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酒与酒文化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酒与酒文化现状范文1
关键词:中国民族文化、现代包装设计、风俗习惯、交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包装已由商品的附属地位逐步演变成为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重视商品的第一质量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了商品的第二质量既商品的包装设计。包装的质量不但直接影响着顾客的购买欲,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商品的品质,严重的话甚至会影响到国家的声誉。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包装业起步晚,需要理顺的环节多;需要修正的观念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大,这是中国包装的现状。在这种背景下,借鉴国外成熟的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一味地将中国包装的希望完全寄于"洋"。则不符合实际,可能会导致"水土不服""消化不良"等负面效果,反而会使中国包装误入歧途,因为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生命线。我国是一个有着六七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既厚且广,博大精深的优秀民族文化底蕴,这一切都是我们后人享用不尽的宝藏,我们只有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国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吸收国外成熟的经验与先进的技术,才能使我国的包装设计立于世界包装之林。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风格习惯、文化教育、历史传统、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的融合。而包装设计中的民族特色则是民族文化在商品包装上及商品中的形象化、特征化、具有代表性,能够在文化心理上接近消费者,与消费者紧密沟通,这是包装设计富有成效的一个重要且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因此,更深层次地去挖掘中国文化艺术中的宝贵财富,对中国古代以及民间的艺术和设计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创新,才能使中国的民族文化更好的借助包装这一宣传媒介传播于世。然而,在当前,有一些短视的设计师被大量的西方设计观念和作品蒙蔽了双眼,在"西风"的声浪中迷失了方向。只是一味的推崇西方设计流派,设计大师。而对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漠不关心,全盘否定,或是追求设计形式上的哗众取宠,却对生活失去了真挚的理解。生活是设计的源泉。没有生活,便没有设计艺术。这一真理永远具有意义。注重生活,消化和吸收中外优秀文化的精髓,发展自身的竞争力以抵制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这是我们当前设计师不可推卸的历史职责。
当今世界,象中华民族这样的一脉相传的国家屈指可数。基于这一点,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回顾历史长河,曾经盛极一时的古埃及文化,在经历过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的辉煌之后,终于在公元前11世纪沉寂在尼罗河腹地的沙漠深处;曾经为地中海点燃文明之火的古希腊文化,在经历过克里特-迈锡尼文化的辉煌、希腊城邦的繁荣、亚历山大帝国的东西方交流之后,终于在公元前2世纪的三次马其顿战争之后,折戟沉沙在爱琴海中;建立在古希腊文化基础之上,把古希腊文化发扬光大的古罗马文化,在辉煌了上千年,完成了地中海文明的传承任务后,也在蛮族的劫掠下,于公元5世纪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中国的民族文化却保持着丝丝入扣的传承关系。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下,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中华民族的子孙,都以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为己任,为荣耀。这种使命感,不仅为占绝大多数的汉民族所独有,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兄弟民族所共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卷中,真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道家和禅宗。儒家创始人孔子以其"仁学思想",深刻地解释了美与善的关系。道家主张"无为",认为美在于超越功利的自然无为,采取听其自然的心态,从而达到"物我合一"。佛教的"禅宗"则崇尚"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的宇宙合一的精神。总之,中国传统文化长期以来坚持从个体到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灿烂成果如若在包装设计形态中以形象化的直观方式和情感语言表达出来,它定能为中国的包装设计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但其前提是必须深入地去研究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认识越深则底气越足,其设计也越有厚度。然而,这里所谓的民族文化的体现并非是简单的在包装上画上一、二个京剧脸谱,或者把塑料换成瓷器。因此,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不能只立足于形式,应该切实地把握其精神所在。
下面就笔者就如何将民族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包装设计中作一些探讨。一个成功的包装设计必须合理运用并巧妙搭配包装的五大核心要素。即文字、色彩、图案、材料、造型。首先,我国的文字演变也就是文化历史的演变过程。如:在中国的传统书法中,有着不同风格的正楷、草书、隶书、篆书等。这些传统的文字书写形式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每一种字体都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例如图1笔者以传统书法字体和传统粽叶作为包装设计元素以此体现寿司的悠久历史。
其次,包装的色彩运用对消费者心理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然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对色彩的要求及认识也不一样。如中华民族对红色有着崇敬和热爱的情意,习惯将红色用于喜庆和节日,它给人以热烈、热情、向上、团圆的色彩感觉,象征吉祥、幸福、威严。例如图2笔者为元祖食品系列所做的包装作品。作品以红色作为基调以及传统年画图案给人浓郁的民俗喜庆感。但是在西欧,一些国家却对红色有仇恨和恐惧的心理。在他们心理上认为红色有粗暴、侵略和战争的色彩感觉。因此,在选择包装色彩时要严格考虑消费者的差别,研究和掌握不同消费者对色彩的不同心理接受程度。要投其所好,因人而异,就应该首先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再次,图案是包装设计中的重中之重,传统图案在包装中广泛应用。既美化了商品的外观又体现了独特的民族精神。自古以来,有关的传统可视图形。如:雕刻、剪纸、刺绣等工艺品图案,以及诸如戏剧、服饰、脸谱与道具、兵器、建筑、家具、生活用品、纺织印染等物品的装饰图案纹样,还有古典名著、民间传统、神话故事等作品中内容场景的插图等等。例如图3笔者所做"中国文明"丛书的书籍装帧设计采用了大量的中国传统图案来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这些传统图案只要与被包装的内容物有较密切的有机联系,而且运用合理得当即可很好地体现现代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的因素。但是在图案的运用中更应关注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不同审美观念,以免犯了某些地区消费者的忌讳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总之,了解各个民族和地方的不同审美观念以及特色文化产品,对于包装的成功设计和打通产品的销路无疑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无锡的泥人工艺品、油面筋及酱汁排骨等食品;苏州的松子糖、卤汁豆腐干食品、苏绣、檀香扇工艺品等;宜兴的紫砂茶具、南京的盐水鸭、板鸭等;安徽省的宣纸与墨、砚等;山东省潍坊的风筝;上海老城隍庙五香豆、梨膏糖等等。如图4中笔者为老城隍庙系列食品所做的包装设计。作品以上海滩老月份牌为基调配以多种传统装饰手法来表现城隍庙系列食品的地方传统文化。这类产品在包装设计中一定要将现代先进包装技术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神韵两者相交融,这样才能使包装在增加商品价值,增加商品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生活意识形态的提高,还可充分反映中国的湖光山色,风土民情,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对外宣传中国的形象,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精神的展现。