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言文化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言文化论文

语言文化论文范文1

中英词汇以及习语存在巨大的差异,例如:中文中的黄色影片在英语里可用bluefilms来表达。Blue翻译成中文是蓝色的意思,和中文中的黄色含义截然不同。好多英语学习者因为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可能会用Howoldareyou?来表示对英美人士的关心,或者是在没得到允许的前提下翻看英美人士的相册,这些事实上都侵犯了其隐私,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阻碍。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在于交际。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当我们与西方人交流时,我们所面对的是陌生的国家文化、思维模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这时交际就不单单是掌握一门语言知识那么简单了,还要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因此,英语学习者必须深入了解这些差异才能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二、西方文化教学的必然性

不同的民族可能在与大自然的共同斗争中有相似的经历或者体验,这就使得不同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例如:中文中有“同舟共济”,英文中有“inthesameboat”;中文中的“蓝图”,英文用“blueprint”来表达。但是,由于不同的民族由于处于不同的地域或者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导致他们对相同的事物和经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英文中的Heisawolf表达的含义是他是一个好色之徒,但不过英语学习者不知道相关的文化背景就会以为“他是一个很凶的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和西方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这就要求我们在不断增强对西方各国的文化深入了解的同时,不断强化英语水平,这也是对我国英语教学提出的要求和目标。文化的载体是语言。任何一种语言的背后都是某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文化。我们只有了解了语言中隐含的文化内涵,才能真正了解语言所承载的真正含义,我们才能够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目前,由于大部分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过分侧重语法、词汇的讲解,而忽略英美文化的灌输,导致我国大部分英语学习者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较为低下,对西方文化了解甚少,这是我国目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西方文化了解的匮乏,导致英语学习者对中西文化差异缺乏敏感度、洞察力和识辨力。例如,有一个中国留学生对一名美国女士说Youlookstrong,这种说法让这名美国女士感觉心里非常不舒服,因为strong这个词过于男性化,如果把strong改为healthy则表达的更准确,也会让这名女士感觉很开心。因此不进行文化教学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在交际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误解;另一方面,使用中文习惯进行表达,造成语用失误、交流受阻。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强化英语运用的能力,还要不断增进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语言有各种适用的场合。我们要用心体会语言的真实语义,就需要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知识。什么情形下该说什么样的话,什么话题是禁忌话题,都和他们的文化背景有深刻的关系。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文化,同时跨文化交际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世界正处在全球化进程中,英语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相当重要,因为英语学习者只有了解了西方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含义,才能对西方人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等深有体会,才能掌握地道的英语。

三、西方文化教学的新途径

西方文化教学的进行可以通过以下途径。首先,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世界上各种文化都是平等的,我们不能简单的说某种文化比另一种文化有优势或劣势。我们在继承、发扬和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要不断了解西方各国文化,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其次,英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融入西方文化教学。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除了明确语言点以外,还要明确文化点。文化点应主要围绕影响语义和语用的各种文化因素进行讲解,包括语言承载的文化内涵以及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等。教师在课堂上应强化学生语言的运用。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分组会话、分组讨论或演剧目等。在进行不同典型话题的语言运用过程中,比如如何问候、表达谢意祝福等,学生会意识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对语言所蕴含文化的敏感度。大量阅读西方文学经典作品。通过大量阅读西方文学佳作,学生不但可以了解该作品体现出的某个民族的文化,还可以学会如何鉴赏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应该相互渗透,有机结合。最后,教师在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之余,还应多组织英语课外活动,例如举办英语晚会、英文歌曲比赛、英文脱口秀、英文话剧、英语知识竞赛、英语辩论赛、英美文化专题讲座等。但这些活动的组织安排也应遵循一定的规则:英语课外活动应与课堂教学同步进行;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才是参加者和主导者;一切的活动要尽量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时间的安排要恰当合理。

