档案信息利用网络化,提高档案的服务质量。购买档案信息处理系统、档案信息数据库以及相关软件和程序等现代化管理技术和先进技术设备,建立档案工作网络,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办公自动化。

五、加强在职人员职业教育,提高档案人员整体素质

1.提高认识。文档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管理人员既要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又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科技知识,还要有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的基本技能。要认真学习《档案法》、《档案人员职业道德》和国家有关文档工作规定,档案管理人员充分使自己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是自己应尽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明确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归档、收集、整理、鉴定、统计和开发利用是自己的职责范围,建立一个档案管理组织的领导体系,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检查和考核,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2.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首先,要建立健全在职教育的长效管理制度。如参加省档案局及地市档案局举办的各类专业培训班。其次,要建立在职教育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将在职教育和档案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挂钩,对不参加档案专业知识培训的不给予职称评定。档案工作实行绩效考核评估机制,把档案工作进行精确量化,把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作为考核结果,对做得好的部门科室实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不合格部门科室要追究个人责任和领导责任,对严重违纪违法者给予严厉处罚。使档案工作者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成绩与其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从而激发每个人的工作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力,积极主动地参加在职教育,努力更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

3.坚持在职教育的原则,认真挑选课程内容。在职教育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现实性。在职教育应从实际出发,按岗位、分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进行。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方针,切实遵守学有所用、用有所长的原则。在职教育在选择课程上也更具有目的性,在职人员也能更认真地学习。首先学习文档专业知识。学习文档专业知识的新理论、新方法、新观念,弥补一次性教育的不足。其次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对在职人员进行相关学科知识的补充和更新,加强对信息技术、计算机、科技软件等新技术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周枫辛梅菊.做好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初探.山东档案2005(5).

[2]刘索珍.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初探.卫生职业教育2005(17).

[3]代利利.加强学校档案管理.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5).

加强学校管理的建议范文3

1.1 高校学生档案的含义和内容

高校学生档案是指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类信息材料,形象的说,它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记录”,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材料积累,同时反映学校学生档案管理环节。在学生毕业离校后,这些信息材料的本质发生变化,以“人事档案”的身份重新启程。

高校学生档案主要是指涵盖学生的入学(招生)、入团、入党、学业、奖惩、毕业等重要信息,学生经过高考,进入高校时已由所毕业高中转入学生信息档案,那么,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形成的新的信息材料,就是高校学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内容:(1)学生基本信息;(2)入学材料;(3)学业概况;(4)思想政治表现;(5)身体素质状况及心理素质水平;(6)技能情况;(7)社会活动情况及评价;(8)信用情况(9)奖惩情况;(10)毕业材料。

1.2 高校学生档案与其它高校档案的区别

高校学生档案与其他类档案相比较而言,具有过渡性,记录的是以人为主的信息积累和管理,不具有长期性和永久性等一般档案信息的特点,因此学生档案的过渡性使其具有学生培养的过程性,学生档案的构建与管理不能与其他档案管理实行“等量齐观”的管理方法。

2 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档案管理的现状

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档案管理多遵循高校档案管理基本模式,学生档案由系部进行学生原始信息档案资料的收集与初步整理,涉及上交的档案则遵循学校综合档案管理办法,上交至综合档案室存档保存。学生档案有其特殊性,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信息资料,与学校其他档案资料不同,具有过渡性,对于学生档案管理而言,过程性是其重要的特点,这也使得传统档案管理上交模式不适合学生档案管理的科学发展。

2.1 系部学生档案管理混乱,不规范

受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学生档案管理成为学校综合档案管理部门或者学生管理部门的附属品,学生档案无专人负责,兼职管理广泛存在,这使得学生档案在管理过程中不受重视,通常在学生毕业年度突击整理,学生档案材料填写时常不规范,缺漏现象时有发生,学生档案被视为“中转的纸张”,随意堆放处置的现象普遍。