最后,包装的材料运用,以及包装的结构与造型也是包装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传统包装材料主要是利用自然界的天然物品。如竹子,我国是世界上有名的竹乡、民间编制竹制品的种类很多,可以用来包装的就有托篮、竹盒、竹筐、竹篓等,而且能编制出许多生动、漂亮的图案,若我们巧妙的加以利用,就可开发出不少新颖别致的竹制包装。值得我们利用的不只是竹子,还有木、藤、贝壳、葫芦、粽叶、芦苇叶、等天然材料也可设计制作出具有反璞归真的意境。例如图5笔者为俏妮诗巧克力所做的包装设计。作品以木材作为其包装材料来体现天然食品的淳朴性。在包装造型与结构上可以借鉴传统的建筑、交通工具、家具、生活用品、娱乐用品、文具用品、体育用品、宗教用品等等用品生动、漂亮的图案,若我们巧妙的加以利用,就可开发出不少新颖别致的竹制包装。值得我们利用的不只是竹子,还有木、藤、贝壳、葫芦、粽叶、芦苇叶、等天然材料也可设计制作出具有反璞归真的意境。例如图5笔者为俏妮诗巧克力所做的包装设计。作品以木材作为其包装材料来体现天然食品的淳朴性。在包装造型与结构上可以借鉴传统的建筑、交通工具、家具、生活用品、娱乐用品、文具用品、体育用品、宗教用品等等用品中具有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且较为符合被包装对象或与被包装对象有着较为密切联系的要素特征。设计中应注意造型的美观、别致、精巧、结构的科学性和牢固度。纵观世界各国对于包装设计中民族文化的表现都与各国哲学、历史、经济背景相连。英国的包装设计受其严谨的正统文化影响,风格较为华贵具有古典、优雅气息。德国的包装设计受其哲学思想方式的影响,富于理性的传统特征。法国的包装设计呈现着一种融设计与艺术精神于一体的浪漫特色。而日本包装设计面对经济的高速发展,融会了大量的日本传统视觉因素,又体现了时代感,并形成了独特的日本风格。就是因为这些国家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同时,更加强烈的意识到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使其本土文化与现代设计得以交融。在此要特别说明日本的包装设计。同样在东方大文化背景的影响下,日本的包装设计既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又蕴涵深遂的东方民族文化精神,有更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也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包装设计作品。不难发现,一些成功之作之所以成功,往往是恰到好处的运用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作品既能体现出包装设计的时尚性,又能折射出各地区、各民族的不同的历史、文化特征和审美方向。例如:北京理想设计公司的"申奥标志设计"(图6)也有独到之处。申办会徽由奥运五环色构成,形似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的"中国结",又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图案如行云流水,和谐生动,充满运动感,象征世界人民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表达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香港现代设计大师靳埭强先生的设计作品运用水墨语言结合现代设计技巧为中国的平面包装设计领域开拓了新境界(图7)。
基于以上的阐述,传统文化是人类历史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积淀。研究传统文化是为了更好的将他们运用于现在和未来。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这种时代的责任感与紧迫感使我们每一位从事设计的人员不得不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融汇贯通,相辅相承去开拓新的历史空间。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包装设计领域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需要更多的理性思维,更强烈的民族责任感,这将促使我们不断创造、完善一个全新的民族设计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美术造型》左汉中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年。
酒与酒文化现状范文2
关键词:旅游服务 标准化 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7-132-0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已经逐步转向“服务型经济”。在2009年12月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旅游服务行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已经被政策明确定位。这一定位不仅显示了旅游业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也对旅游服务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同时,这一要求也进一步明确了旅游服务行业的发展的方向。要提升旅游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就必须构建标准化的服务模式,对旅游服务行业进行规范化管理。
我国的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在过去的20多年里,随着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以及各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的制定实施,旅游标准化工作有序地展开。截至目前为止,我国颁布和实施的标准数量现已居世界之首,但是大多数标准的执行力度不够,实施效果有限,国际影响力不够。
一、旅游行业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工作现状
1.国际方面旅游标准化发展的现状。国际旅游标准化目前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国际旅游标准的制定主要通过大型国际标准化机构进行。国际旅游服务行业的标准化机构在全球范围、区域范围和国家范围三个层面展开工作。
(1)全球性组织。早在2005年,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就成立了“旅游及其相关服务”技术委员会(简称ISO/TC228),这成为了全球性的旅游标准机构。
截至目前,ISO/TC228已经颁布了18项国际标准,另有建设中、待颁布的标准8项。其中,正式会员国家达55个,观察员29个。ISO的各项标准主要由ISO/TC228下设的各工作组秘书处研究及制定(见表1)。在已经颁布的标准中,以娱乐性潜水服务标准居多,其它各项为旅游信息服务、旅游及相关服务和探险旅游等系列标准(见表2)。而在建设中和待颁布的标准以旅游及相关服务标准居多,其中的相关服务类别也有所增加。另外新增了自然保护区标准的制定,但对旅游住宿方面的标准建设仍较少(见表3)。
ISO/TC228所颁布的标准,主要集中在对单个旅游项目服务标准的制定,标准内容具体而有针对性,标准内容非常详尽。这些标准都具有很强的国际影响力,主要是因为这些标准的制定均依托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组织。由于不同的秘书处负责制定不同的标准,这些服务标准体系性不强。
(2)区域性组织。欧洲标准化协会(简称CEN)也专门就旅游标准化的制定,设立了“旅游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CEN/TC329),该协会也是唯一的区域性国际标准化组织。该委员会下设了五个工作小组,负责各类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到2010年7月,CEN/TC329已制定十项标准,主要集中在旅游住宿、旅行社、娱乐性潜水、语言和导游服务等方面,其中不少CEN/TC329制定的标准已经上升为国际标准。
(3)国家组织。在旅游标准的制定及实施方面,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等国在欧洲旅游标准的建设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德国、西班牙的旅游化标准工作重在编制术语标准,而法国的标准体系更为宽泛,所编制的国家级旅游标准数量居欧洲各国之首。与ISO/TC228和CEN/TC329所颁布的标准相比,欧洲各国制定的标准范围更广、细分更为明显。这些旅游标准化的项目涵盖了包括服务通用语言、信息提供、信息标识等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以及详细的服务供应商要求、服务标准要求、旅游游览服务标准。标准影响范围包括饭店、露营地、康体水疗、海滩、自然保护区、会议场馆、高尔夫球场、滑雪站、探险旅游、停车场等。
美国虽然是ISO/TC228的观察员,但其高度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成熟的国家级专业标准制定机构(SDO)使得标准化工作对政府组织的依赖性很低,美国的官方层面联邦政府以及其州政府都没有制定旅游标准化的部门,并且美国民间也没有相关的制定旅游标准化的组织。