四、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传统的只强调语法、词汇等的英语教学已经不再适合时展的需要,我们需要对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改革。1.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师想要向学生渗透西方文化,就必须自己先找到相应的文化点,并具备介绍和说明这些文化点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具备扎实准确的英语语言基本功的前提下,了解西方文化,尤其是英美国家的文化,同时也要让学生不断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学生只有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才能达到用英语交际的正确有效。2.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尤其是培养在课后积极主动丰富西方文化知识的意识,这种意识的提高会增进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3.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教学任务的决策者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者。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不断加强对学生西方文化知识的灌输,并通过制定合适的教学任务和实行可行的改革方案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文化意识。4.教师要加强研究文化与语言、交际及英语教学工作的关系,不断丰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只教授英语的单词和语法,忽略文化知识的传授,学生就会感到枯糙乏味,跨文化交际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再加上我们的学生身处中国,很难有机会去英美国家学习英语和感受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所以教师应尽力引导学生沉浸到英美文化中,最大程度地理解英美文化的内涵。教师的英语教学应针对课本内容和日常交际需要进行,将中西文化共性和中西文化差异融会贯通,从而使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有机结合。在课堂时间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应尽最大可能在教学中融入英美国家历史和社会生活全貌,最好配备DVD光盘,通过影像和声音传递文化信息,使语言教学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的影像资料应展现英美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自然景观、民俗风情等。这种展示将有利于学生了解英语在实际场合中的应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设置合适的语境,组织一些可涉及英美国家社会文化层面的分组讨论或会话,话题尽量是学生感兴趣的,激发他们讲英语的欲望。

五、结语

语言文化论文范文2

一是源于宗教经典。988年,基督教传入俄罗斯。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宗教的重视程度不同,但基督教名和东正教名自此就成为了俄罗斯人姓氏的主要来源,这也就赋予了俄罗斯姓名浓厚的宗教色彩,许多姓氏都能在宗教教义中追根溯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姓名也是如此,尤其是一些僧侣的命名更是直接取材于《圣经》、《主祷文》等宗教经典,其自然会带有相应的文化内涵。二是源于词汇本义。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很多时候会借用现成的单词或词组,如名词、形容词,来直接做作品中人物的姓名,这在俄罗斯的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俄语姓名的词源非常多样,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源于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这也决定了文学作品直接取词义来给人物命名,使之能够带有鲜明的文化伴随意义。三是源于谐音联想。同音字、近音字、新造字同样是文学作品中人物命名的主要方法之一,较之直接套用现成词汇的方法来说,这种方法更为隐晦。俄罗斯人的姓名就有着丰富的联想意义,一些历史人物的名字或有代表性的象征典型的民族文化的名字就会让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并能引起较为明显的共鸣。因此,通过谐音联想的方法命名人物、表达文化内涵也是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手段。

二、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姓名语言文化对塑造人物所起的作用

俄罗斯的文学家们在作品中塑造了多个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其中不少人物的命名都别具匠心,包含着作者对人物的褒贬、爱憎之情,隐含了作者对人物道德品质的评价或暗示人物的职业、体态、性格等特征,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联想空间。这些作品中人物姓名独特的语言文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能够体现人物的品质特征。此类姓名在18~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作品中曾广为采用。比如在果戈里的名著《钦差大臣》中市长的姓氏是Сквозник-Дмухановский(安东·安东诺维奇·斯科沃兹尼克—徳穆哈诺夫斯基),“Сквозник”在达尔字典里的解释是“狡猾”、“流氓”、“无赖”,可用来形容人物性格。这位市长的双姓第二部分是“Дмухановский”,在乌克兰语中可译为“吹风、吹气”。显然果戈里在这里用了两个含义的双姓来暗示了狡猾而具有欺诈性的人物性格。二是能够体现人物的职业地位。如有的作家给一位音乐家起名为Смычков(мычок为弦乐器的弦子),给一位大尉起名为Гауптвахтов(гауптва2хта为军队中的禁闭室)。与职业相关的还有颇具特色的商人姓名。大多数商人姓名的特征并不明显,但有些姓名则与其职业有关,常由形容词和名词组合而成。比如Гнилорыбов(гнилаярыба腐烂的鱼),Твердохлебов(твёрдыйхлеб硬面包)等,用以暗示从事卖鱼和面包业的商人。三是能够体现人物的社会阶层。在小说《外套》中,主人公是一位名叫АкакийАкакиевичБашмачкин(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巴什马奇金)的抄写员,他是一个卑微的九品小官,平时安分守己、克勤克俭、忠于职守,省吃俭用做了一件聊以过冬的外套,不料被强盗夺去,申诉无门,郁郁而终。姓氏Башмачкин来自于名词башмак(鞋),表明他的社会地位低下,是个受人践踏、欺凌、可怜又可悲的小人物。