2.2 学生档案内容单一化,无个性

中学时代形成的学生信息资料成为高校学生档案的一部分,大学时期形成的新的信息资料有学生成绩单、学籍登记表、健康情况表等,这种单一化的高校学生档案资料现状难于全面反映学生在德、智、体、美诸多方面的能力。高校尤其是高等师范院校的重要责任是培养、教育合格师资,素质培育尤为重要,作为“准师资”的师范生在大学期间的记录应是丰富多彩而非呆板枯燥的,师范教育要培养的师资是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2.3 学生档案管理技术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

受高校综合档案管理的制约,学生档案管理方式更为落后,学生档案管理还停留在手工操作的阶段,信息化的管理仅限于学生基本信息的简单检索和查询事务,未形成数据库形式的电子档案信息,这种落后的管理方式不能适应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对信息的高效利用需求。

2.4 学生管理工作不到位,学生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高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园”,高校各职(下转第195页)(上接第176页)能部门、教学系部归根到底是为学生服务的。授课教师和学生辅导员是学生面对最多的两大群体,受教学计划、开课安排的学期或学年限制,授课教师只能在任课年度形成关于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些信息材料。与学生沟通最多,联系最紧密的是学生辅导员,他们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学生信息档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者。

3 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档案管理的对策探讨

3.1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实行学生档案管理的专职化

学生辅导员是大学生在校期间联系最为密切的管理者群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管理水平的高低,目前,很多院校将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到了次要的地位,没有专职的辅导员队伍,这种现象的广泛存在一方面使得学生辅导员本身不重视自身工作的价值所在,使得对于学生的管理流于形式。因此,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效、专业、负责任的专职辅导员队伍,用教育工作者丰富的情感、专业的知识、对学生的满腔热情投入学生管理工作,将学生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成为学生值得信赖的师长兼朋友。对于各院系的学生档案管理,应配备专人进行管理,认真完成档案的形成、收集、汇总、检查、上交等工作,保证学生档案的真实无误。

3.2 构建过程性学生档案,加强对于学生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

学生档案不应该只是记载学生成绩及其学籍情况的“冷表格”,而是成为记载学生在校期间“鲜活”生活的“成长记录”,构建过程性学生档案势在必行,过程性学生档案的管理要求要具有一支负责任的专业档案管理队伍,具备扎实的档案管理知识和学生管理经验,能够将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等的点滴提炼升华,构成具有生命的档案材料,笔者认为:在学生在校期间,构建学生特长档案、诚信档案、社会实践档案、公益活动情况档案、文体活动情况档案,将学生的学业素质与综合素质综合考察,并给予科学的评价,为将来学生的就业提供重要依据。然而,这必然会加重学生档案管理者的工作量,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高等师范院校从学校人才培养全局的角度,提高对于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对于物质、设备、人员给予保障,惟此能够保证学生档案管理的科学发展。

加强学校管理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农村小学;管理效率;管理办法;有效途径

学生是学校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农村小学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对学生的管理。要提高农村小学的管理效率,促进农村小学健康发展,不能单一地从学校入手,应该结合学校、学生、家长、社会等多方面的力量,全面提高农村小学管理效率。

一、重视师资力量建设

一个学校的师资力量是学校发展的关键,然而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较弱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发展。由于教师资源短缺,部分农村小学一个老师要同时教授不同的课程,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管理水平。所以要提高农村小学管理效率,就要不断地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学校要重视师德师风的建设。作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学校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要注重教师队伍建设,规范教师行为,从而推进学校的管理工作。

二、教师应加强与家长交流

要提高农村小学管理效率,不能只是单一地从学校入手。教师应该与家庭联合起来,加强与学生家长沟通。通过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状况,更可以听取家长对学校管理的建议,从而根据家长的建议,对学校需要改进的方面进行总结,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强学校的管理工作,提高农村小学管理效率。

所以,学校可以通过建立长期的家校沟通制度的方式,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开展家长会,家长会不仅可以使家长详细了解学生情况,还可以使家长了解学校的管理制度,以便辅助学校开展管理工作。尤其是农村小学会存在一部分留守儿童,对于留守儿童的管理,教师更应该多与家长沟通,以便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教师和家长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家长和教师的有机结合,可以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容易开展,进而提高农村小学的管理效率。