在亚洲,日本的旅游标准化主要通过系统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而对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更多目的是为了获得知识产权,获取经济利益并控制和占领国际市场。日本在制定和实施旅游标准化的过程中,主要思路是:依靠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牵头组织,具体业务就主要由日本标准协会下属的研究工作组来完成。
而在泰国,亦主要由政府主导制定旅游标准,而标准化工作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一方面,作为旅游区开发投资的控制工具;另一方面,建立旅游质量标准体系。
2.我国旅游服务标准化的发展历程。我国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起步的里程碑在1987年《旅游涉外饭店星际划分与评定》标准的,这就成为我国旅游业标准化工作的开端。我国的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1995年成立,专门负责统筹我国旅游业标准化工作。2000年,该委员会秘书处首次制定了《旅游业标准体系表》,又在2009年颁布的《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09―2015)》中,针对近年旅游业的发展对该标准化体系表进行了修订。至今,我国颁布实施的旅游业及相关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已经超过150项。
3.我国旅游服务标准体系的现状。我国旅游服务标准体系的建立主要依据《全国旅游业标准体系表》、《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GB/T 24421―2009)等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而制定。
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全国旅游业标准体系表》,该标准按照标准技术内容的共同特性,将总体系分为四大分部体系,并在每个分体系下按照标准的一般划分和构成要素划分方法将总体系框架内容进一步分解和细化(见图1)。
其次是《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GB/T 24421―2009),该标准的结构主要包括四大部板块的内容:即旅游标准化的基本要求、旅游标准化体系、旅游标准编写以及旅游标准实施及评价。服务业组织的标准体系由以下三大子体系组成。该标准体系结构(见图2)。
参照国家旅游标准发展规划和工作指南的指导,国内的部分省市已拟定了符合当地特点的地方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编制了地方旅游标准体系表,并颁布了地方旅游服务标准。例如北京、四川等省市分别出台了《北京市旅游标准发展规划(2008―2012)》、《四川省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等地方规划,为提升地方旅游企业实力,促进旅游业品牌化、规范化发展起到了指引性作用。
在国内各省、市积极开展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的同时,不少著名景区也开始建立自己的旅游标准,如《青海湖风景区旅游服务标准》、《九寨沟景区旅游标准》等,这些景区旅游服务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打造景区旅游服务品牌形象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我国旅游服务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1.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有待完善。随着我国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发展,虽然表面上地方性旅游服务标准基本建成,但旅游服务标准体系的构建仍然相对滞后。我国现有的地方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大多基于《全国旅游业标准体系表》和《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而制定,但不同地区制定的标准体系划分并不完全一致。部分地方标准采用《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的标准体系结构,同时也有不少地区采用《全国旅游业标准体系表》的模式构建本地旅游标准体系。但即便是采用相同的体系结构,在制定过程中,子体系的划分规则也各有差异。
国家层面旅游服务标准体系的缺失,导致无法为地方旅游服务标准体系的建立提供引导;另外,由于对旅游要素划分缺乏统一规则,容易造成标准的缺失。
2.地方标准类型多样,发展程度不均衡。我国在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总体呈现出多地域、多类型、分散化等特征。从制定标准的数量来看,我国东部城市制定的标准数量较多,西部次之,中部最少,反映出我国不同地区旅游标准化工作发展不均衡。从标准要素的角度来看,针对旅游要素的标准远多于针对旅游基础的标准,如旅游景区服务标准较多(如千岛湖风景区旅游服务标准以及黄山景区服务标准等),而旅游交通服务标准较少。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背景下,区域旅游合作却常常遭遇行政区界限制和跨界资源配置的矛盾,区域内各个成员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就阻碍了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建立,这样也就对区域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埋下了巨大的障碍隐患。
3.旅游标准化指标覆盖范围覆盖较窄。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服务业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特征,在发展传统的旅游项目基础上,休闲度假、生态旅游、探险旅游等项目也在消费者中开始流行。国际上针对娱乐性潜水、保健旅游服务、高尔夫服务、海滩、游艇俱乐部服务等项目的标准化工作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而目前我国旅游服务标准化主要还是集中在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的等级、星级评定,而对其他指标的关注度不够。
4.标准起草多元化,推行过于行政化。我国目前标准化建设工作从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转变为政府、行业协会、相关企业与研究机构四个层次共同参与的局面,这极大地提高了标准制定的专业性和可操作性。但在标准的推广上仍主要依靠政府通过行政职能推广标准化工作,由于企业和消费者对标准化工作认识不够深入,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政府行业管理的意愿,对涉及的行业、企业与消费者本身利益的提升体现较少,所以,相对地,旅游类型的企业参与积极性比较低。
5.标准制定更新慢。在我国现存的标准中,不少标准制定时间较早,而在近年没有随着旅游业、服务业的发展而进行修订,造成不少标准因为更新缓慢,而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另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很多新兴旅游项目在消费者中日益流行,对这些项目很多关键指标标准缺乏。
6.标准化实施效果不理想。我国现行的旅游服务标准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等级评定标准,二是规范要求标准。针对硬件的标准一般较容易制定等级评定标准,而针对软件内容的标准因为具体等级难以划分,所以往往以规范要求的形式出现。然而,因为这两种标准的驱动路径不同,等级评定因其容易被消费者感知,能够为企业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市场激励。相反,规范要求的实施虽然能够提升内部服务质量,但宣传效果难以与等级制度媲美、质量难以量化因而很难被企业坚持实施。
三、促进我国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对策
1.突出特色,规范地方标准。我国旅游标准化从服务要素的角度可体现在以下四方面:即对从业人员资质认定、旅游服务提供单位质量、旅游信息服务的规范以及为上述标准提供一致性、规范化的术语。而这四个要素又可以分别以食、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展开旅游标准化工作。我国政府应该首要地先从国家层面对旅游服务标准体系进行规划,进而起到对地方标准体系的引导和规范作用。统一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有助于形成统一的市场信号,提高消费者对标准的认知度,从而帮助消费者理清服务企业的质量水平。
而地方旅游服务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应注意在统一的标准体系下突出地方特色标准体系建设,在标准化服务中体现地方传统民俗和文化。
2.加强区域性旅游标准的共享,实现跨地区合作。2007年长江三角地区的《旅游景区(点)道路交通指引标志设置规范》成为区域旅游标准一体化建设的典范。在北京发起“9+10”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在旅游市场共建、旅游标准互认等方面加强合作。2012年,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项目提出加快建成区域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的目标。以上这些事例都很好地说明了区域性合作能够从整体上塑造和提升该区域的旅游形象,培育出区域性旅游市场。区域性旅游标准的一体化要求政府加强总体规划,引导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的合作机制。