三、俄罗斯文学作品中人物姓名语言文化的重要意义

语言文化论文范文3

语言的学习在于应用,在于交际,而语言的使用要受到文化的制约。同样要表达一种感情或一种意思,来源于不同文化的民族表达所用的语言方式可能是不一样的,因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思维方式,往往会产生不同的交际方式。外语的学习是用来与别的民族进行交流和沟通,要注意用他们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语言文化习惯。小学生实际语言交流时经常可能用到称呼用语、礼貌用语和电话用语三方面。

二、称呼用语

称呼用语在日常生活交际中的运用十分频繁的。在汉语中根据辈份和亲属关系等分得十分详细清楚,对于无直接亲属关系的年长者也称呼其叔叔、阿姨、大哥、大姐、大爷和大妈等。而在日语中更是在这些称呼上加上大量的敬语,以表示亲切和尊敬之意。但我们在小学英语教学时是不可能教授小学生这么多称呼的英语说法,因为事实上英语中对长者的称呼并没有我们文化中那么复杂,而是简单称呼男的为“unele”和女的为“auntie”。但是我们要让小学生了解英语中关于男性和女性的说法没有汉语中他和她那么简单了。在英语中我们一般称呼他和她可以用“he”和“She”,但还常把男士尊称Mr,未婚女士尊称为MsiS,己婚的尊称为Msr或不明对方是否己婚的可称呼为MS。让小学生了解掌握这些日常称呼用语可以很好的让他们获得对方的好感。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导入英语文化教育的可行性

樊湖[3]在“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谈到英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中应注意遵循适用性、适度性和阶段性原则。1.适用性原则:指所导入的文化内容必须要和学生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2.适度性原则:指所选的材料的适合程度和教学方法的适合程度。应注意选择代表主流文化的内容,同时兼顾趣味性。3.阶段性原则:主要是指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生理和心理状况,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让学生逐渐理解文化内容的本质。我们认为分析的相当的恰当和合适,结合小学英语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可以参照以上原则的内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外的情景教学中进行主动地英语文化的输入。