三、建立学生自主管理制度

要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要依靠学校和老师的管理,更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明确自身对学校管理的重要性。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使学生在学校管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墙,将文化墙按不同板块分配给不同年级的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年级特点,设计自己喜欢的校园标语。这些学生自己设计的标语,可以对学生起到有效约束作用,规范学生的行为,进而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

教师在进行学校管理工作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建立学生自主管理制度,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干部的培养,培养一支执行力较强的学生干部队伍。学生干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开展管理工作,还可以辅助教师开展管理工作,从而推进学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健全学校管理制度

目前,大多数农村学校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学校的管理制度,是规范学校师生的重要参考,也是学校问题的解决办法。所以,要提高农村小学管理效率,就要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并且,学校的管理制度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丰富制度,避免管理制度单一的问题,使学校的管理制度更符合学校的发展,真正发挥制度本身的作用。

奖惩制度是学校管理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与学生关系较为密切的一项制度。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奖惩制度的管理作用,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要给予奖励,受到奖励的学生会再接再厉,做得更好,其他学生也会努力向他们看齐。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也要进行相应的合理的处罚,警告本人的同时也会对其他学生起到警告作用。并且这种奖惩制度不仅仅针对学生,对于教师也要实施奖惩制度。对于对学校管理工作有贡献的教师要给予合理的奖励,激励教师继续努力,双管齐下,有效提高农村小学管理效率。

农村小学的管理效率是影响农村小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发展农村小学的关键。当前农村小学在管理上面临着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立足于学校的现状,应用符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的解决办法。通过完善学校制度、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为学生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等方式,提高农村小学管理效率,促进农村小学发展。

加强学校管理的建议范文5

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提高组织效率的能力,是管理者能够准确地把握,并且提升组织效率的关键,也是管理者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我认为新时期的管理者至少应具备以下的能力。

一、良好的协调能力,是学校管理的前提与基础

首先要以身作则,要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做到以校为家,爱校如家。要有识才之能,用才之魄、爱才之德。反之,则会处于高处不胜寒的不利地位。协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一)分层协调方法。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合理放权,让各管理层都有相对独立的自和管理权,做到明责授权,分层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施各管理层责权统一、心情舒畅,管理者才能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从而集中精力去研究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解决学校的每一项重大问题,做好学校的发展与远景规划工作,发挥学校管理者的“指挥功能”。

(二)民主协调方法。成功的学校教育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集体智慧的发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民主、科学的管理、融洽和谐的气氛。融洽的气氛会使师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学校才有生机和活力。

(三)科学协调方法。关心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是每一位学校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一方面,要积极为教师创造培训、学习、提高的机会,鼓励教师成名成才。另一方面,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融洽的干群关系,使教师真正感到大家庭的温暖。

其次,人人参与管理,将权力合理分配,让其他部门领导各行其职,调查研究,然后将奖惩方案修改意见以报告的形式上报,并由教代会审批通过,实行民主监督。

第三,尊重下属,看到每位教师的优点、长处;以诚相待,平等待人;能倾听各种意见、建议和批评;尤其要耐心倾听反对意见,正确对待牢骚,说过:“让人说话天不会塌下来”。和颜悦色地与教师沟通,不但不影响管理者的威信与地位,反而更快速地树立了管理者的良好形象,赢得了教师、学生的一致认可。

第四,营造健康心态环境,利用传统节日组织教师举行联欢会,放下管理者的架子,走进教师中间,和教师共庆节日,在欢笑声中赢得更广泛的群众基础,营造更和谐的管理氛围。

(四)环境协调方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环境包括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从外部环境来说,学校管理者应充分利用学校特点,与家庭、社会加强联系和交流,调动积极性,开发创造性,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办学合力。从内部环境来讲,主要指校园的文化环境。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环境。硬件设备主要是为教学服务,要尽量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是现代化教育的先决条件,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软环境主要是学校的精神风貌、管理制度、办学特色等。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师生参与校园的净化、绿化和美化工作,以现代化的设施,开展适合学生特点和终身发展需要的丰富多彩的社团等活动,提高学生综合修养,使学生在健康、和谐、愉悦、进取的氛围中成长。