3.加强建设从业人员的资质认证体系。根据相关数据表明,旅游服务质量水平的高低与提供服务机构的员工素质呈正相关关系。制定从业人员资质认证标准有助于规范行业服务提供标准,提升服务质量,同时也能够为参与企业提供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增加优秀企业辨识度,从而为参与方制定从业人员资质认证标准提供动力。
4.建立“三位一体”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在国际上,旅游标准化管理的一般模式为:首先,政府从行政上给与引导,然后行业协会等民间机构参与标准的具体制定,同时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认证和监督。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针对我国国情,也可以建立标准的制定―实施―监督相分离的管理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在带动企业、行业协会参与的同时,以力求调动消费者们参与标准化建设的热情,通过消费者们的需求进而吸引企业的参与。再引入第三方机构对标准体系进行认证,提高标准化的效率,并要保证评价的公正性,通过权威的认证证书提高顾客的认知程度,增加优秀企业的辨识度,提升旅游服务企业实施规范要求的积极性。
5.协调标准化的更新周期,兼顾标准的时效性和稳定性。旅游服务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应结合各关键指标的特点,参照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情况,制定更新和修订的时间,使旅游服务标准能够适应行业和时代的发展。
6.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旅游服务标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最佳秩序”,而标准是否得到了有效的发挥,需要引入评价体系对其进行检验。标准中的关键环节、关键指标应相应地成为评价体系的关键环节和指标,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实现对标准实施效果的评价、监控、预警和协调作用。
四、结语
从上文可以看出,虽然我国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起步较早,发展成果显著,但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不完善,不少标准实施效果较差。通过从国家层面规范标准体系,在地方层面结合本地情况突出地方特色,横向联合建立区域旅游服务标准,在标准体系制定过程中体现关键指标的重要性和完备性,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同时定期对标准进行更新,体现标准的实效性,对我国旅游服务标准化的进一步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旅游标准研究及应用”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13TD0019)。]
参考文献:
[1] 肖平.浅析旅游服务标准体系构建[J].商品与质量,2013(10):313
[2] 张凌云.从旅游到休闲:标准化工作的新起点和新任务[J].中国标准化,2011(5):24-28
[3] 陈银龙.浅谈我国旅游标准化[J].大众标准化,2006(11):54-56
[4] 韩通.中外旅游标准化发展模式评析与经验借鉴[J].科技和产业,2012,12(3):16-19
[5] GB/T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一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S]
[6] GB/T13016―2009,标准体系编制原则和要求[S]
[7] GB/T24421―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S]
[8] 邓颖颖,周磊.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本土化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11):49-59
[9] 张懿玮.旅游服务标准:等级评定还是规范要求[J].标准科学,2013(2):62-66
[10] 张明兰.国际旅游标准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下)[J].上海标准化,2008(9):9-12
[11] 吴慧英.标准化助力旅游业发展的对策思考[J].中国标准导报,2012(4):41-43
[12] 李文苗,吴国清,丁水英.我国标准化发展现状研究[J]. 标准科学,2010(10):30-35
(作者单位:四川旅游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酒与酒文化现状范文3
关键词: 文化消费 英语专业学生 网络
一、文化消费概述
文化消费指“消费主体对精神类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消费”。米银俊、王守忠等认为文化消费是“人们为了满足文化生活需要而对物质和劳务的消费,或者是人们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对消费资料的消耗”。这种界定涵盖了教育、娱乐休闲及对文化、艺术、精神追求的消费需求。文化消费实质是对社会及他人提供的精神财富的消耗,同时是对精神财富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过程。文化消费客体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其目的在于通过购买、使用这些产品和服务为消费者带来精神上的享受。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1.研究对象及工具
笔者采用实证方法对所在高校学生的文化消费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文化消费状况,了解他们在文化消费方面的实际困难。通过本次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弊端,切实提出解决方案。本次调查对象为长春工程学院外语学院四个年级共200名学生,下发调查问卷200份,回收200份。
2.研究结果
问卷结果显示,有约为4%的人每月用于文化消费金额在200元以下,有约为9%的人200元,15%的人是200―400元,65%的人是400―700元,有约7%的人是700―1000元。学生每月的文化消费支出主要由各自家庭经济条件、学生爱好取向等决定。调查对象中的大多数人的消费内容集中在通识教育类,如阅读文摘类杂志、时事报刊,收看新闻、纪录片、访谈节目;浏览门户网站专题报道等。娱乐类:看电影电视剧、听音乐、玩游戏、浏览娱乐新闻等。休闲类:旅游、野营等,其中选择艺术类的人群占大多数。较少的人选择专业知识类:如阅读专业书籍报刊、浏览学术网站、参加考证培训等。由此可见,同学们对专业知识的课外需求较少,我们应该加强对这方面的文化投入。教师应该引导同学们在课下积极投入地学习专业知识。
大学校园文化消费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也代表了大学的内涵,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A.办证借阅学校图书馆图书;B.购买书籍/CD/影视碟片等;C.购买文化衍生产品(如动漫游戏、中英文影视作品光碟、旅游纪念品、收藏品等);D.免费网络(只支付基本网费,包括免费下载);E.付费网络(除网费外,需向网站支付服务费用,包括付费下载);F.移动媒体(包括手机、MP3/MP4/PSP等);G.固定媒体(如电影院、基本不联网的电脑);H.学校的各种讲座、社团活动。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办证借阅的同学有68人,所占比例为34%,其中选择购买书籍/CD/影视碟片等有51人,所占比例为25.5%,其中选择购买文化衍生产品的有79人,所占比例为39.5%,其中选择免费网络和移动媒体的分别有200人,所占比例为100%,而选择学校的各种讲座、社团活动的有24人,只占12%。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在大学校园中,网络及移动媒体已经代替传统的文化传播媒介成为当代英语专业学生文化传播的主体,可见科技为文化带来了新的传播形式。
3.调查结果分析
(1)网络对英语专业学生文化消费观的积极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智力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的开放性、方便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大大拓宽了大学生的求知途径,有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促进学业;网络可以为大学生提供自由、轻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和发挥创新能力;网络有广阔的空间,存在着许多新鲜和未知的事物,有助于开发大学生的潜力,网络可以帮助学生与网友进行交流,减轻学习或其他方面所造成的心理压力;通过网络获取丰富的教育资源,提高学习成绩;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传递的快捷,以及人机对话这一新型人际关系,有助于启发和引导英语专业学生培养和形成学习、效率、平等、开放等现代观念;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有助于大学生扩大交往的范围;网上新型人际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建立,为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进行社会交往提供了新空间;网络可为大学生的社会化提供锻炼机会。