四、结束语

语言文化论文范文4

传播中国文化,往往被等同于传播中国古代文化,将中国文化遥远化、局部化、断层化、碎片化,这不是今日的中国,更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真实的中国。中国文化软实力必须要增添现代元素。有学者曾指出:“我们媒体报道的海外汉语热,中国文化热,与我在海外经历到的现实存在一定差距。以国家财政为依托的孔子学院在海外的主要活动项目,包括最为常见的教授太极拳,展示中国书法、少数民族服饰,包饺子……从后殖民批评的角度来观察,未尝不是将中国文化的本质浪漫化、女性化、中古化、凝固化。我所熟悉的某个孔子学院为当地中小学制作的‘文化百宝箱”,从罗盘、中国结、团扇到陀螺,包含的几乎全是‘自我异国情调化,自我东方化’的物什。孔子学院在海外打造的中国形象,往往较少表现近现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中国政府一直在国际舞台上韬光养晦,所以孔子学院顺理成章地常常将中国自我东方化、自我弱化和自我女性化。”[1]无可否认,中华文化的家国情怀、共同价值、和谐理念,是促进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营养。但中国现在已不是以前穿汉服和唐装的中国,中国现代人的装束已经和国际接轨,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与日俱增,这些方面和其他国家没有什么两样。只讲祖先的荣耀并不能给自己和后代增添多少含金量,反而是对自身的矮化。一些古老的文化传统,更多的是缅怀和欣赏价值。倘若外国人误把这些当作现代物什,这并不是件值得荣耀的事。对于大变革的现代中国来讲,不能有太多的过去时间取向,作为中国人,我们固然会有追忆和缅怀,但不能沉溺其中,更应正视的是未来。实际上,当今中国并非乏善可陈。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中国发展奇迹已为世界所瞩目。中国的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自动交会对接,中国建立宇宙空间站指日可待;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目前已有16颗卫星向亚太地区提供定位、导航、授时等多项服务,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盟的伽利略并称为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还有“蛟龙”探海、航母昂行……中国当代科技呈现出向西方先进国家加速追赶的态势。时速达380公里飞奔的和谐号高铁巨龙,是中国快速崛起的象征。2013年6月17日,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正式第41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以峰值计算速度每秒5.49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每秒3.39亿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成为当今世界运算速度最快、综合技术领先的超级计算机。这也是继天河一号之后中国超级计算机再次夺回了世界第一的桂冠。文化传播是智慧和情感的共振与互动,在当今世界,中华民族也能为世界做出更多的贡献。

二、传播形式:实现由课堂语言教学向课内外“语言与文化教学”转化

在非母语区,语言教学是重要的,这是中国语言文化传播的基础。但是语言教学不单单是同语言标准、语言师资、语言教材、语言设施相关联的传播现象,它还和对象国的语言政策、国情、文化背景等密切相关。况且语言是文化传播的工具和载体,没有文化的语言教学是不存在的。在某种意义上讲,语言是个“胶囊”,它的内部包含着文化和价值观。不能把语言与文化截然割裂开来,实际上两者也无法分离。在汉语课堂教学中,不单单是要求上语言教学课,还要开设诸如“中国文化史”、“中国文明史”、“中国国情”等文化教学课程;即便是在课堂语言教学中,建构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境界。文化元素始终是教师授课内容的背景和内核,文字是隐形的翅膀,是文化的基本元素,要让非母语区的学生不是感到汉字的难学(书写的笔画顺序、发音的音调等),而是能体悟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汉字的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悦耳,形美以悦目[3]。汉字是表意象形文字,其发展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最基本元素,具有跨越时空的穿透力,对中华文化的记录和传承起决定性作用。汉语极为丰富的形象感、简洁度以及超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西方语言难以企及的。与此同时,把课堂语言、文化教学与更广阔的课外语言与文化“教学”相结合。既注重课堂语言与文化教学,又重视课外闲暇时间的利用,这是汉语言与文化习得的理想状态。个体的学习兴趣很关键,莫鼓励“头悬梁、锥刺股”那样自虐式的苦学,须引导学生精神舒畅式的乐学。如新加坡一家华文杂志的总编辑王道伟所说:“老师没有逼我,父母没有逼我,完全是自己喜欢看‘课外书’———这么说吧,是丰富好看的‘课外书’让我的华文进步于潜移默化之中。在台湾,国小就看完金庸小说、三国演义的比比皆是。我相信,在新加坡,小学能看完什么大部头英文名著的也不在少数。我要说的其实很简单,‘教育’应该是广义的,不只是课堂的。与其在‘狭义’教育上鞭策学生去学华文,不如创造‘广义教育’上的华文环境。白话点说,就是多一些好看的华文读物(不只是书、杂志、漫画,也包括了影视)。”