二、恰当的情感管理能力,是学校管理的激情与原点

(一)情感管理的内涵。情感管理是学校领导与教职员工之间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思想、工作交流方式。当然,情感管理并不是感情用事或拉关系,其涵义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能理解人。学校管理者能够做到了解、体贴、体谅人。

2 能尊重人。学校管理者对教职员工以信服人,而不是以权力压人。学校管理者要善于听取教职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对合理化的有益于本单位的建议及时采纳,

3 能关心人。学校管理者能够换位思考,想教职员工之所想、急教职员工之所急,把决策的出发点放在有利于单位事业,也有利于广大教职员工上。管理者应为广大教职员工谋福利,为他们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 能吸引人。管理者不仅能驾驭一门学科,而且谙熟教法,真正是业务上的行家里手,以自己丰富学识和优异的教学成绩赢得教师的钦佩和学生的信赖。

(二)情感管理的途径。情感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达到目的:

1 行为感动。学校管理者在从事管理过程中,首先注重自身形象,行“不言之教”。其次严于律己,坚持原则,具有自尊守节的廉洁魅力。二三是勇当排头兵,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具有较强的辐射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2 心理感化。学校管理者为赢得教职员工的信赖、支持和向心力,实行怀柔之策:一是淡泊自己名利,把名利奖给教职员工,尤其是奖给那些有突出的专业技能,能吃苦奉献的教职员工。二是坚持宽容大度,发现教职员工有违纪现象,既善意告诫当事者又能够维护当事者的自尊(不对外扩散)。三是注意发现教职员工中的先进分子,给予其政治荣誉和经济待遇,大力鼓励并号召其他教职工向先进分子学习,积极争做先进分子。

(三)情感管理的积极作用,情感管理应用得当有很好的作用。

1 树立威信。施行积极的情感管理,能够使教职员工对学校管理者更加敬重、爱戴和信赖,学校管理者的威信也随之树立起来。

2 有知足感。学校管理者对教职员一体贴入微、关心有加,就使教职员工感到学校管理者有恩于己。

3 乐于奉献。施行积极的情感管理,能使教职员工深深感到学校管理者是知己,“士为知己者死”,不怕吃苦,肯奉献,而且能够创造性地工作。

三、不竭的创新能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灵魂

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创新越来越成为管理的一种重要的职能。如果管理工作只限于继续做那些过去已经做过的事情,那么,这所学校就会变得墨守成规,停滞不前,甚至可能导致衰退。

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所学校只有在管理者正确的创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才能开创新局面。

开阔、新型的教育思路。要加强形式政策的学习和理论研究,要深入学习国家教育部提出的素质教育内容,并领会其深刻内涵。要运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方法论等现代化理论来开启自己的工作思路。

柳斌同志说,校长是学校的旗帜,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校长对于学校来说十分重要,他对于学校的发展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加强学校管理的建议范文6

(一)内部控制管理不健全。

大多数学校领导是教师出身,业务能力强,但综合管理能力弱,尤其对财务认识不够全面。他们往往认为财务管理是财务人员的事,没有认识到其法人责任,因此对学校内部财务制度建设不重视,学校内部没有建立校长审批制度、大额开支制度、账目公开制度、内部审计等基本内部控制制度。加之,由于学校收入来源较广,学校管理层缺乏基本的风险识别与评估能力,又没有设立基本内部控制制度牵制,财务工作上的薄弱必然引发列支不合理开支、私设“小金库”等违规行为,给学校的正常运营带来干扰。

(二)预算编制和执行有待改进。

1.年度预算编制不全面。学校收入来源多、支出范围广,按照综合预算原则,学校应将学校收入、支出按要求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统筹安排。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年度预算仅仅包括经费、基建等财政资金核算内容,对经费、基建以外的其他收支项目,均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预算编制内容不全面、不完整。