(2)网络对英语专业学生文化消费观的消极影响
网络对英语专业学生文化消费观的负面影响同样存在。一些学生整天沉迷于网络,而使成绩下降;个别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失去英语学习兴趣。在回答“上网做些什么?”这一问题时,学生选的最多的是音乐,娱乐占47%,其次是查学习资料占36%,再次是玩游戏占34%,再次是聊天占49%,收发电子邮件的占21%,交网友的占8%,做作业的占10%。我们还发现大多数学生上网的目的是娱乐,回答学习的比例非常少。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建议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利用网络学习的氛围,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利用网络学习的兴趣。学校可以把微机室、阅览室完全向学生开放,加以有效管理。教师要向学生推荐健康的教育、学习网站,利用网络加强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英语技能的训练,真正发挥网络的积极传播作用,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三、启示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校英语专业学生在以下方面存在问题。
1.理性认知与实际行动不平衡
大部分大学生对文化消费目的的认识是理性的,但从他们的实际消费活动来看,表现为娱乐消费型。从消费环境来看,转型时期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给大学生的文化消费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学校提供的文化内容远离学生现实,因此很难引起大学生的关注。目前各种悬疑、惊悚小说、流行音乐、卡通游戏充斥大学校园文化市场,冲淡了学生对中国主流文化消费品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文化消费品位的提升。
2.文化消费品用途偏离
当代大学生的文化消费虽然比较丰富,但与他们的文化消费欲望相比还十分匮乏,在学生个体消费能力受到制约及作为公共文化消费主要供应者的学校经济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充分发挥己有文化消费品的最大效应。学生购买的文化消费品浪费严重,主要表现为购买文化消费品的目的与实际消费行为偏离,例如大学生买CD机、MP3不是用在学习上却主要用来听歌曲,买电脑上网不是用来辅助学习而主要用来玩游戏、看光碟、聊天等,偏离了其主要用途。
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大学生闲暇时间调控的重要性,学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学生会等组织,应认真研究大学生闲暇时间及青年大学生的兴趣、需求、热点和兴奋点,充分利用校内的团体、兴趣小组,利用校内外的社会实践基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科技类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力求让闲暇时间成为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自觉走出文化消费的误区。
参考文献:
酒与酒文化现状范文4
本文作者:李岳川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近代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唐孝祥教授及其硕士生发表的一系列著述和学位论文为代表,在研究对象上集中在广东的三大侨乡,主要包括唐孝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2003)、赖瑛《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吴妙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朱岸林《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下面本文就这几部著作和论文进行详细的评析。唐孝祥的《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是一部从建筑美学视角对近代岭南建筑文化进行剖析的理论佳作,作者吸收和借鉴了现代美学和建筑美学的理论成果,在生存价值论的哲学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建筑审美文化机制的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以此为理论工具,作者对近代岭南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进行了框架式的探讨。在论证岭南三大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机制和建筑适应性的基础上,《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地域性格”这一颇有启发意义的概念,用来概括广东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精神,作者总结道:“从文化地域性格看,五邑侨乡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强烈的时代性和独特的文化性”①、表现出“鲜明的开放性特征、兼容性特征和创新性特征②”;兴梅侨乡“聚族而居的居住模式反映了对传统儒家文化的认同和持守……形式多样的客家侨乡建筑充分显示了对自然、社会和人文的高度适应性……建筑选址的风水观念反映了客家侨乡对建筑环境的审美选择”;而潮汕侨乡建筑则表现出“博采众长的开放品格”、“经世致用的商业意识”、“精雕细刻的炫富心理”③。可以看出,相较于现有的侨乡建筑研究文献,《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表现出了相对宏观和系统的视野,它不局限于对某种单一的侨乡建筑风格进行描述,而是采用普遍联系的方法,论述了不同区域、不同建筑现象背后的共同的文化驱动力,以及受不同历史地理条件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影响,不同地域侨乡建筑的发展所表现出的不平衡性。总的来说,《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对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特征的概括是框架和要点式的,它为建筑美学在侨乡建筑领域的研究确立了方向,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法。其方向即是坚持主客体相互契合的辩证思路原则,而方法则可以概括为反映建筑审美标准辩证性的审美文化机制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在唐孝祥教授指导的三篇硕士论文中,这些原则和方法被遵循和应用,使得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赖瑛的硕士论文《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主要从审美文化背景、审美属性、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审美文化个性几个方面来论证兴梅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在审美文化背景的相关章节中,作者将兴梅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价值取向,慎终追远、重本溯源的宗亲观念,自强不息、无私回报的文化心理”④,这是该文对主体审美文化心理的概括,而在客体方面,除了对自然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的一般性探讨外,该文主要概括了兴梅侨乡建筑人文适应性特征,即“重贵轻富的价值取向,趋吉避凶的艺术追求,进退两宜的文化心理”⑤,以及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即“千姿百态的建筑样式,礼乐相济的文化意境,独具一格的环境模式”⑥,最后。根据主客体相契合的原则,作者概括了近代兴梅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即“尝试性的文化开放特征,恪守传统的美学特征,基于堂横屋的建筑性质特征”⑦。朱岸林的硕士论文《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在论文结构上和赖瑛的论文基本相同。主体方面,该文将近代广府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重商崇利、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开放融通、博采众长的文化心理,恋祖爱乡、实业兴国的民系观念”①。客体上,广府侨乡建筑的人文适应性特征被概括为“积极主动的开放品格,汇通中西的融合思维,勇于创作的创新精神”②,在建筑美的表现形态上,该文主要从建筑造型、建筑意境、建筑环境三个方面做了一定分析。吴妙娴的硕士论文《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比起前面两篇论文有了一些新的视角,主要体现于该文对侨资与侨乡建筑发展关系较为系统的探讨,该文总结了近代潮汕华侨投资的一些特点,包括投资房地产业比其他行业利润更有保障;地区城市人口增加,有发展房地产业的需要;以及传统心理和市政建设对房地产业的推动等。