三、传播取向:实现由强势话语传播为主向以柔性话语传播为主的转化

语言国际传播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国家综合实力,尤其是经济、军事、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硬实力,谁占据硬实力的制高点,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但是,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向来是国家关系中最柔韧又最有穿透力的成分。既然文化总呈现出柔韧的一面,最好避免硬碰硬,去用硬实力的方式生硬行事。在资本主义殖民扩张时期,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一度对外采用了殖民化的文化强势传播模式,包括语言的输出,皆为强制性的,后来随着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和民族解放,即便是英国也逐渐改变了“殖民”话语,采用较为柔性的模式,以和平、友好、合作、交流、商业开发等形式开展语言文化传播[5]。新兴的美国更是利用英语这个超级国际语言地位,大肆进行柔性话语传播,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以“大片、芯片、薯片”为代表的文化传播模式。在中国语言文化传播中,我们亮出“汉语推广”的强势口号,的确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背景和文化忧患意识驱动。以语言作为文化走出去的突破口的愿望和诉求是积极、主动、明确、理性的。但价值取向和举措未必要锋芒毕露、一览无余。在新世纪新阶段,应更新传统的语言传播理念和模式,实现由强势话语传播为主向以柔性话语传播为主的现代模式转化。在传播取向和方式上,把“汉语推广”改为“汉语传播”这样更为学术和中性的话语,不再强调中国文化的单向、强势传播和推广,不再强调意识形态式的灌输,更注重不同主体之间的文化交往与互动。“骤雨打荷叶”不如“随风潜入夜”,春风化雨、水到渠成是一种理想的传播方式。以温和、间接和隐性的方式进行推广是当前语言文化传播的潮流。以柔性话语传播为主并不是要否认强势话语传播的作用,有时候,单刀直入式的迅速推进,也会赢得主动或打开局面,但须选择时间和火候。文化传播或文化走出去,不可能不输出价值观,也不要怕别人议论输出价值观,优秀文化是引导社会进步的罗盘,是张扬真善美的旗帜。只要站在道义的高地上,传播的是正能量,大家最终都会愿意去接受。

四、传播路径:实现由单一平台传播向立体化传播的转化

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已成为中国语言文化传播的主平台和主渠道。自2004年在韩国设立第一所孔子学院以来,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根据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年度报告: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已建立孔子学院400所,建立孔子课堂535个,分布在108个国家和地区。美国迄今48个州都开设了孔子学院,已拥有81所孔子学院,注册学生达16万人。据国家汉办预计,到2020年,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将会达到约2亿人。英国文化委员会首席执行官马丁感叹:孔子学院“仅用短短几年,走完了英法德西等国语言推广机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路,和中国经济发展一样,堪称世界奇迹”。当然孔子学院的官方色彩和快速推进引起了一些国家的疑虑。早在2011年,美国、德国、英国就对当地的孔子学院进行调查,包括对教材和信件的审查;2012年5月美国国务院对持有J—1签证的孔子学院中国教师限同年6月30日前离境,后又取消了这一做法;就连美国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也对中国向海外推广孔子学院的做法不太理解。虽然孔子学院推广受到颇多质疑,但中国文化还是必须要走出去。语言文化走出去有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多种方式,也不必拘泥和依赖于孔子学院单一的强劲推进之势,这样往往会成为众矢之的,也易成为“文化渗透”和“中国”的借口。媒体包括网络等新媒体传播同样是中国语言文化传播推崇的方式。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河南卫视和爱奇艺打造的《汉字英雄》等原创文化节目,对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大有裨益,其中《汉字英雄》第二季宣传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连播3天,BBC、《纽约时报》等外媒都对这档节目表现出浓厚兴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选手人数预计达2000万。各种会展、文艺汇演、庆祝活动、学术交流等等都可以成为中国语言文化传播的有效手段。如中国—亚欧博览会、深圳文博会、上海电影节、博鳌亚洲论坛、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等等文化传播形式,都为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作出了新探索,增添了新亮色。建立中国文化中心同样为中国语言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从1988年贝宁中国文化中心的落成,至2013年底,中国已在14个国家建立文化中心。开展文化中心与中国的部省合作,“通过每个文化中心为一个省担任平台、桥梁一年,推动各省市区的对外文化交流。比如今年浙江与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合作,推出了浙江文化年系列活动。青海通过与贝宁文化中心合作,成功签署了手工业合作协议”。语言文化传播已由孔子学院为主的单一平台,向立体化的多元渠道转化。