2.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学校没有按有关规定和具体标准落实到每一个收支的具体项目,没有根据各项收入的性质和用途坚持收支来源配比原则,一一对应用于规定支出项目。比如:学校根据核算内容设立经费、基建、饭堂、学生公寓等多套账,往往出现在经费账中列支其他账套的开支,在其他账套又列支公用经费等项目,从而造成资金占用、挪用等现象严重,最终导致编制预算时不是赤字预算,但从执行结果来看往往成为赤字预算。

3.专项资金结余长期未进行清理。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已完工多年、付清款项且结算的基建工程等专项资金结余,长期滞留在学校未进行清理,造成学校专项预算年年编制,又年年出现专项结余,预算控制、考核未严格执行。

(三)收支管理不规范。

学校收入来源多,大致可分为对学生的收费项目以及学校合作办学、校产租赁等其他收入。大部分学校在收入管理方面存在诸如收费依据不足和收费标准不统一、收入未全部入账核算、没有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行为,这些不规范的行为加大了财务工作的随意性,容易产生账外发放职工福利、列支违规支出、甚至私设“小金库”等,不利于学校长期稳健地发展。

(四)资产管理薄弱。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持续投入,学校资产数量多、价值高,资产管理应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学校在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方面十分薄弱,主要体现为:一是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学校账面反映的固定资产价值远远低于实际的资金投入,主要原因是:(1)部分办公设备作为费用列支,未在账面登记为固定资产;(2)学校大批基建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多年,但一直未办理财务决算手续,没有结转为固定资产。二是学校对固定资产没有进行日常管理,没有定期组织清查工作。学校没有专门的资产管理员与财务部门做好核对工作,在资产日常管理中对于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项目未及时做好报批手续,学校也没有定期组织资产清查工作。

(五)财务会计工作不规范。

1.账务核算不规范。主要表现:(1)学校医疗室药品、饭堂材料都没有设置库存明细账,核算不规范,无法真实反映进销存情况;(2)基建工程项目的待摊费用没有按项目进行分配;(3)上缴财政的款项未经学校经费核算;(4)往来科目长期未清理,部分往来核对不相符等。

2.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入账依据不规范、财务数据错漏、账务处理不及时以及公款私存等等。

二、完善中小学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领导责任,加强内控意识。

中小学校校长等管理层对学校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要加强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加强学校负责人的内控和财务意识。通过对学校管理层开展财务基本知识培训、内控研讨以及将学校内部控制建设效果纳入晋升考核范围等手段,从内、外两方面提升学校管理层内控和财务意识,推动学校内控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建立健全学校内控体系。

内部控制是一套相互监督和制约的控制制度、程序和方法,这些程序和方法制度等有利于提升学校的资产质量,降低学校的腐败现象。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开展教育系统内控调研,包括管理人员的控制意识、组织结构设置、管理控制方法、人力资源政策等,同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找准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三)完善学校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

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环节。针对目前学校部门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

1.进一步扩大学校部门预算范围,力争将学校全部财务收支事项均纳入单位预算的实施范围,并严格预算的调整和追加程序,增强预算的约束力。

2.加强学校财会人员财务分析能力,提升预算控制能力和编制科学性。进一步细化预算,预算单位应根据上年财政支出决算情况及财政支出追踪问效结果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支出标准,将部门预算的编制细化到具体的预算项目和相应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确性,增强预算资金分配的合理性。

(四)加强培训,提升财务人员业务素质。

根据《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制度规定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通知》(财办[2011]19号)文件规定,“省级、地(市)和财政收支规模大的县(区)实行会计集中的,要尽快恢复预算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主体地位。”因此,必须加大财务人员培训力度,提升财务人员业务素质。通过对学校财务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业务培训,提高财务核算规范性,夯实会计基础工作。财务人员要发挥财务工作渗透力强的特点,主动参与学校管理工作,做好学校管理助手,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移。在具体工作中,财务人员要注意:在收入方面,要全面掌握学校经济收支情况,做到预算外收入应缴尽缴;在支出方面,要不断强化经费管理,合理引导学校经费使用。

(五)强化学校监督机制。

1.重视整改落实工作。针对以往各类检查审计发现的问题,学校应对照问题和提出的合理建议,逐条进行落实整改,纠正错误,完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