此外,该文也同样从主客体角度概括了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主体上,潮汕侨乡的民系精神表现出:“尊儒重商、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团结自强、博采众长的民系心理,微观技巧、经验直观的思维方式,精美细致、雅俗共赏的审美理想”③,在客体上,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属性表现为:“因地制宜的地域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内涵深厚的人文适应性特征”④。总结来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表现为:“(城乡)建筑形制发展的不平衡性,建筑技术的务实性及建筑装饰的炫耀性”⑤。前者来源于“潮汕民系保守与开放的二重性心态”⑥,而后者则“体现了潮汕民系务实与虚荣的矛盾心理”⑦,“这种矛盾心理深刻地反映了潮汕文化中儒家主体文化与海洋性文化的抗衡,同时体现了经验性文化及商业文化在潮汕近代建筑上的影响”⑧。以上三篇硕士论文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所建立的建筑美学理论为指导,深化和拓展了广东三大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由此我们得以更加全面的认识广东各地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如广府侨乡建筑的崇商重利、积极主动的开拓创新;兴梅侨乡建筑的重贵轻富、恪守传统与尝试性的文化开放;潮汕侨乡建筑的尊儒重商,微观技巧等。若对三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各自的审美文化特征正是地方乡土文化、儒家主体文化、西方外来文化三者博弈之下的不同结果,由于华侨群体的建造行为正是他们在中西文化抉择中自觉与不自觉的一种心理反映。是抛弃传统的建筑观念,对西方建筑文化全盘接收,还是兼容并包,择善而从,这并不是一个单项选择,不同地域的华侨群体生存方式不同,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由此产生多样的侨乡建筑风貌。
尽管现有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总体来说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作为审美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研究仍较为薄弱。主体审美心理没有客观的测量标准,华侨往往也不善著述,因此对其界定只能依靠对主体行为和建筑现象的解释。但现有研究往往从建筑现象做宏观的文化精神的概括,而对主体的社会构成,以及主体行为缺乏清晰的分析。第二,对于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的概括缺乏建筑学的特征。诸如“开拓创新”、“尊儒重商”等形容事实上是建筑反映出来的主体精神,这些精神特征不仅见之于建筑,也反映在服饰、家具等等其他物质资料中,而建筑本身的审美文化特征应当更加类型化。这方面研究的缺失实际上反映了对主客体联系认识的断裂。第三,关于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与经济、政治、思想等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现有研究还较为表面化。社会经济政治对于建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这种影响如何参与到具体建筑形态的塑形过程中去,这是研究的难点之一,也是现有研究往往回避的问题。第四,现有研究较为忽视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与侨乡社会变迁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说,虽然他们认识到侨乡建筑文化是文化冲突和融合的结果,但仍然使用相对静态和孤立的视角来考察建筑现象,而忽视其动态和过渡性的审美文化特征,以及其在整个建筑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五,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现实意义还有待深入挖掘。侨乡建筑是中西建筑文化体系冲突、分化、整合与调适过程在民间演进的生动实例,与当代世界建筑文化多元融合的特征具有相似性,但鲜有研究讨论近代广东侨乡所发生的建筑文化适应现象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借鉴意义。
解决以上学术缺憾的关键在于,寻求某种视角,或是某个概念,或是某种方法,来统合主体与客体,以及各种学科视野。正如唐孝祥认为,“美学的学科边缘性和建筑美学的边缘交叉性质,决定了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研究在对象上的复杂性,在目标上的多样性和在方法上的综合性”①。这一观点对于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也同样适用。但是难点也出现在这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上,即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客体的研究倾向与主体研究结合起来,以及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现象的研究倾向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视角结合起来。从而解决现有研究中各种视野和方法表面化和缺乏联系的问题,这里,我们试图引入“空间”概念作为建筑审美文化研究中联系主体与客体,建筑学与其他学科视角的一条桥梁。这里的“空间”不是单纯的建筑学意义上的空间,而是表现为多学科交叉视野的重合点。在社会学中体现为空间社会学,在经济学中体现为空间经济学,在心理学中体现为环境心理学等,空间概念的不同层面为各学科视角的研究提供了互通的渠道,近代广东侨乡社会处于空间转型的历史阶段,传统空间模式被逐渐消解,新的空间模式开始扩张,这是其建筑空间、经济空间、政治空间、思想空间、艺术空间等各层面空间内涵的共同特征。其中,建筑空间与其它人工环境共同构成抽象空间的物质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各学科视角的侨乡建筑研究得以整合并系统化,同时我们也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体现出过渡性的文化地域性格,它既推动了社会的空间变革,同时也是社会空间变迁的结果。见表1。通过考察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所推动和反映的社会空间变迁特征,可以得出另一个推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流行性和大众性,它表现为一种“建筑风尚”。由于社会空间不会因为孤立的、偶然出现的新空间形式而发生变迁,只有当一种新的空间形式为大众予以认可时,我们才能说整体的社会空间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社会空间变迁,因此这里涉及到空间转型的动因、发展机制和结果。首先,从动因来看,任何文化模式在生长阶段都存在着空间的扩张现象,即通过对空间的占有,来实现文化原型的自我复制和繁衍。然而,客观空间的有限性则预示着增长的极限,导致了不同空间模式的冲突,近代广东社会的移民潮和西方文化的侵入正是空间冲突的表现;其次,从发展机制来看,空间文化模式转型是一种质变过程,与常态下的线性扩张不同,这一过程的空间扩张呈现指数化暴涨的特征,在物质实践上表现为某类建筑形式的流行热潮,流行既可以从原有空间模式的母体中产生,也可以通过跨文化方式产生,“当一种习俗经历了跨文化传播,就可能演变为另一文化圈内的时尚并被再次流行。当然,此时尚已非彼习俗,它是一种经过了异域文化再加工后的时尚”1,近代广东侨乡西式风格建筑的流行即符合这一规律,国人眼中的西洋建筑自然迥异于西方本国人的审美经验,在模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文化误读和自由发挥的情况,因此侨乡建筑普遍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最后,从结果来看,在流行阶段以后,空间的扩张或衰落消失、或衰趋于稳定、前者仅表现为一时的建筑风尚,后者则成为稳定的建筑风格,然而还有第三种结果,即介于二者之间,这也是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的演化结果,它们没有成为主流的空间文化模式表征,而是成为今天多元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
纵观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基础研究已取得了较为坚实的成果,但仍存在广阔的学术空间有待后继者深入发掘。笔者认为,主客体研究的联系性,以及建筑学视角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性是深化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的关键所在。而加强联系性的途径之一即是在研究中引入广泛意义上的“空间”概念,从这一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建筑审美文化与近代侨乡社会空间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审美文化的性质和地位上来说,侨乡建筑是近代民间建筑本土自主演进的一种途径,具有大众性、流行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它们参与到对传统地方建筑体系进行消解,和引入新的空间文化模式的历史潮流中,在民间建筑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今天,近代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成为广东两省侨乡空间文化模式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在推动广东地区的城乡建筑和社会发展,延续文化传统,促进侨务工作开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酒与酒文化现状范文5