五、传播层次:实现由文化软资源向文化软实力的转化

语言文化论文范文5

1.交际语内涵的差异分析。交际语是日常生活当中使用频率最高,从来加强同其它人的交往,维持社会关系的词语,我们常见的有敬语、称呼语、招呼语等。特别是在称呼语方面,中国人对称呼的表达非常清楚,比如有姐、表姐、堂姐,姑妈、姑姑、表姑、姨妈等清楚的表达。但是外国人一般用“Mr.”、“Mrs.”、“Miss.”等词语来称呼不同年龄的人。中国人见面常用“吃饭没有”、“昨天赢钱没有”、“去哪”等词语来进行招呼,而西文人的“Whereareyoudoing?”不再是招呼语,而是做为一个问题期待对方来回答。而“Hello”、“Hi”是西文人常用的招呼语。

2.习语内涵的差异分析。我们所讲的习语从大的方面来讲,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格言、惯用语、典故等等。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民族语言的精华,内涵丰富。由于中西文化差异从而导致的在中西习语上的不对应性。当外国人听到“对牛弹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袍哥人家决不拉稀摆带”等习语时会迷惑不解。欧洲等西方国家当中其在上出现了不少习语,当他们的感情变化较大时,常用God,Fuck等禁忌语来表达他们内心的感觉。所以我们在日常的交流当时,也必须注意到西方外国宗教相关的文化因素,从而更从容的同他们进行交流。

3.身体语言方面的差异分析。身体语言主要是指人的动作、面部表情等方面。一般中国人说话讲究含蓄内敛,外国人说话而比较真实,他们的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都比较夸张。外国人认识中国人说话非常藏着,喜怒哀乐都不容易表现出来,而外国人却不然,他们的表现同他们同内心感觉经常一致。在中国,用食指、中指指别人是标明“二”的意思,但是外国人却是表示胜利的意思,这就是中西方语言文化内涵的不同引起的。

二、中西语言文化差异原因的探讨

1.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虽然都是生活在地球上,但是不同区域的生活方式却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文明的差异。人在生活的过程当中创造了文化,并一直被后代所流传下来,后代反过来又被前面的文化所影响,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中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主要是中国人比较偏重精神上的感觉,西方人比较务实。这在中西双方的词汇当中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中国的文字更多的偏重于形象,比如“人”字,就生动的表现了人站着的情况,比如“坐”字就相当是二个人在地上的感觉,表达了坐的含义。西方英文更多的注意其实用价值,比如“postcard”就是传递的卡片的意思,说的是明信片。