关键词:中国民族文化、现代包装设计、风俗习惯、交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包装已由商品的附属地位逐步演变成为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重视商品的第一质量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了商品的第二质量既商品的包装设计。包装的质量不但直接影响着顾客的购买欲,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商品的品质,严重的话甚至会影响到国家的声誉。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包装业起步晚,需要理顺的环节多;需要修正的观念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大,这是中国包装的现状。在这种背景下,借鉴国外成熟的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一味地将中国包装的希望完全寄于"洋"。则不符合实际,可能会导致"水土不服""消化不良"等负面效果,反而会使中国包装误入歧途,因为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生命线。我国是一个有着六七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既厚且广,博大精深的优秀民族文化底蕴,这一切都是我们后人享用不尽的宝藏,我们只有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国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吸收国外成熟的经验与先进的技术,才能使我国的包装设计立于世界包装之林。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风格习惯、文化教育、历史传统、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的融合。而包装设计中的民族特色则是民族文化在商品包装上及商品中的形象化、特征化、具有代表性,能够在文化心理上接近消费者,与消费者紧密沟通,这是包装设计富有成效的一个重要且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因此,更深层次地去挖掘中国文化艺术中的宝贵财富,对中国古代以及民间的艺术和设计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创新,才能使中国的民族文化更好的借助包装这一宣传媒介传播于世。然而,在当前,有一些短视的设计师被大量的西方设计观念和作品蒙蔽了双眼,在"西风"的声浪中迷失了方向。只是一味的推崇西方设计流派,设计大师。而对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漠不关心,全盘否定,或是追求设计形式上的哗众取宠,却对生活失去了真挚的理解。生活是设计的源泉。没有生活,便没有设计艺术。这一真理永远具有意义。注重生活,消化和吸收中外优秀文化的精髓,发展自身的竞争力以抵制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这是我们当前设计师不可推卸的历史职责。
当今世界,象中华民族这样的一脉相传的国家屈指可数。基于这一点,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回顾历史长河,曾经盛极一时的古埃及文化,在经历过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的辉煌之后,终于在公元前11世纪沉寂在尼罗河腹地的沙漠深处;曾经为地中海点燃文明之火的古希腊文化,在经历过克里特-迈锡尼文化的辉煌、希腊城邦的繁荣、亚历山大帝国的东西方交流之后,终于在公元前2世纪的三次马其顿战争之后,折戟沉沙在爱琴海中;建立在古希腊文化基础之上,把古希腊文化发扬光大的古罗马文化,在辉煌了上千年,完成了地中海文明的传承任务后,也在蛮族的劫掠下,于公元5世纪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中国的民族文化却保持着丝丝入扣的传承关系。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下,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中华民族的子孙,都以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为己任,为荣耀。这种使命感,不仅为占绝大多数的汉民族所独有,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兄弟民族所共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卷中,真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道家和禅宗。儒家创始人孔子以其"仁学思想",深刻地解释了美与善的关系。道家主张"无为",认为美在于超越功利的自然无为,采取听其自然的心态,从而达到"物我合一"。佛教的"禅宗"则崇尚"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的宇宙合一的精神。总之,中国传统文化长期以来坚持从个体到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灿烂成果如若在包装设计形态中以形象化的直观方式和情感语言表达出来,它定能为中国的包装设计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但其前提是必须深入地去研究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认识越深则底气越足,其设计也越有厚度。然而,这里所谓的民族文化的体现并非是简单的在包装上画上一、二个京剧脸谱,或者把塑料换成瓷器。因此,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不能只立足于形式,应该切实地把握其精神所在。
下面就笔者就如何将民族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包装设计中作一些探讨。一个成功的包装设计必须合理运用并巧妙搭配包装的五大核心要素。即文字、色彩、图案、材料、造型。首先,我国的文字演变也就是文化历史的演变过程。如:在中国的传统书法中,有着不同风格的正楷、草书、隶书、篆书等。这些传统的文字书写形式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每一种字体都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例如图1笔者以传统书法字体和传统粽叶作为包装设计元素以此体现寿司的悠久历史。
其次,包装的色彩运用对消费者心理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然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对色彩的要求及认识也不一样。如中华民族对红色有着崇敬和热爱的情意,习惯将红色用于喜庆和节日,它给人以热烈、热情、向上、团圆的色彩感觉,象征吉祥、幸福、威严。例如图2笔者为元祖食品系列所做的包装作品。作品以红色作为基调以及传统年画图案给人浓郁的民俗喜庆感。但是在西欧,一些国家却对红色有仇恨和恐惧的心理。在他们心理上认为红色有粗暴、侵略和战争的色彩感觉。因此,在选择包装色彩时要严格考虑消费者的差别,研究和掌握不同消费者对色彩的不同心理接受程度。要投其所好,因人而异,就应该首先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再次,图案是包装设计中的重中之重,传统图案在包装中广泛应用。既美化了商品的外观又体现了独特的民族精神。自古以来,有关的传统可视图形。如:雕刻、剪纸、刺绣等工艺品图案,以及诸如戏剧、服饰、脸谱与道具、兵器、建筑、家具、生活用品、纺织印染等物品的装饰图案纹样,还有古典名著、民间传统、神话故事等作品中内容场景的插图等等。例如图3笔者所做"中国文明"丛书的书籍装帧设计采用了大量的中国传统图案来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这些传统图案只要与被包装的内容物有较密切的有机联系,而且运用合理得当即可很好地体现现代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的因素。但是在图案的运用中更应关注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不同审美观念,以免犯了某些地区消费者的忌讳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总之,了解各个民族和地方的不同审美观念以及特色文化产品,对于包装的成功设计和打通产品的销路无疑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无锡的泥人工艺品、油面筋及酱汁排骨等食品;苏州的松子糖、卤汁豆腐干食品、苏绣、檀香扇工艺品等;宜兴的紫砂茶具、南京的盐水鸭、板鸭等;安徽省的宣纸与墨、砚等;山东省潍坊的风筝;上海老城隍庙五香豆、梨膏糖等等。如图4中笔者为老城隍庙系列食品所做的包装设计。作品以上海滩老月份牌为基调配以多种传统装饰手法来表现城隍庙系列食品的地方传统文化。