语言文化论文范文6

由“范式”所形成的各种理论表述或理论语词,使得“范式”成为目前文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话语资源。在当今文学研究多元化的时代里,原来所坚守的宏大叙事、本质论等话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定势思维及理论表述的局限,找寻新的但又不会造成束缚的文学研究视野和方法成为学者标举“范式”而较少使用“模式”的原因所在。程光炜在《文化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多样观察》一文中认为,传统的现代文学已没有空白,唯有文化研究、媒介等是文本意义新的增长点。欧阳友权也认为,新的电子媒介是文学研究新的增生点。两位学者都认为文学研究的方法或模式必须进行转换,强调从新的研究范式来研究文学。虽然在具体的应用中,范式与模式两个词在意义使用上的差异并不大,但我们还是预设了两者之间的差异:模式更在于模式的已然生成性,使用者处于不自觉的状态;而范式则强调自觉性,或者说使用者具有自觉的“范式意识”,且还具有革命性的内涵———托马斯•库恩在谈及范式转换时说:“当每次科学革命改变了经历革命的共同体的历史视角,那么,视角的改变将影响革命之后的教科书和研究著作的结构。”受思维习惯等因素所致,某种具有革命性的“模式”或方法我们会称其为“范式”。因此,我们在提到某种范式时多强调其“未生成性”,也即某种范式本身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较强的生命力。这是“范式”成为学者语词新宠的一个原因。“范式”一词之所以能成为文学研究中重要的理论话语,还与知识资源的更新方式有关。知识资源之所以需要更新,是因为原有的理论方法、思维方式、话语模式不能适应相应研究领域的发展需求。知识资源的更新最明显地体现在话语模式或者理论语词的更新方面。然而,知识资源需要得到一定“共同体”的认可,体现新知识的语词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因此,这些语词的内涵就需要从它最先使用的学科领域中延伸出来,成为诸多学科领域可以共享的语词,这就是语词的迁移现象。语词的迁移是当今文学理论跨学科研究中最重要的语言现象,当某一语词由某一领域迁移到另一个领域来使用时,该词的主要内涵不变,且与新领域的知识资源相结合,为新领域研究中的理论增生提供话语表述模板。比如,原本是心理学范畴的“精神分析”一词,被广泛运用到其他学科,形成了诸如精神分析社会学、精神分析文学理论、精神分析哲学、精神分析伦理学等学科或研究方法。范式也是这样的语词,与各种文学研究视角相结合形成了各种范式,具有一定的理论建构价值和方法论意义,尽管“范式”一词在使用中呈现出一定的随意性。

文学研究表述中“范式”话语的充斥,使得我们在文学研究过程中面临着一种范式语境的压力,即只要所强调的语词内涵类似于模式的话语都用“范式”来代替,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用“范式”话语表述的行文范式。这一范式的形成,体现并强化了这样三个意义:一是“范式”话语是我们现在标举研究文学新角度或新方法的语词表征,或者学术创新的语词表征。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中指出了两种现代文学批评模式:语言学批评模式和心理学批评模式。但随着“范式”话语的流行,这两种文学批评模式被称作是语言学范式和心理学范式。诚如我们前面所说,范式与模式的内涵是有差异的,但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两者之间的界限消弭了。因而,在文学研究范式的相关论述中,就可能缺乏真正的理论建树意义,而仅仅停留在语词的堆砌上,最终使得文学研究变成一些具有家族相似性的论文或著作:到处都是“范式”。二是由范式所衍生的“范式转换”成为当前文学研究理论、问题、对象以及方法自我调节机制的明显表征。库恩认为,“范式”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它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这就强调“范式”本身的时效性,“范式”及“范式转换”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开放性的视野。范式转换是针对旧的文学研究模式不能适应新的文学现象的一种能动调节机制,在这种机制下,文学研究可以突破原有的模式,为文学研究继续进行的可行性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能让人们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层面对文学研究的现象、方法有动态的全面的把握。三是由“范式”话语所形成的文学研究范式,在当前具有哲学意义和方法论的意义。文学研究范式所具有的哲学性内涵是指范式可以是一种整体的把握方式,可以从形而上的层面对文学研究有一个宏观的认知;所谓方法论的意义是指文学研究范式具有形而下的层面,即范式可以作为一种具体的研究手段或方法来解读具体的文学作品。所以,文学研究范式本身就具有了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双重意义,或者说文学研究范式可以既是微观的也可以是宏观的,可以既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这是文学范式现在可以畅行的重要原因。上述的三个意义,其实都具有当下性,正如不同时期的文学研究中会出现新的理论语词一样,“范式”只不过是当今学术话语的新宠。当“范式”的革命性内涵渐渐趋于程式化,丧失了其陌生化效果的时候,有关“范式”的论文论著所形成的研究范式也就失去了真正的范式功能。此时的范式只是理论言说者的一种无意识表达,其所具有的理论增生功能也将趋于消亡,“范式”话语可能会失去其自身存在的理由。当有关范式话语的理论表述处于自动化状态时,“范式”一词是否会真的消亡?“新近流行上帝死了,上帝死了的神学也被发掘出来,可是上帝死了之后更多的神再生出来,替代一神教的不是无神论,而是多神教。同理,小说死了以后,它留下来的不是一片空白,而是你争我夺,不断增生的一大群次生文类,每一个都在大喊大叫,要求获得承认。”这应该也是当前文艺学学科的生存状态:一种研究思路或者范式所造成的局限性日益明显时便会受到种种质疑,从而会有新的研究思路或方法出现,但先前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不会消失。因而“范式”一词在文学研究中被新的语词所取代,但范式所指的模式、思路或方法并不会消亡。我们知道,一种话语的使用代表着一种价值。“范式”这一话语也不能例外。那么“范式”究竟具有怎样的表征功能?张旭东指出:“文本总是会产生行话套话和新奇的流行说法来代替旧的说法。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值得重视的症候,借以窥探某一历史时刻的集体性是什么,它的需求是什么,它的矛盾性何在,它的问题何在等问题———这些突然变得时髦的意识形态似乎总是会以某种方式对上述问题给出解答。”“范式”的行话套话性的意义表征了文学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术语”压迫性,即每个观点的言说者都需要在一定的话语框架中表达自身的想法,这当然与我们的学术体制有密切的关系。而学术体制又是我们这个时代整个社会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反映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因此,一系列“范式”话语所形成的范式是我们这个时代意识形态的表征,借用范式话语而形成的文学研究范式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意识形态的表征,这就需要对由“范式”话语所形成的表述的范式重新进行审视。

二、有关“范式”的反思

在我们强调差异性的时代里,追求多元化、非中心化也是文学研究努力的方向。在“范式”语词充斥的语境压力中,人们都试图依托“范式”这一话语共同体来争先表述自己的理论观点。诚然,理论观点不同,所形成的范式也就不同。因而,所强调的每一种范式并不必然是所有人的共同体,“艺术家永远不会停止互相反对,互相否定”,因此,文学研究的不同学者会立足于自身学科范式的基础之上,有可能造成对整体语境的忽略,这样也就形成了文学研究视野的局限性。叶舒宪《本土文化自觉与“文学”、“文学史”观反思》与雷世文《现代报纸文艺副刊的原生态文学史图景》两篇文章,尽管分别是从人类学和传播学的角度来对文学进行诠释,探讨文学自身的特征以及文学史的构成方式,但他们都认为,对于文学的解读、对于文学史的重写都应该放在某一个视野之下来观照,从而建构既能还原文学现实又能探讨文学真正本质的文学研究范式。叶舒宪认为应该放在“文学人类学”的视野之下,因为“文学人类学的文学观是一种宏观的整合性的文学视野”。同样,雷世文则从文学传播学的角度认为“以单行本构筑的文学史至少掩盖了某些东西。作家选集作品所做的淘汰工作,使我们再也无法从单行本中看到其作品的原貌”。因而,文学研究必须考虑整个“复调的文化氛围”。其实,每个学者都认为自己站立在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野,但终究只是停留在一种理论的建构与言说上,即便对文学的研究有一些本质的解释,但只能算是一种解释,是对文学现象诸多解释中的一种解释,这种解释形成了一种立场。但这种立场并非完全不同于其他的立场。目前文学研究的诸种立场都是以范式为学术话语来涵盖其表述角度和表述方法的,这就导致表面上不同的范式表述最终却不过是一群家族相似的语词而已。也就是说,这些看起来多元性、互不相同的范式论,实质却是相通乃至相同的:这些貌似不同的范式都有共同的原型,都试图通过对自身的强调以便与以往的研究方法和学术立场相背离。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所谈论的范式与传统的是完全“隔”的,毕竟对于范式的过分强调可能会忽略新旧理论之间的承袭关系。我们现在所谈的范式多被认为是文学研究方法或者对文学解释的不同角度,那么传统的文学研究模式,比如作者论、作品论乃至读者论等等概念虽然是从文学的本质为根本切入点的,但这些角度也是解释文学的角度。