这类产品在包装设计中一定要将现代先进包装技术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神韵两者相交融,这样才能使包装在增加商品价值,增加商品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生活意识形态的提高,还可充分反映中国的湖光山色,风土民情,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对外宣传中国的形象,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精神的展现。最后,包装的材料运用,以及包装的结构与造型也是包装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传统包装材料主要是利用自然界的天然物品。如竹子,我国是世界上有名的竹乡、民间编制竹制品的种类很多,可以用来包装的就有托篮、竹盒、竹筐、竹篓等,而且能编制出许多生动、漂亮的图案,若我们巧妙的加以利用,就可开发出不少新颖别致的竹制包装。值得我们利用的不只是竹子,还有木、藤、贝壳、葫芦、粽叶、芦苇叶、等天然材料也可设计制作出具有反璞归真的意境。例如图5笔者为俏妮诗巧克力所做的包装设计。作品以木材作为其包装材料来体现天然食品的淳朴性。在包装造型与结构上可以借鉴传统的建筑、交通工具、家具、生活用品、娱乐用品、文具用品、体育用品、宗教用品等等用品生动、漂亮的图案,若我们巧妙的加以利用,就可开发出不少新颖别致的竹制包装。值得我们利用的不只是竹子,还有木、藤、贝壳、葫芦、粽叶、芦苇叶、等天然材料也可设计制作出具有反璞归真的意境。例如图5笔者为俏妮诗巧克力所做的包装设计。作品以木材作为其包装材料来体现天然食品的淳朴性。在包装造型与结构上可以借鉴传统的建筑、交通工具、家具、生活用品、娱乐用品、文具用品、体育用品、宗教用品等等用品中具有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且较为符合被包装对象或与被包装对象有着较为密切联系的要素特征。设计中应注意造型的美观、别致、精巧、结构的科学性和牢固度。纵观世界各国对于包装设计中民族文化的表现都与各国哲学、历史、经济背景相连。英国的包装设计受其严谨的正统文化影响,风格较为华贵具有古典、优雅气息。德国的包装设计受其哲学思想方式的影响,富于理性的传统特征。法国的包装设计呈现着一种融设计与艺术精神于一体的浪漫特色。而日本包装设计面对经济的高速发展,融会了大量的日本传统视觉因素,又体现了时代感,并形成了独特的日本风格。就是因为这些国家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同时,更加强烈的意识到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使其本土文化与现代设计得以交融。在此要特别说明日本的包装设计。同样在东方大文化背景的影响下,日本的包装设计既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又蕴涵深遂的东方民族文化精神,有更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也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包装设计作品。不难发现,一些成功之作之所以成功,往往是恰到好处的运用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作品既能体现出包装设计的时尚性,又能折射出各地区、各民族的不同的历史、文化特征和审美方向。例如:北京理想设计公司的"申奥标志设计"(图6)也有独到之处。申办会徽由奥运五环色构成,形似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的"中国结",又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图案如行云流水,和谐生动,充满运动感,象征世界人民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表达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香港现代设计大师靳埭强先生的设计作品运用水墨语言结合现代设计技巧为中国的平面包装设计领域开拓了新境界(图7)。
基于以上的阐述,传统文化是人类历史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积淀。研究传统文化是为了更好的将他们运用于现在和未来。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这种时代的责任感与紧迫感使我们每一位从事设计的人员不得不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融汇贯通,相辅相承去开拓新的历史空间。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包装设计领域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需要更多的理性思维,更强烈的民族责任感,这将促使我们不断创造、完善一个全新的民族设计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美术造型》左汉中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年。
酒与酒文化现状范文6
关键词 中学生 化学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1 引言
对于初次接触化学知识的中学生来说,化学教学不能片面局限在简单的理科思维,分数至上的思路,更应时时处处体现教育的根本目标,即传授知识,培育健全人格,建立正确健康的世界观。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关注更多的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忽略人文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从而对人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解中学生在化学教育中接受的人文精神教育的现状,我们从中学生的角度进行了调查。
2 方法
选择邯郸地区有代表性的8所中学的正在接受化学教育的80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其中对学生的调查收回有效问卷762份,有效回收率为95.2%。
3 结果与分析
3.1中学生化学学习和生活的基本情况
对自己最有推动作用的学习动力的选择可以看出,中学阶段的学生自制能力仍有待提高,学习主要还是依靠家长的督促;中学生对于化学课程的普遍体会难度并不是特别大的,而且由于大量实验导入,引人入胜的实验现象,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实例等内容对中学生有很大吸引力;因此,即使高考或中考不考化学,还是有多数同学愿意学习这门课程。
3.2考查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在化学学习中,中学生还是具有一定的探究、创新意识及行为,但是比例并不高,多数还是处于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书本写什么就背什么,最终还是为了考试成绩的学习状态;而对于自主学习课外化学资料的比例也很小,多数中学生喜欢和支持日常生活学习中与老师同学的交流。3.3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学生比较关注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保护,关注环境问题,也有较大比例的同学能够从自身做起,关心环境,保护环境,但是也有一定比例的学生的态度漠然,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对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介绍和引导必不可少。中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对于化学中实验的自然美,物质的结构美有一定的体会和感受,也有一定比例的同学能够感受自然之美、生活之美、生命之美,这不能不说是化学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成绩,但是应该看到这个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
3.4如何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
调研发现中学生对于社会中一些典型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白色污染)比较关注,有着正确的观点的,38%的同学认为是没有合理运用科学技术的结果,36%的同学认为是人类的环保意识太差;56%的同学在看电视或读报纸杂志是,比较关注有关社会现象的话题,说明中学生已经有较强烈的意愿关心社会、融入社会;58%中学生愿意参加大型的社会活动,如升旗仪式,运动会等,并能有所体会,对于学校的日常生活,如发现学校的公共设施被破坏了,多数同学(54%)选择积极应对,而不是漠然置之。
4 结论
4.1多数中学生认为化学学习难度一般,与生活生产实践中有紧密联系,实验现象有一定趣味性,多数中学生还是喜欢学习化学的,但由于课业压力,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探究行为,创新思考被压抑甚至抹杀。
4.2 中学生渴望与同学,与教师与社会的交流,化学教学中同样不可忽视这些方面,如化学实验的团队协作,化学问题的探究交流,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碰撞……
4.3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学生有责任感,有热情。在化学教学中融入相关知识与展望,提高全民素质。
参考文献
[1]毕华林等著,化学教育新视角.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